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2018-02-05 11页 doc 28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6899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doc】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2005年3月 舞24卷第2期 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q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 Mar.2oo5 VOI.24NO.2 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陈文颖 (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北京100088) 摘要:冰心在早期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问题儿童"和"天使儿童",这些儿童形象的个性是消隐 在他们所承载的社会问题或理想宣言之后的,具有概...
【doc】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doc】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2005年3月 舞24卷第2期 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q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 Mar.2oo5 VOI.24NO.2 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陈文颖 (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北京100088) 摘要:冰心在早期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问题儿童"和"天使儿童",这些儿童形象的个性是消隐 在他们所承载的社会问题或理想宣言之后的,具有概念化的特征.叶圣陶也同样在早期小说创作中,寻找寄寓在 儿童和妇女身上的作为"世界的精魂"的"爱,生趣和愉快".相比之下他更忠实于现实,他将童心作为自己人生的 安慰,为生存寻找一点烛火.冰心与叶圣陶的成人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四"发现儿童,关注儿 童艺术地再现儿童的特有文学风貌. 关键词:儿童形象;问题儿童;天使儿童;童心 中图分类号:I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730(2005)02一OO8O—O4 "五四"是发现"人"的时代,同时也是发现 "儿童"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五 四"那样,儿童成文学舞台上最受宠爱的主人 公,"童L-"成了被歌颂的对象,几乎形成了"儿童 热"现象.不仅诞生了以冰心的《寄小读者》,叶圣 陶的《稻草人》等为代的真正意义上儿童文学, 而且在成人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儿童形象.本文 的目的就是要以冰5-和叶圣陶早期小说创作为 个案,考察疏于研究的成人文学中的儿童形象, 意在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探寻五四发现儿童,关注 儿童,艺术地表现儿童的特有文学风貌. 冰心的"问题儿童"与"天使儿童" 在开笔之初,作为一个生活优裕,很少出过 学校门的女子,冰一5-的生活阅历是相对狭小的, 但她却写下了一系列苦难的儿童形象:《最后的 安息》表现了农村童养媳翠儿的不幸命运;[1《是 谁断送了你》讲述了少女怡萱被封建伦理道德扼 杀的不幸故事;《三儿》诉说了一个捡破烂的苦孩 子被贫困,野蛮杀戮的不幸事件……这些苦难儿 童显然不是冰心熟悉的,所以儿童"性格"的展开 极不充分,与其说他们是一个个形象,还不如说 他们承载着一个个问题,是"问题儿童". "问题儿童"并不是冰心独有的创造.五四有 不少作家和冰心一样,在讴歌童心的同时,又写 了许多反映苦难儿童生活的作品.其实这如同一 个硬币的两面,并不矛盾.五四作家之所以大规 模地讴歌童心,首先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以童 心的真,善,美来抨击世俗.孩子是以童心的代表 出现的,是现实儿童的纯化,美化和诗意化,是注 重儿童自然性和理想性一面的.但现实生活中, 儿童的境遇往往是惨苦,不幸的.儿童不是生活 在真空地带的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 在中国,大部分儿童显然过早地承担了生活和时 "老者本位"的封建残余思 代强加的苦难,更何况 想总是缭绕不散?!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 作家,尤其是抱着"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 会"作家们不能不关注到这一点,由此开辟了一 个描写贫苦儿童生活的题材.即使是一部分"为 艺术而艺术"的小说家们也以人道主义的同情描 写过一些苦难儿童的生活画面,比如张资平的 《小兄妹》,《木马》等,茅盾曾着意地点出张资平 的这个特点:"用悱恻的情调写儿童的生活,也是 他的长处."L2 这些不幸的"问题儿童"往往是作品的主角, 但他们的个性是消隐在他们所承载的社会问题 之后的.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他们还不是活生 生的文学的"形象".五四的作家们显然很少有余 暇(当然也不排除他们缺乏描摹孩子心灵世界的 笔力)去描绘这些小小的心灵.他们关注的是压 在孩子身上的沉重问题,至于这个问题对于孩子 幼小心灵的戕害如何,就很少涉及.这与讴歌童 ?收稿日期:2004—1z—z5 ..作者简介;陈文颖(1971一),女,浙江台州人,文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讲师. 第2期陈文颖: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81. 心时只注重孩子身上的童心美,而很少具体地描 写美妙的童心世界,犯的同样是艺术上粗疏的毛 病.但我们从冰心写的《寄小读者》完全可以推断 冰心具有一种与儿童天性天然的亲近能力.她之 所以写不好苦难儿童形象,大半根源于她对这类 题材不太熟悉.因为当她写到她所熟悉的儿童形 象时(这类儿童形象往往生活得无忧无虑,没有 ,苦的困扰),她那份天赋的表现儿童世界 贫,病 的才情就出来了,这突出体现在她的两篇小说 《离家的一年》和《寂寞》中.《离家的一年》细腻描 述了一个l3岁的小弟弟独自离家上学,心理由难 受,寂寞到适应的心路历程.《寂寞》写两个堂兄 妹之间天真纯洁的友谊,传神地写出了"小小"在 堂妹走后"寂寞"的心境,他们充分展示了冰心对 自己所熟悉的儿童心理的天才把握和驾轻就熟 展示一个孩子心灵世界的能力,这其实正说明了 冰心写作上的一个优长,她的题材优势,可惜她 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这点,并坚持下去. 真正标帜着冰心独特风格的是她写的另一 类概念化的儿童形象——体现了她着名的"爱的 哲学",承载着"爱的福音"的"天使儿童". "爱的哲学"的形成正是五四落潮期,也正是 作者本人探索人生,渐渐形成人生观的时期.人 生的苦闷包围了她以及她身边一群患着苦闷幻 灭"时代病"的青年.这时泰戈尔"爱的哲学"适逢 其时,拨动了她心中爱的琴弦,使她心中原本就 存在的"爱的元素"得以催化,升华,形成了冰心 独有的以"母爱,自然,童心"为三大基石的"爱的 哲学".它成了冰心安顿自己一颗烦闷又渴望向 上的年轻的心的"人生观",也是她一厢情愿为了 救治五四落潮期许多苦闷,幻灭青年的"时代病" 所开的一贴药,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幻想的年轻人 美好的愿望,犹如一个个五彩的肥皂泡,美丽然 而易于破碎,因为它们建立在空幻的理想上. 1921年发表的《超人》可以说是冰心"爱的哲 学"形成的标志.小说的主人公何彬是五四落潮 期典型的产儿.他悲观地认为"世界是虚空的,人 生是无意识的……与其互相牵连,不如互相遗 弃".使何彬转变生活态度的关键是小朋友禄儿 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写得出奇地老到成熟,很难 相信是一个穷苦的孩子写的(且不说他有没有受 过教育),我们可以摘录几句,具体地感受一下: 我想先生一定是不要的.(指禄儿送的 一 篮花,引者注)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 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 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 生的母亲,COL,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 母亲的朋友和儿子的东西. 这些话很难说是小朋友禄儿的语言,而是冰 心借禄儿在宣扬自己"爱的哲学".负载了爱的福 音的禄儿在作品中的身份虽是个又穷又病的苦 孩子,给我们的感觉却像个天使!在《世界上有的 是快乐……光明》中,两个孩子说:"先生!世界上 有的是光明,有的是快乐,请你自己去找罢!不要 走那一条黑暗悲惨的道路."而且,这几句话居然 挽救了一个想自杀的青年凌瑜的生命,"这银钟 般清朗的声音,穿入凌瑜的耳中,心中忽然放了 一 线的光明,长出了满腔的热气.看着他们皎白 如雪的衣裳,温柔至善的笑脸.金赤的夕阳.照在 他们头上,如同天使顶上的圆光,朗耀晶明,不可 逼视,这时凌瑜几乎要合掌膜拜."这时的儿童在 形貌上也几乎像个天使了.而到了《最后的使 者》,禄儿们干脆从人间飞到了天国,成了上帝派 来的"最后的使者",来拯救人类无边的烦闷: 天外,翩翩地飞来双翅雪白的婴儿.挟 着金斧,前面回翔着,欢呼道:"诗人呵,我 便是希望的使者,现在入世了.诗人呵,跟 着我来! 于是,冰心把她的理想推到了极致: 到如今只有这枝金斧,劈开了黑暗,摧 倒了忧伤,领着少年人希望着前途,老年人 希望着再世;模糊了过去,拒绝了现在,闪 烁着将来,欢乐沉酣地向前走一一向着渺 茫无际的尽头走. 把理想彻底寄寓在人间未有的天使身上,的 确是冰心的独有标帜了,但这是否已隐隐地透露 出冰心对于寄寓在儿童身上的"爱的福音"的一 种犹疑和不自信呢?无论怎样,这些"天使儿童" 与冰心在诗集《繁星》,《春水》中歌颂的儿童(童 心)同声呼应.不过,也许是小说更适于充分地展 开情节,说明人生问题解决的过程,抚慰现实黑 暗中的冰冷人生,童心的作用在/1'说中被充分夸 张,扩大,成了"爱的福音",成了人生的良药.这 多少与冰心生活经历的狭窄,思想上的幼稚以及 抒情的气质有关. 叶圣陶;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这时的叶圣陶和冰心一样,也面临着对现实 人生的思考.他把自己的第一个小说集取名为 《隔膜》,多少说明叶圣陶作为一个敏感的知识分 - 7=,对于tU:态人情的细致感受.最知叶圣陶此期 思想的显然是先后为他最早两个小说集《隔膜》, 《火灾》作序的好友顾颉刚.从这两篇知根知底的 "序言"中,顾颉刚在最后还是用叶圣陶自己的话 来归纳他写小说的宗旨: 人心本是充满着爱的,但给附生物遮 .82.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年 住了,以致成了隔膜的社会.人心本是充满着 生趣和愉快的,但给附生物纠缠住了,以至 成了枯燥的社会.然而隔膜和枯燥,只能 在人世的外表糊得密不透风,却不能截断 内心之流;只能逼迫成年人和服务于社会 的人就他的范围,却不能损害到小孩子和 乡僻的人.这一点仅存的"爱,生趣,愉 快",是世界的精灵,是世界所以能够维系 着的缘故.[3]( 可见,叶圣陶在小孩子和乡僻的人(在小说 中多表现为无知无识的妇女,比如《潜隐的爱》中 的二奶奶)身上寄寓"爱,生趣,愉快",试图在隔 膜,枯燥的生活中找到意义,为个人生存寻求一 条光明之路.这显然和冰心在"母爱,自然,童心" 上寻求人生的意义一样,充满小知识分子追求美 好人生的愿望.两个人同样要在孩子身上找到人 生的光明和理想,但在小说具体的表达上,却有 明显的区别.相对来说,冰心显然更具有抒情气 质.一个贫困儿童"禄儿"在她笔下成为一个无所 不能的天使,童心成为解救人生的良药,与她小 说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是一致的.而叶圣陶显 然在一开始就表现了他作为写实小说家的素质 和潜力.他忠于生活和忠于来自生活的感性,使 他笔下的儿童不可能成为主观臆想的解救人生 的良药,而是黑暗现实的一点光明,具有净化人 心的魅力,是叶圣陶老老实实从现实中寻找到, 体察到的,虽然这份寻找和体察已带上作者主观 的愿望. 坚持写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是叶圣陶在小 说创作一开始就信守的一条写作原则.他当过十 年教员,教师和学生(儿童)显然构成他小说创作 素材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具有极强观察力的教师 和一个信奉"爱,生趣,愉快"的小说家的双重视 界,决定了他此期小说中大部分儿童形象的一个 重要特点:在儿童身上存在着的潜隐的"爱,生 趣,愉快"与旧的教育体制(包括学校和家庭教 育)之间的矛盾.这正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祖 母的心》,《小铜匠》,《一课》,《义儿》都写到了旧 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如何扼杀着儿童身上的"爱, 生趣,愉快".《祖母的心》中以祖母为代表的旧式 家庭教育使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定型成为一个 过于落寞的孩子口;《小铜匠》写教师难以理解一 个"低能的学生"陆根元,最终使陆根元退学成了 小铜匠;《义儿》写旧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双重制约 着义儿爱好画画的个性,使他的美好性情得不到 健康的发展;《一课》则以意识流式的笔法写一个 爱幻想,爱自然的孩子在枯燥课堂里的浮想联 翩,含蓄批评了旧式教育方法和如何扼杀了 孩子身上潜藏的"爱,生趣,愉快". 叶圣陶认为,孩子天性中有着他所寄寓的 "爱,生趣,愉快"这些"世界的精魂",良好的教育 方法可以使这些潜藏着的精魂觉醒起来,伸展开 去.也就是说,要把遮蔽爱,纠缠着生趣和愉快的 附生物除掉.《地动》,《小蚬的回家》,《阿菊》就提 供了叶圣陶认可的正确引发儿童天性中潜藏的 世界精魂的方法. 《地动》写一位父亲给儿子明儿讲故事,当讲 到故事中的孩子因为地动(地震)不能回家和他 母亲团聚时,明儿哭了.哭声说明孩子身上潜藏 着的爱的广大同情心被父亲的故事引发出来了. 于是父亲又继续编故事:陌生人在孩子额上贴张 邮票,把孩子邮寄回家,与母亲团聚.这个美满的 结局无疑表明父亲对于孩子身上潜藏的爱的鼓 励和肯定,而不是破坏.在《小蚬的回家》中,叶圣 陶更把这种广大的孩子的爱心扩大到了自然万 物.孩子模仿大人剖鱼的样子,杀了一只小虾.父 亲告诉他,小虾也是有母亲的,她的母亲会难过 的.这番循循诱导使孩子深深忏悔,他身上潜藏 的爱的精魂觉醒了,于是孩子把别人:送给他的一 只心爱的小蚬放回了河里. 《阿菊》更是作者极富深情的一篇小说.穷孩 子阿菊在黑暗贫穷的生活中似乎没有任何爱,生 趣,愉快.但叶圣陶告诉我们,无论是多么贫穷, 多么处于社会底层的孩子,他身上潜藏的"世界 的精魂"不会彻底消失,一有机会就会觉醒,生 发.穷孩子阿菊在短短的一天内,由贫穷,狭窄, 昏黑的世界进入学校这个广阔,光明的世界时, 经历了一个由恐惧,疑虑,害怕到渐渐放松的过 程.温柔的女教师,动听的琴声,群儿的舞蹈和歌 声,这一切所构成的充满"爱,生趣,愉快"的氛围 深深感染了他,使他心中潜藏的"世界的精魂"渐 渐苏醒了.但忠于客观的叶圣陶在小说的结尾又 不得不提到阿菊只能重新回到黑暗贫穷的家中, 白天经历的一切像个梦境.同样,《阿凤》说的也 是一个苦难的孩子——童养媳阿凤身上潜藏的 "爱,生趣,愉快"犹如生命力极强的小草,总要倔 强地探出头来.这使叶圣陶描写苦难儿童的小说 与那些单纯描述儿童苦难生活,表达人道主义同 情的小说有了区别.叶圣陶也写孩子的苦,但他 更把笔触放到理想的光明的部分,因为他坚信: 无论多么穷苦的孩子,他的身上也有着"爱,生 趣,愉快"这些使生活和人生有意义的"世界的精 魂".从苦难中看到光明,虽然这光明多少有点虚 幻,有点一厢情愿,但毕竟是叶圣陶努力从现实 中发掘的理想.所以作者在《frail"凤》的结尾感叹 道:"这个当儿,伊不但忘了诅咒,手掌和劳苦,伊 第2期陈文颖: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83' 连自己都忘了.世界的精魂若是'爱','生趣', '愉快,,伊就是全世界."一一这两句话第一句是 现实的,第二句是理想的.第二句显然不能完全 从第一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这正说明了叶圣 陶的理想是难以和现实水乳交融为一体的. 可见,在写实的客观笔调中时时冒出理想的 声音(作者的声音),是叶圣陶早期小说的一个特 点.他显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他无法完全 做到在一篇写实小说中不动声色地寄寓他的理 想,因为他的理想毕竟不完全是从现实中顺理成 章地得来,而是先天地带着作者的主观愿望的. 于是他的声音(一种直接宣泄理想的声音)就只 好不合时宜地冒出来,损害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一 直到后期叶圣陶抛弃了他在儿童和妇女身上 寄寓"爱,生趣,愉快"的理想,在思想上成熟以 后,他的小说也随之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名副其 实的优秀写实小说家.客观,冷静成了标帜他小 说风格的两个主要语词 如果说冰心主要靠她的天性与自己所熟悉 的孩子心灵世界的沟通写出她最出色的几个儿 童形象,那么叶圣陶显然更多地依赖于他十年教 员的生活经历和小说家良好的观察力.作为一个 小说家,叶圣陶很早就意识到"童心"世界是一个 题材.他曾说:"文艺家有个未开拓的世界而又是 最灵妙的世界,就是童心",他认为"儿童不能自 为抒写,文艺家观察其内在的生命而表现之;或 者文艺家自己永葆其赤子之心,都可以开拓这个 最灵妙的世界."[4J(可见,作为小说家的叶圣陶 是很清醒地把"童心"作为一个有待开拓的题材, 一 个有待于观察的对象而有意识地进行写作的. 这表明了他作为一个小说家清醒的意识.他观察 到了童心世界的美妙,看到了潜藏在童心上的 "爱,生趣,愉快"这些精魂,自然地得到他的理 想.他的理想大半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而冰 心的理想显然建立在主观的愿望之上.这是他们 最显着的区别. 五四的作家们因为功利意识太强,所以他们 讴歌的童心多是抽象的,儿童形象多是概念化 的.冰心显然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代表.她讴歌童 心,把童心作为救治人生的良药,使她完全脱离 了现实.小说成了她理想的宣言,儿童成了天使. 而叶圣陶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显然忠实于现 实.他笔下的儿童形象虽带着理想,但都从生活 中来.他与冰心一样,都信奉童心的真,善,美.不 过冰心的人生经验显然没有叶圣陶广阔,她是在 自己的人生观发生了危机才写作小说探讨人生 问题,从而极幼稚,理想地把童心当作救治人生 的一贴良药.而叶圣陶对人生的体察是深感世俗 人心的隔膜和枯燥,但在童心中却发现了与之对 立的"世界的精魂".他并没有试图把童心用来解 救人心的隔膜和枯燥,而只是把黑暗中发现的这 点光明作为自己人生的安慰,为生存找到一点烛 火.所以叶圣陶的理想和文字很平实,而冰心的 理想和文字很空灵.但无论是平实还是空灵,叶 圣陶和冰心的意义在于他们热情地关注儿童,并 且表现了儿童.为了理想和现实的需要,他们写 过一些较为概念化的儿童形象,和五四大部分表 现儿童形象的作品一样,其文学史和思想上的价 值是远远超过它们的艺术价值的.而当他们放弃 先入为主的理念,写到各自所熟悉的儿童时,现 代文学史上就开天辟地有了一些展示儿童生活 和心理的优秀之作.这份荜路蓝缕之功,是应该 大一笔的. 参考文献: [1]冰心文集:第一卷It].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以下不 再作注的冰心作品均出自该书. [2]茅盾.'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M].良友图书公 司,1979. [3]叶圣陶集:第一卷[c].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43叶圣陶.文艺谈[A].叶圣陶集:第九卷[c].江苏教育 出版社,1987.责任编校:片羽 TheImageryofChildrenintheEarlyNovelsofBing?-xinandYESheng--tao CHENWen—ying (FoundingDept.,BeijingFilmCollege,Beijing100088,China) AbstractAseriesofproblematicchildren"and"innocentchildreninBing— xi'searlynovelsaredilutedbythe problemsofsocietyorthedisseminatingideals,theyaretreatedasconceptualixedimage;whileYESheng—taoalsocre— atedaseriesofchildrenwhoservedasaspiritualworldwheretheauthorcouldlodgehis"love-interestandpleasure". Broadly?theimageofchildrencreatedbyBing—xinandYESheng— taorepresenttheattributesoftheirage. Keywords:imageoichildren;problematicchildren;innocentchildren;childhoodsoul
/
本文档为【【doc】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