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关于高校红十字工作中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

2017-11-14 50页 doc 333K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高校红十字工作中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关于高校红十字工作中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超伟 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制定《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的依据所在,作为全国首批红十字模范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红十字会在不断完善其组织建设工作的同时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正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以上海高校红十字组织建设的总体出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探索和完善。本文以上外红十字会建设的经验为基础,积极探索高校红十字工作。“学校红十字会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共同参加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基层组织。在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上级红十...
关于高校红十字工作中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
关于高校红十字工作中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超伟 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制定《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的依据所在,作为全国首批红十字模范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红十字会在不断完善其组织建设工作的同时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正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以上海高校红十字组织建设的总体出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探索和完善。本文以上外红十字会建设的经验为基础,积极探索高校红十字工作。“学校红十字会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共同参加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基层组织。在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开展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活动。”这是《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为此希望可以从高校红十字学生分会出发,以点观面提出一些高校红十字发展的思路。全文从七个方面切入探讨,论点不分先后,但每个论点之间都具有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文章并没有过多探讨具体的基层工作,而是提出工作的思路,给予红十字同仁能有积极开展个性化工作的空间。想法不甚完备,还望共同学习、交流,为高校红十字工作共同出谋划策。 一、健全高校红十字组织架构管理 一个组织能发展的好,组织架构是基础。而对于一个学校的红十字学生分会,组织架构的建设同样是由上(校方、相关分管老师)而下(红十字会员)的,从职能部门(学生师资队、志愿者服务队)到学生管理部门(秘书处、宣传部)科学完善的。 对于高校红十字工作而言,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现场初级急救以及预防艾滋反歧视同伴教育的学生师资队建设是学生活动的重中之重。这支队伍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让新生一入学就了解红十字组织。由于这三个学生师资队是各校在市红会青少年部的统一培训下有能力、有基础去开展各项志愿活动,其能成为一个可以长期、往复运作的志愿服务,由学生会员服务于其他学生,从三大师资队开始发展时,组织架构就能很好地稳定组织运作,加强会员干事专项技能,从具体的活动开始吸引更多优秀会员加入这个师资队。 此外,对于组织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关于管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信息(平台)的管理。二是会员、干事与志愿者的管理。 信息(平台)管理同时也指线上信息发布平台的管理,如分会网站、SNS平台,将信息覆盖会员与同学的同时确保信息的发布恰当、积极向上、不会引起歧义。 而会员、干事与志愿者的管理包括:做好会员等级与核心干事考核、档案制作与管理,志愿者信息登记等人力资源与档案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市红会志愿者部使用好市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 二、深入学校建立全方面良性合作 红十字事业是坚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的,是一项伟大而有益于学生的事业,红十字组织是政府的助手,学校红十字工作必须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与学生会、团委保持良好的合作。由于各校的情况不尽相同,这里不做详述,但与校方建立良性的全方面的合作,获得校方的支持是有益于高校红十字工作的开展的。 此外,在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应当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这样有利于志愿精神在校园内的传动,能让红十字志愿项目在校园中有长期的发展。 1 三、坚持服务于青少年的个人发展 让其学会担当 高校红十字学生分会组织应当坚持服务于青少年的个人发展。高校红会是能够提供一个绝佳的实践平台给大学生培养自身能力、创新实践、实现个人价值的组织。 在相关技能上,鼓励核心干事尽可能的参与所有的红十字相关的技能培训。而针对会员应当及时全面的告知技能培训的信息,让每个会员有得知活动信息的渠道。 在管理组织的能力上,鼓励核心干事的主人翁精神,鼓励活动的策划与执行、组织的运行管理由学生来主要承担,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学生是有责任性的一个群体,在他们为自己喜爱的事业付出后,他们会特别关注自己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很多已经毕业一两年,甚至更多年的红会人他们还是会回到校园,他们不再做实际的事情,他们只想在场下看看我们年轻的师资如何传承他们留下的一切,给予他们支持。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 四、结合各学校特点开展特色工作 高校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与特点。红十字的高校工作应该结合学校的特色,开展特色活动。此外,应以学校的基础资源出发与会员的需求相结合,不搞形式化,真正让高校红会工作实效化。 五、努力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抓手 红会的高校工作应当努力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抓手。红会在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引领下、在活动中体现的志愿服务的精神能很好的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抓手,在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红十字的七项基本原则也是做人的原则,学生如能依此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德育教育也就有了具体的内涵。 在高校红会中应当积极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相融合。而红会本身并不致力于传统的德育,而是把这些融入到它的志愿、人道的活动中去,把他融入到组织文化的建设中去。 特别,在高校的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现场初级急救培训、预防艾滋反歧视等知识传播中,应当在普及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领大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理念的形成。所以在设计培训课程、讲座与活动是应以此为出发点,体现红会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六、承上启下发挥高校传送带作用 高校是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中转站,应当发挥好承上启下传送带的作用。高校红会应当积极接触在志愿服务、急救、艾滋相关领域等有突出表现的红会组织、社会组织、兄弟院校,积极学习,取长补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组织建设。同时,高校红会也应适当将学习的经验转化成学生分会能实际操作的形式,在市红会的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推广到初高中,让大学生能将创新的思路带到初高中的红会组织中去。大学生更可以在今后新的领域里传播他们曾今收获的一切。 七、重视高校红十字组织文化建设 红十字组织文化建设主要有红十字文化的理论研究与红十字高校工作的团队文化建设。 红十字文化的理论研究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而高校拥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平台和资源,高校红十字会应当重视红十字文化的研究,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从学生干事开始,从高校红十字发展这一较小的切入口切入,迈出高校红十字文化研究的第一步。 我们开始总是一群人,期望可以影响一代人,发出一种呼吁,为这个社会带去一些积极的影响。我们心中有一种叫做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像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我们就像挑灯的人,手里 2 的那盏灯不会熄灭,因为我们心里的信念一直都在,点亮了下一盏灯,点亮的还有一种信念,他们又会是如我一样的挑灯人,他们迫切想要点亮下一盏灯。我们的力量不在于十个还是百个,我们的力量在于我们用十盏灯点亮百盏,百盏会点亮千盏~ “一朝红会人,一世红会情” 红会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一样,有一种家的文化。这就是我们上外大学生的文化,是我们这群大学生的文化,大学生必将是红十字事业未来的希望所在~ 3 同一个世界 同一种关爱 ——浅谈如何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长效机制 上海市东升中学 陶姗姗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忘记和忽略灵魂的修筑,而修筑这座灵魂墙的坚定基石就是爱。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前人对于青少年教育的先见之明——“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所以在这个多元经济并存,多种文化共生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更应该用爱的教育熏染青少年,从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方面让他们学会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两纲”教育所强调的这种以人文本,与红十字会的宗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不谋而合。 作为学校,作为红十字青少年,我们能做的也许很少很小,但如果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长效机制,我们的力量和爱心就能积少成多,进而包围整个社会,让爱被他人感受,让爱在大家手中传递,让爱在大家心中流淌。 一、走进课堂,牵手校本课程 1、注重学科整合,丰富学习内容 小学的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的生命科学、科学、思想品德、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高中的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学校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一定要立足学校的实际。为了让红十字工作有持久性,有生命力,应该把它融入到教育、教学、科研中。各门功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红十字教育的人道、公正、中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原则,说课、评课中也渗透这种思想。每学年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比赛或举行教育教学论坛。做到平时关注,定期总结,把生命教育、人道教育、救死扶伤精神等思想自然地纳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2、构建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提到红十字,学生脑海里浮现的是个别字眼还是一幅幅画面,他们对红十字精神究竟了解多少,因为不了解所以参与率可能就会不高,如果他们真正了解了红十字运动起源、红十字标志含义和正确使用、红十字精神的内涵,红十字精神的原则、红十字会基本职责等,他们会对这项事业充满兴趣和信心。卫生老师开设红十字拓展课,普及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人道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心美德。 另外,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掌握一些面对意外灾难事故时现场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这能激发同学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4 3、召开主题班会,强调体验感悟 举办红十字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救死扶伤为主题的班会等,以小品、朗诵、知识竞赛、辩论会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红十字精神,介绍英雄事迹,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红十字会,指导他们如何做好红十字会的工作。 二、融入活动,凸显以人为本 1、以宣传为引领,让活动系列化 入会宣传:每年做好新生入会的宣传和发动工作,入会前,要进行红十字运动知识的培训、人道法的传播以及红十字法律法规教育,让即将入会的每一位成员都认识红十字会、了解红十字会,知道为什么参加红十字组织;成为会员以后,自己有什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入会时,要在红十字旗帜下举行会员入会宣誓,同时要举行会员证发放仪式,使每一位会员有光荣感、使命感。入会后,经常性的组织各类红十字活动,加深会员对红十字人道理念的认识。 讲座宣传:要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心理特点的红十字青少年,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预防犯罪,并有计划开展自救互救、关爱生命、艾滋病预防、远离毒品和远离烟草、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卫生健康和安全知识教育训练。 宣传栏宣传:设置红十字宣传栏,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张贴宣传海报,图文并茂。组织青少年开展以弘扬红十字精神为主题的绘画、征文比赛,不断丰富宣传栏内容。 校园广播站宣传:对于本校和校外的红十字救助活动,即时进行宣传报道,弘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班级宣传:各班级定期开辟红十字黑板报、手抄报,定期举行“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竞赛。在班级网页中设置红十字一栏,鼓励同学们做志愿者活动,做班级的小记者,记录下本班的红十字工作。 红十字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活动能收到实效。这种宣传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2、以节日为载体,让活动多元化 以“5•8”世界红十字日为契机,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红十字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学校布置橱窗、出版报、拉横幅、贴标语、倡议书,举办红十字知识、书画、手抄报、征文等比赛,营造浓厚的纪念氛围。扎实开展献爱心活动,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举办急救四项技术培训班等活动。这一天红十字青少年都佩戴红十字会会徽,在红十字会旗的引导下参加各项红十字活动。此外,学雷锋日、重阳节敬老日、寒暑假等节日,也是红十字活动的重要日子。 这些节日活动既是为了纪念,也体现了生命教育中“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原则”,生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又必须对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预防是为了发展,发展是最好的预防,合理、有效的干预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3、以志愿为抓手,让活动深入化 每学期举办会员和志愿者培训班,提高会员和志愿服务者的能力素质,大力发展注册志愿者,建立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核心队伍。 教师志愿者活动:双休日,义务为困难家庭学生补课;寒暑假,到社区义务担任青少年课外辅导员。利用6.14世界献血日,加大对“无偿献血、健康储蓄”及用血保证金制度的宣传力度,宣传“献 5 一还三还一”的奖励政策,从而促使更多志愿者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的行列。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骨髓捐献的宣传和参与活动,动员符合对象的志愿者参加骨髓捐献。 学生志愿者活动:“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十六字工作方针既是红十字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红十字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为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一助一”结对救助;到社区敬老院、护理院及空巢家庭与老人谈心、为老人服务等等。设立爱心基金,向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捐物献爱心。 4、以救护为平台,让活动专业化 开展急救培训班,普及急救知识。学习卫生救护常识,是进一步提高红十字救护水平和学生自救互救能力的需要,也是传播人道主义、拓宽红十字工作领域、体现红十字宗旨的具体举措。把救护知识普及和救护员培训与增强红十字青少年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紧密结合,定期组织举办“急救技术培训班”、“卫生防病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急救技术和普及健康保健常识。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突发事件中的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制定培训计划,开展五项包扎技术,溺水、触电、火灾等自救互救技术训练。通过培训,在校内建一支救护队。组织初级救护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让青少年会员充分展示救护技能,巩固学习成果,动员更多的青少年会员加入到初级救护培训的队伍中,锻炼学生的逃生能力和危难的应变能力,同时锻炼救护队的救护能力。 这种救护体现了生命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互动互补效应,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搭建了开放式的发展平台,营造出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两纲”,传递无疆大爱 “两纲”教育是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帮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生命教育。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国际主义精神教育等相结合,传播国际人道主义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连续性,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些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利用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充分借助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课外活动载体,让学生充分体验各项素质教育,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中提取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要义,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与活动中主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加以落实,不断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生命质量。 通过这些教育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红十字精神,并采取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把学校红十字教育和“两纲”教育推广到家庭,传递到社区,把这些实践活动和人文关怀授予更多的人,让这种大爱传播的更远、更久,更深~ 6 浅析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教育整合问题 上海市长青学校 付金平 红十会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救助事业的高尚社会团体,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核心的红十字精神符合当代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当然也应成为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第八条——“学校红十字会的基本任务”中指出:“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成为受益者、服务者和参与管理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需要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为此,学校在实施相关工作时,必须把红十字工作作为一个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系统教育内容加以全面整合统筹推进;只有这样,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才能全面、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现结合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实践,就相关工作中的教育整合问题作简要阐述: 一、任务整合 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根本任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普及知识、培养技能、弘扬精神。 其中,“普及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和现状和卫生与健康常识等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培养技能”重点在于发展学生自我保护、紧急救护以及从事相关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弘扬精神”关键在于用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 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逐步建立和发展“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等健康品格。 上述三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因此,学校要在工作实践中应注重全面挖掘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教育内涵,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将三方面任务加以整合,让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价值观领域得到同步、协调发展。 二、形式整合 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所以,红十字工作要避免教育形式的单一,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相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综合教育目的出发,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组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系列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一般会在学生中有针对性的组织下面三类教育活动:一是,红十字知识普及的宣传,如“红十字运动的历史”、“红十字会法”、“卫生与健康”、“禁毒和预防爱滋病基本常识”等;二是,针对相关能力发展的技能培训,如“包扎救护”、“紧急逃生”、“灭火器的使用”等;三是,以培养学生相关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如“募捐活动”、“义卖活动”、“社区宣传活动”、“敬老助残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以上三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各自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目标,不可有所偏废;并且三者之间是具有密切联系的。“认知——技能——实践”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且相互影响的过程;所以,学校在推进红十字工作时,也必须加以整合,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教育目标,适时地加以实施,使红十字 7 青少年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成为受益者、服务者和参与管理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三、课程整合 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 的精神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宗旨都具有丰厚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这就决定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应该和学校的课程建设,特别是德育课程紧密融合在一起,通过课程整合,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的教育内容完全可以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民族精神、健康教育、责任教育等学校德育内容加以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这里所说的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对红十字教育资源和教育内涵的充分挖掘和组织,将红十字相关教育活动进行课程化改造,让红十字教育成为学校的课程板块,使其从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能够按照课程的标准加以落实。红十字相关教育活动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学校课程,同时也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有了课程载体,让相关教育活动获得更加规范、更为有效的开展。 四、组织整合 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依赖于健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一般情况下,学校红十字理事会是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基本组织,而理事会管理和协调职能的有效发挥,需要通过学校内部组织整合来实现。 相关工作实践表明,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学校红十字理事会一般又校长或学校其他主要负责人担任;而理事会成员由学校有关部门(工会、政教处、教导处、校团委、少先队、总务处)负责人和红十字青少年学生代表组成。这样的组织机构,有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每年度,学校红十字理事会都会对一年的相关工作和活动做出全面安排。学校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具体负责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学校工会具体负责教职员工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导处负责课程的规划和评价、总务部门负责相关财物保障。如果,学校红十字理事会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就能够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 五、资源整合 学校红十字工作要取得理想的效果,绝不能只在校内闭门造车,而要放眼社会,通过红十字教育的资源整合,来获得外界的支持和教育渠道的不断拓宽和延伸。例如,邀请红十字会或医疗机构的专家做校外辅导员、与社区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时事开展公益活动等,都是必不可少教育资源,也是取得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例如,我们学校在2008年汶川5.12地震发生后,积极行动起来。有的班级同学自发动手折千纸鹤,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为灾区人民祈福。有的班级给灾区的小朋友寄去自己设计的明信片,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重建美好未来。同时全校同学积极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很短时间里,全校同学就捐了数万元的现金和大量的文具、书包。2008年的上海特奥会上也看到我校舞蹈社团同学的身影。另外,在汶川地震一年后的2009年暑期,我校组织学生文艺社团的8名同学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上海—都江堰少年儿童暑期欢乐快车”巡演活动,他们马不停蹄地冒着酷暑在当地6个灾民安置点每天演出两场,为2000多名灾区少年儿童送去了问候和欢乐。本次赴都江堰巡演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理解了奉献和生命的意义;在都市和灾区之间演绎了生命的真、善、美,弘扬了社会的道德与责任。 以上是就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的教育整合问题所作的简要阐述。红十字工作是一项充满情感的工作,具有的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工作,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育工作者特 8 别是学校管理者都应坚持把红十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领域,通过有效的工作实践,让学校的红十字工作更为规范、更为系统、更为有效,使青少年一代能够从小获得“关注生命、关注民生、承担责任”的情感体验,逐步建立起“尊重生命,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并获得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同步发展。 9 以红十字工作为载体 开展高校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 同济大学 徐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内容。2010年上海世博会顺利举办,让“小白菜”、“蓝莓”赋予了志愿者们鲜活的个性和形象。如何在高校通过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推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并通过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实践能力,是红十字工作者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同济大学红十字会从1988年起至今,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以“人道,博爱,奉献”为主题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传播红十字精神为主体,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志愿服务是红十字精神的体现与传播 志愿者服务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特殊人群、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是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是使他人得到关爱,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世界变得美好的一种理想和信念。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精神的精髓。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道主义是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以现代眼光研究人的状况、特点、前途和利益。博爱二字是出自《无量寿经》上的“尊圣敬善,仁慈博爱”, 奉献的“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 可见志愿者精神和红十字精神是一致的,志愿者以一颗博爱之心,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无私地为他人和社会奉献自己的资源,志愿者服务无不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志愿者服务是红十字精神的具体实施方式和传播途径。 二、构建以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为平台的志愿服务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有很多品牌项目,如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帮困助学、抗震救灾、敬老助残、社区服务等,同济大学红十字会通过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为志愿者搭建了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志愿者服务平台。 1、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有一支一百多人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每年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发放献血宣传资料,制作献血小常识海报,聘请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开设献血知识讲座等,让同学们了解有关血液方面的知识,消除思想顾虑,提高大家对无偿献血重要意义的认识,踊跃加入到奉献社会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另一方面志愿者服务队参与无偿献血全过程,从把献血场所布置得温馨和富有人文气息,到装扮成俏丽的血宝宝,帮助献血者放松心情,从细心地搀扶每一位献血同学坐下 10 休息,到为他们递上一杯温热的麦乳精,无比体现着一种关爱他人者被他人关爱的情景。每年暑假,无偿献血志愿者们还跟随流动献血车到五角场、人民广场等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2、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早在1997年就开展了主题为“伸出你的手,让生命延续”的骨髓捐献活动,2000年我校在上海市高校中率先发起了“点燃生命的希望——同济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在全市掀起了青年学子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高潮。之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坚持开展关爱白血病小患者、同济医院阳光小屋志愿者服务、圆白血病小患者登东方明珠之梦等活动,每年约有近百名志愿者加入到中华骨髓库的行列。志愿者服务队员吴明峰同学2008年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中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成功与广东一名同龄人配对成功,欣然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3、同伴教育志愿服务 同伴教育主持人队伍以预防艾滋病宣传志愿者的身份,通过“同伴教育”的形式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通过游戏、知识问答等活泼的形式传授给其他同学,每年参加同伴教育的同学有三百多人。每年“12?1世界艾滋病日”同伴教育主持人队伍还会举行防艾宣传主题活动。如防艾知识讲座、征集寄语卡、反对歧视,为艾滋病患者祈福,向社区居民发放“防艾”宣传资料等。 4、帮困助学志愿服务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一直关注学校来自老,少,边,西部地区的困难同学,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先后与定西、凯里等学校结对,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09年5月,我校红会开展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家园书屋”支援灾区重建爱心义捐活动,在都江堰灾区幸福家园安置点建立了同济书屋,全校师生共募捐书籍3000余册,丰富了灾区人民的文化生活。09年暑期,志愿者们赴都江堰灾开展“手拉手,心连心”关心灾区儿童爱心行动,将同济师生的爱心善款和学习用品捐赠给了5位家庭特别困难小学生。 5、急救培训志愿服务 为迎接2010上海世博会,我校红会成立了急救培训志愿者服务队,连续四年结合学校军训,对近二万名同学进行了现场初级急救技术的普及培训,让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自救互救技能。08年起,急救培训志愿者服务队与世博社会实践基地——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世博轴实践基地开展共建,定期组织大学生、研究生和医务青年奔赴世博会建设工地一线,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宣传演示急救知识,为世博会基层建设工人送去服务和关心。 6、抗震救灾志愿服务 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红十字会志愿者率先向全体师生员工发出倡议书,倡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行全校性大型募捐活动,全校师生一起心系、灾区慷慨解囊,累计捐款470多万元。志愿者们还参与了亲情陪护接送灾区伤员等活动,我校两名研究生成为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志愿者,赴都江堰志愿服务一年,帮助灾区人民共建家园。2010年玉树地震,在志愿者们的号召下,全校师生共捐款107万元。 三、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1、志愿服务与理想信念教育 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其精髓是弘扬助人为乐、关爱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所弘扬的“ 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具有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唤起社会公众的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认识社会 11 了解社会,亲身经历帮助他人的过程,体会被帮助者的感受,品味人生的价值,在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过程中,培养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品德,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志愿者服务中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比在课堂上空洞的灌输其效果要好得多。 2、志愿服务与生命教育 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开展的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预防艾滋病宣传、急救知识培训、禁毒 宣传等活动,不仅帮助大学生们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巧,提高了他们自救互救能力,也教会大学禁烟 生爱惜自己、尊重生命。大学生身在校园,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中长大,往往缺乏挫折感,遇到困难就消极沉沦,甚至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回避问题的方法。在当前大学生自杀案例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生命教育的命题已迫切需要解决,而红十字会的这些活动无疑是活生生的生命课堂教育,通过学生切身的体会和亲身感受来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培养其珍惜生命、爱护他人的思想。 3、志愿服务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志愿者服务,需要学生独立尝试走向社会,与人沟通,从设计活动方案到撰写工作总结,从经费落实到人员部署,都需要大学生走出校园,到实践中感知生活,从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亲自参与、亲身体验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志愿服务的过程和艰辛,还可以使他们开拓思路,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学以致用,应用社会,服务社会,这样即能够活学活用,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又能够在实践中总结不足,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动手等创新能力。 四、高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几点想法 1、与学校的育人工作相结合 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如何使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参与,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只有将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与学校的育人工作相结合,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成为人才培养的载体,有效地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丰厚的底蕴,才能使红十字会精神在大学生中心口相传,绵延不息。 2、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每个学校有独特的校园精神和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师生认可,红十字会工作中的同伴教育、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宣传、急救培训等志愿者活动既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形式同时具有一定的规模型和感召性,只要我们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打造品牌项目,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就能够使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3、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奥运会、汶川、玉树大地震、建国六十周年、世博会,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极鲜明的时代背景,志愿者工作就是奉献社会,离不开时代的发展。除了无偿献血、同伴教育等传统活动之外,还应紧密联系形势,开展富有时代感的主题鲜明的活动。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我校红十字会将当年的工作重心转向抗震救灾,在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设立捐款点,招募志愿者,募集捐款。2010年,我校将参与世博作为红十字会工作主题,成立了世博会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寻找长江七号”,与世博建设者开展急救知识培训,邀请世博建设者子弟到学校参观等活动,深受志愿者的喜爱。 12 4、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是做好红十字会工作的基本保障。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面对数目庞大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如何建立志愿者队伍管理体系,充分调动每一个志愿者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再如如何建立对志愿者工作考核体系,使之与德育学分相联系,如何打造志愿者服务精品项目等等。为此,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志愿者招募和注册制度,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探索一种符合我校特点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体系,才能使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 志愿者服务培养了大学生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红十字工作应不断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博爱和奉献,积极发挥红十字会组织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使其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13 弘扬红十字精神 推进学校道德建设 上海金融学院红十字会 在11月份的全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会议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要求,要加快创新和不断丰富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传播红十字活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人道理念;通过应急救护培训,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等自救互救技能;通过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平台,充分展示我国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这样的有力号召下着力推进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级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大力推进学校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建设工作的一部分。 我校红十字会,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献你我爱心,传人间真情”为行动口号,立足校园,面向师生,依照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开展工作,同时,围绕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办学思路,坚持以服务我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找准切入点,做好自身定位,配合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形成了红十字工作有利于学生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校园和谐的良好局面。 首先,始终坚持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作为决定我校红十字会工作成败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以理事会为核心,以学生分会和教工分会为两翼,校院两级、覆盖全校”的组织格局,发挥学校红十字理事会的积极作用,定期召集校红十字理事会,共商校红十字工作。将红十字会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之中,有明确的计划目标、具体的工作措施、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完整的创建档案,建立健全了红十字会工作制度体系,为学校红十字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时代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进程和人的荣辱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志愿服务在这一进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红十字会的成员们通过开展无偿献血、扶老助残、环境保护等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展示我校青年学生的风采,树立金院良好社会形象等方面,起到突出作用,推动活动不断向项目化和品牌化发展,在常规工作中体现特色,在特色工作中实现创新,有效形成 “普遍参与、喜闻乐见、意义深远、深入人心”的红十字工作局面。2010年度,我校红十字会在2008-2010年上海红十字先进集体与达标评选中荣获上海市红十字工作达标校和上海市红十字先进集体称号;我校红十字宣传部荣获由上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2008-2010红十字工作宣传版面设计制作比赛三等奖,并获得有上海市红十字高校工作委员会颁发的2010年上海市高校红十字预防艾滋病宣传短片比赛事件类最佳短片奖。2011年度,我校红十字会荣获由上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上海红十字示范校称号和先进集体称号。 再次,“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我国的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与世界通用的道德标准相一致,与中国五千年的道德文化精髓也十分一致。当前,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实践中,红十字会工作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所以,抓好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即成为红十字会工作的核心工作。我校红十字会坚持把人道主义教育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将红十字会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积极组织红十字会志愿者参加“红十字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走进自闭症儿童,把关爱他人的行为融入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 14 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阳光宝宝——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不仅给自闭症儿童带去欢乐,健康成长,逐渐懂得互助友爱,而且可以使我们的志愿者们用心体会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感受到一种生命的韧劲与张力,对于志愿者们也有一种激励作用;在“老克拉,新生活——大学生与孤寡老人结对”活动中,志愿者们作为老人们倾诉的对象,不仅帮他们驱散了寂寞,还使他们重新找回了“家庭”的温暖。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这一美德。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时带给他们欢乐,为他们孤独的晚年生活献上一份关爱。我们可以牺牲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换来他们不止一天的快乐,这也是我们活动的意义所在。同时我校组织师生开展的“学雷锋日”、“禁毒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急救知识培训”和“无偿献血”等活动,使师生的的思想得到了净化,道德得到了优化,情操得到了陶冶,爱心得到了加强,能力得到了提高。较好地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十六字工作方针,红十字会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红十字会活动的重要内容。 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在学校开展校红十字会工作,是为了配合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可行性措施和一种较为实际的辅助形式。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上海金融学院红十字会与上海市两纲教育相呼应,开展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帮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生命教育,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显性和隐含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充分借助各种志愿活动,不断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生命质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学校中宣传、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与基本原则,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贯穿学校德育工作、团队工作、生命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的有效载体;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座位定标;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健康校园的有力保障。 通过学校红十字会的活动,同学们明白了,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着,被人爱和爱别人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多关心别人将使世界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无论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红十字组织总能显出他非凡的作用„„红十字使世界充满了爱。红十字使生命有了绿荫,他像一颗颗插上翅膀的红心,朝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飞去,关爱着世界上每一个人。世界离不开红十字,生活离不开红十字。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红十字事业的希望和前途所在。建立长效机制、拓展新的途径、寻求新的发展,追求更高目标学校红十字工作更上一层楼。 15 学校传播红十字精神与生命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 赵美莲 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一个人的初中教育阶段正是身心发育的飞跃阶段,由少年进入青春期,生命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然而目前的社会现状是:功利化倾向往往忽视人文关怀,学校教育回避生命主题,青少年心理问题“危机四伏”,学校生命教育尚未形成体系,缺乏对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和可操作性的模式的探讨,红十字会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 的理念正是学生普遍缺乏的。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学校实施传播红十字精神与生命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学校实施传播红十字精神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校是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工作,是以红十字会组织教育为突破口,进而带动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的研究,同时辐射生命教育的其他内容(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开展有益的相关主题活动,进行生命教育有效性和学生生命质量水平的测量和论证,构建学校实施传播红十字精神与生命教育的有效模式。红十字会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 的理念,从情感、信念上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精神、培养人的个性、完善人的人格、促进生命意义的获得、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理想的形成、生命意蕴的绽放,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形成了以下五点经验: 一、生命教育以德育教育为平台,宣传红十字的生命价值精神 红十字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与生命教育主题有契合之处。结合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将学校的德育分为四个教育专题:中预年级——内孝外敬,启迪爱心;初一年级——文明诚信,博爱为怀;初二年级——协作责任、公正公平;初三年级——人格理想、价值核心。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相关的主题活动,将德育教育和弘扬红十字生命价值和精神有机结合,通过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把红十字会工作贯穿于学校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以人道精神提升学生素质,用博爱情怀打造校园文化。 (一)以加入红十字会仪式教育为抓手 新学年伊始,学校红十字会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橱窗及各班级黑板报等积极宣传红十字会知识,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招募新中预学生加入校红十字会。通过组织引领,开展红十字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让大家掌握相关的国际人道法、红会会法、红十字运动等知识,传播红十字精神,增强大家参加红会活动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师生们在红十字精神的感召下自愿填写,积极要求入会。在新会员入会仪式上,举行庄严隆重的入会宣誓活动,让会员体会并牢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并在今后四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去努力践行。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中预年级是初中阶段学生德育的关键时期,把“启迪爱心”的红十字的博爱精神和中预德育主题 “内孝外敬”的民族美德教育紧密结合,入心入行,利人利己,可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以教师的言行为榜样 我校在发动学生全员参加红十字活动的同时,努力做好新教师入会的工作,力争使每一位教师既是红十字会会员,也是红十字精神的积极宣传者、实践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今我校教师的入会率达到了100%。教师入会后,自觉参与学校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街劝募、 16 义卖等活动。学校组织的每次募捐,我校教师都慷慨解囊,带头捐款,对困难学生表达爱心和关怀。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老师的身影。我校有一支青年教师救护队,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这两支队伍经常利用节假日,为社区服务,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并到社区作义务辅导,宣传红十字精神,平时教学中,教师们义务为学生辅导,已成为我校的优良传统,他们的言传身教,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家长们的交口称赞,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到了如何在做学问的同时提高人格修养,学会做人。 二、传播红十字精神与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生命教育德育课程 学校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注重突出红十字精神的内涵,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广大青少年社会实践的内容,使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成为推进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载体。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关爱生命的内涵。生命教育的起点是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包括自己、他人和动物的生命,这正是人道和博爱的内涵所在。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动将红十字精神渗透于课堂教学,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基础型课程相结合 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开展比较系统的红十字知识教育。比如,我校语文教师在教《一件小事》时,启发学生去从最底层劳苦大众身上感受到人类所具有的博爱精神;在教《藏羚羊的跪拜》时,教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应该珍爱一切生命;在教授《岳阳楼记》时,教育学生要有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奉献之心。这种人道、博爱和奉献精神正是红十字会所提倡的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在健康教育课中着重对学生进行救护常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方面的教育;在社会课中对学生进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的传播;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辟心理松弛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救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自主和自我保护能力;英语、历史、地理、美术、科学等课堂也同样是宣传和实践红十字会精神的天地。为了能使课题研究更加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课题组在各年级推荐了一批红十字运动知识导向的电影和书籍供学生选看、选读,每位学生都撰写了书评和影评,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和交流,对红十字精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与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相结合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懂得生命的珍贵,我们结合课题的研究,把学生“自救互救与民防知识”拓展课纳入到生命教育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与训练。民防教学课程以人民防空和防灾减灾为主线,在民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消防知识培训(涉及消防常识、火灾预防、火灾报警、灭火技能、火场逃生、伤员救护等,要求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逃生基本常识,能够扑灭初起的火灾),做到疏散隐蔽训练与解散集合训练相结合,自救互救与体育保健相结合,防《核、化、生》武器与理、化、生课程相结合,预防《地震》与地理课程相结合,防《交通事故》与普法教育相结合,简易《防毒器材》制作与劳技课程相结合,撰写民防知识小论文与语文拓展阅读相结合等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充分掌握已学的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民防知识教育与训练活动,使学生受到外界潜移默化、正确引导、熏陶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规律,充分体现了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探索性、验证性、实践性。在活动中,由于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了发挥,自身努力的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对事物的兴趣不断得到激发和维持,从而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生存能力,提高学生对危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对艰苦与挫折的忍受能力,这对学生在今后的求学、求职上都有帮助,是当今学生的必修一课。比如在开展紧急疏散演练过程中,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伤害,如何做好自救互救、保护生命等知识也结合进去,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的能力,突出了平时防灾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自救互救技 17 能,从而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每次学校组织大型社会实践活动时,志愿者服务队都能发挥作用,一些意外伤害(如扭伤、出血、骨折等)基本上能进行初级自救互救,有的学生由以前在事故现场的围观者成为紧急情况的救护者,通过拓展课和研究课的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懂得了人应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三、传播红十字精神以丰富的各类校园主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内涵 红十字精神教育的行为渗透只有在长期的有目标的活动中才能实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红十字精神教育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开展了各种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珍爱生命的活动。 (一)自救互救活动 学校引进具有专业救护技能的救护指导教师,并拨出专款作为活动经费。除了平时开展初级急救、救护技能普及培训工作外,每年暑假还举办以救护技能训练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并在普及的基础上组建了,支训练有素的救护队,每逢“5.8”纪念日、“世界急救日”,校园内都会举办救护技能比赛。队员们熟练的动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在场观摹的同学们。有的学生在观后感中是这样写的:“只见充当‘伤员’的同学迅速躺下,等待队友的救援。哨声一响,救护队员争分夺秒,全力冲向‘受伤’的队员,打开医药箱,拿出三角巾,进行了包扎,其技术娴熟令在座的观众赞不绝口,我由衷地佩服他们。虽然他们是业余救护队员,但是他们的救护动作,简直可以和正式救护队员相媲美。”。的确,熟练的动作来自平时严格的训练,只有反复动手演练,才能在比赛中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一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你是否注意过,当事故发生时,是谁冲在第一线,是掌握初级急救技能的同学们~他们都是红十字会会员~这个庄严而温暖的称号,在我们心中树立了高大闪耀的丰碑,它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象征。”学生们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感悟奉献,这正是生命教育的内涵。 (二)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来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每年12月份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月,我们都会通过主题班会、编演文艺小品、举办预防艾滋病知识征文、创作漫画等形式,来宣传怎样预防艾滋病。我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上海市教委、美国MBA球星共同组织的与艾滋村孤儿零距离接触活动。 (三)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无偿献血,助人自助,储血一份,平安一生”是我校师生普遍认知的道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在以往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做到“三个辐射”:献血理论知识向深度辐射、无偿献血道德观向全校辐射、所学知识向家庭辐射。 (四)控烟、禁烟教育活动 我们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控烟、禁烟教育活动, 完善各类控烟制度,在控烟工作上形成自身的特点,通过控烟倡议书的签约,世界无烟日的活动的开展,组织“七个一”的宣传方式(即让学生“读一本禁烟的书籍,寄一封劝阻家长吸烟的信,接受一次禁烟健康教育,制作一张禁烟的电子小报,画一张禁烟漫画,编写一条禁烟标语,写一篇倡导禁烟的文章”)等,使学生从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为了防止因天灾人祸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避免学生伤害性事故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 18 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从2004年开始,我校每学年都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为了保障这项活动的有序进行,学校特制定有关本校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情况时,相关人员紧急疏散预案,这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进行人员疏散时,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必须遵守的方案。当警报或疏散命令发出后,全体在校人员要立即按照此方案,听从救援人员的安排,每个班按照学校规划好的疏散路线,排成单行,依次疏散到操场上的指定位置。通过紧急疏散现场演练,让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有序、迅速的引导师生安全疏散,目的是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性天气等紧急情况时能够逃生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学生通过突发紧急情况下参与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疏散演习,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并能把所学的技能带回家,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来增强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 四、用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行动诠释生命真谛,在奉献中升华道德素养 每年5月份的第2周是我校募捐、义卖周。老师们捐出自己的一日工资,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帮助身边困难的学生。每一次义卖活动都令学生热情高涨,各班早早布置好自己摊位,摆放着班级同学带来的各种物品,师生争相购买,都希望能奉献一份爱心。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献爱心的意识,又让学生通过义卖活动学会了节约,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情,师生们在奉献中体会“爱”的真谛,体现人生的价值。 每年5月8日,我校5支志愿者队伍都踊跃参加虹口区组织的劝募活动。师生志愿者身穿红色背心,手提募捐袋,穿梭在大街小巷,脚跑肿了,嘴磨破了,却没有人打退堂鼓,走上前去,一个鞠躬,一声“你好”,一抹笑容,用真诚的双眼望着对方,促使对方爱心解囊,许多志愿者在活动后都感觉到:“劝募的这一天过得太有意义了~虽然很累,但是接触并了解了社会,为社会尽了一份责任和义务,真正地感受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含义”。 每逢春节,我校志愿者的两支队伍——学生和教师,都要去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我们认识到组织学生帮助孤老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通过对孤老的爱心服务活动,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了他人的爱,不仅对自身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更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生命教育的主题。从“内孝外敬”做起,为社会奉献爱心,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学校还组织师生踊跃参加了雪灾、汶川大地震、云南灾区、千万人帮千家等活动。他们还深入特殊学校,热情关爱“特殊”孩子,与他们一起活动、交谈,将“心灵的光明”播撒开去。特别是我校与西部山区学校“手拉手、同发展”的联谊活动,通过捐书、捐衣、捐设备等,从物质到精神给予他们全方位支援,从而共同谱写了一曲博爱、和谐和奉献旋律。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境界。 我校红十字会活动能常年不断,关键在于活动内容的具体化、广泛化、形式新。大到人道主义的无私捐助,小到班内的小伤小病的治疗预防,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且不同年段有各自的活动内容和要求,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爱心在新华初校园里涌动,学生在给予爱和感受爱中茁壮成长。初中毕业生升学推优评选中,我校有的学生被名校提前优先录取,就是因为在综合评定中,他们有一张与众不同的“爱心大使”奖状。 另外,我们还将传播红十字精神融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之中,努力形成更为广泛的教育网络。教师让学生把有关传播红十字精神内容的课堂笔记等信息带回家,以家长学生互动形式进行信息传递, 19 学生笔记本上家长的留言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受到家长的好评。我校与社区建立了信息网络,签定了协议,组织学生定期到社区进行宣传,社区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从而密切了学校和社区关系,为共同担负起社会责任开辟了新途径。 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抓手,作为学校实施红十字精神教育模式的探索和突破,进而带动红十字精神教育的相关课程的研究,学生通过参加一些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爱心、乐于奉献和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的高尚情操,而且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健康的生理心理品质的形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十字会模范学校、“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校、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健康单位先进集体、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达标学校、上海市安全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无烟学校、虹口区文明单位、虹口区健康促进学校、虹口区民防教育特色校,上海市红十字救护技能比赛一等奖、上海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上海市民防知识竞赛二等奖、虹口区“我心目中的上海健康城市”征文优秀组织奖。 回顾课题研究工作的一年历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是从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方面而言,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更看到了在学校开展传播红十字精神的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充分认识到: (一)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工作,可以依托红十字会组织,将弘扬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作为生命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开展有益的相关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校是教书育人地方,可以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红十字精神教育这一平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充实和扩大红十字精神教育的各项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民防教学等,不仅有利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文化素质全面形成和发展。 (三)学校开展传播红十字精神的教育工作,可以结合学校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在指导思想上以珍爱生命为主导,以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保护人的生命与心理健康知识传授为特征,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各类教学活动,把知识的传授、伦理道德观念和文明健康知识等寓教于生命教育活动之中,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品质和文明卫生习惯与行为。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继续探索,把红十字精神教育贯穿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做出更多的贡献。 20 人道博爱暖校园 奉献创新铸和谐 ——浅谈红十字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 王 欣 多年来,我们在市、区红十字会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关心下,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大力推进学校红十字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人道博爱暖校园,奉献创新筑和谐”的学校红十字文化特色。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校红十字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它既丰富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又发挥着独特作用: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环境文化建设、完善了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建设、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和加快了校园文化的行为文化建设。 一、推动环境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我校在加强红十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认真实施了“以人为本,和谐育人”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思想,倡导特色,丰富载体。 学校十分重视红十字文化建设,环境(物质)文化建设达到“绿化、美化、净化”标准,为全体红十字会员创造了优美、幽静、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首先从整治校容、校貌入手,于2007年投入6.6万元专门兴建了“博爱园”,园中设有红十字主题雕塑和固定宣传橱窗,为师生营造一种全新的红十字校园的文化氛围;并专门把一幢教学楼命名为“博爱楼”,另两幢为“博学楼”、“博乐楼”。同时还建设文化长廊,每层走廊进行了精心布置,有宣传红十字知识的版面,有学生自己创作的红十字主题书画作品,有红十字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的橱窗展示等,凸显了特殊的学校红十字走廊文化。班级还设置了红十字专栏,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这一举措,又为“温馨教室”的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红十字文化建设中,我们努力做到“环境布置整洁雅致,件件小品蕴含智慧”,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校园的人、事、物、信息都无时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娓娓动听的说教;让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不断散发出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每个师生身上,使大家获得共同的成长。 二、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制度建设既是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又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保证,更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十分重视红十字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工作标准,完善各项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认真执行会议制度、入会登记制度、会费收缴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社会服务制度、档案、宣传教育制度等,自创的《学校红十字小组文化建设评价表》在学校构建的青少年红十字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们工作的法宝。 学校在红十字文化建设中,加强了红十字制度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校园文化的制度体 21 系,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我校近几年来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双拥”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浦东新区红十字模范学校、浦东新区节能示范单位、浦东新区绿色学校、浦东新区健康促进学校、浦东新区国际理解学校、浦东新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浦东新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浦东新区篮球项目传统学校、浦东新区科技特色学校。 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使我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标准。 三、促进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要实现文化立校,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系统,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指引作用。 我校在加强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红十字文化建设这一特色兴校,把“红十字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特色创建,并列为素质教育实验项目,《学校红十字教育的研究》被列为区级课题,把红十字会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和“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文化与素质教育主张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学校自创的“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及“博爱泽人、博学慧人、博乐怡人”的校训相融合,从而大大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建设,丰富了校园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营造了浓郁的红十字文化氛围。 正如一位一位班主任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总有一种精神,在蓬勃向上,总有一股力量,在寻求突破,总有稚嫩的生命,在努力成长„„当灿烂的阳光照耀我们的世界,当和暖的春风荡漾教育的时空,我们聆听到的,是无数生命之笋自由拔节生长的天籁之音,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交响乐章。”漫步进南汇实验学校校门,置身于我们师生亲手共建的融洽、温暖、和谐的良好的精神生态家园里,我自豪~我骄傲~” 我校在加强红十字文化的建设中,采取了“宣传教育”、“领导垂范”、“榜样示范”、“实践锤炼”、“教改提升”、“活动培养”、“环境熏陶”、“仪式升华”等十多项举措,以促进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来陶冶师生情操、提升师生修养、化育师生心智,从而塑造学校的美好形象。 学校还牢牢抓住升旗仪式和文明监督岗等活动载体,组织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参加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人文关怀,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的红十字文化建设促进了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使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达到了“优化、健康、文明、向上”的标准。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四、加快行为文化建设,提高师生整体素质 校园行为文化在校园文化的总体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有着极为突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在师生员工身上的具体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因此,我校的红十字文化建设,对于提升我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在加强红十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行为文化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明确人格育人目标,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红十字会三年规划》明确青少年会员的认知情感目标,丰富师生会员的实践体验途径,积极营造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青少年红十字文化行为和环境建设,丰富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我们积极探索红十字工作与学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工作载体,努力做到学校红十字工作有抓手、有载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22 (一)每年组织开展纪念 “五?八”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 (二)积极参与社会募捐活动。这些募捐有抗雪灾助学、抗汶川地震“六一”献爱心义卖活动;“千万人帮万家”2010博爱行志愿者行动;学校与致力学校的弱智儿童结对帮困;“携手人道,关爱生命”迎春帮困活动等。共捐善款近8万元,全部上缴区红十字基金会。 (三)定期举行红十字主题校会、班队会活动。 (四)积极开展宣传艾滋病预防,远离毒品、远离烟草等知识。近三年来,举办这类讲座4次,有5000多人次参加,上街上社区宣传10次。认真做好每周30分钟的健康教育,近三年来,健康教育的资料齐全。 (五)积极参与上级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有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对外交流等(接待釜山红十字会访问团、中日红十字青少年暑期夏令营)。 (六)组织开展“红领巾伴我迎世博,文明行动同成长”志愿者服务行动;组织教师参加市“探索国际人道法”师资培训,“五五”普法知识竞赛;开展“迎世博,铸和谐”校红十字电脑小报创作比赛;组织红十字班组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博爱在身边”帮困行动和征文活动;举行“博爱之星”优秀红十字青少年评选活动;举办“迎世博”师生救护知识、现场逃生演练等活动竞赛。加强对青少年会员进行人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红十字行为文化建设,一方面,调动了全体会员积极地投身到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积极履行主体义务,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又发挥了全体会员的自觉性,做出客体姿态的主动地接受良好行为文化的熏陶,摒弃不良行为文化的影响,不断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强化自己。 红十字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以教学行为文化建设为中心,着力于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的养成,积极引进激励机制,形成一种拼搏进取、乐于奉献的文化氛围,红十字文化的建设使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达到“师德高尚,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良好”的境地。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让这种作用体现在实现目标要求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敢于进行实践体验的勇气、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毅力和高度的自制能力,才会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前进,才能使学校的红十字精神教育实效真正得到提高,才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更大的作用~ 23 拓展学校德育工作新领域 加大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创新力度 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小学 方向红 我校于2001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纪念日成立了学校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博爱基金会”,制定了《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规划》、《学校红十字工作三年规划》。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红十字会以师生红十字常识教育和红十字精神宣传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学校教育管理和德育教育的重点,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点,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师生红十字主题教育和有红十字特色少先队活动。为进一步深化我校红十字的“爱的教育”工程,我们向社区拓展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并依托高校,“大手牵小手”,开展“敬老助残”、“帮困扶贫”、“爱心义卖”、“救护逃生演练”等爱心交流活动,让师生共同感受到一份责任、一份关爱、一种使命、一种情感。 一、课题的提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党全社会切实提高和正确认识对青少年“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形成强大的合力。2005年中国红十字总会、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2005年----2009年发展规划》,明确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发展方向。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是一致的。 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不但向青少年传播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则,而且注重学生参与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红十字以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宗旨,在青少年中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帮助青少年学习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技能。学校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活动都是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对于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发展背景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红十字会认为,青年只要加强组织领导,施以适当的训练,就能焕发出伟大的力量并首创了红十字青少年组织。此后,各国红十字会纷纷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国际联合会积极倡导,并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现在各国红十字会都把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师的赞助,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也承认其教育价值并予以积极支持。 目前各国各地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简况: 香港——注重为青少年会员提供各类培训,有急救、护理、安全知识、服务技巧、领袖才能等,同时注重提高红十字青少年的素质,培养爱心和服务社会的义务感。 奥地利——每个学校都有红十字组织。在学生中开展灾害救助、生存训练、自救能力培训(游泳、交通安全等)、健康教育、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等活动,开展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等。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很有特色,能针对哮喘、肥胖、残疾等特定人群举办活动,普及相关知识。 24 荷兰——为了保持红十字事业的连续性,非常重视发挥青少年的作用,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方法,吸引他们参与红十字会的工作。 中国——全国31个省市全部成立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各基层学校红十字组织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为学校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说:“我们和教育部联合表彰了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发挥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在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1月在中国红十字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纪念日,我校成立红十字会,并于同一时间建立了学校 “红十字博爱基金”。我们把红十字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师生综合技能发展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师生的安全健康教育相结合。2002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在市、区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帮助下,我们遵照红十字会的宗旨和任务,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不断充实和丰富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内涵。2004年12月,我校被上海市红十字会冠名为“上海市首所红十字学校”。2008年1月,我校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 三、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实践 (一)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从组织管理上着手 学校为了能保证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落实,建立了许多相应的制度,如:会议制度、学习制度、红十字卫生员训练制度、版报宣传制度、评比制度、收缴会费制度以及资料管理、服务上岗制度等。另外,我校还根据校处大学城区的优势,与大学红十字会联手,开展各类普及红十字精神和各类爱心主题活动,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与教书育人,学生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等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师修养、学生品行,同时将红十字的精神——“人道、博爱、奉献”,发扬光大,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红十字青少年教育的教育模式。 1、确立明确工作目标 意识情感目标——强化中国红十字发展和世界红十字历史知识教育,对每年的新会员做好宣传工作和入会工作,教会学生学习爱表达爱,让学生们人格健全,情感健康,懂得基本的做人道理。 行为能力目标——对每个会员进行不同年龄阶段的救护技能、突发灾害和避险逃生能力的培训,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爱他人、爱社会、爱一切生命”的各类红十字主题活动和《两纲》教育活动。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组织保证] 成立由校长任红十字会会长的校红十字理事会,党支部书记及其他班子成员组成的校红十会组织机构。每年发展师生会员,定期举行会员宣誓仪式。 [策略保证] 校内落实——组成校内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网络。 社区充实——和街道、居委会合作建设,并保持联络,取得支持。 上级监督——每年向区级红十字会递交,汇报年度工作情况,作好年度总结,并认真评 估每年工作状况,对今后工作提出思路和发展方向。 25 [机制保证] 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在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是责任者、教育者、志愿者。定期加强培 训和指导,从理论到实践,提供根本保障。 鼓励学生发展——组织学生学习红十字知识,体验红十字精神,学会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上 一切可爱的生命,是学习者、实践者、体验者。 家长参与引导——以身作则,为孩子“给一潭清水,树一面镜子”,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红十字爱心 动,是配合者、指导者、督行者。 活 [硬件保证] 活动经费——按《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依法管理使用经费,创立自己学校的《博爱基金 管理办法》,定期缴纳师生会员会费,并将每年的经费收缴和使用情况校务公开, 依法监督。 宣传保证——完善硬件建设,宣传红十字理念和精神。 (二)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从规范建设中展开 为了规范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我们结合《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和通知》的精神及《上海市中小学校开展红十字工作办法》的要求,拟定了《学校红十字教育工作章程》,修订了《学校红十字博爱基金章程》等,把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建设作为学校教育一项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 1、每年定期召开红十字理事会和发展红十字师生会员,制定《学校红十字工作三年发展规划》,从制度上保证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定期向教师宣传红十字工作的各项政策,自觉缴纳红十字会员的会费,从根本上保障了各类帮困基金的开支。每年的“爱心义卖”款项更是为学校的博爱基金注入大部分的资金。 3、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百年知识讲座、积极参加全国(包括市级)知识竞赛、师生上街宣传红十字精神、参加“五八”红十字纪念日活动、订阅各类红十字报刊„„全体师生从行动上、思想上贯彻红十字精神,落实红十字工作。 4、硬件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 建立红十字纪念墙——创始人亨利杜南和江泽民同志题词。 红十字精神高挂墙上——人道、博爱、奉献。 教学大楼有中国、上海、学校红十字发展工作的图文介绍。 规范创建师生红十字“爱心活动室”。 搭建红十字旗台,升红十字会旗和红十字校旗。 本市首座亨利?杜南铜像在我校落成。 „„ (三)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从主题活动中深化 “我们的伙伴,我来帮”,学会爱身边的人,从身边的点滴爱心小事做起。我们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校爱心义卖活动日,教工会员积极捐出自己的一日工资,学生会员们则会把自己心爱的学习用品、玩具或书刊杂志带来学校,开展别开生面的义卖活动。十年来,我们的爱心捐款近十多万元,全部用于充实学校的爱心基金。 26 1、师生会员积极参加各类红十字活动 组织参加市红十字会、市少儿住院基金办的“庆六一”大型座谈会,和谢丽娟会长亲切交流;成立本区第一支“学生骨髓捐献宣传队”。辅导员先后两次参加市“国际人道法”的宣传和培训,参与组织由市红十字会策划的了“中日红十字青少年体能拓展训练”,代表区参加“创建全国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的特色加分评比活动。学校有十七位教师会员加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学校会长加入宣传“遗体捐献”自愿者队伍。 2、与学校的德育主题教育相结合 校红十字会和德育处联手,利用法制宣传周和宣传月,借助德育教育阵地——主题班会课、晨(午)会课、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等,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帮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开展“创建无烟学校”的活动和“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依法治校的检查评比活动,把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与红十字的“现场初级救护和包扎”紧密结合,向外省市、市区各级学校做展示交流。 3、加强生命教育,师生共同培训 逃生和救护技能是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开设兴趣课和培训专题,加强对红十字师生会员的培训,看讲座、搞培训、实际演练,并以点带面辐射到全体师生会员。 《两纲》教育是近年内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制定详细的专题教育计划,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人道救助宣传”等,有力体现红十字精神的精髓,从而更丰富了学校红十字青少年的工作内涵。 4、参与自愿救灾,积极劝募 学校开展各类社会救助中,红十字青少年带头给灾区人民捐钱献爱心。“512”汶川大地震,我校在第一时间在红十字精神的感召下开展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募捐活动得捐款五万元。去年四月“情系青海玉树,奉献你我爱心”爱心捐款仪式又在校园里启动,共募捐善款2.3万元。 (四)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从社会交流中拓展 红十字爱的交流从小事做起,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学校周边的敬老院是我校红十字活动的实践基地。小会员在活动中开展爱心忘年交行动。每学期在党团员会员的带领下上门送爱心,和老人们结对子。 1、走进社区 学校委派优秀会员走访社区内特困家庭,还把关心社区“空巢”老人再一次纳入了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中,还主动上门问候,送去小会员们精心制作的千纸鹤,为老人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聆听他们的长征故事、抗战故事„„在互动交流中,送去了爱心,丰富了成长的经历。 2、融入校区 学校少先队结合学校红十字特色工作,制定出《爱的体验活动的研究》课题。学校重视通过中小队雏鹰行动落实红十字爱的体验教育。小会员们尝试去幼儿园为弟妹们上环保课,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校红十字会还多次与周边高校红十字会联手为外地学校的特困伙伴捐书捐物。学校红十字会结合科技特色工作,与大学环保社团搞起了手拉手工程,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爱自然”环保课题的研究。会员们从课堂中,从网络中,从大学生们的一个个案例中,了解了人类爱动物、爱环境、爱自然的重要性。 27 3、助学帮困 我校辖区内的大学与甘肃省定西市结对帮困已有十年的情怀。早在2004年6月1日,我们在外滩的陈毅广场进行了甘肃近百位特困优秀生与我校各中队的两地交流学习,校红十字会全权策划了“蓝天下的挚爱”手拉手启动仪式。2005年暑假,学校的党团员会员老师踏上了甘肃定西之路,参观走访了贫困山区小学、特困户,共捐书捐物3000余元。教师们感受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质朴与真诚,共自主募集资金15000元,捐助当地30位贫困学生完成5年的小学学习。在2010年5月底,我们再次迎来甘肃的优秀特困孩子,组织参观世博会,当一天我校的学生,参加庆六一的活动,进入我校志愿者家庭进行学习交流。近年里我们还曾经多次到安徽省、江苏省等贫困农村学校帮困助学,赠送电视机、录音机等捐助款近万元,帮助乡村小学能围上校墙,通上电,教室有灯亮;教师与乡村的孩子结对帮教,送上钱、衣物和书籍,给孩子们传递亲情和温暖„„ (五)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我们从培养责任感中提升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已经成为我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学校红十字会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在师生会员中重点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积极开展“爱心工程”活动。同时,在教师会员中开展“以爱对待学生,以礼对待家长”和“奉献教育事业一辈子”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会员的行为和师德,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 校红十字会与学校德育工作联手,利用法制宣传周和月,充分借助学生德育教育阵地——主题班会课、晨(午)会课、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等,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帮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开展“创建无烟学校”和“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检查评比活动,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与红十字的“现场初级救护和包扎”紧密结合,多次向全国、市、区学校做汇报交流。 我们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人”的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通过现场初级急救技能培训、红十字知识竞赛、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捐献宣传、志愿服务、上街募捐等多种形式,结合“爱心在社区”、“我心中的红十字”、特奥运动会的“你行我也行”主题升旗仪式、“参与世博”等主题活动,展示了我校红十字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奏响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题曲。我校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在落实“两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正朝着健康有利,有自校特色和创新目标的方向发展。 四、课题的思考 “实践证明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学生喜欢,家长赞成,社会也欢迎。目前,这项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选自全国红十字总会前会长彭佩云讲话)近年来,学校红十字会的工作在摸索中延伸,在实践中创新,它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丰富学习的经历,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博爱情怀,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了人格素养。 1、继续把红十字精神与“两纲”教育相结合——把民族精神教育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相结合,以生命教育来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红十字教育将实施——教育课程化、讲座普及化、与学科融合。 3、活动开展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师生活动全员化、先进人物示范化、知识教育常态化。 4、继续与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学会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感恩。 28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全民族道德水准的今天,国际红十字的根本宗旨和基本精神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依据。多年来,我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努力朝着“配合学校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成为受益者、服务者和参与管理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目标不断迈进。 29 极目致远 放眼未来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会 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成立于1968年,是一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有36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近160名教职工,全校师生员工 100%都是红会会员。我校于1998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2011年又创建成为上海市红十字示范校。几年来,在市、区红十字会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帮助下,学校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理念,全面推动学校红十字工作新进展,整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现将近年来我校红十字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与学校整体发展有机结合,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工作质效 我校整体发展定位在区级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自主创新、主体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实践“生成性课堂教学”、“生成性德育”中,促进师生“科学与人文相融,智慧与人格并举”,探索实践融合教育教学的“生成性教育”,即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运用生成性理念,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的及时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育活动,为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发展的教育形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素质的形成,为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容踏入社会,获得一生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成为具有大爱、尊重、责任、自主、健康、国际视野、鲜明个性特点和终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中毕业生。 “极目致远,放未来”是我校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致远”的本义为“致中和以达远也”,《中庸》篇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盲焉,中者,七情有郁于心也,和者,发而皆中节也”。“和”即“用”,“用”即“庸”,“中和”的意思就是一切教育活动都要顺应社会规律、自然法则和个性差异。我们的假设:如果我们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教师的教育行为,我们领导的管理行为都能从“人本位”的理念出发,使“人性”的冲突在与外在世界实践要求的整合中保持和谐,这就是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而红十字精神所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与学校文化、精神、理念与目标追求教育回归本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本质上是殊途同归,因此我校红十字工作在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指导下,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1、 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有效管理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红会工作,建立由校长任会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任副会长的校红十字理事会,由政教主任担任秘书长主管此项工作,心理、卫生保健教师任副秘书长协管红会工作。在校园内建立红会、红十字理事会、班级和教工共37个红十字小组的三级红十字工作网络,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红十字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与管理。 2、明确工作目标,保证专项经费 我校把红十字工作纳入了学校中心工作计划中,把红十字工作看成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学校的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学校红十字工作三年规划。同时学校加大红十字活动专项资金的投入,如2010年行政投入六万多元,行政资金保障和经费支持是红会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3、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常态管理 建立健全红会各项工作制度,现有的《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宣传制度》、《奉贤区致远高 30 级中学红十字组织制度》、《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会议制度》、《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活动制度》、《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社会服务制度》、《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会费收缴管理制度》、《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评比制度》、《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会费管理制度》、《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档案管理制度》、《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红十字会员培训制度》等制度,确保了红会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注重红十字常规工作的常态管理,定期召开红十字代表大会,通报红十字工作计划及红会工作开展情况;召开红十字理事会会议,研究商讨学校红会阶段工作;定期召开红十字专职小干部例会,明确阶段红十字常规活动要求与内容;加强红十字会小组队伍的建设,提高班级红十字小组建设力量;规范红会档案管理,红十字资料齐全科学;收缴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组织开展学校救护培训和主题活动等。 二、与区域、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营造浓厚氛围,提升文化内涵 1(与区域文化有机结合 奉贤是南上海文明的发祥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圣人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的言子,在青溪传道,筚路蓝缕,荒蛮海滨从此敬奉贤人,孕育出“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贤文化”。“贤文化”作为奉贤的文化之源,是具有区域特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我校结合《奉贤“贤文化”教育读本》,在教育活动中生动地体现了“贤文化”的精、气、神。精,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气,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气质、能力和素养;神,与“贤文化”价值追求相一致的形象与神韵。这是文化滋润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成长的高中教育各年级段中,融入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红十字精神教育全过程中,培育全校师生强大精神力量、优良道德规范。 2(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 我校传承“极目致远,放远未来”的文化精神,坚持“爱、实、创“的校训,充分发挥校史、校歌的作用,在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中不断渗透红会精神的教育,不断挖掘、丰富和发展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品位。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亨利.杜南雕像、红十字长廊、红十字活动室、固定的卫生宣传橱窗、校园网、朝露广播台、黑板报等途径大力宣传红十字知识和理念,在校园营造渲染红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氛围。通过升旗仪式、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会员进一步学习掌握红十字会的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目前我校学生会员人手一份《上海市红十字报》,学生会员对红十字会知晓率100%。 通过与区“贤文化”、学校文化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感染、影响教师和学生,形成胸怀民族国家的鸿达志向与高尚情操,不断超越自我,更好地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三、与生成性德育实践研究有机结合,搭建活动平台,弘扬红会精神 2009年4月学校进行了市教委规划课题及区级重点课题《高级中学生成性德育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我们认为:“生成性德育”,是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向与学生就相关德育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做出及时价值判断,对教育行为与思路进行机智性调整,以使德育过程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育德形态,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更加有效发展而开展的德育活动过程。 我们在探索生成性德育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红会活动的生成性,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重视生 31 成的过程性与实践性,借红十字会活动的东风,在不断调整活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不断生成。其目标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内容,更强调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途径,更注重红会宣传内容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与融通;其形式,更注重通过“生命叙事”,深化“体验”环节 ,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来提升红会活动的有效性,在红会活动中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在生成性德育的探索中,融入活动,弘扬红会精神。 “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从容的教育”,因此,我们把学校红十字工作与学校生成性德育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能力及终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创设德育工作的经验与实效,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新亮点。 1、“五.八”活动,有声有色 每年在纪念“5 .8”世界红十字这一重要的日子里,我校红会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举行一次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爱心义卖”活动、开展一次献爱心志愿者服务、举办一次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知识竞赛和逃生演练、组织一次红十字知识小报评比等。 2、远离毒品、预防艾滋 在每年“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我校利用升旗仪式、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横幅等在校园内营造 “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的宣传氛围,对学生进行禁毒、预防艾滋病的教育。通过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提高对毒品、艾滋病知识的认识,增强对毒品、艾滋病的防护意识和关爱艾滋病人的责任感。 3、人人行动,爱心奉送 每年学校积极开展“帮助大病学生儿童”专项募捐活动,号召全体师生为患病学生、儿童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社会的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近三年来,在“帮助大病学生儿童”的“博爱一日捐”活动中全校师生捐款总计:37413元。 当我们得知身边的季同学不幸患上白血病,面对凶恶的病魔和高额的医疗费用,其家庭不堪重负时,学校红会及时发起了“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的募捐倡议,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捐助汇暖流,短短几天的时间,就为季同学筹得善款 44274.2元,为病中的他送去了全校师生的一份关爱。 当四川汶川、青海玉树、西南地区等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时,我校红会又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为主题的向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活动,全校师生急灾区人民所急,仅汶川地震捐款达10多万元。 4、志愿服务、爱满人间 学校注重将红十字工作与“两纲”教育相整合,将红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与传承美德、感恩生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结合,从孝敬长辈做起,志愿服务,为社会奉献爱心,做一些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学校成立了“润心”教工志愿者服务队和“暖心”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以及36支红十字志愿服务小队,常常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等开展各种各样的爱心服务活动。如:“参与世博清洁家园活动”、“文明路口执勤”、“阳光之家”关爱智障人士、“红红火火过大年——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去敬老院为老人服务、上街义卖等,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2 5、培训演习、掌握技能 学校红十字会充分发挥体育课和心理卫生课主渠道的作用,进行“现场创伤、急救包扎”等专题培训,仅2009年,共开展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急救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1000多人。每年高一学生在区少年军校和东方绿舟军政训练期间,都会开展心肺复苏和急救包扎的培训。2010年9月,高一(11)钟愉同学获奉贤区红十字救护培训优秀学员称号。2010年12月,学校红十字救护队荣获奉贤区教育系统红十字救护技能邀请赛(高中组)二等奖。2009年10月和2011年11月,学校代表奉贤区参加“上海市中小学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知识竞赛和技能展示活动”比赛,荣获上海市一等奖。 为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我校每学期都精心组织全校性的逃生演练活动。结合演练,还邀请南桥消防中队官兵到校开展“学一点消防知识,多一份安全保障-----消防演练”活动,使广大师生不仅学到了常见的消防知识,掌握了应对灾害的基本技能,更强化了生命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6、参保基金,奉献爱心 几年来,我校将红十字活动和少儿住院医疗基金有机的结合,少儿住院医疗基金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口号,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和捐助工作,使我校少儿住院医疗基金的参保率到达100%,为此,学校被评为2005-2007年度上海市少儿住院医疗基金工作先进集体。 四、与和谐校园创建有机结合,演绎生命风采,形成品牌特色 在红十字会长年一贯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指导下,通过多年探索,红会工作成为我们学校的品牌特色,为谱写和谐校园作出了贡献。 1、红十字与心理健康教育携手,扬起生命风帆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红十字工作有机结合,一方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在各年级设置心理课程来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通过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危机评估、心理个案咨询等措施,使学生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2、红十字与师生情感交融,演绎博爱精神 学校积极开展“每一个爱的梦都会飞翔”的师生情感交融结对活动,包括校行政人员、党员教师、班主任、教工团员在内的每一名教师结对一名特殊学生,给与他们生活、学习、工作、心理等方面的帮助,此活动获2009年区教育系统“十佳”师德优秀项目之一。学校于2010年获区十佳师德先进集体。 在爱心奉献中,我校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个人与集体,如:我校廖军兰老师带病于暑期去四川灾区进行心理干预工作,受到了当地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2011年我校学生吴张珏因多年来无私帮助边远地区贫困学生的事迹荣获上海市“德尚风采人物”十佳好少年的光荣称号;2011年吴佳俊、张诗依获上海市“金爱心”学生称号;吴文倩等五位同学获“世博风尚好少年”的称号;2009年,陈静同学获上海市金爱心学生提名奖,高一(2)班获上海市金爱心集体提名奖;2010年,张红鹰、石红霞两位老师获上海市第九届金爱心教师评选二、三等奖。 3、红十字与校本课程建设相结合,普及红会知识 红十字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针对我校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自编了艾滋病教育、毒品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不仅在校本课程建设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通过健康教育课,促进学生对红会知识的掌握、领会,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33 学校红会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管理和学生社团活动中,做到“三保证”,即教材内容保证、师资保证、时间保证(高一、高二每学期四课时)。 五、近几年红十字工作成绩回顾 我校红十字会工作一路走来,一路发展,一路收获,一路播撒爱心,在上级红十字会的关心指导,在全体师生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累累硕果。如: 1、2010年5月,我校成功承办了“红十字与世博同行”---奉贤区纪念第63届世界红十字日宣传系列活动,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马强与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钱雨晴参观了学校红十字活动室,肯定了我校红会工作,并为校园亨利.杜南铜像揭幕。 2、2006年学校红十字会代表队获奉贤区中小学急救包扎一等奖 3、2006年学校红十字会获奉贤区中小学红十字工作一等奖 4、2007年学校红十字会获奉贤区中小学红十字工作二等奖 5、2008年学校红十字会获奉贤区中小学红十字工作一等奖 6、2005-2007年度学校红十字会获上海市少儿住院基金先进集体 7、2008年张玉萍老师获奉贤区红十字会先进个人 8、2009年10月,学校红十字救护队获“上海市中小学师生识险避险知识技能”比赛一等奖。 9、2010年9月,高一(11)钟愉同学获区红十字救护培训优秀学员称号 10、2010年12月,荣获奉贤区教育系统红十字救护技能邀请赛(高中组)二等奖。 11、2011年11月,学校红十字救护队荣获“上海市中小学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知识竞赛和技能展示活动”比赛一等奖。 12、2011年10月李龙权老师获 2006—2010年度上海市红十字工作先进个人。 我校坚信有市、区红会、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有兄弟学校的鼎力相助,有致远高中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认真学习并贯彻本次红会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总结和反思学校的红会工作,坚持走生成性教育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丰富生成性教育特色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体现生成性教育特色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嫁接支撑生成性教育特色发展的优质资源,不断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学校的办学水平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学校的红会工作一定取得更大的进步。 34 让“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伴随学生成长 ——金山区红十字会指导学校融红十字精神入德育的思考 金山区红十字会 近年来,金山区红十字会充分彰显红十字精神的内涵,有效地指导全区各学校红十字会开展一系列扎实而有效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将红十字精神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这里,我们仅仅以上海市枫泾中学为例做一简单阐释,希望得到业内同仁的指正。 一、创建上海市红十字示范学校的思考 从2007年开始,金山区红十字会指导枫泾中学不断提升办学理念,逐步探索“用美丽的教育造就美好的人生”的教育理想,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 为了实现教育理想,需要相关的思想道德作为载体配合推进,该校重视美学知识、心理学、课改的理念,不断重视以人的发展为本,而最终又将落脚点放在一个“爱”字上。我们认为,这种提倡和践行,同样符合红十字的精神。 红十字运动奉行的七项原则和提倡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所体现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已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红十字会无论是以往运动发展的历史轨迹,还是未来事业发展的趋势,都需要这种精神,而该校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中。 在区红十字会指导下,枫泾中学领导和老师们的认识不断深化,认为坚持红十字会的宗旨和原则,可以启迪爱心、净化灵魂,发扬传统美德,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促进全校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该校红十字会于2010年申报市红十字会示范学校,将此作为学校实验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使红会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系列化、人本化的轨道,并努力结合学校实际,实现“艺术让人成为人”的教育追求。2011年,枫泾中学红十字会命名为上海市红十字示范学校,成为金山区开展红十字活动的一面旗帜。 二、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枫泾中学红十字会对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有成功的喜悦,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领导重视,为学校红十字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健全红十字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 学校将红会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项目推进,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隆重举行学校红十字会换届选举工作,强化了学校红会的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组建了由校长任会长、分管领导任副会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理事的领导机构,为学校红会的发展强化了组织保障。 2、建立完整、行之有效的学校红十字会制度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该校红十字会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9项规章制度,使该校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3、丰富学校红十字会的活动阵地 学校设立了红十字会活动室,确定了红十字会宣传的固定场所,有展示区域、宣传橱窗、专用黑板报,开辟了枫泾中学广播台和闭路电视系统红十字会栏目,各班级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每学期组织一期以红十字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评比,学校红十字会和各班红十字小组充分利用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活动收到实效。 35 (二)宣传广泛,赢得红十字会会员的了解与参与 1、组织开展现场应急救护培训活动 骨干队伍的培养是开展红会工作的重要手段。学校红十字会每年组织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比如,2009年暑期,开设了《红十字法》、《红十字会章程》等内容的学习课程,并讲解、操练了止血、溺水、触电、煤气中毒、中暑等现场急救知识和方法以及火灾、地震等特发事件的逃生要决。 2、利用各种活动阵地开展宣传教育 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学校红十字会的工作职责之一。为此,每年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饮食卫生、课间活动、体育运动、消防、财产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并专门开设了交通安全的宣传橱窗。 学校指定学校红十字干部(老师)负责对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预防、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的教育,通过图片展、讲座、宣传栏、印发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 为了让红十字会会员及时掌握红十字会发展动态,学校红会订阅了《博爱杂志》、《中国红十字报》,为每班订阅了《上海红十字》报刊。 积极做好少儿基金的宣传工作,全校学生少儿基金参保率100%。同时也按时收缴红十字会员费。 3、重视开展国际人道法教育与健康教育 学校红十字会把国际人道法教育与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做到时间、师资、教材“三保证”。 2008年选派出青年教师何薇参加市红会组织的《国际人道法》培训,近两年来,以讲座的形式,统一安排时间,在预备年级、高一年级新生中开设六次普及性讲座,确保红十字基本知识与《国际人道法》教育落到实处。 (三)活动丰富,更好地诠释“人道 博爱 奉献”的精神 1、精心组织好“5•8”世界红十字会纪念日活动 “5•8”世界红十字会纪念日,学校红十字会精心策划,力求在气氛上、效果上、内容上将校红会工作推向高潮。亮出会旗,组织红十字青少年上街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红十字知识;开展以“保护生命和健康、红十字与世博同行”为主题的黑板报展示活动,宣传红十字常识及学生防灾避险知识,不断提高红十字青少年避险自救能力;组织红十字青少年观看红十字宣传片,了解红会知识,同时,开展红十字知识竞赛,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性。 2、结合地区资源,精心设计红十字特色活动 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在校内外开展富有地方、学校特色的红会活动也是该校的特色之一。该校地处枫泾古镇,学校的美术教育是一特色项目,80%的同学都是通过美术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为此他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计活动。 利用“十•一”黄金周的假期,根据枫泾旅游人群特点,在枫泾的“三桥”景点,组织红十字青少年会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佩带红十字袖标,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小孩进行重点帮扶上下桥,受到了来往行人的一致好评。 学校摄影爱好者--高一(5)班的徐倩倩同学的摄影作品《助老》荣获2009年红十字青少年“博爱在我身边”绘画摄影比赛中学组二等奖。 高中部的红十字会员,结合学校美术特色的优势,引导鼓励学生将平时乐意助人为乐的画面,用素描、速写、水彩绘制,在迎世博的日子里,“扶盲人过马路”等精彩的画面,体现了中国红十字青少 36 年博爱助人的宽广胸怀,她们的每一幅画就是她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3、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点燃爱的圣火 组织党员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全方位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特殊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积极开展各类捐赠活动。教师积极参加义务献血,超额完成献血指标;青少年会员积极参与敬老助老活动。 红十字青少年的社会服务活动,增强了学生会员的红十字意识,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塑造了助人为乐、敬老助残、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陶冶了情操;体现了红十字会员和红十字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道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 三、枫泾中学开展红十字工作的经验值得推广 我们可以看到,枫泾中学红十字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立足于学校实际,从学校特色出发,将红十字精神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既培养了学生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又使学校德育工 作找到了一个坚实的落脚点。无论从操作层面上,还是领导组织上,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7 校园红十字会建设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戴伟健 今年是上海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我校红十字会走过了短短的四年,历经两次搬迁,虽然发展时间短,但是通过4代红十字成员的不懈努力,学校的红十字会组织已经初具规模:有指导老师和红会会长牵头,下设有秘书,文档,志愿,同伴,急救,宣传,外联7个部门,部门内由部长,副部长和干事组长组成。除此之外,在每个院系内还招有红十字会会员。整个组织分工明确,实践证明我们的组织是有效的,成功的。 今年又是新的一年,又有许多新的血液加入到了我们校园红十字会。人员的增多带来的不仅是发展,更是对组织本身的挑战,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校红十字会在最近一两年的发展逐渐走进了瓶颈期,校园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和群众基础都基本没有变化,开展活动的形式也逐渐单一,有些同学甚至对红十字会一无所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尽管学校红十字会上层组织发展日趋完善,但是红十字会开展的活动归根结底是面向广大的学生。虽然各个院系都有红十字会的成员,但是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的他们就如同散沙一般,再加上这些会员对校红十字会缺乏了解,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所以很难成为红十字会的基层力量。红会会员亦是如此,更何谈普通学生。其二,学校红十字会举办的活动一成不变,每年基本上都是那几个话题,艾滋病宣传日,献血献爱心,急救包扎。这些活动本身就属于公益活动,参加过一会后就失去兴趣的。这样一来红会的活动就成了给大一新生的活动了。而且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只是单纯凭借自己的热情,而不是靠活动自身的吸引力,这样的活动很难办得有规模有影响。其三,红十字会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每年的几个固定时间搞宣传,在学生心中缺乏持久的影响力,让同学产生了一种对红十字会的错觉:平时总是在幕后,一到艾滋病日才会现身。单调,被动,没有持久的影响力,这是校红十字会发展的瓶颈的原因。针对以上三点问题,我制定以下三个方案: 第一,加快加强院系红十字会组织结构建设。在每个院系都设立一名院系分会长,负责院系内红十字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院系红会与校红会的联系沟通,分会长下设一名志愿队小队长和急救队小队长。分别负责协助分会组织活动和组织急救包扎培训。如果院系发展好的话还可以成立外联部和宣传部等部门,拥有自己的资金和宣传,这样的话就可以充分调动院系红十字会成员的积极性,挖掘基层同学对红十字会的热情。 第二,充分挖掘红十字精神内涵,开展多种形式的,多种内容的活动。在继续发展传统活动的同时,发展一些具有红十字会精神和时政活动,例如针对近期发动的局部战争和灾难开展反战宣传和人道主义活动。世界粮食日等。这些活动具有时代气息,而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的形式方面:多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例如在宣传现场可以加入舞台表演,例如相声,小品,舞蹈之类的。在口头宣传的同时加入视频和音乐,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此外发放传单的范围不局限在活动点,可以深入宿舍和食堂宣传。总之,进行的活动一定要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这就是活动的目的。 第三,如何在非红十字宣传日保持校红十字会的影响力。简单的说就是让同学们感受到校红十字会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简单的办法是搞宣传横幅和校园广播。前者,可以在红十字活动少的月份,在学校人流大的地方悬挂宣传标语。为了节省成本的需要,在进行红十字活动的月份可以把宣传 38 标语提前挂出,活动结束后推迟一些日子收回,提高宣传标语的利用率。后者,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介绍红十字会相和一些红十字会小知识。除以上两点外,多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也可以增加红十字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下面谈一谈校园德育教育与红十字会的联系: “人道,博爱,奉献”,是我红十字会一直倡导的精神。“人道”,就是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说直白一些就是一种救死扶伤的正义品质。 “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即使对方是远在异国他乡的素不相识的正在忍受灾难的人。而“奉献”则是一种对集体,对他人的无私付出的精神。这些品质正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重要一课。学校的德育教育正是要想大学生传达这些人生课程。则这里,德育教育的内容与红十字会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学校和红十字会可以共同搭建一个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平台,在受教育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红十字精神的真正内涵。此外,红十字活动可以深入到基层的政治课堂,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来宣传红十字会精神。这样以来,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接受德育教育,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红十字精神的熏陶,这样于学校于红十字会于学生都是有益的。 生命重于泰山,红十字会倡导救死扶伤的精神,同时,红十字每年都会在学校开展急救包扎培训。在面对日益紧张的校园安全问题下,我们红十字会必须加大培训力度,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急救包扎培训。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红十字会可以借助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或者是安全检查的时候向更多的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减少悲剧的发生,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这是红十字会服务校园学生的一种重要使命。 学校的红十字会不断的发展需要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校园红十字会的壮大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就是更好地深入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生基础,这样才能增进双方的了解,共同促进,达到双赢。 39 谈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重点与实施途径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 方 屹 我校红十字会自99年建会以来,充分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坚持红十字会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是红十字会履行的七项职责之一。红十字会组织进校园,通过深入开展人道主义教育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组织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在帮助红十字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生命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红十字会组织进校园,不仅应该,而且十分必要。近来,由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个别的负面现象,诸如“红十字会万元餐”、“郭美美事件”、“学校学生被强制加入红十字会”等等,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于红十字会组织的批评与质疑的现象,其公信力和社会形象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红十字会组织应当如何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开展工作,如何通过更加积极的宣传、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沟通、增强社会透明度,以期达到深入人心的目标。 一、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重点 红十字会与政府之间既不是隶属,也不是对立。“这是国际的通行做法,像盖茨基金等,他们都和政府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很好的资源。”新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认为,红十字会是一个独立的人道组织,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依附于政府而存在的。” 但是学校红十字会是在学校行政框架下建立的,并受到学校性质影响的一个松散型组织,他的象征意义、教育意义远大于其实际的功能,学校红十字会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发挥作用。 1、进一步加强红十字的基础宣传工作,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红十字工作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提升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红十字会作为三大国际组织之一,它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民族种族的界限。红十字会组织的人道救助工作充分体现出志愿性、义务性的高尚特质。其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奉献精神符合社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与国家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相得益彰。发展红十字事业,弘扬红十字精神,是对人类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应当开辟专门的宣传窗口和教育途径,常态化、系统地进行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青少年在了解红十字会性质及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加入其中,参与活动,成为红十字精神的支持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2、坚持把红十字工作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推进红会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红十字精神紧密契合规划纲要的根本要求,红十字工作应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学校红会工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3、巩固优秀的品牌项目,不断创新和丰富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传播红十字活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人道理念;通过应急救护培训,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等自救互救技能;通过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平台,增 40 强红十字活动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巩固优秀活动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丰富活动载体。 二、学校红十字会开展青少年工作的主要途径 立足学校特点,积极探索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落着点。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根本宗旨,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为工作方针,围绕“弘扬博爱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达到“崇尚人道,培养爱心,关爱互助,服务社会,珍爱生命,体验幸福”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健全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机制 学校红会的组织机构是规范开展红十字活动的根本保证。一般情况下,各学校红十字会的会长均由校长担任,秘书长由工会主席或德育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理事会由学校主要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红十字青少年会员代表共同组成。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为学校红十字会开展工作提供和创造多方面的便利条件。规范开展会员入会申请、宣誓和会费收缴工作,通过红十字会自身的工作增强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避免出现摊派和片面追求达标率的现象。 2、重点抓好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与普及 青少年是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的主要对象。针对青少年特点,把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融入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栏、校报、网络等宣传阵地作用,切实扩大传播工作的覆盖面。在“5?8”前后,集中组织青少年会员开展“关爱生命、奉献爱心、扶贫济困、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红会组织及红十字精神的认识。 3、深入开展红十字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积极动员和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组织,成立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工作站。联合学校共青团组织,从学生实际出发,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如雏鹰假日小队、社区公共卫生、孤寡残障人士的慰问、交通安全宣传、学礼仪做文明市民等,为青少年志愿者提供实践红十字精神的社会平台。 4、继续做好救病济困助学工作 继续普及红十字少儿住院基金工作,落实各类病患住院医疗费用的结算,让更多的红十字青少年从中受益。结合目前校内实施的国家助学、奖学政策,针对学生校内突发意外伤害事故、重大病患,及时联系上级红十字会,寻求各方力量的支持,为学生及家庭提供必要的救助。协同学校工会、团委等组织,形成有效的捐助网络,共同关心贫病孤残青少年的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生命的绿伞。针对学校外地日渐增多的外省市农民工子弟、对口援建的都江堰、新疆班学生,及时向上级红十字会汇报学生的情况,募集社会资源,开展针对性捐的资助学活动,有效提升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 5、着力于救护知识普及和救护员培训 结合学校自身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争取在区红十字会的协调帮助下,将救护知识普及和救护员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开展红十字会员技能证书考核制度,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学校第二课堂、共青团相关活动,努力把救护知识普及和救护员培训办得趣味盎然。融知识教育和技能提高于一体,不断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6、鼓励青年教师自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 重视普及自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医学知识,重视培养青少年树立自愿无偿献血和捐 41 献造血干细胞的科学意识,要重视提高青年教师对自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识程度,在倡导自愿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参与捐献活动。特别是在符合条件的人群中,有序渐进开展无偿献血和捐助造血干细胞的申报、登记工作。 7、适时开展关爱生命和青年同伴教育 结合学校德育课程和“两纲”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远离烟草、远离毒品等健康教育,结合我国国情及有关政策,把握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适度开展青年同伴教育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诸如网上竞赛、参观禁毒馆、征文等,学习防艾、防毒、禁烟的知识,不断增强抵御侵害和自我防护的能力。 8、抓好红会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管理工作 教育红会的经费来自于学生会员,用之于学生会员。学校按照年度预算,确保红十会工作的基本经费。建立红十字会专用账户,按照细目管理好各类经费的使用。做好年度发展新会员和收缴会费互助金工作。特别是专项捐款的使用情况,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对募集的款项数目及使用去向,必须通过公开的渠道向公众进行说明。 大力发展红十字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重视发挥红会组织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红会干部队伍素质,不断增强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2 整合资源 彰显特色 发挥红十字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松江区红十字会 钱燕娥 随着社会文明发展与科学进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十字会所尊崇及弘扬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正是人格中最本质的体现。近年来,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红十字工作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已赋予了新的内容、增添了新的形式。它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创建和谐健康校园文化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因此,有效整合、创造氛围、不断创新是促进学校红十字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开展宣传教育,把传播红十字理念与学校思想教育相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弘扬红十字理念是一笔良好的教育资源,红十字会的使命、性质、精神及历史渊源本身就是一部深刻的教科书,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帮助弱势、维护和平,这种引导与学校教育所提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健全人格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在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本着积极、自愿的原则,把红十字理念传播作为实施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爱心教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抓手,以各种纪念活动为契机,以课堂教学、班队活动、板报橱窗、电视广播和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传播人道主义思想,从小培养学生博爱之心、奉献之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参与并在实践中感受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快乐,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把传播红十字理念与学校思想教育相结合,使之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爱心得到培育,能力得到提高。 二、提升生存技能,把开展救护训练与安全健康教育相结合 学习现场初级急救与逃生知识,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救互救技能和提升生存技能的需要,也是传播人道主义、拓宽红十字工作领域、体现红十字宗旨的具体举措。因此在开展救护培训活动,要做到二个结合、一个深化。二个结合,第一个结合即把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与逃生技能知识培训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救互救的安全意识与能力,在灾难与事故发生时尽量减少伤亡。第二个结合即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在进行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学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四建”(健体、健心、健学、健美)、一强(自我保护能力强)的二十一世纪健康文明的新型学生。根据学校培养健康型学生的要求,开展救护培训适应学生日益增强的自我保护、自救互救的需求。并以“学会生存”为目的,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生存技能、感悟生命价值,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一个深化,即深化其工作。与发展红十字组织相结合。通过培训,宣传红十字精神、弘扬人道主义,体现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红十字宗旨,吸引更多的人了解红十字、信任红十字、参与红十字活动,增强了学生红十字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弘扬红十字精神,把红十字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工作重心,是红十字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红十字活动的重要内容。把开展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43 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的有效途径。许多学校一直坚持以敬老助残、开展社会服务为载体,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内涵,在学生中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定期组织会员开展慰问孤老、帮助身边的残疾学生、为贫困生捐款捐物、探视重病教师和学生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爱心活动连绵不断,红十字理念永驻心头。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学校教育在建设和推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中,红十字这一载体提供更多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感受社会责任和自身价值,它已经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平台。 四、建设和谐校园,把红十字工作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红十字工作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风尚,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认识,净化校园风气,形成和谐发展、博爱奉献的校园,也是成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两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在不断加强学校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要坚持红十字会工作与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深入开展红十字工作,能够大大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内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不断繁荣的历史时期,红十字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建设中可以利用并不断发展的教育资源,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迷人的光彩。只有不断整合资源,彰显特色,才能更好地发挥好红十字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开创青少年红十字工作新局面。 44 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提高红会工作实效 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红十字会 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始建于1958年,因香港绅士宋惠德先生捐赠文英楼而得名。近年来,学校秉承“为了每一个人和谐而全面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在“体验成功、快乐成长”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构建365学生成长课程,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连续六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在创建上海市红十字达标校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全局下思考、整体性设计、融入式推进、个性化突破”20字工作策略,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融入365课程架构,以课程化实现红会工作无痕化发展。 一、 红十字教育纳入学校课程 在创建素质教育实验校过程中,我们以《绿色宝典365》校本课程为龙头,促进学校科技环保特色的形成,《绿色宝典365》一度成了文英代名词。随着创建普陀区素质教育先进校三年规划的制定,我们越发觉得《绿色宝典365》的局限性,孩子的快乐成长应以课程为基础,但不能只依赖一门课程。于是,我们从《绿色宝典365》出发,开始了365成长课程的整体架构。 “365”取自于一年的365天,旨在满足文英每个孩子365天快乐成长的需要。365课程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上海市课程计划为基础,学校办学理念为导向,提高教学质量、加快特色发展为目的,培养特色学生、培育学校特色为目标。 在设计365课程框架时,我们就预设了红十字教育内容。学校专题教育要求对红十字教育提出了具体标准,引领教师开展红十字教育;三年级开设1节专题教育课,用于红十字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红十字包扎社团,培训红十字骨干会员;五大主题学习在选题时也考虑到了红十字教育,与感恩教育相整合突出一个“爱”字。 二、红会工作融入少先队机制 少先队作为一级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小学德育活动不可或缺的载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学校红十字会与少先队组织结合,将红十字会工作渗透于少先队工作之中。 我校有个F?P(废品?扶贫)爱心基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英少先队倡导环保教育的成果,基金来源是小朋友变卖废品的收入,是一个变废为宝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环保教育。学校红会成立后,我们将红会的人道捐助与F?P基金相整合,把F?P的含义从废品扩展到废品+扶贫,并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开展人道主义捐助。F?P基金曾为汶川、玉树、台湾地震捐款,为浙江丽水玉岩镇交塘小学捐书,2011年还参加由上海东方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至爱行动——云南公益助学西南行”活动。 我校二年级小朋友郭姿彤暑期被查出白血病。当不幸的消息传来,学校红十字会积极会同F?P基金发起捐款活动,为其送上62000元治疗款。当得知郭姿彤血小板急剧下降,急需补充血小板时,F?P基金又积极与少先队一起开展成分献血志愿者募集活动。到目前为止,已募集到21名志愿者,有11位已完成了捐献活动。 45 三、专项活动凸显红十字特点 “我十岁了”是三年级“我们的节日”主题统整学习的主打活动,课程总目标定位在“认识传统、学会感恩”上。课程实施初期,我们从区本节日课程入手,引导学生在认识传统的基础上明确孝亲敬老的意义,体会父爱、母爱之伟大。通过一轮实施,我们觉得有点意犹未尽,爱的体验还不够,应进一步升华,培养学生博爱胸怀。我们想到了红十字博爱精神,将两者进行统整,通过入会仪式使教育得以升华。具体环节如下: 1、护蛋行动,为爱奠基。利用三年级单元作文护蛋行动,我们开展母亲孕育体验。每个孩子发放一个生鸡蛋,用三天时间来孕育蛋宝宝。期间,还在体育课上组织背背包跑步、系鞋带等游戏,模拟怀孕妈妈,体验母亲孕育孩子的艰辛。通过体验,孩子们深切体会到了母亲的辛苦,为爱的付出作了很好的铺垫。 2、名字的故事,寻找爱的源头。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向父母了解自己出生的趣事,了解名字的含义。通过相互交流,孩子们体会到了自己名字的深刻含义,知道了名字背后所蕴含的父母良苦用心,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 3、家庭调查Do Re Mi,为爱的付出做准备。自己设计一份调查单,通过调查了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的生日、爱好,拟一份家庭成员生日计划书。设计和安排一个生日活动,学习从细节上关爱身边的人,学会用行动去爱长辈、爱他人。 4、爸爸妈妈我爱您,把爱说出口。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通过父亲节随爸爸上一天班,体会父亲角色的辛苦,了解父亲的平凡而伟大。三八妇女节期间,每个小朋友制作一朵康乃馨,学写一封祝贺信,大声对妈妈说一声“节日快乐”,引导孩子用多种方式把爱表达出来。 5、爷爷奶奶新年好,感悟大爱无疆。我们把三年级主题学习实践基地定在真如敬老院,寒暑假、敬老节期间,分批组织孩子走进敬老院,为爷爷奶奶送上一张贺卡、一份礼物,为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梳一梳头,为敬老院捡一捡垃圾、打扫一次卫生,把爱父母长辈的情节上升为爱他人、热爱社会,感悟爱的真谛,体会大爱无疆。由此,我们有许多孩子主动走进了福利院,走进了大山里,从小养成了博爱的胸怀。 6、我十岁了,完成少年成长礼。一年一度的十岁生日,我校每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以自愿加入红十字会的形式,完成他有儿童向少年的转变,为自己送上一份少年成长礼。期间,通过红十字专题教育课,对每位同学开展入会集中培训,进行红十字会《会法》、《会章》、《会员手册》的学习,学唱红十字会主题歌,让学生了解红十字会组织,理解加入红十字会的意义。 活动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学校培训。帮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义,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家长在活动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要承担的任务。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对红十字组织有了更深的了解,主动配合教育自己的孩子自愿加入红十字会,并按时缴纳会费。教学相长,家长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为郭姿彤募集成分献血志愿者活动,我们没有通知高年级家长,事后得到消息,许多高年级家长也主动加入了行列。 十岁生日活动当天,爸爸妈妈悉数到场,孩子们在父母的祝福声中,完成入会宣誓、佩戴红十字徽章,默默许下爱的心愿。 在感恩中快乐成长,在感恩中回报社会。少年成长礼,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十字会员,既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它将成为文英三年级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人道、博爱、奉献”精神铭刻在文英的每位会员心中,践行在每个会员的行动中,红十字精神正在文英的校园内发扬光大。 46 各位领导,文英以100%的少儿基金参与率验证这几年红十字工作的成效,人道的沃土在校园里培植,博爱的情怀传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奉献的热情化作幸福与温馨。文英这几年的发展得益于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对特色的发展。今天的汇报是文英人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和梦想,是文英人二十多年的坚持和追求,我们愿做追梦人,继续播撒梦想的种子,让梦想成真。 47 弘扬红十字文化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储能中学 李 莹 当你看到受苦的人,心中是否会渴望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他们,当你看到受苦的人从苦难的阴影中重新获得力量和希望,心中是否也同样感受到喜悦,这就是红十字精神——人道、博爱、奉献。 红十字活动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储能中学红十字会在上级红十字会的指导帮助下,在党政领导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机构设置,健全规章制度,开展特色活动,使红会工作很快步入正轨,会员逐年增加,由开始的20%左右发展到现今的全员参加,红十字精神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校园、形成独特的储能校园文化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为培养品德匡正、自信大气、务实志远的储能学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践探索 (一)学会生存,珍爱生命——体现人道关爱 红十字会是一支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队伍。他们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我校的红十字活动将关爱生命,宣扬人道精神与日常的德育工作、社团活动相结合,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 各班定期召开有关红十字精神主题班会,利用升旗仪式时间举行新会员宣誓仪式,利用广播、黑板报积极宣传红十字精神。在每月的消防演习中,宣传消防知识,并进行包扎救护演习,使红十字会员得到了紧急避险、意外逃生、科学救护的锻炼与教育。对初一学生,学校安排4-5课时的集中培训,有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搬运等。通过培训学生们在现场急救技能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对高中学生我校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通过观看录像、宣传教育、讨论、做调查卷,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为契机,广泛宣传《中国红十字会法》,宣讲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活动期间制作了“灾害与意外避险逃生应急”、“现场初级急救”、“无偿献血”等相关知识的宣传版面进行宣传。各班级举行“弘扬人道、关爱生命”的主题班会,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和爱心教育,大力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珍爱生命,红十字的人道关爱还体现在我们对健康的认识上。健康不仅是生理上的健康,更有着心理上的健康。于是红十字会与学校心理社团联合开展 “储能-光明共同体”心理互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在预备年级成立了发展性团体辅导小组“扬帆小队”。 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游戏等方式,从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控制自我情绪、改进不良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等多方面入手,解决校园中的各类心理问题。 (二)捐款捐物,社会救助——宣扬博爱精神 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需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的人。这种博爱精神正与我们储能学子健康形象的内在精神相符合。 世界红十字日来临之时,我校全体红十字会员都积极报名上街宣传,开展劝募活动。每当我们身边出现病患同学或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救助时,会员们总会省下压岁钱、零用钱,排成捐助长队, 48 慷慨解囊;每年当冬季来临,往往是我们红十字会的全体女教工发出倡议,资助身边的特困学生;每当灾情发生,学校组织红十字会会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为援助灾区人民开展救灾募捐„„虽然捐款数量有限,但却将自己的一份爱心献给了世界上所有需要帮助和关怀的人们。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校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全校师生共募捐得17万多元人民币。之后为帮助重建灾区学校,我校红十字会员又开展了各种捐书捐物活动。在世博会期间又联合集邮社开展“小手牵小手,一起看世博”主题活动,邀请都江堰学校的小伙伴们共同来上海参观世博。通过义捐、义卖(邮品和其他物品)募集资金,为都江堰学校选出的品学兼优的代表提供参观世博的路费及门票费,并入住“储能小小世博之家”,为小伙伴们献出一份爱心,让更多的同龄朋友们能一起共享世博、感受世博,将储能学子的博爱之心洒播到遥远的四川灾区,为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增辉。 我校红十字会还积极宣传无偿献血和血液卫生知识,动员教师会员无偿献血,并有多名教师会员加入中华骨髓库,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红十字精神。 (三)扶弱助人,志愿活动——诠释奉献之美 “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十六字工作方针既是红十字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红十字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校把开展红十字会活动与我校正在进行的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高初中互动中发展学生能力的实践研究》相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活动,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同时又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红十字会利用“3.5”学雷锋日,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开展各类高初中互动志愿者服务。高中的学长们带着初中学弟学妹们深入到社区街道、街头马路、绿地、地铁、图书馆、敬老院等地奉献爱心,助人为乐。高中学长学姐们的成熟稳重、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令初中弟妹们敬佩不已,而弟弟妹妹们热情与活力也深深感染了高中同学。所有学生都在快乐的互动中,接受了友爱与互助的传统道德教育,发扬了红十字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重阳节和新年来临之际,我们红十字会员的高中会员总会自发组织初中的弟弟妹妹们,带上礼品去敬老院慰问老人、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表演并为他们打扫卫生。多年来,这已作为我们冬令营的一项活动内容。 除此以外,我校还有多个志愿者小队如“‘大拇指’上海博物馆红领巾志愿服务队”、“黄陂南路地铁站志愿者服务小队”,他们长期活跃在博物馆、地铁站等地,进行志愿活动,展示储能学子奉献社会的形象。我们的教师会员也有大批人加入了志愿者服务行列,他们中有世博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交通志愿者„„繁荣校园文化的同时,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经验思考 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繁荣灵动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同时,如何发挥红十字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弘扬红十字精神,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笔者对此做出如下思考: (一)重在创新,每年都推出一些新的举措,新的形式,新的活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红十字会的活动也需要不断创新。我校红十字会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契机,不断推出各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师生参与红十字工作的热情;开展各类有益有效的活动,促进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繁荣了校园活泼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 49 例如,在帮助灾区重建校园时,我们是组织红十字会员捐书及学习用品;而在世博会期间又是通过义捐义卖、申报“储能小小世博之家”的形式,邀请灾区小伙伴共享世博盛会。 (二)重在结合,能够把红十字的精神同学校的本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为教育部门,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而学校的红十字活动在突出红十字宗旨的同时,也要与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德育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将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轨迹,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 一方面,我校正处于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阶段,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高初中互动中发展学生能力的实践研究》正科学有效地开展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个基础上,我校的红十字会将各类宣传教育、志愿者活动与学校的互动课题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能力得到了提高,红十字精神得以弘扬,还丰富了我校“互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营造了和谐的互动校园文化空间。 另一方面,我校红十字会还将红十字活动与其他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如与心理社共同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联合集邮社义捐集邮作品募捐善款、与文学社共同组建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小队„„在各类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爱心得到了加强,能力得到了提高。而红十字文化也不知不觉地成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了具有储能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重在提高,不断对红十字精神升华,使红十字精神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一种文化 红十字会所提倡的精神不仅仅是战时救护的原则,它的意义在于人类社会倡导下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文明准则。提倡红十字精神,发扬红十字文化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赋予实际行动。将人道主义原则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将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切实开展各类有效的活动,才能将红十字工作与营造和谐校园相结合。 我校通过消防实战演戏、开设包扎救护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会员增长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生存,学会自救与互救。不仅如此,广大的教师会员通过献血、参加志愿者等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感化学生,让他们认识到红十字精神就在我们身边,营造出多元、多彩的和谐校园文化。 红十字事业是崇高的事业,红十字工作是爱心的工作。我校将以红十字达标学校标准作为新的起点,并致力于创特色、创品牌,努力营造有储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为繁荣绿色、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50 发挥优势 创出特色 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 青浦区红十字会 张国成 坚持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发展道路,不断探索、创新学校红十字工作,加强对红十字青少年德育培养是我们的任务和目标。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红十字事业蓬勃发展,他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倡导的“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精神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株幼苗要成长一棵大树,阳光、雨露必不可少,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德育教育必不可少。《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红十字会作为学校德育教育重要组成,应该发挥优势,创出特色。 一、立德树人 学校红十字会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主题教育为抓手,突出学生“行为”养成,积极探索建立“红十字精神”专题教育的“课程化”、“网络化”、“多样化”机制。 1、立德树人教育内容课程化 把红十字起源、历史背景、宗旨工作内容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编入到学校德育教育课程和融入学校基本的兴趣活动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主题班会”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又丰富了课程的内容。 2、立德树人宣传方式网络化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学习、娱乐的一部分内容,积极探索红十字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利用网络“开放、便捷、互动”的特点,开展网上红十字专题教育、网上德育教育、网上传播红十字知识,网上开展学校红十字会干部与学生家长交流。通过网络,让更多教师、家长、学生进一步了解红十字会的起源、宗旨、性质以及服务内容,通过网络宣传动员更多的师生参加红十字“关爱他人,无私奉献”活动,不断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 3、立德树人宣传活动多样化 当前经济飞速发展,从物质上看,国家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从精神层面上看,道德文化问题不容忽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如何摆正道德、良知和金钱物质的关系,如何改变社会“诚信缺失、道德缺失”状况,让“落水救人,”“挽救老人”成为时代风尚,让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大有作为。学校红十字会教育必须贴近学生,通过在校园开展丰富多彩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做人道理。在校园里组织营造“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与无私奉献的浓厚氛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捧上“心灵鸡汤”,让校园成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家园。 二、创新发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学校红十字会要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育方法,点燃孩子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孩子们的天性是纯洁无暇的,如果我们从小开展“博爱”和“奉献”教育,使他们在教育中获得最有价值的“品德养分。”我们说教育孩子就要为孩子着想,为国家民族将来着想。 1、明确学校红十字会的职责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体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红十字学校的校长 51 (学校红十字会的会长)作为师德建设的第一负责人,肩负重任。立德树人,学校红十字精神教育如何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首先要立师德。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起重要作用,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就有爱,教师要用爱诠释教育。红十字学校领导和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收集好身边有闪光点的人和事,编入“人道、博爱、奉献”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课程。通过有效教育,让孩子明白,关爱他人不仅使他人快乐,还能使自己幸福。让孩子们从小把爱当作一种习惯,懂得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体验关心他人,帮助别人的快乐。 2.发挥红十字会的优势 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各级红十字会和教育管理部门联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学校红十字会联盟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制定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意见,在信息分享、策略研究、管理方略方面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的优势,创出特色。 3、注重整合各项资源 学校红十字会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长效机制,离不开资源整合,例如,小学红十字会工作要与学校少先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中学红十字会应与学校共青团组织协同工作,形成合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需要社会上方方面面力量的支持,需要更多的志愿者积极参与,无私奉献。 4、举办感恩教育活动 我在一所小学的黑板报上看到一段感恩的话“父母,我要感谢您们,您们每天为我准备有营养的早餐和晚饭。外婆,我要感谢您,您老人家每天接送我上学,您辛苦了,还我还要感谢每天为我们打扫校园的保洁阿姨,是她们为我们提供了干净。”她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师长,里不开社会。提议每一所红十字学校设立一块黑板报,开展感恩心语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感恩义卖活动。积极动员学生参加,把义卖捐款捐给需要感恩和需要帮助的人。 5、开展“感悟式”教育 将学生明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理想与行动融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学校红十字会在“感悟式”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实践的一个特殊作业,例如布置每一个星期为社区或者邻居做一件好事、每周帮助身边的有困难的同学做一件好事、每周学做一件家务。也可以引导和组织红十字会员走出学校,走进敬老院开展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敬老为主题的红十字活动。例如红十字青少年陪老人过一次生日、陪老人逛一次公园、给老人讲一个故事等活动。“感悟式”体验,可以使红十字青少年感情真切,学会做人、学会助人、懂得责任、懂得奉献、学会感恩、服务他人。“感悟式”教育重在实践中感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也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从中所带给自己的快乐。 学校红十字会要求学生把做好的每一件事情和参加的每一项活动填写在学校红十字会专门制作的表格上,并将其中某一点最深的感受写成心得体会,让每个同学在班内交流,再以每个班级评出5—6篇心得体会参与全校评比。并以此作为学校红十字青少年评比先进的必要条件。通过真切的“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体会从而启迪学生有所“悟”,促进学生有所“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不断探索学校红十字会创新工作,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优势和独特作用,创出特色,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事业做贡献。 52 博爱 让学生在奉献和服务中健康成长 ——浅谈我校红十字会创建与学校德育工作相整合的几点做法 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 郭秋娟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第二条规定:“学校红十字会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共同参加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基层组织。” 我校红十字会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为本、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努力做到人道主义原则与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学校德育的新特色。 首先,我们将红十字元素和精神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使两者“无缝对接”。 我校红十字会积极组织会员参加“红十字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会员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走进残疾人家中,把关爱他人的行为融入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将弘扬和传播红十字精神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开展以“博爱”、“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和“红十字在我心中”等为主题的班会课、征文比赛、演讲、书法、黑板报比赛等,使学校的德育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近几年来,我校在德育活动中渗透红十字精神,在宣传活动中传播红十字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红十字精神,在帮困扶贫中践行红十字精神。通过活动,营造了和谐快乐的育人氛围,形成了互信互爱、谅解宽容的育人环境。尤其是选择与社区阳光之家结成共建单位,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平台,为进一步关爱社区的弱势群体,提供了保障。从而为所有的在校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和拼搏精神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德育素材。 其次,我们将红十字精神的培养融入实践、体验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德育品牌活动中进行“深度融合”。 作者所担任班主任的初三(5)班,坚持4年与小东门街道“阳光之家”开展结对活动,得到了区政府、街道办以及残联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校的一项品牌活动。“阳光之家”是社区智障人士的“家”。学校红会鼓励老师带领着班级学生前往社区“阳光之家”开展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学生走近智障人士,学会关注弱势群体。全体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阳光之家”的特殊学员们给予帮助与关爱。经过一次次的活动,学生们和“阳光之家”的智障人士的心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是友谊的桥梁,更是爱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领略红十字“博爱”精神,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我定期组织并带领学生到“阳光之家”献爱心,和智障学员们结伴携手,同娱同乐,做游戏,猜谜语,才艺展示,共贺生日,同场竞技,共享阳光,实实在在地让所有“阳光之家”的智障学员们体会到了社区的温暖、社会的关爱。世博期间,紧密抓住世博契机,为“阳光之家”的智障学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世博活动,让智障学员真正走近世博。在世博园区、社区、街道的志愿者,关注更多的是正常人的群体,而特殊群体却往往容易被遗忘,尤其是象智障人士这样的弱势群体。对我们正常人来说,这次世博会在上海是第一次,对智障人士这样的弱势群体,因为智力原因,不能随意外出,出行都有问题,更何况自己走进世博园。通过学生与“阳光之家”结对,走近智障人士,让他们也不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上海世博会,实现了在家门口共享世博的精彩的夙愿。我们采取讲座、绘画、知识竞赛、游戏等形式,向“阳光之家”的学员们宣传和培训世博知识;组织开展“大家一起画海宝”、模拟参观世博园、共同设计世博小品等活动,教“阳光之家”的学员如何进行实地参观,带领智障人士参与世博;积极参观世博园区,用摄影、绘画、写观后感、讲故事的方法记录精彩的世 53 博画面,队员们与“阳光之家”的智障人士共同分享精彩世博。每一次活动我们都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方案、良好的组织和扎实的执行。例如:在迎世博阶段,我们精心安排了送海宝活动。一个海宝,如果送给一个人和送给一个智障人士,他们所感受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收到海宝的正常人而言,只不过是多收到了一个玩具。而对收到海宝的智障人而言,海宝不仅是本次世博会的吉祥物,而且还传递了爱的精髓——博爱。对智障人而言,感受到更多的是社会对他们弱势群体的关爱。又如:充分利用节日(感恩节、国庆节、春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活动,将爱传递给阳光之家的学员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在关爱着他们。结合全国特奥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运动会,学校全力支持与参与,把“博爱”的精神在活动中精彩诠释。 再次,我们将红十字活动打造成学生实践体验的平台,使之与“两纲”教育“共享平台”。 我校每年开展 “童心红丝带”预防AIDS同伴教育活动,全校师生主动地参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和社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工作,帮助更多的人们正确认识艾滋病并加强防范意识。与“河南阳光家园的艾滋病致孤儿童”联系,与他们交朋友。通过河南阳光家园的同龄人的来信,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艾滋病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感悟到艾滋病致孤儿童在逆境中成长的坚强意志。全校师生自发地组织起来,为艾滋病致孤儿童们捐款、捐书,向他们表达了自己作为同龄人的一份份关爱。学校德育处还组织全校以义卖会的形式,为艾滋病致孤儿童捐款,全校师生从这一个个活动中体验了关爱他人的快乐。 从这一系列的红十字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树立了关心他人、扶助弱者的爱心,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一)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结合我校学雷锋三十周年的优良传统,学校红十字会与德育工作相结合,选择在“阳光之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智障人士,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从而提高了社会责任感。会员们从不自在到自然,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关心到关爱,前后有了质的飞跃。学生也从活动当中,学会了更好地去关心他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正如,有一位学生在活动感言中写道:“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去关爱他人,让我对智障人士的看法也改变了许多。我相信,人间处处都有爱,只要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奉献一点点,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我们在快乐中成长,将继续把爱传递。” (二) 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通过红十字活动,学生坚定了信心,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亲眼目睹了阳光之家学员们的风采,同时也接触到许多其他的志愿者,真实地感受到了真情与关爱——个人之爱以及社会之博爱,全体会员们也非常有信心将这些爱永恒地传递下去。每位会员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都有了明显地改变。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变得更主动了。(三)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红十字活动,是我校学雷锋三十周年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为学校德育拓宽了教育的平台。对家庭也有很大的辐射,许多家长都表示,大力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红十字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与“阳光之家”的援助活动中,社区、家长和学校都见证了学生在活动中的进步,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了。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特别是听到“阳光之家”学员的感言:“每周看到市八初中的同学们的到来,我非常开心。他们总是给我们带来许多精彩的活动。和他们在一起,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关爱。”学生们对红十字实践活动更加投入了,精心组织和准备每次爱心互助活动,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红十字精神突出的就是一个“爱”字,不用告诉学生太多,在活动中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爱,怎么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已经潜移默化地把红十字精神印在心里。“人道、博爱、奉献”正是红十字健康向上的精神,博爱,让学生快乐成长~ 54 探索高校红十字会工作的实证研究 上海电机学院 周 琳 红十字会是全世界最庞大、最具影响力的慈善救援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红十字会工作立足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有高校组织横向结合,构建了高校红十字会组织。它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青少年人道主义教育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组织社会服务活动等,在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推动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倡导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整个青少年红十字会工作的中坚力量,开展高校红十字会工作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在上海电机学院红十字会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以探讨高校红十字会工作的途径。 一、探索长效机制,努力夯实高校红十字会规范体系 (一)建设完备组织机构,认真落实日常工作 高校红十字会工作的顺利开展的起始点正是应建立完备的红十字会组织机构。上海电机学院设有红十字会领导小组、理事会、红十字会教工分会和学生分会、秘书处等。红十字会领导小组由校长和党委书记任名誉会长,副校长任会长,党委书记助理任副会长。领导小组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经校红十字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校红十字会理事会由后勤保障处、学生处、财务处、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学生代表等各方共同参与组建,团委书记任校红十字会秘书长,秘书处设在团委,并有专人负责学校红十字会日常工作,保证了红十字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工分会设在后勤保障处卫生所,而学生分会设有办公室、培训部(下设应急救护培训队和同伴教育培训队)、宣传部、组织部、志愿者部、外联部等6大部门,8个二级学院红十字学生分会也分别设立了相对应的部门。 学校红十字会每年分别召开1—2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议,审议年度总结计划及制度文件,部署落实有关工作。会长、副会长每次均参加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议,对红十字工作提要求、抓落实,确保了理事会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此外,校团委作为秘书处对会议部署的有关工作一一督办和落实到位。校红十字学生分会每周召开例会,统筹和协调有关工作。 此外,每年下拨红十字工作专项经费,确保红十字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建立并完善了《上海电机学院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制度》,日常会员发展和会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并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时作经费使用情况报告。同时,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招收校红十字会师生会员,努力扩充红十字会组织规模,在保证会员人数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关注会员结构的合理性。 (二)健全有力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档案资料 高校红十字会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国红十字总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学校红十字工作规则》及《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规范学校红十字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和学校红十字会的有关规定,以爱心工程为出发点,以会员利益为中心,把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严格制定每年红十字会工作开展计划与总结,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具体安排,健全学校红十字会规范制度,施行规范化管理。相继制定和完善了《上海电机学院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制度》、《上海电机学院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55 干事、干部选拔考核制度》、《上海电机学院红十字会评优细则》、《上海电机学院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管理办法》等在内的8项制度,同时,年度有规划,有总结。 二、构建红会文化,深入推动高校红十字会品牌建设 (一)扎实推进宣传工作,培养浓厚“红会”氛围 高校红十字会应积极做好红十字知识宣传和红十字文化普及工作,通过《上海电机学院报》、《上海电机学院青年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展板、游园会、日常同伴教育讲座、应急救护培训等多种渠道,抓住5月8日、12月1日和5日等这些红十字会的重大特殊的日子,开展大型红十字知识宣传、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招收校红十字会师生会员、组织开展红十字会十佳个人评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为更好鼓励高校红十字会工作开展与活动的组织,我校红十字会结合每年的“五四评优”等项目,专门为红十字会工作创立了“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十佳”红十字会员。红十字学生分会、学生社团、班级、生活园区楼委会等集体及红十字会员个人凡表现突出,对红十字工作尽心尽力有所贡献者均可申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红十字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开展救护培训,凸显各类活动品牌 高校红十字会应积极组织开展以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为主体的,结合高校自身优势与特色,深化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内涵,推动活动向项目化和品牌化发展。 上海电机学院红十字会在实践中组织开展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智力助残、关爱启智儿童、农民工子女、自闭症儿童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和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正在积极筹建上海市红十字会青少年志愿者培训基地(临港大学城站),着力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打造学校红十字会品牌基地。 在志愿服务队伍方面,坚持开展活动并形成了一批品牌项目团队,如:被全国红十字总会确立为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的“关爱启智儿童”项目团队;参与到上海市红十字会“关爱自闭症儿童”项目的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以及,获得上海市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的学校红十字志愿者开办的“农民工子弟补习班”团队等等,受到了青年报、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网站、上海电机学院报、上海电机学院网站等的关注和报道,受到了广泛好评。同时,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参与上海市红十字会主办的一些市级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如2011年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文化节开幕式等,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升了红十字志愿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将着力推动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实现志愿者信息的注册入库和每次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化管理、评优工作。 三、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探索高校红十字会特色工作 高校红十字会应积极参与上海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类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区县红十字会、兄弟高校红十字会等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品牌与特色。2011年暑期,上海电机学院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红十字会青少年夏令营等。学校组织申报了2个市级红十字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其中“牵手启智儿童,一起快乐成长”项目经过层层选拔,作为上海市红十字会推荐的3个项目之一,被选送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并顺利成为总会资助项目。此外,组织学校红十字志愿者开展市级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上海市红十字会青少年文化节开幕式志愿服务活动等,获得广泛好评。组织参加市级各类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如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展示和培训以及校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技能展示、红十字游园会、演讲比赛、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上海市高校“优秀红十字志愿者”、“红十字会员之星”。 56 四、总结与思考 (一)合理定位,明确目标 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在正确解读各项评选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明确可行的实现目标。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各部门在平时工作中找到努力方向,统一工作标准。 (二)加强宣传、畅通渠道 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把红十字会工作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有机结合,争取校内外各种资源。同时通过主题活动和日常宣传,大力发展红十字会会员,激发师生主动、自愿入会的积极性,提升红十字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深化内涵、打造品牌 1(打造和建设市级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向青少年普及日常急救技能以及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深度宣传红十字精神。 2(校级品牌: 依托各理事会成员单位,以各二级学院红十字学生分会为基础,分别打造红十字志愿服务、红十字应急救护、同伴教育等各类品牌,进一步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高校红十字会应进一步探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途径。同时,在理论研究方面可进一步发挥高校优势,实现地方与高校资源共享,推进红十字事业与高校科研建设科学发展,促进红十字精神和文化传播。 57 博爱之花 馨香满园 上海市建设小学 朱 琦 我校是一所现代化寄宿制中心小学。自1998年5月成立红十字会以来,以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以本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铭言“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博爱之花”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促进广大会员健康成长。校红十字会历经13年的工作积累,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一)融入课程,学习感悟 我校不仅重视红十字工作的具体实践,还十分重视将红十字工作与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 在“来,让我们为儿童而活~”的理念下,我校整体规划了“七彩虹”校本课程,为儿童的需要而开设,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而规划和实施。 我们开设了丰富的可供孩子们选择的课程,老师们为着孩子们默默地付出:“好莱坞明星剧社”的老师利用假期去上海戏剧学院进修戏剧,积淀自己的专业素养;“春田花花红乐坊”的老师们每天清晨7点半就到校指导学生训练;双休日,“花语心声”的老师带领孩子们一同去花店体验插花„„ 我们充分挖掘了各类师资,其中不少是志愿者。每天清晨,在我们建小校园活跃着一支“空中精灵——抖空竹”的队伍,年长者有的是老师的爸爸、妈妈们,有的是学生的爷爷、奶奶们。他们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让他们学有所得。“武林风”“轻舞飞扬”依托的更多的是学校周边的社区、高校优质资源。 “润物细无声”——老师和志愿者们的举动也同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并感染着我们的学生们。在“七彩阳光,欢乐校园”嘉年华活动中,许多学生也主动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寿司屋”的志愿者说:“尽管我马不停蹄地包着寿司,累得腰酸背疼,但是看到品尝寿司的同学们绽放的笑脸,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可见,学生在“七彩虹”课程活动中收获了“给予”的快乐。 我们还以创建“和谐校园,温馨教室”为主线,扎实有效地推进《四情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我们通过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爱心和健康快乐的心理,提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课程建设的过程,我校的教师通过有声的课堂和无声的行为,培养孩子们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自觉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学校开展的生活一日帮、心理放松疗、爱心放送行„„等活动就是《四情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当老师过生日时,同学们自发地布置教室精心准备;当同伴意外受伤时,一年级的孩子居然发短信表示慰问;当得知邻居老奶奶腿脚不便时,孩子坚持每天替她送报纸,倒垃圾„„“爱”已悄然扎根于孩子的心间。2010年4月,五(7)班唐依雯同学患了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要进行骨髓配对移植手术时,全校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募集了6万多元捐款。爱心在我们建小这个家园,每个师生的心中涌动着。“我们的伙伴,我来帮。”这已成为建小校园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学会爱身边的人,从身边的小事体验起,在老师会员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迈出了“爱”的一步又一步。 (二)依托社团,活动体验 我校还充分利用区艺术教育特色校的校本资源,挖掘社团的优势,传播并践行红十字精神。 “红十字小乐队”的成员们,经常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登上各类的展示舞台,参加各类红十字 58 爱心义演活动。2009年圣诞节,“红十字小乐队”前往徐汇区博爱儿童康健园,真诚、热情的红十字小会员们与残障孩子一起嬉戏,还为他们送去了一台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康健园的高度的好评。2010年5月,“小小墨达人”书法社的成员们,则通过“爱心义卖”红十字书法作品等募得资金,捐助贫困生一同参观世博会。2010年6月,“阳光”舞蹈团表演的<<我的世博梦>>参加了区红十字会、区教育局举办的首届杨浦红十字青少年文化艺术节荣获优秀组织奖。2011年5月“想唱就唱”合唱团在区举办的纪念市红会百年诞辰活动中以一曲《感恩的心》感动了所有的嘉宾。2011年6月,“我型我秀”的课本剧组的成员们表演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参加了区“红色经典小故事”获一等奖,并积极参与市展览中心和区国歌广场的义演活动。 我校还深入开展红十字青少年进社区“孝老亲老”活动。每年寒、暑假,校“红十字志愿队”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上门为孤寡老人服务,把浓浓的情意送到他们中间,为他们带去温暖。而每年的重阳节,他们会到敬老院开展活动,与老人们一起欢度节日。红十字的活动给老人们带去温暖和欢乐的同时,也让小志愿者们体验到了助人之乐。 一系列丰富充实的实践活动,培养了校红十字青少年的爱心意识,关爱情怀。 (三)关注生命,绽放异彩 用爱心为春天播种希望,心的戈壁才永不荒芜。我校红会对特困生不仅以精神引导,更有经济援助。每逢节假日,精心挑选礼品和学习用品送给特困生,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红会还特别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关心,对学生学习有困难的给予补习,使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安慰。五年级学生家中发生变故,母亲身亡,我校老师立即上门慰问。平时,老师问寒问暖,为其添置衣物和学习用品。 2010年9月,学校先后有四位老师身患重大疾病,校红十字会发动全体教师上门探望,并送上了各自的爱心款,近五万余元。这些凝聚着大家美好期盼的捐款让患者感受了大家庭的温暖,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身体日渐康复。其中,一位年轻女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仅一年,经体检查出患上了卵巢囊肿,经确诊为肿瘤,历经5次化疗。她说:“大家的关爱、鼓舞和支持,使我拥有了忍受化疗痛苦的力量,让我不轻言放弃。”而今,这些老师都已重返讲坛,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对孩子的一份爱,一份责任。爱,不仅是给予,更是生命能量的传递,它促进“施”者心灵的成长,也激励着“受”者的自我完善。在这种能量的传递中,爱的力量正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共同相信——爱,会让生命更加完美~ “红十字,扬起校园德育之舟的人道风帆;红十字,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博爱之火;红十字,引导会员走进社会,奉献真情。”多年的实践,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学校的红十字工作与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今后,我们将不断健全和完善我校的红十字工作的机制,探索红十字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开创我校红十字工作的新局面。 59 关于如何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李蓓蓓 黄梦颖 近年来,我校结合中小学“两纲”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创建“市红十字示范学校”,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把红十字会工作全面融入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按照红十字会法和上级领导的部署,我们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尊师爱幼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活动,培养了具有“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红十字青少年。 一、健全组织机构,提高领导程度 1、我校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组织机构健全 设会长1名,副会长1名、秘书长1名,成员40名。校长丁利民任会长,副校长徐晶任副会长,书记田玲任秘书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每学期活动能做到凡事由理事会成员进行会议讨论,由秘书长制定本年度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活动。同时还将红十字会工作纳入到学校中心工作计划中。积极组织会员学习《红十字会法》,并通过板报、广播、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红十字会力度,在会员心灵上播下“善良、友爱、互助、文明”的种子,让他们志愿加入红会组织,体现人间真情,体验大家庭的温暖。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红十字会的工作,定期会办有关工作,解决工作的困难,使工作人员工作畅通无阻。 2、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组织功效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我校红十字会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功效,便于经验交流,我们还十分注重对组织发展过程的总结,做好各种计划、总结等工作。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为红十字会配置了电脑,做好会员管理的现代化。目前我校现有红十字会员1000多人,入会率达90%。师生入会手续齐全,会费收缴率高。 二、注重知识培训 1、进行红十字会基本知识培训 在创建过程中,我校红十字会对全校师生进行了“红十字知识知多少”等专题培训。每位同学在入会前都进行了红十字会会知识的学习。 2、开设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邀请到社区医院的医生来我校为会员们进行讲座。医生重点从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向会员们详细介绍了目前学生普遍关注的甲肝、乙肝、流行性感冒、禽流感、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一些医学知识,并用大量的统计数字和真实的病例教育他们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就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更好地保护自己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和意见。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认识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能力,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60 3、利用午会课进行“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活动宣讲 学校卫生室结合本次世界红十字日的主题向同学进行广播宣传,使同学们普遍具有携手人道、参与世博的观念。并结合红十字日的历史和由来进一步培养学生人道救助的精神,对红十字会的活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组织教师开展人道救助集中募集活动 我校组织教师为玉树地震开展了一次人道救助集中募集。每个老师慷慨解囊,纷纷献出一份自己的心意。党员教师更是做好了模范作用,带头进行募捐。 5、学生开展为灾区捐水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为灾区捐水活动,共募得款数4657.8元。 6、开展逃生演习 广播里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 正在上课的师生按照平时制定的安全疏散预案迅速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校园的安全地带,各班清点人数,学生全部安全逃离 , 无一受伤情况。从疏散到集合,近一千名师生共用时间 2分 15秒~这就是我校开展的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实景。 自 2008 年 5.12 汶川地震以来,结合日常的校园安全工作,为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远离危险环境的技能,经常利用晨会、班会课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疏散人群及自救,做到“防患于未然”,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都会进行 1-2 次的集体安全紧急疏散演习,让全体学生在发生灾难时,学会作出正确的应急措施来自救,从而避免因灾害的发生带来的安全事故,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逃生安全意识。 7、急救包扎演练 利用兴趣课对小小卫生员开展急救包扎的演练,同学们个个学的都很认真。在看了老师的操作后都想自己试一试。从一开始的不熟练到后来的有模有样,孩子们学的很用心。通过学习,卫生员们对于止血、包扎、固定等本领有了初步掌握,提高了他们自救互救得意识。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使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进一步向学生传播,让更多同学参与到红十字活动中去。 除此之外,我校还通过广播、宣传栏、印发资料等方式对会员们进行培训。 三、丰富宣传的渠道,提高宣传效率 1、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宣传阵地 由我校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组成,重点宣传会务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红十字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同学、老师认识红十字意义创造条件。 四、开展各项健康保健,举行卫生评比活动 1、政教处、学生会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教师进行教育宣传。如:定时更新健康宣传栏、每年为教师检查身体、组织学生定期体检、及时处理师生的各种意外损伤事故、组织学生学习正确的用眼睛保健知识。 2、在各班设立卫生清洁区、卫生员,每天对学校的各公共区清洁卫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评比。校园环境实现净化、美化。 五、积极宣传,鼓励学生参加上海市少儿住院基金 上海市少儿住院基金是每个少年儿童的保护神。她像一张联系千家万户的网。不论贫富,都是网上的一个结点。我校有一千多名学生,承担着全校参加少儿住院基金的80%的学生的日常事务工作。 61 健康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失去健康将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面对一群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为同一片蓝天下的我们,一切为了孩子,让我们呼唤爱心,合教师、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之力,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美好的道德家园与生存乐园。 我校是一所大型学校,校园大,学生多。在红十字会的活动中,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及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教会会员们最常见的救护、包扎知识和小外伤的处理方法。以让她们能在班中充分发挥作用。 62 迸发德的光泽 燃烧爱的火焰 上海市杨浦区国和小学 丁国平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让人不能忘怀,沉醉在生气盎然的校园中。这里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色彩缤纷,姹紫嫣红,与瓦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绿色的操场,朱红色的跑道,乳黄色的教学大楼一起汇成迷人的乐园,而可爱的孩子们则以生命的鲜活演绎出一场场生动的“话剧”,总令人回味无穷„„ 学校的德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她应该是人内心的太阳,迸发出一种强烈的“德”之光泽,给心外的世界以五彩绮丽,帮助孩子们驱逐人性中的黑暗,心理上的暗淡,甚至是情绪间的忧伤;她应该奉献出一种燃烧着的“爱”之火焰,蓝色的火苗跳跃在孩子们的心间,翩舞在孩子们日常的行为之中。 这些可塑性很强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掌上明珠,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或者说,他们都是一个个小家庭由贫穷转向富裕的“资本”,都是六个成年人明天的“诺亚方舟”。不用说,他们的想法不正确,你毕竟不是永远正确的“上帝”,也不是永恒的“真理”,你只是学校的一个从事德育工作的普通人,用你的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对得起孩子们,对得起国家赋予你的责任而已。 然而,我要思考的,是在学校这一片净土里,如何把“德”的光泽普照到孩子们的心田,如何点燃“爱”的火焰,使之燃烧在孩子们的言行里,如何让红十字会的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事实上,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恪守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一直在勤奋的耕耘着„„ 我们总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抓生命教育。早晨,开展体育活动,孩子们跳绳、踢毽子,一片欢乐之声,就是一片海洋;让孩子们迈出整齐的步伐,走向操场,眼光里充满了自信,抵达了自己的位置,聆听着音乐的节奏,做起广播操,矫健若海鸥,强健似猎豹,悠然像天鹅,跳跃比羚羊,瞧一瞧,此时的生命之光多么鲜丽~是的,我们开展逃生演练活动,全体师生仅用2分25秒全部安全抵达操场,红十字会的会员们与卫生老师就在一旁静静地等候„„到了5月8日那一天,我们看见学校的“小天使”,熟练地给“受伤的”同学包扎,使之“减轻”生命的痛苦,获得重新生存下去的勇气,而我们的校长,则向全体师生讲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奉献生命„„当孩子们有了些心理的困惑,学习的难题,胆怯的交往,情绪的起伏,甚至是一时恶作剧,都会由兼职心理老师与党员老师来化解。你要谈心吗,可以到我们的“温馨小屋”坐坐,来者都是客,可以看看书,翻翻杂志,也可以绘画,写字儿,总之,开心灵小窗,让阳光进来„„我们在课堂上,讲解男孩与女孩的特点,要求各自说一句心里话:“我希望我更温柔、更富有同情心、更漂亮些~”这是女孩子生命的赞歌。“我希望我更坚强、更勇敢、更有责任心~”这是男孩子生命的心声„„是的,我们还在课堂讲析“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已经渗透到孩子们的心中;安全防范,听交警讲“交通安全”,同样在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生命教育无处不在,发现这种现象,懂得她的内涵,才使得学校的生命得以传承。 我们学雷锋,我们见行动。我们从我们的家园开始,我们打扫我们的教室,我们清洁我们的走廊,我们更多地抹干净黄色的栏杆、枣红色的扶栏„„我们可以从绿化带中捡起一张废纸,我们可以在大树前挂上小队的认领卡,我们帮助同学完成作业,宁可自己晚一点回家,我们可以为了集体的广播,一直默默无闻地守在广播室里,为学校的大多数伙伴做好广播操与眼保健操。我们还可以运用我们的一技之长,在教师节那天,为尊敬的老师演奏精彩的笛子节目,就像一个个小陆春林;在退休教师70 63 岁生日那天,为这些昔日里作出贡献的老教师们,用小提琴表演“祝福”曲„„我们还开展“友爱教育”,帮助同桌进步而自己很开心;帮助同伴成长而自己很自豪;帮助小弟弟小妹妹提高而自己很满足„„啊,助人为乐,既是雷锋的精神,也是红十字会的精神,都在孩子们的行动中得到重叠,折射出时代的光泽,流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清流,在滋润他人生命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生命更加纯净,看见孩子的生命如此灿烂,我们教师的生命更会一片璀璨。 宁静的秋色总是那么迷人,动人的音乐总是那么感人。就是在这里,“爱的奉献”荡漾在每一个角落,爱的情感涌动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当学校发起“爱心义卖”的号召时,孩子们立即响应,“我是小天使,我愿助他人”这一主题没有飘忽在九天之外,而是深深地落在孩子们的行动中。是他们,从自己的家中,带来童年时代心爱的玩具,带来自己喜欢的毛绒熊,带来幻想的奥特曼,还带来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朗读的唐诗与逗着自己开心的《父与子》漫画,智勇双全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更带来了自己的零花钱,用来购买其他人的东西。一对一年级的姊妹花,捧了许多小玩具、小花伞、小礼品,笑着对着照相机,因为她们有爱心,听老师的话,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个很调皮的“学困生”,同样购买了“百科全书”,悠然地坐在司令台上,很投入地沉浸在书中,大概是自己在南美洲探险,还是想做一个新时代的“牛顿”,当他沐浴在秋天的阳光中,我发现他很灿烂,远比古希腊的石雕精彩,更比罗丹的雕塑生动~许多家长也在此时,当起了志愿者,当起了“营业员”,不断地吆喝,不断地推销“产品”;老师也不甘落后,事前做好精心准备,自然不会忘记,买下孩子们的“商品”。小营业员们也在买卖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更奉献了一片爱心。最后所得的“营业额”全部进入学校的“帮困基金”,用以帮助那些家境困难而又品行兼优的学生。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天堂”里,假如需要买书,就会得到满足。而在新疆,许多同龄人根本就没有书读,于是,他们响应少工委的号召,每人给新疆的小朋友捐书,全校学生一口气捐了800多本书„„ 回忆就是一种咀嚼,思考就是一种深入。要让“德”的扁舟行走在未来的长河之中,就要把“红十字会”的这一支流纳入其中,让水势更浩大,展现更为广阔的天地来。毕竟,我们的工作是培育泱泱大国的未来公民,我们需要运用更多的机制、活动、载体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竞争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提供人类共同美好的素养与能力。 64 学校红十字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思考 上海市东升中学 王 蓓 根据“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国际红十字运动宗旨,秉承“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结合红十字会“备灾与救灾、卫生救护、社区服务、宣传传播、推动无偿献血、红十字青少年”等主要工作,同时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中所强调的“学校红十字会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共同参加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基层组织”文件精神。学校红十字创建工作应遵循“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全校师生中广泛进行红十字精神的宣传活动,大力宣扬红十字会的宗旨、性质、任务和作用,通过专题教育、组织动员、竞赛活动等,使师生了解红十字会的起源与历史,增强师生的红十字意识,明确红十字精神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学校红十字工作,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一、学校红十字创建工作的重点实施项目(实践与探索) 1、夯实组织制度,发展红十字会员 建立学校红十字会,切实加强对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并在校园内建立红十字工作网络,从组织上保证学校红十字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在师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发展红十字会员,以便为学校红十字会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制定严格的学校红十字工作制度加以落实,使红十字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学校认真修订了组织、宣传、会议、活动、志愿者服务、档案、评比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如,红会工作制度、服务制度、例会制度、宣传教育制度、会费收缴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评比表彰制度等。 2、丰富活动载体,扩大红十字影响 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使红十字活动得以常态化、持续发展。通过专题教育,广泛传播红会知识,学校每年订阅《中国红十字》和《博爱》杂志,每位学生在入会前都需进行红十字会知识、《会法》、《会章》、《会员手册》的学习;积极参与技能培训,组织教职工参与上海市政府救护培训实事项目;有序开展卫生保健活动,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处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意外损伤事故,在各班设立红会委员;以“五?四”青年节、“5?8”世界红十字日、“12?1”艾滋病日、“3?5”志愿者日等为契机,开展红十字博爱周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进行义务劳动;结合控烟宣传周活动,开展 “五个一”: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出一期“关注健康,感恩生活”的专题板报,开展一次“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的班队主题教育和签名活动;结合防灾减灾,安排每周三早上进行逃生演练;组织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和军训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革命军事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爱心募捐滋润心灵。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学校组织 “心手相连,抗震救灾”捐款活动;组织团队员参与“蓝天下的至爱——爱心全天大放送”募捐活动;学校把每年的教师节作为“爱生节”,党员干部与学困生、成困生结对,党员教师献爱心,捐款助学;纪念建党89周年活动中,为学校弱势群体的孩子和农民工同住子女能走进世博园,全体党员教师再一次献出爱心,纷纷捐献“特殊党费”。助学结对点燃希望。学校每年举行为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以全校教职工的爱心捐款, 65 表达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倡导学生家长交纳少量费用,积极参与支持政府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建设,实实在在地为患病孩子的家庭缓解大笔医疗费用开支的燃眉之急。评选活动增长自信。学校坚持对各班进行五项常规检查,并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进行总结,为优胜的班集体颁发流动红旗,班集体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学校还开展“共享世博盛会?争做四好少年”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给更多的同学一个展示自己、肯定自己的机会。 3、实施科研引领,开创红十字新局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不仅重视红十字工作的具体实践,还十分重视红十字科研工作,努力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科学育人。我校《弱势群体子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被列为市级课题,学校邀请了上海教科院普教所汤林春所长、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编辑徐士强等专家,对此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对促进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学校能把弱势群体子女培养好,更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情,把培养弱势群体子女的积极心理品质做为切入点研究,实施正向引导,强调了素质教育理念,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并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校走向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本课题已获区第十届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学校目前以《以感恩为载体实施农民工同住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研究》的市级课题为引领,力图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把理论内化为理念,把理念转化为实践,把实践内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效益,开创红十字工作新局面。 二、学校红十字创建工作的难点思考 1、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关键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形成了领导重视、各部门支持、师生踊跃参与的局面,使学校红十字工作能健康而有序地得以开展。《工作规则》第七条规定:“学校红十字会理事会会长由校级领导出任”,第九条规定:“学校要把红十字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红十字工作不等于卫生室工作,也不单单是捐款献爱心,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一项重要工作。准确定位、提高认识,把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是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关键。 2、根植教育,找准结合点——学校红十字工作的保证 学校红十字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根植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找准与教育工作的结合点,学校红十字工作才会有生命力。《工作规则》第八条对学校红十字会作了如下规定:“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成为受益者、服务者和参与管理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与学校的感恩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学生行规养成教育、学校团队工作、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等,紧密结合。 3、讲究实效,践行活动——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基础 与师德建设相结合,规范教工会员的行为和师德,在学生会员中,重点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结合重大节日,积极开展"爱心工程"活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会员增长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普及救护知识与防病知识,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与弘扬红十字精神相结合,如组织以发扬光大红十字精神为主题的绘画征文活动、开展知识竞赛与救护演练等,让学生会员经受锻炼,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学校红十字会与团组织共同组织开展体现人道精神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等助人为乐的活动。 近年来,在红十字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红十字工作与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校红十字工作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 66 养了学生的爱心,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正是这些无形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三年来,学校各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硕果累累:市、区获奖累计——学生194人次、教师62人次、学校集体86项;近年我校中考连续3年100%合格,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再次证明了:学校红十字工作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会以更饱满的情绪与更多的热情做好今后学校的红十字会工作,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深入人心,传递爱心,更大限度地服务于他人。 67 东升中学红十字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上海市东升中学 杨红梅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我自信,我快乐,我成功”蓬勃向上的东升精神相融合,提高了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师生的博爱之心,营造了学校的和谐氛围。 一、以制度建设,育有序校园 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我校红十字会工作长期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始终由校长担任红会会长,把红十字工作看成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这一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年度计划中,时间上给予保证,经费上给予保障,物质上给予支持;副校长任副会长,分管学校的红十字工作,形成了领导重视、师生共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使红十字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我们认真修订了组织、宣传、会议、活动、社会服务、档案、评比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红会工作制度:每学年召开一次红会,对已经行文的红十字会工作计划进行讨论,及时进行修正补充,以臻完善。每学期根据红十字整个运作过程,交流工作情况,对会员进行卫生知识、红十字会有关知识、“青少年自防互救”四项基本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不少会员懂得了小伤小病的应急处理措施,增长自救与救人的技能与本领。学校定期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宣传教育制度:学校利用中午的专题讲座时间,由红十字会会员和卫生老师在广播中宣讲红十字会的相关知识,宣讲卫生知识、青少年青春期知识。学校有固定的红十字板报,由卫生室负责,定期出版,宣传卫生防疫知识以及红十字会活动的新动态。我校每年按时订阅《中国红十字》和《博爱》杂志;每位学生在入会前都进行了红十字会知识《会法》、《会章》、《会员手册》的学习。每年“5.8”均以横幅宣传、橱窗宣传、专题黑板报、小报评比的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红十字知识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并在红十字会会员中组织开展“红十字基本知识问答竞赛”,招募骨干学员组成红十字学生学习小组,进行红十字培训和宣传,使红十字知识和红十字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和弘扬。健康教育做到课时、教材、备课、考核四落实,平时坚持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 服务制度:全校14个以班级为单位的红十字会员,一周一个小组轮换,定点、定时、定人,上岗执勤服务,保证环境整洁、个人卫生、饮食卫生,营造了一个整洁、卫生的学习、活动的环境。 评比表彰制度:学校每月对执行红十字会任务和义务突出的班级和个人加以表彰,并在升旗仪式活动中公开评比结果,颁发奖牌或奖状。每学期评比红十字会工作的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在教师学年考核和校先进教师评选中,也将参与红十字会工作和活动作为考核和评选的条件之一。 二、以丰富活动,育博爱校园 我校红十字活动长年不断,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并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深受师生欢迎。 博爱周活动:学校以“五?四”青年节、“5?8”世界红十字日、“12?1”艾滋病日、“3?5”志愿者日等为契机,积极开展红十字博爱周活动,组织学生到走出校园,走进社区、阳光之家、街头,进行义务劳动、文艺演出;请专家讲座,举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师生禁毒宣誓仪式。加强了与 68 社区、家庭进行健康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密切了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关系,营造了一个共建、共管、共育的健康社会大环境。 控烟宣传周活动:为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保障学校全体师生身体健康,2010年3月1日至5日开展了“健康校园,无烟行动”的“控烟宣传周”活动。活动周里,我校开展了“五个一”:召开了一次教职工大会,举行了一次升旗仪式,出了一期“关注健康,感恩生活”的专题板报,开展了一次“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的班队主题教育和签名活动,上街进行了一次“健康城市,无烟行动”的控烟倡议活动,希望广大市民能成为“控烟卫士”队伍中光荣的一员。本次活动,提高了师生、市民的健康意识,营造了一个和谐、健康、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 逃生演练活动: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之首,结合汶川地震、119消防日、“世博维稳”的高度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加强了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师生开展了各种应急突发事件的演练,安排了每周三早上进行逃生演练。全体师生根据《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的职责要求,各就各位,使得整个疏散逃生演练过程安全、迅速、有序。活动提高了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了师生在非常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学校被评为2010年杨浦区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校园工作优胜单位。 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培养坚强意志,德育处、团组织、少先队一起组织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和军训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一次革命军事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利用暑假、寒假组织学生开展“知荣明耻,学礼仪迎世博”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家庭、社区,向家长学习、向居民学习、向社会这个大学校学习,在做中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阳光小队连续三年为结对的残障独居老人服务的事迹在上海市爱的教育研究会、上海市中学生报、家庭教育相关报刊报道;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对2010上海世博会的认知调查活动,受到教育局宣传科的报道及上海市精神文明办的特约采访;在社区开展的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还受到杨浦区志愿者协会的关注,服务事迹在杨浦志愿者之家网站发布了特别报道。除此,还开展了多项与高校、部队、社区共同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也赢得了各界美誉,如“和风吹来满园春” 2009部队春季演出”,“青春风采献爱心” 2010年急救包扎社区示范,“蓝天下的挚爱”2009、2010新春爱心募捐、“2010与复旦大学志愿者服务交流”,“爱的教育”2009、2010为青海贫困地区学校捐书、“2010世博安保志愿服务”,“2010文明出行,保道路畅通志愿服务”等。2010年11月学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共创精彩世博”为题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申报2010年杨浦区中小学“小小蒲公英 世博引风尚”志愿服务精品活动。2010年11月学校被推荐为上海市红十字会服务世博先进集体。 爱心义卖活动:5月13日下午,东升中学与殷行社区的阳光之家开展了义卖活动。活动中,东升中学师生都把自己心爱的物品捐了出来。义买活动的形式有序而又有趣,每个班级按照志愿者小队进行分组,每个小队都有自己的广告语,有自己独特的宣传方式和招揽顾客的方式,这边在抽奖,那边在拿着大幅广告做宣传,给义卖活动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老师们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义卖和义买,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阳光之家和区小海豚社工也有自己的展台,阳光之家的成员现场的编织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每个义卖展台都是人头攒动,义卖的物品很快被抢购一空,除了大家捐出来的物品吸引人外,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义卖所筹得的善款将全部捐给阳光之家。本次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爱心支持,得到了大家的无私配合,因此取得了圆满了成功,共募得善款3952.2元,将在下周全部捐给阳光之家。 69 三、以募捐助学,育奉献校园 (一)募捐活动滋润心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全校师生时刻关注灾区,校园的媒体滚动播放着灾区的救援实录,团队员们在直播镜头前潸然泪下,目光却紧紧的盯着画面,期待着还有奇迹重现„„。在5月16日早上学校举行的“心手相连,抗震救灾”捐款仪式上,师生们排成长长的队伍,纷纷伸出温暖之手,依次走近捐款箱,庄重地投下了一笔笔捐款。尤其是享受助学券的45名同学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纷纷将有限的零用钱省下来,投入爱心捐款。同学也都力尽所能地献出自己点滴之爱,让爱在地震后的废墟上重新建起温暖的家园,帮助四川灾民度过难关~ 一笔笔捐款,一片片深情,浓浓关切之情在校园内涌动。据统计,捐款仪式现场共收到全校师生共捐款16812元。 本校预备(3)班来自四川绵阳地区的农民工子女廖小霞同学,原籍家中因汶川地震导致房屋倒塌,学校领导当即决定,捐助其家庭1000元,以表达全校师生对受灾同学的关心和慰问。 2009年1月19日学校团队员参与“蓝天下的至爱——爱心全天大放送”募捐活动“蓝天下的至爱——爱心全天大放送”,这一天,申城的每一个角落都爱潮涌动。“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团队员们又一次参与了为贫困儿童现场募捐的活动,受到了社会关注和好评。 为帮助灾区的中小学生尽快恢复学习,我校团员青年教师于6月11日举行了积极向灾区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书包的仪式,希望能为灾区的学生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校将每年的教师节演变成“爱生节”,党员干部与学困生、成困生结对,党员教师献爱心,捐款助学,如2010年7月1日在纪念建党89周年的特殊日子里,秉承着东升“爱生节”的活动传统,全体党员教师再一次献出爱心,纷纷捐献“特殊党费”,募得1670元,为的只是让我校那些弱势群体的孩子和农民工同住子女也能走进世博园,参观世博会,一起分享世博快乐,2010年的暑假,6位党员教师代表就带领着18个孩子来了一场特殊的“亲子”游,精彩世博一起共享。 (二)助学活动点燃希望 为了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慰问工作,落实局关工委对外来务工子弟的关心,2009年1月15日下午,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为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凝聚着国家、社会、学校和教职工爱心的慰问金及慰问品,给六十多个学子送去了新春的祝福和真情的问候,以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情。党支部冯书记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对学生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努力学习,自强不息,战胜一切困难,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新春“送温暖”活动,让困难学生和外来务工子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即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使学生在体验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为和谐校园的创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让贫困学生和农民工同住子女,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1月20日上午,东升中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迎新春送温暖”活动。本次“迎新春送温暖”资金来源既有教育系统关工委“2010年夕阳情奖学金”,也有教育局“2010年帮困基金”,更有全校教职工的爱心捐款。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为学校弱势群体孩子和农民工同住子女带来了浓浓的暖意。 四、以科研引领,育活力校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校不仅重视红十字工作的具体实践,还十分重视红十字科研工作,努力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科学育人。《弱势群体子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被列为市级课题,2010年11月举行了《弱势群体子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通过本课题研 70 究可以使学校走向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从积极心理品质切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形成学校教育特色,定会走出一条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道路。该课题成果已申报区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评选,荣获二等奖。 学校目前以《以感恩为载体实施农民工同住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研究》的市级课题为引领,进行课题研究。力图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把理论内化为理念,把理念转化为实践,把实践内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效益,开创红十字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在红十字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红十字工作与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校红十字工作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爱心,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正是这些无形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校园文化建设。三年来,学校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硕果累累:学生市区获奖194人次,教师获奖62人次,学校集体获市、区奖项86项;我校中考连续3年100%合格。 我们将会以更饱满的情绪与更多的热情做好今后学校的红十字会工作,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深入人心,传递爱心,更大限度地服务于他人。 71 传播人道 乐于奉献 彰显博爱 上海市光明中学 黄 琼 我校创建于1886年,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自2007年我校被评为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以来,我们以此为契机,坚持将红十字会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以健全机制,坚守阵地,抓好结合为载体,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广泛开展救护培训、应急演练、知识竞赛、救助帮扶、爱心募捐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了“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红十字精神。2010年12月,我校荣获黄浦区学校红十字工作优秀奖。2011年2月,我校被命名为“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校”。 一、健全机制,规范管理 1、领导重视,组织机构网络化 健全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是红十字会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我校非常重视和支持校红十字会工作,建立并完善了红十字会理事会(校长任会长,共有成员14名,学生理事2名),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红十字会员小组开展日常工作。我们将红十字工作纳入教育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被评为上海市红十字示范校后,我们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积极争创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对照“组织建设、政策支持、会员发展、管理规范、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救护培训、社会服务”八大标准,工作扎实有创新。 2、建章立制,阵地建设规范化 学校红十字会制度建设是根本,阵地建设是保障。我校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如《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制度》、《红十字会新会员发展制度》、《红十字会学习和培训制度》、《红十字会宣传制度》、《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制度》《红十字会档案管理制度》等。我校每年定期召开红十字会员代表大会。在学校红十字会的领导下,我们本着“规范化、特色化、实用性”的原则加强阵地建设。不仅设有广播台、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更设有专门的红十字活动室。同时,我校每个班级都有红十字口号,如“有爱就有阳光,就有雨露”、“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社会因关爱而和谐”等激人奋发的话语凝聚了全班奋进的愿望,给人以鞭策,给人以动力。这些红十字规章制度和活动阵地的建立,使学校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为学校红十字会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3、强化意识,会员管理制度化 强化会员意识、做好会费收缴、规范发展会员是红十字会工作的基础。至今,我校全体师生都已成为红十字会会员。学校健全了红十字会员的活动制度以及会费收缴使用管理制度,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经费,按照积极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学生会员,壮大会员队伍,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机制。学校根据红十字会章程的规定做到每年收缴会费达百分之百,由专人负责保管,每年年终向理事会报告会费使用情况。 二、坚守阵地,传播人道 我校以传播宣传“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会法”为中心,面向学生、面向教师,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不同的形式,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广泛宣传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和教师对红十字会的认知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1、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教学行为规范化 学校把健康教育作为“红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现有2名专职健康教育教师和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健康课和心理课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向学生传授卫生知识、红十字会基本知识和 72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教师、教时、教学内容、教育效果四落实。 举办红十字主题班会,是“红十字”进课堂的一种常用方式,我校每年都在各个班级开展“红十字主题班会”,以小品、朗诵、知识竞赛、辩论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红十字精神。 开展“探索国际人道法”的校本课程培训,2008年至今我校教师已有5人次参加了市红十字会组织的“探索国际人道法”培训课程。其中我校国际人道法市级骨干教师谢亦峰老师利用校会课和拓展课,对我校全体会员和红十字骨干力量开展“探索国际人道法”的教学,宣传国际人道主义品质,弘扬中华民族救死扶伤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12月谢老师还受邀在“上海探索国际人道法项目推进会“上作专题发言,交流了我校在“探索国际人道法”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今年5月谢老师还参与了全国国际人道法实施宣传片的拍摄。 2、巩固课外宣传辅阵地,宣传效果扩大化 一是进行救护训练,普及卫生知识。我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分批对红十字会全体会员进行急救操作培训。09、10年的8月,邀请黄浦区卫生学校来我校对600多名红十字会会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和心肺复苏等知识的讲解与训练,通过培训,学生们掌握了初级急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提供了一定保障。 为帮助学生掌握现场初级救护技能,校红十字会推荐了体育教师、班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了区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并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 今年的5.12防灾减灾日,学校面向全区举行了紧急疏散逃生演练的展示活动。通过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提高抵御地震和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青少年自救互救意识,很好地充实了学校安全教育。 在卫生知识宣传方面,学校红十字理事及时向健康课老师提供卫生知识资料,利用红会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载体全面普及卫生知识,内容涉及面广,如:营养与健康、传染病的预防、临考前的心理准备、各种常见病的防治等,培养了学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和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我校还建立了红十字卫生角,每班挑选一名红十字会员担任班级卫生监督员,学校有专人每天对全校卫生进行巡查。学校还备有常用药品,存放在学校红十字办公室,以备急用。 二是广泛宣传,扩大影响。我校以“5.8”世界红十字会纪念日、“珍爱生命、奋力前行”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5.12”防灾减灾日、“5.31”世界无烟日、“6.26”国际禁毒日、“9.20”国际爱牙日、“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等节日纪念活动为契机,以主题班会和团活动等为载体,开展红十字会章程、捐献造血干细胞常识、消防知识、救护知识及学校红十字会各项工作制度的学习教育活动。目前,我校有24位教师会员加入“中华骨髓库”。在2009年红十字宣传周期间,学校红十字会三次召开会议安排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开展红十字主题班会28节,制作宣传版面9块,在“5.8”宣传日印发了宣传资料2000多份。学校志愿者在学生处和团委的组织下,上街义务劳动14次,开展科技馆志愿者活动10次,到敬老院服务5次。我们利用这些活动大力宣传红十字会宗旨和《红十字会法》,积极传播人道主义,从小培养青少年会员“博爱”之心和奉献精神。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宣传了红十字会,扩大了社会影响,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抓好结合,彰显博爱 我校坚持把红十字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将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熏陶,爱心得到了加强,能力得到了提高。 73 1、志愿服务持之以恒 我校积极探索把符合人道主义宗旨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纳入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系,与社区及社会其他部门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有机结合。在各级各类活动中,都活跃着校红十字志愿者的身影。 每逢节日,我校红十字会会员都会去上海市黄浦区第二社会福利院慰问孤老。有的给老人表演节目,有的给老人读报纸,有的说笑话逗孤老们开心。 每个周末都会有我校红会会员去上海科技馆担任志愿者。个人和集体曾多次获得科技馆的表彰。我校的“智力助残”服务队自2007年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每个周末,无论风雨,服务队的同学都会准时到达每位受助者的家中,帮助受助同学温习功课。同学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助残疾人家庭子女,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声声感谢的话语,更多的则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对生命更深的感悟。同学们还获得了上海智残人协会颁发的“优秀集体”奖牌和志愿者证书。本学期我校又开展一项以关爱失能与孤独老人为基本目的“咏年楼”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的顺利开展,除了学校的重视,更是与学生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实践与体验密不可分的。 2010年1月16日下午,我校的200多名红十字会会员参加了“蓝天下至爱”中学生上街慈善募捐活动。尽管天气十分寒冷,尽管临近期终考试之际,同学们仍然放弃了休息和复习时间前来参加这次募捐活动。作为红十字会的一员,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是同学们应尽的义务。在豫园开展募捐时,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困难,有的甚至还遭到别人的冷眼和猜疑。但是,他们的行动化成冬日的暖流,不仅温暖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温暖了自己。随行的老师们也纷纷慷慨解囊,共同为“慈善•世博•和谐”增添暖意。 每年,我校都组织了教职工参加义务献血,这些红十字会员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和谐社会奉献出拳拳爱心。 诸如此类的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合不同年龄青少年群体的社会需要,为青少年志愿者提供实践体验红十字精神的广阔社会舞台。 2、博爱基金扶贫帮困 作为上海市的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光明中学有着一系列优良传统活动,而慈善义卖活动正是其中之一。每年在学期末,学生都会以班级为组织,捐献自己的一些个人物品进行义卖,所得的善款都会由学校统一捐给黄浦区红十字会,尽我们学校红十字会员的绵薄之力。 2010年1月,虽然在临时校舍内过渡,由于场地原因删减了诸如拍卖会等项目,但同学们还是热情高涨,克服了在硬件上的困难,在自己的教室、以及体操房内摆起了摊头,顺利开展了慈善义卖活动。不少老师和同学都纷纷解囊,热情支持,奉献爱心。拍卖会当天的下午,校红十字学生理事就把所有善款(4285.20元)捐赠到黄浦区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基金,这些捐款被寄往海地地震灾区。 2009年3月,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看着皲裂干涸的土地,我校同学们第一时间发起募捐活动,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共度难关。 在我校“中国风•民族魂”活动中对口贵州与云南的班级——高二(2)和高一(6)班的同学们在校门口贴出海报,倡议大家一起捐款,给灾区人民送“水”去~短短的半天时间内,校红十字会就收到了全校28个班级的捐款共计9678.90元。 2009年4月,在校红会的倡议下,我校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连续举办了两场募捐活动。活动一经结束,校红十字学生理事“马不停蹄”,在紧张的点款、对款、装款的工作后,立马将所募得的10714元整的爱心款项送往了上海市红十字会,希望捐款能及时投入至灾区援助中,为玉树人民献上一份绵薄之力。市红十字会同时也向我校颁发了“人道救助 爱心关怀”的荣誉证书。 74 3、有效活动精彩纷呈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我们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如:每学期举行一次的红十字知识竞赛、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GBA”光明杯篮球赛、教工体育节和学生运动会、每年度一次的心理周活动等,学校红十字会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几年来,我校红十字会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有学生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测试活动,并认真做好纪录。对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还提供自我控制、自我保健的治疗方案,进行跟踪调查与心理治疗,做好个案分析、预防和矫治等工作,使个别性格内向、脾气孤僻的学生经过诊治有了明显的好转。 在传统的师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础上,我校还发展了“伙伴心理咨询”的特色项目。我们的伙伴咨询本着“助人自助”即协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突破、自我改变的原则,从一开始的高中学生对初中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方法以及升学方面的辅导,到现今的步入社区,对社区中大批父母离异、下岗或者丧亲的孩子进行了辅导和帮助,这个初中的过程已经不是纯粹的知识上的帮助了,已经转变为心灵的沟通,形成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学生咨询员从一个被教育者到教育者,从“自助”到“互助”再到“助人”,形成一个质的飞跃。 每年的心理宣传周是全校性的活动。每次宣传周都有中心和主题,但又给学生创设了自主设计、自由发挥的空间。尤其通过心理剧所表达和折射的心理健康含义深入人心。活动中涌现出大量的学生原创剧本,有展现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如《别把友情弄丢了》;有体现家庭关系的,如《我想有个快乐家》;有讲师生关系的,如《打赌》;有涉及男女学生朦胧情感的,如《年轻的悸动》;还有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如《Rise and Pall》等。学生们通过自己写的剧本再现生活,发现了平时学习、生活中的不少问题;通过扮演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等,学会了换位思考,知道了理解和尊重。同时,心理剧也引发了台下师生的思考,为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学习提供了借鉴。在颁奖仪式上,校长颁发了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最具潜质男女演员、最佳组织、最佳海报创意、最佳心理解决方案、最佳道具、最佳配乐、突出贡献等近20个奖项,俨然一个隆重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心理员说:“学校举办宣传周,除了进行心理辅导、咨询外,主要由我们学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的形式,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用艺术形式表达看法,体验感受。这样的活动,实在是进行自我心理教育的好方法。”。从2004年开始的第一届“Touch”到2011年第十三届“我爱我心”心理宣传周,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健康的状态,在整个活动中,“助人自助”的理念得到了充分贯彻和实施。 几年来,我们积极建立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与教育工作相衔接的协调机制,找准红十字工作的切入点,精心组织了适合高中学生特点的红十字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综合效益,并取得了累累硕果。我校红十字示范校的创建工作也得到了市、区红十字会领导的一致赞扬与肯定。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我们会继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踏实的工作态度,为争创全国红十字模范校而努力,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光明的校园绽放。 75 红十字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上海市格致中学 徐金云 众所周知,中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们养成正确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把德育工作与红十字会工作划分开来,把红会工作单纯的看作是学校卫生室的工作那是绝对错误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德育工作的精髓是相一致的,可以肯定,一个没有“大爱”精神的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校始终将德育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把红十字会工作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如何让两者更好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首先必须要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规范,我校红会由校长任会长,二位德育主任担任秘书长负责校红十字会的各项具体工作,各班主任和学生组长作为学校红会的骨干会员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培训。由于组织机构规范,分工明确,使学校红十字会各项工作开展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其次必须健全各项制度,使基础工作得到扎实落实,班主任是学校红十字会的骨干力量,德育处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把学校红会工作的理念、思路、各项活动安排通过他们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由校德育处、团委以班级或团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5(8纪念日活动,学校不仅利用这周的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红十字会的相关知识 ,新、老会员举行庄严入会宣誓 ,向新会员发证。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如“红十字在我心中”“人道的力量”“红十字会知识竞赛”等等。组织红十字会员参加上级机构组织的各项纪念活动,开展控烟、禁烟活动。预放爱滋病宣传活动,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宣传日,学校抓住这个契机,举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我们利用宣传栏、黑板、广播、电视等工具向全校师生宣传预防爱滋病的知识,组织华师大校友、区红会老师到学校开展预防爱滋病的同伴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种形式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每年还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如“走进爱滋病”“关注爱滋、关爱自己”“红丝带行动”,同学们通过这些活动,学到了爱滋病的有关知识,提高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远离爱滋”的意识。增强了要关爱爱滋病人的责任感。 组织“重阳”敬老活动,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目前在校学生都为90后的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处于六对一的状态,是家庭的“太阳”,由于他们生长的特定环境,决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不知道感恩,试想一个不知道感恩,不知道报恩的人,一定会是一个不知道爱、不会爱的人,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爱的人,更不会爱他人,爱他们的祖国,“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也不可能在他们身上体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以感受“重阳”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敬老节活动,其中有一项是让同学们回家帮祖辈洗洗脚,握握父母的手,活动以后学生们深有感触,有同学深情的写到:您手上的皱纹载着您的坎坷,您脚上的老茧标志着您的艰辛,是您用双手将弯曲的大江拉直,是您用双脚把坎坷的小路踩平,谢谢您—缔造出我幸福生活的长辈。学校成立了敬老服务志愿者小队,定期到黄浦区第一福利园或社区内的孤老家里,为老人读报,打扫卫生并带上用零花钱买的点心,表演节目,看着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同学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深切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真谛。 红十字追求的是人生的无私奉献,这是一种博爱的境界。学生时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 76 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对学生开展红十字教育,渗透红十字精神,对他们的成长是一种引导,可以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完善的社会人。学校会在一些特点的日子进行募捐活动,如5(8纪念日,千万人帮千家,情系云南,汶川地震,格致中学麦新基金等等,同学们的行动口号是:省下一杯饮料钱、省下一月短信费,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帮助这些同是蓝天下的伙伴,整个校园涌动着一股爱的暖流。我校自97年开始每年红会夏令营活动都组织同学们深入革命老区大别山进行访贫问苦、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已坚持了10几年,我校与太湖县弥驼一中及金寨县中结成了姐妹学校,从访贫问苦到捐款捐物,从捐一本书到一台电脑都倾注了全体师生对老区人民的一片真情„„参与学生由最初的14位发展至目前的近百名同学。还记得第一次到大别山 ,当地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品学皆优的学生,因遭遇家庭变故(短时期内失去了父亲与姐姐)交不出学费将要面临失学,得知这个情况后18位师生立即捐款,帮助她顺利完成了初三的学习与生活,第二年她以弥驼镇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以后每年我校都会捐款给她,帮助她完成学业直至大学毕业,我们的精神感染了她,她也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她表示要让爱发扬光大。10几年来爱的接力棒在我校一届届传送着,每个班级都有帮困对象,每年会为他们带去捐款与学习生活用品。也会邀请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到上海作客,住在我们同学家里,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山里,第一次看到火车,看到这一切,我们同学的使命感由然而生。格致中学红十字会的旗帜跟随我们的校旗一次次地在革命老区大别山飘扬,夏令营内容从刚开始单一的访贫问苦到后来带着课题进山有了质的飞跃,参加学生都是红十字的骨干,他们同时又是学校党课学习小组或邓读会的成员。带着课题调查研究,为山区的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为教育改进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些提案得到他们那里政府部门的认可。学生们与当地孩子同吃同住,有些学生家离学校要走2、3个小时的山路,泥泞而又陡峭的山坡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了山里孩子的艰辛,和自己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幸福,在汇报交流时同学们常常会因为山里学生物质之匮乏,学习条件之艰苦而流泪哽咽的说不出话,每次这些学生都会谈到同一个话题,就是通过这次的活动,他们感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任重而道远,短短几天同学们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常常会倾其所有送给那里的贫困学生,因此通过夏令营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奉献爱心的活动,让我校学生真正体会到了:选择奉献,就是选择了快乐。这无声的爱已深植在每个格致学子的心中。在奉献中升华了学生们的道德素养。许多同学活动以后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每年发展的学生党员都是这些参加过夏令营活动的学生。 学校有多支红十字志愿服务小队:敬老志愿服务队、助残志愿服务队、悦苗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活动为老人、肢残人送去关爱。特别是悦苗志愿服务队,同学们定期去悦苗寄养院与那里的智残儿童一起游戏,指导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生活,悦苗志愿服务队因他们的出色表现获得了许多荣誉:被评为“公益先锋,黄浦区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黄浦区新长征突击队、上海市优秀助残集体”。 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我们不仅在教师中宣传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每年还用一个课时对学生进行献血知识的宣教,同时进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宣传,教师中不乏无偿献血2次以上的人。我校的夏嘉斌、蔡丹枫同学在龙华烈士陵园参加完庄严而又隆重的“十八岁成人仪式”后,来到人民广场流动采血车上撩起衣袖,加入了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以此来记录自己成人的一天,师生们用行动诠释了“博爱”的真谛。 每年学校德育处把动员学生参加少儿住院基金作为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契机,发挥红会小干部与班主任的积极作用,做好个别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把“我为人人,人人为 77 我”互助共济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由于工作细致到位,五年来我校少儿住院基金参保率都达到了100%。 南京是我校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寒假学校组织高一红会新会员赴南京进行为期三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存训练,组织同学们去中山陵,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烈士陵园等,通过瞻仰革命先躯,面怀革命烈士,勿忘国耻等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使同学们的灵魂得到了一次血的冼礼。这些活动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为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及野外生存能力,所有活动只讲明结合时间、地点,让同学们自由组合,独立完成,带队老师负责在目的地签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会串插进行救护包扎比赛,以加强同学们现场急救的意识。 我校红十字会工作平时就是以德育为抓手,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弘扬红十字精神,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和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开展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等有机结合,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与学校创建精神文明、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既拓展了同学们的学习空间,又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全方位渗透,才使我校的红会工作卓见成效,“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已根植于我校学生的心中。 78 弘扬红十字精神 彰显尚文文化 上海市尚文中学 张红梅 尚文中学建校于1955年,现有学生八百余名,教学班27个。学校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硬件设施齐全,达到现代一流的标准。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改革不停步,年年有进步”为学校发展的理想追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特色,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普教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等,成为在全市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办初级中学。 红十字会是国际性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红十字运动在它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经过千千万万红十字人的打拼和奋斗,通过长期的红十字运动实践和经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精神,称之为红十字精神,即“人道、博爱、奉献”。这种精神的弘扬,需要靠广大红十字工作者、爱好和平进步事业的人士和志愿者来推动。红十字精神进一步提升,即形成一种红十字文化,这就是“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文化。为发扬人道主义宗旨,弘扬红十字精神,发展红十字文化,履行红十字职责,我校非常重视红十字会工作,自1998年创区第一所上海市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以来,在市、区各级红十字会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遵照红十字会的宗旨和任务,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我校根据红十字会精神,以育人为目的,做到了三个结合:将红十字会工作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心理素质相结合;将红十字会工作与师德教育,弘扬爱生奉献精神相结合;将红十字会工作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市文明单位相结合。校红十字青少年活动逐步形成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活动内容丰富,教育效果显著。学校除了在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外,学校红十字会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百优千星红十字会员之星、市红十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学校卫生先进工作者,近两年来,学校有50多名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红十字会各类竞赛,有35人获奖。今年又被评为上海市红十字示范校。 学校红十字会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共同参加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基层组织。我校的红十字工作,贯穿了“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的理念,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建和创新。 一、领导重视,建立相应的组织是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关键 学校党政领导一贯重视红十字会工作,将红十字会工作要求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工作整体发展计划中, 学校红十字工作不是独立于学校工作之外的工作,而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与教育工作息息相关,通过常规管理、阶段强化、特色创建等方式,逐渐形成管理模式。我校建立了完整的管理网络,由校长任会长,党支部副书记任副会长,德育教导任秘书长,理事会成员包括工会主席、团队老师、总务主任、卫生保健老师和学生代表,由秘书长具体负责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工作总结等。各班成立了红十字小组,有活动有记录。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到位,贯彻落实有力,尚文校园里形成了浓郁的推进红十字工作的氛围。 学校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倡导:人人都是红十字会会员。在红十字精神的引领下,全校117名教职员工、851名学生都光荣的自愿加入红十字会,为红十字工作做出贡献,比例达到100%。学校制订了《红十字会组织制度》、《红十字宣传制度》、《红十字会议制度》、《红十字活动制度》、《红十字社会服务制度》、《红十字会评比奖励制度》、《红十字会费管理制度》、《红十字会培训制度》、《红十字会档案制度》等各项制度,保证了红十字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有章可循。多年的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到,建章立制是落实红十字工作的有效保障。 79 校红十字会会长对工作非常重视,将红十字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校目标管理工作中,一年二次召开理事会会议,在会上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时进行工作回顾和总结。学校对红十字会工作拨有专项业务活动经费,每年组织全体红十字会员培训学习、实地考察、研讨交流等,行政支出5000余元,会费用于活动经费支出800余元。经费的落实确保了红十字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校领导认为,要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增强学生的红十字意识,就必须让师生了解红十字会的起源与历史,增强师生的红十字意识。我校根据学校特点,每年都发展一批新会员,六年级的新生进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由学校向学生介绍红十字会的光荣历史和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红十字会活动。学生被红十字精神感染,自愿填写,积极要求加入红十字会。学校利用校会课隆重举行新会员入会仪式,会员入会宣誓率100,。全体会员每年都自觉缴纳会费,20,上交区红十字会,会费收入率达100,,会费收缴记录齐全。规范有序的工作使学校红十字工作得以向纵深方向推进。 二、积累丰厚,教育活动形式多样 (一)档案管理 学校建立了红十字会工作档案,按年度分类保存文字、照片、实物等,档案齐全、规范。有三年以上完整的档案记录。同时认真做好年底工作统计,按时上报统计报表。红十字会资料归学校档案室管理。 (二)宣传教育 红十字工作与提升学校文化、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校园内建有亨利?杜南画像等具有红十字特色的人文景观,专门把一层教学楼面命名为“博爱楼面”。楼面走廊进行了精心布置,有专门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室,活动室内陈列有宣传红十字知识的版面、红十字青少年获奖作品和奖状、红十字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的版面展示等,走廊上也设有红十字宣传版面,整个楼层凸显了独特的学校红十字走廊文化。各年级分别有班级设置了红十字角,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这一举措又为“温馨教室”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 学校通过每周四的卫生广播、各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传播国际红十字运动知识,“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师生知晓率达到90,以上。底楼还设有固定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学校订有《中国红十字报》、《博爱》等报刊杂志供师生学习,利用广播、录像积极向学生宣传艾滋病预防、无偿献血、远离毒品、远离烟草、逃生技能和国际人道法等知识,教育学生注意各种安全,使学生们防范以未然,历年来我校100,学生都参加少儿住院基金。为提升红十字学校文化品牌,我校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信息传播功能,增设了校红十字工作信息窗。这一举动不仅促进了校红十字与班组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而且使校红十字工作更趋信息化与特色化,搭建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沟通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家校、校校互动。 每年开展“五?八”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同时各班举行红十字会主题班会,德育室进行检查评比,让全校会员更进一步了解红十字精神。学校曾先后开展了《牵手特奥、感悟生命、传递快乐》、《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成长》、《手拉手,心连心,以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祈福》等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不断营造红十字人文校园。 (三)学科渗透 我校红十字会在会长朱晓薇校长的带领下,着眼于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将学校红十字活动融入德育、少先队、工会等部门工作中,贯彻落实在学科教学、民族精神教育、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心理辅导等各个教育教学板块中。 80 在基础型课程中,挖掘教材文本中相关的教育元素,以课堂教学为渠道,在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领悟红十字精神。如语文教材中的《我不是懦夫》、《冬夜的灯光》,历史教材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暴虐与抗争》,生命科学教材中的《医药常识》、《模拟现场心肺复苏》,思品教材中的《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地理教材中的《灾害性气候》等都是渗透红十字教育的好题材。 在拓展型课程中,开设了《国际人道法》科目。探索人道法项目于2001年在全球启动,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中开展,此项目是以鼓励青少年正视当今世界暴力问题、探索思考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为13至18岁青少年设计的有关国际人道法及相关问题的国际教育项目,目前已经在世界的二十多个国家广泛开展此项工作。我校正积极探索国际人道法课程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将其纳入学校的拓展课程之中,目前正对八年级学生开展试点教学,落实上海市红十字会提出的四个“统一”要求:统一授课对象、授课课时、授课要点和学生评估测试。通过此课程,使红十字知识和国际人道法走进学生课堂,为青少年所了解。此课程开放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颇受学生的欢迎。 此外我校还自编了《群防互救知识指导》的校本拓展型课程的教材,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在少年团校的课程中,曹琼老师开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专题讲座。 (四)融入特色,凸现“两纲”精神 在实施“两纲”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以上通过特色教育和捕捉契机切实进行之外,更主要的是我们把大部分的工作放到了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使“两纲”教育得以时时处处体现。 以创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开展生命教育。首先,全校师生确立了“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工作责任心大大增强,学生在校学习活动中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其次,学校各项安全检查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各项教育设施的检查,到食堂卫生管理,到文明校园环境的营造,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落实。第三,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深入:一是将生命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各门学科、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之中,营造学校、班级、师生与同学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通过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使他们懂得自尊、自爱、自重,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三是切实发挥身心辅导室的作用,通过对不良心理因素的清除,对扭曲心理的矫正,对创伤心理的修复,以阻止不良行为的发展,削弱或者排除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动因,从而有效地预防或者制止犯罪。 学校每年制订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活动。在红十字青少年中进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普及卫生急救知识、逃生技能知识的培训。每年的“119消防日”不仅请当地消防中队官兵来学校上课,演示消防器具的操作,进行“火灾现场扑灭”实地演习;每年还特地安排时间进行全校性“模拟火灾逃生演练”,各班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必须在规定时间“逃生”到达操场指定的区域——安全撤离“火灾现场”,安排其余老师在各楼梯口,转弯处,预防学生在“模拟火灾逃生”时出现摔跤,踩踏等意外;每当这时学校领导都现场亲自指挥监督,对未达到要求班级责令重新演练。这每年一次的大规模演练,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灾难忧患意识和应对能力。在不同程度上更加端正了对生命的态度,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今年“5.12”防灾减灾日,在区红会领导的支持下,有线台来我们学校进行了逃生演练的全程拍摄。此次疏散演练,既提高了学校应对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处置能力,又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逃生意识和技能。每周二下午安排两节课作为社团课排入课表,进行会员救护培训活动,教会会员关于红十字四大救护包扎技术以及现实生活中可以普遍用到的逃生技能知识,同时教导他们随时随地用于自己的生活中,碰见危急时间如何镇定应付,为家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全校师生救护培训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利用暑期对教师开展培训 81 活动,目前我校有46位教师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学校已在会员中建立了一支15人左右的救护队用于日常师生救护工作。 三、倾力打造红会品牌,红会活动硕果累累 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我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法制教育活动。我们不但利用集体晨会、午会和其他一切有利的时机向学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青少年保护法》。我们还结合“四五”、“五五”普法宣传教育,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 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了以交通和法制为重点的安全教育,例如对乘坐不合格车辆上学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交通法制安全告知、“119”消防日板报、竞赛系列活动、校园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习,不但使学生也让家长受到了教育,在不同程度上更加端正了对生命的态度,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新形势赋予了红十字工作新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开创红十字工作新的局面,就必须扩大红十字工作的外延,以此来提升学校红十字工作的质量。我校重视帮教助困工程。我们在全面排摸的基础上,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名册。学校党员、团员和干部带头结对帮困,进而逐步扩大到全体教职工。近几年,学校受助的学习困难生、行为偏差生和经济贫困生均达到100%。红十字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学校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和谐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学校组建了三十多支服务队,其中“忘年交”志愿者服务队,传承了多个班级,十几年如一日,去董家渡敬老院服务,传递着“为爷爷、奶奶服务”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尽管服务队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这支队伍却依然活跃在董家渡路敬老院。多年来,服务队坚持每周六、周日及重要节日去敬老院服务。每年的重阳节,小会员们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扬着少先队和红十字旗帜,带上各自准备的水果点心到敬老院慰问爷爷奶奶,表演文艺节目,帮助他们整理内务,让老人们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和乐趣。队员们凭着自己智慧和能力,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活动。“忘年交”的成员们以真诚而坚定的信念,为爷爷、奶奶们送上温暖与关怀,将爱心不断传承~这个服务队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队,黄浦区“十佳”道德新风尚奖,狄怡静同学被评为“上海市金爱心学生”,施善康老师被评为“上海市金爱心教师”。 我校由学生自主管理的红领巾爱心基金与红十字会基金相会相对接,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中举办全校会员爱心拍卖活动,每一次义卖活动学生热情高涨,每逢这时,各班早早布置好自己的摊位,摆放着同学各自带来的自己心爱的物品和书籍,师生争相购买,都希望能多奉献一份爱心。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献爱心的意识,又让学生在义卖中学会节约,促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在奉献中体会“爱”的真谛,体现人生的价值。去年拍卖共计12133元,今年拍卖共计人民币15180元全部用于帮困基金。09年到10年共帮困学生135人,费用8000多元。 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红领巾爱心基金总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积极捐款帮助灾区人民。会员们一次次爱心募捐送温暖活动,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在爱与被爱的包围中,人既要懂得接受,更应懂得奉献爱;爱,是人间的真情,是红十字精神的发扬光大~我们共同参与着,谱写着一曲曲博爱、和谐和奉献的旋律。 此外我校红十字会员还积极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均获良好成绩。2007年代表黄浦区参加上海市”急救日救护竞赛”获优胜奖,2007年11月代表黄浦区参加上海市“第二届中学生民防运动会”比赛获第四名,2008年代表黄浦区参加上海市中小学生“防灾自护知识技能”展示活动获二等奖,2009年校红十字会救护队员代表黄浦区参加“上海市中小学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展示” 82 活动中获一等奖,同年代表黄浦区参加“杜邦杯”上海市中小学安全教育竞赛活动中获优胜奖。2007年,学校在澳门红十字会主办的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两岸四地红十字明信片设计比赛获优秀组织奖,顾闻吉吉同学获中学组亚军。2007年在黄浦区红十字会举办的“与特奥同行”征文比赛中,徐晟仪同学获一等奖、翁佳彬同学获三等奖,单倩晟同学在绘画比赛中获二等奖、芳雅岚同学获三等奖。2010年会员李米雪、刘香宁、王妙莹、董洋洋获2010年黄浦区“我心中的红十字”征文绘画比赛或二等奖和优胜奖,尚文中学获最佳组织奖。 (四)整合资源,实现创新发展 发挥“红十字书库”在校园红十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今后将结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加强对红十字运动知识的宣传,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实践活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他们培育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多年的努力与实践,多年的探索与积淀,逐渐积累了尚文红十字工作的经验,校红十字会的全体成员在校领导教师的关怀和鼓励下,正积极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们以团队精神,做社团事业,努力发扬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形成了学校规范有序、推陈出新的特色。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整合资源,完善方式,进一步落实行动。作为上海市红十字示范校,我们不断思考,反复实践,力争使红十字工作更上新的台阶。扬人道精神,铸和谐校园;撒博爱真情,谱华彩乐章,让红十字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83 课程引领 活动实践 制度建设 ——扎实推进学校红十字工作 上海市实验小学 徐 进 红十字事业是崇高的事业,红十字工作是爱心的事业,“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上海市实验小学自1999年被评为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以来,不断思考,积极推进,学校红十字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一、“两纲”融入,以课程为基石,弘扬红十字精神 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校在课程整体规划时找准红十字工作的结合点,在“两纲”教育的过程中,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 1、生命教育课程 学校整体规划了生命教育课程,分年级、分序列推进自我保护、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病防灾、禁毒等教育内容。学校以每年的“119”消防日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命教育主题周活动,各班围绕主题,采用谈话、讨论、故事、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学会自我保护。 2、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知识讲座、电视台节目均受到学生的欢迎。专职教师还将心理小故事汇编成了《心理密电码》,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心理疏导提供生动的范本。此外,学校还开通“彩虹心理工作坊”,使求助的学生都能得到及时与适当的帮助。 3、俱乐部课程 红十字俱乐部是学校众多俱乐部中的一个,由学生自由报名组成,学校卫生老师任教,活动内容主要涉及红十字初级救护知识的普及。争分夺秒的救护可以为挽救伤员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经过俱乐部的活动,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丰富活动,以实践为核心,落实红十字工作 (一)学生在行动 学校将红十字工作融合到德育的整体工作中去,积极开展“救死扶伤、扶贫济困、尊老爱幼” 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营造“红十字精神在我心”的校园氛围。 1、庄严入会 学校每年以“5?8”世界红十字纪念日为契机,组织隆重的入会仪式,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入会,学校红十字会的队伍不断壮大。学校进行广泛地宣传教育,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区红十字会组织的街头劝募活动,加深学生对“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认识。 2、消防演习 学校不定期举行全校性的紧急疏散演练。在警报声响起后,各班学生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有组织、有纪律地迅速疏导,安全到达集合地点,演练过程安全有序。通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全校师生熟悉了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也有所提高。 3、爱心义卖 84 学校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师生们用自己带来的书籍、文具、小礼品,通过班级的统一义卖,换得善款,帮助校内外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有价,爱心无价,实小师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与灾区、贫困地区的同胞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4、奉献社会 学生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积极参加爱心储蓄活动,把积攒的零钱捐给抗癌康复俱乐部的患者,让抗癌俱乐部的贫困患者也能快乐地参观世博和感受世博。学校弦乐队参加了“人文世博 关爱自闭症”为主题的爱心音乐会,十多名优秀的小小提琴手与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一同演奏了乐曲,在公益的舞台上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和琴艺。 (二)教师在行动 学校坚持“学校是儿童幸福的起点” 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师德师风,让“爱与奉献”成为教师行动的主旋律。 1、爱心放送 学校的老师细致入微地关心着每一个孩子,用真诚的师爱温暖着每一个孩子。学生家庭遭遇变故,学校出面为家人提供工作机会,维持日常生计,如今孩子已是自立自强的北大学子;学生家庭发生火灾,老师们带头捐款;学生家中大人重病,班主任主动邀请英语和数学老师共同组成“帮帮小组”,从生活到学习,一揽子担当,直至这个家庭走出困境。因为有爱,校园就变成了充满了温暖与幸福的“家园”。 2、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学校主动在教职工中宣传血液生理知识,使每位教职工对公民义务献血有了正确的认识,一些青年教师还主动报名参加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用行动体现教师对团结互助、人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理解。 3、温暖到家 “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已经成为学校的惯例。学校把老领导、老党员、特殊困难群体,均列入访问对象,全校教师对特困家庭一一上门家访,不管被访者家有多远,也不管被访者在家还是在医院,学校志愿者都会在第一时间把慰问款送到了困难者的手上,把温暖传递到需要者的心上。 4、志愿服务 志在愿在,学校教师活跃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成为一名传播文明、传播快乐、传播关怀的志愿者。地铁站点,我们全体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宣传左行右立、文明乘车,协助进行人流的疏导。学校党支部情系外来务工人员,关心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与休闲生活,特举行了向社区开放志愿者活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世博期间,学校多名教师参与了世博志愿者的工作,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微笑,他们的服务,给四方宾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三、健全机制,以长效为目标,开创红十字工作新局面 为保证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制定了会议制度、学习宣传制度、培养评优制度、社会服务与救护制度等十大制度,使红会日常工作的开展井然有序。 1、会议制度 每学期召开红十字理事会会议,布置红十字工作,落实红十字活动等,红理会成员的出席率达到95%以上。按期召开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 2、宣传制度 85 学校通过板报、广播、电视台等载体宣传红十字知识,介绍红十字大事,引导师生知晓红十字活动,关注红十字发展。 3、学习制度 入会前,每位同学都要经历《红十字会法》、《章程》的学习。 4、培训制度 红十字会的培训课程与学校拓展型课程相结合,俱乐部活动开展红十字培训活动,做到年年有培训,每年不重复。 5、服务救护制度 学校成立一支“定时、定人、定岗”的红十字服务监督岗,上岗时人人佩戴市红十字青少年徽章。 6、社会服务制度 学校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结合纪念日开展活动,如3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纪念日、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6月的世界禁毒日、9月的世界急救日,12月的世界艾滋病日等。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覆盖率达到100%。 7、入会登记制度 在成为一名红十字会员之前,学校都要发放红十字会员申请表,在自愿的前提下,让学生认真填写表格,进行登记,并开展新会员入会宣誓仪式。 8、会费管理制度 每年的会费收缴率都达到了100%,其中20%上缴上级红十字会,80%留学校红十字会。会费设立专门账户,由专人管理会费,活动经费等各项开支及时向全体会员公布,主要用于征订红十字报刊及宣传资料、知识培训、公益宣传、评优表彰等方面。 9、档案管理制度 做好分类管理,资料齐全规范。同时做好各类材料的年底统计工作,及时上报给相关机构。 10、评优制度 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每学期进行针对性考核,合格者由红十字会、大队部联合颁发奖章,学期末评出红十字优秀班级与红十字优秀会员,及时予以表彰。 弘扬红十字精神,奉献无限爱心。学校将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植根在每一位实小人的心中。 用爱温暖心灵 用技能拯救生命 86 上海市市南中学 袁华英 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学校红十字会是一个基层组织而且是青少年会员的活动中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德育教育、健康教育与开展红十字人道主义社会服务的阵地,因此我校红十字会活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提倡红十字会精神:“人道、博爱、奉献”,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为工作方针开展红十字会工作,提高学生的素质。 “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真情,让更多的人得到温暖”这是红十字会工作永恒的主题。 曾被评为黄浦区“十佳好事”的市南中学“鸿志班”,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校内校外各方的关爱。 9月份市南中学又迎来新一届的“鸿志班”学生,“鸿志班”自2002学年度起,目前已经招了12届300多位学生,学生由黄浦区各街道、小学进行推荐,户籍在黄浦区品学兼优且家境贫寒,家庭收入低于社会保障线以下的应届小学毕业生。“鸿志班”学生在学校念书将免去学校的一切费用,包括杂费、书簿费、午餐费、校服费、体检费、各种素质教育活动费和部分教学辅导材料等,“鸿志班”的设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清心堂、沐恩堂、上海健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新华书店黄浦区店等单位和个人捐款、捐赠学生用书及部分教辅书籍。市南中学的教职员工进行“一日捐”,捐出一天的工资,建立了“爱心基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鸿志班”学生在进入我们学校后都自愿加入了红十字会,学习上也非常刻苦,成绩良好。同时,学校也针对该班学生体质较弱和部分同学性格偏内向的情况,组织了一系列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活动防止自卑,组织他们为社会福利院的老人读报和辅导黄浦区残疾人子女学习等社会实践,提高交际能力,加强身体素质。 学校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面对他们目前的困境,在困境中怎样来自立,怎样来自强,怎样自信地去面对人生。如何去面对社会,如何能充满自信地去面对社会,同时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去帮助周围的人,所以他们也是逐步从物质上的受助者,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精神上的施助者,他们把学校学到的东西,不断地把它积淀下来又传播到社会。 家长和学生纷纷对“鸿志班”的办学表示感激和赞赏,表示将通过自身勤奋学习来回报社会、学校给予他们的帮助和关心。 相信在社会各方的关心和爱护下,市南中学鸿志班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们,必将健康成长。 我校各分站中还活跃着不少的服务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人道主义新曲。其中最出色的要数“智力助学”服务队。 “智力助残”是我校的一项特色活动,从1999年组建第一支高中志愿者队伍至今,已走入了第十二个年头。 1999年7月原高一3班团支部了解到一些残疾人子女因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的文化学习,再加上经济困难请不起家教,这些学生认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不应只关心自己的成绩,而不关心他人,向团委提出义务承担帮助这些残疾人子女一同进步的意愿。于是“智力助学”服务队成立了,他们是由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团支部组成,帮助初一、预备班的学生,这一活动迄今已走进第十二个年头,其中不少红十字会会员参与了这一为爱而奉献的事业,200多人次的残疾人子女受到我校同学的辅导和帮助。 87 1999年由我校黄吉人老师发起 “智力助残”教师志愿队。这十多年来,涌现了一批“严谨求实、尽职尽责、爱心奉献,无悔付出”的市南中学优秀教师志愿者红十字会成人会员,他们用热情在百年校园创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志愿者服务已成为学校参与人员最多、社会反响最为热烈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校先后有数十位教师获得上海市残疾人协会颁发的“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我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也被评为“上海市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红十字运动起源战地救护,会员学习初级急救技能和学习处理突发事件是属于必修之课。 学校利用午会课给全校师生介绍初级急救技能操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在高一年级军训中也加入了初级急救技能的学习项目;利用拓展课对初中骨干会员进行培训,到目前为止,他们学习初级急救的四大技术和心肺复苏的技术及其如何处理小外伤和测量生命体征等指标等知识,我校救护队曾在上海市救护比赛中荣获中学组 二等奖。 为了增强我校师生的处理突发事件意识,提高逃生自救的能力,学校每学期利用早操时间,开展多次突发事件安全疏散演习。随着警报声的响起,各班同学在老师的组织指引下,有秩序地从各班撤离,并且运用平时所学的逃生知识,手捂住口鼻,俯身离开教学大楼,迅速而安全的疏散到操场。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安排此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掌握逃生的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的能力。 虽然我校红十字会在2002年已经被命名为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但是红十字事业是人道主义的崇高事业,我们还将会开展更多的活动来弘扬红十字会精神,让会员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品德,为他们将来创造美好的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88 生命无价 人道无界 上海市第八中学 李亦佳 2010年5月至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是继奥运会以后,又一个使祖国人们激动的盛会。我班选上海世博会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作为上海世博会我班研讨的国际组织馆,这首先和我本人的一段经历有关。我是在大学就读时成为一名红十字会员,并于1994年赴奥地利参加了由国际红十字会所组织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通过那次活动,我对红十字会这一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非政治、非宗教的人道主义团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我校也是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近年来组织了多项以红十字会为主题的活动,更于去年10月13日,举行了上海市第八中学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我班36名学生全部为团员,更有25名优秀团员在“人道、博爱、奉献”在红十字精神的感召下,光荣地成为国际红十字会员,平时积极参加各项红十字会服务工作,并踊跃参与到红十字精神的宣传工作。因此在本次世博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与学生们找到上海世博会与红十字会理念的契合点,一起制定并申报了我们班级的活动主题——生命无价 人道无界,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畅游世博,我在现场”——感受世博,感悟生命 来到世博会,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当踏入国际红十字馆时,犹感宾至如归。在参观时同学们少了一份普通游客的好奇,多了一份专业审视的目光,沉稳而专注。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进入视线后,看到场馆主题:城市生活——人道无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展馆的入口造型被创意地设计成一个白色的帐篷。帐篷,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人道救援物资。2005年印度洋海啸,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受灾的斯里兰卡地区提供5000余顶帐篷;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地震,需至少200多万顶帐篷安置受灾群众„„每逢救援现场,帐篷皆为紧缺物资。展馆的帐篷造型营造了一种“在现场”、“在行动”的真实感,使观众在入馆之前,便已经被人道救援行动的力量所震撼。 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朝该馆走去,跟随排着的队伍走进国际红十字红新月馆,通过展馆里的宣传视频,了解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和人道事业,并在志愿者墙上找出各自熟悉的各国红十字、红新月志愿者。展馆展示国际红十字运动在救灾、救护、救助方面所开展的活动,着力宣传人道理念,展现世界各地饱受战乱、自然灾害、疾病等困苦的人民不失信念、满怀希望的坚强形象,增进人们对和平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 或许,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不是在创意上或设备上最突出的展馆,但它其中所包含的对每一个生命的关怀和人性的光芒,是最让人为之动容的。通过考查,同学们不仅开阔了眼界,感受到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很多新的理念,更加深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感悟,着实意义非凡~班级同学各自发挥自身特长,展示对世博的美好憧憬。如有的同学们用画笔展示国际红十字会馆,或拍摄相关照片,帮助同学获得客观感受,还有的同学用短小精练生动的文字将本次主题活动中的感受经历写下来等等。 此外暑假我班团委组织团员同学参观生命阳光馆,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访了一群特殊的世博志愿者。生命阳光馆里有一个特殊的体验——“天视奇观”,这是一个让参观者体验盲人生活的展区,里面没有任何光线,完全模拟盲人的生活世界。和朱国祥一样担任这个展区引导员的共有15名盲人志愿者。朱国祥告诉同学们,“虽然我们看不见这个世界,但是我希望这个世界可以看见我们。” “虽然我们只是做很平凡的工作,但是我们要让世界看到残疾人的风采。” 我和同学们排队体验了“天籁光韵”和“天视奇观”,当我们伸出手来横截光束,就有优美的音乐 89 声涌出,然后不断的变化手指作弹奏钢琴状,奇迹出现了,那光束就跟着手指划出的方向不断的发出悦耳的声响,沿着光束走一圈就演奏出贝多芬的《欢乐颂》旋律,美妙的乐声使人感到听力的珍贵。这时我突然想起《中国达人秀》的冠军刘伟曾说过的话“我从来没有把我当什么特殊群体,就是你们用手做的东西,我用脚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没有不一样。” 走出世博园区已是夜晚时分,虽然大家都略显疲态,却没有太多的怨言。团支书在世博小报中写到:世博会有谢丹玲、金乃嘉、朱国祥等盲人志愿者的参与,无疑增添了几分感动,甚至传奇。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当成弱者等待社会的帮助,而是渴望与健全人一样成为创造美好社会的一分子。他们是生活的强者,而且一直是生活的强者。 “爱心无界限,走近弱势群体”——播撒爱心,学会感动 每周五,我班的同学都会积极地来到育辛民工子弟小学,看到那儿小小的的操场和简陋的教室时心中颇多感慨~在小小的教室里,讲台下的小朋友是充满强烈求知欲的天真的神情,他们不在乎条件的简陋,因为对知识的渴望可以超越一切环境的限制。我们组织开展不少有意思的活动:在活动前期,我们先以讲故事的形式,让育辛小学的小朋友对红十字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阳光体育节”中,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健身,并且告知他们一些急救小常识,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比赛中,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去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冬季,学生们又将“三?五爱心义拍义卖”募集的善款捐赠给育辛小学,以改善校舍环境;此外我们和国际环保组织“根与芽”的牵线搭桥,在世博会之前为育辛小学的孩子们免费进行了一次体检;活动进程后半部分,围绕世博会的主题,重点介绍国际红十字会馆,通过这一活动,使这些仍处于孩童阶段的新上海人,在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的同时,使之更好的感受世博氛围,增长其见识,拓展其视野;随着活动深入开展,在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开展“我与红十字会”的征文,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那些小天使教会我们:唯有爱,永恒不变;唯有爱,没有界限。对育辛小学的服务让学生们懂得了如何更加切合实际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懂得如何付出爱与真心来对待那些和我们拥有同样的梦想、同样的快乐、同一片蓝天的朋友们。 “迎世博,讲英语”——迎世博盛会,从点滴做起 海西居委是半淞园街道一个活动较丰富,以老年人为主的居委会。针对这一特点,在活动之前,组织班级的宣传委员将编写“红十字会与生活”相关内容的海报,张贴于居委宣传栏中。同时,同学们自己积极收集相关资料,针对该居委会的特点,把世博会、红十字会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社区组织名为“世博与红十字会”的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分为历史、现状、发展等几大板块,为社区居民宣讲红十字会的知识。 “迎世博,讲英语”活动是我班与半淞园路街道海西居委结成的特色服务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已有两载光阴,学生志愿者相继传承着此项活动。每周五下午,我班学生都会按时来到海西居委的老年活动室,在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之后,为老人们献上内容丰富的一课。有句话叫做“教学相长”,学生们在教授老人英语的同时,也从老人身上学到很多:老人们好学的精神,令所有参与教学的同学敬佩不已;那些饱经沧桑、经验富足、富有远见、追赶潮流的老人,教会了我们学生很多东西。英语成为老少沟通的桥梁,彼此互相传递着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美好憧憬。 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带给学生们无尽的感动,同学们学会了团结协作、老少沟通,体验到真爱无价、助人为乐,学生们在付出中成长,在付出中快乐。 90 “投身校园,奉献快乐”——坚持,让我更努力 我们以班级为一个点,将国际红十字会馆所要呈现和倡导的理念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全校师生切身参与红十字会的各项活动,从而系统的了解红十字会的职能,真切的感受其精神内涵,感召更多的人为世博的建设和红十字会的工作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台、校报和宣传橱窗等阵地,通过开设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方式,广泛宣传本次主题活动,评选出畅游世博活动的十佳方案及各项活动的优秀组织者,给予奖励。我们还将制作一本红十字会记录册,在里面记录下孩子、老人听了我们的宣传以后的真实想法。将每次活动都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校园网呈现给全校师生,体现“我志愿,我快乐”的志愿者精神~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我们利用学校周一升旗仪式,围绕国际红十字运动“保障人类尊严,关注人的生命与健康”的理念,向全体师生介绍国际红十字运动在救灾、救护、救助方面所开展的活动,大力宣传人道理念,呼唤和感召更多的爱心力量加入红十字志愿服务行列。此外在世博临近尾声,我班举行了“世博有我更精彩”校班会课。主题班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了世博中学到的知识和点滴感悟,促使全体同学共同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国际红十字精神,参与世博、体验世博,从更多角度加倍感受到了世博的精彩。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花大力气去身体力行,组织、指导、实施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此次我抓住了“2010上海世博会”这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把学生带到社会上去,把教育延伸到社会这个大舞台。如:“走近弱势群体”这一主题,体现在我班若干特色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方方面面,走进育辛民工子弟小学,我们重温了童年的快乐,那些小朋友们在和大哥哥大姐姐的互动中,逐渐成长,快乐地成长。同学们以义工的身份,传递着爱,他们的微笑永远是阳光的。来到生命阳光馆,采访盲人世博志愿者,他们如摔伤翅膀天使。在那里同学们收获的不仅仅只是一份淡淡的感动,也倍加珍惜自己每次的志愿者服务机会。各小组在最后的世博小结中有感而发,真诚地写到:我们都同样是人类,不管是强人还是弱势群体,我们都应该和睦相处,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充满了爱的,让他们活的和正常人一样的快乐~用一颗平常心对待他们,通过各种办法或途径鼓励激励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也知道,其实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让学生们体会到“助人为乐”的真谛,每一次志愿者活动都让同学们在挥洒汗水的同时,学会去爱。 此外我注意将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在学生的主动性上,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此次活动准备初期,我让同学们收集并交流了大量的世博和红十字会资料,使他们了解世博、热爱世博,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在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树立他们的使命感。每次活动前夕,同学们都会制定出详细、周密的计划,做好精心准备,所以当出现意外情况时,由于准备充分,我们的同学能够不慌不忙,沉着应对。而且我还让同学们自己组队,选择自己喜欢、胜任的活动,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活动开展得活泼有效。同时同学们在开展活动时,细心地做好各项记录并留有精彩的活动照片,我班会定期对优秀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考核与表彰。 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也是班主任学习积累、提升自己的过程。我们班主任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是一台戏,而是提升学生思想境界,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平台。要达到这个要求,就需要班主任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精心组织策划。在活动中,同学们也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就要细心观察,帮助解决。如去海西居委前,学生担心,不知该如何与老人沟通,我通过自己亲 91 身实践,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动手料理生活的能力,然后带领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为老人们送去真正的关怀,打破学生与老一辈沟通上的隔阂。同时引导同学通过小组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同学体会到,能够为老人排除晚年的孤独与空虚,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每次活动出现的问题,在下一次活动中便成了前车之鉴,我注意平时将班主任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在世博会150多年里,历经三个世纪,世博会上多次升起红十字旗,世界博览的平台,展示了人道精神的光辉。今天,在空前规模的新一届世博会上,在中国人举办世博百年梦想成真的这片热土上,红十字旗再一次升起,有力地印证了历史,更昭示了未来。尽管世博会已经结束,但这份生命的感动和勇气却是将永久的流传下去。 92 开展学校红十字工作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谷 俊 红十字会事业以其弘扬人道主义,服务社会的宗旨越来越受全人类的崇尚与信赖,吸引越来越多人志愿加入红十字组织,奉献自己,方便他人。红十字工作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红十字组织自1998年被评为市红十字达标学校以来,在区红十字会和区教育局的正确指导、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和《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以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以红十字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敬老助残”精神教育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促进广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加强组织管理,完善红十字工作制度极其重要 1、领导高度重视,形成良好氛围 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我校红十字会工作长期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始终由校长担任红十字理事会会长,德育主任和工会主席任副会长和秘书长,分管学校的红十字工作。 2、完善各项制度,提升工作实效 为使红会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我们认真修订了组织、宣传、会议、活动、社会服务、会费管理、档案、评比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1)会员入会制度(2)理事会工作制(3)红会例会制度(4)宣传教育制度(5)健康教育制度(6)定期培训制度(7)资料归档制度 二、学校红十字会活动与学校各项工作相结合最为实际、有效 红十字活动贵在常态化、持续性。我校红十字活动长年不断,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并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深受师生欢迎。 (一)与学校多部门合作,开展红十字会活动持之以恒 1、广泛传播红会知识 利用多种形式(如关拨电视、横幅、橱窗、主题班会、黑板报、知识培训、竞赛、测试,小报评比等)广泛深入宣传红十字知识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成立骨干会员小组,负责进行红十字培训和宣传效果肯定。 2、积极参与技能培训 (1)建立一支红十字救护培训骨干队伍(主要由高一高二年级的班级卫生委员组成),平时重视对这支队伍的四大初级急救救护技术的培训,曾参与市、区比赛,获“集体鼓励奖”。 (2)2009年和2010年,参与市府实事项目:市、区红十字会和教育局组织的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共计完成近840人次的现场初级急救培训计划,全部取得《上海市初级急救救护培训合格证书》;每年评选出优秀卫生员,,名并表彰奖励。 3、与健康晨检、卫生保健相结合 建立班主任、校医负责制:各班设立卫生员,加强晨检和学生患病跟踪和全日观察制度, 每日做好因病缺课原因登记和网络直报工作,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师生健康体检、体质监测、师生疾病处理、慢性病跟踪保健工作。 93 4、结合各种宣传日、月,积极红十字宣传活动 5、与德育处联合每年开展“禁毒”“ 控烟”“预防艾滋病”活动 6、结合学校安全教育每学期开展一次逃生疏散演练活动 7、结合夏令营和军训活动,加强学生意志、思想道德、救护知识培训教育 (二)结合人道爱心募捐活动 1、与校团委、学生会联合,我校每年“5.8”举行一次“爱心募捐活动”,部分上缴区红十字会,部分帮助身边患大病的同学和家庭困难学生,弘扬“人道救助”精神。 2、每年年底,再举行一次“迎新年慈善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以义卖和慈善拍卖的形式,所有善款将用于上缴区红会和资助我校贫困学生以及其他相关慈善事业。 3、我校有一名白血病同学,2011年1月一同学不幸被车撞成颅脑严重外伤,都及时得到了学校非常有力的帮困救助。 4、学校还常年成立了“爱心基金”,全部用于对贫困学生、困难教工的援助,并使“党政发起、学生会、校团委操作、师生监督”的“爱心基金”运作方式成为学校的一项常态工作机制,进一步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5、积极参加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少儿住院互助基金” 我校每年的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参加率均达到98%以上,实实在在地为患病孩子的家庭缓解了大笔医疗费用开支的燃眉之急;也为学生树立“互帮互助的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结合德育教育评选和学生社团活动 1、我校为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为规范学生行为,促进班集体建设,学校学生处、校团委坚持将学校红十字会的各项活动和要求与班级五项常规检查相结合,每周进行评选,并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进行总结表彰,使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得到落实。 2、利用学校学生社团活动 发展有文艺天分的学生为学校红十字工作做贡献,如进行小品表演、文艺演出、征文比赛活动等。 (四)结合学校健康教育进行红十字运动教育活动 学校的健康教育不同于社区,它具有师资稳定、时间保证、质量较高、人群易接受等诸多优势,可以对目标人群的健康知识进行系统化教育和健康行为形成的系统化干预,可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广播、电视、课程设置(健康教育课、心理课、体育活动课)、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兴趣小组、课外活动、运动会、知识测试竞赛、小品演出、黑板报、班级墙报、告家长书、健康保健咨询、心理咨询、师生疾病和心理问题的系统个案干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效果,促进师生健康观念的形成和健康行为的建立,我校在上述措施中均认真执行;学生每天的二课二操和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每周,,分钟的健康教育课的课时安排保证,健康教育开课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以上,健康知识测试合格率,,,,。 师资、课时、教材、教案的保证,加之我校的特色: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教室同步电视转播)和团委、学生会主持人的资源和人员、师资优势,将我校的健康教育开展得形式多样(有外请专家讲座、教师的知识传播、学生小品表演、师生参与的健康专题采访问答、知识测试、知识竞赛等)、质量较高、师生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系列体系;其中,,,,年的“预防艾滋病情景剧”表演曾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并将录像光盘报送国家教育部参加评比,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得到全体师生和上级、同行的一致好评。 94 (五)结合体育和音乐教育渗透红十字活动 如在2006—2010年我校参加的国家教育部的“预防艾滋病项目学校”工作:我校学生收益非浅,共接受专家讲座5次/1200人次,二医大学生同伴教育8次/2400人次,知识测试4次/2000人次,活动课10次/500人次,小品演出100人次,征文比赛200人次,举办一次大型“预防艾滋病图片展”2000人次接受教育;并且“预防艾滋病情景剧”获“市一等奖”,“预防艾滋病项目学校”资料评比获区“三等奖”;由于艾滋病是新世纪的头号传染病且青壮年占绝大多数,通过此项历时四年的活动,我校师生在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能力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此项活动表明: (,)同伴教育用于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取得很好效果,且可以通过学生把一些相关问题带到家庭进行宣传,对公众普及艾滋病常识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以活动课(包括音乐 、体育课)的形式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可能对学生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六)结合其他学科教育渗透红十字活动 生物、心理是渗透红十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课堂,甚至语文、历史等都是传播红十字会运动精神、健康保健和安全知识、技能的好渠道,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些途径。 总之,在红十字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红十字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工作与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也是学校文化教育和加强学生“两纲”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红十字工作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爱心,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正是这些无形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将会以更饱满的情绪与更多的热情做好今后学校的红十字会工作,让红十字会精神深入人心,传递爱心,更大限度地服务于他人。 95 小学红十字工作的开展和思考 上海市虹口区曲阳第三小学 包琦荣 虹口区曲阳第三小学是由3个学校合并的公办中等规模的普通小学。 近几年来,学校围绕“课堂教学”为本,“社团活动”为辅的办学目标,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注重团队建设,注重家校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优秀实验基地、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实验基地、上海市童话特色学校、上海市推进儿童阅读课题组基地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上海市无吸烟学校、上海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平安单位等。 我校于1985年9月成立了学校红十字会,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红十字会以师生红十字常识教育和红十字精神宣传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学校教育管理和德育教育的重点,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点,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师生红十字主题教育和有红十字特色少先队活动。回顾这几年来学校在红十字青少的工作上成效是令人鼓舞的。我们把红十字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师生综合技能发展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师生的安全健康教育相结合,发展成了一所“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达标学校”。在2005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达标学校;2011年被评为市红十字示范校。 对于红十字会工作在我校的开展中,有几个思考和探索: 一、学校红十字工作与德育相结合 红十字活动贵在经常、持久。我校红十字活动大到全校性人道主义的无私捐助,小到班内的小伤小病的治疗预防,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首先我们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红十字会呼唤爱心,宣传人道主义,学校红十字开展以各项公益活动中的卫生知识点为主要内容,如宣传卫生常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这是用科学知识教育广大同学。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从朴素的爱的感怀出发,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充实思想,完善自我,与文明修身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相连,把红会活动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开展提高自身修养的活动。 积极组织学校红十字师生会员开展各种体现红十字精神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助人为乐等社会服务活动。学校红十字会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会员中重点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积极开展“爱心工程”活动。同时,在教师会员中开展“以爱对待学生”、“为人、为师、为学”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会员的行为和师德,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 我们把红十字精神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充分挖掘“博爱”的内涵,并把它作为我们的育人目标,并以此作为推进学校和谐校园的创建。校一方面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晨会、专题讲座、教工大会、红领巾广播台等形式,组织师生进行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要求师生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画廊、健康传单等资源进行自学。 二、学校红十字工作与生命教育相结合 每年的“五八”世界红十字日都有一批青少年加入到红十字组织中来。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开展红十字周活动,带领广大的红十字青少年在校利用课余时间老会员带领新会员学习会务知识、学习“四大急救”。走出学校,走进社区,为孤老、残疾及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96 学校红十字每年都与大队部联合开展“学雷锋手拉手帮困活动”。寻找身边学困、德困、贫困、心困、残困的小伙伴。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小伙伴,不讽刺,不歧视,一对一、二对一地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对道德行为较差,生活学习习惯较差的小伙伴,通过小队活动帮助改正错误,多鼓励;以人道情怀捐资助学,从费用上、衣着上、学习用品上给家庭生活贫困的小伙伴以关心;对心理上存在小问题的小伙伴给予温暖,与他们交朋友,防止他们孤独自闭,多找他们聊天、谈心,从郁闷中走出来;对残疾小伙伴伸出友爱之手,减轻他们学习生活上的不便,关心培智学校的弱智学生。 如三(2)同学钱玮妮。天生残疾,亲身父母把她抛弃,而养父母在坟场把她领回了家,由于她是弃儿,没有学校收她为学生。我们学校出于人道精神,破例收她,使得钱玮妮同学能和其他同年龄学生一样进入学校。为了让她能像正常学生一样在学校学习生活,经校红十字会理事会议上讨论,最后没有让她有特殊待遇,从心理上,更没有特意让她感觉自己是残疾的特殊性,在班级里她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上体育课、排练节目,没有任何的自卑心理,她成绩优秀,充满自信,现在是班级里的小干部、老师的好帮手。我们每个班级都制定了帮困对象和帮困计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关心、帮助身边的小伙伴。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同学的关爱,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开展自救自护活动。我们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利用主题会进行救护包扎竞赛、红会知识宣传,让小会员们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本领,真可谓一举两得。特别是结合每年的119消防知识宣传,定期进行“救护逃生演练”,“火灾逃生演练”等交流活动,全体师生一听到警报声,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逃离到安全地带。让师生对意外灾害的发生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逃生救护的意识。这是非常有效的演练,火灾发生时,学生知道了要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鼻口,不吸入有害气体,不拥挤,不慌张,争取在第一时间逃离火场。同时,学校的红十字救火队整装待发,及时帮助逃离时受伤的同学。会员们在演练中,也学到面对危机不慌张,和同学之间相互关爱,对自己生命的珍爱。 红十字事业是崇高的事业,红十字工作是爱心的工作,作为中国红十字的诞生地,上海学校的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地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愿意在红十字青少年的领域里默默耕耘,开创一片天地。 97 校园红十字的发展 上海市市西中学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目的是为推动“红十字运动”(或称“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全世界组织最庞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类似组织,除了许多国家立法保障其特殊地位外,于战时红十字也常与政府、军队紧密合作,成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慈善组织。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样的国际组织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一、加强德育建设 提高品德修养 1、有利于学校的生命教育 当今,生命教育越来越成为学校的德育主线。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提倡生命教育就是要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惜,这与红十字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弘扬“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学习“红十字基础知识”都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人”的意识和责任感 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人”的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现场初级急救技能培训、红十字知识竞赛、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捐献宣传、志愿服务、上街募捐等多种形式,结合社会活动红十字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奏响学校教育的主题曲。 二、加强信息传播 实施救护培训 红十字运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国际人道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各级红十字会的职责。学校红十字会加大对红十字青少年进行初级救护和逃生能力的培训力度。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对小伤小病的简易处理技巧和突发灾害的避险逃生能力的培训,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志愿服务。中学阶段结合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展控烟、禁毒、预防艾滋病等的宣传教育,加强了学生的救护技能和突发灾害的避险逃生能力。 三、增强创新意识 丰富活动形式 学校要把敬老助残,尊师爱生,扶贫帮困活动与创建精神文明、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会员的思想道德情操。并在活动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树立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积极宣传动员 参与基金工作 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是由市红十字会、市教委、市卫生局联合举办的一项非赢利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它通过广大家长集资,实现全社会互助共济、风险共担,减轻病孩家庭经济负担,为保障全市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校红十字会要在校内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营造少儿住院基金互救互助的和谐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少儿住院基金,让更多的少儿参加进来,让更多的生病患儿受益。对于缴费有实际困难的少儿,学校红十字会 98 应上报区红十字会,联合对他们进行救助,帮助他们参加少儿住院基金,力争全校学生参加率达到100%。 综上所述,学校红十字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成为受益者、服务者和参与管理者,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而为了达到上述结果,明确学校红十字的职责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学校红十字并不具有国际影响力,也不需要在国际上对他人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它的主要职责有宣传基本卫生知识,引领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向正确的道路,具备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等等。 基本卫生知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这里举大家接触比较多的一方面: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它对人的危害性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注意预防其发生。 首先,我们可以改善生活中的不良习惯,预防外环境中的细菌传染。生活中的我们总会有些不卫生的习惯,也许我们平时并不在意,但殊不知其也会成为一大危险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忽视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例如勤洗手,勤开窗通风,改善饮用水条件等。 其次,我们要加强防疫,打人工疫苗;在传染病大肆流行的时候,为使自己不受感染的最好方法就是打人工疫苗,它可以帮助你产生针对于这种传染病的抗体,让身体有足够的抵抗这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最后,我们要时刻注意身边的人,如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的人员,要及时将他送院,隔离治疗,避免传给其他人。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红十字同样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一个人选择的世界观、价值观会对他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高中生这个处于心理发展的高速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从而做出错误的事情,比如说沾染毒品。所以对学校红十字来说,宣传禁毒和积极地进行禁毒教育便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了。 学校禁毒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开展教师会议,让禁毒观念在教师心中重视起来,从而对学生有积极影响。 2、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禁毒宣传(可以让各个班级开展班会活动,设计禁毒海报) 3、以团支部为单位每周组织出校门对公众进行禁毒宣传 4、定期(国际禁毒日)召开有关禁毒的主题活动,请有关部门来讲解让师生共同了解毒品的危害 相信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可以使禁毒观念在全体师生心中根深蒂固,如果每个学校都这样重视并落实,可以有效减少毒品对于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少年强则国强”,只要青少年这一代人人有了禁毒观念,不久的将来毒品便会消身匿迹。所以这也是学校红十字会开展禁毒活动的主旨所在和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样也是学校红十字起到引领青少年走向正确道路的表现。 博爱,孕育着真情和希望;和谐,承载着发展和富强。红十字会长期以来本着“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工作理念,一直致力于对青少年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一直是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成为受益者、服务者和参与管理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开展品德、卫生与健康等相关教育,组织社会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开展救死扶伤、敬老助残、尊师爱幼等助人为乐的活动。开展形式活泼、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夏(冬)令营活动。 同学们~让我们参加到敬老助残、扶危济困的红十字会中来吧~成为品德高尚、充满爱心的新世纪学子,献出自己的爱心,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99 红十字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上海市张堰第二中学 贾丽君 红十字精神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助手。 1863年,瑞士人杜南与其他四人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由此开了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先河。100多年来,在红十字精神感召下,红十字运动创造了巨大功绩,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崇高地位,这是与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宗旨和七项基本原则分不开的。 红十字会自诞生之日起,就确定了以人道、中立、公正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全部活动。经过一百多年的红十字运动实践、探索、研究,到1965年,在维也纳第二十届国际红十字会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七项红十字基本原则,并一直是国际红十字运动开展活动的依据。即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以后在每届大会开幕式上,都必须宣读这七项基本原则,从而成为红十字国际大会的一种传统。1986年10月第二十五届国际大会通过的《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章程》,在序言中重申:“在完成任务时,本运动将信守其基本原则。” 红十字运动近150年的历史都是遵循这七项原则走过来的,作为一个“百年老店”,红十字的基本原则,即红十字精神,对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在校园推广中,对提高学生素质,塑造一个合格的公民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是有利助手。 首先,人道性。成立红十字会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在各种情况下产生的痛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对人的尊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在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中,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青少年学生懂得了人道主义,懂得了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怜悯之心,懂得了对人的尊重,才具备了做人的基本资格。不懂得人道精神,不具备爱心的人,不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的人才,培养国家的公民,这是校园文化的广阔天地,也是红十字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大支持。 其次,公正性、中立性和独立性。红十字运动坚持公正性,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政治见解的不同而有所歧视,只是努力救济受难者,并优先救济受难最深而急需救济的人。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红十字会坚持中立性,在冲突的双方之间不偏袒任何一方,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色彩的争论。同时,红十字运动坚持独立性,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工作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尽可能保持独立性,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红十字会原则行事。红十字运动之所以坚持这三项原则,背后的归宿是红十字的基本宗旨,即为了最大可能实现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保护,保障对人的尊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红十字。红十字的这种文化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平时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接受积极的教育,懂得公正性、独立性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再次,志愿服务,这是红十字会的独有特色。红十字运动是个志愿救济团体,建立红十字会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从中谋求什么好处,而是志愿奉献。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中,奉献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只有我为人人,才可能人人为我。要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乐事,学会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张堰二中红十字会,在上级红十字会的正确领导下,遵循红十字会的宗旨和任务,积极行动,建立建全组织机构、大力发展会员队伍,红十字青少年活动蓬勃发展,得到了上级红领导的充分肯定。 100 在“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指引下,我校红十字会始终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有特色的红十字活动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在义卖捐款、扶贫赈灾、开展救护训练、普及健康知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红十字精神。每年开学学校都组织同学为贫困地区学生捐款,同学们慷慨解囊,这个活动大力地宣扬地红十字的博爱精神,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他们仁义博爱的精神品质。此外,我校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宣传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宣传 “青春红丝带”预防爱滋病专题,近几年先后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和舟曲泥石流灾区共捐款。 同时,我校连续几年被评为文明学校、平安学校,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学校每周进行全校性卫生大检查,要求各班级必须清理卫生死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尤其在发病率高的4、5、11、12月份,加强检查力度。同时,监督各项卫生制度的落实,检查学校食堂卫生、膳食营养和饮水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时刻做好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 我们坚信,爱是人间的真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只要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乐事,学会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让校园中的学生积极行动起来,用爱心,用行动进一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吧~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101 对凸显红十字“孝慈”文化教育的思考 上海市干巷学校 周思云 红十字走进学校已有好多年了,多年来学校红十字工作,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指导下,开展的不同形式的敬老助残、尊师爱幼、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德育实践活动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对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值得欣慰的。然而就目前而言,基层不少学校红十字工作还仅仅局限在培训、捐款、交费等浅层次的表面性工作上,红十字工作如何在学校中得到真正开展,让红十字精神真正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目中,挖掘红十字中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学校德育有机结合,寻找合适的途径,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不打破学校红十字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僵局。学校红十字的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入地。 最近中国伦理学会慈孝专业委员会启动了“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养数百万4至6岁的中华小孝子。这里我们对工程不作任何评价,然而工程却让我们看到的是在培养小孝子,开展“孝慈”文化教育理论层面上的可行性。把红十字中的“孝慈”文化因素加以凸显,并把它运用到学校德育工作和红十字工作中来,不能不说是解决当前学校红十字工作困境的一条很好途径。 首先“孝慈”文化迎合了红十字的精神。“孝慈”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它属于价值理性范畴,它同红十字弘扬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是相一致的,因此它作为一种文化是迎合了红十字精神。“孝慈”作为一种追求,它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传授、实践内化到青少年的心灵中的。红十字在学校中,把渗透对学生“孝慈”文化的培训、实践活动在平时工作中加以落实,不但可以凸显红十字的精神,而且也能较好体现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匹配了红十字的工作理念。 作为一所地处农村的九年一贯制的学校,这几年我们把学生“孝慈”培养,作为红十字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孝慈”培养同红十字倡导的大爱、无私结合起来。在日常学生行为中,把“孝慈”作为考量学生品德一项重要指标。一方面学生在“孝慈”教育中,培养了敬老助残、尊师爱幼品德,另一方面红十字的工作精神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其次“孝慈”文化解决了红十字工作展开的路径。学校红十字工作要想有效,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有效的途径寻找并找到可以操作的切入口。“孝慈”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切入口。“孝慈”文化迎合了红十字的精神。红十字弘扬的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是一个大范畴,这么大的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小的目标。“孝慈”作为“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一个具体内容的展开,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相比空洞的目标更能比学生接受。 我们在“孝慈”文化教育时,提出学生在孝敬父母时要做到孔子提出的“敬”和“色”要求。“敬”和“色”缘于《论语》,虽然离开时下较远,但孔子提出的对父母的“敬”和“色”怕永远适合今天的我们。这不但为我们今天在对学生进行“孝慈”教育时候,指明了一条可以操作的路径,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条路径,它很好地解决了知行结合的问题。 最后“孝慈”文化也为学校拓宽了教育渠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这里我们不说家长也是红十字工作的对象和组成部分,家长作为学生社会化的最具作用的一个因素,在学生发展中取到了不可 102 替代的作用。如果把家长的力量调动起来,学校的德育会事半功倍。但是我们目前普遍又被苦于没有很好的抓手所苦恼,而“孝慈”文化的教育正好又能弥补这一缺陷。“孝慈”作为一种文化,她在中华大地存在,已有几千年,在家庭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孝慈”很多时候更多的是在大人身上体现。家庭在“孝慈”文化中承担起的作用不亚于学校。把“孝慈”文化引进到家庭,通过“孝慈”教育让家长也一起参与进来,既为学校德育工作拓宽了渠道,也让红十字的精神在社会上得到了体现。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作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和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家长作为我们的依靠同盟军。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慈”教育的同时,没有忽视掉家长一方,依靠家长学校把家长纳入了教育的行列。一方面我们让父母考量学生对待他们的态度,履行“孝慈”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更多要求家长,自己以身作则,履行对父母的“孝慈”,实现“上行下效”。 “孝慈”文化对红十字和学校而言,都是有利的。凸显红十字中“孝慈”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她需要我们在践行中不断地融入我们的智慧。 作为一种文化的教育,我们要明确的重要一点就是:文化是“人文化成”。她自然离不开培养。红十字作为是从同情、怜悯、宗教信仰以金钱和物品相助或提供一些其他援助的社会事业,是一种“为人”与“无我”,这是““人道、博爱、奉献”集中体现。“孝慈”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培养更多的应该从心里、行为上入手。心理是本,行为是末。缺乏心里价值体系支持的行为将变得虚情假意,将会导致这个工作的误区。也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想要的。目前学校红十字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我们忽视了这一点。红十字中“孝慈”文化的凸显,将会任重道远。 103 红十字之花 开遍实小 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汪良华 我校以艺术、人文、科技教育见长,注重校园文化和团队活动。以崇尚美育、实施美育和以美立人为办学特色,抓美育促五育并举,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连续14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两次被评为市小学办学先进单位,还曾被评为市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农口系统先进党组织、首批全国少先队雏鹰大队、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金山区教育督导A级学校以及全国、市各类单项荣誉几十项,在区内外享有声誉。 学校不仅在教育方面抓有特色,对红十字工作也十分重视,早在89年就被评为全国红十字会先进集体,98年评为上海市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多年来,红十字工作在金山区红十字会的指导与帮助下,在学校全体师生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同素质教育相结合,同我校“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文明素质”的系列活动相结合,使全体会员在一次次的红十字活动中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提高了全体会员的思想境界,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1、红十字工作和德育工作相结合 红十字青少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青少年开展的各种活动也是学校德育活动的生动体现。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人道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并寓于各项活动之中。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建设,上街宣传卫生,到紫金广场捡垃圾;去敬老院慰问孤老,给他们带去水果,为他们表演节目,和他们谈心交流,老人们每次看到学生,脸上就会闪耀出温馨的笑容;他们在小区里打扫卫生,擦自行车、护绿、捡垃圾、撕黑色广告,居民们见了夸他们是小小雷锋;他们为新村的居民送春联,预祝他们新年快乐„„各项有益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使他们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也使他们看到了社会上需要别人帮助的弱势群体。这样的活动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美好的心灵是非常必要的。在抗非典的日子里,学校各部门团结协作,视其为现阶段最重要工作。从本校师生到外来人员的登记、每天早晨对一千三百多名学生体温的检测、每天早晚两次对三十多个教室的课桌椅的消毒、对全校师生的饮食饮水„„,事无巨细,样样都力求做到万无一失。这中间,各班红十字小组长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每天早早到校,很晚回家,督促学生洗手,及时开窗通风,领取消毒药片;分发《告家长书》和宣传资料。在全体红十字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抗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2、红十字工作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学校三到五年级学生均为红十字会员,在这同时也是一名少先队员。少先队是育人的组织,培养具有“人道、博爱、奉献”高尚品质的人也同样是少先队组织的育人目标,所以把红十字的活动与少先队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形式和内容上面都可以携手并进。 01学年第二学期,朱泾二小三年级学生小嘉梁身患高度恶性淋巴瘤的消息传来时,会员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向小嘉梁援助了1000元。此外,学校大队部还与云南思茅地区江城县小、加禾乡中心小学的少先队组织长期建立了手拉手关系。班班有帮困交友对象,队员们写信、寄学习用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大队部还开展了“省下压岁钱、捐助希望工程”活动,捐助云南贫困小伙伴1200元;开展“向西部贫困学生慈善捐款”活动,捐赠1000元;捐校服170余件。 104 02学年第一学期,金卫中心小学潘婧文小朋友身患白血病的消息传来,红十字理事会和大队部又联合举行了“伸出一双小手,帮助一群伙伴”捐款活动,全校师生共捐款6000余元。其中向潘婧文捐款1500元,其余全部进入学校帮困基金,用于帮助困难的会员。 02学年第二学期2月21日,学校开展“架心桥,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捐6827元,其中二(1)班徐佳璐、三(1)班的王然、四(1)班的姚丹、四(5)班的徐心怡从压岁钱中捐出100元。四(4)班的杨夕子、四(5)班的何逸雪、孙熠珏、陆政各捐了50元,其余会员也纷纷献出爱心,30、20、10„„实小笼罩在一片融融暖意中。这些钱款向教育局帮困基金会汇去1500元。同年九月,我校青年教师潘跃东代表上海教育界向云南支教两年,并带去了剩余的捐款,分别捐给了云南思茅地区江城小学、加禾乡中心小学和他去支教的学校。今年9月,学校红十字会又请潘跃东老师带去了捐给云南加禾乡中心小学的3000元和10个崭新的书包。伟大的红十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校会员,青年教师胡萍在学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潘老师的牵线,自愿资助了云南一位品学兼优的贫困中学生,每学期一千元。 04年5月21日,学校开展了“同在蓝天下,六一都快乐”捐款活动,总计金额5108元。当五6中队的金丹红不幸身患严重肝病,已病假3个多月,花费医药费6万余元的消息传来时,学校大队部发出了“献出一份爱心,点燃生命希望”的倡议。五6中队的队员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制作了一张特殊的贺卡,签上46位伙伴的姓名,贴上全班的合影,送给了病床上的金丹红,并为她募捐了1327元。实小师生也行动起来了,你50,我100„„募捐箱内装满了大伙的一片心意。11月17日上午,学校隆重举行了“珍爱生命,点燃生命的希望”爱心捐赠仪式。当“爱的奉献”音乐响起时,大队长周易送上鲜花及7017元捐款,金丹红的父亲激动得哽咽着连声道谢。此时此景,冯校长又及时充分肯定了全校师生金子般纯真的爱心,并呼吁让“关爱”永远充满整个实小校园。 05年1月,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海啸无情人有情——为亚洲特大地震海啸捐款”的倡议后,全校上下都沸腾起来。师生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爱的涌动,纷纷行动起来了。第二天一清早,校门口的捐款箱四周挤满了人,队员、老师„„你五元,我十元„„化作一片片爱心,投入到捐款箱内。2天后,大队部点清钱款,将捐款全额汇入赈灾银行帐户。是啊,海啸无情人有情,爱心无国界。红十字会员温暖的双手将撑起灾区人民头顶的一片蓝天。 2月23日元宵节中午,我校又举行了“爱心颗颗,拨动伙伴心弦”捐款活动。在大队文娱委员朱筱卉的主持下,活动开始了。大队委员代表胡辰宣读了捐款倡议书。贫困学生代表何锦程、张旭庭进行了发言。最后冯校长代表学校向全体学生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一片爱心,并要求他们合理使用压岁钱、零花钱,做一个节俭、有爱心的好孩子。 3、红十字会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红十字会实践活动也纳入到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如“119”消防日,组织会员赴金山区消防中队开展体验活动,并请消防队员把消防车开进了校园,为学生进行实地表演,强化学生救死扶伤的红十字意识;清明节,组织会员前往烈士陵园祭扫英烈,接受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在“3.5”学雷锋的日子里,发动会员为学校、社区、家庭做好事。在“5.8”红十字纪念活动中,组织部分会员参加区红会组织的劝募活动。从校内到校外,从学校到社区,锻炼学生的意志,形成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特色。 4、红十字会工作与党支部、团支部工作相结合 作为一名党员、团员,又是一名红十字会员,更应深刻理解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扶贫助困,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教师和学生。乘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东风,学校 105 党支部开展了慰问学校退休教师的活动。17位党员自发捐款1050元,分组前往各个社区,探望了年老体弱的退休教师。每位党员又与学校2位特殊学生结成对子,买了学习用品赠送给他们,和他们谈心沟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团支部也不甘示弱,紧跟而上,每位团员与一位特殊学生结伴而行。“红十字”种子在党团员心中生根发芽。 5、红十字会工作与工会工作相结合 工会是一个送温暖、献爱心的组织,与红十字工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公民义务献血工作做的如何,能体现一个单位的精神文明程度。学校红十字组织与工会一起在教职工中积极宣传血液生理知识,使每位教职工对公民义务献血有了深刻的认识。由于工会领导重视,红十字会宣传得当,每次献血都圆满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每当传来兄弟省市遭灾的消息,我校教师总是全力以赴,慷慨解囊。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共向灾区捐款近万余元,捐衣、捐被近千件。 红十字会工作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她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使人变得善良,高尚,也因此而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效益。所以,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红会工作,并将其作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争取做得更好。愿“红十字”之根牢牢扎在实验一小,愿“红十字”之花开遍实验一小~ 106 埋下种子 等待花开 ——红十字创建与学校德育无痕结合 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 周 红 红十字工作与学校德育,看似两个不同的领域,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我国的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在当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特别是在生命教育中突现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作为上海市红十字会学校,假借这一良好的契机,实现红十字工作与学校德育的无痕对接,感恩生命,传承美德;救助救灾,人道博爱„„这种完美融合,使学校德育工作焕发出全新的生长点与活力。 一、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发挥红十字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是《红十字会法》赋予的重要职责。我校的红十字工作,坚持一切从实效出发,力戒花架子和形式主义,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教师会员中开展 “为人 为师 为学”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会员的行为和师德,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在学生会员中,重点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结合重大节日,积极开展“爱心工程”活动。 二是与开辟拓展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会员增长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组织会员学习《红十字会法》,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普及救护知识与防病知识,开展探索人道法等,通过多方资源整合共享,形成了交通安全教育、自然灾害、自我防护、野外生存、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等几大板块序列教育内容。做到分阶段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形式多样,师生全员参与。 三是与弘扬红十字精神相结合,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效。如组织举办绘画征文、红十字小报活动、开展知识竞赛与救护演练等,让学生会员接受锻炼,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学校红十字会与少先队组织一起开展体现人道精神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等助人为乐的活动。 二、创建实践园地,突出红十字教育的灵活性 学校的红十字活动在突出红十字宗旨的同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以健康向上的优势来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体验。 如学校开展的博爱月活动,博爱月活动内容分别为:“?博爱行——红十字救护小队在行动”培训活动(培训对象为六至八年级各班红十字专职小干部及救护小队成员代表、具体培训内容为现场初级急救与逃生技能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红十字青少年与奥运盛事同行——自救互救知识竞赛”活动(三至八年级红十字会员1113人参加了此次知识竞赛);?红十字知识主题中队会或十分中队会(一至八年级各中队);?“博爱?温馨”——“5?8”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暨校园文化展示主题活动(参加对象为全体红十字会员,活动形式是综艺展演);?社区服务活动(三至八年级红十字会员,以各中队为单位,开展以自主形式为特点的社区服务); 如今校园里有博爱主题雕塑,博爱宣传廊,博爱室,学校网站的信息中有校红十字专栏,还有我们的“博爱”小讲坛等,这些提高与促进了校红十字与班组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使校红十字工作更趋信息化与特色化。 107 三、弘扬关爱之花,彰显红十字教育的人文性 大自然肆虐不羁的冲击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和创伤,中华民族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民族精神和力量。玉树地震、北方省市的大干旱,让我们置身于开放的巨型体验场中。在巨大的灾难和悲痛中,我们触摸到了有血有肉的生存过程,发掘出人的道德行动及其深远意义和教育价值,触摸到了文明的力量。 学校隆重举行“献爱心,享欢乐,伸援手,分担忧”----庆“六一”暨义卖献爱心活动;开展“捐出一元钱”为云南干旱地区孩子募捐一瓶水等活动。 滴水成海,集腋成裘,爱心不分大小,善良在于行动。在我们的老师、家长、小伙伴积极参与下,通过区红十字会捐往灾区,大家以自己所能,奉献爱心。 浦东在大开发、大建设的进程中,大量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涌入,很多农民工子女和当地的孩子一起生活,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容易使他们与本区的学生产生了隔阂,相互之间产生歧视甚至敌对行为。 为此,我们不断创新“手拉手”活动的形式,不断拓展“手拉手”活动的外延。除了捐书赠物之外,邀请农民工子女共同参与六一”庆祝活动,在“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活动中,精心组织活动,让农民工子女一起享受视觉快餐。 一次校园参观活动,一张张学生亲手制作的贺年卡,一声声伙伴的问候,一堂面对面的辅导讲座,为农民工子女和我们的学生搭建友谊的桥梁,让他们和我们的学生手拉手,共同成长,共同分享生命成长的快乐,共同为海洋南汇的建设做贡献。通过教育活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使学生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埋下种子,等待花开”,红十字事业是崇高事业,红十字工作是爱心工作。我校红十字活动作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形式和措施,倡导关爱生命、友爱互助,弘扬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丰富了德育教育主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德育载体,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以红十字工作积极有效地推动学校育人工作。 108 人道铸和谐 博爱暖校园 ——学校红十字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 胡良华 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发展与价值追求与品位标志,它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秉承与弘扬优秀文化及高尚美德,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感恩生命,传承美德;救助救灾,人道博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学校红十字文化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运动宗旨与学校“两纲”精神的生命教育天衣无缝的完美融合,红十字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秉承人道、感悟生命、博爱奉献,使学校教育焕发出全新的生长点与活力,为勾勒学校的美好图景泼墨生辉。 一、贯彻“两纲”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学校红十字校园文化 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紧密相关。学校德育的主题之一,就是秉承与弘扬优秀文化及高尚美德。我校为贯彻落实“两纲”教育,构建温馨和谐校园,构建了以“红十字精神”为主题之一的校园文化,在推进我校素质教育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精心创设“博爱”主题乐园,为师生营造浓郁的红十字氛围,命名“博爱”楼,构建红十字书画走廊文化,专设“博爱”活动室;布置班级红十字角等等,让学校处处洋溢“博爱”精神,使红十字文化彰显校园独特魅力。 学校红十字文化贯彻落实“两纲”教育,积极寻求文化关怀,营造人文校园,锻造教育品牌,构建温馨和谐校园,总结提升校园文化,使学校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在促进学生德育教育、促进与各校青少年之间友谊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诠释“博爱”风采,弘扬人道精神,谱写学校红十字恢宏诗篇 1、题体验活动缤纷多彩 学校注重开展各种红十字主题教育活动,寓红十字教育于丰富多彩的师生体验活动中。如“博爱小讲坛”、“博爱”红十字征文活动、“博爱行——抗灾助学捐款” 、“首届博爱月系列活动”、“5?8”“博爱?温馨”大型主题纪念活动、“献爱心,享欢乐;伸援手,分担忧” ——“六一”抗震救灾爱心义卖、参加市人道法师资培训、参加国际红十字交流、消防疏散演练和防空疏散演练、“迎世博、铸和谐”校红十字电脑小报评比、2009“携手人道、关爱生命”迎春帮困募捐、“清洁家园”社区(西南、听南等小区)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温馨校园建设的全面提高。 纪念世界红十字主题日。“5?8”世界红十字纪念日,学校曾举办“博爱?温馨”大型主题纪念活动。 “渴望五月?点燃梦想”、“珍爱生命?博爱同行”、“温馨向往?放飞希望”的主题版块,《红十字之歌》合唱、学生救护展演、诗朗诵等凸显红十字内容的节目展现了学校红十字文化特色。 灾情帮困系人心。无论是汶川大地震的捐助活动,还是祖国云南贫困地区的帮困行动,以及每年传统的“千万人帮万家”迎春帮困募捐中,学校全体师生会员慷慨解囊,热情相助。我们传递真诚、坚持执着、奉献关爱,让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为博爱旗帜添彩。学校红十字青少年时刻牢记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永不停止前行探索的脚步。在各级各类红十字的主题活动中,我校红十字青少年踊跃参加,积极投入,无不展现 109 当代红十字青少年博爱风采。我们在“中国红十字会艾滋预防与关爱工作优秀宣教材料”评选中崭露头角,在市“博爱在身边”儿童绘画摄影活动中喜获硕果,在区红十字征文与“五五普法”知识竞赛活动中荣获佳绩„„ “博爱月系列活动”、“初级救护技能竞赛活动”、“国际人道法课程探索”、“博爱之星”评选活动等红十字主题实践活动,都已汇入学校精心编撰的《博爱泽人》红十字书画集。 2、救护培训掌握急救技能 学校组织开展普及卫生救护知识、防病知识以及自救互救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掌握初级救护能力。学校充分落实“人人掌握初级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开展师生救护演练、逃生防灾演练等活动,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让师生对健康多一点关注,对生命多一份敬畏。 学校红会认真组织各班红十字小组坚持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的班级知识培训、救护小组培训等记录,并开展救护主题教育的班会课、救护知识与技能演练,不断促进师生会员提高自救互救意识与初急救能力。 在今年第64个世界红十字日到来之际,学校积极贯彻上级红会有关“人人掌握急救技能”精神,在“博爱月系列活动”中开展了为期三个星期的救护培训,参加培训的对象为四至七年级各班红十字小干部,为检验培训成果,学校红十字会于5月13日举行 “红十字救护竞赛”活动。此次竞赛分小学组和中学组进行,比赛项目有“止血”、“包扎”、“固定”、“搬运”4项基本技能。竞赛紧张有序,参赛红十字小干部们以规范、娴熟的操作赢得了红十字理事、评委和同学们的好评,赛后评委老师进行了现场点评。经评委认真测评,四2班、五4班、六3班、七1班和七5班荣获竞赛一等奖。学校红十字会总结培训、竞赛经验,使更多的红十字青少年掌握现场救护技术,以实际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 3. 日常知识宣传形式多样 学校红十字会利用多种形式加强会务知识宣传。将红十字会工作与课堂教学适度渗透、有机结合。从班会课、品德与社会课以及国际人道法拓展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懂得人道主义是人类的财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敬老助残是美德;还利用红领巾广播台播音活动宣传红十字会会务知识,学校宣传橱窗及时更换,各班黑板报宣传红十字会宗旨,卫生救护知识。每个班级订阅《红十字》报,定期进行读报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卫生健康知识的广播宣传。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以红十字精神为内容的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红十字知识竞赛,以及参观禁毒展览、观看有关艾滋病知识、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展览或录像,深入广泛地宣传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对青少年会员进行人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学习研究与交流,促进学校红十字工作可持续发展 1、营造红十字文化气息 我们通过营造氛围、拓宽渠道、丰富形式、完善评价等大力促进工作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八项内容:学校创设博爱主题园、构建红十字走廊文化、专设博爱楼与博爱室、创编每周红十字宣言、开设校网红十字专栏、更新博爱底楼宣传栏、班级红十字宣传评比、开展红十字小组评价。 2、开展国际红十字交流 2007年10月30日,韩国釜山红十字会金英焕会长(原市长)率团访问与交流。交流座谈会上,我校红十字学生会员的红十字主题文艺表演与红十字救护队救护包扎演示,受到了领导和贵宾的赞赏。 110 2008年8月我校仲琦玥同学参加了中日红十字夏令营活动与交流。国际红十字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红十字会员的素养,也给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研究带来深远意义。 3、开创红十字事业特色 “埋下种子、等待花开”。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学校获“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被上海市红十字会命名为“上海红十字南汇实验学校”,成为上海市第二所红十字学校,并努力创建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这一系列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创建,不断提升了学校温馨、和谐校园的建设。面对新的工作,我们将继往开来,不断谱写温馨博爱新诗篇。 111 凸现红十字精神 打造探索人道课堂 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 瞿红斌 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红十字青少年作为富有生气的力量,他们的创造力、活力、理想及技能能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同样在校园,符合红十字会宗旨、青少年特点和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校内外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在活动中广大红十字青少年以实际行动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红十字运动在学生中逐渐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深化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内涵,南汇实验学校红会不断创新和丰富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内容和形式,坚持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推动活动向项目化发展,引导学生树立人道理念。 学校红会自2008年9月开始引进、实施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支持、专为红十字青少年编著的国际教材《探索国际人道法》课程。 将《探索国际人道法》纳入课程教育,源于《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尽可能广泛地向青少年传播国际人道法知识。《探索国际人道法》是由一系列专题组成,这些专题旨在加深人们对于与冲突形势有关之人道问题的理解,有助于限制并防止违反人道法及核心人权的情况产生。 《探索国际人道法》的主要目标是要促使有责任感的青少年做好准备,懂得用人道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在他们各自的生活范围内遵守、捍卫和推广人道法以及尊重生命与人格尊严的原则。并通过学习,最终接受《探索人道法》这个项目。 因课程开放性的特点,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可采用小组和集体多次讨论、角色扮演、新闻剪报、运用故事、困境分析法等,所以课堂讨论气氛相对学科教学更加热烈,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让学生尽量讲,大胆讲,教师尽量不要约束学生。我的感受是通过不人道的揭露,来反思人类的灵魂和人道的可贵。上课时经常会出现上半段热闹非凡,下半段开始沉静下来,因为学生开始顿悟不人道的行为如此下流,简直就像畜生,实在不应该哄笑和调侃,课程的效果就出来了。 表面看起来这个课程在形式上轻松自由,但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国际课程,在中外价值观的不同、事件缘由的复杂性和问题的两难处境等课程特色使授课老师真正能驾驭课堂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学生讲了怎么多,问了怎么多,不能让他们白讲、白问,做老师的总得小结小结、给点启发、纠错指正、提正压邪,给我的感觉要让学生满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经常会出现问题摆了一大堆而真正让学生想通的不多。所以做老师的知识储备工作、挖掘教材教育因素、基本专业素养提升是授课成功的因素,但作为课程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凸现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中国红十字会华建敏会长曾给红十字青少年题词:“播扬人道理论,激扬博爱情怀,弘扬奉献精神”,这个题词是对红十字精神的全面而深刻的诠释,为打造探索人道课堂指引了方向,也是作为衡量项目健康、顺利开展的标准所在。 南汇实验学校红会经过精心准备和设计,从09年开始以国际教材《探索国际人道法》为载体,实施“探索人道课堂”项目。 一、项目简介 作为一所“市级红十字示范校”,我校以《探索国际人道法》师资培训为契机,在校教导处、红十字会共同组织下,将探索国际人道法课程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将其纳入学校的拓展课程之中,从2009年的预初、初一两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试点教学,至今已开展了二个学年。 112 二、项目实施 1、备课情况 (1)资料收集 在两本教材《探索国际人道法》(青年培训材料)、《探索人道法》(教师用讲义)基础上,平时重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方网”中的“人道法”栏目的内容,在教学中应用了其中的一些视频和图片。还有通过“百度”网站搜索,收集到象上海中山学校朱弘老师的教案,位育初级中学课程实施纪实等很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2)内容设计 有三个内容:“博爱新闻”栏目,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探索国际人道法》。 (3)教学设计 以案例教学为主,围绕故事、图片和视频展开教学,每课一个主题,不要展开过多、过深;因现在没有学生教材,在准备书面教案的同时,每节课大都准备多媒体课件。 (4)学具准备 如从国际教材上复印一点图片资料和故事内容供上课使用;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上课记点笔记、写点感想等;准备一点记号笔、大的白纸和吸铁石,供课堂上学生书写后在黑板上展示交流。 2、实施情况 (1)总的方面:《探索国际人道法》是作为一种拓展型课程,在教学中贯彻上海市红十字会提出的四个“统一”要求:即统一授课对象、授课课时、授课要点和学生评估测试。 授课对象:我校在七、八两个年级开展试点教学; 授课课时:一学期安排8课时; 授课要点: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国际教材的六个单元共七个内容,再加上每节课的“博爱新闻”; 学生评估测试:有写感想、回答评估问卷、制作宣传品、反馈课堂表现等;一学期教学结束时进行评奖,发点奖状和奖品。 (2)课堂授课 “探索人道法” 课程在基调上是一种开放式的讨论,师生共同探讨难题、寻找答案,教师角色是启发、协调。最佳的教学组织方式是小组合作,但现在大班教学很难开展,一般采取前后四人一个小组开展活动。 三、项目成绩 1、在两个学年里较好履行了市红十字会提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每学期保质保量开展此项教育,已成为我校拓展型课程和青少年红十字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通过授课,同学们能运用国际人道法基本原则分析时事热点,“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人道理念已成共识。 2、瞿红斌老师执教的《探索专题2C:聚焦儿童兵问题》在2009年南汇区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3、积极参加与“探索国际人道法”相关的活动,2009年4月26日组织学生参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50年珍藏图片展”;2009年9月至10月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共同举办了探索人道法项目征文比赛,我校学生有4位入选参与奖(浦东新区共有7人入选参与奖),可谓难能可贵。 4、在校红十字会和中学政治备课组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国际人道法”已基本形成授课体系,课 113 程方案和教案已基本定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成熟,教学实践活动也有较成功的范例。 四、体会思考 学生普遍欢迎此项目的实施,尤其是对上课的形式,大家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情景模拟等课堂活动,积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从儿童兵联系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从战争联系到了现在的和平年代,从武装冲突联系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探索国际人道法》所提出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可能会对平息社会动荡产生潜在、间接的效果。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对冲突期间产生的人道问题的认识和适用于暴力冲突局势的国际人道法规范的理解,这对培养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索国际人道法》是一门很好的公民教育的教材,是对公民教育的一大贡献。 114 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让爱富有特色内涵 上海市奉贤中学 胡菊芳 我校红十字会自被评为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以来,在市、区红十字会和区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以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思想,坚持“提供学生和谐发展的优质资源,满足市民优质的高中教育需求”的办学宗旨,优良的办学传统,严谨的校风,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其中离不开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学校红十字工作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基础工作扎实有成效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红十字会工作,把红十字会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并将班级红十字会活动情况纳入各项班级考核制度中,为我校红十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红十字理事会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一支凝聚力强大的领导队伍,保障校红十字会工作顺利开展。 二、特色工作创新有特点 1、爱心涌动,真情无限 (1)设立“爱心基金”: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会永恒的主题,我校专门设立了“爱心基金”。 (2)多种形式募捐活动:通过义卖、义拍、捐款、社会捐助等形式,募集资金。 (3)专款专用:资金全部用于帮助校内、区内有困难的学生以及学校结对的云南红河一中的贫困学生。 2、特色志愿,回报社会 (1)“爱心采访”制度:我校的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成立至今,共有服务队35支,身影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敬老院、医院、离休干部的家里等等。服务队坚持“爱心采访”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服务队的行动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我们曾先后收到市希望工程、区实验中学、区公安局、幼儿园等的表扬信30多封,这一封封充满深情厚意的表扬信,使我校红十字会员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3)发挥“新疆特色”:2006年我们学校迎来了“天山下的来客”——新疆班的同学,从此我特色们的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又多了一支特殊的少数民族同学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定时地去民工子弟学校为小学生辅导功课、去敬老院看望孤老谈心。每逢重阳节新疆班志愿者服务队都会在校红十字会理事的带领下,看望奉贤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开展“孝满天下”敬老主题慰问活动,《新疆吆喝》等具有新疆特色的节目,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新疆浓浓民族风情,老人们与新疆同学一起 “投篮”、“对歌”、“猜谜”,这些互动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我们红十字青少年的细心、爱心和孝心。爱没有地域和民族之分,新疆班的红十字青少年,带着自己的感恩社会的心,履行着红十字人道、奉献、博爱的精神。 3、有效活动,探索载体 (1)设置“红会专用课”: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们设置了每月一次的“红会专用课”,这是我校红十字会工作的一大特色,课程内容包括红十字会基础知识、探索国际人道法、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救护技能、灾害逃生等知识。正是由于“红会专用课”的设置,使得红十字救护知识和技能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普及。 115 (2)关注国际热点,拓宽学生视野:探索国际人道法是针对13至18岁青少年的一个国际教育项目。该课程设置,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关注,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聚焦国际儿童问题、军事法庭等,同学们思路广阔,并不满足于书本知识,他们经常上网搜索相关新闻、关心国际形势,注重联系实际问题来认识这部国际性的法律的原则和精神,重新认识了尊重人的尊严、珍惜人的生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探索国际人道法已深入到我校的素质教育中。 (3)关注社会热点,提升思想素养:上海“11.15”的大火敲响了我们灾害逃生教育的警钟,我们学校在校园安全方面高度重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多次灾害逃生演练。我们结合本校实际,以“提高科学素质,共同防止灾害”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地震、火灾等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切实增强了广大师生安全意识,提高了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 (4)立足学校实情,开发优质资源:在救护技能训练方面,除了课上的初级救护培训外,我们还挑选了新疆部10名突出表现的学生,组成校救护队,集中训练。2010年11月校救护队代表区教育局参加了市第三届中小学生避险逃生竞赛的心肺复苏比赛项目,获市二等奖。2010年12月17日,参加了在奉贤区少年军校举行的“2010年奉贤区教育系统红十字救护技能邀请赛”,获区一等奖。在平时的学校军训、学农、社会考察、运动会等活动中,校救护队也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活动中受伤的学生进行消毒、上药、护送、包扎等服务,发挥了红十字青少年救护小助手的作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5)立足学生学情,丰富培训形式:艾滋病同伴教育也是我校红十字会特色,现在的高中生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和预防方法相对是比较了解的,这些知识的了解来自网络、电视、课堂等等。所以我们对学生的培训,不再是千篇一律介绍基础知识,而是侧重于通过游戏、角色扮演、事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碰到诱惑、价值观冲突时做出正确的、坚定的判断和行动,远离危险。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体验、想法和身边的同伴、家长沟通、宣传,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辐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知识。 三、重点工作突出有内涵 1、抓住契机,丰富活动形式 每年的“5.8”世界红十字纪念日期间,我们都会积极响应区红十字会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纪念活动: (1)大力宣传 形式多样 每年的世界红十字会日,我们都会在校内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举行了“5.8”宣传的升旗仪式,由胡菊芳副会长做了精彩的演讲,她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加红十字会开展的活动,了解红十字会的“博爱和谐”精神,她为整个活动做了很好的宣传动员。除此之外,我们在校内的橱窗里张贴了“5.8”宣传海报,让大家对此次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们及时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下发会费、捐款表格,强调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向学生们做好宣传工作。 (2)积极义卖 涌动爱心 在团学联的协助下,爱心义卖义拍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学们纷纷捐出的各种文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工艺品和美术作品等义卖物品,摆放在自己班级前,准备迎接“主顾”们的光临。整个义卖场地人声鼎沸,“摊主”们热情介绍,高声吆喝,而“主顾”们流连往返,纷纷挑选自己中意的商品,并慷慨解囊,现场气氛异常火爆。校长等党政领导和老师们也来到义卖场地,以实际行动加入到了义卖的行列之中,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116 (3)热烈拍卖 爱心无价 每年我校红十字会都会和校团委联合,在教职工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参加拍卖会的除了各班的学生委托人之外,还有学校党政领导、党员与团员教师、部分教师代表。拍卖物品是从学校教职工和同学的捐赠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竞拍会持续着白热化的状态,在场的师生争相报价,拍卖物品的“身价”随之节节攀升,充分反映出我校师生乐于助人的精神。 (4)会费募捐 积极主动 通过校红十字会副会长胡菊芳老师向全体会员介绍了区红十字会及我校红十字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呼吁大家向我区大病学生捐款,唤起会员们对大病患者的同情和支持,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使大病患者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5)自互自救 学习技能 在“5.8”期间,我们在高一开展了“红十字现场急救基础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骨折固定、急救包扎、火场逃生等等,有770人接受了该培训,增强了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关心集体,珍爱生命,注重防范意识,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防范事故和紧急状态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和维护自己和他人得人身、财产安全。 我们通过“5.8”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让广大会员献出自己的爱心,并使大家对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工作 (1)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 校红十字会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的宣传活动,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华骨髓库、无偿献血、骨髓捐献等相关知识,并希望同学们能将自己了解的知识,向身边的朋友们积极宣传。最后,四个班级的同学完成了“强生杯”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竞赛题,答题卡将参加全国竞赛。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消除了同学们对造血干细胞的误解,使更多的同学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了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将献血等公益活动延续下去,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2011年6月,高三有6名同学,参加了区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成为上海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社会公益活动 我校红十字会多次组织在“3.5学雷”校红十字青少年,前往民工子女学校与学生谈心、联欢,与他们做游戏,共度佳节,得到了民工子女学校的一致欢迎和好评。红十字青少年还经常前往江海敬老院,为那里的孤老,打扫卫生、聊聊家常等等,为孤老们送去了温暖,特别是在重阳节时,同学们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和游戏,与老人们一起过节,通过活动红十字青少年再一次得到了爱的教育。 每年的区“3.5学雷”活动中,也会见到我校红十字青少年的身影,有丝袜鲜花的现场制作,也有热血沸腾的义卖活动,每一次的活动他们都用真诚感染着每一个人。 我校红十字会工作的开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区红十字会的关心与指导,多次为我校红会工作给予了帮助与支持,特别是 2006年第一届新疆部学生9月份到校,错过了上海市少儿基金当年度的参保时间,区红十字会多次协调,特事特办,最终使每一位学生参加了少儿住院基金,享受与上海学生同等的医疗保障。在2009年“千万人帮万家”红十字迎春帮困活动中,区红十字会在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落实上海和汇集团有限公司定向捐赠2.5万元,为我们新疆部学生送来了红十字关爱,之后又陆续为新疆部学生送来了温暖的300余套棉毛衫裤及300余件品牌毛衣, 让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季, 117 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学生们纷纷表示:我们将感恩化作不断进步的动力,把红十字的爱心不断传递。 近年来,在学校红十字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红十字工作与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校红十字工作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爱心,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正是这些无形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遵照市、区红十字会的精神,以更饱满的情绪与更多的热情做好今后学校的红十字会工作,积极争创市红十字工作示范校。 118 论关于高校红会的发展与作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顾佳清 作为一名学校红十字会的成员,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学校红十字会的工作内涵,激发工作热情,为推动学校红十字会的新发展而献计献策。 第一、学校红十字会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想法是做好红会工作的前提。要使我们的工作不是无的放矢,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想法。要全面的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取并归纳学生的信息,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体系。找准学生的兴趣是我们加强红会建设的出发点。同时必须切实做好红会内部工作的考核,有效提升成员培养的途径。 做好成员的前期培训就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于理论学习并不是很重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位成员的理论学习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所以这一点很重要;至于实践,用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同时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在红会学习中还是需要不少专业的知识的,比如急救包扎等,所以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点。 第二、红十字会工作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看似两个不同的领域,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我国的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与世界通用的道德标准相一致,与中国五千年的道德文化精髓也十分一致。当前,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实践中,红十字会工作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校红会工作与德育工相结合是一定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我国的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与世界通用的道德标准相一致,与中国五千年的道德文化精髓也十分一致,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红十字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生命观,达成共识意志力和品格。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红会工作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有着其它工作无法替代的功能。 一、促使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红十字会,充分尊重人的自我需要和价值,这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自我实现提供了机会和舞台。在参与红会活动的过程中,能使他们消除自卑感,找回自尊,恢复心理的平衡,同时也为他们能早日入团创造了条件,使他们逐渐拥有“成功者”的心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拥有成功心理的建设者,他们具有昂扬的斗志和拼搏的勇气,能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红会工作在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品质的未来建设者方一面,有着良好的优势和作用。 第三、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校园文化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校园文化的思想性;突出学风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内在质量;推进学生社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开展各项第二课堂活动,浓厚校园文化的氛围;完善制度,强化服务,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等。这些活动倡导了良好学风的养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了学习氛围,从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素质。这些也同时是红会的重要内容。 第四、什么是两纲教育,所谓的两纲教育就是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帮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生命 119 教育从此纳入上海市基础教育中。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显性和隐含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充分借助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课外活动载体,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中提取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要义,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与活动中主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加以落实,不断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生命质量。而这些就和红会的工作相契合。首先是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既要抓好课堂教学的认知教育,针对学生的困惑和思想实际,善于用正确的方法论剖析问题的症结,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并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要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达到知行统一。再次是坚持情感陶冶与促进理性升华相结合。要善于抓住各种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努力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以情动人、以事感人,营造浓郁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 第五、在小学,要重点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宣传,培养自救互救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就近就地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等活动,树立青少年敬老助残、尊师爱幼、互助互爱的思想道德观念,达到了解红十字会的性质,增强自我保护和关心他人、关爱生命意识的目的。在中学,要重点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红十字会法宣传,救护知识普及,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结合预防艾滋病宣传、远离毒品和远离烟草教育等活动,树立青少年关心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奉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达到理解红十字会的宗旨,培养青少年崇高的品格和良好作风的目的。在高校,要重点开展红十字会法和国际人道法的传播,救护员培训,广泛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倡导自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结合远离毒品和远离烟草教育、预防艾滋病宣传和青年同伴教育等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青年热心公益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达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的„„这些都是学校的公共教育,也都是红会的工作,由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 红会的工作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也不是我能一个个列举下来的。但看了这些也应该知道了,红会工作主要性以及我们之后该努力的方向了。 120 应技之风 发扬红会精神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汤佳颖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校红十字会在上级红十字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校红十字会组织,坚持红十字会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学校建立了强有力的学生总会和学生分会。健全的总会机构和分会机构是我校红十字会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由一名会长,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设立秘书处、志愿者队伍、同伴教育部、急救包扎部、宣传部、外联部、文书档案部等7个部门。各部门每周定期召开例会,结合近期部门工作任务以及活动情况作出总结与讨论,并落实安排后期工作。在学校红十字会学生总会的领导下,以院系为单位下设学生分会,学生分会的组织架构主要以一个分会长,两个小队长——志愿者小队长、急救包扎小队长为基础,发展新会员,开展各类常规活动及特色活动。 其次,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积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红十字会活动,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在食堂,教学楼利用海报、展板、横幅、宣传单等开展如何预防艾滋、救护知识以及志愿者的活动。对分会会员进行同伴教育、急救包扎等培训,提升会员自身的红会素养。各分会定时开展常规活动以及特色活动,特色活动包括社区便民服务,关心智障儿童,爱心支教等等,努力将红会精神多渠道、多方面的传播到校园以及外界社会中,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得到很好的提升。 再次,学校的红十字文化在校园文化中也起到了相当积极重要的作用。校红十字会通过一系列的大小型活动,在校园中积极弘扬“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精神,从而提升形成为红十字文化,使整个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地改善。通过不同形式的讲座、实践、调查,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帮助他人、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思想品质,使他们的人格魅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也更加明确,以培养学生有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为目标,不断反思,不断超越现有的校园文化。 另外,在学校的公共安全教育中,学校红十字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检查力度,定期检查学校各间教室、实验室、食堂、学生寝室等地的用电设备,违禁电器一律不准使用。在每一幢楼各楼层按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栓、灭火器等器材;在楼道安装应急灯,保证安全通道系统的畅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利用“11?9”消防宣传日进行大范围的安全知识教育,学生寝室不仅利用板报作宣传,楼管阿姨更是对每个寝室都进行了安全隐患的检查,清除所有危险电器,积极努力地响应 “寝室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的宣传口号。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出游、消防、食品卫生等各种安全防范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伤害”,确保人身安全。 最后,我校红十字会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合适的、正确的创新方法,争取树立学校属于自己的品牌,推动活动向项目化和品牌化发展。目前,学校各分会的发展情况不一,但不少分会都开始或已经着手自己的特色活动。例如香精香料学院的特色活动——敬老服务开展的十分出色。通过联系敬老院,确定活动人员、采购物品等过程,把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也得到了敬老院、校方等多 121 方认可。校红十字学生总会和院系分会相互合作,多渠道多方面的开展一系列形式不一的特色活动,很大程度地树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活动品牌,带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自有特色的品牌。随着越来越多特色活动的开展,分会的组织架构、会员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整个校红十字会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积极地为全面发展红会,推动红会活动项目化和品牌化而努力。 目前我校红十字事业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要把机遇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优势和成果,必须以时代特征和教师学生的现实需求检视自身,坚持开拓创新,加强能力建设。新形势赋予了红十字工作新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开创红十字工作新的局面,就必须扩大红十字工作的外延,以此来提升学校红十字工作的质量。校红会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宣传能力建设,积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和广大媒体的支持,努力构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建立全方位的长效合作机制。要加强理论研究,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融合的,充分挖掘、广泛传播这一宗旨的丰富内涵很有必要。努力在校园中推动形成宣传红十字理念、弘扬红十字精神、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当然,红十字会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卫生工作,也不单单是捐献爱心,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是做好学校的红十字工作的关键之关键。 从以上六点可以看出,我校红十字会通过组织举办各种活动,为发扬光大红十字精神,让学生会员经受锻炼,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而不断地努力。同时,校红十字会也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相信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校红十字会会越来越好,收获更好的成绩。 122 校红十字工作理论与文化研究成果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周洁华 红十字青少年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培养青少年人道主义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有必要对红十字有更多的了解,积极参与其。而学校则是学生们获取信息最好的平台,红十字的深入人心可以依托学校的学术氛围和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理论、文化研究,因此学校在宣传红十字事业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首先学校应建立组织机构,提高领导程度。创立自身的红十字会,设置会长和不同的部门、成员。并在各院系建立各自的分会,同时拥有自身的分会会员,平时工作、活动的开展可由总会的成员通知下达内容也可自行开展,活动结束后须向校总会进行交流汇报。定期开交流会,讨论工作上的问题,商讨之后的活动的内容方向,落实红十字会的近期发展目标。同时也须将红十字的形象深入学生心中,提高开展活动时会员的重视性和积极性。 其次把红十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板报、橱窗、广播、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红会力度,在同学们心中撒下“善良、友爱、互助、文明”的种子,让更多的同学志愿加入红会组织,体现人间真情,体验大家庭的温暖。红十字文化的宣传也可通过现在信息流通最快的网络,可在人人网、开心网、微博上创立有关校红十字会的公共主页,有关红十字知识的宣传工作、活动的情况,都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在学校网站上发布,如:红会精神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红十字会大事记、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交通安全规定、疾病预防的方法、措施等,使同学们提高了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方便学生们的了解。 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中,校红十字可开展些急救包扎的比赛、志愿者活动、艾滋病的宣传及日常传染疾病的预防宣传。试同学们在紧急情况具有一定的自救及救人的能力,一个拥有健康身体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创造未来。 学校红十字工作应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针对青少年特点,把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融入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新会员入会仪式、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将救护知识普及和救护员培训,列入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 为更好的开展红会活动,最关键的是深化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内涵。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适合不同年龄青少年群体的社会需要,为青少年志愿者提供实践红十字精神的社会平台。结合中秋、重阳节、元旦、春节等纪念日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学校红十字会会员跨出校门走上社会宣传交通知识,配合交警当好协警;宣传“反对邪教、崇尚科学”、“享受生活、预防爱滋病”、“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知识;走进敬老院、服务老人;走进社区开展参与创建文明小区、创建和谐上海的志愿者活动等。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不仅在校园里引起同学们的关注还加深了校园外的青少年对红十字会的影响,既起到宣传示范作用,又起到了自身学习提高的作用,更是在实践、弘扬、光大红十字精神。 在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同时我们需要整合资源。要抓好红会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管理工作。教育红会的经费来自于学生会员,用之于学生会员。各学校要在秋学期学年度初做好发展新会员和收缴会费互助金工作。学校的资源可用于宣传红会内容精神,如广播、板报、校刊等。而向社会的宣传可 123 通过网络,在相关网页展示青少年在红会积极活动的身影达到向外宣传的目的。最宝贵的资源则是我们每一名青少年,我们可以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如发动募捐活动、下社区宣传卫生知识,从身边做起,感染他人。 各级小学红会要重点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宣传,培养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就近就地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等活动,树立青少年敬老助残、尊师爱幼、互助互爱的思想道德观念,达到了解红十字会的性质,增强自我保护和关心他人、关爱生命意识的目的;各级各类中学红会要重点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红十字会法宣传,救护知识普及,组织青少年学生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结合预防艾滋病宣传、远离毒品和远离烟草等教育活动,树立青少年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达到理解红十字会的宗旨,培养青少年崇高的品格和良好作风的目的,并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长效机制。 以红十字精神教育广大学生,培养他们博爱、奉献、扶危济困的价值取向,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要让学校红十字工作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让学生真正受益,让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贯穿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人道的沃土在校园里培植,博爱的情怀传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奉献的热情化作幸福与温馨,为使学校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仍有许多要做的事。无论各自的学校红会建设的如何,我们都有着不足和亟待解决的地方,我们仍要更加努力工作,重视发挥红会组织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行机制,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红会干部队伍素质,不断增强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红十字的品牌深入人心。我们坚信着一个个示范性校红十字会会在上海不断的出现。 124
/
本文档为【关于高校红十字工作中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