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2018-01-24 50页 doc 99KB 1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 济南市市区镇村体系规划 济南市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 目 录 1 规划背景与总则 ................................................................................................. 1 1.1 规划背景 ......................................................................................................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港沟镇镇村体系 , 济南市市区镇村体系规划 济南市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 目 录 1 规划背景与总则 ................................................................................................. 1 1.1 规划背景 ............................................................................................................................................................................................................ 1 1.2 规划依据 ............................................................................................................................................................................................................ 1 1.3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 1 1.4 规划范围与期限 ................................................................................................................................................................................................. 2 2 现状分析 ....................................................................................................... 3 2.1 现状概况 ............................................................................................................................................................................................................ 3 2.2 镇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 .................................................................................................................................................................................. 3 2.3 资源与环境发展条件分析 .................................................................................................................................................................................. 4 2.4 产业发展现状 ..................................................................................................................................................................................................... 4 2.5 劳动力与人口流向分析 ...................................................................................................................................................................................... 5 2.6 镇村发展条件评价 ............................................................................................................................................................................................. 5 3 上位及相关规划解读 .............................................................................................. 6 3.1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6 3.2 济南市汉峪片区控制性规划 .............................................................................................................................................................................. 7 3.3 济南市莲花山片区控制性规划 .......................................................................................................................................................................... 7 3.4 济南市章锦片区控制性规划 .............................................................................................................................................................................. 7 4 城乡统筹发展 ................................................................................................... 8 4.1 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 8 4.2 空间资源分区管制 ............................................................................................................................................................................................. 9 4.3 产业发展导向 ................................................................................................................................................................................................... 10 4.4 村庄人口空间转移分析 .................................................................................................................................................................................... 10 5 发展定位与规模 ................................................................................................ 11 5.1 发展定位 .......................................................................................................................................................................................................... 11 5.2 发展规模 .......................................................................................................................................................................................................... 11 6 镇村体系结构 .................................................................................................. 12 6.1 镇村等级结构 ................................................................................................................................................................................................... 12 6.2 镇村规模结构 ................................................................................................................................................................................................... 13 6.3 镇村产业发展导向 ........................................................................................................................................................................................... 13 7 村庄迁并整合与布点 ............................................................................................. 14 7.1 村庄迁并整合原则 ........................................................................................................................................................................................... 14 7.2 村庄迁并与整合 ............................................................................................................................................................................................... 14 7.3 村庄布点规划 ................................................................................................................................................................................................... 15 7.4 村庄规划建设标准 ........................................................................................................................................................................................... 16 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17 8.1 规划原则与标准 ............................................................................................................................................................................................... 17 8.2 行政办公设施 ................................................................................................................................................................................................... 18 8.3 商业服务设施 ................................................................................................................................................................................................... 18 8.4 教育设施 .......................................................................................................................................................................................................... 18 8.5 医疗设施 .......................................................................................................................................................................................................... 18 8.6 文化体育设施 ................................................................................................................................................................................................... 18 9 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规划 ......................................................................................... 20 9.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20 9.2 水资源及供水工程规划 .................................................................................................................................................................................... 20 9.3 排水工程规划 ................................................................................................................................................................................................... 20 9.4 电力工程规划 ................................................................................................................................................................................................... 21 9.5 通信工程规划 ................................................................................................................................................................................................... 21 9.6 燃气工程规划 ................................................................................................................................................................................................... 21 9.7 供热工程规划 ................................................................................................................................................................................................... 21 9.8 防洪规划 .......................................................................................................................................................................................................... 21 9.9 抗震防灾规划 ................................................................................................................................................................................................... 21 9.10 消防规划......................................................................................................................................................................................................... 22 9.11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2 1 9.12 环境保护规划 ................................................................................................................................................................................................. 22 9.13 环境卫生规划 ................................................................................................................................................................................................. 23 10 近期建设与政策措施 ............................................................................................. 24 10.1 近期建设重点 ................................................................................................................................................................................................. 24 10.2 政策措施......................................................................................................................................................................................................... 25 2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1 规划背景与总则 1.1 规划背景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要求。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基础,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一致的,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顺势而为之举,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济南市“南控”城市发展战略实施中观背景 自济南市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为“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后,历城区所属南部山区镇村正在积极实施,依据“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原则,相关规划编制将逐步完成,社会各界认识逐步统一,南部干群充满斗志。 (3)山区农民自身发展需求的微观背景 港沟镇位居济南中心城区东,镇域北部地区分属主城区和东部城区,分属汉峪片区、莲花山片区和章锦片区控制性规划控制范围。依托主城区快速发展,镇域南部山区村庄农民也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诸多村庄正在寻求各种发展途径,努力改善原有生活状况,提高生产、生活水平,为港沟的长远发展储备足够的能量。 (4)中心城区控制性规划的推进 中心城区控制性规划已完成,控制性规划的刚性管制与弹性引导,将有效引导城市开发建设,合理分配城市空间资源,全面促进城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控制性规划的覆盖也为中心城区边缘镇村发展提供依据。 1.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3)《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1997年) (4)《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2005年) (5)《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6)《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7)《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港沟镇“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9)港沟镇有关领导、行政部门对有关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的要求和计划 (10)国家、省、市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 1.3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3.1 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结合港沟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镇村体系规划。努力把传统农村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生态协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1.3.2 规划原则 (1)政策与技术相结合 布点规划涉及村庄的撤并整合,政策性较强,并非仅靠技术层面所能解决,必须结合相关各级政府、农民意见,实现政策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才能真正保证镇村体系规划的实施。 (2)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南部山区的发展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持久地发展,村庄布点规划应该充分体现保护和发展结合的理念,将保护发展的原则融入布点规划中。 (3)引导与控制相结合 港沟镇南部村庄发展条件不同,对于各自发展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生态重要地段村庄应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鼓励建设地段应积极引导。 (4)近期与长远相结合 布点规划的实施与当地村庄的经济水平紧密相关,应该采取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策略逐步实施,即兼顾现实,又考虑远景。 1.4 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港沟镇济莱高速以南。 (2)规划期限 本次镇村体系规划基期为2007年,基本期限为2007~2020年,近期为2007~2010年,远期到2020年。 2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2 现状分析 2.1 现状概况 港沟镇规划区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东15公里处,北与主城区相接,东与十六里河镇毗邻,南与仲宫镇、西营镇接壤,西与彩石镇接壤。连接城区与南部山区的港西路贯穿南北,绕城高速公路东南环线与济莱高速交汇于此,该地区成为济南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优越的地理优势。 规划区位于泰山穹隆的北侧,为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山地梯田较多;区有港沟、东坞两条断裂带和车脚山-太平庄、河东-河西、冶河-蟠龙三条济南泉域重点渗漏带。区域内主要河流为韩仓河。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气温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规划区内有18个行政村,面积约59.6平方公里,总户数7041户,乡村总人口20477人。人口密度315人/平方公里,低于全省555人/平方公里的平均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自然增长率为6.3‰。 2.2 镇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 村庄建设现状 (1)现状 ?村庄布局 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村庄主要沿主要道路、河谷分布。大部分村庄自发建设多,缺乏规划指导,布局散乱,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村落较为集中,自然村落少。 ?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区内无中学,规划区内学生主要使用莲花山片区港沟镇中学。现有6年制小学3所,分别为河东小学、燕棚小学和坞东小学。镇政府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实现村村设有卫生室的目标。农贸集市1处,位于河西村。 ?道路交通 规划区内济莱高速、南绕城高速通过,交叉处设互通立交。区内现状港西路通过,为区内主要对外交通,路面宽度12米,长度为6公里,断面形式为一块板,对外交通缺乏干线道路支撑。 规划区内联系主要依靠村镇道路,行政村之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区内主要村镇道路共计四条,长度21公里,路面宽度从5~9米不等;次要村镇道路共计长度151.2公里,路面宽度4米左右。由于镇域地处山区,区内道路普遍级别不高,路面宽度窄,部分道路路面破损严重,临山体侧道路边沟排水系统不完善,远山侧道路防护设施缺乏。区内道路缺乏交通信号设施及路灯,区内现状没有加油站和社会停车场。 ?市政公用设施 村民均使用自备井,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该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各文明生态创建村也积极亮化村庄,在主要街巷路口安装路灯几十盏不等,使每个山村都亮起来。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各村在硬化路面之前,完善了本村的排水设施。主要村里排水管网逐步完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逐年提高。 ?建筑质量和村容村貌 村民住宅多为低层自建住宅,建筑质量较差。 村庄环境总体水平较差,家庭卫生间以自家旱厕为主,农田垃圾以作为生活燃料为主,生活污水排放以直接倒入户外水沟为主。 (2)主要特征 ?村庄分布相对集中,沿路沿河分布特征明显 从村庄总体布局看,村庄多沿港西路、坞西到黑龙峪村镇道路及韩仓河支状分布,空间距离较近。 ?村庄用地多呈带状发展 受具体地形条件限制,大部分村庄用地沿山峪、道路呈带状发展蔓延,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也不便于基础设 3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施的建设。 ?村庄规模相对均衡 规划区内村庄规模相对均衡,人口规模在1000左右的村庄有13个,多集中在沿韩仓河的河谷地势较平坦地带。 2.2.2 存在问题 (1)建设用地利用不充分,土地利用率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观念的逐渐变化,村民自发建设空前活跃,多种因素影响下,部分地区村民多占地,多建房的现象严重,村庄闲置地和一户多宅现象严重,部分村庄出现“空心村”现象,造成村庄建设用地浪费。 (2)公共设施不完善,村庄环境普遍较差 村庄公共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不便;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防灾减灾。环境普遍较差,村庄面貌缺乏特色和活力,直接影响了城镇的投资环境和村庄的综合实力。 (3)村庄产业特色不突出,村庄间的协作和联系不紧密 村镇大力扶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特色还不明显;村庄之间横向协作较少,没有形成联系密切、分工协作明确、整体优势突出的镇村体系。 (4)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 包括乡镇合并后遗留的隐形障碍在内,部分干群对于行政建制的合并持消极态度,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建设。 2.3 资源与环境发展条件分析 规划区土地总面积5961.5公顷(89422亩),其中耕地和林地分别占30.0%和11.1%,建设用地占9.4%,未利用土地占38.9%。 依托保存良好的山丘林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该地区旅游资源正在积极开发利用之中。 表2-1 港沟镇土地利用现状 用地类型 面积(亩) 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46255.28 51.7 农用地 26848.68 30.0 其中:耕地 2624.30 2.9 园地 9903.26 11.1 林地 6879.00 7.7 其它农用地 9.4 建设用地 8391.93 7393.96 8.3 其中:居民点用地 921.07 1.0 交通运输用地 76.99 0.1 水利设施用地 34775.36 38.9 未利用土地 100 合 计 89422.57 2.4 产业发展现状 规划区内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面积26848.68亩,2001年,该镇按照“南抓干果生产,北抓花卉苗木,全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农业发展总体思路,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调整的重点是:做大做强畜牧业,提高养殖产业在农业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冶河核桃、马家香椿、优质花椒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和以波尔山羊为龙头的养殖畜牧业逐步走向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轨道。 4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2.5 劳动力与人口流向分析 规划区内总户数6043户,乡村总人口20477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1496人。据调查,青壮劳动力多流向主城区打工,收入不稳定。 2.6 镇村发展条件评价 采用多因子评价法对规划区范围所有村庄进行综合评价。即先选取对村镇发展影响较大的发展条件作为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包括人口规模、经济状况、旅游资源、林地资源、区位及交通条件、设施条件等。并按影响程度排列,确定每个因子的权重,根据评价模型得出村镇的综合评价值,然后进行村庄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对村镇发展条件的潜力与优劣作出总体评价与判断,以作为村庄迁并和确定中心村的依据。 表2-2 村庄现状情况统计表 户数 人数 劳动力人口 耕地总量 农民人均纯收入 序号 村名 (户) (人) (人) (亩) (元) 1 530 983 5040 两河 253 810 2 马家庄 360 1200 769 1161 5070 3 桃科 291 980 500 1350 5090 4 燕棚窝 669 2470 1420 2475 5118 5 鸡山坡 380 1321 600 990 5090 6 寨而头 173 588 267 464 5020 7 冶河 402 1360 1360 774 5880 8 河西 526 817 1640 5080 1773 9 河东 550 796 1710 5090 1730 10 芦南 155 520 260 488 5090 11 石庙 394 1382 594 1116 4970 12 里子 72 252 113 227 5090 13 车脚山 348 1160 710 1155 5116 14 坞东 305 1100 680 1668 5130 15 坞西 360 1321 720 1193 5120 16 黑龙峪 205 650 320 575 4701 17 太平庄 72 260 90 570 5060 18 郭家庄 528 1600 950 1818 5080 5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3 上位及相关规划解读 3.1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1)南部山区 南部山区是济南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地下水补给区、地表水水源地,地区良好的山林植被调节和改善着城市的大气环境;同时南部山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名胜古迹,为风景旅游区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保护的重点区域,是济南市的“后花园”、城市的绿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与发展南部山区是市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因此,《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确定南部山区保护发展带为以生态功能为主导、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综合性生态功能区,从而达到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维持区域整体生态平衡、为城市持续性发展提供生态支持、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和完善城市特色和风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的总体目标。 其生态功能主要是水源涵养、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源保护、水土保持、自然地质结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是林果、蔬菜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生态旅游主要是在环境容量许可条件下,利用其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发旅游,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度假产业。 图3—1 加强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搬迁区内污染设施、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治理水土流失和流域污染;控制区内城镇合理的发展规模和开发建设强度,建设生态型市镇,并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合;积极调整区内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整合风景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统筹管理;完善区内交通与基础设施配套,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于南部山区的上位规划应体现为港沟镇村庄布点规划的定位依据。 (2)关于港沟镇 港沟位于中心城区东部,总体规划中,港沟镇属济南市中心城区主城区贤文片区和东部城区彩石片区。 主城区位于玉符河以东、绕城高速公路东环线以西、黄河与南部山体之间,由腊山、党家、旧城、燕山、王舍人和贤文六个片区组成。 贤文片区位于主城区东南部,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金融商务、科研教育功能;规划完善生活居住、配套服务功能。对原有传统石化工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控制用地规模,为实施搬迁创造条件。 彩石片区位于经十东路以南。西部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东部以科教、居住为主。 ——关于港沟镇的上位规划应体现为港沟村庄布点规划镇村统筹发展依据。 (3)关于空间资源分区管制 自然保护与风景旅游区——该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其它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和黄河两岸。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禁止建设区,须划定严格的保护范围,建立界碑、界牌或隔离护栏等设施,严格禁止与保护设施无关的各项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控制区为限制建设区,按照相关保护要求进一步划分控制区,提出具体建设限制标准,科学合理地引导建设行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等其它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为限制建设区,在环境容量许可条件下,可适度进行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和相关设施不得破坏自然环境整体面貌。 ——关于空间资源分区管制的上位规划应体现为港沟镇村庄布点规划与周边村庄迁并的依据。 (4)关于农村居民点建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确定,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逐步向中心城和市镇转移,控制其人口总量。 对现有人口在300人以下的规模过小、发展条件过差的村庄,原则上予以适当撤并,逐步引导人口向其它人口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基层村转移,引导人口合理集聚。对位于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行洪区、滞洪区、或存在地质灾害威胁、受地形限制交通条件难以改善的村庄,进行搬迁、合并;在用地和交通条件较好、对生态环境影 6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响小的地方集中建设农村居民点。 其它村庄以整治、改造为主,改善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关于农村居民点建设的上位规划应体现为港沟镇村庄布点规划迁村并点和村庄建设的依据。 3.2 济南市汉峪片区控制性规划 (1)功能定位 汉峪片区是东部新城的重要功能区,承担着商业金融的核心功能,是以商业金融和生活居住为主导的,含有成规模的产业研发用地,并兼具完备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的生态型综合性区域。 (2)发展规模 汉峪片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656.61公顷,非城市建设用地670.19公顷。规划居住人口10万人。 (3)农村居民点安置 片区南侧车脚山村整合安置纳入济南市南部山区(东片)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与南侧中心村坞西村合并安置。 3.3 济南市莲花山片区控制性规划 (1)功能定位 以生活居住、城市生态保护功能为主,兼有城市商业服务的功能。 (2)发展规模 本片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698.25公顷;规划城镇总居住人口约10万人。 (3)功能分区 规划主要功能布局为沿经十路南侧规划为城市商业金融、商务办公、娱乐休闲功能区;沿旅游路两侧规划为居住区级配套服务功能区;沿莲花山和城墙岭东侧、泉港路和韩仓河两侧规划为生活居住功能区。 (4)农村居民点建设 规划以旅游路和泉港路为界将莲花山居住社区划分为莲花山、韩仓河和港沟三个居住区,在旅游路与泉港路路口规划居住社区中心,并规划三处旧村改造居民安置点。规划总居住人口约10万人。 田庄旧村改造居民安置位于莲花山东北角,结合现状田园山庄规划。 潘庄旧村改造居民安置位于现状潘庄新居及其西侧用地。 港沟旧村改造居民安置位于规划泉港路与旅游路南侧道路交叉口东南地块。 3.4 济南市章锦片区控制性规划 (1)功能定位 以出口加工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功能、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的国际商务商贸服务功能、以优越自然条件为背景的城市生活居住和生态保护功能。 (2)发展规模 本片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966.08公顷;规划总居住人口约12.5万人。其中城镇居住人口控制在12.0万人,农村居民点人口控制在0.5万人。 (3)功能分区 规划主要功能布局为沿经十东路南侧和港西路西侧规划为商务商贸、产业研发办公区;绕城高速公路东环线与刘公河之间北半部规划为出口加工区;港西路与力诺工业园之间以及沿旅游路两侧规划为生活居住区及社区配套服务区;港西路与旅游路路口东南规划为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区。 (4)农村居民点建设 章锦旧村改造居民安置结合刘公河支沟西侧现状旅游路拆迁安置用地及其周边地块设置。 神武旧村改造居民安置规划在北部小区的南侧两个居住地块。 7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4 城乡统筹发展 港沟镇处于中心城区边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速度加快,镇驻地已被城市建设用地吸纳。根据中心城区控规定位,港沟镇北部地区属以商业金融、商务商贸功能为主导的城市建设区。规划区发展应依托城市功能区,城乡、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4.1 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4.1.1 发展目标 协调城区与规划区关系,结合内部资源优势和良好区位交通条件,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发,协调区域产业布局,统筹资源配置,建成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社会进步、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近郊乡镇。 4.1.2 镇村统筹发展策略 (1)城区带动战略 以汉峪、莲花山、章锦片区发展为依托,抓好中心村建设,充分发挥集镇的积聚和辐射功能,带动基层村经济发展,最终形成片区带动,以中心村为支撑的城镇化体系和星罗棋布的城镇网络。 (2)农业优化战略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优势经济”,特色就是优势。港沟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多样的生态条件,形成了许多特有的农业资源、农副产品,实施“特色农业战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形态向现代化农业迈进,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一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积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使粮经比达到适度比例。二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生产,重点扶持特色林果种植。三是利用自然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四是抓好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在有效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农业向规模化、企业化发展,走新型产业化道路,以产品深加工促进增收,为港沟南部村庄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3)科教兴镇战略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正视严重收缩型人口的长远影响和生源数量的急剧减少,围绕并校工作核心,积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重点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小学、初中名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要依托科教振兴;科教事业的不断进步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周边地区的极化作用,港沟大量的人才、科技流失,面对此尴尬局面,港沟要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抓好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加大科技进步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要有选择地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循环经济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8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4.2 空间资源分区管制 4.2.1 重要资源分布 规划区内自然原始风貌保存良好,文物古迹众多。 蟠龙山风景区——蟠龙山森林公园是在济南市历城区黑峪林场的基础上规划设立的。该公园总面积539.7公顷,距济南市区23公里,交通便利,园内山峦起伏,植被丰富,林木覆盖率达98.5%,一年四季峰青峦秀,绿意盎然。园内有“江北第一洞”东龙洞佛隐寺,有距今1400余年的淌豆寺遗址和古银杏,有泰山北极庙和大小擎天柱。 云台寺——位于港沟镇芦南村南500米九龙山下, 东临芦芽岭,西连孤月山,南靠太平寨,三面环山,占地约5000平方米。寺内东侧山崖石墙, 倚山筑券棚式石券顶“椎尊宝殿”1座,殿内西墙上有石刻佛像17尊。殿壁镶石碑3通,其一刻“椎尊宝殿,大明万历四十一年重修”,其余二碑字迹不清,殿左侧石壁上刻有“大明成化甲辰已巳月重建云台禅寺碑记”。寺院内西崖壁下有“永保泉”, 石壁刻有“大明弘治十一年重建云台寺碑记”。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2.2 限制建设分区管制 (1)禁建区 主要包括坡度大于25度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等。 禁止建设地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严禁进行村镇建设、采矿、挖土挖沙等一切非农活动,严格禁止与水源保护无关的任何建设活动。 禁止建设用地内,规划人口密度不高于200人/平方公里,禁止除科学研究和森林防火需要外的一切建设活动。 (2)限建区 主要包括坡度在15度至25度区域、城市生态隔离地区、山林绿化区、地下水水源涵养保护区、一般农田用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其它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等。 车脚山-太平庄、河东-河西、冶河-蟠龙三条济南泉域重点渗漏带属地下水水源涵养保护区,为限制建设区。重点渗漏带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影响地表水渗漏的工程项目以及其他影响地表水渗漏和污染水质的活动;对区内生态旅游场所,严格控制旅游容量。 限制建设地区将根据资源环境条件进一步划分控制等级,科学合理的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与限制建设地区重叠的城镇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做出相应的生态影响评价并提出生态补偿措施。 限制建设用地内,规划人口密度不高于300人/平方公里。 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优化现状用地;允许小规模建设项目;旅游项目及设施的建设,应当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在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建设,防止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与影响;鼓励各种农业设施的建设,促进各类中、低产田及其它一般农田向基本农田转化,提高其产出、产量和农业经营水平;加强山林保护和植树绿化,扩大森林郁闭度,改善大气环境,保持水土,禁止在该区进行破坏山林绿化的建设活动;以生态绿化和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应保护植被,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地形地貌;禁止建设污染水质的工业生产设施,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对区内生态旅游场所,严格控制旅游容量。 (3)适建区 主要包括坡度小于15度区域、农村居民点建成区等,为镇村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适宜建设地区是镇村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适宜建设地区内,规划人口密度不高于1000人/平方公里。 明确划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加强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的执行力度,各级城镇的规划建设必须严格控制在城镇建设区范围之内,严格控制用地规模,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 9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4.3 产业发展导向 以城市功能区发展为依托,发挥现状优势,产业发展以生态农业为重点。利用南绕城高速路与济莱高速枢纽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链,扶持农产品加工及农贸物流等相关产业。 4.4 村庄人口空间转移分析 4.4.1 济南市区城镇化战略 规划期内济南市人口仍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村庄居民点人口规模的发展预测,应与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相适应,从资源承载力出发,统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及不确定因素,采取多种预测分析方法科学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 依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趋势,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形成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发展模式。 4.4.2 村庄人口空间转移 对每村人口现状、近年变动情况和城乡进一步的划分进行分析,预测村庄人口空间转移。作为临近主城区的地区,城区的快速发展,必将吸引部分村庄人口流出,村庄人口流向主要为中心城区。 预计近期村庄人口流入济南市区相对较快,远期村庄人口流入速度减缓。 10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5 发展定位与规模 5.1 发展定位 港沟镇属以商业金融、商务商贸功能为主导的城市建设区。 港沟镇南部地区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化农业地区。 5.2 发展规模 规划区范围主要人口构成为农业人口,人口预测采用农业人口预测方法。 (1)港沟镇域农业总人口预测 4675211,1,,0.0131995年港沟镇农业人口52252人,2005年为45135人(《历城年鉴》),综合增长率k= 52252 16,,,,P,45135,1,,0.013,361332020根据人口增长率推算法,预测2020年镇域农业总人口 根据人口增长率推算,规划区范围内农业人口为16600人。 ,根据人口分配法,控制性规划范围内汉峪片区安置7000人,莲花山片区安置约8000人,章锦片区安置5000人则规划区范围内农业人口为16000人。 (2)规划区规模预测 预测至2010年村庄人口总量约为1.9万人,2020年村庄人口总量约1.8万人,预测村庄规划总建设用地规模约为340公顷。 11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6 镇村体系结构 6.1 镇村等级结构 6.1.1 中心村确定原则 (1)现状基础 中心村选择首先考虑现状基础条件较好,在周边村庄中已经具备一定带动能力的村庄,如有较好的集市、服务基础的行政村,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建设。 (2)人口规模 具备一定的人口规模可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具有中等以上的人口规模可以吸引周边村庄人口的积聚。 (3)区位交通 中心村的选择还应考虑一定的交通区位条件,能够更好地发挥对内、对外联系,包括与镇驻地、基层村之间。 (4)经济基础 良好的经济基础是村庄发展的条件,中心村的选择应该参考各村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 (5)区域平衡 对于镇域范围,应该兼顾区域平衡,考虑不同区域的增长点,统筹各片区的均衡发展,保证中心村的合理服务范围半径。 6.1.2 镇村等级结构 按照中心村——基层村二级体系,统筹考虑中心村数量与布局,发挥中心村带动作用;同时结合原有村庄规模基础,科学预测规划期内村庄人口规模,形成合理等级结构。其中,中心村2个,基层村13个,共计15个(迁并整合行政村3个,迁并自然村6个)。 村庄等级规模结构表 1级(大于2000人) 2级(1000—2000) 3级(500--1000) 4级(500人以下) 村名 中 坞西 ? 心 河西 ? 村 太平 ? 郭家庄 ? 黑龙峪 ? 两河 ? 燕棚窝 ? 石庙 ? 基 层桃科 ? 村 芦南 ? 鸡山坡 ? 马家庄 ? 冶河 ? 寨而头 ? 里子 ? 12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6.2 镇村规模结构 6.2.1 基本判断 计划生育普及,育龄人口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城镇化进程加快,伴随东部城区建设,中心城区将吸纳农村人口不断迁出;但以良好区位交通条件为基础,依托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持续增长,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人口减少速度减缓。 理性分析港沟镇规划区人口的变化,将会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缓慢减少的状态。 6.2.2 镇村总量规模预测 港沟镇规划区现状村庄村民人口总量为2.05万人。预测规划期末村庄村民人口总量约为1.8万人。 现状村庄建设用地约为559.42公顷,预测村庄规划总建设用地规模约为340公顷,节约用219.4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由273平方米减少为189平方米。 6.2.3 镇村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确定4个等级村庄规模,其中1级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2级人口规模:1000—2000人;3级人口规模:500—1000人;4级人口规模:500人以下。 1级村庄3个,2级村庄5个,3级村庄5个,4级村庄2个。 6.3 镇村产业发展导向 6.3.1 村庄产业发展分类标准与依据 根据各村庄现有产业基础,确定如下三类产业发展类型作为各村庄参照发展的导引。 (1)商贸服务型 对现状商贸服务设施较好的村庄,应结合综合服务功能,引导发展商贸服务,服务周边村庄。 (2)生态农业型 对原有农业基础较好,区域优势不强的村庄应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为主体。 (3)旅游服务型 对位于重要景区周边以及现有旅游资源和基础的村庄应积极发展旅游服务、“农家乐”等不同形式的第三产业。 6.3.2 村庄产业发展导向 各村庄产业发展导向列表如下: 村庄产业发展导向 村名 商贸服务型 生态农业型 旅游服务型 坞西 ? 河西 ? ? 太平 ? 郭家庄 ? 黑龙峪 ? 两河 ? 燕棚窝 ? 石庙 ? 桃科 ? 芦南 ? ? 鸡山坡 ? 13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马家庄 ? 冶河 ? ? 寨而头 ? 里子 ? 7 村庄迁并整合与布点 迁村并点,即村镇的迁移与合并是将现有的规模小、用地分布零散、基础设施落后或不适宜居住的自然村和散布在山地的居民迁入择点而建的中心村或集镇,将原居住地还耕(平原、丘陵地区)或退耕还林(山区、半山区)。 7.1 村庄迁并整合原则 (1)迁移规模偏小、设施缺乏、交通不便村庄向周边发展条件较好村庄聚集 对部分现状人口规模小于300人,且设施匮乏,发展条件差的村庄应向周边发展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好的村庄集中。 (2)迁移过于分散的自然村庄向中心村或基层村集聚 对部分过于分散的人口规模偏小(100人以下的)的自然村庄应积极向周边所属行政村(中心村或自然村)聚集。 (3)已连片发展村庄整合 对于已片连建设的村庄,选择优势较好的村庄,进行整合。 (4)充分考虑当地政府和村民意愿,除强制性规定外,原则上不合并行政村 结合本地实际,考虑现有行政建制影响、村民意识以及各类民族村民的意愿,除总体规划强制要求外,原则上不合并行政村。 7.2 村庄迁并与整合 分析现状各村发展条件,依据村庄迁并整合原则,对不同区位、不同规模、不同设施配置的村庄进行迁并整合。总计撤并规模弱小迁并自然村型6个、多村整合行政村型3个,迁并行政村总计3个,村庄迁并率为16.7%。 分别列表如下: 7.2.1 规模弱小迁并自然村型 自然村名 所属行政村 并入村庄 亓家庄 郭家庄 郭家庄 龙庄峪 郭家庄 郭家庄 猪耳顶 黑龙峪 黑龙峪 朱家 鸡山坡 鸡山坡 长海套 里子 里子 南沟 芦南 芦南 备注:共计合并6个自然村 7.2.2 多村整合行政村型 现状行政村名 人口(人) 整合主体行政村名 整合原因 1321 坞西 坞西 空间连片发展 1100 坞东 1773 河西 河西 空间连片发展 14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1730 河东 1160 车脚山 控规迁并 备注:涉及现状行政村5个,整合主体行政村2个。 7.3 村庄布点规划 现状18个行政村,其中规划合并村2个,规划迁移村1个,经规划整理后,村庄行政村为15个,其中中心村2个、基层村12个。 规划村庄人口总量依据劳动力转移法,结合规划期末城镇化水平确定。各村庄人口采用区域分配法进行预测,根据区域生产力和镇村体系结构预测各村庄人口规模,总体而言,至规划期末,中心村和发展条件较好村庄人口增长,一般村庄人口增长较慢或相对下降。具体步骤如下: 1、依据《济南市区(中心城外)镇村人口规模总量控制研究》,分别确定规划期末本镇人口总量、城镇人口、村庄人口总量。 2、确定规划期末村庄人口总体变化系数,即规划期末村庄人口总量与现状村庄人口总量(不包括规划合并入乡镇驻地村庄)之比。 3、进行各村庄人口初步估算,即现状村庄人口数与规划期末村庄人口总体变化系数之积,合并村庄人口为各需合并村庄人口总和。 、进行二次调节,确定各村庄规划人口数。以初步估算人口为基础,对中心村和现状评价中发展条件较好村庄4 分别乘以相应的调节系数,一般为1.2至1.5,对基层村则相应缩减人口规模,调节系数一般为0.8左右。 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确定依据《济南市区(中心城外)村庄建设用地标准研究》,分新建型、改造型、整治型三类确定用地标准。新建型村庄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按照《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相关规定执行;改造型村庄按照近、远期分布实施,近期按照低于人均150平方米控制,远期按照新建型标准执行;整治型村庄不得突破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人均指标大于200平方米的应调至200平方米以内。具体步骤如下: 1、依据村庄发展基础、村民意愿、村庄区位和建设条件,确定村庄建设类型。 2、分析各村庄建设用地组成部分,新建部分严格按照《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控制,改造、整治部分按照《济南市区(中心城外)村庄建设用地标准研究》控制,结合人口规模计算各部分用地面积。 3、合计各部分建设用地,预测各村村庄建设用地总量。 村庄迁并规划汇总表 现状 现状村庄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规划 规划村庄村庄 村名 人口 用地 空间策略 人口 用地 类型 名称 等级 (人) (公顷) (人) (公顷) 810 47.16 14 700两河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1200 22.13 18 1000马家庄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980 17.51 14 800桃科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2470 46.65 40 2100燕棚窝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1321 22.10 1000 17 鸡山坡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252 6.02 4 200里子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588 14.03 500 寨而头 控制发展村 10 基层村 1360 26.75 24 1200冶河 鼓励发展村 基层村 1773 62.19 河西 鼓励发展村 合并入河3400 70 河西 中心村 西 1730 35.03 河东 规划合并村 520 10.08 5 500芦南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1382 30.55 22 1100石庙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1160 27.5 车脚山 规划迁并村 合并入坞 3500 62 1100 17.84坞东 规划合并村 坞西 中心村 西 1321 35.71 坞西 鼓励发展村 15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10 650 14.48500黑龙峪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260 13.20 6 300太平庄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1600 44.00 24 1200郭家庄 控制发展村 基层村 20477 492.93 340 18000合计 注:村庄规划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作为村庄规划编制的参考依据,具体规模应根据村庄实际情况,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土部门确定。 7.4 村庄规划建设标准 村民宅基地标准按《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执行。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一)城市郊区及乡镇所在地,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66平方米;(二)平原地区的村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米。村庄建设在盐碱地、荒滩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平方米;(三)山地丘陵区,村址在平原地上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33平方米;在山坡薄地上的,每户面积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666平方米以下的,每户宅基地面积可低于前款规定限额。 住宅建筑面积每户不宜超过250平方米。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住宅层高不宜超过3米,其中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但不应超过3.5米。 充分利用现状自然基础条件,尽量在劣地、坡地、洼地、林地布置绿化;绿地建设重点为集中绿地和庭院绿化,集中绿地宜结合村口与公共中心适当布置活动场地、桌椅、儿童活动设施、健身设施等,庭院绿化宜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花卉草木或种植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宜沿村庄外围建设环村林;绿化配置可选择经济作物和观赏果林,即满足生态要求,又符合农村特点、提高经济收入。 16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1 规划原则与标准 8.1.1 规划原则 (1)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由于规划区内村镇规模大小不一,所处地位及层次等都不同,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每个村镇都自成系统配置和建设齐全、成套的社会设施,要有计划地配置福利性的社会设施,更要有计划地配置和合理分布,既要做到方便、适应村镇分散的特点,又要集中布局尽量达到充分利用、经营管理合理的目的。 (2) 与现状基础相结合 村镇社会设施的配置和布局,要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现有社会设施的分布状况,从实际出发,避免社会设施项目求全偏大,重复建设,而一些居民点生活必需的社会设施,必须依照先行原则。也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社会设施,逐步改造建设,不断完善、节约投资。 (3)与村镇体系布局相结合 结合村镇体系布局,某些对社会设施项目进行适当的撤并,如学校等。新增社会设施应安排在有发展前途的村镇,对某些发展条件差、缺乏发展前途的村庄,原则上不再新设社会设施项目。 8.1.2 规划标准 公共设施应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新型农村保障制体系的要求配置。 公益性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文体科技、教育机构、医疗卫生等。济南经济发展水平走在全省的前列,统筹全市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图书)、体育、社会保障等等公益性公共设施,应按照标准或高于标准执行。 农村公益性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设施类别 设施名称 ,500人 500-1000人 ,1000人 行政管理 村委会 ? ? ? 幼托 ? ? ? - 教育 小学 ? ? - - 初中 ? 文化活动站(室) ? ? ? 文化 - 老年活动室 ? ? 门诊所 ? ? ? 医疗 - 计生站 ? ? 室内体育活动室 ? ? ? 体育 健身场地 ? ? ? 注:?为必须配置,?为建议配置, -为不需配置。 公益性设施面积标准 建筑面积 公共建筑项目 服务人口(人) 备注 (平方米) 200-500 1.村(居)委会 管辖范围内人口 600-1800 2.幼儿园、托儿所 2-6班 200-800 3.文化站(室) 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100-200 4.老年活动室 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50-100 5.卫生所、计生站 可设在村委会内 所在村庄人口 600-2000 6.运动场地 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用地面积) 600-1000 7.公用礼堂 可与村委会、文化站(室)建在一起 可与村委会、文化站(室)建在一起,或设在村口、8.文化宣传栏 长度,10米 绿地内 17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商业服务性设施包括各类商业服务业的店铺(日用百货、食品店、综合修理店、小吃店、便利店、理发店、盈利性娱乐场所、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点等)和集市贸易的专用建筑和场地。 商业服务设施建设规模表 500-1000 人口规模(人) ,500 ,1000 设施建筑面积(平方米) ,200 ,400 ,600 8.2 行政办公设施 行政办公,主要以村委会为主体的村级办公场所;全镇各村均设置村委会,共计15个。 8.3 商业服务设施 商业金融,主要以商业配套为主的经营性服务用地。 对于村庄内部的商贸设施布局规划主要依据村镇体系规划,在中心村分别布置集中的商贸设施,此外在原有商贸基础较好的村庄设置集市等商贸设施,在每个基层村至少设置一个商品零售部。 规划区内共设置集贸市场4处,分别为:坞西、河西、燕棚窝、冶河。 8.4 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主要包括中学、小学、幼托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等设施; 中学使用原港沟镇中学,规划区内不再设置。小学设置考虑合理的走读半径,以2公里为宜。按照现有小学布局优化,适当合并基础较差的学校。规划保留的村庄按照每500-1000人设置一所托儿所、幼儿园,500人以下的村庄可以联合办学或者幼儿就近入学。 设置小学4所,分别为:河西(12班)、燕棚窝(6班)、坞西(12班)和冶河(6班)。设置幼儿园9所。 8.5 医疗设施 22医疗卫生,主要包括计生站和卫生站;中心村设置规模300-500m/所,基层村设置规模200-300m/所。 完善现有卫生站建设,规划中心村与基层村设置卫生站,共设卫生站15处。 8.6 文化体育设施 文化娱乐,主要包括老年活动室和文化活动站,以及文化大院;体育用地,主要包括室内体育活动室和室外健身活动室。 以中心村为重点,发展文体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积极推进基层文体设施建设。村庄内部的文体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中心村,在中心村建设健身场地,配置合适的活动器械,同时结合村庄绿化建设形成公共活动与交流空间,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 规划区内设置文化活动站的村庄为15个。 村庄公共设施配套表 等级 村名 商业配套设施 幼托 小学 文化活动站 医疗服务设施 农贸集市 坞西 ? ? ? ? ? ? 中心村 河西 ? ? ? ? ? ? 太平 ? ? ? 郭家庄 ? ? ? ? 基层村 黑龙峪 ? ? ? 两河 ? ? ? 燕棚窝 ? ? ? ? ? ? 18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石庙 ? ? ? ? 桃科 ? ? ? ? 芦南 ? ? ? 鸡山坡 ? ? ? 马家庄 ? ? ? ? 冶河 ? ? ? ? ? ? 寨而头 ? ? ? ? 里子 ? ? ? 19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9 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规划 9.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道路网规划 为实现城镇道路交通系统便捷、通畅、组织有序,结合地形地貌以及河流水系,因地制宜,按新农村与城市无缝衔接、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思路,注重乡镇驻地与城市区的快速联系,及农村客运网络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处理好村镇道路于城市道路及干线公路的关系,增强规划区对外联系及区内交通联系性。 港沟镇内济莱高速及南绕城高速通过,在交叉处互通立交设置出入口;规划升级港西路为省道,北连济南章锦片区,南至西营镇,规划宽度50米,道路长度6公里;规划升级一条县乡公路,用于区内东西方向的主要联系,东起港西路,西至十六里河镇,途经港西路-夏家-齐家-马家庄-鸡山坡-河西-郭家庄-亓家-黑龙峪-义和,规划宽度20米,道路长度13.6公里。 区内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分为主要村镇道路和次要村镇道路两种。规划升级三条村镇道路,一条为坞东至郭家,规划宽度12米,道路长度3.5公里;一条为鸡山坡至石庙,规划宽度16米,道路长度6.2公里;一条为马家到港西路,规划宽度12米,道路长度4.2公里。区内规划次要村镇道路用于联系村庄之间及村庄与主要村镇道路,规划宽度6、9米,道路长度总计65公里。 区内山区道路根据现状地形情况,应设置有关的边沟、防护设施。 2、交通设施规划 (1)停车场及加油站 根据彩石片区控规,规划区北侧边界以外已规划1处社会停车场及1处加油站,规划区域内不设停车场,河西设置加油站一处。 (2)公交设施 规划大龙堂村设置公交停车保养场一处,设置两处公交首末站。结合公交设施规划两条主要公交线路,一条为河西至石庙,一条为河西至港西路。 9.2 水资源及供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同时结合港沟镇的发展情况,确定港沟镇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取0.3万立方米/万人?日,规划区用水人口为1.8万人,则最高日需水量为0.54万立方米/日。 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本规划区内的山区是济南市重要的地下水补给区,也是韩仓河和刘公河等地表水源的汇流区,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镇区内应合理开采地下水,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用水效率,同时加强拦蓄、渗水及森林绿化工程建设,增加雨洪水蓄集和地下水补给。结合河流水系因地制宜地建设塘坝、水池等雨洪水收集工程,最大限度地拦蓄大气降水,增加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同时可作为生活和农业用水的水源。建设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实现污水资源化,满足生活、农业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 3、供水设施规划 镇域生活用水水源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心村及基层村兴建集中供水设施,实现管道供水的供水网络体系,使居民的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9.3 排水工程规划 1、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就近排入雨水管渠和河流水系,污水由污水管道汇集后排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部分用于工业、农业用水 20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及景观绿化用水,其余排入河道。 污水量预测:污水排放系数取0.75,则规划区污水排放量为0.37万立方米/日。 2、污水处理设施 为防止河流水系、地下水受到污染,大型的居民点排出的污水应全部收集,进行处理。规划河西、冶河中水站二处。大型居民点结合开发建设配置中水处理设施,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中水回用于景观绿化用水;分散居民点可根据地形特点,结合湿地,洼地等采用费用较低的生态湿地处理或者氧化塘之类的生态处理,处理后再就近排入河流体系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工矿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中水回用,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9.4 电力工程规划 随着港沟镇的经济发展,用电负荷稳步增长。中心村及一般村至少有一处10KV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结合负荷的需求设置。 镇域内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线为架空敷设,预留高压走廊。10KV线路在镇驻地逐渐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实现配网自动化和环网供电。中心村及一般村仍采用架空敷设。 9.5 通信工程规划 1、电信局规划 中心村可根据需求设置电信模块局。 2、邮政局规划 实现“电话、有线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接入网技术。 9.6 燃气工程规划 中心村及一般村居民生活以瓶装液化气和清洁煤炭为主,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再生能源。 鲁皖成品油输油管线走廊带按30米控制。 9.7 供热工程规划 积极利用工业余热、太阳能、沼气等再生能源及当地能源供热。 9.8 防洪规划 规划区沟谷发育丰富,沟系发达,为洪水的汇集区。本着以蓄为主和治本的原则,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起来。首先采取生物措施,大搞封山育林,进行大环境绿化建设。其次采用拦蓄、截渗等工程措施,修建谷坊、塘坝,挖掘鱼鳞坑和水平截流沟,拦截山坡径流,缓蓄洪水,以增加雨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上游洪水对中下游排洪河道的泄洪压力。充分利用现有谷坊、塘坝、水库等防洪水利设施,提高防洪蓄水能力。同时对现有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防洪能力。对河道采取砌筑护坡等方式,增大过水断面,加强河堤和泄洪道的建设,提高蓄泄洪能力。 9.9 抗震防灾规划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制定的标准,规划区设防烈度为6度,重要的生命线工程、重要设施、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应适当提高设防标准,均按照高于本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一级的标准进行设防。 规划区内主要道路为防灾疏散道路。 21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9.10 消防规划 结合港沟镇消防体系建设,逐步建成综合防救灾队伍。 消防水源为各村水井及水池。非工程措施为对区内村民应进行防灾宣传与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技能。 9.11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严格禁止开山采石等破坏山体行为,区内若有矿产资源应加以保护。 9.12 环境保护规划 1、水环境保护 (1)水源地保护 一级保护区水质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2)水污染防治规划 ?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南部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提高水源涵养补给功能。 ?重点污染源治理:开展工业企业废水治理再提高和全面达标工作,在污水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仪,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分别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2、大气环境保护 采取建立集中供热热炉房等措施,发展集中供热。同时在热力管网覆盖区域,取缔小锅炉,禁止新上除电炉以外其他供热锅炉。 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和二次能源利用率。大力推广利用天然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一步加大秸杆综合利用力度,提高秸秆利用率,杜绝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同时还应积极进行炉灶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3、噪声环境规划 规划区内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如下: 交通噪声一是从声源控制,包括农用车和拖拉机等机动车禁用高音喇叭,规划逐步淘汰老、旧农用车;二是结合道路规划和改造,建设林木绿化隔声带,严格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 工业企业噪声污染以边界噪声达到排放标准为目标,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减震以及采用低噪声设备等技术手段,确保工业企业边界噪声达标排放。对噪声超标的工业企业进行强力改造或处罚。 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在居民生活区、文教区、医疗区附近及其它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夜间禁止施工。 加强对辖区内餐饮商业、娱乐场所的环境管理,杜绝噪声扰民问题。加强市场的管理力度,防止交通堵塞,建设大棚式或封闭式市场,商业区内行人与机动车道分离。 4、固体废弃物规划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近期实现容器化、密闭化收集,在主要居民区、商业区设置多功能垃圾箱。远期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高垃圾再生资源化水平。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量少、堆放分散等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开展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制定法规,制止生活垃圾乱倒乱放现象。 (2)工业固体废物 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进一步提高铬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加快新型建材推广步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进技术进步,加大粉煤灰建材资源化程度;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原材料精度,实施精料、精煤措施,加强过程控制,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强化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理处置。 22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3)农业废弃物 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农村户用沼气。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农牧业的秸秆、废物废料发展农村沼气,争取到2010年全市农村有35%以上的农户用上沼气。 9.13 环境卫生规划 1、生活垃圾预测 根据港沟镇人口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测算,人均垃圾产量约为0.8公斤/日,区内产生活垃圾14吨。 2、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规划 镇区垃圾在主要采用垃圾收集容器和垃圾车收集的同时,采用袋装收集方式,并符合日产日清的要求。 生活垃圾运输以推广压缩式集装箱为主,逐步取消自卸车运输,垃圾运输逐步与垃圾分类相对接。 3、垃圾处理转运规划 中心村及一般村规划按照服务半径1,2平方公里规划垃圾转运站。 工业固体废弃物应根据不同类型特点考虑处理方法,尽可能地综合利用,其中有害废物采用安全土地填埋,并不得进入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应根据有关部门地要求,采用焚烧、深埋等特殊处理方法。 4、环卫车辆 环卫车辆按2.5辆/万人配置,共需约5辆。 23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10 近期建设与政策措施 10.1 近期建设重点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农民以及社会力量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新农村。 (1)村庄迁并整合 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迁并: ? 撤销人口小于100人的村庄。 ? 整合现状建设连成片的村庄。 (2)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 ? 教育设施 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继续完善原有中学的设施和规模。结合农村布点规划,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适当合并基础薄弱的学校,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发展寄宿制学校。 所有规划保留村庄应按照每1000人设置一所托儿所、幼儿园的标准完善托幼设施。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培养农业人才。 ? 医疗设施 在现状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建设卫生站,1000人以上的村庄争取每村建设一卫生站,1000人以下的村庄建设卫生室。 ? 文体设施 到2010年, 80%的农村居民点建成高标准的文体大院,每个农村居民点都有不同规模的文体大院,每个农村居民点都有不同规模的文体活动场所。鼓励发展家庭文化建设,全镇至少发展100-150个家庭文化建设带动户。 实施“体育下乡、篮球乒乓球进村”工程,在中心村建设以水泥篮球场为主的健身场地,安装配备适合农村特点的健身设施;人均占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0.25平方米。 (3)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 ? 三级以上公路、汽车专用道路不应穿越村庄,现有高等级道路穿越村庄的应逐步改造搬迁至道路一侧。 继续巩固“村村通”道路建设成果,逐步增加路网密度,提高道路质量和等级,改善交通设施,逐步形成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 村镇道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间道路三级。路面必须硬化。道路两侧设置排水设施。 ? 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至2010年,供水到户普及率达90%,村庄设排水沟、管,排水通畅,路面无明显积水,污水处理率达70%; 人均综合用电指标达2000度/年,电话普及率达30部/百人,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 在已实施有线电话“村村通”的基础上,到2010年底完成村网改造工程,使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质量达到与城区相同标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在各镇街宽带网已开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重点村建设,建立起覆盖面积较广的农村信息网络系统。 (3)村庄整治内容 ? 公益性基础设施 道路桥梁建设,道路路面硬化、道路排水、路灯及交通标志,停车场(库),自行车(摩托车)棚等。 增建或整治村委会、村民休闲社交活动室内外场所。 整治托儿所、幼儿园,促进农村九年普教设施集中规模发展。 设置邮政、储蓄、电报、传真等业务的代理点。 24 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 设置医治轻微疾病、开展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的卫生室或便民诊所。 增设或整治商店或超市、便利店。 ? 环境卫生设施 生活污水排水沟渠或排水管网及简易污水处理设施。 垃圾、医疗废弃物的收集、清运及处理设施。 非水冲式公共厕所(公共旱厕)、禽畜饲养场的环境卫生与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 防灾减灾设施和措施 防洪堤、截洪沟、泄洪沟、蓄水池、山体和坡地的护坡及挡土墙等。 防御风灾的防护林带及其它防风减灾措施。 原有农房墙体、楼面、顶棚的防火措施,消防通道、房屋间的防火间距等。 公共设施用房的危房改造和抗震加固等。 ? 环境面貌治理 家庭散养或集中饲养的禽畜,应单独设置用地,做到人畜分离,确保人居环境卫生。 街巷两侧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清除。 “门前三包”公约,街巷清扫保洁责任的落实。 村庄内传统民居、祠堂和庙宇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村庄主要出入口、街道、公共活动场地、公用水塘和公共绿地等环境面貌的整治。 10.2 政策措施 (1)履行规划审批程序,切实保障规划法定作用 本规划须履行审查审批程序,成果包括市区镇村体系规划文本、附图和附件,附件包括仲宫、遥墙、万德等18个镇镇村体系规划说明书和附图。规划经市级规划审批机构审批后,由市、区、镇(乡、办事处)各级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维护该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市区镇村体系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2)完善规划管理程序,建立健全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依据《济南市市区镇村体系规划》,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需加强对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指导及规划管理,完善规划管理程序,建立健全乡村建设规划设计要求、乡村建设项目审查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制度,确保符合《济南市区镇村体系规划》的乡镇、村庄建设项目有效实施。 (3)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镇村土地统筹集约利用 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镇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镇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规范流转、置换、周转,确保农民利益分配,以村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核心,适度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土地有效流转,使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集约出的村庄建设用地可以作为城镇建设用地备用,镇村统筹使用,解决好贡献用地农民的就业安排、经济补偿、村民安置等问题。 (4)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市、区两级财政扶持和资金投入,实现城市带动、辐射镇村。首先,市区两级政府主导,各类设施建设延伸至中心村,建设完善次要镇村以上等级道路;其次,积极实施村庄迁并补偿、生态补偿等政策,列支财政,对处于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等生态功能区以及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等须强制性迁并的村庄拨付专项补偿资金;另外,政府应投入资金加强乡村地区的生态恢复、环境保护、黄河防洪建设、灾害治理等。 (5)大力加强规划宣传,营造实施规划的良好氛围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统一思想、广泛宣传,全面认识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性,结合规划展览、媒体公示、网上咨询、“规划下乡”等不同形式的规划宣传,了解《济南市区镇村体系规划》,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市区干群了解规划、关心规划、维护规划,为实施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25
/
本文档为【港沟镇镇村体系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