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盛宣怀家族

盛宣怀家族

2017-07-14 32页 doc 54KB 18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9882

暂无简介

举报
盛宣怀家族洋务豪门的曲折家族史:盛宣怀家族王仲伟序言一门望族,引领一段风骚,映照一个时代的起承转合,古今如此。近代中国舞台上,盛宣怀家族的兴衰就是国运颠簸、商埠开阖、社会转型、世风巨变的见证。盛宣怀,这位洋务运动的能臣,实业救国、实业富国的先驱,没能阻挡大清帝国的倾覆,却传奇般地推动了上海商埠的崛起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也成就了一个家族财富名望、人丁兴盛的巅峰。李鸿章称赞他说:“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盛家也不例外,而且衰败之速,令人莫...
盛宣怀家族
洋务豪门的曲折家族史:盛宣怀家族王仲伟序言一门望族,引领一段风骚,映照一个时代的起承转合,古今如此。近代中国舞台上,盛宣怀家族的兴衰就是国运颠簸、商埠开阖、社会转型、世风巨变的见证。盛宣怀,这位洋务运动的能臣,实业救国、实业富国的先驱,没能阻挡大清帝国的倾覆,却传奇般地推动了上海商埠的崛起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也成就了一个家族财富名望、人丁兴盛的巅峰。李鸿章称赞他说:“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盛家也不例外,而且衰败之速,令人莫名。最近,读了宋路霞同志的新著《盛宣怀家族》,我以为这部著作的价值在于,不仅讲了盛氏家族的“兴”,更讲了盛氏家族的“衰”,为读者打开了这座豪门的历史尘封,全景式地展示了盛宣怀身后五光十色、跌宕曲折的家族悲喜剧,揭示了盛宣怀家族衰败的密码。在宋路霞同志这部著作中,我们看到,当年盛宣怀的胸中,充满着社会变革的激情,盘桓着现代实业、商业都会、机器设备、交通通讯、西式教育的精细蓝图,表现出那个时代政商大亨、文人墨客所罕有的大视野、大格局、大谋略、大运筹。他开办现代银行、电报局、办矿办路,组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创立轮船招商局,兴办高等学府,皆为九州第一人。为施展宏图,他长袖善舞,游刃于官绅、政商、华洋、妍媸之间,无堑不越,逢难必进,世事练达,皆成文章。这样超凡的洞察力、意志力、决断力和忍耐力,都不是仅凭家族香火可以一脉相传的。在盛宣怀的后辈里,虽然也不乏优秀之人才,但与盛宣怀相比,于时势衔接、气象开阖上依然逊色几分。高下之间不仅隐藏着某种宿命,也透露出无限玄机。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无奈不曾一门出”。不过,在我看来,那个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才是盛宣怀家族衰败的真正原因。即便是盛宣怀,辛劳一生,不但不足以保身,亦不能保全所办的诸多洋务事业,更何况其子孙后代!盛宣怀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嬗变和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艰辛,对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近代中国史和近代上海史的认识。盛宣怀是江苏常州人,但发迹于上海,脱颖而出后又修建豪宅定居于上海,最后于上海辞世,前后40余年。上海图馆保留着完整的盛宣怀个人及其家族的档案资料。上海一直十分重视对盛宣怀及盛宣怀档案的研究整理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上海的专家学者就联手对盛宣怀档案进行了专整理,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标点排印本《辛亥革命前后》、《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场总局》、《甲午中日战争》、及《汉冶萍公司》等书。1996年上海图书馆新馆建成后,成立了“盛宣怀档案”整理小组,着手对“盛档”进行全面整理。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已完成了17.5万件文书的整理编目工作,并建成了可供检索和查阅的电子数据库。2007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主持下,又成立了“盛宣怀档案出版编纂委员会”与“盛宣怀档案研究中心”,宣告正式启动盛宣怀档案的全面出版和研究工作。正如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所言,“盛宣怀档案的价值,是其他档案不可比的。其存世数量之大,内容之丰,涉及面之广,罕有匹配”;盛宣怀档案的出版“将能补史之阙、纠史之偏、正史之讹”。目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正全力推进盛宣怀档案的出版工作,力争在2010年出版全400册,计1亿字的《盛宣怀档案全编》,使我国近代史和上海史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我们期盼着有更多的有关盛宣怀及其家族的研究著作问世。是为序。2009年8月于上海(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历史专家推荐语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盛宣怀是洋务运动的主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开拓者,他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创办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创办中国第一家银行,创办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十余项“第一”使他成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佼佼者,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非常之人。——夏东元(著名的洋务运动史学者,盛宣怀研究的开拓者和权威人物)宋路霞多年来醉心于上海名人史、家族史的研究,夙兴夜寐,不避风雨,查资料,作访问,足迹遍及上海大街小巷,甚至东飞日美,南下港台。一讲起名门巨族间的关系网,高墙深院里的陈年事,就眉飞色舞,口讲指画,滔滔不绝,物我两忘。现在其完成的《盛宣怀家族》,于查阅参考大量稀见文档之外,更从盛氏家族后人处挖掘许多珍贵的口述和图片资料,既是对现有盛宣怀及其家族档案的难得补充,又为我们研究近代上海和近代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熊月之(著名的近代史、上海史学者)第一章龙城之望(1)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运河边最富传奇的巷子常州盛氏是江淮一带的大姓。据说他们的远祖,是周文王的儿子郕叔武,至穆王时易郕为盛,于是后代就开始姓盛。后来盛氏又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从古梁迁至广陵,宋王朝南渡时又迁到金陵。到了明朝,有个叫盛睿的老祖宗,带了一支家眷队伍迁居到了常州,在城西北的龙溪河畔筑屋造室,从此在常州扎下了根。久而久之,盛氏子孙枝繁叶茂,族大根深,那地方就成了盛家湾,成了盛氏家族常州一脉的大本营。常州又称龙城(还有延陵、毗陵、丹德、武进等古称),有龙溪河傍城而过。龙溪河近通运河,远达长江、太湖、东海,兼得襟江带湖之美和渔米舟楫之利,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誉。然而这个龙城自古并未出过什么龙子龙孙和天王老子之类,倒是文臣武将、富商巨贾出了不少。到了明清两代,此地更是商贾如云,万舸争流,物华天宝,南北瞩望,惹得康熙帝和乾隆帝各自先后六次大驾光临。现在被称作“御码头”的地方,至今还树立着乾隆帝题写的御碑,共六块,那是皇帝弃舟上岸之处。盛氏之所以成为地方大姓,不仅是人多,还在于历朝历代出过不少知名的人物。唐朝时有个盛彦师,好读书,少任侠,唐高祖兵陈汾阳时他为大将。史书上称他“晋城一役斩李密及王伯当,以功封葛国公,授武卫将军”,说明他是李唐政权的一员干将。唐贞元年间又有个盛云鹤,学富五车,是个大知识分子,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后来当了皇帝的老师。到了宋朝,盛家出了个盛度,是端拱二年的进士,因治理西部边疆有功,当上了副宰相。宋宣和年间,盛家又出了个有名的忠臣,名盛俊祥,在朝廷里当御史(纪律检查官),南渡后因揭发秦桧篡权误国,被秦氏所不容,被迫“乞病回乡”,回乡后书写了“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分授给八个儿子,教育后代,不辱门风。元明两朝至清代前期,盛氏家族的功名未大显,但是出了几位艺术人才——盛懋是山水画家,盛彧是诗人,盛寅是名医,盛时泰也是画家,盛年则是清代著名的围棋国手。然而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盛家的门风又为之一振。先是盛宣怀的祖父盛隆于嘉庆庚午年中举,当上了浙江海宁知州,接着他的父亲盛康于庚子(1840年)中举,进而在甲辰(1844年)考中进士,获得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历,当上了湖北武昌盐法道(分管食盐产、运、销的副省长),成了地方实力派。盛康任职湖北,对于盛家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是,这期间李鸿章正奉命攻打太平天国,盛康参与操办后勤军务,甚得赞赏,这就为后来他的儿子盛宣怀进入李鸿章的幕府打下了“伏笔”,也为这个家族后来的振兴,做好了最重要的人事铺垫。盛家两代人居外做官,俸禄日增,家底渐厚,盛宣怀的父亲和叔父就在常州城里买地造屋,建起了前后九进的深宅大院。在盛宣怀的父亲盛康快要告老还乡的时候,又在苏州买下一处偌大的旧式园林,精心修整后,作为盛家的别墅和祠堂所在地。这处园林,就是现在号称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留园。数年后盛宣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发迹后也在故乡大兴土木,在常州周线巷建起了前后十一进的大宅院。盛家在常州的两处豪宅相距不过百米,重檐叠嶂,钩心斗角,时人莫不以之为瞻。第一章龙城之望(2)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现在常州市嵌着“盛宣怀故居”大理石碑子的地方,叫马园巷,窄窄的巷道,显得逼仄而潮湿,其实这只是当年盛宣怀之父盛康造的九进大宅的边门,正门则开在马园巷尽头的一条大马路上,现在成了常州市人民法院大厦的所在地。而法院门前的那条大马路,就是古运河边上的、充满传奇故事的青果巷。盛氏大宅门选址青果巷,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初看青果巷,不过一条五六百米的巷子,然而这可是千里运河边最出人物的巷子,也可能是全国最“富产”人才的巷子。千百年来,文臣武将不知出了多少。近一百年来,名人就出了好几十位,革命家、实业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藏书家、银行家、书法家、语言文字学家,几乎遍及各个领域,形成一道极具华彩的人文景观。青果巷古称千果巷,与常州古运河有着不解之缘。明朝以前的运河从常州西水关穿城而过,流经这一带再东出吴门蜿蜒而去,所以不仅运河成了南来北往的主要交通线,沿运河的重要街区,也都成了集市贸易的“旺铺”。不知从何时起,南来北往的水果贩子爱来这一带河沿卸货设摊,久而久之,就成了南北果品的“专用市场”了,因而有了“千果巷”之美称。明朝万历九年,常州知府在城外又辟新河,过往船只从此改道,而水果市场已成定局,继续火旺,“千果巷”却被讹呼为青果巷而沿用至今。但是随着岁月的演进,如今这个水果市场不知不觉又变成一个菜市场了,每天一大早,沿河两岸熙熙攘攘。天上若飘着小雨,河边的屋檐下就会出现两道“彩龙”——由各色雨伞、雨衣和雨棚连接起来的买卖摊子,红蓝青绿,沿河排开,自成一景。河中仍有小船“欸乃”而过,河边那些竹篮、竹筐里的青萝卜、紫菱角、小白菜,都是湿漉漉、水灵灵的,鲜嫩可爱。如果绕到那些雨伞和雨布连成的“彩龙”背后,在濛濛细雨中寻找和品味那些默默无语的枕河人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一道“风蚀”了的旧门槛,一扇残缺了的花格窗,一道不经意的飞檐,一堵依然挺立却已灰尘满面了的封火墙……一不小心,就会勾出一串动人心魄的往事。青果巷的历史中,著名的住户有抗倭名将唐荆川家族(其故居叫贞和堂,其楠木厅如今还在)。他家的祖先是宋代翰林唐华甫,后代很会读书做官,举人、进士、知府、知州等等,代有人出。著名书法家唐世英和画家唐世宁兄弟都出自这个家族。多年后唐荆川的七世孙唐执玉又爆得大名,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蓟门总督,是从青果巷中走出的两位尚书之一。另一位就是盛宣怀。唐家后人忠于明王朝,在清初参加了反清复明,于是老房子被抄没,兄弟们隐名埋姓,走伏草莽之间。被抄没的房子后来被官署发卖,一部分被庄氏家族购得。这个庄氏家族也是常州大户,即盛宣怀的继室夫人庄德华(盛氏家族后期的当家人)的娘家。住在唐家对门的是董家。董家与唐家是世代姻亲,亦为常州著名的富户。盛宣怀的原配夫人董氏就是这个家族的小姐。董家的知名人物也不少,著名藏书家董康就是其中一个,此人出任过伪立法院院长,从日本买回来很多流失东瀛的中国古代珍籍。青果巷与雪洞巷相接之处是恽家老宅,一个古典的庭院环以雕花的回廊,里面长期住着大画家恽南田的后代。与盛家老宅相邻的,是清末海派文学大师、谴责小说巨匠李伯元的故居——留余堂。李家原先在沿河一带有六十四间房屋,如今还存有两进三开间的院落,前厅大梁上荷花、寿桃等雕饰依稀可见,是一处被列入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筑。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各路俊杰还有很多。他们有的留在了故居,有的只能从常州市志上了解他们曾经的足迹。他们是著名实业家刘国钧,革命家瞿秋白、张太雷,实业家兼藏书家陶湘,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赵元任,著名画家刘海粟、汤贻汾,著名文学家吴祖光、周有光,著名律师、爱国七君子之一史良,汉冶萍公司萍乡煤矿矿长张赞宸……于是,常州的老辈人说起青果巷总免不了一番感慨——那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啊!第二章末世才人(1)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李鸿章乱世得英才盛家后代在《盛宣怀(杏荪)行述》中说:庚午(1870年)四月,“李文忠公由鄂督师入陕,杨艺舫(芳)京卿宗濂函招府君入幕。”这位介绍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府的杨艺舫,就是无锡大户杨氏家族的老太爷杨宗濂——北洋军阀时期出任财政总长的杨味云是他的侄子;荣德生先生的女婿杨通谊(荣漱仁的丈夫)是他的侄孙;荣毅仁先生的夫人杨鉴清女士也是他的后代。杨氏家族在晚清官场上的资格,不比盛家低。杨家与李鸿章的关系,起于杨宗濂的上辈,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杨宗濂的父亲杨延俊,字菊仙,与李鸿章都是道光丁未年(1847年)的进士,是为同年。当初在考举人的时候(1844年乡试)他们就是同年;考进士的时候还是同一个号舍(同一个考场),在关键时刻杨菊仙还帮了李鸿章大忙——李鸿章在首次“制艺”(第一场考试)结束后突发疾病,全靠同号舍的杨菊仙为之料理汤药,直到三场考试结束,才“扶掖出闱,遂同捷南宫”——两人同时金榜题名(考中进士),所以在同年中,他们两人交情最笃,这是人之常情。李鸿章对杨氏自然感激不尽,爱屋及乌,在杨菊仙去世之后,就把杨菊仙的三个儿子杨宗濂、杨宗翰、杨以迴三兄弟带进自己的幕府,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委以重任,加以历练,培养成才——杨宗濂在刘铭传麾下总管粮台,后来担任了淮军总营务;杨宗翰在李鸿章身边司章奏(当秘书);杨以迴佐豫军,转战数省,直至大局平定。太平军被平定后,杨氏兄弟均以战功升任道员,并赏顶戴花翎,他们的家族在无锡逐渐成为望族。1870年,杨宗濂随李鸿章西征进入陕西剿捻,不久又奉命调到直隶(今河北省)。在赴直隶之前,他深感李鸿章身边缺乏人手,想来想去,于是千里驰函老朋友盛康,劝他不要把儿子老是留在身边,现在军中需人,赶紧送出来锻炼锻炼。杨宗濂还是著名的军事教育家,被神机营(晚清皇家禁卫军)的将军善庆叫去训练部队,1885年又奉命总理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到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几乎所有的将校均出自其门下,可以说是后来的北洋军阀的祖师爷。关于盛康与李鸿章的交往,盛宣怀的后代在盛的《行述》中写道:“文忠夙与大父雅故”。至于“雅故”的具体内容则未展开。然而民间则把他们的关系传奇化了——说是李鸿章参加乡试时,盛康是主考官,当李鸿章大汗淋漓,交不出卷时,盛康及时地向他抛出“绣球”,于是李鸿章释然,顺利过关,日后发达之时,便委盛康之子盛宣怀以重任……其实这全是以讹传讹。且不说无论是盛隆还是盛康,都没有当过主考官,而且,盛康进士及第那一年也正是李鸿章中举的那一年(1844年)。盛康自己尚在考进士,如何能成为地方主考官?另外,盛宣怀入幕李鸿章是由杨宗濂推荐的,并不是盛康主动凑上去的,其时盛康早已因丁忧(父亲去世)而乡居数年。况且,盛宣怀初到李鸿章麾下时,正是李鸿章率军北上剿捻的紧张阶段,盛宣怀在军中当一个“文案”(秘书),也是要拿着命上的,根本不是什么享福的事,相反,却是戎马倥偬、席不暇暖、日驰百里、苦头吃尽的差事!盛康在湖北办粮、办盐的时候,倒确实与李鸿章有一段军务上的交往。第二章末世才人(2)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1858年春,时任湖北巡抚的清廷名将胡林翼函招盛康。那时湘军与太平军正在安徽、江西、湖北一带杀得紧,三合镇一役湘军大败,损失严重,急需补充人马和粮草。但邻近省份的“协饷”久不到位,胡林翼要“以楚中一隅之力,供水路六十万人之食”,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盛康不愧为理财能手(据他的后代说,盛康的算盘打得世界一流,速度又快又精准),历来善于经营,到湖北后先后以道员的身份办理税收,以充军粮。那时湖北的“牙釐”创办才一年,一切尚未步入正轨,盛康不得不断然采取各种,严杜“偷杜侵蚀,撙浮糜烂”,保证了前方粮草的供应。当时曾国藩正驻节江西和湖北,正谋划以湖北为天下之重地,“以全楚一隅而规吴谋皖”,一时各路俊杰皆聚集于湖北。这都是因为有了充足的饷源,方可作为的事。1958年冬天李鸿章也到了湖北,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遂与盛康成为同事。见盛康大办军需,功劳卓著,曾手书“萧何关中、刘晏河北”相推挹。1860年盛康升为湖北粮道,1862年授盐法武昌道,1863年历任布政使、按察使二司,均以擅长理财、办理军需出名。关于具体的税收方针,李鸿章曾对盛康说:“财赋只可认真于额内,不当于额外求之”。意思是只能在规定的税收额度内严格执行,而不可于规定的额度之外乱收,一旦乱了根据地等于乱了全局。而对于那些占了官位而不做事或做不来事的人,应当严惩不怠。盛宣怀记下了李鸿章当时对其父的提醒:“鄂事若不严惩府州县之泄沓,即桑孔复生,亦无实济。”于是主张“将不能战者杀之,不足惜!汰之惟恐不速!官不能筹饷者劾之,不足惜!罢之惟恐不速!”盛宣怀继续写道:于是“府君之理财用人褒益至当,宽猛交济,皆承文忠教也。”可见他们之间的默契。盛康后来由李鸿章以“才具优长”推荐朝廷,得以步步高升。1867年盛康的父亲盛隆去世,他去官居家十余年,京外故旧敦促其再出,后来去海宁做官,没几年就回家养老了。这个决定看来是对头的,因为那时他的儿子盛宣怀已经入了李鸿章的幕府,成了李鸿章大办洋务的重要帮手,子承父志,未竟之事可由儿子去完成了。盛宣怀应付科举考试不是很入门,但是日常公牍还是很能应付的,当年在他父亲的衙署内就曾协助老人家处理过事情。他办事机灵,是个干才,来到李鸿章的麾下不负厚望,吃苦耐劳,精明练达,克勤克俭,很快获得李鸿章的好感。初“派委行营内文案兼充营务处会办,属槖鞬,侍文忠”,是秘书、兼总务处副处长的角色,直接对李鸿章负责。他到李鸿章在陕西的行营后不久,天津发生,奉朝廷之命,部队立马向天津开拔。时值盛夏酷暑,部队常常要“日驰数十百里”,“涉函关,登太行,尽揽山川扼塞形胜”,遇到紧要的公文,盛宣怀能“磨盾草檄,顷刻千言”,同僚们无不刮目相看。不久,他就升任陕甘后路粮台淮军营务处,继而又因军功升任知府、道员,并获赏戴花翎二品顶戴的荣誉。此时距他入李鸿章戎幕,仅一年有余,可见李鸿章对他的器重。长留天地之留园历来江南的达官贵人或是富豪人家,在发迹之后,总想到苏州这个地方买一处产业,或深巷小院,或水边大宅,作为休闲养老之处。据说是因为苏州这个地方“菜好吃,人好看,话好听”,风细水软,旱涝保收,难怪有“人间天堂”之誉。盛家也是如此。盛康在盛宣怀跟上李鸿章之后的第三年(1873年)就在苏州城外寒山寺附近,买下了一处占地三十五亩的大园林,这就是现在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留园。这是盛康留给其后代的最大的一份不动产。第二章末世才人(3)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盛康对于财产的问题看得很明白,他在一封家信中对盛宣怀说,子孙们只能留给他们不动产,让他们守住不动产而吃点利息已是福气了,如果留动产给他们的话,准保养出一大堆纨绔子弟来。盛康一生,为家族为社会做了不少好事。他字劫存,号旭人,别号待云庵主,晚号留园主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即盛宣怀出生的那一年考取进士,授工部主事,后外放为地方官员,先后历任铜陵知县,庐州、宁国府知府,和州、直隶州知州,湖北督粮道、盐运使、盐法武昌道兼布政使、按察使等职,一度还曾负责过山海关海防转运事务。他在常州和苏州也办过不少善事,如建义庄、苏常棲流所、义冢、丙舍等。他创办的人范书院(后改为人范小学,解放后改为解放西路小学),专门培养盛氏子弟。凡入该校读书的盛氏子弟,学费一律全免,所以在盛氏大家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买下的这个留园很有故事。说是太平天国攻苏州的时候,在城外放了一把火。大火从城西的浒墅关烧起,连绵十里,一直烧到阊门城下,三天三夜,火光冲天,把个水软风细的“东方威尼斯”一下子烧成了满目焦土。正在风声鹤唳之际,人们发现西城外有一处绿地安然无恙,池水依旧湛蓝,高枝照样连理。后来人们弄清了,这是明朝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园林,后来被清代嘉庆年间的柳州、庆远知府刘恕买了下来,苏州人称之为刘园。这场兵灾过去若干年后,盛康看中了这块劫余之地,视之为风水之胜,斥银买了下来,“平之,攘之,剔之”,于是“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澳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因苏州老百姓过去一直称其为刘园,不方便改口,盛康与盛宣怀商量下来,决定仿照袁子才的随园的办法,取谐音,变“刘”为“留”,于是就以留园称之。关于留园的名称,俞曲园(即俞樾,当代红学大师俞平伯的祖父)在《留园记》里说得十分有趣。他与盛康是老朋友,常有诗酒往还。留园修整一新后,盛康请其写几句话,不料俞氏酒后才情大发,把留园之“留”发挥得淋漓尽致。那《留园记》劈头就写道:“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茗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余往游焉,见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及庚申辛酉间大乱(指太平天国打仗),致至吴下名园,半为墟莽,而阊门之外尤甚。曩之阗城溢郭,尘合而云连者,今则崩榛塞路,荒葛葛途,每一过之,故蹊新木,辄不可辨。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首先是感慨这个园林的命运之独特,似有上苍的护佑。说到留园的命名,俞氏又写道:“方伯(指盛康)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昔袁子才得隋氏之园而名之曰随,今吾得刘氏之园而名之曰留,斯二者将毋同?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这段对白道出了盛康老夫子的原意,还是主张取刘园的谐音而“留”之的,主要是方便世人称呼也。然而俞曲园不愧为大师手笔,他偏偏于其“长留天地”之“特异功能”方面大加开发——“夫大乱之后,兵燹之余,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是故,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以待君之攀玩也;亭台之幽深留以待君子游息也,其所留多矣!岂止如唐人诗所云:‘但留风月伴烟梦’者乎?自此以往。穷胜事而乐清时,吾知留园之名长留于天地之间矣!”这一大段的抒情,可谓对留园之“留”的底蕴,“开发”到极致了。老百姓知俞曲园,多因其书唐人张继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而已,继之以《留园记》出,留园与俞曲园更加大行其道。若干年后,刘园之“留”反为人轻,而“长留天地”之“留”反成正宗了。世传盛家的这块风水宝地果真“法力”无边。盛康买园后没几年(即1877年),李鸿章在给朝廷的一份奏折里就对他的儿子盛宣怀大加褒扬,说他“心地忠实,才识宏通,于中外交涉机宜能见其大,其所经办各事皆国家富强要政,心精力果,措置裕如,加以历练,必能干济时艰……”这样一份出自李鸿章笔下的褒扬话,又是说给朝廷听的,自然预示了盛宣怀的锦绣前程。又过了几年,盛宣怀就在距苏州不远的上海滩,创下了晚清洋务工程的重镇,接连兴办起具有功勋意义的著名企业,使盛家的功名和业绩,真的有如留园一样,长留于天地之间了。第三章洋务巨擘(1)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招商局万事开头难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外国资本的不断渗入,我国沿海一线以及长江内河的航运,几乎全被洋人的轮船占领,中国传统的船运已成衰落之势。尤其是英国的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美国的旗昌洋行,都拥有大规模的船队。他们不仅在沿海和内河各码头沿线揽货,还设法把朝廷的漕运生意(即每年按时运送的官粮)也拉过去,致使中国船队无货可揽,而朝廷专拨的运粮费也大量流入了洋人的口袋。鉴于这种情况,从1860年代起,一些地方官员和开明之士就联络起来,向朝廷献计献策,主张中国人自办轮船运输,把船运之利从洋人手中夺回来。太平天国被平定之后,“天下承平”,海内似有“中兴”气象,李鸿章办洋务,师夷制夷,图谋振兴,除了军事工业之外,很用心的一件事就是办船运。时李鸿章已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总揽了清廷外交、通商、洋务大权,成为洋务派的首领。由谁去举办中国人自己的近代船务,全凭他一句话。盛宣怀抓住机会,力劝李鸿章“此大利不可不兴”,并要求让自己前去试一试。他在《上李傅相轮船章程》(1872年)中纵论当今大势:“伏思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不能废之物。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明确地提出,轮船非办不可。具体的办法,他主张官商合办,或者官督商办。他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还表示,要尽自己一切努力办好航运这件要政,并要“竭我生之精力,必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他想得很远:“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又说“中堂得无笑我言大而夸乎?职道每念督抚姓名得传后世者几人哉?遣论其下”。这封信写得掏心掏肺,开诚布公,并以传名百世来“激将”李鸿章,表示不仅仅是办船运,而是要将毕生精力投入洋务大业。李鸿章最初确也有意让盛宣怀前去筹划创办招商局,命他起草一个轮船公司的章程。他要知道,这项中国人从未办过的洋务,究竟该怎么个办法。盛宣怀心领神会,精心研究了外国船运公司的章程和经营办法,构思了一幅中国轮船公司的发展草案。中国的弊病,他看得很透了。像这类前人未做过的事情,尤其是有利可图的事情,没有官股官本是办不成的,因为民间商人力量太小。但光靠官办也办不成,因为官场有太多的累赘。他指出:“中国官商久不联络,在官莫顾商情,在商莫筹国计。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倘不能自立,一蹶不可复振。试办之初,必先为商人设身处地,知其实有把握,不致废弛半途,办通之后,则兵艘商船并造,采商之租,偿兵之费,息息相通,生生不已。务使利不外散,兵可自强。”这段精彩的理论,可算是把中国现实中官与商的相互关系说透了,尤其是他那“顾商情”的观点,实际上是主张在“官”的领导下,官方也入股,加以监督,以“商”为主体去具体操办。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官督商办企业乃近代新生事物,官方许多大员均持怀疑态度,连李鸿章左右的亲信如天津海关道陈钦、天津河间兵备道丁寿昌,均主张采用朱其昂的纯官办的办法,以求稳妥。李鸿章在事无七成把握的时候,就来个少数服从多数,采纳了朱其昂的意见,并且委任朱其昂、朱其诏兄弟,负责筹建,因为朱家兄弟是上海宝山的沙船世家,与洋行里的买办关系较熟,或可便于参照洋人的办法,办中国的事情。第三章洋务巨擘(2)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结果不出盛宣怀所料,这种纯官府官办的企业,要想争取商人的投资是不容易的。商人为何要为你官办企业投资呢?商人还怕你官方依仗权势欺压商人呢!而且朱其昂兄弟的具体做法也有点保守,仅仅运输漕粮,而不揽载客货,自是起不到与洋商争利的作用。事实上,各地漕运司已有不少与洋商挂钩了,你现在要把生意再拉过去,你给漕司什么好处呢?你的运费能比洋船便宜吗?吸收不到商股,底盘有限,事业就难以发展。果然,这个轮船局1873年1月开办,不到半年时间就困难重重,陷入停顿,只好另想办法。于是李鸿章回过头来再找盛宣怀,盛宣怀也不搭架子,再次细细谋划,提出了“委任宜专”、“商本宜充”、“公司宜立”、“轮船宜先后分领”、“租价宜酬足”、“海运宜分与装运”等六款,并提出应仿照外国洋商的样子,招集商股五十万两,一百两为一股,认票不认人,“以收银日为始,按年一分支息,一年一小结,总账公阅,三年一大结,盈余公派”。对于来自官场上的骚扰,他也早有预见:“官场来往搭货搭客,亦照例收取水脚”,以使投资者安心勿虑。为使新生的招商局站稳脚跟,不致于一出台就被挤垮,他在这个章程里明文写上,要官方保证每年有四十万担的漕粮交轮船局装运,以“稍藉补苴”……可以看出,他已把这个活计的来龙去脉、营运门槛、关键部门,都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说出来的都是行话。这六条纲领,是轮船招商局章程最早的雏形。然而这一回,李鸿章还是没让他担任领衔主管,而是把上海怡和洋行的买办唐廷枢给挖了过来,要其为国家办事。1873年6月,李鸿章任命唐廷枢为招商局总办,又任命宝顺洋行的买办徐润担任会办,指望他们利用他们在商界的影响,招募商股。朱其昂、朱其诏兄弟也是会办。至于盛宣怀,也是个会办,与徐润他们平起平坐。李鸿章如此布局,自有他的道理。因为要举办这样一个投资几十万、上百万银两的大型企业,话虽好说,而集资殊难,没有钱万难总其成。公款有限,只能出二十万两。盛宣怀牛犊出山,初涉洋务,在集资上难有号召力。而唐廷枢、徐润、朱其昂等,已有多年的洋行和商场经验,在商人中号召力极大,他们本人还能带大笔投资进来。权衡下来,李鸿章只能再委屈一下盛氏。盛宣怀不情愿当这个“牛后”,而李鸿章偏偏要他当这个重要的“牛后”。于是有了这样的分工:唐廷枢、徐润主管揽载、招股等轮运各务,代表商方;朱其昂、朱其诏兄弟主管漕运事宜,代表官方;而盛宣怀地位非常微妙,要兼管漕运和揽载二事,等于兼了“官”、“商”两个方面的角色,说具体也具体,说架空也架空,实际上是个非常重要但是有点尴尬的位置。李鸿章老谋深算,目的是要通过他察看和掌握轮船招商局的一切。盛宣怀毕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尽管不情愿,还是走马上任了,后来果真开创了响当当的局面。唐廷枢任总办以后,凭借他个人在商界的影响力,招商局资金匮乏的局面一下子改观了,从不足二十万两一跃而为一百万两,其中徐润一个人就投资二十四万两,为企业输了血。唐廷枢的办法原则上与盛宣怀是一致的,只是唐更多地强调了“商”的利益,而盛则更强调“公私合营”,即官督商办。这在轮船招局初办之时还看不出多大优势,然而时间一长,尤其是面临外商激烈竞争时,“官”的力量就成了可靠的后盾。在这一事关前途的大政方针上,盛宣怀绝不是一般商人能望其项背的。第三章洋务巨擘(3)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1873年年底,轮船招商局已经有天津、汉口、长崎等十九个分局,该局的“伊敦”轮已经能驶往日本长崎、神户、菲律宾、吕宋岛等地了。1874年7月,招商局公布了第一届结账,盈余两千一百两银。1875年7月第二届结账,已能结余两万四千两银,首次分发花红六千七百余两。全局上下自是皆大欢喜。1875年秋天,盛宣怀奉命督办湖北煤铁局,同时另外还有其他实业要办,暂时离开了轮船招商局。可是非常奇怪,盛宣怀一离开就出了问题,第二年(1876年7月)结账结下来,居然亏损三万五千两银。他虽在湖北办矿,但招商局的要紧的事情还是过问的,比如收购美国旗昌公司的事情,他仍是主谋之一。“水线”之战1880年秋,李鸿章又委派盛宣怀举办电报事业,统筹全国各地电线电缆的铺设,建立国家电报局,把洋人非法在我国铺设的“水线”,该拆的拆,该买的买,以争回电报自主权。这件事“创行之始,人皆视为畏途”,因为这不同于办一般的实业,前面虎狼成群,先得在谈判桌上“推磨”,扫除了障碍,事才能办成,这是一场政治、外交和个人胆识的较量。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美、法等国就数次向清廷提出,要在中国设立电报线。清廷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一次次地加以拒绝。当时的江西巡抚沈葆桢讲得好——“倘任其安置飞线,是地隔数千里之遥,一切事件,中国公文尚未递到(那时朝廷的圣旨是靠五百里快骑、六百里快骑、八百里快骑马上传递),彼已先得消息,办事倍形掣肘。且该线偶值损坏,必归咎于官民不为保护,又必丛生枝节。”“外洋之轮船捷于中国之邮递,一切公事已形掣肘,若再任其设立铜线,则千里而遥,瞬息可通,更难保不于新闻纸中造作危言,以骇观听!”可惜那时该巡抚大人虽然看到了电报如此神通广大的作用,却没有建议清廷自办电报,而只是一味限制不让外国人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官府见有外国人私自铺电缆、架电杆了,就暗中鼓动百姓去拆电线、毁电线杆,进行阻挠。1870年,清廷作出了外国“电款线沉于海底其线端不得牵引上岸,以分华洋旱线界线”的规定,对他们进行限制。但是他们既然已被允许铺设海底电缆,就必然得寸进尺,想方设法把线头牵引上岸,他们总不能把电报房设在海上吧。最能跟清廷捣乱的是丹麦人。19世纪70年代初,他们派出一条船,在沙俄军舰的护卫下,悄悄驶出海参崴军港。船开得很慢,一边行驶一边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原来这是一艘丹麦通信工程船,正在向海底铺设“水线”(即海底电缆)。他们的目标,首先是到日本长崎,然后再伸到上海吴淞口,最后到达位于上海外滩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丹麦一个欧洲小国,何以竟敢在中国的海域铺设海底电缆?原来他们的背后有老沙皇作靠山,老沙皇与丹麦王室有亲戚关系,为在中国设立电信系统,曾多次向清政府提出,要在中国陆上和海底铺设电报线路,并要求在上海设立大北电报公司,索取“水线”登陆权。那时沙俄已把整个东北划入他的势力范围,向清廷施加种种压力,清廷无奈,只好同意“大北电报公司在吴淞口外设置趸船,在船上收发电报”,但“水线不可以牵引上岸”,真的是要他们在水上发报!第三章洋务巨擘(4)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然而大北电报公司岂肯长期漂浮海上?他们非要登陆不可,先用一艘停泊在长江口外大戢山岛的轮船,悄悄地把铺设在那里的“水线”牵引上岸,安置在事先盖好的房子里,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房。接着,看看清廷并没有什么动静,就把“水线’’偷偷地拖进黄浦江,在张华浜对岸的浦东,设立了第二个电报房。随后,又沿黄浦江将“水线”引到外滩。大北电报公司后期的建筑,就是现在外滩盘谷银行所在的那幢漂亮的大楼。大北电报公司凭借两条海底电缆营业,取得了巨额利润,自然引起了英、美、日等列强的眼红,纷纷要“分切肥肉”,于是向清政府要挟,也要铺设自己的“水线”。盛宣怀走马上任办电报,首先就面临着列强“争肉”的复杂局面。如果任其发展,那中国电报局势必无利可图,如果用清廷原有的规定来限制他们,那么就要杀鸡给猴看,先拿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开刀。一场艰苦的谈判势不可免。盛宣怀以清廷在1870年做出的关于外国“电缆线沉于海底,其线端不得牵引上岸,以分华洋旱线界线”的规定为依据,命令大北电报公司拆除其非法设置的上岸之线。大北电报公司岂肯让步,无理取闹,盛宣怀就豁出时间来与其对阵。他心里明白,如果这个回合打不下来,后面的麻烦将接踵而至,英国人、美国人的气焰将更加嚣张。如果各国都在中国架线设电报局,僧多粥少,中国电报局就更惨了。于是盛宣怀坚持“拆丹麦旱线,以保中华国家之权,并以服各国商人之心”的原则,几经交涉,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只好同意拆毁吴淞到外滩的旱线,但拒不答应拆除厦门上岸之线,强调“厦门线端系由海滨岸边由地下直达屋内”,与吴淞旱线不同,盛宣怀反唇相驳,强调厦门之线“虽与私立旱线有别,然毕竟已牵引上岸”,抓住厦门水线确已“上岸”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大北公司已违背了清政府的规定,所以一定要拆除不可。最后,经过数轮“唇焦舌敝”的斗争,终于迫使大北公司拆除了岸线。在大北电报公司在中国铺设海底电缆十年之后,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电报公司,清廷委任盛宣怀出任总办。然而形势依然严峻,因为海底电缆是大北和大东的,外洋电报和国内与欧洲的电报畅通与否,均掌握在大北和大东手里。如何与洋人争利、分利,关系到中国电报局的生死存亡。于是盛宣怀主动找上门去谈条件。最后,他们不得不同意签订三家电报公司的“齐价合同”,即仿照轮船招商局与太古、怡和轮船公司签约的做法,对外必须价格一致,不允许任何一家单独行动,亦不允许利用减价来打击任何一方。这个办法的实施,使新生的中国电报局在强敌面前站稳了脚跟。中国电报局在盛宣怀的主持下,数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1882年架起了苏、浙、闽、粤等省的旱线;次年办长江一线;1884年因海防吃紧,架设了济南至烟台、威海、刘公岛、金线顶等地线路;1886年因东北三省边防需要,遂由奉天接通吉林至珲春线;1887年因郑州黄河决口,为筹办赈灾事宜,又从山东济宁设电线至开封;1888年通九江至赣州、南雄线;1890年因“襄樊地方为入京数省通衢,楚北门户边境冲要”,乃由沙市设线直达襄阳;1896年从武昌线至长沙;1898又设长沙至湘潭、萍乡等地;1901年为迎“两宫回銮”,又添设了潼关至正定一线……主要干线和支线,几乎已覆盖全国。第三章洋务巨擘(5)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为此,李鸿章写出专折为盛宣怀请功。他在《盛宣怀请奖片》中称:“……英、丹电报公司且于九龙及上海至吴淞安设陆线,方谓非常之举,中国未必果行,遂群起相争,多方阻挠,该道(指盛宣怀)奉饬设法抵制,相机操纵,一面集资赶设沿海陆线,使彼狡谋废然中止,保我自主之权,尤于国体商情所关匪细。今线路绵亘万数千里,京外军谋要政瞬息可通,成效昭著,其功实未可没。该员才具优长,心精力果,能任重大事件,足以干济时艰。”说明通过电报工程,李鸿章对他更加信任了。糊涂世界中办银行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全国上下对李鸿章一片声讨声。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一生忠心耿耿,权倾朝野,一旦失算,就落得个如此下场,盛宣怀心底不免阵阵凄凉,加上自己长年因劳累过度而体虚内亏,常常夜间咳喘不止,于是一纸奏折上去,申请退休回家。然而朝廷此时正需要干才。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下,朝廷必须设法挽回一些面子,何况上下内外正一片变法呼声,要自强,要改革,要励精图治,因此朝廷需要盛宣怀出来做事,不仅不同意他退休回家,而且派他大用场,要他出来办银行!盛宣怀毕竟是朝廷的忠臣,惯于识大体,况且办银行是他多年前就向朝廷建议过的事,如今朝廷真的要你去办了,你却要打道回家,是何居心,能说得清吗·没奈何,只有拼着命上。此时清廷面对着两亿白银的战争赔款,一筹莫展。光绪皇帝问计于他,如何才能摆脱困境,他直言不讳地和盘托出:仿照泰西各国的样子,办商业银行,“铸银币、开银行两端,实为商务之权舆,亟宜首先创办。不必畏难避嫌,一年即可建成,一年即可收效……如任用得人,一呼可集。”又具体设计了公私两方如何集资的总体方案。针对当时时髦的话题,关于变法问题,他劝说皇上头脑要冷静,现在空谈变法的人太多了,然而说起来便当做起来难,立个新法容易,而要收到实效并非那么容易。提醒他不要轻言变法,只管真抓实干好了。然而中国的事情历来就是复杂的。不久,京城传出消息,说是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准备组办中英合资银行,要抓中国银行的开办权。盛宣怀此时已失去了李鸿章这个最有力的支持者,有话他也不能天天对着朝廷叨叨,只好去盯张之洞。他给张之洞写信:“闻赫德觊觎银行,此事稍纵即逝。应否预电总署颇有关系。”他惟恐张之洞认识不清此事的极端重要性,过了几天又写信去盯:“华商无银行,商民之财无所依附,散而难聚……若是银行权属洋人,则铁路欲招华股更无办法……铁路既以集华股归商办为主,银行似亦应一气呵成,交相附丽。”光绪皇帝看到了他的忠诚,接连召其进京问策,他及时地呈进《请设银行片》和《条陈自强大计折》,重申了在中国开办商务银行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折子里尤其强调说:“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国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那天他进宫向光绪皇帝辞行,皇帝对他说:“你的奏折已交总署讨论,但是事情总是人做的,今天这班督抚大员都在推委延宕之中,你看怎么办呢·”光绪这是有意启发他勇挑重任,因为皇帝也知道,这些年办洋务,成果最显著的就数盛宣怀。果然,圣旨下达仅仅十几天时间,盛宣怀已把最关键的人物搞定了。他选定的八个董事会成员为:张振勋、叶澄衷、严信厚、施则敬、朱葆三、杨廷杲、严潆、陈猷。第三章洋务巨擘(6)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这八个人,都是近代上海滩的实力派人物。张振勋是南洋华侨巨擘;叶澄衷是五金行业的巨头,号称五金大王,在上海及各商埠均有支店,又是纶华缲丝厂、燮昌火柴厂的老板,海上巨富;严信厚原是李鸿章的旧属,以盐务起家,积资巨万,是宁波通久源轧花厂、通久源纱厂、通久源面粉厂、上海中英药房等著名企业的老板,华商巨擘;朱葆三原是日商平和洋行的买办,后来自己开设商行,从事进出口贸易,大发其财,在华商中极富号召力;施则敬也是海上华商中举足轻重的大资本家。另外,严潆和陈猷是轮船招商局的会办,能带船局的资本进来;杨廷杲是电报局总办,亦能带大量资本入股。此时的盛宣怀,已经把这些大腕人物掌握在手里,说派用场就能派他们用场的。三百万商股看来不是很费劲就集起来了。其中仅轮船招商局就有八十万两。他又替王文韶留了五百股的份额,用朝廷里大官投资于此,来进一步安定民心,致使商股招集“甚踊跃”。然而朝廷则常常是三分钟热度,忽冷忽热的。商股落实了而官款迟迟没有落实。盛宣怀一再催促,不仅迟迟没有下文,反而传出朝廷已批准中俄两国合办华俄道胜银行的消息,而且据说朝廷已拨款五百万两入了股。这么一来,已经入股中国通商银行的商人们议论纷纷,怕朝廷变卦,盛宣怀自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他一方面加紧向朝廷催促原定二百万两官款的落实,一方面给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写信,因他明白,节外生出华俄道胜这一枝,完全是翁同龢的主意。对于盛宣怀牵头办银行,翁氏嘴上不说不支持,却背地把资金分流掉,叫你办也难。他在信中对张荫桓说:“俄行已入官股五百万,而中国银行转无官款,不足取信,为外人笑,一经洋商之谣言倾轧,必致众商裹足。”他又强调,向政府借这二百万不是作为股份投入银行,而是按照过去办轮船招商局的办法,将此款“存放该银行,按年认缴息银五厘,不计盈亏,六年为限,限满或分年提还,或仍接存。”这种办法“有利无害,而外人知有官款在内,足以取信,可与中俄(道胜银行)争衡”,而且,如无官股,不足以号召各省汇票。张荫桓将盛氏的意见转达户部及朝廷,这帮昏人无以对答。就在这关键时刻,官场上又有人提出对他的弹劾,说他揽银行、轮船、电报等大权于一身,全为图谋私利等等。这下可把盛宣怀给气火了,心想这些家伙不干正事罢了,专门干给人泼脏水的营生。他接连两次向北洋大臣王文韶(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的接班人,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提出辞职:“似此糊涂世界,何以尚想做事·!”准备“挈全眷而返”,“举亲耕读,从此再不与人言家国事!”王文韶为官,以圆滑著称。他当然不能允许盛宣怀就此撒手不管。他一方面尽力为盛氏开脱,在朝廷面前说他的好话,另方面积极为之催官款,最后总算打了一半折扣,原拟的二百万两变成了一百万两,也算有了表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会儿又传来朝廷对办银行有所动摇的消息。如此朝三暮四,简直如同儿戏,国家大事,已无章法可循。盛宣怀此时强忍愤怒,耐心地向总理衙门解释,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势在必办,“中外早已传扬,若届期不开,失信莫大于是。商股必致全散,以后诸事万难招股,不仅银、铁两端也!”苦口婆心,艰苦奋斗,这个眼看就要流产的中国的第一个银行总算诞生了,时为1897年5月27日,地点就是现在外滩6号的那栋三层楼房(现已置换成购物休闲场所)。第三章洋务巨擘(7)http://www.159.com2009年08月28日17:34机客网盛宣怀气得没有出席开幕的盛典。接到银行已按期揭幕的电报时,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中国通商银行如同一个难产儿,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在外国银行林立的上海滩站稳了脚根。开办不到一年时间,又先后在天津、汉口、广州、汕头、烟台、镇江和北京等城市开办了七个分行。两年之后,已能每六个月结账一次,除开销外,发给股商利银四十万两,缴呈户部利银十万两……拿盛宣怀的话说就是:“询诸汇丰开办之初,尚无如此景象。”而汇丰银行,当时已在上海开办了三十多年了;英商丽如银行已开办了五十二年了。痛苦的钢铁工业先驱——汉冶萍盛宣怀一生致力于办实业,样样都挺干净利索,然而,也碰到了一座巨大的“火焰山”,即办钢铁。他创办的汉冶萍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先后耗资数千百万,也是盛宣怀一生用力最大、磨难最深、倾注心血最多的一个企业。可悲
/
本文档为【盛宣怀家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