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八年级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

八年级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

2018-08-22 18页 doc 36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八年级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八年级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 八年级下册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 试卷(一) 1、阅读古诗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农圃:田园。 ?谪:贬官流放。?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
八年级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
八年级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 八年级下册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 试卷(一) 1、阅读古诗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农圃:田园。 ?谪:贬官流放。?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赏析: 《溪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诗作。这首诗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字里行间隐含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2、阅读文言文 欧阳修家教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 [1]欧阳修四岁而孤:指失去父母的孩子,即孤儿。古代多指失去父亲的孩子。 家贫无资:贫:贫穷 资:钱 母以画地:划。 教以书字:书写。 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乡里 假而读之:借。 或因而抄录:有时 以至尽夜忘寝食:达到尽头 唯读书是务:致力 译文: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着进行抄写。还没抄完,就已经能背诵其中的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启示: 个人在年幼时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从现实看,一些富足人家的子弟因为眼前吃不愁、穿不愁,倒是少了许多学习的动力,使将来有所成就缺少了思想和性格基础。 1 试卷(二) 1、阅读古诗 春兴 武元衡(唐)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 ?流莺:即莺。?梦:一作“又”。洛城:洛阳,诗人家乡在洛阳附近。 译文: 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赏析: 《春兴》是唐代大臣武元衡的诗作。此诗是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的作品。前二句述写异乡的春天已经过去,隐含了故乡的春色也必将逝去的感慨;后二句想象春风非常富有感情而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诗人的心情而特意为他殷勤吹送乡梦。全诗以即将逝去的春景贯穿始终,构思精巧奇特,语言平白浅直,把令人黯然神伤的思乡之情淡化育即将逝去的春景之中,透露出一种温馨的惆怅之情。 2、阅读文言文 雨雪不寒 齐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劳;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 ?霁:天晴 ?饥寒:饥饿寒冷的人(省略“者”字) ?被:披着 ?闻:听从 ?命:教诲 译文: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故事中齐景公是什怎样的一个人, 能够纳谏,是个肯听的进正确的人,也是敢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的人。知道百姓疾苦,善待百姓的君主。 2 试卷(三) 1、阅读古诗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秋:题目。?残霞:快消散的晚霞。?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飞鸿:天空中的鸿雁。?飞鸿影下:雁影掠过。?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黄花:菊花。?红叶:枫叶。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赏析: 《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六种自然景物,给读者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 2、阅读文言文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因:于是(3)谒:拜见。(4)翌日:第二天。(5)馔(zhuàn):饮食,吃喝。 (6)方:才。(7)果蔬:泛指菜肴。(8)具:准备。 (9)心怪之:感到奇怪(10)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11)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2)箸:筷子。(13)啖:吃。 (14)在:担任。(15)盛服:穿着华丽的服装。 翻译: 王安石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达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果品蔬菜类的菜都没有准备,萧氏的儿子心里对王安石的做法感到奇怪。他们喝了几杯酒,先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傲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启示: 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在今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奢侈浪费,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3 试卷(四) 1、阅读古诗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yǐng]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 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霁(jì): 雪停。?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鼓、角,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gàn)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 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2、阅读文言文 王荆公改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祗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译文: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去“过”而改为“入”;后来又改为“满”。总共像这样改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 品文: 这一首文言文中我可以看出王安石对待自己的诗很上心,也会去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评改自己的诗,为自己的诗歌更加添一分色彩。 4 试卷(五) 1、阅读古诗 阙题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 ?阙题:“阙”通缺,即缺题,原题遗失。?道由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道:道路。由:因为。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深柳:即茂密的柳树。 ?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每:每当。 韵译: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 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 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 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1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 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所描绘的景物及其所表达的意境来看,不是写自己山居的闲适,而是写友人山中隐居的幽趣。清新自然,婉转流畅,全诗按空间顺序写来,使读者仿佛随着诗人走访了这位隐者的别墅。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 2、阅读文言文 千金市骨 臣闻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马死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期年,千里马至者三。 译文: 从前有个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的国君。过了很多年,仍无收获。这时,宫里一位侍臣对君王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派遣他三个月内买到千里马。侍臣用五百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返回把这件事给国君复命时,国君非常生气,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用五百金买这死马的头骨?”侍臣说:“死马的头骨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了,何况是活的马,人们必定会认为您是真心想买马的国君。一定有人自己上门献马。”在这以后,不到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好几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 启示: 假若千金才会招来千里马的话,那么千里马的成本可谓相当的高昂,而在拥有一大群千里马后不合理的安置它们,或让其耕于农田,或让其老死槽间,或让其日行十里,这显然就是浪费千里马的脚力了,也有悖于千金市骨的初衷。因此我们不但要树立人才观念,更要合理的优化配置人才,用好的发挥人才优势。 赏析: 千金市骨,意为用重价购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重视人才,渴望求得人才的愿望。《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郭隗就给他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了付千里马的骨架,使得一年之内得到多匹千里马的故事。也作“千金买骏骨”。 5 试卷(六) 1、阅读古诗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北宋)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注释] (1)纸屏:纸糊的屏风。(2)沧浪:本指水的青苍色。此处指代江湖。 [译文] 夏日在亭里纳凉,躺在纸屏遮挡的竹方床上,头枕着石枕,翻看着诗书,感到有些困倦,随手把书一丢,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醒之后,感悟到人生如梦,富贵如烟,不觉莞然独笑,忽然听见江湖上传来阵阵的渔笛声。 赏析: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写得委婉深切。 2、阅读文言文 晚游六桥待日记(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如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我的朋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要赶紧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有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著纨裤,游客之多,还多过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着湖光的美,岚色添加山岭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 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赏析: 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1、“歌吹为风,粉汗为雨”是指什么, 答:歌声吹奏声犹如风一样吹来,仕女的脂粉汗水犹如雨一样飘落。表达了游湖人之盛。 2、“安可为俗士道哉”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本文是袁宏道辞去知县,首次漫游西湖所作,“安可为俗士道哉”的原意是哪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6 试卷(七) 1、阅读古诗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释】 ? 湖口:与九江隔江,因地处鄱阳湖入江之口,故称。?红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 ?重云:层云。?迢迢:形容瀑布之长。紫氛:紫色的水气。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灵山:指庐山。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译文】 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它穿过杂树而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阳光照射上去像一条彩色的虹霓,在这晴朗有天气里,又好像听到风雨的声响。这庐山就如同仙山一样,多么壮美呵,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 赏析: 这是唐代名相、诗人张九龄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的赞美,抒发了胸中的豪情壮志。 渡者之言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 1.自:从。 2.以:用。 3.命:命令 .4.木简:用木板做的书夹子。 5.束:捆绑;理书就束:把书捆好。 6.萦:环绕 7.许: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二里许:两里左右8.望:遥望. 9.因:于是。10.熟:仔细地,详细地。11.徐:缓慢地。 12.趋行:快步而行。趋,疾走。 13.仆:跌倒。 14.就:完成。15.牡下:指闭门上闩。牡,门闩。 16近道:很有道理。近,接近。道,道理。 15.穷暮:一直到晚上。穷,穷尽。 17.其犹是也夫:真的像这样啊~其,语气词。也夫,语气词。犹:像 18.小奚:小僮,年少的奴仆。 译文: 庚寅年的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川城去,命令书僮用夹书的木板捆着书跟从。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远望离城大约两里路,于是问船夫:“还可以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地看着书僮,回答说:“慢慢地走,可以进入;快步行走,城门会关闭。”我恼恨他,以为他在戏弄我,快步赶路。走到了一半的时候,书僮跌倒了,捆书的绳子断开了,书散落一地,书僮哭哭啼啼的,来不及马上起身。等我们整理好书籍捆好书,可是这时南门已经关门上闩了。我恍然大悟,觉得船夫说的话很有道理。天下间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地方睡觉的人,真的像这样啊~ 启示: 小港渡者是个睿智,有远见的人。他的话语,透着深深的哲理:做什么事都不要太着急,否则有可能会欲速则不达。 7 试卷(八) 1、阅读古诗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释: ?把酒:端着酒杯。?紫陌:泛指郊野的大路。?总是:大多是,都是。 ?“可惜”两句: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译文: 我端起酒杯,问候春天,也希望你也留下,与我和美相伴。这里是繁华的洛城之东,在宽阔的街道两旁,垂柳依依,春意盎然。去年此时,也是在这里,我和你携手相伴,在花丛中欢乐游玩。人间聚散总是太匆匆,引人为时光怨恨。今年的花儿比去年的还美丽。也许明年的花儿会更艳丽动人,可是面对美景,谁是与我一同赏花的心上人呢, 赏析: 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欧阳修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这首词是作者与友人春日重游洛阳城东有感而作。开头二句写持酒祷祝,愿与春光从容。一“共”字便将东风与人事融在一起。“垂杨”句补出地点,歇拍二句叙携手游赏,缀以“当时”二字,便将昔日之游与今日之游结合起来,场景叠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下阕,叹人生聚散匆匆,故又弥觉今日时光之可贵、景致之可爱,连花也似比去年更红。 2、阅读文言文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注释:(1)王右军:即王羲之。(2)减:不足,少。(3)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4)甚;很;非常。(5)恒:常常,经常。(6)尝:曾经。(7)须臾:一会。(8)钱凤:人名,字世仪。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9)屏:通“摒”,让手下退出,退避。(10)觉:醒来。(11)既:但是。(12)阳:同“佯”,假装。(13)诈:假装。(14)孰:通“熟”。(15)相与:共同,一起。(16)及:等到。(17)从:通“纵”。(18)其:第三人物代词,代他的。(19)实:的确。 译文: 王右军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大将军曾经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一会儿钱凤来了,两人摒退其他人讨论大事,都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一起密谋叛乱的细节。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必定没有活下去的道理,就假装流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彼此大惊失色,说道:“不能不杀掉他。”等到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嘴边还有口水,就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得以保全。当时人们称赞王右军有智谋。 道理: 当我们遭遇不测、面临险境时,应随机应变,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以自救。 王羲之性格特征:他是一个深谋远虑、机智聪颖、随机应变的人。 8 试卷(九) 1、阅读古诗 过杨村 (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释: 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译文: 石桥两边人们安居乐业,旁边的村子里也差不多,只是隔着一条河。 杨柳荫下的酒店正在卖新酒,葡萄架下停着一条小渔船。 红的花、白的花盛开在水边,绿的麦、黄的麦,一直接到天边。 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 2、阅读文言文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欧阳修)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昏沉疲倦,就用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由于谗言而被贬官,因为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赏析: 范仲淹他刻苦学习、逆境成才的经历。这也正是他能成为刚直不阿、体恤民情、为政清廉的忠臣的原因。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而最后一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于《岳阳楼记》,又揭示主题。 9 试卷(十) 1、阅读古诗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释: ?宗一:宗元从弟,事不详。?零落:本指花、叶凋零飘落,此处用以自比遭贬漂泊。 黯然:形容别时心绪暗淡伤感。?双: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即粤江,这里指柳江。 ?去国:离开国都长安。六千里:极言贬所离京城之远。唐时从柳州到长安有4245里。 ?万死:指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 ?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荆、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译文: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 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赏析: 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春,柳宗元的堂弟柳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全篇诗情感人,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无间。 2、阅读文言文 独醒杂志 卷一 谢民师名举廉,新淦(gàn)人,博学工词章,远近从之者尝数百人。民师于其家置讲席,每日登座讲书一通。既毕,诸生各以所疑来问,民师随问应答,未尝少倦。日办时果两盘,讲罢,诸生啜茶食果而退。东坡自岭南归,民师袖书及旧作遮谒,东坡览之,大见称赏。谓民师曰:“子之文,正如上等紫磨黄金,须还子十七贯五百。”遂留语终日。民师著述极多,今其族摘坡语名曰《上金集》者,盖其一也。尝有稿本数册,在其婿陈良器处,予省从良器学,屡获观焉。 译文: 谢民师名举廉,新淦人,博学精通诗词文章,远近跟从他学习的达数百人。谢民师在自己家里设讲席,每天上座讲书一段。讲完后,学生们各自来请教自己不明白的事情,谢民师有问必答,从来不倦怠。每天置办时令水果两盘,讲完了,同学们就吃水果茶食,然后退去。苏东坡自岭南回来,谢民师把书及旧作放在袖子里来拜见,苏东坡看完后,大加称赞。对谢民师说:“先生的文章,正象上等的黄金,所以看完你的文章要还你十七贯五百黄金。”于是,留下来跟他交谈一整天。谢民师著书极多,现在,他的族人摘录苏东坡的语句为他的书籍起名为《上金集》,只是著书中的一部分。曾有书稿几册,在他的女婿陈良器处,我跟从陈良器学习,多次得到机会读他的文稿。 10
/
本文档为【八年级语文活页作业古诗文翻译参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