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2019-05-17 2页 doc 1MB 26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豆浆

暂无简介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期末检测(一)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 A.世袭制度 B.等级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2.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及答案2套 期末检测(一)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源头可追溯到(  ) A.世袭制度 B.等级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2.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当时政权的纽带 3.右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A.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B.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 C.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 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列强侵华签约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重庆被辟为通商口岸密切相关的是(  )    5.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颁布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6.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 A.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进步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7.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的出路 ④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右图是江苏画家刘元1938年创作的漫画,同年发表在《抗日漫画》第十期上,此画表达的宗旨是(  ) A.反映了敌强我弱的抗战形势 B.反映了国共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C.反映了中共抗日的游击战术 D.反映了日寇陷入中国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中 9.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10.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在浙江丽水地区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它建立的主要依据(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政协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12.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③《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13.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是“有权利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尼西阿斯说:“男人就是城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享有公民资格的多是雅典城邦的成年男子 B.男性公民,可以参与公民大会,拥有城邦权力 C.排斥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的民主权利 D.公民的出现表明政治上血缘关系开始取代地域成分 14.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罗马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15.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根本要求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它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17.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18.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19.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C.冷战局面开始出现 D.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20.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发展中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21题18分,22题18分,23题14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在本质上有何不同?(4分) (3)据材料三,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点。(6分) 22.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诗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诗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8分)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4分)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 材料二 第二条……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据材料二指出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是怎样的?(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很多权力中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4)材料三、四中,反映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答案 1.C [“拜高堂”,体现了“敬祖”,故是宗法制。] 2.D 3.B [秦朝废除了分封制。] 4.C 5.D [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这正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 6.A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进步,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C 8.D 9.A [从材料中“行程两万”可判断是在长征途中的事,从“挽国邦”进而可判断是遵义会议。] 10.D 11.D 12.D 13.D 14.C [《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的范畴。] 15.A 16.C 17.B 18.A 19.D 20.D 21.(1)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互为补充;皇权独尊。 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影响深远。 (2)共性:中央(政府)机构间的权力互相制约与监督。 不同:唐三省六部制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美国三权分立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异同点:①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异: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 国家元首: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实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 22.(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 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3)原因:“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 (4)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23.(1)1949年。 措施:1955年,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 (2)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西欧、日本崛起;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4)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期末检测(二)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D.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2.史载:“军国大计……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一现象开始于(  ) A.秦朝 B.清朝 C.明朝 D.唐朝 3.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是(  ) 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 B.片名与剧情不符 C.当时已经废除了“宰相” D.剧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 4.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相对较高 ②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这种观点(  ) 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 6.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8.下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这场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史册。这场运动应当是指(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9.某导游要向游客介绍有关遵义会议的,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他可以选择(  ) 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取消了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④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下列句子皆选自毛泽东的诗词,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事件,如果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国庆一周年时写的)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11.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 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1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北伐 13.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4.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这说明当时(  ) ①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②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④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下列关于抗战胜利意义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 A.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是(  ) ①法国启蒙思想 ②德意志古典哲学 ③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下列表述不属于《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是(  ) A.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B.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8.以下是某班同学在学完巴黎公社之后的学习交流,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②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发动群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19.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0.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它们采用了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进行角逐,形成了冷战的局面。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建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21题20分,22题16分,23题14分,共50分) 21.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读下面三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图二、图三所示的朝代在地方上分别实行什么制度?与图一相比,为什么说图二的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8分) (2)我们今天的山东省在图一和图三所实行的制度中分别归属哪里管辖?简述图三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8分) (3)从图一至图三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命历程中哪对基本矛盾?(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法院的组织与权限。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的司法解释权。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17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哪些政治文献?(4分) (2)材料一所体现的原则是什么?材料二的颁布对本国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3)从材料三和材料四可以看出,二者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形成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对你有何启示?(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6月28日)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多边外交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50年代初步亮相国际舞台,艰难打开局面;70年代出现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了朝核、伊朗核、缅甸、伊拉克、阿富汗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为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各种多边外交平台坚持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谈判与制定,努力维护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切身利益;积极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务实合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2分) (2)材料二中的“某些原则”可以概括为什么原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5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在50年代和70年代外交的成就。(4分) (4)依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3分) 答案 1.B 2.B 3.C [明朝时期就已经废除了丞相。] 4.D 5.A [这场战争是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通商是其目的之一。] 6.D 7.A 8.C 9.B 10.C 11.B 12.C 13.D 14.B 15.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 16.D 17.B 18.C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没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故②④错误。] 19.D [A、B是二月革命的结果;C项是要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才能实现的。] 20.B 21.(1)图一是分封制,图二是郡县制,图三是行省制。因为郡县制中郡和县的最高长官郡守和县令、县长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而且不能世袭。 (2)齐国和鲁国;由中央直接管理。作用和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具有重要意义。 (3)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22.(1)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三:英国《权利法案》;材料四:《德意志帝国宪法》。 (2)原则:“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作用: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不同:英国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议会受制于皇帝。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 (4)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3.(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50年代: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4)积极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努力维护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利益;积极推进区域组织合作。
/
本文档为【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