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变电站(配电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2019-03-07 15页 doc 939KB 80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安全风险体系

智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举报
变电站(配电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变电站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体系方案《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集》单位名称:某变电站2019年 X月目录第一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编制目的 71.2编制依据 71.2.1相关法规及规定 71.2.2部门规章 81.2.3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2.4标准和规范 111.3基本要求 131.3.1健全机构 131.3.2完善制度 131.3.3组织培训 141.3.4落实责任 141.4术语及定义 151.4.1风险评价 151.4.2危险源...
变电站(配电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变电站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体系《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集》单位名称:某变电站2019年 X月目录第一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编制目的 71.2编制依据 71.2.1相关法规及规定 71.2.2部门规章 81.2.3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2.4标准和规范 111.3基本要求 131.3.1健全机构 131.3.2完善制度 131.3.3组织培训 141.3.4落实责任 141.4术语及定义 151.4.1风险评价 151.4.2危险源 151.4.3危害 151.4.4危险有害因素 151.4.5危害因素辨识 151.4.6风险 151.4.7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61.4.8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61.4.9风险评估 161.5危害因素辨识 161.5.1辨识范围 161.5.2辨识内容 171.5.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71.6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7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82.1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82.1.1主要危险物质 182.1.2火灾和爆炸 212.1.3触电 222.1.4机械伤害 232.1.5中毒、窒息、淹溺 232.1.6噪声、振动 242.1.7湿度、温度 252.1.8电磁辐射 252.1.9其他因素 262.1.10变配电站作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292.2生产设施、设备和辅助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52.2.1发电、变电、配电设备、装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52.2.2特种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72.2.3金属结构设备主要危险性分析 382.2.4电气二次及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危险性分析 392.3人的生理性、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12.4变配电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清单 44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513.1变电站风险源识别依据 513.2变电站风险评价办法 523.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533.3.1作业活动的划分 543.3.2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553.3.3变电站危险源识别表 573.3.4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643.4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823.4.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833.4.2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833.4.3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843.4.4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863.4.5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873.5作业风险分析法 883.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883.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913.6变电站安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99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1004.1风险责任人划分 1004.2风险控制措施 1074.2.1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1074.2.2危险源控制措施 1074.3编制风险控制措施 1284.4变(配)电工岗位危险源辨识及管控措施、标准 1294.5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1304.6强化安全风险 1314.6.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14.6.2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324.6.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34.6.4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364.6.5安全教育制度 1404.7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1414.8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142第5章附录样表 1435.1风险点分类标准 1435.2风险评估表 1485.3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1495.4变电站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1495.5变电站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1545.6作业活动清单 1575.7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1585.8设备设施清单 160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61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1621.1编制目的 1621.2术语及定义 1631.3编制依据 1631.3.1相关法律依据 1631.3.2相关法规及规定 1631.4基本要求 1641.4.1健全机构 1641.4.2完善制度 1651.4.3组织培训 1651.4.4落实责任 165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1662.1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1662.2责任及职责划分 1662.3隐患排查 1672.4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1692.4.1隐患分级 1692.4.2隐患的判定标准 1702.4.3隐患级别的确定 1702.4.4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1712.5隐患分级治理 1712.5.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1712.5.2一般隐患的整改 1712.5.3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1722.5.4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1722.5.5隐患治理验收 1722.6制度管理 1732.7档案管理 1762.8评审与更新 176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1783.1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793.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1933.3220KV主变保护系统排查清单 2013.4220KV母线保护系统排查清单 2053.5变电二次回路类隐患排查清单 2093.6110KV以下保护类隐患排查清单 2133.7站用直流系统类隐患排查清单 2263.8站用交流系统隐患排查清单 2323.9站内接地系统隐患排查清单 237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2434.1隐患排查台账 2434.2变电站隐患自查评定标准 2464.3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2504.4安全生产隐患自查标准参照 2534.5变电站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4804.6隐患整改通知单 4834.7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4974.8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499第5章附录样表 5015.1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5015.2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5035.3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5045.4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5065.5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5085.6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 5105.7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513第一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变电站安全生产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防范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暂行规定》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遏制事故的发生,我公司决定在建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并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变电站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变电站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编制依据 相关法规及规定 序号 文件名 文件号、颁布实施日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3号(2014年),2014年12月1日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实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8号修改,2009年8月27日实施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修改,2016年7月2日实施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年11月1日实施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令,2014年1月1日实施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年1月1日实施 8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实施 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施行 1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令第645号修订,2013年12月7日施行 11 《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年1月1日施行部门规章 序号 文件名 文件号、颁布实施日期 1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10部门2015年第5号公告,2015年5月1日实施 2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5号,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3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69号,2014年9月29日实施 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四部规章的决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79号令,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5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七部规章的决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79号令,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6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0号令,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7 《油气灌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4号,2015年7月30日实施 8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劳部发[1995]56号,1995年1月22日实施 9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公安部第6号令,1990年4月10实施 10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2012年修订) 公安部令第120号,2012年11月1日施行 11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安监管管二字[2003]38号,2003年4月1日实施 12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 公安部,2011年11月25日实施 1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号令,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 1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2016年7月1日 15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2011年6月21日实施 16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13〕12号,2013年2月5日实施 1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安全生产文件的通知》 安监总办〔2016〕13号,2016年2月4日实施地方法规及文件 序号 文件名 文件号、颁布实施日期 1 《XX省安全生产条例》 2007年11月29日经XX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施行 2 《XX省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XX省政府令第155号 3 《XX省消防条例》 2010年9月30日XX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4 《XX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 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第8号 5 《关于在全省高危行业推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 云安监管〔2008〕102号 6 《XX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 云政发〔2010〕157号 7 《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 云安监管〔2013〕13号 8 《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目录调整后安全生产许可有关工作的通知》 云安监管〔2015〕58号标准和规范 序号 文件名 标准号、实施日期 1 《汽车加油变电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 GB50156-2012,2013年3月1日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5年5月1日 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2005年10月1日 4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1996年2月1日 5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18265-2000,2001年5月1日 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09,2009年12月1日 7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2013,2014年7月1日 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2009年10月1日 9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2463-2009,2010年5月1日 1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2006,2006年12月1日 11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14,2014年10月1日 1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GB13348-2009,2009年12月1日 13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5630-1995,1996年2月1日 14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3690-2009,2010年5月1日 15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1987年2月1日 16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AQ3009-2007,2008年1月1日 17 《变电站作业安全规范》 AQ3010-2007,2008年1月1日 18 《加油变电站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AQ/T3050-2013,2013年10月1日 19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2007年4月1日 20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3013-2008,2009年1月1日 2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2013年10月1日 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T3022-2011,2011年6月1日 23 《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2008,2008年12月1日 24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2012,2012年8月1日 《化学危险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1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基本要求健全机构为了确保每个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进一步关注每个职工的生命安全,关心我站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公司每个员工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公司本着有岗就有责,有职就有责的原则,制定“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度,对于落实好我公司安全工作,确保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变电站建立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牵头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保证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的资源投入,其他部门及人员应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以确保变电站安全生产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完善制度变电站在隐患排查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相关记录文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穿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培训变电站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风险分级管控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并保留培训记录。落实责任变电站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及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变(配)电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体系方案资料混编15术语及定义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系统或作业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估,并以既定指数、等级或概率值作出定性、定量的表示。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危害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有害因素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R)=频率(L)×严重度(S)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危害因素辨识辨识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汽油、柴油的装卸、存储和加油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辨识内容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风险识别评价流程图如下: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评价判定风险是否允许编制风险控制计划(如有必要)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风险再评价风险识别措施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主要危险物质含变电站的主要危险物质有:油类物质和气体物质两种,其中油类物质包含有变压器油、透平油和柴油,气体物质包含有SF6、氧气和乙炔。Ⅰ、油类物质1)变电站的透平油用在三台水轮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和组合轴承、水导轴承中,机组调速系统中的透平油是作为传递能量的介质,实现液压操作,机组轴承中的透平油主要起润滑和散热作用。同时在进行机组检修时,机组调速系统和各轴承中的透平油要注入油库油罐中进行过滤处理,在油库油罐中临时储存。透平油也称为汽轮机油、润滑油和抗燃油,透平油是一种燃点较高的纯磷酸盐脂液体,有利于水轮机的安全运行。但是在大量泄漏并遇到火源时,也可发生火灾事故。透平油所含物质五氧化二磷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在维修、装卸、正常运行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防止误吞入或吸入。透平油可能对某些电缆包皮(如聚氯乙烯材料)和油漆有破坏作用,当上述材料接触透平油液体时(不管时间长短)都会软化和起泡,需立即清洗侵蚀处并查明损坏程度。透平油管路与电缆布置距离或位置考虑上述因素或采取妥善隔离措施。2)变电站的变压器油主要用在1#、2#主变中。变压器油又称绝缘油,是流动的液体,它能够充满变压器内各部件之间的任何空隙,并将空气排除,从而避免了各部件与空气接触受潮而引起绝缘降低。此外,变压器油的绝缘强度比空气大,变压器内充满油后,使绕组与绕组之间、绕组与铁芯之间,绕组与油箱外壳之间均保持良好的绝缘,这就增加了变压器的绝缘强度。变压器油能使木质及纸绝缘保持原有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并使金属抗腐蚀能力增强,使绝缘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变压器油还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在运行中,靠近绕组和铁芯部分的油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比重减小上升,经冷却装置冷却后,再进入变压器油箱底部,从而形成油的循环,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概括地讲,变压器油一是起绝缘作用,二是起冷却散热作用。变压器油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性是火灾爆炸危险。变压器油是石油炼制产品,具有可燃性,长期在变压器内运行,受热后发生分解,产生低闪点组分。闪点,是指油加热后产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能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闪点表示油的蒸发度,油的闪点越低,其蒸发度越高。油蒸发时,成分变坏,粘度加大,体积减小,并可能产生爆炸性气体,因此,油的闪点越高越好,一般不应低于135℃。若闪点降低,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3)变电站有一台保安电源柴油发电机,贮备轻柴油作为电站保安电源柴油发电机的燃料,柴油发电机中实际贮备柴油约为180升,贮备量≦1吨。轻柴油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性是火灾爆炸危险。轻柴油属于轻质石油产品,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不溶于水,具有流动性、着火性。轻柴油含较多的杂质,燃烧时会产生烟尘,造成空气污染。Ⅱ、气体类物质变电站在检修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对金属物质进行切割和焊接,切割和焊接使用到了氧气和乙炔,氧气为助燃气体,乙炔为易燃气体,一般使用瓶装,使用不当容易产生爆炸。1#、2主变高压侧510、520开关、江关线512开关,用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SF6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高温电弧分解产物和其本身(或分解产物)与接触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对生物的毒性作用;其二是六氟化硫(SF6)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危害。1)氧气易助燃,几乎与一切可燃物都可进行燃烧,与其他可燃气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极易发生爆炸,其主要危险是易燃烧和易爆炸。氧气燃烧时通常温度很高,火势很猛,灾害严重,氧气燃烧导致的灼烫和烧伤事故往往烧伤面积大、深度深,难以治愈。氧气爆炸时通常强度很大、很猛烈,冲击性、破坏性和毁灭性极强。氧气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违章操作和误操作,设备设施装置的缺陷,以及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不熟练等。2)乙炔为易燃气体,具有极易燃烧和爆炸的危害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同时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3)纯净SF6气体是一种无色、无臭、基本无毒、不解和游离出多种产物,主要是SF4和SF2,以及少量的S2、F2、S、F等。 SF6气体的毒性主要来自5个方面:(1)SF6气体不纯,出厂时即含有高毒性的低氟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气体。(2)电器设备内的SF6气体在与高温电弧发生作用时产生某些有毒产物。(3)电器设备内的SF6气体分解物与其内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产物。(4)电气设备内的SF6气体及分解物与电极(Cu-W合金)及金属材料(Al、Cu)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产物。(5)电器设备内的SF6气体及分解物与绝缘材料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产物。火灾和爆炸1)变电站使用的辅助生产物料柴油、变压器油、透平油均为可燃物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变电站二台主变中存有大量变压器油,主变的长期运行,变压器油在加热状态下发生分解,产生轻组分,在变压器运行异常、产生电弧等情况下可能发生爆炸;变压器油泄漏、事故状态时排放到事故油池中的变压器油在有明火、电弧存在时,可能引起火灾事故。变电站配置一台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并贮备有一定数量的轻柴油。轻柴油属于轻质石油产品,易燃易挥发,具有流动性、着火性。在有明火、电弧存在时,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燃烧容易产生大量烟尘,造成空气污染。变电站使用透平油作为调节系统的工作介质,透平油储存设施发生泄漏时,在火源存在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火灾事故。2)变电站使用的氧气和乙炔主要用在焊接与切割中,经常同时使用,氧气为助燃气体,乙炔为易燃气体。氧气易助燃,几乎与一切可燃物都可进行燃烧,与其他可燃气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极易发生爆炸,其主要危险是易燃烧和易爆炸。氧气燃烧时通常温度很高,火势很猛,灾害严重,氧气燃烧导致的灼烫和烧伤事故往往烧伤面积大、深度深,难以治愈。氧气爆炸时通常强度很大、很猛烈,冲击性、破坏性和毁灭性极强。乙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3)含变电站大量存在的电气设备、设施有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设备本身质量问题、设备发热引起周边可燃物着火(如电炉,使用时离可燃物近,容易引起火灾)、在有爆炸性气体或粉尘存在的环境中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静电引起火灾。电气设备中有大量的绝缘层、电缆胶皮等,这些均是可燃物,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电气火灾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烟雾,可导致人员中毒、窒息。触电变电站作为发电工程,存在着水轮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以及配电屏、开关装置等,相比一般工程增大了引起触电事故的可能性。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电器设备缺陷、设计不周等技术因素外,常见原因有:(1)不办理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绝缘工具和电气工具;(2)检修电器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就恢复送电;(3)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状态;(4)装设地线不验电;(5)在潮湿地区、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工作时不穿绝缘鞋、操作时不戴绝缘手套、无监护人;(6)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不接地;(7)防止误攀登、误入供电设施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不符合要求;防电气误操作设施有缺陷等;(8)在电缆沟、隧道、夹层或金属容器内工作时不使用安全电压行灯照明;(9)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电气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10)操作人员操作失误(11)监控失误。机械伤害变电站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水轮发电机、水泵、油泵、气机和风机等,电站主要有3台机组、2台检修排水泵、2台渗漏排水泵、4#技术供水泵、2台中压气机、2台低压气机、6台调速器油泵、泄洪闸门液压系统10台油泵和12台风机,这些机械设备中普遍存在旋转、运动部件,若这些旋转、运动部件防护罩、隔离栏杆不全,警示标志不明显,缺乏安全联锁装置或安全联锁装置失效,以及人为失误原因,均有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碰撞等危害。中毒、窒息、淹溺变电站存在大量的有限空间,主要有廊道、集水井、流道、灯泡头、灯泡体和压力容器等,因而发生中毒、窒息与淹溺的事故很大。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集水井、污水池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2)一氧化碳。如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1)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流道、廊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2)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氦气、水蒸气等。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3)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特别是电焊或氧焊等作业时,需要注意通风,否则有缺氧窒息的危险。(三)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坏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噪声、振动1)工业噪声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业噪声可以分为:(1)机械噪声(2)空气动力性噪声(3)电磁噪声等。噪声的危害主要为: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的称为永久性听力阈移,临床上称噪声聋。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影响,对非听觉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等都有影响。2)振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振动的机械有:水轮发电机、各类机泵等。根据人体接触振动的方式和振动传入的范围,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可引起运动病,局部振动则引起局部振动病。振动还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该项目机械设备运转存在机械噪声和振动,如水轮机、各类机泵运转产生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电机运转产生电磁噪声;水轮发电机受力不均衡、水流负荷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振动。特别是水轮机室,由于空间较封闭同时大量存在各类机械设备,虽部分设备噪声相对较低或进行了降噪处理,仍会对作业人员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湿度、温度高温、高湿环境会增加人员中暑机率,并会加速有毒物质吸收,会导致操作失误率升高,易发生事故,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可引发关节炎等疾病;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材料的腐蚀;过大的湿度会引起电气设备受潮、绝缘下降,引起触电事故,尤其是夏季,厂房内各类水管表面结露产生凝结水,对电气设备运行安全产生危害。在低温环境下,人员操作功能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上升。变电站灯泡头、灯泡体内夏季湿度、潮气也较重,人员、设备长期在较高湿度环境下工作可引起身体不适、疾病等危害。另外还可能造成电气设备故障、人员触电伤害及设备腐蚀等危害。同时电站10KV配电室电气设备较多,发热严重,加至厂房采用石棉瓦屋顶,夏季太阳直射,室内温度较高,人员、长期在较高温度环境下工作可引起身体不适、中暑等危害。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它的传播速度即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光速。电磁辐射可按其波长、频率排列成若干频率段,形成电磁波谱。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越大,其生物学作用也越强。电磁辐射源可以分为自然电磁辐射源和人为电磁辐射源(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介质加热设备、短波和超短波理疗设备、微波发射设备和无线电广播与通讯等各种射频设备)。雷电、太阳黑子活动、宇宙射线等都产生电磁辐射,这是自然电磁辐射源;而人为的电磁辐射源主要有各类无线电设备,如移动电话机、无线对讲机、室内无线电话、广播电视发射机、微波和卫星通信装置、雷达、无线电遥控器等,也包括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如微波炉、高频护眼灯、医疗磁共振设备、氦弧焊机、射频电热器、高频热合机、交流高电压输电线、转换开关、电动机、发电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电磁辐射由电磁发射引起的,可以说所有的用电器都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五大影响: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2.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3.电磁辐射是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4.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的发育、骨髓发育、导致视力下降、视网膜脱落,肝脏造血功能下降;5.电磁辐射可使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电站电磁辐射属于工频电磁场,而不是射频电磁场,频率只有50赫兹,电压感应出电场,电流感应出磁场,是感应场,不是射线,是没有发射天线的;其特点是随着间隔的增大而衰减,影响范围非常小,根本不形成辐射,无法向外界辐射能量。变电站电磁场主要分布在三台发电机泡头内和110KV开关站。其他因素在厂区范围内若缺乏防坠落伤害措施,作业及巡检过程中易发生人员坠落伤害。在检修作业过程中,由于传递检修工器具不当,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伤害。变电站有大量起重设备,如主厂房桥机、尾水台车、进水口门机、坝顶门机等,在厂内检修作业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起重伤害。起重常见的事故有脱钩、钢丝绳折断、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吊物坠落、起重机倾翻和碰撞致伤等事故类型。1、引发吊物坠落事故的原因有:1)被吊物件捆绑不牢;2)吊具、工装选配不合理,超载或钢丝绳超过报废标准继续使用被拉断等;3)吊钩危险断面裂纹、变形或磨损超限等;4)主、副吊钩操作配合不当,造成被吊物重心偏移;5)制动器、缓冲器、行程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防护罩、应急开关等安全装置失灵,造成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与轨道终端限制器发生碰撞或双车碰撞,或起重机几何形状发生变化,运行过程中发生啃道、侧偏(严重情况可能造成下炕事故[即脱轨])等,或吊钩在起升运行过程中与卷扬发生碰撞等,均可能造成吊物坠落。2、引发挤伤事故的原因:各类制动器、缓冲器、行程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防护罩等保护装置失灵或因各类安全装置缺乏或失灵又未检修时;吊运环境狭窄,无吊运通道或通道不畅,司机操作错误,违反“十不吊”等。3、引起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检修作业时安全措施未落实,未严格执行“十不登高”,试车过程中指挥信号不明而发生撞击,起重机门舱联锁保护失效或未停稳上、下人等。4、引起司机或检修人员触电的原因:保护接零或接地、防短路、过压、过流、过载保护及互锁、自锁装置失效,电气设备与线路设计、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设备维护保养或检修时带电作业,或在确须带电检修的情况下,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的规定。5、起重机长期超负荷使用,造成主梁疲劳变形,上拱度、下挠度发生变化,或吊钩的溜钩距离值过大等,数值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值,都可能造成起重机械事故。第95页共48页D≥170为重大危险源 21 变配电站作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作业内容 危险源 事故类型 控制措施 挖掘基坑 在松软土质挖坑时,无防止塌方措施 坍塌   在居民区或交通道路附近挖基坑未设盖板或可靠围栏,也未夜间挂红灯 其它伤害   坑内外传递工具时乱扔 物体打击   爆破时未按规定要求执行安全措施 火药爆炸   挡土板,撑木强度不够,倒塌伤人 物体打击   由下部掏挖土层 坍塌   树木砍伐 砍伐带电线路附近的树竹时,工作负责人在开始工作前未向全体人员说明线路带电 触电   砍剪树木下面或倒树范围内有人逗留 物体打击   上树作业时手脚位置不当 高处坠落   锯树时操作人员位置、油锯操作不当 机械伤害   砍剪树木时绳索不够长 物体打击   砍剪超过导线的树木时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触电   地面无专人监护 触电   铁塔水泥基础施工 坑挖好后进行支模工作未采取可靠的防止塌方措施 坍塌   施工用的平台或跳板未搭牢 其他伤害   施工中坑上掉东西 物体打击   坑下、坑上工作人员未戴安全帽 物体打击   无专人指挥 其他伤害   在施工跳板、平台上工作,无防滑措施,平台面积不足或不牢固 其他伤害   使用电气工器具时,电器设备和材料不合格,无漏电保安器,接地不符合要求 触电   爆破工作 爆破点与行人或周围建筑物过近如低于30m 爆破伤人   遇哑炮时未等20min以后就去处理 爆破伤人   雷雨天携带电雷管并进行爆破作业 爆破伤人   杆塔基础作业 遇有冲刷、起土、上拨的电杆,未先培土加固或支好叉杆后再上杆 高处坠落   挖基坑前未装设临时拉线 物体打击   拉线地锚不符合要求,埋深不够 物体打击   在杆塔基坑内工作时拉线无专人看守 物体打击   未采取防止塌方措施 物体打击   工器具搬运方式不当 物体打击   坑内上下抛递工具 物体打击   与工作无关人员需远离杆塔高度1.2倍距离 物体打击     攀登杆塔前未先检查基础、脚钉、脚扣、升降板、爬梯、拉线是否牢固 高处坠落   杆塔上工作 上下抛递工器具、材料及杆塔上掉物 砸伤     夜间作业照明不足 砸伤     杆塔上工作未系好安全带,打好保险绳 高处坠落     安全带绑在不牢固的构件上 高处坠落     转移作业位置时失去安全带的保护 高处坠落     杆塔作业不戴安全帽 砸伤     无专人监护 高处坠落     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杆塔上作业 高处坠落     开门滑车未将门钩扣牢或绑牢 物体打击   放紧线和撤线工作 导地线有障碍物挂住 设备损坏     接线管或接线头在过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时被卡住 设备损坏     工作人员跨在导线上或站在导线内角侧 物体打击     主牵引绳与杆塔夹角小于60度 物体打击     导地线通过越线架时,用人带线头或抛扔钢丝绳的办法进行 物体打击     起重机具不合格 物体打击   起重作业 重物吊离地面后未检查受力部位 物体打击     起吊过程中受力钢丝周围、上下方、内角侧和起吊物下方有人停留和通过 物体打击     起吊物品未绑牢,有棱角或特别光滑部位与绳子接触处未包垫 物体打击     钢丝绳有断丝断股等时继续使用 物体打击     不认真履行工作监护制度 触电   保证的安全措施和 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和次日复工前不认真检查作业现场的的安全措施 触电     工作负责人不向工作班成员交交待工作现场及安全注意事项。 触电     登杆作业工具未按规定定期试验 触电     接地线不符合要求或挂接地线方法不当 触电   实施作业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参与作业 触电   违反现场作业纪律 触电   擅自变更现场安全措施 触电   穿越临时遮栏 触电   工作不协调 触电   焊接工作 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电焊机,电源线,焊把漏电 触电   焊接人员离开现场时留下下火种 火灾   现场运输氧气瓶未套象皮圈,以防止滚动和在阳光下直接曝晒。未将瓶颈上的保险帽和气门侧面连接头的螺帽盖好 火灾   焊工不按规定着装,不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烫伤   无防止金属熔渣飞溅,掉落引起火灾的措施。 火灾   电焊时没有防止触电的措施 触电   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场所附近近进行焊接工作时,未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火灾   测量工作 电气测量工作单人进行 触电   使用不合格安全工器具测量 触电   在阴雨天气进行测量 触电   塔尺与带电安全距离不足 触电   解开可恢复接地引线时,未戴绝缘手套 触电   接触与地断开的接地线 触电  生产设施、设备和辅助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发电、变电、配电设备、装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变电站主要生产设备包括水轮发电设备、升压、输送系统以及自身用电的变、配电装置、电动机等的主要危险是触电和电气火灾。1)触电触电事故是电流形式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的总称。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直接流过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流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等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时,即可能发生触电。触电事故没有预兆,而且一旦触电,人的防卫能力迅速降低,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人致命或致残。触电事故中,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其中约70%带有电伤成分。触电事故有以下规律:(1)6-9月份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以及天气多雨而潮湿。(2)低压设备和低压线路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接触的人也远多于与高压设备接触的人,但在专业电工中,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尤以高压电弧烧伤事故居多。(3)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不但接触电阻小,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另外这些设备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设备和电源线路都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触电事故多发生在接线端子、缠结接头、压接接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座、插销、插座、控制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分支线、接户线处。主要原因是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5)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临时工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这些人经验不足,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6)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部分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及人员安全素质不高。2)电气火灾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等。(1)短路发生短路时电流可能超过正常时的数十倍,致使电线、电器温度急剧上升,远远超过允许值,而且常常伴有短路电弧发生,易造成火灾。常见的短路事故有:用闸刀直接起动或断开大容量负荷和带负荷拔熔断器引起相间电弧短路;违章作业引起的短路等。(2)过载线路、电机、变压器超载运行导致其绝缘材料过热起火。(3)接触不良导线接头连接不牢或焊接不良,会使接触电阻过高,导致接头过热起火。接触不良的电线接头、开关接点、滑触线等还会迸发火花引燃周围易燃物质。(4)散热不良电动机、变压器均配有散热装置,如风叶、散热器等,如果风叶断裂、变压器油面下降会导致散热不良,使电器热量累积起来而发生火灾。电缆沟内电缆过密,散热不良亦会引起火灾。变电站的主变压器选用油浸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内部支架及绝缘材料,如纸、纸板、布、棉纱、木材等大多是可燃的有机物,油箱内又装有大量的绝缘油(变压器油)。变压器内部一旦发生过载、短路,可燃的绝缘材料和绝缘油就会受高温或电弧作用而分解、膨胀以致气化,使变压器内部压力急剧增加,造成外壳爆炸,大量喷油。燃烧的油流又会进一步扩大火灾危害,使电站停工,无法正常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电站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运行电压都很高,在发生触电事故时,往往后果很严重,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电气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毒烟(电缆、电线的塑料外壳燃烧),操作人员在抢救时若不佩戴防护用具或防护用具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中毒、窒息事故。特种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特种设备有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阀门等。起重机械由于基础不牢、超机械工作能力范围运行和运行时碰到障碍物等原因可能造成翻倒事故;起重机械与周边建筑物、电缆及其他起重机械的安全距离不够,可能引发碰撞、触电等事故;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超载运行,可能造成高空坠物、折断、挤压、撞击等事故。压力容器泛指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完成反应、传质、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工艺过程,并能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以及电站厂房内装有一只压力气罐,二级电站厂房内装有一只压力气罐。压力容器由于超压运行、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或(和)承压元件的失效,使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失控,从而导致油罐泄露或爆炸事故;泄露透平油等物质若遇明火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压力管道由于其阀门、法兰损坏、超压运行可能造成爆管、泄露、冲击波伤人等事故。压力容器因本身质量、材质问题或安装、焊接不当可能造成无法承受额定压力值导致爆炸或气体泄漏。应按照压力容器管理相关规定及时检修检测压力容器、管道的阀门、安全附件及其保护装置,确保其安全运行。金属结构设备主要危险性分析金属结构设备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它是水工建筑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属结构设备涉及到枢纽布置、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无论在哪个环节上出现疏忽或差错,都会给金属结构设备以至整个水工建筑物带来不良后果,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设计时考虑不周,对金属结构设备的运行条件、操作方式、具体设计参数考虑得不全面、不细致,与实际情况和需要有较大的出入。(2)水工建筑物的总体布置不合理,泄水道的水力设计欠佳,从而在泄水前进、出口或沿程出现空蚀、漩涡等不良现象。(3)闸门的零部件设计不周,以致出现应力集中、裂缝、转动不灵等不良现象。(4)制作闸门等金属结构设备所用的材料质量低劣,未达到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从而出现质量或破坏事故。(4)闸门的制造工艺、加工工艺及质量不符合规范或标准的规定,未达到设计提出的要求,从而引起质量或破坏事故。(6)设备安装措施、安装工艺不合理,导致最终设备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产生破坏事故。(7)闸门运行管理不善,未按设计提出的闸门开户中顺序进行调度,或操作程序错误,从而引起闸门和启闭机破坏或建筑物失事。(8)闸门维护保养和检修等工作做得不好,导致其活动部件卡阻、失灵,材料过早老化腐蚀,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从而造成闸门和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以上诸多因素往往给金属结构设备带来许多难以克服、无法弥补的先天性缺陷,诱发各种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如门体结构变型、严重锈蚀、焊缝裂纹、门体启闭严重振动、严重漏水等;起重机钢丝绳锈损、制动器不准确等。电气二次及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危险性分析1)水轮机发电机组控制、保护和信号系统故障如果由于设备、设施安装缺陷;设备管理不到位,定期检查、维修不到位等,将会造成水轮机发电机组的温度保护、过负荷保护、电网故障保护、振动越限保护和传感器故障保护失效,故障发生时使发电机断路器不动作,保护动作信号不能及时发生,将会造成水轮机发电机组在失控的状态下运行,严重时会导致火灾、触电、烧毁机组设备等严重后果。如果水轮机发电机组的各种检测装置和变送器因安装缺陷或检查不及时,一旦不能正常反应发电机的实时状态。主控室计算机则不能自动连续对水轮机发电机组进行监视,不能在显示器上正确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叶轮转速、发电机转速、环境温度、发电机温度、功率情况等内容。2)开关站控制、信号系统故障若控制系统电源发生故障,在第一电源突然停电的状态下,控制系统电源不能正常保证计算机及控制系统电源需要,导致所有控制失控;控制、保护和信号系统故障、维护保养不及时等,可能造成水轮机发电机组不能根据转速、发电设备重要部件温度、网络等进行检测判断,不能远程操作水轮机发电机组,从而导致变电站和电网相互影响系列事故发生。若变电站至电网调度机构未设置独立路由的可靠通信通道,也可能造成变电站和电网相互影响系列事故发生。如果信号系统由于设计、安装、日常维修保养不善,使信号系统在故障状态下不能有效动作,则使各断路器、主变中性点、位置状态,各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各断路器小车位置状态;主变有载调压开关位置状态;主变有载调压开关控制回路异常状态;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及装置异常信号不能有效输出或报警,导致中央控制室不能获取正确故障信号,延误操作人员对故障进行误判断或不能正常排除。3)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失效变电站二次系统防护未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要求设置,二次设备自身设计不合理、原理不成熟、制造缺陷等导致误动、拒动,事故扩大;设备运行、维护不及时,整定值不合理,设备存在缺陷;作业人员失误造成“误碰、误整定、误接线”,导致误动、拒动,事故扩大。4)通信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恶意代码等通过网络侵入自动控制系统,并以各种形式对系统发起恶意破坏和攻击,特别是集团式攻击时,容易出现一次系统事故、大面积停电事故、二次系统的崩溃或瘫痪,以及有关信息管理系统的瘫痪,致使水轮机的正常控制系统遭到破坏,出现指令失效等,运行人员对机组失去正常控制;通讯设备本身故障都会引起通讯受阻引起人员伤害或者重大设备损坏的可能性。电气使用发生误操作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首先是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两票五制”制度,违章操作,这是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人的生理性、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名称 说明 存在危害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由于心理、生理性等因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况不良等在作业过程中均
/
本文档为【变电站(配电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