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必修1~必修3》(19份)

2020-03-23 12页 doc 16MB 1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精品文库

一线资深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举报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必修1~必修3》(19份)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必修1~必修3》(19份)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铁矿资源B.丰富的煤炭资源C.发达的科技D.有莱茵河和鲁尔河的水源读“某国示意图”,回答2~3题:2、下列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B.气候北干南湿C.北部以畜牧业为主,南部以种植业为主D.新兴工业区分布在北部3、以下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必修1~必修3》(19份)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必修1~必修3》(19份)天津市普通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铁矿资源B.丰富的煤炭资源C.发达的科技D.有莱茵河和鲁尔河的水源读“某国示意图”,回答2~3题:2、下列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B.气候北干南湿C.北部以畜牧业为主,南部以种植业为主D.新兴工业区分布在北部3、以下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靠近消费市场D.铁矿石储量丰富4、有关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鲁尔区位于莱茵河左岸B.鲁尔区是德国以机械、纺织为主的重要工业区C.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鲁尔区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5、下列属于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③离铁矿区较近④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读下图,回答6~8题:6、图中H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它是:A.美国东北部工业区B.英国中部工业区C.俄罗斯西北部工业区D.德国鲁尔工业区7、该工业区得以发展的资源基础是:A.煤炭资源丰富B.铁矿石资源丰富C.石油资源丰富D.劳动力资源丰富8、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域传统产业明显衰落,其中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纺织、机械B.钢铁、煤炭C.石化、煤炭D.钢铁、电子德国是欧洲西部的经济强国,对外贸易居本区第一位。工业高度现代化,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据此回答9~10题:9、有关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多瑙河流域B.煤田面积小,储量少C.主要有煤炭、钢铁、电力、化学、机械工业D.铁矿资源丰富10、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根本原因在于:A.工业结构单一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D.新技术革命产生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11、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B.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C.生产设备老化,生产效率太低D.煤炭、钢铁产量严重过剩,工业用地十分紧张12、鲁尔区出现“煤炭危机”的原因是:A.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B.世界能源消费量减少C.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加D.煤炭资源需求量增加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13~14题:13、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②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③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鲁尔区改造振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建立发达交通网,开展环境保护③发展科学技术④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5、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16、有关鲁尔区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受到重视B.第三产业人口的就业人口数量下降C.鲁尔区利用废弃的工厂企业开发为公园、博物馆等D.经过调整改造后鲁尔区工业部门的种类有所减少17、鲁尔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比重②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减小钢铁企业的规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有关结构调整后的鲁尔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三产业如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受到重视B、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C、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如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D、结构调整改造后鲁尔区工业部门的种类有所减少19、关于鲁尔区交通网络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通网络主要由铁路和公路组成B、这里有欧洲最为密集的交通网络C、水运主要是便利的天然河道D、这里高速公路不发达20、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为鲁尔区作的贡献有:A、科研机构和大学为鲁尔区工矿企业的改造和转型提供了间接的技术支持B、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鲁尔区的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高素质人才C、科研机构为鲁尔区发展第三产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D、高等院校为鲁尔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二战前,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拥有采煤、钢铁、汽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二十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锈带”。据此完成21~22题:21、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①生产结构太复杂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④世界钢铁市场供过于求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2、你认为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振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关键措施是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B.美化环境,使用新原料、开拓市场C.拓展交通,开发新能源,发展科技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23、与鲁尔区兴起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A.中国上海的宝钢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C.美国旧金山工业区D.中国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二、综合题24、下图为德国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B、D、E、F。(2)C为德国重要的传统工业区区(填名称),该工业区同沪宁杭工业区相比具有优势。该区的发展离不开河、河、河等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水运网。(3)C工业区是以、、、、等为主导产业的重化工业区。(4)20世纪50年代以后,C工业区发展陷入困境,主要表现是出现了危机和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该区采取的整治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区域发展中与该区面临类似问题的工业区还有很多,如美国的______________、中国的_______________。答案:1、B2、C3、D4、C5、B6、D7、A8、B9、C10、A11、A12、A13、C14、A15、D16、C17、B18、D19、B20、B21、D22、A23、D24、(1)柏林易北河慕尼黑多瑙河莱茵河(2)鲁尔资源莱茵鲁尔利珀(3)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4)煤炭钢铁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5)美国五大湖辽中南答案:1、B2、C3、D4、C5、B6、D7、A8、B9、C10、A11、A12、A13、C14、A15、D16、C17、B18、D19、B20、B21、D22、A23、D24、(1)柏林易北河慕尼黑多瑙河莱茵河(2)鲁尔资源莱茵鲁尔利珀(3)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4)煤炭钢铁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5)美国五大湖辽中南201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和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地域差异C.地理环境D.地质环境2、下列说法不属于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B.气候直接影响生物、水文要素,但生物、水文要素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气候C.地貌的变化会影响气候因素D.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欠发育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多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5、“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综合性C.整体性D.区域性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7、海南岛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相应的土壤、水、生物以及热带季雨林环境,这些事实表明了自然环境哪个方面的基本特征:A.它们之间只进行着物质而没有能量交换B.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C.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没有平衡能力D.它们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8、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9、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①河流含沙量增大②地下水位持续上升③土壤肥力下降④洪水期时河流水位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0、各陆地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植被11、关于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B.这种分异的产生,与太阳辐射的变化无关C.这种分异仅在中低纬地区表现明显D.这种分异的产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12、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A.经度地带性分异B.纬度地带性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不规律的地域分异13、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森林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14、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是:A.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D.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15、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侧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A.经度地带性规律B.垂直地带性规律C.纬度地带性规律D.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6~17题。16、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A.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B.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17、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主要是: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18、在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和排序正确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B.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C.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季雨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热带季雨林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B.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20、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变化B.水分变化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21、世界各大陆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22、包括两种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23、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植被24、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是:A.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B.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带谱明显C.坐火车看到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明显变化D.乘飞机看到从海南省到漠河镇沿线植被发生明显变化25、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自沿海向内陆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C、秦淮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环状分布读“中纬度理想大陆自然带图”,回答26~28题。26、由A→C反映的自然带规律的成因是:A.经度地带性B.由沿海到内陆水分变化C.纬度地带性D.由低纬到高纬热量变化27、图中A自然带所处区域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8、图中自然带D的植被类型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29、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较明显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   B.低纬地区   C.中纬地区   D.高纬地区30、世界上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最明显的是在下列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A.北美大陆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D.非洲大陆31、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的分异规律的是: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32、下图所示范围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A.纬度地带性分异B.经度地带性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回答33~34题。33、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森林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从34、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D.从东向西海拔增加35、读下图,南美洲没有分布的自然带是:A.①B.②   C.③D.④36、下列现象中主要由水分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是:A.从山麓到山顶,陆地环境有规律地变化B.东南沿海湿润,西北内陆干旱C.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雪线低于北坡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37、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发育两种自然带: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完成38~40题。38、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A.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B.温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C.常绿林带、草原带、荒漠带D.荒漠带、草原带、落叶林带39、有关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的正确说法是:①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分布②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差异③三个自然带都由沿海向内陆更替④三个自然带都由低纬向高纬更替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40、C地城市聚落多分布在下图哪类地貌类型上41、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A.喜马拉雅山B.乞力马扎罗山C.阿尔泰山D.落基山42、若山体的高度大体相同,垂直自然带最复杂、最典型的地区是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高纬地区D、沿海地区43、在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山地的是:(2003年广东地理卷)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44~47题。44、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4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山体坡度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纬度位置46、决定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47、该山可能位于:A.40°N附近  B.40°S附近  C.赤道附近  D.极圈附近4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49、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0~51题。50、图中①地所在地的自然带为: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1、图中①②③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A.②地降水最多   B.只有③地的植被为森林C.①地年均温最低  D.②③两地均受暖流影响52、南半球缺少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3、在低纬度大陆西岸缺失的陆地自然带是()A.热带荒漠带B.热带雨林带C.热带季雨林带D.热带草原带54、以下地理现象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①尼罗河绿色走廊②—山有四季③南岭山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④我国江南地区的红壤⑤非洲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A.①②B.③④C.③⑤D.②④55、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二、综合题56、读地理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补画箭头,以完整表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联系。(2)此图说明陆地环境具有特征。(3)在陆地环境构成要素中,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处于各个圈层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57、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填字母,否则不得分)(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58、读亚洲部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①和②表示两种自然带:则①带,②带其大致分界线是:(2)如果③和④表示两种气候类型:则③气候,④气候(3)与①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主要分布的大洲有(2个以上)(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变化规律,主要受因素的制约。59、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B;C;D。(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为基础的。(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的影响。60、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示的自然带分别是:A,C,D,F。(2)自然带E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3)图中自然带B和G的植被同属。(4)图中自然带H和K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即气候。(5)自然带G→H→K的更替,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61、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BCDEF(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3)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答案:1、A2、B3、A4、D5、C6、A7、B8、A9、C10、D11、B12、B13、D14、D15、C16、A17、D18、B19、B20、B21、C22、B23、B24、C25、D26、B27、B28、C29、C30、C31、C32、B33、A34、A35、B36、B37、C38、B39、A40、B41、B42、A43、D44、A45、D46、A47、C48、C49、D50、C51、A52、B53、C54、D55、B56、(1)补画箭头为:(2)整体性(3)气候地貌土壤57、(1)整体性生物(2)CABD(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58、(1)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线(2)热带季风热带雨林(3)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4)纬度地带分异热量59、(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赤道纬度地带性热量(3)非地带性分布高原地形(4)寒流60、(1)A.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F.热带雨林带(2)热带草原(3)温带落叶阔叶林(4)温带大陆性(5)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61、(1)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热带雨林气候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3)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水分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热量答案:1、A2、B3、A4、D5、C6、A7、B8、A9、C10、D11、B12、B13、D14、D15、C16、A17、D18、B19、B20、B21、C22、B23、B24、C25、D26、B27、B28、C29、C30、C31、C32、B33、A34、A35、B36、B37、C38、B39、A40、B41、B42、A43、D44、A45、D46、A47、C48、C49、D50、C51、A52、B53、C54、D55、B56、(1)补画箭头为:(2)整体性(3)气候地貌土壤57、(1)整体性生物(2)CABD(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58、(1)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线(2)热带季风热带雨林(3)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4)纬度地带分异热量59、(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赤道纬度地带性热量(3)非地带性分布高原地形(4)寒流60、(1)A.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F.热带雨林带(2)热带草原(3)温带落叶阔叶林(4)温带大陆性(5)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61、(1)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热带雨林气候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3)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水分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热量201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哪三个数据: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C.经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2、全球定位系统一般不应用于:A.人口普查B.大地测量C.农业监控D.救援3、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GPS是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B.GPS包括三大部分,即空间部分和地面控制部分及传输部分C.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D.野外旅行,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可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4、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空间部分的是:A.GPS卫星星座B.地面监控系统C.GPS信号接收机D.雷达5、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球定位系统就是GPS信号接收机B.全球定位系统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C.具有全球性、全天候、实时性等特点D.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6、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野外考察时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可知道所处位置的经纬度B.GPS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C.GPS是利用飞机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D.GPS包括三大部分,即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7、下列对“精准农业耕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准农业耕作”即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B、“精准农业耕作”因为引入了GPS技术,从而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C、“精准农业耕作”虽然避免了资源浪费,却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D、目前,大部分国家都能进行精准农业生产8、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A.RSB.GISC.RS和GPSD.GIS和GPS9、要想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至少需要几颗卫星A、3B、4C、5D、610、目前,GPS的主要功能是A、定位和导航B、定位和找矿C、天气预报D、地质测量11、GPS技术对交通的主要作用有A、增加能源消费B、降低行车速度C、导航D、加快运车速度12、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的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是技术是A、遥感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GSM技术13、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图所示界面,据此判断该考查队可能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B.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D.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14、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实地调查15、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观测资料16、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 ②水灾 ③滑坡 ④农林病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7、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卫星遥感D.人工考察18、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地面资料的系统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电子通信系统19、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遥感探测范围大,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多B.遥感是地图的延伸C.卫星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比飞机遥感高D.遥感技术可对环境实动态监测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据此回答20-21题。20、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X光③紫外线④可见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21、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②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④划分植物类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2、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23、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考察地点高程24、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GI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RS)D.人工科考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25-27题。25、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A.红外线B.X光C.可见光D.紫外线26、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变化最大的是:A.泥浆B.草地C.红砂岩D.松林27、图中显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A.判断水域状况B.预测植被类型C.估算地物面积D.判断土地利用类型28、遥感是:A.人向远处看,感知遥远的事物B.人从高处往低处看,感知地面事物C.在空中对遥远地物进行感知D.记录地面物体的图像29、遥感的优点有:①用途广 ②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大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0、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初期,救灾人员无法进入,为及时了解震区受灾的整体状况,最宜采取下列哪种技术手段A.GISB.GPSC.RSD.SP31、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A.雷达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阅读下面,回答32~33题。材料:“遥感”,顾名思义,就像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千里眼”“顺风耳”所具有的神奇功能。遥感技术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它对于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32、如果用遥感技术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预测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和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订灭火33、有的渔民已经开始利用遥感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A.可以使捕鱼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34、为提高旅游观赏质量,临行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了解目的地,对有关资料了解应通过: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网络与虚拟技术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35~36题:3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36、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37、与地图相比,GIS技术的优越性不表现在:A.空间数据以数字形式储存,比纸绘地图更精确B.GIS更有利于信息更新C.GIS较地图直观性强D.GIS可以快速进行各种空间分析38、地理信息系统: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的能力C.是地图绘制系统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39、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的技术系统是:A.计算机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技术40、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41、对禽流感确定和疑似病例指标分类汇总,并在地图上进行疫点和状况的位置标定可采用下面哪种现代化技术: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IT技术2010年9月1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42~44题:42、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43、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A.传感器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44、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据此完成45~46题。45、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监控,及时预警以减少灾害的最佳现代化技术手段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气象预报46、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A.人工拍摄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多媒体技术47、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8、为提高旅游观赏质量,临行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了解目的地,对有关资料了解应通过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网络与虚拟技术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小组将它作于课题研究。据此回答49~50题。49、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不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50、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①地形图层②土壤图层③气候图层④人口图层⑤商业网点图层⑥农业图层⑦工业图层⑧城市图层⑨交通图层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⑥⑦⑧⑨D.⑤⑥⑦⑧阅读下面三则资料,分析回答51~53题。材料一:从1999年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部队以南联盟科索沃省自治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给南斯拉夫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材料二: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过后,美国在阿富汗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恐怖主义军事行动,并一举摧毁了塔利班政府。材料三:1999年3月27日,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的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当一架M—6B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G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的面前,把飞行员接上了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51、对南联盟(现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大规模轰炸的信息资料主要应用了①全球定位技术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52、在地面部队的配合下,美国对塔利班政权大至军事设施,小至主要组织成员的打击异常精确,其信息资料的精确性主要是依靠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D.美国联邦特工的侦察53、在对美国飞行员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你认为属于A.GIS信号 B.GPS信号 C.CRS信号 D.以上都不对答案:(1)B (2)C(3)B二、综合题54、下图是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微米。(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的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也不同,这是在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微米~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与其他地物区分开,利用0.5微米~0.6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湿地分开;利用0.7微米~0.9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小麦与区分开。答案:1、B2、A3、B4、A5、A6、C7、A8、D9、A10、A11、C12、C13、D14、B15、A16、C17、C18、A19、D20、B21、C22、C23、B24、C25、B26、B27、D28、C29、C30、C31、C32、D33、B34、B35、A36、C37、C38D、39、B40、D41、B42、C43、A44、D45、B46、B47、A48、B49、C50、A51、B52、C53、B54、(1)0.4~0.76(2)反射率 反射率 雪地 小麦 湿地201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地球的运动》 运动方式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1恒星年=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等于150/h 平均角速度约为10/天 两种速度都是近日点时较快,远日点时较慢 线速度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赤道最大,两极等于零 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 意义 ①、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②、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自然自转偏向力的作用;③、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尺度 导致了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划分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A.24小时B.一个恒星日C.23小时56分4秒D.一个恒星年3、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论从哪里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都是顺时针方向B、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C、自转的方向站在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D、自转的方向随季节而变化4、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关于太阳日、恒星日的正确叙述是A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自转360ºB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C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D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时间多3分56秒6、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7、右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读地球“二分二至”位置图回答9~12题。9、图中四点中,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当地球公转到哪个位置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间开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A①B②C③D④11、地球从①公转到③期间,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将A越来越大B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C越来越小D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1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B.公转轨道是正圆C.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D.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13、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方向自东向西B.自转360º是一个太阳日C.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D.太阳日比恒星日长1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5、造成北京与纽约时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转B.黄赤交角C.纬度位置D.地球自转16、右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C.拉萨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D.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18、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是:A.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B.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19、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A、北半球B、赤道上C、南半球D、回归线上20、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20时(北京时间)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与此同时,日本东京的区时(东经135度地方时)是:A.7时B.9时c.19时D.2l时21、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0E)在帕米尔高原上,据此回答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8时18分B、9时8分C、10时28分D、11时18分22、下列四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黎明的是:23、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度数永远不变C.随公转有规律地增大或减小D.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形成的24、黄道面与地轴的的交角是:A.23°26′B.30°C.60°D.66°34′25、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左偏,在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则该地位于: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南纬20°D、北纬20°26、5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哪个方向移动: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27、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A.365日6时9分10秒B.24时C.365日5时48分46秒D.23时56分4秒28、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太阳的运动D.地球公转运动和不变的地轴倾角29、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B、全球各地昼夜平分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D、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慢30、每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A.一直向北移至北回归线B.一直向南移至南回归线C.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D.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31、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º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完成32~33题。32、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图中的:A.①B.②C.③D.⑤33、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时间内:A.北半球昼长夜短B.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C.天津市某房屋的正午日影逐渐增长D.赤道上白天时间越来越长34、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左偏,且在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所处的纬度是:A.北纬20度B.南纬20度C.北纬23度26分D.南纬23度26分读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此时太阳直射点为A,据图判断35~36题。35、该日B点的日落时刻为:A.6时B.17时C.18时D.19时36、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A.12时B.17时C.18时D.19时37、下图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四地按方向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乙、丙、甲、丁D.乙、丙、丁、甲38、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高纬地区B.温带地区C.低纬地区D.回归线附近地区39、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是:A.9月24日2时B.6月22日8时C.3月21日10时D.2月22日12时40、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ºE)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8时18分B、9时8分C、10时28分D、11时18分41、冬至日,下列城市中昼最长的是:A.广州B.上海C.天津D.哈尔滨42、下图中,正确表示6月22日(夏至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表示夜半球):43、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4、下列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B.永远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C.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D.一年中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永远相等45、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46、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47、甲地(120°E,0°纬度)乙地(120°E,23°26′N)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日期是:A、2月4日左右 B、5月6日左右C、7月7日左右 D、11月7日左右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48~50题。48、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49、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A.南极圈出现极昼B.北极圈出现极昼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D.全球昼夜平分50、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51、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A.赤道以北地区B.赤道附近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52、当天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53、如果黄赤交角变大()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没有变化B.热带范围缩小C.温带范围缩小D.寒带范围缩小54、极昼现象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到夏至B.秋分到冬至C.夏至到秋分D.冬至到春分55、下列节日中,上海白昼最长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56、当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57、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A.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B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58、关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B.在春秋分时,昼夜等长C.白昼最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D.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59、北温带许多国家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一般将夏季定为()A.4、5、6三个月B.5、6、7三个月C.6、7、8三个月D.7、8、9三个月60、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正值夏季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二、综合题61、读“夏至日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斜线表示夜半球。(2)写出下列各点日期和时间:A;B;C。(3)C点的夜长为,日出时刻是。62、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左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右图所示的日期为________,节气为________日。(2)右图所示的状态处于左图中________点的位置,此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3)右图中a、b、c三处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4)当地球公转至左图中的B点时,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此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①北京  ②哈尔滨  ③广州  ④上海(5)当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左图中的________时段。(填字母)63、读图回答:(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两至日。(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并且正在向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5)当地球运动到D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恰逢夏至日B、我国昼长大于夜长C、我国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月份D、赴南极考察合适64、下图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A点的地理纬度应为,B点的地理纬度为。(2)C为处
/
本文档为【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必修1~必修3》(19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