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

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

2017-12-12 10页 doc 26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 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 ---塔河采油二厂采油一队创建“四好班子”经验交流材料 塔河采油二厂采油一队成立于2001年4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荒芜戈壁,属暖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目前管辖塔河六区、七区、十区东部、十区北部,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油井131口,单井生产、掺稀流程67座,机抽井92口,井距大,油井分散,区域广,管理难度大,是塔河油田第一支稠油开发队伍,面对“两超五高”的超深超稠碳酸盐岩油藏这一世...
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
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 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 ---塔河采油二厂采油一队创建“四好班子”经验交流材料 塔河采油二厂采油一队成立于2001年4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荒芜戈壁,属暖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目前管辖塔河六区、七区、十区东部、十区北部,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油井131口,单井生产、掺稀流程67座,机抽井92口,井距大,油井分散,区域广,管理难度大,是塔河油田第一支稠油开发队伍,面对“两超五高”的超深超稠碳酸盐岩油藏这一世界级开发难题,面对茫茫戈壁大风沙这一恶劣艰苦的开发环境,面对技术薄弱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年轻开发队伍,在采油二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采油二厂的整体部署,领导班子成员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发扬“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塔河精神和“凝聚 奉献 超越”的二厂精神,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连续六年保持百万吨产量,连续七年超产,连续三次被中石化评为“金牌采油队”,又被中石化评为“先进基层队”,铸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纪律严明、作风硬朗、快速反应”的沙漠采油队伍,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印证着他们的发展之路、创新之路。 以身作则 成为自主创新的带头人 “用创新成就未来”。采油一队领导班子成员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生学历4人;平均年龄31岁,均是立志戈壁、热心好学、勤于钻研、满怀激情、勇于创业的年轻人,他们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认真领会和践行中央精神,尤其 是十六大以来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把握时代脉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尊重科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西北局的整体部署和采油二厂党委的指示,秉承“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塔河精神,面对塔河稠油开发世界级开发难题,他们站在国家能源接替和开发的高度认识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西北局建设千万吨大油田的宏伟蓝图上认识自己身上的担子,从奉献祖国的石油事业实现自我价值上激励自己,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的学习,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来指导自己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他们班子成员之间采取队委会、民主生活会和相互交流等形式,做到“思想常见面、工作常商量、情况常沟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树立“创新立油”的理念,不怕艰苦,永不言败,克服重重困难,与时俱进,不断增强稠油开发的自主创新能力,用勇往无前、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开塔河稠油宝库。 首先他们从根本上着手,创新油藏管理,逐步提高油藏管理水平,经过逐年摸索,形成了“油藏分级管理、油井分类管理、油藏分区专人管理、指标分级考核”四位一体油藏管理模式,并实施了三项油藏基础管理,即按照油井生产规律,制定不同生产阶段、不同时期的技术对策,以“一井多策”对油井实施差异化管理;实施领导、班组、岗位分级承包,落实各级管理责任,以“三包政策”对油井实施责任制管理;资料录取准、数据记录准、问题分析准、信息反馈准,巡检维护及时、录取资料及时、记录台帐及时、分析对比及时,汇报反馈及时、采取措施及时,以“四准六及时”对油井实施定位管理。并在 油藏技术工艺上精雕细琢,建立了以地下、井筒、地面、井史为一体的油藏分析#管理制度#,以差异化、责任化、定位化管理为手段,建立了以底水能量为依据的碳酸盐岩稳油控水技术,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开发效果明显改善,近两年来实施单井注水替油30多口,累计采油6万多吨; 实施单元注水7个,累计增油2万多吨;实施上返酸压井15口,有效11口,累计实现增产5万多吨,新增动用储量200万吨;07年自然递减率比06年下降了2.42个百分点;综合含水比06年下降了5.1个百分点,而且在西北油田首届二次油水井动态分析大赛中荣获冠军。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作为首支塔河稠油开发队伍的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中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课题组成员,不畏艰辛从井场到井场、从单井到系统,从一个缝洞型油藏到另一个缝洞型油藏、从单元到区块,认真录取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认真研究,不放过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疑问,他们求真务实,多次试验多次分析,多次疑问多次跟踪,查询相关资料,请教专家老师,相互反驳讨论,有成功的喜悦亦有失败的苦涩,但是他们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尽职尽责,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攻关,取得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首先成为自主创新的带头人。队长宋红伟为了录取第一手油井珍贵资料,TK765井井架还未放倒,就顶着钻台上淋下的泥浆亲自取样;副队长孙新勇,为了制止罐车乱放油,三伏天在胡杨林里“蹲点”一蹲就是几天,蚊虫叮咬那种“抓不止痒、疼能至心”的感觉他体会最深„„有付出就有收获,队长宋红伟曾经 荣获中石化“十五”油气田开发先进个人宋红伟荣获中石化“十五”油气田开发先进个人、中石化企协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分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西北局“十佳青年大学生”以及分公司增储上产先进个人,技术主管杨延东曾经获中石化企业管理协会第十六届二等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副队长孙新勇曾经荣获西北油田分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敢为人先 深挖超稠缝洞油藏潜力 建队七年以来,在采油二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领导班子成员面对产量压力,解放思想,甘于冒风险,大胆创新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服务油井每一天”的团队精神,为挖掘超稠缝洞油藏潜力,成为塔河稠油开发史上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队伍。 塔河稠油油藏开采层位为古生界碳酸盐岩奥陶系,油藏成藏机理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极强,超深超稠碳酸盐岩,井筒垂直流动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差,而致大多数油井无法正常生产,为解决稠油开采这一难题,试验过电热吊杆、电缆加热、保温油管和热水循环等一系列国内外稠油开采工艺技术都未取得很好效果。但是他们并没有“死心”,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观察,从第一手资料着手,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可能”。2001年8月8日“柳暗花明”,TK612井酸压后出稠油, 可是出20方稠油后又将井筒和临时地面管线堵死而停喷,当时决定取样进行研究,技术人员多次化验、多次对 比实验,发现稀油和稠油“掺”在一起起到了很好的降粘效果,以此为突破,探索出了掺稀降粘新工艺,在TK612井采取掺稀生产,初期日产油达到500吨,平均日产油220吨/d,从此拉开了塔河油田掺稀生产的序幕;随后不断地改进完善,形成了正掺、反掺、复合掺稀、过泵掺稀等配套掺稀工艺技术,破解了深层稠油开采这一世界级难题,该项技术2006年获中石化集团企协第十五届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同时获分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就这样,在上级单位的指导下,采油一队领导班子带领大家大胆开展科技攻关,以“课题组”的形式研究新工艺,以“推广组”的形式做好新技术在塔河油区的推广,顶着风险压力,不断创新油藏开发技术,在塔河稠油开发史上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口注水替油井的应用---TK651井,2005年4月在TK651井进行单井注水吞吐现场试验获得成功,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减缓老井递减,为提高开发效果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口水力喷射泵井---S92井,S92井由于地层供液严重不足无法形成自喷,2004年6月2日开始尝试采用油管掺稀,配合水力喷射泵机抽生产;第一口复合式接力泵井---TK463井,因为目前机抽采油工艺,仅能下深至3000m左右,无法较好地满足深抽生产需要,2007年12月8日TK463井尝试转复合接力泵生产,截止到2008年8月底,累计增油5334吨;第一口掺热稀油的应用---TK652井,为了提高注入温度,降低井筒原油运动粘度,2007年2月8日TK652井开始试验“热掺稀”,随后并在16口井上进行了推广,起到了一定的节油效果;第一口超深电泵的应用---S94-1井,2007年7月10日为解决稠 油入泵难的问题,在S94-1井进行深抽稠油电泵试验,并获得成功,下深3500m,当时刷新国内稠油井下深记录;第一口皮带式抽油机的应用---TK669井,2007年7月31日在TK669井首次引进了国内长冲程、低冲次皮带抽油机和长冲程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并成功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泵效、节约了电能,而且丰富了塔河油田稠油开发采油工艺;第一口油溶性化学降粘井的应用---S94-1、第一口水溶性化学降粘井的应用---S66,为了实现稀油降粘、化学降粘“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决策,冲破稠油开发的“瓶颈”,2007年初步进行了化学降粘试验,并于2008年3月建成了T601配液流程,虽然面临产量下降的巨大压力,他们依然站在稠油开发的高度上考虑,先后在S66、S80等10多口井上进行化学降粘应用推广,截止2008年10月底累计节约稀油22000多吨,为缓解稀油资源奠定了一定基础。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第一,为塔河油田的稠油开发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了增油上产的一个个亮点。 管理创新 着力打造金牌采油团队 精兵才能打胜仗、打硬仗。领导班子成员在采油二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度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党政工齐抓共管,创新党建筑堡垒,创新文化做引导,创新管理模式促发展,认真践行采油二厂党委确立的“三个延伸”工作思路,以军魂塑队魂,把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严、细、实、恒”等石油人优良传统与军人的特有品质相结合起来,建设了一支“技术过硬、纪律严明、作风硬朗、快速反应”的沙漠采油尖兵,2003年、2005年、2007年连续三次被中石化授予 “金牌采油队”,2008年又被中石化评为“先进基层单位”。 党建到班组,他们首先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有魄力、有能力 、有水平”的标准选好配强班组长,并特聘班组长为 “思政说教员”,实行一岗双责,建立了包括代运行队伍在内200多人的思政网络,及时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建设“四好五型”班组,并以党员责任区为载体,以“党员四联系”(党员联系井站、党员联系群众、党员联系班组、支委联系党员)为手段,紧紧围绕“两培两带三关心”的工作思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建设五好党支部,使党支部成为增储上产的坚强堡垒。 造势于文化,滋润于文明。他们抓基层建设的同时,以塔河精神为主导,秉承“凝聚 奉献 超越”的二厂精神,结合自身特点,提炼出具有采油一队特色的以“严细”为主要内涵的“点文化”,通过 “人人争先创优,建设一流队伍;实施创新超越,开创一流业绩;时时精雕细琢,尽显一流作风”的“点”文化建设,更好地体现了“服务油井每一天”的团队精神;通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金牌员工形象”大讨论活动中,形成了“金牌员工九大形象标准”,并以金牌员工创建为载体,树立品牌员工形象,以点带面,形成了人人争当金牌员工、人人争做复合员工的氛围,并且班班有文化、站站有特色,如六区第一口开发井S66井站,针对螺杆泵生产特点,形成了“螺杆转,转出滚滚油流;精心铸,铸就闪闪金牌”的小站特色文化。厂里举行的首届职工运动会上取得了篮球冠军、排球冠军、乒乓球冠军、女篮亚军、拔河亚军的好成绩,在厂,,原油上产杯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团体 第一名,这些都展现了职工队伍的良好风貌。 历练精兵培训是关键。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了每日一练、每周一次预案演练、每月一培训一考核、每季一消防演习、每年一次综合考核的“六一培训模式”,结合“三基”工作,开展“日读千文、周写一文、月看一书、季攻一门、年学一技 ”的学习读书岗位成才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所有班组都成为了《第五项修炼》的演练场,建队以来,采油一队先后有9人走上科级以上领导岗位,为采油厂及兄弟单位培养技术骨干30余人,涌现出 “中石化青年岗位能手”吴登亮为为代表的一批技术过硬、爱岗敬业的优秀职工,在采油厂举办的技能比武采油工个人项目中, 06年包缆了前两名,08年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成为采油厂开发人才成长的 “黄埔军校”。 安全是各项工作的保障。他们深深认识到安全工作的创新发展一定要走到前面,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了贯彻西北局“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他们向职工播散“三珍”安全理念和“2445”安化的同时,结合“三标“建设,总结形成了“一安检一诊断一公布一一部署一落实”的“六一”周检制度,S71井、S66井既成了标准化示范井站,又成了职工安全培训基地,同时要求各井站做到“八个到位”,即管理制度到位、培训考核到位、预案防范到位、危险源监测到位、安全设施配置到位、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作业环节监控到位、预案演练到位,处处有人管,事事有落实,项项有监督,使职工自觉抵制“三违”,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 全,人人防事故”的氛围。采油一队成立七年来始终保持着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记录。 以军魂塑队魂,他们带领一批批员工走进“军营”,接受强化训练,推行准军化、精细化“双化”管理,引导职工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精神,面对滚滚黄沙、酷暑严寒,为广大职工扎根荒漠、无怨无悔创业打下了思想基础。“一班一会一学习,纪律作风我看齐”的班前会制度和化井站门卫制度成为采油一队的一张名片,在塔河油田全面推广。 为了冲破束缚塔河稠油开发的人力资源“瓶颈”,在西北局、采油厂的整体部署下,采油一队于2002年率先引进了第一支120人的代运行队伍,经过探索、磨合和融和达到了“共建塔河”的目的,运行6年来生产平稳,并保持了增储上产的好势头,成为开发队伍首个代运行的范例,并在塔河油田推广,目前塔河油田引进了5支开发代运行队伍,人员近千人,为西北油田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集思广益 引领走上全员创新之路 采油一队领导班子按照采油二厂的整体部署,通过板报、会议、讨论、交流、座谈多种形式向职工灌输“创新立油”的理念,并且始终把合理化建议作为该队的重点工作,结合“五小”创新,制定完善创新增效激励制度,深入开展“我为节约献一计、我为上产献一计”等主题活动,激发职工创新献言的积极性,职工提出的多项建议在采油厂合理化建议评比中获奖,年底队上还要评出 “智多星”及“智多星摇篮班组”,切实使合理化建议发挥作用,同时发挥包括代运行队 伍在内的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加快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引领走上全员创新之路。 2007年,针对部分油井转抽后出现间歇自喷,部分机抽井注水后压力高,普通低压防喷盒难以满足承压的要求,采油一队组织攻关小组,研制了机抽井防喷密封装置, 承压可达21MPa ,大大提高了机采井井口的承压能力,该项技术获分公司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类三等奖。针对掺稀单井多、较分散、能耗大等特点,采油一队宋红伟、孙新勇、朱鑫、曹国庆、杜林辉、张志刚等人集思广益提出了集中注水和集中掺稀两项成本节约措施,先后建设了TK648? TK712、TK608?S74等多条注水管网、6座集中掺稀井站,不仅实现了“小片区管理”,而且每个集中掺稀流程可节省掺稀设备3套,节约设备成本30万元、节约耗电21万度、节省电费15万元,节省人工成本10万元;杨延东、袁波等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集思广益并制作出了移动式装油平台,该平台底部装有四个轮子,可以任意调解位置,平台采取斜坡式并带有护栏,上下平台比较安全,同时顶部可以根据拉油车辆的高低调整,使用时极为方便,目前已经推广到了TK654、S92、TK1030罐区、TK1051等井使用。另外还有抽油机变频柜等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都凝结了众多员工的心血。 2008年,队上宋红伟、杨延东、朱鑫、曹国庆等人集思广益在原有井场流程基础上,利用掺稀流程的一个稀油罐装盐水,另一个装掺稀油,关井时只要切换罐闸门用柱塞泵扫线,非常方便,实施后效果较好,既方便又节约了特车费用,并在TK665、TK6-433CX、TK7-451 等20余口掺稀间开井进行了推广,大大节约了成本;职工张志刚、柴继海等人从调冲次的实践中勤于思考,把原来调冲次的“T”字形工具改进成“U”字形,这样一来,调冲次时皮带轮两端受力均匀并且工具不易掉,既不损伤设备,又方便快捷、安全好用;TK1243罐区值岗工人在地罐上自制了一个“浮标”,这项小发明,既杜绝了冒罐、降低了劳动强度,又增强了值岗的安全性;听取职工意见及时对TK667、T7,456两口井进行了“减后配重”改造,对TK1021井进行了“加后配重”的改造,三口井改造后日可节电260多度;S80井值岗工人程宇建议把柱塞泵注药改为计量泵注药,既安全又节约,日可节电500多千瓦时。 同心同德 奋力创造一流开发业绩 “双促”同心凝聚队伍。采油一队认真落实采油二厂“双促”工作实施,为职工建立了详细的信息档案,做到访贫问苦制度化、经常化,每月定期开好职工思想分析会,认真答复、解决或上报落实职工提出的问题,一次职工思想分析会上巡井工提出巡井车上颠簸,立即为有关岗位配发了座椅靠垫共48个,李海源突发急性阑尾炎,队长宋红伟闻讯立即派车、联络陪护,并送去了200元的慰问金,确保了及时就治和术后的全面恢复,就这样“服务油井每一天、职工安康每一天” 始终是采油一队领导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拉近了和职工的距离,平时还注重全员健身运动,以迎奥运为契机,举行了快步走、跳大绳、拔河等“我与奥运同行”一系列活动,同时针对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已队伍公开20余次,今年又为10多个职工 举行了2次集体生日会,让职工真正感受到了关爱和大家庭的温暖。8月份采油一队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 团结一致打造执行力。他们认真领会十七大精神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管理油井,以“分工负责、层次管理、系统联动、高效运行”为原则,落实采油二厂部署早、行动快、管理严、检查勤、落实细、质量优的“六字方针”,建立了生产运行、技术管理、安全环保、作业监控、成本控制、后勤保障六位一体的联动运行方式,并通过“制定计划——实施检查——督促整改——情况反馈——持续改进”的监督检查工作运行机制,和自主清理相结合,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确保计划有落实,问题有整改,信息有反馈,工作见实效,保障了生产的高效运行。采油队成立七年来,连续六年保持百万吨产量,连续七年超产,截止2007年累计原油产量717.3万吨,累计超产原油52万吨,效益也进一步提升,2006年人均产值达到818.59万元,2007年为842.44万元,增加24万元;建队以来曾经获得过新疆自治区“五一”文明岗、中石化塔河油田“114产能建设先进集体”、分公司“增储上产突出贡献单位”、分公司先进基层单位、分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分队、县级文明单位等60多项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中石化评为“金牌采油队”,在大部分油井高含硫化氢,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条件下,连续保持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在茫茫戈壁滩上努力建设“政治素质好、经济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带领团队不断书写塔河油田稠油开发新篇章,成为了一支攻坚克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戈壁 采油尖兵。
/
本文档为【开拓创新抓班子建设 和谐发展夺一流业绩 全力打造一流的西部采油尖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