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word】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以“瓷圣”何朝宗为例

2017-11-21 18页 doc 42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word】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以“瓷圣”何朝宗为例【word】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以“瓷圣”何朝宗为例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以“瓷 圣”何朝宗为例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 一一 以”瓷圣”何朝宗为例 傅慧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明代德化地区,向以净白莹润的白瓷雕着称,其中尤以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瓷圣”何朝宗的瓷塑闻名海内外.本 文从对何朝宗的生平考证,艺术风格形成的多方面的渊源,独创的渡海观音样式以及其作品在海内外的流通传播等多个角 度进行研究,探讨并分析以何朝宗陶瓷雕塑为代表的明代德化瓷塑独特的艺术风...
【word】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以“瓷圣”何朝宗为例
【word】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以“瓷圣”何朝宗为例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以“瓷 圣”何朝宗为例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 一一 以”瓷圣”何朝宗为例 傅慧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明代德化地区,向以净白莹润的白瓷雕着称,其中尤以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瓷圣”何朝宗的瓷塑闻名海内外.本 文从对何朝宗的生平考证,艺术风格形成的多方面的渊源,独创的渡海观音样式以及其作品在海内外的流通传播等多个角 度进行研究,探讨并分析以何朝宗陶瓷雕塑为代的明代德化瓷塑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就与影响. [关键词]德化;白瓷;瓷塑;何朝宗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75(2012)01—0035—04 福建德化地区历来是着名的瓷业之都,于宋元 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达到高峰,是当时着名民 窑之一0.至明代,德化窑白釉瓷又有了进一步发 展,研制出温润乳白,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 的白瓷,被时人形容为”白如雪,薄如纸,?明如镜, 声如磬”.由于德化地区地处靠近明代泉州港,月 港的闽南,当地生产的白瓷塑随着海上贸易运输而 至欧洲,这种纯净莹润的瓷塑备受欧洲人推崇喜 爱,并以”中国白”(BlancedeChina)名之,而 更加为世所重,其中尤以白瓷塑而着称.明代宋应 星天工开物》中曾记载”凡白土日垩土,为陶家 精美器用.中国山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 南则泉郡德化……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 玩器,不适实用”.…明陈懋仁泉南杂志中亦记载 明德化瓷塑之特点:”德化县白瓷,即今市中佛像 博山之类是也”,【21这些记载实际上已经道出了德化 窑的大致特色:其一,盛产色泽光润如玉的”中国 白”瓷;其二,以”不适实用”的仙佛人物为多见. 而在明德化瓷塑中,尤其以”瓷圣”何朝宗所创的 “何派”人物,”人争宝之”.『]l 如同大多数古代陶瓷匠师一般,”瓷圣”何朝宗 的声名及作品一方面在民间多有流传,甚至海外人 士”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一方面却在中国古代史 料记载中语焉不详.在后世对其着墨不多的方志文 献中,清乾隆年间的泉州府志))仅记载其”善塑 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宝之”,『5】然”不知何许人,或 云祖籍德化,寓郡城……”.】关于何朝宗的生平,目 前还尚无一致之定论. 清乾隆年间的福建通志记载何朝宗为明代 人,[6】泉州府志亦对其名号有记载.『5根据当地的族 谱等资料,何朝宗系后所何氏始祖何昆源九世孙0. 又德化陶瓷志记载:英国,美国,日本,德国 收稿日期:2011—11-26 作者简介:傅慧敏(1981一).女,湖北石首人.上海大学美 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论. 等国家的博物馆和部分收藏家藏有何朝宗作品中 有的盖有”万历”年号印记,}7并认为何朝宗”活动 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由于明代嘉靖年号跨度 达44年(1522—1566),且在嘉靖之后还有明穆宗朱 载贺的隆庆年号,历时5年(1567—1572),而何朝 宗的作品有万历年间的款识并远销海外,应为其成 名之后的作品.综此可以判断,何朝宗的出生时期 最早不会早于明正统年间(1435—1450),或者稍晚 一 些的景泰年间(1450—1457),极为可能是诞生在 明代嘉靖年间,而其活动时间则主要是嘉靖,隆庆, 万历年间.同时,根据现存以及出土的瓷雕作品来 看,”明代瓷雕,以嘉靖,万历时期为多,主要是仙 佛造像”,_8]而何朝宗”天下传宝”的陶瓷仙佛人物 雕塑亦与这些古代文集资料以及作品年代相吻合. 何朝宗的籍贯目前也存在争议.清乾隆年间的 ((泉州府志》载:”何朝宗者,不知何许人,或云祖 籍德化,寓郡城……”;_5]福建通志》载:”何朝宗, 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6当地一些 陶瓷研究工作者对于何朝宗的籍贯进行考证,认为 何朝宗为明代德化人.l9而亦有观点认为,历代方志 中都没有直接指出何朝宗为德化人,因此”没有证 据确认何朝宗是德化人”【虽然关于何朝宗的籍贯 并没有直接的史料,但是,可以确定,何朝宗是明 代嘉靖万历年间活动于德化以及泉州附近乃至整 个福建境内的着名陶瓷雕塑艺人.清初叶梦珠((阅 世录记载:何朝宗为莆田凤山寺雕塑十八罗汉, 为琉求(台湾)塑观音.”1这些宗教人物雕塑与目前 可见的何朝宗瓷雕作品特色相符和.故此我们可以 ?据考古发现,在德化碗坪仓窑遗址出土有北宋至南宋 初的青白瓷残片,在屈斗宫窑遗址则发现有大量元代烧 制的青白瓷,在日本,菲律宾,印尼等国,亦出土了大量 的宋元时期的德化瓷器.参见叶文程,林忠干,陈建中《德 化窑瓷的鉴定与鉴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 ?何朝宗先祖何昆源,号德举,明洪武七年(1374年)调 泉州右卫所任右营旗官,十七年奉命拔军到德化县隆泰 社厚苏村屯垦,且定居该地.见徐本章,郭其南着《何朝 宗》,《德化文史资料第8辑.福建省德化县委员会文史 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7年. 艺 术 史 与 艺 术 考 古 南京艺术学院LoLlRNAL0FNANJ—NGARTs—Ns1_一TUTE一美 术与设计版FlNEARTs8IDE?一GN—ol2\o_I 艺 术 史 与 艺 术 考 古 了解到,何朝宗主要的活动区域应是在闽南一带以 及与之一衣带水的台湾半岛,其可以充分代表明代 嘉靖万历年间德化窑”中国白”陶瓷雕塑的典型风 格. 关于何朝宗的学艺经历,有研究认为他一度到 泉州结识了着名雕塑家王弼,艺术才华进一步提 高,很快地成为能工巧匠._1lJ((泉州府志仅记载”王 弼”云:”王弼,小名盛世,工诗文书画,尤善塑大 士写真及诸仙佛,独造其微……同时有何朝宗者, 不知何许人,或云祖贯德化,寓郡城,善陶瓷像, 为僧伽大士,天下传宝之”,【5]将王弼与何朝宗相提 并论.晋江县志之金石志也将与何朝宗亦善塑 土写真及诸仙佛像的王弼相提并论,但并未言及他 们之间的交往.『3另据当地传说,何朝宗的父亲就是 以塑佛像为生的能匠,善泥塑木雕佛像,兼工瓷雕, 何朝宗自幼从其父到各地宫庙寺院雕塑,修饰佛 像.古代手工艺的传承不外乎两种方式:家传和师 承,尤其是家族手艺常以此为谋生的手段,代代相 传,不传外人.因此这种传说是具有一定的可信程 度的. 何朝宗的瓷雕胎体厚重,洁白坚实,外表施白 釉,釉面纯净莹润,呈象牙白色,所塑的宗教人物 生动传神且具世俗气息.陶瓷雕塑与传统意义上的 雕塑关系紧密,但是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它需要雕 塑的技法,但是更关注工艺性与材质特点,将釉面 的洁白纯净与人物祥和宁静的形态结合起来,吸收 泥塑和木雕的造型之长融入德化特殊的白瓷材质 中.据当地艺人介绍:何氏作品的瓷土取自德化城 关附近的观音崎,经多次淘洗炼制,还要经过很长一 段时间的陈腐之后,才能应用.观音岐,是德化优 质瓷土的重要产地,所出瓷土矽和铅产含量较高, 性软可塑性强.何氏瓷雕釉与坯体浑然一体,釉色 白中带黄,呈象牙白色泽,这种象牙白瓷是德化窑 的首创,所以后人又称德化的白瓷为”象牙白”色, 或者”何来”色.【l2象牙白瓷是在含铁量低的瓷坯 上施以透明釉,胎骨洁白,呈现出玉质感,叩击如 磬,光泽闪亮,如乳脂般洁净滑润,犹如人体光滑 的肌肤,因此,这种胎釉的特质非常贴合人物形象 的雕塑.何朝宗正是充分利用了德化”中国白”瓷 的特点,将土,瓷,人三者合一,展现出德化白瓷 如玉般的瓷韵. 明清时期,色泽艳丽的青花瓷器十分流行,[13] 据德化地区出土文物以及学者们的研究调查, 明代德化的民窑至迟在明正德十四年前后就开始 了青花瓷的制作,【1但是因为青花色泽鲜丽,纹样 过于繁复,与宋代简洁温厚的审美品格不符,由宋 入元时曾被中国古代文人目为恶俗,『1后来才渐渐 被文人接受.明初曹昭曾说”元朝……有青花及五 色花者,其俗甚矣”,而对白瓷则大加赞赏.『1由此 可以看出,即使是当时风靡世界的青花瓷器仍似不 入士大夫清赏,而胎质洁细,器表莹白素雅的白瓷 符合典雅优美的艺术趣味,亦符合明代文人尚古之 习气,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德化”中国白”瓷塑,不 事繁缛的花纹雕凿,而用乳白釉色来完成其人物雕 塑是与明代艺术风尚之中的”复古”风气相统一, 继承了宋以来”典雅,温润,还有某种程度的质朴” …】的艺术风格,温润内敛,不以装饰繁缛为美,而 崇尚简洁明快,浑然天成. 传世的何朝宗瓷塑作品多为案台供奉的宗教人 物,尺寸不大,约高20至5Ocm不等.何朝宗作品常 标款识印章,有的还标示纪年.目前可见的国内外 何朝宗作品上所印的葫芦形,方形印等二十多款, 此为明代德化瓷雕之大胆的首创.【1B】何氏流传于国 内外并见于文献记载的有:释迦牟尼观音大士, 弥勒,达摩,罗汉,吕洞宾等等.这些瓷塑人物常 常不露手,而将手置于袖内,被时人称为”不出手” 的人物造像,形象朴素而生动,如他所作的达摩立 于波涛汹涌之间,秃头长耳,双眉微锁,脸部流露 出缄默沉思的表情,袒胸披肩,帔纹翩然欲动,长 裙飘拂,宛如乘风破浪疾驰而行.又如其所作文昌 帝君坐像,身着宽袖长袍,神情庄严,正襟危坐, 右手执玉如意,左手自然下垂,两足蹬靴微露,上 胸袍领外翻内露交角衬衫,腹部上下束带中间显示 雍容大度,睿智深邃,袖臂衣身下摆各随手足之势, 或弯曲转折,或突起拖曳,或深陷掩映,极富层次 变化.其作品中最富有独创性与代表性的是他塑造 的”渡海观音”像,观音衣袂临风飘举,足踏水波 似踏海归来.民间称赞其”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 大士现真身”,被称为”何来观音”. 观音菩萨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 菩萨”,因((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载”若 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 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而 得观世音名号,也称观自在.大概3世纪左右,观音 信仰随着印度佛经大量传入中国而开始流传,佛教 美术作品中对观音的塑造描绘也越来越多,出现了 复杂多样,层出不穷的观音形象.实际上,早期中 国佛教美术中,观音菩萨是作为男性形象来表现 的,因为佛教经典中有记载,如法华经普门品 中记载观音”善男子”,华严经也说”勇猛丈夫 观自在”因此早期的中国佛教美术中的观音大多为 男子形象,蓄有胡须,衣饰华贵,体态优雅,面像静 穆,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北魏时期的菩萨造像.唐代 文献记载中周畸所创的”水月观音像”就是十分女 性化了的观音形象.随着佛教以及佛教艺术的进一 步中国化,宋代观音的女性形象已成为中国古代十 南京艺术学院LoURNALoFNANJ—NGA开Ts—Ns1_一11J1.E一美 术与设计版Fl鬲RT?吊?一GN—o12\o_1 分常见的佛教艺术样式.[1至明代,观音形象已经 完全定型为女性形态,造型趋于生活化,观音造像更 为端庄秀美,面目慈悲,和蔼平易,服饰形态也相对 朴素自由,”以最大的世俗化形象来体现着宗教的神 圣性,同时也体现着俗世的真善美的永恒”.【2叫何朝宗 的观音造像女性特征十分明显,为明代极度世俗 化,民族化的佛教美术的代表. 但是,何朝宗不仅仅是时代的代表,更是新风格 的开创者.佛经中法华经普门品说,观音菩萨 为救众生于苦难之中,能显现为三十三种变化,0由 于佛教对造像的重视,这些经典中记载的三十三身 也被佛教美术表现出来,到了唐宋时期民间的塑工 已以此为基本依据结合自己的创造而成三十三种 观音形象,『2?如杨柳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鱼 篮观音,水月观音,马郎妇观音,洒水观音等等, 但是却并不包含后来何朝宗所创的”渡海观音”. 虽然渡海观音没有在”三十三身”之中,但是 表现观音渡海的场景在以前的佛教美术中是存在 的.如元代山西新绛福胜寺壁画,描绘的是观音立 于海浪之上,旁有善财童子与龙女胁侍.但是此种 样式的渡海观音与何朝宗创作的渡海观音从图像 模式到宗教涵义上都有所不同.首先,他们所处的 位置不同.元代壁画中的观音渡海的场面是描绘在 寺庙之中,多绘于大雄宝殿主佛后面面北的墙壁 上,这种描绘的形象需与整个庙堂空间结合起来看 待,它是作为整个寺庙的一部分来表现的,观音位 于南面的墙上被赋予了佛经的含义,意即”南海观 音”,其与庙堂的其他佛教造像,壁画一起构成一 个整体的佛教空间.而何朝宗塑造的观音是独立的 雕像,它的存在仅仅表达自身的含义一一即被供奉 的观音娘娘.其次,这两种渡海观音的宗教涵义不 同.观音渡海的情景在佛经中有记载,是表示观音 救助众人度过苦海,脱离一切苦难,庙堂中的观音 渡海形象多立于龙背或鳌鱼之上,意在表达渡海之 情状,并有善财童子与龙女作为胁侍的.善财童子 和龙女在佛经中都有关于其来历的记载和描述,【22】 宋代已出现以善财童子和龙女为观音胁侍的造像 样式,其沿袭了唐以来”经变画”的表现方式,因 此严格的按照佛经所记载的描绘,且蕴涵更多的佛 教义理,而何朝宗塑造的渡海观音并未塑造善财童 子与龙女作为胁侍,也并非想着力表现观音度苦难 的情景,而表现的是一个世俗气息浓郁的渡海观音 娘娘的形象,其仅仅将海水的表现弱化成一个集实 用与美观双层功效的台座.这种独特的渡海观音形 象,即将观音形象从佛经中的渡海场面中抽离出 来,但是又合乎佛教理则的表现渡海这一场面可以 说是前所未有的. ?如佛身,梵王身,长者身,居士身,比丘身,婆罗门身, 身等等《法华经普门品》,《大正藏》第9卷,第56页. 何朝宗之后,这种独特的渡海观音在德化乃至 整个福建地区盛行,许多瓷雕艺人模拟这种造像样 式.那么明代的德化地区何以出现这种与众不同的 渡海观音形象呢?更进一步,德化地区何以出现如 此多的供奉于案台之上的白瓷雕宗教人物呢? 葛兆光谈到人的思想与观念的形成,与其”当 下的处境相关”,”当下的处境”就好像是一种”触 媒”,会唤醒一部分历史记忆,【2也就是说,从当时 情境对思想的主体的心理影响来分析,可以更为深 刻具体的接触到历史的本质,从而更能把握思想的 形成.在这一点来看,艺术思想并不是完全抽象的, 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艺术家”处境”之下的.这种 处境包括多个层面:如古代的匠师们如何择取对 其有用的传统?何种题材与表现方式符合其审美 倾向,同时又于其有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 以来对以何朝宗为代表的明代德化瓷塑艺人,来做 一 个尽可能的历史还原. 明代统治者自开国之初便宣扬三教合一,随着 儒释道三教合融,道教中的神仙故事,中国民间的 民俗信仰也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佛教以及佛教美术 中来.明代大量的水陆画与寺庙壁画中,佛道各路 神仙济济一堂,都成为老百姓一起崇祀的对象.观 音菩萨的形象不再像最初与佛教经典紧密结合,而 出现一些与佛教经典若即若离的图像,其中大多是 中国工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具有民间特色. 如送子观音,水月观音等等._2?民间工匠在创作时 既考虑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愿望,又考虑到能在 佛经中寻到出处,这样,观音形象的创作产生了极 大的灵活性.而何朝宗塑造的渡海观音即同时包含 了这两方面的考虑:其一,选择观音渡海的场面, 表达佛经中观音救众人逃离苦海使命;其二,塑造 世俗气息的观音形象,省略其胁侍以满足家庭供奉 之需. 关于这种独特的渡海观音也许还可以结合福建 当地的民俗背景做更为大胆的分析.何朝宗所处的 福建有一名十分闻名的地域神一一妈祖,相传她是 五代闽都巡检林愿的女儿,名林默,逝后升天,成 为航海保护神,民间称为妈祖.由于她有护佑众人 海上航行的神能,因此在福建沿海一带以及东南亚 的民间信仰度极高,流传至今的德化窑白瓷妈祖像 也较多,[2】多表现其渡海形象.而明代佛教趋于极 度的世俗化,许多神祗的塑造都与当地的地域神以 及当地的信仰结合起来,如送子观音就是观音菩萨 与民间送子娘娘的结合.?德化以及闽南,东南亚 等沿海地区的人们海上活动频繁,因此心理上对于 护佑海上航行的神祗则更为依赖与敬仰.在这个特 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龙身,夜叉 艺 术 史 与 艺 术 考 古 南京艺术学院LoLJRzALo吾-NJ—NGAR1-?一NsTlTUTm一美术 与设计版FlNEARTs8l吊?lGz—No12\o_1 艺 术 史 与 * 乙 术 考 古 殊的沿海地区,何朝宗将观音塑造成为渡海的形 象,极有可能吸纳了福建本地神妈祖的一些形象因 素,反映了闽南一带沿海地况的独特需求.另外, 何朝宗塑造的一些别的佛教造像如达摩等,也是表 现其渡海的形象,应也是此种思想的反映. 然而,何朝宗等德化籍大师手下的瓷塑人物更 与当时的陶瓷贸易密切相关.明代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商业化浪潮,当时文人丘浚曾作文云”今夫天下 之人,不为商者寡矣”,l2l正是明代商业向社会各阶 层渗透的实录.士人之读书为了”商禄”;农民之 力作为了”商食”;此外如工,隶,释氏,老子之徒, 无不存在一种商业的精神.[2德化隶属闽南泉州府, 自宋代始,当地的泉州港便是全国最为繁华的港 口,入明以后,与德化毗邻的漳州月港兴起,成为 我国东南亚沿海对外贸易的中心,沿海的地理条件 以及发达的海上贸易给瓷业发达的德化带来极大 的经济收益.德化陶瓷的海上贸易一直到清代都十 分发达,当时文人曾作诗(《窑工云”骈肩集市门, 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船来,顺流价倍蓰”,描绘当 时陶瓷贸易的盛装以及海上贸易利润的丰厚.据史 料记载以及出土瓷器报告,德化地区的陶瓷”以外 销为主”,.极大数量是通过港II贸易运销海外.((泉 州府志记载万历年间,”吕宋夷船,每次载番银 十四五万来厦贸易”.由此,我们可以将何朝宗的 身份定位为一名典型的以销售作品为目的的着名 瓷塑艺人,史料也记载何朝宗以其作品获得经济收 益,如清初叶梦珠阅世录载:何朝宗为琉求塑 观音一尊价5000银钱.为莆田凤山寺雕塑十八罗汉 美尊价50银钱等._7由于德化瓷器在海外享有极高的 声誉,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大量瓷雕艺人的作品源源 不断的通过海上贸易输送到海外,”德化适从月港 出13者,为数极多”,【2至今英国,美国,日本,德 国等国家的博物馆都多有收藏何氏的作品.由于何 朝宗的相当数量的作品是输往海外尤其是东南海, 因此,选择塑造单独的渡海观音特可以囊括多方面 因素的解读:首先”南海观音”既出于佛典,又是 东南亚民间普遍崇祀的菩萨,方便销售.实际上当 年的工匠在塑造形象时,是非常注重销售的各个方 面的,因为与其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一些研究认为, 何朝宗早期的观音,达摩等”不出手”的形象即将 双手收于袖中,是为了防止在漫长的海运途中遭到 损坏,【3.】这种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而塑造这些小型 的渡海观音形象应该也是考虑到运输的方便,以及 闽南一带和东南亚一带流行供奉小型观音像的风 俗._3?艺术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 其熟悉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尤其是民间艺 人,许多创作的灵感均来源于现实生活,何朝宗塑 造的渡海观音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所居住的闽 南地区沿海的地域环境以及德化陶瓷漂洋过海的 海上贸易状况. 参考文献: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钟广言注释,广东人民出版 社,1976:195.. [2](明)陈懋仁.泉南杂志[M].商务印书馆,1956. [5】晋江县志.乾隆本[M】.国家图书馆藏. [4]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M1.商务印书馆,1954. [5]泉州府志?卷六十六?明?艺术[M】.国家图书馆藏. [6】福建通志?第93册艺术传?陶瓷[M].国家图书馆藏. [7]林合龙.德化陶瓷志.[M】.德化县地方志编纂,方志出版 社.2OO4:774-. [8】艺术家工具书编委会主编.明代陶瓷大全[M】.艺术家出 版社,198;3:46. [9】徐本章,郭其南.何朝宗[G]//德化文史资料(第8辑)福建 省德化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7. [1O]张南章.关于何朝宗的思考[0L].WWW.dehua.net.20l1年10 月25日最后检索. [11]陈志泽.何朝宗怀想[0L].泉州网2002年4月9日. [12N,j,艺星.何来观音微妙传神[N].中国商报,2004年6月5日. [15]闽南地区古代陶瓷的生产与外销[G]//闽南古陶瓷研 究.厦门市博物馆编,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15. [14]陈建中.德化民窑青花[M】.文物出版社,1g99. [15】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81. [16]格古要论?卷下?古窑器论古饶器.转引自尚刚.元代 工艺美术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1g99. [17】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 128. [18】陈建中.关于德化窑的几个问题[G]//闽南古陶瓷研 究.厦门市博物馆编,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111. [19]温金玉.观音菩萨[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 [20]王丹.从”/观音”形态之流变看中国佛教美术世俗 化,本土化的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2003(5):14O. [21]李淞.中国美术图典-菩萨画[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24. [22]华严经入法界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正藏(第10 卷).876—878;(第9卷):26. [2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0. [24]陈存洗.略谈一尊明代妈祖白瓷像[J].福建文博,199O (1):7O. [25]丘浚.重编琼台稿(卷1o)[G]//江湖胜游诗序.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1:205. [26]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649. [27】德化县志?卷十六?艺文志[M】.鲁鼎梅主修,王必昌 主纂,福建省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1987.国家 图书馆藏. [28]曾凡.关于德化窑的几个问[G]//中国古陶瓷论文集.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1982:261. [29]张燮.东西洋考[M】.中华书局,1981:136. [50]蔡其矫.何朝宗和他的瓷雕观音[G]//郭其南鳊.瓷都 德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85. [51]林忠干.形神皆美的德化瓷观音[J].福建地方志通讯, 1986(3):48. (责任编辑: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LQjzALoFz?lJlNGARTs—Ns1-一TUTm一美术与设计版FlNEARTs810EslGz—012\o_1
/
本文档为【【word】 明代德化窑瓷塑特色暨成因探析——以“瓷圣”何朝宗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