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9-2020学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5)-精编教案

2019-10-06 1页 doc 24KB 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中国美

暂无简介

举报
2019-2020学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5)-精编教案平移与平行说教材:《平移与平行》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的有关知识后,来认识一组线之间的关系的第一课。在这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教材突破以往仅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平行线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学生画平行线也变得容易,有利于学生把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给学生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最大不同的是加强了操作活动,所以本课平行线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感知、体会平行线。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和实际的操作中认识平行线,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有趣的数学活动。平移是过程,平...
2019-2020学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5)-精编教案
平移与平行说教材:《平移与平行》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的有关知识后,来认识一组线之间的关系的第一课。在这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教材突破以往仅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平行线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学生画平行线也变得容易,有利于学生把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给学生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最大不同的是加强了操作活动,所以本课平行线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感知、体会平行线。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和实际的操作中认识平行线,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有趣的数学活动。平移是过程,平行是结果。让学生充分经历“具体、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学习过程,学习用整体认识的眼光来观察一组线,体会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相等的共同特征。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是否平行来判断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基于以上的,我们组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探究过程,认识平行线,学会借助工具画平行线。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教学重点: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平行线的概念,从直观上进行定义的描述,侧重放在学生能够意会,能够认识。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处理:1。主题图、练一练1处理,课本在主题图下抽象平行线,学生已有线的认识,已有一些实际生活例子。这节课安排在2铅笔平移后,结合练一练1,进行学生操作活动。这样组织,给学生提供了上下平移和斜的平移训练,丰富学生的感知,学生通过自己尝试,正确建立起两条直线的内在关系,又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2。对练一练2处理,主要是整个图形的平移,关键是找斜的一组平行线。这个练习还是强调平移得到平行,考虑到学生已有这样的认识,因此删除了这个练习。3。对学生处理:找立体图形中找平行线,从立体图形上寻找平行线比在平面上找平行线要困难得多,这里有从面上找的,比较容易,也有隐藏在面的对角线上的平行线,学生找这样的平行线就非常困难,而且学生不易理解。这个内容可以安排在数学实践活动课进行探究比较合适。因此本节课不利用这个实践活动。教学过程:1.认识“平行线”2.判断平行线3.折一折创造平行线4.找平行线、欣赏生活中的平行线、5.画平行线设计意图: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在教学达成1.精心预设,关注数学问题的动态发展为什么你移动的这么慢,而且这么小心?(认知的关键处)你觉得画平行线最应该注意什么地方?(问题的难点处)2.驾驭教材,关注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活动1:学生小棒移一移,体验平移过程。活动2:折一折创造平行线,拓宽、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不管是窄窄的,还是宽宽的,不管是斜的,还是正的。只要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相等,它们就是平行线。)活动3:欣赏生活中的平行线、找平行线。(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提升一个新高度,关注学生知识的动态生成。在棋盘中横着的都是互相平行的,竖着的也是,这两组斜的也是)3.感受数学,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渗透。移平行线、折平行线、画平行线、检验平行线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教师进行引导渗透,学生主动参与到有效学习的全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思想,努力做到学生有体验,有启发,有发展。 小学数学四年级
/
本文档为【2019-2020学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5)-精编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