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特种蔬菜栽培

2017-09-19 50页 doc 298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特种蔬菜栽培特种蔬菜栽培学     特种蔬菜又称为稀有蔬菜。特种蔬菜的营养价值不同于一般的大宗蔬菜,它的风味、食用价值和食用方法独具特色且多种多样。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特种蔬菜的需求数量也在不断加大,宾馆、饭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有些特种蔬菜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品种。 课程安排 ● 绪论(2学时) ● 第1章根菜类特种蔬菜栽培(2学时) ● 第2章茄果类特种蔬菜(3学时) ● 第3章瓜类蔬菜特种蔬菜(3学时) ● 第4章甘蓝类特种蔬菜(2学时) ● 第5章白菜类特种蔬菜(2学时) ● 第6章野生蔬菜类特种...
特种蔬菜栽培
特种蔬菜栽培学     特种蔬菜又称为稀有蔬菜。特种蔬菜的营养价值不同于一般的大宗蔬菜,它的风味、食用价值和食用方法独具特色且多种多样。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特种蔬菜的需求数量也在不断加大,宾馆、饭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有些特种蔬菜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品种。 课程安排 ● 绪论(2学时) ● 第1章根菜类特种蔬菜栽培(2学时) ● 第2章茄果类特种蔬菜(3学时) ● 第3章瓜类蔬菜特种蔬菜(3学时) ● 第4章甘蓝类特种蔬菜(2学时) ● 第5章白菜类特种蔬菜(2学时) ● 第6章野生蔬菜类特种蔬菜(4学时) ● 第7章豆类蔬菜特种蔬菜(2学时) ● 第8章绿叶菜类特种蔬菜(4学时) ● 第9章芽苗菜(2学时) ● 第10章多年生蔬菜(2学时) ● 第11章杂菜类特种蔬菜(2学时) ● 实验(5次,10学时) 绪论 ● “特菜”是一个动态概念 ● “特菜”已成为蔬菜种植中的热点 ● “特菜”特在哪里?(“特菜”是由洋菜中种、南菜北种、夏菜冬种、野菜家种形成的。)     “特菜”英文名为“Special Vegetable”,美国加州大学蔬菜专业学生有门必修课就称为Special Vegetable,它重点介绍非美国本土生产种植的蔬菜,如中国的莲藕、茭白、香椿、蒜薹等。       国内特菜在不同时期所包含的范围也不尽相同,80年代的特菜主要指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如青花菜、结球生菜、紫甘蓝、西芹等。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新一轮由国外引进的蔬菜,如樱桃番茄、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球茎茴香、番杏、软化菊苣等在国内崭露头角。而80年代引入的特菜已为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所熟悉,逐步退出了特菜行列。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品种中的珍稀蔬菜、野生蔬菜以及新颖芽苗菜等优质、高档蔬菜在我国蔬菜市场悄然兴起,极大地扩展了特菜的范围。     “特菜”是对非本土、非本季节种植以及一些珍稀蔬菜的总称,包括国内和从国外引进的较珍稀的名、特、优、新蔬菜品种。 特菜分类 ● 西菜: 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 ● 新育成品种:如彩色大椒、无刺黄瓜、桔红心白菜等。 ● 各地名优品种:是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蔬菜品种。如莼菜、紫菜薹、豆薯、榨菜、菜心、芥蓝、紫背天葵、节瓜、佛手瓜、心里美萝卜等。 ● 野生蔬菜:如华北的蕨菜,江苏、湖北的芦蒿,甘肃、内蒙的沙芥,内蒙的口蘑,安徽、江苏的马兰菜以及各地的荠菜、马齿苋、苣荬菜、蒲菜、豆瓣菜等。 ● 微型蔬菜:又称袖珍蔬菜,如樱桃番茄、樱桃萝卜、迷你黄瓜、指形西葫芦、朝天小辣椒等。 ● 整洁美观的外形、鲜艳的色泽、精美的包装。 ● 品种多样,风味口感佳良,富含营养,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效果,清洁无污染,食用方便。 ● 比一般蔬菜要求较高的栽培技术,较严格的质量管理,较高的经济效益。 “特菜”要突出四个特字 ● “特种” (Zhǒng):即要求品种新颖、适销,如荷兰“迷你”黄瓜,、美洲小西葫芦。 ● “特种”(Zhòng):即有一些特菜,需用较特殊的种植方法。如反季节栽培、软化栽培、苗盘纸床栽培、箱槽式立体栽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等手段。 ● “特卖”:即根据特菜自身的特点,形成其特殊的销售渠道。 ● “特吃”:主要是指如何吃好特菜,利用特菜的奇特外形,艳丽的色彩、佳良的口感、独特的风味烹调出可口的菜肴。 主要特点 ● 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适于食疗保健:如紫甘蓝、绿菜花、黄菊苣、白芦笋等。     菊苣是流行于欧美的著名色拉叶用蔬菜,除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以外,叶片芽球中还富含马栗树皮素,野莴苣甙、山莴苣素等苦味物质,口感质脆爽口,微苦略甜,具有清肝利胆,开胃健脾的功效,深受食用者喜爱。     芦笋质嫩可口,营养丰富被公认为是低热量、高营养的保健蔬菜。芦笋中含有天门冬酰胺、多种甾体甙类化合物等在食疗保健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心血管病、水肿、膀胱炎等有一定疗效,其中天门冬酰胺酶对治疗白血病,防治癌症均有特殊疗效。 ● 适于多种形式栽培     如属叶类菜和根茎类的均为耐寒或半耐寒性蔬菜,生长适应性很广。例如:结球生菜、大叶茼蒿、羽衣甘蓝等其产品形成不需要很高温度,白天20-24℃,夜间12-14℃即可满足其生长要求,因此除了春秋露地栽培以外,还适于冬季保护地生产。     彩色大椒、樱桃番茄等喜温性蔬菜,生长周期长,冬季生产多采用日光温室或普通型温室。有些蔬菜如生菜、菊苣、菜心还可利用无土栽培、水培、软化栽培、假植等形式进行生产,达到一年多茬的目的。 • 经济价值高     目前这类蔬菜由于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而且生产数量相对较少,物以稀为贵,所以经济价值较高。同时有些种类因为生长期短,复种指数高,投入相对减少,经济效益更为明显。如:樱桃萝卜,20-30天收获一次,一年可生产10茬以上。 • 适于净菜上市和精细包装     这类蔬菜色泽鲜艳,外形新颖美观,适于净菜上市和进行精细包装,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和提高档次。经过包装后也可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特菜”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正确引导消费,避免误导盲目种植。 ● 小批量生产,均衡上市。在生产时应采取:“多品种栽培、小批量生产、多茬次安排、均衡上市供应”的策略。 ● 重视采后处理,提高特菜档次。 ● 加强品种改良研究,提高栽培技术水平。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特菜品种注意进行选纯复壮,另一方面对部分具有大面积开发前景的特菜进行新品种选育。 特菜种植上有那些管理不科学? ● 留果部位不科学 ● 肥水管理不当 ● 密度不合理 ● 育苗水平低植株整理不及时 ● 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调节水平低。 如何使特菜迅速、高效益发展? ● 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 提高科技水平、强化安全食品意识 ● 提高品质 1、选用优良品种 2、采用科学方法管理 3、重视采收后整理、提高特菜档次 4、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特点和食用方法 5、树立品牌意识、拓宽销售渠道、降低生产成本 第1章  根菜类特种蔬菜栽培 ● 根菜类特种蔬菜的种类 ● 根菜类特种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根菜类特种蔬菜栽培要点 ● 代种类:1、樱桃萝卜  2、牛蒡  3、球茎茴香 ● 包括萝卜、胡萝卜、根用芥菜、芜菁等。 ● 这类蔬菜以肥大的肉质直根为食用器官,生长期中喜冷凉的气候; ● 在生长的第一年形成肉质直根,贮藏大量的水分和糖分,到第二年开花结籽,即需通过春化阶段,在长日照的条件下开花结实; ● 均为种子繁殖; ● 要求疏松而深厚的土壤。 ● 根菜类蔬菜可供炒、煮、加工和生食,耐贮藏运输,类型品种很多,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 根菜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可以调节生理机能,增进健康。 ● 此外根菜的加工制品也是出口商品,远销东南亚各地。 ● 根菜的叶子及肉质根是家畜的良好饲料。 ● 根菜类对土壤及气候的适应性广,生长快,产量高,栽培管理简易,生产成本低,便于大面积机械化生产。 根芹菜---别名根洋芹、球根塘蒿等,伞形花科芹属中的一个变种,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和叶柄可供凉拌、炒食、煮食或作汤菜辛香料,还可榨汁作药用。系低热量蔬菜,是减肥理想食品。 樱桃萝卜 (一) 起源与分布 ● 萝卜起源于欧、亚温暖海岸,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4500年前,古埃及已食用萝卜。我国2200年前也已有萝卜的文字记载。 ● 樱桃萝卜是一种小型萝卜,为中国的四季萝卜中的一种,十字花科萝卜属,一二年生草本。 ● 樱桃萝卜具有品质细嫩,生长迅速,外形、色泽美观等特点,适于生吃。 ● 目前,世界各地均有萝卜的种植,尤以我国、日本栽培最为普遍。 ● 近年来,小型萝卜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广为流行,我国目前的栽培品种大多从日本、德国等国引进。 植物学特征   ● 樱桃萝卜的根较短,主根深为20厘米,其肉质根有圆形、椭圆形,肉质根皮色有红、白和上红下白三种颜色,肉色多为白色。单根重很小,大约十几克至几十克。 ● 樱桃萝卜的叶在营养生长时期丛生于短缩茎上,植株通过温、光周期后,由顶芽抽生花茎,高1-1.2米,称为主枝,主枝叶腋间发生侧枝。主侧枝上都直接着生花。种子发芽率可保持5年,但生产上宜用1-2年的种子。 ● 樱桃萝卜为两年生植物。秋季栽培第一年为营养生长阶段,先形成叶簇和肉质根;第二年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抽薹、开花、结实,完成由播种到种子成熟的生长周期,但在春季提早播种,也能在一年内完成整个生长周期。 栽培技术要点 ● 整地、施基肥:深耕、晒土、平整、细致、施肥均匀。基肥为主,平畦栽培。 ● 播种方式:直播,樱桃萝卜一般进行条播,行距10厘米,株距3厘米左右,播种深度约1.5厘米。每亩播种量100克。 ● 田间管理 ● 收获:樱桃萝卜一般生长25~30天,肉质根美观鲜艳,直径达2厘米即可开始陆续收获,但要注意在不同栽培季节收获时间不同,因此要注意及时收获,过早影响产量,过迟纤维增多,易产生裂根、糠心,影响商品性状。 价值 ● 樱桃萝卜(100克)、含水分91.7 、蛋白质(g)0.6、 脂肪(g)0 、碳水化合物(g)5.7 、粗纤维(g)0.8 、维生素C(mg)30.0 、胡箩卜素(mg)0.02 、钾(mg)196.0 、钠(mg)71.0 、钙(mg)49.0 、镁(mg)9.3 、磷(mg)34.0 、铜(mg)0.02 、铁(mg)0.5 、锌(mg)0.32 。 ● 樱桃萝卜含淀粉酶,生食助消化;根和种子含莱菔子素,有杀菌作用,并有祛痰、止泻和利尿等功效。 第2章 茄果类特种蔬菜 ● 茄果类蔬菜的种类  ● 茄果类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茄果类蔬菜栽培要点 ● 代表种类:1、樱桃番茄 2、彩色辣椒 3、人参果 第2章、茄果类蔬菜(solanaceous fruits) ● 茄科植物中以浆果供食用的蔬菜。世界上普遍栽培的有番茄属的番茄,茄属的茄子,辣椒属的辣椒及甜椒。在个别地区还有酸浆属的酸浆等。 ● 茄果类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盐、碳水化合物及少量蛋白质。番茄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辣椒、甜椒中维生素C含量高。可供熟食、生食或加工,是世界主要蔬菜。 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茄果类蔬菜喜温暖,不耐霜。生长发育适温为22-28℃,耐热性以茄子较强,辣椒次之,番茄再次,夜温低于15℃或高于25℃易落花落果。 ● 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一般为中光性植物。但光周期较长,光照充足,有利于茎叶生长、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 这类蔬菜绝对营养生长期短,幼苗期苗端开始分化花芽,以后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进行,前期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后期则以生殖生长为主。 栽培要点 ● 在中国除番茄在炎热多雨的地区不易越夏,采用春夏和秋冬栽培外,茄子、辣椒等多实行冬春育苗,夏秋栽培。 ● 番茄和甜椒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中国多数地区利用温室、温床提早育苗,进熟栽培,也普遍采用延后栽培种植番茄。 ● 番茄、茄子的根系较为发达,辣椒、甜椒的根系稍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于育苗移栽。在育苗期间,加强温、光、水、肥等管理,培育适龄壮苗是获得早熟丰产的前提。 ● 露地栽培,须在终霜后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才能定植。 ● 茄果类蔬菜生育期较长,茎叶茂盛,需多施有机肥。生育期间要注意通过合理肥水、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促茎叶生长,保持适宜的同化面积和良好的光照条件,协调茎叶生长与开花结实的矛盾,是获得优质丰产的关键。 ● 茄科蔬菜具有共同的病虫害,应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防止病虫延续为害。 茄果类蔬菜 樱桃番茄简介 ● 又名迷你番茄、微型番茄,是普通番茄的一个变种。 ● 樱桃番茄单果重10-20g,植株生长势强,每株结果400-500个。果实形状有球形、枣形、洋梨形等。 ● 樱桃番茄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成熟果实含糖量高达7%-10%,风味独特。 ● 在医疗保健上也有重要作用,其果汁中含甘汞,具有利尿保肾功能; ● 果皮茸毛能分泌路丁(芸香甙 ,芦丁 ),路丁与维生素E作用相同,能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动脉硬化。 植物学特征 ● 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厘米的耕层内,最深可达1.5米。根群横向分布直径可达1.3~1.7米。根系再生能力强。 ● 茎半蔓性,为无限生长类型,基部木质化。分枝性强。 ● 叶互生,不规则羽状复叶。每叶有小裂片5~9对,小裂片卵形或椭圆形。 ● 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 ● 自花授粉,天然异交率4%以下。 ● 果实有红色、粉色、黄色等颜色,单果重10~20克,每花序可结果10个以上,多者可达50~60个之多。 生育周期 ● 发芽期:从种子发芽到第一片真叶出现(破心)为发芽期。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这一时期为7~9天。 ● 幼苗期:由第一片真叶出现至开始现大蕾阶段为幼苗期。 ● 开花着果期:小型番茄是连续开花和着果的作物。 ● 结果期:以第一花序着果到结果结束(拉秧)都属结果期。在结果期中,应该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秧、果并旺,周期变化缓和,不断结果,保证早熟丰产。     小型番茄具有喜温、喜光、耐肥及半耐旱的生物学特性,在春秋气候温暖光照较强而少雨的气候条件下,较容易栽培,产量也较高。 环境要求 ● 温度:樱桃番茄为喜温蔬菜,其生长发育所需温度比普通番茄高,种子发芽的适温为28~30℃,最低发芽温度12℃。幼苗期白天适温为20~25℃,夜间为10~15℃。开花期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尤其在开花前9~5天及开花当天及以后2~3天时间内要求严格,白天为20~30℃,夜间为15~20℃,低于15℃或高于35℃都不利于花器的正常发育及开花。结果期白天适温为25~28℃,夜温为16~20℃。 ● 光照:樱桃番茄为喜光作物,栽培中必须经常保证良好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落花落果严重。 ● 水分:较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幼苗期生长较快,为避免徒长发生病害,应当控制浇水。 ● 土壤养分: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砂壤土上表现最好,应选择以土层深厚、肥沃、通气性好和排水方便、pH值5.5~6.7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土为好。消耗量最多的是钾,其次是氮、磷。同时为防止脐腐病的发生,应适当施用钙肥。 栽培技术 ●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 选地定植,加强管理 ● 植株调整 ● 病虫害防治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 育苗期间一般以维持日平均温度20℃(昼温25℃,夜温15℃)为适。这样,加上分苗的缓苗时间及定植前的锻炼,以60~70天的育苗天数为适宜。 ● 由于其花芽分化具有连续性,所以在育苗过程中不适宜多次分苗,防止在分苗时损伤的根系不易愈伤,使花芽分化受到抑制,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可用营养土块、纸袋、营养钵或花盆育苗。 选地定植,加强管理 ● 要选用土层深厚、肥沃、通气性好、排水方便、保水能力强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较好,不宜连作,以减少土壤传染病及线虫危害。小型番茄栽培可用平畦或高畦。增施磷肥对提高产量,尤其是早期产量有显著的效果,并对防止生理性卷叶有一定效果。 ● 小型番茄定植后应及时中耕,中耕应连续进行3~4次,中耕深度一次比一次浅。定植缓苗后,应追施1次催苗肥,每亩可穴施腐熟粪肥250~500千克或硫酸铵10~12.5千克。在第一果穗开始膨大追第二次肥,即攻秧攻果肥,每亩施尿素10~12.5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约占整个追肥量的30%~40%。为促进果秧正常生长,以后还应追肥,施肥量与第二次相同,约占整个追肥量的30%~40%。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水分的管理,定植成活后,灌水不宜过多,以保持畦土湿润或稍干为宜。降雨时应注意排水,畦沟内不可有积水,防止忽干忽湿,以减少裂果及顶腐病的发生。 植株调整 ● 小型番茄属无限生长类型,故需搭架,用人字架、花架均可,搭架后及时绑蔓,随着植株生长需要连续多次绑蔓,使茎叶均匀地固定在架上。整枝方式一般采用单干整枝,只保留主轴,摘除全部叶腋内长出的侧枝。 ● 保护地栽培小番茄,可以大幅度延长生育期,从而延长供应期,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随着植株本身的生长,植株越长越高,下部的果实已经采收,叶子也脱落,因此可将植株下部的茎、枝盘绕于地表用土埋住,俗称盘条,这样有利于新生枝条的管理和生长,也有利于果实的采摘。 病虫害防治 ● 小型番茄常见的病虫害有幼苗期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等。其中以细菌性青枯病最为严重,对于猝倒病、早疫病、褐斑病等可用73%百菌清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雾防治。青枯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只能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进行水旱轮作、保持田园清洁、及时清除病株等措施加以防治。对于病毒病可用1%的升汞液消毒或用10%磷酸三钠消毒。 ● 害虫方面主要是斜纹夜蛾、棉铃虫和蚜虫等。对斜纹夜蛾、棉铃虫可在幼虫阶段用敌百虫、敌敌畏600~800倍液喷杀,对蚜虫可用乐果800倍液喷杀。 适时采收 ● 小型番茄采收标准依用途而别。果实发育达绿熟果程度时,即可后熟变色,贮藏或远距离运输可于此期采收。 ● 作为鲜用的最适采收期是成熟期,即果实大部分均已转色,这期采收的果实主要是就地供应,不耐远途运输。 ● 作罐头加工品时在完熟期采收。 彩色甜椒简介     彩色甜椒是多种不同果色的甜椒的总称,又称为“七彩大椒”,它属于茄科辣椒属,原产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等地,16世纪传入欧洲。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荷兰、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引入。 彩色甜椒特点: ● 果型大、果肉厚:单果重200-400克,最大可达700克,果肉厚度在5-7毫米。而普通椒单果重60-100克。果肉厚度在2-4毫米。 ● 果皮光滑、色泽艳丽多彩。 ● 口感甜脆、营养价值高。因其维生素C和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甜椒高40%以上,特别适于生食。 ● 采摘时间长、耐低温、耐弱光:其结果采摘期可达8个月,植株长势强、株高可长至2米以上。 生物学特性 ● 彩色甜椒的主根长出后,多级分杈形成庞大的根系,属于浅根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5-25厘米土层内。移苗应尽量提早,最好在花芽分化以前(三片真叶)进行。 ● 茎直立,分枝习性属于无限生长、无限分枝型,多数品种一般在着花部位生出两条分枝,并且在分枝的第一节着花,从这里再发生两条分枝,以后就如此反复进行下去。 ● 花为白色,两性花,属于常异交授粉作物,约有10%的自然杂交率。 ● 彩色甜椒的果实与其他普通甜椒相比是最具特色的一个器官。颜色各异的果实、脆嫩厚实的果皮,是极具美感和口感的高档蔬菜品种之一。大部分品种的果型为方灯笼型或长灯笼型。 彩色甜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彩色甜椒是一种喜温性的蔬菜,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花芽分化所需温度大约是20℃,开花结果初期,最适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为16-20℃,盛果期最适温度为25-28℃,转色期最适温度为25-30℃。 ● 光照对彩色甜椒的影响分光照时间和光照度。甜椒属于中光性作物,与其他茄果类蔬菜相比属于耐弱光的作物,对日照时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植株本身的需水量不大,但是需要经常浇水,才能增产。 ● 以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排水良好、透气性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为宜。 栽培技术要点 ● 播期:保护地栽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一般冬春栽培:1-2月育苗,3月定植,5月开始采收。夏秋栽培:6月育苗,7月定植,9月开始采收。 ● 育苗:首先要配制好优质营养土进行营养杯(袋)育苗。营养土用未种过茄果类的菜园土70%加腐热农家肥或垃圾肥20%、人粪尿10%、复合肥0.1%,拌匀堆制而成。其次把好种子出芽、出苗关:播种前先用温水浸种10-15分钟,再用常温浸种4-8小时,然后在24-28℃下保温催芽;待种子露白即可用营养杯(袋)播种,春播,苗床用薄膜覆盖或温棚育苗;夏秋播种,用遮阳网覆盖育苗,以提高出苗率和苗的质量。 ● 整地:选择未种过茄果蔬菜的园地,定植前15天对园地深翻细耙,并施足优质有机肥3000-5000公斤加复合肥100公斤与土壤混匀后开沟起畦,畦宽1米、高30厘米,沟宽50厘米。 ● 定植:苗高有20厘米,且有8-10片叶时即可定植。每亩定植2400-2800株,并浇定根水。 ● 管理。定植后5-7天追施1次速效氮肥、钾肥壮苗,以后看苗势及时追肥或控肥,增施钾肥对果实着色和改善品质起很大作用,采收期每采收一批果要追复合肥一次。当植株高30厘米以上时,要进行立杆或吊线引枝防倒伏,保持植株垂直向上;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 采收。当果实着色均匀、充分成熟,果皮腊质,光泽好,此时品质最佳,是采收适期。 彩色甜椒优良品种 ● 国外引进的杂交一代种 ● 国内培育的一代杂种 ● 自繁的劣质种子 人参果 人参果简介 ● 人参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茄科,原产南美,目前只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把它作为热带水果进行商品化生产,鲜果畅销日本、欧美等国家。 ● 人参果果实形状多似人心,果实成熟时,果皮呈现金黄色并有紫色条纹,成熟的人参果具有淡雅的清香味,果肉淡黄爽甜多汁,风味独特、口感好。 ● 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等特点外,还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钾、磷、铁、锰、钴、钼和硒等十几种微量元素。 ● 钼具有防癌作用,并对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有助益,而人参果的钼含量也是不低的,人参果被誉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 ● 人参果的含钙量高于一切水果和蔬菜,每100克鲜果中含钙量最高可达910毫克,是西红柿的114倍、黄瓜的36.4倍。这对中老年和青少年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人参果除了作为水果鲜食外,还可作为蔬菜烹、炒、炸、拌,做汤清淡爽口。 人参果栽培技术要点     人参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寿命在8年左右,一年栽种,多年受益。适应性较广,成熟果实耐贮藏。人参果成熟后,可长期留挂技头,3一4个月不落果.一年四季均可上市。   育苗技术: ● 种子繁殖:露地育苗一般选择3—5月份较好。育苗温度在12℃以下时,应盖上地膜;出苗后.若遇烈日,中午应将地膜揭开,以免烧苗。 ●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方法简单、发展迅速,成活率高.为生产中常用的方法。—般6月底前扦插,7-8月扦插育成的植株当中就可结果,但结果较少,11月份开始初花结果。直插法、苗床扦插法和越冬扦插法。 整地施肥 ● 将士壤整平耙细,起垄,垄宽1.5-1.6m,每垄栽2行。 ● 露地栽培条件下,人参果一般在5月下旬初花, 11月下旬-12月上旬终花。 ● 每月追施清粪水 1-2次,开花挂果期增施硼肥等徽肥和植物激素,可促进结果多,结果快,一般15天喷施1次。 ● 新枝萌发有两个高峰期,前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后期是9月中旬至 lO月中旬。在这两个高峰期,每隔10-15天修剪 l次。 ● 人参果枝条不太坚硬, 加之结果后负重,必须搭架。采用 lm的竹竿编“ x”交叉架,然后将茎秆有规律地缠在竹竿上。 ● 病虫害防治:用“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疫霉病。人参果对乐果十分敏感,若使用乐果会造成毁灭性要害,切不可滥用。 第3章 瓜类特种蔬菜栽培 ● 瓜类蔬菜的种类  ● 瓜类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瓜类蔬菜栽培要点 ● 代表种类:1、水果型黄瓜 2、礼品西瓜 3、网纹甜瓜 4、佛手瓜 5、黑美丽西葫芦 瓜类蔬菜的种类 ● 瓜类蔬菜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中果实供食用的栽培种群。我国栽培的瓜类蔬菜有10余种,其中最重要的为黄瓜(Cucumis Sativus L.)、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nsfeld )、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西葫芦(C.pepo.L)、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甜瓜(Cucumis melon L.)等。 ● 瓜类蔬菜中黄瓜、西瓜、甜瓜、西葫芦和南瓜分布世界各地,类型和品种多,栽培面积大,经济价值高。 ● 冬瓜、丝瓜、苦瓜、瓠瓜、佛手瓜等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地和南美洲部分地区,是该地区的重要蔬菜。 ● 西瓜、甜瓜食用成熟果,冬瓜、南瓜、笋瓜以食用成熟果为主,嫩果也可供食;其它瓜类主要食用嫩果。 ● 瓜类果实中,甜瓜、西瓜和南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 ● 新疆哈蜜瓜不仅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还含有较多的硫胺素、蛋白质和抗坏血酸等; ● 苦瓜、丝瓜和蛇瓜的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苦瓜和蛇瓜还含有较多粗纤维,苦瓜抗坏血酸含量最高。 ● 冬瓜、丝瓜、瓠瓜、苦瓜、西瓜和南瓜等都有药用功效,是保健蔬菜。 植物学性状 根的分布及生长特点 ● 瓜类蔬菜除黄瓜外,其他种类都具有发达的根系,但根的再生能力差,受损伤后不易恢复,幼苗经移栽后,缓苗期长,因此适于直播。若不带土移栽,则须在小苗时进行。为了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需要在保护地培育大苗移栽时,需要采取护根措施。 茎叶的生长特点 ● 瓜类的为蔓性植物,茎长可达数丈,中空,其上具有粗刚毛或生有棱角,节上生有卷须,为枝条或叶的变态,供攀援之用。 ● 瓜类叶片大,单叶互生,叶柄较长,叶略呈心脏形或掌状分裂。 ● 茎蔓分主蔓和侧蔓。侧蔓包括子蔓、孙蔓等多级侧蔓。主蔓叶节抽出的侧蔓称为子蔓,子蔓叶节抽出的侧蔓称为孙蔓,余类推。主蔓和侧蔓的生长因种类、品种与栽培条件有很大差别。 茎叶的生长特点 ● 按结果习性有以主蔓结果为主,如矮生西葫芦、早熟黄瓜和冬瓜; ● 以侧蔓结果为主,如甜瓜、瓠瓜等; ● 主蔓和侧蔓都能结果,如冬瓜、南瓜、西瓜、丝瓜、苦瓜等。 ● 蔓生的瓜类,必须根据茎蔓生长、雌雄花着生规律和结果习性,进行植株调整。 花的特点 ● 瓜类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的种类偶尔也出现两性花、雄株或雌株。 ● 一般雄花数目较多,而出现较早,花梗细长,单生或簇生;雌花的数目少,一般单生,也有双生或簇生的。 ● 天然异花授粉植物,在品种间容易发生杂交,因此在采种时须进行隔离防杂。 ● 花冠为黄色,在上午开放,葫芦的花为白色,在晚上开放。必要时进行人工授粉。 ● 很多瓜类蔬菜的性型具有可塑性,因此可人为控制其性型分化,不少瓜类蔬菜亦可单性结果。 果实和种子 ● 瓜类有采收嫩果,以嫩果供食的,如黄瓜、丝瓜、苦瓜、西葫芦、瓠瓜、节瓜、越瓜、佛手瓜等; ● 其他种类如西瓜、甜瓜、冬瓜、南瓜等则采收成熟果实,以成熟果实供食。 ● 冬瓜和南瓜的嫩果也可食用,而节瓜、越瓜和佛手瓜的成熟果实也可食用。 果实和种子 ● 根据瓜类的茎蔓生长习性和雌花发生规律,都有多次坐果的可能。但采收成熟果实的一般不宜或难以多次坐果;采收嫩果的,则争取多次坐果,提高产量。 ● 果实成熟时,除苦瓜外,一般不开裂。 ● 佛手瓜每个果实只有一粒种子,其他的瓜类每个果实有很多种子,少者几十粒,多者数百粒。 生长发育周期 发芽期 ● 播种后种子萌动到幼苗破心,即第一片真叶显露需5~6d。 ● 发芽期生长主要是种子胚的轴向生长和两片子叶的生长。这时幼苗的绝对生长量很小,但其相对生长速率很大,对外界温度、水分及营养供应十分敏感。发芽期内幼苗苗端已进行叶片的分化。本期应给予较高的温湿度和充分的光照。 幼苗期 ● 从真叶出现到第4片叶展平为幼苗期,需约20~30d。 ● 栽培上发芽期和幼苗期并称育苗期。此期应注意管理苗床温度,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幼苗的生长速率。 ● 瓜类苗期花芽分化后,就开始生殖生长,以后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进行,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两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栽培上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甩条发棵期 ● 从第4片叶展平到第一雌花开放为甩条发棵期。 ● 植株在此期内由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为主。 ● 本期花芽继续分化,花数不断增加,茎叶生长旺盛。 ● 栽培原则:既要促进根系和茎叶生长,又要确保花芽的数量和质量,并使之坐稳。 结果期 ● 从第一雌花开放到拉秧为止称为结果期。这期间根系、茎叶和开花结果都迅速生长发育,达到生长最高峰,后逐渐缓慢生长至衰老。 ● 在一般条件下,开花后7~15d为商品果成熟期,果实的生理成熟约需40d。授精果实的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单性结实的果实。 ● 结果期要满足植株对肥、水、光照等条件的需求。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 瓜类喜温耐热,怕寒冷。生长适温20~30℃,15℃左右生长缓慢或生长不良,10℃以下引起生理障碍以至受害。稍低温度有诱导雌花作用。 ● 瓜类中以甜瓜、越瓜、西瓜和南瓜最耐热,且适宜高温干燥气候;冬瓜、节瓜、丝瓜、苦瓜、瓠瓜、笋瓜和黄瓜等,比较适于炎热湿润的气候;西葫芦和佛手瓜既不耐热也不耐寒冷。 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 瓜类都属于需光照较强的作物,较强的光照有利于生长,尤其是果实生长。在瓜类当中黄瓜比较耐弱光。 ● 瓜类属短日照作物,如果短日照和低夜温相结合则雌花数量更多,夜温为15℃的低温和8小时的短日照有利于雌花的分化。 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 黄瓜喜湿而不耐旱、涝。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适宜土壤湿度85~95%,适宜空气湿度白天80%,夜间90%。 ● 西瓜是耐旱作物,根系庞大、吸水能力强。需较低的空气湿度和适宜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在60~80%时最经济。 ● 丝瓜较耐湿涝,须经常保持80%~90%的土壤湿度。 ● 大多数瓜类的根系发达程度介于西瓜与丝瓜之间,因此没有西瓜抗旱和丝瓜耐涝。 对土壤及营养的要求 ● 瓜类蔬菜一般都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和壤土种植。 ● 中性微酸的土壤有利瓜类的生长。 ● 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种类需求不同。 水果型黄瓜 ● 又称迷你黄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 ● 与普通黄瓜相比,其瓜型小,一般长10~18厘米,直径约3匣米,重约100克。 ● 瓜码密,结瓜多,每株多达50~60条。 ● 其果实短棒形,表面柔嫩、光滑、无刺,色泽均匀、口感脆嫩、瓜味浓郁。 生物学特性 ● 迷你黄瓜属喜温作物,不耐寒,不耐高温。其生长适温为白天25~32℃,夜间14~16℃,10℃左右的昼夜温差有利于生长。 ● 一般土壤绝对含水量20%左右,空气湿度70%~80%最适宜生长。在苗期要注意控制水分供给,防止温差过大而徒长或冻伤根系。 ● 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产量,但耐弱光能力较强,在冬春保护地栽培仍能取得高产。苗期给予8~11小时的短日照有利于促进雌花分化。  ● 迷你黄瓜喜肥,要求有充足的肥料供应,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土壤。施用腐熟有机肥,并注意氮磷钾的均衡供给,特别是注意补充钾肥和微量元素肥。  栽培要点 ● 培育壮苗 ● 整地、施肥、定植 ● 田间管理 ● 病虫害防治 培育壮苗 ● 配好营养土及整理好苗床。 ● 做好播种工作。育苗时一般采用穴盘进行精量点播,生产上常采用黑籽南瓜进行嫁接育苗。 ● 苗期管理。幼苗嫁接好后立即置于苗床,支上小拱棚,用塑料薄膜盖严,以后做好温、水和光照管理工作,培育壮苗,适时定植。 整地、施肥、定植 ● 迷你黄瓜结瓜量大,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定植前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5吨,并同时加入过磷酸钙30公斤,饼肥200公斤,草木灰50公斤,深翻混匀,耙平起畦,做20~30厘米高的畦,铺上地膜。 ● 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定植。每亩栽2000~2500株,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定植。  田间管理 ● 温度管理。定植后一周内应适当闭棚,保持白天温度25~30℃,夜间18~20℃,不超过35℃不放风,以促进缓苗。 ● 进入盛果期后,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夜间15~17℃,扩大温差有利于果实生长。 ● 肥水管理。在定植7天后应浇缓苗水,在根瓜坐住前应控制浇水,一般不浇水,根瓜坐住后每隔3~5天即可浇一次小水,每隔一次随水追肥一次,每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在生长期内还应追施叶面肥3~4次,一般以0.2%的磷酸二氢钾配合微量元素肥结合施药喷施。 田间管理 ● 植株调整方法与普通黄瓜基本相同。 ● 幼苗长到两片真叶时,喷浓度为200毫克/公斤的乙烯利溶液,隔一周再喷一次,以利于植株根系生长和雌花产生。 ● 二氧化碳施肥。施肥时间一般从根瓜坐住后至盛瓜末期至成瓜末期,约经60~80天,一般采用碳酸氢胺和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  病虫害防治 ● 迷你黄瓜的病虫害与普通黄瓜基本相同,防治方法也相同。在生产中,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是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和蚜虫、白粉虱。 ● 由于迷你黄瓜主要是生食,进行病虫害防治应以综合防治、预防为主,在坐瓜期要尽量少打药、不打药。 礼品西瓜     小型西瓜是指果重在3公斤以下、品质优良的新型西瓜品种。这种西瓜能在不同季节生产,容易管理,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冰箱西瓜、礼品西瓜等。 品种 ● 小兰:小型黄肉极品西瓜,果重1.5-2公斤。 ● 秀玲:小型红肉极品西瓜,外形优美,果重2-3公斤;肉质细嫩多汁,含糖在13度左右;早生,耐雨水;皮薄且不易裂,耐贮运。 ● 黑美人:小型红肉极品西瓜,果重2-3公斤,果肉深红细爽,含糖最高可达15度;极早生,适应各种土壤,单株可结果4-6个; ● 宝冠:小型黄皮红肉西瓜,果重2.5公斤左右,含糖达12度;早生,对白粉病、炭疽病等有较强的抗性;果皮易出现绿斑,影响外观品质。 ● 金美人:新育成的金皮红肉西瓜品种,果重2-3公斤,含糖14-16度;果实长椭圆形,外观可爱;抗病丰产。 栽培季节 ● 小型西瓜适应性较强,气温在14℃以上均能正常生长。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可从1月中旬至夏季7月下旬播种,5-10月均可收获。 ● 早春保护地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苗龄35-40天,采用加温方式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温室内,6月初上市。 ● 春季露地栽培:3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保护地育苗,终霜期后定植于裸地或加盖小拱棚。 ● 夏季保护地延后栽培:7月下旬播种,苗龄20天左右。9月上旬加盖棚膜,下旬加盖保温草帘,10月前后上市。 ● 小拱棚一年两茬连作栽培:春茬在4月用温室育苗,5月中旬定植,加盖小拱棚,7月中旬采收;秋茬在6月下旬育苗,7月中旬定植套种在西瓜垄上,9月下旬采摘。 播种育苗 ● 营养土配制:营养土配制方法较多,常用2/3草炭土加1/3末种过瓜的大田土拌匀过筛,或1/3腐熟农家肥加2/3大田土。每方土加2公斤过磷酸钙,用800倍多菌灵液消毒,或用甲醛熏蒸。 ● 浸种催芽:可用55℃温水浸种消毒,不断搅拌至水温降至30℃左右。浸泡4小时后,清洗种子,然后用湿毛巾包紧置于30℃左右环境下催芽。 ● 播种:播种前一天应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苗土,待种子芽长到0.5厘米左右时,播种于育苗盘内,种子应平放,芽尖向下,上盖细营养土1.5厘米厚,并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育苗盘,温度保持在25℃-30℃,以保证出苗整齐。出苗后温度保持在18℃-28℃即可。苗床宁干勿湿。早春应防止冻害,保证充足光照。夏季应防苗高温徒长。 田间管理 ● 定植:一般采用多蔓多果整蔓方式栽培,株行距60-80厘米×180-200厘米,每亩可栽530-730株。亦可立式网架栽培,株行距50厘米×100-140厘米,双行定植。 ● 肥水: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底肥应每亩用53-66公斤复合肥和2670公斤堆肥,采取条施或撒施方式施用。以后整个生育期以“两水两肥”为主,即伸蔓肥,定植一周后以施氮肥为主,灌水;膨瓜肥,坐果一周后以施磷、钾肥为主,灌水。 ● 整蔓留果:因果实小,要达到较高产量,应采用多蔓多果方式栽培,一般保留一主蔓和3-4个子蔓,或不整蔓;留果时摘除主蔓上第一雌花,其余均可保留,每株4-5个果。 病虫害防治 ● 小型西瓜品种相对大西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一般病害为蔓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等,病虫害防治最好7-10天进行一次。 ● 蔓枯病:真菌性病害,俗称烂头病,常在根头或茎节部发生,初期呈水浸状,后分泌红褐色脂状物。防治:①轮作;②选抗病品种;③种子消毒;④施足优质有机肥及适量氮磷钾肥;⑤采用高畦覆膜栽培;⑥合理灌水;⑦适度整蔓,保留瓜蔓基部叶片;⑧坐瓜期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⑨药剂灌根;喷洒或涂茎相结合,可用70%甲基托布津加10倍水涂根,60%速克灵1500倍液加4000倍农用链霉素喷叶。 ● 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败根病,多在结果期发生,蔓梢失水枯死,部分细根腐烂,根皮剥落,地面上茎部有纵裂并分泌褐色脂状物,维管束变褐色。防治:①选择抗病品种;②轮作;③嫁接。 ● 病毒病:叶面凸凹不平,呈透明斑,叶片卷曲,黄化发脆,茎节缩短、扭曲。高温、干旱、强光是主要发病条件,病毒主要靠蚜虫、蓟马等接触性传染。防治:防治蚜虫、蓟马,拔除田间病株,清除周围杂草,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800-1000倍喷洒。 ● 炭疽病:常从植株基部叶片开始发病,呈同心轮纹状、茎部、果面生椭圆形及线状褐色凹陷病斑。防治:用64%杀毒钒400倍液喷洒。 采收     小型西瓜一般成熟较快,花后25-30天基本成熟,采收前10天左右应翻瓜一次,防止阴阳面。 佛手瓜 ● 别名洋丝瓜、合掌瓜、菜肴梨、丰收瓜。原产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 佛手瓜每100克果实含水分90~92克,蛋白质约0.9克,碳水化合物7.7克,维生素C约22毫克。适凉拌、煮食或炒食,嫩叶和茎也可作蔬菜。   植物学特征   ● 佛手瓜根肥大,能形成数个块根。 ● 茎蔓生,横切面圆形,具纵沟。近节处被茸毛,分枝性强。卷须大,具2~5分枝,叶掌状、浓绿色、被茸毛。 ● 雌雄异花同株,两者一般同节腋生,雄花为总状花序,雌花单生。 ● 果肉白、纤维少、具香味。每个瓜内只有1颗种子,卵形,扁平。 生物学特性 ● 佛手瓜性喜温暖,并耐较高温度,20℃以上温度才能正常生长,地温在5℃以下根枯死,长江以北及华东地区,冬春寒冷,不宜栽种; ● 佛手瓜是一种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下不开花结瓜。 ● 佛手瓜要求深厚肥沃湿润的壤土。栽培在干燥瘠薄或排水不良低洼易涝土地上,生长不良,甚至受涝烂根而死。 栽培技术 ● 播种或育苗:佛手瓜的种瓜繁殖,就是以整个瓜作为播种材料。佛手瓜一般都采取直播。栽植佛手瓜要挖大窝塘,深宽各1米,施足农家肥及磷钾化肥作基肥。肥料要与土充分拌和,略加镇压后再覆肥土约10厘米,并使塘内上面略低于地面,以便灌水和培土。每塘栽瓜1个,平放或柄端向下,深度以不见瓜为准。 ● 田间管理:佛手瓜的幼苗,对于人粪尿特别敏感,如果施用了幼苗就会很快萎枯而死。除此之外,在采取中耕、除草和追肥等栽培措施以外,搭架和引蔓上架要及时。第二年春季萌发前,在瓜塘的周围进行沟施不完全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垃圾及磷钾肥作为基肥。新播的佛手瓜,一般只有1根主蔓,而自第二年起,会从根冠部萌发出很多的茎蔓来。如任其都上架,过于拥挤,会影响其产量。所以应及早选留2~3根健壮的子蔓,子蔓长150厘米时摘心,各留3条孙蔓,棚架引蔓。 收获和贮藏 ● 佛手瓜的花期较长,结瓜有先后,要分批采收,一般以7~10天采收1次为宜。三年生的一般每株可采收150千克,丰产的可达500千克。贮藏温度9~10℃,空气相对湿度85%~90%。 我国栽培的佛手瓜,据果实颜色可分: ● 绿皮(饭性) 生长势强,蔓粗壮而长,结果多,丰产,并能产生块根。瓜形较长而大,上有刚刺,皮色深绿。饭性,味稍次。 ● 白皮(糯性) 生长势弱,蔓较细而短,结瓜少,产量较低。瓜形较圆而小,光滑无刺,皮色白绿。组织致密,糯性,味较佳。 厚皮甜瓜 ● 厚皮甜瓜俗称洋香瓜。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相比,品质好、产量高,属高档果品。近年来,厚皮甜瓜已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果品之一。 ● 厚皮甜瓜的栽培在国外相当普遍。据不完全统计,70年代,美国的栽培面积就达4万公顷;在日本的保护地栽培作物中,厚皮甜瓜为50%。 ● 80年代,我国厚皮甜瓜栽培仅限于西北地区的新疆、内蒙古、甘肃一带的少而干旱地区。80年代中后期,华北、华南、华中地区开始试种,近几年迅速发展,山东、河北及长江以南等地区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甜瓜产区。 厚皮甜瓜品种类型 ● 黄皮早熟类型品种的瓜成熟时果皮明显变为黄色,“伊丽莎白”是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早熟厚皮甜瓜杂交一代品种,对光照要求不严,适应性广,抗性较强,容易栽培,仍为我国春季栽培的主要品种; ● 白皮类型品种果实成熟后果皮为白绿或乳白色,其中“翠露”品种由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育成,属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好,肉质细脆,汁多味酣,清香高雅,口感极佳,耐运输,果柄不易脱落,坐果力强。 ● 网纹类型的瓜在果实发育的一定阶段,果皮开裂,形成网纹。其疏密与均匀程度,因品种或栽培管理技术而异。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最新育出的高级甜瓜品种“蜜龙”,生长健壮,适应性广,肉色艳丽,肉质脆嫩,风味鲜美,口感爽脆,外形美观,品味俱佳,。 植物学特征 ● 根:根系广而浅。主根长度一般为1~1.5米,水平分布的侧根在地下10~30厘米上层中,其根由主根(垂直根)、多级侧根和根毛组成。发达的根系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因此甜瓜抗旱能力强。 ● 茎蔓:主茎(蔓)生长不旺,长不到1米,侧蔓则发达,超过主蔓。子蔓和孙蔓是甜瓜的主要座瓜部位。 ● 花:为雌雄异花同株植物。 植物学特征 ● 果实:果实有圆形、扁圆形、卵圆形、纺锤形等。果面粗糙或平滑,果皮颜色、网纹、条带十分多样化。可食部分是香甜可口的中肉果皮。肉色多样,有白、红、橙黄、绿肉等。果实成熟均具芳香味,果肉折光糖含量一般为8%~16%,依品种不同,高的在16%以上。 ● 种子:种子形状为扁平窄卵圆形,种皮薄,种皮表面平滑或有折曲,颜色多为黄色或灰白色。通常1个瓜中有300~500粒种子。 栽培技术--整地与施肥 ● 土地要在前一年的秋天进行1次深翻,经过充分的晾晒,有利于消灭地下虫害及病害。注意不要选择前茬为瓜类的地块。 ● 基肥应占全部肥料的1/2~2/3,农家肥中炕肥、灰肥、人粪尿及杂肥均适于种甜瓜。施肥最好在入冬之前按来年种植甜瓜的走向挖沟,施入混合粪5000千克,再施入过磷酸钙30~50千克。甜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比例约为30:15:55。因此要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合理施肥。 栽培技术--育苗 ● 种子处理:60℃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加水淘洗,除去批籽。或用1000倍的生汞或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消毒,然后冲洗干净用布包好,放在28~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经24~48小时,种子就可以萌动露出胚根。种子催芽后要立即播种。 ● 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 ● 苗期管理:苗期是甜瓜整个生长期的关键,也是培育壮苗的基础。尤其是保护地栽培,特别要注意温度和水分的管理。 定植前的准备工作及管理 ● 做畦:最好采用小高畦种植法,畦面以种2行为宜。畦的高度为15~20厘米。 ● 定植:苗龄30天左右,3片左右真叶时定植。定植时间一般要在上午进行。 ● 密度:保护地栽培一般采用立架栽培,网纹甜瓜株距为40~45厘米,行距为80~100厘米,光皮甜瓜株距为30~35厘米,行距为80~100厘米。露地爬地栽培密度要相应减小,采用宽、窄行定植,每亩定植为1000棵左右。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  浇水  追肥、    通风 整形修剪 ● 压蔓:露地栽培地爬瓜蔓要注意压蔓。压蔓时间一般从开始伸蔓至封行为止,每隔4~5节压1次。 ● 整枝与摘心:整枝方式有以下几种方法:1)单蔓整枝子蔓结果、2)双蔓整枝孙蔓座果、3)3蔓和4蔓整枝方法。 病虫害防治 ● 白粉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药剂防治可选用粉锈宁、CDC、托布津等。 ● 枯萎病:首先是选择抗病品种。另外采取改变土壤酸碱度、嫁接栽培、消灭病源、轮作倒茬等方法进行防治。 ● 蔓枯病:防治方法可参考枯萎病防治措施,药剂防治最常用的有波尔多液等铜制剂和有机汞制剂及其它有机合成杀菌剂。 价值 ● 厚皮甜瓜果实香甜或甘甜,每100克鲜果肉含水分92~93克、碳水化合物9.8克、蛋白质0.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2克、粗纤维0.4克、Vc29~39毫克、胡箩卜素0.04毫克、钾27.0毫克、钠3.6毫克、钙24.0毫克、镁13.5毫克、磷13.0毫克、铁0.9毫克。以食用鲜果为主,也可制果干、果脯、果汁、果酱及腌渍品等。厚皮甜瓜果肉含糖量较高,并有美丽的外观和浓郁的芳香,被视为盛夏消暑解渴的珍品,是当前国际市场的畅销果品。 ● 厚皮甜瓜瓜蒂含葫芦素BDE、甜瓜毒素,有药用价值。 第4章、甘蓝类特种蔬菜 甘蓝类蔬菜 ●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 由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演变而来,包括结球甘蓝(Var.capitata L.)、羽衣甘蓝(var.acephala DC.)、抱子甘蓝(var.gemmifera Zenk.)、花椰菜(var.botrytis DC.)、青花菜(var.italica P.)、球茎甘蓝(var.caulorapa DC.)和芥蓝(B.alboglabra Bailey)等。 ● 染色体数2n=2x=18,属同一个基本染色体组,各变种间天然杂交率高。 ● 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至北海沿岸,在栽培条件下演化成各个变种。 ● 结球甘蓝的茎短缩,顶芽发达,生长前期开放生长,后期心叶抱合生长形成叶球; ● 抱子甘蓝顶芽开放生长形成同化叶,腋芽抱合生长形成小叶球; ● 球茎甘蓝的顶芽开放生长,养分贮存于肥大的肉质茎内; ● 花椰菜及青花菜形成肥嫩的花球或花枝; ● 芥蓝则形成花薹。 ● 甘蓝类蔬菜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以结球甘蓝栽培面积最大。 ● 芥蓝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自治区)广为种植。 ● 甘蓝类蔬菜的食用器官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富含维生素C。可供炒食、生食或加工腌渍。 ● 甘蓝类蔬菜形成产品器官要求冷凉温和气候。一般在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产品器官形成后第二年转入生殖生长,抽薹开花和结果。 ● 幼苗达到一定大小才能感应低温,通过春化,从营养苗端转化为生殖苗端,在长日照和较高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 ● 甘蓝类蔬菜根系较发达,再生能力较强,适于育苗移栽。适应性较强,各变种都有适于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的品种,一年内可排开播种,分期收获。 ● 适于在富含有机质并有灌溉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 甘蓝类蔬菜共同特性: ● 喜欢温和冷凉的气候,一般耐热耐寒力较强。 ● 喜欢肥沃而不耐瘠薄,喜欢富有有机质的土壤。 ● 喜湿润而不耐干旱,要求栽培环境有灌溉条件。 ● 根的再生力强,宜于育苗移栽。 ● 有肥厚而呈深绿色的叶片,有明显的蜡粉和波状的叶缘。 ● 都是低温长日照类型,属绿体春化型,其中花椰菜和青花菜对阶段发育要求不严格,阶段性缩短,成为一年生。 ● 有共同的病虫害,彼此不宜连作,杂交率高达100%。 绿菜花 ● 绿菜花又名青花菜、西兰花、茎椰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由甘蓝演化而来,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传入中国。目前台湾省栽培较为普遍,云南、广东、福建、上海、北京、山东、浙江等省市均有一定面积的栽培。 ● 绿菜花属高档蔬菜,营养成分齐全,绿菜花比同类蔬菜结球甘蓝和花椰菜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均高,为我国有发展前途的鲜用或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 营养价值高 ● 西兰花中的营养成分,不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 ● 每100克新鲜西兰花的花球中,含蛋白质3.5克-4.5克,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此外,西兰花中矿物质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很丰富,比同属于十字花科的白菜花高出很多。 抗癌作用全世界认可 ● 西兰花的抗癌作用,主要归功于其中含有的硫葡萄糖甙,长期食用可以减少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几率。 ● 西兰花还含有丰富的抗坏血酸,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 而其中一定量的类黄酮物质,则对高血压、心脏病有调节和预防的功用。 ● 西兰花属于高纤维蔬菜,能有效降低肠胃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降低血糖,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病情。 凉拌有利于保存营养 ● 西兰花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水煮或用水焯过后颜色会依然翠绿,而且口感更加爽脆。因此,凉拌或做汤也是很好的选择。 ● 国外在西兰花的吃法上主要是拌沙拉,或煮后作为西餐的配菜,这样避免了高温加热中的营养损失,对健康更为有利。习惯吃热菜的人,也可以将它与肉类、鸡蛋或虾仁搭配炒着吃。 ● 挑选西兰花时,手感越重的,质量越好。不过,也要避免其花球过硬,这样的西兰花比较老。 植物学特征 ● 绿菜花的主根明显,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45厘米以内的土层中、受土壤深翻程度影响较大。 ● 茎属短缩茎,茎下部细,靠近花球部分变粗,叶片厚,叶色较深,深绿色,蜡质层较厚,叶形有阔叶形和长叶形两种,叶柄明显、狭长。 ● 一般植株长到20片真叶左右,主轴才能形成主花球,花球包括肥嫩的主轴。肉质花梗及其绿色未充分发育的花蕾。复总状花序。种子千粒重3.5~4克。 生长发育时期 ● 发芽期:从播种到第一对基生叶片展开形成十字时为发芽期,大约需10~12天。 ● 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到第一叶环形成约5~7片叶,为幼苗期,需20天左右。 ● 莲座期:从第二叶环开始到第三叶环的15~20片真叶开始形成花球时为莲座期、依品种不同为30~40天。 ● 花球生长期:花芽分化至花球生长充实达到商品采收时为花球生长期。此期依品种不同大约30~50天。 ● 抽薹期:从花球松散、花茎开始伸长至初花为抽薹期,约需25天左右。 ● 开花期:从始花到全株花落时为开花期。依品种不同需30~45天。 ● 结荚期:从花谢至角果腊熟时为结荚期,一般约50天左右。 栽培技术 育苗 ● 苗畦准备:绿菜花的苗期短,要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为苗床,育苗床应施足底肥及氮磷复合肥,保证其苗期的养分供应。每种植1亩大田约需床地5~6平方米。播种前施足底肥,整平畦面。 ● 播种:绿菜花的苗期比花椰菜短,播种期确定应根据不同季节和栽培方式来决定,一般按定植时间向前推30~35天时间,夏、秋季气温高可短些,不能超过30天。播种量每亩25~30克,可以撒播或点播,播种深度为0.8~1厘米为好。 育苗 ● 苗期管理:绿菜花在苗床播种后要浇1次透水,2~3天出苗后将草除去,苗床要经常保持湿润,于1~2片真叶时,间苗1~2次,去除细弱、过密苗。幼苗长到5~7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 育苗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苗龄切勿过长,以免造成小老苗,导致定植后株形矮小,生长势弱,早期现球而减产;第二,要防止幼苗徒长而形成细弱苗,导致植株长势弱减产。 定植 ● 准备工作:定植田要施入优质基肥1000~1500千克,肥料种类可用腐熟鸡粪、堆肥及其它农家肥。然后耕耙均匀,再做畦,一般畦宽120厘米,春季可做平畦,夏秋季可做小高畦或瓦垄畦。定植前,育苗畦可提前2~3天浇水起苗,然后带土坨囤苗,若是营养钵育苗可直接定植。 ● 定植:春季定植要在外界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进行,株行距45X60~50X60厘米,每亩密度掌握在2200~2700株,早熟品种可密一些,中熟品种可稀一些。 田间管理 ● 中耕:一般在定植后5~6天,地面由于操作或雨水的冲击开始板结,并有杂草开始萌发时进行第一次中耕。 ● 追肥: 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15~20天左右进行,最好施用复合肥,亩施用量25~30千克,第二次追肥在顶花球出现后,再追施15~20千克。在生长后期顶花球收获后,可根据侧花球生长情况,追施适量的肥料。此期氮肥不可施用过多,以免发生腐烂病。 ● 浇水:浇水可在追肥后进行,平常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和植株生长情况掌握,一般5~7天浇一次水。 收获 ● 绿菜花的花球是由小花蕾组成,必须适时及时采收。收获过早,蕾球尚未充分发育,产量减低;收获过晚则蕾球松散,花球质量变劣,商品价值降低,造成损失。 ● 收获标准是花球直径12~15厘米,紧密不散,花蕾颗粒小,颜色绿色。 ● 收获时要去掉花球四周外叶,花茎不可留的过长,收获后不宜存放,应及时上市。 抱子甘蓝 ● 抱子甘蓝,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为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 ● 原产地中海沿岸,食用鲜嫩的小叶球,是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我国台湾有少量种植。抱子甘蓝的小叶球含高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等。国内近年引进并开始生产,成为时兴的特菜。 营养成分 ● 营养成分:每100克抱子甘蓝小叶球含干物质约11克,其中粗蛋白3.71-4.9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钾、钠、钙、镁、磷、铜、铁、锌、锗、硒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钼等,是一种营养丰富,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珍贵特色蔬菜。 食用方法 ● 抱子甘蓝小叶球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清炒、清烧、凉拌、作汤料、火锅配菜、泡菜、腌渍等。 ● 最简便的食用方法,是将洗净的小叶球用小刀在叶球的基部割一刀即”-”或“+”两刀割切的深度约为小叶球的1/3,则较易煮熟且“入味”,然后放在已加少量盐的沸水中煮3—7分钟,捞起后沥去余水,浇上各自喜欢的调料,如黄油、奶油、生抽加蚝油或肉汁等拌匀,即成小包菜色拉。 植物学特征 ● 抱子甘蓝的茎直立生长,分高、矮两种。高生种茎高100厘米以上,矮生种约50厘米,节间较短。主茎上的叶片较结球甘蓝小,近圆形,叶缘上卷呈勺子形。具长叶柄。 ● 每一叶腋的腋芽均能膨大发育成小叶球,并按叶球的大小又分为大抱子甘蓝(其直径大于4厘米)及小抱子甘蓝(直径小于4厘米),以小袍子甘蓝的品质较细嫩。 ● 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瓣黄色,十字形排列。异花授粉。长角果,一般授粉后约40天种子成熟。种子圆球形,红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使用年限一般为3年。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抱子甘蓝喜冷凉的气候,耐寒力很强,耐热性较结球甘蓝弱。生长适温18-22℃,小叶球形成期最适温为白天15-22℃,夜间9-10℃,以昼夜温差10-15℃的季节或地区生长最好。成长株在气温下降至-3一-4℃时也不致受冻害,能耐-13℃或更低的低温。 ● 属长日照植物,在芽球形成期如遇高温和强光,则不利于芽球的形成。 ● 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湿润的土壤,但不耐涝。适宜的pH为5.5-6.8。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与栽培方式 ● 南方冬季温暖、夏季炎热的地区,露地栽培只能秋播,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床用遮阳网覆盖防高温暴雨,9月中旬定植,12月中旬至翌年3月收获。 ● 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播种适期从6月下旬至7月中旬,需设防雨棚加遮阳网,用穴盘育苗,8月定植,11月至翌年3月收获。 ● 北方冬季寒冷的地区宜于春季4月上旬在保护地育苗,5月下旬或6月上旬定植露地,8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直至11月。 育苗 ● 品种的选择:我国华北以南地区,宜选择定植后约90-100天能成熟的早熟品种,如美国产的王子,荷兰的科仑内、多拉米克,日本产的早生子持、子宝等。 ● 用种量:抱子甘蓝种子千粒重4克左右,按每公顷定植株数3万株、种子发芽率100%计算,每公顷用种120克,但实际用种量应比理论值高20%一30%,故育苗的每公顷用种量120一225克。 ● 播种期根据各地栽培季节而定。一般苗龄40天左右,幼苗5—6片真叶时定植。 ● 育苗方法:最好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精量播种,一次成苗。 定植 ● 整地、施肥、作畦:抱子甘蓝生长期长,植株高大,种植的田块要早耕、深耕、晒垡,施入充足的有机肥,每公顷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质肥45000—75000千克,复合肥750千克,耕耘整平后作畦。 ● 定植密度:早熟品种可作1.2米宽的畦种双行,株距50厘米,每公顷植3万株。高生种每畦种一行,每公顷栽1.8万株,早期行间间套作短期蔬菜,如樱桃萝卜、油菜之类。 ● 栽种:用穴盘或营养土方培育的苗,伤根少或不伤根,定植后成活率可达100%,如是用苗床育的苗,定植前一天要把苗地浇透水,次日带土坨起苗,起苗后当天定植完毕。 田间管理 ● 水肥的管理:幼苗定植后要经常浇水,以保证小苗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定植后4-5天,结合浇水,点施提苗肥(或叫活棵肥),每公顷用尿素约75千克,以促苗快长。第二次追肥可在定植后一个月左右;以后在小芽球膨大期,以及小叶球始收期分别再行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顷用尿素150-225千克,或用经腐熟的农家稀肥追施。植株生长的中期,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原则。当下部小叶球开始形成时,又要经常灌溉,使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雨天要及时排水。 ● 摘除下部老叶及打顶:当抱子甘蓝的植株茎秆中部形成小芽球时,即要将下部老、黄叶摘去,以利于通风透光,促进小叶球发育,也方便叶球的采收。 ● 随着下部芽球的逐渐膨大,还需将芽球旁边的叶片从叶柄基部摘掉,因叶柄会挤压芽球,使之变形变扁。 ● 在气温较高时,植株下部的腋芽(不能形成小叶球)或已变松散的叶球也应及早摘除,以免消耗养分或成为蚜虫藏身之处。 ● 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到一定时候摘去顶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使下部芽球生长充实。 ● 采收、贮藏:抱子甘蓝各叶腋所生的小叶球是顺序由下而上逐渐形成,成熟的小叶球包裹紧实,外观发亮。早熟种定植后90一110天始收,晚熟品种需120—150天始收。每株可收40—100多个小叶球;每公顷产量15000—18000千克。 ● 贮藏保鲜:采收下的抱子甘蓝小叶球用打了小孔的保鲜膜包装,0.5—1千克一袋,外用纸箱盛装,放于0℃、95%一100%相对湿度下可贮存两个月。经速冻处理后可冷藏一年,仍能保持新鲜的品质。 ● 采种:在秋播的抱子甘蓝中,选择生长适应性强、小叶球多而整齐一致的植株,不摘顶芽,待小叶球收获完毕后,集中种植于采种圃。 京 水 菜 ● 京水菜是日本最新育成的一种外型新颖、含矿质营养丰富的蔬菜新品种,全称白茎千筋京水菜。我国特菜产区称之为“水晶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新育成品种。 ● 以绿叶及白色的叶柄为产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介于不结球小白菜和花叶芥菜(或北方的雪里蕻)之间,口感风味类似于不结球小白菜。可采食菜苗,掰收分芽株,或整株收获。市场性好。  植物学特征 ● 京水菜为浅根性植物,主根圆锥形,须根发达;再生力强。 ● 茎在营养生长期为短缩茎,叶簇丛生于短缩茎上。茎基部具有极强的分株能力; ● 每个叶片腋间均能发生新的植株,重重叠叠地萌发新株而扩大植株,使植株丛生。单株重可达3—4千克。叶片齿状缺刻深裂成羽状,绿色或深绿色。叶柄长而细圆,有浅沟,白色或浅绿色。 ● 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瓣4,黄色,十字形排列。长角果,内有种子10多粒,种子近圆形,黄褐色。千粒重1.7克,发芽力3—4年。 品种 ● 早生种:植株较直立,叶的裂片较宽,叶柄奶白色,早熟,适应性较强,较耐热,可夏季栽培。品质柔软,口感好。 ● 中生种:叶片绿色,叶缘锯状缺刻深裂成羽状,叶柄白色有光泽,分株力强,单株重3千克,冬性较强,不易抽薹。耐寒力强,适于北方冬季保护地栽培。 ● 晚生种:植株开张度较大,叶片浓绿色,羽状深裂。叶柄白色,柔软,耐寒力强。不易抽薹,分株力强,耐寒性比中生种强,产量高,不耐热。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水晶菜喜冷凉的气候,在平均气温18—20℃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最宜。在10度以下生长缓慢,不耐高温。 ● 喜肥沃疏松的土壤,生长期需水分较多,但不耐涝。 栽培技术 ● 栽培季节及栽培方式  水晶菜适宜于在冷凉季节栽培,夏季高温期间种植效益较差,尤其是在高温多雨天植株易腐烂而失收,但是如能根据条件改变栽培方法,也能全年生产,周年供应。 ● 暖地春、秋冬露地栽培:宜用中、晚生品种,早生品种亦可种植,产量比前二者略低。暖地夏季栽培,用早生品种直播、疏播,采取防雨降温措施,整株采拔上市。   ● 冷凉地春秋露地栽培:育苗移栽。3个品种均可使用。夏季栽培直播,防涝,收获小株。冬季保护地栽培,直播成育苗移栽均可,也可直播后移植间出的小苗,将直播与育苗移栽相结合。 育苗、定植 ● 育苗:京水菜苗期生长较缓慢,且小苗纤秀,宜育苗移栽。可用穴盘育苗或选用肥沃疏松壤土作苗床育苗,1平米播种量15克,出2—3片真叶后分苗;或疏播,待6—8片真叶时直接移栽大田。苗床育苗移栽;每公顷用种量约450克,用穴盘育苗则用种量少,且定植成活率可达100%。 ● 定植:种植地要施经沤熟的畜粪肥作基肥,施用量看地力及肥源而定,如施入的基肥充足,定植后可不追肥或少追肥;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及雨水多的季节,宜用高畦栽培。 ● 定植密度:以采收叶及掰收分生小株的栽培,可按株距20厘米、行距25—30厘米种植,每公顷栽12万—15万株。若一次性采收大株的需稀些,株距50厘米,行距60厘米,每公顷植3.3万株。定植后行间间种短期生的小菜,如樱桃萝卜。也可按25厘米×30厘米的密度种植,中期间拔采收一半。 ● 定植时不宜种植过深,小苗的叶基部均应在土面上,不然会  影响植株生长及侧株的萌发甚至烂心。 田间管理 ● 水肥管理:浇定植水后2—3天,如土壤墒情差,宜再浇  水,保持小苗不蔫垂。京水菜前期生长较缓慢,一般不追肥,至植株开始分生小侧株时追施2—3次氮素化肥,或浸泡过的稀麻  渣水、腐熟人尿之类的速效性肥。采收前不宜再追肥。 ● 中耕除草:京水菜前期生长慢,不间种的地要及时中耕除  草,浅松土。掰收分株的采收后及时除去杂草。 ● 病虫害及防治  在低温和极度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霜霉病。以保护地冬春栽培较多发,栽培上要注意合理灌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性。冬春保护地栽培用中、晚熟种较抗霜霉病。药剂防治可喷洒百菌清、乙磷铝等。 ● 虫害主要有蚜虫,保护地有白粉虱。喷洒  —喷净效果很  显著。 采收  ● 小株采收:当京水菜苗高15厘米左右时,可整株间拔采收,是火锅的上等配菜。 ● 分株的采收京水菜定植后约30天,基部已萌生很多侧株,可陆续掰收,但一次不宜收得太多,看植株的大小掰收外围一轮,待长出新的侧株后陆续收获。 ● 大棵割收:植株长大封垄时,一次性割收,每公顷产约  90000千克。 采种 ● 京水菜的冬性强,特别是中、晚生种,在气候温暖的地区不易采种。早生种在种子萌动后或幼苗需在1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经过100天或更长才能完成春化过程。次春开花,春末、初夏种子成熟。每公顷产种子约2700千克。 ● 采种地要严格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与染色体数2n=20的品种隔离,苗期注意除去裂叶宽阔的植株和杂异株。 营养成分及食用方法 ● 每100克京水菜的茎叶中含水分94.04克,维生素C53.9毫克,钙185.0毫克;钾262.5毫克。钠25.58毫克,镁40毫克,磷28.9毫克,铜0.13毫克,铁2.51毫克,锌0.52毫克,锰0.32毫克,锶0.93毫克。 ● 京水菜具有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特有的清香,品质柔嫩,是大锅测肉的上好配菜,可作汤、炒食,也可腌渍后食用。 紫菜薹 ● 紫菜薹,别名红菜薹、红油菜薹,它与广东菜心是属于同一变种,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原产我国的特产蔬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以湖北武昌和四川省的成都栽培最为著名。 ● 紫菜薹以柔软的花薹供食,品质脆嫩、营养丰富,仅就维生素C而言,比大白菜、小白菜、塌菜等都高。 ● 紫菜薹的食用方法很多,无论是素炒、荤爆,或用开水烫后做凉拌菜,风味皆鲜美,在主产区也被视作珍品,尤其春节期间,以紫菜薹炒腊肉,或炒香肠招待宾客,或以鲜紫菜薹馈赠亲友,销往各地。 植物学特征特性 ● 根系根系较浅,主根不发达,须根多,再生力强。 ● 茎营养生长期短缩,能发生很多基叶和腋芽。苗期经低温春化后,在适温为15~25℃和良好的光照、充足的矿质营养下抽生花薹(即为食用器官)。腋芽可萌发侧花薹,菜薹形成期约需40~60天。 ● 叶茎基部长出的叶椭圆形至卵型,绿色或紫绿色,叶缘波状,基部深裂或有少数裂片,叶脉较突,紫红色,叶柄长,紫红色。花薹的叶片较细小,倒卵形或近披针形,基部抱茎而生。叶片生长适温20~25℃。 ● 花完全花,花冠黄色,总状花序。 ● 果实长角果,内含多数种子。种子近圆形,紫褐至黑褐色,千粒重1.5~1.9克。发芽适温为25~30℃,约需5~7天。 栽培技术 ● 播种期根据品种特性,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长江流域早熟品种多于8~9月播种育苗,晚熟品种9~10月播种育苗。中熟品种播种期在上两者之间。播种过早,花芽分化推迟,营养生长期加长,延迟了抽薹。播种过迟,则花芽分化提早,抽薹提前,不利于菜薹提高产量。 ● 育苗为减少管理用工和节约用地,均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 ● 出苗后及时间苗,保持苗距3~5厘米。苗期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2~3天一水。大雨后及时排水防涝。3~4叶期如苗床基肥不足,可酌情追尿素每公顷150千克。 ● 育苗期20~25天,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栽培技术 ● 缓苗后及时追肥、浇水,可每公顷施150~225千克尿素或复合肥,以促进秧苗生长。菜薹生育期间需要充足的水肥,以促进菜薹的发育,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生育期既怕旱又怕涝。 ● 采收紫菜薹为陆续采收。采收始期为主菜薹长至30~40厘米,初开花时进行采收。采收时,在菜薹基部割取,保留少数腋芽,以保证侧芽出葵,并茁壮生长。切口略倾斜,以兔伤口积上肥水,引起软腐病。采收不宜过晚,以免菜薹老化,而且影响后期产量。 ● 侧菜薹长出后,采收同主菜薹。 病虫害防治 ● 危害紫菜薹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软腐病等。 ● 紫菜薹软腐病一般从植株基部发病,根茎部及叶柄基部腐烂、发臭至全株枯死。在高温、多湿、伤口多的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是:适当灌溉,避免土壤过湿或田间积水;及时防治虫害,减少机械损伤造成伤口;发病初可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5倍液喷雾防治。 ● 紫菜薹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菜粉蝶、黄条跳甲等,发生初期可用50%敌敌畏100倍液;或BT乳剂8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4000倍液,喷雾防治。 第5章、绿叶菜类特种蔬菜 绿叶菜类蔬菜 ● 本类蔬菜包括有生菜、菠菜、莴苣、芹菜、雍菜、筒蒿、芜荽、茴香、落葵、紫背天葵、薄荷等数10种。 ● 主要是以柔嫩的叶片、叶柄供食用,也有以茎部或嫩梢供食用的。 ● 大多数绿叶菜类的根系较浅,生长迅速,而且单位面积株数多达10万至数10万株。 ● 对土壤和水肥条件要求较高,施肥方法宜采用浅施、勤施,追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氮肥充足时植株体内大部分碳水化合物与氮形成蛋白质,只有少量形成纤维素、果胶等,所以叶片柔嫩多汁而少纤维;氮肥不足,植株矮小,叶面积小、色黄而粗糙,易未熟抽茎,失去食用价值。 ● 绿叶蔬菜富含有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 芹菜含有维生素B1 、B2、A、C、富含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其中钙、磷,铁的含量较多,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 菠菜全株翠绿,柔嫩可口,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C、D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蛋白质含量亦较高。 ● 莴苣可分茎用莴苣(莴笋)和叶用莴苣(生菜)两大类。 ● 茎用莴苣食用嫩茎,嫩叶也可食用,既能生食,又能熟食,还能加工制泡菜、酱菜等。 ● 叶用莴苣以嫩叶、叶球供鲜食,也可熟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抑制人体健康细胞癌变和抗病毒感染,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其中所含维生素E能促进人体细胞分裂,延缓人体细胞的衰老,是人类抗衰老保健食品之一。 芫荽 ● 特征特性: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是重要的香料植物。植株较矮小,香味浓郁。  ● 适宜环境:喜冷凉,生长适温17-20℃,较耐寒,可耐轻霜,适应性强;长日照植物;以中性、保水保肥、含有机质多的土壤为宜。 ● 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能促使机体发汗,促进胃肠蠕动、开胃醒脾、调和中焦,有降低血糖作用。  ● 选购要领:选购时要取叶片青绿,茎部坚挺脆嫩为佳。  ● 食用方法:可凉拌、作汤、当配菜、调味。 本芹 ● 特征特性:伞形花科。叶柄细长中空,香味浓。  ● 适宜环境:喜冷凉,生长16-21℃,耐寒性弱。以多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pH值5.6-6.8。夏季要选高海拨山区,水源丰富地块种植,宜用遮阳网覆盖。 ● 营养价值:含芳香芹菜油,能平肝降压;含芹菜甙,能镇静安神;含铁量较高,食之能避免皮肤苍白、干燥、面色无华、而且可使目光有神、头发黑亮。还有利尿消肿、防癌抗癌的作用。  ● 食用方法:将植株去根留茎叶洗净,沸水焯过,待茎软叶,捞起沥干水,与糖醋凉拌。还可作汤、炒食、作粥、腌渍、当配菜等,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西芹 ● 特征特性:伞形花科,叶柄粗大而厚,实心多肉质。  ● 适宜环境:喜冷凉,生长16-21℃,耐寒性弱。以多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pH值5.6-6.8。 ● 选购要领:叶浅绿,叶柄扁阔肥厚品质脆嫩者佳。  ● 食用方法:可生食、凉拌、炒、煮、作汤等。 蕹菜 ● 特征特性: 蕹菜又叫空心菜,为旋花科甘薯属以嫩茎、叶为产品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印度。空心菜茎节短,茎扁圆或近圆,中空、浓绿至浅绿。水生类型茎节较长,节上易生不定根,适于扦插繁殖。真叶互生,长卵形,全缘,叶面光滑,浓绿或浅绿,有叶柄。  ● 适宜环境:喜温,耐热性好,不耐寒,生长适温25~35℃。15℃以下茎叶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生长期间遇高温多雨或暴风雨都能生长。 ● 营养价值:空心菜每百克含蛋白质1.9~3.2克,碳水化合物3.0~7.4克,粗纤维1克,胡萝卜素2.14毫克,维生素C28毫克,维生素B20.16毫克,钙100毫克,磷37毫克,铁1.4毫克。它还含有抗溃疡物质,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功效,是治糖尿病的良好蔬菜。  ● 选购要领:要求软嫩的,宜选择叶片大、茎浅绿白色的;要求硬脆而香的,则宜选剑叶类型。  ● 食用方法:空心菜脆嫩可口,一般可以蒜瓣爆香后炒食,因不经泡水,水份不易流失,食用起来特别鲜嫩多汁。也可与上排熬汤,做汤料。 落葵 ● 特征特性:是落葵科落葵属中以嫩茎叶供食的栽培种,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中文名落葵,俗称木耳菜。原产中国和印度。     木耳菜茎肉质,分枝强。单叶互生,绿色,近圆形和长卵形,先端钝或微凹,肉质、光滑,口感滑润。  ● 适宜环境:木耳菜喜温暖,耐高温高湿。生长适温25~30℃。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良好,不耐寒,遇霜枯死。适宜在肥沃疏松pH值为4.7~7的沙壤土种植。 落葵 ● 营养价值:木耳菜有清热、解毒、滑肠、凉血的功效,用于治疗便秘、痢疾、疖肿、皮肤炎症等病,它营养丰富,胡萝卜素、维生素和,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多种糖类,钙、铁等元素含量甚高。  ● 选购要领:以叶片肥厚,色泽亮绿为佳。  ● 食用方法:炒食、汤料、馅料。可洗净用蒜瓣爆香,以家常炒法烹调后食用,口感嫩滑;也可和上排、大骨熬汤,清香鲜美,是一道上等的汤料。 油麦菜 ● 特征特性: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蔬菜,以肥大肉质茎为主要食用部分,原产地中海沿岸。莴笋叶片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茎肥大成笋状,茎肉颜色多为浅绿、翠绿。  ● 适宜环境:喜冷凉,茎叶生长适温11~18℃,不耐严寒,在长日照和高温条件下易抽薹;根系浅,不耐旱,不耐湿,以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透气性好的壤土最理想。莴笋适应性强,可分期播种周年供应。夏季、早秋栽培宜安排高海拔地区,种子需往低温处理,以利发芽。 ● 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莴苣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常吃莴笋可促进食欲,增强胃液、消化液和胆汁的分泌,对消化功能减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 选购要领:以茎肥大,不开裂,不抽薹、品质脆嫩的为好。  ● 食用方法:炒食、凉拌。 菠菜 ● 特征特性:菠菜为藜科菠菜属中以绿叶为产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伊朗。七世纪初传入中国。大叶菠菜塌地生长,叶数多,叶片较大,叶色浓绿,耐寒性强,耐热性弱,品质优良。,叶柔嫩,稍有涩味。  ● 适宜环境: 性耐寒,能忍受0℃以下低温,种子发芽适温15~20℃,叶簇生长适温20℃左右。菠菜主根发达,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pH值6~7,排灌方便的壤土种植。 ● 营养价值: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2.4克,碳水化合物3.1克,维生素C39毫克,胡萝卜素3.87毫克,钙72毫克,磷53毫克,铁1.8毫克,还含有草酸。可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下气调中,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是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的良好食物,对便秘、痔疮病人也非常有益。  ● 选购要领:以叶片较肥厚、色泽光亮的为佳。 ● 食用方法:炒食、凉拌、汤料、涮料、馅食。 注:菠菜所含草酸与钙盐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会使肾炎病人的尿色混浊,管型及盐类结晶增多,故肾炎和肾结石患者不宜食用。 紫背天葵 ● 特征特性:菊科(Compositae)土三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全株肉质,根系发达,株高45-60㎝,分枝性强。节部易生不定根,可扦插繁殖。单叶互生,叶表面绿色腊质有光泽,叶背紫红色,以嫩梢及叶供食,稍带土腥味,质嫩细滑,鲜嫩可口。  ● 适宜环境:喜温暖湿润,耐高温多雨,也耐干旱,生长期喜充足的日照,也较耐阴,但不耐寒。生长适温20-25℃,对土壤要求不严。 ● 营养价值:富含钙、磷、铜、铁、锌及锰。鲜叶和嫩梢含维生素C较高。还有黄酮甙,可以延长维生素C作用。性味微甘辛,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抗寄生虫,抗病毒,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的功效。用于治疗痛经、血崩、咳血等疾病。  ● 选购要领:嫩梢柔嫩,纤维少者佳。  ● 食用方法:凉拌、作汤、打火锅、炒食等。凉拌血皮菜:入沸水锅焯透后切段,加调味料拌匀即成。炒食:旺火清炒,或加蒜未爆炒。加豆腐干或肉片快炒。 冬寒菜 ● 锦葵科(Malvaceae)锦葵属中以嫩茎叶供食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Malva verticillata L.(syn.M.crispa L.),别名冬葵、葵菜、滑肠菜等。 ● 由于抽薹较晚,在4月前后供应,是春淡季主要叶菜之一。嫩茎叶可炒食、煮食,柔嫩清香,口感滑润,颇受人们喜爱。其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钙含量较高,特别适宜孕妇和儿童食用。 ● 中国西南、华中和华南地区有栽培。 植物学特征 ● 冬寒菜根系发达,直播者主根深入土中达30厘米以上,侧根水平分布有60厘米。 ● 茎直立,一般高约30~90厘米。摘梢后分生能力强。 ● 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圆扇形,基部心形掌状,5~7浅裂,裂片短而广钝头,有圆锯齿,茎及叶均具有密毛茸 ● 。花具短柄,簇生于叶腋,形小,淡红或紫白色。 ● 果实扁圆形,种子淡棕色,扁平肾脏形,表面粗糙,千粒重8克。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冬寒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忌高温,抗寒力强,耐热力弱,生长适温为15~20℃,轻霜不枯死,低温还可增强品质。 ●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更易丰产,不宜连作。 品种选择 ● 紫梗冬寒菜:茎绿色,节间及主蔓均紫褐色,叶脉基部的叶片亦呈紫褐色,七角心脏形,主脉7条,叶柄较短,叶大肥厚,叶面有皱。生长势很强,较晚熟,开花期迟,生长期长。如湖南的糯米冬寒菜,株高22厘米,开展度35厘米,单株叶7片,从播种至始收40~50天,侧芽萌发力强,可一次播种多次收获,亩产3000~4000千克。 ● 白梗冬寒菜:茎绿色,叶较薄较小,叶柄较长,较耐热,较早熟,适于早秋播种。如浙江丽水冬寒菜,第1次采收时,一般株高~15厘米左右,开展度15~20厘米,茎粗1.5厘米,叶长8厘米、宽10厘米,叶柄长12厘米、粗0.4厘米。 ● 青梗冬寒菜:江西省农家品种。株高28厘米,开展度34厘米,分枝力强,叶扇形,绿色,叶面有皱褶,主脉明显,有5~7条放射状皱纹,呈绿色,叶缘锯齿状,叶脉绿色,全株披白茸毛。品质优,从播种至始收70余天,亩产1250~2500千克。 栽培季节 ● 冬寒菜只能在春季和秋季栽培。春播品质优,秋播品质差。因耐热力弱,夏季播种常自行“化苗”死去,故夏季不宜栽培。冬季也不能生产。 栽培技术 ● 整地做畦播种:亩用种量1~1.5千克,播种方法可撒播或穴播。 ● 中耕除草间苗:冬寒莱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 ● 追肥浇水:冬寒菜耐肥力强,需肥量也较大。播种后即可淋浇净人畜粪作为种肥,并起掩盖种子利于发芽的作用。每收割一次追肥浇水一次。春季生长旺盛期,更应加强肥水管理。 ● 病虫害防治:冬寒菜虫害有地老虎、斜纹夜蛾和蚜虫等,可采用毒饵诱杀或敌百虫防治。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等。 ● 采收:冬寒菜一般株高15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茎基部留1~2节,留节过多,侧枝萌发过多,分散养分,影响产量品质。采收次数一般在旺盛生长期5~7天1次,亩产可达1500~2000千克。 落葵--(木耳菜、软浆叶、藤菜、胭脂菜、豆腐菜、红果儿、软姜子)。 ● 起源与分布 落葵原产中国和印度。在非洲、美洲栽培较多。 ● 营养价值与用途 落葵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千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31克、钙2.05克、磷290毫克、铁2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45.5毫克、尼克酸10毫克、维生素C1.02克。 ● 落葵以嫩茎叶供食,可炒食、烫食、凉拌。其味清香,清脆爽口,如木耳一般,别有风味。 ● 落葵全株可入药。种子和叶片入中药,味甘、微酸、冷滑,有散热、利尿、润泽人面、清热凉血之功效。 ● 落葵叶碧绿、梗红、花红、果紫,加上攀缘生长,可作篱笆式栽培,有立体绿化的效果,极具观赏价值。 植物学特性 ● 根系发达,分布深而广,吸收力很强。茎在潮湿的地上易生不定根,可行扦插繁殖。 ● 落葵分为青梗落葵和红梗落葵两种。皆为蔓生,茎光滑,肉质,分枝力强,长达数米。青梗落葵茎绿白色,红梗落葵茎紫红色。 ● 叶为单叶互生,全缘,无托叶。 ● 穗状花序腋生,花无花瓣,萼片5枚,淡紫色至淡红色,下部白色,或全萼白色。雄蕊5枚,花柱3枚,基部合生。花期6~10个月。 ● 果实为浆果,卵圆形,直径5~10毫米。果肉紫色多汁。种子球形,紫红色,直径4~6毫米,千粒重25克左右。 生物学特性 ● 落葵为高温短日照作物,喜温暖,不耐寒。生长发育适温为25~30℃。发芽出苗始温为15℃,在35℃以上的高温,只要不缺水,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 其耐热、耐湿性均较强,高温多雨季节仍生长良好。故在中国各地均可安全越夏。多数地区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更旺盛,是江南7、8、9月雨季的重要淡季蔬菜。 栽培季节 ● 落葵从播种至开始采收时间很短,加上耐热、耐湿,所以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自4月晚霜过后至8月可陆续播种。 ● 华北地区以春播为主,一般在4月中下旬,晚霜已过,地温在15℃左右时即开始播种,进行露地栽培。 ● 落葵的春早熟栽培一般在1~2月育苗,2~3月定植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中、小棚中。越冬栽培在10~12月播种,在日光温室中栽培。 栽培技术 ● 整地施肥播种前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6000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深翻、耙平,春季做成平畦,夏季做成小高畦,防止雨涝。 ● 播种、育苗落葵种皮坚硬,发芽困难,播种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 ● 春季栽培希望早上市,或为了减少苗期管理用工时,可用育苗方式。苗龄30天,4~5叶时即定植。 ● 露地栽培多采用直播方式。播种量因采收方式不同而异。以采收嫩梢或幼苗的不搭架栽培,用撤播或条播法。撒播每公顷用种量100~120千克;条播法每公顷用种量75~90千克。上述两法每公顷保苗45万~47万株。以采收嫩叶为主的架式栽培采用条播或穴播法,每公顷用种量75千克左右,株行距为25~30厘米×40~60厘米,每穴2株。 田间管理 ● 落葵生育期要求湿润的土壤环境。因此,从出苗后至拉秧,一直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春季3~5天一水,夏、秋季2~3天一水。落葵怕积水烂根,大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涝。 ● 在2~3片叶苗期追第一次肥,每公顷施尿素150千克。育苗者,定植缓苗后,于5~6叶期追第二次肥,施肥量同第一次。以后每10~15天追一次肥,或每采收一次追一次肥。施肥的原则是前期少些,中期多些,后期重施,以促进发生新梢,叶片肥大。 ● 以采食叶片为主的搭架栽培时,在植株高20~30厘米时,应搭架引蔓上架。搭架一般用1.5~2米的竹竿,每穴一竿扎成“人字”架,或篱壁架。开始应引蔓上架,后植株自动攀缘上架。 ● 生长期应进行整枝。 发展前景预测 ● 落葵耐热、耐湿,是江南地区夏季高温季节的主要蔬菜。对于解决7、8、9月3个月南方蔬菜淡季有重要的作用,为南方大路蔬菜之一。 ● 北方由于喜食果菜,故栽培较少,为稀特蔬菜。由于落葵的营养丰富,食用口感好,庭园栽培容易,既可食用,又可美化绿化环境,加上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的蔬菜花色品种增加,因此栽培面积有增加的趋势。看来,落葵有望由稀特蔬菜转入大路蔬菜。 茼蒿 ● 又名蓬蒿、蒿子杆、春菊,属菊科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人工栽培,且分布广泛,但目前南北各地栽培面积很小,在重庆市也仅有少量零星种植。 ● 茼蒿的食用部分为幼嫩的茎叶,有特殊的香味,营养丰富,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药用功效。 植物学特性 ● 根浅生,须根多。 ● 茎直立,营养生长期茎高20-30厘米,春季抽苔开花时茎高60-80厘米。 ● 根出叶无叶柄,叶厚肉多,互生,二回羽状裂叶,裂片呈披针形,叶缘锯齿状或有深浅不等的缺刻(依品种类型而不同)。 ● 头状花序,单花舌状,黄色或白色。 ● 种子为植物学上的瘦果,褐色无冠毛。 环境条件的要求 ● 茼蒿适应性广,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适温17-20℃,12℃以下或29℃以上生长不良,能耐短期0℃低温,种子在10℃以上即可萌发,但以15-20℃时发芽最快。 ● 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较耐弱光,在较高的温度和短日照条件下抽苔开花。 ● 茼蒿不耐涝。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水分也不能过多,否则影响生长发育而减产。 ● 茼蒿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最好。PH值为5.5-6.8最适宜。 品种类型 ● 大叶茼蒿:又称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叶宽大而肥厚,叶缘缺刻少而浅,嫩茎短而粗,纤维少,香味浓,品质好,较耐热,产量高,但生长速度慢,生长期较长,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1500公斤。是栽培较普遍的类型。 ● 中叶春菊:从香港引进,叶片细长,缺刻多较深,叶较厚,纤维较少,香味浓,生长速度较快,品质较好,较耐热,产量较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1000公斤。 ● 细叶茼蒿:又称小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叶片细长,较薄,叶缘缺刻多而深,分枝较多,生长速度快,耐寒而不耐热,生长期短,香味浓,产量较高,一般亩产1000公斤。 栽培技术 ● 土壤选择、整地、施基肥: 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为宜。播种前,深翻炕土,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的人畜粪肥1000公斤。作成宽1.5米的高厢,沟深20-25厘米。整细耙平后即可播种。 ● 播种茼蒿植株小,生长期短,可与其他蔬菜间、套作。目前生产上多采用直播,撒播、条播均可。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4公斤。条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2公斤。 ● 采收:植株长到20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上市。每次收获时,可用利刀在茎基部留2-3片叶割下,促进侧枝发生。20-25天收获一次,可收割2-3次,一般亩产1000-1500公斤。 ● 留种多在春播地中选具本品种特性的健壮植株采种,6月上旬果实成熟。 第6章、野生蔬菜的开发与利用 ● 我国地域辽阔,野生蔬菜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 ● 目前的蔬菜生产中,由于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蔬菜的污染比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们对食用无污染的蔬菜要求越来越迫切。 ● 野生蔬菜生长于荒山野地,抗逆性较强,病虫的危害少,不受农药、化肥的污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无污染蔬菜,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什么是野生蔬菜? ● 野生蔬菜是指至今仍自然生长在山野荒坡,林缘灌丛、田头路边、沟溪草地等,未被人工栽培或未被广泛栽培的可供人们食用的草本植物和禾本植物的嫩茎、叶、芽、果实、根以及部分真菌、藻类植物的总称。如马齿苋、荠菜、水芹、香椿尖、槐花、松子、蕨菜等。 历史记载 ● 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古籍中对采集植物的记载很多,并有多本野菜专著流存。 ● 以《诗经》为例,记载的植物有130多种,其中记载有“采葵、采薇”等,“葵”(冬寒菜)、“薇”(薇菜)等即为当时采集的野菜,至今还为多数地区食用。据考证,《诗经》中记录可食用的蔬菜(大多为野菜)有46种,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大量采集野生蔬菜的史实。 ● 我国民间食用野菜和以野菜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中就记载了常见的470种野菜的简要特征、生境、用途和分布等; ● 汉代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孟冼的《食疗本草》、陈士良的《食性本草》等医疗专著中都有大量的以野菜治病保健的记载;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药用植物1892种,其中菜药植物就有105种。 ●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单方验方。因此,人们已积累了许多野菜食用和药用的经验。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概况 野生蔬菜分类 ● 据报道,我国野生蔬菜213科1822种,其中草本植物约占57.3%,木本植物约占36.5%,藤本植物约占6.2%。 ● 按食用部位,野生蔬菜可分为6类:①全株类:如菊科的牛蒡、蒲公英,百合科的芦笋,伞形科的水芹,苋科的苋菜,十字花科的荠菜,茄科的枸杞等。②叶菜类:如漆树科的黄连木,百合科的葱韭类等。③花菜类:如百合科、菊科、豆科的花等。④瓜果菜类:如壳斗科的板栗,无患子科的无花果等。⑤根菜类:如泽泻科的慈姑,豆科的葛,菊科的菊芋等。⑥菌菜类:如黑木耳、猴头、银耳、地耳等。 野菜的价值及作用 ● 野生蔬菜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空气清新、光照柔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远离城市和耕作区,无农药、化肥、尘埃及工业“三废”的污染,洁净安全,是理想的“放心菜”。 ● 野生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高于甚至远远超过栽培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盐和纤维素,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等功能。 ● 野生蔬菜除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之外,大部分野生蔬菜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是人们进行食疗的理想食物。 ● 在常见的这几种野生蔬菜中,马齿苋具有杀菌消炎,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胆保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荠菜有健脾利水,止血降压,开窍明目的作用;地肤有“上治头而聪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的功效,经常食用可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1. 野菜营养丰富 ● 野菜不但和蔬菜一样有人体必需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等营养物质,而且许多野菜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其中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核黄素含量都高于常见的蔬菜。 ● 资料表明,所测234种野菜中每100g鲜重含胡萝卜素高于5mg的有88种,维生素B2含量高于0.5mg的87种,维生素C含量高于100mg的有80种,含钙量在200mg以上的有43种。 2.野菜是佳味良药 ● 几乎所有的野菜都具有医疗保健价值,含有治病的活性物质,在中药学里占有重要地位。食用野菜,可补充营养、防治疾病。 ● 近代医学表明:有些山野菜有防治心血管病及癌症之功能。如茵陈菜能治肝炎,马齿苋能治疗肠炎,鱼腥草能治疗肺炎,车轮菜能消肿利水,睡菜能治疗烦躁失眠等。 5.野菜味鲜形美 ● 我国野菜种类繁多,约计600多种,能常采食的野菜大约有一二百种,其色、味、形各异。 ● 野菜由于含有各种不同量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番茄素、叶黄素等,因此各俱佳颜。 ● 野菜的香气是由挥发性物质散发出来的,因所含的苷和脂类不同,而香气各自独特。 ● 野菜的味道是由于各自所含的有机酸、糖和绵脆程度等不同,决定了其具有甘甜适口、醇香宜人的味道,有的野菜特别味美可口,为一般蔬菜所不及。 ● 野菜有的形美迷人,如宝塔菜形似宝塔,蕨菜形如龙头,唐松菜幼叶拳蜷酷似猫爪等。 4.野菜是最洁净的 ● 许多野菜享有山珍之王的美誉,究其原因,除了营养丰富、味美可口之外,还因为它们生长在山野,没有受到农药、化肥、污水的污染。如各种蕨菜生于山坡林下,不受“三废”污染,实用安全性高,因此,是一种最“环保”的卫生菜。 5.野菜可调剂蔬食 ● 我国幅员广阔,气候差异悬殊,所以蔬菜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很强,收获和供应有淡旺季之分,生产和销售有不平衡之处,有时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丰富的野菜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蔬食营养宝库,可以弥补淡季蔬菜的不足。由于一年四季都有各种野菜出产,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就可起到补充和调剂食用蔬菜的作用。即使在蔬菜旺季,适量采食一些野菜,也可以增加食谱,调节口味。 6.野菜有经济价值 ● 我国山区广大,且多为贫困山区,合理开发利用山珍野菜,不仅可以调整人们的食物营养结构,而且有经济价值。因为采集野菜投入少,收益大。近年来在国外,特别是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了一股“野菜热”,而且最欢迎我国的一些山珍野菜。如每年都有大量的蕨菜产品出口国外,1t蕨菜干的价格相当于40t大豆,为国家换取了大笔外汇。农民每生产1t盐渍广东菜(黄瓜香)可收入千元以上。 7.野菜有生态效益 ● 许多野菜,如蕨菜、茵陈等繁殖容易且快,茎叶覆盖面大,水土保持效果好。野菜花美丽动人,千姿百态,也是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草种。几乎所有的野菜都是优良的牧草。 ● 有的野菜种子,如珍珠菜、风花菜、香薷、清明菜等可制取油脂或芳香油。所有老菜茎秆叶都可作燃料或具它用,如地肤老茎可作扫帚。 ● 野菜还是“蔬菜的天然基因库”,研究开发野菜,可为引驯培育优质、高产蔬菜提供种质资源。如现已栽培出荠菜等高营养品种。总之,野菜的生态效益很好。 野生蔬菜的食用 ● 野生蔬菜的食用方法基本上可分为生食、熟食和干制后食用等几种。 ● 生食就是把野生蔬菜的食用部分洗净后凉拌、蘸酱或做为其它蔬菜的调味剂。这种吃法,营养成分不会损失或损失很少,但不能去毒去味,所以只是一些无毒、味好的野生蔬菜才可生食。如苣荬菜的食用主要为生食。 ● 熟食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用开水焯后凉拌,像马齿苋、蒲公英、苋菜、荠菜、车前、地肤等均可。也可直接炒食、煮汤或做馅,像马齿苋、蒲公英、荠菜等可直接炒食。但对苋菜、车前、地肤来说,直接炒食或做汤馅有苦涩味,所以在炒食、做汤馅之前必须先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才能进一步加工。 ● 马齿苋、苋菜、地肤也可采其成株经开水烫后,将其晒成干菜,在冬季用其做馅或炒食。特别是马齿苋最适合做成干菜,冬季用于做馅。 野生蔬菜的加工 ● 目前我国野生蔬菜常用的加工方式有:腌制、干制、罐藏。作为规模化生产,主要采用干制和罐藏保鲜为主。 ● 我国野菜加工利用虽已起步,但数量不多,产品甚少。产品主要有:①罐头,如蕨菜、莼菜、柳芽蒿罐头等;②干制品,如笋干、薇菜干、金针菜等;③饮料,如百合汽水、大黄原汁和带肉混合饮料等;④保健营养食品,如用葛根制成的葛粉、魔芋块茎制豆腐等。 野生蔬菜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开发利用率低,资源未充分利用     目前,我国对已掌握的大多数野生蔬菜资源未进行开发利用,据有关资料报道,现今被开发利用的仅占蕴藏量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已开发的也仅限于如马齿苋、蒲公英、苋菜、荠菜、车前、地肤等常见品种,而对其它众多或具特殊价值的野生蔬菜的开发研究甚少,如腊肠树花中VC含量高达2352mg/100g,木鳖叶中VC含量达1045mg/100g,像东风菜、野胡萝卜等具食药、保健兼用的宝贵资源均未被加以充分利用。 以采集为主,保护资源不够 ● 如今,随着人们对野生蔬菜的向往,各地掀起了野生蔬菜热,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缺乏与野生蔬菜资源采集有关的法规,过度采集一些传统名贵野生蔬菜,造成贮量逐年减少,导致某些种类濒临灭绝和资源枯竭,甚至引起土壤沙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保护与利用的不协调。 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单一 ● 目前,我国野菜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较落后,加工制品主要以干菜、盐菜、罐头等居多,精深加工产品和高档产品仅占很少一部分。种类单调,而且产品质量,如卫生标准等得不到保证,包装档次低,不能满足国内外对野生蔬菜产品的多样化的要求,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此外,综合开发利用的渠道、范围窄小,对延长产业链、资源增值极为不利。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 发挥资源优势,扩展资源利用范围     鉴于我国目前对野生蔬菜开发利用情况,应加大科技的投入,有效地掌握野生可食蔬菜的种类、分布、生境、贮量、加工处理、食用价值、生态影响等方面的科学基础数据,在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资源枯竭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扩展对可食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发挥资源潜能,增加花色品种,丰富饮食结构,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合理开发,保护野生蔬菜资源 ● 应加大对野生蔬菜资源考察的力度,加强野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现有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和各类生态系统,保护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遗传资源,是自然保护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 同时,在野生蔬菜资源区建立保护,做好管理工作。有、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集与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枯竭。 ● 并根据不同地区的野生蔬菜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利用现代栽培技术,对野生蔬菜进行驯化栽培,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使野菜资源得到保护。 鲜食、加工并举,综合开发野生蔬菜 ● 要充分合理地利用野生蔬菜资源,在开发鲜食型野生蔬菜的同时要注重加工型的开发,通过深加工使野菜制品系列化、多样化。这对如何保持野菜采后的新鲜度及加工后保持其色彩及风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利用科技手段,完善加工工艺以满足要求。 ● 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野生蔬菜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如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天然色素、香料、果胶、中药成分和其它有效成分提取及其利用等的研究,并利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和测试方法,加深对各种野生蔬菜化学成分的分析测试和了解,以进一步开辟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野菜分布 ● 东北区域:歪头菜、变豆菜、打碗花、桔梗、完达峰斗菜、薯蓣等。 ● 华南地区:龙头菜、铁苋菜、蒲公英、黄花败酱、百花败酱等。 ● 华中地区: 莼菜、玉竹、马兰、蓝泽螺旋藻、水田芥、荠菜等。 ● 西南地区: 绞股蓝、薇菜、分株紫萁等。 ● 西北地区: 北沙参、轮叶沙参、地肤、马蹄草、刺槐花、枸杞子、枸杞等。 荠    菜 ● 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别名荠荠菜、护生草、粽子菜、沙荠菜等。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 形态:荠菜的茎直立,高20-40厘米,单一或基部分枝,被单毛、分枝毛和星状毛。基生叶莲座,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分裂。顶端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圆形,侧裂片3-8对;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白色。短角果扁平,种子两排,浅棕色。花期4-6月份,果期5-7月份。 ● 野生荠菜全国性分布,田间、路边、荒地、河滩、林下、山坡随处可见。 ● 荠菜属耐寒性植物,冷凉和晴朗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底于10摄氏度或高于22摄氏度时生长缓慢。但可耐-5的低温。荠菜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但在较贫瘠的土壤也可生长,不过品质较差。 ● 营养价值 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1.4克、胡萝卜素3.2毫克、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B20.19毫克、维生素C55毫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还含有钾、镁、钠、锰、锌、铜等无机盐及其他维生素类。 食疗作用 ● 止血: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还含有香味木昔,可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起到治疗毛细血管性出血的作用。 ● 降脂降压: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中及肝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 消炎抗病毒:荠菜所含的橙皮甙能够消炎抗菌,有增强体内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并抑制眼晶状体的醛还原酶,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有疗效。 食疗作用 ● 防癌抗癌:荠菜中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预防胃癌和食管癌。 ● 促进粪便排泄: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粪便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 ● 明目: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含量与胡萝卜相当,而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是治疗干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 野荠菜人工栽培 ● 按叶型可分为板叶型和花叶型,可以根据栽培季节选择不同的类型。 ● 初次栽培野荠菜,可从野生植株上采集种子。 栽培要点 ● 栽培季节与栽培方式:春季栽培2-4月播种,应用抽薹较晚的花叶型。夏季栽培6-8月播种,宜用板叶型。晚秋栽培9-10月播种,用花叶型和板叶型均可。野荠菜可单作或与其他蔬菜混作或间作。单作要做高畦,撒播。因其种子细小,可拌细土后播种。 ● 田间管理。生长期间浇水宜用细水喷洒。出现2片真叶时追施粪水和尿素。采收前7-10天追一次较浓的粪水,每次采收后都应追肥一次。注意防治霜霉病及蚜虫等。 ● 采收与留种。植株具10片叶以上或根部直径为1厘米时用小刀挖出,尽量采大留小。育种栽培10月播种,翌春开花结荚。由于种荚成熟后易开裂,必须在其转黄时收割,晾干脱粒后即可留种。 马 齿 苋 ●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 别名长命草、五行草、酸米菜、瓜子菜,台湾通称猪母草。属于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中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为多年生)。 ● 原产于温带、热带地区。除高寒地区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南方各省田间、原野、路旁、庭园均有自生之野生种。自古就有采食马齿苋的习惯。 【文献选录】 ● 《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 《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 《本草拾遗》:“诸肿揍疣目,捣揩之;破壬痫,止消渴。” ● 《滇南本草》:“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滑肠,消积带,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文化欣赏】 ● 唐·杜甫。《园官送菜》:“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意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芭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国”;“又如马齿盛,气拥葵在昏。点染不易 虞,丝麻杂罗纨”。 ● 历史传说:据李绛《兵部手集》载,当年武元衡相国在西川时,患胫疮掀痒不堪忍受,百医无效,百方不挂。及到京,有厅吏上马齿克方,用之便愈。 ● 民间谚语:“马齿苋,沸水炸,人们吃了笑哈哈,为了啥?丑陋的白发消失啦”。 ● 民间传说:上古之时,十日并出,田禾皆枯。二郎神肩挑两山,直赶太阳,太阳无处躲藏,情急之中,见马齿克长得油绿滴翠,郁郁葱葱,便藏在它的叶下。以后,太阳为了报答马齿苋的救命之恩,便始终不晒马齿觅,天旱无雨,其他植物蔫乎乎的,唯独马齿觅绿油如初,开花吐蕊,结籽繁殖。 ● 是一种栽培甚为普遍的茎叶菜,栽培容易,夏季生长快速,产量高,风味优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鲜嫩茎叶含有蛋白质2.3g、脂肪0.5g、酸类3g、粗纤维0.7g、胡萝卜素2.23mg、维生素B10.03mg、维生素B2 0.11mg、维生素C2 3mg、尼克酸0.7mg、钙85mg、磷56mg、铁1.5mg。嫩茎叶作汤、炒食、凉拌,风味独特。 ● 全株入药有解毒、消炎、利尿止痛的功效,中药常作为治疗百日咳、肺结核、痢疾、内痔下血、腮腺炎、疔疮、蜂刺伤等土方良药。 ● 马齿苋全草含右旋去甲肾上腺素,多巴明焦性儿茶酚及少量的多巴-T丙氨酸,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B2、PPC,皂甙。并含有丰富的苹果酸、枸椽酸、氨基酸。全草含生物碱、香豆精、强心甙及蒽醌化合物。 ● 马齿苋鲜品每100g含蛋白质2.3g;钙85mg;铁1.5mg胡萝卜素2.23g;抗坏血酸23mg。马齿苋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美国科学研究最新发现马齿苋富含ω-3脂肪酸是构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和眼细胞的重要成份。马齿苋可降低血压、血脂、抗菌消炎、增强自身免疫力、抗衰老、防辐射具有眼保功效,能促进胰岛素、调节人体内糖代谢,保持血糖稳定。 生物学特性 ● 须根系,株高30-35cm,茎呈淡紫红色,主茎直径达0.9-1cm,粗大,节间7-7.5cm,平滑多肉成圆柱状。 ● 叶多肉质,长倒卵形,似瓜的子叶,全缘,圆头,叶长7-8cm,叶宽2.5-2.8cm,无柄,对生。叶腋发生腋芽二个基部腋芽大,愈向上部的腋芽愈细小。 ● 花小,无柄,集中在顶端数叶的中心,簇生5-6个花,萼片2,花瓣5,黄色,雄蕊12,雌蕊1,柱头1,先端五裂,授精后成为朔果。 ● 种子细小,带有光泽的黑色,千粒重约0.48g,发芽力能保持3-4年之久,如将种贮存于干燥低温处可保存40年。 ● 马齿苋性喜高温高湿,耐旱耐涝,具向阳性,适应性强。发芽温度20℃以上,最适温度25—30℃,随着温度升高,生长发育越加快。肥料以氮素肥料为主。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 ● 马齿苋属C4型植物,生长强健,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为了生产品质幼嫩的茎叶,宜选保水力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同时要注意选阳光能照射到的田块,有利于促进茎叶繁茂生长。  食疗作用 ● 利水消肿,降低血压:马齿苋含有大量的钾盐,有良好的利水消肿作用;钾离子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扩张,阻止动脉管壁增厚,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 消除尘毒,防治溃疡:马齿苋能消除尘毒,防止吞噬细胞变性和坏死,还可以防止淋巴管发炎和阻止纤维性变化,杜绝矽结节形成,对白癜风也有一定的疗效;马齿觉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能促进溃疡病的愈合 ● 杀菌消炎: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 防治心脏病:马齿苋中含有一种丰富的Y-3脂肪酸,它能抑制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酸的生成,帮助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素A2,使血液粘度下降,促使血管扩张,可以预防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起到防治心脏病的作用。 人工栽培 ● 栽培条件:马齿苋性喜高温、高湿、耐旱、耐涝,具向阳性,适宜在各种田地和坡地栽培,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较好。 ● 其发芽温度为18℃,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当温度超过20℃时,可分期播种,陆续上市。保护地栽培可进行周年生产。 ● 种子繁殖:马齿苋目前尚无人工培育栽培品种,因此,进行种子繁殖所用种子都是先年从野外采集或栽培时留的种。其种子籽粒极小,整地一定要精细,播后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即可出苗。 ● 扦插繁殖:扦插枝条从当年播种苗或野生苗上采集,从发枝多、长势旺的强壮植株上采集为好,每段要留有3-5个节。扦插前精细整土,结合整地施入足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扦插密度(株行距)3cm×5cm,插穗入土深度3cm左右,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当的荫蔽,一星期即可成活。 ● 大田栽培管理:播种或扦插后15-20天即可移入大田栽培,移栽前将田土翻耕,结合整地每667m2施入1500kg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或15-20kg三元复合肥,株行距12cm×20cm定植,栽后浇透定根水。 ● 为保证成活率,移栽最好选阴天进行,如晴天移栽,栽后两天内应采取遮荫措施,并于每天傍晚浇水一次,移栽时按要求施足底肥后,前期可不追肥,以后每采收1-2次追一次稀薄人畜粪水,形成的花蕾要及时摘除,以促进营养枝的抽生。 ● 干旱时适当浇水抗旱。马齿苋整个生育期间病虫危害极少,一般不需喷药。 ● 商品菜的采收:马齿苋商品菜采收标准为开花前10-15cm长的嫩枝。采收一次后隔15-20天又可采收。如此可一直延伸到10月中下旬。生产上一般采用分期分批轮流采收。 ● 留种与采种:马齿苋留种的地块一开始就应从生产商品菜的地块中划出,栽培管理措施与商品菜生产相同,所不同的是留种的地块不采收商品菜,任其自然发枝、开花、结籽。开花后25-30天,蒴果(种壳)呈黄色时,种子便已成熟,应及时采收,否则便会散落在地。 蕺  菜 ● 蕺莱又名蕺儿根、菹菜、鱼腥菜、狗贴耳、臭菜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其食用部位为嫩茎叶,开水烫过后,清水漂洗,炒食或做汤、凉拌均可,嫩根茎可腌吃。蕺菜的茎叶有特殊的腥味,所以称它为鱼腥草。早在战国时代,已开始采摘了。 ● 野生在田埂、水沟等阴湿处。现已开始人工栽培,贵州省面积较大。 生物学特性 ● 蕺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呈半匍匐状态,上部分直立,高为30~60厘米,茎下部匍甸地面,节上生根,茎常现紫红色,整个植株带有鱼腥气味。 ● ‘叶为卵形或心脏形,叶全缘,略似甘薯叶。叶脉有茸毛,叶面光滑,叶表面暗绿色,背面紫红色。 ● 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淡黄色或淡绿色;花小而密。 ● 蒴果近圆形,顶端开裂。 ● 根为肉质根,白色有节,根的长度与地上部分茎的长度成正比,节上有少许须根,每节都能萌发芽,每芽都能发育成新的植株,根嫩而脆,微辣带腥。 生物学特性 ● 蕺菜以地下茎越冬,0~5℃时,地下茎一般不会冻死,低于-5℃时,地面要加覆盖物防冻,气温回升到12℃以上时,地下茎生长,并可出土成苗,最适宜温度是16~22℃。 ● 它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喜湿润,怕水涝,但能忍耐短期积水,以砂土、砂壤土为好,但粘性土也能生长。 ● 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些磷钾肥,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地下茎生长粗状。 ● 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不严,弱光照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栽培技术 ● 蕺菜可用种子和分根繁殖。主要采用分根繁殖。 ● 首先选择水源丰富的地块,保水排水方便的地块,冬季深翻土壤,并晒白。亩施有机肥3000~5000千克,耙细后做畦,定植时间长江流域为1~3月,定植时将新掘起的蕺菜地下茎,剪成4~6厘米的短茎,剪地下茎时应从节中段下剪,千万不能在节上剪,因为种茎主要靠节上萌芽生根,长出新植株。 ● 种茎平放在槽中,覆土10厘米后,如果连续晴天,应立即浇水。每亩用种量为25~50千克。 田间管理 ● 定植前已施足基肥的,出苗后一般不追肥。如果发现瘦弱苗,则用稀薄人畜粪尿追施,天气连续数天干旱,则要浇水。久雨不停,则应立即清除田间积水。封垄前勤除草松土,封垄后要促控结合。地上部分疯长时,应适时采收鲜叶嫩茎,控制徒长。地上部分茎叶落黄,叶小茎细,应停止采收鲜叶嫩茎,适当追施肥料,促使发棵。 ● 蕺菜的茎叶均有特殊的气味,故几乎无病虫为害。也不需打药。 ● 采收:蕺菜一般在晚秋和冬季采收地下嫩茎,地上部嫩茎叶可随时采摘食用。 用途 ● 鱼腥草的主要成分是栎素,现代医学证明,栎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利尿、强心、通肠、调整血压,使毛细血管畅通,预防脑坏死和动脉硬化。历代医家主要用于治疗肺痈、肺脓疡、肺炎、肺癌、慢性气管炎等一系列肺系疾病。 ● 蕺菜的新鲜茎叶有独特的药味,加热或干燥后,味道会减轻,所以干燥后才用来泡茶。每天饮用蕺菜茶能够利尿、通便,改善水肿,并且促进血液循环,强化毛细血管。与柿叶或薏苡混合冲泡,更能享受到特别的风味。 ● 蕺菜是传统常用的消毒药草,有抑制毒素等10种药效,所以又称为“十药”。 ● 捣碎生的叶子,可用来治疗足癣、蓄脓症。榨出来的汁也可直接用来敷青春痘。每100克新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6克,脂肪0.4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 ● 全草含挥发油0.0049%,其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根茎挥发油亦含此素)、甲基正壬基酮、月桂醛、月桂烯、柠檬烯、樟烯等。此外,还含有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金丝桃甙、芸香甙以及B-谷甾醇、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瑞诺甙及金丝桃甙。 ● 1、抗菌作用:鱼腥草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80μg/ml。 ● 2、抗病毒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11株(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其非挥发油部分,腹腔注射对流感病毒FM1实验感染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经口或滴鼻给药也有一定效果。 ● 3、免疫增强作用:鱼腥草煎剂和鱼腥草素均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血清备解素的水平,用于慢性气管炎患者可观察到它能提高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给药4日后与给药前比较,血清备介素量成倍增加。 ● 4、利尿作用:因含大量钾盐和槲皮甙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而起利尿作用。 ● 功效:解毒、利尿、强化血管、抗菌、杀菌,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蓄脓症、皮肤病、便秘。 蕨 菜 【文献选录】 ● 《食疗本草》:“补五脏不足,气壅经络筋骨间,毒气。” ● 《本草再新》:“滑肠,化痰。” ● 《本草拾遗》:“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 【文化欣赏】 ● 《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 《笋蕨羹》:“趁得山家笋蕨春,借厨烹煮自炊薪。倩谁分我杯羹去,寄与中朝食肉人。 ● 历史传说:据干宝《搜神记》载,“郗鉴镇丹徒,二月出猎,有甲士折蕨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后吐一小蛇,悬屋前,渐干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也。” ● 蕨菜:又叫如意菜、狼萁、龙头菜。属羊齿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蕨菜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0.43克,脂肪0.36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 ● 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子宫出血,慢性关节炎等症,对流感也有预防作用。 【食疗作用】 ● 清热解毒,杀菌消炎: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应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 ● 下气降压: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 ● 止泻利尿: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 强身健体:蕨菜作成粉皮、粉条代粮充饥,能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人工栽培 ● 选地施底肥整地:虽然蕨的生长对土质的要求并不严格,但也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而且排水良好的地段为宜。 ● 土壤以微酸性为好,PH值应在5.5-6.8之间,一定要施足底肥,在定植前10-15天,每亩撒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耕翻耙平,并作宽1.2-1.5米平畦。 ● 定植:在畦内按50-60厘米行距开深约8-10厘米浅沟,在沟内先坐底水,然后依次摆放采集来的根状茎,根状茎可以截成20-30厘米长种段,然后覆土,并且还要在畦面上盖稻草。 ● 田间管理:蕨菜萌发后,不要采收,让其自然生长,刚萌发及嫩茎时,注意拔除杂草。在5-6月份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7-8月份每亩再追施一次10-15公斤复合肥。7-8月份可用0.1-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1-2次,进入7月份雨季后,要注意排水防涝,以免发生倒伏。 ● 蕨菜经过培肥育壮,种株达到健壮的标准是:9月份霜降前,地上植株繁茂,地下部根茎发达,交错成网,需异地移栽,进行保护地生产的,先将种株在霜降后起出并假植,一个月以后方可移栽在温室内。 蒌  蒿 ● 蒌蒿别名芦蒿、水蒿、黎蒿、水艾,是一种野生蔬菜。以嫩叶及地下根状茎作为蔬菜供食用。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日本以及我国东北、华北等省。生长在山坡、荒滩、河边。每年生草本菊科植物。 ●  蒌蒿有青梗、红梗、白梗三个形态类型。由于青梗蒌蒿叶型大,春季萌发早,产量较高,栽培每以青梗为主。 蒌蒿 ● 蒌蒿的地下肉质茎可生食,香脆可口,但多炒食,嫩叶亦可炒食,或拌和米粉蒸食。民间常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有疗效,无副作用。 ● 蒌蒿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为3.7%,在绿叶菜中名列前茅;胡萝卜素含量为4.35毫克%,高于胡萝卜;维生素C含量为23毫克%,高于番茄;碳水化物含量为9%,故可作酿酒原料。 药用价值 ● 蒌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味甘。有利膈、开胃、行水、解毒等功效。可治胃气虚弱、纳呆、浮肿及河豚中毒等病症。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 西医认为其所含多种营养价值可与马铃薯媲美,尤其根茎含淀粉量高,可为肌体提供热量能源,也可作为神经结构成分和酶、激素的组织成分,为此具健脑与肝脏解毒的功能。 食用方法 ● 蒌蒿主要食用嫩茎,清香鲜美,脆嫩爽口,别有风味,用沸水烫后除去苦味,凉拌、炒食、做馅、作汤均可,还可晒干或腌制。 ● 蒌蒿炒猪肉这道具有江西特色的名菜,还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国宴菜。  植物形态 ● 蒌蒿高60-150cm,根状茎横走,地上茎直立,单一或分枝,单叶互生,具柄,叶柄上有叶片下延形成的翼,茎中部叶片羽状深裂,侧裂片2,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疏浅锯齿,表面几无毛,背面被绒毛,上部叶3裂或不裂而为线形。 ● 头状花序多数,集成狭圆锥状,总苞钟状,总苞片约4列,花黄绿色,边花雌花,心花两性。瘦果小,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蒌蒿喜温暖,耐湿不耐旱,耐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为好。 ● 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在营养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株生长,叶片肥大。短日照有利于开花。 栽培技术 ● 整地:整地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kg,耕翻入土,应高畦种植,畦宽以1.5m为宜,畦向多为东西向,种植南北行,以提高光合利用率。 ● 种植方法: (1)播种:地温10℃-15℃,即可播种,每亩用种量50-85g。一般10天可出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或补苗。(2)地下茎栽种:四季均可进行,挖掘地下茎,去掉老根、老茎,剪成4-6cm,按株行距20cm×20cm平铺于沟中,覆土浇水。(3)扦插:7月份剪取健壮植株上的枝条,去掉上部幼嫩和老化部分,剪成15cm插条,上端保留2-3片叶,按20cm×20cm的株行距扦插,覆土达10cm,浇一次水,过1-2天再浇一次催根水。(4)分株:在离地面5-6em处剪去地上茎,将植株连根挖起,分割成几个单株,使每一单株均带一定根系,按20cm×20cm的株行距定植。 栽培技术 ● 田间管理:在每次采收后每亩追施8-10kg尿素,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要经常保持田间湿润,每次追肥后要浇透水一次。蒌蒿抗病性极强,在营养生长期偶有蚜虫危害,一般用乐果防治。 ● 采收:当蒌蒿株高20-30cm,顶端心叶尚未散开白绿色时,便可采收嫩茎叶。在近地表处割下,除保留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摘掉,用清水洗净后放在阴凉下,用湿布盖好,经8-12小时软化,即可食用。一般20-30天可采收1次。 第7章、芽苗菜 ● 豌豆苗、种芽香椿、萝卜苗、荞麦苗、花生芽以及芽球菊苣等新型芽苗菜是最近几年在我国南北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兴的优质高档、清洁无污染、食用安全的保健型蔬菜。 ● 在塑料大棚、温室和厂房等房室内弱光条件下,利用简易设施进行新型芽苗菜半封闭式、多层立体、苗盘纸床、无土免营养液栽培的规范化集约生产新模式。 概念 ● 1990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首次将芽菜列为按农业生物学分类的15类蔬菜之一,并将芽菜定义为:“豆类、萝卜、苜蓿等种子遮光(或不遮光)发芽培育的幼嫩芽苗”。 ● 199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芽苗菜课题组进一步对定义提出了新见解,将定义修订为"凡利用植物种子或其它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均称为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或芽菜"。 ● 按照上述拓展后的定义,根据芽苗类蔬菜产品形成所利用营养的不同来源,又可将芽苗类蔬菜分为“种芽菜”和“体芽菜”两类。 ● 前者指利用种子中贮存的养分直接培育成幼嫩的芽或芽苗(多数子叶展开,真叶露心),如黄豆、绿豆、赤豆、蚕豆等,以及香椿、豌豆、萝卜、荞麦、蕹菜、苜蓿芽苗等; ● 后者多指利用二年生或多年生作物的宿根、肉质直根、根茎或枝条中累积的养分,培育成芽球、嫩芽、幼茎或幼梢。如由肉质直根在黑暗条件下培育的芽球菊苣,由宿根培育的菊花脑、苦菜芽等(均为幼芽或幼梢),由根茎培育成的姜芽、蒲芽(均为幼茎)以及由植株、枝条培育的树芽香椿、枸杞头、花椒脑(均为嫩芽)和豌豆尖、辣椒尖、佛手瓜尖(均为幼梢)等。 芽苗菜有什么特点?     各种芽菜在植物学分类上分属于各个不相同的科属种,其相互间的来缘关系有近有远,其生物学特性也各不相同,但按食用器官分类,它们则都属于芽苗菜蔬菜,并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 1、芽苗菜较易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 芽苗菜的产品形成所需营养,主要依靠种子或根茎等营养贮藏器官所累积的养分,栽培管理上一般不必施肥,只需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保证其水分供应,便可培育出芽苗、嫩芽、幼梢或幼茎; ● 其中的大多数因生长周期比较短,很少感染病虫害,而不必使用农药; ● 只要所采用的种子等养分贮藏器官和栽培环境清洁无污染,则芽苗产品便较易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优质、高营养、清洁无污染、食用安全)。 2、芽苗菜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 芽苗菜多属于速生和生物效率较高的蔬菜,尤其是种芽菜,它们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产品形成周期最短只需5-6天、最长也不过20天左右,平均每年可生产30茬,复种指数比华北地区一般蔬菜生产高出10-15倍; ● 它们的生物效率可达到4-9,以萝卜苗和种芽香椿为例,萝卜在5-7天内每75克种子可形成500克芽苗,生物效率可达6.7,每平方米可生产3300克产品,香椿在15-20天内,每50-100克种子可形成500克芽苗,生物效率可达5-10,每平方米可生产2300-3300克产品; ● 芽苗菜大多较耐弱光,适合进行多层立体栽培,土地利用率可提高3-5倍。 3、芽苗菜生产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由于大多数芽苗菜较耐弱光、较耐低温,因此既可以在露地进行遮光栽培,也可于严寒冬季在温室、大棚、改良阳畦等保护设施内,以及轻工业用厂房和空闲民房中进行栽培; ● 可采用传统的土壤平面栽培,也可采用无土立体栽培; ● 还可在不同强弱或黑暗的光照条件下进行"绿化型"、"半软化型"和"软化型"产品的生产。 芽苗菜为什么能迅速得到发展? ● 芽苗菜产品富有特色、富含营养、多具食疗保健作用,容易达到食用安全的绿色食品要求,宜于净菜上市、便于精细包装、并可广泛进行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 ● 优质高档芽苗菜生产的新模式及其极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尤其是城市郊区菜农在与农区蔬菜产品竞争中,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一项有效的选择,因此芽苗菜生产也受到了生产者的欢迎。 芽苗菜生产发展现状及展望如何 ? ● 首先供应宾馆、饭店和超市。次后再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 1995年,芽苗菜技术已推广到全国28个大中城市,总产芽苗菜511万盘,栽培面积76.65万平方米;至1998年己迅速覆盖了175个城市,总产量约达到3150万盘,栽培面积472.5万平方米。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队基地、中央警卫团、舟山群岛等一些特需单位也采用了芽苗菜技术。 发展芽苗菜生产应注意哪些问题? ● 在发展芽苗菜生产时首先要考虑销路,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和消费者作广泛介绍和宣传。 ● 在市场销售量暂时有限的情况下,应采取“小批量、多品种、多茬次”以及排开播种、分期收获、均衡上市等措施加以弥补。 ● 芽苗菜生产以离城市、工矿区等消费地点较近的地区发展为宜。 发展芽苗菜生产应注意哪些问题? ● 应进行小包装、精装璜,并应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以确保产品的高档次。种芽菜可采用整盘活体销售,以延长货架期。 ● 在栽培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进行管理,以确保产品不受农药化肥和激素等污染。 ● 当前,我国的芽苗菜生产无论从种类或生产,技术方面均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发挥开拓和创新精神,不断研究开发芽苗菜的新种类,并逐步完善其栽培技术和产后处理技术,以便把我国的芽苗菜生产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芽苗类蔬菜生产技术----籽(种)芽菜  ● 新型芽苗菜生产技术是近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开发的一项新技术,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芽苗菜生产技术投资少、设备简易、效益好、技术易掌握,因此已成为投资者争相投资的热点项目。主要有种芽菜多层立体、苗盘纸床、无土免营养液集约化生产的栽培管理等技术。 一、生产场地的选择 ● 能保持催芽室具20-25℃,栽培室具有16-25℃的温度调控能力; ● 必须有忌避强光的一定光照条件。 ● 必须具有通风设施,能进行室内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应具有自来水、贮水罐或备用水箱等水源装置,以满足芽苗菜对水分的需求。 ● 南方地区生产重点在酷热夏季,宜选择在较易降温的房室内,生产半软化型产品(在室内弱光下形成茎杆较细,叶片较少、色泽较浅的产品);而北方地区生产重点在严寒冬季,可选择在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等耗能较少的保护地设施中,生产绿化型产品(在稍强的光照下,形成茎杆较粗壮,叶片肥大,色泽较深的产品)。 二、生产设施的准备 ● 栽培架与集装架 ● 栽培容器与基质 ● 浸种及苗盘清洗容器 ● 喷淋器械 ● 产品运输工具 种芽菜的栽培管理 ● (一)种类和品种:用来作芽苗菜的种类和品种,要求种子纯度、净度好、发芽率高、种子粒大、芽苗品质好、抗病、产量高。一般豌豆苗生产可采用青豌豆、花豌豆、灰豌豆、褐豌豆、麻豌豆等粮用豌豆;萝卜苗可采用石家庄白萝卜、国光萝卜、大红袍萝卜等秋冬萝卜;荞麦苗可采用山西荞麦或内蒙荞麦等;种芽香椿可采用武陵山红香椿等。另外,在购买种子时除应注意种子质量外,还要考虑到货源是否充足、稳定、种子是否清洁无污染等情况。 (二)种子的清选与浸种 ● 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清选、剔去虫蛀、破残、畸形、腐霉、瘪粒、特小粒和已发过芽的种子。 ● 为了促进种子发芽,经过清选的种子还需进行浸种。一般先用20-30℃的洁净清水将种子淘洗2-3遍,然后浸泡种子。浸种时间荞麦需36小时,豌豆、香椿为24小时、萝卜为6-8小时。浸种结束后要将种子再淘洗2-3遍,然后捞出种子,沥去多余水分。便可进行播种。 (三)播种 ● 播种多在塑料苗盘中进行,播前先将苗盘洗刷干净,并用石灰水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再用清水冲净,然后在盘底铺一层纸张,即可播种豌豆、萝卜和荞麦。但是香椿播种方法与豌豆等不同:1.苗盘铺纸张后要再铺一层1.5厘米厚的珍珠岩,注意珍珠岩要提前加清水,搅拌后挤去多余水分;2.播种的种子必须提前进行常规催芽,催芽温度20℃-22℃,催芽时间约4-5天,需待60%种子露芽时再播种。 ● 播种量以干种子重量计,豌豆为500克左右,萝卜75克、荞麦150克、香椿50-100克。播种时要求撒种均匀,以使芽苗生长整齐。 (四)叠盘催芽 ● 播种完毕后,将苗盘叠摞在一起,放在平整的地面进行叠盘催芽。注意苗盘叠摞和摆放时高度不得超过100厘米,每摞之间要间隔2-3厘米,以免过分郁闭、通气不良而造成出苗不齐。 ● 为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摞盘上面要覆盖湿麻袋片、黑色农膜或双层遮阳网。 ● 催芽应在湿度条件比较稳定的地方或专设的催芽室进行,催芽期间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 (四)叠盘催芽 ● 叠盘催芽期间每天应喷一次水,水量不要过大,以免发生烂芽,但香椿不需喷水,因为珍珠岩所保持的水分已完全能满足需要,此外,在喷水的同时应进行一次“倒盘”,调换苗盘上下前后的位置,使苗盘所处栽培环境尽量均匀,促进芽苗整齐生长。 ● 在正常条件下,4天左右即可"出盘",结束叠盘催芽,将苗盘散放在栽培架上进行绿化。"出盘"时豌豆芽苗高约l厘米。萝卜种皮脱落,荞麦苗高1-3厘米,香椿0.5-l厘米,子叶和真叶均未展开。 (五)"出盘"后的管理 ● 光照管理:为使芽苗菜从叠盘催芽的黑暗、高湿环境安全地过渡到栽培环境,在苗盘“出盘”移到栽培室时应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较稳定的弱光区域过渡一天,以避免发生“芽干”等危害。 ● 为生产"绿化型产品",在芽苗上市前2-3天,苗盘应置放在光照较强的区域,以使芽苗更好地绿化。 温度与通风管理 ● 如果同一生产场地同时种几种芽苗菜,那么室内温度应掌握夜晚不低于16℃,白天不高于25℃。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豌豆苗、种苗香椿较喜欢低温,而萝卜苗、荞麦苗则较喜欢高温。芽苗菜生长前期要求温度范围较为严格,中后期则可放宽一些。 ● 栽培室温度的调整,通风是最重要的调节措施之一。通风利于减少种芽的霉烂和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严重缺失,因此,在室内温度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每天应至少进行通风换气1-2次,即使在室内温度较低时,也要进行短时间的"片刻通风"。 水分管理 ● 由于种芽菜采用了不同于一般无土栽培的苗盘纸床栽培,加之芽苗本身鲜嫩多汁,因此必须进行频繁的补水,一般多采取“小水勤浇”,冬天每天喷淋3次水,夏天每天喷淋4次水。 ● 浇水要均匀,先浇上层、然后依次浇下层。浇水量以掌握喷淋后苗盘内基质湿润、苗盘纸不大量滴水为度。 ● 注意生长前期水量宜小,生长中后期稍大,阴雨、低温天气水量宜小,晴朗高温天气宜稍大,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较大、蒸发量较小时水量宜小,相反时则可稍大。 产品的收获与销售 ● 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豌豆苗播种后经8-9天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约15厘米,顶部小叶己展开,食用时切割梢部7-9厘米,每盘可产350-500克。萝卜苗播种后经5-7天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约6-10厘米,子叶展开、充分肥大,食用时齐根切割,每盘可产500-600克。荞麦苗播种后经9-10天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约10-12厘米,子叶平展,充分肥大,食用时齐根切割,每盘可产400-500克。种苗香椿浸种后,从催芽开始经18天左右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7-10厘米,子叶平展、充分肥大,小叶未长出,食用时可齐根切割或带根拔出,每盘可产400-500克。 ● 采用了整盘活体销售技术,将芽苗菜整盘活体运到宾馆、饭店、超市或菜市场"随吃"、"随卖"、"随割","吃不了、卖不完、喷喷水、照样长",这样既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又可保证食用时的绝对鲜活,因此,整盘活体销售很受市场欢迎。 四、芽苗菜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 烂种:芽苗菜栽培过程中,尤其是在叠盘催芽时,容易发生烂种现象。 ● 芽苗不整齐:芽苗不整齐常使产品的商品率降低,为使芽苗生长整齐,生产上应注意采用纯度高的种子;并应均匀地进行播种和浇水;要水平摆放苗盘,还要经常进行倒盘,以便苗盘有均匀的栽培环境,促进芽苗菜整齐生长。 ● 芽苗菜过老(纤维过多) :芽苗菜栽培过程中,如遇干旱、强光、高温或低温时生长期过长等情况,都将导致芽苗菜纤维的迅速形成,因此在生产管理中应尽量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第8章、多年生特种蔬菜栽培 芦笋栽培 ● 芦笋又叫“石刁柏”、“龙须菜”。原产地中海沿岸一带。以嫩茎供食用,可鲜食或制罐。营养丰富,质地鲜嫩风,味鲜美,柔嫩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比普通蔬菜高得多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还有大量天门冬酷胺、芦亭、胆碱等,对人体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具有一定药用效能。 品种分类 ● 芦笋的优良品种表现为植株抗病性强,嫩茎抽生较早,数量多,肥大,圆柱形,上下粗细均匀,顶端圆钝,鳞片紧密虽在较高温度下也不易松散,见光后是淡绿色或淡紫色。 ● 目前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抗锈病的玛丽华盛顿和玛丽华盛顿500号、华农大芦笋(淡紫和青紫两类型)、台南1号和2号白芦笋。以及适于绿芦笋栽培的加州大学309号、711号和800号、台南3号绿芦笋等。 1 芦笋形态特征 ● 芦笋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植株是由地上部和地下部组成。 ● 地上都有茎、枝和叶;地下都有地下茎、鳞芽、网状肉质的贮藏根和吸收根,冬季地上都遇霜枯死,借地下根茎和根越冬。 ● 翌年春暖后由地下根茎基部的鳞芽抽生地上茎,经培土软化,色白柔嫩,称为白芦笋;若不软化,幼茎出土后见光呈绿色,称为绿芦笋。为食用部分。绿芦笋不及白芦笋柔嫩,但含营养成分比白芦笋多。 ● 嫩茎若任其生长,高可达1.5—2.5米,并发生许多分枝。茎上每节有1片薄膜状的退化叶,称“鳞片”,从叶腋抽生5-8条针状短枝,具有叶绿素,能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称为“拟叶”。 1 芦笋形态特征 ● 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花小淡黄绿色,虫媒花。 ● 浆果圆球形,红色,有种子3-6粒,黑色坚硬,半圆球形,每克约50粒。种子易丧失发芽力,生产上宜用新种子。 ● 雌株较高大,茎秆粗,分枝近,抽茎数少。枝叶较稀疏,而且由于结果实消耗养分多,嫩茎产量比雄株少,也比雄株早衰。 生长习性 ● 芦笋适应性广,性喜夏暖冬凉气候,最适生长温度为18-20℃,高于28℃或低于13℃产量下降。 ● 植株根群旺盛,深度和伸展度都可达2-2.3米以上,但分布在33厘米以内的土层中。 ● 种子发芽后最早发生的是纤细根,其后发生肉质根,在肉质根上再发生纤细根。肉质根是从地下茎节上发生的长条形粗根,含有大量的糖和少量淀粉,为养分的贮藏库,也是向上下输送养分和水分的通道,寿命可达6年以上。 ● 纤细根的作用是从土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每年春季从肉质根的皮层四周大量发生,当年冬季枯萎,第二年春季再发新根,在较温暖的地区,冬天也有纤细根发生。 生长习性 ● 芦笋的地下茎是节间极短的变态茎,节上着生鳞片状的变态叶,叶腋中有芽。每个芽有鳞片包裹着,称为鳞芽。着生在地下茎先端的几个芽特别粗壮,可在大芽的基部发生几个侧芽,每个侧芽各自有鳞片包裹,它们密集在一处,成为一团鳞芽群,春季气候转暖后,各团鳞芽群中的芽按次序逐个萌发成地上茎。 ● 地下茎营养状况好,它发生的鳞芽群多,每团鳞芽群中的鳞芽数多,而发育良好,抽生的地上茎既多又粗,嫩整产量高,品质好。 生长习性 ● 长江流域,越冬的芦笋在春季开始由一个小小的鳞芽抽生发展成为一条肥大的嫩茎,需要吸收大量养分,这些养分是由肉质根供应的,肉质根内的养分是由上年地上茎枝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并输送到地下贮藏起来的。所以,只有上年的地上部生长良好,制造的养分多,嫩茎才能高产、优质。 2 芦笋的栽培技术 ● 土壤耕作 ● 播种育苗 ● 整地和定植 ● 定植后管理 ● 芦笋的采收 ● 绿芦笋保鲜加工工艺 土壤耕作 ● 芦笋一次种植、多年采收要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力强的疏松砂壤土、壤土或冲积砂上为良,经深翻按1.5-2.0米距离挖阔40厘米,深33厘米的种植沟,每亩铺施栏粪或堆肥2000公斤,撒入过磷酸钙30公斤,尿素和氯化钾各7.5公斤,上铺一层表土,即可种植。 ● 苗挖起后剪除枯茎。逐株分开,按肉质根和鳞芽多少分级,一级苗要求肉质根在25条以上、二级苗15-25条。凡肉质根不到15条的劣苗弃去。苗分级后立即栽植。若不能立即栽植,可把苗放到稀泥浆中浸一下,、使肉质根涂上一层稀泥浆不易干瘪。 土壤耕作 ● 栽植时按株距约33厘米,把苗排在沟中,各苗的鳞芽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一条直线,使以后抽生嫩茎的位置集中在畦中央,便于培土。苗的肉质根均匀向四周伸展,稍盖土揿压,使根与土密接,浇淡水粪后再盖松土厚约20厘米。 播种育苗 ● 芦笋虽可进行分株繁殖,保持优良特性。但繁殖系数小而花费劳力多。故大面积生产概用种子繁殖。长江流域在4~5月份播种,以地下4~5厘米处土温达10℃以上时为播种适宜期。在芦笋没有休眠期的南方地区,除夏季暴雨期外均可播种;但以春季3~4月,秋季9~10月为最适宜。 ● 苗圃地宜选砂质壤土,放足基肥。每亩用腐熟堆肥2000~2500千克,全面铺散耕翻入土。筑宽150~180厘米,高15~18厘米的畦作为苗床。 播种育苗 ● 为促进芦笋种子发芽,可用25~30℃的温水浸种3~5天,沥干拌以少干沙或细土,即可播种。在播种沟内每5~7厘米播1粒。种子播后稍镇压,然后盖松土2~3厘米,再薄盖一层草。出苗前要及时浇水,维持床土湿润。出苗后,立即将草揭除。齐苗后疏苗,保持苗距7~10厘米。 ● 育苗期要勤除杂草。当苗呈绿色时,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及氯化钾等加水稀释施入。秋季长江流域的芦笋苗,又有旺盛生长过程,必须及时施1~2次追肥,促进株丝茂盛。但最后一次追肥应在降霜前2个月左右停止,使苗在生长后期能充分积累同化养分培育壮苗。 整地和定植 ● 定植前每亩用堆肥2500~3000千克,全面铺散耕翻入土。地面整平后开种栽沟。采收白芦笋的沟距180厘米左右,采收绿芦笋的沟距约150厘米左右。再用堆肥每亩2000千克在右均匀施于沟底,与土拌匀。其上撒施过磷酸钙每亩30千克,氯化钾6.5千克及人粪尿500~1000千克。肥料上铺一层土,使沟内土面距地面约为6~9厘米,即可栽苗。 ● 定植须在休眠期进行。长江流域宜在秋末冬初秧苗地上部枯黄时栽植。南方无休眠期的地区,一般以3~4月或10~11月定植为好。 定植后管理 ● 苗定植后苗高约10厘米时施一次淡水粪。以后视生长情况,再施1~2次追肥。 ● 夏季高温干旱,要及时灌水。 ● 入秋后结合灌水,施1~2次淡水粪或速效化肥,使株丛茂盛。 ● 田间要做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肥水管理 ● 定植当年春季出苗后施淡水粪,苗长13-16厘米时在栽植沟中培土,厚4厘米,过半月后再培土4厘米,使地下茎埋在土下约16厘米。入秋后,植株进入秋发阶段,苗回青后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人粪10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促使枝叶旺盛,积累养分多,为下年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 定植后第二年,抽生的地上茎增多,为了使植株建成茂盛的上部,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一般仍不应采收嫩茎。施肥的重点应在发生绿色株丛时期。 肥水管理 ● 白芦笋在定植后第三年开始采收,于春季在植株旁浅掘松土,施下人畜粪尿每亩500-750公斤,然后培土。嫩茎采收结束后,在畦沟中央施堆肥或栏粪,每亩2000-2500公斤、人畜粪尿125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氯化钾15公斤。 ● 夏秋间中耕松土后在植株附近施2-3次稀薄人粪尿和氯化钾,促使秋梢生长。 ● 最后一次追肥应在秋梢旺发前(降霜前),至少2个月施完,施肥过迟,会严重妨碍养分积累。 ● 以后每年施肥法同第三年。随着株丛发展,肥料用量要适当增加。 肥水管理 ● 采收绿芦笋的苗定植后第一年的施肥方法与采白芦笋的相同。 ● 第二年春季抽嫩茎前在两畦之间掘深沟,施入堆肥或栏粪、人畜粪尿、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各种肥料的用量约为白芦笋第三年采毕后的一次施肥量的70%。 ● 夏秋间在植株附近施稀薄人畜粪尿和氯化钾2-3次。秋季发蓬前的一次追肥用量较多,降霜前2个月停止施肥。 ● 第三年春季的施肥量比第二年增30%。第四年以后的肥料用量还要适当增加。 肥水管理 ● 芦笋植株生长需要钙。在红壤中,应适当施用石灰,除供给钙外,还有中和土壤酸度和改良土壤物理性的作用。 ● 采笋期间应使土壤中保持足够水分,嫩茎抽生快而粗壮,组织柔嫩品质好。多雨时要及时排水,防止土中积水,以致缺乏空气,妨碍地下茎和根生长。 ● 芦笋植株受大风暴雨吹袭时,容易倒伏。以致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妨碍光合作用,并常引起病害蔓延。为了防止倒伏,应做好开沟排水,不偏施过多的氮肥,必要时须设立支柱。 栽培管理 ● 芦笋植株进入采收期后,为了增加白芦笋产品的长度,必须加以培土。在春季土温接近10℃预计将要出笋之前10-15天,从行间掘土,土块打碎后培到根林上方。培土宽度从定植后第三年开始采收嫩茎为16-20厘米,第四年以后,从23-26厘米逐渐增加到33厘米以上,以地下茎埋入地下26-30厘米为准。如能在畦面插上培土标尺,每次按标尺刻度培土,就可掌握培土厚度,操作方便。 ● 嫩茎采收结束,应即把培土耙掉,使畦面回复到培土前的高度,保持地下茎在土表下约16厘米处。倘若地下茎上方的土层过厚,则会促使它向上发展,造成以后培土困难。 留母茎采收栽培特点 ● 在广东、福建等冬季无霜地区,芦笋的地上茎枝周年生长不凋,植株无休眠期,地下部积累养分少。为了使植株多抽生嫩茎,应在采收期间培养一定数量的茎枝和拟叶,进行光合作用,可增加抽生嫩茎所需的养分。这就是“留母茎采笋”栽培法。 芦笋的采收 ● 芦笋一般种后第二年可开始采收,每年两次,第一次在4-6月,第二次在9-11月,夏季天气炎热,芦笋质量低劣,产量也低,不适采收。 ● 栽培白芦笋,在采收前1-2周要进行培土。春季要在地温升高以后但幼芽尚未出土前进行。所培的土要干燥疏松,使通气良好。不能用粘结成块的土壤进行培土,以免造成幼茎弯曲或因透进光线而使芦笋变成绿色。培土的高度依采收幼茎的规格而定,如采收幼茎的长度需17厘米,培土垄的高度大约需22厘米。整个垄面做成偏平的半圆形。 芦笋的采收 ● 为了不使芦笋露出地面而着色,收获期必须经常注意观察培土无缘无故面的细小龟裂(此小龟裂是由于幼芽从下面顶出来的)。采收的方法是:见到小龟裂后,用左手扒去一点土,见到幼茎的头部后,再扒去一点土,直至看到幼茎的生长方向。然后将右手中的芦笋刀向着幼茎基部所在的方位扎过去,将刀柄向下一撬,把幼茎撬出土。要准确,不要切伤其它未出土的幼芽,也不要伤根,以防病菌侵入。 ● 采收白芦笋时,不管幼茎多么细,只要是已破土而出的,就应采收。采收之后,用手立即把土填入空洞整平。 ● 收下的芦笋用清水充分清洗分级,切成一定长度,每500克捆成一捆并用湿布遮盖,防止照光着色和纤维化使品质变劣。采收之后设法置于6°C以下的条件进行冷藏,以免变坏。 绿芦笋保鲜加工工艺 ● 芦笋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可口,有独特的芳香风味,是一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年国际国内市场对鲜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 由于芦笋嫩茎含水量较高,呼吸作用强,采收后不耐贮藏,因而给芦笋的鲜销和速冻带来了许多困难。芦笋存放1-2d后,纤维老化,颜色变浅,笋体萎蔫、失水严重,甚至开始腐烂。因此,芦笋贮藏、保鲜、运输技术的提高,直接关系到芦笋的质量和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保鲜加工有四个方面。 原料质量要求 ● 鲜销绿芦笋是利用其地上部分的嫩茎,一般加工长度为17-24cm,采收长度为27cm。 ● 鲜芦笋采收时,绿色笋体连同地下部分的白茎一起采收,用特别的小弧形刀,于笋的基部平整地从母体中切离,并随手抹去粘附在笋体上的泥土,然后整齐轻放于预先准备的篮子或箩筐中,在采收筐的底部预先填上布、草等柔软的衬垫物,以防芦笋与萝筐的轻微磨擦造成机械伤。 ● 采笋时间一般在每天早上的9时以前为宜,因为此时前的笋体绿色程度最为理想。采收到的病笋、畸形笋、散头笋及不符规格的细笋等均应一一剔除。 保鲜芦笋的加工工艺 ● 原料验收:即把27cm长的芦笋按验收规定切至20-24cm,粗度为0.8-1.8cm,在12h内加工完成。 ● 冲洗: ● 精选分级: ● 切割: ● 过称、捆扎: ● 装箱:包装箱常用木箱和泡沫箱、纸箱,海运一般用木箱,空运泡沫箱外套纸箱。在盛放芦笋时,应在木箱四周垫上3mm厚的海绵,待笋放满后,再用海绵封面。 贮藏与保鲜 ● 生产上常用通风预冷法处理芦笋贮藏问题。该冷藏法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小,操作容易。因此,在广大芦笋产地应用较广。由于芦笋嫩茎冰点只有0.6℃,不耐低温,因此,冷藏及库房温度不能低于0℃,一般以0℃-2℃为宜。为防止嫩茎失水,冷库内应保持90%-95%的相对湿度。 黄花菜栽培 ● 又名金针花、黄花草、七星菜、忘忧草、安神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花蕾呈针形,橘黄色,经蒸制,烘(晒)干,压扁后即为成品.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 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与香菇,木耳,冬笋并列为"山珍". 食用价值 ●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 ● 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下可减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 ● 食用干品时,消费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去掉残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栽培特性 ● 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或平原地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 可在桑园、果园间作。 ● 地上部分不耐寒,地下部耐-10°C低温。 ● 忌土壤过湿和积水。 ● 春苗到5-6月间从叶丛中抽生花莛,顶端分枝,枝上着生花蕾。适宜温度为14-20℃,采收期气温要稍高;地上部不耐寒,遇霜枯姜,地下部茎和根可在土中越冬,为多年生蔬菜。 ● 抽薹时水分充足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繁殖技术 ● 引种优良品种,第一年引种, 第二年既可收获,第三年亩产可达产300公斤,进 入盛产期后,如果配合科学的栽培技术,则亩产可 达400公斤左右,按现行价格,每公斤原菜11.6 元计算,种一亩黄花菜每年可获得4000元以上的 经济收入. 黄花菜四季繁殖新技术 ● 起挖母株: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以春秋季最好。首先将种植5年以上或密度过大需间挖的植株完整地从土里挖起,抖掉根须及茎上的泥土。其次, 按自然分蘖把短缩茎用手掰成一个个单株。 ● 切根分芽:按自然分蘖的长短、粗细及芽的多少,切根分芽。使每小块带有2-5条肉质根,根须长3-6厘米。分芽小块应选放置在苗圃中培育2个月,再进行大田移栽。 黄花菜四季繁殖新技术 ● 大田移栽:移栽前先整好地,深翻20-30厘米,放入入畜粪、草木灰、堆肥等作基肥,然后按60-100厘米的行株距定点挖穴,穴深20-25厘米,把经过苗圃培养的成活新株移栽进穴内,填土压实根部, 浇定根水然后进行科学管理即可。 采收与加工 ● 8月份是采贮黄花菜的大好时机。 ● 适时采摘:黄花菜一般在每天黄昏时花冠迅速伸长,次日上午开花。根据这一特点,最好在早晨5~8点采摘含苞待放的花蕾。 ● 装筛蒸制:蒸制是决定黄花菜干品质的关键一环。蒸制适度的品质最佳,色泽黄润鲜亮,香气浓郁,成品率高。蒸制过度则质差,色暗,而且成品率低。一般每筛蒸6~ 8分钟即可揭盖。若花蕾由浅黄色变为青黄色,手捏无“哧哧”声,即可出笼。 ● 休汗晒干:出笼后将花蕾倒在晒席上,堆放30分钟休汗。这样有利于花蕾表面糖分收敛,使熟度均匀,色泽美观。一般2~3天即可晒干。干制后的黄花菜易吸潮霉变、生虫,贮藏时要保持通风干燥。 金针菜丰产栽培技术 ● 深翻整地:金针菜具有肥大的肉质根系,需要疏松的土壤条件才能保证其健壮生长。定植前应深翻30cm以上,结合深翻,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普钙50公斤,然后耙平。 ● 处理种苗:首先将短缩茎下层的黑蒂掰掉,剪去肉质根上膨大的纺缍根,剪短到5~7cm,并清除朽根。然后把短缩茎上部的苗叶剪留6~7cm,并去掉残叶。栽前将修整好的种苗放入千分之一的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剂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晾干后待植。 金针菜丰产栽培技术 ● 适时定植:以春秋栽植为宜。秋栽应在土壤封冻前进行,一般在中秋至深秋栽植较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进行为好。 ● 合理密植:为充分利用空间,便于采摘和管理,金针菜宜采用宽窄行丛植,一般宽行75cm,窄行60cm,丛距36~45cm,亩栽1600~2000丛,每丛3片,丛内株距10-12cm,亩用种苗4800~6000片。 ● 适当深栽。金针菜的根群是从短缩茎周围生出的,它具有一年一层,自下而上,发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点,因此适当深栽利于植株成活发旺。一般适栽深度为10~15cm。 金针菜丰产栽培技术 ● 中耕培土。金针菜是肉质根,需在有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才有利于根群的生长发育。中耕具有疏松土壤,增强透性,提温保墒,消灭杂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等作用。 ● 重视追肥。金针菜要求施足冬肥,早施苗肥,重施苔肥,补施蕾 肥。春苗肥应在金针菜春季开始萌芽时追施,一般追施普钙10kg,硫酸钾5kg。苔肥应在花苔开始抽出时追施,一般亩追尿素15kg、普钙10kg、硫酸钾5kg。蕾肥应在开始采摘7~10天左右追施,一般亩追尿素5kg。同时采摘期每隔7天左右叶面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一次,对壮蕾和防止脱蕾有明显效果。 金针菜丰产栽培技术 ● 适时灌水:金针菜在抽苔期和蕾期对水分敏感,此期缺水会造成严重落蕾,应根据土壤情适时灌水2~次,避免因干旱而减产。 ● 防治病虫:危害金针菜的主要病虫有黄花红蜘蛛和黄花蚜虫,可用40%的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但在采摘前10天应停止施药;金针菜常见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叶桔病、黄叶病等。在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多菌灵600~1000倍液进行叶面施防治。    第9章、杂菜类特种蔬菜 黄秋葵 ● 别名秋葵、羊角菜、羊角豆、咖啡黄葵等,属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 原产非洲,世界各国均有分布,美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国家及欧洲、非洲、中东等栽培较多;我国台湾栽培较多,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郊区有少量种植。 ● 近年来在日本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市场上深受欢迎,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保健特色蔬菜。 黄秋葵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 ● 主要以嫩果供食,叶、芽、花也可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等各种营养物质。 ● 黄秋葵还是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保健食物,幼果中含有一种粘性的糖蛋白,经常食用能帮助消化、健胃、整肠,保护肠胃、肝和皮肤、粘膜的作用,对胃炎、胃溃疡、肝脏等疾病均有疗效。 ● 黄秋葵性寒,味甘滑,有健脾益胃、润燥利肠之功效,可治脾虚乏力、肠燥便秘等症。叶苦平、根苦寒,花、种子均可入药,可治恶疮等病症。  生物学特性 ● 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茎直立,基部易分侧枝。因品种而异,株高1.5-3米。 ● 根系发达,吸水、吸肥力强。 ● 叶掌状5裂,有细毛、叶柄较长。 ● 花黄色,单生于主茎各叶腋内,由下部逐渐向上开放,每朵花能结1个果实。 ● 果实为蒴果,形如羊角,倒圆锥形,单果重20-70克,果实生长迅速,谢花后7-1O天为适宜采收期,一次播种后果实连续采收期可达1OO天。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喜温暖、耐热、不耐霜冻。 ● 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12℃以下发芽缓熳。植株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28℃,l0℃以下几乎不能生长,遇到霜冻即死亡。 ● 喜强光,不耐荫,若种植过密,相互遮荫,则生长不良。因此,应选择开阔、向阳的地块,合理密植。 ●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能力强,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最佳。 栽培要点 ● 整地做畦:视土壤肥力情况将畦宽定为70-1OO厘米,沟宽30厘米、深15-18厘米。 ● 挖穴施基肥:每畦挖穴2行,畦宽70厘米的定株行距50厘米×40厘米,每亩种2600窝;畦宽1OO厘米的定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每亩种1700窝。每穴施干农家肥200~300克、氮磷钾复合肥30克,并与穴内土壤拌均匀(肥料不能集中在播种穴内,以防烧苗)。 栽培要点 ● 播种: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最佳。播完后浇透水。播种后5~7天出苗,当小苗长至1O厘米高时开始间苗,每穴保苗2株。 ● 田间管理:黄秋葵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需肥、需水量大,特别在开花期间,如果缺水、缺肥,会导致结果不良,降低产量。定苗后追肥1次,每穴盘状施氮、磷、钾复混肥2克,如明显缺肥,以后每隔1O~15天施追肥1次,施肥量因植株大小而定,每穴5~10克。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 栽培要点 ● 打侧枝:如水肥较足,黄秋葵植株下部的腋芽容易长成侧枝,侧枝不仅结果不良,且易造成植株枝叶过多,影响主茎的正常结果。因此,一旦发出侧枝后,要及时甩陕刀将侧枝切除,幼嫩侧枝可以炒食。 ● 主要病虫害防治:黄秋葵抗病性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苗期和生长初期要注意防治小地老虎啃食幼苗,可用米乐尔O.15公斤/亩施于畦面。大田期主要防治蚜虫,可用“厉克蚜螨”3000倍液喷雾防治。进入开花期后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农药,盛果期主要有小菜蛾危害叶片,需用高效低毒的蔬菜专用农药防治。 栽培要点 ● 采收:采收要及时,过早则产量低,过迟则影响品质。一般花谢后5~9天、蒴果长至1 2~20厘米、果壳尚未纤维化时即可采收。 ● 烹饪方法:除果梗以外,幼嫩的全果均供作蔬菜,切片时仅需切除果蒂,将果实纵向切成片后爆炒即可,可素炒、炒肉、炒泡椒、炒回锅肉、涮火锅等。黄秋葵的烹饪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己的喜爱自由发挥。 甜玉米 ● 又称“蔬菜玉米”、“水果型甜玉米”,具有甜脆、香嫩等特点,是以新鲜果穗为产品的特种玉米类型,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生长期短、栽培技术简单、经济价值高,已成为“三高”农业作物之一,成了世界各国的新兴食品,市场前景很好。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严格隔离,防止串粉:甜玉米与非甜质玉米及其它类型甜玉米之间必须严格隔离,否则串粉后当代变成非甜质玉米,甚至不同品质品种间串粉也会相互影响品质。 ● 隔离方式可采取空间隔离和时差隔离。空间隔离一般要求品种间相距400米以上,如有树林、房舍等屏障,可适当缩短距离;采取时差隔离应使植株叶龄相距7叶以上。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适时播种,起畦种植:春播气温稳定通过14℃以上时可露地直播;夏、秋播应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来确定,最迟播期要保证授粉与采收期气温能在18℃以上。 ● 宜选用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水旱田,尽量避免连作。连种两茬甜玉米、秸秆没有还田的地块,应每亩加施0.5~1公斤硫酸锌,再深翻耙平。 ● 甜玉米种子干瘪,含淀粉少,出土能力弱,播深一般不能超过3厘米。土壤水分要求均匀、充足。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合理密植:甜玉米为果蔬型作物,商品外观要求较高,适当疏植有利于培育大穗和促进籽粒发育,减少秃顶。 ● 南方地区春季阴雨天多,植株偏高,一般亩植3000~3300株为宜;秋季降雨相对较少,日照充足,亩植3300~3500株。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科学施肥:施足基肥肥、巧施种肥和喷施叶面肥,培育壮苗。甜玉米种子不能很好满足幼苗三叶期前自身生长所需营养,前期施足基肥,培育壮苗,是夺高产的关键。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锌0.5~0.7公斤(与农家肥一起沤熟同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3~15公斤(复合肥距种子10厘米左右穴施较好)。 ● 甜玉米需肥量大,生育期短,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及时、足量追肥。3~4叶期亩用尿素5公斤兑水1000公斤淋施,以促进根系的生长,打好高产基础;5~7叶期亩用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加尿素5公斤,肥料点施于离玉米茎秆8~10厘米的畦面上并复土;在大喇叭口期(11片叶左右)增施复合肥8~10公斤;玉米抽穗后3~4天,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可显著增加玉米单苞重。同时也可用磷酸二氢钾、植宝素、核苷酸等进行根外追肥1~2次,提高结实率。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加强田间管理:3~4叶期进行间苗和移苗补缺。间、定苗要掌握除大、小苗,留中间苗的原则,确保幼苗均匀一致。 ● 甜玉米5~7叶时结合施肥、松土、除草,进行第一次培土,即小培土,具体做法是将沟底泥土培植到植株两旁,但不能过多,以不压伤茎叶为标准。进入大喇叭口期后,结合第三次施肥进行第二次培土,即大培土,确保根系不外露,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同时增加营养吸收面积。 ● 拔节后注意保证土壤水分供应,中午出现叶片发暗、失去光泽时,应及时灌水。此外,甜玉米品种多具有分蘖和多穗特性,应尽早除去分蘖。 ● 甜玉米既喜湿又怕积水,一般要求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拔节到抽雄期是甜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期需水量很大,干旱时要灌“跑马水”,遇大雨时要及时排除积水。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及时防治病虫害:甜玉米植株含糖量较高,往往在蔬菜生产区种植且分期播种,受较多种类和数量的病虫为害,常出现世代交替现象,但病虫发生的种类和时间与植株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只要注意调查,不难防治。 ● 1叶期以前:主要以地老虎、蝼蛄为主的地下害虫和菜青虫为害。 2叶期至抽雄期:此期主要有玉米螟虫和大螟、斜纹夜蛾、粘虫和蚜虫等害虫为害。病害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纹枯病等病害。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适时采收,及时处理:不同品种的采收期应根据当季的气温特点及利用要求确定,一般以授粉后18~23天采收较好。春季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适宜采收期一般只有2~3天;秋季采收期处于凉爽季节,适宜采收时间较长。 ● 甜玉米采收后可溶性糖含量迅速降低,风味变差,尽量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工出售时,千万不要用水煮,以免糖分溶解使甜玉米的品质下降。一般加工干净后,用水蒸煮,蒸煮时间以开锅后10—15分钟为宜。 朝鲜蓟 ● 菊科菜蓟属中以花蕾供食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Cynara scolymus L.,别名法国百合、荷花百合。染色体数2n=2x=34。 ● 原产地中海沿岸,系由菜蓟演变而成。南欧及中亚细亚尚有野生种,2000年前罗马人已食用。法国栽培最多。19世纪由法国传入中国上海。 ● 目前,朝鲜蓟的栽培已扩大到北京、浙江、云南等地,但种植量仍不多。此菜产量也不低,一般每亩地产花蕾约1000公斤;叶片可采收多次,产量约3000公斤。这种菜可用种子或分株法繁植,尤适宜我国南方地区栽培。是颇有发展前景的蔬菜品种和开发保健食品的新原料之一。 朝鲜蓟简介 ● 花蕾中的总苞及花托为食用部位,叶柄经软化栽培后可煮食,味清淡。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铁及淀粉等。叶片含有菜蓟素,对治疗慢性肝炎、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功效。 ● 花蕾食用时,先用沸水煮25-45分钟,至萼片易于剥落时取出,用橄榄油、柠檬汁、大蒜、辣椒、盐等调味,有独特风味。 药用价值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用朝鲜蓟研制出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新药“菜蓟片”。 ● 日本的一项研究即已指出:朝鲜蓟不仅可降低胆固醇,还能刺激肝脏制造胆汁,并帮助排尿等。 ● 在美国,朝鲜蓟被作为能排除人体过多水分,可降低血脂、胆固醇等的保健蔬菜。 ● 朝鲜蓟花蕾或叶含菜蓟素、菜蓟苦素、大海米菊素、木犀草甙等成分,故有利肝保肝、降低胆固醇、排除人体多余水分等功用,对咳、喘、痰等症均有疗效,对人体癌细胞也有一定消除作用。 植物学特性 ● 植株分蘖能力强,茎直立,抽苔前为短缩茎,植株高约100厘米,开展度为140厘米。 ● 茎杆粗壮,有灰白色蛛丝状绒毛。 ● 基部叶莲座状,叶型由下而上由椭圆形渐成披针形,下部叶片较大,羽状深裂。无叶柄,叶面光滑,绿色,叶背密披绒毛。 ●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总苞片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革质。花多数,全为管状花,花冠深紫色。 ● 果实为瘦果,褐色,椭圆形。花,果期6-8月。 类型和品种 ● 通常分为法国和意大利两个类型。每个类型又可依苞片颜色分为紫色,绿色和紫绿相间之异; ● 按花蕾形状又分为鸡心形,球形、平顶圆形3类。 ● 现在中国栽培的品种少有分化。 栽培技术 ● 繁殖方法:种子繁殖:9月上旬进行催芽播种,一个月后小苗移植。初冬来临时,茎叶的生长已达到一定程度,具大叶5--6片,株高约30厘米,这样的植株,严寒到来时,虽地上部已枯死,但其根系能安全越冬,翌年开春后,植株生长迅速,能旺盛发棵,5月中旬即可采收花蕾。种子繁殖,必须用纯度较高的种子,否则种性易退化。 ● 分株繁殖:朝鲜蓟若用种子繁殖,成苗慢,生产中多用分株繁殖。10月中旬掘取健壮母株上的分蘖苗,连根留20厘米左右长的枝条,栽于育苗床中。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到露地。 田间管理 ● 为了稳产高产,要选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地,定植前要施足有机肥,亩施2000千克,作高畦,畦宽1.70--2米,每亩栽220--350株,株距为120厘米。 ● 在生长期内要多次追肥。3月中旬,正是茎叶萌发,旺盛生长期,亩追硫胺30千克,在距离植株30厘米处环施,促进叶茂,花茎增多。5月中旬追催蕾肥,每亩施硫胺约25千克,促花蕾肥大。 ● 浇水量及次数,要视天气及植株生长情况而定。 ● 朝鲜蓟病害少,主要是害虫为害。4月份主要是小地老虎为害,防治方法是消灭幼虫于3龄前,用2.50%敌百虫粉剂喷粉,或用10倍的细土制成毒土,撒在植株周围。 草石蚕 ● 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Stachys sieboldii Miq.,别名螺丝菜、宝塔菜、甘露儿、地蚕。 ● 块茎肉质脆嫩,每100g块茎中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15-18g。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中之上品。 ● 原产中国北部,《农政全书》(1639)有栽培及利用的记载。全国各地都有零星种植。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82年引入欧洲,1900年后传到美国。 植物学特性 ● 茎方形四棱,上有倒生长刺毛,基部发生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 ● 叶长椭圆卵形,先端尖,基部心脏形,边缘圆锯齿状,两面具长柔毛。苞片披针形,覆柔毛。 ● 穗状花序,着生2-6轮花,每轮有花3-6朵,小花柄基部有一对刚毛状小苞片,易脱落。花萼钟状,花冠淡红紫色。夏秋开花。黑色小坚果。 栽培技术 ● 有地蚕及银条两个类型。一般用块茎繁殖。 ● 喜温暖湿润,宜选择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可与其他作物间作,终霜前后栽植。 ● 栽植后约经30天出芽,茎高6-10cm时浇水、追肥、中耕除草,并浅培土,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块茎外露。 栽培技术 ● 夏季干旱炎热,要适量施肥。如茎叶生长过盛宜摘心,促使地下块茎发育。秋末茎叶萎缩后可随时采收;也可翌年春季萌芽前采收。 ● 块茎小不易收净,第二年萌发成新株,经选苗,可移栽种植。 ● 留种:采收时选留大小适中的块茎作种,于室外排水良好处用湿沙土与块茎层积越冬,供翌年种植。 宝塔菜的采收加工 ● 采收:秋季10月上中旬当地上植株枯萎后,将其割下运到地外。然后用镐刨出,拣大留小,大的加工,小的重新埋入土中。收回的块茎用水洗净,按大小分级。 ● 加工:盐渍小菜加工:将洗净的宝塔菜用100:35的菜盐比例放人容器内,2天后用22度盐水清洗一遍,放入容器内,重新注入盐水。 ● 蜜饯加工:将原料重量的50%的砂糖加水少许,加热溶化,将原料倒入充分搅拌,糖渍1天,将原料连同糖液倒入铝锅内,加热煮沸。第二次糖煮时,将已煮熟的原料和糖液重新入锅内煮沸,并添加砂糖30%,再煮沸1小时,用铲子铲糖拉丝时即可出锅,包装成小袋蜜饯食品出售。 医疗作用 ● 宝塔菜块茎或全草入药。性味甘平,无毒。 ● 功用: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小儿疳积。 ● 据《饮膳正要》记载:“利五脏、下气、清神”。 ● 《贵州草药》:“清肺解表。全草治风热感冒,根治肺痨”。 ● 《江苏植物志》:“治心痛”。 ● 中医临床用药举例: (1)治风热感冒 草石蚕全草2两,煎水服。 (2)治肺痨 草石蚕根4两,炖猪肺常吃。  ● 锦葵科秋葵属中能形成嫩荚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 黄秋葵五角菱形,表皮呈青绿色,面上有细小绒毛。
/
本文档为【特种蔬菜栽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