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7-09-18 50页 doc 241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我国铅锌矿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有相当规模。2005年,铅产量达150万t,占世界铅总量的16.6%;锌产量196万t,占世界锌产量的22.7%。近年来,随着国内铅锌冶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对铅锌精矿的需求大大增加。 但是由于国内铅锌精矿的缺口较大,每年都需要从外国进口。2003年上半年,进口铅精矿23.7万t,同比增长69%,进口锌精矿33.3万t,同比增长2.1%。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矿山的整顿,一些无证开采,生产不规...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我国铅锌矿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有相当规模。2005年,铅产量达150万t,占世界铅总量的16.6%;锌产量196万t,占世界锌产量的22.7%。近年来,随着国内铅锌冶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对铅锌精矿的需求大大增加。 但是由于国内铅锌精矿的缺口较大,每年都需要从外国进口。2003年上半年,进口铅精矿23.7万t,同比增长69%,进口锌精矿33.3万t,同比增长2.1%。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矿山的整顿,一些无证开采,生产不规范,不安全的中小矿山被停封,铅锌精矿的供给将更趋紧张。 汉源县经初步探明,锌远景储量约40万吨,近年来,还逐渐发现部分新的矿点。目前全县开采的有团宝山、乌斯河、唐家、皇木、片马等矿区,现已建成投产的选矿厂有唐家一选厂、二选厂、工业总公司选厂等18个选矿厂,年产锌精矿约2.5万吨。改革开放以来,汉源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截止2002年底,汉源已建成12条锌精矿沸腾焙烧烟气制酸生产线,年产锌焙砂金属2万吨左右,目前全县境内所有锌精矿、锌焙砂市场前景良好,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对此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决定自筹资金建设一日处理原矿500吨的铅锌选矿厂,公司决定投资960万元在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境内修建生产规模为年处理铅锌原矿15万吨,年产锌精矿3795吨、铅精矿21015吨的铅锌选矿厂,所产锌精矿主要供给本地企业锌精矿沸腾焙烧炉使用。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选址符合当地规划。汉源县经济与商务局在2007年以汉经商[2007]149号文批复了该项目。 原洗选矿厂一日处理原矿50吨,位于汉源县桂贸乡,由于其位于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水库的淹没区,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安置和库区迁建工作的,该厂可搬迁至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因此公司决定投资960万元在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迁复建。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汉源县经济与商务局在2006年以技改备案4号文件对该项目进行了备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当地环保局要求其做环境影响评价。 1-1 经汉源县环境保护局确认,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单位负责该项目的环评工作。我中心接受委托后,即派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制度,其基本目的是贯彻“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实现项目与自然、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评价,查清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分析该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特征,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可造成的不良影响,弄清楚影响程度和范围,从而制定避免污染、减少污染的防治对策,对项目实现合理布局、最佳设计、为环保行政部门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是选矿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地表水、空气及声环境方面。因此确定本次环境评价工作的具体的目的及原则是: (1)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 (2)通过现场调查与监测分析,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现状。针对建设内容和环境特征各有侧重地进行评价,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和有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3)弄清工程对生态影响的特征、生态影响的程度和显著性、敏感性等,明确本项目拟采取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措施,尽力维护当地生态平衡,谋求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最大协调。 (4)对工程的污染特征进行达标排放和清洁生产措施分析,弄清生产系统各种污染物排放源点及源强,有针对性地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在项目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核算污染源排放总量,为制定总量控制提供依据。 (5)按国家有关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保护水资源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措施,指导项目按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建设。 (6)评价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通过对工程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论证,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2 (7)通过对工程的环境经济分析,论述工程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8)通过以上分析论述,并结合区域规划,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述项目规模、选址、平面布置及污染防治措施等的可行性,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环境管理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1.3 编制依据 (1) 环境保护法规、国家产业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3年8月1日,第12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1996年10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 (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 (12)《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局,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 (13)《关于工业节水“十五”规划》,国经贸资源[2001]1017号文; (14)《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局,环控[1997]0232号文; (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2002第14号; (16)《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文; (17)《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2005.12.16); (18)《关于依法加强环境影响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川环发[2006]1号); (1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26日; 1-3 (20)《全国生态建设规划》; (2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2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 (23)《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环发[2001]4号文件;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25)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川府发[1993]36号; (26)《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府发(1996)142号; (27)《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1992年8月17日国家环保护局令第11号发布); (2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 (29)《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30)《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彻底整治和规范矿业秩序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的通知》(川委办发[2005]6号); (3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川府发[2005]32号); (32)《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省国土资源厅); (33)《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检总局[2006]6号); (34)《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 评价技术规范 (1) 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4); (2) 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19-1997); (3) 国家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3) 建设项目有关批文、依据 (1) 汉源县经济与商务局汉经商[2006]4号文《汉源县经济和商务局关于四川 1-4 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洗选厂项目备案通知书》; (2) 汉源县工业迁建区管理委员会汉工管[2006]7号《关于四川省宏达有限责任公司初步选址的批复》; (3) 汉源县环境保护局汉环建发[2006]27号《关于四川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洗选厂项目建设选址意见及环评标准的通知》; (4) 四川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洗选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本项目建设方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1.4 评价因子 14.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1(水环境 ?选矿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 ?尾矿库产生的溢流水和渗滤水; ?机械及运输设备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 ?生活区职工排放的生活污水。 2(大气环境 ?矿石破碎过程产生的粉尘; ?尾矿坝产生的扬尘; ?车辆运行及堆矿过程产生的扬尘; 3(声环境 设备及运输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 ?施工产生的弃土和废石; ?尾矿渣; ?生活垃圾。 5(生态环境 ?项目建设和使用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引起的地形、地貌改变,从而导致植被破坏、景观及动植物生境条件改变; 1-5 ?尾矿库建设和使用,若措施不当,将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选矿过程产生的粉尘及尾矿若处置措施不当,将可能污染土壤。 1.4.2 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上述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结合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以及本工程具体特征,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筛选,详见表1-1。 表1-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表 施工期 运营期 工重 其它工程因子 程 施工营地 要 挖填方及施 选矿 尾矿 交通 生活 建生产生活环境因子 性 弃土作业 工作生产 处置 运输 活动 设 活动 业 -2L -2L -2L -3R -2L -3L ?3L ? 景观 -2L -1L -2L -3R -2R ?3R ?3R ? 水土流失 生生物多样性 -3L -3R -3R -3R -3L ?3R ? 态 -2L -1L -2L -2R -2R ?3R ? 植被 环-2L -2L -2L ? 地质灾害 境 ?2L -3R -2R -2L ? 土地利用 -2L ?3R ?3R ?3R -3L -1L ?3R ? 土壤 pH -3L -3R -2L -2L -3L ? NH-N、BOD、CODcr -2L -2R -3L -3L -2L ? 35 SS -2L -3R -3R -2R -2L -2L -2L ? -3L -2R -3L -3L -2L ? 氨氮 水 -3L -3R -2R -3L -3L -3L ? 石油类 环-2L -2L -2L 硫化物 境 铜、铅、锌、、砷、银、-2L -2L -2L ? 镉、 -2L -3R -2L -2L -3L ? 水资源 -2L -3L -2L ? 地下水 TSP -2L -2R -2R -2R -1L -2L -2L -2L ? 空 SO -2L -2L -3L ? 2气 环NO -3L -3R -3R -3R -3L -2L -3L ? 2境 声 -2R -2R -2R -2L -2L -3L ? 环噪声 境 弃土及弃渣 -2R -3R -3R -2L ? 固 -1L -1L ? 尾矿 废 -2R -2R -3L -2R ? 垃圾 ?2L ?3R ?2L ? 社人口密度 1-6 施工期 运营期 工重 其它工程因子 程 施工营地 要 挖填方及施 选矿 尾矿 交通 生活 建生产生活环境因子 性 弃土作业 工作生产 处置 运输 活动 设 活动 业 -2L ? 会 农业生产 经+2L ? 经济收入 济 +2L ? 经济结构 环+2L ? 城镇化 境 +2L ?3R ?3R ? 生活质量 ?3R ?3R ?3R ? 人群健康 说明:(1),、,、?分别表示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影响不明确; (2)1、2、3分别表示影响程度的大、中、小; (3)R、L分别表示影响为可逆和不可逆; (4)?、?、?分别表示该因子的地位相对重要、相对次要、可忽略。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的筛选,本项目主要是选矿对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及尾矿处置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本项目的实施又可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生活产生有利影响。由表1-1中的筛选结果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见表1-2。 表1-2 评价内容与评价因子 环境要素 评价内容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1) 选矿废水排放 pH、SS、CODcr、事故状态下预测因子水环境 (2) 尾矿库溢流水和渗滤水排放 BOD、石油类、Cu、Cu、As、CODcr 5(地表水及(3) 生活污水排放 Zn、Cd、As、硫化物、地下水) 氨氮、Pb、Hg (1) 矿石破碎粉尘排放 TSP、PM、NO、SO 扬尘 1022 (2) 尾矿坝产生的扬尘 大气环境 (3) 车辆运行及矿石装卸产生的扬 尘 声环境 设备及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 环境噪声、厂界噪声 厂界噪声、环境噪声 (1) 施工产生的弃土和废石 弃土、废石、尾矿、尾矿、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 (2) 尾矿排放 生活垃圾 处置环境 (3) 生活垃圾的排放 (1) 工程建设占地 植被、水土流失、土水土流失、植被、土生态环境及(2) 施工期挖填方作业及弃土作业 地利用、景观、地质壤 土壤环境 (3) 运营期尾矿处置 灾害、土壤 (4) 人员活动 社会经济 项目实施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质人口密度、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量的影响 经济收入、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城镇化、 城镇化、生活质量、生活质量 人群健康 社会环境 项目建设、生产产生的噪声、扬尘、选矿厂、尾矿库、精噪声、扬尘、废气、 废气、废渣及水土流失等影响区域的矿运输道路沿线敏感废渣、水土流失等对 1-7 环境现状及影响程度 点分布情况 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 度 价标准 1.5 评 本次评价执行标准由汉源县保局出具。 1.5.1 环境质量标准及标准限值 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以不改变土壤侵蚀等级类型现状为标准,见表1-3;地质灾害以不产生新的地质灾害为标准。 地 表 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水质标准,见表1-4。 地 下 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见表1-5。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见表1-6。 声 环 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见表1-7。 表1-3 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标准(SL190-1996) 2等 级 侵蚀模数(t/km?a) 平均流失厚度(mm/a) 微度侵蚀(容许侵蚀) ,500 ,0.37 500~2500 0.37~1.9 轻度侵蚀 2500~5000 1.9~3.7 中度侵蚀 5000~8000 3.7~5.9 强度侵蚀 8000~15000 5.9~11.1 极强度侵蚀 剧烈侵蚀 ,15000 ,11.1 表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GB3838-2002)III类水域 单位:mg/L pH:6~9 CODcr:20 BOD:4 Cu:1.0 Pb:0.05 5 Zn:1.0 Cd:0.005 As:0.05 氨氮:1.0 硫化物:0.2 石油类:0.05 表1-5 地下水质量标准值(III类) 单位:mg/l pH 项 目 镉 砷 铜 铅 锌 钼 轱 0.01 0.05 1.0 0.05 1.0 0.1 0.05 标准值 ? 6.5,8.5 表1-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GB3095-1996)二级 1-8 33 3SO:1小时平均值0.50 mg/m :1小时平均值0.24mg/m NOTSP:日平均值0.30mg/m22 33日平均值0.15 mg/m 日平均值0.12 mg/m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L:dB)昼间:60、夜间:50; Aeq 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L[dB(A)]》。 eq 表1-7 不同施工阶段噪声限值 等效声级Leq[dB(A)] 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昼间 夜间 75 55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85 打 桩 各种打桩机 禁止施工 70 50 结 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 65 55 装 修 吊车,升降机等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水污染物:《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类标准 各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别见表1-8、1-9、1-10。 表1-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表2) 3项 目 有组织排放限值 无组织排放限值(mg/m) 3120 mg/m,排放速率 1.0 粉尘 3.5kg/h(15m高排气筒) 表1-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值(GB8978-1996 一级) 单位:mg/L pH:6~9 SS:70 CODcr:100 Cu:0.5 总Pb:1.0 Zn:2.0 总Cd:0.1 总砷:0.5 总Ag:0.5 硫化物:1.0 BOD:20 石油类:5 氨氮:15 5 表1-10 厂界噪声标准限值(GB12348-90 II类)单位:Leq dB(A) 昼 间 夜 间 60 50 1.6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 1.6.1 评价等级划分 1-9 1.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建设区域为中高山区,项目涉及的建设内容有选矿厂、尾矿库及辅助生产设施,项目的主要生态影响为尾矿库建设、尾矿输送陶瓷复合钢管+溜槽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尾矿库占地10072?,根据现场踏勘与初步分析,尾矿库及周围环境主要为荒山荒坡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是稀疏残次林草地,且以灌木和杂草为主,附近无人居住,无自然保护区或其它生态类型保护区,项目建设对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不明显,对地表水理化性质改变亦不明显。根据工程分布和运行特点及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标准来判断,本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为三级。 2.地表水评价等级 本项目投产运行时,选矿水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尾矿库,无废水排放。项目所在地废水受纳水体为耍耍沟,属?类水域,废水水质除选矿废水属中等外,其余废水较简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有关规定,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为三级。 3.声学环境评价 本项目评价区域为山区,项目周围人口较少,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学环境》(HJ/T2.4-1995)中有关规定,本项目声学环境评价为三级评价。 4.大气评价等级 大气污染物是破碎矿石产生的少量粉尘。粉尘因数量较小,故本次评价按《导则》规定,本次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低于三级评价工作,可适当从简,周围又无特殊敏感点,因此对大气环境作影响分析。 1.6.2 评价范围 (1)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尾矿库生态直接影响区约10072?,评价范围为尾矿库周围外延500米。 (2) 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为工程所在地耍耍沟上游1000m至下游8500m河段。 评价河段内无集中式城镇生活用水取水口。 (3)声学环境评价范围 选矿厂厂界外200m内区域和工程区与运输道路两侧200米。 1-10 (4)大气环境分析范围 根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工程处地形和外环境状况,以厂址为中心 24×4km范围内和工程运输利用的公路两侧500米。 1.7 项目外环境关系 拟建选厂厂址位于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坡地上,位于新县城西南方,距离约15km,距离大渡河4km项目400m范围内无人群居住。选厂厂址海拨标高1223—1268m。大致呈长方形,均为坡地。区域内植被较差,主要是稀疏残次林草地,且以灌木和杂草为主。 拟建尾矿库位于选厂北方向约200m处,库区标高1230m,1260m,处在厂区东侧和西侧坡地的干沟内,尾矿库区地形呈“V”字型,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项目建设占地范围内无居民居住,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 1.8 评价时段 按项目建设期、生产期和服务期满三个时段进行评价。 1.9 控制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 污染控制目标:项目外排污染物必须经过治理达标排放和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废水: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 废气:生产废气中的粉尘达标排放。 噪声:厂界噪声达标。 废渣:在尾矿库妥善堆存;生活垃圾必须集中在专用垃圾收集设施中,统一清运,禁止乱堆乱放污染环境。 生态:保护植被,不改变土壤侵蚀等级类型现状,防治地质灾害。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1。 1(大气:小堡乡解放村农户 1-11 2(地表水:耍耍沟不因受纳本项目废水影响河水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不因受纳本项目外排废水而影响人蓄饮用、泄洪的使用功能。评价河段内无饮用水源保护区。 表1,11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因素 保护目标 方位 距项目距离(m) 备 注 1000 地表水 耍耍沟 1500 大气 小堡乡解放村农户 涉及住户3户 1.10 评价重点 ? 尾矿库评价重点 1、尾矿库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2、尾矿堆放,进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3、尾矿废水的处置以及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4、尾矿堆场的生态恢复措施。 ? 选矿厂评价重点 1、噪声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 2、选矿废水综合利用及对当地地表水的影响。 1.11 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铅锌洗选矿产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汉源县经济和商务局以汉经商技改备案(2006)4号文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安置和库区迁建工作的通知:工矿企业迁建应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遵循国家行业政策规章,通过迁建,引进和采用同行业前沿技术及设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遵循国家行业政策规章,在采用原有的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更新生产设备,并强化处理尾矿,使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瀑布沟水电站搬迁的相关政府规定。 1-12 1.12 与当地规划及经济发展的相容性 项目在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建设,远离汉源县城市规划区范围,汉源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四川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建设选址意见及环评标准的通知》(汉环建发【2006】27号)以及汉源县工业迁建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四川宏达有限责任公司初步选址的批复》均同意本项目选址。 1.13 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 号)的符合性 表1-12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主要指标与项目对比表 序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本项目 结论 号 技术政策相关要求指标 (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 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 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本工程不涉及敏感区 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域;不在铁路、国道、 围内进行露天开采。 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 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围内进行露天开采;不 4.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涉及地质灾害危险区; 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不属于土法采、选冶金1 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符合 矿和土法冶炼汞、砷、 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铅、锌、焦、硫、钒等 6.禁止新建煤层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本 (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项目开采的同时实施水 1.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土保持,及土地复垦等 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 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 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 2.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 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2010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1)本项目水重复利用(1)新、扩、改建选煤和黑色冶金选矿的水重复率为77%; 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 (2)本环评要求积极开(2)尾矿的利用率达到10%以上; 2 符合 展研究,建设方必须在(3)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20%正式投产前尾矿利用率以上。 达到10,以上;。 2015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1)选煤厂、冶金选矿厂和有色金属选矿厂的选 1-13 矿水循环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3%; (2)尾矿的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5%; (3)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 以上。 选矿废水(含尾矿库溢流水)应循环利用,实现选矿废水循环使用,不3 闭路循环。未循环利用的部分应收集处理达标后符合 外排 排放。 宜采用尘源密闭、局部抽风、安装除尘装置等措4 安装了除尘器 符合 施,防治破碎、筛分等选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环发[2005]109号)中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1-14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1 老厂项目概况 原铅锌洗选厂位于汉源县桂贸乡,于1999年建厂,生产规模为日处理50吨铅锌原矿,占地40亩,采用的生产工艺为二次扫选,三次精选。 厂址位于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水库区,水库建成后将被淹没。为使旧厂址不产生遗留环境问题,根据瀑布沟水电站的清库要求,旧厂址的全部建筑物都要拆除,设备全部搬迁,尾矿库要做封场处理,并登记该尾矿库的位置,以作备案。原厂已于2006年停产并拆除。 2.2建设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 建设性质:迁复建(原厂位于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水库区,将被淹没) 建设地点: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 2.3 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新建选厂规模为处理15万t/a、500t/d,矿石来源于小堡乡耍耍沟铅锌矿闪、冕宁县三岔河铅锌矿山、甘洛县合伙联营甘沟铅锌矿山。 产品方案:铅精矿2.102万t/a,品位62.4%,回收率92%; 锌精矿0.380万t/a,品位29.4%,回收率60%。 精矿产品供给本地企业锌精矿沸腾焙烧炉使用。 2.4 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9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万元。 2.5 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根据生产岗位需要设置劳动定员,全厂职工定员104人。企业工作制度为连续生产工作制,非生产部门为间断工作制。 2-1 破碎作业:年工作300天,每天三班,每班工作5小时,设备作业率51.36%。 主厂房和精矿过滤室:年工作300天,每天三班,每班工作8小时,设备作业率82.19%。 2.6 工程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选矿厂工业场地、尾矿库、耍耍沟供水系统和配电房等组成。本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如下: 表2-1 项目组成表 可能产生的 环境问题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施工期 营运期 1.选厂(占坡地9332?、规模500t/d): 生态破坏 2.粗、细碎及筛分工段 水土流失 选矿厂 主 3.选矿工段 破碎粉尘 体 4.脱水工段 噪声 工 24 3尾矿砂 1.尾矿库:占地1.0072hm,有效库容46.332×10m 程 浓缩及过滤尾矿库 2.尾矿输送系统:输送管线长约200m 2废水 3.临时渣场:占荒地0.15hm,堆放弃渣 机修、电修 生态破坏 辅 化验室、实验室 废石 噪声 助 3选厂新水高位水池(1000m) 粉尘 扬尘建渣 工 3噪声 废水 选矿生产回水高位水池(1000m) 程 供配电系统 环保除尘 除尘灰 新建选矿厂除尘系统; 工程 系统 噪声 供电 建变压器配电房 公 水土流失 用 耍耍沟包括耍耍沟引水渗渠、大口井、一级取水泵、二级扬尘 工 供水 加压泵、三级加压泵扬至选厂新水高位水池(输水噪声 程 系统 距离约1050m,高差大约528m) 2-2 可能产生的 环境问题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施工期 营运期 回水循环泵站设于尾矿库附近(标高1230 m),选 尾矿 用水泵二台(一用一备),输水管道为一条DN200 回水 mm钢管。扬至选矿厂回水高位池(输水距离约320 系统 m,高差大约110 m),自流供选矿车间使用 内部 改造厂外道路长500.2 m 道路 办公及 生活废水 选厂办公室、职工生活区、宿舍、职工食堂 生活设施 生活垃圾 33原矿仓:V,143m,中、细碎缓冲矿仓:V,150m 粉尘 33仓储或其它 粉矿仓:V,102m,精矿仓:V,1873m 噪声 选矿材料堆棚、汽车库 表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221 m 21000 厂区占地面积 其中:尾矿库占地10072m 22 原矿堆场占地3370m 2 m 1596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3 % 41.8 建筑系数 24 m 2297 新修道路面积 35 M 10057 道路及场地挡土墙 条石 6 m 800 浆砌片石排水沟 37 m 50117 土石方量 3 m 22121 其中:挖方 2938 填方 48 10t 34.96 年运输量 4 10t 15 其中:运入 4 10t 2.48 运出 9 m 2658 绿化占地面积 10 % 12.66 绿化系数 2-3 2.7 总平面布置 2.7.1 总体布置原则 总体布置指导思想是以企业的管理上的方便又不干扰,原矿运输简捷、经营费用低,占地少的原则,依据选矿工艺流程,使流程顺畅、耗能低进行总体布置,同时选择最优的总体布置方案。 厂址的选择遵守不占或少占良田,不迁或少迁农户的原则,结合山地建厂的特征,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费用。 厂址布置应充分满足工艺流程主要物料自流的原则,尽量减少各种物料运输距离,尽量满足生产管理方便,以降低企业经营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7.2 总体布置 ?选厂 拟建选厂厂址位于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坡地上,位于新县城西南方,距离约15km,距离大渡河4km,项目400m范围内无人群居住。选厂厂址海拨标高1223—1268m。大致呈长方形,均为坡地。区域内植被较差,主要是稀疏残次林草地,且以灌木和杂草为主。选厂占地面积约9332?。 选厂总平面布置为: 原料堆场、原矿仓及破碎室、筛分、浮选间、过滤间及精矿仓布按工艺流程及高差要求布置在缓坡地带,各工艺车间均有道路与外界相通。机修及综合仓库布置在主厂房附近,生活水池、生产新水池、生产回水池、35kv变电站布置在主厂房南方的山坡上,办公楼、宿舍、食堂及浴室布置在主厂房西面靠公路的缓坡地带。 厂区竖向布置采用台阶式场地整平方式。按工艺要求,道路的纵坡限制,对厂区平整,新建选矿厂破碎室、筛分场地标高定为1305.90m,原料堆场场地标高定为1317.90m,其余主厂房各车间标高按工艺要求布置,生活区场地标高定为1269.00m。场地内雨水有组织排入厂区外的溪沟内。 由于选厂地处山坡,为防止地表雨水渗入影响正常生产,设计考虑在选矿车间及办公生活区靠山体一侧设截水沟,将上部雨水引入相邻的山沟内排泄。各工业场地地表水采用明沟有组织排泄。 2-4 ?尾矿库 项目尾矿库位于选厂北侧地势较低的一侧,拟建尾矿库区地貌类型为低中山侵蚀地貌,微地貌为近南北向展布的短小冲沟。东西两侧剥蚀残丘海拔1278m,库尾北侧山包海拔1350m,沟谷切割深度80余米,但两岸谷坡较陡,沟底狭窄,具典型的“V”型谷特征。场地内基岩埋藏浅甚至地表出露,工程区地震烈度为8度, 尾矿库集水面积小,上游无地表水体补给,因此该冲沟常年为干沟,仅暴雨后沟底中下部有泉点流出,流量小,但雨后几天便完全干涸。 项目区主要河流为耍耍沟,位于工程区西侧10m。尾矿库内沟段平均比降110‰。排洪系统容易设置,工程量小。尾矿输送可从选厂自流输送到尾矿坝前进行分散放矿,无需扬送。 ?尾矿库库容 尾矿库采用常规的上游法筑坝堆存尾矿。 3选矿厂设计规模500t/d,尾矿产率83.46,,平均堆积干密度为1.5t/m,选 3厂每年有尾矿8.35万m。根据公司提供的1:1000地形图,由于地形条件所限,为了充分利用尾矿库库容,需在冲沟内新建一个尾矿坝形成尾矿库来堆存选厂所排尾矿。经圈定计算,上游尾矿坝堆高至标高1258m时,库内有效库容为46.3312 3万m,可以满足选厂5.5年生产堆存需要。 本环评要求在尾矿库在服役期满前2年时,建设方必须重新建设新的尾矿库,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对新建尾矿库从选址、建设、运营及闭库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建设方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停止生产,直至新的尾矿库投入运营方可重新生产。 ?初期坝 根据库址地形采用上游式尾矿筑坝方式堆坝,其初期坝按《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规范规定:尾矿初期坝应满足贮存选厂半年以上排放的尾矿 3量。初期坝坝顶标高为1245m时,初期库容为16.32万m,满足选厂生产时间10.7个月,故尾矿初期坝坝高定为30m。 初期坝依据坝址地形筑坝,拟取库区及选厂附近的粘土筑坝,初期坝坝型设计为不透水均质土坝。 初期坝拟建于冲沟最上游公路下方侧狭窄处,坝顶宽4.0m,坝轴线长90m, 2-5 内坡为1:2.0,外坡比为1:2.75。内坡设置由土工布、砾石构成的反滤层。坝底地面标高1215m,坝顶标高1245m,清基深度为3.0m,实际坝高H=33m。 ?尾矿坝堆坝 尾矿库从初期坝坝顶起开始利用尾矿堆坝,堆坝方式为上游式尾矿筑坝,取沉积于库前的粗颗粒尾砂筑成子坝形成库容,子坝高1.5m,顶宽1.0m,内外坡比1:1.5。放矿方式为采用放矿支管在坝前均匀分散放矿,以保证粗颗粒沉积于坝前,细颗粒排至库内,在沉积滩范围内(坝前50m)不至矿泥沉积,出现粗、细尾矿颗粒夹层,形成软弱的滑动面,威胁堆坝体的稳定安全。 初期坝坝顶1245m起放置放矿管进行放矿,放矿管随尾矿的堆高而上移,设计堆坝外坡比1:4.0。最终堆积标高1258m,堆高13m,尾矿坝洪水期干滩长?50m。 尾矿库在洪水情况下必须保证堆坝干滩长?50m,正常情况下保证堆坝干滩长?90m。 ?尾矿库等级及防洪标准 根据尾矿库总库容和总坝高,按照《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表2.0.4尾矿库等级划分的规定,该尾矿库属于四等尾矿库。 其防洪标准为初期50年一遇(重现期T=50年),中、后期为200年一遇(重初 现期T=200年)。 后 洪水计算方法采用《四川省水文手册》公式进行计算。经计算,得出不同洪水重现期的洪峰流量及一日洪水总量见下表。 nQ,0.278ψSF/τ PP 3式中:Q — 洪峰流量,m/s; P ψ — 洪峰径流系数; n-1S — 暴雨雨力,即最大一小时暴雨量(mm/小时),S=24H; P24 2F — 汇雨面积,km; τ — 汇流历时,小时; n — 暴雨递减指数。 W=1000αHF tPttp 3式中:W— 洪水总量,m; tP 2-6 α — 洪量径流系数; t H— 降雨量,mm; tp 2F — 汇雨面积,km。 计算得出不同洪水重现期的洪峰流量及一日洪水总量见下表。 表2-3 洪水计算结果 33洪水重现期 洪峰流量(m/s) 洪水总量(m) 备 注 100a 0.676 634 库内洪水 100a 2. 04 863 库外洪水 ?排洪方式及排洪构筑物 尾矿库汇水面积小,沟谷较狭窄,为了很快的将洪水排向下游,排洪方式采用排水斜槽,排水管形式进行排洪,进入尾矿库的洪水经调蓄后通过排水斜槽,排水管排向坝下游。根据洪水计算结果,排水斜槽结构尺寸为b×h,1000×800mm,排水管内径D=800mm。排水斜槽,排水管形式结构简单、稳定,排水效果好,能很快的将库内洪水排出尾矿库外。根据尾矿库使用要求排水斜槽随尾矿坝的堆高逐渐延长。 尾矿库外来洪水经沿进矿公路截洪明渠排入下游,库外雨水通过截洪明渠排到尾矿库下游,库内雨水通过浮船持续泵出库外。因此,没有长期的稳定渗流,可不考虑渗流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可不计算渗流。尾矿库库区外排洪系统采用两岸现有公路排洪明渠泄流方案。为避免库区两岸坡雨洪水进入尾矿库内,可对公路排水沟适当加宽加深处理。截洪明渠沿公路内侧,在原截洪明渠的基础上加宽加深。最小坡降i = 0.02,糙率n取0.017,最大水深1.0m,宽0.5米,边坡系数m=0.3,明渠水力计算公式: 1/2Q=A×C×(R×i) 3式中:Q—计算流量(m/S); A—过水断面面积(?);0.5 i—底坡;0.02 3计算结果,截洪明渠流量 Q = 4.68m/s。 33截洪明渠泄流量 Q=4.68m/s大于实际最大可能洪峰流量2.04m/s,库内浮 2-7 33船排水流量 Q=2.8m/s大于实际最大可能洪峰流量0.676m/s。排洪系统最大泄流量能满足汇雨面积内洪水的排泄要求。 ?尾矿输送系统 1)尾矿输送方式 由于尾矿库最终堆坝标高为1258m,选厂尾矿排出口标高为1280m,尾矿可以采用自流的方式进入尾矿库,无需扬送。 输送采用自流管的方式,选厂排出的尾矿经自流管输送到坝前经放矿管进行分散放矿。自流管沿地形布置,尾矿输送管采用DN200无缝钢管,P=0.8Mpa。 N 2)矿浆流量计算 Qk,K?W?(1,γg,m) 3式中:Qk — 矿浆流量 m/h W — 小时尾矿量 1000×0.8346,24t/h γg— 尾矿比重 2.8 m—水固比 4 K—波动系数 1.1 3 计算结果Qk,181.05m/h。 3)输送管线 尾矿输送管线自选厂尾矿排出口平行公路边岸坡布置至尾矿坝顶,输送管采用D250mm陶瓷复合钢管两条,局部段可采用溜槽方式。 ?尾矿库排渗设施 尾矿坝的排渗设施主要由初期坝体及堆坝体排渗设施组成。 初期坝内坡设置由土工布、砾石构成的反滤层,可将初期坝体附近范围内的渗透水排出到坝体下游。 堆坝体排渗设施主要设置在库内粗粒尾矿堆坝体中。 尾矿坝从标高1245m起初期坝顶开始设置纵向排渗设施,排渗设施采用d=100mm的软式透水管,随着子坝的加高,每4.5m铺设一层,每根软式透水管的水平间距为15m,长L=40m,共3层。 软式透水管以I=0.01的坡度延伸至堆坝坡外,顺坝面排水沟导出坝外,软 2式透水管应埋设在专用碎石沟槽中,沟槽外再用400g/m土工布包裹,以免损坏影响其排渗能力。 2-8 通过初期坝体及堆坝体排渗设施排渗,尾矿坝堆坝体中的渗水排向下游,能够加快堆坝体尾砂的排水固结,降低堆坝体的浸润线高度及孔隙水压力,增强坝体稳定性。 ?回水及渗水回收系统 根据环保要求选矿废水必须回收循环使用,考虑尾矿水不外排,回水率按 377%考虑,回水量为103.5m/h。回水采用库内浮船回水,用泵加压扬送至选厂高位水池。另外在尾矿库下游考虑渗流回水设施。 尾矿库服务期满后,对其进行复土,植树种草覆盖,做好复垦绿化工作。 ?尾矿库初期坝和堆积坝的稳定性分析 坝体稳定性分析包括初期坝或堆坝体的稳定。初步设计阶段坝体的安全控制要求:进行坝体稳定性计算,确定坝体尺寸、堆坝方式。安全系数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值。 3尾矿坝最终坝高46.0m(标高1212.0m,1258.0m),库容46.3312万m。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 1,90,尾矿坝的设计等别均为四等,按四等构筑物考虑。规范要求最小安全系数K为:特殊运行期:K=1.00。稳定minmin计算结果其安全系数K>K=1.00(规范值),均满足规范要求最小值,设计上震min 达到抗滑稳定的要求,尾矿库在满足安全生产管理条件下,坝体可正常运行。 2.8 供矿条件 2.8.1 矿石来源 项目矿石来源于小堡乡耍耍沟铅锌矿闪、冕宁县三岔河铅锌矿山、甘洛县合伙联营甘沟铅锌矿山,矿石以硫化矿、混合矿为主。 2.8.2 矿石类型 矿岩石物理机械性能: 硬度系数(f) 矿石6.9,10.23 岩石8.0,15 密度(t/m3) 矿石3 岩石2.64 松散系数 矿石1.787 岩石1.60 矿石中主要伴生的有益组分为硫,可综合回收利用。 矿石中有害成分有铜及二氧化硅。铜的含量一般在0.01,0.10%,对矿石综 2-9 合利用无影响。二氧化硅成分属难熔物质对选矿不利,矿床中平均含量达52.45%,对矿石质量和矿床开采有一定影响。 根据采场现有资源量及生产现状,新建选厂的服务年限按6年考虑。 矿石经汽车运至选矿厂原矿堆场。供矿粒度为450,0?,废石混入率5%,原矿品位为:铅9.5,;锌1.24,。每年供给选矿厂原矿15万t。 2.8.3 原矿性质 1)矿石矿物成份 属矿物为白铅矿、菱铅矿、方铅矿、闪锌矿、菱锌矿及少量异极矿。 主要金 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白云石为主,原矿伴生有少量银等有价金属,含砷较低。 2)矿石矿物结构构造 ? 矿石矿物结构。它形自形粒状结构,它形微细粒状结构。它形不规则结构,团粒状结构,填隙结构,胶结状结构,交代熔融结构,包含结构。 ? 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 3)矿岩石物理机械性能: 硬度系数(f) 矿石6.9,10.23 岩石8.0,15 3密度(t/m) 矿石3 岩石2.64 松散系数 矿石1.787 岩石1.60 湿度(,) 矿石0.67 自然安息角(度)矿石35 2.8.4 选厂设计指标 根据矿石性质,项目采用成熟的铅锌矿浮选工艺进行原矿洗选,将原矿破碎后送入球磨机,加水进行磨矿。磨好的矿浆进入矿浆池,按工艺要求加入浮选剂,然后进入浮选槽进行多次浮选,分离出铅、锌精矿,经脱水,包装堆放后外运。尾矿砂经沉淀后,用摇床提取硫精砂。 根据昆明冶金研究院的选矿试验研究结果,采用优先浮选流程可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与生产指标接近。参照同类型选矿厂的生产实践,试验推荐的优先浮选流程可作为选矿厂可行性研究设计依据。 入选原矿500t/d(15万t/a),按上述确定的选矿工艺流程,其选矿指标见表 2-10 2,4。 表2,4 选矿指标表 品位(,) 回收率(,) 产品名称 产量(t/d) 产率(,) Pb Zn Pb Zn 70.05 14.01 62.40 1.46 92.00 16.50 铅精矿 12.65 2.53 6.84 29.43 1.82 60.00 锌精矿 417.3 83.46 0.70 0.35 6.18 23.50 尾矿、硫精砂 500 100.00 9.50 1.24 100.00 100.00 原 矿 2.9 工程分析 2.9.1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主要原料是小堡乡耍耍沟铅锌矿闪、冕宁县三岔河铅锌矿山、甘洛县合伙联营甘沟铅锌矿山所产矿石,辅助材料均在国内购买。 本工程项目的主要能耗因素为:电耗、新水消耗。 表2-5 工程主要原材料、燃料、能源消耗量汇总表 类 别 名 称 单耗(kg/t) 年耗量(t/a) 来 源 主要化学成份 Pb 9.5% 铅锌原矿石 15万t 市场供给 Zn 1.24% 衬板 0.17 25.5 外 购 主 0.023 3.45 机油 外 购 黄油 0.046 69 外 购 22胶带 0.0005m 75m 外 购 叶轮盖板 0.25 37.5 外 购 (辅) 0.004 0.6 筛网 外 购 钢球 0.73 109.5 外 购 硫酸铜 0.21 31.5 外 购 CuS0 4 料 硫酸锌 1.6 240 外 购 ZnSO 4 0.07 10.5 CHOCSSNa 乙基黄药 外 购 25 丁基黄药 0.225 33.7 外 购 CHOCSSNa 49 2-11 从汉源县电力公司35KV变电站电架空引至选矿厂,在选矿厂新建(万 500 量 kW?h/a) 35 kv/10 kv总降压变电所,向选 矿及辅属设施供电。 工业用水 744 耍耍沟供水系统取新水 水地表水 3量 ( m/d) 生活用水 15 生活用水由耍耍沟供水系统供给 注:以上消耗以选矿500t/d的规模计算 2.9.2 工程能源耗用分析 2.9.2.1 能源耗用分析原则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央在制定能源长远规划时指出:“开发和节约”并重,在近期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要以节能为中心进行技术改造。 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工程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彻节能这一宗旨并在本次设计中各方面都从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出发,注重降低能耗以及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 1)能耗指标要符合有关规定,小于或等于相关能耗规定指标; 2)采用节约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严禁选用能耗大的机电产品; 3)充分利用厂区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浓缩和尾矿库,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使物料下坡输送,减少物料输送能耗; 4)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采用最优节能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能量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失; 5)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用水循环使用率,减少供水能耗。 2.9.2.2 主要节能措施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铅锌矿选矿厂工程规模为年处理原矿15万t/a(500t/d),年工作日300天,年产铅精矿2.102万t/a和锌精矿0.380万t/a。 选矿是矿山能耗大户,因此,项目工艺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及总平面布置等方面都特别注重能耗控制,尽可能选用高效、节能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平面布置 2-12 应有利于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采用了以下节能措施: 1)厂址选择充分利用当地地形,以缩小车间之间的物料输送距离和车间内部矿浆输送,形成自流条件。 2)尾矿采用自流输送,节能效果明显; 3)在设备选用上,尽可能选用节能型设备;对大功率的低压用电设备,采用降压启动,过载保护,降低启动电流,减少能耗,保护电机。 4)采用合理线路敷设,减少电阻发热能耗;设备间采用合理的控制连锁,减少设备空载运行时间,降低能耗。 5)尽量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以降低水耗,节约水利资源。 2.9.3 能耗指标分析及评价 本工程项目的主要能耗因素为:电、新水等消耗。选矿工序能耗指标见表2-6。 表2-6 选矿工序能耗计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消耗量 折算系数 折合标煤(kg) 1 kWh/t 29.33 0.404 11.849 电耗 32 m/t 1.49 0.11 0.164 新水 3 kg/t 12.013 单位原矿耗标煤量 由表中可知,选矿工序能耗为每吨原矿12.013kg,符合铅锌选矿厂综合能耗要低于14千克标准煤/吨矿的标准。 2.9.4 主要设备仪器 选矿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7。 表2-7 选矿主要设备汇总表 序号 作业名称 设备名称规格 数量 备 注 1 粗破 PE-600×900颚式破碎机 1 2 中破 Ф1200标准圆锥破碎机 1 3 细破 Ф1200短头圆锥破碎机 1 4 筛分 YAH1536圆振筛 1 5 磨矿 MQY2100×3000格子型球磨机 1 6 分级 FG-20Ф2000高堰式螺旋分级机 1 7 搅拌 Ф2000提升搅拌桶 2 2-13 8 铅粗选 SF-6浮选机 4 9 铅一扫选 SF-6浮选机 4 10 铅二扫选 SF-6浮选机 2 11 铅精一选 SF-6浮选机 2 12 铅精二选 SF-6浮选机 1 13 铅精三选 SF-6浮选机 1 14 锌粗选 SF-6浮选机 4 15 锌一扫选 SF-6浮选机 4 16 锌二扫选 SF-6浮选机 2 17 锌精一选 SF-6浮选机 2 18 锌精二选 SF-6浮选机 2 19 锌精三选 SF-6浮选机 1 20 变压器 600KVA 6 21 配电柜 / 8 22 给水泵 15KVA 1 23 摇床 1 24 陶瓷过滤机 30?,4? 2 2.9.5 生产工艺 磨矿原理:磨矿作业是在磨机筒体内进行的,筒体内装有磨矿介质,磨矿介质随着筒体的旋转而被带到一定的高度后,由于介质的自重而下落,于是装在筒体内的矿石就受到介质冲击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磨矿介质在筒体内沿筒体轴心的公转和自转,在磨矿介质之间及其与筒体接触区又产生对矿石的挤压和磨削力,从而将矿石磨碎。 浮选全称浮游选矿法。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即矿物可浮性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浮出有用矿物。将无用矿物(即脉石矿物)面在矿浆中作为尾矿排出的方法叫正浮选;反之叫反浮选。浮选药剂有捕收剂、起泡剂、抑制剂、活化剂、pH调整剂、分散剂、絮凝剂等。浮选机有机械搅拌式、充气式、充气机械搅拌式等。浮选法广泛用于细粒嵌布的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化工原料矿物等的分选。 磁选是利用各种矿物磁性的差异,在磁选机的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当具有不同磁性的矿粒通过磁选机的磁场时,必然要受到磁力和机械力的作用, 2-14 由于磁性较强的矿粒与磁性较弱的矿粒所受的磁力不同,便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把矿粒按其磁性不同选分为两种或多种单独的选矿产品。 本项目利用小堡乡耍耍沟铅锌矿闪、冕宁县三岔河铅锌矿山、甘洛县合伙联营甘沟铅锌矿山矿石作原料,采用采用优先浮选流程,日处理能力为500t。尾矿自流输送至尾矿库堆存。 选矿工艺流程:破碎采用两段一闭路流程;一段磨矿、优先浮选选矿工艺流程;精矿采用浓缩过滤两段脱水。 1)破碎 采场出矿最大粒度为450mm,利用汽车运至选厂。破碎为两段一闭路,粗碎排放粒度小于75mm,细碎最终产品粒度小于15mm。 2)磨矿 采用一段磨矿,磨矿细度-0.074mm占70%。 3)选别流程 因原矿矿物组成较单一,可回归矿物主要为铅、锌,本企业采用单一优先浮选方法对主要组分进行回收,即先选铅后选锌的优先浮选流程。浮选流程分别由铅浮选循环和锌浮选循环组成。铅、锌浮选循环均为三次扫选和三次精选。 4)脱水流程 精矿脱水工艺,采用浓缩、过滤两段脱水工艺 浮选作业产出的铅精矿,采用高效浓密机和陶瓷过滤机进行脱水。 浮选作业产出的锌精矿,采用高效浓密机和陶瓷过滤机进行脱水。 脱水后精矿含水量在10%左右,分别贮存于精矿仓。 5)硫精砂提取 尾矿砂经沉淀后,用摇床提取硫精砂,剩余尾矿砂每15天用挖机等工程机械清理至尾矿库堆存。 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见附图2-1。 2-15 粉尘 原矿堆场 粉尘、噪声 破 碎 机 噪声 球 磨 ,18mm 分 级 废 水 ,18mm 浮选剂 产品出厂 铅三级浮、扫选 铅精矿脱水 铅精矿堆场 噪声 噪声 废 水 浮选剂 产品出厂 锌三级浮、扫选 锌精矿脱水 锌精矿堆场 噪声 噪声 尾矿浆 尾矿坝 一级处理池 摇 二级处理池 产品出厂 床 硫精砂 三级处理池 噪声 循环水池 图2-1 生产工艺及污染源流程图 2.9.6 公用工程 2.9.6.1 供水 选厂区附近主要河流为耍耍沟,作为工业用水水源,本工程取用水量为46 3m/h,耍耍沟水量丰富能够满足选矿厂用水要求。 (1)生产用水 本工程拟在标高810 m的山下耍耍沟取水,耍耍沟水质、水量均可满足本工 程取水要求,输水距离约1550 m,高差大约428 m,采用多级泵输送到本选矿厂 31000 m高位水池(标高1338 m)。 2-16 水源取水输送流程如下: 耍耍沟引水渗渠?大口井 ? 一级取水泵? 二级加压泵 ?三级加压泵 ?高位水池。 拟在选厂附近(标高1338 m)设新水高位水池和回水高位池各一座,容量 3均为1000 m,为选矿厂生产水系统水源。 选矿设备冷却、冲洗、浮选工艺等用生产新水,生产新水的供给均从选矿厂的高位水池自流供给。并按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要求配置管网,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2)生活用水及生产辅助用水 为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生活饮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7-85)。设计考虑在选矿厂高位水池附近安设一台一体化净水器,净 33水规模设计为30 m/d。净水后的生活水进入20 m生活水池(池底标高为1338 m)。 生活水净化工艺流程为: 输水主管道?选矿生产新水高位水池 ?一体化净水器 输水分管道 ? 管式静态混合器 ? 絮凝反应?沉淀?过滤 ?加混凝剂 ? 消毒剂? 清水池?配水管网 (3)循环水系统 3选矿工艺总用水量134.5 m/h,使用循环水的包括:磨矿、筛分、精矿过滤等工艺。一、二、三级处理池溢流水、尾矿库溢流水进入到循环水池,考虑到整 3个生产过程的蒸发和漏损,可利用回水量按77%计为103.5 m/h。回水循环泵站设于循环水池附近(标高1230 m),选用水泵二台(一用一备),输水管道为一条DN200 mm钢管,输水距离约720 m,高差大约110 m。至选矿厂附近(标高 331338 m)的回水高位池,由回水高位池(2000m)自流供选矿车间使用103.5m/h,不足部分补充生产新水。 选矿循环水系统 建循环水泵站,经泵站内水泵加压输水至选矿厂循环水高位水池。考虑到生 2-17 3产过程的蒸发和漏损,项目生产系统回水量按77%计,回水量为103.5m/h。采用囤船取水并输水至选矿高位水池。另外在尾矿库下游考虑渗流回水设施。 2.9.6.2 供电 从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35KV变电站架空引至选厂,并在选厂新建35 ,向选矿及辅属设施供电。同时预留矿山供电容量。 kv/10 kv总降压变电站 2.9.6.3 厂区交通 选厂位于瀑电环湖路上方300m左右,距离新县城15km,距乌斯河火车站50km,与小堡乡耍耍沟铅锌矿闪、冕宁县三岔河铅锌矿山、甘洛县合伙联营甘沟铅锌矿山均有简易公路相通。 厂内道路采用混凝土,厂外道路采用外界现有道路铺装方式,原矿由汽车运到选矿厂的原料堆场,各工艺间用胶带和管道连接。运输全部采用汽车运输。 企业年运输总量:17.48万t;其中运入15万t,运出2.48万t。 2.9.6.4 绿化 绿化是环境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污染,防尘降噪,改善工厂环境,美化厂区面貌,使环境优美,整洁,厂区绿化采用点、线、面相结合,边角、道路两旁栽种适宜树木花草,并在厂前区等地进行重点绿 2化,绿化占地面积1329658m,绿化系数20 %以上。 2.9.7 项目水量平衡及物料平衡 2.9.7.1 水量平衡 33全厂总用水量3243m/d,生产用水量3228m/d,生产(含处理池、尾矿库 33溢流水)回水用水量2484m/d,新水用水量744m/d,全厂生产供水循环利用率为77%。水平衡图见2-2图。 3表2-8 企业用水量表 单位:m/d 序号 用水项目 总用水量 尾矿回水量 新水量 1 3228 2484 744 选厂选矿工艺 2 15 / 15 生活及生产辅助设施用水 33 / 消防用水 54m/次 4 2484 759 合计 3243(不记消防) 2-18 原矿带入 27.5 44 喷淋降尘(补充水) 破 碎 高位水 补充水 池 71.5 700 490 设备冷却水100.5 磨 机 1161 1994 蒸发、漏损80 分 级 3075 蒸发、漏损100 铅三级浮选 2765 铅三级扫选 蒸发、漏损100 210 2455 210 锌三级浮选 蒸发、漏损80 150 2225 精矿带走8.4 铅精矿脱水 锌三级扫选 蒸发、漏损80 150 精矿带走1.5 锌精矿脱水 1995 411.6 298.5 硫精砂带走2.5 蒸发220.1 254.5 摇 一、二、三级处理池 252 蒸发99 尾矿库 床 2230.5 153 2484 100.5 循环水池 蒸发3 15 生活及生产 农田施肥 辅助设施用 水 354m/次 损 失 消防用水 2-19 3 图2—2 水量平衡图 单位:m/d 取水系统,包括耍耍沟引水渗渠、大口井 、 工程水源地为耍耍沟。建耍耍沟 一级取水泵、二级加压泵 、三级加压泵, 扬至选厂新水高位水池。 水质要求: 生产新水水质要求悬浮物含量?30 mg/l。 选矿厂循环水水质要求悬浮物含量?200 mg/l。 水压要求0.2,0.4 MPa。 生活用水水质要求达到国家(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9.7.2 项目总物料、元素平衡 项目总物料、元素平衡见下表。 表2-9 工程总物料、元素平衡表 元素平衡 回收率 物料 物料 Zn Pb Zn Pb 项目 产量 品位 品位 名称 产量 产量 % % (t/d) (t/d) (t/d) (%) (%) 输入 原 矿 500 1.24 6.2 9.5 47.5 / / 铅精矿 1.46 1.025 62.4 43.715 92 16.5 70.05 锌精矿 29.3 3.725 6.84 0.865 1.82 60 12.65 输出 尾矿、硫精砂 417.3 0.35 1.45 0.70 2.92 6.18 23.5 合计 500 / 6.2 / 47.5 / / 2.9.10 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产生量 2.9.10.1 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产生量 本工程设计规模为15万t/a,固体废物主要是尾矿。选矿厂尾矿量12.519万t/a, 33约9.18万m/a,全部送至尾矿库堆存,该库最终库容46.3312万m,服务期5.5a,并做好必要的“三防”措施,使尾矿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该库服务期满后,可进行复土,并种植草类及树木等。 选矿厂尾矿的污染特征是压占土地,破坏自然景观。 2、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汇总 本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见下表。 2-20 表2-10 工程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表 本工程产生量 序 污染源 号 t/a 服务年限内共计t 1 选矿厂尾矿产生量 63.847万 12.519万 2.9.10.2 废水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产生量 工程废水污染源主要来自生产废水。 3全厂总用水量134.5m/h,其中尾矿(含处理池、尾矿库溢流水)回水用水 33量103.5m/h,新水用水量31m/h。全厂供水循环利用率为77%。 尾矿及精矿含水通过尾矿库回水系统回用至生产工艺中,不外排。尾矿排入尾矿库,在库内经沉淀、澄清及自然曝气降解后,用泵扬至回水高位池,循环使用。 1.、生产总用水量 表2-11 生产用水量表 本工程 序号 项 目 3m/h 万t/a 生产总用水量 134.5 96.84 1 生产新水量 31 22.32 循环水量 103.5 74.52 2、生产废水污染源分析 选矿厂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浮选工艺、磨矿工艺产生的废水及设备冷却水、冲洗地坪废水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悬浮物一般浓度小于300mg/L。生 3产废水循环使用,正常情况下,无生产废水外排。全厂总用水量134.5m/h,总 3循环水量103.5m/h。 3、生活污水 304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和生产辅助设施用水按15 m计,厂内共有生产人员1 3废水产生量12m/d,主要污染物为SS 150mg/L、BOD 100mg/L、COD 250mg/L,5cr这部分污水经生化装置处理后排入尾矿库。 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及废水产生量见表2-12。 2-21 3表2-12 选矿厂生产废水污染物浓度及废水产生量表 单位m/h 序号 污 染 源 用水量 循环水量 悬浮物(mg/L) 1 生产废水 ,300 2 设备冷却、冲洗地坪等其它废水 134.5 103.5 ,300 3 生活污水、辅助生产用水 ,300 2.9.10.3 废气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产生量 工程的废气污染源主要由生产废气污染源组成,其中生产废气污染源包括选矿厂、尾矿库,另外还有矿区的交通运输。 1、矿区对外联络道路 矿区对外联络道路总长约0.5km,在不进行任何处置的情况下,运输产生的扬尘约为75t/a。 2、尾矿库废气污染源 尾矿库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尾矿库干滩地段和库坝外坡面,当发生大风时,可产生干尾矿的扬尘污染,属于面源污染类型。一般而论,堆场风蚀扬尘在不进行任何处置的情况下约为100t/a。 3、选矿厂 选矿厂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粗破碎站的原矿卸载、原矿的破碎、筛分以及球磨前的物料转运过程产生的扬尘。污染物主要是矿物粉尘,粉尘浓度一般在1, 35g/m左右。 2.9.10.4 噪声污染源分析 1、选矿厂噪声污染源 选矿厂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粗破碎站的原矿卸载作业工序和破碎、筛分、球磨、尾矿回水加压泵、循环水泵、等设备运转噪声。原矿卸载作业属于周期性瞬时噪声源,噪声强度大于110dB(A);设备运转的噪声强度一般在80-115dB(A)之间。 2、公用设施噪声污染源 公用设施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供水系统加压泵站的水泵运转噪声,噪声强度约为90dB(A)。 3、矿区对外运输交通噪声污染源 2-22 工程对外运输设备属于线型移动噪声源,噪声强度大于95dB(A)。 2.9.11 主要污染控制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总量 2.9.11.1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由污染源分析可知,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源主要是施工弃土、尾矿固体废物。针对上述污染源的污染特征,工程采取了以下污染控制措施。 1、施工弃土处置措施 施工场地平整:在满足工艺布置要求的条件下,工程通过选择合适的平土标 33高,平衡挖(22121m)、填(2938m)方量,使选矿厂和辅助生产设施及运输 33道路平整场地时产生的挖方弃土尽量就地消化,弃土(19183m)中的7000m 3作为尾矿库初期坝筑坝材料,剩余12184m堆放于临时渣场(临时渣场位于选厂西侧公路外的凹地上,祥见第七章)。项目施工岩土集中堆存,在尾矿库使用结束后,利用该部分剥离表土对尾矿库进行覆土造地,并种植林木和草皮,恢复生态环境。 2、选矿厂尾矿处置措施 工程产生的尾矿全部由尾矿自流渠道输送至尾矿库。尾矿库按选矿厂年处理原矿15万t,排出尾矿12.519万t,按尾矿堆积标高1260m计,总库容46.3312 3万m,本项目尾矿库能使用5.5年。 表2-13 生产过程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表 序号 污染源 年产生量 排放去向 33,剩余土方7000m用于回填2938m331 22121m 施工期挖方 尾矿初期坝修建,剩余12184m堆放 于临时渣场 2 选矿厂尾矿产生量 12.519万t 尾矿库堆存 2.9.11.2 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污染控制措施 通过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可知,由于工程建设和生产将大面积地破坏地表植被和压占土地,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建议业主在生产建设过程采取以下水土保持、土地复垦防治措施。 1、尾矿库水土保持、土地复垦防治措施 为减少降雨时进入尾矿库的汇水量,工程在尾矿库四周设置截排洪设施,尾矿库内设置排渗设施,将水土流失的影响降低到较低水平。 2-23 为恢复尾矿库压占面积范围内的生态植被,将对尾矿库进行土地复垦。尾矿库的全面复垦需待闭库后才可实施,生产期间主要是对尾矿库库坝外坡面进行护坡复垦。库坝外坡面为尾矿自然堆积形成,尾矿裸露,受风雨作用,易扬尘和造成污染,乃至流砂溃堤,危及库坝安全。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复垦。可种植根系发达的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防止坡面径流,达到防沙固土护坡的效果,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尾矿库闭库后,首先应排水疏干,然后进行尾矿砂土壤改良。当覆盖表土缺乏时,也可直接在尾砂表面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2、其它建筑场地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场地平整可引发水土流失。工程采取在建筑空地上植树、种草等环境绿化措施,防治水土流失,重建生态环境。各建筑场地的绿化率不低于15%。 2.9.11.3 废水污染控制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总量 由污染源分析可知,工程废水污染源主要来自选矿生产废水。 回水系统将铅精矿、锌精矿溢流水、设备冷却水及车间冲洗水一并汇入沉淀池后扬至选厂高位水池供选厂使用。 2.9.11.4 废气污染控制措施及排放总量 1、尾矿库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如污染源分析所述,由于尾矿等废弃物的堆积,经受风吹日晒,会加重对大气的污染,特别是尾矿的干滩表面逐渐变干,在风力的作用下可能发生起尘。大量扬尘对区域内大气形成污染,尾矿库附近的居民在旱季、风季受尾矿粉尘污染影响较大。尾矿库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尾矿库内干滩地段和库坝外坡面。为防止尾矿库内干滩地段和库坝外坡面风蚀扬尘,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 ?在尾矿堆积坝外坡铺0.3m厚山坡土,同时在其上种植草皮或紫穗槐、沙棘等灌木,定期洒水,不仅利于坡面植物的生长,也可保持坝坡一定的湿润度,防止尾矿坝外坡扬尘。 ?安排专人负责对堆放的尾矿定期喷灌洒水,确保沉积段的含湿量。 ?尾矿库的复垦在尾矿库闭库后再进行,可采取覆土、植草、种树或种植其他植物的方式,风蚀扬尘的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 2-24 ?根据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采用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应于坝前分散均匀放矿。项目采用分散放尾矿,使尾矿库滩面始终保持湿润,避免干坡段扬尘。 2、选矿厂废气污染控制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总量 由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在转运点、卸料点以及破碎、筛分设备处均有大量粉尘产生,使工作地点空气中含尘浓度严重超标,危害周围环境,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本项目按国家有关劳动卫生标准采取了机械通风除尘措施。含尘气体经高效布袋除尘器(η,99%)净化处理,净化后气体达到排放标准排入大气,捕集下的粉尘返回工艺使用,以符合环保及节约的原则要求。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收尘要求: 1、在各产尘点结合工艺的操作要求尽量采用密闭罩形式,以减少抽风量,节省投资和能耗。 2、根据各工艺设备的工作情况,合理确定系统数量以提高工作效率。 3、选用高效低能耗的离心风机和除尘净化设备。 通过以上措施,使通风除尘成为一个高效低能耗、低投入的系统。 表2,14 除尘设备性能参数表 设置序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主要参数 单位 数量 位置 3L,8400,16800m/h, 破碎1 JMW-N-140 1 脉动微振反吹带式除尘器 台 H,800,1500Pa 车间 3L,10800,216000m/h, 筛分2 脉动微振反吹带式除尘器 JMW-N-180 台 1 H,800,1500Pa 车间 表2-15 项目粉尘产生、治理措施及排放状况 排年污系统 入口 排放 除尘 排放 放 排 染 污染治理措施 风量浓度 浓度 效率 速率 高放工物 333m/h g/m mg/m % kg/h 度 量 序 m t/a 脉动微振反破16800 99 1.68 ?15 12.1 粉尘 吹带式除尘1,5 ,120 碎 器 脉动微振反筛216000 99 10.8 ?15 77.8 粉尘 吹带式除尘1,5 ,120 分 器 2-25 无 组 ?10 5 织粉尘 洒水降尘 0.69kg/h 排 放 小 94.9 计 2.9.11.5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选矿厂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粗破碎站的原矿卸载作业工序和破碎、筛分、球磨、尾矿回水加压泵、循环水泵等设备运转噪声。选矿厂破碎筛分和球磨等设备噪声级般为85,110dB(A)。根据类比调查,如果选矿厂厂房(特别是筛分机、球磨机厂房)未建封闭厂房、球磨机等主要产噪设备未采取安装隔音罩、生产工况不正常等原因,噪声强度较高,将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本环评提出本工程选矿厂应采取以下降噪措施:设置设备基础减震设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将噪声较大的球磨机、破碎机、筛分机等设备布置在封闭厂房内,厂房内壁设置隔音层,隔音层内填充玻璃纤维吸声棉等吸声材料;对各除尘器风机安装消声器;公用设施中的加压水泵设备噪声,同样采取将设备布置在水泵房内的隔声措施,噪声强 ,15dB(A);不断新增厂区绿化,厂界周围应尽可能多的种植高大乔度可降低10 木,尽量削减生产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设备噪声,通过提高路面结构技术等级,控制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噪声的污染影响,噪声源强可降低5,10dB(A)。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及防治措施见表2-16。 表2-16 工程主要噪声源及防治措施 序 数量 治理前声 治理后声 主要噪声源 噪声防治措施 号 (台) 级dB(A) 级dB(A) 1 鄂式破碎机 1 90 70 2 3 90 70 圆锥破碎机 合理布局、密闭厂房、厂房加装隔声材 料、底座加固、加装减震器、距离衰减 3 2 105 72 圆振动筛 4 7 110 70 球磨机 5 4 85 68 除尘器风机 底座加固、加装减震器、距离衰减 6 100 82 70 车辆运输 加强管理、控制工作时段 2-26 2.9.11.6 本工程“三废”污染物排放汇总 表2-17 工程固体废物、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 污染物类别和名称 污染物排放量 固体废物 排放量 尾矿 12.519万t/a(尾矿库堆存) 废水SS CODBOD废 水 石油类 Cr 5 3(m/d) 0 — — — — 选厂生产废水 废 气 粉尘排放量(t/a) 94.9 选矿厂含尘废气 2.9.12 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本环评提出如下表建议执行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表2-18 项目总量控制建议指标(t/a) 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称 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 评价建议总量控制指标 94.9 95 大气污染物 粉尘 2.9.13 项目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2.9.13.1 项目规划合理性分析 根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有色、贵金属和稀有稀土矿产:鼓励开采铜、铅、锌、金、银和锂、铌、钽资源,努力稳定铜、铅、锌的产量,促进金、银产量增长;积极开拓锂、铌钽市场,相机进行规模开发;2005年,铜、铅、锌的生产总量控制在15万吨,轻稀土氧化物的产量限制在1.5万吨以内。 根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各具资源特色的五大矿产资源经济区”,攀西黑色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经济区为其中之一:“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州,是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配套程度最高、品种最齐全的地区。铜、铅、锌、银、锡、镍等有色金属矿产和炼焦煤资源在四川占很大比重,。。。。。。。加速铜矿、铅锌矿为龙头的有色金属矿山的改、扩建,形成稳定生产能力;初步形成我国最大的攀枝花钒钛新材料基地,使已有的攀枝花钢铁基地、宝鼎煤炭基地、会理会东有色金属基地、冕宁稀土原料基地日臻完善。区内主要矿产的生产能力稳定在铁 2-27 矿石1400万吨以上、钛精矿40万吨、铜铅锌精矿金属含量10万吨以上、稀土精矿氧化物含量1.5万吨、炼焦用煤500万吨,使攀西继续保持我国重要原材料基地的地位。 本项目属于500吨/天铅锌矿选矿工程,其建设符合《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汉源县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2.9.13.2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生态敏感点或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对象。 汉源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四川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 】27号)以及汉源选厂项目建设选址意见及环评标准的通知》(汉环建发【2006县工业迁建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四川宏达有限责任公司初步选址的批复》均同意本项目选址。 2.9.13.3 尾矿库选址合理性 项目尾矿库位于选厂北侧地势较低的一侧,尾矿库区地形呈“V”字型。拟建尾矿库区地貌类型为低中山侵蚀地貌,微地貌为近东西向展布的短小冲沟,冲沟下游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和灌溉用水。不占用耕地与良田,项目建设占地范围内无居民居住。 本项目尾矿为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选址要求的符合性分析见下表2-19。 表2-19 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选址要求与项目对比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序 尾矿库 结论 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号 GB 18599-2001 汉源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四川某某有限责任 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建1 符合 体规划要求 设选址意见及环评标准的通知》(汉环建发 【2006】27号)以及汉源县工业迁建区管理 2-28 委员会《关于四川宏达有限责任公司初步选 址的批复》均同意本项目选址 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 2 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根据现场勘查可知500m内无居民集中区 符合 500m以外。 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 3 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需尾矿库工勘、地灾、安评报告确定 待定 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 4 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需尾矿库工勘、地灾、安评报告确定 待定 区。 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不处于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5 符合 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滩地和洪泛区。 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 6 无需要特殊保护目标。 符合 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由上表,本项目尾矿库符合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选址基本要求,从环保角度分析,选址可行,本项目尾矿在该尾矿库内妥善堆存,措施可行。 2.9.14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项目主要由选矿厂和尾矿库等组成,相互间有矿区道路连接,见平面布置图。 选矿厂的原料堆场、原矿仓及破碎室、筛分、磨矿浮选间、过滤间及精矿仓布按工艺流程及高差要求布置在缓坡地带,各工艺车间均有道路与外界相通。机修及综合仓库布置在主厂房附近,生活水池、生产新水池、生产回水池、35kv变电房布置在主厂房南方的山坡上,办公楼、宿舍、食堂及浴室布置在主厂房西面靠公路的缓坡地带。 尾矿库布置在主厂房北面的山沟里,面积约为10072?能满足生产需要。水源取自项目东侧耍耍沟下游。其余配电、除尘均布置在其服务对象附近. 厂区竖向布置采用台阶式场地整平方式。按工艺要求,道路的纵坡限制,对厂区平整,新建选矿厂破碎室、筛分场地标高定为1305.90m,原料堆场场地标高定为1317.90m,其余主厂房各车间标高按工艺要求布置,生活区场地标高定 2-29 为1269.00m。场地排雨水有组织排入厂区外的耍耍沟内。 总体上讲,项目总图布置工艺流程顺畅,场地利用合理,物料运输便利,厂内运距较短,满足工艺的要求。在选矿厂、尾矿库周围无住户,项目总图布置从环保角度上看基本合理。 2.9.15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实质就是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通过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和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将原料转化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9.15.1 清洁的原料 本项目的主要原辅料为选矿厂的原矿、2#油、丁基黄药等,均为常规浮选药剂,为保证选矿过程稳定及取得良好的技术指标,优质产品及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环保效果,选矿的药剂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2.9.15.2 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具有海拔高、交通不便、工业基础十分落后等特点,为使企业、国家、社会获利最大化,在设计中应用了新的设计理念,选用了成熟、可靠、先进、适用的工艺方案和设备,优化了总体设计方案。 本项目设计创新及其特点如下: (1)本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为原则,利用汉源矿业的矿石为原料生产。 (2)选矿工艺流程依据试验单位提供的选矿试验研究报告,对选别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使确定的流程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选择的破碎设备均采用了层压破碎理论,使破碎后的产品粒度较小,降低磨矿能耗,减小检修天车的起吊吨位;脱水设备选择适合高原的自动压滤机。 (3)水工专业依据地形及环境条件,通过综合方案比较论证,确定了尾矿自流、工期短、经营费低的尾矿库址方案。 (4)土建专业在主厂房的结构形式上,选择了轻钢结构厂房,使得厂房施工安装简单,建设工期短,厂房保温性能好,节省冬季取暖费用。 2-30 2.9.15.3 节能 为了贯彻节能和合理利用能源的方针,本次设计严格遵循下列原则进行设计: a. 能耗指标力争达到一级能耗指标,不得低于二级能耗指标; b. 采用节能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和高效设备,严禁选用能耗大或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 c. 地表建、构筑物利用地形建设以减少土石方量,尽量使物料自流,减少物料输送能耗; d. 加强对各工序及主要耗能设备的计量检测工作; e. 实行精料方针,采用回收率高、贫化率低的采矿方法,尽量提高精矿品位、降低精矿水份。 主要节能措施: a. 排水选用自流排水方案; b. 破碎、磨矿、浮选、脱水等流程均选用了节能型设备; c. 选矿及生活用水全部采用自流; d. 选用了先进合理的选矿流程。 综上所述,由于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节约能源和综合利用,同时兼顾了高品位矿石的选别,从而使企业的单位综合能耗符合国家对设计中有关节能技术规定的要求。企业投产后,只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生产管理,节能指标是可以实现的。 2.9.15.4 自动化 根据工艺专业要求,以稳定工艺参数,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为原则,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仪表检测和对重要参数进行自动控制,提高生产和管理自动化水平。 a. 粉矿仓缓冲矿仓设高低料位显示报警; b. 球磨机给矿皮带设计量装置,并显示瞬时值和累计值; c. 摆式给料机,水力旋流器给矿泵,离心鼓风机设置变频调速装置; d. 螺旋分级机,水力旋流器溢流浓度设检测与显示装置; e. 浓缩机底流浓度设检测与显示装置; 2-31 2.9.15.5 水循环利用 本项目用水量较大,又地处耍耍沟,矿区地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不加控制、处理将影响耍耍沟水质环境。为了节约用水,保护水质,建设项目设计了生产中回用水及尾矿废水处理后回用水。 选矿采用全闭路生产流程,地面冲洗水均返回系统,尾矿废水全部排入尾矿库。 精矿浓密池溢流水经厂前收水池直接泵入系统中回用。 每天进入尾矿库废水,经尾矿砂砂滤、渗流到宽阔的水面进行充分的自然曝气、澄清,溢流到尾矿库初期坝外侧的存水池(尾矿水回水池)每天用泵抽取回用。 项目水循环利用率达77%,满足国家对有色金属系统选矿水重复利用率75%的要求。 2.9.15.6 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1)粉尘、废气治理 选矿厂的破碎、筛分等处理,均放置了除尘系统,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达标; (2)废水排放的治理 选矿工艺为闭路循环供水,除每天随尾矿排入尾矿库的废水外,无有害废水排放。 (3)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选厂的尾矿全部输送尾矿库堆存。 (4)噪声 选厂碎、磨、浮作业设备运转发出的噪声,生产中要求作业人员加强自我防护,配戴防护用具,选厂周围200m范围无农户居住,噪声对外环境人群影响小。 2.9.15.7 清洁生产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的主要工艺装备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总体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以及环境管理、土地复垦、废物处理与处置、相关方环境管理指标均能达到国内同行业中先进水平。应该指出的是本项目是有色金属选矿,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有色金属系统选矿水重复利用率75%来看,项目废水循环率达到77%,达到了相应标准。 2-32 综上所述,本工程从原辅料、工艺技术、节能、水循环利用和污染防治上 都体现了清洁生产的原则。 2-33 第三章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3.1 自然环境 3.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汉源县位于大渡河中游,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跨东经102?16′至103?01′,北纬29?05′至29?43′。东邻乐山市金口河区和眉山市的洪雅县,南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北接雅安市荥经县。全境东西长71.45公里,南北宽70.1公里,幅员面积2388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成都市310公里。 项目选址于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在县城西南部约40km处,占地约45亩,附近住户极少;所处位置为山谷,周围多为荒山坡。东以丁家沟、坪子上和岗岗上三乡相邻,西临板厂头,北与菩萨岗晒经乡接壤,南与白树沟连接。地理位置在北纬29?17′,东经102?37′。面积26.4平方公里,海拔在800—2600米之间。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3.1.2 地质地貌 3.1.2.1 地形、地貌、地质 县境地处川西地台边缘凹陷,龙门山前缘构造带南段,长期处于构造活动带与稳定地块之过渡带。北部、中部属龙门山褶断带,南部属芦山褶断带(四川中台拗的单次级单元)。有宝兴复背斜等三大褶皱和红山顶冲断层等5大断裂。地层除无寒武、石炭系外,从元古界前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岩浆岩类型齐全。 汉源县四面环山,地势山高谷深起伏较大。地形北南狭长,有高山、中山、低山、河谷台地等地貌类型,汉源气温受地势的影响,海拔最大相对高差3471米,山岭均出自邛崃山脉,多呈南北走向。 邛崃山,主脉位于县境北缘,是大渡河与青衣江的分水岭。山岭连绵,险峰高耸,山脊窄陡,关隘很多,岭长200多公里,呈西北至东南向,跨荥经、汉源、洪雅、金口河诸县、区,方圆千余平方公里。山脊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是四川盆地至西昌谷地的天然分界线。山脊低处的险要垭口草鞋坪等是古驿道要隘。 3-1 主要山峰有背后山、泥巴山、黄草岗、团宝山、轿顶山、孟获顶、大红山等。 蓑衣岭:位于大相岭的东面,在地质上是南北向背斜山。山险岩危,攀登不易。山脊平均海拔3000米,气候高寒,冰雪期长达5个月左右。乐西公路穿过蓑衣岭垭口,南达汉源县城85公里,东去金口河50余公里。山区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较平衡,发展林牧业前景广阔。主要山峰有老矿山、冷桶山、光胴胴山、驴耳韭山、帽壳山、石硅山等。帽壳山是汉源与金口河区的界山。 飞越岭:位于汉源县西北部,座落在汉源、荥经、泸定之间,为大渡河、流沙河、荥经河的分水岭。飞越岭主脉从东北向西南绵延二十余公里,山体呈南北走向,山脊陡削,有3500米以上高峰八处,山间林区十三万多亩,是县境内自然生态保留较完好的区域之一。主要山峰有扇子山、马鞍山(汉源与泸定、石棉两县界山,为全县第一高峰,海拔4021米)、鸡冠山(汉源、石棉两县界山)、坛子山(汉源与石棉县的界山)、大黄山等。小相岭诸峰:经石棉、甘洛由南向北入境,分布在大渡河以南的县境地区。主要山峰有西山、龙塘山、大维山、大银山(南延是汉源与甘洛县界山)、大山垭口包包(汉源与石棉、甘洛两县界峰)、牯牛山等。 项目选址于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在县城西南部约40km处,东以丁家沟、坪子上和岗岗上三乡相邻,西临板厂头,北与菩萨岗晒经乡接壤,南与白树沟连接,周围5km范围内无大的河流通过。 3.1.3 水文 汉源县河流属岷江流域的大渡河水系,大渡河自西向东横穿县境南部,因县境地势南、北高,两岸河谷向大渡河对称倾斜,大渡河在县内的大小支流,都沿相反的方向注入干流。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4条,河沟94条,冲沟1753条。天然湖泊不多,积水面积小,较著名的有旧八景之一“龙池夜月”和“七星抱月”、长海子、三合塘。泉眼较多,大都为下降泉,如小沽水、冒水洞。 汉源县河流的特征是:一、均为崇山峻岭之间的峡谷河流,河床比降大,滩多水急,水能资源丰富。二、降水集中在夏季,较小的溪沟在冬半年常断流。夏半年降水强度大,暴涨暴落,易形成山洪灾害。 三、以大渡河为主干,干支流呈树枝状,一级支流大小悬殊。流沙河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四、流域内的植被不多,谷坡陡峻,岩层、土壤大部疏松散碎,水土流失严重。 3-2 河流:汉源的主要河流有大渡河、流沙河、白沙河、黄沙河。大渡河:古称沫水,为岷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东端果洛山东南麓。自北向南流入四川,经泸定县、石棉县掉头向东,纳耍耍沟进入汉源县,经西街河口,在白熊沟口出县境东去,于乐山纳青衣江后汇入岷江。大渡河干流全长1070公里,流域面积9.2万平方公里。流经县境内河段长75.6公里,流域面积2171.5平方公里。落差250余米,平均比降3.31‰,年平均流量为1407立方米/秒,水力藏量达390万千瓦以上。县境内有86条大小支流纳入,主要支流有宰骡河、流沙河、白岩河、西街河、鲁布沟、深溪沟、老厂沟。 3.1.4 气象、气候 汉源属川西南山地亚热带气候区,地势山高谷深起伏较大,从河谷到低山、低山到中山,有亚热带、温带、亚寒带之分。气候的特点是:一是垂直变化显著;二是降雨量集中;三是河谷地区较干热少雨;四是河谷低中山地带有向川西南干热河谷气候过渡的特色。 汉源气温受地势的影响,海拔最大相对高差3471米,气温垂直差异很大。海拔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海拔1200米以下的河谷平坝区,年平均气温16?以上;1200,1500米的中山区,年平均气温13,16?;1500,1800米的中山区为11,13?;1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低于11?。县内四季的长短,也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河谷低山春长秋短,冬长于夏,四季分明。平坝河谷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春季回暖较早,2月末回春,日均温常达10?以上。3,5月,回升幅度更大。6月中旬到9月,平均气温多在22?以上,进入盛夏,夏季高温,但无酷热。气温月际变化较有规律,一般是2月气温开始回升,3至4月回升较快,递升至7月达最高峰,8月起开始下降,夏秋之交变化显著。10至12月下降幅度很大。1月为最冷月,气温年较差不大,气温日较差较大,最大月4月为11.2?,最小的10至11月也有7.1?,年平均为9?。汉源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7.7?,最高气温40.9?,最低气温-29?。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496.3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4%,多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年平均蒸发量1248.2毫米。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96天,有霜日数年平均15天,历年最多霜日32天,结霜初终间日数平均68天,初霜日大多出现在12月下旬,最早出现在11月中旬,终霜日结束在3月上 3-3 旬前。 汉源县年均降水量列雅安市最低值,全县降水的空间分布为河谷区东南部在750毫米以上,西北部750毫米以下;四周山区,随地势增高气流上升,降水均比谷地多,但超过海拔2000米的山区,由于水汽已大量消耗,降水量反而减少。万里、河南、片马是县内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上的三个多雨中心。在时间分布上,县内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集中在5至10月,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县降水量的80,90%,7、8两月最多。冬半年十分干旱(11月至次年4月),形成冬春干旱少雨,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均降水量745.1毫米,冬春季(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的12%,盛夏(7至8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45%。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南部、东南部多,北部、西北部少,中山区多,河谷坝区少。最大降水量为东部的万里乡,年降水量达976.1毫米,西北部的富庄镇为最少,年降水量仅539毫米。 3.1.5 土壤及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土壤分为11个土类,15个亚类。土类分布:水稻土占2.4%、冲积土占0.2%、紫色土占14.1%、黄壤占24.8%,石灰岩土占3.2%,黄棕壤占18.6%,暗棕壤占9.9%,灰化土占17.1%,亚高山草甸土占3.8%,高山草甸土占4%,高山寒漠土占1.9%。 3.1.6 动、植物 汉源属川东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大渡河中、下游高山峡谷植被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400米以上,以林农间作方式分布梨、苹、樱桃、桃、李和零星分布青杠、栎类、桤木林,分散生有桉树、柏树等;针阔混交林带,海拔在1400,2400米,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栎类、桦木等;暗针叶林带,海拔在2400,3500米,主要有铁杉、云杉、栎类、桦木等;高山灌丛草甸,海拔在3500以上,以杜鹃、地衣、苔藓为主。 县境内植物种类较多,资源丰富。全县植物68科、246种,其中用林61种、果树62种、经济树26种、观赏树25种、药用树11种、竹5种、其它61种。林业类植物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栎类、桦木、铁杉、冷杉等;农业类植物主要有:梨、苹、柑、核桃、花椒、桃、李、油柚、桑、板栗等。 全县野生动物现有4纲26目59科,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虎、白唇 3-4 鹿、黑金丝猴;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金猫、鸳鸯、红腹角雉等。 项目所在地受公路交通及开发活动的影响,无野生动物分布。 3.1.7 矿产 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铅锌矿、磷矿、磷钾矿、菱镁矿、锰矿、煤炭、石灰石、铁矿、花岗岩等。据地质普查,铅锌金属储量约为50万吨,磷矿及磷钾矿20亿吨,菱镁矿2900多万吨,白云石800多万吨,钴镍矿600多万吨,花岗石3亿多立方米。 3.1.8 旅游资源及生态敏感点 汉源县旅游资源丰富。其古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富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的狮子山型文化遗址、富林背后山型文化遗址、大树背后山型文化遗址;秦汉时代的大田二半山冶炼遗址;古文化遗址有黎州古城遗址、王建城遗址、清溪古道遗址、大树古堡遗址、清溪关遗址、孟获城遗址、三交城古遗址。古墓葬有背后山商周土坑墓、大瑶石棺葬,桃坪战国、西汉土坑墓群、东汉砖室墓、明瓮棺葬。以及集峡谷、急流、奇峰、湖泊、典型地质剖面、珍稀动植物、文化古迹于一体的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瓦屋山。项目所在区域内无生态敏感点及珍贵文物。 3.2 社会环境 3.2.1 行政区划、人口 2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幅员面积2388km,辖8个镇,32个乡,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346593人,其中农业人口317835人;非农业人口28758人。全县有17种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1906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02‰。17种民族中有彝族15686人,占总人口的45.26‰;藏族2741人,占总人口的7.91‰;蒙古族460人,占总人口的1.33‰;回族42人,占总人口的0.12‰;满族35人,占总人口的0.10‰;苗族17人、侗族17人、土家族15人、壮族12人、维吾尔族9人、朝鲜族9人、羌族6人、白族5人、瑶族2人、哈尼族1人、傣族1人。 项目所在地汉源县小堡乡,面积26.4平方公里,海拔在800—2600米之间,辖平等、顺坪、竹山、盐井、大湾5个村民委员会,42个村民小组,有20个自 3-5 然村,2110户,7325人。 3.2.3 社会经济结构 汉源县共辖8个镇、32个乡,幅员面积2382平方公里,人口346593人,全县有17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069人,占总人口的55.02‰。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1081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7980万元,工业总产值7160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079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完成额9918万元。2001年原煤产量 15万吨,锰矿25893吨,白酒2407吨,水泥22700吨,发电量14831万度,铅锌矿石260029吨,磷矿石30000吨,锌锭14617吨。 3.2.3 交通 汉源县交通十分方便,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县1998年公路通车总里程数518km,其中国道川藏线69km,省道汉乌路、乐西路、皇越路、金乌路等过境共长161km。成昆铁路东起白熊沟,南至乌斯河大桥,境内全长17km。 3.2.4 文教、卫生 2002年全县年末有普通中学19所,小学87所,幼儿园66所。据防疫部门统计,工程区目前未见规模的传染病流行,无特殊地方病。 3-6 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分析 5-1 第五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固体废物、建筑垃圾以及施工废水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5.1 施工内容及施工时间 本工程将建设尾矿库、选矿厂、尾矿输送管道、变电房、办公楼及职工宿舍等内容。 施工期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包括挖方、填方、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和安装工程施工阶段。 5.2 施工期污染简析 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建和运输过程产生的噪声、粉尘、建筑垃圾、生活污水以及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等。施工工程对环境影响是暂时的、多方面的。 5.2.1 施工粉尘 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燃油、混凝土拌和、砂石料破碎、筛分以及车辆运输等,施工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TSP和NO等。施工废气将对工x 程区的局部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5.2.2 施工期废水 施工期水污染源分生产废水(包括基坑废水、砂石骨料加工废水、混凝土拌和废 3水、含油污水等)和生活污水两类。经计算,工程施工高峰期生产废水产生量约为5m/h, 3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4m/d。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等。 5.2.3 施工期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开挖、钻孔、砂石料粉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活动中的施工机械运行、汽车运输等。施工用机械设备有:推土机、打桩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震捣器、摇臂式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夯土机以及运送建材、渣土的载重汽车等,均系强噪声源,主要施工机械产噪情况见下表5-1: 5-1 表5-1 施工期作业主要产噪设备情况 设备名称型号 设备数量(台) 噪声测距(m) 噪声级 dB(A) 推土机、打桩机、挖掘机 5 1 85 混凝土搅拌机 2 1 90 5 1 90 混凝土震捣器 摇臂式起重机 2 1 87 ZL20A 装载机 5 1 84 压路机 2 1 86 夯土机 3 1 87 卡车 5 1 75 据对已建类似施工区的监测,大部分机械设备的噪声级在90dB以上,其中棒磨机和筛分楼噪声声压级实测值高达115dB。 工程施工机械运行、运输车辆流动,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声学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 5.2.4 施工期挖方弃土 本项目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包括:永久性建筑物的基础及施工道路建设、尾矿库 333初期坝等施工活动。工程施工期间,总挖方量22121m,总填方量2938m,剩余19184m 33弃土,其中有7000m用于修建尾矿库初期坝,剩余12184m全部送规划渣场堆存。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开挖活动,可能导致局部生态环境破坏,对水土保持、植被、动植物、景观有影响。 5.2.5 施工期生活垃圾 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100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5 kg/人?d计,产生量为50 kg/d。工程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若处置不当,可能对局地环境有影响。 5.2.6 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内开挖使不稳定边坡诱发滑坡、崩塌等,引起水土流失;临时堆方过程中存在水土流失;临时堆方弃土场,因弃土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5.2.7 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主要影响源包括:主体工程、砂石料场、弃碴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景观的影响。拟建工程主要生态影响分析见表5-2。 5-2 表5-2 拟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表 影响程度 项目 影响分析 大 中 小 主体工程开挖、占地可破坏地表植被,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主体 ?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受影响的生态类型有河谷灌丛等, 工程 影响对象主要为自然景观、地表植被等。 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改变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观,若不采 取适当防护措施,易造成碴体冲刷、滑落和崩塌,产生水土流失。弃渣场 ? 可能受影响的生态类型为荒坡地,影响对象主要为地表植被、土 壤结构、自然景观、水土流失等。 通过运输机械碾压,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可能影响植物生 施工 ? 长发育,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下降,并使景观生态受到影响。 便道 受影响的生态类型为灌丛等。 通过场地占用、机械碾压以及人员活动等,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 施工 结构,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与生活区规模、人 ? 生活区 员数量以及时间长短有关。受影响的生态类型有灌丛等,同时产 生生活垃圾等环境问题。 5.3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四川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的兴建可充分利用汉源县矿石资源,保护当地资源,加速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但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5.3.1 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 施工对当地社会经济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修建,将推动汉源县尤其是工程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工程的开工,施工人员大量进驻,运输车辆增多,将刺激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搞活当地乡村经济、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还可增强当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有利影响。 (2) 施工对人群健康及场区卫生的影响分析 拟建工程施工期间外来施工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较多,高峰期施工人数较多,可 5-3 能带来疫源性疾病。由于施工区场地较狭窄,人员相对集中,流行病交叉感染机会增大。如果水源不洁,卫生及防护措施不力,将有可能导致痢疾、肝炎等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影响人群健康和施工进度。此外,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粪便容易引起蚊蝇孽生,传播疾病,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场区卫生。工程施工期需采取相应的防疫和公共卫生管理措施。 (3) 施工对当地交通的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间,运输量的增加将加重公路交通负荷,削弱公路的行车通行能力,并可能对路基等设施造成破坏。但由于本工程的材料运输量不大,且公路现有交通量较小,因此对当地交通影响轻微。随着工程完工,这种不利影响将消失。 5.3.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1) 生产废水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工程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砂石骨料加工及混凝土拌和废水。经计算,施 3工生产废水产生量最大为5m/h。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其浓度最高可达3000mg/L。建议施工方修建简易沉淀池处理后排放回用。 (2) 生活污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高峰人数为100人/日,结合工程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施工人员工作特点,取 33生活用水标准为0.l m/(d?人),则施工高峰期生活用水量约为10m/d,按废水产生系数 30.5计,则高峰期日均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m/d。施工生活污水产生量及污染物浓度见表5-3。施工生活污水如直接排入耍耍沟,会对河流水质带来有机污染。因此,生活污水禁止排入河道,全部采用旱厕收集后用于林灌、绿化。 表5-3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及浓度统计表 3项目 高峰期施工人数(人) 污水产生量(m/d) 主要污染物及浓度 100 5 数量 COD:400mg/L;BOD:200mg/L 5 (3) 含油污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的修理、维护过程及作业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其成分主要是润滑油、柴油、汽油等石油类物质。石油类物质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极其缓慢,一旦进入水体则漂浮于水面,阻碍水气界面的物质交换,使水体溶解氧得不到补给,给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造成威胁;若其直接散排于地表,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影响土壤表面的传质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5-4 本工程施工机械的露油、废油排放量不大,为了保护工程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 仍应对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污水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禁止排放。 5.3.3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3.3.1 污染源 本项目施工阶段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机械、燃油、砂石骨料粉碎、筛分、混凝土拌和、运输车辆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具体分析如下: (1) 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 工程大多数施工机械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废气中有害物主要有CO、NO和烃类。x工程总耗油量54t,根据燃油机械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得出施工机械废气排放量见表5-4。 表5-4 施工期燃油产生的有害物质统计表 (t) SO项目 用量(t) CO(t) NO(t) 粉尘 2x 燃油 54 1.58 0.09 0.19 0.07 (2) 施工产生的粉尘 工程施工期间,钻孔、开挖、弃渣、砂石料筛分、混凝土拌和、公路运输等均将 3产生大量粉尘。据同类工程工区大气实测结果,混凝土拌和粉尘含量高达200mg/m,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3.3.2 影响预测 工程施工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污染物排放量和施工区附近的大气扩散条件。项目施工区周围主要是解放村村民,但距离施工场地很远。由于山区主导风向多为顺河方向,因此主要考虑施工区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敏感点的影响。 矿区施工场地较为集中,可将其近似看作集中排放的点污染源。经计算,可知施工区下风向200m以外各污染物浓度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由此可看出,工区附近200m范围属于本项目划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但在此范围内无人居住。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外排的大气粉尘对环境影响较小。 5.3.4 施工期声学环境影响分析 5.3.4.1 噪声源 矿山开发工程的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钻孔、混凝土浇筑、砂石料筛分、混凝土拌 5-5 和等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运行和车辆运输。 根据同类矿山开发工程施工机械噪声的实测资料,大部分施工机械设备的声压级均在90 dB(A)以上。主要施工机械及施工活动的声压级详见表5-5。 表5-5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实测噪声级表 声压级dB 噪声源 声压级dB(A) 监测地点 噪声源 监测地点 (A) 吊筛 106.1 平台 空压机 95 机旁 座筛 108 平台 筛分楼 92 地面近机处 混凝土拌和楼 67.4 距机30m 木材加工设备 88.8 机旁 挖土机 89 距机5m 施工运输车辆 87.1 路边 5.3.4.2 预测计算 工程施工期间的噪声源为点声源,其噪声影响随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噪声衰减公式如下: r ,,201LLgArAr()() 0r0 式中:L——距声源r米处的声级值,dB(A); ()Ar L——距声源r米处的声级值,dB(A); ()Ar00 r——距声源的距离,m。 通过上述噪声衰减公式并根据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求,计算出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范围。预测结果见表5-6。 表5-6 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计算表 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dB) 标准限值(dB) 施工种类 5m 10m 20m 50m 100m 200m 300m 昼 夜 混凝土浇注区 69 63 57 49 43 37 34 混凝土拌和系统 78 72 66 58 52 46 43 60 50 砂石骨料筛分系统 90 84 78 70 62 58 55 5.3.4.3 对环境影响分析 (1) 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该项目施工场地内200m范围无居民居住,因此,项目施工人 5-6 员是施工期间噪声的主要保护对象。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造成影响。 (2) 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参照我国《工业企业器材卫生标准》,在现场施工期间,机械噪声对作业人员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有些机械(如搅拌机)噪声超过劳动卫生标准,需实施相应的劳动卫生防护措施。 本工程量小,工期短,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问题不突出。但在施工过程中,仍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随着工程的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将不再存在。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可逆的短期行为。 5.3.5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程弃碴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若处置不当,可能对局地环境有影响。 5.3.5.1 施工弃碴 本项目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包括:永久性建筑物的基础及施工道路建设、尾矿库 333初期坝等施工活动。工程施工期间,总挖方量22121m,总填方量2938m,剩余19184m 33弃土,其中有7000m用于修建尾矿库初期坝,剩余12184m全部送规划渣场堆存,渣 2场为临时占地,位于选厂西面公路下方的凹地,占地面积0.15hm。 5.3.5.2 生活垃圾 拟建工程施工期以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kg计,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约50kg/d。由于工区场地狭小,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理,一方面垃圾中的白色污染等将破坏周围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将导致苍蝇、蚊虫孳生及鼠类增加,影响人群健康。 5.3.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详见生态影响分析) 5.3.6.1 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1) 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工程区内主要为当地适生树种,无珍稀需保护的植物和树种。因此林木的砍伐对工程区内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但由于工程区的生态敏感性,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生物措施,对施工迹地进行植被恢复。 此外,施工期间,人员和施工器材急剧增多,还需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避免引起森林火灾,对工区及其附近植被造成重大损坏。 (2) 对灌丛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5-7 工程区内灌丛生态系统受工程建设影响较为明显,主要影响途径是通过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种类减少及土层结构破坏,使灌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降,局部生态环境恶化,伴随水土流失和风沙活动加强。 在各项工程施工活动中,砂石料场对灌丛地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仍应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从现场踏勘调查看,工程建设虽导致局部地区地表植被和土层破坏,但不会导致区域灌丛生态类型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整体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此外,施工期间,人员和施工器材急剧增多,还需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避免引起森林火灾,对工区及其附近植被造成重大损坏。 5.3.6.2 对陆生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项目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集中反映在施工期。由于工程开挖、砂、石料场、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的设置等工程活动将损害部分地表植被,从而破坏部分栖息于沟谷岸坡地带的爬行和小型兽类的栖息场所,迫使它们迁往它处。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也将影响沿途陆生野生动物的生境条件,驱使在工区附近活动的鸟类、兽类等动物远离工区,对区域内动物的生息和迁徙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只要防止施工人员的肆意猎取和捕捉,避免人为影响,就不会造成工程区域陆生动物区系组成和种群数量的改变。随着工程的建成,施工活动停止以及施工迹地植被恢复后,某些爬行类、鸟类和小型兽类仍将返回。 5.4 小结 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其主要影响为: (1) 废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工地扬尘、施工机械燃烧柴油排放的废气以及大型运输汽车尾气; (2) 施工期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噪声污染源主要是高噪声施工机械及大中型运输车辆; (4) 废水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泥浆水、地面径流以及车辆冲洗水等; (5) 施工期还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 (6) 施工过程中场内弃土因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生态和噪声、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5-8 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是控制施工期环境影响的关键。建议建设单位在同施工单位签订时,按照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规定,采取本环评所建议的防治措施,将有关内容作为合同内容明确要求,以控制、减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5-9 第六章 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6.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6.1.1 选矿厂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矿石卸车、破碎、筛分等作业产生的粉尘,该项目产尘点较多,除对各设备及皮带机进行密闭外,在产尘点实施喷雾洒水措施降尘,配设布袋除尘器收尘,设置抽风罩进行机械排风,排放量不大,排放高度大于15m,故只对生产工艺粉尘无组织排放进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203-91)》所指定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0.5Q1c2Dc,,,BL,0.25rL ,,,,CAm -1 式中:Q——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达控制水平,(kg?h); C 3 C——标准浓度限值(mg/m); m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 20.5产单元占地面积S(m)计算,r(s/,);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制定地方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表中查取。 根据第二章分析计算的无组织排放量为0.69kg/h,按照上述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防护距离位于厂界内,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6.2 地表水影响分析 本次新建工程地表水分析工作等级低于三级,按导则的要求,本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只做定性分析。 项目废水污染源主要来自选矿生产废水,工业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9-1 本项目尾矿浆输送沟道泄漏时,将出现事故废水排放。管道出现泄漏事故的概率较小,只要加强管理和监测维护,这样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且沟道顺山势修建,尾矿浆液即使泄漏也将受高差的作用,最终汇入高程较低的尾矿库中,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3项目生活污水及生产辅助用水废水产生量12m/d,主要污染物为SS 150mg/L、BOD 100mg/L、COD 250mg/L,这部分污水经生化装置处理后排入5cr 尾矿库,不外排。 总之,本项目不会对区域地表水耍耍沟的水质造成影响,地表水水质将保持现状,仍将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域标准。 6.3 尾矿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3.1 尾矿库地形地貌 拟建尾矿库区地貌类型为低中山侵蚀地貌,微地貌为近南北向展布的短小冲沟。东西两侧剥蚀残丘海拔1278m,库尾北侧山包海拔1350m,沟谷切割深度80余米,但两岸谷坡较陡,沟底狭窄,具典型的“V”型谷特征。库区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含水层富水性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6.3.2 工程防渗措施 6.3.2.1 库区渗漏问题 ml库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填(Q)碎块石土、全新统冲洪积4 al+plel+dl(Q)碎石土、残坡积(Q)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古生界寒武系麦地坪44 组(?1m)白云岩。 拟建库区沟谷覆盖层为冲洪积碎石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麦地坪组(?1m)白云岩;冲洪积碎石土层为强透水层;下伏基岩?层白云岩为中等透水层。 拟建库区沟谷中无常年性流水,仅在洪水季节下暴雨时有暂时性流水。 坝至场地范围内无重大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区域稳定,适宜修建该尾矿坝。拟建坝基底覆盖层薄,下伏基岩?层白云岩体稳定。 库区地层具有强,中等渗透性,坝基持力层?层白云岩体稳定,中等渗透性,岩体较完整,对坝的稳定性无影响。坝肩岩体较完整,岩性较单一,强度较高;地形较对称,山体较厚,河谷较狭窄,坝肩稳定性好。 9-2 6.3.2.2防渗措施 初期坝轴线坝高18m,坝顶标高1230m,坝顶宽3.5m,坡比1:2,坝面设防渗设施。 后期坝采用上游法堆筑,也就是利用尾矿堆积子坝逐级向上游冲填筑坝。 后期坝冲填标高1260m,冲填外坡1:4.0,冲填采用单面冲填,按照规范要求筑坝、冲填,每级子坝由人工利用固结尾砂分层碾压、堆筑而成,尾矿由输送管道送至坝顶,通过分散管在坝前均匀、分散、轮换放矿,使坝体协调上升,以利于尾砂的脱水、固结,增强坝体的稳定性。 设置有由土工无纺布组成的反滤层,能够在保证渗流稳定的情况下不把细颗粒带出坝体而形成管涌。坝基基岩完整稳定、强度高,初期坝边坡系数满足要求,不会产生过大的沉降和变形。不会影响到尾矿库的安全运行。通过初期坝体及堆坝体排渗设施排渗,尾矿坝堆坝体中的渗水排向下游,能够加快堆坝体尾砂的排水固结,降低堆坝体的浸润线高度及孔隙水压力,增强坝体稳定性。 6.3.2.3 建议 1. 回水池池底做好防渗工作; 2.项目区内岩层破碎,特别是巧家组灰岩节理密集,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且该断层为透水断层,会造成尾矿库坝肩渗漏及绕坝渗漏进而产生坝下游地下水的工业污染问题。同时,泥质粉砂岩中的泥岩夹层及灰岩中的泥灰岩夹层本身也属软弱带,该断裂使其进一步破碎并泥化,抗剪强度更低,还可能造成尾矿坝的滑移。 因此应对坝基及坝肩进行灌浆加固及防渗处理;保护好库内第四系松散隔水层以防库岸渗漏;但对于绕坝渗漏问题,建议在库右岸铺设土工织物等人工防渗膜处理,或进行专题研究,采取其它更为有效的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避免尾矿库内废水对地下水质影响。 6.4 声环境影响预测 6.4.1 声源分析 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粉碎机、球磨机、磁选机、过滤机、各类泵等设备噪声,声源强度在75~95dB(A),根据拟建项目对噪声的治理方案,经治理后的噪声声源强度小于85dB(A)。 6.4.2 工程噪声影响预测 9-3 (1) 预测因子 根据新建工程所处位置,确定预测因子为厂界噪声。 (2) 预测模式 预测模式为噪声衰减模式,即: Li=L-20Lg r/r-,L 00 式中:Li——距声源r处的噪声值[dB(A)]; L——距声源r处的噪声值[dB(A)]; 00 r,r——与声源的距离(m); 0 ,L——衰减因子[dB(A)]。 关于,L的取值,其影响因素很多,根据工程特点,忽略天气、温度、地面状况等因素,主要考虑厂房隔声、建筑反射等。一般厂房隔声,,L,10dB(A),隔声处理厂房,L,15dB(A)。 声源迭加公式 nLi/10L,1010lg ,,i1 式中:Li——第i个声源和噪声值,dB(A); L——某点噪声总迭加值,dB(A); n——声源个数。 6.4.3 预测结果 根据噪声衰减公式对各设备声源在不同距离的衰减量进行计算(根据声源分析,声源强度按车间外1.0m处85dB计)得出不同距离的衰减量,即Li见表6-1。 表6-1 噪声随距离的衰减量 1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距离(m) 0 23 29 35 39 41 47 49 51 53 54 ,L dB(A) Li 85 62 56 50 46 44 38 36 34 32 31 根据汉源县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环评执行标准要求,厂界噪声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类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其标准限值如下: 白天L?60dB(A) 夜间L?50dB(A) AeqAeq 本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厂界及外环境敏感点的贡献值情况见下表6-2。 9-4 表6-2 项目正常生产对厂界及外环境的噪声贡献表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测点 本底值 预测值 贡献值 本底值 预测值 贡献值 47.4 48.9 1.5 37.5 43.7 6.2 东厂界 40.3 42.4 2.1 41.2 45.1. 3.9 南厂界 38.5 40.4 1.9 38.1 43.8 5.7 西厂界 37.5 41.1 2.6 39.1 43.8 4.7 北厂界 标准 昼间?60Leq[dB(A)],夜间?50 Leq[dB(A)] 从表6-2可见,项目建成投产后,厂界噪声值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类标准要求,因此,工程设备噪声经治理后对声学环境影响不大。 6.5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经选矿后的尾矿渣,年产生量约为12.519万吨。尾矿中不含有害、有毒物质。尾矿渣堆存在沟尾矿库中。 3尾矿库总容积46.3312万m,服务年限为5.5年。必须应该注意的是,尾矿库的尾砂粒度小,干尾砂较容易被风卷起飘入空气中,污染空气环境,暴雨时易产生水土流失。为了解决尾矿库干尾砂的扬尘及水土流失问题,应加强尾矿库管理,经常保持尾矿砂的湿润,并及时采取土地复垦措施,在可植被的地段种植水土保持能力强、耐贫瘠的草本或蕨类植物,有效地控制干尾砂扬尘和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建设项目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安全有效,废弃物去向明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明显污染影响。 6.6 景观影响分析 生产过程中,对生态影响最大的属尾矿库,对周围景观有一定影响,但尾矿库远离交通主干线,周围无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且距居住农户较远。所以尾矿库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较小,但是堆矿过程中应逐步恢复迹地,减少水土流失量。 9-5 第七章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 7.1 评价范围与评价方法 7.1.1 评价范围 工程生态环境直接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选矿厂、尾矿库区域、渣场共计 22.1hm。考虑到工程分布和运行特点,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景观的影响状况,确定将本工程直接影响范围向尾矿库周围外延500m后的范围(含公路、取水泵站等)。 7.1.2 评价方法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采用图形叠置法和景观生态优势度计算模式法等。对于土地利用现状和植被分布情况的调查,利用土地利用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验证的方法进行。 7.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7.2.1 土地资源现状评价 一、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汉源县境内主要为山地,丘陵分布范围很小,除小片的河流阶地外,真正 2的平坝地很少。全县总土地面积167098hm。全县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其中: 221(耕地:耕地面积20985hm,占土地总面积的12.56%,其坡耕地12752hm。 222(林地:面积71110hm,占总面积的42.56%,包括用材林21255hm,薪 222炭林11576 hm,经果林4957hm,蔬幼林33321hm。 23(草地:面积19286hm,占总面积的11.54%。 24(荒山、荒坡:面积53890hm,占总面积的32.25%。 25(水域:面积1638hm,占总面积的0.98%。 26(非生产用的:面积188hm,占总面积的0.11%。 二、工程占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程区占地主要包括生产生活区、尾矿库、渣场, 9-1 2结合工程征占地范围统计,本工程占地面积2.1m,为荒地。 7.2.2 生物资源现状评价 汉源属川西南山地亚热带气候区,地势山高谷深起伏较大,从河谷到低山、低山到中山,有亚热带、温带、亚寒带之分。气候的特点是:一是垂直变化显著;二是降雨量集中;三是河谷地区较干热少雨;四是河谷低中山地带有向川西南干热河谷气候过渡的特色。 汉源气温受地势的影响,海拔最大相对高差3471米,气温垂直差异很大。海拔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海拔1200米以下的河谷平坝区,年平均气温16?以上;1200,1500米的中山区,年平均气温13,16?;1500,1800米的中山区为11,13?;1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低于11?。县内四季的长短,也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河谷低山春长秋短,冬长于夏,四季分明。平 ?坝河谷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春季回暖较早,2月末回春,日均温常达10以上。3,5月,回升幅度更大。6月中旬到9月,平均气温多在22?以上,进入盛夏,夏季高温,但无酷热。气温月际变化较有规律,一般是2月气温开始回升,3至4月回升较快,递升至7月达最高峰,8月起开始下降,夏秋之交变化显著。10至12月下降幅度很大。1月为最冷月,气温年较差不大,气温日较差较大,最大月4月为11.2?,最小的10至11月也有7.1?,年平均为9?。汉源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7.7?,最高气温40.9?,最低气温-29?。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496.3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4%,多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年平均蒸发量1248.2毫米。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96天,有霜日数年平均15天,历年最多霜日32天,结霜初终间日数平均68天,初霜日大多出现在12月下旬,最早出现在11月中旬,终霜日结束在3月上旬前。 汉源县年均降水量列雅安市最低值,全县降水的空间分布为河谷区东南部在750毫米以上,西北部750毫米以下;四周山区,随地势增高气流上升,降水均比谷地多,但超过海拔2000米的山区,由于水汽已大量消耗,降水量反而减少。万里、河南、片马是县内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上的三个多雨中心。在时间分布上,县内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集中在5至10月,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县降水量的80,90%,7、8两月最多。冬半年十分干旱(11月至次 9-2 年4月),形成冬春干旱少雨,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均降水量745.1毫米,冬春季(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的12%,盛夏(7至8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45%。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南部、东南部多,北部、西北部少,中山区多,河谷坝区少。最大降水量为东部的万里乡,年降水量达976.1毫米,西北部的富庄镇为最少,年降水量仅539毫米。 汉源属川东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大渡河中、下游高山峡谷植被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400米以上,以林农间作方式分布梨、苹、樱桃、桃、李和零星分布青杠、栎类、桤木林,分散生有桉树、柏树等;针阔混交林带,海拔在1400,2400米,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栎类、桦木等;暗针叶林带,海拔在2400,3500米,主要有铁杉、云杉、栎类、桦木等;高山灌丛草甸,海拔在3500以上,以杜鹃、地衣、苔藓为主。 县境内植物种类较多,资源丰富。全县植物68科、246种,其中用林61种、果树62种、经济树26种、观赏树25种、药用树11种、竹5种、其它61种。林业类植物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栎类、桦木、铁杉、冷杉等;农业类植物主要有:梨、苹、柑、核桃、花椒、桃、李、油柚、桑、板栗等。 全县野生动物现有4纲26目59科,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虎、白唇鹿、黑金丝猴;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金猫、鸳鸯、红腹角雉等。 7.2.3 项目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评价 7.2.3.1 水土流失现状 1(工程区水土流失调查 根据对本项目生产生活区、渣场、尾矿库水土流失现状调查,选厂位于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境内,属于中山地形,土地利用以旱地和荒地为主,其水土流失强度主要表现为中、强度侵蚀。 2(工程区水土流失背景 根据对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项目区所处位置平均侵蚀模 2数4500t/km?a。 7.2.3.2 水土流失成因 在汉源县境内,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中东部山区,就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来看,大体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9-3 一、自然因素 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中降水、风、温度、湿度、日照等都影响着水土流失。汉源所特定的气候,是干湿分明雨量集中,时有暴雨发生,特别时雨季初期,植被相对较差,易引起水土流失。 2(地形地貌因素:汉源的地质构造条件决定了汉源岩性破碎,抗风化力弱,加之山高坡陡。为水土流失创造了相当条件。 3(土壤:汉源土壤质差土薄,抵抗冲刷的能力较差。 4(植被:植被是自然因素中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积极因素,汉源林草覆盖率低,植被条件差。 二、人为因素 人口的迅速增长,相应对粮食、燃料以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导致人类对土地和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经营,陡坡开垦日渐增多,其中超过25?的也不是少数,从而形成“愈穷愈垦,愈垦愈穷”的恶性循环,自然资源到了严重枯竭的境地。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源地,长期以来,农民对坡耕地普遍采取顺坡耕作,耕作粗放,地不成块,苗不成行、无地埂、无背沟、无疏水、无蓄水拦沙设施,一遇降雨任起冲刷,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七十年代以来,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之风日盛,据林业局调查每年森林覆盖率以0.5%的速度下降。 该工程的建设将有一定的土石方开挖,开挖弃渣会形成一定的高边坡,损坏部分水土保持设施。若不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工程措施,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7.2.3.3 水土流失危害 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集中表现在: 破坏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使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降低,加剧旱涝灾害,土壤板结,使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破坏地面完整,吞蚀农田,威胁村镇公路。 淤塞水库、河道,缩短水库、塘、堰使用年限,减少灌溉效益。 造成洪涝灾害,冲毁农田、村镇,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9-4 7.2.3.4 水土保持现状 为控制水土流失,减轻灾害损失,汉源县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体现在: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汉源县在上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水土保持站。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如挖横沟、沉沙凼、造水保林等已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2(通过广泛宣传,各界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对该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近年来,随着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建设,汉源县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区域范围内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已取得明显的水土保持效果。 4(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2.16平方公里,占全年计划(9平方公里)的135%,其中:坡改梯0.04万亩,经果林0.2万亩,水保林0.1万亩,种草0.05万亩,保土耕作0.25万亩,封禁治理0.45万亩,流沙河农田防护工程0.734万亩。 7.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7.3.1 对土地资源及景观生态的影响 1、工程占地 2本项目用地将达到2.1hm,占地类型均为旱地、荒坡地。主要用于选矿厂、尾矿库、临时渣场,占地范围及面积见表7-2。 表7-2 工程占地情况统计表 方案名称 选厂建设区 尾矿库 临时渣场 合计 项目 1.0220.9332 0.15 用地面积(hm) 072 .1 2、占地性质分析 据调查,本项目矿区工程占用的土地为项目不涉及乡镇的农用土地,全部为荒坡地和旱地。 9-5 3、土地资源及景观影响分析 项目开发所占土地将用于尾矿库、选矿厂、临时渣场和其它配套的基本设施建设。评价区域项目建成后土地利用及景观将发生变化。由于影响区不属于风景名胜区,对景观的不利影响极小。 7.3.2 对生物多样性和植被的影响 本项目所建厂址为荒地,周围无自然景观,无生态保护区,区域内无高大乔木,生长着野生刺槐和低矮灌木,处于原生植被完全破坏、次生植被演替前期的草本群落阶段,生物多样性比较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该区域的开发建设不会对这些物种产生影响。 开发建设会使该区域部分草地生态系统向工矿生态系统结构转变,虽然未根本改变区域生态系统格局,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主要为自然组分的调控能力建设。只有妥善解决好了这一问题,才能解决好该区域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矿区建设应提高绿化面积比例,且矿区的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然组份的建设,即草地、树林、水域的建设。同时在这些自然组分的建设中还应重视各自然组分的连通性,用连通性来完善和弥补区域建设后自然组份面积的不足。 7.4 水土流失预测 7.4.1 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 一、生产生活区建设 22本项目生产生活区占地2.1hm(其中尾矿库占地1.0072hm),主要包括办公及辅助生产生活区。生产生活区地形开阔平坦,建设尽量利用地形,开挖土石方 3平衡后,仍有12184m弃土需要集中堆放。工程建设会产生新的边坡,因此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二、尾矿库 尾矿库拟建在选厂下游干沟内,距选厂200m左右,尾矿可自流输送至尾矿库。尾矿库区地形呈“V”字型,沟谷两侧公路,地势总体为北低南高。 尾矿库采用常规的上游法筑坝堆存尾矿。 根据库区筑坝材料情况,初期坝采用匀质土坝坝型,后期坝利用尾砂由人工修筑子坝,上游法冲填筑坝。 9-6 尾矿库汇流面积较小,利用库区公路排水明渠泄洪方式。 尾矿输送采用自流输送方式。尾矿排入尾矿库后,尾矿水经自净澄清后用泵加压扬回选厂循环使用。 1、初期坝 根据库址地形采用上游式尾矿筑坝方式堆坝,其初期坝按《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规范规定:尾矿初期坝应满足贮存选厂半年以上排放的尾矿 3量。初期坝坝顶标高为1245m时,初期库容为16.32万m,满足选厂生产时间10.7个月,故尾矿初期坝坝高定为30m。 初期坝依据坝址地形筑坝,拟取库区及选厂附近的粘土筑坝,初期坝坝型设计为不透水均质土坝。 初期坝拟建于冲沟最上游公路下方侧狭窄处,坝顶宽4.0m,坝轴线长90m,内坡为1:2.0,外坡比为1:2.75。内坡设置由土工布、砾石构成的反滤层。坝底地面标高1215m,坝顶标高1245m,清基深度为3.0m,实际坝高H=33m。 2、后期坝 尾矿库从初期坝坝顶起开始利用尾矿堆坝,堆坝方式为上游式尾矿筑坝,取沉积于库前的粗颗粒尾砂筑成子坝形成库容,子坝高1.5m,顶宽1.0m,内外坡比1:1.5。放矿方式为采用放矿支管在坝前均匀分散放矿,以保证粗颗粒沉积于坝前,细颗粒排至库内,在沉积滩范围内(坝前50m)不至矿泥沉积,出现粗、细尾矿颗粒夹层,形成软弱的滑动面,威胁堆坝体的稳定安全。 初期坝坝顶1245m起放置放矿管进行放矿,放矿管随尾矿的堆高而上移,设计堆坝外坡比1:4.0。最终堆积标高1258m,堆高13m,尾矿坝洪水期干滩长?50m。 尾矿库占地类型为林地和荒地,其建设过程中在初期坝坝基、坝肩局部会产生新的边坡,因此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尾矿库如不无坝将会造成量的水土流失,并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 7.4.2 项目运行期水土流失预测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洗选厂项目为建设类项目,根据对类似工程建设期、运行期新增水土流失的调查,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区地形地貌特点、项目组成和各设施建设的分析,在项目建设期生产生活区建设、渣场建设、尾矿库等工程活动造成该时段原地表面积和水土保持设施破坏,同时是新 9-7 增水土流失的主来源。在项目运行期渣场弃渣流失是该时段新增水土流失的主来源。 7.4.3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和时段划分 根据以上对项目建设期及运行期内生产生活区、渣场、尾矿库等对新增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在项目建设期内生产生活区、渣场、尾矿库建设是该时段产生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项目运行期内上述项目仍是该时段产生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结合主体工程建设期征占地面积和施工活动影响,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见表7-3。 2表7-3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 单位:hm 时期 分区 项目 预测范围 0.21 尾矿库初期坝 项目建设期 工程建设区 0.9332 生产生活区 0.15 渣场 项目运行期 工程建设区 2.0144 尾矿库 7.4.4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 本工程占地和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内。因此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来确定。 1(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是在未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下,在对区域范围内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工程建设中的人为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建设期主要是生产生活区、渣场、尾矿库的建设活动,对原地表新增水土流失产生影响,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 2(项目运行期 该时段新增水土流失主要是渣场、尾矿库项目。在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前提下,将加剧其水土流失程度和强度。 7.4.5 预测时段新增水土流失量 9-8 本工程开挖扰动、占压范围面积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的弃渣体占地面积、道路修建、厂区建设占地、工程辅助生产生活设施占地、尾矿库占地、联络道路两 2侧影响范围等面积共2.1hm;本项目在建设期和生产期预测时段内共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6.24万t。工程建设期和生产期各部分扰动、占压范围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见表7-4。 表7-4 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总表 分区 项目 新增流失量(t) 临时渣场 0.468 项目建设期 选厂 209.95 37.8 尾矿库 临时渣场 8421.2 项目运行期 选厂 125.98 尾矿库 14.89万 合计 16.24万 7.4.6 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洗选厂项目,主要由生产生活区、尾矿库及渣场组成。项目建设不同程度对原地表土壤、植被构成影响和破坏,根据以上对工程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新增水土流失 22量的预测。本项目共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为2.1hm,损坏水土保持设施2.1hm。 根据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在各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年限内,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为16.24万t。 由于工程区特定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可能带来的危害主要是渣场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对各区域实施相应的水保持措施的必要的。因工程建设对地表的破坏和扰动及产生的水土流失是比较严重的,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过程中如果不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防护,将对工程区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开挖扰动、尾矿及废弃岩土堆放亦可能对矿区产生和生活设施造成危害,影响其正常生产运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为使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必须及时采取 9-9 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其重点是做好排土场、尾矿库和场内交通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同时对矿区各开挖面做好防护措施。因此,编制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认真实施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有效的减少和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危害,对保护工程安全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显得尤其重要。 7.5 水土保持措施 7.5.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本项目建设期的工程布置、施工布局和影响范围等,结合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也不一样。根据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预测分析,生产生活区、渣场、尾矿库作为本次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范围,防治分区结果见表7-5。 表7-5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 2防治分区 面积(hm) 备注 0.9332 生产生活区 2.0144 尾矿库 0.15 渣场 6.1951 合 计 7.5.2 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 7.5.2.1 生产生活建设区 2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0.9332hm,除了厂房、宿舍、堆矿场地和道路以外, 2有0.1329 hm须绿化,生产生活区周长约500m。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在厂区主体设计中已设计有具水保功能的挡墙和排水沟,本方案设计不在另行设计。 生产生活区是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良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可保证工作人员良好的心态,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可在生产生活区四周布置绿色廊道、花台等,种植具有鲜艳色且能防止矿区噪音和粉尘污染的园林植物,在生产生活区空旷地带布置花坛,种植树木,并铺盖常绿草皮,使厂区环境更加怡人,本报告拟在生产生活区四周种植两排柏树,并在适当位置种 9-10 植常绿草皮。草皮按10m×15m作长方形布置。 表7-6 生产生活区绿化措施树种配置表 苗木类别及规格 造林 混交株距种植点数 比例 造林方法 苗龄苗高地径 (m) 树种 方式 (株穴/km) 级别 (cm) (cm) (年) 1 4.0 255 ? 2 >110 2 柏树 纯林 植苗 表7-7 生产生活区绿化措施工程量表 3造林树种 生活区周长(m) 种植点数(个) 苗木用量(株) 客土(m) 500 250 300 柏树 380 草坪 4个10m×15m 7.5.2.2 尾矿库 尾矿库按主体设计库区四周修建排水沟,坝体防护等工程措施,评价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项目《尾矿库设计》和《水土保持报告》进行实施。本方案设计不再另行设计。 7.5.2.3 渣场建设区 一、渣场规划 3施工开挖填筑后,仍有12184m的弃土需要集中堆放。在选厂西侧公路外的凹地上规划为弃渣场。 表7-8 渣场规划表 可堆渣实际 堆渣最占地面 占地堆渣 渣场位置 量 堆渣量大高度积 类型 形式 323) (m) (hm) (m(万m) 1.25 12184 9.0 0.3 选厂西侧公路外的凹地上 荒地 坡地式 二、弃渣场建筑物级别及防洪标准 弃渣场属次要永久建筑物,应按4级建筑物设计。 三、允许安全系数 弃渣场坡角拟采用浆砌石拦渣墙挡护,其坝体边坡及渣体边坡抗滑稳定安全 9-11 系数布小于表7-9的规定 表7-9 拦渣墙边坡及渣体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允许值表 挡土墙 挡渣形式 边坡(三级) 工况 抗滑稳定 抗倾稳定 地基承载力 正常运用工况 1.30 1.50 1.20 1.15 正常+地震工况 1.10 1.20 1.20 1.05 注:正常情况指施工完毕后渣料固结一段时间后的工况,非常情况为施工工况、地震工况。 四、防护设计 3挡渣墙和截排水沟:弃渣场位于山坡凹地上,该堆渣场堆渣量为12184m,在堆渣前渣体坡脚设7.5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挡土墙长100m,最大高度为8.00m,顶宽0.60m,底宽5.6m,基础埋深0.5~1.5m。挡渣墙正面倾斜坡度为1?0.50。挡墙墙身设φ100PVC排水管,排水管间排距均为2m,呈梅花型布置,管口用土工布反滤。挡墙基础置于密实基础之上,其开挖深度为0.5,1.5m; 为排出坡面洪水,在高于堆渣体顶部设截排水渠,排水渠采用梯形断面,周 3边用M混凝土衬砌,渠底用C混凝土,其水力要素如下:设计流量Q=0.05m/s,7.515 比降i=1/100,其底宽0.40m,上口宽0.4m,渠高0.40m,设计水深0.30m,设计流速为v=1.50m/s,设计超高为0.10m。 从表7-10计算成果知:该弃渣场在各种工况下的抗滑、抗倾及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7-10 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特性表 弃渣场名称 弃渣场 正常运用 允许值K?1.30 1.48 挡墙抗滑稳 定安全系数 非常运用 允许值K?1.10 1.14 正常运用 允许值K?1.50 3.87 挡墙抗倾稳 定安全系数 非常运用 允许值K?1.20 2.67 正常运用 允许值K?1.150 1.75 渣场边坡稳定系数 非常运用 允许值K?1.050 1.45 9-12 初期墙边坡抗滑稳定 正常运用(允许值K?1.15) 1.24 最小稳定安全系数 非常运用(允许值K?1.05) 1.12 地基承载力最小稳定安全系数 允许值K?1.20 2.5 3土石方开挖(m) 975 3排水沟M5浆砌块石衬砌(m) 168 3工程量 M7.5浆砌石挡渣墙(m) 1180 挡渣墙φ10PVC排水管(m) 420 3土石方回填(m) 120 7.5.2.4 渣场植物措施 由于渣场地形及坡度?5º,不易进行复耕,渣场边坡在水力侵蚀作用下,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水土流失。为防止渣场边坡水土流失,拟在渣场顶面、边坡种植心银合欢及撒草绿化,以防止水土流失的加剧。渣场占地类型为荒地,根据现场调查,该区立地条件较好,不需采取土地整治措施便可直接撒草进行边坡绿化。 32渣场渣场坡面面积为0.4hm,其中有0.1hm为防治水土流失采取洒灌、草种的植物措施。经现场踏勘调查,最适宜当地生长的巴茅草,按每公顷80kg计 2算草种籽,共需种籽8kg;复合肥按0.05kg/m计算,需54kg。 2另外的渣顶面积0.3hm采取在渣顶栽种心银合欢,株行距2m×2m;可防止水土流失。 弃渣场弃渣多为土夹石,心银合欢不宜直接种植,需覆土或进行土壤改良后进绿化。其覆土措施如下: 在对渣场进行工程措施防护的同时应进行土地整治,故考虑覆土后再植树。具体措施是对渣场覆土造地,在渣场堆渣前先将表层约0.3m厚的表层可植树土剥离集中堆放。堆渣时应分层堆渣,每层约1m,待堆渣完成,平整渣顶面、捡除大块卵、砾石。理顺坡面水系后,根据当时排、灌沟渠走向,设置0.5m×0.5m的矩形排水沟,导排渣场内的坡面径流,再将表层可种植树土覆盖,并第二次拣除块石,使渣场顶面精细平整。 待覆土完成以后再在渣场顶面采取种植心银合欢,以防止水土流失。 9-13 23弃渣场渣顶面积0.3hm,覆土总量900m。 表7-11 弃渣场顶面造林工程量 2造林树种 种植面积(hm) 种植点数(个) 苗木用量(株) 0.3 750 825 心银合欢 7.6 水土保持结论 7.6.1 水土流失预测结论 根据对工程区自然、社会环境的调查,结合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占地,工程新增水土流失主要来自生产生活区、公路、渣场建设。 2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本项目共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为2.1hm,损坏水土保 2持设施2.1hm。 根据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在各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年限内,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为16.24万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6.10万t。 由于工程区特定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可能带来的危害主要是弃渣土流失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对各区域实施相应的水保持措施的必要的 7.6.2 水土保持方案 2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为2.1hm。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只要有生产生活区、尾矿库、渣场建设,本方案各区拟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 对尾矿库四周及坝区开挖边坡拟采取沟浆砌石排水、后坝坡护坡、边坡绿化等措施进行防护; 对渣场建设占地区拟采取挡渣墙护坡、边坡绿化、种植植物等措施进行防护; 对生产生活四周影响区拟采取种植树木、草等措施进行防护。 经统计,所采取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分别为: 33本项目工程措施量包括:土夹石开挖975m,土石回填120m,M7.5浆砌 33块石拦渣坝2736m,M5.0浆砌块石排水沟168m。植物措施工程量包括:坡面 22撒草0.1hm,柏树300株,心银合欢825株,草坪600m。 通过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内新增水土流 9-14 失量,避免因水土流失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避免扰动、破坏范围大量水土流失发生,可减少水土流失量约16.08万t,其效益体现在安全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通过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本工程施工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治理度达85%,植被恢复系数95%,林草覆盖率20%,控制率99%。有效的防治了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工程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7.6.3 建议 鉴于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尚在编制中,为保证本方案顺利实施,结合项目建设及运行期特点,本方案现提出以下建议: 1(为了保证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实现工程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善,应当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监理机构认真履行只能,以保证方案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获取较大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2(为准确掌握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工程新建对新增水土流失的影响,建议业主及时委托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确定水土保持监测事宜和监测内容。 3(本工程水土保持的重点和难点是水保措施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建设单位应严格按“先挡后弃”的原则修建拦挡工程,禁止随意倾倒弃渣。 9-15 第八章 环境风险事故影响分析 8.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与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和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分析主要考虑项目突发性事故,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在发生事故后造成的危害。从对本项目工程分析和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料、产品性质分析可知,有部分原料是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因此项目运行存在着泄漏、设备故障和破坏所引发的燃爆和环境污染事故隐患,事故一旦发生,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对本项目建设进行事故风险评价。结合本项目的工艺特点,提出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第一步对建设项目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找出系统中的环境风险因素,第二步分析风险因素和发生的概率,第三步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指出风险类型、产生风险的原因等,第四步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 环境风险评价把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8.2 风险识别 8.2.1 风险识别范围 1、物质风险识别 ,油、硫化钠、项目选矿所采用的浮选工艺,需要添加的药剂有丁基黄药、2石灰等,均为常规浮选药剂不涉及《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中的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和有毒物质,因此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尾矿库风险 尾矿库堆存尾矿可能引发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尾矿水的渗 9-1 漏引起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8.2.2 评价等级 1、重大危险源辨识 项目选矿采用的浮选药剂属于常规药剂,不涉及《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中的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和有毒物质,因此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评价等级 按《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 3、评价内容 2004)进行风险二级评价应参照《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 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8.2.3 评价范围 按《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要求,风险评价范围为以厂区为源点周围3km的范围。 8.2.4 风险评价环境敏感点 根据对风险评价范围调查,主要环境敏感点为拟建选厂东南面1500m的解放村七组的3户农户。 8.3 风险事故影响评价 8.3.1 风险源项分析 由于项目选厂采用浮选工艺,所使用的浮选药剂为丁基黄药、2,油、硫化钠、石灰等,均属于常规浮选药剂,生产原料为废矿石,均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中的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和有毒物质,因此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不存在危险物质风险。风险评价中仅将浮选药剂的理化性质列出,见表8-1。 表8-1 选矿药剂名称、用量及成分说明表 序号 药剂名称 成分 物化毒理特性 备注 9-2 此二种药剂分别为铜、浅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粉末(或颗粒),能溶于水。铜锌矿物的疏水性捕化学性质:不稳定,热、水、酸分解、失效,氧化收剂,捕收剂一般分生成双黄药:(ROCSS)2。主要用于各种有色金属乙基黄原酸钠:为:脂肪酸类、羟基硫硫化矿浮选的捕收剂,还可用作湿法冶金的沉淀HOCSSNa C251 黄药 酸盐、黄药、黑药及其丁基黄原酸钠:剂;也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 衍生物,都为有机合成CHOCSSNa 本品属中等毒性药剂,但由于用量小,在尾矿中浓49的无毒、无害无腐蚀性度很低,同时尾矿水澄清后经曝晒和自净作用,完药剂。根据浮选药剂与全能达到排放标准。 矿物作用原理 疏水性起沟药剂。浮选 ?0.90g/ml,微溶于水。工艺中常用酯类、醇浅黄色油状液体,密度ρ20 为各种一元醇及其遇酸受热时会分解而降低选矿性能。广泛地应用于类、酚类等起泡剂,国 它萜烯衍生物,其中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矿的浮选作业中,它主要用于各内现采用由松节油为2#油(松醇2 的α,萜烯醇为主种硫化矿如铜、铅、锌及铁矿和各种非硫化矿的浮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得油) CHOH。一元醇含选。 到的合成有机物作为1017 量?44% 萜烯醇属于无毒害药剂,同时由于用量小,在尾矿起泡剂,为黄棕色油状 中浓度很低,对环境不构成损害。 透明液体,无毒、无害 无腐蚀性。 为矿物调整剂,都为常4 硫化钠 NaS 为无色或黄色颗粒结晶,碱性腐蚀品 见的无毒、无害无腐蚀2 性药剂。 5 石灰 白色无定型粉末,碱性腐蚀品 CaO 本项目最大的风险隐患为尾矿库,其存在的风险主要有: 1、在排洪设计不当,安全管理疏漏的情况下,发生特大洪水时,尾矿库及库区边坡可能引发洪水灾害,甚至溃坝形成泥石流。 2、尾矿库底部防渗工作未作好而引起的尾矿水渗漏污染地下水的情况。 3、未经过严格认真的地质勘察和科学严谨的施工,坝址选择不当,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的坝体滑坡、坝体变形情况。 8.3.2 尾矿库事故防范措施 8.3.2.1 存在的安全隐患 尾矿库是矿山生产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带来严重后果。 尾矿库是选厂的重要设施和组成部分,其本身即是防止环境污染的环保设施,又是危害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有关环保、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尾矿设施若不按规范和规 9-3 程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安全运行、科学管理都将造成尾矿库的病害,使尾矿库安全性下降,形成各种有害危险因素。本工程尾矿库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溃坝、排洪设施失事、安全生产管理失误等。 8.3.2.2 尾矿坝 尾矿坝为尾矿库的重要基础设施,尾矿坝的失稳或是溃坝,会使尾矿库内的尾砂沿着沟谷流向尾矿库的下游,影响到周边的环境,造成财产损失和引起不利的影响。故针对坝体采取以下对策: (1)设计前必须进行场地工程地质勘察; (2)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施工,坝基持力层要满足尾矿坝筑坝的要求。 (3)进行坝体稳定性计算,确定坝体尺寸、堆坝方式。安全系数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值。 8.3.2.3 排洪设施 排洪设施的安全关系到尾矿坝的安全运行,排洪设施满足不了排洪要求,尾矿库内蓄存了大量的洪水,会出现洪水冲刷尾矿坝或漫坝的险情,并最终导致尾矿坝溃坝,带来严重的后果。 尾矿库的防洪能力取决于排洪设施的泄洪量和其结构的可靠性等情况。排洪设施设计是根据四等库的防洪标准、库区水文资料进行洪水计算和调洪演算而确定。四等库的防洪标准按初期50年一遇(重现期T=50年),中、后期为200初 年一遇(重现期T=200年)。 后 本工程尾矿库的排洪设施为:尾矿库内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斜槽,排水管形式进行排洪,排水斜槽结构尺寸为b×h,1.0×0.8m,排水管规格为D=0.8m。库内排洪设施满足四等库设防标准内的排洪要求。 尾矿库外来洪水经沿进矿公路截洪明渠排入下游,库外雨水通过截洪明渠排到尾矿库下游,库内雨水通过浮船持续泵出库外。因此,没有长期的稳定渗流,可不考虑渗流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可不计算渗流。尾矿库库区外排洪系统采用现有公路排洪明渠泄流方案。为避免库区两岸坡雨洪水进入尾矿库内,可对公路排水沟适当加宽加深处理。截洪明渠沿公路内侧,在原截洪明渠的基础上加宽加深。 8.3.2.4 安全生产管理 9-4 企业安全意识淡薄或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未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机构或专职安全人员设置不合理,均易造成管理真空,并致发基于人为因素的安全事故。 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尾矿库建设是长期的动态过程,依赖设计、施工及业主安全生产管理等多方面协调配合。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总的要求是:建立健全尾矿库生产管理机构,配备有资质的管理人员,以《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为依据,制定具体可行、便于检查的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按照实践要求的运行参数,进行精心管理。 8.3.3 尾矿库安全管理 尾矿库设计中排矿及堆坝是业主在生产中以设计要求为前提,在尾矿库监测措施的指导下不断摸索、完善的一个生产实践过程。尾矿库堆坝方式均为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应于坝前均匀分散放矿,不得任意从库后或库侧放矿。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粗颗粒尾矿沉积于坝前,细颗粒排至库内,在沉积滩范围内不允许有大面积矿泥沉积,沉积滩顶均匀平整;严禁矿浆沿子坝内坡趾横向流动冲刷坝体,放矿矿浆不得冲刷坝坡。子坝顶和坝坡应覆盖护坡土,种植草皮,防止坝面尾砂流失。每期子坝堆筑完毕,应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记录需经主管技术人员签字后存档备查。 制定尾矿库使用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认真做好尾矿库的坝体运行记录、排入库内尾矿的物理力学性质、库区水质分析等资料,进行安全检查。 (1)尾矿坝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坝体轮廓尺寸,变形、裂缝、滑坡和渗漏等。堆坝坡度及干滩长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排水构筑物安全检查:主要检查构筑物有无变形、位移、损毁、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汛期前应及时疏通排洪设施,确保排洪构筑物畅通无阻,保障其泄洪能力。在满足回水水质和水量要求前提下,尽量降低库水位,当回水与坝体安全对滩长和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时,应确保坝体安全,水边线应与坝轴线基本保持平行。回水管线应经常巡视检查维护。 (3)尾矿输送设施安全检查:应经常巡视检查输送管线路,防止堵、漏、跑、冒等现象发生。输送线路应维持水力输送的正常流速,以保障管道不堵塞并 9-5 根据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时间有计划的进行检修。 (4)库区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库区电源及供电系统安全保障,电器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措施及周边山体稳定性、违章建筑、违章施工和违章采选活动等。 (5)在库区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8.3.4 尾矿坝的安全监测 尾矿坝监测系统的设置也是预防尾矿库灾害、确定治理方案的组成部分。监测项目通常包括坝体位移、浸润线高度、孔隙水压力以及渗流情况的观测。目前,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已经建成现场数据采集、传输、资料分析和安全警报的控制系统。国内在尾矿库灾害监测方面起步较晚, 但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如首钢新水尾矿库、马兰庄尾矿库、德兴铜矿尾矿库、承钢双塔山尾矿库、包钢第一尾矿库等大型国有重点矿山布置了坝体浸润线、孔隙水压力、坝体位移等观测系统,并积累了相关的数据资料。由于对尾矿库不良地质灾害监测目的的认识不清、资金等原因, 目前国内多数尾矿库还没有建立由微机控制的监测系统。已经取得的监测资料还很不完整。在对尾矿库监测资料的分析利用上, 国内的系统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 有条件的企业应逐步建立上述观测系统, 加强对观测数据数学模型的研究、整理, 以实现尾矿库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科学化, 最大程度地降低尾矿库灾害损失。 项目尾矿库必须按照《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选矿厂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及其它相关规范对尾矿库进行设计、施工、生产运行、关闭及安全监督管理与维护,以防止发生溃坝等严重事故。 8.3.5 选矿药剂贮运安全防范措施 (一)贮 存 (1)对厂区对各危险物品仓库,应视其储存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物料有毒有害特征,分区布置,并与其他生产装置和建筑物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常用化学品贮存通则》的要求保持足够的安全防火间距。有毒物品严格按《毒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的有关规定执行。 (2)原料库必须单独建设,不得与其它易燃物、酸类品混堆混放。库房、生产车间等场所的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仓库内化学品的堆放,应留有检查、清点、装运的通道。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0.7m,运输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5m。 9-6 环评要求:严格控制厂区化学品的储存量,选矿药剂的贮存量不能超过相关标准限值。 (二)运输 (1)对选矿药剂的储存和运输应严格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理》(国务院令第344号)执行。氯酸钠运输应采用带有防火罩的汽车运输。 (2)危险货物包装运输应符合《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运输散露危险品的道路中心线距有明火或散发火星的地点,不应小于35m。 (3)原料及产品的装卸、运输应执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T3145-91)、《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88)、《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89)。 (4)所有车辆均应按车辆允许载重量装车,严禁超载运输。保持车辆完好状况,不驾故障车。保持厂区内道路顺畅,禁止在道路上装卸货物,不准乱停乱放,堵塞厂内交通。 (5)合理地规划运输路线及时间,危险品的运输单位,事先需作出周密的运输计划和行驶线路,并制定危险品泄漏的应急措施。被装运的危险物品必须在其外包装的明显部位按规定粘贴GB190-85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规定的危险物品标志,包装标志的粘贴要正确、牢固。 8.4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都明确要求企业应编制应急预案,2003年2 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了“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委员会”,并着手国家矿山救援体系建设。由此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对防范本辖区的矿山特大事故正在逐步建立完善一整套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由矿山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装备保障系统、通讯信息系统五部分组成。 8.4.1 事故应急预案 9-7 冶金矿山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的矿山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新任务,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及急救措施必须以矿山生产中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为主线,遵循切合实际、周密合理、审定合法、事实修订的原则,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预防,实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目标。 由于尾矿库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失控,极易发生重大事故,可能造成社会灾害、环境污染。为保护企业,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污染事件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344号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就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矿长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主任,有关部室及生产车间的领导均为成员.安全环保部和保卫科是矿山管理安全生产的职能部门,配有2 名专职管理干部,车间和班组也有兼职安全员,基本形成了“三级”安全管理体系。 ? 技术支援中心:矿山总工程师任技术支援中心主任,各科室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成员,提供必要的事故应急技术保障,并且调动救援装置。救援抢险队组成:机电科为抢险抢修队队长,本厂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为救援抢险队员,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厂各危险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职责:1)负责应急抢险的技术工作。 2)负责人员实施应急抢救工作。 3)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的报警-灭火。情况通报和现场有害物质处置工作。 4)负责协助总指挥的抢修现场指挥。 ? 应急通讯中心. 矿山应急通讯中心是联系矿区应急组织的纽带,是矿山和矿山外应急组织交换信息的桥梁,确保应急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无阻,在技术支援中心出现技术难题,需与外界技术专家联系时,提供不间断的通讯保障。 (2)事故应急演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后,应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了解各个应急组织机构的响应和协调能力,检测应急设备装置的应用效果,确保应急组织 9-8 人员熟知他们的职责和任务. 实施定期的应急救援模拟训练,提高各个应急组织机构的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3)事故应急程序 冶金矿山应急救援,当发生重大事故时,首先以自救为主。根据对事故进行的应急分级,选择需要的应急预案,启动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能,依据应急预案进行营救,在进行自救的同时,向上一级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及政府报告。具体应急救援程序依据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执行。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厂办公室报警,并采取一切妥当的办法果断切断事故源。 2)厂办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指令,同时发出警报。 3)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及消防队和各专业救援队伍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4)发生事故的所在场所,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露部位和原因,凡能阻止泄漏,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 5)救援抢险队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人员受伤,以最快速度使伤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4)事故应急救援保障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地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为: 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组织调度与培训,确保救援组织落实。 2)按照任务分工,作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防护用品,检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况。 3)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每年演练两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4)对本厂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 5)建立完善的各项制度: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总结 9-9 评比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检查同评比,同表彰同奖励。 8.5 小结 环评报告书认为通过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可将风险隐患降至最低,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本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靠且可行,因此项目从环境风险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8.6 建议 1、尾矿库范围内树木、杂草等生长茂盛,尾矿库建好进入排尾运行时,应在库区周围设立牢固、明显的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库区。同时做好周边附近村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严禁到库区内砍伐树木、放牧等。做好沿线对司机的警示提醒标志,教育司机减速行驶。 2、尾矿库在洪水情况下必须保证堆坝干滩长?50m,正常情况下保证堆坝干滩长?90m。 3、尾砂库拦砂坝的基础应置于松散层下,中—弱风化的基岩上。 4、加强对坝坡及排渗系统的渗漏情况进行长期观测,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5、根据使用要求,上游尾矿坝作为一期使用,待一期上游尾矿坝使用完毕再建下游尾矿坝作为二期使用。 6、尾矿库保证必须的安全超高、调洪高度和最小干滩长度,确保排洪沟、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7、建立库区水位监测预警制度和应急救险方案,在库区的生产回水加洪水的水位超过调洪高程时,水位监测应有声光报警信号显示,提示值班人员启动排洪救险方案。 8、尾矿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通过坝体、通过坝基进行渗透,或者沿基岩裂隙形成绕流,排到库外。为此,应在尾矿库周边修建截洪沟,将截流到的水引入库外下游。 9-10 第九章 工程环保措施有效性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9.1 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1、项目建设期修建场内道路,砍伐树木、破坏植被等生态环境。 2、工业场地(选矿厂、尾矿库等)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3、生活、办公区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及植被破坏。 9.1.1 防治措施 9.1.1.1、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保护防治措施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考虑: 1、尾矿库 2、矿区道路及精矿输送道路 3、工业场地及办公生活区 4、给排水及供电系统 具体措施内容为:修建排洪、防渗工程,尾矿库坝坡绿化,矿区道路绿化、行道树,工业场地及办公生活区绿化,场地平整、覆土。 经投资估算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为259.85万元(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49.85万元),其中,水保防制费31.68(新增),临时工程费0.62万元,独立费用10.66万元,基本预备费1.27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4.65万元。 实施上述措施后,工程占地区内原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对尾矿库坝坡、矿区道路沿线、工业场地、办公等区域进行复垦、绿化植树种草,使区域植被得到恢复与重建,完全可以达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分阶段目标的要求。 本工程生态保护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土壤流失,进而遏制土地条件的恶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荒地减少,林草地增多,对局地小气候、生态景观及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评价认为措施可行。 评价认为,工程采取的生态环境防护、恢复和替代措施在技术上稳妥可靠,经济上是可行的。 9-1 9.2 工程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9.2.1 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选厂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尾矿,年产生量为10.019万t/a,由管道输送至尾矿库堆存。 3工程针对固体废物污染源的特征,设置一个容积为47.448万m的尾矿库。 本工程尾矿库按选矿厂年处理原矿15万t,排出尾矿12.519万t设计。按尾 3矿堆积标高1260m计,总库容46.3312万m,能使用5.5年,不能满足矿山服务年限需求。为此,本环评要求在尾矿库在服役期满前2年时,建设方必须重新建设新的尾矿库,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对新建尾矿库从选址、建设、运营及闭库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建设方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停止生产,直至新的尾矿库投入运营方可重新生产。 本工程尾矿库选址合理性分析如下: 尾矿库位于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所在地符合汉源县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该库属高山农村环境,周围无居民集中和工业区,不处于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无不良地质作用,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除容量较小、不太理想外,在目前状况下选址较合理。 评价要求项目尽快完成《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安全评价报告》,进一步明确项目尾矿库选址的合理性。 本工程尾矿渣运输合理性分析如下: 尾矿渣是通过管道从高地势的选矿厂输送至尾矿库的。从本项目的尾矿渣运输方式来看,其特点如下: 1(通过这种运渣方式,解决了用汽车运输的传统缺点,如易漏、落矿渣等而影响环境的可能; 2.该运渣方式是能够将尾矿浆中水分经过循环处理的基础,也是能够很好的提高水循环利用率的前提。 3.该运渣方式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而致使矿渣堵塞管道,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运行,所以应对管道设备加强维修及管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总体来看,本项目运渣方式较为合理。 9-2 故本项目对选厂尾矿废渣的处置和对废土的处置其措施合理、经济和技术可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体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去向明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固废处理方案技术可靠、经济可行。 9.2.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由工程分析可知,工程采取的生产废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设有选矿厂的生产废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选矿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处理生产废水的有效途径主要有:提高生产废水的循环利用率,不外排废水。在选矿厂的生产废水处理方案上,本工程主要采取了提高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率的措施,将选矿厂的一、二、三级处理池、管道输送尾矿浆的尾矿库溢流水全部回收(库内浮船回水和库外回水池回水),循环使用,循环水的利用率可达77%。能达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 3厂内共有生产人员104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和生产辅助设施用水按15 m计, 3废水产生量12m/d,主要污染物为SS 150mg/L、BOD 100mg/L、COD 250mg/L,5cr这部分污水经生化装置处理后排入尾矿库。 9.2.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道路及尾矿库设施 由工程分析可知,工程设计对公路及尾矿库等面源污染型的大气污染源分别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喷洒抑尘剂抑尘、分期种植防护林带以及土地复垦等抑尘、防尘措施,这些措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工程还应对受公路及尾矿库等面源污染的大气污染敏感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敏感点周围种植5,10m宽的防护林带,树种以当地长势优良的阔叶林乔木为主;在敏感区内,绿化面积应尽可能的大,绿化品种可以草皮、灌木为主,阔叶林乔木为辅。建筑空地的绿化形式可以花坛、灌木、草坪相结合;道路两旁可种植乔木林带,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人文绿化景观,保护关心点的空气环境质量。 2)选矿厂 9-3 ?、选矿厂产尘源及粉尘特征 选矿厂主要产尘源是破碎、卸料、转运、二次扬尘等,这些尘源多集中在中碎和细碎两个生产工序,这两个工序产尘点多,产尘量大,产尘面积大且系开放型车间, 除尘难度较大。由于原矿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40,,矿石含泥量高,破碎车间粗中破厂房及皮带通廊、转运站这些部位的产生无组织排放粉尘,这些工段的职工如防范不当,有可能患上矽肺病。 研究表明,粉尘粒度,10μm可进入人体的支气管的粉尘称可吸入粉尘。粒度,5μm的可进入人体肺泡的粉尘称呼吸性粉尘。由表10-2可以看出选矿厂粉尘数量分散度的测定值中,,10μm的微粒点粉尘颗粒总数的90%,而,5μm的占69%,其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 ?、国内选矿厂粉尘治理现状概述 目前国内大中型选矿厂各扬尘点,采用密闭吸尘、防止粉尘扩散,除尘方式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方法。 干式除尘法主要是把扬尘点密闭起来,上部加抽风罩,用空气经管道将粉尘输送到各种干式除尘装置(如: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重力除尘器等),经静电感应、布袋过滤振打、重力沉积等物理过程,粉尘被收集到除尘器的灰斗中,再用运输车辆外运。 另一类是湿式除尘法,即将粉尘输送到各种湿式除尘装置(如:水膜除尘器、洗涤塔等)中,带粉尘的气流与水逆向流动接触,粉尘被水带至沉淀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粉尘沉积于池底,再用抓斗抓出装车外运。湿式除尘器的外排水中含有大量矿尘,外排将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必须建设水处理设施。另外,含粉尘物料含水量超过一定比例后,会粘结运输设备和加工设备,造成设备故障,特别是北方冬季寒冷,含水物料还会发生冻结。 表9-1 几种典型除尘方式性能特点比较 名称 旋风多管 布袋 麻石水膜 静电 原理 离心力 过滤 洗涤 静电 非粘性之干燥粉非纤维 / 非粘非粘性 / 非疏非纤维 / 非粘使用范围 尘 性干燥粉尘 水性粉尘 性干燥粉尘 90-94% 90-99% 80-90% 90-99.9% 除尘效率 9-4 造价 小 较大 中 昂贵 维护费用 中 大 中 中 ?、本项目粉尘治理方案 选矿厂主要废气污染是矿石在破碎、筛分、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类比同类型选矿厂,从除尘效率及考虑,本项目选用技术成熟、除尘效率高的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选矿厂粗、中、破碎各工段及转运站等共设有多个吸尘点,采用两套脉动微振反吹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 本项目选用的布袋除尘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含尘气体于切向进入过滤室上部空间,大颗粒及凝聚尘粒离心力作用下沿筒壁旋落灰斗,小颗粒弥散于过滤室袋间空隙从而被阻留,净化空气透过袋壁经花板上滤袋导口汇集于清洁室,由通风机吸入而排放于大气中。随着过滤工况的进行,粉尘附于布袋表面,滤袋阻力逐渐增加,当达到反吹风控制阻力上限时,由与除尘器前后上的接口相连的差压变送器发出讯号自动启动反吹风机构工作。壳体旋风除尘器流型设计,能起局部旋风作用,减轻滤袋负荷。圆筒拱顶的体形,受力均匀,抗爆性能好。不受使用场合气源条件的限制,易损件少,维护方便,运行可靠。克服了压缩空气脉冲清灰的作弊病。反吹风作用距离大,可采用长滤袋,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 经过上述除尘措施处理后,选矿厂各工段产生的粉尘除尘后可做到达标排 3放,除尘器外排浓度均低于120mg/Nm以下,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 由上述可知,选矿厂采取脉动微振反吹布袋除尘器对各工段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从技术、经济角度是可行的。 ?、选矿厂除尘方案建议 对于本项目的除尘方案在设计中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在生产工艺和现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将除尘器安装在紧靠尘源的地方,这样不仅可缩短管道长度,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系统阻力,还有利于粉尘的捕集,方便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风机控制应考虑采用变频电路设计,确保粉尘治理达标,节约能源。 ?、烟囱应按GB/T16157-1996的规定要求,设置永久性采样孔和采样监测用平台。 9.2.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选矿厂 9-5 工程通过采取设置设备基础减震设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将噪声较大的球磨机设备等布置在厂房内,利用厂房隔声等噪声控制措施,以降低噪声源的源强,其措施是可行的。 为进一步控制选矿厂的噪声污染影响,建议工程充分利用植物的消声作用,将选矿厂的绿化率提高至20%以上,在选矿厂的厂界和粗、中、细破碎间以及磨矿车间主厂房等产生较大噪声设备的厂房外,加强阔叶林乔木的种植,确保选矿厂的厂界噪声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交通运输 工程采取提高路面结构技术等级,控制车辆行驶速度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采取控制交通运输时段等管理措施,降低交通噪声的污染影响,其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9.3 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本项目环境风险分析重点考虑尾矿库事故对环境的危害。 9.3.1 尾矿库存在的主要风险 1、在排洪设计不当,安全管理疏漏的情况下,发生特大洪水时,尾矿库及库区边坡可能引发洪水灾害,甚至溃坝形成泥石流。 2、尾矿库底部防渗工作未作好而引起的尾矿水渗漏污染地下水的情况。 3、未经过严格认真的地质勘察和科学严谨的施工,坝址选择不当,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的坝体滑坡、坝体变形情况。 9.3.2 风险防治措施 9.3.4.1 尾矿库风险防治措施 (1)矿物散排、尾矿及废水事故性排放控制措施评估 矿物散排主要在矿物输送管道转弯、矿物各工序收集装置等处发生。尾矿及尾水的事故性排放主要由生产脱节,交接班设备检查及设备维修等原因引起。均主要采取以管理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式加以控制。 (2)管理措施 ?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将易发生散排及尾矿(废水)事故排放的岗位及时间(交接班等)的管理控制纳入经常性考核指标中。 9-6 ?健全相应的应急响应制度,尽量从源头截住散排及事故性排放现象;并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采用已制订的相应应急控制措施。 (3)工程措施 ?生产线:优化设备组合,尽量选用先进设备,实现全过程密闭化生产,减少跑、冒、滴、漏。 ?回水泵故障 预防尾矿库处回水泵故障,回水池中废水外排,回水泵要一备一用。同时浮船回水泵要一备一用。 ?完善厂内各池体间的应急输送管道,确保事故状态时的尾矿及废水能及时地送入厂内预留浓缩池内。 ?项目尾矿库必须按照《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选矿厂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及其它相关规范对尾矿库进行设计、施工、生产运行、关闭及安全监督管理与维护,以防止发生溃坝等严重事故。 9-7 第十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0.1 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0.1.1 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为9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万元。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含税)7671万元,增值税817万元,年利润总额为2801万元(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77.93%,年投资利润率为85.93%,年投资利税率为113.91%。所得税后的投资回收期为2.50a(含建设期)。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能满足行业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0.1.2 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10.1.3 间接经济效益 ?工程建设期,需要一定劳动力,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部分人口临时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额外收入。 ?工程施工期需要大量的机具和建材,可带动地方机械业、建材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 10.2 环保投资估算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环境保护投资分布测算见表10-1。 表10-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项目 内容 投资估算(万元) 备 注 选厂建设区防护工程 16.815 第一部分 耍耍沟供水系统防护工程 4.275 计入水保投资 水土保持 尾矿库防护工程 25.67 第二部分 矿区道路防护绿化 3.725 计入水保投资 10-1 生态恢复生活场地绿化 1.025 措施 0.345 耍耍沟供水系统植被恢复 尾矿库植被恢复 0.24 其他 1.41 水污染物处理 选矿厂生产废水循环系统 74.1 大气污染物治理 扬尘湿法作业 0.5 选矿厂粉尘治理 27.51 布袋除尘 噪声治理 第三部分 2.5 道路运输噪声治理 改造路面状态 污染物 选矿厂破碎、球磨噪声治理 7.5 厂房隔声、减震、消音 治理 固废: 尾矿库在服役期满前2 年时,建设方必须重新建尾矿库(尾矿坝、尾矿输送系统、防 计入主体工程 设新的尾矿库,并对新建滲防洪系统等) 尾矿库从选址、建设、运尾矿库外回水沉淀池 5 营及闭库重新进行环境 选厂事故池 2.5 影响评价。 环保监测设施 7.5 总计 占总投资18.8% 180.615 10.3 损益分析 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若不采取生态环境防护恢复和替代措施,将会大大破坏评价区的生态环境,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阻塞河流,危及人、畜安全,这将极大破坏区域环境质量。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如在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对各场地开挖回填裸露边坡及尾矿库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根据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在各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年限内,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为16.24万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6.10万t。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基本能控制因工程建设带来的新增水土流失,有效防治土壤被雨水、径流冲刷,保护了水土资源,除施工期和运行期少量的开挖回填裸露面和排土场坡面流失外,防止水土流失量达到16.08万t。在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临 10-2 时和永久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后,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实施后,工程占地区内原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对尾矿库坝坡、矿区道路沿线、工业场地、办公及生活区等区域进行复垦、绿化植树种草,使区域植被得到恢复与重建。以上生物措施实施后,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将达到11.27%,这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土壤流失,进而遏制立地条件的恶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荒地减少,林草地增多,对局地小气候、生态景观及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工程为防止上述对环境带来的破坏,进行了部分投入,根据现有情况分析,基本可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据估算环保投资大约为356.23万元,占工程直接投资费的7.1%,评价认为,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环境经济损益是可接受的。 10-3 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11.1 目的和作用 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建成直至营运必将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附近地区民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休息乃至娱乐,他们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受益者或受害者。他们的参加可以弥补环境评价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和疏忽,能更全面地认识环境资源。他们对项目的各种意见和看法能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完善、更合理,使环保措施更实际,从而使项目发挥更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公众的参与,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拟建项目的意义及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求得大众的支持和谅解,也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公众的参与对于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1.2 方法和原则 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格的方法。 调查以代表性和随机性相结全为原则。所谓代表性是指被调查者应来自社会各界,具有一定比例。随机性是指对被调查者的选择应具有统计学上的随机抽样的特点,在已确定样本类型的人群中,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选择应是机会均等,公正不偏,不带有调查者个人感情色彩的主观意向。 调查表格的设计首先选择与公众关系最为密切的问题作为调查内容。其次,为节省被调查者填写时间与统计方便,调查回答多以选择划“?”方式进行。具体表格形式见表11-1。 表11-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 环评工作公众参与调查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单位或住址: 13-1 项目内容: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洗选厂原位于汉源县桂贸乡,由于其位于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水库的淹没区,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安置和库区迁建工作的通知,该厂可搬迁至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因此公司决定投资960万元在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迁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洗选厂项目,选矿采用优先浮选选矿工艺流程,生产产品为铅精矿、锌精矿,副产品为硫精砂。项目建设有利于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将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同时,选矿可能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选矿废水、尾矿砂及运输扬尘、设备噪声。建设单位将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可将项目建设期及运行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1.你对本项目态度 A、支持; B、反对; C、不知道 2.项目建设对你生活质量的影响 A、有利; B、不利; C、没有影响 3.项目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A、有正影响; B、有负影响;C、影响不大 4.该项目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A、有正影响; B、影响不大;C、没有影响 5.该项目建设是否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A、有危害; B、基本无危害;C、对环境有改善 6.你对项目建设的具体意见: 备注:请在支持与否态度栏内A、B、C选一种态度,划“?”即可。 11.3 调查结果 11.3.1 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 本次公众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达100%。参与调查的对象构成情况见表11-2。 表11-2 公众参与调查人员构成情况统计表 性别 男 女 合计 人数(人) 85 15 100 职业 农民 公务员 教师 无业 人数(人) 52 43 3 2 100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或中专 大专及以上 人数(人) 50 13 37 100 在这次调查中,由于调查表格是随机发放的,事先并不知道被调查者的职业及文 13-2 化程度。因此,统计调查人员的职业及文化构成比呈非均匀性。但调查面较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被调查人员中,农民最多占52%,其次是公务员占43%,教师占3%,无业人员占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最多占50%,其次是大学及以上占37%,高中和中专占13%。这无论从数量、范围或是文化程度的高低来看,应该说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问题的态度和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意识。 11.3.2 调查结果 表11-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表 序号 调查内容 统计结果(人) 支持 99 1 您对本项目的态度, 反对 0 不知道 1 有利 67 2 项目建设对你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利 29 4 没有影响 有正影响 7 3 项目建设对你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负影响 88 影响不大 5 97 有正影响 4 该项目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影响不大 3 没有影响 0 有危害 21 5 该项目建设是否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基本无危害 79 对环境有改善 0 调查结果表明:99人对项目建设表示支持,占99%,1人不知道,占1%;无人感到不满意。67人认为项目的建设实施对生活有有利影响,占67%, 97人认为项目的建设能促进汉源县的经济发展,占97%;通过以上数据统计可知,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反应是良好的,项目建设征得了绝大部分人的拥护和支持。 并且有23人(占23%)对本项目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项目采取环保措施,将其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展; (2)加大对环保资金的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 (3)尽量雇佣当地村民为工程职工; 13-3 (4)尽快恢复生态环境,加强复土植被,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1.4 企业响应情况 企业根据发放调查表后归纳的意见,做出了以下响应承诺: 1、修(改)建厂区附近及运输道路时,考虑当地居民的活动量,尽可能修建得宽大、平坦,并做好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工作。 2、尽量雇佣当地的村民进厂务工,或采取优先雇用当地农户车队进厂运输等其他方式来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帮助当地村民就业寻找可行的途径。 3、严格按照本环评书中的有关措施和方法,对大气、废水和噪声污染进行治理,确保不出现扰民现象。 11.5 结论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本项目公众反应是良好的,项目的建设是得到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形式的好转,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可以相信,项目建成后对促进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益。 13-4 第十二章 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管理的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程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破坏。针对项目内容和特点,从环境管理角度出现,特提出如下建议: 12.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2.1.1 环境管理体系 项目正式投产后应根据ISO14000标准要求建立一个系统的、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根据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基本要求,公司应加强环保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制定明确的环保方针和环保计划,加强污染控制措施和环保监控措施,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和制度,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评审制度。 12.1.2 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施工期环保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在抓好环保设施施工建设的同时,防止和控制施工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或破坏,具体内容是: (1)制定工程建设中的污染防治措施、环保管理措施和实施办法,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督促和检查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原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保证环保设施的建设,使工程环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3)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源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运行及施工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噪声、振动、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4)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废料、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车辆冲洗废水等进行集中统一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参与施工作业管理及计划安排,防止施工造成长时间的交通中断、交通堵塞,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气、通讯等的中断。 (6)参与施工运输作业的管理,防止运输过程中弃土沿途洒落,影响环境卫生及 13-1 产生二次扬尘。 12.1.3 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 (1)结合本工程工艺状况,制定并贯彻落实符合项目特点的环保方针。遵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其它的有关规定。 (2)根据制定的环保方针,确定公司的环保目标和可量化的环保指标,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3)宣传、贯彻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方针、法规、政策,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遵守环保法规的自觉性。 (4)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年度污染治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和环保。 (5)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掌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6)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工作、环保统计工作,建立厂内环保设施运行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的逐月记录工作。 (7)按照公司环保管理监测计划,配合环境监测站完成对全厂“三废”污染源监测或环境监测。 (8)准备和接受环保部门对本厂的排污监理、环保监察、执法检查等工作,并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9)组织“三废”综合利用的日常工作,抓好“三废”综合利用新项目的效益评估工作。 (10)组织开展污染治理的技术调研、技术咨询工作,组织参与污染治理和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 (11)组织推进清洁生产方式,开展“清洁工厂”的创建和保持工作。 (12)开展厂内一年一度的环保管理评审工作,总结环保工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3)加强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确保公司建立的体系条例IS014000标准要求,并能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14)负责处理污染事故,对事故排放应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影响扩大。对污染事故发生原因、事故责任、事故后果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公司总部。接受和配 13-2 合地方环保部门对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2.2 环境管理任务 12.2.1 施工筹建期 审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成果,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列入工程最终设计文件。 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报告,负责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中相关环境保护条款的编制。 筹建环境管理机构,进行环境管理人员培训。 12.2.2 施工区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及法规条例,制订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具体规定与管理办法。 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工程的环保规定,统一管理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 编制环境管理工作计划,整编监测资料,建立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信息库,编制工程年度环境质量报告,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环保部门。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制订年度环境监测计划,委托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环境、卫生监测等专业部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加强环境监理,委托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环境工程监理部门对施工区建设进行环境监理。 会同地方环保部门检查、监督工程承包商执行环境保护条款的情况。 负责协调处理工程引起的环境纠纷和环境污染事故。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负责组织实施环境管理培训工作,提高工程环境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12.3 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由专业人员组成环境监理小组监督、审查和评估施工区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理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为: 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环保措施和地方对工程环境保护的意见与处理情况, 13-3 包括:施工区污水处理、空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卫生防疫和弃土处置、水土流失防治、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等方面。 监督承包商对于合同中的环保条款的执行情况,并负责解释环保条款。对重大环境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报告,通过工程总监理工程师责成有关单位限期纠正。 参加承包商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会议,就环境保护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审查承包商提出的可能造成污染的施工材料、设备清单及其所列的环保指标。 对施工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时发现,进行妥善的处理。对某些环境指标下达监测指令,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环境保护改善方案。 监督与环境有关的合同条款的执行,签署环境监理意见,使工程施工符合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协调建设各方有关环保的工作关系和有关环境问题的争议。 记录一周场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处理结果,每月环境管理单位提交月报表,并根据积累的有关资料整理环境管理档案。 参加单元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负责组织和参加已完成的工程的限期清理和恢复现场工作,调查评价工程区水土保持、施工迹地恢复及绿化等措施落实情况。 12.4 环境监测计划 12.4.1 水土流失监测 1、监测依据 (1)《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 (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2、监测目的 对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及各类防治措施效果做适时监测,建立水土流失监测站,能够及时反映该工程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及后果,并为施工期采取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和运营期实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3、监测任务 监测主体工程主要水土流失地段的水土流失量及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建 13-4 立影响因子――流失量经验模型公式提供基础数据;分析各因子对流失量的作用情况,分析监测地段水土流失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观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效果;编制监测报告。 4、监测时段及内容 本工程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应在主体工程筹建期开始准备,在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及时进行监测,以便适时了解和掌握工程区水土流失情况。 由于尾矿库堆积尾矿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其监测的时段定为工程运行期第1年至达产年,此时尾矿库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每年的雨季前(4月)、雨季 (7月)和雨季后(11月)进行。监测内容为边坡水土流失情况,包括面蚀、沟蚀及局部垮塌等; 对场内公路边坡监测时段为建设期至公路完建后第3年,每年至少监测3次,即在雨季前的4月、雨季7月和雨季后的11月进行相关水土流失因子的监测。 5、监测因子及方法 根据不同监测因子,选择下列方法进行监测。 降雨强度、降雨量:以收集当地气象站资料为主; 林草生长情况:标准地样方法; 排土场坡度、堆高:地形测量法; 坡面冲刷、跨塌:沟槽法、观察法; 工程措施的效果及稳定性:巡视、观察法; 危害及影响:走访调查和现场查勘。 6、监测制度 (1)每次监测前,需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简要评价,及时报送业主和当地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业主和当地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 (3)及时对监测资料整理,监测工作全部结束后,对监测结果做出综合评价与分 析,编写水土流失监测报告,报送业主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用于存档。 12.4.2 环境质量监测 1、水质监测 重点监测耍耍沟,设监测断面3个,其中上游1个,下游3km处1个,下游5km处1个。 13-5 监测项目:水温、pH、DO、COD、BOD、氨氮、SS、铁、铜、铅、锌、镉、砷、5 硫化物、石油类共计20项。 监测频次: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分枯、平、丰三个水期进行。 2、环境空气监测 分别在选矿厂厂址、交通道路附近、生活区布设环境监测点,监测项目为SO、2TSP和氮氧化物。 监测频次: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有关监测技术规范执行,分冬、夏两季开展监测工作。 3、声学环境监测 在选矿厂厂界、交通运输道路两侧、生活区、办公区设点进行声学环境现状监测。具体测点位置及监测频次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一般每一季度进行一次。 12.4.3 污染源监测 1、选矿厂污染源监测 对选矿厂废水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pH值、COD、石油类、SS、铁、铜、铅、锌、镉、砷;一般情况下每月监测一次,必要时可每月监测两次。 工程建成运行后,应对各种运行设备的噪声源定期进行监测,并建立相应的设备运行档案,作为设备更换或维修的依据,以保证工程噪声不扰民。 对破碎、筛分各产尘点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粉尘,一般情况下每月监测一次,必要时可每月监测两次。 2、尾矿库、精矿过滤站废水监测 对尾矿库、精矿过滤站外排废水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pH值、COD、SS、铁、铜、铅、锌、镉、砷;一般情况下每月监测一次,必要时可每月监测两次。 3、尾矿库安全监测 尾矿坝监测系统的设置也是预防尾矿库灾害、确定治理方案的组成部分。公司应加强对观测数据数学模型的研究、整理, 以实现尾矿库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科学化, 最大程度地降低尾矿库灾害损失。监测项目通常包括坝体位移、浸润线高度、孔隙水压力以及渗流情况的观测。 13-6 12.5 监测机构及监测方法 12.5.1 监测机构 工程外排污染物的监测委托当地环境监测站完成,主要污染源监测由企业自行进行,但应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抽查。 12.5.2 监测方法 工程外排污染物监测方法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12.6 管理人员培训 从事企业环境的保护人员,应在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大体包括: (1)职工应认真开展岗前培训,对企业的设备、工艺流程、处理技术等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2)在环境监测部门学习空气监测规范和水质分析技术; (3)企业应对上岗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安全生产等法规教育,增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业务技能。 13-7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 规划及产业政策 13.1.1 项目概况 四川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洗选厂项目位于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境内,主要由选矿厂、耍耍沟供水系统、临时渣场、尾矿库组成。工程建设为年选矿15万t。根据选厂实际情况,选矿采用破碎采用两段一闭路流程;一段磨矿、 t,优先浮选选矿工艺流程;精矿采用浓缩过滤两段脱水的。主要产品有铅精矿21015锌精矿3795t。项目总投资960万元。 13.1.2 规划及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铅锌洗选矿产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汉源县经济和商务局以汉经商 4号文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 技改备案(2006)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安置和库区迁建工作的通知:工矿企业迁建应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遵循国家行业政策规章,通过迁建,引进和采用同行业前沿技术及设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遵循国家行业政策规章,在采用原有的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更新生产设备,并强化处理尾矿,使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瀑布沟水电站搬迁的相关政府规定。 13.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区域地表水水质 耍耍沟所有监测断面现状评价因子均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限值,其评价指数值均小于1.0,说明在评价区域的水体现状环境质量良好。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中SO、NO、TSP的单项污染指数范围都远远小于1,浓度范围也远远低22 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本项目评价区内的环境空 13-1 气质量现状较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噪声昼间监测值范围35.8~49.4dB(A),夜间噪声监测值范围34.9~42.3dB(A),昼间、夜间监测值均未超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类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良好。 (4)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对工程区自然、社会环境的调查,结合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占地,工程新增水土流失主要来自选厂建设、新建耍耍沟供水系统、尾矿自流渠道、临时渣场和尾矿库建设。 2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本项目共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为2.1hm,通过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内新增水土流失量,避免因水土流失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避免扰动、破坏范围大量水土流失发生,可减少水土流失量约16.08万t,使本工程施工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治理度达85%,植被恢复系数95%,林草覆盖率20%,控制率99%。有效的防治了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工程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13.3 工程环保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 13.3.1 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分析 生态保护防治措施主要针对选矿厂、尾矿库、等,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修建排洪、防渗工程,尾矿库坝坡绿化,矿区道路绿化、行道树,工业场地及办公生活区绿化,场地平整、覆土。 实施上述措施后,工程占地区内原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对尾矿库坝坡、矿区道路沿线、选厂场地、办公及生活区等区域进行复垦、绿化植树种草,使区域植被得到恢复与重建本工程生态保护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土壤流失,进而遏制土地条件的恶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荒地减少,林草地增多,对局地小气候、生态景观及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评价认为措施可行。 13.3.2 工程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3.3.2.1 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本项目工业固废主要为尾矿渣,工程针对固体废物污染源的特征,设置了一个容 13-2 3积为47.448万m的尾矿库,本工程尾矿库按选矿厂年处理原矿15万t,排出尾矿12.519 3万t设计,总库容46.3312万m,能使用5.5年,不能满足矿山服务年限6年的需求。为此,本环评要求在尾矿库在服役期满前2年时,建设方必须重新建设新的尾矿库,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对新建尾矿库从选址、建设、运营及闭库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建设方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停止生产,直至新的尾矿库投入运营方可重新生产。 通过分析,尾矿库的选址及尾矿渣的运输较为合理,尾矿渣的处置较为可行。 可见,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体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去向明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固废处理方案技术可靠,经济可行。 13.3.2.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通过工程分析可知,工程采取的生产废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设有选矿厂的生产废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选矿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处理生产废水的有效途径主要有:提高生产废水的循环利用率,不外排废水。在选矿厂的生产废水处理方案上,本工程主要采取了提高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率的措施,将选矿厂的一、二、三级处理池溢流水、尾矿库溢流水全部回收,循环使用,循环水的利用率可达77%。 3厂内共有生产人员104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和生产辅助设施用水按15 m计,废 3水产生量12m/d,主要污染物为SS 150mg/L、BOD 100mg/L、COD 250mg/L,这部5cr分污水经生化装置处理后返回生产系统循环使用。 总的来看,本工程废水治理措施较为可行。 13.3.2.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选矿厂主要废气污染是矿石在破碎、筛分、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类比同类型选矿厂,从除尘效率及考虑,本项目选用技术成熟、除尘效率高的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选矿厂粗、中、破碎各工段及转运站等共设有多个吸尘点,采用二套脉动微振反吹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 经过分析知,选厂粉尘治理措施较为经济、可行。 13-3 13.3.2.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采取设置基础减震设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将噪声较大的球磨机设备等布置在厂房内,利用厂房隔声等噪声控制措施,以降低噪声源的源强,其措施是可行的。 为进一步控制选矿厂的噪声污染影响,建议工程充分利用植物的消声作用,将选矿厂的绿化率提高至20%以上,在选矿厂的厂界和粗、中、细破碎间以及磨矿车间主厂房等产生较大噪声设备的厂房外,加强阔叶林乔木的种植,确保选矿厂的厂界噪声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工程采取提高路面结构技术等级,控制车辆行驶速度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采取控制交通运输时段等管理措施,降低交通噪声的污染影响,其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可见,本工程噪声治理措施较为可行。 13.4 总量控制 项目建成后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粉尘:95 t/a 13.5 建设项目环保可行性结论 四川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洗选厂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区域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拟采用的生产工艺先进、成熟、可靠,清洁生产水平能达到相关技术要求;项目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排放污染物能够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对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明显。项目对外环境的环境风险影响可以接受,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切实可行。只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工程设计提出的环保对策及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项目产生的污染物达标排放,认真落实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则本项目在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七组建设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 13.6 建议 1、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09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2010年尾矿的利用率应达到10%以上,2015年尾矿的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5%。 2、对机械性噪声,建议利用吸声、隔声、减震和隔震技术,安装消声器材,控制 13-4 噪声源,在高噪声源车间设置隔音休息室。 3、合理布局各工业场地,高噪声源车间搞好隔音工程措施建设,使其厂界噪声符合规定的标准限值。 4、利用隔离绿化带噪声传播,绿化带乔木、灌木间植。 5、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将生态保护措施纳入工程验收内容,以确保生态保护措施落实。 13-5
/
本文档为【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