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

2021-04-16 23页 doc 67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史料教学研究综述原载于2011年《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第四期摘要:史料教学是总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是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和适应高考的需要。本文对其以往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史料教学高考新课程改革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记忆性的活动因素大大超过思考性的活动因素,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既定的”史实和结论进行复述、记忆以至背诵。然而,这些“既定的”史实和结论是如何得出...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原载于2011年《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第四期摘要:史料教学是总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是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和适应的需要。本文对其以往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史料教学高考新课程改革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记忆性的活动因素大大超过思考性的活动因素,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既定的”史实和结论进行复述、记忆以至背诵。然而,这些“既定的”史实和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学生对这些史实和结论又是如何认识的,学生可不可以有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这样的问题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更无从谈起。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在其文章《理解历史》中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的实际情景及其发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2001年,国家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3年各科的课程颁布。在《历史课程标准》中,从教学目标、过程、手段和评价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新课程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来说,对史料的学习可以增加他们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对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而且以史料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学习问题在学生看来会更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特别是史料的运用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操作,提供具体的材料,有利于他们学科能力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这一要求,一线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的应用无疑是适应新课改,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的最好教学模式。(二)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时间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有系统的、诠释和研究。”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或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录或解释,而且客观历史不能重现,因此现在的人们要想了解历史就必须借助史料。史料“便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以往人类文化的痕迹”离开史料,人类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因此,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都非常重视史料。英国学者柯林伍德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和方法根本就在于解释证据”傅斯年主张“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论断,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胡适也说,历史学就是根据胡适也说,历史学家“全靠用最勤劳的功夫去搜求材料,用最精细的功夫去研究材料,用最谨严的方法去批评审查材料。”所以,历史课的学习必须借助史料,这是由历史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三)适应高考的需要自1989年的历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现“史料分析题”(后更名为“材料解释题”),而在20年的高考历史试卷当中,史料习题占有的比重不断增加,以全国卷Ι为例,2007年开始除了主观题是材料解析题外,所有的选择题“题干(11个)都是材料创设情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试题史料题无不占绝大部分。高考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考察与评估,又是对其学习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对史料理解和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史料教学,充分利用史料,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下高考的要求。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对高考试题史料的研究1989年的历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现“史料分析题”(后更名为“材料解释题”),当年的分值仅占全卷的5%,到1995年已发展到20%,后基本稳定在22%—24.7%。新课程改革后,材料题在全卷中的分值大大增加,以广东2007—2009年的高考卷为例,三年来高考卷的非选择题部分都是以史料题形式出现,共75分,尽管每年各小题的分值有所变动,但占全卷的50%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史料题型已成为历史高考试题命制的主要题型。关于高考史料分析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两方面:1.主要研究材料解析题的试题特点和解题方法。自1989年,我国的高考历史卷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史料分析题,该题型位于试卷的第四部分,两小题每小题两分共四分,60.下文引自魏源的《海国图志》:“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读后请回答:魏源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什么?61.阅读下列史料,扼要回答问题。“第19条,倘藏匿此奴于其家而后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7条,倘彼折自由民之骨,则应折其骨。..第199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要赔偿其买价之一半。”请回答:①上述规定出自什么文献?②是谁、在什么时候制定的?③上列文献反映的阶级实质是什么?此后,第四部分改为材料解析题,而且分数也增加到10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开始,选择题出现了以图片创设情境的试题。如当年选择题第三题,此后,材料解析题和材料创设情景的题分数不断增加,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大家对这方面也就越来越重视。出现了很多研究高考材料解析试题的文章。1989年5月30日,刘胜宜在《谈谈今年高考试题的新题型—“史料解析”》中,根据当年考生答题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考生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并提出希望中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改掉不求甚解死记硬背和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孙双武提出解答材料解析题应从审题和答题两方面入手,并提出审题时,要处理审题要处理好审材料、审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和审题问三个方面的关系。答题时要区别对待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和写作式材料解析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方式的不同。杨华在《规范指导适应高考—浅析提高材料解析题的解题的能力》从他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看,指出解题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懂材料,细心审题,以材料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包留兴以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7题为例,指出我们必须学会做材料解析题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审读设问;其次,审读相关材料;再次,联系教材;最后,从容作答.李春斌指出学生做材料解析题有两大“瓶颈”:一是不能充分准确理解材料,二是解题时不知从何处作答或如何作答。并就这两大“瓶颈”谈了突破的技巧。同时2003年出版的由周振波主编的《中学历史材料教学与研究》一书,针对高考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对中学历史材料及材料解析题所涉及的考试内容、能力要求、命题趋势、答题要领、解题方法等作了专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试题材料内容本身和在教学中该如何应对何成刚,沈为慧写的《史料缺陷与论从史出———以2009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7题为例》一文中对2009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7题中国近代史上的“教案”问题产生质疑,指出由于命题人对晚清教案的基本概貌并无全面介绍,对于所选取史料在揭示历史现象本质上的局限性没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导致命题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最后告诉我们,“论从史出”理念的教学实施,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施教者对于历史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历史认识,提供全面而客观的材料供学生分析。如果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是有缺陷的史料,那么,就不能保证学生“论从史出”的科学性。李蓉的《新高考史料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以2003—2009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作为研究对象,阐析高考历史史料题命制的思路:一、注重知识理解,凸显能力立意;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凸显情感价值观;三、关注新学术观,科学指导教学;四、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五、反映地方性。旨在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史料的重要性,指导更多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史料教学,发挥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王亚明的《用“历史”讲述历史—由2010年高考谈史料教学》文中指出高考命题材料分析题的原则:一、史料运用的基础性;二、史料选择的典型性;三、史料分析的开放性;四、史料教学的渗透性。赵玉洁,吴红英《这份“和约”是“一位团民”所拟的吗?———谈2010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7题所引史料的出处》通过论证指出该题的史料并非出自一位团民。(二)对教科书中史料的研究1.教科书中的史料特点"近年来,历史教学界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学习历史课,认识和掌握一些历史资料,学会一些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给予学生的历史材料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总的说是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零散到比较系统,由单一形式到多种形式。""就目前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看,在对史料的编排与运用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以引用史料为主要特征,另一种是以探究史料为主要特征。并指出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运用史料,涉及到教材类型、教科书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实际中,充分发掘和运用史料的功能和作用,合理、有效地编排、运用史料,将有助于全面落实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实现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进一步推进中学历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赵荣辉《浅谈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教学》教科书提供的材料,概括起来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图片材料三大类。对于不同形式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并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一、对于文字材料,应视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运用,以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二、对于表格材料,应引导学生透过表面枯燥的数据发掘其深层内涵,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对于数量众多的图片材料,教师应利用图片材料特别是漫画和插图的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2.教科书中引用史料出现的错误范德新,张艳飞,曹大梅等论证了人教版必修三18页“历史纵横”引用王阳明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史料错误,并提出运用史料应注意:1.注意史料的真实性2.注意史料的客观性3.注意剪裁史料的灵活性4.注意史料的多面性。刘国良的《参加“一战”的华工数字问题》指出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一课导入框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随后,中国派出50万人,奔赴欧洲战场,担负起军事工程、战地工程及后方服务等繁重的战勤任务。”作者通过查阅资料,指出战中出国赴欧的华工人数应为近20万人,与教材中所述的50万人,相去甚远。(三)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的应用1.总体把握和概述史料教学相关理论张静轩通过对黑龙江省龙江二中、辽宁省义县高中、北京市第十九中、北京市燕山石化中学、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中学、河南省温县一中、河南省沁阳市一中、江西省吉安白鹭洲中学、福建省集美中学、福建省侨荣职校等10所学校的60名历史教师和209名高二文科学生的调查得出: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在行动上重视史料的作用;他们所利用的史料基本上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字或图片史料;史料教学的形式主要是简单的课堂上文字史料的解读,对于课外各种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利用等活动很少涉及。这种教学现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从历史研究角度看,史料从内容方面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类。直接史料指会议记录、私人日记、各种文献和文告等。间接史料指各种史学专著、论文等。史料从其表现形式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文字史料泛指用文字记载的一切史料,包括各种文献著作和铭刻等;实物史料指各类遗迹和遗物;口碑史料指民歌、传说和录音等。这三类史料各有长处和短处,应扬长避短、综合运用。文字史料是最根本的史料,实物史料可以补充和印证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则能丰富和弥补史料在某些方面的缺陷。详尽地占有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条件,客观地分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必要保证。”包明达从史料教学法的必要性与意义;史料教学法的实施途径,两方面介绍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史料教学法,其中对于史料教学法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1.史料教学法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2.史料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师自我蜕变3.史料教学法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史料教学法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2.对史料教学法在历史课堂具体运用的研究许小红的《充分利用历史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先分析了这一课教科书提供的史料资源,然后通过1.自学内容,归纳要点;2.掌握方法,分析材料。3.问题,开启思路;4.回答准确,培养规范,四步来具体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方法。朱文琪以《开辟新航路》一课为例具体分析了史料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王昌成,沈为慧在人教版“五四运动”内容的复习教学设计中采用了“瞬间描述”与“感性复原”的方法,通过合适的材料呈现历史细节,引导学生知道“五四运动当天发生了什么”“随后又发生了什么”“六月又发生了什么”“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叶永广的《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应用—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谈起》以《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下简称《清》)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就史料的作用、应用方法及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史料的应用既是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延伸、加固和补充,同时也为理解和掌握教科书的知识提供了保障。此外,还有关于课堂史料教学引用史料应真实可靠的论述。(四)国外史料教学介绍我国学者还介绍和翻译了大量的国外史料教学的现状和实施方法,主要是英国和美国。20世纪50、60年代,英国的历史课也出现了“危机”。英国走的是坚持历史课程、深化历史教学改革的道路,都加强了对学生史料教学。1.英国史料教学叶小兵翻译的1990年出版,是英国历史协会出版的系列丛书的一种。其中论及蒂姆·洛马斯(Tim Lomas)所著《历史理解的教学与评价》(TeachingandAssossingHistoricalUnderstanding)一书中的(证据)一章关于英国史料教学问题的内容。文中介绍了史料的特点、学校教学中运用材料和证据时的向题和认识证据的一些教学方式。其中认识证据的一些教学方式包括:1.编写第二手的资料;2.分类;3.考虑错误与矛盾之处4.适当的史料;5.探查工作6.概述史料7.转述史料;8.质疑;9.推断作者;10.运用史料,十种方式。周孟玲《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研究成果》指出“学校里历史科的学习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得历史知识”(W·拉蒙特:《考试的作用与流弊》.《历史教授与学习的新向》,187年英文版。)历史知识既然是历史学家依靠史料研究与鉴别而获得的述说记录,那就应该让学童也根据一篇或多篇历史材料,原始的或第二手的,去解答问题,重建史实,判别史料内含的主观偏见成份。通过这些“做历史学家”的活动,可以锻练学生的怀疑精神,而考试则采用课外的史料去设计考题,以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病。陈新民的《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介绍了英国史料教学的基本思想;史料研习在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史料研习在教学中的要求;史料研习在历史考试中的要求.希望通过借鉴英国的经验,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研究史料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史料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陈新民又在《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列举了三种为学生提供史料教学的三种功能:1.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运用,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2.有效的学习总是积极的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3.运用原始资料和处理证据问题能给学生一种真实感,而这是第二手资料所难以做到的。2.美国史料教学2000年出版的DiscoveringtheAmericanPast:ALookattheEvidence(《发现美国的过去:从史料中进行探究》)一书,主要是从历史问题、背景知识、学习方法、材料、思考的问题和结论几个方面对学生就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学习进行引导,指导他们从史料出发来探究历史问题,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2004年,美国学者在UncoveringOurHistory:TeachingWithPrimarySources.(《史料教学下的历史揭密》)一书中,又为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认识史料,如何使用美国国会图书馆进行史料教学,并通过教师日志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史料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教学心得。显然,这本书为美国的师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史料知识和可操作性建议。此外,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对于史料教学中有关“历史的了解”(知识)和“历史性思考”(能力)也分别作有详细的阐释。“历史的了解”(HistoricalUnderstanding)规定的是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即所有学生应该具备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了解和认识,从美国史、世界史两大范围入手,包括对社会历史、政治历史、经济历史、科学与技术的历史、文化历史五个人类行动领域的了解。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介绍了由美国历史教育制定的美国中小学历史标准(NationalCenterforHistoryintheSchooles)提出培养历史思考能力的五项标准:历史时空观念、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和解释、历史研究能力、历史问题分析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并具体分析了其中的第三条、第四条美国历史教育重视史料教学的特点。李稚勇《美国学校历史课程改革论析》指出关注史料教学,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今已成为美国历史科的重要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教学中不仅运用传统的史料,而且扩大了材料的来源,更积极利用网络,这就把课堂教学与国家艺术博物馆、国会图书馆的收藏物联系起来,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教学,代表了美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往研究的不足:1、教学中使用史料脱离学生实际,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史料教学在课堂应用方面,老师往往引用大量史料,但史料的引用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引不起学生兴趣。叶永广的《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应用—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谈起》,朱文琪的《开辟新航路》,都在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但脱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很那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采用史料教学方法时引用的史料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2、缺乏具体操作的方法和长期规划。以往关于史料教学的研究一方面是从理论上介绍史料教学的方法、原则、功能等,另一方面或以某一课为例讲述史料教学的操作方法但这都不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系统长期的训练,缺乏可操作性。3、以往研究过多的都是关于史料教学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的应用,对史料教学第一步也就是最为关键点一步史料的搜集和选择很少关注。史料题的解析初探原载于2012年《中学历史教学》第3期中学史料教学的探究还反映在评价方面,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考试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新课改以后史料题已经渗透到中学历史的各级考试中,史料题不仅用于非选择题,也普遍用于选择题。史料题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用一段材料或一组相关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把许多原来看似分散、不相关的历史现象,以某种线索巧妙地组合一起,给学生一个新的思考空间和角度。史料题的广范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模式,所以对史料题的设计和解析进行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史料题是一种非常具有历史特色的试题,这种题型在运用材料方面打破了原来考试的范围,从而改变了教师囿于“教教材”的局面;同时由于史料的选择往往都是紧跟时事热点,所以在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方面又有其独特的作用,这也是在历史考试中史料试题比重不断加大的原因。一、史料题的特点一般说来一道史料题由史料、解析(问题)、提示语、引文出处四部分组成。该题型的特点主要是:(一)它体现了论从史出的原则。不论史料的类型是文字、图片、表格,还是史料出自史学著作、时事热点。其问题都是依据都史料提出的,答案也是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史料最大限度的提取信息、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如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第25题,考生要想回答对此题,必须在看懂地图的基础上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1]:一是政治学科有关货币的产生、演变及其原因方面的知识;二是秦统一全国与统一货币方面的历史知识;三是我国经济重心逐步由北向南转移的历史知识。(二)它特别强调“新”字和对知识的运用。我们知道,古今中外史料浩如烟海,为命题者提供了多种选择。这就使史料题素材来源广泛性和取材的隐蔽性,这也使试题具有无限性。但是“在命题范围上,注重在教材重点和社会现实问题上命题。体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来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当今社会中,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环境问题、人口剧增等,这样的内容能够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2]这就为突出一个“新”字提供了保障,即新材料,新情镜,新问题,而这个“新”字就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史料的了解和分析,锻炼考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第28、29、46题分别考察了“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太平天国爆发160周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等都紧扣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时政热点。(三)它体现了不同学科(历史与语文、政治等)间的互相渗透,融通,综合性强。历史学科是一门丰富多彩、综合程度很高的人文学科,它的这一特点反映在以史料题为题型的评价上则表现在史料选材和答案的综合性。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就非常强调不同学科的综合性,不仅在史料的选取上贴近社会热点话题(2008年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机),而且史料的选取上更加的多角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而且要求选择某一点进行评述。“这种综合性的内容考察,能使学生认识到,面对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用综合思维能力去思考和解决,而不是依靠单纯学科的思维能力来分析问题”[3]。二、史料题的解题策略知道史料题的一些特点之后,我们还必须对其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史料题一般有两种题型:史料选择题、史料解析题。根据史料的不同形式,史料题又可以分为文字型史料题、图像型史料题、表格型史料题等几种类型,当然也有的史料解析题包含以上几种类型。下面我们就史料选择题、史料解析题,两种题型进行分析。(一)史料选择题史料选择题是历史史料题的扩展与延伸。史料选择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题干没有史料,而是以不同史料作为选项,要求根据史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如2011年高考文综卷14题[4]。二是在选择题题干上引用史料,根据史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史料设置选项,此种题型较为常见。下面结合2011年新课标文综卷24题,分析一下史料选择题的方法,2011年新课标文综卷24题原题如下: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仰诸侯。崇周制西“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握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第一,读懂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读懂史料是做题的前提,如果是地图、漫画等图片史料,不仅要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还要注意题干中对图片的文字说明。对于图表史料,不仅要审清相关数据,还要通过数据的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分析变化的规律。对于文字史料,最为重要的是抓住史料的关键词语领会核心思想,把握史料的本质。以24题为例,它的关键词语是“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前面的叙述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董仲舒引用孔子赞扬西周的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寻找理论依据。读懂材料,抓住中心句是解题的第一步。第二,确定历史背景,分析相关史实。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还要分析史料的来源和作者的立场等,只有把史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思考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做出准确的判断。汉初以来,实行黄老而治,国家的各方面都有较大发展,但由于朝廷的无为放任,诸侯骄恣,豪强坐大,商业地主侵渔细民,割据势力业已形成;再加之四夷侵临,匈奴寇边……班固论当时形势曰:“汉兴六十余载,海内义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汉书·公孙弘传赞》)在升平的表面景象下,西汉社会实已潜藏着严重的危机。因此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第三,审清各选项,做出正确判断。最后,审清各个选项,有的选项表述错误或不符史实的首先排除,有的选项虽然符合事实但和题干没有关联也要排除。本题选项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只有中央集权才可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西周虽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但绝不是中央集权,所以A项排除。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握的集权意识,只有法家主张君主独揽大权,西周还没有这种思想,所以B项排除。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西周依据宗法制、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并依次分封,这样的制度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周王室对全国土地和人口的控制越来越弱,诸侯国不断强大的后果。所以排除该选项。最后,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西周宗法制本身就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的概念上。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起来,是西周制度造成的历史影响。(二)史料解析题史料解析题是一种要求学生从提供的文字、图表等史料中获取有关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对提取信息的分析、归纳、评价的主观题型,在现在的历史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我们就结合2011年高考文综卷(安徽省)35题,具体分析下做该题型的方法步骤。首先,审清设问。做史料解析题前一定要审清各个问题,注意问题中的要求,包括时间、空间、领域(如政治、经济、哲学等)、角度(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的限制。一般来说一段材料对应一个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做题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5题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征基础知识的掌握。问题(2)“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考察学生结合图表,分析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的思维能力。问题(3)“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分析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要求学生在了解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时政热点,分析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原因,最后对三则材料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整合,总结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如果考生再看材料前,先看懂这些设问的要求,一定会很好的回答这道题。其次,分析材料。分析材料指带着设问仔细阅读材料,浏览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立场等信息,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找出材料的核心内容以及各个材料之间的主线,并联想当前的热点,体会命题人的意图,将材料读懂读透。35题以马克思:“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的经典理论,引出材料,并点明了该题的主旨,并通过中国历史上古代、近代、现代现代三段关于农业生产工具的材料,考察学生宏观认识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材料三围绕“十二五”规划,关注农业现代化问题,从农业机械化的视角,回顾历史上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学生关注现实,理解“十二五”规划。考生只有读出材料的这些信息,才可以正确回答本题。最后,联系教材,认真作答。一般来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来源有三种形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其中后者最为常见,因此,在回答问题之前考生要注意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和所学的知识相联系,这样才能明确答题方向。在作答时要注意用历史学科用语、史论结合、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字迹工整。人教版必修二第一课,讲述的就是“发达的古代农业”,其中就有农业生产工具的叙述。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联系相关知识。三、史料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史论不结合,以论带史“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这也是初中、高中历史课标的共同要求,这还是试题设计的原则和追求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考试中有的试题不仅背离了这个目标,甚至还犯了它的对立面——“以论带史”的错误。以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46题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为例,从材料中根本得不出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相反多数学生根据材料得出的国民党的“训政”是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完善与发展,但是仅仅根据材料二根本看不出,南京国民政府施行的“训政”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这样一个在揭示问题本质上有缺陷的史料,无论怎么分析,都无助于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高考是属于高风险、高成本的选拔性考试,所以试题的信度与效度非常重要。考生只有根据命题者提供有缺陷的史料,得出命题者设定好的结论。如果考生不认同“南京国民政府施行的‘训政’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这一“参考答案的话”,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发关注,如果考生的回答和命题者的预设结论有出入,那么阅卷人是否会尊重学生的思考呢?(二)如何正确处理与教科书的关系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脱离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文本,大量采用新材料、设置新问题。[5]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新课标卷),直接取材于教科书的试题已经基本没有了,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新情境、新史料在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中基本找不到。高考正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加注重考生能力的考察和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可以说逐渐减弱对中学历史教材的依赖、合理的拓展和延伸教科书的知识已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不拘泥于教材”也是高考历史学科区别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原则。但是,“不拘于教材”并不是完全脱离教材,一方面,教科书所叙述的基本史实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过专家考证的正确结论;另一方面,能力的考察也需要在学习教科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可以掌握。所以,新课标下高考命题的原则应该是基于教科书、高于教科书。下面以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29题加以说明历史教科书与高考命题的关系现状,这道试题提供的材料都是教科书中不存在的新材料。选择题29题提供的是太平天国前期反孔后期尊孔的材料,问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尊孔到反孔的原因”,四个版本的教科书都没有不涉及反孔、尊孔的知识,但是,试题提供的材料只是一个引子,该题考察的是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理解和认识。其实,不论是高考试题所涉及的有关史实还是参考答案,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形的都应该与教科书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如何正确处理高考试题与高中教科书的契合点,是命题者和教科书编写者不断思考的问题。(三)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察虽然新课改以来,高考试题在摆脱过去以考察知识和结论的传统模式上不断做出探索,但还是无法做到根本改善,这也包括以材料创设情景的选择题和材料解题题。下面笔者仅就选择题加以说明。材料选择题,虽然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思维能力的考察,但由于选项是以“结论”的形式出现,而且有25%的猜对的几率,所以很难反映学生思维过程。而正是这思维过程,才能真正反映学生间的能力的差距。同时,高考选择题只可以选择一项,但人文社科不同于自然学科,人文社科允许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解释。同样,材料选择题也有多种解释,一是材料本身包含大量的信息,必然产生不同的解释;二是即使材料信息单一,不同的人也会有不一样的解释。如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17题。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该题的参考答案是B选项,这里就不在具体解释。但因为不知道作者是谁,是什么立场,所以从材料给出的信息看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可以理解为这幅画的作者认为义和团杀外国人是野蛮行为,外国人杀义和团是文明行为。作者为弘扬这种文明而做这幅画。基于此,可选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二是可以理解为漫画作者承认当时法国社会存在“杀人”的双重标准。基于此,D项也对。三是可以理解为漫画作者为殖民侵略做狡辩,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基于此,C项也对。之所以,参考答案给出的是B选项,命题者是希望考生记住教科书中关于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的结论。记忆基本史实和结论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如果不能准确记忆史实,谈理解、分析都是空话。但高考试题毕竟是选拔性考试,如果仅停留在单纯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那么高考的作用也受到了限制。同样,2011年高考文综上海卷的选择题的探索可以为我们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借鉴。其选择题的要求如下:以下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四)、多一个视角,多一个历史认识多一个视角是指高考试题中不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设问,都要考虑不同的观点,不可以偏概全。所选用的史料既要尊重客观事实,又要注意历史的探究性,这就需要命题者选用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史料,可以全面的反应历史事件,同时还要注意设问的选择性、答案的开放性以及评价的层次性等。这样的试题可以考察学生从一个历史事件或现象中发现不用的视角,知识的迁移能力、历史学习方法和运用能力的考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41题就是多角度考察历史的成功案例。41题选用的两段文字材料分别从两种观点的角度看待西方崛起,第一种是“欧洲中心论”,第二种是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题目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该题摆脱了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模式,只设一问“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鼓励考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的选择史料信息,有创见的回答问题。这样选择材料和设置问题说明,“历史学科不是简单的记住史实,历史结论是可以有争议的,在历史学习中需要争论,不能僵化地理解历史”[6]。41题在往年尝试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史料命题虽然经过这几年的探索越来越成熟,但是还有其不足,除以上四点应该思考外还应该注意史料引用的准确性、尽力避免“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倾向。同时,还应该科学安排试卷,如果试卷全是新是史料创设情境,虽然可以考察考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在有限、高度紧张的时间内需要考生既要理解材料、又要思考、组织答案,确实有些困难。高考作为大规模的选拔考试,需要从考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试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史料题会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变得越来越科学合理。
/
本文档为【史料教学研究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