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变速箱厂)

2019-02-21 31页 doc 467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变速箱厂)目  录 一、设计产品名称…………………………………………………………………1 二、原始给定条件…………………………………………………………………1 (一)变速箱的结构及有关参数……………………………………………1 (二)作业单位划分…………………………………………………………3 (三)生产工艺过程…………………………………………………………3 三、产品——产量分析……………………………………………………………5 四、产品工艺过程分析……………………………………………………………5 (一)计算物流量…………………………………...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变速箱厂)
目  录 一、设计产品名称…………………………………………………………………1 二、原始给定条件…………………………………………………………………1 (一)变速箱的结构及有关参数……………………………………………1 (二)作业单位划分…………………………………………………………3 (三)生产工艺过程…………………………………………………………3 三、产品——产量……………………………………………………………5 四、产品工艺过程分析……………………………………………………………5 (一)计算物流量……………………………………………………………5 (二)绘制各零件的工艺过程图……………………………………………6 (三)绘制产品总工艺过程图………………………………………………7 (四)绘制产品初始工艺过程……………………………………………9 (五)绘制产品较佳工艺过程表……………………………………………10 五、物流分析………………………………………………………………………11 (一)绘制从至表……………………………………………………………11 (二)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11 (三)划分物流强度等级……………………………………………………12 (四)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13 六、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13 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14 八、工厂总平面布置………………………………………………………………18 (一)综合接近程度…………………………………………………………18 (二)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18 (三)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19 (四)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调整…………………………………………20 九、的评价与选择……………………………………………………………20 十、参考文献………………………………………………………………………21 一、 设计产品名称 变速箱厂总平面设计 二、 原始给定条件 公司有地16000(m2),厂区南北为200m,东西宽80m,该厂预计需要工人300人,计划建成年产100000套变速箱的生产厂。 (一)变速箱的结构及有关参数 变速箱由39个零件构成,装配图见图2—30所示。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2—40中。 图2—30变速器装配图 表2—40零件明细表 工厂名称: 变速箱厂 产品名称 变速箱 产品代号 110 计划年产量 100000 序号 零件名称 零件代号 自制 外购 材料 总计划需求量 零件图号 形状 单件重量/kg 39 垫圈     √ 65Mn 200000     0.004 38 螺母     √ Q235 200000     0.011 37 螺栓     √ Q235 300000     0.032 36 销     √ 35 200000     0.022 35 防松垫片     √ Q215 100000     0.010 34 轴端盖圆     √ Q235 100000     0.050 33 螺栓     √ Q235 200000     0.020 32 通气器     √ Q235 100000     0.030 31 视孔盖     √ Q215 100000     0.050 30 垫片     √ 橡胶纸 100000     0.004 29 机盖   √   HT200 100000     2.500 28 垫圈     √ 65Mn 600000     0.006 27 螺母     √ Q235 600000     0.016 26 螺栓     √ Q235 600000     0.103 25 机座   √   HT200 100000     3.000 24 轴承     √   200000     0.450 23 挡油圈     √ Q215 200000     0.004 22 毡封油圈     √ 羊毛毡 100000     0.004 21 键     √ Q275 100000     0.080 20 定距环     √ Q235 100000     0.090 19 密封盖     √ Q235 100000     0.050 18 可穿透端盖     √ HT150 100000     0.040 17 调整垫片     √ 08F 200000     0.004 16 螺塞     √ Q235 100000     0.032 15 垫片     √ 橡胶纸 100000     0.004 14 游标尺     √   100000     0.050 13 大齿轮   √   40 100000     1.000 12 键     √ Q275 100000     0.080 11 轴   √   Q275 100000     0.800 10 轴承     √   200000     0.450 9 螺栓     √ Q235 2400000     0.025 8 端盖   √   HT200 100000     0.050 7 毡封油圈     √ 羊毛毡 100000     0.004 6 齿轮轴   √   Q275 100000     1.400 5 键     √ Q275 100000     0.040 4 螺栓     √ Q235 1200000     0.014 3 密封盖     √ Q235 100000     0.020 2 可穿透端盖     √ HT200 100000     0.040 1 调整垫片     √ 08F 200000     0.010                     (二)作业单位划分 根据变速箱的结构及工艺特点,设立如表2—41所示11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等各项生产任务。 表2—41作业单位建筑汇总表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用途 建筑面积/(m x m) 备注 1 原材料库 储存钢材、铸锭 20 x 30 露天 2 铸造车间 铸造 12 x 24   3 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 12 x 12   4 机加工车间 车、铣、钻 12 x 36   5 精密车间 精镗、磨削 12 x 36   6 件、半成品库 储存外购件、半成品 12 x 24   7 组装车间 组装变速器 12 x 36   8 锻造车间 锻造 12 x 24   9 成品库 成品储存 12 x 12   10 办公、服务楼 办公室、食堂等 80 x 60   11 设备维修车间 机床维修 12 x 24             (三)生产工艺过程 变速箱的零件较多,但是大多数零件为标准件。假定标准件采用外购,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件的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测试、成品存储等阶段。 1、零件的制作与外购 制作的零件如表2—42~表2—47,表中的利用率为加工后产品 与加工前的比率。 表2—42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质量/kg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质量 机盖 29 HT200 2.500 10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铸造车间 铸造 80 3 机加工车间 粗铣,镗,钻 80 4 精密车间 精铣,镗 98 5 半成品库 暂存                 表2—43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质量/kg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质量 机座 25 HT200 3.000 10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铸造车间 铸造 80 3 机加工车间 粗铣,镗,钻 80 4 精密车间 精铣,镗 98 5 半成品库 暂存                 表2—44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质量/kg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质量 大齿轮 13 40 1.000 100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铸造车间 锻造 80 3 机加工车间 粗铣,插齿,钻 80 4 热处理车间 渗碳淬火   5 机加工车间 磨 98 6 半成品库 暂存                 表2—45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质量/kg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质量 轴 11 Q275 0.800 100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粗车,磨,铣 80 3 精密车间 精车 95 4 热处理车间 渗碳淬火   5 机加工车间 磨 98 6 半成品库 暂存                 表2—46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质量/kg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质量 齿轮轴 6 Q275 1.400 100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粗车,磨,铣 80 3 精密车间 精车 95 4 热处理车间 渗碳淬火   5 机加工车间 磨 98 6 半成品库 暂存                 表2—47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质量/kg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质量 端盖 8 HT200 0.050 100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铸造车间 铸造 60 3 机加工车间 精车 80               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 生产出的零件加工完经过各车间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外购件与标准件均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 所有零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 4、性能测试 所有成品都在车间进行性能测试,不合格的就在组装车间进行修复,合格后送入成品库,即不考虑成品组装不了的情况。 5、成品存储 所有合格变速箱均存放在成品库等待出厂。 三、 产品——产量分析 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及每种产品产量的高低,决定了工厂的生产类型,进而影响着工厂设备的布置形式。根据以上已知条件可知,待布置设计的变速箱厂的产品品种单一,产量较大,其年产量为100000套,属于大批量生产,适合于按产品原则布置,宜采用流水线的组织形式。 四、 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一) 计算物流量 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种加工阶段以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各工序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并根据全年生产量计算全年物流量。具体过程如表2—48所示: 表2—48 各零件物流量计算 产品名称 毛重/kg 废料/kg 铸造废料 机加工废料 精加工废料 全年总质量 机 盖 2.5/(0.8*0.8*0.98) =3.986 3.986*0.2 =0.797 3.986*0.8*0.2=0.638 3.986*0.8*0.8*0.02 =0.051 1.486*100000 =148600 机 座 3/(0.8*0.8*0.98) =4.783 4.783*0.2 =0.957 4.783*0.8*0.2=0.765 4.783*0.8*0.8*0.02 =0.061 1.783*100000 =178300 大齿轮 1/(0.8*0.8*0.98) = 1.594 1.594*0.2 =0.319 (锻造废料) 1.594*0.8*0.2+1.594* 0.8*0.8*0.2=0.275   0.594*100000 =59400 轴 0.8/(0.8*0.95*0.98) =1.074   1.074*0.2+1.074*0.8* 0.95*0.02=0.231 1.074*0.8*0.05 =0.043 0.274*100000 =27400 齿轮轴 1.4/(0.8*0.95*0.98) =1.880   1.880*0.2+1.880*0.8* 0.950*0.02=0.405 1.800*0.8*0.05 =0.075 0.480*100000 =48000 端 盖 0.05/(0.6*0.8) = 0.104 0.104*0.4 =0.0416 0.104*0.6*0.2 =0.0125   0.0541*100000 =5410             (二) 绘制各零件的工艺过程图 根据各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与物流量,绘制各零件的工艺过程如图2—31~2—36所示。图中序号分别是:1—原材料库,2—铸造车间,,3—热处理车间,4—机加工车间,5—精密车间,6—半成品库,8—锻造车间。 (三)  绘制产品总工艺过程图 变速箱总的生产过程可分为零件加工阶段——总装阶段——性能试验阶段,所有零件、组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将变速箱所有工艺过程汇总到图2—37。 变速箱装配顺序: 25→14、15、16→6→5、23、24→11→13→10、12、20、21→29→36→8→9→1、2、3、4、5、7→17、18、19、20、22→26、27、28→37、38、39→30、31、32→33、34、35 图2—37  变速箱总工艺过程图(单位:kg)  (四) 绘制产品初始工艺过程表 为了研究各零件、组件生产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总工艺过程图中的产品按照物流强度大小顺序,由左到右排列于产品工艺过程表中,即最左边的产品物流强度最大,由左到右物流强度逐渐递减,这样得到变速箱初始工艺过程表如图2—38所示。 图2—38  初始产品工艺过程 工序 机座 机盖 大齿轮 齿轮轴 轴 端盖 序号 名称 流程 Djk 流程 Djk 流程 Djk 流程 Djk 流程 Djk 流程 Djk 1 2 8 4 3 5 6 原材料 铸造 锻造 机加工 热处理 精加工 半成品 ① ② ③ ④ ⑤ 2 1 1 2 ① ② ③ ④ ⑤ 2 1 1 2 ① ② ③ ⑤ ④ ⑥ 1 2 2 -1 1 ① ② ⑤ ④ ③ ⑥ 1 -1 1 -1 1 ① ② ⑤ ④ ③ ⑥ 1 -1 1 -1 1 ① ② ③ ④ 2 1 1 2245300 1871200 616400 192600 110100 32040 W 5067640                             (五) 绘制产品较佳工艺过程表 由初始产品工艺过程图2—38可知,按照现行的工艺顺序,存在物流倒流的情况,为了使物流强度达到最大,可对某些作业单位的顺序进行交换。经计算发现交换作业单位3和4,可使顺流强度达到最大。通过交换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较佳产品工艺过程如图2—39所示。 图2—39 较佳产品工艺过程 工序 机座 机盖 大齿轮 齿轮轴 轴 端盖 序号 名称 流程 Djk 流程 Djk 流程 Djk 流程 Djk 流程 Djk 流程 Djk 1 2 8 3 4 5 6 原材料 铸造 锻造 热处理 机加工 精加工 半成品 ① ② ③ ④ ⑤ 2 1 2 2 ① ② ③ ④ ⑤ 2 1 2 2 ① ② ④ ③ ⑤ ⑥ 1 1 -1 2 1 ① ④ ② ⑤ ③ ⑥ 1 -2 2 2 1 ① ④ ② ⑤ ③ ⑥ 1 -2 2 2 1 ① ② ③ ④ 2 1 1 2551400 2126300 488900 628800 359200 32040 W 6186640                             五、 物流分析 (一) 绘制从至表 根据变速箱较佳工艺过程图(图2—39),绘制出变速箱工艺过程物流从至表,如表2—49所示。 表2—49  变速箱加工工艺从至表    (单位:t ) 至 从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原材料库 铸造车间 热处理车间 机加工车间 精密车间 半成品库 组装车间 锻造车间 成品库 1 原材料库   887.3   295.4       159.4   1342.1 2 铸造车间     707.74           707.74 3 热处理车间   326.5           326.5 4 机加工车间 127.5   797.5 325       1250 5 精密车间 236.3     550       786.3 6 半成品库         1312.2     1312.2 7 组装车间             1312.2 1312.2 8 锻造车间     127.5         127.5 9 成品库                 合计   887.3 363.8 1329.64 925 875 1312.2 159.4 1312.2 7104.54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二) 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 根据产品的工艺过程和物流从至表,统计各单位之间的物流强度,并将物流强度汇总到物流强度汇总表2—50之中。 表2—50 物流强度汇总表 序号 作业单位对(路线) 物流强度/t   序号 作业单位对(路线) 物流强度/t 1 1——2 887.3 8 4——6 325 2 1——4 295.4 9 5——3 236.3 3 1——8 159.4 10 5——6 550 4 2——4 707.74 11 6——7 1312.2 5 3——4 326.5 12 7——9 1312.2 6 4——3 127.5 13 8——5 127.5 7 4——5 797.5                     (三) 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将各作业单位对的物流强度大小排序,自大到小填入物流强度分析表中,根据物流强度分布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针对变速箱的工艺过程图,利用表2—50中统计的物流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绘制物流强度分析表2—51。表2—51中未出现的作业单位之间不存在固定物流,因此,物流强度为U级。 表2—51 物流强度分析表 序号 作业单位对(路线) 物流强度(单位:t)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物流强度等级 1 6—7 A 2 7—9   A 3 1—2   E 4 4—5   E 5 2—4   E 6 5—6   I 7 3—4   I 8 4—6   I 9 1—4   O 10 5—3   O 11 1—8   O 12 8—5   O         (四) 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根据以上分析,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如图2—40所示。 图2—40 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六、 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针对变速箱生产特点,制定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理由如表2—52所示。根据表2—53制定变速箱“基准相互关系”(见表2—53),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如图2—41所示。 表2—52 变速箱各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理由 编号 理由   编号 理由 1 工作流程的连续性 5 安全及污染 2 生产服务 6 振动、噪声、烟尘 3 物料搬运 7 人员联系 4 管理方面 8 信息传递           表2—53 基准相互关系 字母 一对作业单位 密切程度理由 A 组装车间与成品库 半成品库与组装车间 搬运物料的数量、次数以及类似的搬运问题及工作流程的连续性 E 机加工与精密车间 原材料与铸造车间 铸造与机加工车间 维修和精密车间 设备维修和组装车间 搬运物料的数量和形式 不可损坏没有包装的物品 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 I 精密和半成品库 热处理和机加工车间 机加工车间和半成品库 办公楼和原材料、半成品库 维修设备和其他金属加工车间 搬运物料的数量和频数以及类似的搬运 运送方便、管理方便 问题服务的频繁程度 O 办公楼与设备维修车间、原材料库与锻造 办公楼与其他加工车间 联系频繁程度 管理方便 U 设备维修与原材料库、半成品、成品库 原材料库与半成品 接触不多、不常联系 联系密切程度不大 X 办公楼、服务楼与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车间与精密车间 铸造车间与精密车间 锻造车间与精密车间 灰尘、噪声、振动、异味、烟尘       图2—41 作业单位非物流相关图 七、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从图2—40和2—41可知,变速箱厂作业单位物流相关与非物流相互关系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需要将两表合并后再进行分析判断。其合并过程如下: 1. 选取加权值 加权值大小反映工厂布置时考虑的侧重点,对于变速箱来说,物流因素(m)影响并不明显大于其他非物流因素(n)的影响,因此,取加权值m:n=1:1。 2. 综合相互关系的计算 根据该厂各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与非物流关系等级的高低进行量化,并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如表2—54所示。 当作业单位数目为11时,总作业单位数目对数为: P=11(11-1)/2=55 式中,P为作业单位对数。 因此,表2—54将有55个作业单位对,即55个相互关系。 表2—54 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 作业单位对 关系密切 综合关系 物流关系 加权值:1 非物流关系 加权值:1 分数 等级 分数 等级 分数 等级 1——2 3 E 3 E 6 E 1——3 0 U 0 U 0 U 1——4 1 O 1 O 2 O 1——5 0 U 0 U 0 U 1——6 0 U 0 U 0 U 1——7 0 U 0 U 0 U 1——8 1 O 1 O 2 O 1——9 0 U 0 U 0 U 1——10 0 U 2 I 2 O 1——11 0 U 0 U 0 U 2——3 0 U 0 U 0 U 2——4 3 E 3 E 6 E 2——5 0 U -1 X -1 X 2——6 0 U 0 U 0 U 2——7 0 U 0 U 0 U 2——8 0 U 0 U 0 U 2——9 0 U 0 U 0 U 2——10 0 U -1 X -1 X 2——11 0 U 2 I 2 O 3——4 2 I 2 I 4 I 3——5 1 0 -1 X 0 U 3——6 0 U 0 U 0 U 3——7 0 U 0 U 0 U 3——8 0 U 0 U 0 U 3——9 0 U 0 U 0 U 3——10 0 U -1 X -1 X 3——11 0 U 2 I 2 O 4——5 3 E 3 E 6 E 4——6 2 I 2 I 4 I 4——7 0 U 1 0 1 U 4——8 0 U 0 U 0 U 4——9 0 U 0 U 0 U 4——10 0 U 1 O 1 U 4——11 0 U 2 I 2 O 5——6 2 I 2 I 4 I 5——7 0 U 0 U 0 U 5——8 1 O -1 X 0 U 5——9 0 U 0 U 0 U 5——10 0 U 1 O 1 U 5——11 0 U 3 E 3 I 6——7 4 A 4 A 8 A 6——8 0 U 0 U 0 U 6——9 0 U 0 U 0 U 6——10 0 U 2 I 2 O 6——11 0 U 0 U 0 U 7——8 0 U 0 U 0 U 7——9 4 A 4 A 8 A 7——10 0 U 1 O 1 U 7——11 0 U 3 E 3 I 8——9 0 U 0 U 0 U 8——10 0 U 0 U 0 U 8——11 0 U 2 I 2 O 9——10 0 U 1 O 1 U 9——11 0 U 0 U 0 U 10——11 0 U 1 O 1 U               3、划分关系密级 在表2—54中,综合关系分数取值范围为-1~8,按分数排列得出各分数段所占比例如表2—55所示。在此基础上与表2—56中推荐的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程度划分比例进行对比,若各等级相差太大,则需要对表2—54中作业单位对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做适当的调整,使各等级比例与表2—56中推荐的比例尽量接近。 表2—55  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等级划分 总分 关系密级 作业单位对数 百分比(%) 8 A 2 3.6 5~6 E 3 5.5 3~4 I 5 9.1 2 O 8 14.5 0~1 U 34 61.8 -1 X 3 5.5         表2—56综合相互关系密级与划分比例 关系密级 关系密级 作业单位对数比例(%) 绝对必要靠近 A 1~3 特别重要靠近 E 2~5 重要 I 3~8 一般 O 5~15 不重要 U 20~85 不希望靠近 X 0~10       4、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将表2—54中的综合相互关系总分转化为关系密级等级,绘制成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如图2—42所示。 图2—42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 八、 工厂总平面布置 (一) 综合接近程度 由于变速箱厂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数目较多,为绘图方便,先计算各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如表2—57所示。综合接近程度分数越高,说明该作业单位越应该靠近布置图中心;分数越低,说明该作业单位应该远离布置图的中心,最好处于布置图的边缘。因此,布置设计应该按综合接近程度分数高低顺序进行,即按综合接近程度分数高低顺序来布置作业单位顺序。 表2—57  综合接近程度排序图 作业单位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E/3 U/ O/1 U/ U/ U/ O/1 U/ O/1 U/ 2 E/3   U/ E/3 X/-1 U/ U/ U/ U/ X/-1 0/1 3 U/ U/   I/2 U/ U/ U/ U/ U/ X/-1 0/1 4 O/1 E/3 I/2   E/3 I/2 U/ U/ U/ U/ 0/1 5 U/ X/-1 U/ E/3   I/2 U/ U/ U/ U/ I/2 6 U/ U/ U/ I/2 I/2   A/4 U/ U/ O/1 U/ 7 U/ U/ U/ U/ U/ A/4   U/ A/4 U/ I/2 8 O/1 U/ U/ U/ U/ U/ U/   U/ U/ O/1 9 U/ U/ U/ U/ U/ U/ A/4 U/   U/ U/ 10 O/1 X/-1 X/-1 U/ U/ O/1 U/ U/ U/   U/ 11 U/ 0/1 0/1 O/1 I/2 U/ I/2 O/1 U/ U/   综合接近程度 6 5 2 12 6 9 10 2 4 0 8 排序 5 7 9 1 6 3 2 10 8 11 4                         根据表2—57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得各作业单位布置顺序依次为:④机加工车间  ⑦组装车间  ⑥标准件、半成品库  ?设备维修车间  ①原材料库  ⑤精密车间  ②铸造车间  ⑨成品库  ③热处理车间  ⑧锻造车间  ⑩办公、服务楼。 (二)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在绘制作业单位位置关系图时,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表2—58所示的连线类型来表示。为了绘图简便,用“○”内标注号码来表示作业单位,而不严格地区分作业单位性质。 表2—58 关系密级表示法 符号 系数值 线条数 密切程度等级 A 4 //// 绝对必要 E 3 /// 特别重要 I 2 // 重要 O 1 / 一般 U 0   不重要 X -1 --------- 不希望         变速箱厂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如图2—43所示。 图2—43  变速箱厂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三)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选取绘图比例1:1000,绘制单位为mm,变速箱厂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如图2—44所示。 图2—44  变速箱厂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四)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调整 根据变速箱的特点,考虑相关规定以及各方面的限制条件,得到变速箱平面布置方案如图2—45、图2—46和图2—47所示。 九、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运用加权因素法对变速箱厂进行评价,其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如表2—59所示。 表2—59 加权因素评价表 方案 评价因素 A B C 相对重要性 等级 得分 等级 得分 等级 得分 物流效率与方便性 E 3 E 3 A 4 10 空间利用率 I 2 E 3 I 2 8 辅助部门的综合效率 I 2 I 2 I 2 9 工作环境安全与舒适性 I 2 E 2 I 2 5 管理的方便性 I 2 I 2 E 3 8 布置方案的可扩展性 E 3 E 3 I 2 7 产品质量 I 2 I 2 I 2 7 外观 I 2 I 2 I 2 4 环境保护 I 2 I 2 I 2 6 其他相关因素 I 2 I 2 I 2 3 综合得分Tj 151 159 162   综合排序 3 2 1                   由综合排序可选出C方案为最佳方案,因此选择C方案为变速箱厂的总体布置方案。 一十、 参考文献 【1】杨育.《设施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 【2】蒋祖华.《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3】郭伏.《基础工业工程》.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3
/
本文档为【设施规划课程设计(变速箱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