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 ...

2017-09-02 50页 doc 151KB 19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 目 录 前 言.................................................................................................................................................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专业规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 目 录 前 言.................................................................................................................................................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专业规范 ................................................................... 6 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 6 1. 历史背景 ..................................................................................................................... 6 2. 发展现状 ..................................................................................................................... 7 3. 发展方向展望 ............................................................................................................. 8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 9 1. 培养目标 ..................................................................................................................... 9 2. 培养规格 ................................................................................................................... 10 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 11 1. 理论依据 ................................................................................................................... 11 总体框架 ..................................................................................................................... 12 2. 3. 知识体系 ................................................................................................................... 12 课程体系 ................................................................................................................... 13 4. 5. 实践教学内容 ........................................................................................................... 15 四、办学条件 ......................................................................................................................... 16 1. 师资力量 ................................................................................................................... 16 2. 教材 ........................................................................................................................... 17 3. 图书资料 ................................................................................................................... 18 4. 实验室 ....................................................................................................................... 18 5. 实习基地 ................................................................................................................... 19 6. 教学经费 ................................................................................................................... 19 五、主要参考指标 ................................................................................................................. 20 1. 培养方案 ................................................................................................................... 20 2. 师资队伍 ................................................................................................................... 20 3. 教学条件 ................................................................................................................... 21 4. 实践教学 ................................................................................................................... 21 六、附录................................................................................................................................. 2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课程简述 ................................................. 22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本科专业规范 ................................................................. 30 一、发展历史及现状 ............................................................................................................. 30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 31 1. 人才培养目标 ........................................................................................................... 31 2. 人才培养规格 ........................................................................................................... 31 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 32 1. 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 32 2. 知识体系 ................................................................................................................... 34 3. 课程体系 ................................................................................................................... 35 4.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 38 四、办学条件 ......................................................................................................................... 39 1. 师资力量 ................................................................................................................... 39 2. 教材 ........................................................................................................................... 40 3. 图书资料 ................................................................................................................... 41 4. 实验室 ....................................................................................................................... 42 5. 实习基地 ................................................................................................................... 42 6. 教学经费 ................................................................................................................... 42 五、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 43 1. 培养方案 ................................................................................................................... 43 2. 师资队伍 ................................................................................................................... 43 3. 教学条件 ................................................................................................................... 44 4.实践教学 ..................................................................................................................... 44 六、附录................................................................................................................................. 45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专业课程描述 ................................................. 45 2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专业规范 ................................................................. 54 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 54 1. 主干学科概况 ........................................................................................................... 54 2. 数字游戏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 55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 57 1. 人才培养目标 ........................................................................................................... 57 2. 人才培养规格 ........................................................................................................... 57 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 58 1. 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 58 2. 知识体系 ................................................................................................................... 59 3. 课程体系 ................................................................................................................... 60 4.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 62 四、办学条件 ......................................................................................................................... 64 1. 师资力量 ................................................................................................................... 64 2. 教材 ........................................................................................................................... 65 3. 图书资料 ................................................................................................................... 65 4. 实验室 ....................................................................................................................... 66 5. 实习基地 ................................................................................................................... 66 6. 教学经费 ................................................................................................................... 66 五、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 66 1. 本科学制与学位 ....................................................................................................... 67 2. 在校总周数 ............................................................................................................... 67 3. 总学分 ....................................................................................................................... 67 4. 各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 ........................................................................................... 67 5. 学时与学分的折算办法 ........................................................................................... 68 六、附录................................................................................................................................. 69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简述 ................................................................................. 69 前 言 当今信息时代的巨大变化,为我国文化创意以及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界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尤其是与艺术创作和数字制作技术相关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本规范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定,旨在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本课题组对此项工作设置了一个基本的定位,那 3 就是,这个研究成果应通过是对有相关研究方向的近300个办学单位的专业发展形成指导性的意见,是受用于全国含有相关专业的办学单位,而不是仅面对着其中的10所或者100所。专业规范制定和应用的普遍性是第一位的,应用此专业规范的全国各大相关专业的办学单位,其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都必须具有普遍性。同时,我们在这里所研究的内容,是该专业学科发展的本科教育,而不是高职高专,也不是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其知识体系和参考指标是面向于该专业的本科基础教育。 在本专业规范调研工作之初,课题组对全国含有相关专业的办学单位的学科发展资料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和搜集。最重要的是,课题组对本专业初建时期的办学单位选取了几所具有代表性院校,对本专业筹建之初参与的老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走访和调研,获取了大量的一手素材。我们尝试从大量的素材中梳理出较为完善的专业教育的发展轮廓,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可以说是较为成功的一个举措。 根据调研结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划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数字影视制作、网络媒体设计和数字游戏设计。 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是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是基于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致力于融合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跨媒体艺术形态的设计和应用。 游戏是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高科技文化,数字游戏设计是将科学、艺术与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并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典型范例。 课题组按照此三个专业方向的划分,分别就每个专业方向成立调研和起草小组,形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游戏设计方 4 向)”,本文中的专业规范主体内容,就按照这样的三个专业方向来分别研究。 而在信息化成几何倍数发展的时代,在数字媒体领域,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技术变革和艺术形态更新。基于调研中的发现,课题组一致认为,今天的专业方向,在不久将会发展壮大独立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新专业,而此时本文中的专业规范主体内容的研究,随着数字媒体领域的新的更迭,学科专业的内容发展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5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专业规范 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 历史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普及,传统的电视与电影制作技术已逐步被数字制作技术所取代。数字影视制作教育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陆续有高校依据本校的技术与艺术力量,开办了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当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就开始了对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研究。1990年,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成立,下设多媒体专业委员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数码影像专业委员会等十余个委员会。1993年,现执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张骏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建了一个电脑美术工作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电脑美术培训班。9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院、北京印刷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美术研究中心相继开展了更大范围的电脑美术培训。此时的“培训”,主要教学内容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职业技能。1995年,北京广播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开设了多媒体应用专业方向,在正规的本科教育中融入了摄影与摄像、非线性影视剪辑、三维动画制作等与数字影视制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可以说多媒体应用专业方向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的雏形,对之后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的高等教育的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2001年5月末,“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19个国家的32所高等院校参与了此次的研讨会。这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类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这时,部分站在时代教育发展前沿的高校开办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类相关专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广播学院(后 6 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科学艺术系,该系于2001年起筹建,并与同年招收了首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学生。并提出“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的专业定位,积极在数字媒体艺术这一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这标志着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的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真正产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至此,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走上了教育体系逐步规范并不断发展的道路。 2. 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数字媒体艺术20年的教育与发展,虽然相比国际水平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不能否认的是,经过近20年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我国国民对数字媒体产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也在不断增大。许多艺术家、设计师和越来越多的电脑艺术爱好者开始深入研究和创作高质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不难发现,数字媒体艺术在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展览展示、广告、包装等行业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横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两栖性人才逐渐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重视。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旨在为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培养在技术与艺术领域都具有较高造诣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因其符合时代的要求,人们不得不开始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起步不久的新鲜专业转变为了受到公众关注的热门专业。 根据在我国教育部2008年公布的742所本科院校初步调研的结果:共有196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其中,已开办影视特效类专业(方向)的院校共有75所,约占院校总数的38.2%。在这75所院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专业方向有: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专业(数字媒体方向)、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广告专业、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专业等。力求达到国际高校该方向的专业的教育水平,很多的院校都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基础设施完善、师资力量扩充等不同的尝试与努力。 7 在近几年不断的摸索中,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已经逐步找到了科学的教育体系,可以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教育。 3. 发展方向展望 (1) 形成规范统一的专业(方向)认知 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理解各有不同,这对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开设有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高等院校在对专业方向的理解上不够科学和深入,造成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产生了方向性的错误,例如有的院校讲本专业等同于数字影视制作软件的培训教育。所以,形成规范统一的专业(方向)认知是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未来发展必须攻克的一关。 (2) 推进专业教材建设 目前,各大开设有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高等院校在教材选择方面差异很大,仅有很少一部分的院校已拥有相对完整的专业特色教材,尚未建设形成规范统一的专业(方向)教材体系。并且,绝大多数院校很少会有选择地进行教材的更新。教材的建设对于一个学科的规范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专业特色教材建设是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3) 丰富并逐步完善教育理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比较“急功近利”,采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较为重视短浅的人才输出,让学生在工作中很快可以操作,但却会在后期的发展之路上后劲不足而败下阵来。造成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院校过分重视技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教育。若要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取得长足的发展,教育理念首先要跟上,丰富并逐步完善。 (4) 理顺教学体系 由于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各院校在创办之初都处于探索阶段,在这其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并且随着近几年来数字影视的发展,凡是与它沾边的专业都受到了家长和考生的热捧,促使部分院校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盲目跟风,相继开设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来吸引生源。于是,造成了数 8 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发展的分歧。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努力来消除这种现象,各校应积极调整并优化自身的专业结构,有条不紊理顺学科教育体系。 (5) 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同步提高 目前,绝大多数开设有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高校在教育当中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或侧重技术操作的实践能力,或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是专业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矛盾。理论与实践应紧密结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不仅富有优秀的创意,更能够动手实践来实现这些创意。应注意的是这里我们所指的实践,并不单纯只是软件的使用,而是把创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实践,它既包括学校内部应以一定形式给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时间和完备的硬件系统,又包括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与业界项目制作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6) 丰富并逐步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激烈的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从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距离培养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尚有一段距离。缺乏“创意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技术与艺术并重的人才培养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极大影响到其未来产业化的进程。所以,丰富并逐步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1. 培养目标 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数字影视应用技术,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数字影视短片制作、影视广告制作、移动多媒体视频制作等数字影视领域相关创作,并能进行栏目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通过本科四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数字影视技术进行视觉设计,能够从事以数字制作为核心的数字电影、数字电视节目、手机视频与网络视频制作,以及满足教育、医疗、建筑、军事等相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9 2. 培养规格 (1) 素质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数字影视产业意识和商业效益意识。 (2) 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的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3) 知识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等。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等。 艺术基础知识:音乐、绘画、雕塑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影视技术等。 10 专业影视基础知识:视听语言、电影史、数字摄影摄像、动画、电视节目制作。 专业知识:影视剪辑、数字电影特效、动态图形设计、品牌与频道包装等。 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1. 理论依据 整体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培养具备较高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较强创意能力,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能在数字媒体领域中,将创意与数字影视技术良好地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影视影片创作、影视后期合成,运用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知识技能进行节目、频道整体策划与包装的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艺术创作人才。就业方向涵盖电视台、数字影视制作公司、动画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以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领域,从事数字动画、数字特效、影视片头、宣传片以及广告的策划、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工作。 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数字影视制作能力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强化数字影视制作的理论与实践,使每个知识模块构成适当的训练系统。 11 2.总体框架 两课、政治、形势教育 公共基础 体育类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基础等类 职业规划类 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 基本技能 计算机技术类 文学素养类 传统文化类 美术设计类 人文艺术类 数字艺术类 视听语言类 数字影视理论类 电子游戏类(必修12学分,选修5学分) 理论及应用类 数字短片策划类 学科门类教育 数字短片创作类 三维制作技术类 技术类 特效合成制作技术类 军事理论与军训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 综合教育 课程设计(或学年、或艺术创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实践创新学分 3. 知识体系 (1) 技术类课程 技术类课程知识领域涵盖有数字影视特效制作、数字影视特效原理、数字影视技术概论、计算机图学导论、计算机技术基础这几大方面。技术类课程的设置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技术应用,使其能够将创意与数字影视技术很好地结合 12 起来进行数字影视类作品的创作。 数字影视特效制作 数字影视特效原理 数字影视技术概论 计算机图像导论 计算机技术基础 (2) 艺术类课程 艺术类课程的知识领域包括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数字合成技术、动态图形演绎、动画运动规律、CG艺术赏析、视觉形态造型基础、中西方美术史、民间艺术、项目管理、数字媒体概论、品牌研究、广告策划、艺术概论、数字特效制作、数字短片创作、影视声音制作、现场录音实务、数字音频创作、音乐赏析、影视剧作、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摄影、摄像、剪辑艺术、视听语言、电影史、影片赏析等方面。技术类课程的设置旨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并能够对数字影视的各个相关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拥有扎实的艺术创作能力。 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数字合成技 装 术 动态图形演绎 项目管理 数字特效制数字短片创 作 作 动画运动规律 数字媒体概影视声音制影视剧摄像 剪辑艺术 论 作 作 CG艺术赏析 品牌研究 现场录音实中国文摄影 视听语言 务 学 广告策划 视觉形态造型基数字音频创电影史 外国文 础 作 学 艺术概论 中西方美术史 影片赏音乐赏析 析 民间艺术 4. 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应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单元及部分选修知识单元。同时,可选择一些选修知识单元、反映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前沿和反映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组织到选修课程中。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可以按知识领域进行设置,也可以由一至 13 两个知识领域构成一门课程,也可以从各交叉设计领域中抽取相关的知识单元组成课程,最后形成的课程体系应覆盖数字影视制作体系的知识单元。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核心课程如下(鼓励各个学校按照自身的优势,将下面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替换或者增减,但调整课程学分不应超过总学分的1/3)。 (1) 核心课程设置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数字媒体艺术导论 3 公 共2 数字影视造型基础 4 平 台3 计算机图形学导论 2 课 程 4 数字摄影与创意 2 5 数字影视技术概论 2 6 视听语言 3 专 业 基7 数字摄像与表现 2 础 课 程 8 数字动画基础 2 9 数字影视特效原理 4 10 数字影视剪辑艺术 4 11 数字合成原理与制作 4 12 动态图形设计 3 专 业13 数字声音创作 2 课 程 14 数字短片创作 5 15 数字立体影像创作 2 16 数字影视项目管理 2 14 (2) 选修课程设置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CG艺术赏析 2 基 础 2 经典影片分析 2 选 修 3 电视原理 2 课 程 4 影视剧作 2 5 艺术创新思维 2 6 影视声音艺术 2 专 7 电视艺术美学 4 业 选 8 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 4 修 课 9 CG艺术创作 4 程 10 广告创意与表现 2 11 互动视频与移动多媒体创作 2 5. 实践教学内容 (1) 综合性实践课程 安排学生利用比较集中的时间(如:寒暑假期间等),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协 作的形式尝试创作各种题材和风格的数字影视短片创作。 (2) 特别课程 安排学生利用比较集中的时间(如:寒暑假期间等),与数字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 团队创作。通过这样的团队创作形式的特别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在专业领域的实践技能 上得到了锻炼,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毕业设计 15 毕业设计是一个科研和教学结合最为密切的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可以人科研任务中选择 规模适当、相对独立的题目,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优秀 的学生可以在大学三年级或更早就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工作中,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鼓励有能力和有精力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相关的科技比赛。老师应该通过评估体制对实 践教学提供合理的评估,从而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4) 创新训练项目 创新训练项目是以探索数字影视相关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形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四、办学条件 1. 师资力量 师资指学校中在编的具有老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全部工作人员和长期外聘的老师。师资队伍是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专业的长远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有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本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若干人,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不少于若干人,中高级教师人数比例不低于一定比例。工科专业应具有一定比例的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兼职教师。根据高等院校艺术类及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这就要求构建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校应有师资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有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的良性机制,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中心,以改善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制定激励措施,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 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生师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不高于14:1;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要符合专业目标定位要求; 16 年龄结构合理(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下的教授及35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 教授总数的比例,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 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合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 职教师的比例)。 (2)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能力、素质结构 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 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对 国家和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术水平: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任教师应加 速知识更新,拓宽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外语能力:能熟练地查阅外文资料,参考外文教材,基本具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鼓励 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 实践创作能力:根据所教授学科涉及具体的实践与创作,教室队伍尤其是专任教师应具 备一定的数字影视实践创作能力,对数字影视制作的相关设备、软件的操作、技术应用 以及项目管理等有较为深入的认知。 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能力: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对教学法的研究,提高授课水平。 (3) 助教岗位的设置 建立健全的助教制度,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人数配备适量的助教,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实验、组织讨论、批改作业、进行答疑等教学活动。 (4) 设置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设置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以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 教材 要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讲义。相应的教材或参考书至少应包括:(1)数字媒体概论(2)视听语 17 言(3)数字摄影与摄像(4)视觉形态造型(5)数字声音创作(6)动态图形设计(7)数字短片创作(8)数字影视剪辑艺术(9)视觉特效原理(10)视觉特效技术 教材选用应注重教材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思想性、启发性、科学性、工程性、先进性、适用性,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要求。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选用有影响、有特色的高质量中、英文教材。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缩短使用周期。考虑到专业知识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使用近4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应不低于专业课总数 。重视参考资料(尤其是电子文献)对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加强教学案例建设和实的50% 验教材的编写。鼓励教师开发配套的多媒体教材。 3. 图书资料 公共图书馆中有不少于5万册与本专业比较典型的和与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应有一定数量的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科书,以及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图书资料应包括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载体的中外文献资料。 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发展比较迅速,各种相关知识更新较快,因此图书资料的更新也应该与信息的更新同步,尽可能地购进一些有关当前新兴理论和技术图书与资料,并引导学生掌握上网查询和推荐资料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有更深的了解。 除了上述必备的图书资料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相关的艺术类专业书籍3000册以上。 2) 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相关的影视类、艺术类、人文类期刊20种 以上,其中外文期刊5种以上。 3) 有一定数量的教学音像资料。 4. 实验室 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要求学生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所以建立完善先进的实验室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创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18 本专业(方向)必须具备专业计算机机房、数字影视创作实验室和项目工作室及其基本设施,设备资产生均在8千元以上,其面积为生均2.5平方米以上。须设立专业数字影视制作实验室,且须有专职的实验室人员。实验室建设须有长远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实验室建设既需要注重专业基础实验,又要注重新方向、新技术的发展,还要结合本专业特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建设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应提供开放服务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5. 实习基地 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符合一定的要求,提供一定的实习内容。各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在校内外建设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培养。学校应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评估,包括接受学生的数量、提供实习题目的质量、学生实践过程的管理和学生的实践效果等。 (1) 校内实习基础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应能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们提供平均每人每周 30 小时以上的独立设备使用时间,并设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跟踪、指导。 (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应本着“就地就近、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鼓励学生到数字影视相关企业及公司实习。 学校应指定有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聘请实习基地中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 6. 教学经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尚属于新兴专业,教育成本高,需要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200万元(不包括固定资产)。每年的学生平均教学经费(按照教学工作评估指标的定义)不低于学生所交学费总金额的30%。 19 五、主要参考指标 1. 培养方案 (1) 本科学制 学制4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采用的弹性学制,一般为3至8年。 (2) 学习时间 每学年学习时间(学生在校时间,含集中实践环节)不低于40周。 (3) 学分统计 学生必修的总学分应不低于150学分,一般在180学分以内。总学分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学分。 , 普通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主要包括:1. 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 2. 经济管理,3. 自然科学,4. 外语,5. 体育, 6.实践训练等。 , 专业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60%左右。 包括:1. 本专业基础课程,2. 本专业专业课 程, 3. 专业实践训练等。 , 综合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主要包括:1. 思想品德教育,2. 学术与科技 活动,3. 文体活动,4. 跨专业选修课,5. 社会实践及自选活动等。 (4) 学时与学分的折算方法 未实行学分抽的学校,学时与学分的折算由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本规范建议课程教学16学时折算1学分,集中实践性环节每周折算为1学分。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课程的学时学分折算办法可自行调整(例如,体育课)。 2. 师资队伍 1) 教师数量 生师比不高于14:1 2) 教师比例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博士、硕士的比例应在50%以上。 20 主讲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并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的教师的应占85%以上。 3. 教学条件 1) 计算机的数量不少于每4人1台,具有技术先进的网络环境并同Internet连接。 2)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 3) 具有满足于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包括校图书馆、系资料室的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 文献资料)和多媒体教学环境。 4. 实践教学 1) 实践教学学分约占30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20%。 2) 有开放的机房,学生在校期间上机时数不低于600小时。 3) 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不低于12周,选题应结合科学研究或应用需求。 21 六、附录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课程简述 数字媒体艺术导论 一、课程简介: 课程通过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对其发展历程、当前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有较为全面的认知,掌握其基本理论及艺术规律,同时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具体应用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数字媒体艺术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在了解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数字影视造型基础 一、课程简介: 课程针对非美术专业特长学生设立。旨在通过平面造型基础(素描、素写、色彩)、三维造型基础(雕塑)以及视觉形态造型基础(三大构成)的训练,使学生深入的了解空间概念并且掌握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设计创作。同时,锻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造型基础的基本概念与创作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三、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大量的创作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计算机图形学导论 一、课程简介: 不同于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本课程旨在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奠 22 定良好的图形图像思维能力,以教授计算机图形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计算机图形硬件、图形国际、交互技术与用户接口、实用的图形程序库、自由曲线和曲面、几何造型、真实图形显示、图象处理等。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内容,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图形图像思维能力,为日后专业图形图像软件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应以计算机图形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为核心,为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良好图形图像思维能力服务。 数字摄影与创意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讲授数字摄影的基本原理、数字摄影的创作规律以及数字摄影后期的图像处理思路等内容。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数字摄影设备的基本特点、数字摄影的表现规律、数字摄影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及后期图像处理技巧等知识。并且,课程中学生被要求完成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的良好平台。 二、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数字摄影的基本技法与创作规律,同时熟悉1-2个主流后期平面处理软件的操作。 三、教学要求: 课程中应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创作,为学生提供多样系统的实践机会,其中应包括前期的创意、拍摄及后期的平面图象处理等。 数字影视技术概论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介绍数字影视制作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让学生了解整个数字电影和电视制作行业中使用的各种制作手段及相关设备的应用原理与技术,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内容。通过此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数字影视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其中包括电视原理、数字视频音频、电视系统、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数字压缩技术、演播室技术、存储和传输、电影创作流程、数字电影放映等,同时课程也将重点介绍影视制作中涉及的数字摄像 23 机、录像机、数字特技、切换台和非线性编辑设备等。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数字影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以及数字影视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的产生、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要求: 课程中应让学生掌握数字视频、音频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影视制作与节目信号播出,传输与接收的过程,了解电视和电影行业的创作流程以及数字影视制作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而为以后从事数字影视制作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视听语言 一、课程简介: 课程是学习影视艺术的入门课程。本课程通过对电影各视听要素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电影这门视听艺术特殊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读解分析影片视听要素的能力,为影视链条式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视听要素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视听语言语法规律和创作特色、影视作品的语言形态。 三、教学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大量观摩影视作品,学会从视听语言的角度读解影视作品。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镜头脚本以及故事版的创作,通过对视听语言的运用艺术地表达创作理念。 数字摄像与表现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讲授摄像的基本原理、摄像的创作规律及摄影与摄像二者的联系与区别,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环节,在掌握数字摄像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摄像的基本技术技巧,为数字影视合成短片的创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摄像的基本知识与创作规律。 24 三、教学要求: 课程中应注重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创作之中。 数字动画基础 一、课程简介: 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数字影视制作中动画创作规律及具体应用同时加强动画与影视后期制作的结合。课程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动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动画运动规律等知识的讲授;二是对数字影视创作中动画的实践操作环节的训练。通过对一些主流软件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动画创作的基本流程及创作技巧,并能够应用到实践创作中。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某类主流软件(如FLASH/3DSMAX/MAYA)的基本操作,并且能够独立运用该软件进行动画创作,最终实现动画与影视后期创作的结合。 三、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动画基本概念、了解数字动画的工作流程及其创作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软件知识,结合影视后期流程进行动画创作。 数字影视特效原理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传统的电影特技和数字影视特效的基本原理。该课程通过对传统电影特技的介绍及对数字影视特效中常见效果的制作技术、流程、成本的讲解分析,使学生能够对视觉特效的原理、发展演变及光学特效、烟火特效、微缩模型和数字中间片等较为高端的数字特效的制作技术和流程规划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传统特效的发展历程及光学特效、烟火特效、微缩模型和数字中间片等较为高端的数字特效的制作技术和流程规划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在实践创作中对目标效果能够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从而进行设计与实施。 三、教学要求: 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必须已经掌握了视听语言、摄影摄像、剪辑、合成和三维内容制作方面的基本知识。授课环境要求配备视频工作站和相关配套软件、投影机等。 25 数字影视剪辑艺术 一、课程简介: 此课程的理论部分包括剪辑艺术概论,“蒙太奇”的发展及流派;“蒙太奇”的各种表现形式。课中结合经典作品分析其剪辑风格与方法,讲解和传授“蒙太奇”的具体方式方法。如:怎样组织一场戏,怎样做到省略与凝练,怎样处理影视片的节奏及结构等。课程中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创作部分影视片断。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常用蒙太奇方法。 二、教学目的: 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和训练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影视剪辑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剪辑方法。 三、教学要求: 课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影视剪辑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反复上机实践,从而巩固和深化对蒙太奇理论的掌握。 数字合成原理与制作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讲授数字视频合成与特技特效技术及应用的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视频基础、合成的原理及不同类型的数字特效制作技术(如:色键与颜色校正、跟踪与稳定、三维合成与三维特效等)。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数字视频的基本理论,掌握合成的各种相关专业知识及其具体技术,了解数字影视特技与特效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三、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将数字视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创作练习相结合,并且做到灵活的应用。 动态图形设计 一、课程简介: 此课程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动态图形设计作品的赏析,讲述动态图形设计在数字影视领域中的应用。课程以阐述动态图形设计中的设计要素、运动规律及基本的设计方法为前提,针对其在数字影视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课程中十分强调学生的创作实践,旨在通过大量实践培养学生对动态图形设计流程的掌控,增强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提升设计审美能力,最终完 26 成完整的动态设计作品。 二、教学目的: 针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惟,通过训练加深学生对时间、空间、设计元素的认知,使其能够将所学过的造型元素、造型法则、运动规律以及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整合,从而完成完整的动态涉及作品。 三、教学要求: 课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对动态图形设计概念的理解,从而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动态图形设计作品的创作。 数字声音创作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影视中声音元素的功能及其造型作用为重点,带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经典声音段落进行分析,力求阐明影视声音创作的规律性。课程中向学生介绍影视声音的制作工艺流程,在深入了解声音的基本属性及数字化特点的同时让学生对当今主流音频后期制作的数字平台有所掌握。结合当前电脑音乐的技术发展,以MIDI软件的若干实践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各个要素,尤其是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表现特点的掌握,进一步理解音乐与影视画面结合的独特规律。 二、教学目的: 通过实例观摩和分析,了解声音元素在形象刻画、心理暗示以及场景渲染等各个方面对影视画面起到的配合作用;通过对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的进一步掌握,使学生学会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CG短片、动画及游戏作品的配音与配乐。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学习前学生具有一定的视听语言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美学功能。了解制作流程,最终能够对影视作品的声音创作进行优劣的判断,对声音后期制作的数字平台有一定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对影视声音的规律性的有比较基础的认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践。 数字短片创作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辅导,让学生通过拍摄、制作不同 27 类型数字短片作品来熟悉、掌握影视创作的基础理论、基本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使其学会在影视创作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等能力,从而为将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 熟悉、掌握影视创作的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学会在影视创作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制作完成不同类型数字短片作品从而熟悉、掌握影视创作的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在专业创作中的良好习惯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数字立体影像创作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原理与相关应用。以立体影像作为切入点,对下一代电影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与介绍。通过对数字立体影像的原理、获取、处理及放映等相关技及应用的讲解与介绍,辅以对数字立体电影与传统电影和普通数字电影差异比较,使学生对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流程与技术应用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并能够进行面向立体电影、立体电视以及其它立体影像媒体平台的实践创作。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流程与技术应用有深层次的认知,掌握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原理、获取、处理及放映等相关技术及应用知识。 三、教学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了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原理与相关应用后,能够进行面向立体电影、立体电视以及其它立立体影像媒体平台的实践创作。 数字短片剧作与创意 一、课程简介: 此课程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理论方面主要以影视剧作知识为基础,辅助以数字短片的创意方法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字 28 短片前期创作的剧本创作能力、导演能力以及后期的短片制作的综合能力。此课程将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最初的剧本写作到分镜头的设置、前期的拍摄直至最终短片的制作完成,系统全面地对数字影视制作体系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一次有效的梳理与补充。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将数字影视制作体系中的相关知识领域进行一次有效的梳理,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字短片前期创作的剧本创作能力,导演能力以及后期的短片制作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要求: 此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影视剧作技巧,并能够灵活应用于数字短片的构思与创作当中。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数字短片前期创作的剧本创作能力、导演能力以及后期的短片制作的综合能力。在创作中尤其注重前期策划和故事脚本编写,主要是故事讲述的能力,要求其清晰流畅并具有戏剧冲突。 数字影视项目管理 一、课程简介: 此课程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跨越学科的课程。通过对数字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数字影视制作中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各个环节的联系以及如何有效的组织每个环节,授课方式采用具体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同时了解如何推销自己的创意与作品。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数字影视相关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制作中的基本流程,学会如何和客户沟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自我推销等内容,为今后踏入社会进行商业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组建团队并进行合作,能够针对市场或客户的需求完善作品。可尝试分为广告特效、频道包装、栏目包装、MV和公益短片等各组分别进行实训环节。 29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本科专业规范 近十年来,网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专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规范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定,旨在促进我国网络媒体教育和网络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规范分为5个部分: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二、培养目标和规格;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四、办学条件;五、主要参考指标。第三部分的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仅阐明了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总体描述与指导原则,详细内容见附录A与附录B。在历史、现状及发展这部分中,规范从整个专业(即数字媒体艺术)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而没有局限在网络媒体科学领域内。 一、发展历史及现状 网络媒体设计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计算机网络是二十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用于军事通讯,后逐渐进入民用,经过短短4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正以高速向前迈进。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从学校教育、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都离不开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发展由最早的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的“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引导,发展到今天主流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在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占据重要传播领域的今天,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催生算机网络学科的出现和发展。 根据调查,美国最早开设计算机网络学科的学校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随着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随之繁荣起来,多媒体技术的最早开设也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高校自80年代以来,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成果展示和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从美国多媒体技 30 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的学科发展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中,得到了极好的推动和完善。 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学科建设最早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开设的。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多媒体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发展,可以提高通信的信息化的系统性能。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为计算机之间快速传输信息提供了必要的通信手段。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计算机网络对整个信息社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不久的将来,或许是一个虚拟化程度非常高的网络互动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极大地改变,那时我们对网络媒体设计的定义和认识也将会更加深入。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1.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网络媒体应用技术,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网络动画、网络广告、宽带流媒体、移动多媒体、离线多媒体等网络媒体应用设计,并能进行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能够胜任网络媒体设计及相关领域的设计、策划、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2. 人才培养规格 网络媒体设计方向的学制一般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1) 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31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产业意识和商业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的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3) 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电工电子学、多媒体等。 专业知识:传播学、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及其计算、程序设计语言、人机交互、信息系统等。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 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1. 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较高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较强创意能力,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能在数字媒体领域中,将创意与数字媒体技术良好地结合起来进 32 行数字影视节目创作、网络媒体内容创作,运用网络媒体设计技术进行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的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艺术创作人才。就业方向涵盖网络动画、网络广告、线下交互媒体、移动多媒体、手机电视、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等网络媒体设计艺术创作领域。 (1) 理论依据 网络媒体设计专业是依托网络产业的繁荣发展,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艺术形式、种类的创作、欣赏、传播与数字处理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融为一体。 (2) 总体框架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培养方案总体框架见下页 图1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培养方案总体框架 两课、政治、形势教育 公共基础 体育类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基础等类 职业规划类 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 基本技能 计算机技术类 数字艺术类 传统文化类 人文艺术类 视听语言类 美术设计类 文学素养类 艺术设计类 学科门类教育 电子游戏类(必修12学分,选修5学分) 理论技能类 应用开发类 产品创作类 进程管理类 项目应用类 运营类 军事理论与军训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 综合教育 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或艺术创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实践创新学分 33 2. 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给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的知识框架,本规范将知识分为基础类、艺术类、技术类和应用类四个层次。基础类用以奠定专业基础,艺术类用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设计能力,技术类用以储备技术开发技能,应用类培养学生的项目流程管理及综合协调能力。 表1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知识体系图表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方向) 基础类 应用类 艺术类 技术类 视听语言 网站建设 虚拟现实设计 数字合成技术 网络多媒体 网络广告 数字声音创作 多媒体产品 技术基础 创意与设计 创新设计 网络动画 网站程序设计移动多媒体 网络营销 基础 用户界面设计 动态影像创作 Java语言 网络项目管理 宽带流媒体 网站整体形象 数字摄像 应用 策划与包装 网站商业模式 创新 多媒体 三维动画 动态图形设计 研究 交互技术 数字影视剪辑人机交互 移动多媒体 艺术与实践 界面设计 应用程序设计 网络用户体验网络传播概论 三维互联网 与互动设计 开发与应用 应用 艺术设计 创新思维 34 3. 课程体系 知识体系给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的知识框架,但这些知识要通过课程教学来传授给学生。本规范以举例或推荐的方式描述课程,各个学校可以此作为参照,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与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应该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单元及部分选修知识单元。同时,各高等学校可选择一些选修知识单元、反映学科前沿和反映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组织到选修课程中。 (1) 课程设置 为了便于教学计划的排定,我们把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三个层次。专业基础课程用以奠定专业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下面给出这样一种安排的示例,如下表: 表2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3 3 网站程序设计基础—— C语言 2 4 数字媒体数学基础 4 5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 2 6 中国文化概论 2 7 艺术概论 2 8 传播学概论 2 9 互联网前沿技术概论 2 11 西方新媒体艺术基础 4 12 平面构成 3 13 色彩构成 3 14 视觉形态造型基础 3 15 设计基础 3 16 数字摄影 2 17 网页设计与网页脚本程序 3 35 表3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必修课程--专业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1 视听语言 2 2 数字声音创作 2 3 网络动画 2 4 动态影像创作 2 5 数字摄像 2 6 虚拟现实设计 2 7 网络广告创意与设计 2 8 三维动画 3 9 数字合成技术 2 10 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 2 11 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 4 12 网站程序设计基础—— Java语言 3 13 网站建设 2 14 宽带流媒体应用 2 15 多媒体交互技术 2 16 移动多媒体应用设计 3 17 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 3 18 多媒体交互技术 2 19 多媒体产品创新设计 2 20 动态图形设计 2 2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2 22 网络传播概论 2 23 网站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 24 网络营销 2 25 网络项目管理 3 26 网站程序设计与开发 4 27 网络用户体验与互动设计 3 28 三维互联网开发与应用 4 29 移动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 4 30 移动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 2 36 31 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3 表4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选修课程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1 数据结构 2 2 数字媒体数学基础 4 3 网站运营与电子商务 2 4 动画运动规律 2 5 中国传统纹样 2 6 音乐作品赏析 2 7 CG概论 2 8 计算机图形学 2 9 经典影片分析 2 10 互动视频创作 2 11 动画造型设计 2 12 漫画 2 13 数字声音创作 2 14 数字声音创作 2 15 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 2 16 中国书画赏析 2 17 中外美术史 2 以上示例不是唯一的选择,各校可以在每个层次选择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单元组成课 程,采用不同的策略安排教学计划。提倡这种课程选择与安排的灵活性是为了使各高等学校 的专业教育办出特色,避免千人一面、过于雷同的弊病。 (2) 核心课程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1 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 2 37 2 网站程序设计与开发 4 3 网络用户体验及互动设计 2 4 网页设计与制作 2 5 三维互联网开发与应用 2 6 网络多媒体产品设计 2 7 移动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 2 8 移动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 2 4.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培养的毕业生应该熟练掌握网络媒体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具备从事网络媒体设计相关开发所需的专业能力。系统的专业实践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术,而且有利于培养从事该专业工作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工具的使用与实验技能、产品设计与实现能力、评审与测试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过程管理与控制能力等。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特别课程、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在实践教学的各个可能环节中,尽可能地反复安排对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训练。 (1) 特别课程 利用比较集中的时间,让学生与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团队创作,通过特别课程,学生可以在专业实践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包括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建立了友谊。 (2) 综合性课程设计 设立综合性课程设计,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尝试创作各种题材和风格的作品。这些综合性设计可以作为单独的实验课程开设,也可以作综合实习的一部分。 上节“课程体系”中给出的《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课程是一门较典型的综合性课程,学生需要综合利用其他课程所学的知识,以团队方式完整地完成一个网站项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补。 (3) 毕业设计及其他 38 毕业毕业设计是一个科研和教学结合最为密切的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可以人科研任务中选择规模适当、相对独立的题目,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 高年级学生可适当参与校内教师的相关网络媒体设计方面的项目开发活动;鼓励学校或相关合作企业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学生研究开发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项目的开发工作。 鼓励有能力和精力的学生积极参与重要的学科竞赛,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很好的实践效果。 学校应该建立一定的评估与管理体制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过程控制提供合理的评估,从而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评估体制应该能充分激励参与实践教学各方的积极性,包括学生、教师和相关参与企业。 四、办学条件 1. 师资力量 师资指学校中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全部工作人员和长期外聘的教师。师资队伍是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专业的长远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根据高等院校艺术类及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这就要求构建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校应有师资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有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的良性机制,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中心,以改善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制定激励措施,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 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网络媒体设计专业每班在30人左右,每班须配备专业教室。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以1:14为宜。其中生师比=普通本科学生总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职教师数+兼职教师数/2。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符合专业目标定位要求,适应学科、专业长远 39 发展的需要和教学需要。 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合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设有专业教研室,基本形成教学科研梯队,可以开展相应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创作活动,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2) 对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术水平: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任教师应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在专业专业知识方面,艺术类课程专任教师还应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及创新设计能力,技术类课程专任教师还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能力及经验,应用类课程专任教师还应具有项目流程管理能力或经验。 外语能力:能熟练地查阅外文资料,参考外文教材,基本具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鼓励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 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助教岗位的设置 建立健全的助教制度,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人数配备适量的助教,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实验、组织讨论、批改作业、进行答疑等教学活动。 (4) 设置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 教材 教材选用应注重教材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思想性、启发性、科学性、工程性、先进性、适用性,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要求。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选用有影响、有特色的高质量中、英文教材。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缩短使用周 40 期。考虑到网络媒体设计相关专业知识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使用近4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应不低于专业课总数的50%。重视参考资料(尤其是电子文献)对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 教材选用应有科学的和选用制度,定期进行审核和评测。对于首次使用的教材,尤其是新编教材,任课教师应进行质量追踪,为教材评价提供参考。 搞好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教材配套,努力填补空白,鼓励高水平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教材内容要适应网络媒体设计专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加强教学案例建设和实验教材的编写。鼓励教师开发配套的多媒体教材。 为了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的能力,鼓励适当选用国外知名原版教材。同时,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如数学,游戏程序设计基础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经验,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 相应的教材或参考书至少包括:(1)设计基础(2)网站程序设计 (3)网络用户体验(4)网络互动设计(5)网页设计与制作 (6)宽带流媒体(7)用户界面设计 (8)网络多媒体技术。 3. 图书资料 学校公共图书馆中应有不少于5万册与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应有一定数量的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科书,以及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 由于本专业发展比较迅速,各种相关知识更新得也比较快,因此图书资料的更新也应该与信息的更新同步,尽可能地购进一些有关当前新兴理论和技术图书与资料,并引导学生掌握上网查询和推荐资料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有更深的了解。 除了上述必备的图书资料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与网络媒体设计相关的艺术类专业书籍5000册以上。 (2) 与网络媒体设计相关的科技类、艺术类、人文类期刊30种以上,其中外文期刊10种以上。 (3) 有一定数量的教学音像资料。 41 4. 实验室 由于本专业要求,我们不但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所以建立完善先进的实验室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创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本专业必须具备专业计算机房、网络媒体设计创作实验室和项目工作室及其基本设施,设备资产生均在6千元以上,其面积为生均2.5平方米以上。须设立专业开发实验室,且必须有专职的实验室人员。 5. 实习基地 本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 学校应与各高校相关专业、企业合作,建立各种实习基地。给学生予以锻炼发展的空间,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专业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学校应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能结合科研或生产,为学生提供参观或实习的条件,同时,学校应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评估,包括接受学生的数量、提供实习题目的质量、学生实践过程的管理和学生的实践效果等。 6. 教学经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专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由于本专业属于新兴专业,教育成本高,需要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 对于新建网络媒体设计专业的学校,教学经费应包括实验室建设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和人员工资费用等。专业开办经费(不包括固定资产)般不低于200万元。 对于已建网络媒体设计专业的学校,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应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人员工资费用、实验室维护更新费用、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不低于学生所交学费总金额的30%。 42 五、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遵照教育部制定的专业规范主要参数指标执行。 1. 培养方案 (1)本科学制:学制4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采用的弹性学制,一般为3~8年。 (2)每学年学习时间(学生在校时间,含集中实践环节)不低于40周。 (3)学生需修的总学分应不低于150学分,一般在180学分以内。总学分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学分。 (4)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类的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适当调整为4-6年。 主要包括:1 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2 经济管理,3 自然科学,4 外语,5 体育, 6 实践训练等。 普通教育类学分为必修学分 (5)专业教育类的学分占总学分的60%左右。 包括:1本专业基础课程,2 本专业专业课程, 3 专业实践训练等。 (6)综合教育类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 主要包括:1 思想品德教育,2 学术与科技活动,3 文体活动,4 跨专业选修课,5 社会实践及自选活动等。 (7)学时与学分的折算方法:未实行学分抽的学校,学时与学分的折算由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本规范建议课程教学16学时折算1学分,集中实践性环节每周折算为1学分。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课程的学时学分折算办法可自行调整(例如,体育课)。 2. 师资队伍 (1)教师数量:生师比不高于16:1. 43 (2)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博士、硕士的比例应在50%以上。 (3)主讲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并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的教师的应占85%以上。 3. 教学条件 (1)计算机的数量不少于每4人1台,具有技术先进的网络环境并同Internet连接。 2)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 ( (3)具有满足于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含校图书馆、系资料室的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文献资料)和多媒体教学环境。 4.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学分约占30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20%。 (2)有开放的机房,学生在校期间上机时数不低于600小时。 (3)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不低于12周,选题应结合科学研究或应用需求。 160个学分大致分配如下:公共必修课36学分,其中马列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15学分左右,英语16学分,体育4学分,大学语文、劳动、军训各2学分;专业课程85学分左右,其中包括必修课60学分左右,专业选修课25学分左右;素质教育课16学分;跨专业选课8学分;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论文10学分左右。 44 六、附录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专业课程描述 视听语言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以影视制作的基础元素——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以及视听组合的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影视创作中的声画艺术创作规律为研究对象,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专业,系统地认识和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基本原则、视听组合规律及技巧,提高学生视觉审美和听觉审美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式。 数字声音创作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主要涉及声音艺术和声音制作的综合型课程,主要介绍声音创作和声音制作的基本理论和技巧。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教授学生音乐常识及数字声音创作的基础知识,学生们通过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将初步掌握数字声音创作及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网络动画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网络动画的原理和网络动画创作现状,结合一个完整的flash作品创作的过程,由浅至深,从点到面,从入门的基础绘制到扩展型脚本编程的讲解,较全面地教授网络动画创作的相关技术技巧。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网络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了解网络动画的创作市场现状,培养良好的创作流程习惯。 45 动态影像创作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动态影像创作的基本原理及知识,讲授动态影像创作流程及创作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态影像创作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了解动态影像创作流程,能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动态影像。 数字摄像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数字摄像理论和技术,使学生对数字摄像有更进一步认识,掌握数字摄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教授学生数字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影像感知能力、运用摄影影像图片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鉴赏摄影影像图片的能力。 虚拟现实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通过系统介绍和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在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典型实例贯穿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逐步地了解、认识、掌握虚拟现实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教授学生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虚拟现实技术,并最终达到运用VR开发工具制作三维交互的,效果逼真的现实场景的能力。 网络广告创意与设计 一、课程简介: 在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的信息社会,网络广告成为一种新型的广告信息传播的模式。本课程结合互动媒体发展的前沿技术,使学生掌握网络互动广告的创意与设计制作。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主要以网络互动广告为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广告策划与创意, 46 并能利用互动技术进行独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网络广告基本原理,了解其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趋势,并能够灵活应用在实际的作品创作实践中。 三维动画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解三维动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以及三维动画建模、材质和动画艺术的制作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维动画的基本知识,具备三维动画建模、材质和动画艺术的制作知识与技能。 数字合成技术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解数字合成技术的基本知识,影视的后期制作及技巧以及电视的后期编辑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视的后期制作及技巧,掌握电视的后期编辑技术以及技巧方法,了解影视制作的过程,非线性编辑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主要讲解数字影视艺术发展及其内涵、数字影视剪辑的基本理论框架,深入分析国内外经典影视作品,讲解剪辑艺术基本理论;通过分镜头本设计环节,讲解分镜头本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剪辑艺术的基本理论,了解影视制作的过程,掌握影视剪辑的技巧,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的科学与艺术理论基础,又有较新、较高端的实用剪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 一、课程简介: 47 网络多媒体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两个方面。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信号的表示形式,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压缩标准,多媒体的存储,多媒体通信等。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分层理论、各层服务的工作原理,以及最新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握进一步学习并开展计算机网络方面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能力,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处理技术。同时,通过原理的讲述和示教,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技术知识。 网站程序设计基础 -- Java语言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先教授学生Java的基础知识,然后传授学生在这学习使用JAVA开发工具以及如何开发application,重点是Java的语法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学会Java语言,同学学完本课后为以后学习网站后台开发工作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网站建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先教授学生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然后传授学生在学习使用JSP等工具设计符合J2EE规范的网站。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设计与制作符合W3C标准的网页,能实现符合J2EE架构的网站,同学学完本课后,可以使他们达到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商业架构网站的水平,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网站后台开发工作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宽带流媒体应用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分了两个部分,首先技术部分综合讲述了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传输协议及其流媒体技术应用方案等。其次,流媒体影像创作部分通过对流媒体影像艺术特点的分析以及带有实验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商业和艺术效果的综合平衡能力 48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熟悉各个主流流媒体平台的应用和相应的技术开发,了解和掌握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目的,学习流媒体平台的管理,了解流媒体的影像创作特点以及制作流程。 多媒体交互技术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解网络多媒体交互设计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讲解富互联网应用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最新发展和应用现状,帮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使用Expression Studio进行设计、编译和发布Silverlight,使用Expression Blend生成XAML进行输出,并通过与ADOBE FLEX技术的对比,切实掌握RIA开发与设计理念。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网络多媒体交互设计中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掌握富互联网应用RIA相关专业知识及其具体应用通。过讲授交互设计理论,结合作品实际创作,使学生扎实掌握网络多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 移动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介绍移动多媒体终端开发的基本概念、开发环境和开发流程。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讲解移动多媒体终端应用程序编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移动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概念、开发环境和开发流程,并能够利用相关语言开发一些小的移动多媒体终端游戏或者工具软件 移动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讲授移动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技巧。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讲解移动多媒体界面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方法和原则,以及不同界面的特点和设计实践。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移动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能够对不同的移动多媒体终端用户界面进行设计。 49 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 一、课程简介: 网站作为独立的媒体,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随其运营与发展的日益成熟,亟待针对其行业特征的整体形象的策划与包装。本课程将CI理论与网站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门全新的课程,以满足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一方面使学生具备网站整体形象策划的能力、掌握网站整体形象设计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的网站项目,使学生将网络广告、网络动画、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等课程以及网站整体形象设计综合运用于该网站。并使学生懂得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控制项目的进程,如何应对各种问题,协调组员间的合作关系,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等。 多媒体产品创新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重点讲授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与多媒体产品的开发、设计理念与实践,讲解多媒体产品设计艺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以及当前多媒体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创作技巧,重点加强突破技术惯性的多媒体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产品设计的艺术特点、设计理念与工作流程,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软硬件知识与技能,充分结合产品平台特征,进行多媒体产品的创新开发与设计,设计富有创意的富媒体化产品。 动态图形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国内外动态设计作品的赏析,讲述动态图形在网络领域中的应用。课程以阐述动态设计中的设计要素、运动规律及基本的设计方法为前提,针对网络多媒体领域进行分析。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惟,通过训练加深学生对时间、空间、设计元素的认知,使其能够将所学过的造型元素、造型法则、运动规律以及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整合,提高对动态设计概念的理解,并最终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动态设计作品的创作。 50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一、课程简介: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是一门讲授计算机系统中的界面操作设计的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交互界面的概念界定、交互界面的交互元素设计、交互界面的交互形式、交互界面的应用。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界面设计、平面设计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了解交互界面中的多种交互方式,掌握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法和交互元素的应用。 网络传播概论 一、课程简介: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本课程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广泛。通过对网络基础应用、内容传播、网络经营、网络广告等内容的概述,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传播理论知识,对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及传播现象有初步的了解。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网络传播这一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掌握网络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相关政策。 网站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解网站商业模式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着重介绍网站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讲解网站商业模式应用以及创新。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站商业模式的基本原理,对网站商业模式创新有深入的了解,并帮助学生开拓创新思路,应用于社会实践。 网络营销 一、课程简介: 网络营销课程是将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相结合。主要讲解有关网络营销的基本知识、战略计划和策略。 51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能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网络营销的基本知识,熟悉网络营销战略计划和策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掌握网络营销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网络项目管理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研究网络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新兴专业,其研究内容是网络项目在投资前期和投资建设期的规划、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涵盖了网络项目管理的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管理过程、基本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方法的前提下,学会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来分析和解决网络项目管理实践中碰到的问题。 网络用户体验与互动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基于网络,探讨了网络外观与界面设计的用户易用性等用户体验及互动相关的设计,通过大量案例阐述影响用户体验与互动设计的网络设计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上的用户体验与互动设计,并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实践理论设计,对于已有网站进行用户体验改进和互动设计改进。 三维互联网开发与应用 一、课程简介: 随着网页开发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互联网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领域,成为了网页开发一种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三维互联网技术可以创作出比以往网络内容展示更加立体化,互动性、参与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加广阔的网页作品。本课程主要讲解三维互联网的特点、应用及开发技术和制作流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能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三维互联网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熟悉三维互联网的开发、制作和应用。 52 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互动艺术的概念及作品类型,并从创新思维理论出发,解决学生互动艺术作品创作的原创力问题。使学生充分发挥水平思维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使学生掌握互动艺术的概念、作品类型以及创新思维理论,以图形创意为切入点,借助创新思维的方法,运用综合的表达手段,达到开拓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目的,并使学生理解互动艺术创作的思维规律和方式。 53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专业规范 游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产品是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高科技文化产品,数字游戏设计则是将科学、艺术与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并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典型范例。 本规范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定,旨在促进我国数字游戏设计教育和游戏设计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规范目标:依据数字游戏设计学科的特点,采用科学方法,适当知识载体,构成良好的、更具目的性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本学科基本的问题求解方法;并通过基本知识的传授,达到培养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基本素质的目的,以期培养出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游戏设计师。 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 主干学科概况 全球游戏行业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前北美、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游戏行业比较发达,且各自特点鲜明。北美的游戏行业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迄今为止已经有四十年时间,日本游戏行业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有三十年的时间,韩国游戏产业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发展,有二十年的发展时间,中国的游戏行业虽然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但正式崛起却是在二十一世纪之初。 在北美、欧洲或日本,电视游戏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网络游戏只占不到10%。韩国和中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几乎没有电视游戏市场,网络游戏几乎垄断游戏行业。 北美的游戏开发业集中于西海岸,自加拿大的温哥华向南,穿过西雅图到达加利福尼亚,最后延伸至德克萨斯。跨过大洋,在英国和法国也有基础扎实的游戏产业。在亚洲市场,很明显日本具有最强的开发实力。近十年来韩国的网络游戏产业也在奋起直追,但受制于韩国本身的市场容量,其网络游戏研发的实力逐渐被中国迎头赶上。同时由于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视游戏外包研发基地之一。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游戏教育的发展和游戏行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在全世界都属于新兴专业,欧、美、日、韩等国的发展历史比中国稍 54 长。全球首家游戏设计教育机构:美国的DigiPen理工学院从1994年开始设立游戏设计项目班,专门培训电脑游戏设计相关人才,并提供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学士课程主要包括动画、游戏设计(分艺术与科学方向)、实时交互、计算机工程,硕士课程则以计算机科学为主。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的Guildhall 校区拥有美国首屈一指的游戏教育课程,提供正式学位。主要课程与实际的游戏开发挂钩,包括游戏美术、游戏程序、关卡设计(策划),其中硕士课程为17月,专业认证培训周期为22个月,此外还推出5年制本硕连读(计算机科学或艺术本科学位+数字娱乐领域的硕士学位)。温哥华电影学院2004年开始设立专门的游戏教育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游戏设计,3D游戏美术,角色动画,声效课程等,课程周期一般为12个月。 我国的游戏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国内高校从2003年前后设立游戏设计相关方向或开设游戏设计相关课程,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在各自不同专业背景下设立游戏设计方向的高校已超过40所,每年培养的游戏设计人才达数千人。此外,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与企业或高校合作,开展各种层次的游戏职业教育,也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游戏设计人才。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国传媒大学设立“数字游戏设计”本科专业。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数字游戏设计教育才刚刚起步,数字游戏设计的教育水平和数字游戏设计人才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游戏行业发展的需求。数字游戏设计学科发展以及游戏人才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数字游戏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原创游戏设计人才需求的增长,数字游戏设计专业将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因此数字游戏设计教育对游戏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游戏设计师需要意识到他所设计的是文化消费品,影响的是消费者(游戏玩家)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因此他的设计首要考虑的不应该是钱,也不是自我,而是社会。好的游戏设计既要能愉悦身心,又要对受众的精神家园负责,不能在游戏设计中灌输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游戏设计教育就是要使游戏设计人员明确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让他们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为所服务的对象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55 第二,要有非常清晰的经济头脑,对游戏设计的发展方向要有大致的判断。宏观来讲,应该对国内的经济形势有所了解,对世界的经济局势也要留意观察;微观而言,对游戏产品的运营模式、营销方式及其变化趋势要清楚掌握。数字娱乐产品是经济发达后的产物,埋头于游戏设计而不熟悉经济发展状况是肯定不会有前途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市场学等经济类课程。 第三,要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学科门类将会越分越细,一个人无法掌握过多门类的知识,只能依靠不同专业的人员互相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游戏设计更是这样,良好的合作能力是保障游戏设计作品质量的前提。 第四,了解用户(游戏玩家)体验对游戏设计人员十分重要。倘若游戏设计人员对此一无所知,设计便失去方向,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益。为此,有条件的高校应加强游戏用户体验这类课程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 第五,必须坚持以“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为宗旨来组织游戏教育。随着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游戏设计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的游戏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数字游戏设计专业的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用什么教什么的思想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逐步淡化专业教育思想,以 “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为宗旨来组织教育教学,使毕业生增强适应游戏行业发展的能力。 我国的游戏设计教育起步很晚,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人认为有关游戏设计的社会培训或业界实践可以代替游戏设计高等教育,这等于忽视了游戏设计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系统性。游戏设计的社会培训或业界实践常常不能自觉提高游戏设计水平。高等设计院校要以先进的教学质量、设计理念、教学设备对学生加以培养、训练,使他们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设计层次,从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优秀的文化修养。游戏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学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很快能够接受市场的桃战才是游戏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加强理论课和选修课课程的教育,重视交叉学科教育,是我国游戏设计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随着包括游戏产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蓬勃发展,国内将会需要大批的游戏设计人才。根据这种情况,高等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担负起市场对游戏设计人才的庞大需求的任务。 56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1.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游戏设计领域具有创新思维,熟悉游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较扎实计算机基础和良好逻辑思维习惯,能够胜任游戏及相关领域的设计、策划、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富于竞争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2. 人才培养规格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方向的学制为4,6年,授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1) 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产品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的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作品创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3) 知识结构要求 57 在符合国家对大学生基本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还必须: 1)具备创新的游戏设计思想,能够创造性地将这些思想应用于游戏开发当中; 2)具备综合艺术修养和游戏创作能力; 3)系统掌握游戏产品的研发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 4)系统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需的数理基础及计算机基础;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论文写作能力。 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1. 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1) 理论依据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数字游戏设计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强化数字游戏设计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个知识模块构成适当的训练系统。 (2) 总体框架 58 两课、政治、形势教育 公共基础 体育类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基础等类 职业规划类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 基本技能 计算机技术类 数字艺术类 传统文化类 视听语言类 人文艺术类 美术设计类 文学素养类 游戏创作类 游戏理论与创作类 电子游戏类(必修12学分,选修5学分) 游戏策划类 学科门类教育 游戏理论类 美术基础类 艺术设计类 游戏美术设计类 游戏美术类 程序开发类 游戏开发技术类 游戏引擎类 军事理论与军训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 综合教育 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或艺术创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实践创新学分 图1 游戏设计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总体框架(标注星号的两类课程模块二选一) 2. 知识体系 数字游戏设计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一个知识领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知识单元,一个知识单元又包括若干个知识点。知识单元又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是最基本的共性的教学规范,选修知识单元的选择体现各校的不同特色。 为鼓励不同学校办出各自特色,应给各个学校留出各自发展的足够空间。建议该自由发 59 展空间占到总学分的1/3左右。 为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培养计划中任选课的比例应不少于总学分的15%。 (1) 本专业知识体系 游戏理论与创作模块、游戏美术设计模块、游戏开发技术模块、人文艺术模块。对于游戏射击艺术方向,选择人文艺术模块、游戏理论与创作模块、游戏美术设计模块;对于游戏研发技术方向,选择人文艺术模块、游戏理论与创作模块、游戏开发技术模块。 (2) 每个知识领域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及应选修的课程 在数字游戏设计课程体系中应涵盖足够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是数字游戏设计学科课程设置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人文艺术课程体系:视听语言、故事写作、传统民间游戏、互动艺术创新思维、游戏概论。 游戏理论与创作体系:游戏创作基础与实践、游戏心理学、游戏策划、游戏用户体验分析、游戏创作。 游戏美术设计体系: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三维动画基础、三维游戏美术、游戏特效制作、游戏界面设计、雕塑与三维造型、游戏引擎与美术创作。 游戏开发技术体系: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手机游戏开发、计算机图形学、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游戏图形编程、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 3.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数字游戏设计的核心课程应该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单元及部分选修知识单元。同时,可选择一些选修知识单元、反映数字游戏设计专业前沿和反映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组织到选修课程中。本专业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可以按知识领域进行设置,也可以由一、两个知识领域构成一门课程,也可以从各交叉设计领域中抽取相关的知识单元组成课程,但最后形成的设计课程体系应覆盖游戏设计体系的知识单元尤其是以游戏创意设计为主体的核心知识单元。 60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如下(鼓励各个学校按照自身的优势,将下面课程的内容进 行相应的替换或者增减,但调整课程学分不应超过总学分的1/3): 课程中文名称 学时 所属模块 视听语言 32 故事写作 32 人文艺术 传统民间游戏 16 互动艺术创新思维 32 数字游戏概论 32 游戏创作基础与实践 32 游戏心理学 32 游戏理论与创作 数字游戏策划与项目管理 32 游戏用户体验分析 32 游戏创作 96 数字游戏角色设计 64 64 数字游戏场景设计 64 三维动画基础 64 数字游戏动画设计 游戏美术设计 64 游戏特效制作 游戏界面设计 16 64 雕塑与三维造型 64 游戏引擎与美术创作 程序设计基础 64 6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64 手机游戏创作 64 计算机图形学 游戏开发技术 数字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 80 游戏图形编程 128 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 64 数据结构 72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的选修课程如下(供参考): 技术类选修课 课程中文名称 学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8 Flash游戏制作 64 6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44 游戏物理学 48 游戏人工智能编程 64 网页游戏开发 64 游戏脚本编程 64 人机交互技术 32 运动捕捉应用技术 32 多媒体原理与应用 32 艺术类选修课 课程中文名称 学时 经典游戏赏析 32 中外美术史 32 互动艺术创新思维 32 西方新媒体艺术 32 Flash 动画创作 64 动画表演 32 动画运动规律 32 动画导演 32 中国民间美术 32 数字声音创作 32 摄影摄像 48 游戏设计伦理学 32 4.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游戏设计方向培养的毕业生应该熟练掌握游戏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具备作为游戏设计师从事游戏开发所需的专业能力。系统的专业实践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术,而且有利于培养从事该专业工作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工具的使用与实验技能、游戏产品设计与实现能力、评审与测试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过程管理与控制能力等。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项目实践、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在实践教学的各个可能环节中,尽可能地反复安排对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训练。 62 (1)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对游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实现起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得到设计的技术训练和能力培养,包括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用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游戏设计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对协作能力等的培养。课程实践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对理论过程的理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敢于创新。 (2)综合性课程设计 设立综合性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应用若干课程的技术与方法。这些综合性设计可以作为单独的实验课程开设,也可以作综合实习的一部分。 上节“课程体系”中给出的《游戏创作》课程是一门较典型的综合性课程,学生需要综合利用其他课程所学的知识,以团队方式完整地完成一个游戏项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补。 (3)毕业设计及其他 毕业设计是工程和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环节。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源于教师或游戏公司的开发项目,由学生独立完成以创新产品为主的游戏设计任务,提交完备的毕业设计阶段报告、美术设计、游戏策划书和游戏程序代码,并有完备的电子文档。 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校内或校外项目开发活动。其主要方式有: 1) 校内项目开发活动:高年级学生参与校内教师的游戏项目开发活动;鼓励学校或相关合作企业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学生研究开发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游戏项目的开发工作。 2) 校外项目开发活动:学校可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或研究开发单位参与游戏项目开发。 企业实习可以缩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培训时间,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企业实习的形式包括企业考察与调研、参与短期项目开发、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等。 应该鼓励有能力和精力的学生积极参与重要的学科竞赛,例如国内外的各大游戏设计大赛等,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很好的实践效果。 63 学校应该建立一定的评估与管理体制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过程控制提供合理的评估,从而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评估体制应该能充分激励参与实践教学各方的积极性,包括学生、教师和相关参与企业。 四、办学条件 1. 师资力量 (1)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带来相应的项目、成果和各种学术关系、知识,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兼职教授;其次,尽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条件,做到待遇留人,体制留人,稳定和吸引人才。此外,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专业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应有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有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的良性机制,通过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立健全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聘用和。 培养新世纪的人才,首要的就是必须培养和建立一支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本专业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本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10人,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不少于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5%,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应不少于50%。专职教师应不少于教师总数的2/3,兼任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本专业专任教师人数的1/3。专职教师应能独立承担2/3以上的必修课,其中受过较好业界锻炼的人数应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3。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每班在30人左右,每班须配备专业教室。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以1:12为宜。其中生师比=普通本科学生总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职教师数+兼职教师数/2。 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结构分布合理,专业梯队阵容整齐。 设有专业教研室,基本形成教学科研梯队,可以开展相应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创作活动,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2)对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 64 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对国家 和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术水平:应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能不断加速更新拓宽知识,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外语能力:能熟练地查阅外文资料,参考外文教材,基本具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鼓励 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 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2. 教材 教材选用要符合教学大纲或专业规范,基础理论课程,提倡采用教育部推荐教材、全国优秀教材或全国高等院校通用的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应采用反映本学科发展的先进教材,也可选用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相关教材,至少应有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为了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的能力,鼓励适当选用国外知名原版教材。同时,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如数学,游戏程序设计基础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经验,选择合适本校学生的教材。 相应的教材或参考书至少包括:(1)游戏概论 (2)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 (3)游戏创意与原型设计(4)游戏策划(5)游戏角色设计 (6)游戏场景设计(7)游戏程序设计基础 (8)计算机图形学 (9)游戏界面设计 (10)游戏动画设计 3. 图书资料 学校公共图书馆中应有不少于5万册与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应有一定数量的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科书,以及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 由于本专业发展比较迅速,各种相关知识更新得也比较快,因此图书资料的更新也应该与信息的更新同步,尽可能地购进一些有关当前新兴理论和技术图书与资料,并引导学生掌握上网查询和推荐资料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有更深的了解。 除了上述必备的图书资料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65 (1) 与游戏设计相关的艺术类专业书籍3000册以上。 (2) 与游戏设计相关的科技类、艺术类、人文类期刊20种以上,其中外文期刊5种以上。 (3) 有一定数量的教学音像资料。 4. 实验室 由于本专业要求,我们不但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所以建立完善先进的实验室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创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本专业必须具备专业计算机房、游戏创作实验室和项目工作室及其基本设施,设备资产生均在8千元以上,其面积为生均2.5平方米以上。须设立专业游戏开发实验室,且必须有专职的实验室人员。 5. 实习基地 本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光靠学校的实验室是不能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的。只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培养动手能力,因此,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创建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与各高校相关专业、企业合作,建立各种实习基地。不但能极大限度的给学生予以锻炼发展的空间,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还能为学科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所以,学校应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能结合科研或生产,为学生提供参观或实习的条件。 6. 教学经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专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由于本学科属于新兴学科,教育成本高,需要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200万元(不包括固定资产)。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每年正常教学经费不低于学生所交学费总金额的30%。 五、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遵照教育部制定的专业规范主要参数指标执行, 66 1. 本科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适当调整为4-6年。 学位:工学学士(游戏研发技术方向)或文学学士(游戏设计艺术方向)。 2. 在校总周数 学制以四年计算,则共有8个学期,每个学期包括考试在内,基本上都是20周左右,教学总周数大约为20×8=160周,寒暑假35周左右,在校总周数大约为195周。 3. 总学分 建议学分:160-215学分 根据对全国多所高校相关专业的调查了解,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来说,总学分要求160-215学分左右。同时,我们也以为总学分下限为160分左右较为合理。四年时间中,大四的两个学期因为涉及到考研或找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上课时间较少,因此在这两个学期内,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每个学期大致只能完成10个学分。这样一来,就还有140个学分需要在前6个学期内完成。140?6?24,平均每个学期完成24个学分。而一般来说,1个学分就是每周有1个学时的课,也就是说,每个周有24个学时的课,则平均每天有24?5?5个学时的课程。每天5个学时的课,既不会让学生觉得无所事事,也不会让学生被课程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我们认为总学分为160比较合适。 4. 各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 160个学分大致分配如下:公共必修课36学分,其中马列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15学分左右,英语16学分,体育4学分,大学语文、劳动、军训各2学分;专业课程85学分左右,其中包括必修课60学分左右,专业选修课25学分左右;素质教育课16学分;跨学科选课8学分;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论文10学分左右。 67 5. 学时与学分的折算办法 学时与学分的折算办法:未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时与学分的折算由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本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16-18 学时折算1 学分,集中实践性环节(含毕业设计)按每周折算为1 学分的方法折算。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课程的学时学分折算办法可自行调整(例如,体育课36 学时1 个学分) 68 六、附录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简述 数字游戏概论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从游戏的本质进行探讨开始,介绍电脑游戏历史以及发展方向,并从游戏类型、游戏平台以及游戏开发的四个主要过程(游戏设计、美术、技术、音乐)分别展开讲述,最后简要介绍游戏产业、、教育以及游戏文化等相关知识,使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电脑游戏的各个方面知识,对游戏行业有着系统的了解,为后面三年的游戏专业课程学习铺垫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游戏的本质以及发展方向;掌握游戏的制作流程;了解游戏设计、游戏美工、游戏音乐、游戏编程及游戏文化的概况。 数字游戏策划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从事游戏研发,游戏项目管理工作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包括游戏策划的职能和任务,策划的要素、游戏创意的实现,以及如何撰写策划文档及设计案等方面的内容,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游戏架构进行讲解和分析,同时包含游戏研发流程,游戏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针对游戏项目的具体实现方式,加入了基于游戏研发及运营项目的基础管理知识,全面介绍游戏项目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期更有效地实现项目目标。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游戏策划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了解游戏制作中策划与其他各个环节的分工与联系,熟悉游戏设计与开发的项目管理流程;了解不同类型的游戏架构,获得成功案例的经验;结合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游戏项目研发技能,具备团队合作、顺畅沟通的设计素质;并让学生站在管理和协调的角度,认识游戏项目的管理特点,学会如何管理协调游戏研发运营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让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具备有游戏项目管理的基础素质。 手机游戏创作 69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手机游戏的基本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手机设备上的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熟悉像素图的绘制,具备独立开发简单手机游戏的能力。本课程是游戏专业学生的专业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手机游戏相对其他平台游戏的优势和限制,掌握WTK编程环境,掌握J2ME编程语言,了解像素图的绘制,能独立完成一款简单的手机游戏。 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 一、课程简介 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主要介绍作为游戏开发核心——游戏引擎的相关技术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游戏引擎的作用,游戏引擎的主要技术、算法,游戏引擎发展历史及趋势,游戏引擎的实现原理,典型游戏引擎的优缺点比较分析。该课程使用一款有代表性的游戏引擎作为教学工具,教授该游戏引擎的具体用法以及和理论知识的联系,学生使用该游戏引擎能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游戏创作。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游戏引擎的工作原理,了解游戏引擎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其中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重点是客户端技术;使学生掌握一个具体游戏引擎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提交利用教学游戏引擎制作的游戏作品。 计算机图形学 一、课程简介: 计算机图形学是实现三维游戏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中主要讲授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算法。课程中首先全面介绍三维图形的处理流程,然后按流程系统地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计算机图形学处理流程中各个步骤及其基本原理,同时具备基本的图形算法实现能力。完成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一些计算机图形硬件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重要的图形学基础算法,具备用高级编程语言或着色器编写一些基本 70 的图形学代码的能力。 数字游戏角色设计 一、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主要从美术风格与造型设计的关系入手讲解角色设计的方法。通过分析经典的造型案例,讲述不同风格造型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对角色造型设计分析的能力,建立学生全面、正规的造型设计塑造观念。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加强学生造型设计的艺术修养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面向游戏美术设计的角色造型设计课程。通过讲解以及针对性的同步练习,训练学生在造型设计过程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商业操作的规范;能够掌握如何进行提炼、概括、夸张的造型设计方法。在了解各种不同的美术风格造型设计的特点与表现效果的制作技巧上,进行角色的造型设计,具备独创的角色造型设计能力。 数字游戏场景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是关于游戏场景设计原理与游戏场景绘制技法的课程,主要讲授场景与剧本的关系,怎样通过对剧本故事的理解去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艺术风格的游戏场景。绘画技法方面则通过经典游戏场景的设计为例子,对主要场景设计到局部场景设计,特殊场景设计逐一进行分析,并依此指导学生的练习作业,引导学生按游戏制作工艺要求来完成游戏场景制作。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其能根据剧情内容创作出最适合于剧情、最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场景。训练学生的游戏专业专门的绘画表现技法。(包括绘画风格把握与绘画技法表达二个方面)。熟悉游戏制作工艺的特殊要求,掌握游戏场景设计的基本语言,能独立完成游戏场景的概念设计。 数字游戏动画设计 一、课程简介 是游戏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从事游戏研发,游戏运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71 必须学习的专业设计基础课。该门课程同《游戏策划》、《游戏角色设计》等课程密切联系,同时也可作为游戏设计专业其他方向的实践课程。《游戏动画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时游戏动画设计的基础与要素,三维建模理论和技术,纹理的设计与应用、光照原理和应用、特效、游戏场景、角色的设计与制作基础等,以及学习如何使用成熟的游戏引擎,进行资源的导入和导出,文件转换,游戏输出等方面的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游戏动画设计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了解游戏制作中动画设计与其他各个环节的分工与联系,熟悉游戏动画的项目管理流程;了解游戏制作中相关的程序设计接口,熟悉3dsmax等三维制作工具的使用,获得大量成功案例的经验;并结合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游戏项目研发技能,具备团队合作、顺畅沟 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因此,除了系统学习专业工具外,通的设计开发素质。该 还特别要掌握实战技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强化案例教学的比重,将游戏研发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强化训练作为重点,紧扣游戏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具备相当的专业制作水平。 游戏图形编程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将从游戏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讲述游戏开发编程方面的基本常识,着重讲述如何利用通用的图形API(如DirectX或OpenGL)开发一款游戏,掌握游戏开发中各模块实现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从事游戏引擎开发、商业游戏开发等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游戏开发中各个模块是如何实现的,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如何编写程序代码,如何最终完成一款游戏的开发。该课程要求学生先修课程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等。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图形学基本理论,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72 73
/
本文档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 ...】,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