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历代方孔圆钱简介

2017-09-01 50页 doc 1M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历代方孔圆钱简介中国历代方孔圆钱简介 从秦半两开始我国出现了方孔圆钱这种固定的钱币形式。随之沿用了两千年之久,并且 影响到了周边邻国的钱币制式。古代日本,朝鲜,琉球和安南等东亚国家纷纷效仿,直到清 末机制铜元的兴起方孔圆钱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半两钱即是圆形方孔半两钱。《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 :“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
中国历代方孔圆钱简介
中国历代方孔圆钱简介 从秦半两开始我国出现了方孔圆钱这种固定的钱币形式。随之沿用了两千年之久,并且 影响到了周边邻国的钱币制式。古代日本,朝鲜,琉球和安南等东亚国家纷纷效仿,直到清 末机制铜元的兴起方孔圆钱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半两钱即是圆形方孔半两钱。《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 :“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关于秦代半两钱的重量,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古今 注》云:“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据关汉亨推算, 秦尺合今制0.231米,钱径一寸二分相当于2.8厘米,不 够标准半两钱的钱径,属于中型半两钱。秦始皇统一货币时铸 的标准半两钱,根据目前出土资料可概括出以下特征:(1)钱 重半两,即12铢,合今7.8克,一般在8克左右,钱径在3厘米以上;(2)钱文属秦小篆,字形宽博,笔划方折规范;(3)制作较精整,周边流铜已经 修磨。汉初统治者一再说“秦钱重难用”,就指的这种标准半两钱。这种钱销一枚可以改铸 轻钱数枚,所以被后来的官方和盗铸者大量销毁,留存下来的很少。(左图的秦半两重为16.2克) 汉武帝行"五铢"钱制沿用至隋末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半两”,改铸“五铢”钱,大小轻重适宜, 制作精美,深受欢迎。五铢钱始 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有周郭,背有内郭,法重五铢(约合3.5克),钱文篆书“五铢”2字,属记重货币,名五铢钱。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铢”。它的标 准重量为4克,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它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确立了圆形方孔, 内外有郭,并发展成为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自汉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汉末年,币制不复 改变。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年)铸行东汉五铢钱。此钱径2.5厘米,重3.4~3.5克,外郭较窄。灵帝时铸“四出五铢”,即钱背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至外郭,其形制、质量 与东汉五铢钱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汉铸直百五铢;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始铸“太和五铢”,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年)铸“永平五铢”,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铸“永安五铢”;西魏文帝大统六年(540年)铸“大统五铢”,形制似“永安五铢”。萧梁 初期,曾铸“大样五铢”;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铸“常平五铢”。581年,隋统一后,另铸“开皇五铢”,结束了长达一百余年币制混乱的局面。唐武德四年(621年)铸“开元通宝钱”,废止五铢钱。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 久的钱币。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王朝和政权,20多个帝王铸行过五铢钱,其铸行情况大 致如下: 汉武帝时,先后铸行“元狩五铢”“赤仄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钱。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 又叫“元狩五铢”(如左图)。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 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 彻底解决私铸问题。汉武帝又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 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 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综观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之缘由, 归结起来,既有巩固其专制统治之所需,也有实现经济控源,充 盈国家府库之必要。但其改革的目的,则是以巩固西汉王朝中央皇权专制为要旨,实现 便利征收赋税,积蓄民财为基本目的。 汉武帝元鼎二年为改变币粗劣轻薄、商民拒用状况,下令币 制改革,铸出以赤铜为廓边、无毛刺、规范工整的钱体,此钱特 征是“铢”侧厚、“五”侧薄,呈倾斜式,史称“赤仄五铢”(如 左图),又叫“子绀钱”。由于诏令以一当五收回郡国五铢,商户 不乐意,且操作不便,元鼎四年武帝只好又下令收回。所以至今 “赤仄五铢”难寻。 左图为“上林五铢”,其特征为:一、钱文严谨规矩,“五 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 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 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 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二、钱型整齐,直 径25-25.5毫米,穿直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 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三、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 克。四、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五、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 星两种。六、三官五铢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 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 细的泥范所造。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 西汉时期五铢钱基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铢是西汉五铢钱中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二十世纪五、 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洛阳烧沟和洛阳西郊先后发掘汉墓群,出土了大 量的汉代铸币,上林三官五铢在两处汉墓中都有出土。 汉宣帝时铸“小五铢”钱。 小五铢(如左图),旧谱隶定为“沈郎五铢”、六朝“鸡目五 铢”或王莽所铸,均不确。今钱币学家据其出土、形制、书体及铜 质等特点,将小五铢钱考释为西汉武帝或宣帝时造,较为恰当。小 五铢径1~1.2厘米,重0.6克左右。“五铢”二字与西汉中期五铢 相似:“五”字交笔弯曲,“朱”头方折,“金”头呈箭镞状或三角 形,“金”与“朱”大体等高。制作工整,铜质精良,边廓光洁; 穿孔上下有横划、半星等纹饰。小五铢及其钱范多出土于陕西西安 附近,且多与西汉中期五铢及钱范同时出土,故钱币学者有析为武 帝亦仄五铢一当五之辅币;亦有析为宣帝时期之明器(即冥钱),系皇室特铸随葬品而非流 通货币。 汉孺子婴居摄二年,王莽铸五铢钱。 东汉刘玄铸“更始五铢”钱。 “更始五铢”(如左图),刘玄建元更始后所铸。传世有更 始二年(24年)五铢钱铜范母。“五”字交笔弯曲,体较长; “金”字头呈等腰三角形,较大,“金”四点排列整齐;“朱” 字头圆折。钱径2.5厘米,约重3.5克。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孙述铸铁五铢钱。 东汉灵帝时铸“四出五铢”钱。 四出五铢又称“四出文钱”(如左图)。所谓“四出”,是指 钱幕从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直线到达外部,这可能是为 了防止锉磨钱背盗铜用的防范技术。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 186年)铸的“四出五铢”比一般“东汉五铢”铸造得要好,钱 的重量也要重一些。它的直径为2.5厘米,穿径约8毫米,廓厚0.15厘米,重3.6-4克。汉灵帝性极贪婪,“帝本侯家,宿贫,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 为私藏”(《后汉书?张让传》)。堂堂一国之君,普天下都是他的,还嫌不够,还要卖官揽钱 以充金库。在这样的昏君统治下,老百姓哪还有好日子。横遭汉灵帝宰割的广大穷苦百姓怨 声载道。“四出五铢”铸行后,人们咒骂说“京师将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 东汉献帝时,刘备铸“直百五铢”钱。 “直百五铢”(如左图)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 入蜀后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后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 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四字,寄廓直读,即价值 “一百枚五铢钱”。其时虽盛行董卓小钱及轻劣、剪边五铢等, 然直百五铢仍属搜敛资财之虚值大钱。面、背有内外廓,多光 背,常见水波、星号等纹饰;少数背铭篆书“为”字,以示铸 地益州犍为郡,系方孔圆钱中最早之记地钱。常背铸或背刻阴 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工”,“王”,“十三”,“七”等字或四出文。 三国时,魏明帝铸五铢钱。 东晋元帝时,沈充铸“沈郎五铢”钱。 “沈郎五铢”(如左图),东晋元帝司马睿,太兴年间(318 一321年)吴兴沈充铸大孔小钱,面文“五朱”,俗称“沈郎 五铢”或“沈郎钱”。径约2厘米,重1.5克上下;铜色发白。 沈郎钱有“五朱”传形者;亦有极少钱文书为“五金”者。前 人有将西汉“小五铢”隶为沈郎钱,实误。又近年东汉墓曾出 土少数“五朱”铜钱、陶钱;汉器中亦有以“五朱”二字纹饰 者,故铭“五朱”者非尽为沈郎钱。 南朝宋文帝时铸“当两五铢”钱(如下图)。 北魏孝文帝时铸“太和五铢”钱。 “太和五铢”(如左图),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九年 (公元495)铸造。形制类五铢钱,然制作粗疏。“太和五铢” 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 大小不一。大者径2.5厘米、重约3.4克,小者径2厘米、 重2.5克左右。太和五铢铸行有限,流通仅在京师洛阳一带, 未成北朝之统一通用货币,故传世及出土数量亦少。 太和五铢为北魏建国百年后的“第一钱”,可惜的是孝 文帝的这次铸行并不成功。其原因一是“太和五铢”铸行后, 只流通于京师(洛阳)一带,而不入徐州、扬州之市,未能成为北朝的统一通用货币;二是 私铸盛行,劣质钱充斥,造成物价不断剧烈波动。 梁武帝时铸铁五铢钱。还铸有“大通五铢”“大吉五铢”“大富五铢”“五铢稚钱”“五铢 对文”等铜钱。 旧谱载: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又铸“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三种 铁钱,背纹皆四出。然此三种铁钱迄今未见出土,传世仅有“大吉”、“大通”两种各数枚, 而铜钱两者均有,铁钱唯“大吉”一品。前泉家有谓六朝时民铸,亦有疑为后人伪作,至今 尚无确论。1935年南京出土萧梁四出五铢合土范一坑,其中以“大吉五铢”、“大富五铢”、 “大通五铢”三钱合一范为最奇。然考其形制、书体等,又与传世大吉、大通钱殊异。 北魏孝庄帝铸“永安五铢”钱。 “永安五铢”(如左图),钱文“永安五铢”直读,“永安”二 字接廓:“永”字下笔、“安”字宝盖与穿廓合成一线。初铸钱光 背无文。因民间盗铸严重,钱多大小不一。一般径约2.2厘米、 重3克左右,轻小者径1.8厘米、重2克,与“鸡眼”、剪边等劣 小钱并行。至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4年)更铸背“土”之“永 安五铢”。北魏分东、西魏后,两魏亦均铸“永安五铢”。传世一 种背有四出纹者,系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541年)所铸。 北齐文宣帝时铸“常平五铢”钱。 “常平五铢”(如左图),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 元550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玉 箸篆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接廓,上横与内廓 合成一线。径2.5厘米左右,重3.5~4.2克。属设计和铸造都 极为考究的泉品。 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 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传世尚见一种背四决 文小钱,另有厌胜钱数种。 西魏文帝时铸“大统五铢”钱。 东魏孝静帝时铸“悬称五铢”钱。 梁元帝时铸“十当五铢”钱。 北齐文帝时铸“两柱五铢”“四柱五铢”钱。 “两柱五铢”(如左图)为南朝梁元帝萧绎,承圣年间(552 —554年)铸。面文“五铢”篆书,钱小孔大,铜色灰暗。最显 著之特点在于:面穿上、下各有一粒完整突起之星号,形同柱 石,故称“两柱五铢”。径2.3厘米、重2.4克左右,一以当十 与女钱、鹅眼钱等并行。“两柱五铢”之两柱星号亦可见于钱背 穿之上下或左右。与梁大样五铢有上下双星钱之区别,在于大样五铢面有穿廓,而两柱五铢 因系粗制而面无穿廓。 “四柱五铢”(如左图)为南朝梁敬帝萧方智,太平二年(557 年)铸。形制及大小轻重等与“两柱五铢”雷同,制作更见粗陋。 因其面穿上下、背穿左右各有一突起星号,状似四颗柱石,故称 “四柱五铢”。四柱亦有列于钱面穿上下各二者,少见。四柱五铢 初出一当小钱二十;因民不行,旋改一当十。然萧梁是年即亡, 故“四柱五铢”不多。 南朝陈文帝时铸“五铢一”钱,有的称为“天嘉五铢”(如下图)。 隋文帝时铸“隋五铢”,其中有“置样五铢”“五铢白钱”等。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 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 廓。“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唯“?”字 左侧多一竖划,横读似“凶”,故有“凶多吉少”之传。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 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径2.4厘米、重3克左右。后炀帝在扬州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世称“白钱”。另有铁钱。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 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 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如半两、五 铢。唐朝赏赐钱“乾封泉宝”是中国第一种年号钱。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 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 以年号、朝代或国名。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如南唐的“大唐通 宝",“唐国通宝”、宋“太平通宝”、明“永乐通宝”、清“康熙通宝”等等。货币称宝是有 其社会意义的,这就是货币的威力增大了。“开元通宝”钱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 的年号,宝文体系铜铸币。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开元通 宝”开创十进位制,每枚重二铢四 为一文钱,积十文钱重一两,即十钱一两“以钱代铢”。 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二百多年而使币制长期稳定。 唐以“文”计数,以钱两为重量单位的宝文钱体系沿袭到清朝历时千年。另相传唐高祖 铸行的“开元通宝”由初唐书法大家欧阳间所书的增文采,被誉书法币。开元通宝钱是我国 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 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乾封泉宝:这是唐代的第一个年号钱,于高宗乾封元年(公元 666 年)铸。从此以后,以后各代所铸钱币均冠年号。大历通宝、建中通宝:两种钱都可能是唐 代的私铸钱。得壹元宝、顺天元宝:安史之乱,唐肃宗于乾元年间(公元 759 —— 762年) 铸行乾元重宝大钱时,史思明占据洛阳铸此钱。两者铸钱的目的,均匀筹措军费。得壹、顺 天钱每枚当开元钱一百。 唐代稀见钱币之中的“乾封泉宝”(如上图),字体楷书。该钱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间所 铸,铸时仅八个月。唐朝政府 速将其回笼销熔改铸开元通宝,这就是乾封泉宝存世不多的 缘由。该钱之所以铸时仅八个月,还有其历史原因。 唐“开元通宝”(如左图): 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开创了新纪元,在钱币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 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 制,废隋钱,效仿西 汉五铢的严 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 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 十文重 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 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唐朝安史之乱叛将史思明铸造于乾元二年 (公元759 年)。面文为“顺天元宝”,形制与“得壹元宝”相同。铸量较 多,有“顺天易得,得壹 难求”之说,但今存已少。背上有 月纹及星月纹,光背者少。曾经发现有一枚背穿上有“天”字 者, 现已流入日本, 不知所踪。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攻占洛阳,自号“大燕皇帝”, 因军事上不顺利,到处被唐军围追堵截,便 迷信于“得壹”钱是不祥之兆。这样,很快就废止并收回了得壹钱,新铸“顺天元宝”钱,“顺天”形制、 比值、色泽均同于得壹元宝。铸量较多,但今存以少。推 行新钱对老百姓而言,是换汤不换药,再次身受其害,苦不堪言。761年史思明同样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公元 907——979 年):黄巢起义瓦解了唐王朝的统治,封建割 据势力纷纷占地为王。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 汉、(后)周五个小朝廷的统治,史称“五代”。我国其它地区则割据为十个小国,他们是: 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经长期战乱, 经济发展缓慢,很少铸钱;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经济稳定并有所发展。十国中除吴越、吴、 北汉、南平四国未铸钱外,其余各国均铸钱。但铸币混乱,地区性强,而且大多数实行通货 膨胀,铁、铅钱充斥,为以后的币制割据性带来不良影响。 开平元宝大钱:后梁太祖开平 年间(公元907 ——911 年)铸: 天成元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公元926 ——930 年)铸。此钱极罕见。 “天成元宝”(如左图)的天成为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 天成年间 (926-929年)明宗废铝锡铸造的劣等钱币,所铸成“天成 元宝”。这种钱在制作上精整,文字十分清晰,钱径约2.3厘米,重3.4 克左右,"天成元 宝"几个字从上往右依次旋读。“天成元宝”因所出 甚少,可谓五代钱中的珍稀之品。 清泰元宝: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年间(公元934 ——936 年)铸。 “清泰元宝”(如左图),后唐中国钱币史上冤案主角之一。 只因为它的宝字隶足象隶书崇宁重宝的宝字。某位权威人士竟突 发奇想,认为清泰元宝的宝字是向崇宁重宝的宝字模 仿。故清 泰元宝早不过崇宁年,一下子把清泰弄到元朝,但元朝找不到清 泰年号,于是就说它可能是供养钱,因为清泰二字象庙宇名 天福元宝:后晋高祖天福三年(公元938 >年)铸。 “天福元宝”(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天祐三年,后晋 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十月,徐知诰称帝金陵,建元升元,改 国号为齐。三年 后恢复李姓,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天福 元宝”是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铸造。当时所铸造既有官 钱也有私钱,官钱仅有铜制,没有铁质,铅制,体形 较大,制 作较精,存世量很少。 汉元通宝:后汉高祖及隐帝乾祐年间(公元947 950 年)铸。 “汉元通宝”(如左图),是中国最早的国号通宝钱, 为五代十国后汉隐帝刘承佑元年(公元947-950年)铸 行,仅行用三年,因国亡停铸。汉元通宝青铜币质,制作 精良,边廓完好,钱文四字隶书直读,稍露真 书气韵,形制 面文制式均仿造开元通宝,系开元钱改范而成,唯易"汉" 字。汉元通宝钱径一般为2.4厘米,重3.5克,钱背有星月 纹的较为稀少,光背的如今 也不多见,均有一定的收藏 价值。 周元通宝(如左图):后周太祖广顺年间及世宗显德 年间(公元951 ——959 年)毁佛寺铜像所铸。背多有星 月纹,又有合背,品类颇多。 “周元通宝”,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位帝王敢于毁佛铸 钱,这在中国钱币史和宗教发展史上都产生过深远而重大 的影响。他们是唐武宗李炎和五代十国时的后周世宗柴 荣。 “周元通宝”始铸于周世宗柴荣显德二年(公元955 年),是五代时期铸行最多、质量最好的铜钱。当时铜材 紧缺,周世宗便下令毁佛铸钱,但遭到佛教徒和满朝大臣的反对。可周世宗柴荣才智过人, 搬出了“舍身饲虎”的典故,他说:“佛祖说以身世为轻,以利和为急,使其真身尚在,敬 利于世,犹欲割截,岂有所惜哉!”意思是说,佛是造福众生的,假如他活者,为了救人, 他的真身都可毁去,又为何舍不得铜像呢?此番言论,说得反对者哑口无言,只好服从。 周元通宝形制仿唐开元钱,制作较精良,钱文整肃端庄,一般的钱直径为2.9—2.5厘米。它与开元通宝的区别是“元”字较扁,“宝”字较小,轮廓稍宽。因为周元通宝是用佛铜铸 的,所以衍生出许多关于此钱能治病的说法。在《书影》中说“妇人手握此钱”,可治难产; 《秋灯丛话》说,清顺治初孝感多病症,或于古钱币中检周元通宝一文,持之即愈,远近宣 传,每文值一缗。 天策府宝大铜钱、大铁钱:十国楚马殷(公元907 ——930 年)据湖南,建天策府,铸此钱。 “天策府宝”大铜钱(如左图)大钱,内外廓齐整,币文真 书,旋读,背面无文,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所铸,时在乾化元年 (911年)。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缺铜,各割据政权较少铸造铜钱,民间 仍是沿用唐开元旧钱。马殷建立的楚,都于潭州(即今湖南长沙), 历六王,分别是马殷、马希声、马希乾、马希广、 马希善、马 希崇,存在了五十五年(896~951年)马殷受梁太祖封为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天策府宝有铜、铁,生精(银)三种,铜者有背龙及鎏金等稀见品。据《十 国纪年》载,早在南唐(937~975年)之前,马殷已铸铅、铁钱,行用于城内,而城外则用 铜钱,而且铅铁等劣钱的铸量不小。左图的钱币约40毫米直径,20克。出自甘肃省。 乾封泉宝大铁钱:十国楚马殷铸。以一当十,尚有铜铸的。钱背各有天、策、天府等字。 开元通宝:十国闽王审知(公元907 ——925 年)铸。有铜、铁、铅三种,背穿上有 星纹或一闽字,穿下有仰月。 永隆通宝大铜钱、大铁钱:十国闽王曦永隆年间(公元939 ——943 年)铸。背穿上有闽字,穿下仰月,穿右有星,也有穿上有星者。 “永隆通宝”(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闽王延羲永隆元 年(公元939年)铸。钱文四字书体,钱文字体在行书、隶书 之间。材质 或铜、或铁、或铅,铜质少见,铅质甚罕。存世量 极少,现国内仅存一枚。古钱珍品。 天德通宝大钱、天德重宝:十国闽(殷)王延政天德年间 (公元943 ——945 年)铸。一个铁钱当铜钱一百文,实行通 货膨胀,筹措内战费用。 五代十国时期南闽政权铸造。公元943年,王审知第三子王延政杀兄自立,称帝于建州, 改国号为殷,建元天德,共历2年,铸造有“天德通宝”和“天德重宝”背“殷”钱。根据 文献记载,“天德通宝”有铜铁两种,但铜钱仅见两枚,铁钱尚无可考品。“天德重宝”背“殷” 钱也分铜铁两种,其中铜钱有大样和小样之分,面文也有隶书和楷书的区别,有“宝”字“足” 部作隶笔,钱币界成 为隶德天宝,极其罕见。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永平元宝、通正元宝、王汉元宝、光天元宝:(公元911 ——918 年)十国前蜀王建铸。 “永平元宝”,(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王建,永 平年间(公 元911~915)铸造。版式为小平钱,有大样[早期]、小 样[晚期]之分,铸工不精,面文粗糙, 钱文“永平元宝”隶书,旋 读;然“永平”二字已近真书,“平”字中竖粗长。径约2.3厘米, 重3克左右。背平夷无文,穿上或有仰月。无大钱及铅锡钱。王建 所铸五种年号钱中,永平元宝传世独少,极为罕见。传世多见一种 文字纤弱之“永平通宝”小钱,系安南所铸。 “通正元宝”(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王建,通正元年 (公元916年)铸。钱文及体制均仿开元钱,然制作粗率。背有星、月纹。 乾德元宝、咸康元宝:十国前蜀王宗衍(公元919 ——925 年)铸。 “乾德元宝”(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主王衍,乾德年 间(公 元919~924)铸造。版式为小平钱,有折五型存世, 然极其罕见,但小平钱存世 较多,价格不高。折五型则为古钱之大珍品。 “咸通元宝”(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主王衍,咸康元年 (公元925年)铸。制作粗疏,钱文不整,八分书兼行书。背常见仰月、星纹等。 广政通宝铜铁钱:十国后蜀孟昶公元(939 ——965 年)铸。 “广政通宝”(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广政年间 (公元 938~956)铸造,版式为小平钱。铜、铁、铅钱并行,存世皆罕。 铜钱尤其罕见,为古钱之大 珍。 开元通宝对钱:十国南唐嗣主李璟保大年间(公元 943 ——957 >年)铸。这是我国最 早的对钱,大、小形式一致,文字分篆书及隶书两种。 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同为南唐嗣主李璟铸。初铸较规整,后减重为三分之一。盗铸纷 起,劣钱充斥。传世有大、小钱。钱文有篆,隶两种,为对钱。 “唐国通宝”(如左图)铸造于李璟交泰元年七月。李璟继承 了他父亲李昪打下的江山,但荒于治理。当时南唐需要一个富有阅历、能审势度势、具有军 事才能的皇帝,但是他做不到。他发动了对闽国的战争,还讨伐过湖南的楚国。都因措施不 当,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劳民伤财,国力也渐渐衰弱。而这时北方的后周在柴荣的领导下 渐渐强大起来,南唐经过与后周 的较量,屡战屡败,不得不放弃长江以北的土地,割地赔 款,向后周屈服,还废了帝号。唐国通宝是在战争需要经费、战败需要赔款的背景下铸造的。 “唐国通宝”版本极多,仅钱文书体就有篆、真、隶三种,篆书以初铸时的当二钱制作最为 精美,但所见不多。其中以大字、细缘小平钱最少见。篆书“国”字呈方形的称为“方国”, 有一种方国的“唐”字篆法独特,笔法秀丽,与普通品迥异,是“唐国通宝”钱中的佼佼者, 也不多见。这几种“唐国通宝”篆书钱,应仔细辨认,否则,很可能把它们当成普通品,而 不觉其珍稀。 “唐国通宝”钱是在南唐战败改为后周显得年号之后铸的,可钱文仍称“唐国”,从中 可见李璟此时的心境,可能是处于“既内心纷扰,又心犹未甘”的状态。而像《虞美人》等 那些著名的颓废、伤感的词句,就是南唐君臣们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大唐通宝”(如左图),公元937年,徐知诰废吴,自 称唐室后裔,改姓名为李昪,建国号 唐,史称南唐,都金陵(今 南京)。其子李璟即位后,于显德六年铸国号钱隶书“大唐通 永通泉货大钱:南唐李璟中兴二年(公元950 年)铸,一当十。篆、隶对钱。 宝” 钱。其后铸“开元通宝”。 “永通泉货”(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宗李璟在位 时期所铸造,文字精良,分为隶书,篆书两种。其隶书钱又有阔 缘,窄缘之分与精 字,细字之分。永通泉货铸期只有大约半年 时间,故当年铸造量不大,现今存世量就更加少了。另还有铁钱 存世,相传为南唐重臣韩熙载所监铸。 唐朝后期,政权割据分裂。徐知诰篡吴称帝后,改 国号为大唐,史称南唐。中宗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代君王,他在政治上就没有其父的英明。当时有个叫钟谟的官员“请铸大钱, 以一当十,文曰‘永通泉货’”(详见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大钱的铸行实际上等于公 开掠夺百姓财富,于是物价高涨,私铸泛滥,人民生活更加困难。由于小钱在兑换中明显吃 亏,故民间匿币而不出,甚至销 钱铸器,以获厚利。随后名为韩熙载的官员建议“铸铁‘永 通泉货’钱,以一当二”,与旧铸并行,更造成“农商失业,食货俱废”。 铁钱:南唐后主李煜于公元 964 年铸。李煜骄奢腐化,国力衰弱,铸铁钱以代铜钱, 引起物价飞涨。 南唐初年还铸过“大齐通宝”及“保大元宝”,但传世极少。 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公元 911 年以后幽州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有铜、铁两种,这种钱是最重的钱。 “永安五百”(如左图),中国古代钱币之 一,五代十 国时 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 所铸造。有铜铁两 种。铜钱存世仅孤品,古钱之大珍。铁钱存世也已 屈指可 数,价格颇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独特,按照右左 上下顺序读,如同“永安一百”,“永安一千”。 永安五百与目前所有的方孔圆钱读法不同,它是先从右 至左横读,再从上到下直读,钱体十分厚重,在27到29克之间。钱径在39至40毫米之间。“永安一百”和“永安一千”较多,“永安一十”和“永安五百”极罕见。 永安五百文字古拙,史籍不见记载,钱币学家根据形制与出土地点定为唐朝末年的幽州, 也就是现在 的北京。当时军阀割据,兵戈不绝,行武出身的深州(河北涤县)人刘仁恭借 助太原人李克用之力,于乾宁二年(895年)攻占幽州。得志不思图报,反而与李克用交恶。 并且四处树敌,发兵南下争夺梁太祖朱温的地盘。公元899年一举攻陷贝州(河北清河县), 并将城中男女老幼暂尽杀绝,并且投尸河中,又洗劫百姓钱财。将掠夺来的铜钱搬到房县大 安山上(今北京市房山县),凿穴而藏,藏毕后杀工匠灭口。并在大安山顶筑宫殿,聚美女, 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还幻想长生不老。永安钱正是此时铸造。天祐十年,后唐攻克幽州, 刘氏全族被俘,合门受诛。清朝末年,大安山下的农民(也包括稍远一点的杻林水,史家营, 板桥,潭拓峙一带)在耕地时掘得许多永安铁钱,由于无知,多融于铁水做农具。 “永安一千”(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 仁恭,刘守光父子 所铸造。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 价格极高,为古钱珍品。铁钱存世量也 已不多,能得善价。 此外“永安一千”面文形制独特,按照右左上下顺序旋读, 如同“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十”。 “永安一百”,中国古代钱币之一,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 造。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极少,铁钱存世亦不多,但多于铜钱。两者价格皆较高。此外“永 安一百”面文形制独特,面文按照右左上下顺序念,颇为独特。 另铸有“永安一十”、“永安五百”、“永安一千”钱。 铁五铢、铁货布:亦为幽州刘仁恭父子铸。铁五铢用隋五铢钱范铸造,铁货布则用王莽 货布铁范,但背文有“三百”两字。 铁顺天元宝:刘仁恭父子用史思明钱模铸。背文加“百”、“千”。 应圣元宝(背拾)乾元重宝(背当百)应天元宝(背当万):幽州刘仁恭父子铸。他们 父子铸的全是大面值减重货币,因流通范围不广,影响不大。 “应天元宝”(如左图)是五代十国期间燕王刘守光在应天元年 (911年)铸造的钱币。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历史上的“五代十国”阶段。五代初期,刘仁恭 之子刘守光于后梁乾化元年自号 “大燕皇帝”,改元“应天”。燕王刘守光在应天元年(911年)铸造了“应天元宝”,北燕是一个很小的政权,存在仅三年(911年—913年)。“应天元 宝”为试铸币,其存世量非常稀少,华光谱所著《中国古钱大集》将此钱币定为一级, 无定价。燕王刘守光在应天元年(911年)铸造了“应天元宝背万”、“乾圣元宝背百”及 “应圣元宝背十”等流通钱币。由于“应天元宝”背面字体不清,到底是“万”还是“天” 是历代泉家所争论的话题。 乾亨重宝:公元 907 年唐清海军节度使刘隐据岭南称王。其弟刘龑于公元 911 年继位,917年称帝,立国为“汉”,建都广州,史称南汉。刘龑于乾亨元年(公元917 >年)开铸乾亨重宝铜、铅钱。过去认为乾亨铅钱是我国最早的铅钱,近年发现五铢钱中也有铅铸的。 “乾亨重宝”(如左图),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政权乾亨元 年 (公元917)铸造。铜质,制作不工整,字体之间流铜较多。另有“乾亨通宝”铜钱, 存世均极少。乾亨二年,又铸 造“乾亨重宝”铅 钱,文字拙劣,有传形及背穿上“邕”字 者,出土很多,价格不高。 本泉痴藏有一品乾亨重宝背邕铜钱,直径23.5毫米,厚1.5毫 米,穿口0.8毫米{广穿}字体工整,绝无断笔,正背外廓均有稍,穿口无流铜现象,背一 ‘邕’ 字,极为深峻,应是铅母或铅范铜钱。 (公元 960 —— 1279 年): 一、北宋钱币: 我国封建社会从宋代开始走向衰落,除北宋前期经济有比较稳定的发展外,由于统治阶 级的穷奢极侈,加上外族入侵,与辽和西夏的战争连绵不断,国家经济状况日渐恶化。宋太 祖建隆元年(公元 960 年)至仁宗庆历四年(公元 1044 年),八十多年间所铸行的钱币都是不减重的正常小平钱。庆历五年( 1045 年)铸行庆历重宝当十钱以后,从此“折二”、 “折三”、“当五”、“当十”的通货膨胀铸币成为经常化。宋代铸钱多而复杂。除少数外,每 个帝王的每个年号差不多都铸钱,而且铸几种钱。钱币往往又分地区流通,形成了货币流通 的割据性和分散性。 宋元通宝: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 960 年)铸。背穿上有星月纹,其纹或在穿左、穿 右、穿上、穿下。版别甚多。又有铁钱,但主要流通于四川。 ”宋元通宝”(如左图),是宋代的第一种铸钱, 铸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51年,钱式沿袭“周元通 宝”成规,为小平钱。钱文顺读,是国号加宝文 的国号钱。后宋太祖传位于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 于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铸“太平通宝” 钱,钱式同“宋元通宝”。当时四川及福建出铁钱。 福建所出铁钱,背郭清晰,铸工颇精,大受欢迎, 于是又推出一种直径4.2厘米的当十大钱,书法铸工均不错,背穿上有一个圆点,可能是一 种纪念钱,现存世不多。这两种“太平通宝”都为五代风格,而铸工精整,深厚淳朴可比开 元钱。 太平通宝: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元年( 976 年)年铸。有铜、铁两种,仅有小平、铁 钱兼有大钱。此钱是北宋第一种年号钱。 “太平通宝”(如左图),北宋太宗赵光义,天平兴国年间 (公元976~公元984)铸,为宋代第一种年号钱。形制和宋 元通宝相似,钱文书体以真书兼八分,光背或有星月纹。小平 钱出土很多,另有铁钱和铁母,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折 十。 淳化元宝三体钱:太宗淳化元年(公元 990 年)铸。有真、行、草三种书体,据说是 太宗赵光义亲笔所书,即所谓的“御书钱”。北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开 始铸造。相传钱文为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即所谓的“御书体”,分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 体,而楷体一种的“元宝”二字仍然属于“隶书”。顺时针旋读,光背。 淳化元宝佛像金钱(如左图):我国最早发现宋代“淳 化元宝”佛像金钱是在1988年春。当时一个建筑施工队在 佛教圣地五台山中台顶(即翠岩峰)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 出一千多枚在背面刻有两尊佛像的金钱,经考古学家和钱币 专家鉴定,这就是我国宋代淳化年间铸造的“淳化元宝”佛 像金钱(图一)。从实物看,该钱径24mm,厚1.2mm,穿径5mm,佛像凸出浮雕2mm,每枚重12g,成色在96%以上。该钱出土后曾被民工私分并倒卖,后来贩到香港钱币市场,一 枚金钱刻换一辆高级轿车,其珍贵程度令人咋舌。我国当代收藏家、著作家、钱币鉴定家华 光普先生在其专著《彩照中国古钱目录》(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2003年3月第1版)中,把该钱评定为一级。每枚价值10万元人民币。这种佛像金钱以其造型独特,雕刻细腻,图案精 美和花纹精细的特有魅力,以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赢得广大佛教信徒和钱币爱好者的青睐。 宋代是我国古代金属铸币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由实物图,我们可以看到,钱币正面 刻有行书“淳化元宝”四字。字体为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书,笔法隽永流连,十分洒脱。宋 太宗一生酷爱书法,他即位后,留意翰墨,叫人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帖。于淳化三年编刻成 宋代著名的《淳化阁帖》,拓赐给大臣,由此重刻翻摹,使帖学开始在宋代盛行。钱币背面 的两尊佛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右边为手持莲花,正结枷跌坐于八叶莲花宝座之上的观音 菩萨。宝座底下祥云缠绕。左边为头上结发,双手合十,颜貌天真活泼,身体微向右侧站立 在莲花瓣座上的善财童子,好一幅“童子拜观音”的画图。 至道元宝三体钱:太宗至道年间(公元 995 —— 997 年)铸。亦为宋太宗的“御书钱”。 “至道元宝”(如左图),北宋太宗赵光义,至道元年(公元 995年)铸。钱文有楷书、行书、草书三体,相传由宋太宗赵光义 手书“御书体”。此钱当时铸造量很大,流传至今极多。另有合背 钱及铁钱,相对稀少。 咸平元宝小平、折二、折三:真宗咸平年间(公元 1004 —— 1021 年)铸。只有真书一种,并有铁钱。 “咸平元宝”(如左图),北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公元998~ 公元1003)铸造,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钱,另有大型 阔缘厚肉钱。书体有楷书,真书,和篆书,材质为青铜,红铜, 白铜。铸工颇为精美。 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皇宋通宝:均匀宋仁宗时铸。都是对钱,并有铁钱(明 道钱无)。皇宋通宝不是年号钱。皇宋通宝有一种钱文为九叠篆者,颇罕见。 天圣元宝: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铸,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 铜钱为小平版式,另有铁钱有小平,折二版式。 明道元宝:安南(今越南)李太宗乾符有道四年十月改纪元为明道元年(即中国北宋庆 历二年),铸明道元宝年号钱,分铜、铁两种小平,皆为隶书,其钱文读法与北宋明道钱相 同。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宋明道钱稍大,币径一般25毫米;安南钱形小,币径一般22毫米。?宋钱文为真书体;安南钱文为隶书体。至于篆书钱,皆为宋钱。安南明道钱存世量 少于宋明道钱。近年发现宋明道有背文者,推定为“铅”字, 铸造规整,是目前所见北宋 钱中有背文钱的最早者。 景祐元宝: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所铸。钱文有篆书,楷书二 体。铸造量大,存世极多。另有小平铁钱,存世较少。 皇宋通宝: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非年号钱。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篆书中另有九叠篆者, 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 皇宋通宝之九叠篆 : 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有一种俗称“皇宋九叠 篆”的钱币尤为珍贵。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秦汉无此 制,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 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 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最大 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 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 称之为九叠,“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九叠篆盛行于唐、 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现 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康定元宝小铁钱: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 1040 年)铸。康定元宝小平仅见铁钱。 “康定元宝”(如左图),北宋仁宗赵祯,康定元年(公元 1040年)铸。现仅发现小平 铁钱,钱文 隶书,直径2.3厘米, 重5.75克。因康定年号仅存1年,故康定元宝存世量较少, 是存世量巨大的北宋钱币中的存世量比较稀少的品种之一,历 来为泉家所珍爱。 庆历重宝:仁宗庆历五年(公元 1045 年)铸,有铜、铁两种,铜铁有当十大钱。钱文 有真读、旋读。又曾命河东等三州铸庆历重宝大铁钱。 “庆历重宝”(如左图),北宋仁宗赵祯,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铸造“庆历重宝”大铁钱,钱文规整,铸造量颇大,存世较多。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铸当十铜钱,有直读,旋读两种。还有铜制,铁质小平钱,铁质稀少,比较珍贵。 至和元宝、至和重宝、至和通宝:仁宗至和年间(公元 1054 —— 1056 年)铸。均为 对钱。重宝有折二、折三钱。折三钱中有的背面有“虢”字的,是宋钱中纪地最早者。折三 钱又有直读、旋读之分。 至和元宝,北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铸造,另有“至和通宝”和“至和重宝”,均为对钱。“至和元宝”小平钱有隶书,楷书,篆书三种书体。“至和重宝”有折 二、折五钱,存世量少。折五钱背有“坊”,“虢”等记地名者更为稀少。另有铁钱。“至和 通宝”铸造量大,存世极多,为常见品。 至和重宝,北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铸造。“至和重宝”有折二、折五钱,存世量少。折五钱背有“坊”,“虢”等记地名者更为稀少。另有铁钱。另有“至和通宝” 和“至和元宝”。 至和通宝:北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铸造,“至和通宝”铸造量大,存世极多,为常见品。 嘉祐元宝、嘉佑通宝:仁宗嘉祐年间(公元 1056 —— 1063 年)铸。元宝为三体书,通宝为对钱。 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铸行的嘉祐元宝和嘉祐通宝。铸造量大,存世极多,为 常见品。钱文 楷书、篆书二体,旋读、光背。为小平 对钱,制作稍逊,大小厚薄不等,配对欠佳。 治平远宝、治平通宝:英宗治平年间(公元 1064 —— 1067 年)铸。各有真、篆、古篆三种书体。 治平元宝: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公元1067)铸造。为对钱,各有楷书,篆 书,古篆书三种书体,直读,旋读皆有,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6克。有背四出纹版式,且通宝,元宝成对。 熙宁元宝、熙宁重宝、熙宁通宝: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公元 1068 —— 1077 年)所铸。 元宝和宋宝均为真、篆书对钱,元宝只有小平钱,重宝只有折二钱,版别均极多。通宝有小 平及折三铁钱,无铜钱。 熙宁元宝: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铸造。小平钱,篆书,楷书成对,旋读,版别很多,背上有衡字者和隶书者少见。另有“熙宁通宝”和“熙宁重宝” 钱存世。 熙宁重宝:熙宁重宝是北宋的铜钱,为宋神宗(1068年)时期铸造的。按大小可分为小平(较五角硬币稍大)、折二(较一元硬币稍大)、折三,其中折二折三又分别有隶书、篆 书之分,共五种。其中折二最为普通。这几种铜钱都是普通品种。熙宁重宝(繁体)有五种, 铜制,光背。大小分为小平(较五角硬币稍大)、折二(较一元硬币稍大)、折三,其中折二 折三又分别有隶书、篆书之分,其篆书品又分长冠与短冠,其中长冠钱比短冠钱稍微稀少, 因此价格比短冠稍贵。 熙宁通宝: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铸造。熙宁元宝小平钱,篆书,楷书成对,旋读,版别很多,背上有衡字者和隶书者少见。另有“熙宁元宝”和 “熙宁重宝”,重宝折二钱,直径3厘米,重7.5克,有篆书,楷书,隶书三种,版别也多, 铸量极大。“熙宁通宝”小平铁钱较少见,铜钱存世量数以枚计,极其稀少。另有折二,折 五铁母存世。 元丰通宝(如下图):神宗元丰年间(公元 1078 —— 1085 年)所铸。铜钱有小平及折二两种,均篆、隶、草三体,但隶书者颇少见。又有铁钱。元丰钱版别极多,据说隶书元 丰钱钱文为苏轼所书,称“东坡元丰”。 元祐通宝(如下图):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及铁钱。篆、行二体对钱,钱文传为司 马光、苏轼书写。小平钱有背上有陕字者。 绍圣元宝、绍圣通宝:皆为篆、行对钱,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通宝只有小平。两 种钱都有铁钱。 绍圣元宝: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铸造。对钱,书体有篆书,行书,隶书 几种。“绍圣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铜、铁钱。小平广穿者较多,另有背星月纹 者。哲宗朝另铸造有“绍圣重宝”。 绍圣通宝: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铸造。对钱,书体有篆书,行书,隶书 几种。“绍圣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铜、铁钱。小平广穿者较多,背有星月纹者 也多。“绍圣通宝”铜钱仅见小平楷书,存世稀少。 另有“绍圣重宝”存世,为孤品,无定价。 元符重宝、元符通宝:有小平及折二篆,行对钱。以上两种年号钱是哲宗元佑至元符年 间(公元 1086 —— 1100 年)所铸。 元符通宝:元符通宝铸于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元符通宝」有篆、楷、行三种字体,又有铜、铁两种材质。字迹端丽,面文从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读,钱背光而无文。 形制与元祐、绍圣大致相同,而数量却较少些。楷书小平钱与折三大铁母都是稀世珍品。楷 书小平钱形态工整而品格俊美。本世纪天津发现的钱径4.5厘米的篆书大钱,更是绝品。 圣宋元宝:有铜铁小平、折二钱及折五铜钱。篆、行对钱,制作精美,版别亦多,是徽 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 1101 年)所铸。 圣宋元宝,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铸造,是仁 宗“皇宋通宝”之后的又一种不以年号命钱名的非年号钱。“圣宋 元宝”钱有小平,折二对钱多种。钱文以篆书、行书两种书体书 写、字多变化,皆从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读,钱背光而无文。小平 钱钱径2.5厘米,重4克左右。折二钱钱径约3厘米,重7.8克, 平钱中佳品很多,尤为珍贵的品种是真书面文,篆书长“宝”盖, 以及背文“当五”。 崇宁通宝、崇宁元宝、崇宁重宝:徽宗崇宁年间(公元 1102 —— 1106 年)所铸。制 作极精,钱文铁画银钩,称“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书,书法自成一家。通宝有小平、 折十两种,后者尤多见,并有铁钱,又有合背钱。元宝钱形制有二,一种稍大者钱文隶书。 重宝为隶书钱,形状大小不一,因初行当十大钱引起严重私铸,乃改当三。重宝又有当二的 夹锡钱。 大观通宝(如下图):徽宗大观年间(公元 1111 —— 1118 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当十数种。钱文亦为徽宗瘦金体,颇精美。又有铁钱及合背钱。 政和通宝、政和重宝:有小平、折二,并有夹锡及铁钱,钱文为篆、隶对。另有政和元 宝铁钱,为陕西所铸,极罕见。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铸造。“通宝”有小平,折二型铜钱及折三型铁钱,对钱,有数十种之多,篆书,隶书二种书体。特色 之处是隶书中杂有楷意,有时也称作楷书。小平铜钱存世量大,版别复杂,变化多在“政” 和“通”上。铁钱铸造量极大,现在存世较多。另有珍罕的银质“政和通宝”,古泉大珍。 “政和重宝”为折二钱,楷书,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重和通宝(如下图):重和年间(公元 1118 年)铸。小平对钱,流传较少。 “重和”为北宋徽宗第六个年号,宋 徽宗在位24年(1101--1125),共用七个年 号,其中使用最短者为“重和”,仅为三个 月(1118.11--1119.2)当时,正值北宋南宋交 替之期,苟守江南的宋徽宗,一面对北方 外族侵略者奴颜婢膝,一面对广大的劳动 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实 则“重”而不“和”!其间所铸之重和通宝,小平,光背,钱文为隶书,篆书对照,字文俊 美,厚肉深郭,深受历代钱币收藏者的珍爱。又加之其行用时间极短,因战乱朝代更换等各 种原因,存世极少,因此其经济价值亦很高。“重和通宝”钱在形制上独有特色;面上布置, 除文字大小一致,上下左右互相对称外,连空白也成斜线对称。结构宽博,构思缜密;钱文 笔画匀称,与轮廓浑然一体,规整精致。足见铸工精良,匠心独运。 就钱文而言,也有其独特的地方。首先,无论篆书还是隶书,都保其方正风格。且隶书 于平直之中见圆润,篆书于圆润之中显平直。隶书隶“贝”开足,篆书圆“贝”开足,二部 首把“八”两笔写成这种形式,突出地明了方正和稳健。其次,笔画流利多姿,韵致生动; 笔力拙朴浑厚,雄豪磅礴,比起“崇宁通宝”等“瘦金体”,更加显得俊逸潇洒。“重和通宝” 为北宋第八帝徽宗“重和”年间所铸。其珍罕主要表现在“重和”时间最短,铸钱较少上。 北宋166年,历九帝,35个年号,铸年号钱30种,类别版面无法统计。 宋徽宗自公元1101年登基至1125年退位,在位24年,共铸了“建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年号钱。在这些年号钱中,“重和”年号使用最 短,只有三个月,其珍罕显而易见。其次,“重和”年号在北宋历史上不寻常的经历,也表 明了“重和通宝”不寻常的价值。据史载,宋徽宗“政和”(1111年——1117年)年间,政 治操纵在蔡京、童贯等人手中。他们结党营私,荼毒生灵。徽宗在奸臣的唆使下,不仅对北 方的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还在江南搜刮奇花异石,金银财富,用“花 石纲”运往京城。由于宋王朝对劳动人民的搜刮无孔不入,在河北、山东形成了以宋江等人 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声势浩大:“横行河朔,转掠十郡”,使北宋几万名官兵不敢接近。眼 看“政和”不和,徽宗于1118年11月改“政和”为“重和”。但由于徽宗并没有放松对人 民的搜刮,起义军活跃于京东西路、京东东路,宋王朝政局受到极大的威胁,“重和”实际 上“重”而“不和”,于是,徽宗不得不于1119年2月又改“重和”为“宣和”,以加紧对农民起义军进行镇压。由此可见,“重和”时间虽短,却为北宋王朝的灭亡埋下了“内患” 的种子,为北宋的灭亡写上了凝重的一笔。 宣和通宝、宣和元宝:徽宗宣和年间(公元 1119 —— 1125 年)铸。均篆、隶对钱,传为御书。通宝有小平、折二。元宝仅有小平。自圣宋钱始至宣和钱,皆徽宗时所铸,为中 国方孔圆钱中之最精美者,尤以圣宋、政和、大观、宣和等钱冠绝群钱。 宣和通宝: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宋钱中,徽宗钱从它的制作、书法来看,都是 中国古钱币的杰出代表。宋徽宗从1100年到1125年在位,铸造发行了建国、崇宁、大观、重和、宣和六种年号钱,以及“圣宋”一种国号钱。宋徽宗年号钱的钱文版别有近百种,不 少是他亲笔书写的,字体包括隶书、篆书、行书以及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他铸的方孔钱 是中国方孔钱中制作最为精美的钱币之一。因而不少的书法家也收藏他的年号钱。宋徽宗用 自己独创的“瘦金体”亲笔御书了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 庄秀丽,运笔挺拔俊秀,素有“铁划银勾”之称。 宣和元宝:徽宗宣和年间(公元 1119 —— 1125 年)铸。均篆、隶对钱,传为御书。通宝有小平、折二。元宝仅有小平。自圣宋钱始至宣和钱,皆徽宗时所铸,为中国方孔圆钱 中之最精美者,尤以圣宋、政和、大观、宣和等钱冠绝群钱。 靖康元宝、靖康通宝:宋钦宗公元1126—— 1127年铸。时值金人南侵,所铸钱极少,传世不多。元宝、通宝都有小平及折二钱,近发现有折三钱,通宝兼有铁钱。 二、南宋钱币(公元 1127—— 1279 年): 建炎通宝、建炎元宝、建炎重宝:高宗建炎年间(公元 1127—— 1130 年)铸。都有小平、折二、折三钱,皆对钱。通宝背有些有“川”字的。 (上图为建炎通宝) (上图为建炎元宝) (上图为建炎重宝)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建炎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铜,铁钱,钱纹 篆书,楷书成对,铸造量较大,版别复杂,有大字,小字之分。“建炎重宝”不多见,为折三篆书,铜,铁钱均有。“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皆为古钱大珍。 绍兴元宝、绍兴通宝:高宗绍兴年间(公元 1131—— 1162 年)铸。均有小平、折二钱。 通宝尚有折三钱。均篆、真对钱。元宝折二背有星月纹。通宝背有利字的铁钱,为利州所铸。 (图为通宝,无元宝图)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铸造。“绍兴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 铜钱,篆书,楷书成对。小平钱罕见。“绍兴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铜,铁钱,还有存世及其罕见的折 五,折十型旋读大钱,钱文楷书类似“瘦金体”。 隆兴元宝、乾道元宝:孝宗隆兴、乾道年间(公元 1163 —— 1173 年)铸。两钱均篆、真对钱,仅有折二钱,兼有铁钱。有些钱背有松、正、同等钱监名。 (隆兴元宝) (图为隆兴通宝) 南宋孝宗皇帝赵昚,隆兴年间(公元1163-1164)年间铸造。“隆兴元宝”有折二铜钱,及 小平,折二铁钱。铜钱篆书,楷书成对,存世不多。“隆兴通宝”有铁钱存世。 (图为乾道元宝) 南宋孝宗皇帝赵昚,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铸造。“乾道元宝”有折二铜钱,大小多种铁钱存世。铜钱篆书楷书成对,铁钱种类繁多,背铸“正”,“同”,“松”等记监。铜钱一般光背或者背星月。另有“乾道通宝”有未正是行用的折五型大铜钱,孤品,无定价。 淳熙元宝、淳熙通宝:孝宗淳熙年间(公元 1174 —— 1189 年)铸。元宝钱有小平及折二钱,钱文有篆、真二体。真书钱背有纪年,自柒至十六,这是世界上钱币纪年最早的。 背文有星月纹或钱监名,如正、泉等。通宝为折二钱;铁钱纪监名兼纪年。 (淳熙元宝)(淳熙通宝) 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公元1174~1189年)时铸,铜、铁两种。有小平、折二、 折三。背记地支及星月文等,钱文为钱文有真、篆、隶三体,铜钱小平径2.3---2.5CM,折二径2.7--2.8CM,背有星、月纹,记地,淳熙七年起记年,自七至十六。又有各种大小铁钱, 以铁母者少见。通宝只见铁钱,有篆书小平径,2.4CM,背月。折二径2.75--2.8CM,背文自春十至春十六,同十五至十六,以铁钱小平为少见。自此钱文向单一化宋楷体发展。通宝 开铸在后,以折二钱为主,钱背上有“柒”字纪年。至淳熙九年后改成小写,这就是所谓的纪年钱。这种钱币纪年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末,是宋钱的一大特征。比欧洲钱币纪年要早三百多 年。 绍熙元宝、绍熙通宝:光宗绍熙年间(公元 1190 —— 1194 年)铸。元宝有小平、折二、 折三三种,铜、铁均有。铜钱背纪年,自元年至五年。铁钱纪地及纪年,背面钱监名,如“同”即同安,“春”即蕲春,“汉”即汉阳。 (图为绍熙元宝)(图为绍熙通宝) 南宋光宗皇帝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铸造,版式有小平,折二等铜、铁钱。均为纪年钱, 有背“元”,“二”,“三”,“四”,“五”等。铸工较其他南宋钱币为优。“绍熙元宝”铁钱背有纪监及纪年文字,有背“春”,“光”,“定”,“春五”,“汉”,“同二”,“光二”等。另光宗朝还铸有“绍熙通宝”钱。 庆元通宝、庆元元宝:宁宗庆元年间(公元 1195 —— 1200 年)铸。铜、铁钱均有小平、 折二、折三。背纪年,小平、折二自元至六,折三自四至六。 (图为庆元通宝)(图为庆元元宝) 南宋宁宗皇帝赵扩,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铸造。版式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 等铜铁钱。背纪年有“元”,“一”,“二”,“三”,“四”,庆元通宝“五”,“六”,“七”,纪监 有“光”,“同”,“春”,“汉”,“永”等。另有折五型背“永”大钱,瘦金体书,存世极其罕 见。 嘉泰通宝、嘉泰元宝:宁宗嘉泰年间(公元 1201 —— 1204 年)铸。通宝有小平、折二、 当五三种,当五型为光背。另有铁钱,背纪地纪年。另铸有“嘉泰元宝”钱。且各有铁母存 世,及其罕见。 (图为嘉泰通宝)(图为嘉泰元宝) 开禧通宝、开禧元宝: (图为开禧通宝)(图为开禧元宝) 宁宗开禧年间(公元 1205 —— 1207 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铜铁钱。背文纪年由元 至三。记监一般有:同,春,汉,利等等。普通品存世数量甚多。另有折十背“利”铜钱,存世仅有两枚。另有小平铁母存世。另铸有“开禧元宝”为折三,折五,铁钱。 嘉定通宝、嘉定元宝:宁宗嘉定年间(公元 1208 —— 1224 年)铸。通宝铜、铁钱均有小 平、折二钱。铁钱并有折五。元宝有当十大铜钱,背有折十字样。铁钱则有小平、折二、折 三、折五四种。铜钱纪年自元至十四。此外尚有“嘉定元宝”和“嘉定重宝”。 (图为嘉定通宝) (图为嘉定元宝) 嘉定折二、折三、折五铁钱:嘉定铁钱较为复杂,不但年号多,而且币值多,钱名更多。 如有:元宝、永宝、之宝、全宝、兴安、安宝、新宝、万宝、真宝、崇宝、泉宝、洪宝、封 宝、宝至、珍宝、隆宝等。甚至有人说究竟有多少种“宝”还不十分清楚。除此以外,嘉定钱 尚有纪钱监名,纪年、纪值、纪范。钱文又有多种,其中又分直读、旋读,形式之多,为宋 钱之冠。 大宋元宝、大宋通宝:理宗宝庆年间(公元 1225 —— 1227 年)铸。非年号钱。元宝铜钱 有小平、折二两种,及小平、折二、折三铁钱,均纪年,自元至三。通宝有当十大战。 (图为大宋元宝)(图为大宋通宝) 钱文楷书直读,书法秀丽,拾字从入,是其特征。据云出自宋代大书法家蔡京手笔。按钱文 字形又分为瘦书小字及笔划粗壮的大字两种,其中以瘦书者为佳。当拾大钱铸于西川地区, 与嘉定折十同监。铸量究竟有多少,则无从查考。流传至今已成为世上罕见的钱币珍品。李 佐贤《古泉汇》有文字记述:“大钱背文当十,《宋史》不载,为吕尧仙所得,宋钱之罕见者。 圣宋重宝:亦为理宗宝庆年间所铸,非年号钱,只有铁钱。(如下图) 宝庆元宝:理宗宝庆年间所铸的唯一年号钱。仅小平、折三两种铁钱。背有纪值及纪监文。 仅见铁钱,存世量不大。比较珍稀。 绍定通宝:理宗绍定年间(公元 1228 —— 1233 年)铸。通宝铜、铁钱有小平、折二,铁 钱另有折三。背均纪年自元至六。(如下图) 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端平重宝:理宗年间(公元 1234 —— 1236 年)铸。元宝铜钱仅得小平,铁钱有折三、折五、折十三种,纪年仅“元”字。通宝铜钱有折三、折五。另有铁钱, 有大至折十二者。重宝仅折五铜钱。 (图为端平元宝) (图为端平通宝) (图为端平重宝) 嘉熙通宝、嘉熙重宝:理宗嘉熙年间(公元 1237 —— 1240 年)铸。通宝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文纪年至元四。重宝仅有折三铜钱及折五、折十铁钱。 (图为嘉熙通宝) (图为嘉熙重宝) 南宋理宗赵昀嘉熙年间(1237~1240年)所铸。理宗原为宗室子弟,由权臣史弥远擅行废立而 登上帝位,从宝庆至绍定9年间,史弥远一直把持朝政,直至死后,理宗始得亲政。是时, 蒙古军在大汗窝阔台的指挥下,正与金战于河南,蒙军遣使同南宋达成协议,结盟联合灭金, 事成即将金所占领的河南之地归还给南宋。 端平元年(1234年),蒙、宋联军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金哀宗上吊自杀,金亡。蒙军随后归还河南部分之地于南宋,双方军队各自撤回境内。这时,理宗想乘蒙军主力撤退之机,出 兵收复三京(今河南洛阳、开封、商丘)故地,从而引发了史称“端平入洛”事件。之后,蒙 军指责理宗背盟,遂大举南下侵宋。窝阔台派遣其子阔出、阔端各率一路大军分别攻侵荆襄、 四川地区,自此后拉开了延续40年之久的蒙、宋战争序幕。 战端一开,蒙军先后攻陷襄汉一线部分州郡,连南宋军事重镇襄阳也落入敌手。嘉熙元 年(1237年),南宋名将孟珙奉命救援江陵,击败长驱直入之蒙军,战局开始出现转机。孟珙 乘胜调兵遣将,连续出击,三战三捷,蒙、宋双方在襄汉一线进入对峙阶段。理宗为加强长 江和四川防务,调孟珙出任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孟珙在川东大兴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并 选择险要之处建筑山城兵寨,招募军队,训练民兵,以抵抗蒙军的军事进攻。 由于四川一直是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地,自端平年间起,屡遭蒙军侵扰抢掠,经 济遭受重创,川炉铁钱的铸量也日渐锐减。至嘉熙时,铁钱始出现折十虚值币,今所见嘉熙 折五、折十大铁钱,其穿背上为纪值,穿下为纪监名方位,有惠、东、西三类。是品“嘉熙 通宝”为折十铁范铜钱,直径4.08厘米,重16.5克。其面文楷书直读;背文穿上为纪值“十”,穿下为纪监名方位“惠西”,即邛州惠民监所铸。在嘉熙铁钱中,折十大钱已属稀见品,求 之甚难,更何况是铁范铜钱。是钱早年出土于川中,原为海外华人泉家旧藏,后回流,目前 仍为仅见孤品,当可定为南宋珍泉之一。 淳祐元宝、淳祐通宝:理宗淳祐年间(公元 1241 —— 1252 年)铸。元宝有小平、折二铜钱;通宝则多折三。另在四川铸行当百铜、铁钱。 (图为淳祐元宝) (图为淳祐通宝) 南宋理宗皇帝赵昀,淳祐元年(公元1241)铸造。“淳祐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铜钱。背文有“元”至“十二”。“淳祐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铜铁钱。存世极少, 价格颇高。另有篆书者大多为伪品。另铸有“淳祐元宝”钱。 皇宋元宝:理宗宝祐年间(公元 1253 —— 1258 年)铸的非年号钱。有小平、折二两种。背纪年自元至六。 (图为皇宋元宝) 皇宋元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该钱币于公元1253年(南宋理宗皇帝宝祐元年)铸造,非年号钱。有小平,折二两种铜钱存世。存世量颇大。小平与折二钱均有背“元”,“一”,“二”, “三”,“四”,“五”,“六”版式。背“一”,“二”,“三”,“五”,“六”版式比较多见,背“元” 和“四”版式比较少见。 开庆通宝:宋宁宗赵扩,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铸行。钱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折三纪年钱。背文“元”至“七”纪年;“川”、“利”等纪地;“同”、“春”等纪监; “?”纪值,“西一”纪炉,“五五”等纪范。 (图为开庆通宝) 景定元宝:南宋的宋理宗赵昀理宗于景定年间(公元 1260 —— 1264 年)铸,是南宋末期的产物。有小平及折二两种,背纪年自元至五。 (图为景定元宝) 咸淳元宝:南宋最后一种钱币。度宗咸淳年间(公元 1265 —— 1274 年)铸。有小平、折二两种,并有铁钱。纪年自元至八。 咸淳元宝(背四,见左图),是一枚母钱。母钱是由雕母直接 翻砂浇铸以供成批造钱所用的样钱。它稍逊于雕母,但质地、 品相依旧异常精美。此钱铜质精整,文字挺秀,字口深峻, 外郭呈鱼脊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咸淳元宝”钱是 南宋度宗于咸淳年间(1263—1274)铸行的货币,有小平、 折二、折三三种。钱文直读,字体真书,背文纪年,自“元” 至“八”。因南宋恭帝以后未见铸钱,故此为有宋一代最后之 方孔圆钱。 钱牌:高宗建炎年间(公元 1127 —— 1130 年)铸。有三种,牌面有“临安府行用”字,背文则为“准弍百文省”、“准叁百文省”、“准五百文省”三种。(“省”是“省陌”的意思)钱牌作长方形,或上圆下方,或上方下圆。 (图为南宋临安府钱牌) 钱币史上备受重视并引为佳话的,是一种类似代用币的钱牌。由于钱牌铸期短且量少,存世 甚罕,除了在钱谱上一睹其容,常人很难得亲见实物。直到1986年,有研究者在民间获得一枚“准五伯文省”铜质钱牌,四角圆折,长7.2厘米,宽2.3厘米,厚0.2厘米,重32克。不久,在浙江金华地区也发现了3枚同样面值的铅制钱牌。九十年代初,“良金”铜 钱牌再次出土于湖北阳新地方。以上发现,不仅丰富了存世钱牌的种类,也使古币爱好者在 博物馆与钱牌有缘了。 一、辽时方孔圆钱(公元916——1125年) 通行泉货、开丹圣宝、丹巡贴宝、百贴元宝、大泉五铢、千秋万岁:辽太祖、太宗统治时期 (公元916——947年)铸。在此之前使用宋钱。 通行泉货(如左图)为早期辽钱。1081年内蒙林西县(辽上京 附近)又出土一枚,更确证为辽钱无疑。因其未用年号而援五 代南唐“永通泉货”例,且书隶体,可推为辽太祖阿保机(916 —926年)时代或其前,后所铸。“通行泉货”四字旋读,拙朴 富辽钱风,仅见数品而版式不一,有大“通”小“通”之别, 亦有光背或背上仰月之分。径2.3厘米,重4.4克。钱体浑厚, 色泽淳古,为古泉中大珍之品。 开丹圣宝(如左图)为辽太祖阿保机建契丹国前后铸,时限约 在916年左右。“开丹”意为“开创契丹”或“契丹开国”,含 自祝自勉之意。“开丹圣宝”四字直读,体分二式:一式行楷, 笔画拙朴具辽钱文风,制作粗犷,一式正楷,字形端庄,制作 工整。两钱均为小平,径2.4厘米,重约2.7克左右,皆光背 无文。开丹圣宝不太难见。然古今泉家有释为北宋厌胜钱,亦 有疑为术士炼丹之祝语钱者,今姑存疑。 丹巡贴宝(见左图)辽帝巡守时赏赐臣僚之钱。“丹”即契丹; “巡”指帝王巡守;“贴”,契丹语,称钱。辽初太祖、太宗及 中期圣宗都曾以“契丹”号国,故此钱确切铸期难定,多在兴 宗(1031—1055年)大量造币之前。丹巡贴宝为小平钱,面 文直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约4.5克左右。因其系赏 赐钱,故制作厚重精好;又因小平值低,铸量遂少。迄今尚为 罕见珍品,且多为各家钱谱所缺。 大泉五铢(见左图)契丹文大钱。传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初创 “契丹大字”时铸,约在太祖神册五年(920年)前后。面文 “大泉五铢”直读,四字除“五”添笔,余皆由汉字减笔而成。 钱文未铸年号而沿用六朝前五铢钱制,表明此泉为辽最早出现 之货币。钱体铜色古朴,制作粗疏,径3.8厘米左右,重未详。 此钱旧谱多所不载,传世仅一二品而已,故为我国古泉中奇珍之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千秋万岁(见左图)为辽代行用钱。据其形制、文字 演变及传世数量推断,铸行期可从太祖阿保机(916— 926年)始,延续至中期兴宗(1031—1055年)前后。 此钱大小不一,径自1.3厘米起,渐增至2.7、3.4、4、 4.9厘米等多种样式,钱文亦从拙朴的减笔,反书逐渐 演变为健美的繁体汉字。“千秋万岁”四字旋读,寓永 久通行意,仅一“万”字即有减笔、反笔、简写、繁 体之别。背多无文,亦有少数铭“家国咏安”、“国太仁安”之类吉语。制作浑厚,边廓坚挺, 少数内廓微显决纹。因其时辽使入宋多携此钱,故传世“千秋万岁”较同期别种辽钱为众, 殊不难见。又有背铸龙凤及人犬图等厌胜钱数品,辨其文字可知为中原历代所出。 天赞通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年间(公元922——924年)铸。 天赞通宝(见左图)大辽国天赞元年(公元922年),耶律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铸“天赞通宝”小平铜钱。1944年,苏 州卢氏曾以铜价购得一批古钱,内有一枚“天赞通宝”钱, 重3.5克,此钱后迭经马定祥,孙鼎收藏,现存上海博物馆。 上博还藏有一枚“天赞通宝”,重3.5克,文字清晰,品相极 佳,为辽钱中难得一见的珍品,其中“通”字“之”部不带 点捺,向上撩扬,有行草书的意味,钱币界称之为“虎尾通”。此外,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亦藏有“天赞通宝”钱,背穿上也有仰月纹。列入中国古泉五十名珍。 天显通宝:辽太宗耶律德光铸。 天显通宝(见左图)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927—936年) 铸。“天显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 约2.7克。此钱制作工整,文字自然,古朴可爱。传世仅一二 品而下落不明。1940年北京骆氏曾于大房山获得一枚,经南北 泉家戴葆庭、方药雨、马定祥诸氏审定为真品无疑,惜于抗战 后期辗转落八日人之手。天显珍品有待新的发现。世存一种仿 制品出于清末,钱体较厚,字体呆板,无绣或锈色浮泛,鉴别 时应加注意。 应历通宝:穆宗耶律璟应历年间(公元951——969年)铸。直径23.5mm,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应历通宝(见左图)系辽穆宗耶律縖应历年间(951-968年) 所铸。“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 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 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此钱多出自辽 东地区,今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 说明并非出自同一板式。此种辽钱十分罕见,诚如戴志强先 生所言;“应历通宝、宝宁通宝也都是大珍之品,存世者寥 若辰星,无需赘言。” 保宁通宝: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公元969——979年)铸。 保宁通宝(见左图)为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铸币, 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极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宽缘、细缘、 狭穿、广穿、背月纹等区别。其钱文右旋读,书体隶兼八分,浑厚朴 拙,古意盎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谓影响了整个辽一代钱风。 目前,根据相关资料、图谱及所见所闻,保宁通宝平钱的统计存量大约在数十枚之内,是辽 钱中的稀见品之一。 统和通宝: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年间(公元983——1012年)铸(见下图)。 重熙通宝: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年间(公元1032——1055年)铸。小平钱,文字粗糙,今 已不多见。 重熙通宝(见左图)为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年间(1032—1055 年)所铸。“重熙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 米,重2.7~3.4克。重熙钱传世稍丰,且不断有小批量出土.已 见版式较多,钱文有大字、小字之别,“通”字又有“隶通”(走 之从“?”)“楷通”(走之从“辶”)之分。其间“隶通”较少, 大字钱尤少。重熙通宝的铸行是辽钱史上一座分水岭:重熙前出 钱甚少,此后辽钱便逐代丰富起来。币值稳定,“斗粟六钱”。 清宁通宝:辽道宗耶律宗基清宁年间(公元1055——1064年)铸。文字粗糙,仅在北地流 通,今已少见。 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年间(1055—1064年)铸。钱文“清宁通 宝”(见左图)为楷书,唯“宝”字尚留隶韵,旋读,光背无文。 此钱有大样小样之分,大样笔画质朴,小样四字清奇,“宁”字 宝盖下从“下”而不从“心”,“通”字“甬”头为“丷”,制作 亦较粗疏,想为清宁后期所出。径2.2~2.4厘米,重2.7~3.4 克。此钱传世较多,历年均有出土,系“道宗五泉”之班首。 咸雍通宝: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年间(公元1065——1074年)铸。铸量不大,仅在北地流通,今存世不多,比较少见。 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年间(1065—1074年)铸。铜质红软,制 作浑朴。面文“咸雍通宝”(如左图)四字旋读,楷中蕴隶,布 局匀称,辽钱古拙气韵甚浓。钱体有大、小样之别,径2.4~2.7 厘米,重2.7~3.6克,光背无文。咸雍通宝于辽钱中传世最丰, 求之不难。旧谱中有关“折二”、“折三”钱之说似甚可疑:“折 二”或为小平大样;而“折三”大钱究其真伪恐有待进一步考 订。 大康通宝、大康元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辽道宗大康、大安、寿昌年间(公元1075——1101年)铸。 (图为大康通宝)(图为大康元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年)铸。面文“大康通宝”四字楷书,然隶味犹存, 旋读;光背无文。径2.3~2.4厘米,重2.7~3.5克,版式变化较多,然无论制作、文字,通 宝钱均较元宝钱工整匀称,少数钱堪称佳美。大康通宝传世甚丰,辽故地每有出土。又,1972年吉林辽墓出土“大康六年”(1080年)瘗(音义)钱一品,制作精整,至为珍奇,且可与 “清宁二年”瘗钱互为印证。大康元宝面文“大康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 2.3厘米,重3克左右。此钱制作粗疏,文字草率,笔画多变而有所不清。内蒙辽上京遗址 及附近地区屡有出土,然品相精好者颇难一见,系辽铁铸造中质量低劣之品。 大安元宝(见左图)为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年间(1085—1094 年)所铸。“大安元宝”四字楷,隶兼备,一般“大安”二字为 楷书,“元宝”二字存隶笔。面文旋读,光背无文,时见错范。 钱体大小厚薄有变,径2.3~2.4厘米,重2.7~3.9克。制作较 工,文字清晰,常见版式有两种:一为“短安”型,“安”与其 余三字长短相仿,一为“长安”型,“安”字相当“短安”之二 倍,一目了然。传世“短安”钱多于“长安”钱,然与咸雍通 宝均为存世辽钱中之最丰盛者。 寿昌元宝(见左图)为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年间(1095—1101年) 铸,为道宗五泉之最后一品。此钱制作粗劣,因文字漶漫不清,《辽 史》及旧泉谱上曾误载为“寿隆元宝”。面文“寿昌元宝”四字楷 书,旋读,以阔缘长“昌”者少见;光背无文,然可见错范或八 角菱花穿者。径2.3厘米,重2.7~3.9克。寿昌钱在辽故地时有出 土,然与大康元宝一样,同为辽钱中品相最差者。 乾统元宝、天庆元宝:辽天祚帝乾统、天庆年间(1011——1120年)铸。 乾统元宝(见左图)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年间(公元 1101-1125)铸造。有小平和折十大小型。一般小平钱稍微多 见。折十大钱极其珍罕,无定价。《辽史?食货志》:“天祚 之世,更铸乾统,天庆二等新钱”。乾统元宝所见多为平钱, 其钱文隶兼八分。是品“乾统元宝”折十型大钱,谱录中已 有拓载。其楷书旋读,书体较拙,乾字作“乹”,与平钱写 法类同,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用途有赏赐,镇库或开炉纪念之说,故而十分珍罕。其早年出 土于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故地,后流失海外,为台湾藏泉名家所获,后被重金收回, 目前其存世仅数枚而已,是辽珍品大钱之一。 天庆元宝(见左图)辽国天祚帝,天庆年间(公元1111-1120) 铸造。有光背小平钱。今不多见。有“大辽天庆”折十大钱,制 作精美,存世仅有2品,珍罕无定价。 辽钱制作均较粗糙,钱背常常错范,文字湮没。 二、金方孔圆钱(公元1115——1234年) 正隆元宝: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铸。在此之前数十年沿用辽、宋钱。 此钱仿宋小平钱,制作较精。 正隆元宝(见左图)是金代最早的金属铸币,金代海陵 王正隆三年(公元1158)铸造,分为四笔和五笔,四笔是 指正字的最后两笔连写成一笔,一般的正隆都是这个版 式,比较多见,属于普通品,存世较多。五笔正隆则比 较罕见。具体的有两种不同的版式,一种是正字的第四 笔一竖出头到下边。另外一种是正字的最后一笔一横出 头到左边。市面上很少见,2004年四川出土了一些。 正隆元宝为金建国四十二年第一钱,与前此沿用之 辽、宋钱并行。正隆元宝仿北宋大观平钱制作,质地精 良,文字俊秀,楷书钱文旋读,边廓整肃,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3.4克左右。正隆钱文端庄统一,甚少差异,唯以“正”字末笔是否出头分为两式。传世以左竖连下横作“?” 者为众,末笔出头者稀有。1983年湖南麻阳出土正隆元宝大钱数枚,径2.9厘米,重4.5克, 肉薄背平,相当北宋折二钱,是为最新发现。史志多载“正隆通宝”,有误。据报建国后黑 龙江曾出“正隆通宝”钱一枚,迄今未曾确认。有合背钱。另有安南铸薄小异体钱。 大定通宝: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铸。仿宋瘦金体大观钱制作,十分精 美。有小平、折二钱。 大定通宝(见左图)为大金国金世宗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 铸造。钱文仿瘦金体书版式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折二 大钱铸量较少,色灰白,世传其钱料微含银。大定二十八年(公 元1188年)铸造的钱币有干支背文。 北京多次出土金代的“大定通宝”钱,造型简练、形貌大方、 字仿“瘦金”,精美程度比“大观通宝”有过之无不及。传说宣 武门外明、清时期是座古庙名叫“大定庵”就是因为用出土的 大定通宝钱斥资修建而得名的。北京曾有金代的“中都”(辽阳为“东都”)金都承辽之旧。 中都城雄踞以北京丰台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今宣武区是金中都城的东北角,明清“故宫”大 部在金城东北角界内,城周有门十一座,现今“钓鱼台”是金代杏村鱼藻池遗址。大定通宝 钱在北京遗存不少。“大定通宝”对后世历代造钱有深远的影响。 大定通宝是金世宗完颜雍于大定年间(公元1162年)所造的正用货币。自从金太祖阿骨打 于公元1115年建国以来历40多年皆用辽、宋货币,自己未造铜钱。海陵王完颜亮继续定都 在“中都”(北京),迄贞元二年(1154年)才令户部刷印“交钞”,以后各代陆续铸造过“正 隆”“大定”“泰和”“贞”年号的铜钱,文字、造型俱皆精美出众,为藏家珍爱。交钞发行 量不大,“大定通宝”铸行量较大,年铸造约14万贯。 海陵王完颜亮于南宋绍兴31年起兵伐宋,在采石矶遭宋军虞允文抗击而失败。金皇室庶支 完颜雍在贵族策划下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并改元“大定”。完颜亮闻讯鞭长莫及,拊髀长叹 说:“我原拟灭宋后改元‘大定’,并出示手书,没想到历史这样巧合,大定年号是上天安排 好了的!”钱文年号用意是灭宋以后天下大定,完颜亮败绩被杀。大定通宝的命名就这样诞 生了。 “大定通宝”与唐开元、宋大观钱相比,洗练凝重、文字秀美,规格严谨更胜一筹。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美学意识。这和金代造钱善于汲取历代特别是宋钱精华以及君臣热爱文化艺术密 切有关。“大定通宝”对后世各代钱币制造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例如: 元代的“至大通宝”“至元通宝”“至正通宝”文字酷肖“大定”。元末起义军“天启通宝” “天定通宝”亦以效尤。明初的“大中通宝”“洪武通宝”都以大定为楷模。“永乐通宝”更 近似,可谓影响至深至远。 大定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折二铸量极少。有铁钱极少。有钱色灰白者人说掺银,实为白 铜钱。阔缘大样极罕,以背无文字者居多。有的背上“申”。有的背上“酉”(酉内单横)。 有的背下“酉”(酉内双横)少见。史载金大定19年始铸“大定通宝”,申、酉为地支纪年, 应属大定28、29年即戊申、巳酉年,此外并无其它地支。有人释做申酉在五行中属“金”, 纪文有利国祚祥瑞。 泰和重宝: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铸。较精美。有小平、折二、折三、当十钱。其书体为玉筋篆,秀雅流畅。 泰和重宝(见左图)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面文 “泰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文学、书法大家党怀 英书,字体精纯典雅,美不胜收。有大小样及阔缘窄缘等版 式多种,径4.5~5.2厘米,重1~20克,光背无文,但有合 背钱,另有厌胜钱。 贞祐通宝:金宣宗贞祐年间(公元1213——1217年)铸。 贞祐通宝(见左图)金宣宗完颜询,贞祐年间(1213-1217年)铸, 并配合贞佑钞发行。钱文楷收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五三种。 光背无文。另铸有“贞祐元宝”钱。 以上是金代铸的钱,均较精美。 阜昌元宝、阜昌通宝、阜昌重宝:公元1130年,金在北京立南宋降臣刘豫为帝,国号“大 齐”,改元阜昌,铸各种阜昌钱。元宝为小平钱,通宝为折二钱,重宝为折三钱。均篆、真 对钱。极精美,传世绝少。 金代伪齐政权刘豫(金人扶植政权)阜昌年间铸造的钱币。有“阜昌通宝”,“阜昌重宝”, 直径约35mm,重8.3克,钱文清晰精美,书法精妙绝伦,极美品。 在金朝灭掉北宋以后,曾扶植一个大齐国,建都大名府,后迁汴梁,皇帝是刘豫,年号阜昌 (公元1131~1137年)。在此期间铸行阜昌元宝小平钱;阜昌通宝折二钱;阜昌重宝折三钱。 大齐国在金朝羽翼下虽仅存七年,但所铸钱币却清秀娟美,比一般北宋钱精整。 阜昌元宝为平钱,面文旋渎,有真、篆二体,是为对钱。径2.6厘米,重3.4克;光背无文。此钱制作精整,文字秀美,其品相之佳妙决不下于北宋大观、政宣诸泉,金朝亦通行使用。 传世数量稀少。 伪齐刘豫阜昌钱是中国钱币史上精美度不让王莽、赵佶钱的又一美泉,但大多数人只知道阜 昌钱有小平、折二、折三篆楷三等对钱,却不知道阜昌钱还有折五、折十两等大钱存世。折 五钱为楷书重宝对读钱,径36毫米,重15克左右。 三、西夏方孔圆钱(公元1032——1227年) 目前面文为西夏文的钱币已经发现有五种,分别是“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 “乾祐宝钱”,以及“天庆宝钱”。这五种钱币正面为西夏文,背面为光背,形制都为小平铜 钱,非常少见,属于珍稀的古钱币。 西夏文圣福宝钱(旧译:福圣钱宝或福圣元宝):西夏毅宗(公元1053——1056年)铸。 西夏文大安钱宝(旧译:大安钱宝或大安元宝):西夏惠宗大安年间(公元1075——1085年)铸。 西夏文贞观宝元(旧译:贞观元宝):西夏崇宗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 贞观宝钱, 西夏崇宗嵬名乾顺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4年) 铸造的西夏文钱,小平光背,楷书旋读。此钱在清代以前末 见著录,1937年,钱币学家赵权之发现并释译了该钱,1940 年在《泉币》第三期上作了介绍。前两个字汉译是“贞观”, 后两个字汉直译应为“宝元”,根据汉文习惯应译作“元宝”。 因前人把西夏文钱后两字都译为“宝钱”,所以赵把应译为“元 宝”的后两个字,也译为“宝钱”,成了“贞观宝钱”,现赵 收藏的贞观宝钱已不知去处。据吴峰云著的《西夏钱币》介 绍:“1998年,宁夏盐池县有位农民,在平田整地时,于地里控出一罐古钱,其中有一枚钱 上的文字不认识,拿到宁夏博物馆请专家鉴定,专家一看,是枚西夏文‘贞观宝钱’,且钱 质、品相、字文、重量均无差错,即动员其将这枚钱卖给了宁夏刚成立的“西夏博物馆。” 其它出土和发现末见记载 西夏文乾祐宝钱(旧译:乾祐钱宝):西夏仁宗乾祐年间(公元1170——1193年)铸。 西夏文天庆宝钱(旧译:天庆钱宝):西夏桓宗天庆年间(公元1194——1206年)铸(见下图)。 元德通宝、元德重宝:西夏崇宗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年)铸,为汉文钱。 (左图为元德通宝,右图为元德重宝) 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铸造。汉文钱,有楷书,隶书,行书三种钱文。 其直径一般在20毫米----25毫米之间。隶书品也不多见,尤其楷书、行书品极其难得。左 图为上海博物馆藏品真书体元德通宝小平钱,直径24毫米,厚1.5毫米,光背。是品传世极罕。另铸有“元德重宝”钱。版式为折二型钱。钱文楷书,直径一般为2.7厘米。今存世仅有两三枚,珍罕无定价。 元德通宝、元德重宝突出表现了崇宗重视汉文化,从元德年间(1119~1126年)开始,一改过去只铸西夏文钱的状况,出现了用汉文铸造的“元德通宝”、“元德重宝”钱,这是西夏 自铸币以来第一次正式铸行的汉文流通货币,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元德初年, 宋、金订立盟约,联合灭辽;崇宗虽说为救辽费尽心机,然于事无补,后崇宗审时度势,附 金称臣;金视为藩国,把原属辽的西北地带及阴山以南大片土地割让给西夏。国力的陡然增 强,使崇宗踌躇满志,趁机攻占宋境西北地区;辽、宋相继亡后,西夏又得到了陕西北部和 湟水流域大片土地。 西夏所铸元德年号钱,有二等币值,形制上有小平、折二之分,钱文上则有“通宝、重宝” 之别;所见所闻及谱录中所载,钱文均为汉文直读,未有超其右者。 西夏汉文元德钱的正式铸行,主要是崇宗亲政后改变了国策,使西夏与宋朝罢战日久,百姓 得以休养生息;宋朝又重新恢复“岁赐”和开放榷场,使西夏社会经济有了快速发展。此时, 有识之士曾提出“富国之方,无非食货”的建议;而一贯坚持提倡汉学的崇宗,极有可能就 此汲取北宋币制的优越性特点,采用汉文开铸了元德年号钱。其钱文楷书直读,“通宝”为 小平,钱径一般为24毫米左右;“重宝”为折二大钱,直径一般在29毫米左右。惟两者铸量甚少。谱录中所载的元德年号钱,有小平、折二两种。小平钱书体有隶、楷之分;隶书小 平旧谱曾列为无考品,今根据出土地域情况,已定为西夏所铸,其存世亦少,偶有所见。楷 书小平则有大小样和大字版之别,其无论何品种,均极为稀罕,“重宝”折二钱亦有大小样 两种,且钱文版式不同,大样者多被认为是折三钱,殊为珍贵。楷书小平与“重宝”大钱, 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天盛元宝、乾祐元宝:西夏仁宗天盛、乾祐年间(1149——1193年)铸,为汉文钱。 天盛元宝(见左图)为西夏仁宗皇帝天盛年间(公元1149-1169) 铸造。铜钱多,铁钱少。铁钱背“西”者少见。另有铁母存世。 天盛廿三年为西夏经济、文化鼎盛时期,故在西夏诸钱中,天盛 元宝堪称铸量最丰、制作最工、文字最秀的一品。“天盛元宝” 四字为秀丽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3.7克左右。 此钱传世及出土数量甚大,不亚北宋诸钱。因西夏地域缺铜而多 铁,天盛铁钱世间所存亦众。 乾祐元宝(见左图)为西夏仁宗乾祐年间(公元1170-1193) 铸造。铜钱少,铁钱多。有长“元”,短“元”等版别,另有 一种大字版仅见有一枚。面文“乾祐元宝”分楷书、行书二体, 均旋读,形制、大小相同,可视作西夏对钱。径2.4厘米,重 3.8克左右,光背无文。制作精好,品相佳妙,唯数量稀少, 行书钱尤罕。另铸有铁钱,形态、文字一如楷书钱,制作亦佳。 该钱普通品存世一般也比较少见。根据考证试铸有折二钱,极罕。另铸有“乾祐宝钱”钱。 乾祐元宝铁钱铸造量远超铜钱之上,宁夏、内蒙等西夏故地,乾祐铁钱出土动辄万枚以上, 在西夏钱中数量仅次于天盛元宝。 天庆元宝:西夏桓宗天庆年间(公元1194——1206年)铸,为汉文钱。 天庆元宝(见左图)为西夏桓宗(李纯祐)天庆年间(公元1193~1206)铸造。 币质:青铜 特征:小平钱;钱文楷书旋读,书体端庄劲健,铸工良好。另铸 有“天庆宝钱”钱。 皇建元宝:西夏襄宗皇建年间(公元1206——1211年)铸。铸量较前期钱稍多,但小字大 样者少见。今存世皆已不多。 皇建元宝(见左图)铜色纯赤,制作精湛。面文“皇建元宝”四 字楷书,旋读,书体端庄秀丽。边廓峻深,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3.6克左右,钱美制而量丰。 光定元宝:西夏神宗光定年间(公元1211——1223年)铸。钱文一般为楷书。另有篆书钱 孤品,珍罕无定价。 传世原见楷书钱,数量颇丰,“光定元宝”四字俊逸潇洒,微含 行书气韵。铜赤而纯,制艺精湛,边廓峻深优美,颇可与平钱佼 佼者大定通宝媲美。径2.4厘米,重3.6克左右。历代泉谱唯此 楷书钱一种,1984年宁夏银川出土一枚篆书光定元宝,实属钱 币史上之最新发现。此钱形制、大小与楷书钱相类,然面文为优 美娴熟之玉筋篆,仅“宝”字已作隶化、楷二体完全匹配,当可视为对钱,与乾祐元宝对钱 相为呼应。光定元宝精美对钱之出观,既标志西夏铸钱工艺已达顶峰,同时亦宣告夏之消亡, 遂成西夏最末一代钱币。 辽、金、西夏钱币,以制作工整精美而言,以金钱为首,西夏次之,辽钱最差。 1、中统元宝(如下图):元世祖公元1206——1264年铸,材质为青铜,存世相当稀少。。 2、大朝通宝(如下图):世祖于未改国号“元”以前,曾铸“大朝通宝”铜钱及银钱。 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 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 存 世极少,铜质更罕见。属中国古泉五十名珍。“大朝”乃蒙古成 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时的国号,源自铁木真衷心倾慕的 契丹太祖阿保机所建的契丹汗国的国号“天朝”。契丹太祖阿保 机是唐末至元中期四、五百年间,被北方各民族所共同景仰和 崇拜的最伟大的传奇帝王,是被北方各民族当作萨满教最高大神太阳神所祭奠的神话人物。 这种景仰和崇拜,从元纂编的《辽史太祖本纪》可清晰地得到印证。《辽史太祖本纪》实际 上就是天帝之子阿保机,到人世拯救北方各族人民,与各种邪恶势力战斗,并取得胜利,最 后成神升天的。阿保机化家为国、化祖为神,先统一北方再取中原的政治主张深深地影 响着成吉思汗。他决心完成阿保机未竟的统一环宇的宏愿,为表示他对阿宝机的倾慕深情, 在建立蒙古汗国之时,他把国号定为“大朝”,把阿保机契丹汗国的国号“天朝”去掉天顶一横以示尊重。大朝铸造了大朝通宝、大朝金合等大小不一的国号钱。 大朝通宝有银、铜两种,铜比银少,但两种数量都不多。铸期应是在元朝初期统一中国 以前,面文正楷对读,书法浑厚雄健,背面有的有印文,但不知是何意,铸工甚差。大朝通 宝铜铸小平钱。直径20毫米,厚1.4毫米,穿5毫米,光背。 3、至元通宝: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铸。有蒙、汉文两种。形制有大小多种。 元代的“至元通宝”(如左图),我国古代的方孔铜钱,面和背 的钱文绝大多数为单一的汉文,也有极少量的是契丹文、西夏文、 蒙古文和满文,在元代和清代,有较多的方孔铜钱面文为汉文, 背文为汉文和蒙文或汉文和满文。 而至元通宝四体文钱钱文则有四种:面文“至元通宝”4个字为 汉文,背文穿上、穿下直读为蒙文八思巴文,穿右为察哈台文, 穿左为西夏文。因此,该钱被称为“四体文钱”。在历朝历代的古钱币中,面文和背文多达四体的,仅此一例,别无其他,可谓“空前绝后”。关于这种钱的用途,历来钱币学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镇库钱,有人认为是供养钱,目前尚无定论。 至元通宝四体文钱是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铸造的。元世祖忽必烈 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铸造过至元通宝钱,但只有汉、蒙两体小平至折三共六品。而 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其四体文钱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该钱直径45毫米、厚2.5毫米,重24克,历经 600多年仍保存完好,可见老旧包浆,遍体红锈夹有绿锈,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4、元贞通宝:成宗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有小平、折二。钱有蒙、汉文两 种。 元朝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行。钱文有汉文、 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两等,蒙文钱为折三型。 光背无文,制作清陋,文字不清。 5、大德通宝:成宗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铸。有小平、折二钱。有蒙、汉文两 种。 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铸行。钱文有 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钱、折二、折三 等。蒙文为折三型。光背无文。传世大都为小型供养钱,直径小 于24毫米,文字拙劣。官铸钱,文字规范,深峻,厚重。少见。 6、至大通宝(如下图):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铸。仅小平钱,另有蒙文当十钱。 至大之宝:大元西宝蒙文。钱文楷书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三等,边廓峻深,光背无文。 7、皇庆元宝:元朝仁宗,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间铸造。小平钱。另有小平背上 星月版式,存世极少。另有小型供养钱存世,亦颇少。 8、 皇庆通宝: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铸。通宝为小平钱,元宝有银钱、铜钱两种。 9、 延祐元宝:元朝 元仁宗 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铸行的汉文小钱,钱文 楷书, 极不规整,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陋,文字拙劣。仁宗另铸有“延祐通宝”钱。 10、祐庙宇钱:仁宗延佑年间(公元1314——1320年)铸。元统治者笃信佛教,迎高僧为 帝师,特铸铜钱供养僧人,这种钱称“供养钱”。又每遇庆典或灾异。常铸钱钜万广施佛寺, 所祈神佑,这种钱俗称“庙宇钱”。元纸币贬值时,民间常私铸这类钱流通。 11、至治元宝: 元朝英宗皇帝,至治年间(1321-1323)铸造。另有“至 治通宝”钱,均比较罕见。元代皇庆、至治、泰定、至顺、元 统等年间均未正式铸钱,至今发现的这类年号小钱基本上都是 一些供养钱。供养钱即寺观内供神佛之钱,最初并不用作通货, 其铸量自然不多,因近代有人高价收购,所以成了伪造的目标。 凡真的供养钱大多铜色金黄,文字浅平,笔划圆浑。 12、至治通宝(如下图):英宗至治年间(公元1312——1323年)铸,存世量极少。 13、元统通宝:顺帝元统年间(公元1333——1335年)铸。 元朝顺帝元统年间(1335~1337)铸造,版式只有小平钱,大小有 两种,一种在2.3厘米左右,还有一种更加小,直径在1.6厘米左 右,钱文书写不工整,制作粗糙,存世极少。另有小平钱“元统元 宝”存世,数量也不多。 14、各种至正通宝、元宝、之宝等钱: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铸。顺帝时期是元代铸钱最多的时期,所铸钱种类亦颇复杂。有“供养钱”、“地支纪年钱”、“纪值 钱”等,每种钱又有多种。 至正通宝是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行的钱币,品类繁多,但规律划 一,钱文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记年或记数用蒙文,以背穿下 有无汉字记数可将至正钱分为三大类,地支记年钱,穿下无汉字,穿上蒙文为寅、卯、已, 午五个地支记处字。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每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称 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径2.5--4厘米,重3.6--21克。此十五品为元钱中最佳美者, 另有蒙文穿上记值为折三,折五,折十,三种。并且部分钱币背面铸有八思巴文。在我国钱 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元代以纸钞作为主要货币,铸币不多。并且除八思巴文货币外,其 它汉文铸币量有限。有些年号仅有寺观钱传世,这种寺观小钱当时不作货币流通,只作信徒 对寺观的香火钱,故亦称“供养钱”。元钱铜色以深红及浅红者居多,供养钱也有偏黄色的。 图示至正通宝内外都有郭,外郭宽平,内郭略细,“至正通宝”四汉文为直读,笔划粗壮厚 实。 至正之宝权钞钱(如左图):顺帝至正年间铸。钱背面有“权 钞壹分”、“伍分”、“壹钱伍”、“弍钱伍”、“伍钱”等字 样,这些钱数是对纸币的作价。本来纸币是代替金属币流通的价 值符号。权钞钱则相反,用本身有价值的金属铸币来代表本身没 有价值的纸币。这不但在我国,而且在世界货币上也是罕见的。 另传世元钱中,有“承安宝货”,这是伪作。承安宝货是银货币, 形式为银锭,自一两至十两,每两折铜钱三贯,行用三年后即废 止。最近从实物中得以发现。 大小通宝:此为明太祖即位前于元代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铸。背面有“钱数” 及“两数”,每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这种“称两制”仿自元钱。 大中通宝(省局钱):朱元璋平陈友谅后,在江西及各省设专门铸钱的宝泉局。所铸钱背面 有各省局的名称。每局所铸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共五等。折二以上的铜钱除 局名外,尚铸有“纪数”,如折二为“二”,折三为“三”等。 “大中通宝”(见左图)为朱元璋铸币。明初期货币大中通宝的来历具有 相当文化价值。确切而言,大中通宝是在元末反元斗争中产生的,是反 抗元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会动乱,纸币支持的经济体系严重破 坏,元境内各地先后恢复了铜钱的流通。六支反元军事集团先后发行了 自己的铜币,如韩林儿的“龙凤通宝”钱,张士诚的“天佑通宝”钱, 明玉珍的“天统通宝”钱,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宝”钱。六支钱币中, 也唯有“大中通宝”取得成功。战争期间,朱元璋是韩林儿的部下,他 采用谋略,一方面协助韩林儿发行“龙凤通宝”,另一方面笼络民心,在 战争期间答应老百姓继续使用元代交钞,规定交钞一两值作“龙凤通宝” 四十文使用,十两交钞作一贯使用,作为补充。他还在应天府设置宝源 局,开始铸造“大中通宝”,与其它货币一起参与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规模发行。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改元洪武,铸行“洪武通宝”,“大中”钱遂即停造。大中钱 分五种,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宝源、宝泉两局外,朱元璋还陆续发行带 有地名的货币,如鄂、京、浙、广等简称,铸于铜币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种等级的大中铜币 系列。 “大中通宝”背十钱价格很平,而部分纪地钱为了昭示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只象征 性发行,传世极少。 洪武通宝五种 明太祖朱元璋登位后,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起,铸洪武通宝。洪武八年,颁布“洪 武通宝钱制”,分为五等:即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小平钱。当一重一钱,当十重 一两。并规定百分之百用铜,生铜一斤铸小平钱一百六十文(十六两为一斤),实际上大打 折扣。背署钱重,并有纪值、纪地等内容。 洪武通宝(见左图)钱文真书,直读。当十大钱一般径4.6厘米, 重34.4~37克;当一径2.45厘米,重3.4~3.6克。洪武三年(1370) 三月下令户部及各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分为五等,当十重一两, 当五五钱,余下当三、当二、当一顺减,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 源局并铸。洪武四年(1371)二月开始改铸大钱为小钱。到了洪武 八年(1375)因推行大明宝钞而罢宝源局铸钱,第二年又罢各行省 宝源局。洪武十年(1377)五月又下令各省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 兼行。二十二年又更改钱式,钱背加铸重量,并置各省宝源局开铸。 永乐通宝: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铸。洪武二十三年后,推行宝钞,很少铸钱。 永乐通宝只有小平钱。 永乐通宝钱书法绝伦,铸工精湛,整齐划一,是中 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这些铸造精整的永乐 通宝钱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为明初对外开放发挥了 重要作用,成为600年前的国际贸易硬通货。邻国 日本、越南等也曾大批仿铸使用永乐通宝钱,现在 所见永乐通宝钱背“治”、“木”等字的皆为日本所 铸。 永乐时期开铸永乐通宝的钱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其版式的差别, 微乎其微,为铜色紫红,真书直读,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没有折二以上的大钱。钱币 直径2.5厘米,重4克左右。钱面文字“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其文字笔画清秀。制作上铸工精湛,整齐划一,钱文秀逸,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 永乐通宝钱中也有折三黄铜大钱(背三钱),其钱径达到3.4厘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 但传世仅一枚,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 应属试铸品并未发行。“永乐通宝”目前没有发现有大型的折十钱。 郑和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郑和庞大船队每次都达200多艘船,2.7万多人,船上满载金银宝货、丝绸和青花瓷器。金银宝货以铜钱为大宗,因当时西洋、南洋许多国家流 通使用中国铜钱,《瀛涯胜览》曰:“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 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有些国家还专门大量输入中国铜钱,如邻国日本就输 入许多明钱,以洪武钱和永乐钱为最多。 永乐通宝钱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币。永乐通宝钱在国内出土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 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却有大宗发现。20世纪70年代在东沙、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发现,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沉船所遗下的铜钱,永乐通 宝钱数量非常巨大。如西沙群岛第一次清理古钱,约80706枚,其中永乐通宝49684枚,占61%强。第二次清理能看清文字的铜钱有1995枚,永乐通宝1215枚,占明钱的91%。在东沙群岛清理古钱,发现明钱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三种。国外考古中也有大量 发现。如1930年入田整三对日本48处所发掘铜钱的分析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永乐通宝有29225枚。南中国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肯尼亚、坦 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出土发现永乐通宝的记录。 宣德通宝:只有小平钱。明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铸。(其上一代洪熙未铸钱。) 宣德通宝(见左图)铸量少于永乐通宝,版别统一,几乎每一枚都是精工制作,未见质量低劣者。如今存世量已不多。“德”字偶有省去一横的,称作“省一宣德”,比较少见, 弘治通宝:只有小平钱。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铸。弘治以上的成化、景泰、天 顺,正统各朝均未铸钱。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六年,两京及各省钱局开铸“弘治通宝” 钱,定制每文重一钱二分,并规定了每年的铸额弘治十八年五 月,帝下令户部调查各地铸造“弘治通宝”的情况,各地所铸 仅为的十分之一、二;到了正德二年,四月下令各省全部 停铸。前后铸期不足四年。版式为小平钱,光背。有大字光背 版式,比较少见,传世品有一枚当十大钱,可能是试铸样钱。 弘治通宝存世量较其他明代钱币为少,制作不精,文字粗拙。 从“治”字的三点水旁不同写法,可分为“连水治”和“分水 治”两大版别,其中“分水治”较少见。 嘉靖通宝:这是世宗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铸的加重钱币,每枚重一钱三分(标准钱 每枚重一钱),成色百分之九十铜。此钱名目繁多,有所谓金背、火漆、旋边等等,这是因 铸造加工工艺的不同产生的外观差异。 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铸造。“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直径 57.8厘米,穿径10.24厘米,有内外廓,外廓宽3.5厘米,厚3.7 厘米,内廓宽窄不等,在3.4至2.4厘米之间,内厚1.12厘米,重 41.5公斤,钱面铸“嘉靖通宝”四个字,每字见方17×18厘米, 字体魏碑,文对读,背光。左图钱币经全泽铅锌矿质量检验科1990 年6月27日取样分析化验,该钱含铜90.18%,铝0.584%,锌0.532%,铁3%,银每吨含640克。经专家鉴定属纪念性质,当为明代嘉靖时期东川府开始 铸钱时,为纪念开炉而铸,该币对研究会泽造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保存 和研究价值。 嘉靖通宝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大钱:于嘉靖十三年,仿洪武钱制铸造。 正德通宝:史载嘉靖三十二年曾补铸洪武到正德九个年号的钱,但实际上也未见流传。这种 正德钱为私铸钱。(见下图) “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燳的年号,其在位期间并未铸钱。存世的正 德通宝是明末清初铸造的压胜品。其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背面多龙纹、龙 凤纹、牡丹等。 隆庆通宝: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铸。每枚重一钱三。 隆庆通宝(见左图),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始 铸,皆为小平钱,钱面真书直读,文字端正,铸工精美,光背无 文。隆庆通宝重一钱三分,有金背、火漆。隆庆时期两京铸钱仅 二万贯,传世甚少。 万历通宝:神宗万历四年(公元1577年)铸。亦有金背、火漆和旋边之分,前二种是南京、 北京所铸,后一种为各省局所铸。万历年间,纸币不行,铸钱又渐多起来。钱背上又开始铸 上文字。 万历通宝(见左图)为明朝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1577) 铸造。仿造嘉靖钱制,有小平,折二两种。光背者比较多见。 少数小平钱背有“工”,“天”,“公”,“正”,“江”,“河”,“厘” 等字,其中“厘”表示值银一厘。背“河”,“户”者极少见, 价格颇高。折二钱铸量也多,制作精良,偶有背星月者,价 格颇高。还有银质“万历通宝”钱。 泰昌通宝:熹宗的父亲光宗在位只有几个月,熹宗即位后,于天启年间补铸光宗的年号钱。 泰昌通宝(见左图)为明朝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铸造。明光宗 泰昌年间并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 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此钱为小 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 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2.4厘米的小钱。存世量不大,较一般明朝钱币为少。另有一种名曰“心泰”的种类, 存世甚少,十分珍罕。 天启通宝:明末铸钱渐多且复杂,天启通宝小钱有数十种。其中有钱背纪铸钱局名的,有纪 地名的,有纪重量的。另有当十钱,钱背亦有上述几种文字。天启通宝是熹宗天启年间(1621 ——1627年)铸。 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见左图), 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 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 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 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 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 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 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 各省钱局铸造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 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天启五年, 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其大钱铸期不过三年; 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 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种用日本铅锡销熔入铜所铸的铜呈折色的“折 沙钱”就是此时所铸。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 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 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 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 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清代方孔圆钱: 天命汗钱、天命通宝:清太祖努儿哈赤在入关前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国称 帝时所铸满文钱及汉文钱。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在满洲 建大清国,号太祖,建元天命,并铸满文“天命汗钱”(见左 图)。面文为初期无圈点老满文,字迹清楚,四字按左右上下 序读,光背无文。此钱体形硕大,铜亦而润。径2.7~2.8厘 米,重5.4~6.4克。老满文天命汗钱为清朝第一代货币。 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传世有满文,汉文两种文字。铸行量 不大,存世较少,满文钱为小平型。而且读法不同与一般钱文制式,按左右上下顺序读,颇 为奇特。汉文钱为小平钱制式,发行量不大。传世还有种天命汗大钱,是不是伪品正在考证 之中。 满文钱面文译作“天命汗钱”,此钱依老满文写成,读法由穿左读起,至穿右,再上下读。 左为阿甫开依,汉语为天;右为福令阿,汉语为命;上为罕,汉语为汗王;下为几哈,汉语 为钱,合译为天命罕王之钱。满文读音为:“阿甫开依福令阿罕几哈”。 天聪汗钱:太宗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仿明天启大钱所铸。背面铸有满文“十”和“一 两”。 清太宗皇太极于1627年在满洲继太祖努尔哈赤位,改元天 聪,并铸者满文天:聪当十大钱。面文按左上下右序读,直译 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背铸老满文穿左为“十”, 穿右“一两”,系仿明天启之记值记重制。径4.4厘米,重约 22克左右。制作精好,边廓坚挺,品相优美,今颇不易得。旧谱尚刊有小样当十钱及汉文 “天聪通宝”平钱各一品,极为少见。 顺治通宝: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 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 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 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 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 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顺治钱制形式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 为五种,也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 顺治通宝(光背):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铸。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光背(见下图)。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顺治通宝(背汉文):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仿唐开元及明洪武钱制所铸。背面汉文为钱局的简称(见下图)。有:户(宝泉局)、工(宝源局)、陕(陕西省局)等二十多个省 局名。 顺治通宝(权银钱):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铸。此钱背面穿孔左边有“一厘”字,是对银作价,即每文钱等于银一厘。孔穿右边为局名,共十七局。 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一厘”是指 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 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顺治通宝(背满文钱):世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铸。钱背穿左有满文“宝”字,右为局名(见下图)。只有二局,即宝泉和宝源。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 行。 顺治通宝(满汉文钱):世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铸。钱背穿孔左一满字,右一汉字,均系铸局名。共十二局:陕、临、宣、蓟、原、同、河、昌、宁、江、浙、东。 (见左图)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 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 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 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 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 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 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康熙通宝:清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因为当时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很快,商品交 换、货币经济也非常发达,所以康熙一朝的钱币铸造得非常精美,大都很规整,钱型厚重, 文字美观大方,而且铸量极大,存世非常丰富。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下令停铸上代“顺治通宝”钱,而改铸 “康熙通宝”钱(见左图),并规定以后凡是嗣位改元,所铸钱制 皆如此例。纵观康熙一朝,在全国共开设铸钱局二十四处。由于受 当时冶铸工本和钱币私铸等问题的影响,每一文康熙钱曾分别重一 钱四分、一钱、七分,这样一来便产生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大、中、 小三种不同重量的“康熙通宝”钱。康熙钱的背文除工部、户部所 设的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均为满文外,其它外地各钱局鼓铸的通宝 钱,其背文左为满文纪地,右为相应的汉字纪地。后人为收藏和研究方便,将满汉文纪地的 局名编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押韵、顺口的康熙钱“背文诗”。诗云: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 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这首诗将“康熙通宝”钱背满汉文的二十局都囊括其中。所 以有人将康熙的这套钱称为“诗文二十品”。后来还出现了“巩”字(甘肃巩昌局),又有人 说还有“密”、“川”、“贵”、“西”等钱局的康熙钱。但是至今我们仅见有“巩”、“西”两字, 其它尚未见到实物,目前对此还有一定的争议。康熙通宝还有俗称的罗汉钱,相传是年羹尧 熔黄金罗汉所铸,色泽呈金黄色,康熙的熙字较通俗写法少一竖。其中有背大清及龙凤纹饰 的宫钱,为收藏家所钟爱。另有福建宝福局于康熙60大寿时起铸有背穿干支的贺寿钱,每年一品,直至1722年康熙帝晏驾,一共十年,共得十品,存世罕见。另有雕母,样钱流世。 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尤其清朝时期票号的发达,以至于山西民间 流传至今仍有大量清朝古钱。据传还有清朝山西曾有许多铸钱工匠在京城钱局工作,由于种 种原因带回到山西大批漂亮的钱币。而那些漂亮的钱币是当时的样币或母钱等,现在以都是 至为珍稀的品种。通过20多年的民间发掘,确实山西民间所发现清朝的珍稀币种远较其他 省份数量庞大。 圣祖康熙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记局,分“满文”“满汉文”二种,满文钱仿顺治 四式。背宝泉、宝源二局,满汉文钱仿顺治五式,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汉文记局名。 “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尚有巩西二字,径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数背星、月纹及合背钱,记地支钱。当十大钱径4.7厘米,传世以背巩,西,当十大钱罕见,背大字广,南,面文双点通背东者亦少见。记地支钱更罕。 康熙通宝(满文钱):圣祖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铸。背面满文为“宝泉”及“宝 源”(见下图)。 康熙通宝(满汉文钱):圣祖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各省局所铸。初为十四局, 后增至二十一局。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规定一省一局,除宝泉、宝源及顺治满汉文 钱十二局外,另加宝福、苏、南、广、台、桂、云、漳、巩、西等十局)(见下图)。 雍正通宝:世宗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铸。背为满文局名,共十七局。 雍正通宝,是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相 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 范、精整,个别局铸的雍正通宝一般直径竟在28毫 米左右,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 整和统一。 乾隆通宝:高宗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铸。钱背皆满文钱局名。将雍正十七局 中废河、巩两局,而增直、伊、阿克苏、叶尔羌、喀什噶尔、和阗六局,共二十一局。各地 所铸钱的成色,文字稍有差异。 乾隆通宝(见左图)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 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乾隆通宝钱径约2.2-2.5厘米,厚0.1毫米, 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 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 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连宝泉、宝源在内先 后有22局开铸,多用黄铜与青铜,也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法。 新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犁、阿克苏、乌什、叶尔羌、 喀什葛尔、库车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故称为“新疆红钱”或“普尔钱”(“普尔”维语即钱的意思)。乾隆通宝只少数钱背文看见星号或汉字。乾隆通宝还有合面钱、吉语钱以 及私铸劣质钱、鹅眼钱等,品类不下百种,存于世上的有雕母数种,至为珍贵。 嘉庆通宝:仁宗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铸。背为满文局名,共十九局。 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 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径 2.2-2.6厘米,重2-4克。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 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记局名19字。少数钱背星月纹以及记地或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吉语背文如:“天子万年”、“国泰民安”、“天下 太平”、“日日生财”、“嘉庆万岁”、“唯和唯一”、“如卖三倍”、“四方来贺”、“五世同堂”等 多达20种,为历代古泉所仅见。 道光通宝: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年)铸。背文为满文局名,共十九局。 清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年)铸(见左图)。钱径一般2.2-2.7 厘米,重2.5-3.6克。钱文“道光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 而下而石而左直读,钱背是记有宝局二十名的满文。“道光通宝” 形制特点基本与嘉庆钱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阿克苏、库车因 缺少黄铜而开始铸折五当十升值平钱,这是清代虚值大钱的滥觞。 “道光通宝”只少数钱背有星月纹以及记地、记年、记值的汉字, 但却不多见。在制作上,“道光通宝”粗疏,除户、工二部宝泉、宝源二局所铸形态稍整外, 各省所出的质地都很劣,加以私铸劣钱充斥,因而大小不一,轻重悬殊。除新疆红钱二种外, 几乎没什么希罕之品。 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文宗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铸。咸丰朝的币制,其复杂和混乱程度,比王莽的宝货制有过之而无不及,造成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严重的恶 性通货膨胀。 (通宝) (重宝) (元宝) 咸丰元年首先准备开铸“咸丰通宝”制钱。由于鸦片战争、列强的掠夺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的发生,钱局铸造制钱已很难正常进行,很多省钱局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即使开铸,也是 偷工减料 。因而造成咸丰通宝制钱精好者少 ,而粗制滥造的多,大都质劣而轻小,或造成 铁钱、铅钱代替铜钱。咸丰元年时,规定钱重一钱二分,至第二年,变为一钱,但具体铸行 大多轻于规定重量。“咸丰通宝”面文有楷书等,背文满文局名有:宝源、宝泉、宝河、宝 德、宝东、宝伊、宝济、宝晋、宝陕、包巩、宝苏、宝浙、宝昌、宝福、宝台、宝武、宝南、 宝广、宝桂、宝川、宝云 阿克苏、宝黔,等二十四个局。其中宝台、宝德、宝广、阿克苏 等局数量极少。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猛,并在江苏南京 建都,此时清政府赖以铸钱之用的滇铜(云南省出产的铜料),因道路阻断而无法运进北京。 一方面是镇压起义急需大量的军饷开销,一方面是铸钱的原材料告缺,给清政府造成了严重 的财政困难,最终迫使清政府自咸丰三年开始发行纸币和改铸大钱来弥补财政亏空。 咸丰朝宝泉局所铸钱咸丰元宝有“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等五种 面值。当时采用了铜铁并铸的形式。而当五十及以下计值称为“咸丰重宝”,以区别于小平 钱“咸丰通宝”。 咸丰币制的复杂混乱表现在:1.钱币的份量轻重变动频繁,大小错杂,轻重颠倒,当五 十大于当百,当百重于当千。货币不断膨胀,币材减重变质,币值不断下跌。2.币材种类繁多,除金银外,有铁钱、铅钱、铜钱,铜钱中又分紫铜,红铜、黄铜。3.计值分十五级,自一文至当千,有制钱(铜、铁、铅三种都有),当四(红铜)、当五(铜、铁钱)、当八(红 铜)、当十(三种都有),当二十(铜钱)、当三十(铜钱)、当四十(铜钱),当五十(三种 都有),当百(三种都有)、当二百(铜钱)、当三百(铜钱),当四百(铜钱)、当五百(三 种都有)、当千(三种都有)。4.钱名称呼,一般是制钱称通宝、当四至当五十称重宝,当五 十以上称元宝。但也有很多例外。5.文字种类多,“满”、“汉”、“回”文都有。6.铸局猛增, 除原有嘉、道以耒各局外,已废者重开铸,另新设宝德、宝迪、库车等局,大重铸造不足值 的大钱。7.成色差,制作混乱。 咸丰币制的混乱和恶性通货膨胀,是在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太平天囯革命 大爆发,清政府内外交困,开支浩繁,经济困窘的情况下出现的。咸丰末年,清政府被迫停 铸大钱。方孔钱制度发展到这时已频于崩溃。 同治通宝、同治重宝当十钱:穆宗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铸 。当十大钱后来逐 渐减重。 (通宝) (重宝) ,“同治重宝”及“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始铸行。同治通宝版式类似“康熙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 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同治重宝有当四 钱、当五钱、当十钱三种,其中当十钱除宝源局、宝泉局、宝巩局三局外,其余各局皆少见, 仅见于部颁样钱或者母钱。另有回疆文热西丁汗钱则发现较多。目前存世有两种“同治重宝” 部颁样钱,背文满文局名,一种较大,制作精美;另一种较小,较薄,制作粗糙,均系“宝 泉局”为户部颁发而铸的样钱。由于同治年间主要流通面值一文的小平钱,从而结束了咸丰 时期大钱充斥市场,大小钱并行的混乱币制。 光绪重宝、光绪通宝:重宝铸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通宝铸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 年)。钱背满文为钱局名。 光绪重宝(见左图)是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光绪年间 公元 1875—1908年 所铸的当五、当十钱。形制较小平钱工整,面 文为清秀楷书,直读,背穿左右为满文宝局名,上、下为汉文 “当五”或“当十”二字。传世以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 造的较为常见,旧谱所列的各省局铸造的18品,恐系补铸, 今不多见。 福寿连钱光绪重宝福寿连钱(见左图),是将两个“当 十”光绪重宝的三分之一重叠在一起,使两个钱紧 紧相连,所以被称为连钱。其面文左边的一个钱“光 绪重宝”是完整的,而右边的另一个钱“宝”字被左边的钱的右侧遮住,只可以看到“光绪重”三个字;其背文左边一个钱的穿左有一“福” 字,而右边的另一个钱穿左则被左边的钱的右侧遮住,穿右是个“寿”字。这样,就成了两 个光绪重宝连成—体的“福寿”钱。 光绪通宝(见左图)为清德宗载湉,光绪年间(公 元1875-1908年)铸。钱文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背文满、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 记批次等多种形式。光绪通宝存世有传统的制币和机制币两种,其机制币是中国造币史上首 次引进西洋机制造方法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第一批中国样式的行用钱。但光绪通宝的传统 制币大都很小、很拙劣,但也有少数宫钱、样钱流传,制造精美。另有广东采用机制铸造的 “光绪通宝”。铸造精良、字体清晰、周郭内肉平整。钱背书“宝广”满文字样。北洋造光 绪通宝机制铜币,背北洋零用一文(公元1902-1908年)。 宣统通宝、宝泉及宝广、宝福机铸币:除个别地区以后还少量铸过一些方孔圆钱外,这是我 国铸行的最后一种方孔圆钱。在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方孔圆钱,已不能适应鸦片 战争后急剧变化的国内社会经济形势,不得不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崩溃而趋于灭亡。方圆钱 的消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光绪帝于三十四年十月,(公元1908年)去世,此后一 天慈禧太后去世,醇亲王之子溥仪继位,改元宣统,为 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几乎都 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 (见左图)小平钱,数量也不多,分为大小两种,新疆 地区有“宣统通宝”红钱,以及宝广、宝福两局出过机 制币。宝泉局所出的大钱直径在2.4厘米,小样钱直径 1.8厘米,因为溥仪登基时只有3岁,加上钱也不大, 因此民间把此钱称为“小宣统”、“小宣统”面文书法为 楷书,背文为满文局名。“宣统通宝”是我国封建社会 最后一个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铸行的最后一种方孔圆 钱。方孔圆钱的铸行从秦始皇统一六国铸行“半两钱”到“宣统通宝”结束,经历了两千年 的岁月,是我国乃至世界铸币史上的一个奇迹。 附:清初三藩钱币:在明末农民起义的紧要关头,汉族的一些上层反动分子吴三桂、尚 不久被消灭。吴、耿等在据点地称王时都铸过钱币。 昭武通宝、利用通宝:吴三桂于昭武元年(公元1673年)据云南时铸。对银作价。“利用通宝”钱背面铸有“二厘”、“五厘”等字。昭武通宝背书“一分”。 清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初,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大周, 改元昭武,为维持人心,铸“昭武通宝”(见左图)。此钱仿明 代钱币旧制,其版式有小平,折五,折十型。小平楷书钱比较多, 一般光背,背“工”比较多见;小平篆书的比较少;折五,折 十型钱币都是篆书大钱,背“一分”。篆文古拙。但此币流通 时间不久,流通不广,因吴三桂在这年八月死了。“昭武通宝” 是在衡阳铸造发行的唯一古钱币。 从“利用通宝”(见左图)流通时间,看其历史意义。吴三 桂举旗反清的主要运作方式有二种,一是武力推进,抢占地 盘,扩充势力;二是发行钱币,激活经济,稳定人心。从某种 程度上讲,发行钱币比武力推行的意义要大得多。吴三桂及 其建立的王朝发行的钱币有三种。一是1674年吴三桂起事 之初发行的“利用通宝”;二是公元1678年,吴三桂率兵攻入湖南,在衡阳自立为皇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发行的“昭武通宝”;三是吴三桂 死后,他的孙子吴世璠在云南王府继位,改年号为“洪化”,铸造的“洪化通宝”。三种钱币 共存时间仅三年,然而“利用通宝”生命力最强,从1674年起一直到清代中后期,在漫长的200多年中,南方各省特别是云、贵、湘(尤以临澧地区为盛)把它夹杂在大清朝庭的钱币 中流通,直至民国初年才停止使用。其流通时间之长,创下了历史上各个起义军和反朝庭的 政治集团所发行的钱币之最。 洪化通宝:吴三桂之孙吴世璠于洪化元年(公元1678年)铸。不对银作价。 明末清初,顺治帝为夺取全国政权,先后起用三边总督洪承畴、山 海关总兵吴三桂等明朝降将为其开路打先锋。康熙即位后,吴三桂、 耿仲明、尚可喜作为“有功之臣”分驻各地,论功受赏,史称“三 藩”。三藩各有重兵,分据地盘,在用人、征税、铸钱等方面各自 为政,俨然是三个独立小王国。“三藩”都曾铸钱,其中吴三桂铸 “利用通宝”、“昭武通宝”。 后来,清政府为维护全国统一,下令撤藩,吴三桂举旗反清。1678年吴三桂病死后,其部将拥戴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 在贵阳袭号,改元“洪化”(公元1679- 1681年),并铸“洪化通宝”。 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 自杀,延续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被平定,三藩钱也 随之消亡。 裕民通宝:耿精忠于裕民元年(公元1674年)据福建时铸。对银作价。 裕民通宝(见左图)光背及右“一分”据记载,耿精忠(1644 —1682年,中国清朝靖南王,为三藩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叛 据闽中时,铸裕民通宝钱。 该钱按照判别分为,小平光背,折二背右“一分”,折 十背左右“壹钱”,背左右“浙一钱”等 一、唐代农民起义军钱币 大齐通宝: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占领唐都长安,建国号大齐,改元金统,铸大齐通 宝。 二、宋代农民起义军钱币 应运元宝:李顺在四川起义称蜀王,改元应运,于应运元年(公元994年,即北宋淳化五年)铸。 宋太宗赵炅淳化年间(公元990年—公元994年)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李顺为首在青神起义,得成都建大蜀国,年号“应 运”, “应运”元年(公元994年)在成都铸“应运元宝”(见上图)。该币文字质朴,钱文 “应运元宝”四字旋读,隶书,光背,行用于四川一带,是历代农民起义铸币中最早的年号 钱。有元宝、通宝小平钱,厚重大钱,及铁钱。 三、元代农民起义军钱币 天祐通宝(如左图):元末江南地区农民起义领袖张 士诚于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铸。有“小平”、“折 二”、“折三”、“折五”等四种,钱文正面楷书,背面有纪 值的篆书。 龙凤通宝:元末刘福通等农民起义领袖拥立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大宋,改元龙 凤,于公元1355年铸龙凤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钱。背无文。 元末红巾军首领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帝,于至正十五年 (1355年)建都安徽亳州,国号“宋”,建元龙凤,并铸龙凤 通宝钱(见左图)。此钱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铜赤如金, 钱体浑朴,文字遒美。“龙凤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 文。小平径2.5厘米,重3.3克,折三径3.3厘米,制作尤精。 龙凤通宝传世甚罕。 天启通宝、天定通宝:元末鄂、湘地区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于至正十八、十九年(公元 1358、1359年)铸。各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折三有篆书钱,背无文。 元末南方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公元1358年铸“天启通宝钱”,该币质地为紫铜,就 式样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三种,钱文有楷书和篆书两种,由于从发行到停铸仅经历了 一年,因此元天启通宝比较珍稀,尤其是篆书折三天启钱为一级品,为可遇而不可求之神品; 而明天启钱则版式较多,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折五钱、折十钱多种,质地也为黄铜, 但钱文却均为楷书。 元代末年起义军徐寿辉迁都江州,改元天定期间(公 元1359-1360年)铸造。 徐寿辉在湖北蕲水称帝后,于至正十九年 (1359年)改“天启”年号为“天定”,并铸行天定通 宝钱。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铸量远较天启钱丰富。 “天定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书法俊秀, 文字同徐天启如出一手,风格绝似,制作精整。钱径分 别为2.4、2.8、3.2厘米,形制规范,系起义钱中流传较多的一种美泉。 大义通宝:公元1360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称 帝于江州(今江西九江),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有“小 平”、“折二”、“折三”三种,流通于长江中游地区。 大中通宝是朱元璋在称吴国公时所铸。当时朱元璋 一路取金陵,得皖南等地,并有江西、浙江等地,东南 局势渐稳,遂于金陵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大中通宝 分五等,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及当十。明朝建立 以后,仍铸行大中通宝钱,背文加铸。“北平”、“福” 等地名,但已不能算元末起义军钱币了。金陵所铸大中 钱皆光背无文,仅当十钱背穿上置“十”字,钱文楷书 顺读,书法端正,制作较精良。 四、明代农民起义军钱币 永昌通宝: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建都西安,国号大顺,改元永昌,铸“永昌通宝”。 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大顺政权于永昌年间(公元1644~公元 1645)铸造。有小平,当五两种。“永”字常由“二”“水”组成, 正常写法的永昌通宝反而比较少。当五钱通字走部有高低之分, 低者少。 直径37.5mm,阔缘(见左图)。 大顺通宝: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于公元1644年建都四川成都,国号大西,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大西政权于大顺年间(公元 1644~公元1645)铸造。版式为小平钱,多阔缘大样,制作较为精细,铜色金黄。 有光背和背“工”,“户”,“川户”等字样。如今存世量较多,价格不高。 兴朝通宝: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另一支,由孙可望统率入滇。于公元1649年铸“兴朝 通宝”。 “兴朝通宝”(见左图)是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以后, 于顺治六年(1649年)称东平王时的铸币。“兴朝通宝”是农 民起义军的铸币. 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开创了一派自己的风格—— “滇派”,其影响十分深远。。“滇派”钱币与众不同,钱文多 出自匠人之手,因此字体古拙朴素;内郭、外郭都较其他钱币 为宽,钱好打磨不甚精整;用材单一,多为铜币;铸工较粗糙, 但钱体分量十足。这种风格对后世吴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孙吴世璠的“洪化” 诸钱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贵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 其踪影。兴朝通宝大致可分为平钱(背工)、折五(背五厘)、折十(背壹分)三种, 其中又各有不同的版别。 五、清朝农民起义使用的钱币 1、“天元通宝”(如左图),是晚清天地会会钱,铸于浙江地区。 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的秘密社会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起事于 康熙甲寅福建漳州,后发展至广东,并由南向北蔓延,遍及大江 南北,被清政府视为心腹之患而严加捕杀,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直到辛亥革命时期, 仍有天地会活动的踪迹。天地会在发展过程中,浙江的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天地会文件中就有“五房李开花在浙江”之说。 天地会钱币多为浙江地区天地会组织所铸,计有太平通宝、开元通宝、天朝通宝、 皇帝通宝、天元通宝等。这些钱币背面有的有“文”、“武”、“永”、“圣”、“浙”字样,字在穿上为会首之物,字在穿右为会员之物,系作为会钱而非行用品,存世较罕,属于 珍稀钱币之列。 2、太平天囯革命时期钱币 天囯背通宝(如下图):太平天囯早期铸造。币面“天国”二字直读。背“通宝”横读。 仅折十钱一种。 天囯背圣宝:太平天囯继天囯通宝后所铸钱币。有折十、小平钱,版式有多种。 太平天囯背圣宝(如下图):太平天囯中期铸,有小平、折五、折十、折五十四等。版 式颇多。背“圣宝”二字有直读和横读的。 太平圣宝背天囯(如下图):太平天囯晚期铸。背“天国”二字皆横读。 太平天囯还有铁钱和铅钱,但流传颇少。 平靖通宝和平靖胜宝钱:广东陈开、李文茂起义军在广西建大成国后,李文茂所铸。平 靖胜宝背有前、后、左、右中营及御林军、长胜军等字。 “平靖通宝”(如左图),清咸丰七年(1857年)天地会系 统之广东三合会首领李文茂(大成国副帅)攻占广西柳州,自 称“平靖王”,并铸平靖通宝平钱。时限或在“胜宝”之前, 然流通更为短暂。面文楷书而含隶韵,背穿右为篆书“中”字, 或含中军行用之意。文字及制作均较胜宝为佳,质地黄铜。径2.1~2.5厘米,重4~6.2克。少数钱身显直线纹,然非锉削痕迹。 太平通宝:上海小刀会起义时所铸。钱背多有月文(在穿上)及“明”字(在穿下)。 也有上星下月的。 铁五铢为公孙述据蜀称帝时铸于成都(25—36年)。当代钱币学者认为,史志多语焉不详,兼少实物出土佐证,“铁钱始于公孙述”论难 于征信。今湖南长沙、衡阳西汉墓群曾出土数以百计铁半两钱,足证武帝行五铢 前 即有铁钱问世。而世传铁五铢钱,据其形制特点,以及“五”字交笔微曲, “朱”头方折等,似更近西汉五铢,遂将铁五铢系于西汉中期以前。
/
本文档为【中国历代方孔圆钱简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