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五课 驰名中外的邓州古今名人(二)近代革命先烈

2017-09-02 6页 doc 58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911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五课 驰名中外的邓州古今名人(二)近代革命先烈第五课 驰名中外的邓州古今名人(二) 邓州近代革命先烈 1、同盟会会员、革命先驱——王庚先 王庚先邓州白牛乡谷社寨人,同盟会会员,河南辛亥革命元老之一。1903年中秀才,1905年公费赴日本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班,后考入高等警监学校,时值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积极响应,成为会员。 1906年毕业回国后,投身于地方教育事业,任邓州师范学堂堂长兼教育会会长。开办初级学堂百余所,拟从教育入手,启迪民智,宣传革命。 之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参与策划河南独立、二次革命,1925年被河南省政府委为宜阳县长,1928年,...
第五课 驰名中外的邓州古今名人(二)近代革命先烈
第五课 驰名中外的邓州古今名人(二) 邓州近代革命先烈 1、同盟会会员、革命先驱——王庚先 王庚先邓州白牛乡谷社寨人,同盟会会员,河南辛亥革命元老之一。1903年中秀才,1905年公费赴日本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班,后考入高等警监学校,时值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积极响应,成为会员。 1906年毕业回国后,投身于地方教育事业,任邓州师范学堂堂长兼教育会会长。开办初级学堂百余所,拟从教育入手,启迪民智,宣传革命。 之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参与策划河南独立、二次革命,1925年被河南省政府委为宜阳县长,1928年,回河南开封兴办实业,先后开办爱国毛纺织厂、省立第四工厂,并于1929年创设国货市场,以抵制洋货。1933年为修建辛亥11位烈士公墓赴京汉各地募捐,便道返邓,顺应邓州人的请求,誓志驱逐内乡实力出境,后被内乡实力派残杀于新野樊谭寺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邓县人民政府追认其为烈士。 烈士事迹: (1)“踏衙门”事件,也叫“叉衙门”事件:王庚先自日本回邓时,邓州知州温绍梁以办新学为名,强征牛捐。庚先激于义愤,迳到省衙控告。温绍梁怀恨在心,反诬庚先为乱党,干涉州政,将王判刑十年。邓东一带百姓听说后,聚众数百人,手执权耙扫帚等农具,拥入州城,打进州衙,温绍梁从后门逃匿,群众打开狱门,想放庚先出狱,庚先阻止说:“你们先回去,让我跟温官辩理。宁可死在牢里,也不能连累父老~”乡亲们忍泪告别。这就是邓州“踏衙门”事件,一时轰动四方。 (2)策划河南独立:武昌起义后,为筹备组织临时国民政府,各省均派代表参加,河南因尚未独立而被摈除在外。庚先为此十分气愤,就奔走开封、杞县等地,联络同盟会员,与河南志士张仲端等联络举事,大家公推张仲端为总司令,王庚先副司令。不幸事泄,突遭军警包围,被捕二十一 人,庚先等人翻墙逃 脱,张仲端十一人等 就义。起义失败后有 友人将他们葬于开 封南关,称为“辛亥 河南十一烈士墓”。 1981年,开封市政 府在禹王台公园将 烈士尸骨迁入,仿照 原样新建陵墓,以供 后人瞻仰。王庚先脱 险后即赴武昌,面见 都督黎元洪,被委为 北伐军左军先锋粮 台帮办。 (3)积极参加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 民国成立后,被选为临时省议会议员。先后出任新野、嵩山知事。“二次革命”中,率先投入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加入河南共和激进党,推为会长。以“提倡民楷、扑灭恶政、力图共和之名实相符”为宗旨,因此,遭袁世凯所仇视,被袁氏以重金悬赏缉拿。后讨袁军失败,遂出走陕西,往来于清涧、绥德等地达3年之久。 (4)为驱逐内乡别廷芳恶势力献身樊潭寨 王庚先为筹建“河南辛亥十一烈士”陵园而奔波之时,内乡别廷芳的势力入侵邓县,强征苛捐杂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乡人戴焕章与之对抗失败后,到开封面见王庚先,希望借助他的声望回乡与别廷芳交涉,以驱除别廷芳的势力。王庚先在听完戴焕章的陈述后,勃然大怒,随即与戴焕章一起回乡。 别廷芳在得到王庚先回乡的消息后,即派人与其联系,并以重金相许,让王庚先回开封修建烈士陵园,不再插手家乡的事务,遭到王庚先的严词拒绝。王庚先随即集合家乡的武力,以驱除别部在当地的统治。别廷芳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勾结邓县县长徐声铭,诬告王庚先和戴焕章一起勾结土匪,攻打县城。省政府竟信以为真,即撤去王庚先“国货市场”总经理一职,并电告南阳专员王幼桥就地将王庚先拘捕看押,另外又致电别廷芳派部队追剿戴焕章。后别廷芳命其部下内乡民团第一支队司令杨捷三伙同邓县民团团长田子约,于1934年2月9日将王庚先杀害于邓县、新野交界处的樊潭寨, 时年67岁。 王庚先遇害后不久,其妇人陈氏到河南省政府以及南京等地告状。时任河南省主席的刘峙为了缓和别廷芳与宛西各县人民之间的矛盾,派人将杀害王庚先的两名凶手杨捷三、田子约押往省城开封正法,以慰王庚先在天之灵。解放初期,政府追认为烈士。 1981年9月,邓县人民政府和政协邓县委员会联合为烈士修墓,兴建陵园。墓园丘状,陵园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墓前有碑,记烈士生平事迹,碑文为王庚先女婿,著名文学家姚雪垠撰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抗日英雄梁雷 梁雷原名梁德 谦,曾用名饰雨田, 邓州刘集镇梁营人。 1928年春,梁雷转 入县立第一小学读 书,受教导主任吴寿 青(共产党员)影响, 奠定了爱国思想基 础。同年夏季,梁雷 考入省立第一师范 初师部。不久就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团。1932年夏,梁 雷受组织派遣,支援 推水工人罢工斗争。 之后,梁雷光荣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9月,开封党团组织遭到破坏,梁雷随王国权到沁阳县立师范教书隐蔽。 1936年秋,梁雷重到杞县,任大同中学教导主任,在学生中组织学生会、读书研究会和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等组织。 “七七事变”后,梁雷受中共河南临时工委派遣,到太原参加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特派员训练班受训。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梁雷被山西省政府任命为右玉县县长,山西牺盟总会任命他为牺盟雁北战时工作会主任,兼牺盟雁北地区游击司令员。 9月下旬,梁雷任中共偏关县委组织部长。10月下旬,任命为偏关县长,12月初,梁雷又受命为“第二战区战地执法司令”,工作更加繁忙。 1938年2月下旬,日伪在大同集结万余兵力,在伪蒙军配合下,两面夹击,侵入偏关县城。梁雷带领三十多人撤离县城,转移到楼沟堡附近的柏家嘴村。3月18日,日军和伪蒙军数百人突然包围村庄。梁雷组织同志们向西南山中转移,自己留下来打掩护,不幸中弹被俘,被残酷杀害,时年仅二十五岁。 英雄事迹 (1)“革命虫”的故事 “七?七”事变后,梁雷弃教奔赴山西抗日第一线,担任雁北抗日游击司令兼偏关县长,在那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以视死如归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1937年9月20日,梁雷率游击队进驻平鲁县城,当他听说国民党县长已弃城逃跑时,激愤得脖子上的筋鼓起老高,红着脸大骂道:“这个只顾自己狗命不管百姓死活的坏家伙,枉披一张人皮,还不如一条狗,太可耻了。”梁雷虽是一个知识分子,但非常能吃苦,又是一个诙谐的革命乐天派。当他们撤出平鲁县城在山区打游击时,整天钻山沟,辗转于长城内外,白天烈日晒,找不到一棵树歇凉。晚上露宿野外,寒风刺骨,吃的是糠窝头山药蛋,有时一整天喝不上一口水,更不要说洗脸漱口净身换洗衣服了。不几天,他们身上都长了虱子。有时趁着大太阳脱下衣服抓几个,梁雷一边抓一边风趣地说:“皇帝的龙体上还长三个御虱子呢~生在我们身上叫‘革命虫’,将来我们要坐天下,早点长几个虱子,习惯习惯,也是很难得的呀~” (2)“天没变,地没变,红军一来都在变” 1937年9月20日,梁雷带着雁北抗日游击队,在平鲁城人心惶惶、国民党县长弃城逃跑的情况下,忍着饥寒劳累,排着整齐的队伍,雄纠纠、气昂昂地高唱着抗日救亡歌开进了平鲁县城。进城后,立即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到大街小巷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并召开群众大会。与此同时,又分头勘查地形,布置瞭望哨和选择作战阵地。原来象一座死城的平鲁县城,霎时间热闹起来。“红军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城内外和广大农村,广大群众一个个喜形于色,都觉得有了希望,增加了抗战必胜的信心,群众议论说:“天没变,地没变,红军一来都在变”。 1、 谈谈你学习本课后的感想。 2、 你能讲一些革命烈士的事迹吗,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
本文档为【第五课 驰名中外的邓州古今名人(二)近代革命先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