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汇总

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汇总

2019-05-06 7页 doc 22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汇总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 *课题负责人:吴培华 执笔人:钟华伟*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竹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非同一般,有着深远的寓义!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中国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迥然不同。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竹子虚心自持,高风亮节,乃君子写照,其品性、风韵都成为文人雅士歌颂和追求的对象。 庙下小学地处龙游县南部庙下乡,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峰峦叠嶂,连绵35万亩竹海蔚为壮观,有“浙西大竹海”之美称。1999年被浙江省林业厅...
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汇总
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 *课题负责人:吴培华 执笔人:钟华伟*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竹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非同一般,有着深远的寓义!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中国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迥然不同。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竹子虚心自持,高风亮节,乃君子写照,其品性、风韵都成为文人雅士歌颂和追求的对象。 庙下地处龙游县南部庙下乡,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峰峦叠嶂,连绵35万亩竹海蔚为壮观,有“浙西大竹海”之美称。1999年被浙江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毛竹之乡”。2001年被衢州市政府命名为“衢州市毛竹之乡”。赏心悦目的自然生态景观、丰富的竹林资源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竹文化,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值得我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课题界说 本课题以“竹”为主体,开展“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它不停留在学习与实践层面,也不仅仅是寓教于乐的浅层次体现,而是最终要形成以竹子神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并开发校本课程并。通过竹文化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使每一位进入校园的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 依托竹海资源,通过“竹文化”的探究与实践开发出一套适合庙下小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2、 通过竹文化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3、 培养对竹子的浓厚兴趣,感悟竹的品性,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现代意识。 4、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形成以“竹子神韵”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 四、研究过程 (一)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 1、营造氛围,搜集素材。学生从小生活的庙下山区群山绵延,风光旖旎,竹海茫茫,全国汽车拉力赛赛道穿越浙西大竹海森林公园。浩瀚竹海当中点缀着古村民居、参天古树、山涧清流,山水田园风光绚丽多姿,灿烂夺目,堪称“花果洞天、世外桃源”。这种天然的氛围使得校本课程素材比比皆是。我们要做的只是如何营造氛围发动学生去搜寻、探访、积累、加 工、提炼。开题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大型的 “竹乡搜索无极限”亲子活动:和父母一起通过上网、看书、采访、调查、实践等各种途径搜集竹乡名人名事、竹乡诗歌、儿歌、竹乡趣闻、竹乡俗语、歇后语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交流,学校汇总成册。学校建立了“校园竹文化”的研究课题专业网站(网址:)。学生所有的资料都可以及时上传至校园网。由此,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 2、化零为整,建构框架。根据积累的原始素材,我们建立了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浙西大竹海》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包括竹乡风采:生态竹乡、美丽竹乡、竹之底蕴、竹之运动。竹乡生态:竹经、育竹三步曲。竹乡制品:庙下竹席、翠竹美工艺、竹食品。竹子神韵:关于竹的传说、成语、歇后语中的竹。竹子资源:竹与现代经济、庙下竹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每一单元文本后还有单独的拓展单元“竹海人家”包括:百竹荟萃、竹林园地、竹园论坛、竹海名人。 3、集思广益,积累资料。在框架基础上,2006年6月份开始,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专著,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征集资料。一是向广大家长、所有学生征集。以给家长一封信(附校本课程框架)的形式鼓励家长和子女一起搜集与竹有关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种资料。很大部分已经收录在各单元中。二是向广大教师征集。通过开展“校本课程金点子评选”也使课题组老师视野大开。三是向本地专业人士讨教。我们邀请了县林业局驻乡林业指导员包乐祥和本地退休老教师叶文标以及当地民间艺人吴德林给课题组的老师作了专门指导。还聘请他们为课题专业顾问,负责教师培训、学生讲座。另外还与专门负责编撰“庙下乡非物质遗产志”的叶文标先生实现资源共享。通过集思广益,累积了大量资料。摘抄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达90多篇;撰写有关论文12篇;完成典型课例6例,典型教学6篇;撰写各类典型案例12篇。 4、整理材料,编写样本。 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每人负责一个部分内容的编写,经过努力,2007年2月编写出了《浙西大竹海风采》校本课程样本。样本分竹乡风采、竹乡生态、竹乡制品、竹子神韵、竹子资源五个单元。 (二)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实施 1、宣传竹乡竹海。本乡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得学生对竹并不陌生,通过对竹的认识和理解,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竹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会用心体会身边的竹文化。向着这一目标,我们结合学校的校园建设,在“人创造环境”的同时,发挥“环境创造人”的育人功能。 (1)利用宣传窗开设“家在竹乡”专栏。宣传窗中每月一期的“家在竹乡”专栏由全校12个班级轮流刊出。每月一个主题,所有的内容都由学生搜集,课题组教师具体指导。从2006年9月到现在已经整整刊出了12期。主题多样有“竹乡名人”,“ 飞雪点竹妆”,“ 翠竹伴我同成长”,“乡竹,乡心”等。少先队负责评选每期的优秀编辑、美工、作者等。另外教导处还负责评选每期的优秀读者奖、金点子奖和“火眼金睛”(找差错)奖。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公布名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刊出质量,扩大了阅读面。每一名学生都无形中得到熏陶、感染,受益非浅。 (2)利用黑板报开设“竹乡风采”专栏。我校每个教室后都有黑板报。两周一期的板报,内容丰富多彩:竹乡逸事、竹乡趣闻、梦里竹乡、我为竹狂、竹海古道、竹海人家等等。每一期的板报都让人眼前一亮。驻足观之令人感叹:身在竹乡,心情欢畅。更为学生迸发出的热情、无限的创造力而惊诧。它为学生架设了亲近竹,了解竹,感受竹,热爱竹的桥梁。 (3)建立校园“竹林馆”。我们先后共引进了15种竹子移栽在教学楼后的“竹林馆”中。每棵竹子上挂有该类竹子的习性、分布、繁殖过程简介。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记观察日记。 真正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块土地都育人。构建了一个底蕴深厚、和谐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环境。 2、打造系列活动。学生在竹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中学习、生活,他们赏竹、论竹、研竹、品竹,在探讨中得到情感的提升,在争鸣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我们适时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研竹的过程中画、唱、写、做,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1)画:我们成立了“笋丫儿小画院”,由本校美术专职教师和民间画家何仲寅(县书画协会会员)担任辅导员,利用美术课和第二课堂进行素描和野外写生。家乡的一草一竹、一山一水都成了学生心中的“天鹅”。学生的作品《来看看我们村》和《夏热》获市书画摄影比赛三等奖,另有多幅作品获县一、二等奖。 (2)唱:成立了“笋丫儿艺术团”,招收了60多名小演员,精心排练了 “竹泉”、“竹竿舞”等具有乡土风情的舞蹈与歌曲。《庆元旦 竹乡情》的专场演出中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保留节目,真可谓异彩纷呈。由小艺术团选送的二年级学生张瑞参加龙游县中小学校园歌曲比赛获“十佳”歌手称号,是农村中小学唯一获此殊荣的选手。 (3)写:学校创立了“未来星创作室”, 其宗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孩子们用笔描绘家乡,用心感受家乡竹海的壮丽、优美。由于报名人数众多我们以自愿申请、现场创作、抽签确定各班6名学生组成创作室班底。再聘请他们为各班的“斑主”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组建班级创作组。2007年6月中旬我们组织了竹文化作文大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是部分学生获奖颁奖词及获奖感言: 二年级汪月同学的作品《我家屋后的竹林》,她用聪慧的双眼,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并用笔记录下来,让大自然瞬间的美景成为永恒。 四(1)班雷小娟同学给我们展示了自己与竹林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深沉而富有哲理,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六(3)雷鹰杰同学的《竹子运动会》以自己那独特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竹子参加运动会的感人故事,赛场上激烈的竞争,顽强的拼搏,都给我们以奋进的力量。 金奖获得者梁伟越说:“我们不会骄傲,我们只会加倍努力,争取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4)做:学校成立 “竹艺品工作室”,每个班还设有“竹艺吧”。①训,我们请民间艺人吴德林,美术老师为各班培训了5名骨干,再由他们辐射培训。②仿,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竹制品、竹工艺品,把观察到的画出草图。③做,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和父母一起,但不能由父母代替,用竹子材料制作简单竹制工艺品。④创,在模仿的基础上,我们提高了要求,提倡做有新意的作品。使学生明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情。⑤赛,我们结合县里的科技创新大赛,学校征集创新作品、集体报名参赛。⑥拍,对在县里获奖的作品我们除授予荣誉称号外,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的前提下还举行了小小拍卖会,拍卖过程完全由学生组织,少先队提供支持,家长委员会具体指导。目前我们举行了两次拍卖会,家长参与面达到60%以上,共拍得款项人民币2341.5元。全部捐献给了得造血功能障碍的六年级学生邓轶。这一举措使学生感受到:庙小人,一家人。同时在社会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支持,一位获奖学生家长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拍卖场面,第一次看到这样感人的场面,我为我的孩子骄傲!” 3、营造竹韵课堂。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他们想更多、更系统的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竹,了解家乡的人。06年第二学期学生新奇地发现课程上多了一门课——校本课程《浙西大竹海风采》。我们建立了“以活动体验为先导,以课堂实施为主渠道”的体验学习模式。学习这门课程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竹子的浓厚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在竹艺术渗透中获得精神的熏陶,在感悟竹的品性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现代意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差异我们非常谨慎地选取了3—6年级各一个班开始实施这门课程。 (1)教师培训:2006年2月25日,我们邀请了县教科室副主任商祝泉老师给全校教师作了“校本课程实施,你准备好了吗?”的专题讲座。商老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校本课程实施的注意点、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四个方面作了高屋建瓴地讲解,使每位教师茅塞顿开。2007年3月16日,我们还邀请了省小语会副会长、省特级教师、课程专家赖正清老师给每位教师作了课程实施前的最后培训及动员会,赖老师重点作了校本课程和评价的问题。通过专家的引领,每位校本课程实施教师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2)精心实施: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我们分别挑选了省、市、县骨干教师钟华伟、方忠伟、叶应珩作为第一批课程实施教师。集体制定教学、即时交流,课题组成员补充。并且边实践边交流,举行了三次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与备课。此举,实施教师得到了提高,又储备了新的实施教师。 (3)联动教研:语文组和综合组、数学组的三组联动教研模式是我们的一个创举。各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冷眼看课堂,他们的建议往往使执教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三次的教研活动,每一次的课堂反思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增强了实施者的信心更为后来者开拓了一条通往成功彼岸的大道。 4、探究竹乡精神。作为竹乡人,竹乡的景,竹乡的人,竹乡的情,一切离学生那么近。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升华,去提炼把他变为一种精神——一种骨子里挥之不去、一种血液里时时流淌、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难以忘确的精神——竹乡精神。这种精神在校园里就是一种文化——校园文化。 继续阅读
/
本文档为【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