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关爱留守儿童课件

2019-05-07 27页 ppt 5MB 26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swp3762153

暂无简介

举报
关爱留守儿童课件涟水县红日中学朱念东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城市儿童亦可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
关爱留守儿童课件
涟水县红日中学朱念东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城市儿童亦可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坚强和勇敢,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即是如此。一、概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中国留守儿童约6683万人,包括城乡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60.97万人,这较之于2010年增加了93.79万。(一)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1孩子们的期待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为什么让子女留守?为什么当留守儿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别无良策?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面临种种生存的压力。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必先关注农民工问题。(一)农民工的概念 我国政府是这样定义的:“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二)农民工的出现 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原有劳动力的过剩性是一个前提性的因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存18亿多亩,按农村现有劳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进行推算,仅需1.5亿劳动力,而现在农村约有劳动力4.98亿,剩余农村劳动力近3.5亿。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1.2亿,其中进入城镇在二、三产业企业打工的农民工约为8000万人。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估计,2002年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9460万。 农民工的职业行为的基本特点是非农化,但主流职业行为多与城镇主流职业相分离,基本上是城镇原有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的一种补充,甚至是流入地当地劳动力所不愿意干的粗活、重活、脏活。具体职业类型主要是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业、建筑业,以及层次较低的服务业、家庭雇佣等。农民工的职业具有低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地位处于城市社会下层,或谓“边缘化”状态。这类职业有的是雇佣方提供的临时的、简陋的住处,如农民工较大的一个群体是建筑工,一般在工棚或在建建筑物内息宿,带小孩就不能不自己租房他住。(三》农民工社会现状(四)农民工的生存问题 (1)居住、工作条件恶劣,闲暇时间少,精神生活匮乏 (2)处于城市边缘状态,没有融入城市居民之中 (3)处于非福利状态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上把他们排除在外 4)处于收入高风险状态合同签订率低且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中显示:   农民工对孩子最担心的是:有6.3%的被调查者担心监护人不良嗜好可能会传给孩子;13.3%的人担心无法照顾好孩子的生活;5.5%的人担心无法保证孩子的安全;22.89%的人担心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14.9%的人担心监护人太溺爱孩子;16.5%的人担心管不住孩子;ll%的人担心不能和孩子很好地交流沟通;3.9%的人担心孩子生病不能及时就诊。   农民工对孩子尽父母之责的方式是:809/6的被调查者回答每周与“留守儿童”通电话一次,12%的被调查者是用发手机短信的方式与孩子联络,8%的被调查者大约一个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当问及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如生病或逃学等监护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您会如何处理?有41.2%的人回答说自己马上回去,20.6%的人说打电话找孩子的老  在这项“农村留师,15.59%的人回答打电话找其他亲戚,另有15.59%的人回复打电话找自己的朋友,打电话找村委帮忙的仅占6.3%。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三大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缺陷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而留守在农村原籍地,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抚养以及自我监护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严格说来主要是留守的未成年人(包括学龄阶段的失学、辍学少年儿童)。他们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需要倍加呵护和关爱的关键时期。 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又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更难找到称职的可以替代父母的监护人,这使得他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在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1、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化 一是只看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而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二是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学校在寄宿制学生公寓前面安上铁门铁窗,学生抱怨感觉是在蹲监狱。所以有些学生冒着极大的危险,跳窗跳楼去上网,反而导致了安全隐患。 2、农村社区和学校互相推诿教育学校认为,学校教育主要侧重学生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至于学生放学以后在社会上犯的错事,学校难以管理到位;农村基层村镇则认为,学生就应该归学校管。这种教育责任互相推诿,正好助长了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滑坡,放纵了他们行为的越轨。 3、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要比非留守儿童差。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形成了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多,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少的“马太效应”。有部分留守中小学生向我们调查人员倾诉,“老师就连排座位时都把我们排在最后面的边上,似乎我们这些人可有可无”,说起这些,他们满脸的惆怅和无奈。 (二)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三)社会原因 严峻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首要原因。如城乡隔离的户籍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三“留守”导致的后果 1.学习成绩一般。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心理未定型,自制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较低。缺少父母的监督与教育,容易形成偏激,学习成绩一日比一日差,逐渐没了自信,性格越来越奇怪,变得难与他人交往。2.隔代教育问题严重。祖父母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管教也就不那么严厉,更多的是给孩子无尽的溺爱。只管吃喝不管教育,孩子的任意妄为视为一种疼爱。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正确引导,后果一次比一次严重。3.孩子们的性格偏轨。由于长期没有家长的照顾,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引,孩子的思想会逐渐变得扭曲,性格怪异,不喜欢与人交谈,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这也是一种偏激和不自信的表现。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一)政府方面1、发展经济是大前提,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大背景。留守儿童问题在本质上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内地和沿海、农村和城市、中西部和东部等等地域性的不平衡造成的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问题。 2、彻底改革传统户籍制度,统筹城乡户籍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首先要打破城乡户籍的二元格局,给全体国民一个平等的户籍身份。其次在改革传统户籍制度的时候,必须剥离户籍承载的社会福利功能。给进城农民与市民一样的待遇,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给农民工及其子女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从而消除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3、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和社会政策。中央政府在原有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基础上,针对法律、政策中关于“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盲点,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社会政策,使所有社会成员以及各级各类组织机构,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规章办事。 4、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加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 (二)社会方面1、要重视社会力量的帮助与参与程度,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民间力量的社会支持作用。国家可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鼓励各类社会工作人员深入农村,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非政府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但这类组织我国太少。政府部门应鼓励个人创建并充分发挥NGO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也进行引导和教育,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2、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为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安、司法、法庭和工商、文化等有关单位要协助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要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3、在部分困难留守儿童的资助方面,需要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在这方面,尽管多数学校有帮扶措施,但这些措施可以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可以惠及的对象面也很窄。所以,我们有必要号召全社会为留守儿童集资献爱心,帮助他们能够在学校正常地生活和学习。(三)学校方面1、在学校的常规管理方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是最基础的工作。学校要及时了解学生父母的相关情况,与监护人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更新档案。2、在心理教育和咨询方面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学校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指导老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以及指导老师的“心理热线”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诉说氛围,以便指导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3、在家校合作方面,学校应起到主导和引导的作用。学校可以采用“家长学校(或监护人学校)”的方式,提高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意识和认识;依托家访和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和家长(监护人)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发现孩子各方面的问题,共同做好孩子的生活管理、学业支持和品行塑造的工作。4、在亲情弥补方面,有的学校采取了“代管家长制”,收效显著。在校老师、优秀学生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象,责任分配到人,对“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5、建立寄宿制学校。在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学生会逐步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学会团结合作,增强集体意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硬件建设上,要做到合理规划,严格管理,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宿舍环境;软件上,要配置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要整顿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家庭方面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第一责任人。父母和监护人都应该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倾注关怀,经常和孩子保持心灵沟通,及时化解孩子的各种问题,满足孩子的亲情需要;和学校要保持经常联系,监护人和外出的父母之间也同样需要保持经常联络,及时了解孩子的各项表现,做到有的放矢。总之,在目前留守儿童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继续存在的国情下,国家在尽一切努力改善其生存、教育环境的同时,还应在这些孩子的思想里导入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动力,使不同境遇下的留守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的留守孩子,最终能够还给农村留守儿童一片灿烂的天空。总结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请不要给另外一些弱势群体带来伤害,如果伤害不可避免,请你去认真补救。或许真的只有在亲身体验过之后,才能够明白孩子们内心的真实体会,还有他们的真实想法!我们可以试着去打开他们的心扉,从他们最脆弱的地方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其实,办好教育和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关注农村生活,这才是解决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
/
本文档为【关爱留守儿童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