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李杲(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2017-10-12 11页 doc 26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李杲(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李杲(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李杲 按:任应秋是国内当之无愧的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创立者和带头人。1961年任应秋主编了中医学院使用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宋元明清》。,,,,年,任应秋对中医学术流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医学发展史上存在着,大医学流派,他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第三版,即以,大医学流派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位医学家,全书共约,,万字,可谓集历代著名医家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之大成。 本节选自《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宋元明清》,1961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取其简洁。在网上...
李杲(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李杲(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李杲 按:任应秋是国内当之无愧的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创立者和带头人。1961年任应秋主编了中医学院使用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宋元明清》。,,,,年,任应秋对中医学术流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医学发展史上存在着,大医学流派,他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第三版,即以,大医学流派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位医学家,全书共约,,万字,可谓集历代著名医家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之大成。 本节选自《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宋元明清》,1961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取其简洁。在网上有每本25元标价出售,足见其文献价值。 李杲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笔者认为,李杲提出的“内伤学说”极为重要,是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的利器,在当今临症中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消化不良只会用酵母片之类的医生应该明白,西医院校的教给的东西,主要是如何把成药分配给病人;而中医却要医生掌握自制药物的办法,那些只会分拣药片的医生非常需要认真学习一下中医药学,以便在现代医学中发挥中国医学的医技之长。 李杲 李杲,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生于南宋时代(1180-1251年),金之真定人(今河北保定市)。他從易州张元素学医,对于处方用药有深刻的造诣,同时,对“黄帝内经”、 “难经”等古典著作的钻研也较深刻,通过临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提出内伤学说,形成一种独创性的理论。 李氏学说的产生和当时的客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正值金族和蒙古族统治集团侵略中原的战乱时期,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精神上的恐怖,无休止的劳役,以及饥饱失调的生活条件,都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疾病,用当时所习用的伤寒法治疗,往往无效。李氏目睹这种情况,便提出了新的见解,並根据其毕生经验,立法施治,收到良好效果,从而出一种具有独创性的理论。他的学说的主导思想,是在阐明内伤病的致病原因和发病机理,所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都是为了阐发这一思想而提出来的。兹将其学说的主要分别说明于下。 脾胃和“元气”的密切关系 李氏认到“气”是人体的活动力,是支持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肉眼虽然看不到,而却有物质存在。正是这种物质的不断运动,才促进了了人的生长发育和一切生理的活动。内伤病的形成,就是人体内部的“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之所以不足,又是脾胃受到损伤的结果。因此,在他的论述里,曾多次提到脾胃和“气”的密切关系。他明确地指出: “元气”是决定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而脾胃又是决定元气叙事的关键。所以他的整个学术思想,都非常重视元气,也非常重视脾胃。他在“脾胃论”中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轮)又说:“脾胃之气既傷,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由生,这是李东垣在元气这一问上的基本论点。 脾胃在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李氏认为自然界是时刻运动着而不停息的。其运动形式,主要为升、降、浮、沉得变化。他说: “経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岁半以後,地气主之,在乎沉降也。„..升巳而降,降巳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升降沉浮之间论)他认为人生存与自然界,当然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要理解人得生理病理,就要熟悉和掌握天地阴阳生杀的一般规律,从而认识人体内的升降沉浮运动。人体内升降沉浮的枢纽,则在于脾胃。他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复之令,以滋养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巳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傳化糟粕轉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同上) 他虽然指出了脾胃是升降运动的枢纽,但他特别强调生长和升发的一面。他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洋溢活跃,阴火才能戢歛潜降。相反,若谷气不升,脾气下流,元气就要亏乏和消沉,生机也要肖索,阴火随之上冲而发生疾病。因此,他在理论上就非常重视生发脾胃之阳,在治疗上就喜用升、柴,以随其生升之性。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发病論上他就极力主张“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等论点,并把这些论点作为专题阐发,强调升发脾胃之气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把胃气引申为元气、真气和一切诸阳升发之气。这样,“土为万物之母”的概念,就更明显了。 必须说明,李氏在主张升发脾胃之气的同时,也注意到潜降阴火的一方面,并认为“升胃气”和“降阴火”是相反相成的。因胃气的升发,即有利于阴火的潜降,而阴火的潜降,又有助于胃气的升发。不过在掌握上,生发是主要的、基本的,潜降是次要的、权宜的。从李氏的议论以及运用方药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内伤病的病理变化 李氏既认为内伤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元气不足”, 元气不足就会引起“阴火独旺”,而这种“阴火”是与元气不两立的。元气充沛时,则火自然就戢歛下降,元气不足时,阴火就亢盛枭張。阴火越熾盛,元气就越受耗傷。因此,他把这种“阴火”叫做“元气之贼”。 他说:“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熱中论)可见李氏所说的“阴火”,实际上是指相火。相火和元气,既是相对的,元气充沛则相火戢歛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朱丹溪对这一问题论述的比较详细),元气不足则相火妄动而发生病变。李氏主要是阐发了它在病变这一方面,认为产生这种阴火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脾胃虚弱,他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同上)另一种是情志郁遏,他说:“夫阴火之熾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安养心神调制脾胃论)前者是由于饮食不节,劳役所伤所造成,后者是由于忿怒悲思恐惧等情志变化所造成。这两种原因都能使元气亏损,也就都能使阴火熾盛。由于阴火上冲,就出现“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等内伤中的病变。由于脾胃气虚,不能上行,阳气衰惫,不能维护肤表,就出现恶寒发热的病变。这一系列的病变,都是由于胃气虚损造成,在症状的表现上,虽有似于外感,而实则不同。 李氏还指出脾胃虚弱时,由于“阴火乘土位”,谷气闭塞,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因而可能出现九窍不利的症状。事实上,九窍是受五脏支配的,五脏接受了水谷的营养而发挥它的正常作用,九窍才能通利;若脾胃气衰,则为不能分化水谷,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上下输传的枢机不利,九窍就不通利。“素问”通评虚实论说:“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正是李氏阐发这一理论的渊源 李氏的这些论述,都是临症时间的经验总结,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的。我么在临症时常看到某些患者,由于元气衰弱,已于发病,如饮食不调,或稍稍劳倦,或精神稍受刺激,就出现发热,头痛,甚至心烦、口渴等症状,正如李氏所说的“元气不足,心火独盛”的病变。这样的患者在发热之后,有很容易出现疲乏倦怠、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等衰弱症状,这也正是“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结果。 脾胃病对肺肾的影响 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肺,降则下输于肾。因而脾胃一病,既可上而波及于肺,亦可波及下焦之肾。李氏对这一问题是颇为重视的,所以他提出“肺之脾胃虚”及“肾之脾胃虚”两个问题,来加以阐发。 他所说的“肺之脾胃虚”是脾胃虚损,不能滋肺气弃的一种病变,在习惯上叫做“土不生金”。“内经”以为“脾之散精,上归于肺”,“脾生肉,肉生肺”,说明脾和胃在生理作用上有着密切联系。当脾胃弱损时,肺气也就不足,而肺又主皮毛,所以李氏在“肺之脾胃虚”的病变中,除了指出“怠情嗜卧、四肢不收”等脾虚症状外,又指出“洒淅(黄注: 1.寒颤貌。 2.畏惧不安貌。)恶寒、惨惨(黄注:忧闷;忧愁。)不乐、面色恶而不和等有关肺脏病变的症状。李氏对这些症状,概括为“阳气不伸”,在治疗上创造了升阳益脾汤,以补脾胃而生阳气。 “肾之脾胃虚”,则又是脾胃虚损,寒邪上侮(黄注:侮wǔ:欺负,轻慢)的一种病變。他认为这种疾病的致病原因,是脾胃调失宜,或误用下法所造成的變症。因为内伤元气不足,阴火上熾,多有烦热口渴的“熱中”症状,医者若作火治而用下法,就更损其元气而致阴寒之邪乘机上侵。他把这种病机叫做“寒水来复火土之仇”。所以往往出现“上热如火下寒如冰,目中流火,视物(目荒)(目荒),耳聋耳鸣,膝下筋急,肩胛大痛”等症状。 这正是后人所说的“肾邪上凌,虚阳外越”的一种病变。对这种病变的处理,必须温肾回阳,他制定的沉香温胃丸、神圣负气汤等,就是治疗这种病变的方剂。 内伤外干的鉴别 内伤热中病所表现的症状,如头痛、发热、烦渴等,和外感六淫之邪的头痛、发热、烦渴等症状,在表面上看有些相似,而实质上是不同的,若不加以鉴别,治疗时就容易犯“虚虚实实”的原则性错误。因此,李氏写成“内外伤辨惑论”,力举辨脈、辨寒热、辨头痛等鉴别方法,以资临症易于掌握。兹将其分别介绍如下: 1、 辨脈 外感:人迎脈大于气口,多出现在左手。外感寒邪则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倍、三倍。 外感:气口脈大于人迎,多出现在右手。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大于人迎一倍。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變见于气口,气口脉极大而涩数,时一代。 2、辨寒热 外感:发热恶寒,寒热并作,面色赤,鼻息壅塞,呼吸不畅,心中烦闷,其恶寒得温而止,必至表解或傳里,其寒始罢;语声重浊,高历有力。 外感:见風见寒或居阴寒処,便感到恶寒,而得温则止;其热是蒸蒸燥热,得凉则止;鼻中气短,少气不足以息,言语声音祛弱。 3辨手心手背 外感: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手心热,手背不热。 4辨口鼻 外感:口中和,不恶食,鼻塞流清涕。内伤:口不知谷味,恶食,清涕或有或无,而无鼻塞症状。 5辨头痛 外感:头痛不止,必待表解或傳里是时,头痛方罢。内伤:头痛时作时止。 6辨筋骨四肢 外感:筋骨疼痛,不能动摇,甚时非扶不起。内伤: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 7、辨渴与不渴 外感:感受风寒三日以后,消谷去水,邪气傳里才有渴症。内伤:劳役所伤或饮食失节,伤之重者必有渴症。但久病则不渴。 这些鉴别方法,都是李氏临症所总结的经验,既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治疗用药原则 李氏接受了张元素有关药物气味升降沉浮的学说,加上自己对医学理论的钻研,因而用药很重视气味升降沉浮的配合。他所处的方剂,品类多而计量轻,王伦称他用药如“寒心将兵,多多益善”,这并不夸大。由于他在学术上重视脾胃的作用,并强调胃气开发的一方面,因而他在治疗上多偏重于升阳补气的药物,虽然有时也用苦降的方法,但这仅是一时的权宜。他所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代表方剂。他认为,内伤不足,应用补益法,故军以黄芪补阳气,阳气盛则阴火下降,因之黄芪也有降虚热的作用;元气充足又能固密肤表,充实腠理,故黄芪亦能治恶寒发热。这都是李氏首创的见解。但必须认清,确属于内伤方可以使用,所以他在“内外伤辨惑论”里,详尽地了外感和内伤的不同特征,使人易于鉴别和掌握。近人张寿甫氏的升陷汤,治胸中大气陷下,疗效颇著,观其处方用药,就是 从此方悟出来的。张氏对大气的解释,认为“大气者,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他这一论点,显然是受到李氏学说的影响。 李氏在各科治疗中,也都贯穿着这一主导思想。如用升阳汤治“隔咽不利,逆气里急,大便不行”的病变,方中以黄芪、升麻为君,重点在升发阳气,因为逆气里急诸症,是由于清阳不升,以致浊阴不降的结果。这对气虚便秘的治疗,指出了新的途径。他在外科、眼科方面的治疗,也同样使用着这一法则。如在外科方面,用圣愈汤治疗出血多而心烦不安,用黄芪肉桂柴胡酒煎汤治疗坚硬漫腫不变肉色的疮疡。在眼科方面,用圆明内障升麻汤治疗内障,用当归龙胆汤治疗眼中白翳。这些方剂,都是以升发阳气为主,而佐以潜降之法(见“兰室秘藏”)。以上说明李氏治疗各科疾病,都是着重在恢复本身元气,使气血的升降通畅,已达到愈病的目的,而不注重在局部的治疗。这是他把“扶正祛邪”的思想,运用到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对于苦寒泻火和解表散火的治法,李氏在某种情况下也不放弃。他认为苦寒泻火和解表散火,其目的也是为了照顾元气,同升阳降火有相反相成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升胃气就可以降火,而有时则必须泻火或散火,才能升发胃气,所以无论泻火、散火,都是为胃气升发提供有利条件。故李氏的朱砂安神丸(苦寒泻火)、升阳散火汤等,虽重在泻火或散火,而都辅以补益和中的药物。可以看出,李氏的用药是以增强人体的机能为主,足以补充刘河间、张子和的不足,使祖国医学的治疗法则更加全面了。 综上所述,李氏對“内经”有比较深刻的研究,而且能将内径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内经”中有关脾胃的论述,无论在生理或病理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病理方面,“内经”主张以胃气为本,提出“胃气少则病,无胃气则死”的诊脉原则;在生理方面,“内经”认为,胃是五脏六腑之海,五脏六腑皆稟气于胃,而脾则为胃行其津液,(脾的内涵,)同构脾胃的共同活动,然后才能使水谷的精华起到营养四肢百骸的作用。因此,“内经”除在玉机真 脏论、经脉别论、五脏别论、平人气象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篇中论述了脾胃的功能外,有也别提出太阴阳明篇,对脾胃作了专门的论述。“内经”的这些理论思想,就成了李氏的脾胃论的主要渊源。 李氏在内伤病的发病机理上,认识到“气”的主要作用。“内经”也非常重视“气”, 认为“气”充实的人就健康,“气”衰惫的人就容易发病,所以评热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经”根据“气”所表现的不同功能,进而分析了它在物质上和部位上的区别,从而给以不同的名称,如“荣气”( 即营气)、“卫气”或“真气”等。把卫护肤表、温暖肌肉的,叫“卫气”,是水谷的悍气;泽润肢体、营养全身的,叫“营氣”,是水谷的精气;而支持全身生理活动的,就叫做“真气”,是所“受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的。这些“气”的来源与滋生,都和未有密切关系。胃气虚时,无论“营氣”、“卫气”等,都是去滋养,全身机能也就随之衰惫。李氏根据以上这些观点,体会到内伤病的形成是脾胃受伤耗损元气的结果,所以他说:“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 据此,可以看出历史的学术思想,完全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他又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队内伤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作了深入细致的阐发,给后人治疗脾胃病指出了新的途径。他突出的成就,归纳起来,约有以下几点。 1、他论证了内因是发病的主要根源,特别在内伤方面是如此。他认为精神刺激,如喜、怒、悲、忧、恐等,以及生活条件,如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寒温失调等,都能使元气耗伤,成为内伤病的致病根源。根据这一理论,明确了内伤病“甘温除大热”、“扶正以祛邪”的治疗方法。 2、他阐发了脾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对后世医家在调治疾病,维护健康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如张璐、李中梓等人,无论在理论研究或实际治疗中,都受李氏学说的影响很大。 3、深入观察了邪正斗争的矛盾关系,对内伤病机首先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原则。在处理上虽然以升阳补气为主,而在某种条件下,也采用苦寒降火法。说明他经过细致全面分析邪正斗争的情况以后,是能严格掌握“标本先后”的原则进行施治的。 但是,李氏的学说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在理论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历史提出了脾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但偏重了脾胃之阳而忽略了脾胃之阴,因而在治疗上也就惯用幸燥升发的药品。直到后来叶天士提出“养胃阴”的方法,对内伤脾胃病的处理才比较全面了。其次,李氏雜脏器之间的互相影响方面,阐发的也不够全面。人是完整的统一体,各脏器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李氏只阐明了脾胃和肺、肾的相互影响,而对脾胃与心和肝的互相影响,则叙述的不十分清楚,并把阴火说成是心火,容易同“心主火”的概念相混淆。这是学习李氏学说应当注意的。 李杲-临床经验 李氏重视脾胃,探讨脾胃内伤病的病因病机,强调了脾胃气虚,元气不足,阴火内盛,升降失常是产生多种内伤病症的病机。因此,在治疗时,李氏将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调整升降失常作为其治疗大法。补中益气汤是他创立的名方之一,也是其遣药制方的代表。全方由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组成。在用药上有三个特点,其一,人参、黄芪、白术等补脾胃之气,以助肺气固皮毛;其二,用升麻、柴胡,引清气上升,助长脾气升发之力;其三,用炙甘草既可补中又可泻火热,以防止阴火炽盛耗伤正气。其中益气升阳为主,泻火为辅,适用于以气虚清阳不升为主者。若阴火炽盛之象较为明显,李杲又补充说:“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对于苦寒泻火,或解表散火诸法,李杲有时也不放弃,甚至单独应用。但其应用是十分慎重的,认为不可久用,因为寒凉大过,可以耗损阳气。而苦寒太过,更易于 伤胃,可导致脾胃更虚。而且非阴火炽盛时,不可选用。其选用泻火之法的目的,是用泻火之品将炽盛的阴火清降,以防止过炽的火热损伤元气,具有保护照顾元气的作用。选用泻火之品使浊阴下降,又有利于脾胃之气的升发。当然,选用时—般应适当加入益气和中之品,使人身正气有所补充。李杲在治疗时围绕益气升阳泻火三个方面遣药制方,但具体选用时又根据不同临床表现有所侧重,其目的却是为了保护和恢复元气,使之充盛,体现了其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的指导思想。 李杲-后世影响 李杲对脾胃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诸方面,形成了个人独成一家的系统理论,故而后世称其为“补土派”。由于其学说来源于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念义,故后世宗其说者大有人在。传其学者,不仅有其门人王好古与罗天益,明代以后私淑者更多,如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等人,都宗其说,而又各有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李杲的学术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
/
本文档为【李杲(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