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英语学科课程开发和教材分析考试笔记

2019-01-18 24页 doc 1MB 2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英语学科课程开发和教材分析考试笔记 英语学科课程开发和教材分析 Englis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oursebook Analysis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在学习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之后的后继发展方向类课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课程的含义、理论流派、课程类型和结构;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模式;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结构;全面剖析了英语课程标准,教材分析的方法和主要内容以及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这些内容的细致论述,为学习者更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恰当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方向、也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路...
英语学科课程开发和教材分析考试笔记
英语学科课程开发和教材分析 Englis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oursebook Analysis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在学习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之后的后继发展方向类课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课程的含义、理论流派、课程类型和结构;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模式;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结构;全面剖析了英语课程标准,教材分析的和主要内容以及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这些内容的细致论述,为学习者更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恰当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方向、也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路径和注意事项。 本课程主要适用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研习,也适用于一线英语教师加强自己的理论研修,以专业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程的含义、主要的理论流派、课程类型和结构。 2. 了解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模式及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3. 掌握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变化趋势及英语课程的结构、优化方法。 4. 全面理解英语课程和教学大纲以及英语课程标准。 5. 了解教材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并能恰当地分析中小学英语教材。 6.  能够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中小学英语教材。 【考核方式】 1. 过程性考核 课程学习过程中,包括过程性在线测试、小组合作研究、专思考讨论题三种考核方式。 (1)在线测试:4套测试题(期中和期末各2套)。本阶段性在线测试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控学习过程,注重平时学习,同时检查学习者对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2)小组合作研究:提供小组合作研究题供学员选择。合作研究题有助于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专题思考讨论题:每个专题将提供思考讨论题,引导学习者领悟总结所学知识并实际运用于学校教育情境中以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2. 总结性考核  本课程以提交相关主题论文的方式进行终极考核。论文考试的方式,旨在引导学员融汇贯通本书的核心内容,能在学习本文所论述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更多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思路,并寓学与用,以理论学习的内容为指导,更系统全面专业的论述出自己对实际操作的思考和建议。 【学习建议】 1. 学习方法的建议 (1)在每个专题的开始,都设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需要仔细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对本章所学的内容有着整体的把握。    (2)在学习课程内容部分,结合课程中所提供的链接材料,包括名词解释、图片和拓展材料,加深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3)每个专题配有思考讨论题,在每章学习结束时自觉地进行测试,对不明白的地方需要重复进行学习。 (4)参考文献部分是本课程所学内容的拓展,在熟悉的了解完课程内容所介绍的相关知识点之后,可以通过阅读必读文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拓展阅读部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5)学生除了个人自学以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我的空间”实现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2. 拓展资源的利用  拓展资源是本门课程所有资源的集合,既包括课内的资源,也包括课外的资源。 (1)视频资源:视频资源包括主讲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分析的内容以及课外相关视频的集合。 (2)图片资源:图片资源主要涉及有关专题所包含的与专题内容相关的图片,有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文献资源:文献资源部分是本门课程所学内容的拓展,是本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文献资源部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 (4)课件资源:课件资源部分是对专题重点内容的梳理和难点内容的强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的下载这些课件,方便自己对该课程的学习。 (5)网站资源:网站资源部分选择的是一些关于课程开发的网站,学生可以将网址复制到地址栏里进行网站的访问,在网站中进行有选择的阅读与学习。 教师团队   【主讲教师】   刘 丽 艳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1年02月14日 职   称:  讲师            单    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办公电话:0431-85099679     E-mail: liuly778@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92年—1996年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6年—2001年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英语教师; 2001年—2004年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4年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教师; 2005年—2010年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9年3月-5月    台湾台东大学,访学学者; 2012年1月-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访问学者,师从著名课堂环境研究专家弗雷泽教授(Barry Fraser)。 【教学工作】 主要承担本科生的英语阅读、教材分析、微格教学和研究生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以及国际交流研究生的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中小学英语课堂环境、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主要科研成果】 文章: 1. 西方课堂环境测量工具研究述评, 外国教育研究,2009(5)。  2. 亚洲课堂环境研究进展与启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 中学英语课程环境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4)。    4. 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已录用。 项目: 1. 影响中学基础英语教学质量多因素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15万,第三参加人,子课题负责人。  2. 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东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基金,重点,30万,子课题负责人。  3. 中学英语课堂环境量表编制与应用研究,东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基金,一般,3万,主持人。 【主要承担任务】 在本课程中,刘丽艳老师主要负责专题一、专题四、专题五、专题六、专题七、专题八、专题九、专题十的文本资料的撰写、ppt的制作、主讲、案例的提供、以及整体文本的修改等工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教师团队  【主讲教师】   韩 曙 花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4年04月10日 职   称:  讲师        单    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办公电话:0431-85099602   E-mail: hansh923@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73年8月-1997年7月  吉林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学士学位  1998年2月-2000年2月  韩国汉阳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学位  2000年3月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任教  2009年8月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 主要从事精读、阅读、写作、视听说、语音等专业课的讲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 文章: 1. 西方教师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11(11)。  2.“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 与研究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8)。  3.“协作学习策略在视听说课中的应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研究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8)。  4.“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初探”,《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7)。  5.“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教学初探”,《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长春出版社,2005(6)。 【主要承担任务】 在本课程中,韩曙花老师主要负责专题二和专题三的文本资料的撰写、PPT的制作及主讲工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专题一 理解课程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了解课程的含义、理论流派、课程、课程类型和结构,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设计和结构的特点,把握当代课程发展的趋势。 学习重点 理解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设计和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课程理论对课程设计和课程结构的影响。 一、课程的含义  在我国,早在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就提出了“课程”一词,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在《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章中提出了“curriculum”一词。在不同时期,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的成果,人们对课程有着不同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课程即学程”,夸美纽斯的“课程即知识”,杜威的“课程即活动”,泰勒的“课程即经验”,都很客观地反映出不同阶段在教育理念和对教育功用理解上的差异。那么到底什么是课程?这是进行课程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研究课程时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观点中来认识课程,并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理解课程的内涵。  (一)课程定义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列出了国外学者对课程的9 种不同的定义。[1] 1.在学校教育中,为了使儿童和青年掌握一系列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而将潜在的经验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种经验组织就叫课程。  2.学生在学校指导下经验的全部历程。  3.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4.课程是旨在探讨能够体现教师、学生、学科、环境影响学科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  5.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是一项指导生活的计划;课程构成了人们及前人积极的活动趋势。  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7.课程是通过对知识和经验的系统再现,有计划地说明人类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发展个人社会能力。  8.课程基本上由5大方面的学科构成:掌握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  9.课程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可行的思维模式,其范围广泛且不断扩大--不是指结论,而是指从中导出结论的模式,以及在这些结论中那些所谓有根据的经过检验的真理。  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课程的定义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施良方认为目前就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他归纳了六种类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施良方认为每一种课程定义,就像每一个课程问题一样,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出现的,都有一定的指向性,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些积极的特征,但也都存在明显的缺陷。[2] (二)课程的层面  英国学者蔡斯(Zais)把课程分为文件课程和实施课程。蔡斯不同意只将课程看作是书面文件的观点,他指出,“文件的质量肯定会是我们最终评定的一个因素,但谁也不会否认,对课程质量的严峻考验实际上要取决于课程在‘活生生的’课堂情境中运行得如何。......归根到底,只有当课程成为在生动的课堂情境中的教育过程运行的一部分时,其(作为文件的)潜力才会得以实现”。[3]他是将文件规定的课程和在课堂中运行的课程区分开来,这两者确实有密切持联系,将这两者区分开,对明确课程研究领域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认为可以在不同水平上理解和分析课程,并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即,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件课程(Formal curriculum);理解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经验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4]  第二次国际数学教育研究(SIMS)依照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的课程研究架构,将课程分为三个水平,即预期课程(Intend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Implemented curriculum)和达成课程(Attained curriculum) 。第一个水平为教育系统水平,由课程指导(course outlines)、教学大纲(official syllabi)和教材(textbooks)组成。第二个水平为学校和教室水平,指在第一个水平上所确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室中实际的实施情况。第三个水平为学生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学生实际获得的知识和态度。[5]  黄甫全教授认为,课程就是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实践状态的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是一段教育进程。从决策层次来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从课程的运行层面来看,可以将课程分为理想课程、官方课程、校方课程、所教课程、所学课程和所得课程。[6] (三)课程的内涵  对课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样就形成了对课程概念的不同认识。他们对课程概念的界定和观点对我们今天认识课程、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理论基础。特别是古德莱德(Goodlad)的五种水平的课程观和第二次国际数学教育研究(SIMS)的三个水平的课程观,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课程改革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由课程规划、课程采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组 成的过程提供了方法论的前提。[7]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课程的内涵:课程是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们学科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课程的理论流派 随着课程实践的发展,人们展开了课程研究。而课程研究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课程理论的诞生。因此,课程研究的过程就是课程理论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程。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世界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课程理论应时而生。最终,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强调以儿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以及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成为影响最大的三种课程理论。下面我们就对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课程的理论。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并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夸美纽斯所倡导的“泛智课程”,赫尔巴特根据人的“六种兴趣”设置的课程,斯宾塞根据功利主义原则设置的课程,都属于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最典型的流派包括永恒主义、要素主义。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把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发展推向了极致,是当代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一个发展。  学科中心课程历史悠久,一直是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部分,多年来成为各国课程开发的首选。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根据学科有条理的组织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另外课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构成比较简单不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也易于评价。但由于分科教学,不利于把各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学科课程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而且会出现对重复的知识反复学习,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儿童中心课程理论 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观点,主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杜威是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杜威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教育协会为了将活动课程理论转变为实践形态,组织史称“八年研究”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中小学及幼儿园普遍实施了活动课程。这一理论和实践模式,以后逐步传到东西方许多国家,逐步占据了课程的主导地位。  儿童中心课程论强调从儿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但儿童中心课程内容局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课程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这种课程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另外强调以儿童(学生)为中心,也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这种课程理论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其早期代表人物有康茨和拉格等人,20世纪50年代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课程学习应深入社会生活中,认识到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因此,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学校变革社会的功能,把课程设置的重心完全放在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其预想的课程目标也很难实现。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含义 不同的关于课程设计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取向的,认为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这包含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类是理性主义取向, 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材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是“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并指出“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8] 这个定义基本上综合了关于课程设计的两类观点。其中,所谓广义的层次大致相当于理性主义的课程设计取向定义,而具体的层次则相当于技术取向的课程设计定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课程设计: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各种要素或各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的课程结构的过程及其产物。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总的来说,课程设计中涉及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和评价。 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我们对课程预期的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好的课程目标不能过于狭窄,应尽量涵盖所有有价值的领域。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应包括知识和学习经验两个方面。选择具体课程内容要围绕课程目标来确定。比如英语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围绕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目标,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五个方面来确定。 3.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中做了什么。学习活动因具体课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学习活动要尽可能的多样化,不仅注重知识的巩固练习,还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机会;要尽可能设计多层次的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4. 评价 在课程设计的要素中,评价主要是指对于学生的进步所具有的价值的判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甄别选拔或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对象是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新课程评价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监控。新课程的评价注重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比如英语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 (三)课程设计的模式  比较常见的课程设计模式有三种: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情境模式。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是比较相近的两个概念。很多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课程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被称为课程开发模式。在专题二我们将在对课程开发模式做比较系统的阐述,在这里只是对这三种模式做简单的介绍。 1. 目标模式  四、课程类型与结构 (一)课程类型  1.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按照知识体系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  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呈现的课程形态。综合课程是以分科课程的改革者的身份出现的,力图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但分科课程对于掌握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是综合课程不可替代的。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二者互为补充,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在低年级以综合课程为主,到高年级以分科课程为主。 2.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按照课程组织的重心把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强调以知识为中心组织课程与教学,而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为中心进行课程组织。以往的教学实践往往把两者作为完全对立的两种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极端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而现代各国的教育越来越多地把学科教学和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国新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融合的一个经典范例。 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管理和设置的要求,可以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强是致力于基础和共同性的课程,而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二者具有等价性,没有主次之分。充实或完善选修制度是各国课程政策的主要方向和趋势。目前我国高中阶段设置选修课、实行学分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4.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5.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课程表中列出的课程,而隐性课程是课程表中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指的是学校的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学校组织制度等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课程结构  1. 横向维度 横向维度主要指各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组合;而各种课程类型的比例问题一直是课程横向结构讨论的重点。以往我们在课程横向结构上的出现的倾向是偏重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在必修课中又重视工具类和知识类学科,忽视技艺类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进。为了形成最优化的课程横向结构,长期以来,课程专家们在努力开拓着课程整合的领域。这里的课程整合指的不仅是课程内容之间的整合,还包括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学习化课程就是一种新的课程整合模式。根据这种课程模式,课程是按照学习领域来划分的。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把课程设置为:英语、数学、科学、社会与实践、技术、健康与体育、艺术、非英语语言八个学习领域。在台湾,义务阶段的课程设置为:语文、健康与体育、社会、艺术与人文、自然与科技、数学、综合活动七个学习领域。[12] 2. 纵向维度 课程的纵向维度指的是课程内容呈现的连续性与衔接性。课程的纵向结构主要有两种:直线型课程和螺旋型课程。直线型课程结构是指将课程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螺旋式的纵向结构,是指按照学习的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两个以上主题、单元、年级或阶段里安排内容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的内容,以便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某门课程或某门课程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学校的课程大多是采用螺旋型的结构。[13] (三)我国新课程类型与结构  1. 基本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14] 2. 课程结构的特点  (1)体现了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长期以来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单一。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学科课程是主流,而活动课程留于形式;学校只实施必修课程,而没有设置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和实施。新的课程结构中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增加了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为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可能。  (2)体现了均衡的学科结构  我国课程结构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工具性学科,从而造成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的结构失衡。新课程机构中把传统优势学科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 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15]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反映了我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大家应该对课程的含义、主要的课程理论、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分析我国新课程的设计、结构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来全面、恰当地分析我国英语新课程的特点。   参考文献 [1][8]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施良方. 课程定义辨析[M]. 教育评论,1994(3). [3]Zais R. S.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76. [4]Goodlad J. I. 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J]. In: Goodlad,J. I. et al,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 McGraw-Hill, 1979. [5]Traver & Webstbury. The IEA Study of Mathematics I: Analysis of Mathematics Curricula[J]. Oxford:Pergamon Press, 1989. [6]黄甫全,王嘉毅. 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谢翌,马云鹏. 关于课程实施几个问题的思考[J]. 全球教育展望,2004(4). [9]Tyler,R.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10]石伟平,周加仙. 斯腾豪斯课程理论概述[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 [11]郝永德. 课程研制方法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2][13][15]马云鹏. 课程与教学论[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二 课程开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课程开发的核心概念  2.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  3.熟悉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  学习重点  熟悉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流程  学习难点 针对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课程开发模式并合理运用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课程开发一词来自英语“curriculum development”,又可译为“课程编制”、“课程编订”、“课程发展”或“课程研制”。我国在20世纪20到40年代常用“课程编制”或“课程编订”;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用curriculum development一词逐步代替了以前常用的curriculum making一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学者对该术语的翻译和理解各执一词,这就导致了人们对“课程开发”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提法出现分歧,那么究竟“课程开发”是何涵义、它的实质是怎样的、它与教师们熟知的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一)课程开发的涵义  钟启泉认为课程开发“是指借助学校教育计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活动的总称”。该观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其合理之处:一是揭示了课程开发具备活动性的重要特征;二是指出了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为改进课程功能;三是涉及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后续问题。但他把课程等同于教育计划,而且与课程改进(curriculum improvement)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1]  陈侠在《课程论》中并没有直接提及课程开发,而是提到了课程编订,并将其定义  为:“实验、研究、编辑和审定教学内容的全过程”。这揭示了课程开发具备过程性的特征,却将课程开发与学校活动割离开了。[2]  英国的菲利普·泰勒(P. H. Taylor)和科林·里查兹(C. Richards)在1979年出版的《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中将课程开发定义为:“那些精心计划的活动总和,通过它们设计出学程或教育活动模式,并提供给教育机构作为其学程或教育活动模式的方案”。这种理解同样揭示了课程开发的活动性特征,但仍将课程开发割离在学校活动之外了。[3]  美国的奥利瓦(P. F. Oliva, 1982)指出“如果课程被看成是一种在学校指导下年轻人将获得的学习经验的计划,那么它的目的就是为排列和指导这些经验提供一种媒体。提供这种媒体并使其正常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众所周知的课程开发”。他从分析课程的定义和课程的目的入手,视野比较开阔,思路比较新颖。虽然并没有指出这种媒体的实质,但是成功说明了课程开发是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的过程。  总而言之,当人们理解课程开发这一重要概念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哲学、心理学等众多影响因素,以及诸如目标、学习经验或内容、组织、教学、评价和课程改革等一般性问题,更要悉心关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特殊问题(See Schubert, W. H. ,1986)。现在学者们普遍接受“课程开发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政治决策的过程、专家与权威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单是教育学者和课程专家的工作,也是社会各有关方面共同合作的事业”。[4] (二)课程开发的实质 就抽象的意义而言,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媒介,承载着人类发展成果中知识、技能、情感等传递性、再生性文化的精华。要想成功地将这种文化精华传递并内化成学生自身的能力并达到理想教育、教学效果,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就“必然要具有自身特殊的结构排列”,因此从课程价值来看,课程的实质就是预期教育结果的重新结构化序列,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教育结果。所以,课程开发就是将预期教育结果结构化、序列化和现实化的过程。[5]  然而事实上,任何课程开发都要针对时代特点、实际需求和开发者主观取向等因素具体操作。那么当代社会中,文化以人为本、课程围绕学习者而设、课程与教学有机结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追求各种优化的条件;开发者的主观取向也根据社会背景动态变化。因此课程开发是一个包括了从提出变格课程的动议、确立理论原理、制定课程文件,到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等一系列环节的动态过程。具体说来,课程开发就是为人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总结反馈的过程。课程开发要处理两项主要内容,即学习活动本身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反馈,以及所有能够提升学习活动的条件的开发、应用和改善。[6] (三)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 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和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是一组常用且概念十分相近的术语。同时,它们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作一分析。丛立新等学者认为两者完全等同,但更多的学者认为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课程观念的不同  例如,普拉特(Pratt)认为课程开发强调演进、生长,而课程设计则强调精确性的课程观念。  克莱恩(Klein)和盖依(Gay)对课程开发和课程设计的概念作了较清晰的区分。他们认为课程开发指有关教学计划的过程、人员、组织和人际互动。课程设计则指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结构,即课程各要素的安排。在许多课程论著中,课程设计就是指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等组织形式。 其他角度  我国台湾学者黄政杰认为课程开发关注的是课程决定的过程和参与主体,而课程设计则关注的是课程决定过程的最终产物。[7] 我国著名的课程专家施良方指出课程开发是指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而课程设计是指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8] 分析上述学者的论述不难发现,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这两个概念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同时也是密切联系的。我们更倾向于把较为长期的、经多番修改的课程建设叫做课程开发,而将其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性成果称作课程设计。但是,一个新课程计划的产生不可能脱离诸多人员的共同参与,也必定要遵循相对固定的程序和环节,同时它的目的就是要得到相应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这两个概念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这两者之间是水乳交融的,我们只能在概念层次上进行所谓的区分,在实际的活动中要想把他们截然分开是根本不可能的,必须要进行综合考量。一些学者在其著作中也并不严格区分这一对概念,不同作品中内容上也多有交叉、重叠。[9]基于以上考虑,本课程在帮助区分两者侧重的基础上,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且必要的理论知识,对二者并不作强行划分。  通过以下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整体把握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课程设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普及都使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设计也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1. 多种取向的综合   课程设计取向是课程设计在价值层面的决策,对整个课程设计活动起定向和统摄作用。通常,依照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课程设计取向被划分为知识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社会中心取向三种类型。但是随着人们对教育过程复杂性的认识日益深入,依据单一取向设计的课程难免顾此失彼。例如,知识中心取向的设计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中心取向则容易忽略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因此,现今的课程设计多采取整合或综合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生与社会二者的需求,使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  2. 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是指精选能反映学科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构成课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学校教育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把无限的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就要靠把“举一反三”中代表一的内容教给学生,把探究、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其离校后拥有继续学习的基础。同时,课程必须反映科技进展、新成果,使学习者站在当代的最前沿——“面向未来”,此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与时代性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融合在同一课程中。  3. 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  课程设计把学习活动作为需要处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反映了对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主体地位的重视。当代学习观正在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构建转变。相应地,学习活动的设计更加重视探索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索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在具体时间中发现学习的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课程评价从观念到技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功能上从注重甄别选拔转向促进学生发 展、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对象上不但重视结果,而且重视过程;评价方式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共同成为评价的主体。这些都体现了过程性与发展性的特点。 摘自《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马云鹏,200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是在20世纪初美国发生“社会效率运动”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 W. Taylor)系统地确立了管理理论,也就是“泰罗主义”(Taylorism),它的基本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这种管理理论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中的课程领域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初创  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L. A. Cremin)教授研究指出,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初的“进步时期”(progressive period)。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F. Bobbit)出版《The Curriculum》一书,是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1924年,他出版的《How to Make A Curriculum》一书使其课程开发理论进一步完善。1923年,美国另一位著名教育学者查特斯(W. Charters)出版了《Curriculum Construction》一书。截止到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确立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理论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1. 博比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基本内容  博比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课程的本质并具体探究了课程开发的方法。博比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其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其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其三,教育即生产。博比特在《The Curriculum》一书中指出课程的定义是“人们从事(成人)事物所需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力和知识形式将会显现出来而成为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将是众多、明确、详尽的。因此课程是儿童及青年获得这些目标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经验。”[10]  基于此种理解,教育应该兼顾课程的两方面内涵,一是儿童在社会中自然获得的经验,二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受指导的经验。博比特强调,学校的课程目标应该具体针对儿童无法在社会生活中自然获得的经验,因此必须对两种不同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也就是著名的博比特活动分析法。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activity analysis) 所谓“活动分析”,就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把广泛的人类经验划分成一些主要的领域。通过对整个人类经验领域的审视,了解学校教育经验与其他经验的联系。教育要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首先需要分析完美的成人生活究竟包含哪些经验领域(活动领域)。早在1918年的《课程》中,博比特就指出:“人类生活无论如何变化,总包含着许多特定活动的履行。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就是明确而适当地为这些特定活动作准备的教育。这些活动无论怎样随社会阶层而变化,总是可以被发现的。”[11]在1924年的《怎样编制课程》中,博比特又进一步把人类经验分析为语言活动、健康活动、公民活动、一般社交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的活动、宗教活动、家庭活动、非职业性的实际活动、个人的职业活动10大领域。[12]  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把人类经验的主要领域(十大领域)中的每一领域再进一步分析为更为具体的活动。博比特认为应该首先寻找出各活动领域所包含的几个较大的单元,然后再将大的单元分析为较小的单元,并以此类推,直到发现可以履行的恰当的具体活动为止。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把从事每一具体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具体、清楚而详尽地陈述出来的过程。博比特认为,课程目标即从事某一具体活动所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知识、技能、习惯、价值、态度、鉴赏力等多种成分构成的,它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不应模糊和笼统,而应具有具体化(particularization)和标准化的特性(standardization)。在将具体活动分析为课程目标时,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效率,即是否有效地从事某项具体活动是判断课程目标是否恰当的基本标准。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从通过以上步骤所获得的众多目标中选择适合学校教育的目标,作为教育计划的基础和行动纲领。依据博比特的观点,我们应注意并非所有的目标都适合学校课程,只有那些复杂的、无法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自然活动的能力才适合作为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设计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活动、经验和机会。博比特认为,必须为每一年龄或年级的儿童制定每天活动的详细计划,这些活动就构成了课程。  2.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查特斯是课程科学化改革运动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提出的“工作分析”(job analysis)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方法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同样重视从分析成人的活动经验得出课程目标,同样重视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的作用。在《课程编制》一书中,查特斯(1923)指出,从事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制定目标,然后选择课程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始终根据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进而他把课程开发过程分析为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通过对研究人在其社会背景中的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  第二,先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与活动,再把分析继续道教学单元层次;  第三,按其重要次序加以排列;  第四,把那些对儿童有很大价值但对成人价值低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地位;  第五,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项目的数量,将在校外能学得更好的删 除去;  第六,搜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做法;  第七,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按适当的教学程序安排上述获得的材料。  3. 博比特与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的区别  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  第一,查特斯把理想(ideals)视为课程的有机部分。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关系到人类的长远幸福,却并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查斯特更为强调系统知识。查斯特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因而追求知识,他因此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第三,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主要精神内涵上是基本相通的,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则要更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4. 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主要贡献  博比特与查特斯作为“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的早期代表,二者的理论与实践的卓越贡献将在课程研究的史册中永远闪耀。  首先,他们首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的科学水平提升到当时社会发展所允许的最高程度。  其次,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核心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后人继续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与人类生活、儿童发展、学科知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课程目标的选择与教育计划的制定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必须遵循科学分析与实验验证的基本范本;有组织的、系统的知识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之关系的问题等等。  局限性  就目前的研究水平看来,博比特与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的科学化水平是很低的,并未真正把握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质。其二者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对成人生活的准备过程,就导致了对儿童阶段存在价值的忽视。 第二,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泛泛地将教育的科学化等同于“泰罗主义”管理模式中“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平移运用;基于“活动分析”或“工作分析”的课程开发程序,使课程开发变成企业中的产品开发,使学生成为了“学校工厂”的加工“原料”,从而导致课程开发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 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泰勒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他所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当做课程研究的范式。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1934年,泰勒出版了《Constructing Achievement Tests》(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书中确立了其“评价原理”。1949年,泰勒又出版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此书确立了其“课程基本原理”。 “泰勒原理”(Tyler Rationale)是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的统称。由于“课程基本原理”涵盖并发展了原先的“评价原理”,所以人们有时也把“泰勒原理”等同于“课程基本原理”。“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1. “泰勒原理”的产生和八年研究(the Eight Year Study)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 L. Thorndike)和泰勒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教育心理学家贾德(C. H. Judd)都继承并发展了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W. Wundt)的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路线,他们积极主张对人的学习进行心理测量,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教育领域。他们的研究观点和方法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而且,以博比特、查特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所建立的课程研究领域和所提出的若干课程开发模式均显示出了自身的局限性。另外,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他的教育和课程实验及其思想理论成果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看法。以上三点因素为泰勒研究课程提供了深厚的经验背景,使泰勒有可能比较全面冷静地思考和借鉴这些完全不同的改革和理论成果。因此可以说,“泰勒原理”是博比特、查特斯、杜威、波特(B. Bode)、拉格(H. Rugg)和哈罗普(H. Harap)等前人研究的升华。  泰勒理论产生的更直接原因是“八年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泰勒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景提供一种可靠而井然的程序”。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八年研究”的直接起因是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萧条,“大萧条”导致了许多严重的教育问题,课程工作者们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时许多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又返回学校,可他们不打算升入大学,对中学课程又不感兴趣。面对这种情况,中学的校长和教师认为应当重新制定普通中学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八年研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编制一套更统一、更连贯的课程。泰勒本人担任实验的测量评价小组负责人。为了使每一所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应广大校长、教师的需求,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应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1986年,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四大成就:“可能对当今的课程开发实践意义最大的是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学校能够开发出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有助于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同时又为学生在学院里获得成功提供必要准备的教育计划。……‘八年研究’的第二项成果是,学院和大学认识到,在那些没有达到特定的学科要求的高中毕业生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在学院学业中获得成功。……第三项成功是‘在职研讨班’(inservice workshop)得到发展,这种研讨班是在‘八年研究’中发明的,旨在为教师开发教学计划、资料以及获得有助于工作的新的知识技能提供时间和帮助。第四项成功是以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代替测验(testing)的观念被广泛接受。”“八年研究”的这四项成就队今天的课程改革实践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四个问题被后来的很多课程学者看作是课程开发领域中不可避免的基础性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What edu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确定教育目标” 泰勒首先论证了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首先,课程设计和开发应该确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然而,许多计划都没有清楚地界定教育目标。泰勒认为教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对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的研究这三个方面。“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目标提供基础。”其次,确立了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从以上三个目标来源获得的目标必须经过筛选,从而去除不重要的和相互矛盾的目标。那么筛选原则是:第一,“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学的哲学”,即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第二,“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即指在心理学看来,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可能达到的。  (2)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W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选择教育经验” 泰勒所指的学习经验不仅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教师所从事的活动或是知识,还包括了学习者与学习对象及环境与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泰勒为学习经验的提出和选择指定了五条原则: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并提出了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必备的四个特征: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How can thes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组织教育经验” 泰勒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的主要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泰勒还将学习经验分成了三个层次,并进一步提出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完成学习经验的开发程序。  (4)我们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评价教育计划” 泰勒是将评价正式引入课程开发过程的第一人。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同样重视课程目标的重要性。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认为评价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必须评估学习功能的行为;第二,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依赖唯一一种评估,这样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其评价程序共有四个步骤:确立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情景;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  现代课程学者对开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孜孜不懈,但都是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建构起来的。这四个问题因而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perennial analytic categories)。“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the dominant curriculum paradigm)。但是客观而言,泰勒原理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类似情感、审美这样一些重要的目标难以通过行为直接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泰勒将课程标识的各项基本问题按直线或排列是错误的,真实情况要更复杂,不同问题间会发生相互作用。 3. “泰勒原理”的实质:追求“技术兴趣” 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次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技术兴趣”(technical interest)亦称“技术理性”,是通过合规律(规则)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control)。“技术兴趣”是主导现代科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泰勒原理”期望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普适的程序,通过有效的控制,使课程开发更理性化、科学化。泰勒整合了博比特、查特斯等先辈们关于科学化课程开发研究的早期成果,充分汲取了他那个时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从而把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推向了巅峰。  “泰勒原理”的“技术兴趣”的本期望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规律模式,可是这样,课程开发过程中就会缺少创造性;忽视了每所学校具体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习者成为了被控制的对象,甚至在教育过程中也被置于客体地位,这样就压制了学习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以下阅读材料包含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泰勒原理的几点主要批判。  课程工作者和学者们对泰勒原理提出了很多质疑,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线性结构的缺陷、四个步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实践的关系。  1. 批判之一:简单的线性结构无法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很多学者对泰勒原理中四个步骤间的线性排列表示反对,认为线性地、机械地看待“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会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机械的加工程序。  2. 批判之二:泰勒原理四步骤本身的缺陷。  首先对于教育目标,斯腾豪斯提出了不同意见。在斯腾豪斯看来,把儿童当作工厂里的原料,按照经济的需要进行加工,是束缚而不是教育。另外,斯腾豪斯认为,把课程内容分解成行为目标,与知识固有的综合性质和整体结构有矛盾。知识从根本上来讲关注的是综合。分解和细化教育目的,只能生产出公式化的东西,而不能引起创造性的反应。  其次,麦克尼尔对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泰勒模式代表着折衷主义。把研究学习者作为目标的来源之一,这与人文主义的观点一致;以当代社会生活作为研究对象确定教育目标,这是社会适应和社会重建主义者的观点;而学科专家的建议作为第三个目标来源,则倾向于认同课程的学术概念。面对这三个来源,课程编制者必然要进行孰轻孰重的判断和价值倾向的选择。这就使得对三个来源重要性的排序成为一个难题。  另一个遭到众多批判的步骤是评价结果。斯腾豪斯认为,在目标模式下知识被看作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使用的工具。目标模式下可观察到的、可量化的目标因为容易被评定而受到关注,相反一些更重要的教育结果,如价值、态度等,由于难以被量化评定而容易被忽视。另外,评价的具体化使得课程研制过程带上了操作主义的机械色彩。  3.批判之三:对泰勒原理实用性的怀疑。  斯腾豪斯认为,目标模式并不以对课堂教学的经验研究为依据,实际上教学是逐步展开进行的,并不是指向一个预设的目标。尤其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把目标形式化会束缚他们教学创造性的发挥。麦克尼尔也指出,目标模式把课程开发定位为“从上到下”的传统,上层的课程编制人员设定了目标,容易对学校具体教学活动形成约束,反而不利于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除此之外,我国学者罗厚辉认为,在目标模式下,课程资料一旦被开发出来之后,即被当作和教师无关的东西,教师的作用降低到像生产线上的质量监控员一样,这样的教学状况不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教师专业性的发展。  尽管有批评说泰勒的目标模式不充分、天真、过于因循守旧,也因为把课程设置看作是小的行为的积累这样过于简化的观点被责难,或有人认为它已经过时了,不再适用于新的社会情境,但它却总结了20世纪前半个世纪课程设置的最佳原理,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在很多地方很有用。这个模式已经被很多课程方面的学者利用、采纳,包括泰勒自己的学生像塔巴和古德兰德。今天中国的新课程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泰勒原理的精华,譬如开始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置更加细化的、易于操作的一个个小的教育目标;学科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较多的关注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有了一定改进,不再采用单一的纸笔测验,取而代之的是注重考查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等等。当然,对于经典理论的学习没有止境,泰勒原理经历史证明,其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自《泰勒原理未过时》(胡文娟,2008)   上一页  1 2 3 三、课程开发模式 关于“模式”(model)的具体内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出发肯定有不同的理解。在此“模式”可被看做是理论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方式的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形式与内容的具体统一。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具体操作的有机结合才能被称作模式。课程开发模式就是关于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有机结合;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关于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有机结合。20世纪以来,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两类,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一)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the objectives model)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模式产生于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因此,它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是泰勒创立的“泰勒模式”。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泰勒模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开发模式,然而这些模式大都没有超出泰勒模式的基本命题,因此往往被看作是对泰勒模式的补充。  1. 塔巴的模式  塔巴(H. Taba)是泰勒的学生和助手,她把泰勒提出的四个步骤扩展为包含八个细节的模式。这八个步骤分别是:首先,课程开发者要确定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不足、缺陷及其背景差异;第二,在确定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所要达成的目标;第三,依据所建立的目标,同时参考题材或主题本身的效度和重要性,选择所应学习的题材和主题;第四,按照学习者的成熟度和学业成就水平,安排学习题材和主题的恰当顺序;第五,选择完成题材或主题的学习活动经验,如听讲、实验、观察等;第六,对选定的学习活动经验加以组织,合理安排其内涵及实施顺序;第七,设计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确定目标达成程度;最后,上述步骤通常是针对各年级和各学科的教学单元的,这些单元设计完成后,应加以试用,以验证其效度和可教性,然后依学生需要和能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加以修正,使其符合各个课堂的需要,在多个单元完成后,还要检视这些单元的范围和顺序,归纳这些单元设计所依据的法则,使教师能有效地付诸实践。与泰勒模式相较起来,塔巴模式更精细,但是总体框架思路与泰勒是一致的。  2. 惠勒的模式  惠勒(D. K. Wheeler)对目标模式的发展,在于将泰勒的直线式转变成圆圈式或称循环式。惠勒认为,“泰勒原理”是直线式的,如果评价结果不符合预订目标,就不能实现反馈,这不利于重新修订和开发课程。惠勒本人的圆圈模式则突出了评价的这种反馈作用,要求评价的结果要能够直接反馈到目的和目标的建立与改进。  除上述几种模式外,目标模式还有许多其他变式,如威斯特迈(P. Westmeyer)的模式、塞勒等人(J. C. Saylor et al.)的模式、奥利沃(P. F. Oliva)的模式等。但如前所述,这些模式都是围绕目标来进行课程开发的,目标仍是这些课程开发模式的核心。  3.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目标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台湾的课程学者黄政杰认为主要有五点:(1)目标模式是符合逻辑的,任何理性活动都以目标为起点,目标可以使我们明白做什么,进而规划怎样做;(2)目标模式是符合科学的,目标指引下的活动可以提高效率;(3)目标模式符合民主的需要,明确的目标有利于公众监督课程实施的进行;(4)目标模式符合教育的要求。事先明确目标,使教学有所指向,使评价有据可依;(5)目标模式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一切以目标为核心,围绕目标进行,使得课程各要素保持一致,共同发挥更大的整体效能。 但目标模式由于自身的一些缺陷,也招致了众多的批评,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目标模式在本质上含有管理控制的意图,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自主性的发挥;(2)目标模式对目标的分析多指向可预期的目标,而对非预期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3)行为目标的叙写方式顾及了可表现为行为的学习,而事实上很多学习最终并不一定表现为外显行为,如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在运用目标模式时,首先要考虑其对不同学科的适用程度,也要注意对统一学科不同内容的适用程度。一般而言,对于侧重基本知识、简单技能学习的科目或内容,目标模式较为适用。对于不太适合适用目标模式的科目和内容,应本着以学生利益为先的根本原则,吸收其他课程开发模式中的合理因素,使得开发出的课程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过程模式 到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对“泰勒原理”的批判已不限于对个别地方的修补,而是从整体上对目标模式进行质疑,并提出全新的课程开发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Stenhouse)的过程模式。  1. 过程模式的教育观 从知识观和学习观的角度出发,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存在很大差别。首先,斯滕豪斯批判了泰勒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他认为如果将通过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自由思考研究所得出的知识作为目标,那么知识就从被思考的对象变成了死记硬背的东西,这样人的思想和思考就会受到限制,知识的来源就会被限制。而且,斯滕豪斯指出,仅靠理论学者研究得来的教育改革意见缺乏实践基础,教师最为教育的一线人员应该最有发言权和影响力,因此,教育变革应该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 此外,过程模式和目标模式建立在不同的哲学、心理学观点基础之上。目标模式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外在价值,即只有当知识和学习经验实现课程目标时,他们才具有价值,否则他们本身不具备价值。而过程模式则强调,这些知识和学习经验本身就具备价值,他们的价值不需要依赖其他目标而体现。基于此种理解,斯滕豪斯认为,从目标出发的模式易将学习者的思维限制住,从而浪费了知识和活动本身丰富的内涵与价值。从心理学角度,目标模式着眼于外在价值,注重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以确定是否发生学习行为,这带有明显的行为主义色彩。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者必须经过自己复杂的思考才能获得认知发展,因此课程本身应该留给学习者开放的自主的空间,使学习者主动学习,而这些都是目标模式难以实现的。  2. 过程模式的课程开发  过程模式并没有清晰的流程步骤,施良方曾介绍过程模式说:“与其说它是一个详述编制步骤的‘模式’,不如说它是一种编制的思路,一种编制的思想,在这种‘模式’中,编制过程如何展开恰恰是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模式的原则为“程序性原则”,这种原则并不会告诉教师具体如何操作,但是在进行教学实践转化的时候它可以生成不同的做法。这使得活动的结果具有开放性。  3. 对过程模式的评价  过程模式直接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不断调试,力图解决目标模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它主要存在两大弊端:一这种“模式”并没有很成功地建构起来,虽然它提出了先进的课程思想,却无法给出具体的操作手段;二过程模式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过高,教师能够灵活地调整教学中的各个因素只是一种理想情况。还有学者指出,过程模式本质上也是目标模式,只是它注重的不是外在价值或目标,而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抽象的目标。  (三)其他模式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模式外,还有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等,在此做一简要介绍,不做具体分析。  1. 集体审议模式  20世纪60年代末,在对传统课程探究方式的批判基础上,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J. J. Schwab)提出集体审议模式,在课程理论界引起震动,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践。集体审议模式是一种实践取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它反对传统的对某一理论的过分依赖、对相同理论和已有成果的重复或沉迷、对元理论的盲目探究,它主张课程问题要用实践的方法予以解决。因此它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取舍,做出选择。第二,审议应该以实践为衡量各方案的标准。第三,课程审议将形成一个新的群体。这些就要求施瓦布所区分的课程四个基本要素中的学科内容、学习者、环境和教师之间时刻注意保持地位平衡与协调。这种模式并不是否认了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也不是说在具体决定上毫无侧重,只是要充分考虑四种因素的实际情况后再做决定。  集体审议模式的有点在于:第一,它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开发中大道更有效的结合。第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有助于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第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它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它过于强调各种实践情境的独特性,对于是否存在一种一般的、可靠的理论持怀疑态度。第二,它所提倡的“择宜”实际操作起来是一种“折中”。第三,由于背景经历不同等原因,要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的充分体验与理解是不现实的。  2. 自然设计模式  自然设计模式也是针对目标模式提出的,它提倡用一种实际的、反映自然需求的方式进行课程开发,期间,目标和手段不分先后顺序,彼此互动。经过明确课程设计的基本立场、对设计进行深思和反省、具体设计三个主要部分进行具体操作。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包括:第一,目标和手段同样都可以作为问题首先提出,作为研究课程问题的出发点。第二,课程决策需要考虑不同的价值。第三,设计课程需要深思和反省的过程,不一定只按照原有的原则、规则和步骤进行。第四,决策的权利应该属于课程开发的行动者,而非上级或权威人士。  自然设计更注重课程立场的不同,因此各方代表需要首先阐明己方立场,然后反覆地讨论、协调,制定变通的方案,较难达成一致。自然模式的实效如何仍然有待实践检验。  课程开发不仅仅要考虑课程内容本身,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心理、哲学等诸多领域,因此课程开发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业,也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随着研究的进展,课程开发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各种模式互相取长补短,对我国的课程开发工作具有颇多启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国课程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课程开发和设计方法、模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2]陈侠. 课程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3]Taylor, P. H. & C. Richards.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M]. NFER Pub. Co.,1979. [4]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5][6]李方. 课程与教学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7]黄政杰. 课程设计[M]. 台湾:东华出版社, 1991. [8]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9]马云鹏. 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10][11]Bobbit, F. The Curriculum[M].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18. [12]Bobbit, F. How to Make A Curriculum[M].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2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三 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结构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英语课程的相关概念定义、其间关系  2.掌握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变化趋势  3.熟悉英语课程的结构、优化方法  学习重点  熟悉英语课程的结构,掌握优化方法 学习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设计英语课程  一、英语课程的相关概念  随着课程和课程相关理念的发展,“课程”这一概念的内涵已经从简单的“教学内容”发展到“过程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英语课程也由狭义的概念扩展开来。那么英语课程的内涵是什么?英语课程又具备哪些要素呢?本章将具体介绍英语课程的相关概念。 (一)英语课程的内涵  在传统意义上,英语课程被狭义地理解为一门学科,这种理解方式在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均有体现,并且延续了相当长时间。章兼中(1997)认为英语课程“指某一门科目或是指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即对一门科的内容和教学顺序的安排。” [1] 在现代英语课程理念里,学者们将“英语课程”(curriculum)和“英语教学大纲”(syllabus)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Candlin(1984)认为,课程主要是对语言学习的性质、目的、过程、评估、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等问题作出一般的阐述,而教学大纲则是对教师和学生课程实践的描述和记录,它们是外语教学组织过程中两个不同的观念。[2] Nunan(1991)认为,课程设计主要负责教育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估、管理和行政工作;而教学大纲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级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大纲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3] 束定芳(2004)认为,“英语课程主要是指对总的目标、课程设置和安排、评估方式等进行描述,而英语教学大纲则是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描述和规定。”[4]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英语课程只受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而现如今英语课程研究已经涉及到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交际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英语课程已经不仅仅指“教学大纲”中的静态内容,更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的指引下,于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收获和体验到所有英语学习活动的经验总合,成为了一个“过程体系”。这种定义大大扩宽了英语课程的内涵,它不仅仅指书本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包括了活动课程的体验,构成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者不断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生态系统。由此种理解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立体的思维模式将英语由单一的“工具”作用转化成为与人作用的文化作用,充分体现了人在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体现了较强的“人文”取向。  (二)英语课程要素  长久以来,学者们对教育要素的主要构成持多种观点,至今为止,对构成课程的“共同要素”仍然没能达成一致的意见。随着不断的探讨和研究的深入,各个要素被有机结合起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对整体影响的研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割裂式的研究。在这一浪潮中,英语课程领域也产生了不同的“要素”学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划分方法是:  其一: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等。 其二:外部要素(大纲、教材、教法、教授)、内部要素(学生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反馈调节要素(测试)、环境。  这种差异的产生源于对英语课程的理解角度和研究层次的差别,尽管存在较大差异,构成英语课程的要素也十分繁杂,但是诸多划分方法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在此我们将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部分做一阐述和分析。 1. 英语课程大纲(英语课程标准)  学者们对课程大纲(Syllabus)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大纲是对所要教授的内容的详述,有人认为课程大纲隶属于课程,具体讨论的是需要教授哪些单元。国外一些学者对课程大纲的定义也存在差别:  Yalden (1987): it is primarily a teacher's statement about objectives and content, with formal and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a dual progression of linear and spiral learning.[5] Brumfit (1984) specifies content (linguistic, sociolinguistic, pragmatic, cultural, substantive), and also sequences the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6] Nunan (1988) takes a wider, non-specific view of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activities can be carried out" .[7] 由此可见,由于不同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课程大纲的目标和功能理解不同,因此想要得出统一的大纲定义是不现实的。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通过课程大纲可以看出语言学习发起者的观念。每一个大纲都是知识和能力的具体代表,它体现出设计者对于语言本质、教学、使用等的系列观点。  从根本上而言,以下我们即将讨论的几种大纲形式主要都是回答一种新语言的学习者需要知道什么以及他们需要用这些语言知识做什么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将这两个问题拆分成以下五个子问题:[8] —它关注哪些知识?  —它关注并优先考虑哪些能力?  —它依据什么选择和组织所学知识?  —它怎样衔接所学内容?  —它的理据是什么? 综合(Synthetic)/分析(Analytic)型大纲  威尔金斯(Wilkins)把外语教学大纲分为两类: 综合性大纲(synthetic syllabus) 和分析性教学大纲(analytic syllabus)。  综合型大纲是将语言习得当作一个逐渐积累离散的教学内容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为了使学习任务更简单,综合型大纲将语言拆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并通过精心挑选的样本进行呈现。这样语言学习者就不得不重新整合这些零散的部分,这就很考验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时的整合能力。  而分析型大纲则不需要将语言系统进行拆分,它着眼于对人们学习语言目的的分析,并针对这些目的设计语言课程,这样分析型大纲所展现的就不是大纲设计者做什么,而是语言学习者需要什么。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让学习者了解认识到其所学语种的语言成分,其实这就是基于学习者的分析能力。分析型大纲从整体上把握第二外语,不会进行语言干涉或控制,完全依靠学生的感受和推断能力来获取语言规则。就程序上而言,过程(process)大纲和任务(task)大纲是典型的分析型大纲。 A(Type A)/B(Type B)型大纲 White(1988)区分了A/B两型大纲,它们在是否采取干预手段上存在差异,并且分别侧重的是“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具体而言,A型大纲侧重内容和对语言及技能目标的详细阐述规定;而B型大纲则侧重学习者经由经验自然习得的方法,旨在让学习者拥有真实的交流环境,而非沉浸在提前选择、安排好的人工环境中。     其后,White 又进一步将语言大纲划分为了基于内容(content-based)、技能( skill-based)和方法(method-based)的三种。 其他类型大纲 章兼中教授把外语教学大纲归纳为四种类型,分别为: 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大纲(语法大纲、结构大纲),以综合运用语言为基础的大纲(情景大纲、功能意念大纲),折中大纲,过程方向性大纲(任务大纲、内容大纲、自然教学法大纲)。  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大纲(formal syllabus)主要依据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其中语法大纲(grammatical syllabus)以掌握语法知识系统为主导思想,重视语言形式的传授。而结构大纲(structural syllabus)以掌握句型结构为主导思想,重视句型结构的训练。也有学者将这以上三个术语混合使用,等同于一个概念,统一指代这一类轻视语言的使用和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大纲。  以综合运用语言为基础的大纲用情景、话题、题目等使用经验来选择和安排语言材料。其中情景大纲 (situational syllabus)根据社会语言情景安排单元和选择、安排语言项目,重在培养口头交际能力。而意念大纲 (notional syllabus或functional一notional syllabus),以语言的功能和意念项目为出发点来选择和安排语言材料。  折中大纲(eclectic syllabus)指既重视综合运用语言,培养交际能力,也考虑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兼各家之长,避弃其短。  过程方向性大纲(process一oriented syllabus)。其中任务大纲(task syllabus或task一based syllabus)也叫程序大纲(Procedural syllabus),把重点放在促进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以要求学生使用语词来执行任务为编写大纲的出发点。而用外语教其他学科的大纲也叫内容大纲(content syllabus),主要以学习学科内容为目的,语言只是学习学科内容的工具。最后自然教学法大纲(the natural approach)强调在自然情景中习得和掌握外语。 下面一段阅读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从“英语教学大纲”到“英语课程标准”转变的实质。 我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用“课程标准”取代了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保留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内容的基础上,其实质更接近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和大纲制定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Dubin& Olshtain(1986)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这样的揭示:①课程设计通过对适用于所有学习者的有关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整体教育文化宗旨的说明来对总的目标进行描述;课程要求一般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全国性的政治潮流;②大纲是对教学内容的详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陈述,它将课程的宗旨转化为一系列的计划和步骤,使其成为各层次上更为明确地目标(Dubin& Olshtain,1986:35)①“课程标准”是教育总的目标的描述,是战略性的,“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具体内容和步骤的规定,是“课程标准”具体的设施方案,是战术性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设计的着眼点不同。  因此,和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相比,“英语课程标准”具有以下一些改变: 第一,价值取向的全面性。以往的教学大纲对英语课程的价值认识主要停留在工具性功能上,认为英语主要是交流的工具,而“英语课程标准”不仅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也认识到了它的人文性,强调英语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的作用,并从五个纬度来体现了新的英语课程价值观。  第二,理念的全新性。以往的教学大纲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认为课程就是知识,课程就是教材。而“英语课程标准”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知识,更是活动、经验,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  第三,设计的衔接性。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分为小学段、初中段和高中段,相互独立,互不关联,使英语教学不衔接,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体系,将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英语课程目标设为9个级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四,评价理念的转变。以往的教学大纲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注重考试的选拔功能。而“英语课程标准”注重评价的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倡导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第五,内容的多元性。以往大纲所指的课程内容主要是教材,而“英语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唯一部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这一术语的变换,反映了我国新时期英语课程价值观和教学思想的深刻变化:英语教育研究从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转向注重教学设计的研究;在价值取向上从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取向转向“以人为本”的“人文性”的价值取向。这一改变顺应了英语学科教育学的兴起,从注重英语学科的“教学性”研究转向英语学科的“教育性”研究,使英语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转向更为高级的“人的培育”,顺应了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因此,“课程标准”比原教学大纲在内容和功能上都有极大的拓展。  摘自《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伍家文,2009)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2. 英语教材 传统意义上英语教材仅指教科书,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而在英语课程当中,教材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提供适合学生的英语素材、二是要提供掌握和使用这些语言材料的方法,因此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英语课程对于教材的依赖程度更大。这种依赖就导致教学内容固定、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等问题。  现如今,英语教材仅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科书在内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学习材料和设施,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纸杂志等。因此,仅有教科书为语言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英语课程中要充分开发利各种资源。  3. 影响英语课程的学生因素  外语学习存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外语的方式和运用语言知识的方式上,这些差异的产生源于学习者们认知、情感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10] 年龄(Age)  有许多人认为儿童会比成年人更善于外语学习,研究也表明青春期以前儿童确实能够自然地习得语言。唯一能够说明孩子更有优势的是他们最终所掌握的语言的熟练程度,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外语确实会比成年后开始学习掌握得更熟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在外语学习的各方面技能都强于成年人。  事实上,许多学者举证说明在外语学习方面,孩子相较于成人并没有太多优势。例如,在开始学习的短时间内,成年人在形态、句法和词汇等方面比儿童掌握得更快。  原因之一是成年人的经验奠定了他们对世界理解的基础,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原因之二是成年人通常接收更多可供理解的语言输入(包括新语言书面和口语形式两部分的总量),这是因为成年人掌握更多的交谈方法以提高他们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质(包括寻求协助、转移话题、主导对话,这样信息的来源便更具体、也更容易理解,而且能够针对他们的学习需求)。原因之三是成年人能够克服学习最开始阶段无法沟通交流的困难时期,而这对于年幼的学生则很难。Tabors 和Snow(1994), 在他们对于学龄前儿童外语学习的研究中发现,当孩子们处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却又不会使用该群体的语言时,他们要么坚持说自己的母语,要么干脆保持沉默。成年人对这种沉默阶段的规避和克服能力得益于他们将母语的规则移用到外语中,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经验,这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对话,并能接收到更多具体、可供理解、针对他们语言学习需求的输入,而这是儿童较难达到的。  综上所述,教育者们需要认识到学习外语的过程对于儿童和成年人而言同样困难,事实上可能对于孩子要更困难一些,因为他们尚未掌握记忆技巧或是其他学习策略,不能够像有经验的学习者那样学会词汇、掌握语法规则。 天赋(Apitude)  天赋是指语言学习中所涉及的特定的能力。这个词最早由心理学家John Carroll提出,他曾做过一个语言天赋测试实验,来预测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表现。语言天赋囊括很多内容,比如(a)phonetic coding ability接收和记忆新语音的能力(b)grammatical sensitivity对语言句子规则的认知和表述能力(c)inductive ability发现并定义语法结构和涵义中异同的能力(d)rote-learning ability死记硬背的能力等。  尽管天赋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不能够被准确测量,但是Gardner(1980)认为天赋确实是决定语言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他通过研究发现了天赋与语言精通程度有很大关系。而Krashen and Terrell(1983) 则认为外语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缩小学生个体间天赋差异带来的影响。只要英语课堂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压力较小、鼓励自信、目标明确的学习氛围,那么无论天赋高低,学生都能成功地掌握语言交流技能。但是Krashen 也承认天赋差异确实会影响语法学习。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s)  学习方式也是外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指的是影响学生理解、记忆、思考方式的认知方法。在外语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学习困难。比如,有些学生需要教师解释语法规则,而其他学生可能能够自己理解;部分学生可能通过书写单词或句子帮助记忆和背诵,而其他可能采用联想画面形象的方式记忆更有效。  这种学习方式的差别源于心理学。对学习方式差异的研究表明:由于遗传、生长环境以及当下所处环境等原因,不同个体倾向于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和处理信息。这些方法可以归为具体(Concrete)/抽象(Abstract)型,实践(Active)/反思(Reflective)型几类。具体型的学生通过直接经验接受信息,比如实际操作、演绎、感知等,抽象型的学生则通过分析、观察和思考;主动型的学生在直接使用新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经验,而反思型的学生则通过反复思考理解经验。 性格(Personality)  性格是人的一系列个人特性的综合。虽然目前为止研究并没有明确指出性格对学习的影响,但是它对于交流能力的习得具有确实影响很大。性格因素中的自尊、顾虑、焦躁、冒险、外向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外语学习,但是不同性格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不是绝对的。  例如:有研究表明虽然外向的人能够创造更多交谈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练习外语口语的机会,但是内向的人却更容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两种性格都有优势。自我概念是指人对于自己形象的认识以及所认为的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有的人自视甚高,有的人可能妄自菲薄,这些都影响他们的行为。自尊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人以及他们对待自己方式的影响。如果自己不够自信或是觉得别人认为自己不行,那么外语学习结果可能也不会很好。 态度(Attitude)  态度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信仰或理念对某物产生的反应。许多学者都认为态度对于外语学习有较大影响。这是因为学习外语与学习其他科目不同,不仅要学习这门语言本身,还要接受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因此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对目标语、其使用者、其背后的文化以及教师和课程本身的态度都将影响着学习效果,这种态度甚至影响着外语学习者主动投入外语学习的精力的大小。 动机(Motivation)  动机是外语学习中比较复杂的话题,不同的动机类型也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的作用。有时动机可以被划分为综合性(Integrative)动机和功利性(Instrumental)动机,分别指的是学习欲望源于对某个语言群体的积极态度以及想要获得某个职位或教育机会、金钱利益等目的。 另一种划分方法是看动机来源是内在(Intrinsic)的还是外在(Extrinsic)的。综合性 动机和功利性动机也可以这样划分。     Littlewood (1984) 对于外语学习动机也有一种看法,他定义了语言的交流需求,并且列举了例子说明哪些需求是最强烈的:[12]  在双语国家中,例如比利时,要想生活下去就需要掌握两种官方语言。在非洲和南非的部分地区,有些地方可能五、六种语言同时使用。在以上这些例子中,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以迅速掌握这些语言。  如果有人去另外一个国家工作,并且只有学会了当地语言才能生存,那么无论当地使用何种语言,他都必须学习。  如果某人在工作中需要使用某种语言,而且这项工作又比较重要且有价值,那么他可能会学得更快一些。 如果人们想要与自己所处群体以外有更多接触,那么他们学习外语的动机会更强。比如英国中产阶级想要接触法国人,那么他们学习法语的欲望就会增强,而工人阶级可能就不会那么希望与法国人打交道,那么他的学习欲望可能就会相对较弱。 4. 英语课程的环境 教育环境  像数学、历史、音乐等学科一样,外语被加入教育主体是因为社会对外语存在需求。因此,教育者和课程的相关学者应当了解这些需求,而后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最普遍的一种参与语言政策制定和开发的权力机构就是政府。政府要决定开始接受外语学习的年龄、每周学习外语投入的时长以及外语课程面向的群体等系列问题。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均有极强的影响,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大众的价值观、态度、信仰等。  一个国家的文化或社会优势可能会影响人们学习外语的意愿。例如,学习者可能不愿意学习在经济或文化上落后于本国的国家的语言。学习者、朋辈、学校、邻里乃至社会的语言态度也影响着语言学习过程,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并理解这些不同的态度对外语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一门外语不仅没有抛弃学习者的母语,反而为学习者增加了一项技能。  因此,如果社会大众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适合的文化环境,那么他们将更有可能学好一门外语,并掌握相应的交流技能。 语言环境  在一些国家,像法国、日本、中国等,英语只作为一项学校教学的科目,而不在国家内交流使用(比如政府办公、商务洽谈、工业生产),这种情况下英语就被定义为外语(foreign language)。它虽然不是官方语言,但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许多其他国家,例如斐济、新加坡、尼日利亚等地,英语虽然不是本土语言,却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交流(比如教育和行政领域内),并与其他本土语言共同使用,那么这种情况下英语被定义为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特定语种学习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它与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种类的共性或差异的大小。例如:英语和法语属于相同语系,他们的书写系统基本一致,而英语和和汉语就属于不同语系。这种现象叫做语言距离(language distance)。学习者对本土语言的精通程度也影响着外语学习。所谓精通不仅涵盖了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还包括元语言知识的积累、对正式和学术用语的训练、修辞以及语言变体知识的掌握等。学习者的母语在学术层面上越复杂,该学习者学习外语越容易。学习者已具备的外语知识对当下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计划中应该首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情况,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已经掌握了非正式的口语交谈技能,那么他对于英语语法系统的理解可能会稍有欠缺,可能需要重点讲解。  通过以下这段材料,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学者对外语教学环境的划分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学会目的语, 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学到怎样的水平等等, 都受到教学环境和环境开发程度的制约。教学环境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把各种成功的或不尽人意的外语教学放到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去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考察。同时要求我们从一定教学环境的实际出发去探讨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途径、模式和具体的方法与手段。  外语教学环境可框化为宏观调控环境、中观制约环境和微观教学环境: 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外语教育政策以及大纲、考纲以及规定的课时等构成外语教学的宏观环境,它属国家宏观导向和监控; 中观环境指学校所处社区的经济、文化环境, 社区的教育观, 社区的外语观, 社区环境对外语教学产生较直接的影响;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师资的教育、教学水平, 采用的教材, 用于教学的设备, 构成班级/ 年级的生源的整体认知水平等组成微观教学环境。  微观教学环境还应包含课堂心理环境, 即班级社会群体对班级成员的学习产生潜在影响的气氛和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涉及的是教学环境中比较模糊的一个方面, 因此判断的依据往往来自用问卷调查得到的学生主观感受。调查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应包括: 班级成员的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 这些关系对学生完成学习的影响; 以及班级中隐蔽的和明显的规则体系与组织。此项工作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1)描述课堂心理环境的研究范围;(2)讨论课堂心理环境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基础;(3)综述心理环境和学习关系的实证性研究。  大环境对外语的导向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中已得到充分反映。近十年来, 全民学习外语已成为一种极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 学校教育的外语环境也得到大大的改观。  与此同时, 我们应当看到, 我国外语教学发展本身也在影响外语教学环境的变化。从宏观上说, 外语教学直接服务于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和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输送高层次人才。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人们自觉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大批掌握了外语的高层次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 更影响着外语教学和社会环境。所以, 外语教育要充分认识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从这种观点出发, 致力于探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途径、模式和方法, 再以高质量的外语教学成果促进外语教育, 优化外语教学环境。  作为教学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 近几年的变化更为显著, 不仅学历层次逐步得以提高, 而且参加多种专业培训和学术活动的机会增多, 其中许多教师开始特别重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善于总结教学实践经验, 教学、科研成果产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相关知识的扩大, 引起了整个外语教学环境的根本变化。  教学环境的不同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习动机的激励。在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班级中,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存在差异, 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这种差异是教学环境不同而产生的结果, 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这种现象反映出在不利教学环境下工作的教师的教学更艰苦、担子更重。要在不利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 就更要努力学习, 不断更新观念, 研究环境, 开发环境, 顺应环境, 针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去调整教学, 尽可能减少不利条件的负面影响。  摘自《环境意识与外语教学》(曾葡初,1999)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是课程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础。当前英语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标注也围绕这一理念提出了六个基本观点。与以往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语课程基本理念的一些转变:[13]  (一)由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的转变  在过去的20年中,教育理念悄然变化。英语课程的重心由关注教育成果转为关注教育过程,也就是更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英语以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而非课程结束时所期望获得的效果。因此,英语教师更加注重教授学习方法,而不是陈列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和事实。  以英语泛读课程为例,大约20年前,英语教师会准备一些文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并通过其后所回答的选择题或者判断题的正误来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内容。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如果学生未能回答正确,教师并不能从中发现究竟是哪里出现了理解偏差。因为许多因素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如词汇、语法、文章结构、题材、作者语气等等。如今,英语教师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是如何理解文章的这一过程上,如此一来,将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理解的偏差所在。  英语写作课程理念也发生着相同转变。过去英语写作过程更加重视传统的语篇模式,例如叙述、描写、说明、议论,课程中多是围绕最终的作品产出讲解写作规范,强调正确的语言使用和结构机制。而现如今英语写作课程更多地支持“过程教学法”,写作中的五步法被广泛接受,同时还有一些相关的活动,例如头脑风暴、周记、师生研讨会以及多稿修改等也随之出现。  这种由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课程理念的转变,也使得英语学习理论发生了变化,即学生的角色和对待错误的态度。仍以英语写作课程为例,教师态度的转变刚好反映了学生角色的变化:允许学生更积极主动,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恰当地引入新材料并增加难度,顺应学生需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方法,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些转变反作用于英语写作课程,使过程教学法得到更有效的应用。同时,对待错误的态度也有所转变。20世纪60年代时人们全力避免发生错误,而现在错误被当做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透过这些错误才能够发现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二)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  在20世纪80年代,英语课程中的教师中心理念逐步转为学生中心理念,近些年,学生中心理念已经演化为一种学生中心方法,它不仅包括了作为学习者的学生,还将教师、家长以及大众等融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传统的教师中心理念是将学生当做了一个空容器,学习就是不断向容器中灌输新知识的过程。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都被迫以相同的进度接受新知识,而且家庭和社区成员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帮助体现较小。  然而实际上学生并非容器,他们存在个体差异,有不同的认知结构,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过程。学生们通过听、说、读、写、反馈、思考等逐步构建他们各自的知识体系。在学生中心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可更直接掌握和运用知识,并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而家长和社区等也可以直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学生中心式的教育具有广阔的前景,而想要实现这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转变,就必须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在评价中更有主动权,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理想。要提高这种学生中心模式的效果,学生需要明确自我期望,而这些期望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与课程中心相关的素材,二是为学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目标。  (三)由教师讲解向自主探究的转变  自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对语言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使用的研究兴趣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是英语课程对于“真实语言”(real-language)教学兴趣的增加。因此,科研和实践的重心都迅速从传统的语法、翻译转换到对语言交际的探索,人们更加关注任务的整体性和综合型,而非割裂的结构。  这种由讲解理念向探究理念的转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目前被当作语言学习的中心,而多数讲解是来自于教师的,这使得学生较少地参与其中。而且,由于不同的学生对于语言的需求、语言的熟练程度以及学习语言的风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教师讲解的理解可能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学生需要有机会探索自己所学的内容究竟如何理解并得出各自的结论。  (四)由句子向语篇的转变  目前,很多将英语作为外语教授的教材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过于依赖传统文本中的样式,从中学习如何使用语言。这就导致了英语失去了原有的鲜活性,奴性地屈从于固定的格式,并使学习者只会使用僵化的语言。  语篇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社会行为的文字展现形式,比如交际语言的使用以及阐述对文本内涵理解的过程等。英语课程理念由句子层面向语篇层面的转化,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从孤立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转为在情境中学习。对此,语篇和语篇分析的特点可以加以证明。语篇可以由至少六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语境(context)、小句(clause)、连续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认知(cognition)和交流(communication)。  语境是语篇的特性,没有哪种语言能够脱离情境背景单独存在。然而语篇的语境却经常被忽视,反而重视语法和词汇的准确性。小句在语篇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如果没有小句的帮助,语篇可能会更加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中尤为明显,因为口语中不存在明显的句与句的划分。连续性是指文本不同部分间语法或词汇的关联性。运用连词或者多次利用相关的词可以实现语篇的连续。连贯性是指各个分句、段落间意义上的衔接关系,它使得整篇文章成为有机整体,而这些衔接本身取决于读者或者听众对知识背景的掌握情况。认知功能在交流信息时体现,它是指语篇揭示说话人的意识世界,体现其知识、信仰、怀疑、态度和主张。语篇的交流方面指的是语言在真实使用中所体现的本质。在缺乏组织机会、时间有限、拥有特定共同语境等情况下,人们运用省略结构、不完整句子、自行修复等等其他具有口语语篇特点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期望学生学会怎样使用英语而不是背下英语使用的规则,那么就需要为其提供语言学习的环境。  三、英语课程结构 从宏观上出发,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课程类型按不同维度来划分主要有: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各课程类型和科目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在课程结构中具有相应的地位,与其它课程形成价值互补。当前新课程结构分为学习领域、学科和模块三个层次。  体现在英语课程结构中主要涉及到课程类型的搭配和课程内容的组织等问题。为适应当代课程结构变化的趋势,针对传统上我国英语课程存在的系列问题,我国新的英语课程结构用以能力为本(competency based)的多样化的结构体例取代了传统的英语知识内容为本(content based)的结构体例,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与学生的英语学习联系起来,符合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总体要求。[14] 我国高中英语课程结构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由6个模块组成,整体上实行学分制。具体结构模式如图所示:     新的英语课程结构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在帮助学生打下扎实英语基础的同时,推动其个性发展;采用学分制限制了学习年限同时也保证了学习数量;以模块作为英语课程的最基本单位,灵活、有自主性。 未来英语课程结构的发展应当顺应课程发展的新趋势,尽量做到一、学科课程与经验体验相结合;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互补整合。  下面的阅读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初中英语课堂结构优化对策。 1. 因材施教,合理运用教材  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用知识本身富有的无穷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加大学生亲自动手的几率。对教材的活用要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手段,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的使用过程中,转变传统的“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多种教学媒介与教材内容的设计紧密联系,如:卡片、海报、信件、展览等形式都是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现,并创设语言环境,开展语言训练的有效手段。 2. 设计教学,截取智慧  设计教学是教师对知识点的再加工,通过对教学情景的设计对教学思路的设计,让课堂教学具有情境性,增加了教学的活力与魅力。这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对教学结构进行不同形式的重组,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例如:两周)都不出现重复性的课堂结构,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师生互动的设计,要保证出现不同的互动方式,例如:课堂表演互动、辩论互动、巩固互动等等。  3. 课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课外教学要重视对作业的布置,要保证在课外提供一个语言环境,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等,直接把英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以此鼓励后进生不断进步,鼓励优等生进行课后知识拓展。而课外教学的内容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的实用性写作和对话,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使用这些文体,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更换示范实用性的对话,并将这些对话延伸到课外交流中去。  摘自《初中英语课堂结构优化分析》( 唐卫琴,2011) 随着课程论研究和实践的持续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程的相关概念、基本理念和课程机构都在逐步变化,这种变化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停止,英语课程的相关领域知识和应用定会在不断摸索中渐渐趋于完善、科学、系统。我国的英语课程发展,应该在把握国际外语课程发展趋势的同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综合特点和课程实际基础,把准外语教学定位,冷静处理热点问题,稳步发展和改革。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艳蕾.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功能[J].辽宁教育,1997(Z2):37. [2]刘国显.开讲艺术[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 [3]周莉亚.中学信息伦理教育的教学实践尝试——《如何合理使用因特网》的教学案例设计[J].科技咨询,2007. [4]朱伏波.《VB选择结构》教学案例[J].中小学电教,2011(1). [5]陈屹.诱惑与困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1]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M]. 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Candlin C. N. Syllabus design as a critical process [M]. London: Pergamon Press, 1984. [3]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4]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Yalden J. 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Brumfit C. J. General English syllabus desig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7]Nunan D. Syllabus desig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8][13]舒白梅,向宗平.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White. R. V. The ELT curriculum [M]. Oxford: Blackwell, 1988 [10]舒白梅,向宗平.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王立非. 现代外语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2]Littlewood W.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14]宋桂月.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四 校本课程开发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1.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的内涵 2.了解校本课程的发展历程  3.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4.掌握并运用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来撰写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  5.了解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并运用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来撰写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 学习难点 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模式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它的具体含义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课程专家、家长等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始于20世纪60-70年代,校本课程开发最早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在1973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这次研讨会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学校教育的工作人员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1974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校本课程开发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研讨议题。之后,许多国家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许多学者纷纷就此提出个人的观点与见解,出现了多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Bezzina(1991) defines SBCD as "a process in which some or all of the members of a school community plan, implement and/or evaluate an aspect or aspects of the curriculum offering of the school. This may involve adapting an existing curriculum, adopting it unchanged or creating a new curriculum. SBCD is a collaborative effort which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individual efforts of teachers or administrators operating outside the boundaries of a collaboratively accepted framework."[2] 崔允漷在专著《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3]  徐玉珍在《校本课程开发释义》 中提到,“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或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根据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合作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造过程。”[4]  尽管各种定义的侧重点不同,但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为一种课程价值观的转变,即课程编制、组织实施不再仅仅由课程专家或教育行政人员一手控制,教师、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开发活动在学校中实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资源和权利的重新分配。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史 从世界范围看,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了兴盛时期、回落时期、转型时期3个阶段。  兴盛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许多学校也纷纷响应。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回落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国家课程开发再次受到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期。  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由于社会变化节奏加快,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兴的课程议题不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再次兴盛,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形式有所变化。  校本课程虽是引进的术语,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虽然较晚,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教师专业话发展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开发,各学校逐渐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并积极认真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由最初的完全排斥到校长、教师、家长的一定程度的认可,一些学校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英语校本课程纲要或方案,开发了具有成效的校本课程。  从下面的阅读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时期。 澳大利亚的课程开发权力主要控制在州一级,在1960年代的课程开发也是采用“从中心向外围辐射”策略。1960年代后期各州纷纷取消小学、中学的校外统一考试制度,陆续发布文件或报告,强调教师的专业角色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州一级的课程纲要对于学校而言只具有指导意义,学校有极大的课程自主权。政府不但发布文件表明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决心,同时拨发经费补助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进修活动。中小学教师、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人员乃至家长、学生纷纷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事务,校本课程开发盛极一时。  校本课程开发热潮开始最早出现降温和回落迹象的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曾经最为风行的国家澳大利亚。到1980年代,各州政府对于学校课程的态度有了新的政策转向,校本课程开发的盛况有降温的趋势。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一些有影响的研究和调查报告如由国家教育质量检查委员会发表的《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等纷纷显示,并非所有学校教师都愿意或有能力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二是校本课程开发遇到许多实际困难,学校和教师希望州政府制定更明确详尽的课程纲要;三是社会舆论批评校本课程开发降低学校教育水平,教师参与的意愿和能力不足,要求由联邦政府制定国家课程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四是8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出现财政困难,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补助和培训计划被迫取消,这也是校本课程开发衰败最重要的原因。于是,许多州政府开始进行政策调整,规定校本课程开发须在政府确定的范围内进行。1986年,联邦教育部进一步做出决定,着手拟定全国中小学教育目标,并于1989年颁布《全国学校教育目标》(The Common and Agreed National Goals for Schooling)。国家课程方案逐渐成型,校本课程开发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落的时期。  1991年,澳大利亚完成八大学习领域的规划,国家课程框架陆续出台。在澳大利亚实行20年之久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始出现转折,原先强调地方和学校差异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扩大为兼顾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协调的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权力由中央或州集权转变为三级教育管理。中央拟订全国课程纲要和学校办学效绩指标,经费和人事等则授权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框架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  摘自《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轨迹》(吴刚平,2009)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很多,可分为参与者因素与环境因素两大类。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课程专家学生及家长、社区等。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软性环境。充分认识和发挥这些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参与者因素  1.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  教师对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态度决定对校本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的效果。如果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积极的态度,就会为后期的一系列开发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如果教师抵触校本课程开发,即使迫于压力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那校本课程的开发极有可能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  教师的课程和课程开发的知识会直接影响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比如如何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等等,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教师为群体,以自主、开放、合作的形式,形成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既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处理,也包括针对本校实际自主创生的新的课程内容。为此,教师首先要能正确地解读国家课程标准,准确分析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只有在正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对相应内容的要求,较好地理解学校所采用的课标教材,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知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才能恰当地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或者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需要的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教师进行反思的行动研究过程,因而教师的研究能力会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有效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为教师有效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做好准备性的工作。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教师往往不是孤军奋战,更多情况下需要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这就需要不同年级、不同科目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围绕着共同的研究主题重新建立起新的非正式的、开放的组织气氛和组织制度,从多学科的视角以平等对话、开放、合作的组织方式研究、设计、实施校本课程整合的学习主题”,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体”。 2. 校长: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核心 学校的管理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校长对学校的特定的管理方式所形成的学校的管理特色体现出来的。校长的管理方式,会体现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控制与制约还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与鼓励。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具有六种职责:“确定明确的办学宗旨、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网络、协调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与五种能力“领导能力、规划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交际(合作)能力。”[5]  如果校长能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明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积极构建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引领和激励广大教师形成共识,通力合作,将有力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可见,没有校长的正确领导、观念改变、参与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是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可见,校长是校本课程的领导核心,校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与否。 从下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校长在校本课程中的核心作用。 校本课程领导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系统,不同层次校本课程领导的有效实施,最终都落实到中小学校层次上来。校本课程领导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在学校层面上,主要的校本课程领导者是校长。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具有决策、组织、引导三个基本职能,其中,决策职能是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核心。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主要职责是: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组织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营造民主、合作、学习、创新的学校文化。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作用区域主要是课程和教学,被领导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发展是中小学校长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目标是达成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课程品质的提升。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学校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决定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衔接;规划学校“最适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设计学校课程开发规划。 第二,决定学校校本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根据学校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校本课程。为了使操作和交流变得简单,应将校本课程适度结构化。 第三,决定校本课程的内容。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组织审定教师提出的校本课程内容和组织校本课程内容的原则、方式。组织课程的修订和改革。 第四,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在教学层面上,教师是校本课程的领导者,中小学校长是校本课程实施最核心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教学领导的主要任务有:①制定沟通目标:领导者会参考教师意见,制定符合学校特性的教学目标,就教学目标与学校成员进行沟通,依据目标规划教学计划,并能带动学校成员落实教学目标。②管理课程教学:领导者会确保各科教学正常进行,统合协调课程与教学事宜,均衡安排师资,保证教师的教学时间,并减少与教学无关的活动。③视导评鉴教学:领导者会观察及评鉴教师的教学,协助教师改进教学,解决教师的教学困难,掌握整体教学的品质。④促进专业成长:领导者会鼓励教师进修,安排各种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对教师的成长有高度的期待,协助辅导新教师的教学。⑤督促学习进步:领导者对学生学习成效有高度期待,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奖励学生学习进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⑥营造支持环境:领导者会建立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纪律,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尊重并支持教师的教学,与家长及社区保持良好关系。 第五,校本课程评价的组织与指导。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决定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内容、指标、方式。校本课程倡导发展性课程评价。评价体系由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学校发展的评价组成。指导教师开展校本课程评价工作。 第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要求和策略。协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指导校本课程开发。 摘自《 论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和策略》 (邹尚智, 200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3. 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的发展是校本课程研制开发和具体实施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促进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的价值追求。  在校本课程研究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调查、访谈方式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倾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时的选择、补充,乃至改编、整合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内容。使校本课程真正符合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如果校本课程开发不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么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要充分地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发展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对话、参与、合作,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4. 课程专家: 校本课程开发的咨询者和指导者 对于校本课程开发领域,课程专家不再是课程开发的主导者,而是不可或缺的咨询者和指导者。尤其是在学校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理论与技术的情况下,课程专家的指导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专家要引导教师做出课程决策,为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做好培训。  5. 家长和社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补充资源  家长对课程开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校本课程的接受与认同,为校本课程开放提供物质、人力资源的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中很重要的辅助力量。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中,社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物质设施。比如,各种科技馆、博物馆、体育馆、青少年宫、环境保护机构、居委会、商场、工厂等,学校可以利用这些便利的条件,开展与这些机构长期的合作,给学生打开一扇接触社会的窗口,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第二,社区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金支持。社区中的企业中,有许多热爱教育事业的企业家,他们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有可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一定支持。第三,社区还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人力资源。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其中居住的居民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面可能会有技术工人、农民、专家学者、机关干部、商界精英、部队军人等,这就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 台湾G中学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重新获得了生机。 例如,台湾G中学在利用社区资源方面做得很出色,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社区的活力,形成学校与社区共同创建学校校本课程的合力:一开始,学校就把办学宗旨定位为“培养社区人才,传扬社区文化,提供公共空间,建立社区学习机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开发了“优质校园文化”、“社区学校与社区总体营造计划”、“王化祭”等一系列的校本课程方案。其中“王公文化祭”是让学生参与社区的“迎王公”活动,深化对祭祀意义的认识,并展示各班级的庆祝活动,如照片、食料、祭祀器物、绘画展览等,引导学生对祭典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是发挥社区资源重要作用的典型事例。  摘自《 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孔凡哲,2007 ) (二)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和领导制度、文化等软环境。 1. 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包括三个层次,即中央、地方和学校的物理环境。学校具有良好的物理环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它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物质条件。学校的地理位置、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区状况、教学楼的设计布局等校园设施的构建,以及教学手段、教学辅助设施等。  实践表明,学校内的物理环境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直接的硬件基础。例如,东北地区某师大附小教学楼的设计就十分有特色,为该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楼的内部设计秉承了开放式、个性化的学校理念,集中体现在对楼道的合理利用上,每一楼层的楼道里都设有“开放性空间”,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做游戏、可以搞小创作、可以交流彼此的作品;楼道的墙壁上,都是孩子们个性化的作品,有作文、书法、剪纸、手工作品、泥塑、图画、摄影作品等等。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还可以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更新的作品。“开放性空间”还表现在“开放性教室”的设计上,“开放性教室”是一间只有三面墙的教室,也设在楼道里。同时,教师的教学对其他任课教师开放,这样的开放性设计不仅促进了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而且也使不同学科间教师互相学习,有助于学科之间的综合化,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6] 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是重要的硬环境,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往往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不易遗忘,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 软环境 软环境主要指国家教育政策上的支持,学校领导优质及学校文化等等。 (1)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保证。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求实施素质教育,并在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管理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从此进入国家课程政策的范畴。这是校本课程得以生存的基本前提。  (2)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把学校文化粗略的归结为:管理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四个方面,其中,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属于学校领导者层面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分别是指教师和学生层面。他们之间的和谐存在和发展,将有助于营造校本课程的开发所需要的良好氛围。  (3)考试导向的影响  考试导向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高考制度的约束,追求升学率仍是学校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许多校长和教师的观点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还只停留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因此,许多校长、教师、家长都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孩子的中考和高考无关,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对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改革。当前改革考试方式和评价制度的趋势已逐渐在全国铺开,必将对课程改革包括校本课程开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教育资源保障的影响  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这些资源的保障是顺利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前提。我国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资金、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平衡。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可能会有一些丰富的适合开发的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我们的校长、老师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各种资源。 综上所述,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办学理念、校长、教师、学生、考试导向、教育资源、家长、社区、上级教育部门和专家学者等。这些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同时随着发展的阶段及需要也会有所变化,他们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发展,需要校内外各方人士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合作,共同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从而办出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践当中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不同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的模式有三种:  (一)需求主导模式  以学生需求为主线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可以称为需求主导的模式,由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叫需求主导校本课程。该模式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学生需求的满足,逐渐发现学校办学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培养和提高教师和校长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条件主导模式  以资源条件为主要线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可以称为条件主导模式,由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叫条件主导校本课程。该模式以学校的资源条件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现实可能,学校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做什么,能够开发怎样的校本课程。其他因素只能服从资源条件的限制,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和突破口都有赖于学校的资源条件,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师资条件等。  (三)目标主导模式  以办学目标为主要线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可以称为目标主导模式,由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叫目标主导校本课程。该模式以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办学目标,其他因素都只能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通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是通过学校的办学目标来引导和带动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在开始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是值得借鉴的模式,但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要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综合的开发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来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各地区各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差甚远,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如果采取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教材形式来实施教学势必不符合实际情况。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和因材施教的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一种课程变革形式、一种课程管理模式,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一)校本课程开发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育的民主化  完善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课程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团体、家长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表明国家课程决策权力的重新分配。在我国,过去执行的一直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教师和校长都是在按部就班地实施国家的课程,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想有机会去参与课程的决策。实施校本课程,能扎实地从学校的特点出发,从教师与学生的特点出发,学校有权自行设课,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课程的研制,这种分级管理的课程模式反映了社会团体及家长等对教育与课程的愿望,使课程真正地符合学校的特点与需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国家课程的弊端,完善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开发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即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校本课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的愿望,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相关课程决策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方位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数集中于体验型、表现型、实践型和操作型的课程领域,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念,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校本课程因而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实现的可能性。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要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教师要有课程实施的意识,要有课程理论作支撑,要有对课程的分析能力、对教材的处理能力,要有正确的课程教材观,把研究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发展提供一个重要领域,为提高教师这些方面的素质提供了机会。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今天的课程改革乃至教育变革, 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校本课程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分离的。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中坚力量。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不只是一个实施者,更是一个决策者、研制者、编写者、评价者。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要开展课程学习、课程研究的转变、完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 我们可以说, 校本课程开发是使教师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关键并不是它必然需要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于国家或地方的独立课程, 而是使教师意识到, 他们的教学活动不可避免地是在一个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变革网络之中, 并且伴随着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一个学校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学校开发的课程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具体的学校而制定与实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自主规划、自我负责,能充分满足学校的独特性,使学校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课程开发和创新。因而校本课程开发能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五)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地方和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充分考虑学校可利用资源的情况,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进行的课程开发,所以校本课程课程的开发能促进学校课程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尽管校本课程不同于地方课程,但开发校本课程时也要考虑到学校所在的地域的经济,文化的特色以及可利用资源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地区差别也逐渐拉大,不仅为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地方课程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地域的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源。  (六)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帮助学校全面实现课程的社会职能  学校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学校社会职能的实现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学校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对社会的整体利益负责。学校必须执行教育法规及其他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完成行政部门规定的教育任务,实施正式课程,保证学校按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来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必须面对每一个学生、家长和社区,向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负责,向学校所在的社区负责。换句话说,学校必须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提供的教育资源,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满足家长通过学校培养子女、满足社区通过学校培养本社区所需要人才的期望。  (七)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育的合作和交流 尽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是主力军,课程专家已经不再占主导地位,但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程专家的帮助,尤其是在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这就需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与大学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有助于促进大学与中学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校本课程开发也需要借鉴他学校课程开发的经验,同样也会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可分为下面的步骤。  (一)制定校本课程方案 在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阶段,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需要撰写《校本课程方案》。《方案》一般包括两大内容:课程说明与课程设计。课程说明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陈述、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建议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和学校评价校本课程的依据。通过对《方案》的撰写,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可以深刻领悟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准确掌握课程实施的步骤与方法。 (二)审议教师的校本课程方案 教师的课程方案最终要经过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进行审议之后,方能进入课程实施阶段。这种评价一般安排在校本课程实施阶段之前进行。评价之后要针对在评价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或修订,使错误在实施之初就被发现,尽量减少课程资源的损失。 审议教师的课程方案应当关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课程目标是否能够细化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分类,教学设施和手段能否获得学校课程资源支持,课程方案是否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等等。 (三)评价、反馈与改进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对其自身开发的评价与质量监控的过程,那么校本课程评价不应该仅仅是总结性的,更多的是一种形成性的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校本课程能够在一个良性循环中运行。  我们讨论的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这并不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一种直线的一成不变的流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各个方面可能并不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根据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各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经验创新出富有自身特色的便于操作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和流程。 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建立相应的组织与制度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层面,以及学校具体课程开发的形态方面,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关注的却比较少。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制度,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前提条件。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团队如何建立起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审议制度,切实地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上的保障,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在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中,校长与教师对校本课程评价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工作量如何考核, 教师课堂教学如何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然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如何对校本课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好坏,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所以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恰当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体系,来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三)课时安排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持适当的比例 中小学英语校本课程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保持适当的比例。关于校本课程在总体的课程计划中应占多少比例为好,调查结果显示,各校对于校本课程应占的课时比例看法不一,但从总体上来看,校本课程课时量的比例还是主要地集中于10—20%这一范围。[7] (四)内容上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结合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在课程开发的权限和侧重点不同。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三者在内容上要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从而不仅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  (五)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言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扩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是一种真正的素质教育。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 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尽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希望作为真正的素质教育,校本课程能克服万难,真正地走进所有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                    [2]Bezzina.M(1999).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J]. Curriculum perspectives.2011(2).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释义[J].中小学管理,2001(4). [5][6]孔凡哲.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0). [7]崔允漷.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J].全国教育展望,2002(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五 英语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继承与发展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目的和基本思路、《标准》对《大纲》的继承与发展。  学习重点  理解《标准》相对于《大纲》在整体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学习难点 通过《标准》与《大纲》的对比分析能准确地判断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建立后,于1951年颁布了《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草案》。其中包括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草案和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草案。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规定了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应达到的水平,各年级教学重点、任务和教学内容。1963年,在全面总结外语教学和教材编辑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这是建国以来教学要求最高、教学内容最多、课时也最多的一部大纲。但1966年以后被迫停用。十年动乱期间,各地自行制订大纲,编写教材。1978年教育部制订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部大纲是我国惟一的一部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教学大纲。  根据1978年的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初中英语试用本在程度上偏深,内容上偏难,分量上偏重。基于这种情况,1988年,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3年实验使用JEFC的初中生将升入高中,为了解决初高中衔接的问题, 1991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与《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相衔接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在这一背景下产生。这个大纲为所有高中学生设计了一个目标和要求。1996年,供试验地区用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根据课时减少,对教学要求和内容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1996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为学生设计了一级和二级两个不同的目标要求,高中一、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高三英语为选修。一级或二级要求为基本要求,但“上不封顶”,意思是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超过大纲规定的要求。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学生都基本按照一种课本、一个进度、一个目标、一个要求开展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常常对有些地区和学校偏高、偏多、偏难,但对其它的地区和学校则又偏低、偏少、偏易。 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是在1996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的版本基础上修订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速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改革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它以“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九个部分纲领性地规范了这次课程改革的内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2000年1月至6月通过项目申报、评审、复审等程序,成立了由数百名专家参加的18个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标准研制工作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给予肯定。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按照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整体思路设计的。 2003年4月,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总体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教育部单独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1] 二、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国家把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为素质教育。因此,英语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学科,具有双重任务。既能使学生接受符合社会需求的基本素质教育,又能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  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不断地对中学外语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中学外语教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需要, 这一矛盾推动中学外语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其对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旨在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因此高中课程应在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使他们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智力、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使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具有体现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特点的学习过程,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高中英语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同时,又按照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设置相应的教学级别以及相应的语言水平测试级别,为学生提供相对客观的监测语言水平的标准。 [2] 三、《大纲》到《标准》:继承与发展 《标准》阐述了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课程性质,提出了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标准设计的思路,对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准》还就与实施新课程相关的教学和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教材编写诸方面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做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标准》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的阐述与《大纲》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些内容是以往的《大纲》的基础上经过修订而提出来的,有些内容则是新提出来的。这些不同不是对立的, 而是中学英语教育的实践在新的时代中的深入和发展。《标准》对《大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2)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3)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4)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标准”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中学英语教育的要求,指明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标志着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一)《标准》与《大纲》的整体比较  1.《标准》与《大纲》的框架结构对比  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是由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评价和附表6个部分构成;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5个组成部分。  《标准》与《大纲》的根本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标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课程。  《标准》的课程目标对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基本的要求。  在内容标准中,《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等方面对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3]     2.《标准》的创新之处  首次在英语教学指导文件中明确了外语教育的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大发展需要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英语课程目标的描述中,除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要求,还提出了对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级别要求,使语言学习目标的内涵更为全面和丰富。  明确提出中学英语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高中阶段英语教学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根据社会对英语的要求,首次提出在中学阶段实施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分为九个级别。第二级为小学毕业达到的要求,第五级为初中毕业达到的要求,第七级为高中毕业达到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允许各地按照自己的条件和需要,决定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段和年级以及课时安排。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超过五级要求,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可适当降低达标要求。第八级、第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生设计的目标。体现了英语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推行学分制,实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这是以往的大纲中没有的。这种课程模式使课程体现多样性、开放性和可选择性。既体现基础教育高级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整体性和基础性,又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成长需要。[4]管理制度
的新变革。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弹性教学管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英国、韩国等国的中学教育都采用了这种管理模式。学分制的内部机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与导师制相结合,建立重修、重选与补考、免修、免听、成绩考核与评定计分,以及毕业、授予学位等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定。  (一)高中学分制管理体制的特点  1. 配套的课程管理制度  学分制与选课制、学分互通互换制、学籍管理制,以及淡化学生分班教学管理,适当实行走班制等相关制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组成上具有整合性,在功能上具有多元性。学分制的实施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需要加强对学校管理制度的研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选课制度、学分管理认定和学分制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指导选课的导师制度、教师选聘制度和其它保障制度。  2. 个性化需求的体现  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特长选择不同取向、不同水平的课程模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除此以外,学生还能基于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上课日期、出席时间、任课教师、选择学习方式以及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类课程,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学习年限的灵活性  实行完全学分制以后,学生不受修业年限的严格限制,学生可以先修满学分提前毕业,也可以之后一段时间毕业。学分制的基本精神是补修不及格科目,及格者获得学分,累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即准予毕业,因此也就没有留级升级,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这样使学生不会产生太大的学习压力。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能够有效地、因人而异地分配受教育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学年学分制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某段时期负担过重或过轻,确保其整个高中阶段比较均衡、全面的发展。同时,它有利于知识学习的连贯性、系统性。  4. 课程体系的多样化  以选课制为主的学分制必然要求课程体系的多样化。要求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和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来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必须通过区域性整体推进,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高中教育课程资源,完善“多样化,选择性”的高中教育课程体系。  5. 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  学分制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但是也不否认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作用。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符合社会要求的自我设计还比较模糊,对实现目标的学习方案也难以进行优化选择。所以,要发挥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导向作用,帮助 学生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 培养目标的层次化  学分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正视差异、因材施教,通过设置适合学生基础的选修课来弥补部分学生进校初期的不足,促使他们顺利地学习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达到国家的培养规格。  (二)高中学分制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高中在实行学分制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照搬高校的做法和经验,而必须积极探索既能满足学分制的本质要求,又符合高中教育教学实际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因此,高中在实行学分制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总体性原则  按照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高中实行学分制改革不是哪一所学校的事情,而应全面纳入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中去统筹考虑和规划。在吸收和总结试点学校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中全面试行。  2. 渐进性原则  高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体制要体现从试行到推行再到完善的渐进性原则。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各地区的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完全一致。目前高中实行学分制管理体制虽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少困难,从课程体系结构到教师、学生和教学设备、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制约着学分制的实施。因此,高中实行学分制管理一定要由易及难,分步推进、逐步完善。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起点高一些,实行全面学分制,条件不完全成熟的学校,可以先实行学年学分制,以后随着条件的改变再不断完善。  3. 指导性原则  高中学生年龄较小,自主意识较弱,自我约束和自我选择能力不强,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选课指导。教管合一原本是高中教育的一大特色,高中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把教、管、导三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选课和制订学习目标。  4. 激励性原则 高中实行学分制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要因地制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并激发高中生好学上进的内在动力,形成良好的学风。对管理人员和教师也要实行激励机制,使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不断优化。 (三)高中学分制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1.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是指学生达到毕业要求所需的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     2. 毕业要求  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对必修课程和体育、艺术、健康等基本学科的修习年限及学分的要求。如:“标准”中规定学生修满10个必修学分,达到七级目标要求时即可毕业。二是对选修课的要求。学生既可以修学术类课程,也可以修职业技术类或实用类课程,学校对此只做学分数目的要求。三是附加要求,不记学分,往往只规定时间和次数,但每位学生又必须达到方可毕业。 3. 教学计划与课程分类  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为指导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计划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学分制课程按课程结构可以分为三类,即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有的学校还增设了一些活动类课程。必修课指学生按课程计划规定必须修读的课程;限定选修课指学生按课程计划规定在一定范围内选读的课程;任意选修课指学生可以任意选读的课程。“标准”中将高中英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中有5个模块的英语课程,分别为英语1-英语5。选修课又分为系列I和系列II两个系列,系列I相当于限定选修课,有英语6-英语11等6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其中英语6-8是各高中必须开设的选修课。而系列II相当于任意选修课,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开设,具体见表1。 4. 学分计算  即指根据什么来计算学分,如可以根据课程讲授的学时数、课外学时数来确定学分,还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相应地规定该门学科的学分数。学分的计算规定与方法是:以课程为单位,通常把课程的各种教学形式,课内外所需学习时间合并折算为学分。尽管各国、各校计算学分的规定与方法各异,但是,却有个最基本的、简易的、约定俗成的计算方法,例如,凡需要课外学习的课程,以每周授课一课时读满一学期并经考试及格才为一学分,学生修满一定数量和学分,方能毕业。“标准”中规定每个模块课程为2学分,36学时。  5. 课程考核 即指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学分,一些学校的“学时学分”是采用成绩考核来赋予学分,如成绩合格者,获得规定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给学分。除了学分评定外,还用学分积点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学分绩点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学分积点有不同的算法,下面主要介绍两种: (1)每门课程的积点= 该课程的学分×学生该课程所得绩点(见表2)          (2)每门课程的积点= 该课程的学分×学生该课程所得绩点     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发展与能力掌握的进取性,一些学校还设置了“奖励学分”。这类学分的考核标准由学校自定,其中有各类竞赛得奖学分,具有各类特长的奖励学分,政治、思想、行为规范表现突出者的奖励学分等,学分计量从0.2-6不等。 6. 选课指导 每所学校一般都应有一些教师做学生的选课指导教师,每一位在校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选课指导教师的个别建议和指导,包括选课指导、学习方法指导、目标确定以及未来角色定位等。以保证学生的选课适当,符合自身的发展与需要。学生最终修什么课由以下因素决定:学校统一的课程规定与课程计划的弹性、学生过去的学业成绩、诊断性的标准测试的成绩、选课导师的建议,以及家长的要求与学生的兴趣等。  7. 编班与学籍管理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仍按年级编班,形成自然班或称行政班。学生选课后,按选课人员形成教学班。学生的休学、停学、复学、转学(专业)、退学等按学籍管理规定办理。学生在两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提前毕业,或提前参加高考。学生在3年内未能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或尚有各种环节未完成者,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期限,在延长期内,编入低年级相应的行政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四、实施学分制与选修课的意义 学分制作为教育课程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管理与评价双重功效。因此要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与结构、实施与管理以及评价等课程体系中把握学分制的含义和功能。特别是,要在高中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弹性化改革的总趋势中,领会学分制的价值、意义及操作要领。应充分认识到,实施学分制管理(包括设置学分制高中)是确保达成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总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有利于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  “标准”是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酝酿与修改才正式出台的,“标准”中首次涉及了课程管理体制创新问题,即学分制问题。国外高中学分制的实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我国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有过试验,近年来也有一批重点中学进行过试点,但我国绝大多数学校一直采用以学年制为主的课程管理模式。因此,“标准”中要求在全国高中英语新课程中实施学分制与选修课是否稳妥引起过很大争议。通过对国内外的实行学年制和学分制的对比分析来看(见表3),学分制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具有学年制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标准”指出英语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和教学管理模式作为保证,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同时,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基本理念和课程设置模式都需要引入学分制与选修课来具体实施和体现。学分制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哲学,它既能考虑到所有学生共同的教育质量,又照顾到个体差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有利于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个性发展 本次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立“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的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实现此项目标,高中英语课程体系必须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在课程管理上必须引入学分制来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而选课制的实施必然要求学校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修读,使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选择性,在保证高中生修满规定学分并达到七级目标的同时,能够为每个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同时,实施学分制要求学校建立相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使高中生在选课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英语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学习时间,让每个高中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有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为高中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有利于实施多层级的课程目标体系  本次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程目标的层次化与多级化。高中英语课程根据课程目标水平的不同划分为六、七、八、九级等四个等级,并且水平等级与年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逐级申请参加七至九级之间的各级别考试(见表1)。各个级别的目标所描述的能力都是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构建成的,传统的学年制管理不利于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而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功能之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做到人尽其才。“标准”将高中英语课程目标分级设置,使高中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异选择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发展道路,这样也就更好地发挥了学分制的功能。  (四)有利于建立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主要目的。而现行课程评价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其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缺乏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制度。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需要有科学的评价制度加以保障;课程结构的多元性需要有统一的评价体系加以管理;课程实施的个别差异性和可选择性需要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以激励。高中英语课程实施学分制后,可以把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纳入到统一的评价系统内,能够对学生所修课程和学习质量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进行评价与管理,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客观、公正的高中英语新课程体系的评价制度。  学分制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了解、反馈调整、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引导肯定、区别选拔等功能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更有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这种评价制度有五个最基本的特点:1.评价主体多元化,尤其强调自我和同伴的评价;2.把评价当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3.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特别重视评价在过程中的激励与导向作用;4.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中,更注重质性评价;5.不仅评价学业,同时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五)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学分制灵活的选课制和弹性学制有利于营造一个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开放性的教育环境,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和潜能的发挥,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激励竞争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在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选一些课程或提前修读完成英语课程。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少选一些课程或延长学习年限,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并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自由度较大的选课给高中英语教师带来学生选教师的压力,从而促进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并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高中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效果。 五、学分制与选修课的实施保障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机制,它的运作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学分制更好地运行,一定要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  (一)转变人才观  国外一些高中之所以能够较为全面、灵活地运用学分制的导向机制,是因为人们能够更为开放地理解人才的含义。人们不认为考大学是成才的唯一出路,也不觉得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才可以称得上人才,另外,社会也为人的成长、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和保障。在我国,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才可称为人上人”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受高等教育成了成才的唯一出路,因此,造成了应试教育模式的膨胀。要想更好地实行学分制,就要转变对人才的看法,转变对教育的看法,为每一个人能够充分、全面、有个性地发展提供条件。  (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加强选课指导  高中阶段,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并未完全确立,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选课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兴趣、能力,避免盲目选择而造成的人力和资源的浪费。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升学,根本无视孩子的能力和兴趣特征,选择一些不符合孩子能力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孩子更自主地发展。  学分制的试行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自主选择课程,选择进度,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由于他们心理不成熟,阅历浅,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可能存在偏差,加上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有家长意志,在校有师长意志,缺乏足够的独立能力,容易导致选课的盲目与随意。一部分学生还可能存在功利思想,把获得学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只选学那些易得学分的课程,或是选择管理不严的教师的课。诸如此类情况必然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违背试行学分制的初衷。因此在中学必须加强选课指导,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功利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家长会或设立家长接待室向家长解释学分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规划,确定学习的方向与进度。另一方面借鉴大学的做法,设立导师制,学生的选课须经导师审查、签字后,方为有效,否则不予选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与导师经常性地交流学习情况和学习安排,导师要热心给予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等成长要素全面负责。  (三)科学制订课程体系及评价方法  学分制,归根结底是一种管理形式,它如何运作要取决于课程的设置与评价。国内外学分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选修课的门类及其所占的比重。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的,因此要设置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发展的选修课程,尤其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使学生的发展有更优良的载体。另外,课程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量,又要考虑质,除了考虑认知的发展,还要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状态。“标准”中的课程体系结构和评价方式充分考虑了上述因素,能够很好地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分制的实行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对开设的课程同等重视,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注意发掘、识别各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加以保护和培养。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所开课程的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再次,实行学分制后,个别辅导、答疑、实验指导成分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教师的辅导技能有待提高。最后,实行学分制,在管理和运作上较为复杂,尤其是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置,不仅门类较多,内容庞杂,而且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非常灵活。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目前的高中英语师资状况不尽人意,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高考科目硬,非高考科目软的现象;能够开设与必修课无直接关联的选修课的教师比较少,许多学生感兴趣的课无法开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才能的发挥,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还不能完全落在实处。因此,为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教育主管部门和承担师资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应注意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进修、自修、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与学校管理制度综合配套  学分制的实行使原有的教学管理框架受到冲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学习场所、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保障与改善,学分制结构中奖励学分的认定,学籍管理,竞争压力过大造成学生出现焦虑情绪等,这一切均需制定与学分制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来解决。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探索:一是成立学校学分制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审定特别奖励学分和学生补修、暂不毕业等事宜。领导小组之下还要设立办公室,负责收集、计算、登记学分并归档。各管理小组应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划和安排,负责有关课程的规范建设、教学管理、教师考核,还要注意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证各类课程有效地贯彻实施。二是强化教学设施的服务功能,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是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编制教学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籍管理灵活、便捷,保证学生按照规定顺利调级或提前毕业;四是健全学生咨询、服务指导网络,提供心理咨询,帮助那些学习潜力小、特长不突出的学生调整情绪、找准位置,以良好的心境和精神状态对待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六)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实施学分制的外部保障措施之一。办学条件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在硬件方面,要增加一些设备,如图书、微机、实验仪器设备和科技实验设备,还要建立与教育相适应的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实验室、微机室、阅览室。软环境方面要注意校风、学风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另外还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此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采取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立学分制,这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变革。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大家对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学分制和选修课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提高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月茹. 美国高中学分制及其意义[J]. 全球教育展望,2003(1). [3]程培元. 普通高中教育的学分制改革[J]. 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七 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 2.了解各个阶段英语教材的特点  3.了解英语教材的发展趋势  学习重点  通过梳理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反思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学习难点 理解英语教材的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背景及其对英语教材编写的要求不同,不同时期的教材体现了不同时代教育的特点。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发展的历程,不仅可以系统地梳理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而且可以反思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后,中小学英语教材建设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小学英语教材;20世纪80年代的中小学英语教材;20世纪90年代的中小学英语教材; 新课标中小学英语教材。 一、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小学英语教材 (一)教材概况  70年代小学英语教材 从改革开放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段时间,教育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发展才相应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基础教育才得以真正展起来,英语教材也随着基础教育的变革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1977年秋季,中央决定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负责各科教材的编辑、出版,并要求在1978年秋季开学前,向全国供应新编的中小学各科教材。 英语教材编写组根据1978《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1978年《全日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精神,编写了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小学英语课本(试用本),共六册,每学期一册;初中英语课本六册,每学期一册,高中英语课本二册,每学年一册。配合各册试用课本还编写了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与课本同时供应。这些教材都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根据大纲的要求,学生通过小学三年、中学五年的学习,要掌握基本语音和语法,掌握2,8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能借助词典阅读一般题材的中等难度的读物,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1]  (二)教材的特点 总的来说,70年代末的中小学英语教材比较单一,都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的编写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特别是语法结构。  1.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能力  这套教材特别注重通过反复强调掌握拼读规则,提供国际音标和构词法知识,来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能力。  2. 分阶段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这套教材在处理听说读写关系时,采用阶段侧重的方法。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初步听说能力,高年级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3. 语言知识系统性较强,但对语言的交际功能重视不够  课本的编排体系受结构主义学派的影响,基本上是着重考虑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以句型为主要脉络把诸种要素贯穿起来,组织编排语言材料。课本对于语音训练和语法训练等的安排比较细致,系统性也比较强,但是对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交际中需要理解和表达的意念重视不够。课本中脱离语境的句型练习较多,有的在实际语言生活中并不存在。过于机械的句型操练,形式上活跃,但并不能有效地培养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缺乏沟通信息和完成任务这一类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4. 阅读量小,生词和重要语言现象的复现率低  根据1978年的教学计划,五年中学只有656个英语课时。针对当时的总课时而言,这套教材在程度上偏深、内容上偏难、分量上偏重。  由于课本的阅读总量不大,各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和生词不能得到多次复现的机会,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现象来说自然比较困难。加上教学质量中往往要求过高,就必然加大了难度。  5. 教材提倡利用英语进行教学,但并不排斥母语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外语与思维的关系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初学外语时,学生己充分掌握了母语这个思维工具,运用它己经成为自然的习惯,因而,通过母语的中介作用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是不可避免的;学生习惯于用母语思维,在学习英语时,必然会受母语的影响。因此,如何利用母语的迁移并克服其干扰,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研读这套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者提倡利用英语进行教学,但并不排斥母语。教材根据英语和汉语的异同,确定了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的重点,并且在教材中有一定量的英译汉、汉译英的翻译练习。  6. 教材反映所学语言国家文化内容较少  英语国家(主要是英美国家)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 同时, 语言中渗透着他们的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 人际关系、 思维特征等等。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学生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母语文化去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 这不仅会带来理解上的差异,更会影响语言的掌握和使用。所以, 文化对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起着关键性作用,教材中要呈现语言国家文化内容。但这套教材注重的是语言知识的培养,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内容涉猎很少。  7. 课本的趣味性不强 尽管课本中出现了一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和课文意思的图片,但通过研读教材,可以看出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的编写者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缺乏必要的了解,有些内容过难或过易;有些内容又脱离学生的生活;内容的呈现和巩固练习的形式过于机械,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英语教材 (一)教材概况  1978年的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初中英语试用本在程度上偏深,内容上偏难,分量上偏重。基于这种情况,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根据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课本进行了修订,出版了初级中学课本《英语》,随课本出版的除了教师参考书,还有练习册、阅读训练等配套教材。从1982年秋季开始,供应修订后的初中英语第一册。从1982年秋季开始,到1987年秋季,这套课本(包括试用本和正式本)已完成了五轮教学。因为一些农村边远的地区,是从高中开始学习英语。为了适应这些地区的需要,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供高中开始学习英语的班级使用的高级中学课本《英语》六册,每学期一册。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与1982年修订的初中英语教材衔接的高中英语教材《英语》。因为修订后的大纲不再包括小学部分,所以这一时期的小学英语教材没有实质性的发展。由于有了相对稳定的教材,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有了一定的条柞,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逐步走上正轨,教学改革实验日趋活跃,教学质量逐步有所提高。  (二)教材特点  1982年修订的初中英语教材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学英语教材编写史上一个里程 碑,是当时全国英语初中统编教材。 该套教材改变了旧的编写体系,使教材基本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些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对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1. 减少了生词的分量,但扩大了常用词的比例  教材中的生词量从总量和每课的分配上都有所减少;在减少生词分量的同时,教材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常用词的比例,有利于学生对日常使用的语言的了解和掌握。  2. 分散编排语法知识  1978年的教材的语法知识安排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三、四册。这套教材则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散安排语法知识。比如把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安排在第一、二册,把一些语法知识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并把较难的语法知识-定语从句放在了高中第一册。  3. 增加了阅读量  这套教材的每册都以附录的形式增加了几篇阅读材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读。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也使教材的使用具有了一定的弹性。  4. 过分强调语法的作用,忽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修订后的教材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调整,但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巩固练习还是占很大的比重,缺少生动活泼、有交际意义、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语言材料。  该套教材改变了旧的编写体系,使教材基本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些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对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程晓堂比较精确地总结了80年代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总的来说,80年代是中小学英语教材恢复和调整的重要时期。1982年修订的中学初中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吸取了结构法、听说法和情景法三种教学法的特点。以语法结构体系来设计总体框架内容的编排,以句型操练为主的新知识呈现方式和练习方法,以情景对话和短文为主进行语言知识教学。  摘自《 教材分析与教材设计》 ( 程晓堂,2009)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中小学英语教材 (一) 教材概况 1988年,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随着大纲的颁布,出现了几种版本的英语教材。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Ju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JEFC),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中外合作编写的外语教材,是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编写史上的一次突破。中英教材编写者在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等方面,努力体现现代语言教学质量理论的新成果,同时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充分体现了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编写风格的重大变化及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在中学英语封材改革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这套教材为分三年制和四年制,这套教材由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后于1993在全国除了上海以外开始使用。  90年代高中英语教材 1993年实验使用JEFC的初中生将升入高中,为了解决初高中衔接的问题, 1991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相衔接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6年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成为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和教材编写的依据。中英继续合作编写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简称SEFC)由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于1996年开始在各地(除上海外)适用。该教材共六册,供高中三年使用,其中前四册是必修,后两册为选修。  与此同时,其他出版社也出版发行了中学英语教材。初中有上海版、广东版、山东版、四川版,高中有上海版、外研社版。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小学外语教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虽然开设的启使年级和学时有很大差别,但大中城市的小学都开设了外语课。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国家教委没有组织编写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了满足全国越来越多的小学开设英语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小学英语教材。1990年人教社与新加坡泛太平洋公司合作开始编写了小学英语教材(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简称 PEFC)。这套教材于1992年开始使用,在以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材特点  尽管这一时期出现了几种版本的教材,但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英国朗文公司合作出版的初高中英语教材应用得比较广泛,在这里主要介绍这两套教材的主要特点。  1. 语法结构与语法功能相结合  教材突出的特点是初中采取了语法与功能相结合的思路,高中教材除了语法功能相结合,还加上了话题。 既考虑语音、词汇、语法等因素,也考虑语言的功能、意念和话题,并尽可能地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力求使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为语言交际能力。教学内容近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情景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  2. 教材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所确定的话题具有知识性、时代性和真实性。学生通过学习书中的课文,可以联系和讨论现实的生活。语言材料所选择的大多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交友、旅游等话题。  3. 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材中听说的比重较大,在发展听说的同时,通过系统地安排阅读和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高中英语教材依然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每个单元都有专项的听说训练,而且读写的训练也与听说结合起来。在重视听说的同时,侧重阅读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忽略写作训练。  4. 以教科书为主系列配套资料全面  除了教科书,还有教师用书,练习册、阅读训练、录音带和挂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更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  刘道义恰当地总结了这一时期英语教材的主要特点  这一代英语教材改革的力度较大,打破了单纯以语法结构为主要脉络组织和安排教学的模式,采取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路子编写,高中教材还加上了话题。教学内容贴近现代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重视培养思想情感和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教科书为主系列配套;要求区分层次,教材具有弹性等特点。引进了国外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并与我国传统的经验结合,采取了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相结合的路子,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对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自《总结历史经验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上)》(刘道义,2008) 四、新课标中小学英语教材 新课标中小学英语教材是指《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后经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一)教材概况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996年我国新一轮墓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1999年6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小组正式成立,国内知名的课程专家,高校外语教研人员,有经验的教材编写人员,教研员和英语特级教师承担了英语课程改革项目。通过前期对国内外外语课程的比较分析,社会需求的调查,课程状况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反复讨论,着手制定新课程标准。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按照从小学三年至高中三年级整体设计的。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旨在更加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加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更加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引起英语教学的巨大改革,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教材真正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可以说,教材的多样化、现代化和立体化已初步得以实现。2004年通过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除了上海版的教材,全国约有30套小学英语教材、10套初中英语教材和7套高中英语教材供各地区或学校选择。各地区在考虑自己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教材。     新课标英语教材 (二)教材特点 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这些教材都是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符合课标的要求。  1. 充分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这些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程度与分量、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任务的设计等都力求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里发展的特点。  2. 大部分教材遵循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安排组织教学内容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安排语言材料,以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教材内容的编排提倡不拘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采取综合的教学方法。 3. 充分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材的编写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有的教材已经注意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甚至英语语言基础对构建知识的重要性。使用热身运动、引入、读前提问、调查、采访、实验、智力小测验、探索、讨论、辩论等等探究形式呈现语言材料。  4. 注重学科融合  教材的内容不仅仅是日常交际,还渗透着其他学科的内容,如思想品德、社会、自然、历史、地理等。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  5.系列配套教材增强了教材的选择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录像带、录音带、挂图、多媒体光盘等,为教师和学生 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许多教材的出版单位还设置了网站,这些材料加强了教材的弹性,为教师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内容提供了条件。  6. 增加了评价的机制  为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为了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教科书与其配套的评价手册提供了质性评价的样本和行为评价的方法。  7.教材的板式设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多种教材的竞争促进了教材的板式设计,教材普遍采用四色胶印,版面设计新颖,插图精美,足以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五、新教材实施带来的挑战 新教材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高中英语教材。一线教师普遍认为,NSEFC教材带来的启示大于指示,挑战大于机遇,跨越大于过渡。  1. 信息量加大 和以往教材相比,新教材中的生词量、阅读量、话题信息量以及各种任务活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据介绍,该套教材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24个话题,66个功能意念项目和3000多个单词及300余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在SEFC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话题、23个功能意念项目和1500多个词汇。[3] 大量的信息的出现使一些教师措手不及,学生也难以掌握。   2. 听力难度加大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趋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的听力材料, 但朗读者语速太快,方言及口语化太浓,学生对材料的背景知识不熟悉以及材料的生词量大等因素增加了学生听力的难度,有的听力材料对教师也有很大难度。 3. 对教师素质的挑战 新教材学生用书中的内容是以单元话题来呈现的,听、说、读、写各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教材的单元板块多,教学步骤也多。 在有限的课时的情况下,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很难把握课时的分配及完成所有的板块。在这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和取舍十分关键,但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整合和取舍。另外教学参考书中的“学生用书教学指导”和“主题任务建议”等部分是用英语编写的,有一定难度。有的教师反映读不懂这些英语材料,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大。  六、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英语教材发展的多样化趋势 我国各个地区教育现状差异悬殊,如果都按照统一的课程标准来要求,采用一种全国性的统编中学英语教材是不符合实际需求的。基于我国的状况,中小学英语教材必将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教材的编制首先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这是前提。为了更好地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因地制宜,中小学英语教材实行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与统一性也应是统一的。按照现行的课程标准或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统一的要求为基础,编写适应各地中小学需要的英语教材,是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发展的一个主要的趋势。  (二)英语教材发展的现代化趋势 中学英语教材的现代化趋势,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中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应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另外 中学英语教材的现代化趋势还表现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开发,英语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和开发。中小学英语教材发展的现代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三)英语教材发展的整体性、灵活性趋势 为了体现英语课程的整体性和灵活性,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保证义务教育队伍与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有机衔接,新课程标准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改革。第二级为小学毕业的要求,第五级为初中毕业应达到的要求,第七级为高中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允许各地按照自己的条件和需要,决定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段和年级以及课时安排。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超过五级要求,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可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决定,适当降低达标要求,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第八级、第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生设计的目标。将来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必将在体现整体性的前提下,全国各地区根据自己不同的教育状况和不同的生源情况,灵活机动地实施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材,使适合不同地区的教材得以真正落实,这正是将来中小学英语教材发展的主要趋势。 (四)体现任务型教学理念的趋势 任务型教学理念在中学英语教材中的体现是将来中学英语教材发展的另一个主要趋势。任务型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在一定的活动中给学生一定的任务,教给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完成这个任务的英语技能的一种教学。任务型教学是一种非语言的,带情境性的教学,通过非语言的任务完成英语语言的教学任务。任务型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日的,将来的中学英语教材必将要体现任务型教学的理念。[4]  通过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材发展的四个时期的概况和特点,我们对英语教材的发展,以及教材所体现的每个时代的英语教育特点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我们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分析教材、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会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刘道义.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英语教材[J]. 英语教师. 2008(10). [3]任志娟. 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与使用建议[J]. 教育革新. 2003(3). [4]曾瑛婵. 建国以来普通中学英语教材的历史发展[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八 教材评价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1.清楚教材评价的意义 2.了解教材评价的标准  3.理解教材评价的内容  4.了解教材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和难点 掌握并运用语言教材评价标准来评价英语教材 一、教材评价的内涵  (一)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对教育评价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界定。  美国教育心理学和课程论专家泰勒(Tyler, R.W.)在20世纪40年代初把教育评价界定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并创建了第一个教育评价模式—行为目标模式。行为目标模式也被称为泰勒模式。行为目标模式强调把学生的行为目标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把教育方案、计划所达到的目标用可以进行观察、测验的学生的行为来表示,认为评价就是判断教育活动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同时,找出教育活动偏离目标的程度,通过信息反馈使教育活动尽可能接近目标。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至今还有着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克龙巴赫(Cronbach, L. J.)则把教育评价看作“是作为一个搜集和报告对课程研制有指导意义的信息的过程”,并指出“评价的中心不应仅是目标,而更应当是决策”。他认为评估者不仅应该关心规定的目标,检验目标的达成度,而且更应该关心谁是决策者,决策的准则是什么,做了怎样的决策。这一界定因强调了教育评价在决策方面的功能而受到西方教育评价专家的重视,在教育评价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 D. L.)把教育评价定义为“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他还是教育评价模式——决策性模式也称CIPP模式的主要奠基人。CIPP是相互联系的四种评价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c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I是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第一个P是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最后的P是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CIPP 主要的特点是把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综合起来对教育进行评价,为评价提供了全面的信息。CIPP模式的基本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它主张评价是一项系统工具,为评价听取人提供有用信息,使得方案更具成效。    豪斯(House, E. R.)和斯克里芬(Scriven, M.)主张评价是一种既有描述,又有判断的活动,“是一种对优缺点和价值的判断”。斯克里芬认为,实际进行的教育活动除了收到预期的效果外,还会产生非预期效应这种非预期效应在目标评价中得不到反映。所以他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也称无目标评价。这种评价不受预期目标的影响,使评价者能注重更广泛的可能结果。  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在1981年对教育评价做了比较权威的界定“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以及它的优缺点进行价值判断和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评价在我国受到重视,学者纷纷对教育评价给出了解释,并在著作中对国外的教育评价的研究做了系统的介绍。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魏立明教授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教育评价的阐释, 对教育评价做出了比较全面的界定“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方式搜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为优化教育,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1]  尽管学者们对教育评价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或定义,但各种界定或定义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教育评价这一概念的特征和含义:目标是教育评价的依据;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是教育评价的手段;优化教育决策和教育过程是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教育评价是一个历程或过程。 (二)教材评价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是指以学生用书为核心的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所有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用书、教师参考书、练习册、录音带、录像带以及网络资料等等。国外有关教材设计和教材分析的文献中教材通常用material 或 coursebook 一词。狭义的教材是指教科书(学生用书或课本)。英语新课标中提到的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我们这里说的教材评价主要也是指对教科书的评价。  教材评价从根本上讲,是人们对教材所具有的价值的认定。教材评价的实质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对教材作为教学的媒介、工具和资源的有效性、可行性、导向性和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分析结果加以综合概括,得出对教材的价值的总体认识,对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促进对教材编写制作过程的反思。促进教材的可持续发展”。[2] 二、教材评价的意义  教材评价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和评价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得基础,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分析和评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教材评价的专业知识和教材评价能力是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掌握选择教材的标准,懂得教材评价的依据,全面正确地评价教材。总的来说,教材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可以归纳为三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评价使用中的教材,开发新教材。 (一)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  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核心部分对教学内容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终生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一旦选择了某套教材,就很难轻易再改来改去,因为教材自身有连续性和彼此衔接性。从这一点上来考虑,在现有的教材中选择最好的和最为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教材就更具有重大意义。  (二) 评价使用中的教材  即使教师不能决定用什么教材,也应该知道教材评价的依据,能恰当地对使用的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这样才能发挥教材的优点,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增减,调整等方法来你拟补教材的不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 开发新教材 通过对已有教材的分析与评价,在开发和编写新教材中继承和保留已有教材的优点和长处,改革和创新不足之处,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教材。 英国教材研究与评价学者艾伦.坎宁斯沃思(Alan Cunningsworth)在《Choosing your coursebook》一书中阐述了教材评价的目的: 三、教材评价的方法 教材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  (一)二分法  1. Hutchinson & Walters 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了教材评价的对照法。即将主观需要分析(subjective analysis )和客观对象分析(objective analysis )相互对照的评价方法。并设计了一个英语教材评价表,尽管当初的评价表是为了评价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设计的,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英语教材。[4]  2. Sheldon (1988)提出整体印象评价和定性评价。整体印象评价是指评价教材的基本情况,比如作者、出版社、书号、组成部分等; 定性评价是从15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针对教材做细致的分析。并列出了较为详尽的教材评价标准,对指导教师评价教材很有帮助。[5]  3. Jo McDonough Christopher & Shaw(1993)指出,教材应分为内部评价(internal evaluation)和外部评价(external evaluation)。是目前较大的研究成果之一。外部评价的关注的是教材的外部特征,也被称为macro evaluation. 外部评价的重点是教材编写者的观点,比如教材编写依据的语言教学理论,教材的使用对象,语言是如何组织安排等等。内部评价关注的是教材的内部特征,例如:教材内容的安排和组织顺序是否合理?教材中所选的阅读和听力材料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6]  4. Cunningsworth(1995) 把教材评价分为两大类:整体印象评价(impressionistic overview)和深入评价 (in-depth evaluation)。 整体印象评价指的是教材评价者根据自己的的经验对教材进行整体、印象性的主观评价。在从大量的教材中初选一部分教材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对象时,经常使用这种印象性的评价方式。但由于这种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单靠这种方式评价教材,往往又显得有许多缺陷,特别是教学理论的迅猛发展和教学创新的不断进展,外语教学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印象性评价上。 深入评价指的是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评价,既要评价教材自身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等,主要包括语言的话题、学习的方法、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采用等,又要评价教材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包括学生的需求分析、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教师的教学风格等。[7] 5. 程晓堂(2005)认为教材评价可以分为两大类:随意的印象性评价(impressionistic evaluation)和有系统的评价(systematic evaluation )。有系统地评价又可以分为内部评价(internal evaluation )和外部评价(external evaluation )。根据他的观点,随意的印象型评价依赖的是直觉和经验,直觉和经验都有很强的主观性,直觉不一定总是准确的,而经验也不总是正确的。如果教材教材评价完全依赖直觉和经验,评价结果可能出现偏差,甚至可能是完全错误的。特别是为了选用教材而进行的教材评价,不能依赖随意的印象性评价。下面是程晓堂在书中列举的教师对某种教材的印象性评价:  I can see two important uses of these books. Fist, they give new teachers something to learn on. Second, they can give non-native speaking teachers who lack of self-confidence the necessary suppor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structured lesson that they can bring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lmost no preparation.  The format of the book is pretty monotonous and some of the conversations seem rather unrealistic.  评价教材本身或内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称为内部评价,具体地说就是评价教材体现或包含的外语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各个组成部分、教材的设计形式以及教材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等。评价某种教材是否适用于某个特定的使用群体称为外部评价,外部评价的前提之一是对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外部评价也要以内部评价为基础。[8] 程晓堂的书中也摘录了一段对某种教材的内部评价: The book offers students a dynamic,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the language . Through the methodology of guided conversations, the book engages students in meaningful conversational exchanges within carefully structured grammatical frameworks, and then encourages student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textbook and use these frameworks to create conversations on their own. All the languages practice that is generated through the texts results in active communication taking place between students practicing speaking together. 对于二分法,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选择教材时,在大量的教材中先进行整体印象评价初选教材,在此基础上再分别就一两个单元进行深入或内部评价,并进行比较,然后确定最为适合的教材。在对使用的教材进行评价时,先对教材做整体印象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单元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系统评价,得出对教材的总体评价。 (二)三分法  关于三分法,最有代表性的学者,应属英国教育家Neville Grant 和 Cunningsworth。    1. Neville Grant(1987) 在其(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s)一书中提出了“三阶段”(3-stage process)教材评价模式。Neville Grant 的教材评价的三阶段理论为全面评价教材奠定了了理论基础。按照教材评价的阶段来分,  Grant(1987) 把教材评价分为三个阶段:初始评价(initial evaluation),细节评价(detailed evaluation)和使用评价(in-use evaluation)。[9] (1)初始评价  在初始评价阶段, 主要目标是从理论上分析教材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既定标准) ,他主张通过交际性(communication)、目标(aim)、可教性(teachability)、配套教材(available add-ons)、学生兴趣(student interest)、是否试用过(tried and tested)六个方面来评价教材是否值得选择, 被称为CATALYST检测法。 (2)细节评价  细节评价阶段,评价的目标从教学实际分析教材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既定标准。在这个阶段,Grant用了三个问卷分别评价了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大纲及考试的要求。每个评价表均从10各方面对教材进行评价,其后跟有说明性文字。 (3)使用评价  问卷调查的结果无论再好,都要经受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在使用中进行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使用评价的目的是考察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是否有效。他建议可以使用第二阶段的问卷。教学中是否有效。他建议可以使用第二阶段的问卷。  2. Cunningsworth (1995) 认为由于教材评价的目的和情况不同,按照教材使用和评价的时间关系将教材评价分为使用前评价(pre-use evaluation)、使用中评价(in-use evaluation)和使用后评价(post-use evaluation)。其中使用前评价是最难的,因为在评价之前评价者从来没有使用过此教材;在使用中评价教材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价形式,这种评价可以发现现行教材的优缺点,以便扬长避短改进教学;教材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可对所用教材进行评价,评价的用途是帮助老师决定是否在将来仍然使用本教材。[1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四、教材评价的标准和维度 (一)西方语言教材评价标准  早在1984年,Cunningsworth 就提出了一些教材评价的重要原则:教材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要清楚学习语言的目的,并依此选择那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教材;牢记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11]  后来,Cunningsworth(1995)从八个维度提出了英语教材评价的内容清单,这一评清单被许多学者引用,对我们的英语教材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八个方面分别是:教材的目标和方法(aims and approaches);教材的设计和内容组织(design and organization);语言知识(language content);语言技能(skills);主题(topics);教材体现的教学方法(methodology);教师参考书(teacher's books)实际问题(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这八个方面可以精炼为四个评价标准或维度:  Guideline One: Coursebooks should correspond to learners' needs. They should match the aims and objectives of language-learning program.  教材应该与学生需求一致,适合学习目标。  Guideline Two: Coursebooks should reflect the uses (present or future) which learners will make of the language. Coursebooks help to equip students to use language effectively for their own purposes. 教材应该反映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语言运用的需要,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语言。  Guideline Three: Coursebook should take account of students' needs as learners and should facilitate their learning processes,without dogmatically imposing a rigid 'method'. 教材应该考虑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进程,不要武断地强加给他们所谓的“方法”。  Guideline Four: Coursebooks should have a clear role as a support for learning. Like teachers, they mediate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learner. 教材应该对学习有着明确的支持作用,象教师一样,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12] 四个标准中尤其重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过程,为教材评价增加了新的视点,是实施教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英语教师评价教材了一提供个经济实用的评价依据。    (二)国内语言教材评价标准  目前,英语教材评价的最主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内容和呈现的依据。在《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英语教材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 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中小学英语教材主编刘道义(2004)指出教材评价应符合四个基本要求: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政策和法规;教材的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材的编写应当符合各地教改实际。 她还建议从发展性、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先进性、实践性、评价性、创造性、拓展性10个方面来评价教材。[13] 2.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孙平华(2006)提出了包括十个方面内容的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教材应反映先进的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教材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应包括系统的语言知识;教材应平衡发展各项语言技能;教材内容应该科学地组织、分级和排列;教材应提供语言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内容;.教材应考虑学习者个性差异;教材应考虑教师教学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教材应具备知识性教学材料;教材应考虑教学资源和条件限制。[14] 3. 华南范大学何安平教授在其《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一书中根据Sheldon 英语教材评价表的内容,认为对英语教材的评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教材要达到的目标;教材使用的对象;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内容编排的方式和次序;练习的主要形式;教材是否适合所教的学生。[15] 4.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2007)在《英语教学法教程》中根据Tomlinson 的观点给出了好的英语教材应具备的特点,对我们评价英语教材很有借鉴作用。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及终生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还对教师自身的业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面对越来越丰富而开放的教材市场,教师对英语教材的科学评价和明智选择则变得更为重要。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大家会对教材评价会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真正地提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评价教材、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2]魏立明. 高中英语教育评价[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7][10][12]Cun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 Oxford: Heinemann. 1995. [4]Hutchinson & Walters.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M]. Heinemann. 1984. [5]Sheldon, L. E. Evaluation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J]. ELT Journal, 1988(42). [6]Jo McDonough Christopher & Shaw.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FT: A Teacher's Guide. Second Edition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Grant, N.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7. [11]Cunningsworth A.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M]. London: Heinemann.1984. [13]刘道义.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4(12). [14]孙平华.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4). [15]何安平.《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九 教材使用与教材编写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1.清楚教材内容的调整与取舍的意义 2.理解教材内容调整和取舍的方法 3.了解教材内容调整与取舍的层次  4.意识到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与难点 掌握并运用教材内容调整与取舍的方法和层次来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一、教材内容的调整与取舍的背景  教材是指课堂上以及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学材料。教材在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师备课和组织课堂活动最基本的资源;教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重要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实现学习目标的基础。  教材编写自有一套体系,它面对虚拟的学生,既有完整性、全面性的特点又具有抽象性、模糊性和未定性的特点。 新教材倡导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为主要教学途径,话题覆盖面广,强调话题与交际功能,词汇量大,语言结构使用性强,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完整与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但是它也有它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因为新教材面向全国学生编写,由于全国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别,学生城乡之间的差别,所生活的环境、物质条件、教学条件都不一,所以新教材对于某些地区和某些学生不一定完全适用。而且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是否正确理解、把握、使用教材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在新课程理念下, 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根据新课程标的要求,在准确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取舍。防止教学中机械地“以教材为本”。  Cunningsworth 在《Choosing your coursebook》一书中,描述了教材内容的取舍与调整的必要性:  Every learning situation is unique.It is rare to find a perfect fit between learner needs and course requirements on the one hand and what the coursebook contains on the other. Coursebook can always be improved by being adapted to suit the particular situation where it is being used. [1] 二、教材内容调整与取舍的层次/步骤 教材内容的调整与取舍既可以在宏观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微观层次上。进行教材内容的调整与取舍的步骤应该为:宏观调整(Macro adaptation),单元调整(Unit adaptation),具体活动的调整(Specific activities adaptation) (一)宏观调整 宏观调整是指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有规划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调整和取舍。  新课程标准是面对全国中小学生群体的统一的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针对特定的教学群体可能会过难或过易。那么在使用教材之前就要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做调整,应该增加哪些内容,或应该删减哪些内容。 1. 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地删减 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作宏观的调整。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有时在给定的课时内不能完成一册教材的全部内容,所以必须删减其中的若干单元。删减的单元应该是那些太难或太容易的单元,也可以是那些内容陈旧的单元,但删减的单元不一定总是教材最后的几个单元。总之,应该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对教材评价的结果来决定保留哪些单元,删减哪些单元。  2. 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补充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觉得教材整体容量欠缺,或者由于某种原因,教材对某些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涉及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地整体补充。     (二)单元调整  单元调整是指在实施单元教学前对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调整或取舍。单元内容调整可以是内容顺序的调整,也可以是内容的取舍。比如《Go for it 》一个单元的Section A 和 Section B 两个部分都从多个方面对语言知识点安排相应的语言教学活动,有些活动实质上是重复的或者不一定是有效的,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或缩减一些内容,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具体活动的调整 具体活动的调整是指在实施单元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动或取舍。比如某个教学活动很好,但实施起来有困难,我们就可以对实施手段进行修改。有些活动过难或过易,超出或低于学生的接受水平,我们就可以删掉这样的活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三、 教材内容调整与取舍的方法  (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虽然教材内容的安排应该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顺序是不可调整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对教材内容顺序的调整,也可以是单元顺序的调整,可以是一个单元或者是一课内容的内部调整。 1. 单元之间的调整  教材中的单元与单元之间会有一些相关内容。比如七年级上册的《Go for it》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和 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中都有谈论喜好的功能目标(talk about preferences), 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再如,现实生活中周围发生了某件重要事情,教材中有一个内容相关的单元,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2. 单元内的调整  单元内的调整是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做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是按照Section A , Section B 和 Self Check 三个部分来呈现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个Section 的内容,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重新调整顺序。比如每个Section 里基本上都有听说训练,一般都是先听后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听说的顺序,可以先说再听。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尤其是刚开始上课时就让学生听,学生很难集中精力;有的听力材料的内容较难,如果先讨论再听,会更有效。  (二)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现在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教科书,还包括广播、电视节目、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刊杂志等其他的课程资源。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更多的语言材料,拓宽教学内容。《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上单词的基础上,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成为高效的词汇学习者。如七年级上册《Go for it 》 Unit 12 的话题是School Subject,书中呈现的有关学科的词汇有:science, art ,music, P.E., math,其中Science ,P.E. 是新词汇。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我们可以补充history, geography, computer, physics , chemistry等等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如果教材中的提供的语法练习过多的是机械训练,就可增加一些有意义的练习。另外,在一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如果活动太容易,老师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口头讨论,增加词汇训练,进行写作训练等等。 我们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多注意补充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 当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补充的内容不宜过多,否则可能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 (2)补充的内容不能过多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不能单纯为了考试的目的而补充内容,尤其是不能补充大量的复习题和模拟考试题。 (4)补充的内容最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 (5)一般情况下,补充的内容不宜作为阶段性或期终考试的考试内容。[2] (三)删减教材的内容  当教材的一些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不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对其作必要的删减。如有些活动是要学生进行大范围的访谈,此类活动在我们这样的人数多的班级里进行,课堂教学秩序显得混乱,又浪费时间,不符实际,便可以把这部分删去;有的单元的阅读文章适用,但部分练习题设计得不合理,不适合自己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删掉这部分练习题。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的对话课里,同一个话题经常会出现,且操练的内容和句型学生熟之又熟。例如,在初中《Go for it 》这套教材里,多次出现了有关描述动物的话题,学生非常熟悉。遇到此类情况,教师就不能按部就班,反复重复地去讲解,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过于简单的内容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通常采用省略法,也可以将这些内容串连起来,省时省力,效果更明显。  当我们就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不能根据主观臆断或个人偏爱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 (2)对教材内容的删减不应该影响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删减内容的比例不宜太大,否则应该重新选择教材。 (4)不能一味为了考试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 (5)如有可能,尽量与学生一起协商删减哪些内容。 (6)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的同时,要考虑如何进行补充。[3] (四)替换教材内容  过多的删减和补充内容可能影响教材的整体结构。在没有必要进行删减或补充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教材的局部内容进行替换。  有的教学活动过难,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就可以设计难度小一些的活动来替换。比如。高中英语教材《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中的Unit2 listening 部分有一段听力材料,里面有很多的方言,要学生听录音完成后面的练习。尽管本书的编者在听前设计了听前的活动,让学生看图片看后面的练习,来猜测听力内容,但实际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就用其他的方言较少的听力材料替换了书中的材料;还有的教师对听力材料进行了改编,减少了方言,自己重新录制了这个听力材料,这样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这个任务,同时又能达到让学生体会方言的教学目标。当然,有的单元教学活动太容易,我们可设计一些难度大一些的活动来替换原来的活动。  在高中英语课本中,在阅读文章呈现之前都有阅读前(pre-reading)的活动,通常是提问一些问题。如果教师认为某些问题不合理或不适合自己的学生,就可以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替换原有的问题。  (五)更新教学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 有的活动适合小班,不适合大班授课,但如果这个活动很好,我们就可以保留这个活动,改变实施方式。现行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内容略显枯燥乏味。此时,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参,而应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通过更新教与学的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六)总结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应该及时对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先制订的教学目标;  (2)教材的使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满意情况;  (4)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明显的优缺点; (5)如果继续使用该种教材,应该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调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四、教材的编写  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英语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有利于他们发展各项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交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呢。为教师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是英语教学的前提和根本。  (一)教材编写的原则 1. 遵循现行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中小英语教材的编写要以当时执行的国家英语教学大纲或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教材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的内容和目标上应该有完整的体系。教材要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出发,突出交际性教学原则;教材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并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2. 遵循语言规律  中小学教材的编写要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有效地语言学习对语言的再现率有较高的要求,教材的编写应该保证重要的语言现象有足够的再现率。另外地道的语言和语言教材的真实性也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教材的编写要近可能用地道的语言、语言材料中的人物形象要鲜活生动,情节发展引人入胜,能为语言学习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空间,这样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精美的装帧、图文并茂的设计、现代活泼的插图从直觉上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另外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人物形象近可能和孩子的年龄相近。教材内容围绕学生生活展开,语言情景即生活场景的设计会学生会倍感亲切并兴趣盎然地感受好的教材带给他们的快乐。 4. 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 教材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应体现在内容的呈现上和教学方法的体现上。教材的内容应尽可能丰富一些,教学活动的设计近可能多样性,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一般情况下,教材编写会体现一种或两种教学方法,但好的教材应该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余地。 (二)教材编写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教材编写应该遵循以下主要的过程:明确教材编写指导思想-调查教材使用对象的需求-选择教学方法-规划教材的组成部分和内容-收集素材-编写教材[4]。 1. 明确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和语言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教材的编写者的首要任务是研究现行的课程标准和语言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使用对象的情况和教材使用地区的实际状况,明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2. 调查教材使用对象的需求 在明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要对教材使用对象进行需求分析。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语言需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需要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以及需要达到什么程度。 3. 选择教学方法 教材的编写会体现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体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材编写的关键。各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点和不足,在教材的编写中,应该以一两种教学方法为主,同时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从目前的教材和教材的发展趋势来看,任务型教学方法得到更多的认可。当然,无论教材的编写体现哪种教学方法,教要体现有效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4. 规划教材的组成部分和内容 从教材的发展趋势来看,英语教材的含义是以教科书为核心的立体教材体系。那么教材的编写者要对教材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利用不同的媒介从不同的角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途径,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使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发挥他们的教学潜能。规划教材内容,就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语言教学大纲,先确定总体的教学内容,然后按照循序渐进把教学内容科学地安排到各个年级、各册的教材中,最后要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对各册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安排。既要考虑考虑各册内容的系统性,还要考虑每册单元内容之间的衔接。 5. 收集素材 英语教材中的语言素材的选择应该做到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语言素材选择的标准应该是正确、规范和地道的英语,而且教材选用的语言应该尽量真实的,也就是在实际的交际中运用的语言。另外选用的语言素材应该是大多数英语国家使用的语言,包括正式与非正式、口语与书面语;并且选用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6. 编写教材 前面所做的都是前期工作,这些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教材的编写了。在具体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确定好版面大小,版面要有利于图文的编排、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减少翻页的次数,版面的安排不能太拥挤,也不能有太多的空白。 (2)教材中出现的活动指令要清楚,根据指令,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何给出答案。 (3)插图中的人物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特征,人物形象有适当的幽默感。 (三)教师在教材编写中的作用  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能分析、评价和使用教材,而且应该能参与编写教材。教师参与编写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教师最了解学生的需求,也最清楚自己教学的需要。因此教育部门不仅应该允许而且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其实参与教材的编写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因为通过参与教材的编写,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教材的设计思路、教材的使用会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清晰的理解,会促进自己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一刚多本、立体化教材的发展趋势,教师参与教材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教师要在了解教材编写的原则、过程和方法的前提下, 作为教师应该把握机会,专研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提升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教师应该清楚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教材设计的意图,合理使用教材,考虑所教内容的前后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作为主体,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地取舍和调整。另外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教师在教材编写中的重要角色,能积极参与到教材编写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2][3][4]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十 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评价案例   本专题导学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 2.理解Cunningsworth 的四个评价标准  学习重点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掌握并运用语言教材评价标准评价英语教材 学习难点 理解教材中关于语篇与文体的内容 在专题八我们学习了教材评价的有关内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应用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来对教材进行评价,在本专题中,我们将一起来评价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一册(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 因为Cunningsworth的四个评价标准中尤其重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过程,为教材评价增加了新的视点,是实施英语教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英语教师评价教材提供了一个经济实用的评价依据。所以我们将运用在专题八中提到的 Cunningsworth 的四个评价标准并结合他的八维度的语言教材评价清单来评价这本教科书。 一、评价标准1 Guideline One : Coursebooks should correspond to learners' needs. They should match the aims and objectives of language-learning program.[1](教材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语言学习的目标相一致。) 评价标准1的核心是评价教材的目标是否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一致。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就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里呈现的课程目标。那我们首先来分析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      从这个目标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知道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知道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2] 通过仔细分析高中英语第一册这本教科书,我们总结了这本教科书的基本的特点: ◆ 通过理解、掌握语言知识来把握语言的准确性  Improving accuracy through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knowledge. ◆ 通过语言功能训练和均衡的四项语言技能的活动来发展学生应用语言的流畅性。  Developing fluency through functional language practice and balanced skills work. ◆ 通过提供大量的层次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Considering Students' differences through many and varied activities.  ◆ 通过设置“ Summing UP” 、 “Learning Tip”  两个部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进而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  Developing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providing "Summing UP" and "Learning Tip" sections which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reflection ,a degree of learner autonomy . ◆ 通过提供丰富的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Cultivating cultural awareness through providing relevant cultura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通过精选的适合学生的话题和提供同伴评价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形成。  Forming positive feelings and attitudes through some topics and peer evaluation.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本教科的特点体现了它的教学目标。这本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包含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里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另外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自主学习和学习反思、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理念在这本教材中都有体现。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本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说,Guideline One works in this textbook.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评价标准2 Guideline Two : Coursebooks should reflect the uses (present or future) which learners will make of the language. Coursebooks will help to equip students to use language effectively for their own purposes.[3](教材的内容应该体现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语言运用的需要,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语言。) 第二个评价标准的核心是评价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的有用性和相关性。我们这本教科书一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编排结构是一样的。每个单元的内容分为:warming up, pre-reading , reading,comprehension, 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 六个主体部分,在最后还有summing up,learning tip ,reading for fun 。按照Cunningsworth 的评价清单,我们将从教材所包含语言内容(the language content )、语言技能(skills )、话题(topics )和体现的教学方式(methodology)四个方面来分析这本教科书呈现的教学内容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因为每个单元的编排结构都是一样的, 为了方便评价,我们选择一个单元来评价,我们选择Unit 1 Friendship 。  (一)语言内容  语言内容包括语法、词汇、语音、语篇和文体。从教学内容的目录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单元的语法教学的重点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  direct speech & indirect speech ),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附录中的语法项目表中我们知道间接引语是七级目标要求理解的语法结构,而且和高中出现的其他语法结构相比,要简单一些。在这本教科书的第5页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这部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呈现和学习是通过两者的比较和相互转换来实现的。第4页的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词汇是通过 find the word or expressions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meanings from the text, complete this passage with some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above ,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om the text 三个活动来理解和巩固的。按照Cunningsworth 的评价标准,当我们评价词汇部分的内容时,重点应该是评价词汇练习和活动,评价词汇练习和活动是否能帮助学生了解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semantic relationship),情境关系(situational relationship ),搭配关系(collocation)和词形关系(relationship of form)。大家可以在PPT上看到四个词汇练习和活动,这四个词汇练习和活动可以让学生分别了解这四种词汇间的关系。  在我们这本教科书中三个词汇练习和活动中出现的词汇基本上都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词汇,也基本上都是常用词汇,但根据Cunningsworth的评价词汇的标准,词汇活动和练习的质量不高。  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语音教学仍是高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要强调语音、语调在实际口语交流中的运用。本单元的语音训练则是整合到听力训练中,在教材的第6页,Using Language这部分内容的第2个活动,listen to the tape and try to spell the words as you hear their pronunciation . Then divide each of the sentences into several sense group. 这个活动的语音训练注重的是语调的意群与停顿。  语篇(discourse)是指超越词汇、语法之上的语言使用的特点,如: 如何写一封信、如何写一个句意连贯的段落,如何开始和结束对话等等。根据Cunningsworth 的评价标准,语篇和文体应是我们在评价高中英语教材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本教科书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都呈现了写作的语篇。在第7页,Reading and Writing 这部分,第2个活动呈现了如何给别人写交友过程的建议的结构和有用的表达方式的应用。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这部分内容其实是通过设计写前、写中、和写后的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写作教学,其实这是过程性写作的教学模式。  文体(style)是指不同的语言形式,通常包括正式文体和非正式文体。比如被动语态通常用于正式的文体中,而主动语态用于非正式的文体中;还有go up 、ascend  是一个意思,但go up通常用于非正式场合中,而ascend用于正式场合中。另外,缩写词通常用于非正式场合中,在正式的场合中通常不用缩写词。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对语言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在Bill&Gower 编的《From Intermediate Matters》 教材中,有这样的关于文体的教学活动,教材中给出了用于书信中的一些表达方式, 让学生阅读后,找出哪些表达方式不适合用于朋友间的书信中,然后把用于正式书信中的表达方式改写为用于非正式的表达方式。  还有一个有关文体的活动就是给出了一些词汇,首先让学生从这些词汇中找到两两意思相同的词,然后指出每对中的两个词,哪个用于正式场合,哪个用于非正式场合。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助于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如何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仔细阅读这本教材我们就会发现,这本教材基本上没有关于文体的内容, 这也正是这本教材的最大的缺憾所在。  (二)语言技能  在我们这本教科书的第6页,在Using Language 这部分,教材设计了比较丰富的发展学生语言技能的活动。通过filling the blanks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来训练听力、通过discuss in group、brainstorm with partner 来训练说的能力, 通过以阅读材料和讨论为基础的过程性写作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比较全面。而且在语言技能方面这本教课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提供了技能综合的活动(integrated skill activities)。从标题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比如Reading and listening , reading and writing 。在实际的交际中我们通常需要综合地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整合技能的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综合技能。根据Cunnningsworth 的语言教材评价清单,教材中是否呈现技能整合的活动是评价语言教材语言技能内容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三)话题  从教材的内容目录(table content )中,我们知道这本教科书共有五个单元,五个话题。这五个话题分别是:(friendship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travel journal )、(earthquakes)和(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这些话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  (四)教学方法  我们在专题九中提到:一般情况下,教材编写会体现一种或两种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本教材提倡鼓励学生提供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的学习方式,比如第5页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比较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区别来理解什是么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再如第7页,在写作之前,让学生通过与同伴讨论如何解决写信人小东的问题,列出想法并给出原因。本教材所提倡和体现的教学方法正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些以下的结论:这本教科书尽管在词汇活动和文体内容方面需要改进,但所呈现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语言运用的需要,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语言。所以我们可以说:Guideline two works here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三、评价标准3 Guideline Three: Coursebook should take account of students’needs as learners and should facilitate their learning processes,without dogmatically imposing a rigid 'method'.[4](教材应该考虑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进程,不要武断地强加给他们所谓的“方法”) 评价标准3关注是学习过程。下面我们就根据Cunningsworth的评价清单,从教材内容的组织安排形式(organization of the coursebook)、学习方法(methodology)、学习动力(motivation)三个方面来分析这本教科书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教材内容的组织安排形式  我们来看这本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目录,这本教科书把教学内容分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又通过六个维度来呈现。六个维度分别是:topics, functional items, structures, reading ,writing , workbook. 这六个维度清晰地告诉教材的使用者,这本教课书包括哪些内容,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是什么。这六个维度的的关注点分别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话题,拓展阅历(topics);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functional items),了解语法句型结构 (structures);在发展听说的基础上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reading and writing),注重学生自主巩固所学知识(workbook)。教材内容的呈现非常清晰、每个单元的重点突出,有利于教材的使用者了解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较少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过程。 (二)学习方法  总的来说,这本教科书体现了两种教学方法。通过提供精选的句型结构,让学生通过比较、实践自己归纳语法结构或句型结构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称为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另外,教材在附录中第87页从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用法并列举了很多例子,这种方法称为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如果有的学生想需要更详细的解释或想全面系统地了解语法结构和句型结构的特点,就可以阅读附录中的这部分内容。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也正是教材灵活性的一个体现,有利于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学习动力  根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一定的挑战。如果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或者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他们就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本教科书通过提供了不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供丰富的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尽量满足所有的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每个单元后面的“summing up”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在本单元中所学到的有用的词汇、有用的表达方式、新的语法项目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不仅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本教科书通过这些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那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 这本教科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所以我们可以说Guideline Three works in this textbook.  四、评价标准4 Guideline Four: Coursebooks should have a clear role as a support for learning . Like teachers, they mediate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learner.[5](教材应该对学习有着明确的支持作用,象教师一样,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评价标准4的核心是教材的支持作用。我们可以从学生用书和教师参考书两个方面来评价教材的支持作用。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学生用书(我们的这本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经典的、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的话题,提供适合学生水平的、地道的语言素材,提供了多层次的既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语言知识又能发展学生技能的教学活动。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通过分析教师参考书,我们就会发现教师参考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授不同的话题、不同的阅读文章和不同的听力材料的建议,还列出了每个教学活动的目的和如何实施教学活动的建议,并且提供了如何补充和替换活动的建议,而且为大部分练习提供了参考答案。教师参考书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学生用书和教师参考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教学的支持,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所以我们可以说 Guideline Four works here . 总的来说,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Cunningsworth的四个教材评价标准,并结合Cunningsworth的八维度的语言教材评价清单,我们可以说这本教科书是一本高质量的教材。这本教科书最大的特点是在一个单元里呈现了语言的多方面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和任务。但是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本教材是完美的,这本教科书也不例外。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这本教科书中关于文体,也就是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合适的语言基本没有提及,这也正是这本教材的最大的缺憾。  Cunningsworth的这四个评价标准只是基本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评价中,针对某一具体内容,应有更细致的评价标准。而且当我们评价教材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群体,我们评价教材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关于语言内容,评价初级阶段的教材,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音素和语法形式;对于中级阶段的教材,我们评价的重点应是语法结构的正确使用、词汇的扩展和重音与语调;针对高级阶段的教材,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语篇分析和合适的文体也应是我们所要关注的。  在这里,我们只是通过评价我们人教版的高中英语第一册的一个单元的内容来给大家提供一个评价的案例,希望对大家今后的教材评价能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3][4][5]Cunningsworth,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AGE 1
/
本文档为【英语学科课程开发和教材分析考试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