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19-02-09 5页 doc 18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摘要 新中国65年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豪地说,新中国不但站稳了脚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且正在崛起,走向新的辉煌。铁的事实证明,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1]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要 新中国65年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豪地说,新中国不但站稳了脚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且正在崛起,走向新的辉煌。铁的事实证明,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 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长期受帝国主义掠夺 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一个享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 一个除台湾等岛屿外实现统一的国家。一个人民备受欺凌压迫的国家,变成一 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 走向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的国家。一个在世界上被人们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一 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和重视的国家。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为后来中 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社会制度,是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反映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研究一个社会,首要的是研究其制度。在当代,制度通常有三种含义: 一是宏观上的社会制度,二个中观上的制度体制,三是微观上的规章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确立了研究社会制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社会制度的实质是把人们在一定生成、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财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地位关系等问题规范化、秩序化、法律化,以明确个人、群体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活动范围、活动方式、活动。 胡锦涛在2011年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从社会制度和制度体制辩证统一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社会制度,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制度体制,即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即社会制度和制度体制自身的公共性、权威性和秩序性特点的外在表现,也是中国社会法治化的重要标志。 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是一个描述事物表层的经验性概念,而是一个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性概念。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把两种社会制度的表层现象简单加以类比的结果,而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创立新社会的要求不是建立在某种绝对真理或者道德理由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战后资本主义尽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它依然是一种对抗形式的社会生产过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更为错综复杂,有时还十分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机制只能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适应,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或减弱其强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其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某种新趋势。正是资本主义在当前的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的最后危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强大的优越性,尤其是在这几年全球经济萧条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的优越更加突出。 2008年9月份以来,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减缓。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同样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世界经济运行一波三折,在剧烈动荡中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从国际金融危机进程和暴露的问题,可以看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趋势。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萧条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是一枝独秀。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近10%,2008年以来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仍保持在9%以上,划出一道坚定的“上行线”。而此时美国的经济增速仅为2.5%。2011年,发达经济体经济仅增长 1.6%,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2%,中国经济增长9.2%。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发达国家增长 1.9%,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为 5.6%,中国的增速为8%;而到2013年,前三者的增速分别为3.9%、1.9%和5.9%,而中国的增速则为8.5%。而到2013年,前三者的增速分别为 3.9%、1.9%和 5.9%,而中国的增速则为 8.5%。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逆势中仍然如此稳定地增长,不外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相比,在抵御金融危机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仍然是代表了极少数人利益的畸形发展模式,其实质仍然是实现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可以说,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决定了这场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通过政府支持的企业如房利美、房地美等,给居民过度消费和金融产业的过度膨胀提供了不恰当的支撑,刺激经济实现了近期的和表面的繁荣。金融产业的无序发展、巨额的财政赤字以及近乎为零的居民储蓄率使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危机。这种潜在的危机被眼前的繁荣所遮盖,长期得不到重视,最终随着房地产产业信用链条的断裂而彻底爆发。 与此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高度强调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直重视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把全体人民的利益放在国家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执政理念的核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面临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3],所谓社会转型就是一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整体、全面的发展与变迁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影响社会全局的社会大变革大调整。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体制的转轨、阶层的分化、文化的多元化、国外势力的不断渗透及其他非政府政治性组织的影响,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应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 既然面临挑战,我们就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我们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加强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创新,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意识形态现代化,形成意识形态的普遍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五、参考文献 [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 卷( 上册)[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3]路爱林.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选择[J].求实, 2009,(7) .
/
本文档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