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精要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精要

2018-01-12 50页 doc 1M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精要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精要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药理学 课程特点:强化冲刺班,课时约13个小时; 课程要求:听课——考点、重点、难点; 记忆——表格、结构图、顺口溜; 练习——做题目 课前导入: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药效学 第三节 药动学 第一节 绪 言 考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要求 1.药理学的任务及内容 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药理学 熟练掌握 绪言 2.新药的药理学 临床前药理研究,临床药理研究 掌握 一、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一)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和...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精要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精要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药理学 课程特点:强化冲刺班,课时约13个小时; 课程要求:听课——考点、重点、难点; 记忆——表格、结构图、顺口溜; 练习——做目 课前导入: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药效学 第三节 药动学 第一节 绪 言 考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要求 1.药理学的任务及内容 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药理学 熟练掌握 绪言 2.新药的药理学 临床前药理研究,临床药理研究 掌握 一、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一)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基础学科。 药物机体 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可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 或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 机体:有机整体; 离体组织器官; 培养的细胞; 病原微生物。 (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1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二、新药药理学 新药——我国《药品注册管理》规定: 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制造工艺或增加新的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 1.临床前药理研究(以非人体为研究对象) (1)主要药效学; (2)一般药理学: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毒理学研究: 急性毒性;长期毒性;一般毒性; 特殊毒理:致癌、致畸、致突变; (4)药动学(药代研究)。 2.临床药理研究(以人体为研究对象): (1)I期临床试验:20,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 目的: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II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病例不少于100例。 目的:观察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期临床试验:上市前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病例不少于300例。 目的: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 (4)?期临床试验(售后调研):上市后监测,长期广泛考察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 第二节 药效学 考纲 1.药物的基本作药物治疗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及概念:副 用 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 (1)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和调节方式 2.受体理论 二、药效学 (2)受体学说 (1)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拮抗剂、非竞 争性拮抗剂 3.药效学概述 (2)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及相关概念:最小有效量、作用 第2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强度、效能、最小中毒量、极量、量反应、质反应、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安全指数、安全界限 续表 (1)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个体差异、种属差异 等 4.影响药效的因药效学 (2)药物方面的影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反复用药和药物素 相互作用 (3)耐受性、抗药性、依赖性、成瘾性等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机体各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物对某些组织器官有作用或作用强,而对另外一些组织器官无作用或作用弱,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相对的,选择性高的药物,使用时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使用时针对性不强,作用范围广,但不良反应较多。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患者不利的作用。 ?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 ?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例: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 ?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异常反应。 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 特点:过敏体质容易发生; 首次用药很少发生; 过敏性终生不退; 第3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结构相似药物有交叉过敏。 ?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例:蚕豆病。 ?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例: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加剧,又称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乐定或普萘洛尔突然停药,都可引起反跳现象。 ?依赖性:心理依赖性、生理依赖性(戒断综合征)。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和特点 ADR种类 用药 发生人群 严重性 发生原因 副反应 治疗量 多数病人 轻度不适 药物选择性较低,治疗目的不一致 毒性反应 较严重 长期大量使用 急性毒性 短期过量 少数 较严重 损害呼吸、循环、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 长期蓄积 少数 较严重 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系统 致畸作用 孕妇用药 妊娠早期 难以判断 胚胎细胞基因突变 致癌作用 重复用药 极少病人 严重 体细胞基因突变 后遗效应 治疗量停药后 后遗效应 短暂或持久 阈浓度下残存效应 续表 继发反应 连续用药 少数 严重 治疗矛盾 停药反应 长期用药,突然停药 多数 原有疾病加剧 受体上调、受体增敏 变态反应 任何剂量 极少 较严重 过敏体质 特异质反应 任何剂量 少数 较严重 遗传变异 依赖性 连续用药 少数 严重 精神依赖性 —— —— —— 心理渴求 身体依赖性 —— —— —— 生理适应 二、受体理论 1.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与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等)结合并产生效应。 2.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的总称。 3.受点(位点):受体上能与配体结合的活性基团; 4.受体的特性 第4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饱和性受体被饱和时,达到药物的最大效应; 竞争性与同一受体结合的药物之间产生互相影响 特异性特定的受体与特定的配体结合产生特定的效应; 结构专一性受体只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配体结合 立体选择性同一药物的不同光学异构体与受体的亲和力相差很大 可逆性配体与受体可以结合,可以解离; 高亲和性(灵敏性)极低的配体可引起显著的效应; 多样性可有多种亚型,可有动态变化; 区域分布性决定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配体结合强度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结合能力越强,药物活性越强 5.受体的类型 ?按受体所在位置不同 细胞膜受体: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 胞浆受体: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胞核受体:如甲状腺激素 ?按受体蛋白结构和信号转导的机制不同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 如:GABA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如:M-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等 酪氨酸激酶受体 如:胰岛素、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 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 如:甾体激素、甲状腺激素 6.受体的调节: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为受体的调节 向下调节(受体脱敏): 长期使用激动剂,使受体数目减少 ?耐受性 如: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疗效下降 向上调节(受体增敏): 长期使用拮抗剂,使受体数目增加 ?反跳现象 如:普萘洛尔,突然停药,表现为敏感性增高 三、药效学概述 (一)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1.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药物亲和力不同。 2.内在活性:或称效能,药物激动受体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第5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内在活性以α表示:α=1 α=0 0<α<1 3.激动剂与拮抗剂: (1)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作用特点比较 竞争性拮抗剂 非竞争性拮抗剂 与激动剂竞争同一结合位点,阻断激与位点以外的基团结合,影响激动作用机制 动剂与受体的结合 剂与受体的结合 药物相互作用 可通过增加激动剂的浓度而达到单不可通过增加激动剂的浓度而达 (狭路相逢勇者胜) 用激动剂时的水平 到原有水平 影响激动剂的亲和力但不影响内在既降低激动剂的亲和力,又降低内对激动剂的影响 活性 在活性 第6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阈剂量增加、曲线平行右移曲线效能阈剂量增加、曲线不平行右移、效 响(见下图) 不变 能下降 例题 A.患者服用治疗量的伯氨喹所致的溶血反应 B.强心苷所致的心律失常 C.四环素和氯霉素所致的二重感染 D.阿托品在治疗量解除胃肠痉挛时所致的口干、心悸 E.巴比妥类药物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 1.毒性反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1] 【正确答案】B 2.后遗效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2] 第7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正确答案】E 3.继发反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3] 【正确答案】C 4.特异质反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4] 【正确答案】A 5.副反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5] 【正确答案】D 【A型题】 有关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蛋白质 B.有饱和性 C.有特异性 D.只能与药物结合 E.与药物结合是可逆的 [答疑编号700239101206] 【正确答案】D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 1.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如:改变渗透压(甘露醇脱水,硫酸镁导泻)、 改变pH(抗酸药治疗溃疡病)、 络合作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络合剂解救重金属中毒)。 2.特异性药物作用:结构特异性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如酶和受体)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作用,大 多数药物属于此类。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1.构效关系:药物结构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 2.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 1.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称构效关系。 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包括基本骨架、侧链长短、立体异构、几何构型)的改变均可影响药物的理化 性质,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药效及其毒性。 2.量效关系 第8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概念: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或减,药物的这种剂量(或浓度)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量效关系。 量-效曲线(浓度-效应曲线)—— 横坐标:药物剂量,以血药浓度表示; 纵坐标:以药理效应,有质反应、量反应两种表示形式 (四)量反应和质反应 药物效应按性质可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 量反应——在个体上反应的,以连续变化、量的分级表示的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称为量反应。 如:心率的增减、血压的升降、尿量的多少等 质反应——在一群体中反应的,某一效应的出现是以阳性(或阴性)反应出现的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的量效关系,称质反应的量效关系。 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 (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及相关参数 参数 相近名词 定义 最大效应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反应药物的内在活性,是药物产效能 (EMAX) 是药理效应的极限 生效应的能力。 第9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其反应药物的亲和力效价越大,药效价强度 效价 值越小,效价越大。 物作用强度越大 药物浓度在EC50左右变化时,药半效浓度 (EC50) 50%最大效应时的药物剂量或浓度 效变化最敏感 参数 相近名词 定义 阀剂量 最小有效量 引起效应的最小药物剂量或浓度 常用量 治疗量 大于阀剂量,小于极量 极量 最大有效量 国家药典规定的某些药物的用药极限量 最小中毒量 出现中毒反应的最小剂量 最小致死量 出现病例死亡的最小剂量 (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及相关参数 第10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1)半数有效量(ED):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50 (2)半数致死量(LD):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死亡的剂量。 50 例题: 药物对动物急性毒性的关系是 A.LD越大,毒性越大 50 B.LD越大,毒性越小 50 C.LD越小,毒性越小 50 D.LD越大,越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50 E.LD越小,越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50 [答疑编号700239101207] 【正确答案】B A,B,C三药的LD50分别为40、40、60mg/kg,ED分别为10、20、20mg/kg,比较三药的安全性大小50 的顺序为 A.A=B>C B.A>B=C C.A>B>C D.AC>B [答疑编号700239101208] 【正确答案】E A药和B药作用机制相同,达同一效应A药剂量是5mg,B药是500mg,下述那种说法正确 第11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A.B药疗效比A药差 B.A药的亲和力是B药的100倍 C.A药毒性比B药小 D.需要达最大效能时A药优于B药 E.A药作用持续时间比B药短 [答疑编号700239101209] 【正确答案】B 药物的最大效能主要反映药物的( )较大 A.内在活性 B.亲和力 C.个体差异 D.药效变化 E.阈剂量 [答疑编号700239101210] 【正确答案】A 四、影响药效的因素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婴儿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敏感。新生儿的血浆蛋白总量和白蛋白含量比幼儿少,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药物消除能力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常用中枢抑制药可影响智力发育。对婴幼儿用药,必须考虑其生理特点。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相应较差,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年人剂量的3/4左右。 2.性别: 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期,禁用剧泻药和抗凝血药; ? ?在妊娠头三个月内,禁用抗代谢药、激素等能使胎儿致畸的药物; ?临产前禁用吗啡等可抑制胎儿呼吸的镇痛药; ?哺乳期用药也应注意,有些药物可进入乳汁影响婴儿。 3.病理状态 (1)肝功能不全 ?甲苯磺丁脲、氯霉素等,由于肝的生物转化速率减慢,因而作用加强,持续时间延长; ?可的松、泼尼松等需在肝经生物转化后始有效的药物,则作用减弱; ?不经肝脏转化的药物使用不受影响,如在肝功能不全时可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2)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致经肾脏消除的药物排泄减慢,导致药物的蓄积中毒; ?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头孢唑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3)营养不良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 ?肝微粒体酶活性低、数量少,药物代谢减慢; 第12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因脂肪组织较少,可影响药物的储存。 4.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1)个体差异 ?量的差别:高敏性和耐受性; ?质的差异:如变态反应是由免疫反应异常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过敏反应。 (2)遗传因素 ?少年型恶性贫血是由于胃内缺乏内在因子,使维生素B在肠内不能吸收; 12 ?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对治疗量的乙酰水杨酸、奎宁、伯氨喹、磺胺类药等可引起溶血; ?异烟肼乙酰化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慢代谢型者肝中乙酰化酶活性低,服药后异烟肼血药浓度较高,t延长,显效较快。 1/2 5.种属差异 (1)种属差异:人与动物间的差异。 (2)种族差异:对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作用靶点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 异烟肼乙酰化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慢代谢型者肝中乙酰化酶活性低,服药后异烟肼血药浓度较高,t延长,显效较快;中国人中慢代谢型约占25.6%,快代谢型者约占49.3%;白种人中慢代谢型占50%,1/2 60%。 (二)药物方面的影响 1.剂型 ?口服给药的吸收速率为:水溶液>散剂>片剂; ?缓释制剂可使药物按一级速率缓慢释放,吸收时间较长,药效维持时间也延长; ?控释制剂是指药物按零级速率缓慢释放,使血药浓度稳定在有效浓度水平,产生持久药效。 2.剂量 ?剂量增加,作用增强;?产生不同作用,如镇静、催眠、抗惊厥。 3.给药途径 ?影响药效出现时间; ?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影响作用性质:硫酸镁 1)口服给药:泻下作用; 2)注射给药:抗惊厥(拮抗Ca2+作用)。 4.给药时间 ?一般饭前服药吸收较好,发挥作用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 ?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 ?催眠药宜在临睡前服用、胰岛素应在餐前注射; ?按生物节律用药: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日量早晨一次服用,可减轻对腺垂体抑制的副作用。 5.反复用药 (1)耐受性: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下降; ?快速耐受性(药效耐受性),慢性耐受性(代谢耐受性); (2)耐药性: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在长期用药后产生的耐受性称耐药性。 (3)药物依赖性:?躯体依赖:生理依赖性,成瘾性。表现为戒断症状;?精神依赖:心理依赖性,习惯性。 (4)撤药症状(反跳现象):应逐渐减量。 第13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6.药物的相互作用 (1)配伍禁忌——指将药物混合在一起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使氨基糖苷类失去抗菌活性; ?青霉素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易致过敏。 (2)药动学相互作用 ?抗酸药影响弱酸性药物在胃内的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作用增强,毒性加大。 (3)药效学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作用=单用时作用之和 增强作用:两药合用作用,单用时作用之和 增敏作用:药1可使组织或受体对药2的敏感性增强 ?拮抗作用: 相减作用:两药合用作用,单用时作用之和 抵消作用:两药合用作用=0 1〉生理性拮抗: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 2〉化学性拮抗:鱼精蛋白解救肝素过量 第三节 药动学 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1.药物的体内过程 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常见P450酶系及其抑制 剂和诱导剂 三、药动学 药动学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药-时曲线下 2.药物代谢动力学 面积、生物利用度、达峰时间、药物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 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等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第14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简单扩散~ ?、被动转运——简单扩散 1.概念: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 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2.特点:?不消耗能量 ?不需要载体 ?转运时无饱和现象 ?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 (1)分子量 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 (2)溶解性 指药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 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 (3)解离性 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 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 药物的解离程度受体液PH值的影响 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 即:解离型,非解离型 ※pKa(解离常数)的含义: 当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pH值。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pKa。 第15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即:解离型 = 非解离型 ※总结: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 ?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或“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某弱酸性药物pKa=3.4,若已知胃液,血液和碱性尿液的pH 值分别是1.4,7.4和8.4。问该药物在理 论上达到平衡时,哪里的浓度高, A.碱性尿液,血液,胃液 B.胃液,血液碱性,尿液 C.血液,胃液,碱性尿液 D.碱性,尿液,胃液血液 E.血液碱性,尿液,胃液 [答疑编号700239101301] 【正确答案】A 【正确解析】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减少,非离子型药物增多,容易跨膜,因此 分布少。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 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答疑编号700239101302] 【正确答案】D 【正确解析】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减少,非离子型药物增多,容易跨膜,因此 重吸收增加,排泄减慢。 ?、主动转运 特点:?需要载体,有特异性和选择性; ?消耗能量; ?有饱和现象; ?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如:青霉素与丙磺舒 ?与膜两侧的浓度无关 ※ 主动转运可使药物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组织。 ?、膜动转运 1.胞饮 第16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2.胞吐 (二)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1.概念: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方式:多数药物的吸收属于被动转运过程。 iV不存在吸收过程。 吸收快——显效快; 吸收多——作用强; 2.影响吸收的因素: (1)消化道吸收: ? 吸收方式:被动转运(脂溶扩散) ? 口服给药: 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面积大、血流量大、肠腔内pH 4.8,8.2); 2〉吸收途径:肠道内吸收?毛细血管?肝门静脉?肝 ?肝静脉?体循环; 3〉首过效应:首关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如硝酸甘油(首关效应明显,舌下给药)。 第17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 舌下给药:经口腔粘膜吸收 特点:速度快,无首过效应; ? 直肠给药:经痔(上/中/下)静脉吸收入血 特点:血流较丰富,首过消除 <口服(痔上静脉经肝脏入血); 缺点:吸收不规则、不完全;药物可对直肠粘膜有刺激; ? 吸收环境的影响:胃内的pH值(影响药物的解离);胃排空、肠蠕动速度(影响吸收的时间); 肠内容物多少(影响吸收面积)。 2)注射给药的吸收 ( 1〉特点:吸收迅速、完全 2〉吸收方式:简单扩散,滤过 3〉影响因素: ,注射部位血流量越丰富,吸收越快且完全; ,疾病状态影响注射部位血流,影响药物吸收; ,药物剂型:水溶液吸收迅速;油剂、混悬剂等可在局部滞留,吸收慢。 (3)呼吸道吸收:经肺泡上皮细胞或呼吸道粘膜吸收 特点:速度快(似静脉给药),无首过效应; 缺点:剂量难控制,药物可能对肺泡上皮有刺激性; 适用的物质: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药物或气体。 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有机磷酸酯类等。 (4)皮肤和黏膜吸收:黏膜,皮肤 经皮给药: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 经皮给药的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透皮吸收),如硝苯地平贴皮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等。 鼻腔给药: 特点:吸收面积大,血管丰富,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 (三)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分布 第18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概念: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药物自血浆消除的方式之一; 药物分布不均匀,不同步; 大多数以被动转运方式分布,如果以主动转运方式转运,则药物可集中于某一组织器官 2.影响分布的因素 (1)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血浆蛋白有:清蛋白(白蛋白)、β-球蛋白、酸性白蛋白等; 一般规律:酸性药物多与白蛋白结合;碱性药物多与α-糖蛋白结合; 1 特点: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竞争排挤,浓度增加); 如:华发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药物、氯丙嗪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2)体内的特殊屏障: ? 血脑屏障——是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的屏障,有利于维持中枢NS内环境相对稳定; 特点:致密,通透性差;病理状态下通透性可增加; ?分子小,脂溶性高,极性小的物质易于通过 ?胎盘屏障——特点:通透性高。 妊娠用药禁忌~~ ?血眼屏障——局部给药。 (3)组织的亲和力: 碘——甲状腺 但不一定是作用的靶器官:硫喷妥钠——脂肪组织;四环素与钙络合沉积于骨骼及牙齿中; (4)局部器官血流量(再分布) 人体脏器的血流量以肝最多,肾、脑、心次之。这些器官血流丰富、血流量大,药物吸收后往往在这些器官迅速达到较高浓度。药物从血流丰富的器官到其他组织器官的过程叫再分布。如:硫喷妥钠。 第19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5)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pH约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pH约7.0)浓度较高。 举例:口服碳酸氢钠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四)药物的代谢 1.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或称生物转化; 2.代谢部位:主要是肝脏; 3.药物代谢过程: ?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相反应:结合(与葡萄糖醛酸或乙酰基、甘氨酸、硫酸等结合) 4.转归 ?失活:药理活性下降或消失,极性增加,易于排出; ?活化:前体激活(无活性?有活性); 代谢激活(母体和转化物均有活性) ?仍保持活性,强度改变 5.药物代谢酶: ? 专一性酶: AChE COMT MAO ? 非专一性酶:肝药酶 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主要为细胞色素P450(CYP) 6.肝药酶的特性 (1)选择性低:针对各种药物均有作用; (2)变异性较大:个体差异大,先天,年龄,营养状态,机体功能状态,疾病等均可影响其含量及活 性; (3)易受外界因素诱导或抑制 ?肝药酶诱导剂,使药酶的数量增加,或活性提高。 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地塞米松等。 举例:孕妇在产前两周服用苯巴比妥60mg,d,可诱导新生儿肝微粒体酶,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 糖醛酸结合后从胆汁排出,可用于预防新生儿的核黄疸。 ?肝药酶抑制剂,使药酶的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 如:氯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等。 举例: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使苯妥英钠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可引起毒 性反应。 【例题】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现象是因为 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E.氯霉素诱导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 [答疑编号700239101303] 【正确答案】D 第20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五)药物的排泄 1.概念:排泄是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作用彻底清除的过程。 2.排泄器官:肾脏(主要)、肺(挥发性药物及气体)、胆汁、腺体(乳腺,汗腺,唾液腺汁)。 3.肾排泄过程及影响因素 (1)肾小球滤过 ?受肾功能的影响,肾功能下降使药物排泄减慢, 易引起蓄积中毒; (2)肾小管分泌(主动转运) ?竞争分泌通道,举例:丙磺舒与青霉素 (3)肾小管重吸收(被动转运) ?受尿液pH与药物解离度的影响; “酸碱碱酸促排泄” 4.胆汁排泄 (1)途径:肝脏——胆汁——肠腔——粪便。 (2)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体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举例:洋地黄毒苷的肝肠循环比例25%,T1/2:5,7天,作用消 失需2,3周。 第21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5.其他途径 乳汁、经肺呼出、粪便、唾液等。 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参数 (一)药物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给药后药物随时间迁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以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 出曲线图,为时-量曲线;药效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为时-效曲线。 1.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 Tmax): 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最高浓度值及其出现的时间。 2.血管外途径给药的3期: ?潜伏期: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 ?持续期: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 ?残留期: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但尚未从体内完全消除。 (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其临床意义 1.表观分布容积; 2.曲线下面积; 3.生物利用度; 4.消除速率常数; 5.半衰期; 6.清除率; 1.表观分布容积(V) d 第22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V是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应占有体液容积,以L或L/kg表示,而并非药物在体内真正占有的d 体液容积,故称“表观”分布容积。 V的意义: d ? 进行血药浓度与药量的换算; ? 可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 V越大,药物排泄越慢;V越小,药物排泄越快。 dd 例如:一60kg体重的人,体液总量约为42L。 2.曲线下面积(AUC): ——反映一次给药后一段时间药物在体内的总量 3.生物利用度(F) 指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及速度。公式为: (1)绝对生物利用度 意义:评价吸收程度和速度。 AUC:AUC(血管外给药),AUC :AUC(血管内给药) poiv 第23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2)相对生物利用度 意义:比较2种制剂的吸收情况评价制剂质量。 -1 4、消除速率常数( K )——指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分数,如K为 0.17h即每小时消除剩余量的17%。 5、消除半衰期(t) ——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2 6.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清除 ?反映肝肾功能 单位:L/h或ml/min CL = CL肾脏 , CL肝脏 , CL其他 【例题】 A.达峰时间 B.曲线下面积 C.半衰期 D.清除率 E.表观分布容积 1.可反映药物吸收快慢的指标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401] 【正确答案】A 2.可衡量药物吸收程度的指标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402] 【正确答案】B 3.可反映药物在体内基本分布情况的指标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403] 【正确答案】E 4.可用于确定给药间隔的参考指标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404] 【正确答案】C (三)房-室模型 第24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四)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 消除速度(单位时间消除药量)与当时药量成正比。故又称定(恒)比消除。即单位时间消除药物比例固定; ?先快后慢 ? t(半衰期)恒定,与给药剂量和药物浓度无关; 1/2 ? 是绝大多数药物在治疗量时的消除方式; ? 单次给药经5个t基本消除; 1/2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时量曲线 【例题】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抽血两次,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50μg/ml及18.75μg/ml,两次抽血间隔9小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4小时 第25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答疑编号70023910140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半衰期是固定的,则第一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是 150?2=75;第二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是75?2=37.5;第三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是 37.5?2=18.75。 证明经过3个半衰期血药浓度从150降到了18.75。时间间隔是9小时,9?3=3, 故半衰期是3个小时。 (2)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1.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是固定的值,故又称恒量消除; 2.这个恒定的速率就是最大消除速率; 3.只有极少数药物,或当机体消除功能低下,或用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的时候,药物按恒量消除; 4.没有固定的半衰期。 零级动力学消除的时量曲线 (五)多次给药的特点: 连续给药5个t 1.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浓度(C)——又称坪值。 1/2SS 2.达到C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SS 静脉注射和血管外多次给药时的稳态血药浓度 3.坪值高低与单位时间内(每日)药量成正比。药量越大,坪值越高;药量越小,坪值越低。 第26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4.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取决于给药间隔。给药间隔越短,血药浓度的波动越小;反之波动越大。 5.单位时间内给药量不变,则坪值不变。给药间隔越小,波动越小;间隔越大,波动越大。 如:静脉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最小。 6.首剂加倍(负荷剂量):是指第一次用药量是常规剂量的两倍 特点: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值; 例如:洋地黄毒苷半衰期为36个小时,达坪需一周时间。 第27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例题】 A.经2,3个t后可达稳态浓度。 1/2 B.稳态浓度水平提高,但达稳态浓度时间不变 C.波动度减少 D.时量曲线呈脉冲式变化,药物浓度无累积现象 E.用药后立即达到稳态浓度 1.重复给药,给药间隔小于1个t,增加每次给药剂量而不改变给药间隔时间 1/2 [答疑编号700239101406] 【正确答案】B 2.重复给药,给药间隔大于1个t,不改变给药剂量时 1/2 [答疑编号700239101407] 【正确答案】D 3.重复给药,给药间隔等于1个t,首次给予负荷量 1/2 [答疑编号700239101408] 【正确答案】E 4.重复给药,不改变给药剂量,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答疑编号700239101409] 【正确答案】C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了1.结构和功能 突触结构,神经分类 解 第28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掌2.递质和受体 受体 握 了3.生物效应及机制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布及效应 解 4.传出神经作用的方式和分了传出神经药物的主要作用方式和分类 类 解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29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第30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总结) 递质 受体 M——位于节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乙酰胆碱 N——位于自主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 1N (Ach) N——位于骨骼肌细胞膜 2 α 位于血管平滑肌、瞳孔开大肌 肾上腺素 β——位于心肌,肾球旁细胞 1(AD) 去甲肾上腺素(NA) β β——位于平滑肌、骨骼肌、肝脏 2 D——位于肾、肠系膜、心脑血管平滑肌、心肌 多巴胺 1 (DA) D——位于交感神经节及突触前膜 2 【四两拨千斤】 M样作用——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表现~ +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 N样作用——骨骼肌被激动时的表现~ 2 N1样作用——交感+副交感 第31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一)药物作用方式 1.直接与受体结合; 如:激动剂、拮抗剂 2.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转运)、灭活(转化)等。 第32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第五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 1.胆碱受体激(1)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 动剂 (2)烟碱 (1)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及机制、有机磷酸酯中五、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2.胆碱酯酶抑毒机制和解救药物 碱酯酶药 制剂 (2)毒扁豆碱的药理作用特点 3.胆碱酯酶复碘解磷定、氯磷定解救有机磷酸中毒的机制及使用 活剂 原则 拟胆碱药可分为: 一、胆碱受体激动药: 1. M、N受体激动药: 【乙酰胆碱(Ach)的药理作用】 第33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2.M 受体激动剂: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34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房水回流通路 毛果芸香碱缩瞳作用的机制是 A.阻断M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松弛 B.激动M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收缩 C.激动α受体,使瞳孔扩大肌收缩 D.阻断α受体,使瞳孔扩大肌松弛 E.激动β受体,使瞳孔扩大肌收缩 [答疑编号700239101501] 【正确答案】B 第35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 (一)抗胆碱酯酶药: 抑制AChE的活性,致使ACh不能被水解而大量堆积,从而激动M受体和N受体,产生M样作用和N样 作用。 1、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体内过程】 季铵类化合物,不易穿过血脑屏障和血眼屏障。 【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是 A.兴奋大脑皮质 B.激动骨骼肌M胆碱受体 C.促进乙酰胆碱合成 D.抑制胆碱酯酶和激动骨骼肌N胆碱受体 2 2+ E.促进骨骼肌细胞Ca内流 [答疑编号700239101502] 【正确答案】D 新斯的明过量可致 A.中枢兴奋 第36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B.中枢抑制 C.胆碱能危象 D.窦性心动过速 E.青光眼加重 [答疑编号700239101503] 【正确答案】C 【其他药物】毒扁豆碱 也称依色林,可透过血脑屏障,对外周和中枢都有较强的作用。 眼内局部应用时,作用类似于毛果芸香碱,但较强而持久。对睫状肌作用强,容易出现头痛、眼瞳视力模糊。 临床主要为局部用于治疗急性青光眼,起效较快,刺激性亦较强,长期给药时,患者不易耐受,可先用本品滴眼数次,后改用匹鲁卡品维持疗效。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种类】 敌百虫 敌敌畏 马拉硫磷 对硫磷 内吸磷 乐果 【毒理】 有机磷+胆碱酯酶=磷酰化胆碱酯酶复合物(不可复活) 【中毒表现】 M 样症状?轻度中毒 ?老化~ M + N样症状?中度中毒 M + N + 中枢症状?重度中毒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表现】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治疗】 第37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二)AChE复活药 【有效基团】肟基 【代表药物】碘解磷定(碘化醛肟吡胺,派姆) 静脉给药,氯解磷定较多用 ,静点或肌注;双复磷, 用于重度中毒患者。 【药理作用】 ?复活胆碱酯酶:肟基与磷酰基结合,AChE游离; ?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直接结合,阻止其与AChE结合。 ?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的N受体有明显作用,迅速制止肌束震颤; 2 ?可改善中枢中毒症状,对M样作用弱; ?对体内堆积的ACh无作用,故应与阿托品; ?对乐果中毒无效; ?t短,需重复用药。 1/2 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应立即静脉注射的药物是 A.碘解磷定 B.哌替定 C.氨茶碱 阿托品 D. E.氢化可的松 [答疑编号700239101504] 【正确答案】D 下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症状中,阿托品应用后不能缓解的是 大汗淋漓 A. B.骨骼肌震颤 C.恶心、呕吐、腹痛、腹泄 D.心率减慢 E.呼吸困难 [答疑编号700239101505] 【正确答案】B 第38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氯解磷定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 A.阻断M胆碱受体 B.阻断N胆碱受体 C.使失去活性的乙酰胆碱酯酶复活 D.直接对抗乙酰胆碱 E.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 [答疑编号700239101506] 【正确答案】C 拟胆碱药 拟胆碱药分两类,兴奋受体抑制酶; 匹罗卡品作用眼,外用治疗青光眼; 新斯的明抗酯酶,主治重症肌无力; 毒扁豆碱毒性大,作用眼科降眼压。 第六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的作用、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练掌胆碱受体阻断1.M受体阻断药 (2)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合成扩瞳药,解握 药 痉药 掌握 2.N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物及应用 了解 l 3.N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1)琥珀酰胆碱作用特点及应用 2掌握 弛药 (2)筒箭毒碱、泮库溴铵的临床应用 能与胆碱受体结合而不激动受体,并能妨碍ACh或其他的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与递质(Ach)或拟胆碱药相反的效应。 一、M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阿托品和阿托品类生物碱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39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例题】 1.阿托品抗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抗菌、抗毒素作用、消除休克的原因 B.抗迷走神经,兴奋心脏,升高血压 C.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重要脏器的血流量 D.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E.兴奋中枢,对抗中枢抑制 [答疑编号700239101601] 【正确答案】C 2.下列阿托品的哪一作用与其阻断M受体无关 A.扩大瞳孔 B.松弛内脏平滑肌 C.加快心率 D.扩张血管 E.抑制腺体分泌 [答疑编号700239101602] 【正确答案】D 【阿托品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40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例题】: 1.可作为麻醉前给药的是 A.哌仑西平 B.东莨菪碱 C.山莨菪碱 D.安贝氯铵 E.贝那替秦 [答疑编号700239101603] 【正确答案】B 2.山莨菪碱突出的特点是 A.有中枢兴奋作用 B.拟制腺体分泌作用强 C.扩瞳作用强 抗晕动作用 D. E.缓解内脏平滑肌和小血管痉挛作用强 [答疑编号700239101604] 【正确答案】E (二)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按药理作用分类】 1.合成扩瞳药:后马托品、托吡卡胺、环喷托酯、 尤卡托品 作用较阿托品起效快,持续时间短。 2.合成解痉药:季铵类:异丙托溴铵 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 叔铵类:贝那替秦(胃复康) 【常用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及临床应用】 第41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例题】 A.替仑西平 B.东莨菪碱 C.山莨菪碱 D.贝那替嗪 E.后马阿托品 1.用于一般眼科检查,有扩瞳作用的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605] 【正确答案】E 2.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的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606] 【正确答案】B 3.对M受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更强,用于溃疡病治疗的是 1 [答疑编号700239101607] 【正确答案】A 4.对血管痉挛的解痉作用选择性相对较高可用于感染性休克,主要用于内脏平滑肌绞痛 [答疑编号700239101608] 【正确答案】C 5.何药具有安定作用,适用于兼有焦虑症的溃疡患者 [答疑编号700239101609] 【正确答案】D 阿托品 莨菪碱类阿托品,抑制腺体平滑肌; 第42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瞳孔扩大眼压升,调节麻痹心率快; 大量改善微循环,中枢兴奋须防范; 作用广泛有利弊,应用注意心血管。 临床用途有六点,胃肠绞痛立即缓; 抑制分泌麻醉前,散瞳配镜眼底检; 防 止“ 虹 晶 粘 ”,能 治 心 动 缓; 感染休克解痉挛,有机磷中毒它首选。 二、N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N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 1 美卡拉明、樟磺咪芬(速效、短效) 【N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1 (二)N受体阻断药——神经肌肉阻断药(肌松药) 2 【分类】 【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43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例题】: 新斯的明(neostigmine)在临床不可用于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琥珀胆碱过量中毒 C.阿托品中毒 D.手术后肠胀气 E.重症肌无力 [答疑编号700239101610] 【正确答案】B 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拟肾上腺素药) (1)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作用、临床及主要肾上腺素受体激动不良反应 药 (2)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酚丁胺和沙丁胺醇药理作用特点 能与结合并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产生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作用的药物,又称拟肾上腺素药。由于化学结构大多属于儿茶酚胺类,而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相似,故又称拟交感胺。 第44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分类】 【四两拨千斤】 第45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一、 α,β受体激动药: 1.肾上腺素(AD) 【体内过程】 【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46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肾上腺素首选用于过敏性休克的原因】 ?收缩小A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减少渗出消除水肿?缓解喉头水肿; ?改善心脏功能,强心? 升压; ?接触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肾上腺素 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 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 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 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 第47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 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例题】 1.治疗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麻黄碱 [答疑编号700239101611] 【正确答案】B 2.抢救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停搏,最好选用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麻黄碱 C.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肾上腺素 [答疑编号700239101612] 【正确答案】E 2.多巴胺(DA) 【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主要静脉给药。5min内起效,持续5,10min,作用时间的长短与用量不相关。给健康人输 注多巴胺后很快约有75%转化为其代谢产物,其余则作为前体合成NA,再以后者的代谢产物或DA原形经肾 排出。t约为2min。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外周给予的多巴胺无明显中枢作用。 1/2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例题】 第48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多巴胺舒张肾血管的机制是通过兴奋 A.D受体 1 B.α受体 1 C.α受体 2 D.β受体 2 E.β受体 1 [答疑编号700239101613] 【正确答案】A 3.麻黄碱 【麻黄碱的作用特点】 ?性质稳定(口服有效); ?作用较AD和DA缓和持久; ?有中枢兴奋作用; ?连续使用可发生快速耐受性。 本药在短期内反复应用,作用可持续减弱,停药后可恢复。 【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 α受体激动药 1、α,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 12 【NA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49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去甲肾上腺素静滴发生外漏的处理】 (1)停止注射或更换部位。 (2)热敷。 (3)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4)α受体阻断剂,如酚妥拉明。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强烈缩血管,升压作用不翻转, 只能静滴要缓慢,引起肾衰很常见, 用药期间看尿量,休克早用间羟胺。 【例题】 1.哪项不是去甲肾上腺素的禁忌证 A.无尿患者 B.动脉硬化 C.器质性心脏病 D.高血压 E.上消化道出血 [答疑编号700239101614] 【正确答案】E 2.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的作用机制是 A.激动窦房结β受体 1 B.外周阻力升高,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 C.激动心脏M受体 D.直接负性频率作用 E.直接抑制窦房结 [答疑编号700239101615] 【正确答案】B 第50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2、α,α受体激动药——间羟胺(阿拉明) 12 ?既能直接激动α受体,也可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A)的释放发挥间接作用; ?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弱而持久; ?对肾脏血管的收缩作用也较弱,不易引起肾衰和心律失常,因此已取代去甲肾上腺素用于抗休克。 3、α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 1 兴奋瞳孔扩大肌,一般不引起眼内压升高,作用弱,时间短。作为快速短效扩瞳药,用于眼底检查。 【例题】: 1.眼底检查时可作为快速、短效扩瞳的药物是 A.去氧肾上腺素 B.甲氧明 C.多巴酚丁胺 D.去甲肾上腺素 E.新斯的明 [答疑编号700239101616] 【正确答案】A 2.可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手术后或脊椎麻醉后低血压的药物是 A.麻黄碱 B.多巴酚丁胺 C.间羟胺 D.多巴胺 E.肾上腺素 [答疑编号700239101617] 【正确答案】C 三、β受体激动药 1、β,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12 【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51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扩张支气管,哮喘急发它能缓, 扩张血管治“感染”,血容补足效才显。 兴奋心脏复心跳,加速传导律不乱, 哮喘耐受防猝死,甲亢冠心切莫选。 【例题】 支气管哮喘伴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最好选用 A.间羟胺 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答疑编号700239101618] 【正确答案】E 2、β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1 ?多巴酚丁胺选择性激动β受体,兴奋心脏。主要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排出量,对心率影响较弱。 1 ?主要用于治疗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短时使用)。 3、β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舒喘灵) 2 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受体,作用强而持久的舒张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2 较小,是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线主要药物。 同类药物:克仑特罗、沙美特罗、特布他林、奥西那林。 【例题】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沙丁胺醇 D.去甲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1.上消化道出血,局部止血应选用 [答疑编号700239101619] 第52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正确答案】D 2.选择性激动β受体,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 2 [答疑编号700239101620] 【正确答案】C 3.小剂量时舒张肾脏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大剂量收缩肾血管,肾血流量减少,尿量减少,该药物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621] 【正确答案】B 第八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1.α体阻断药 (2)妥拉唑林、酚苄明的药理作用特点 (1)普萘洛尔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2.β受体阻断药 反应 药 (2)索他洛尔、阿替洛尔、醋丁洛尔 3.α、β受体阻断拉贝洛尔的作用特点与用途 药 一、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分类】 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53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α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酚苄明, 扩张血管治栓塞,血压下降诊治瘤, NA释放心力增,治疗休克及心衰。 例题 1.要注意防止酚妥拉明用药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心脏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 肾功能降低 B. C.胃肠功能减弱,引起消化不良 D.直立性低血压 E.窦性心动过缓 [答疑编号700239101701] 【正确答案】D 2.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是 A.酚妥拉明 B.阿托品 C.哌唑嗪 D.普萘洛尔 E.吲哚洛尔 [答疑编号700239101702] 第54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正确答案】A 3.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选用 A.酚妥拉明 B.哌唑嗪 C.多巴胺 D.普萘洛尔 E.去氧肾上腺素 [答疑编号700239101703] 【正确答案】A 4.酚妥拉明兴奋心脏的机制有 A.阻断心脏的M受体 B.激动心脏β受体和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1 C.直接兴奋交感神经中枢 D.间接抑制迷走神经 E.直接兴奋心肌 [答疑编号700239101704] 【正确答案】B 酚苄明 作用较酚妥拉明强而持久;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亦可用于嗜铬细胞瘤和休克的治疗。 妥拉唑林 拟胆碱作用和组胺作用较强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分类】 【普萘洛尔(心得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55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是代表, 临床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 三条禁忌记心间,哮喘、心衰、心动缓。 例题 1.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禁用于 A.糖尿病 支气管哮喘 B. C.窦性心动过速 D.心绞痛 E.甲状腺功能亢进 [答疑编号700239101705] 【正确答案】B 2.用β受体阻断药时要注意 A.用药剂量要个体化,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 B.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禁用 C.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D.支气管哮喘及窦性心动过缓者禁用 E.肝功能不良及心肌梗死者应慎用 [答疑编号700239101706] 第56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正确答案】ABCDE 【其他药物】 1.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β受体阻断药 12 吲哚洛尔(吲哚心安,心得静) 对β、β受体无选择性,但作用强度为普萘洛尔的6,15倍,有膜稳定作用,较弱。其特点是内在拟12 交感活性最强。 2.无内在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 1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美多心安,倍他乐克 ) 选择性阻断β受体,无ISA;一般不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对血糖影响少(糖尿病患者宜选用);1 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甲亢、偏头痛等。 3.有内在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 1 醋丁洛尔(醋丁酰心安): 选择性阻断β受体,有ISA,有膜稳定作用,首过效应较明显,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一1 般不良反应同普萘洛尔。 三、α、β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略) 可拮抗α受体和β受体,β受体拮抗作用是α受体拮抗作用的10-15倍。本品口服可吸收,存在首1 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20%,40%,个体差异大,用药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50%,主要在肝内代谢,t为8小时。临床用于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静注可1,2 用于高血压危象。此外,亦可用于治疗心绞痛。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眩晕、乏力、 恶心、呕吐、出汗和皮疹等。少数患者可发生肝损害。注射液不能与葡萄糖盐水混合滴注。 第九节 局部麻醉药 考情分析 (1)应用方法 局部麻醉药 (2)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3)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的药理作用特点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 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使局部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一、局麻药的应用方法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 5.硬膜外麻醉 二、局麻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局部麻醉作用(治疗作用): 细神经,粗神经; 第57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无髓鞘,有髓鞘; 痛,温,触,压,运动 作用机制: ++ 阻塞Na通道、阻滞Na内流。 阻止动作电位的产主和神经冲动的传导。 三、局麻药的吸收作用(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2)心血管系统:心脏抑制,血管扩张。 四、常用局麻药及其特点 药物 特点 应用 不良反应 毒性小; 普鲁卡穿透力弱 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易过敏, 因 (须注射给药) 不用于表面麻醉 需皮试 利多卡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毒性较普鲁卡因各种局麻;抗心律失常 因 力较强 大。 穿透力强; 表面,传导、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丁卡因 毒性大 有缩血管作用 浸润麻醉 布比卡穿透力较强。 浸润、传导和硬膜外麻醉 毒性较大 因 丁卡表麻毒性大, 普卡安全不表麻; 利多全能要慎选, 室性律乱常用它。 第十节 全身麻醉药 考情分析 (1)吸入性麻醉药的药动学和作用机制 1.吸入性麻醉药 (2)氟烷类、硫喷妥钠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全身麻醉药 2.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丙泊酚、氯胺酮的特点及应用 全身麻醉药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全身麻醉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第58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一、吸入麻醉药 吸入性麻醉药是一类挥发性液体(如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及地氟烷等)或气体(如氧化亚氮),吸收后发生由浅入深的麻醉。经呼吸道吸入,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入血。 作用:抑制CNS,从大脑皮层开始,最后抑制延髓。 (一)共同特性 【作用机制】 除氧化亚氮外脂溶性均很高,故易通过肺泡的血管进入血液,到达脑组织,药物脂溶性越高,麻醉作 ++用越强。主要由于药物溶于神经细胞膜脂质层,使脂质分子排列紊乱,膜蛋白质受体)及Na、K通道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抑制神经细胞膜的除极化,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进入细胞内可与胞内类脂质结合,干扰细胞功能,引起全身麻醉。 【药动学】 1.吸收: 最小肺泡浓度(MAC)——在一个大气压下,能使50%患者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药物的浓度称为。MAC越低,药物的麻醉作用越强。 血,气分布系数——指血中药物浓度与吸入气中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比值。血,气分布系数大的药物诱导期长(如乙醚)。 2.分布: 脑,血分布系数——指脑中药物浓度与血液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比值。系数大的药物易进入脑组织,使麻醉作用增强,诱导期缩短。 3.消除: 吸入性麻醉药主要经肺泡以原形排泄,肺通气量大、脑,血和血,气分布系数较低的药物较易排出,恢复期短,苏醒快。 (二)常用药物 ?异氟烷和恩氟烷: ?互为同分异构体,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剂。 ?麻醉诱导期短,苏醒快,麻醉深度易于调整,肌肉松弛作用较好。 ?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地氟烷 最大的特点是诱导期极短、且苏醒快;但因所需浓度太大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停顿、喉头痉挛;价格昂贵,现已少用。 ?七氟烷 无明显刺激性。 本药麻醉诱导期短、平稳、舒适,麻醉深度易于控制,病人苏醒快。目前广泛用于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 ?氧化亚氮 为无色味甜无刺激性气体,性质稳定,不燃不爆,对呼吸道无刺激性,诱导期短,苏醒快,麻醉效能低,镇痛作用强。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中枢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有关。主要用于诱导麻醉或与其他全身麻醉药配伍应用。 二、静脉麻醉药及其特点 硫喷妥钠:“快、短”(再分布)。 优点——起效快,降低脑血流量、脑代谢和脑耗氧量,麻醉期不升高颅内压; 第59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缺点——抑制呼吸,镇痛作用和肌肉松弛作用弱,可诱发喉头和支气管痉挛(用药前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可预防)。 临床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基础麻醉。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氯胺酮: ?分离麻醉——主要抑制丘脑和新皮质系统,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的传导,同时又能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可引起意识模糊,短时记忆缺失,痛觉完全消失,梦幻和肌张力增加等,这种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称之为分离麻醉。 ?氯胺酮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力强,是静脉麻醉药中唯一有显著镇痛作用者。对体表镇痛作用强、内脏镇痛作用差。故临床适用于小手术和烧伤清创、切痂、植皮等。 ?可使肌张力增高,麻醉过程中可见肢体活动; ?不良反应:边缘系统兴奋,可导致患者在苏醒期情绪方面的过度活动。对呼吸影响小,但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丙泊酚 本品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作用强度为硫喷妥钠的1.8倍。对呼吸道无刺激,可降低脑代谢率和颅内压。 用于全麻诱导、维持麻醉及镇静催眠辅助用药。主要不良反应为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和(或)心脏暂停、血压下降等。 第十一节 镇静催眠药 考情分析 (1)苯二氮(艹卓)类(地西泮)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作用与用途与 不良反应 镇静催眠 药 (2)巴比妥类:作用和应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中毒解救 (3)水合氯醛、佐匹克隆的作用特点 镇静催眠药: 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能够引起镇静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 分为三类: 一、苯二氮(艹卓)类 (BZ) 药物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焦虑症(持续焦虑状态)、失眠、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 抗癫痫、肌松 麻醉前给药、骨骼肌痉挛 长效氯氮(艹同上,但强度弱 抗焦虑,催眠 类 卓) 焦虑症(持续焦虑状态)、失眠、 氟西泮 催眠作用强 顽固性神经衰弱 硝西泮 催眠、抗惊厥强 失眠、肌肉阵挛性癫痫 中效 类 氯硝西泮 抗惊厥作用强 癫痫、惊厥 第60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氟硝西泮 镇静催眠强 失眠症、诱导麻醉 劳拉西泮 抗焦虑作用强 焦虑症、麻醉前给药 短效奥沙西泮 抗焦虑强 焦虑症(顽固性、间歇性) 类 三唑仑 抗焦虑作用强、催眠 失眠(焦虑性失眠) (注意与教材不同) 【药动学特点】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T约1小时,其中三唑仑吸收最快。该类药物主要经肝药酶代谢,多数药物可转max 化成去甲地西泮,最后转为奥沙西泮,其活性与母体相似,所以t延长,连续应用长效药物,要防止药物1/2 及代谢物在体内蓄积。BZ代谢产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无活性产物,由肾排出。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焦虑:在低于镇静剂量时就显著改善症状。 【用途】各种焦虑症。 2.镇静、催眠 【特点】 ?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对呼吸影响小; ?对REM影响小,停药后出现反跳性REM延长较巴比妥轻,依赖性、戒断症状较巴比妥类药物轻; ?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持续时间,减少夜惊夜游症; 【用途】各种失眠;麻醉前给药和心脏电击复律或内镜检查前给药。 3.抗惊厥、抗癫痫 地西泮和三唑仑的作用比较明显 【用途】用于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等;静脉注射用于癫痫持续状态(首选)。 4.中枢性肌松作用(区别于肌松药) 【用途】大脑麻痹,脑血管意外或脊髓损伤引起的肌僵直;缓解关节病变、腰肌劳损等所致肌肉痉挛。 【作用机制】 - 激动GABA受体,促进GABA与GABA受体结合,增加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强其作用而呈现中枢抑制效A 应。 【不良反应】毒性极小,安全范围大。 1.中枢抑制:治疗量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乏力,影响技巧性操作和驾驶安全,大剂量时偶有共济失调,语言不清,肌肉无力。 2.呼吸和循环抑制: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故宜缓慢静脉注射。 第61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3.耐受性和成瘾性:发生率较巴比妥类低,戒断症状较迟、较轻。 4.致畸。 5.过量中毒除采用洗胃,对症治疗外,还可采用特效拮抗药氟马西尼。 1.地西泮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焦虑性失眠 B.止痛和麻醉 C.癫痫持续状态 D.高热惊厥 E.麻醉前给药 [答疑编号700239101801] 【正确答案】B 2.地西泮的的作用机制是通过 A.通过中枢GABA受体发挥作用的 B.通过中枢M受体发挥作用的 C.通过中枢DA受体发挥作用的 D.通过中枢NA受体发挥作用的 E.通过中枢5-HT受体发挥作用的 [答疑编号700239101802] 【正确答案】A 3.下列哪项不是地西泮镇静催眠的特点( ) A.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较大 B.对呼吸影响较大 C.对REMS的影响较小 对肝药酶几无诱导作用 D. E.依赖性、戒断症状较巴比妥类药物轻 [答疑编号700239101803] 【正确答案】B 二、巴比妥类 类药物均为巴比妥酸的系列衍生物。根据作用维持时间的长短,巴比妥类药物可分为四类: 长效类:苯巴比妥(鲁米那) 中效类: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 短效类:司可巴比妥 超短效:硫喷妥钠 【药理作用】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剂量的加大,依次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另外,苯巴比妥 还有抗癫痫作用。 【临床应用】 第62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1.镇静、催眠: 缩短REMS,改变正常睡眠模式,引起非生理性睡眠。长期用药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REMS“反跳”性显著延长,出现多梦等睡眠障碍。已不作为镇静催眠药常规使用。 不良反应多,安全性低(10倍催眠量可致死),因此已不常用。 2.抗惊厥 用途:抗惊厥用于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等。 3.抗癫痫 主要用于强直痉挛性发作和部分性癫痫发作,常用药物为苯巴比妥。 4.麻醉及麻醉前给药 硫喷妥钠静脉给药用于静脉麻醉或诱导麻醉。 【作用机制】 ,激动GABA受体。 A 【不良反应】 1.后遗作用:“宿醉现象”服用巴比妥后翌日出现头晕、乏力、困倦、恶心等。 2.耐受性: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物特别是苯巴比妥,可使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增高,加速巴比妥类药物代谢,可产生耐受性。另外,也可加速洋地黄毒苷、苯妥英、口服抗凝血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及甾体类激素等的代谢。 3.依赖性和成瘾性; 4.呼吸中枢:呼吸深度抑制是巴比妥类药物致死的主要原因。 【巴比妥类中毒及解救】 ?中毒原因:一次误服用10倍催眠量。静麻时,用量过大或注射过快。 ?中毒表现:深度昏迷、瞳孔散大、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循环衰竭。 ?直接死因:深度呼吸抑制。 ?解救: 对症治疗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人工呼吸、输液、保温、使用升压药。 三、其他镇静催眠药 1.水合氯醛 该药易从消化道吸收,常以10%口服液,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直肠给药吸收迅速,可减少刺激反应。 用于失眠及子痫、破伤风和小儿高热等惊厥。 2.佐匹克隆 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催眠时能延长慢波睡眠时相,对FWS时相无明显作用。适用于失眠症。 有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 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昏、口苦、口干、肌肉无力、健忘等。长期应用后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对本品过敏者、呼吸功能不全者禁用。 镇静催眠巴比妥,苯二氮(艹卓)类安定; 第63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抗惊抗癫抗焦虑,中枢肌松地西泮; 剂量不同效有异,过量中毒快抢救; 洗胃补液又给氧,碱化尿液促排泄; 特效解毒氟马尼,特异位点拮抗剂。 1.巴比妥类急性中毒的直接死亡原因是( ) A.体温下降 B.深度呼吸抑制 C.中枢抑制所致昏迷 D.血压降低 E.肾功能不全 [答疑编号700239101804] 【正确答案】B 第十二节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癫痫类型 (2)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1.抗癫痫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3)其它药物特点 厥药 (4)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2.抗惊厥硫酸镁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 一、抗癫痫药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其病 理基础是大脑皮质病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 障碍。 现有抗癫痫药的作用: , 1.通过药物对病灶神经元的作用,减弱或防止异常放电; , 2.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 (一)癫痫的分型 1.局限性发作 (1)单纯局限性发作 (2)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 2.全身性发作 第64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1)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2)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3)癫痫持续状态 (4)肌阵挛性发作 (二)常用的抗癫痫药: 1.苯妥英钠(大仑丁) 【药动学】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需连服数日才开始出现疗效,吸收后可迅速分布于脑组织中。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因呈强碱性(PH=10.4),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癫痫持续状态可作静脉注射。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0%。60%,70%经肝药酶代谢为无活性的对羟基苯基衍生物,由肾排泄,其中原型占5%,当血中药物浓度高于10μg,ml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临床应用】 1)抗癫痫 【用途】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对于小发作无效。注射给药时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机制】 ++ (1)膜稳定作用:阻断Na通道,抑制Na的内流,从而降低了细胞膜的兴奋性,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阻止癫痫病灶的放电向周围扩散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的,对于病灶本身的放电并无影响。 (2)增加脑内GABA; (3)减少脑内谷氨酸。 2)治疗外周神经痛 【用途】包括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3)抗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本身碱性强):口服引起恶心、呕吐等;静脉注射易引起静脉炎; (2)牙龈增生; (3)神经系统反应:口服过量引起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眩晕,复视等; (4)血液系统:用药后1—3周常导致叶酸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必须定时查血象。 (5)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等。 (6)其它反应:妊娠期服用偶致畸胎;男性乳房发育和女性多毛;加速维生素D的代谢,出现低钙血症,软骨病和佝偻病等;久用骤停可使癫痫症状加重,甚至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药物相互作用】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0%),与保泰松、水杨酸类等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时,因竞争性结合, 第65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使苯妥英钠的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是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多种药物代谢如皮质类固醇和避孕药,使其疗效下降。 ?本身被肝药酶代谢,与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异烟肼)合用可提高其血药浓度;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可减低其血药浓度。 下列哪项不是苯妥英钠的临床适应证( ) A.癫痫大发作 B.三叉神经痛 C.坐骨神经等疼痛 D.抗心功能不全 E.抗室性心律失常 [答疑编号700239101805] 【正确答案】D 下列哪项不是苯妥英钠的作用特点( ) A.苯妥英钠呈碱性,有刺激性 B.不宜作肌内注射 C.口服吸收快而规则 D.在血中约有90%与血浆蛋白结合 E.癫痫持续状态可作静脉注射 [答疑编号700239101806] 【正确答案】C 2.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临床应用】 1)抗癫痫:对复杂部分性发作效果好,为首选药。对强直阵挛性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也有效;对失神性发作疗效差。 2)外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优于苯妥英钠,首选; 3)抗躁狂、抗抑郁:对癫痫并发的精神症状、锂盐无效的躁狂症以及抑郁症有效。 【不良反应】 头昏、眩晕、复视、共济失调和恶心、呕吐等,也有皮疹和心血管反应,一般不需停药,一周左右逐渐消失;偶致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肝损害。 3.丙戊酸钠 【临床应用】 ?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有效。 ?对失神小发作的疗效优于乙琥胺,但因有肝毒性,所以小发作依然首选乙琥胺。 ?小发作合并大发作(混合发作)时首选丙戊酸钠。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不良反应是肝损害。 4.乙琥胺:为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 5.苯巴比妥:静脉注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但因有镇静作用,所以会影响认知功能,故不作为首选药。 6.扑米酮(去氧苯比妥):在体内转化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而发挥抗癫痫作用。扑米酮与苯 第66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巴比妥相比并无特殊优点,且价格昂贵,故只用于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病人。不宜与苯巴比妥合用。 7.安定(地西泮):为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药物 临床应用 其他 癫痫大发作和局限发作首选,对小发作无苯妥英钠 治疗三叉神经痛,心律失常 效。 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对三叉神经痛疗效卡马西平 治疗三叉神经痛,尿崩症 好。 苯巴比妥、扑米不作首选。对小发作效差。 酮 不良反应:精神行为异常,粒细胞减乙琥胺 小发作首选。 少 丙酸钠 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全能。 不良反应,肝损害 (三)临床合理选药 (1)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如不能控制,加用扑米酮; (2)失神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或乙琥胺,也可用硝西泮或氯硝西泮; (3)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也可选用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 (4)单纯部分性发作: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 (5)肌阵挛性发作:氯硝西泮或硝西泮; (6)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也可用苯巴比妥肌注或苯妥英钠缓慢静注。 抗癫痫药 癫痫小发作, 首选乙琥胺; 局限发作大发作,苯妥英钠鲁米那; 卡马西平精神性,持续状态用安定; 慢加剂量停药渐,坚持用药防骤停。 A.卡巴西平 B.地西泮 C.乙琥胺 D.丙戊酸钠 E.硫酸镁 1.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较好的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807] 【正确答案】A 2.对小发作首选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808] 【正确答案】C 3.对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较好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809] 第67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正确答案】B 二、抗惊厥药 惊厥: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 发生原因:小儿高热、破伤风、癫痫大发作、子痫和中枢兴奋药中毒等。 抗惊厥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地西泮和硫酸镁等。 硫酸镁(静脉给药)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惊厥作用 【机制】 2+2+ ?Mg拮抗Ca的作用,抑制ACh释放,从而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使肌肉松弛。 2+ 此作用可被Ca 拮抗。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2.降压作用 【机制】 ?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中枢抑制,镇静作用 ?可能减少交感神经释放NA 【不良反应】 ?过量时,引起呼吸抑制、血压骤降以至死亡。 ?中毒表现:膝跳反射消失 呼吸,16次/min 24h尿量,600ml 2+ ?中毒解救:静脉缓慢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可立即消除Mg的作用。 硫酸镁 效用主要看途径, 泻下利胆用口服 消炎去肿外热敷, 注射用药抑中枢 高压危象急救用, 子痫抽搐破伤风 以下哪项不是注射给药硫酸镁的药理作用( ) A.泻下和利胆作用 B.中枢抑制 C.骨骼肌松弛 D.扩张血管 E.抗惊厥作用 [答疑编号700239101810] 【正确答案】A 第68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第十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一、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A(D)受体功能亢进所致。 2 ?抗精神病药的药理机制: 阻断脑内的DA(D)受体。 2 ?脑内DA神经系统: 一、吩噻嗪类——氯丙嗪(冬眠灵) 【药动学】 口服或注射均易吸收,胃内容物可延缓吸收,约90%与血浆蛋白结合。脂溶性高,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以肝、脑等组织含量较高,脑中为血中的10倍。主要经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代谢和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首过效应明显。药物及代谢物经肾排泄,半衰期为30小时。不同个体口服相同剂量,血药浓度相差可达10倍,故需注意用药剂量个体化。老年患者消除速率慢,应调整用药剂量。 【作用机制】 ?D受体阻断剂。 2 ?对α受体、H受体、5-HT受体和M受体也有阻断作用,因此药理作用广泛,副作用也较多。 12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通过阻断DA受体而发挥—— (1)镇静作用和抗精神病作用 (2)镇吐作用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1)镇静作用和抗精神病作用 能消除幻觉、妄想、躁狂,减轻思维和情感障碍等阳性症状,使患者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第69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作用机制: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的D受体 2 (2)镇吐作用 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对抗去 水吗啡的催吐作用。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但不能制止前庭刺激所致的呕吐。常用于癌 症、放射病等多种疾病及药物引起的呕吐、顽固性呃逆。 作用机制:阻断CTZ和呕吐中枢的D受体。 2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不仅使发热机体降温,亦能使正常体温下降;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 “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杜冷丁) 机理: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 人工冬眠——配合物理降温(冰袋或冰水浴),可使患者体温降至34?或更低,同时能降低机体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常配合物理降温用于低温麻醉,或在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和甲状腺危象等辅助治疗时与其他中枢抑制药组成冬眠合剂。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使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和乙醇的作用增强。 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阻断结节-漏斗系统中的D亚型受体可影响下丘脑分泌多种激素的释放 2 催乳素分泌 ? 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 生长素 ? 氯丙嗪对中枢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作用部位 临床意义 A.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D受体 精神分裂症 2 B.抑制延脑第四脑室底部催吐化学感受区D受体 止吐 2 C.抑制体温调定点的D受体 人工冬眠 2 内分泌反应—— 催乳素分泌 ? D.阻断(垂体)结节-漏斗通路的D受体 2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 生长素 ? 锥体外系反应——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E.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受体 2静坐不能; 急性肌张力障碍 F.长期阻断突触后DA受体,黑质-纹状体通路D受体上调 锥体外系反应—— 2 第70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迟发性运动障碍: 出现口-舌-颊三联症 3.对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阻断α受体:与氯丙嗪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相协同,致使血管扩张,BP下降;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 阻断M受体:作用弱,无临床意义。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 ?M受体阻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便秘、无汗和眼内压升高等),青光眼患者禁用。 ?α受体阻断症状(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及心悸等)——不能用肾上腺素纠正,用去甲肾上腺素。 2.锥体外系反应 氯丙嗪 精神病药氯丙嗪,阻断受体多巴胺, 镇静止吐兼降温,人工冬眠显奇效, 长期用药毒性大,震颤麻痹低血压。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 ——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共同特点:抗精神病作用强; 镇静作用弱; 锥体外系反应明显 ——硫利达嗪 镇静作用强,疗效不及氯丙嗪,但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小,老年患者易耐受。 氯氮平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特异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亚型受体,而对黑质-纹状体系统的D和D亚型受体423亲和力小。还选择性阻断5-HT受体,协调5-HT和DA系统的平衡和相互作用。 2A 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而且对其他药物无效的病例,包括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退缩等阴性症状仍有较好疗效;也可用于氯丙嗪引起的迟发运动障碍。 【不良反应】 几无锥体外系反应及内分泌方面的不良反应。其他有流涎、便秘、发热、粒细胞减少。 A型题 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是( ) A.阻断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 B.阻断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 C.阻断中脑-皮质的多巴胺受体 第71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D.阻断结节-漏斗部的多巴胺受体 E.阻断脑内M受体 [答疑编号700239101901] 【正确答案】B 氯丙嗪过量中毒引起的低血压应选用( ) A.肾上腺素 B.酚妥拉明 C.异丙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多巴胺 [答疑编号700239101902] 【正确答案】D 二、抗抑郁症药 躁狂抑郁症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情感病态变化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 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有关,目前认为:5-羟色胺(5-HT)、NA、DA功能增强表现为躁狂,功能减弱则表现为抑郁。 类型 代表药 机制 米帕明 三环类抗抑郁药 (丙米5-HT和NA的再摄取抑制剂,升高突触间隙5-HT和NA 嗪) 马普替林 四环类抗抑郁药 NA再摄取抑制剂,升高突触间隙NA。 米安色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吗氯贝胺 抑制MAOI,使NA、5-HT和DA等胺类不被降解,升高突触间隙 (MAOI) 溴法罗明 中NA、5-HT和DA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氟西汀 升高突触间隙中5-HT含量 制剂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米帕明(丙米嗪)、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注意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截然相反的表现) ? 正常人服用——以镇静为主的症状 ? 抑郁症病人——出现精神振奋,情绪提高,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但疗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显效。 ? 作用机制:阻断中枢神经末梢对5-HT和NA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为5-HT和NA再摄取抑制药。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治疗量阻断M受体,引起阿托品样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有奎尼丁样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临床应用】 1.抑郁症: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抑郁症,也可用于强迫症。 第72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2.焦虑和恐惧症 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疗效显著,对恐惧症也有效。 3.小儿遗尿症对 小儿遗尿可试用丙米嗪治疗,睡前口服,疗程以3个月为限。 【不良反应】 1.阻断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2.中枢反应:多种三环类均有镇静作用,但阿米替林、多塞平、地昔帕明却有振奋激活作用,震颤、头晕和失眠常见。降低痉挛阈值可诱发癫痫。 3.心血管反应:三环类中丙米嗪、阿米替林及地昔帕明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与抑制心肌NA再摄取有关。 4.长期大剂量用药突然停药:可出现焦虑、失眠、恶心、呕吐、兴奋等症状。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 (二)四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米安色林 特点:作用迅速、副作用少和易耐受。 1.马普替林 NA摄取抑制剂,对5-HT的摄取几乎没有影响,有强抗组胺和弱抗胆碱作用。故抗胆碱作用和心血管作用弱,镇静作用较强。 用于各型抑郁症,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尤为适用。 2.米安色林 该药不阻滞NA、5-HT和DA的摄取,而是抑制突触前膜α受体,促进NA的释放。 2 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对伴有抑郁的焦虑症有效,无抗胆碱作用,无心脏毒性。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常用药物:苯乙肼、异卡波肼、异羧肼、反苯环丙胺 作用机制:抑制单胺氧化酶(MAO),使NA、5-HT和DA等胺类不被降解,故突触间隙的胺类升高。 苯乙肼、异唑肼、异羧肼,异卡波肼和反苯环丙胺均为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因酪胺高敏感性,用药后引起高血压及肝毒性,临床已少用;选择性MA0-A抑制剂包括吗氯贝胺和溴法罗明,能选择性、可逆性抑制MA0-A,抗抑郁作用起效快,又无三环类抗胆碱所致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四)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作用:抑制5-HT再摄取,升高突触间隙中5-HT含量(对NA影响小);几无抗胆碱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与MAOI合用。 常用药物: 氟西汀:抑郁症,疗效与三环类相当,还可用于强迫症、贪食症等。 舍曲林:不良反应较三环类抗抑郁药少。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和预防发作。 曲唑酮: 一种广谱抗抑郁药,疗效稍逊于三环类,口服吸收快,具有镇静、嗜睡作用,对伴有焦虑和失眠性抑郁较好,对心脏功能无影响,也无抗胆碱作用。 丙咪嗪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 A.阿托品样作用 B.变态反应 C.中枢神经症状 D.造血系统损害 E.奎尼丁样作用 [答疑编号700239101903] 【正确答案】A 第73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丙咪嗪抗抑郁症的机制是( ) A.可能抑制突触前膜NA的释放 B.使脑内单胺类递质减少 C.阻断中枢神经末梢对NA和5-HT的再摄取 D.使脑内5-HT缺乏 E.使脑内儿茶酚胺类递质耗竭 [答疑编号700239101904] 【正确答案】C 三、抗躁狂症药——碳酸锂 【作用机制】 能抑制脑内NA和DA释放并增加神经元再摄取,使间隙NA下降,由于NA减少,抑制脑中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使第二信使cAMP下降,产生抗躁狂作用。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用于躁狂症或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状态,对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也有效。锂盐对抑郁症也有一定疗效,有情绪稳定药之称。还可治疗强迫症、周期性精神病、经前期紧张症等。 第十四节 抗帕金森病药和老年痴呆药 考情分析 (1)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 要不良反应 1.抗帕金森病药 抗帕金森病和老年痴(2)含左旋多巴的复方制剂、金刚烷胺的药理作用和应 呆药 用 2.治疗老年性痴中枢拟胆碱药物的作用和应用 呆药 一、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退变疾病,典型的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严重者伴有记忆障碍和痴呆等症状。 【病变部位及发病机制】 基底节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造成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而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产生帕金森病的肌张力增高症状。 帕金森病的治疗 ?重新调整两类递质的平衡,药物分为: 一、拟多巴胺药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拟多巴胺类药 目的: 增加脑内多巴胺含量,增强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的作用。 药物分类: 第74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1.多巴胺前体物质:左旋多巴; 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 3.促进多巴胺合成和释放,抑制其再摄取:金刚烷胺; 4.左旋多巴的增效剂:卡比多巴;苄丝肼 1.左旋多巴——补充递质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合成的前体物质。 脱羧酶 L-多巴 DA NA 【药动学】 ?口服迅速吸收,胃排空减慢、胃液pH偏低和抗胆碱药等均可降低生物利用度。 ?95%被脱羧酶脱羧,并有首关消除,仅1%的原形药物可到达脑内; ?在外周生成的多巴胺不能穿过血脑屏障,不仅无药理作用,而且引起不良反应; ?外周脱羧酶抑制药——卡比多巴,可显著增加原形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药理作用及应用】 1.抗帕金森病作用: 进入中枢的L-dopa,在中枢多巴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转变为DA,补充纹状体中DA的不足。 其作用特点是: ?疗效与黑质纹状体病损程度相关,对轻症和年轻患者疗效较好,重症和年老体弱者疗效较差;?对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疗效好,对肌肉震颤疗效差;?显效慢,一般在用药2,3周才出现疗效,1,6个月以上方可获得最大疗效;?对抗精神病药如吩噻嗪类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这与该类药物阻断多巴胺受 第75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体有关。 2.治疗肝昏迷(肝性脑病): L-dopa进入脑内,可转变成NA,对抗脑内胺类假递质,恢复中枢神经功能,使肝性脑病患者清醒,但不能改善肝功能。 【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B是多巴脱羧酶辅基,能加速左旋多巴在肝中转化成多巴胺,降低其疗效。 6 2)利血平可耗竭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降低左旋多巴疗效。 3)抗精神病药能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故除降低左旋多巴疗效外,还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80%出现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与DA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D受体有关。还2可引起腹气胀、腹痛、腹泻等。 (2)心血管反应:治疗初期约30%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原因不清。另外,可引起心动过速、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 (3)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焦虑、噩梦、狂躁等兴奋症状,尤其是高龄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可能与DA作用于大脑边缘叶有关,需减量或更换药物。 (4)神经系统反应: ?不自主的异常运动:为长期用药所引起的不随意运动,多见于面部肌群,如口-舌-颊抽搐、张口、伸舌、皱眉等。 ?“开-关”现象:大多数发生于持续服药1年以上,突然发生短暂少动(关状态),持续10分钟至数小时后又突然自然恢复良好状态(开状态),可数天发作1次,也可一日发作数次。一旦发生应减量或停用。 2.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增效剂 【药理作用和机制】 1.L-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既可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又可减轻其外周的不良反应。 2.与左旋多巴按1:10的剂量合用,既提高疗效,又减少副作用 3.单用无效 【复方制剂】 卡比多巴 + 左旋多巴 = 心宁美 苄丝肼 + 左旋多巴 = 美多巴 3.金刚烷胺——促进DA合成,抑制DA再摄取。 【机制】 ?促进纹状体中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 第76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抑制DA再摄取; ?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较弱的中枢抗胆碱作用。 【抗帕金森病的特点】 缓解震颤、僵直效果好;起效快而持续时间短,应用数天即可获得最大疗效,但连用6,8周后疗效逐渐减弱。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协同增强药效,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及不良反应。 4.溴隐亭——D受体强激动药 2 溴隐亭是一种半合成的麦角生物碱。为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外周多巴胺受体作用弱。 作用:?大剂量口服可激动黑质一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强度与左旋多巴相似,对重症患者也有效; ?小剂量可激动结节一漏斗部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催乳素和生长激素释放,用于产后回乳、治疗催乳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泌乳闭经综合征和垂体瘤伴有的肢端肥大症。 (二)中枢抗胆碱药——苯海索(安坦) 【机制】阻断中枢胆碱受体,减弱黑质-纹状体通路中ACh的作用,疗效不如左旋多巴。 【用于】 1.轻症患者 2.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或禁用左旋多巴患者 3.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反应。 【不良反应】 外周抗胆碱表现:如口干、散瞳、视力模糊、尿潴留、便秘等。 窄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禁用。 二、治疗老年性痴呆药 胆碱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胆碱能神经兴奋传递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受体变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等)是造成老年痴呆症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物】多奈哌齐(安理申) 加兰他敏 利斯的明 石杉碱甲 【机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酯酶~使Ach ? 多奈哌齐 为第二代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胆碱酯酶选择性高。半衰期长,故可以每日服用一次。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状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肌肉痉挛、疲乏、恶心沤吐、失眠和头晕。少数患者出现血肌酸激酶轻微增高。 其他有石杉碱甲、加兰他敏、卡巴拉汀、占诺美林(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等。 1 此外,大脑功能恢复药通过促进脑代谢、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也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药物如胞磷胆碱、吡拉西坦、丁咯地尔、吡硫醇等。 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 A.在外周脱羧变成多巴胺而起效 B.在脑内抑制多巴脱羧而起效 C.进入脑后脱羧生成多巴胺而起效 D.促进多巴胺能神经释放递质而起效 E.以上都是 第77页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答疑编号700239101905] 【正确答案】C 第78页
/
本文档为【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40;共3份&#41;精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