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分析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分析

2021-12-07 2页 doc 621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T人

暂无简介

举报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分析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分析                  近来,不同的层面、论坛和会议越来越多地讨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或通过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接来建设自贸区的问题,这不仅吸引了相关国家的政治家、各领域的专家和媒体的注意,也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以及企业界和金融界的注意。俄罗斯是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动机,而上海合作组织的领导者实际上是中国,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与俄罗斯都在寻求建立统一经济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显著增强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和作...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分析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分析                  近来,不同的层面、论坛和会议越来越多地讨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或通过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接来建设自贸区的问题,这不仅吸引了相关国家的政治家、各领域的专家和媒体的注意,也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以及企业界和金融界的注意。俄罗斯是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动机,而上海合作组织的领导者实际上是中国,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与俄罗斯都在寻求建立统一经济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显著增强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和作用,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首先将加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新领袖的地位。由于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实力无法与俄罗斯相提并论,联盟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样,上海合作组织的前景也首先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什么建立统一自贸区的问题逐渐被列入首要计划,并成为欧亚大陆经贸关系发展中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呢?事实上,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问题或一个挑战,而成为当前经济形势的假设命题,是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历史上看,哈萨克斯坦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全球经济的三极中有两极位于该大陆两端,即以欧盟为代表的欧洲和以现代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过去五年,因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积累的债务问题,以及与俄罗斯开展“制裁战”等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的负面影响下,欧盟GDP略有下降,从2010年的16.95万亿美元降至2015年的16.23万亿美元;而中国尽管正在向拉动内需发展模式转换,但GDP仍显著上升,从2010年的6.04万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0.87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从2010年的9%提高到2015年的14.8%;而欧盟国家所占份额正相反,从2010年的25.8%降至2015年的22.1%。相比而言,美国份额依旧很高(2015年17.9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4.4%),保持了自己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我们设想的欧亚共同市场的规模巨大的两极也都加入了全球性贸易。2015年欧盟28个成员国各类商品的出口额为5.39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32.7%或近1/3);中国为2.27万亿美元(占13.8%);而美国明显低于前两者,为1.5万亿美元(占9.1%)。2015年欧盟28个成员国进口商品占世界进口总额的31.8%(5.32万亿美元);中国占10.1%(1.68万亿美元);而美国占13.8%(2.31万亿美元)。欧盟国家向其贸易区以外国家的商品出口和从其贸易区以外的商品进口分别是1.98万亿美元和1.91万亿美元,这就是说,其主要贸易是深度一体化的欧盟市场内部的相互贸易。因此,中国应算作世界出口的领先者,而世界进口的领先者则是美国。基于中国在出口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首先是在欧洲,为自己产品寻找新的销售市场是很自然的事了。因此,中国更加关注欧亚共同市场的形成,以便使中国商品自由进入欧盟市场,同时也寻求进入位于欧亚两洲之间的欧亚大陆国家的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国家追求扩大与欧盟国家经贸关系的背景下,自2014年开始的西方(包括欧盟)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地缘政治对立并进而演变成所谓的“制裁战”,导致俄罗斯从“向西看”转为“向东看”。如果这种对立持续下去甚至加强,会使人们对途经俄罗斯的国际运输走廊的前景产生怀疑,在发展与欧盟经贸关系问题上,俄罗斯与中国和其他寻求“丝绸之路”复兴的国家之间或许将会出现分歧。苏联解体24年后,在独联体框架内漫长而复杂的一体化进程中,后苏联空间建立了最先进的一体化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它由五个国家组成: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杂性和时常发生矛盾的原因很多,包括在观点、途径、速度和前景问题上的明显差异,但最重要的还是新成立国家力图加强各自在政治、经济和财政上的独立和保护自己的文化特性。应该指出的是,由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组成的中国的宏伟对外经济倡议——“一带一路”,旨在使中国与欧盟国家之间通过复兴“丝绸之路”来发展长期贸易和经济关系。在此情况下,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所建设的国际交通走廊能够促进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扩大古“丝绸之路”沿线所有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因而就具有特别重要的地区性意义。而地区内各国对于加入中国倡议筹建的新国际金融机构——2016年1月开始运作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与此关联。此外,在复兴“丝绸之路”框架内发展基础设施的计划,也可以由丝路基金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参与筹划和融资。2001年以“上海五国”为基础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大型国际组织。乌兹别克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后,2015年启动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该组织的程序。由此,上海合作组织汇集了八个国家的贸易和经济潜力,这些国家中包括了世界性大国如印度、中国和俄罗斯。此外,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表明,如果说在其初始阶段主要讨论的问题是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和裁减军事力量,那么在现阶段其主要讨论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该组织的三个基本合作方向:安全合作、经济合作和人文合作。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自贸区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使其成员国实现从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货币联盟的过渡,并在未来建立政治联盟。欧盟和欧亚经济联盟即是具体范例。在此,首先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叫作自贸区?自贸区是指愿意建立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的成员国的区域一体化形式,包括取消关税、收费和相互贸易方面的任何数量限制,国家之间的海关边境和海关管制仍然有效,每个成员国都能够独立与自贸区之外的第三国制定贸易。根据自贸区的这一定义可以立即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存在根本差异。上海合作组织在很大意义上已发展成一个政治组织,其主要讨论的问题首先是安全,经济合作实际上已退居第二位,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与上海合作组织不同,欧亚经济联盟作为一体化组织,以在独联体框架内签署的自贸区为基础,已从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过渡到经济联盟阶段。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并建立统一关税区,海关监管和海关机构转移到共同外部边界。但是,成员国相互贸易中的数量限制和例外仍然保留过渡期,这实际上阻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试想,如果将在2025年取消所有非关税壁垒和限制,那么现在暂时还不能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已经建成对商品、工作和服务的自由贸易,以及人员或劳动力自由流动无任何壁垒的统一市场。另外,比较分析表明,相比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国际组织。对此,一组重要指标以及三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同时加入这两个机构(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这一事实足以证明。例如,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近3300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的25%以上,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的16%。按人口数量来说,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人口近3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1.5%;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总人口为1.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5%。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在消费市场规模上存在差距,即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前景差距巨大。在欧亚经济联盟内,俄罗斯人口(1.44亿)占80%,加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人口共占93%。而在上海合作组织内,俄罗斯人口仅占4.7%,加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人口共占5.5%;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人口(87%)分布在中国和印度:中国人口为13.71亿(占44.5%),而印度人口为13.11亿(约占43%)。从本质上讲,世界上两个消费者数量巨大和快速增长的市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均靠近哈萨克斯坦边境,这为哈萨克斯坦发展国内商业、扩大对外经贸和投资合作提供了机会。如果我们从GDP方面对两个组织进行比较,这一决定经济发展规模的指标则显示出两个组织间的巨大差异。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GDP总量为14.8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20%),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GDP总量仅为1.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2%)。在欧亚经济联盟内部,俄罗斯作为联盟经济发展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其GDP总量为1.33万亿美元(占欧亚经济联盟GDP总量的84%),但在上海合作组织内却不如中国和印度(俄罗斯占上海合作组织GDP总量的9%),中国为10.87万亿美元(占73%),印度为2.07万亿美元(占14%)。比较不同国家和一体化组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均GDP。2015年全球人均GDP约为1万美元。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其他成员国中,只有哈萨克斯坦超过该指标,人均GDP为1.05万美元;而其他成员国的指标都低于平均水平:俄罗斯为9000美元、中国约为8000美元、白俄罗斯为5700美元、亚美尼亚为3500美元、乌兹别克斯坦为2000美元、印度和巴基斯坦为1500美元,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为1000美元。通常,经济学家更加重视的是另外一个指标——换算为国际元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2015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水平为1.54万国际元,上海合作组织中超过该水平的仅有哈萨克斯坦(2.43万国际元)和俄罗斯(2.38万国际元),紧随其后的是白俄罗斯(1.68万国际元)和中国(1.42万国际元),差距较大的是亚美尼亚(8700国际元)、乌兹别克斯坦(6100国际元)、印度(6000国际元),巴基斯坦(5300国际元)、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均为3300国际元)。因此,按照后两个指标,可以把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内的国家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中国;第二组包括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第二组国家可能需要大量国际援助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和发展自贸区的问题上,贸易指标,即出口和进口指标甚为重要。2015年,全球商品出口总额为16.5万亿美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出口总额近3万亿美元(占18%),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出口总额为4000亿美元(占2.5%)。这意味着,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比,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对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影响不大,贡献也较小,而且后者主要是大宗商品(石油、天然气、金属和谷物)的出口。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参考各国的经济规模,出口额最大的当然是中国,为2.3万亿美元,几乎占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出口额的77%;俄罗斯出口额为3.4亿美元,在欧亚经济联盟内居第一位,占联盟出口总额的82%,而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只占11.5%;印度出口额为2.67亿美元,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居第三位(占9%);哈萨克斯坦出口额为4600万美元,占欧亚经济联盟出口总额的11%,占上海合作组织出口总额的1.5%(见图1)。图12005~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商品出口额从图1可以看出,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都出现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商品出口减少。上海合作组织表现出比欧亚经济联盟更快和更强劲的增长,而欧亚经济联盟只是在2010年关税同盟成立之后出现过出口回升的趋势,但一年之后继续增长的势头减弱。2005~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三个领先国家中,尽管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商品出口额有所下降,但总体上升最快(增加2倍)(见图2);而俄罗斯出口额在2012年达到峰值5290亿美元后出现明显降低,2015年降至3400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全球对原料商品需求减少,国际油价和其他原价格下跌;而与此同时,印度商品出口额逐步提高,2015年是2005年的1.7倍,达到2670亿美元。图22005~2015年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商品出口额2015年,世界各国商品进口总额为16.7万亿美元。上海合作组织商品进口额近2.4万亿美元(占世界商品进口总额的14%);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进口额约3000亿美元(占世界商品进口总额的1.6%);上海合作组织中,进口额最大的是中国,为1.7万亿美元(占上合组织进口总额的71%);其次是印度,3920亿(占16.6%),俄罗斯为1940亿美元(占8.2%);哈萨克斯坦为300亿美元(占1.3%)。在欧亚经济联盟各国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进口总额为2280亿美元(占欧亚经济联盟进口总额的87%),只相当于印度的58.2%。2005~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从世界各国的进口总额明显高于欧亚经济联盟:2005年两个组织之间的差距仅为8150亿美元,但在2015年这个差距已经达到2.102万亿美元,或者说差距增加了近1.6倍(见图3)。与此同时,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商品进口总额达到2.364万亿美元,而欧亚经济联盟的进口总额为2620亿美元。2005~2015年,中国的商品进口量远远超过印度和身为欧亚经济联盟领导者的俄罗斯(见图4)。此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印度的进口商品量也比俄罗斯要大得多。2008年出现国际金融危机后,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在2009年的商品进口额均出现下降;进口再次下降发生在2015年,其原因为财政状况恶化、本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国内需求下降。当然,这需要对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范围内单个国家的情况进行具体研究。图32005~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商品进口额图42005~2015年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商品进口额因此,与上海合作组织这个政治性更强的组织相比,欧亚经济联盟就是一个典型的一体化组织,制定了自己的协议、规章和制度并对其不断修改和补充。作为一体化组织的欧亚经济联盟,其法律基础包括2011年10月签署并于2013年5月生效的《独联体自贸区协议》。该协议简化了签署国之间的经贸关系的法律基础,取代了调节自由贸易的一些多边协议和100多个双边协定。根据《独联体自贸区协议》条款,特别是自由贸易制度中的例外数量,2015年年初,进口例外实际上减少到两项(白糖、其他糖类),出口关税“冻结”在现有水平。《独联体自贸区协议》生效一年半之后,开始了关于分阶段取消例外的谈判。《独联体自贸区协议》取消了独联体自贸区各国相互贸易中以配额、许可证和其他非关税措施为形式的数量限制。《独联体自贸区协议》还规定不使用技术、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作为贸易壁垒。在区域一体化的初始阶段,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以《海关法典》为基础建立了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将这几个国家的单独关税区连成一个具有共同外部海关边境的统一关税区,并取消成员国内部边界之间的海关监管。一体化组织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在17项协定基础上形成的统一经济空间。在第三阶段,欧亚经济联盟以2014年5月在阿斯塔纳签署的《欧亚经济联盟条约》为基础,从2015年1月开始运行。应该指出的是,在现实中,欧亚经济联盟还没有完全成为拥有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共同市场的经济联盟,因为阻碍整个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如取消所有例外、非关税壁垒和限制,都被延迟到2025年。此外,在联盟框架内出现了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官僚机构,即超国家机构欧亚经济委员会,该机构拥有其自身的利益,这促使它追求扩大管理成员国的任务、职能和权力。分析表明,上海合作组织具有比欧亚经济联盟更可观的经济潜力和发展前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共同参与的自贸区建设方案有三个。第一个方案,由于欧亚经济联盟在分阶段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积累了经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可根据各自的准备情况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未来这两个组织可以合并。第二个方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形成自贸区,将该政治性组织变成一个新的一体化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将面临的问题是,在协调自己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的立场时,必须考虑在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两个组织框架内所承担的义务。第三个方案,仿照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在2015年5月签署的协议(2016年10月生效),欧亚经济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自贸区协议。该协议包含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与越南之间商品贸易关税自由化条款,协议签署国商品名录中的大部分商品进口关税降低或享受零关税,欧亚经济联盟和越南对一些较敏感的商品以例外或限制的方式进行关税保护。例如,根据协议,哈萨克斯坦商品可以免税或低关税进入越南市场;将继续征收现行关税的商品只占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出口至越南的商品的1%。 -全文完-
/
本文档为【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