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萧红《生死场》开题报告

2019-09-09 5页 doc 26KB 1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萧红《生死场》开题报告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试论萧红《生死场》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系专业   年 级   开题日期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1.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萧红的《生死场》写于1934年9月,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都使《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它对人(特别是女性)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
萧红《生死场》开题报告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试论萧红《生死场》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系专业   年 级   开题日期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1.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萧红的《生死场》写于1934年9月,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都使《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它对人(特别是女性)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在解读《生死场》的近七十年历史中,民族大义的话语占到了长期的主导,东北的沦陷几乎使得所有的阅读者都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抗日题材作品。但是,这样的角度却无法解释年轻的萧红为什么如此迷恋描述女性的生育、死亡以及病痛。激进的女性主义却为这一文本的解读提供了另一种角度。 萧红在《生死场》中以“越轨的笔致”,大胆、真实地描写了女性在恋爱、婚姻中的身体、精神等方面受到的种种的压迫与损害。书写着从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到精神存在均受到男权社会的压迫、 歧视、 侮辱和摧残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妇女的历史和命运 ,展示她们在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为了活下去所遭遇的痛苦不幸 ,所付出的惨重的身心代价。 小说是萧红文学创作的主体部分,因而对小说的研究历来是萧红研究的中心和焦点,萧红小说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印象式批评到专题探讨,由对作品本身的评述到对作家创作风格、精神气质、人格理想综合研究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从女性文学这个角度去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女性的命运悲剧。 2.研究内容与进度安排: 研究内容: 一、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爱情、婚姻悲剧 二、女性的生理悲剧(身体上的悲剧) (一)性爱的悲剧 (二)生育的悲剧 三、女性自身弱点(精神上的悲剧)精神的麻木 四、下层女性的生活情况和生活中的困难 结语:(总结《生死场》中女性悲剧的命运) 萧红,作为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以《生死场》、《王阿嫂的死》、《呼兰河传》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在面对个人及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不断的抗争。其作品中的主角大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女性。在同时代的女性作家中,在刻划女性人物的深刻性和真实性上,称得上独树一帜。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深切地关注和思考所处时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探究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生死场》既充满了对男权的批判精神 ,又有着女性自审的勇气 ,在对女性苦难命运 “哀其不幸” 的同时 ,更有着 “怒其不争” 的愤恨 ,显示了一个女性作家理性思索的光芒。 进度安排: 2012年7-11月,前期系统研究 2012年11月底,提交开题报告和写作提纲 2012年12月底,提交论文初稿 2013年1月底,提交论文第二稿 2013年2月中旬,提交论文第三稿 2013年3月初,提交论文第四稿 2013年3月底,提交论文答辩稿 2013年4月底,参加论文答辩 2013年5月初,提交论文定稿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跨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 4.已完成的准备工作(含文献资料查阅与调研情况): 参考文献: [1]萧红.《生死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萧红.《萧红全集》(上卷) [M]. 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1998 [3]萧红.《萧红全集》(中卷) [M]. 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1998 [4]萧红.《萧红全集》(下卷) [M] . 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1998 [5]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 [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 [6]鲁迅.《生死场》序,《萧红文集》(第一卷)[C].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7]鲁迅评《生死场》.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8聂绀弩.《萧红文集》(第三卷)[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 [9]聂绀弩.《萧萧落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10]聂绀弩.在西安[A].张毓茂,阎志宏.萧红文集(第三卷)[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11]宋剑华.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J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 , (4) [12]萧耘,建中.缘分的天空.《萧军与萧红》[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2 [13]林丹娅.当代女性文学史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14]葛浩文. 萧红新传[ M ] .香港: 香港三联书店, 1989 [15]皇甫晓涛.一言难尽——《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多维结构[ J]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 [16]皇甫晓涛.萧红现象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7]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8]董玉芝.用心灵折射蛮荒世界的苦女人悲歌----试论萧红小说中女性的苦难困境[J]成都大学学报,21 [19]董玉芝.从女性视角解读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悲剧[M] [20]王维燕.妇女解放的两难——《生死场》中女性反抗意识解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 [21]金小玲.女性人文主义视域下的萧红---有关《生死场》[J]浙江师大学报,2001,26 [22]谢玉娥.女性文学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23]季红真.萧红传[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24]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M] .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9. [25]刘禾. 重返《生死场》: 妇女与民族国家[A]. 见李小江编. 性别与中国[M]. 三联书店 1994 [26]陈顺馨. 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151. [27]赵园.《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论小说十家》第217页,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7年 [28]萧凤. 萧红传[M].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0. [29]胡风. 读后记[A]. 张毓茂、阎志宏编. 萧红文集第1卷[M].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7. [30]黄晓娟. 雪中芭蕉: 萧红创造论[M]. 北京: 终于编译出版社, 2003. [31]杨义. 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2 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32]周新华.萧红《生死场》悲剧意识初探[J].文学教育.2009 [33]张岚.萧红.从个体寂寞到人类精神.本土视阈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4]李计谋、吴海天.萧红之鲁迅观[J].北方论丛.1994,(4). [35]鲁迅评《生死场》.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6]葛浩文.《萧红评传》[M ].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37]雷娟. 一部“女人”的塑造史——萧红笔下《生死场》中的男人和女人 [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8]童庆炳.二十世纪中国文论经典 [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9]陈琳.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文化观照——评萧红的《生死场》[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1997) 第4期 [40]陈千里《生死场》.女性对”家庭”的恐惧与颠覆 [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外国参考文献: [Method] Simone de Beauvoir, Tao Tie Zhu "secondary" [Method] Simone de Beauvoir. Secondary – woman [Method] angstrom Lana, west Sue. Medusa laughter. [Method] Simone de Beauvoir. Women and creativity [English]Mary Eagleton;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1989            
/
本文档为【萧红《生死场》开题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