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电子版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电子版

2020-10-30 4页 doc 194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刚桥

暂无简介

举报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电子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的联合通知(1997年4月7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局: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由于字表中的规范笔顺是隐性的,在应用中因理解不同出现了汉字笔顺的不规范现象。此外,规范笔顺本身又存在一些难点。为了促进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满足汉字研究、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出版印刷、辞书编纂等方面的需要,特对现行规范笔顺进行完善,形成了《现代汉语通...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电子版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的联合通知(1997年4月7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局: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由于字表中的规范笔顺是隐性的,在应用中因理解不同出现了汉字笔顺的不规范现象。此外,规范笔顺本身又存在一些难点。为了促进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满足汉字研究、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出版印刷、辞书编纂等方面的需要,特对现行规范笔顺进行完善,形成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现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说明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依据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笔顺规范规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由于字表中的字未列出跟随式笔顺,使用时只能根据字序进行推断,有的则难于判定。因此,在应用中因理解和推断不同出现了汉字笔顺的不规范现象。此外,规范笔顺本身尚存在一些难点。为了促进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消除规范笔顺本身存在的难点,满足汉字研究、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出版印刷和辞书编纂等方面的需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决定对现行规范笔顺进行完善,形成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规范笔顺完善工作中采用了稳定性与系统性兼顾的原则,即在保持现行规范笔顺稳定的前提下,调整少数字的笔顺,尽量增强规范笔顺的系统性。规范笔顺完善的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把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7000个汉字的跟随式笔顺;二是明确了字表中“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三是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每个汉字的笔顺用三种形式表示:一是跟随式,一笔接一笔地写出整字;二是笔画式,用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五个基本笔画表示,其中,一(提)归为一(横),亅(竖钩)归为丨(竖),丶(捺)归为丶(点),各种折笔笔画归为一(折);三是序号式,用横、竖、撇、点、折五个基本笔画的序号1、2、3、4、5表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7000个汉字的字序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基本一致,按汉字的笔画数排列,同笔画数的字依笔顺以“横、竖、撇、点、折”为序。由于“敝”、“脊”笔顺调整等原因,有些字的字序做了相应调整。参加《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完善研制工作的有傅永和、刘连元、王翠叶。陈敏、张萍、王丹卉、王奇同志在编写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帮助。汉字研究、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出版印刷和辞书编纂等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本规范的研讨和审定工作。编者1997年2月25日笔画笔顺易错字一、横   1.末笔为二: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隹zhuī(谁、难)--末二笔为竖、横。   2.土、士分开土--寺(侍、诗、痔、等)周、袁、幸。士--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天、夭分开天--吞、蚕、忝tiǎn(添、舔)、奏(凑)。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王、壬分开王--呈(程、逞)。壬--任(凭)廷、淫。   5.首笔是横不是撇:丰(蚌、艳、契)、耒lěi(耕、耘、耙)。邦(帮、梆、绑)的第四笔是撇。刊的第三笔是竖。   6.横“山”的中横向左向右出头不出头:中横向右不出头--寻、帚、刍(邹)当、雪、扫、妇、侵。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出头--聿yù(建)秉、捷、唐、康、争、兼。中横向左都出头--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讯的右旁(汛、讯、迅)--笔顺:横折弯钩、横、竖。(末二笔为十)。丑(扭、纽、钮)--笔顺:横折、竖、横、横(末二笔为二)。   8.毋、贯笔顺:毋wú笔顺:竖折、横折钩,[先]撇、[后]横(两边出头)。贯的上部部件--笔顺:竖折、横折、[先]竖、[后]横(两边出头)。   9.衰的笔顺:中间部件:竖、横折、[中间]长横(两边出头)、短横(堵口)。   10.皮的前三笔笔顺:横钩、撇、竖。二、竖   1.竖与撇之分:临、监、坚、竖、紧--第二笔是竖,不是撇。旧--第一笔是竖。归--第二笔是撇。   2.“周”与“同”第一笔不同:同、冈、网、罔--第一笔是竖。周、用--第一笔是撇。   3.“月”第一笔有变化:育、肯、胃、有、肩--月在下,首笔为竖。肚、肌、肠、期、朗--月在左右,首笔为撇。   4.强调后写竖:假、暇、遐(霞)--中间部件前三笔笔顺:横折、横、竖。报、服--右旁前两笔笔顺:横折钩、竖。   5.出头与不出头:出头--由(黄寅)、黾(渑、绳、蝇)奄(俺、淹、掩)。不出头--龟(阄)。出头--异、弄、弃、弁、弈、算、弊。不出头--畀bì(痹、箅、鼻)。出头--圣(怪、坚)。不出头--泾、径、经、劲、茎、颈。   6.号、考、污--末笔向上不出头。末两笔笔顺:横、竖折折钩。“考”字下部不能如阿拉伯数字“5”。   7.收的左旁,叫、纠的左旁--竖提与竖不交叉。不能写如阿拉伯数字“4”。   8.做左偏旁时向右不出头:身(射、躬、躲)--第六笔横、第七笔撇,都向右不出头。舟(舰、般、航)--第五笔横,向右不出头。▲注意:耳(取、职、联)--做左偏旁时末笔改提,可出头。   9.非字的笔顺与笔画:非(罪、韭)笔顺:[左]竖(不是撇),三小横(最后一小横不为提),[右]竖、三小横。三、撇   1.应该撇通下来:免(兔、挽、勉)、奂(唤、换、涣)、象(像)、鬼(傀、愧)、卑(婢、碑)--第六笔都是一撇通下来。   2.不是一笔通下来--麦七画、美九画、敖(傲、熬、遨)十画、象十二画。   3.不要多一撇--畏(喂、偎、煨)、展(辗、碾)、代、武、贰。   4.先撇与后撇--先撇:九、及。后撇:刀、力、乃、万(笔顺:横、横折钩、撇)、方(笔顺:点、横、横折钩、撇)。   5.撇向左出头与不出头:出头--化(华、花、讹)右旁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之间相交叉。不出头--匕bǐ(比、北、此、死、旨、尼、老)、仑(论、伦、论、轮)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不相交叉。比左旁笔顺:横、竖提。北左旁笔顺:竖、横、提。此左旁笔顺:[中]竖、横、[左]、提。   6.末笔为人:火笔顺:点、[右上]小撇、[中]撇、捺。臾笔顺:[左上]小撇、竖、短横、[右]横折、短横、[托底]横,最后写人。爽笔顺:横、[左]撇、点、撇、点、[右]撇、点、撇、点、最后写人。脊上部笔顺:[左]点、提、[右]小撇、点、[中]写人。▲注意兆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与脊的上部笔顺不同。汉字笔顺:笔顺规范的四个文本汉字的笔顺现今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忽视。然而笔顺在日常书写、中文信息处理及汉字规范化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究一下笔顺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主要讨论如下几个问题:笔顺涵义及其混乱现状,有关笔顺规范的四个文本及其规定的原则,笔顺规范的不足及有关问题研究,汉字笔顺的意义及如何作到规范。本文目的是对汉字笔顺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疏通和整理,同时提出和探讨一些问题,旨在提高人们对笔顺的重视程度,共同努力配合,做好笔顺规范工作,为汉字的规范化和我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作出一点贡献。(一)《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鉴于汉字笔顺规范的重要意义,国家有关部门一向很重视笔顺的规范工作,使汉字的笔顺有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标准。早在1965年1月就发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而且是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这两个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的。《关于统一汉字铅字字形的联合通知》指出。该表确定每个字的一定的笔画结构和笔画数。这里的笔画结构包括笔顺。由此可见,早在1965年汉字笔顺就有了统一的标准。该表所收的6196个字的笔顺已具有了固定的书写规范。(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此表是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指出,《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字形标准,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该表的发布为汉字教育、汉字应用和汉字规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联合通知明确提出了笔顺的标准问题,把汉字笔顺用公布字表的方法正式规定下来。该表的字形结构、笔画数、笔顺完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同时删去《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里的50字,增收854字,总计7000字,这样通用字表的范围扩大了。值得注意的是,《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字的笔顺是隐含的,不是明示的。例如“皮”字可能的笔顺有“皮”和“皮”两种。在两个表中,“召”在“皮”前,“召”的笔顺为“召”,由此可知“皮”的笔顺应为前者;若为后者,先写撇,那“皮”就应排在“召”前了。正是由于这种笔顺的隐含性,给查明汉字笔顺带来了不便。(三)《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由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语文出版社1997年出版,是国家语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它沿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其全部7000个汉字,全是规范汉字,并与其字序一致。《规范》将各种笔形规定为五种,即“横、竖、撇、点、折”。将提划为横,捺划为点,各种折划为。笔形顺序是“横竖撇点折”,分别用1、2、3、4、5五个笔形代码来表示。《规范》将隐性的笔顺变成显性的笔顺,用跟随式、笔画式、序号式三种形式逐一列出了7000个汉字的笔顺,对原有的笔顺规范进行了完善。如“大”的笔顺跟随式是“大”,笔画式是“”,序号式是134。此外,《规范》还调整明确了“火、叉、敝、脊、鬯”的笔顺,使汉字笔顺的规范进一步具体化。《规范》明确指出,由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字未列出跟随式笔顺,所以使用时只能根据字序推断。但有的难以断定,从而在应用中因理解和推断不同而造成汉字笔顺不规范的现象。此外,规范笔顺本身也存在一些难点。为了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消除规范笔顺本身尚存的难点,满足汉字研究、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出版印刷和辞书编纂方面的需要,特此发布《规范》。由此可见,由于《规范》将汉字笔顺由隐变显,用三种形式来表示,使得汉字的笔顺十分明了,从而大大促进了人们对汉字笔顺的学习和书写,《规范》是目前最明确最权威的笔顺规范,因此现在应以它为准。(四)《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该规范于1999年10月1日由国家语委发布,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单行本,2000年1月1日施行。该规范共收录了20902个汉字,收字情况复杂。除《规范》的7000个通用汉字外,还收了繁体字、港台用字、日韩用字等。由于该规范主要用于大字量汉字的信息处理、排序检索、辞书编纂等,故一般采用序号式笔顺形式。上述的四个文本都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为汉字笔顺规范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从而为正确书写笔顺提供了依据。汉字笔顺:汉字笔顺安排的规则汉字有单笔字和复笔字之分,单笔字只有“一”、“乙”两个,其余均为复笔字,复笔字均有笔顺问题。复笔字笔顺安排应遵照《规范》。笔顺规则或是约定俗成的,或是统一规定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笔顺书写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认真学习与遵守。笔顺安排的基本规则有:1.先横后竖:十、于、丰、干、丁、 、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如木、芋、艳、刊、花、羊等,也是如此。2.先撇后捺:人、八、入、木、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如大、分、树、艾等,也是如此。由于汉字中没有捺起笔的字,所以撇与捺不论是相交、相离、相接,书写时都是先撇后捺。3.先上后下:二、丁、立、李、昌、亨等。部分独体字和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遵从此规则。4.先左后右:一些独体字、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从左到右。如川、州、旧、构、部、树、衍、樊(上部)等。5.先外后内:汉字的部分独体字和包围结构的字,绝大多数是先外后内。如月、母、同、凤、凡、用、叉、厅、历、虱、氢、勉、毯、赴、旭等。6.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办、承、业、率、兜、燕等。这里要注意的是“火”、“ ”和“肃”,它们的笔顺不是先中间后两边,而是相反。火,,肃。此外“脊(脊)”也是如此。7.先进入后关门(即先外后内再封口):一般是全包围结构的部件和字,先写上面三框,再写框内部分,最后封口。如回、田、目、国、圆、面、囱、卤等。除了上面的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补充规则。在我看来,这些规则更应该重视。因为基本的东西人们往往都能掌握,却常常在一些细节上失误。这些补充规则有时是推行汉字笔顺规范的难点甚至是关键。补充规则有:8.后写右上点:汉字中一些带有右上点的字或部件,一般后写右上点。如犬、术、戊、书、发、尤、求、代、械、找等。9.后写内部点:内部点是字主形内部的点,一般后写。如叉、凡、为、勺、瓦、丽、兔、雨、势、玉等。但有些字如义(义)、丹(丹)、母(母)、戍(戍)、卵(卵)、逐(逐)等例外,必须加以注意。10.先右后左:一些特殊的偏旁,如“、”,不是先左后右,而是先右后左:,。含有这些部件的字如陈、阳、陂、郊、都、耶、即、叩等,也是如此。11.先内后外:“下包上”结构的字,先写上内,后写外。如凶(凶)、凼(凼)、幽(幽)、山(山)、鬯(鬯)等。含“、”包围结构的字,一律先写右上,后写和。如延(延)、廷(廷)、建(建)、过(过)、远(远)等。包围结构的字与部件笔顺较为特殊。既非先内后外,也非先外后内,而是内外交错进行。属左、下包围结构,先写上内,后写左下。如匹(匹)、医(医)、匡(匡)、匾(匾)等。“丁”属于上、右下包围结构,先写上内,后写右下。如可( 可)。12.先撇后折:有撇、折组成的部件和字,多数先写撇,后写折。如匕、 、 、 、 、 、 、儿、几、九等。含上面的部件或字的字,如老、旨、句、甸、欠、饭、月、用、同、内、凤、狐、獾、倪、元、机、旭等都是如此。但有些部件和字例外,要先写折后写撇。如刀(刀)、力(力)、乃(乃)、万(万)、皮( 皮)、女(女)、方(方)、虎(虎)、发(发)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也是如此。这些字须特别留心,不能与先撇后折混淆。13.先竖后横:竖笔笔末与横笔相接时,最后一个横笔与竖笔相接时,先竖后横。如土(土)、工(工)、共(共)等。横笔笔首与竖笔相接,先竖后横。如“(占字头)”。长竖与短横相接,先竖后横。如“(北字旁)”、“ ”和“ ”(非字旁)。含这些部件的字都是如此。另外一些特殊的字要记住:丑(丑)、贯(贯)、里(里)、垂(垂)。以上13条规则是汉字笔顺的常见规则,但还不能覆盖所有规则。其实,较为复杂的汉字的笔顺往往是这些规则的综合运用,如“赢”字就包含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撇后捺、后写内部点等规则。汉字是复杂的平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体特征,掌握了这些规则并不一定就能正确书写全部汉字的笔顺。这就需要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记忆、琢磨和钻研,特别是一些笔顺特殊、结构复杂的汉字,尤其要注意。只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相信每个汉字的笔顺都不难掌握。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名录(1955—2005)  序号 规范标准名称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1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文化部、文改会 2 汉语拼音 全国人大 3 汉语手指字母方案 内务部、教育部、文改会 4 简化字总表 国务院国家语委重新发布 5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文化部、文改会 6 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 修订 国家测绘局、文改会 7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 修订 文改会 8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国家标准计量局 9 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国家标准总局 10 ISO7098—1982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 11 汉语拼音字母名称读音 国家标准局、文改会 12 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 1983 文改会、国家出版局 13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中国地名委、文改会、国家测绘局 14 GB4881—1985中国语种代码 国家标准局 15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 16 GB6513—1986文献书目信息交换用数学字符编码字符集 1986 国家标准局 17 GB/T7347—1987汉语标准频谱 1987 国家标准局 18 GB—1987信息交换用蒙古文16×12、16×8、16×4点阵字模集 1987 国家标准局 19 GB—1987信息交换用蒙古文16×12、16×8、16×4点阵数据集 1987 国家标准局 20 GB7589—1987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第二辅助集 国家标准局 21 GB7590—1987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第四辅助集 国家标准局 22 GB8045—1987信息交换用蒙古文七位编码和八位编码字符集 1987 国家标准局 23 GB—1988信息处理文本通讯用编码字符集 1988 国家标准局 24 GB—1988信息处理文本通讯用编码字符集第二部分:图形字符集 1988 国家标准局 25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 26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 27 GB—1989信息处理用汉字15×16点阵字模集通信子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28 GB—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15×16点阵字模数据集通信子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29 GB—1989信息处理用汉字24×24点阵字模集通信子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0 GB—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24×24点阵字模数据集通信子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1 GB12034—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32×32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2 GB12035—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32×32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3 GB12036—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32×32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4 GB12037—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36×36点阵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5 GB12038—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36×36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6 GB12039—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36×36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7 GB12040—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36×36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8 GB12042—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48×48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39 GB12043—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48×48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40 GB12044—1989信息交换用汉字48×48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41 GB12050—1989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维吾尔文编码图形字符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42 GB12051—1989信息处理用蒙古文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43 GB120552—1989信息交换用朝鲜文字编码字符集 1989 国家技术监督局 44 GB—1990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1部分基本术语 国家技术监督局 45 GB/T12345—199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第一辅助集 国家技术监督局 46 GB/T12509—1990信息交换用维吾尔文16、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0 国家技术监督局 47 GB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国家技术监督局 48 GB13131—1991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第三辅助集 19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49 GB13132—1991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第五辅助集 19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50 GB/T13134—1991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 19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51 GB13135—1991信息交换用彝文15×16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52 GB13141—1991书目信息交换用希腊字母编码字符集 19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53 GB13142—1991书目信息交换用拉丁字母代码字符扩充集 19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54 GB3259—1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 55 GB/T13418-92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 国家技术监督局 56 GB/T13443—1992信息交换用汉字128×128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57 GB/T13444—1992信息交换用汉字128×128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58 GB/T13445—1992信息交换用汉字256×256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59 GB/T13446—1992信息交换用汉字256×256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0 GB/T13504—1992汉语清晰度诊断押韵测试(DRT)法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1 GB/T13715—1992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2 GB/T13725—1992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3 GB/T13844—1992图形信息交换用矢量汉字单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4 GB/T13845—1992图形信息交换用矢量汉字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5 GB/T13846—1992图形信息交换用矢量汉字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6 GB/T13847—1992图形信息交换用矢量汉字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7 GB/T13848—1992图形信息交换用矢量汉字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 68 —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国家技术监督局 69 GB/T14159—1993通用键盘汉字编码输入方法评测规则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0 GB/T14242—1993信息交换用汉字64×64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1 GB/T14243—1993信息交换用汉字64×64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2 GB/T14244—1993信息交换用汉字64×64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3 GB/T14245—1993信息交换用汉字64×64点阵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4 GB/T14717—1993信息交换用汉字128×128点阵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5 GB/T14718—1993信息交换用汉字128×128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6 GB/T14719—1993信息交换用汉字256×256点阵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7 GB/T14720—1993信息交换用汉字256×256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78 ISO/IEC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 79 GB/T—1994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汉语和汉字 国家技术监督局 80 GB/T—1994辞书编纂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1994 国家技术监督局 81 GB/T15564—1995图文电视广播用汉字编码字符集香港子集 1995 国家技术监督局 82 GB/T15720中国盲文 国家技术监督局 83 GB/T15732—1995汉字键盘输入用通用词语集 国家技术监督局 84 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 85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国家技术监督局 86 GB/T15933—1995辞书编纂常用汉语缩略语 1995 国家技术监督局 87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教委、国家语委 88 GB/T16295—1996通用键盘汉字输入技能测试方法 1996 国家技术监督局 89 GB/T16683—1996信息交换用彝文字符24×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 1996 国家技术监督局 90 GF3001—1997信息处理用GB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 国家语委 91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 92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1997 国家语委 93 GB/T16785—1997术语工作概念与术语的协调 1997 国家技术监督局 94 GB16793—1997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Ⅰ区)汉字24点阵字型宋体 1997 国家技术监督局 95 GB—1997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Ⅰ区)汉字48点阵字型第一部分:宋体 1997 国家技术监督局 96 GB—1997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1997 国家技术监督局 97 GB/T—1997信息技术藏文编码字符集(基本集)24×48点阵字型第Ⅰ部分:白体 1997 国家技术监督局 98 GB/T1988—199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1998 国家技术监督局 99 GB/T16500—1998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第七辅助集 1998 国家技术监督局 100 GB/T17532—1998术语工作计算机应用词汇 199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01 GF3002—1999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 国家语委 102 GF3003—1999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 国家语委 103 GF3004—1999印刷魏体字形规范 国家语委 104 GF3005—1999印刷隶体字形规范 国家语委 105 GB/T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06 GB—1999地名标牌城乡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07 GB/T—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英语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08 GB/T—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法语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09 GB/T—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德语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0 GB/T—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俄语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1 GB/T—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西班牙语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2 GB/T—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阿拉伯语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3 GB17698—1999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Ⅰ区)汉字16点阵字型 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4 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导标准(试行) 2000 教育部、国家语委 115 GB/T—2000语种名称代码第二部分:3字母代码 200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6 GB/T11617—2000辞书编纂符号 200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7 GB/T—2000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 200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8 GB/T15238—2000术语工作辞书编纂基本术语 200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9 GB/T18031—2000信息技术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 200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20 GB/T18291—2000蒙古语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200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21 GF1001—200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试行) 教育部、国家语委 122 GF2001—2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 教育部、国家语委 123 GF3006—2001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 国家语委 124 GB—2001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24点阵字型 200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25 GB—2001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辅助集)24点阵字型 200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26 GB5199—2001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6点阵字型 200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27 GB6345—2001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32点阵字型宋体 200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28 GB12041—2001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48点阵字型宋体 200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29 GB/T—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Ⅰ部分:术语 200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30 GB/T18790—2002联机手写汉字识别技术要求与测试规程 200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31 GB/T—2003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葡萄牙语 200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32 GB/T19246—2003信息技术通用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 200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33 ISO/IEC10646—2004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2004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 134 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200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35 GB19966—2005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16点阵字型 200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36 GB—2005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24点阵字型1部分:宋体 200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37 GB—2005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48点阵字型第1部分:宋体 200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规范(一)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处理中现代汉语词类及其他切分单位的标记代码。适用于汉语信息处理,也可供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参考。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汉语信息处理ChineseInformationProcessing,CIP用计算机对汉语形、音、义等信息进行输入、排序、存储、输出、统计、提取等。 切分单位SegmentUnit汉语信息处理使用的、具有确定语法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包括本标准的规则所限定的词、短语及其他单位。 词类partsofspeech,POS词的语法分类,主要是根据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 标记Tag对文本中切分单位的类别进行标注的代码。3 总则 切分单位的范围本标准的切分单位包括词、短语和其他切分单位,如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语素字、非语素字、标点符号、非汉字符号等。 词类划分的原则本标准的词类分类体系参考了吕叔湘、朱德熙、胡裕树等先生的语法体系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本标准根据汉语信息处理的特点和要求,主要依据语法功能原则划分词类。 标记代码的制定原则依据国际通常做法,标记代码主要采用英文术语的字母。例如,“名词”,采用英文术语“noun”的首字母“n”作为标记代码;“数词”,采用英文术语“numeral”的第三个字母“m”作为标记代码。汉语独有的,或使用英文术语字母不便的,依据国内通常做法,标记代码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如,“缩略语”,采用汉字“简”汉语拼音的首字母“j”作为标记代码;“语素字”,采用汉字“根”汉语拼音的首字母“g”作为标记代码。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规范(二)4 词类及其他切分单位分类本标准将词类划分为13个一级类,16个二级类;其他切分单位划分为7个一级类,13个二级类。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增补。 词类划分及标记代码4.1.1 名词(n),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4.1.1.1 普通名词(ng),表示事物的名称。如:人马书教师飞机电冰箱阿姨桌子木头道德理论历史思想文化因素作风哲学4.1.1.2 时间名词(nt),包括一般所说的时量词。如:年月日分秒现在过去昨天去年将来宋朝星期一4.1.1.3 方位名词(nd),表示位置的相对方向。如: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中东西南北前边左面里头中间外部4.1.1.4 处所名词(nl),表示处所。如:空中高处隔壁门口附近边疆一旁野外4.1.1.5 人名(nh),表示人的名称的专有名词。华罗庚阿凡提诸葛亮司马相如松赞干布卡尔·马克思4.1.1.6 地名(ns),表示地理区域名称的专有名词。如:亚洲大西洋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加拿大中国北京浙江景德镇呼和浩特中关村4.1.1.7 族名(nn),表示民族或部落名称的专有名词。如:回族藏族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1.1.8 机构名(ni),表示团体、组织、机构名称的专有名词。如:联合国教育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4.1.1.9 其他专有名词(nz)。如:五粮液宫爆鸡丁桑塔纳4.1.2 动词(v),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生理状态及事物的存现、变化等,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4.1.2.1 及物动词(vt),能够带宾语。如:吃打擦洗喂借送买捧提填喜欢告诉接受羡慕考虑调查同意发动4.1.2.2 不及物动词(vi),不能够带宾语。如:病休息咳嗽瘫痪游泳睡觉4.1.2.3 联系动词(vl),表示关系的判断。如:是4.1.2.4 能愿动词(vu),表示可能、意愿。如:能够能应该可以可能情愿愿意要4.1.2.5 趋向动词(vd),表示趋向。如:(走)上(趴)下(进)来(回)去(跑)上来(掉)下去(提)起来(扔)过去4.1.3 形容词(a),表示性质、状态,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4.1.3.1 性质形容词(aq),表示性质。如:好高美大勇敢危险漂亮干净伟大4.1.3.2 状态形容词(as),表示状态。如:雪白黢黑通红冰凉绿油油亮堂堂白花花冷冰冰4.1.4 区别词(f),表示事物的区别性特征,在句子中只能做定语修饰名词或跟助词“的”组成“的”字结构。如:男女公母雌雄微型国产军用4.1.5 数词(m),表示数目和次序。如:零一半百千百万一百零八第一第十八4.1.6 量词(q),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如:个条片匹辆尺斤两吨支回次遍千瓦时4.1.7 代词(r),起替代和复指作用。如:我你他这那谁我们你们他们这个那个大家自己什么哪里怎么怎么样4.1.8 副词(d),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在句子中做状语。如:都只就仅很再三屡次将不却总共正在常常重新曾经竟然居然4.1.9 介词(p),引介名词性成分,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如:把被从向对凭按照对于为了自从关于4.1.10 连词(c),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两者之间所具有的某种关系。如:和同与及并或并且而且或者因为所以4.1.11 助词(u),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如:的地得了着过等等似的一样4.1.12 叹词(e),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可独立成句或在句中充当独立成分。如:啊嗯唉哎哼哦哎哟哎呀4.1.13 拟声词(o),模拟自然界事物的某种声音,不能单独成句。如:砰滴答扑通咕咚丁丁当当 其他切分单位划分及标记代码4.2.1 习用语(i),一种相沿习用的定型短语。4.2.1.1 名词性习用语(in)。如:海市蜃楼井底之蛙蛛丝马迹4.2.1.2 动词性习用语(iv)。如:跑龙套打官腔吃老本与时俱进励精图治4.2.1.3 形容词性习用语(ia)。如:丰富多彩艰苦朴素光明正大4.2.1.4 连词性习用语(ic)。如: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4.2.2 缩略语(j),专有名词或常用语的简缩形式。4.2.2.1 名词性缩略语(jn)。如:人大五四奥运4.2.2.2 动词性缩略语(jv)。如:调研离退休4.2.2.3 形容词性缩略语(ja)。如:短平快高精尖4.2.3 前接成分(h),词根前面的附加构词成分。如:阿老初第4.2.4 后接成分(k),词根后面的附加构词成分。如:子儿头化们式性者4.2.5 语素字(g),汉字字符集中一般不单独使用的汉字。4.2.5.1 名词性语素字(gn)。如:民农材4.2.5.2 动词性语素字(gv)。如:抒究涤4.2.5.3 形容词性语素字(ga)。如:殊遥伟4.2.6 非语素字(x),汉字字符集中单独使用时不具有意义的汉字,如:垃琵蜘踌鸯蜻4.2.7 其他(w)4.2.7.1 标点符号(wp),如:,。、;!:“”……4.2.7.2 非汉字字符串(ws),如:officewindows4.2.7.3 其他未知的符号(wu)。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GF3007—2006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TheUniversalPhoneticSymbolSetinChina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通用音标符号分类、排序、命名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分类、排序和名称,给出了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的常用集和次常用集。本规范给出的各类音标符号适用于语言研究、语言调查、语言教学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出版印刷、信息处理等方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1)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2)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3)GB/T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ISO/IECGuide21,AdoptionofInternationalStandardsasregionalornationalstandards,MOD)4)ISO/IEC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3术语3.1国际音标(TheInternationalPhoneticAlphabet)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可以用来标记各种语言的符号。国际音标符号主要选用拉丁字母,为了能准确标音,也使用特制符号。3.2国际语音学会(InternationalPhoneticAssociation)国际语音学会(IPA)是世界知名的语言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886年。该学会制订和发布国际音标,主办语音研究的专业刊物《国际语音学会学报》,在世界语言学界有重要影响。3.3元音(Vowel)也称“母音”。与辅音相对的两大语音分类范畴之一。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发音通道没有出现阻塞或明显的摩擦。3.3.1圆唇元音(RoundedVowel)嘴唇拢圆时所发的元音。如[]、[]等。23.3.2非圆唇元音(UnroundedVowel)嘴唇展开呈扁平状时发的元音。如[]、[]等。3.3.3前元音(FrontVowel)舌位较前时发的元音。如[]、[]等。3.3.4后元音(BackVowel)舌位较后时发的元音。如[]、[]等。3.3.5央元音(CentralVowel)舌位不偏前不靠后、舌头自然置于口腔中央时发的元音。如[]、[]。3.3.6高元音(ClosedVowel)又称“闭元音”或“关元音”。发音时开口度最小的元音。如[]、[]等。3.3.7近高元音(Near-closedVowel)开口度稍低于高元音的元音。如[]、[]等。3.3.8低元音(OpenVowel)又称“开元音”。发音时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如[]、[]等。3.3.9近低元音(Near-openVowel)开口度稍高于低元音的元音。如[]、[]等。3.3.10中元音(MidVowel)开口度介于高元音和低元音之间的元音。如[]。3.3.11半高元音(Sub-closedVowel)又称“半闭元音”或“半关元音”。开口度介于高元音和中元音之间的元音。如[]、[]等。3.3.12半低元音(Sub-openVowel)又称“半开元音”。开口度介于中元音和低元音之间的元音。如[]、[]等。3.3.13舌尖元音(ApicalVowel)舌尖前部与硬颚形成非常狭窄的发音通道时发出的元音。如[]、[]等。3.3.14紧音(TenseVoice)又称“紧元音”、“紧嗓音”。指一种通过控制喉头和咽部的紧张度发出的音。紧音一般认为属元音,也有研究证明紧音属整个音节。紧音现在没有专用的符号,惯例是在听感近似的元音下加短横线来表示,如[]、[]等。3.4辅音(Consonant)也称“子音”,与元音相对的两大语音分类范畴之一。辅音发音时发音通道发生了阻塞或明显的摩擦。3.4.1清辅音(VoicelessConsonant)发音时声带没有振动的辅音。如[]、[]等。3.4.2浊辅音(VoicedConsonant)发音时声带发生振动的辅音。如[]、[]等。3.4.3塞音(PlosiveConsonant)又称“爆破音”、“破裂音”。发音器官先完全闭塞(成阻),形成压力(持阻)后再突然放开(除阻)形成的辅音。如[]、[]等。3.4.4擦音(FricativeConsonant)又称“摩擦音”。气流通过时形成明显摩擦噪音的辅音。如[]、[]等。3.4.5塞擦音(AffricateConsonant)发音器官先闭塞(成阻),除阻时形成摩擦的辅音。如[]、[]等。3.4.6送气(AspiratedConsonant)辅音除阻时有较强的气流。如[]、[]等。3.4.7不送气(UnaspiratedConsonant)辅音除阻时没有明显的气流。如[]、[]等。3.4.8清化(Devoiced)发浊辅音时声带没有振动。清化符是一个上加或下加的小圆圈,如[]、[]等。3.4.9浊化(Voiced)发清辅音时声带发生了振动。浊化符是一个下加的小尖角,如[]、[]等。3.4.10吸气音(Click)又称“搭嘴音”。指发音器官先完全闭塞(成阻),形成压力(持阻)后突然放开(除阻)向口腔内部吸气时形成的非肺部气流辅音。吸气音都是清辅音
/
本文档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电子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