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历史专业基础历史大纲讲义世界近现代史讲义

2018-09-10 50页 doc 364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7589

暂无简介

举报
历史专业基础历史大纲讲义世界近现代史讲义 清华在线 www.qinghuaonline.com 010-62771166 62781166 世界近现代史包括两部分,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也是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由彼此孤立、相互隔绝的状态走向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整体历史。这是一个过程两个方面,后者以前者为载体。世界近代史特点是涉及国家、人名、地名多;时间、空间变化快;线索比较凌乱。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要坚持“全球史观”,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
历史专业基础历史大纲讲义世界近现代史讲义
清华在线 www.qinghuaonline.com 010-62771166 62781166 世界近现代史包括两部分,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也是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由彼此孤立、相互隔绝的状态走向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整体历史。这是一个过程两个方面,后者以前者为载体。世界近代史特点是涉及国家、人名、地名多;时间、空间变化快;线索比较凌乱。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要坚持“全球史观”,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领域的历史发展行程;要努力掌握近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和线索包括: 1、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要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理解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明确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向。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是对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理论武器。 3、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关系史。资本主义使亚非拉人民沦为殖民主义的奴役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不断进行着反对宗主国,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资本主义各国的对外扩张,使近代各国、各地区之间发生了交往,但也发生了矛盾、产生了冲突和斗争。这一切构成了近代复杂的国际关系,促进了世界的整体化。 4、近代工业化、民主化、和现代化发展轨迹及特点。近代资本主义关系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工业化、民主化的发展,在于现代化的实现。因此,了解其发展的历史轨迹,认识其特点,应该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在1500年以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仍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世界的整体格局是孤立而分散的。在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酝酿并开始了一场历史性的空前变革,而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表现得尤为剧烈。世界历史从中世纪进入到了近代史阶段。从此,人类历史的分散和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了,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逐渐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18世纪启蒙运动使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走向成熟。资产阶级逐步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封建统治、夺取政权。早期是在个别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发动革命。进入19世纪,革命规模扩大为地区性的,如拉美革命和欧洲1820、1848年革命。资产阶级在革命成功后,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到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力量更加壮大,资本主义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至于不必通过革命,只要通过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或战争便可以实现原来通过革命才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有了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国、意大利统一战争以及各种政治民主改革运动。到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发展到成熟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世界现代史大体上相当于20世纪的历史。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史是在20世纪最后形成的,在此期间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联系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时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斗争,最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大战的过程中,俄国无产阶级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大战也削弱了传统帝国主义的力量,造成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美日等新兴国家迅速崛起,对历史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20世纪前半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充满革命、暴力和战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末,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政治比较平稳。国际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上面所说的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个整体的脉络,下面我们来具体地进行复习。 一、16世纪的欧洲 1、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标志。其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展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它概括了乔托以来的文艺活动的特点,被世界各国沿用至今。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被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实质是它并非是单纯的古典文化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因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带有各自的特征。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统治着社会的全部文化领域,教会控制的僧侣学校只讲神学、法学科目,视古典文化为异端。13、14世纪城市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之后,新兴市民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创办了一批世俗学校,讲授“人文学科”,研究和传播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用世俗文化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反对基督教神学。研究人文科学的人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以反对中世纪宗教桎梏及其一切封建残余,因此也称人道主义。大致有如下一些基本内容:第一,歌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第二,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和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这种现实的幸福观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积极投入现实斗争,改造社会,争取幸福的巨大热情。第三,强调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这一思想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宗教和封建的束缚,获得自由的权利,以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第三,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第四,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这些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渴望探索自然,发展科学文化,培养人才,以利资本主义发展的愿望。第五,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对人性的禁锢,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将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视为一种道德的行为。第六,提倡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第七,倡导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的精神,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新兴的资产阶级正是依靠人文主义精神的指引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文主义把思想矛盾直接指向宗教神学,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为摆脱封建束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人文主义,提出按人的本性去生活,这是新兴资产阶级人道思想的最初形态,是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想,为资产阶级统治开辟了道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宗教神学的一场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人文主义运动中涌现出的学识渊博的人,在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破教会统治,冲击腐朽文化,为近代文学、艺术、哲学、教育和实验科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资产阶级在当时还不是一个成熟的阶级,这就决定了人文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特别是人文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宗教的束缚,人文主义者从来就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没有否定基督教教义的神圣,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并不反对宗教本身,只是反对宗教神学中禁欲主义等压抑人性的思想,没有抛弃宗教。同时,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人是抽象的,抽去了社会和阶级内容。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 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 第一,意大利经济的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意大利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战争频繁,纷争不已,但经济上呈现一种特有的繁荣,一些城市共和国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有雄厚的财力,可以为文学艺术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 第二、一些城市政权非常支持文艺复兴。意大利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艺术家、学者竞相延纳,加以庇护。 第三、意大利特有的文化环境和人才结构,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尤其是古代罗马建筑遗迹和古典文化手稿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同时,意大利各城市长期同拜占廷、阿拉伯有着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使意大利人熟悉了更多的古希腊的文稿和艺术古迹。拜占廷灭亡后,许多学者逃亡意大利,带来古典希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古典文化在意大利的复兴。 第四、教皇、教会势力衰落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有利的时机。14世纪初罗马教廷西迁阿维农七十年,随后又是教会的大分裂,为在意大利本土倡导古典文化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机。 文艺复兴的实质和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要“复兴”古典文化,实际上是以新的世界观推翻神学、经院哲学以及僧侣主义的世界观,并以这种新世界观支配和推动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历史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精神时代——人文主义时代的到来。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乐观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反对中世纪教会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它以“人”为宇宙中心,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具体而言: (1)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将越来越多的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同时培养了人们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创造精神,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2)文艺复兴时产生的光彩夺目的文学艺术杰作,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它使自然科学脱离了神学,同时推翻了僵化的经院哲学体系。 (4)不仅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而且对以后的资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潮产生了影响,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文艺复兴的缺陷在于尽管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和罪恶,但仍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不愿意进行宗教改革。其次,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一些迷信和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等。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 人物 作品 观点 但丁 《神曲》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要求思想解放和宽待异教。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恩格斯给予其高度评价。 彼特拉克 《歌集》 表现了以个人为中心的爱情观,渴望国家的统一,猛烈抨击罗马教廷。 其所创作的十四行诗成为欧洲诗歌的一种重要体裁。 薄伽丘 《十日谈》 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的生活,赞美现世生活,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对禁欲主义的反抗。 促进了欧洲小说的发展。 乔托 《圣母像》 打破中世纪的绘画传统,为近代现实主义绘画开辟道路。 被称为欧洲绘画之父 达·芬奇 壁画《最后的晚餐》、肖像画《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美术三杰之一。 米开朗基罗 雕像《大卫》、壁画《创世纪》和《末日的审判》 以人体美为特征,表现了对人的讴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美术三杰之一,其成就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的高峰。 拉斐尔 祭坛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 以世俗的描写方法处理宗教题材。 以圣母像著称,美术史上被称为“画圣”。 提香 《圣母升天》 反对禁欲主义,歌颂人的内心美和女性美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代表。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 重视权术,主张君主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政治归根结底是力量问题。否认在政治上讲求道德。 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要求在一个强有力的君主的领导下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贪婪和野心。 康帕内拉 《太阳城》 构想了空想社会主义制度,认为私有财产是一切社会邪恶的根源,必须彻底废除。提出劳动光荣,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但对民主制原则推行不彻底,笃信宗教,崇尚人祭制度和公妻制。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 文艺复兴在西欧的传播 15世纪后期,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逐渐传播到西欧其他国家,文艺复兴达到繁荣阶段。 人物 国别 著作 主要观点及评价 伊拉斯谟 尼德兰 《愚颂》 以古典著作为发掘圣经的文本含义和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严重打击了教会解释教义的权威,有力地促进了路德派的宗教改革。 乔叟 英国 《坎特伯雷故事集》 英国最早的人文主义者,英国资产阶级文学的先驱,英语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反映了市民的立场和情感,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 莎士比亚 英国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 拉伯雷 法国 《巨人传》 批判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主张个性解放,表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和原则。 塞万提斯 西班牙 《唐吉诃德》 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博丹 法国 《国家论》 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国家主权的理论,认为国家起源于家庭,国家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体。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不能分割,具有不可转让性和永久性,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出现。他认为政权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建立。将法治的原则纳入国家定义中,认为国家应按法律来治理。其政治思想包含反封建的内容,并且提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观点。 托马斯·莫尔 英国 《乌托邦》 批判了英国和社会的种种弊端,认为私有财产是产生这些弊端的根源。描绘了理想国乌托邦,在其中,生产资料公有,社会实行民主政治。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描绘了共产主义蓝图,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但并未找到实现这种理想的社会阶级和现实的途径。 2、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地理大发现是对15~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地理大发现包括一系列历史事件,主要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人 发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1497-1499年 达·伽马 葡萄牙人 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从西欧绕非洲与东方通商的航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人,收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发现美洲新大陆。 1519-1522年 麦哲伦 葡萄牙人,收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人类史上第一次全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兴起的动因,源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海外商贸利益无限追逐的结果。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经济结构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谋生的自然经济转变为谋利的商品经济以后,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我扩张内在冲动,以及因优胜劣汰而产生的竞争压力,使得经济活动必然要突破地区与国家的局限而扩张成一种国际行为。从动因来看包括1、经济上的动因:首先是商品的需求,西欧对外来的尤其是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商品需求量很大,如香料、丝绸等。但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庭帝国首都,控制了东西方陆路交通的要道。西欧商人迫切希望开辟新的道路与东方通商。其次,对黄金的追求也是重要的原因。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后对货币的需求猛增,《马可·波罗行记》流传于欧洲后,到东方寻找黄金成为欧洲的梦想。2、精神上的动力:首先是传播基督教,基督教的天命学说和普世主义一直鼓舞信徒们向东方进发,传播基督福音。其次是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和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对海外冒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客观条件来看,16世纪时具备了进行海外冒险的条件。包括:1、航海技术的改进。2、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3、商业的进步。4、西欧诸国专制政府的支持。(小问题:为什么地理大发现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成就。第一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两个国家都地处大西洋沿岸,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第二由于很早从事海上活动,两国的航海技术都比较高。第三两国都是狂热的天主教国家,宗教热情强烈,弘扬基督教的信念是进行海外冒险的重要动力。) 这里涉及一个史学理论——“历史事件是历史环境的产物”。即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都是综合因素的产物。这些因素不单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有政治的、文化的、外部的、自然的、人为的等等。每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既要看到多因素作用,也要看到重要因素的作用。 地理大发现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揭开了近代殖民的序幕,最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时葡萄牙和西班牙。 这里有一个小的知识点,即教皇子午线的划定。1493年5月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的土地划归葡萄牙。解决了地理大发现后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1494年两国缔结西拉斯条约,葡萄牙在实际上取得了绕非洲通往印度航路的所有据点。 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殖民征服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的。 国家 主要殖民地据点 葡萄牙 非洲东西海岸;亚洲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爪哇,印度西海岸和中国的澳门;南美洲的巴西。建立东方殖民帝国 西班牙 美洲新大陆,亚洲的菲律宾群岛。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世界分割孤立状态的结束与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地理大发现发生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它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 2、地理大发现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 3、引发商业革命: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3、引发价格革命: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增长。在英国成为推进圈地运动的重要动力之一,粮食价格的增长,使得生产粮食有利可图,推动中欧出现“再版农奴制”。 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势力的增长,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对西方和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近代世界与古代的重要区别就在于科学的出现。近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奠定了基础。 天文学 哥白尼 波兰 《天体运行论》 推翻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的观点。 天文学 开普勒 德意志 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天文学 伽利略 意大利 自制望远镜,进行观测。 医学 维萨里 比利时 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对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医学 哈维 英国 创造了比较完善的血液循环理论。 物理学 吉尔伯特 发表论磁体的巨著 生物学 雷文胡克 发现精细胞、单细胞有机体和细菌。 数学 魏德曼 发明正负符号。 数学 卡丹 在代数和几何学上做出重要贡献,首先讨论了三次方程式、四次方程式。 数学 维尔特和斯泰文 首先使用小数点。 科学思想家 布鲁诺 意大利 唯物论和无神论者,反对宗教蒙昧主义的思想家。提出宇宙无限性和统一性的新理论。重视经验知识,具有辩证法思想。相信泛神论。 科学思想家 弗兰西斯·培根 英国 《崇学论》和《新工具》 近代归纳法创始人。反对唯心主义和经院哲学。 科学思想家 勒内·笛卡尔 法国 《方法论》和《哲学原理》 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生理学家。反对经院哲学,主张怀疑一切。提出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是观察和思考。 4、宗教改革 16世纪首先在德国发生,随后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宗教改革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强有力的响应和个别国家的君主和部分贵族也积极投入,对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冲击,促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涌现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基督教新教派。 中世纪天主教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严密的精神统治,激起了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的迫切愿望和要求。随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权力的加强,王权同罗马教廷的矛盾日趋尖锐。15世纪以后,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原罪”说和“救赎”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加上教会弊端丛生,成为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对教会腐败和丑恶的揭露和批判,为新教思想家发起改革提供了突破口。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势力日益强大,他们对教会占有巨额财富并享有征税特权十分不满。为了追逐利润,他们需要剥夺教会的经济特权。因而。西欧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宗教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精神统治,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宗教制度与宗教精神;二是剥夺罗马教皇对欧洲世俗政治的控制,变革欧洲中世纪以来形成的由封建教会支配的政治体制,加速欧洲各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君主制王权的建立。 德国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之所以首先发生在德国,是由于德国存在特殊的经济政治状况。中世纪德国在政治上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15世纪末16世纪初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经济发展的分散性使其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在中世纪后期,德国一直处于经济发展比较分散和不平衡状态。经济的分散性不平衡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国家的分裂,使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大肆搜刮由来已久。德国的四分五裂为天主教会插手德国内政创造了条件。德国成了收罗马天主教会榨取最重的地区,也是劳动人民最受剥削地区。 这样,在德国,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其中教会封建主同德国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一切社会矛盾的焦点。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 九十五条论纲》,止于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的缔结。大体分两阶段:第一阶段(1517—1525)为运动兴起和发展阶段。1520年马丁·路德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宗教改革思想。路德宗教改革理论是“因信称义”,人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并得到上帝的恩典,从而使灵魂得救;在人与上帝之间,无须宗教法律、礼仪和神职人员作为中介,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简化烦琐的宗教仪式,七项圣礼中只保留洗礼、圣餐两项。第二阶段(1525—1555)是运动的高潮与分裂并演化为宗教战争时期。1525年在闵采尔的号召之下,德国发生了农民起义,最初的从反对国外的封建势力,扩大到反对国内的封建制度。由于运动的深入和路德本人地位的变化,他反对农民战争,改革思想趋于保守,向单纯的神秘宗教方向发展。1526年以后,路德主要致力于圣经的译注和路德教的建立工作。 马丁·路德改革的意义:①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教会高于国家的天主教思想。②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人的思考和意志,将人的个性体现在信仰之中。因而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中的具体反映。局限性: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德意志君主和贵族身上,他承认君权神授的原则,反对人民拥有反对君主的权利。 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有相同的宗教思想:主张“信仰得救”,建立“廉价教会”,否定教皇的权威。但加尔文比马丁•路德更激进,表现在教会的组织形式上,教会是选民的组织,既不隶属教皇,也不隶属诸侯,教职由选举产生,由选出的长老和牧师管理。瑞士的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较大,且瑞士是个独立、统一的国家,有较大的自决权,所以加尔文能在瑞士较顺利地进行改革。 英国宗教改革: 由于法国国王早已控制教会并成为教会的最高首脑,16世纪法国国王反对宗教改革,在英国天主教会势力还很强大,对加强王权非常不利。英国宗教改革表现为第一,宗教改革由英国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第二,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仪式等方面。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进一步加强英国的王权。  英国的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亨利八世封闭修道院500多所,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另有90个神学院和110个教会医院的领地也被没收。国王把没收的土地和财产大部分赏赐给宠臣,或廉价售给贵族、朝臣、租地农场主和富裕商人。这些新的土地所有者,大多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最为突出和迅速的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不满专制君主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的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清除其中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主张改革教会的组织、教义和教仪,建立一个廉价的教会,这就是所谓的清教运动。清教徒的主张与英国国教发生了冲突,到17世纪40年代,终于在清教的旗帜下爆发了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制度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宗教改革从本质而言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大大缩小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天主教会虽竭力反扑,残酷镇压一切被称为异端的人,但已无法恢复以前的垄断地位。新教教义不仅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符合他们创造“自由”、“平等”关系的需要,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与新航路开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在欧洲逐渐兴起的反映。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发生都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文主义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进取精神,新航路的开辟就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完成的;而新航路开辟的巨大成功,大量财富的获得,又为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注入了更加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促使文艺复兴的扩展。文艺复兴也推动了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对教会的揭露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思想武器;而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在反封建神学方面的深入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不同的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展开辟了道路。新航路的开辟为资产阶级开创了大显身手、走向世界的广阔天地,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注入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十六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资本主义深入农村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从十五世纪70年代后期起,开始了圈地运动,直到十九世纪上半期,历经300多年。从地主转变而来的农业资本家被称为“新贵族”,农业资本家在大规模的农场上采用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它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十六世纪开始,英国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普遍地采用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形式。冶金、采矿、造船、酿酒、玻璃制造,以及制糖、造纸等行业都得到很快的发展。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英国的商业和对外贸易在十七世纪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利润较小的国内贸易,对商人的吸引力比较小。由于重商主义的作用,商人大多把注意力集中于对外贸易。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商人的对外贸易范围迅速扩大。 英国资产阶级的主体,是中等工商业资产阶级。他们属于非行会型的企业主,是分散的和集中的手工工场的组织者,殖民地企业的创办人。他们遇到的封建障碍比较大,革命要求也比较强烈。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经济上的一致,促使二者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联合起来。在英国革命中,资产阶级同新贵族结成长期同盟,利用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力量进行反封建斗争,这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进行的。十六世纪末期,英国清教徒分裂成为两个重要的政治派别。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主张严格按照加尔文教会的形式改组国教教会,要求由年长者在教会中起主要作用,因此被称为长老派。清教徒的另一部分提倡每一位信徒都享有宗教信仰上的独立自主权力,可以根据自已对于圣经的理解来解释教义,因此被称为独立派。独立派反映了中等工商业资产阶级和中下层新贵族愿望和要求。清教运动在动员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中起了巨大的组织作用。 1637年爆发的苏格兰反英大起义就成为英国革命的导火线。为了筹集军费镇压起义,英王查理一世召开国会。国会召开后,新国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猛烈抨击国王暴政,查理一世一怒之下解散了这届国会。这届国会一共存在了三个星期,史称“短期国会”。人民群众对这届国会的被解散十分愤怒,伦敦爆发了示威和暴动。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新的国会。这届国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被称为“长期国会”。以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联盟为基础的长期国会的召开,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 长期国会一召开,就猛烈抨击国王暴政,同时下令逮捕了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长期国会还通过了《大抗议书》,列举查理一世一系列罪行,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如实行工商业活动自由,建立大臣对国会的负责制度,限制主教的权力等等。《大抗议书》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 1642年8月查理一世宣布讨伐国会,英国革命发展到公开的武装斗争阶段。内战开始以后,战场形势对国会非常不利,全国有四分之三的土地都落入国王的控制之下,国会的处境非常危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掌握国会和军队领导权的长老派采取了消极妥协的路线。1644年7月的马斯顿荒原战役成为第一次内战的转折点。在这次战役中,克伦威尔初露头角,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1645年1月,在独立派的压力下,国会通过法案授权克伦威尔组织 “新模范军”,大胆选拔出身下层的士兵当军官。从此战争形势日渐好转。1645年6月,“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彻底打垮了王军主力,第一次内战最终以王军的失败和国王被俘而告结束。 此时国会军队内部发生分裂,独立派对平等派的镇压,给国王造成可乘之机。1648年春,第二次内战爆发了。第二次内战期间,国会中的长老派势力又趁机活跃起来,重新控制了国会,并继续同国王进行复位谈判。11月,独立派起草了一份抗议书,明确提出要严惩国王,最高权力归下院。接着,军队再次开进伦敦,普莱德上校率军队于12月6日包围了国会大厦,彻底清洗了国会,这就是著名的“普莱德清洗”事件,此后,长期国会只剩下独立派及其支持者50人左右,被称为“残阙国会”,至此,全部军政大权落入独立派手中。在平等派和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下,1649年1月初,下院宣布自己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且组成了特别法庭,负责对查理一世的审讯和宣判。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3月,又先后通过取消上院和废除君主制的决议,5月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在英国历史上存在4年的共和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名义上,一院制国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国会每年选出的国务会议掌握行政权,实际上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高级军官控制了政权。 在对外政策上,独立派积极推行海外扩张政策。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连续两次颁布了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在镇压群众运动方面,独立派共和国主要平息了掘地派运动和重新活跃起来的平等派运动。掘地派运动是无地少地的农民发动的具有原始共产主义倾向的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温斯坦莱。他认为,土地私有制是人类贫困的根源,主张实行土地公有制度。掘地派并不是同有产者展开斗争,而是聚集起来开掘荒地,以此作为公有土地,因而被称为“掘地派”。1651年,克伦威尔以掘地派威胁到私有制度为借口,将运动镇压。此外平等派连续举行的两次起义和爱尔兰民族运动,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 1653年4月,克伦威尔武力驱散了长期国会就任护国主,建立具有明显军事独裁性质的政治体制。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以后,把国家行政、立法、军事大权集中在自己手里,把全国划分为若干军区,由高级军官担任总督,实行公开的军事统治。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克伦威尔继续推行海外掠夺政策。1654年,英国取得同葡萄牙殖民地的通商特权,迫使丹麦允许英国船只自由进出波罗的海,又在加勒比海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1658年打败西班牙,攻占敦刻尔克,在欧洲大陆上获得了贸易据点,为英国取代荷兰的海上霸权地位奠定了基础。 护国政府的统治基础十分脆弱,克伦威尔去世,政权立即动荡起来。为了重新稳定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与旧王朝的妥协,在英国恢复了斯图亚特王朝。1660年5月,查理二世登基。旧王朝复辟以后,曾经通过了一些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对内对外政策。但很快他们之间矛盾就变得尖锐起来。在这时候,查理二世没有子嗣,他的弟弟詹姆斯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他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担心,詹姆斯的继位会导致天主教在英国的全面复辟。为此,1679年5月,国会讨论《排斥法案》,要求取消詹姆斯的王位继承权,并把他永远驱逐出国。在辩论这个法案的时候,国会分裂成为拥护派和反对派。拥护派基本上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被称为辉格党,反对派代表保王党,被称为托利党,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辉格党与托利党的起源。 1685年,查理二世死后,詹姆斯继承王位,称詹姆斯二世,开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复辟活动。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复;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詹姆斯二世。1688年11月,在国会迎接下,詹姆斯二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逃往法国。1689年2月,英国国会宣布詹姆斯自行退位,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这就是威廉三世在英国统治的开始。3月,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不得因政治行为拘禁议员,必须定期召开议会;允许清教徒信仰自由等。从此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徒,国王必须按照国会的意志行事,只有在下院的同意下才能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权利法案》杜绝了天主教复辟的可能性,限制了王权,提高了国会的地位。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的到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这部分内容是理解“全球史观”的重要环节。西方资本主义借助暴力手段通过向亚、非、美、大洋洲的殖民扩张,将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到全球,并使欧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区、各个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变成了西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世界各地都被商品和市场的纽带联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历史真正成了统一的全球史, 殖民扩张早已出现,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6世纪。首先开辟新航路和发现美洲大陆的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他们最早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帝国。这个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讲过了。 从17世纪起,荷兰、英国和法国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主要的殖民国家。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他们的殖民活动更明显地带有资本主义性质。与西班牙和葡萄牙不同,这些国家的殖民活动首先是由资产阶级的海外贸易公司进行,而不是由政府出面。英国在16世纪就建立了莫斯科、东方等贸易公司并得到政府的支持。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更是实力雄厚,在进行殖民活动方面非常积极。到18世纪,东印度公司已经控制了印度的大片土地。此外,英国商人、冒险家还在17世纪向北美洲殖民,18世纪上半期,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殖民地共有13个。荷兰的殖民活动首先是由1602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进行,他们抢夺了葡萄牙在印度洋的几乎所有殖民地,印尼成为其进行殖民活动的中心。1621年荷兰成立西印度公司,致力于在南北美洲的殖民活动,在北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则占领了圭亚那。法国的殖民活动也主要是由王室支持的公司进行,在很短时间内,北美洲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流域、路易斯安那、南美的圭亚那、非洲的塞内加尔、印度的部分地区都成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各大垄断贸易公司在殖民地享有类似国家的权力。 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殖民地目的是为了扩大本国的再生产,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工业生产所必需资金,并将殖民地变成廉价工业原料的产地和宗主国工业产品的市场,因此他们进行的早期殖民掠夺对促进和推动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为了争夺殖民地,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常以战争和暴力的形式来相互竞争。17世纪,英国打败荷兰,突出了工业资本主义对于商业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到了18世纪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英国在海上的优势和在殖民地占有上的优势最终确立。到了18世纪晚期,随着殖民地数量的增多,各宗主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殖民地的统治权逐渐转移到各国政府手中。 西欧国家海外殖民扩张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 第一、导致了人口的重新分布。世界人种交流集中在黑人白人的全球扩散,在美洲表现得最为突出。此外,殖民扩张还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对于世界经济乃至全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西欧海外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往来,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全球市场也初具规模。这种全球性经济导致了国际劳动的第一次大分工。西欧掌握全球性的贸易,发展工业生产,美洲、非洲、亚洲为欧洲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和劳动力。这种状况使亚非拉越来越依附于欧洲。形成了不合理经济秩序,造成亚非拉经济长期落后。 第三、殖民扩张改变了全球的政治关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西学东渐和以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东学西渐。 3、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阶段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机器工业到了用机器制造器的阶段,就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阶段。工业革命,不仅迅速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直接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引起了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经历了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英国的带动下,法、德、美等国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通过圈地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争霸战争和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发行国债等方式,英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前提。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然后带动其它工业部门,发生连锁反应,最后到制造和使用机器而完成。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问世以后,应用于棉纺织业,并且迅速推广到其它工业部门,引发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性发展。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机船,1814年,斯蒂芬逊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从斯托克顿到达林顿的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1830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正式通车,此后,铁路迅速遍及全英国。这样,由纺织业开始,各个行业都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大机器生产在纺织业中已经取得统治地位,机器制造业也进入机械化阶段,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完成。继英国之后,法、德、美、荷、比、意等国也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年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历程。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及政治格局逐步建立。工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新兴工业城市也日益发展起来。此外,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工业中迅速得到确立。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后果,就是形成了近代产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是在损害工人阶级利益的情况下进行的。资产阶级为了以最低的成本榨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人工资,大量雇用童工和女工,这些引起了无产阶级的强烈反抗。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最初形式是利用破坏机器和捣毁厂房的方式,到十九世纪初期,就发展成为“卢德运动”。但是在严酷的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的觉悟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逐渐从自发的经济斗争转向有组织的政治斗争。 4、美国独立战争 从1607年~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拓,到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独立前,殖民地存在着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各种经济成分中,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北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尤其是造船业、冶金业、纺织业的产品已能同英国竞争;中部殖民地盛产粮食,大量外销英国;南部盛行大种植园经济,生产的烟草、蓝靛等大量输往英国。 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独立战争的领导者——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为独立战争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与欧洲各国和西属拉美殖民地相比,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民主因素,这为美国以后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奠定了基础。 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使各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了统一市场和共同语言,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初步形成。随着统一民族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必然要求打破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在美利坚民族形成过程中,欧洲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给予民族民主意识的发展以巨大推动,民族意识,独立意识日益提高,北美也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富兰克林、杰弗逊等人都号召殖民地人民维护自由、平等的权利。 英国对殖民地的基本政策是力图使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因此极力阻挠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七年战争之后,英国政府企图向殖民地征税,从而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抵制。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会议任命华盛顿为殖民地军总司令,招募志愿军,改编民兵为“大陆军队”。由于当时北美大多数人希望同英国和解,直到1776年上半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潘恩《常识》的发表后,北美人民才明确提出独立的要求。《常识》猛烈抨击了英国政府对待殖民地的暴政,坚决主张共和制和北美殖民地独立。《常识》通俗易懂,充满革命激情,深受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欢迎。1776年 7月4日,第2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根据。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让与的权利,为保障上述权利,人们才建立政府,任何政府一旦损害这些权利,人们就有权改换它或废除它,建立新政府。宣言列举和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实施的暴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自由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独立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政治愿望。另一方面,由于屈从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压力,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暴露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独立宣言》的发表对推动后来的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对法国大革命及《人权宣言》产生了积极影响。 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此后法国、西班牙先后向英国宣战,英国陷入孤立的境地。1781年英国康华利将军在约克镇投降,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英美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在美洲爆发的一场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革命斗争。这场战争不仅使北美十三州人民挣脱了殖民枷锁,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它也惊醒了整个欧洲,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法国革命的爆发。更重要的是,在它的影响下,拉丁美洲人民纷纷起来反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美国在独立战争结束后曾存在一个邦联制时期。邦联制是根据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而产生的,邦联条例是美国第一部全国性宪法。根据《邦联条例》成立美国国家只是由13个独立国家组织的松散联盟,而不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各州保留了很大独立性,中央权力极小,中央成为各州的代理机构。《邦联条例》的通过是地方分权主义的胜利。这对于一个新建立的国家来说,邦联制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弊端。1786—1787年的谢司起义震动了全国,他们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制宪会议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了。其间,联邦派与州权派、大州与小州、蓄奴州和自由州、南方和北方因利益冲突而发生激烈争论后最终达成妥协,于1787年9月通过《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首脑,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最高法院,相互制衡。1787年宪法是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未来的政治制度的基石。1787年制定的宪法没有把独立宣言和当时许多州宪法中所列举的民主权利包括在内,没有提及言论、出版、信仰及其他公民自由。因此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反对。1789年9月国会通过10条修正案,通称“人权法案”。主要内容是宣布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宗教信仰等自由,规定非依法律不得扣押人、捕人、搜查及没收财产以及刑事诉讼案中的被告有权要求迅速公审和律师辩护等等。 宪法加强了联邦政府的力量,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调解了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使美利坚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这不仅加强了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而且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美国第一次革命的成果。 《1787年宪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巩固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5、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最为深刻和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深度及广度上都要超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从革命爆发时起,人们都习惯称它为“大革命”。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上下限和分期问题有很多不同意见,目前的主流观点是认为大革命从1789年7月14日开始至1799年11月结束。分四个时期: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共和国时期。 首先我们来看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旧制度的危机。“旧制度”一词是18世纪末法国革命者用来形容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的术语。18世纪末,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但是此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封建专制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城市中盛行行会制度,变成工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国内关卡林立,国家、教会都有权征税,使商品流通极为困难;此外,资本主义发展与旧的封建制度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封建等级制度上。革命前,法国仍保留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社会居民分为三个等级,僧侣、贵族、第三等级。第一、二等级属特权阶级,享有不纳税权利,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占全国人口大多数,他们要纳税,承担各种封建义务。第三等级中资产阶级经济上富有,又有较高文化素质,因此在反封建斗争中,充当了领导者。资产阶级内部经济实力差异,分成不同阶层,其中资产阶级上层是金融资产阶级,他们反对暴力,只想通过改革参与政权,在革命中政治上的代表是君主立宪派。资产阶级中层是工商业资产阶级,他们要求经济自由,主张推翻封建专制,自己掌握政权,政治上的代表是吉伦特派。资产阶级下层是中小资产阶级,他们深受启蒙运动影响,政治上最激进,主张实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实行民主共和制,政治上的代表是雅各宾派。 由于对外战争屡遭失败,财政危机成为大革命爆发直接原因。1789年5月召开的三级会议是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会议开始后,第三等级要求改革,而特权等级只想解决财政问题。双方斗争持续一个多月后,第三等级单独组成国民会议,发表“网球场宣言“准备为法国制定一部宪法。7月初,国民议会改为制宪议会。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下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揭开了革命的序幕。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实际上成为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制宪会议在君主立宪派领导下运用立法手段,对法国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它确立的资本主义基本原则,人们称之为“八九年原则“。 第一、通过一系列废除封建权利的法令,总称《八月法令》,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 第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法治。明确了人的天赋权利——自由和平等,体现了社会契约原则和主权在民原则。这些原则都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准则。 第三、制定《1791年宪法》,宪法是制宪会议各类法令的总结和概括。体现了革命取得的各项成果。也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整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君主立宪派在执政期间,基本上完成了大革命摧毁旧制度,建立新政权的历史使命。1792年8月在欧洲发动封建君主武装干涉和国内宫廷叛乱活动使革命处于危机情况下,法国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把革命推向新阶段,即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吉伦特派国民公会颁布新的土地法令,进一步改造了封建土地所有制。9月宣布废除君主制,宣布法国为共和国,这就是历史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1月国民公会表决,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吉伦特派上台后与山岳派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处理限价问题上引起不满,1793年5月,巴黎人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更激进的雅各宾派上台。为了改变内忧外患形势雅各宾派采取了一系列满足人民要求的措施。 第一、连续颁布三个土地法令,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第二、制定了1793年宪法。 第三、颁布全面限价法令。 第四、颁布“惩治嫌疑犯条例”。 雅各宾派的统治又被称为恐怖统治,恐怖统治实行初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要求,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济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对敌斗争上,由于人民踊跃参军,各地贵族叛乱相继平定,外国干涉军被迅速逐出国门。到1794年初,雅各宾政权建立时所面临的那些危机,基本上都克服了。但是恐怖统治在实行期间违反法制,滥杀无辜现象相当严重,恐怖统治失去了原来的目标。1794年7月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等人,将他们送上断头台。 热月政变后上台执政的是热月党人,他们属于共和派,基本上都是当年投票赞成处死路易十六的“弑君者”。热月党上台后,一方面取消了雅各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释放了大批嫌疑犯,废除全面限价法令,恢复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原则。另一方面,又保护革命成果,维护了共和制。热月政变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重大转折点,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热月政变是将革命进程中为了夺取胜利而超越既定革命目标的那些步骤退回来,这是一种正常的后退。 1795年,热月党人制定了新宪法,成立督政府。督政府统治软弱无力,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无力抗击反法联军进攻。到1799年秋,法国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片混乱,在这个背景下,拿破仑掌握法国政权。1799年11月,通过雾月政变,拿破仑夺取政权。也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列宁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的度过的。” 政治上,大革命是一次彻底而深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波旁王朝和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且不断完善和改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对欧美以及世界各地反封建民主运动和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都有十分重大影响。 经济上,大革命的胜利,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法国确立支配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思想上,大革命使启蒙运动中所提出的,与封建统治针锋相对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取得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雾月政变以后,拿破仑颁布宪法,逐渐把法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自己手中。1804年元老院通过了在法国建立帝制的决议,同时修改宪法,宣布法国为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法国历史进入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帝国时代。 为了巩固和发展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拿破仑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宗教和法律措施。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机器。整顿国家经济,采取保护关税政策,创立法兰西银行,振兴民族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镇压王党叛乱,打击民主势力。承认天主教为国教,但教会必须从属于国家,主教由国家任命和支给薪俸,宣誓效忠国家。 3. 颁布法典,健全和整顿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先后颁布《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刑事诉讼法》,《刑法》。其中,以1804年颁布的《民法》最为重要,又被成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宣布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承认土地制度变革的既成事实,确保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对于巩固和发展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立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体系都有着重要意义。《法典》对于农民小土地所有制的肯定,赢得了法国广大农民的支持,成为拿破仑粉碎国内外复辟势力,进行一系列战争的坚强保证。在《法典》颁布后的对外战争过程中,拿破仑又把这一法典的许多条文和原则推广到广大被征服地区,从而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1800年到1810年,拿破仑军队在欧洲先后多次打败了俄、普、奥等国军队,粉碎了一次又一次反法联盟,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波兰以及瑞典等国家和地区。此后,拿破仑远征俄国,在军事上受到最惨重的损失,西班牙、葡萄牙的民族运动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第六次反法联盟组成后,击败拿破仑,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最后遭到失败。拿破仑帝国在法国的统治结束。 6、欧洲1848年革命 1848年初,以意大利的一月革命为先导,欧洲大陆除俄国外,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其中以法国二月革命和德意志三月革命影响最大。在法、德两国革命推动和鼓舞下,东南欧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把1848年革命推向最高潮,宣告了1815年维也纳体系和神圣同盟的彻底破产。 1848年欧洲革命的任务,总的来说是消灭封建制度,推翻异族压迫,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它们所处的历史和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各国所面临的革命任务也不尽相同。有的国有要求铲除封建残余,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如法国,它的革命任务是推翻代表金融贵族集团利益的奥尔良王朝,把金融贵族集团的统治扩展为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有的国家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消除国家的分裂状态,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如德国和意大利,德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破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割据局面,完成国家的统一,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意大利则主要是驱逐奥地利统治者,消除国家的分裂状态,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有的国家是反对异族压迫,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如罗马尼亚、捷克、波兰和匈牙利等,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本国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至于奥地利,它的革命任务是消灭奥地利本土和它所统治的各地区的封建关系,摧毁多民族的奥地利帝国,解放被压迫民族,并使之建立起独立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 1848年欧洲革命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人民起义,有力地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为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虽然这次革命最后失败了,但它对于当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的。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1848年革命。 法国1848年革命 1830年7月革命后,在法国建立了代表金融贵族利益的七月奥尔良王朝,执行有利于金融贵族利益的对内对外政策。七月王朝不仅遭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反对,而且也引起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这是法国1848年2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农业歉收和工商业危机,迅速激化了法国社会固有的各种矛盾。工业资产阶级利用这一形势,从1847年7月开始在各地掀起“宴会”斗争,以宴会的形式宣传改革议会选举制度,得到了群众广泛的响应。1848年发动二月革命,推翻奥尔良王朝。1848年4月举行制宪议会的选举,组成了新政府后,资产阶级政府实行比较反动的统治,下令禁止工人集会、结社,在对外政策上积极支持俄、奥镇压波兰和奥地利的民族解放运动。引发了6月的工人起义,工人起义因寡不敌众,又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指挥,最终被镇压下去。尽管失败了,但是6月起义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当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第一次公开的、大规模的武装战斗。镇压了六月起义之后, 1848年11月,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宪法颁布,又称1848年宪法。根据新宪法,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1852年,路易·波拿巴正式宣布法兰西为帝国,称作拿破仑三世,开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 1848年德意志革命 1845——1846年的农业歉收和1847年的经济危机同样强烈地冲击了德意志各邦,激化了德意志各邦的社会阶级矛盾。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以后,德意志各邦相继爆发革命。 1848年德意志革命最主要的任务是消灭封建割据状态,完成德意志的政治统一。1848年5月全德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开幕。法兰克福议会首次形成了德国统一的“大、小德意志”路线。1849年3月28日,法兰克福议会通过一部帝国宪法。在此期间,各邦封建势力积极聚集力量,镇压人民运动。到1848年7月,各地的人民革命相继失败。6月18日,法兰克福议会也被军队解散,1848年德国革命至此结束。 1848年意大利革命: 革命前的意大利仍然维持着维也纳会议时安排的分裂状况。推翻异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消灭各邦的封建专制制度。完成国家的统一,成为1848年意大利革命的主要任务。 1848年的经济危机和连年而来的农业歉收,给意大利人民造成严重灾难。1848年1月,西西里王国首府巴勒摩的起义成为革命的开端。各邦相继发生人民起义,政权纷纷转到资产阶级自由派手中。在意大利革命者马志尼及其“青年意大利党”的领导下,1849年3月建立了罗马共和国,使意大利革命发展到最高潮。但是,由于力量对比过分悬殊和各邦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背叛,1849年8月,各地的人民运动最后被镇压下去,西班牙、奥地利和罗马教皇恢复了在意大利各邦的统治,意大利革命宣布结束。1848年意大利革命唤醒了意大利人民的民族意识,直接推动了此后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的斗争。 7、美国内战 独立以后,美国建立起以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联合专政的联邦制政权。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从十九世纪起,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即向西部扩张的运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扩张,美国终于形成了今天的版图。由于摆脱了殖民压迫,领土不断得到扩张,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是沿着不同道路前进的,因此表现出极大不均衡性。在北部和西北部,资本主义工农业占据统治地位。到1860年,美国北部的资本主义工业已经非常发达,美国发展成为仅次于英、法、德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在农业方面,北部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走上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独立战争的胜利是殖民地各种力量联合斗争的结果。因此在南方和西南地区仍然保留了奴隶制度。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依靠奴隶劳动进行生产。 随着美国领土大规模的向西扩张和经济的发展,西部的土地问题日益成为南北双方矛盾斗争的焦点。北部资产阶级要求在西部新开拓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壮大资产阶级在国会上院的力量。南部奴隶主则要求西部新州成为蓄奴州,扩大奴隶主种植园经济,继续保持在联邦国会和政府中的领导权。于是,围绕着西部土地问题,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1819年,密苏里地区申请建州并加入联邦。当时美国自由州和蓄奴州各半,在参议院中双方议员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密苏里究竟以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加入联邦,引起了双方的激烈争执。1820年,国会通过了《密苏里妥协案》,确定密苏里以蓄奴州加入联邦,同时又从马萨诸塞划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并规定,此后每有一个奴隶州加入联邦,就必须有一个自由州加入。还永远禁止奴隶制度在北纬三十六度三十分以北扩展。 进入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南北双方围绕着西部土地问题矛盾又尖锐起来。1854年,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州申请加入联邦。根据密苏里妥协案,这两个地区应成为自由州。但南部种植园主操纵国会通过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该两州的奴隶制去留问题由当地居民投票决定,这实际上等于取消了《密苏里妥协案》对奴隶制扩张所作的地域限制。堪萨斯出现了两个互相对立的政权。堪萨斯两个政权的武装冲突持续了半年之久,历史上称为“堪萨斯内战”,它使南北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成为南北战争的序幕。 1860年11月,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共和党在选举中的胜利和林肯的当选是美国内战的直接原因。1860年12月,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接着南部6州先后宣布脱离联邦,组成了南部联盟。1861年4月林肯宣布南方同盟为叛乱,号召保卫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内战爆发。 战争开始时,双方在力量对比方面北方占有绝对的优势。但事实上,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北方在军事上却屡遭失败。面临危机,林肯政府开始着手实行一系列的革命民主措施。1颁布了《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年满二十一岁以上者,或为一家之长者,只要交纳十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一百六十英亩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连续耕种五年,就可以从政府领取执照,从法律上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宅地法》在美国造成了数量众多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大大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美国式道路的发展,加速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极大地调动了北方的革命积极性。2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参加叛乱各州的奴隶一律获得解放,调动黑人参加战争的积极性。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政策,很快扭转了战局。1863年7月的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北方军队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南军开始全面溃退。1865年4月联邦军队攻占南方同盟首府里士满。9月,作为南军主力的罗伯特·李的部队在弗吉尼亚投降。至此,持续四年之久的美国南北战争,以北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内战胜利的前夕,林肯再度当选为美国总统。1865年4月在华盛顿被刺身亡。 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北部的胜利,对于美国资本主义、工人运动和民族运动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美国内战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次革命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西部的土地问题,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消灭了奴隶制度和巩固了的统一,使美国工人运动和黑人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8、俄国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中期,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社会经济越来越落后于西欧。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表明,落后的农奴制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失败使俄国本已存在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了农奴制改革。法令内容包括:从法律上宣布农奴的人身解放,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通过赎买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等。经过农奴制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是俄国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方式的转折点。 但是,由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领导自上而下进行的,因而极不彻底,它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通过改革,地主依然掌握着种种特权。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照旧存在,并继续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另一方面,这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对于广大农民一次公开的、野蛮的掠夺,资本主义发展仍受到一定的阻碍。 9、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首脑,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实权操纵在幕府将军手中。从十七世纪起,日本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幕府制度的解体。作为封建就统治重要支柱的武士阶层日益发生分化。武士生活不断贫困,其中一部分为浪人,靠抢劫、盗窃为生;一部分则改行从事教师、医生、手工业和商业;还有一部分逐渐资产阶级化了。他们从自已新的经济地位出发,反对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要求实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社会改革,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思想,鼓吹维新改革,在此后的维新运动中他们占居了领导阶级的地位。 到了十九世纪四十、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远东地区的殖民扩张,他们先后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日本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由于农民、市民和幕府封建主的矛盾大大激化,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这一系列起义和暴动,严重的瓦解了幕府的统治力量。以长州藩和萨摩藩为代表的西南各藩的改革派进行反对幕府的活动。1858--1859年,幕府大老对西南各藩的改革派给以残酷镇压,吉田松阴等七人被处死,西乡隆盛等十人遭到流放。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安政大狱”。幕府的高压政策激起中下级武士和部分大名的愤慨。1860年3月,水户、萨摩两藩的武士在刺死了大老。樱田门事件成了反幕运动迅速发展的信号。长州、萨摩、水户、土佐等藩的下级武士利用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的有利形势,逐渐同一部分公卿、大名、及不满幕府统治的资产阶级结成倒幕同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展开推翻幕府的斗争。1867年天皇向长州、萨摩两藩发布了“讨幕秘诏”,幕府将军德出辞去将军职位,还政天皇的要求。统治日本二百多年的德川幕府宣告结束。 1868年天皇颁布了“天政复古诏书”,宣布废除幕府制度和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并从六十年代末开始,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措施),力图把日本改造成为资产阶级的国家。大致上说,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封建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两个方面的内容。《五条誓文》和《政体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成为明治政府初期的改革纲领。 在废除封建制度方面,明治政府的主要措施有: 1. 奉还版籍。剥夺大名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使之成为新政权的地方官员,推行藩政的改革。2. 废藩置县,改变了以往藩政割据的局面。3. 废除封建等级制和取消武士特权。4.改革土地制度,实行新地税法。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确立了近代土地所有制和近代货币地税,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 在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和封建法规的前后,明治政府同时又实行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即“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 1.“殖产兴业”,积极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奖励贸易,促进日本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加速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文明开化”,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 3.“富国强兵”,实行军事改革,建立近代化的军队和警察。 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的专制统治,建立了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特权大资产阶级专政,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殖民地的厄运,从而成为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此后,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10、德国的统一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以后,德意志在政治上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但在经济方面有所发展,到了60年代,德意志的工业发展已经赶上法国,逐渐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初具规模的工业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消除国家的分裂状态,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成为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早在1848年5月的法兰克福议会上,围绕着德国统一的领导权力问题,就形成了所谓大小德意志路线之争。所谓“大德意志派”,就是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在内,并且由奥地利领导的德意志帝国,主要由奥地利和南德各邦的资产阶级保守势力组成。“小德意志派”,就是主张把奥地利排斥于德意志邦联之外,建立一个由普鲁士领导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这一派主要由包括普鲁士在内的各邦自由派资产阶级组成。 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普鲁士保留了帝国宪法,保证了容克大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政治优势,因而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支持。在经济上,关税同盟统一了国内市场,小德意志地区在经济上逐渐与普鲁士王国一体化。另外,在1859——1870年的意大利统一战争中,奥地利也遭到严重打击。普鲁士逐渐承担起领导德意志统一运动的重任。 1862年,奥托·冯·俾斯麦任普鲁士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统一德意志依靠铁和血是俾斯麦的信条和施政纲领,因此,历史上把他称为铁血宰相。在俾斯麦政府的主持和领导下,普鲁士巧妙地利用了当时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大耍外交手腕,先后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即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1866年对奥地利的战争和1870年的对法战争,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 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举行了德意志皇帝的加冕仪式,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俾斯麦被任命为帝国宰相。 普法战争以后,南德各邦也加入了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的统一最后完成。根据战后的和约,普鲁士从法国割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勒索了五十亿法郎的巨额赔款,这场战争引起的巴黎公社革命,严重削弱了法国资产阶级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意志帝国取代了法国,成为新兴的欧洲霸主。 德意志的统一是历史上一次进步的民族运动,它使德国摆脱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不过,德国的统一因完全是自上而下地完成,所以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结果导致后来德国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11、19世纪后半叶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与社会政策 美国: 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彻底摧毁了南部种植园奴隶主的统治,完成了独立战争所未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此后,在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美国的社会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到十九世纪末已经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跃居资本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与经济增长的同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也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着。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行业都普遍建立了垄断组织托拉斯。托拉斯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垄断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 内战以后,在民主党和共和党进一步确立的情况下,出现了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共和党已逐渐成为大业资本家与金融资本家利益的代表;而民主党也逐渐变成了新兴工业、农业资本家利益的代表。可是,这两党在阶级利益上已没有根本差别,所不同的,只是在关税问题和统治手法等细小问题上的意见分歧。 英国 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巨大的经济变化,直接推动了十九世纪50--60年代英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一直到7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都占首位。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加强了自身实力,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其主要标志就是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十九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党长期在英国执政,人民拥有较多的民主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允许外国流亡者在英国政治避难。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 1867年8月进行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议会改革,重新调整了选区,取消了衰败市镇在下院的席位,将其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法案还降低了选举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范围,进一步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大约在第二次议会改革的前后,英国还进行了文官制度的改革,规定大部分文官的录用均以公开考试和竞争来选拔,此后,对这一制度经过不断修正补充,逐渐形成通过公开考试竞争的方法选拔文官的制度。文官制度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官吏的素质和办事效率,保证了国家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英国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即自由党与保守党就已交替执政,随着英国经济地位和变化,两党之间的分歧日益缩小,政策上也越来越一致。 法国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法国历史进入了保皇党人的反动统治时期。在1872--1873年的国民议会的补缺选举中,资产阶级共和派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资产阶级共和派力量增强的情况下,国民议会经过长期辩论通过了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即1875年宪法),确认了共和体制。根据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任期七年,连选得以连任。总统有统帅军队,签订军事条约,任免高级文武官员,实施大赦的权力,此外,经众议院同意总统还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根据宪法,实行参、众两院制国会,众议院任期四年,形式上由普选产生,有创制法律的权力,内阁对众议院负责。参议院由地方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九年,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有复议和批准下院法律的权力,有权会同总统解散众议院等等。 1875年宪法颁布以后,保皇派和共和派的斗争并未就此停止。1879年政权开始落入共和党手中,共和政体逐渐稳定下来。共和党取得政权以后,内部很快分裂为温和派和激进派两个派别。前者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极力主张殖民掠夺,以满足大资产阶级的愿望。后者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在内政上高喊民主改革,取消参议院,限制总统权力,征收领地税等等,在外交上,鼓吹对德复仇,认为应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暂缓海外殖民。 德国: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胜利,标志着由它领导的德国统一最后完成。统一后的德意志,实际上是普鲁士王国权力的扩大,帝国制定议会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宪法,德意志帝国是由二十二个君主国、三个自由市及一个直辖区组成的联邦国家。宪法规定,帝国皇帝必须由普鲁士的霍亨康伦家族世袭,拥有军政、外交、任免帝国各级官吏等大权。帝国政府统一掌握整个联邦的军事、外交、关税立法、银行立法、间接税以及民法、刑法等权力。各邦政府保留教育、卫生等权力,各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也保留下来。 帝国的最高机构是联邦议会。它由各邦君主派代表参加。联邦议会虽然不是立法机构,但是即在政策和立法中享有决定权,对帝国法律的实施还有监督权。联邦议会之下设有帝国议会,它所通过的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通过和皇帝批准才能正式生效。宰相也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在德国统一后的十九世纪后期三十年内,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德国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强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德国资产阶级更加依赖容克地主的军事专政,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日益合而为一。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得普鲁士的封建统治形式和封建意识形态继续得以保存,普鲁士的军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个政治领域,使之成为富有特殊侵略性和掠夺性的军国主义国家。 日本: 明治政府建立初期,日本与欧美列强订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未废除,民族危机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明治政府加快资本主义发展、增强军事力量,免除被西方侵吞的危险出发,充分发挥了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 明治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反而加重了对于农民的剥削。所以,明治维新以后,农民运动继续发展。农民的斗争,鼓舞了中小资产阶级、中小地主和中下级武士。于是,这些阶级阶层共同提出召开议会、实行进一步改革的要求,掀起了自由民权运动。1874年1月,板垣退助等向政府提出建立民选议院的建议,并组织“爱国公党”。这是自由民权运动的开端,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1881年10月,在东京成立自由党,主张建立立宪政体,提倡“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次年4月,立宪改进党建立,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倡导“主权属于君民之间”的思想。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对于这些资产阶级政党的活动,政府一方面采取严格限制与镇压的措施,另一方面又采取收买党魁和挑拨离间的手段。1884年10月,自由党自动宣布解散,立宪改进党也日渐消沉,至此,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自由民权运动宣告失败。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缓和矛盾,伊藤博文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开始起草“日本帝国宪法”, 宪法宣布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天皇批准方能生效,而天皇则可以以行政命令的办法不通过国会而直接颁布法律。设立两院制议会,宪法规定,上议院议员由天皇从皇族及华族中任命。下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设立枢密院和内阁。枢密院由高级官吏和大臣组成,是天皇的顾问机关。内阁大臣也由天皇任命,只对天皇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宪法允许人民在“法律范围之内”有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1889年宪法表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实际上只不过是专制君主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在很多地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点,人类社会从此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表现包括,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变成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爱迪生在美国建立火力发电站等。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的动力,还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除了电力,内燃机的发明是这一时期应用技术上的又一项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此外,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一项重大突破。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的发展,如钢铁工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在第一个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没有真正结合,许多技术上的发明都是工匠依据实践经验而取得的成果。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带动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通过新技术的逐步传播带动后进国家,发展缓慢不平衡。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更迅速。最后,对一些后进国家而言,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如德国和日本。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促使两国经济发生跳跃式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影响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加广泛和深刻。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准备了条件。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企业规模日益扩大。19世纪末,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适应这一要求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在生产的管理方面引起深刻的变革,科学化的管理开始兴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3、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股份公司被广泛采用,为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供可能。资本与生产的集中为垄断组织的产生创造了前提,垄断组织就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得垄断经济同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起来,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 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和方式有很大差异。美国的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这与美国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较高有很密切的关系。美国许多企业在建立之初规模就很大,他们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很快将生产集中到自己手中,同一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垄断销售市场和加强竞争力,进一步合并组成托拉斯,确立了其垄断地位。主要的托拉斯组织包括美孚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等等。到了20世纪初,美国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被一个或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德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尽管在生产集中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大企业,但同时还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此外,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国际市场竞争又十分激烈,因此解决销售市场成为最紧迫的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德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是在产品销售上采用卡特尔这种形式。20世纪初,卡特尔向拥有同一销售组织的辛迪加发展,在一些重要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一些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初垄断组织成为德国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特别是在重工业和运输业中,许多部门被一两个垄断组织所支配。 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垄断化程度也较低。由于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销售方面实行联合的辛迪加和卡特尔比较少。英国的垄断组织一般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由若干大企业合并改组为大股份公司,进行一系列兼并活动后形成的生产上的联合。垄断组织在各工业部门中发挥不平衡。在重工业特别是新兴工业中发展较快,垄断程度较高。在轻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中没有出现垄断组织。法国在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和速度上都比较缓慢,没有形成某种突出的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都有所发展。法国的垄断组织首先发生在重工业部门,特别是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20世纪初,在一些轻工业中也出现了垄断组织。俄国的资本主义起步较晚,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进入了垄断阶段。辛迪加是主要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特点是重要工业企业一般掌握在外国资本家手中。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比西欧国家落后,特点是受到政府特殊保护和扶植的特权资本家控制了日本主要的工业,大多采用康采恩这种垄断形式。 在工业生产集中并形成垄断的同时,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他们逐渐控制了全社会工商业的经营,在这个基础上与工业资本相融合,形成所谓的金融资本。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输往落后国家和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和垄断组织的扩大,各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加剧。为了减少由竞争带来的损失,他们签订国际协定,成立国际卡特尔,瓜分市场。到了20世纪初,国际垄断同盟纷纷建立。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垄断组织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产生后又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对于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起了一定的调节作用,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继续迅速发展,表明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较为成熟的一个发展阶段。 14、列强瓜分非洲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从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夺取殖民地和瓜分世界领土的新浪潮。对非洲的瓜分是这时期列强扩张的突出表现。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经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通航,西非和南非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抢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1884年底英法俄德等15国召开柏林会议,成为列强争夺非洲的新起点。柏林会议之后,在对非洲的侵略和分割上争夺最激烈的是英、法、德三个国家。在东非,英德划分势力范围,法国抢占马达加斯加。在西非,英法确立了双方在尼日尔河流域以及苏丹的势力范围,德国侵占了西南非洲,英国建立南非联邦,法国将摩洛哥变为保护国,意大利侵占了利比亚。到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保持独立外,整个非洲被瓜分完毕。 除了瓜分非洲外,列强争夺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活动也大大加强。在19世纪以前,亚洲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锡兰等国已经先后沦为殖民地。进入70年代后,西方加紧侵略。在西亚和东南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西亚主要是英俄之间对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的争夺。在远东和东南亚,列强争夺的重点是中国周围地区。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使中国进一步走上半殖民地化的道路。资本主义列强乘机侵入中国,夺取在华权利,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 19世纪初拉丁美洲各国取得独立后,政权基本上掌握在大地主手中,他们建立起考迪罗主义的军事独裁制度,对外投靠资本主义大国,对内实行独裁统治。19世纪后半期,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加紧侵入拉美,同各国军事独裁者相勾结,使拉美各国很快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为了排挤英国等欧洲列强在拉美的势力,美国于80年代提出“泛美主义”,成立了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也就是后来的泛美联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组织成为美国控制拉丁美洲的重要工具。 总之,到了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或完全沦为殖民地,或者被纳入帝国主义势力范围,沦为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创立的历史条件: 1.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团结意识的增强;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欧洲各国普遍出现了政治上的反动,资产阶级封建贵族结成联盟,携手绞杀各国的革命运动,取消人民的民主权力,各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也就在这一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却普遍得到发展,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极盛时期,工厂制度普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最后得到确立。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各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各国工人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失败中,总结了经验教训,进一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重要性。 2.19世纪50、60年代,欧洲、亚洲等各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印度的民族大起义,德国和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美国内战,都引起了各国工人阶级的广泛同情和关注,增强了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愿望。在共同的斗争中,各国无产阶级不仅培养了国际主义感情,而且加强了彼此间的团结和联合,这就为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 第一国际的建立,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五十、六十年代进行巨大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系列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在马克思的影响下,1854年秋,英、法及波兰的革命组织联合成立“国际协会”,实际上已成为第一国际的先驱,这一切,就为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建立作好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第一国际的创立: 1862年,法国工人赴英国参加伦敦世界博览会时,首先与英、德等国工人协商了关于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问题。1863年7月,英、法等工人又在伦敦举行了声援波兰民族起义、抗议沙俄对波兰人民残酷镇压的会议。会上,进一步讨论了组织工人国际的问题。1864年9月,英国工人在伦敦召开大会。除了英、法两国的工人之外,德、意、波兰及爱尔兰的工人代表也参加了会议,这就使这次会议成为一次盛大空前的国际工人大会。马克思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大会通过了立即成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 10月初,中央委员会决定采用“国际工人协会”为新的国际组织名称,简称“国际”,第二国际建立后,“国际工人协会”被统称为“第一国际”。 11月,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一致通过了由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马克思在《成立宣言》中,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坚持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阐明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目的和意义。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阐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专政的思想。强调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重要性。《共同章程》规定国际工人协会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强调“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争取。”规定第一国际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后来发展成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 马克思不仅亲自参加了第一国际的成立大会,而且被选入大会主席团、临时中央委员会,担任了德国通讯书记,担负了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共同章程》等重要文件的工作。此后,马克思还参加了国际的一系列重要活动,起草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件。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对于国际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意义的影响。因此,恩格斯说,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第一国际从1864年伦敦代表大会宣告成立,到1876年费城代表大会自行解散,一共存在十二年时间。一般地,人们以1868年为界把第一国际的历史分作两个时期。国际存在期间,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活动,第一个方面是领导各国无产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第二个方面是同国际内部的各种机会主义作斗争。在前期,主要是反对蒲鲁东主义,同时也批判了英国的工联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在后期,主要是反对巴枯宁主义。 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以后,第一国际给予极大的关注,对于革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大力开展营救公社战士的活动,扩大了国际的威信和影响,引起了各国反动政府的恐惧和仇视。为了扼杀国际,消除国际在各国工人中间的影响,各国反动政府勾结国际内部的机会主义分子,一方面利用国家政权大肆迫害国际,另一方面则不断制造舆论,疯狂诽谤和诋毁国际。巴黎公社失败后,各国政府对国际的迫害,使得国际在欧洲的政党活动极为困难,同时工联主义者在英国工会中巩固了他们的地位,巴枯宁分子又控制了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的国际支部为了防止工联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乘机夺取总委员会的领导权,海牙代表大会决定把总委员会迁往美国纽约。总委员会迁往纽约以后,第一国际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工作。根据马克思的提议,1867年7月,国际在美国费城召开了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宣布国际工人协会自行解散。 第一国际从1864年建立到1876年自行解散历时十二年,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建立了伟大的功绩。 首先,第一国际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领导下,以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战斗组织。它在同工联主义、藩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中,战胜了这些机会主义流派,向各国无产阶级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策略,作出了维护国际工人团结、坚决同各国宗派主义进行斗争的光辉典范。 第二,第一国际教育工人群众懂得了把经济斗争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为各国无产阶级制定的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奠定了党的纲领和策略的基础。 第三,第一国际发扬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为国际无产阶级的互相支援和相互团结作出了榜样,从而打下了各国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牢固基础。 第四,第一国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领导和教育下,培养出许多工人运动的领导骨干,此后,他们都成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者和组织者。 2、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在普法战争期间产生的。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者为争夺欧洲的霸权而进行的一场王朝战争。普法战争爆发以后,两国、力图用民族沙文主义来欺骗本国人民支持政府的王朝战争。1870年9月普法战争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色当战败的消息传到了巴黎后,群众纷纷涌上街头,要求废除帝制,建立共和国,反对投降卖国,坚决保卫祖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却乘机夺取了政权,建立起“临时政府”,推翻了第二帝国在法国的统治,建立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色当投降和九月四日革命以后,战争对于法国来说已经由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转为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1871年1月,“国防政府”与普鲁士签订了全面停战协定,这是资产阶级政府对人民的全面出卖。2月,国民议会第一次会议在波尔多召开,梯也尔当选为新政府的首脑。 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梯也尔政府军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事件,群众的自发行动揭开了起义的第一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得到蒙马特尔高地的战斗消息后立即召开会议,决定担负起领导起义的任务。3月18日巴黎工人武装夺取政权的创举立即在法国其他工人集中并且已经武装起来的城市引起了强烈的响应。 3月18日起义胜利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立即接管了巴黎全部政权,进行了公社的选举。3月28日,巴黎人民在市政府厅前举行了隆重的公社成立典礼,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3月18日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政府。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公社在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公社宣布废除旧的资产阶级常备军,代之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废除旧的警察、司法机构,代之以民选的司法委员会和治安委员会。以工人纠察队代替旧警察,以镇压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活动。公社委员会废除了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实行了立法和行政的统一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严格实行国家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制度,规定了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工资额。 巴黎公社在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的国家政权的同时,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 在政治上,公社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巩固了刚刚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 在社会经济方面,进行社会改造工作。公社颁布处理逃亡业主的法令,接管逃亡资本家遗弃的工厂和企业,依靠工人协作社来组织和管理生产等等。 在文化教育方面,公社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实行非宗教的、免费的义务教育。公社颁布宗教与国家分离的法令,开办了各种职业学校,组织艺术家联合会等组织。通过这些措施,使教育和科学摆脱了宗教和国家权力的束缚。 在第一国际的影响下,巴黎公社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实行国际主义原则,规定“外国人可以加入公社”。 公社也注意到了争取与农民建立联盟的问题。 3月18日革命爆发后,梯也尔逃到凡尔赛。4月取得了普鲁士的支持向巴黎发动了武装进攻。巴黎人民积极响应公社的号召,不论男女老少,纷纷挺身而出,拿起武器,投入了保卫公社的战斗。5月28日,公社的最后一个街垒陷落,巴黎公社失败。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运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对旧的社会进行改造。巴黎公社的各项措施使法国工人阶级在革命实践中把运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尽管巴黎公社失败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阶段。公社的建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3、第二国际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地区都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同时,各国充分利用了最新科学技术成就,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贫困化程度日益加深。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和工人组织,要求在斗争中争取一致步调和建立国际联合组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实现这种联合奠定了思想基础。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工人组织的普遍建立,则为联合建立了组织基础。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为这种联合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样,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创立新的国际组织的前提条件已具备。 正当各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时,马克思逝世,恩格斯担当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积极为创建新国际而斗争。国际社会主义者巴黎代表大会(1889年7月14日至20日),基本上执行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正式成立。第二国际没有制定纲领和章程,没有建立象第一国际那样的中央领导机构,在组织上比较涣散。甚至始终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大会的各项决议对各国政党只有道义上的约束力,没有组织上的强制力。 第二国际成立以后,先后通过布鲁塞尔(1891年)、苏黎世(1893年)和伦敦(1896年)三次代表大会,彻底批判了无政府主义思潮。第二国际在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这种右倾机会主义思潮主要滋长在德法等国。他们反对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鼓吹通过议会斗争,就能够“和平”进入社会主义。由于恩格斯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对于第二国际内部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右倾机会主义思潮进行坚决斗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保证了第二国际在前期的活动中基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1895年恩格斯的逝世,大大地削弱了反对机会主义斗争的力量,右倾机会主义在第二国际内部日益增长,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和各国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修正主义思潮首先产生于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是伯恩斯坦。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形成和在国际范围内的泛滥,引起了第二国际和各国工人党内的批判修正主义的斗争。 第二国际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开始于1900年9月第二国际的巴黎第五次代表大会。使第二国际的分裂成为左、中、右三派,在反对修正主义的根本问题上,左派遭到严重的挫折,右派在第二国际和各国党内逐渐占据上风。俄国社会民主党建立以后,立即就分裂成为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派,孟什维克实际上就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在俄国的代表。因此,列宁和布尔什么维克党反对孟什维克的斗争,同时也就是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当时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尖锐,局部战争不断发生。1912年11月,第二国际召开非常代表大会 ,集中讨论了关于国际局势和反对战争的统一行动问题。通过了《国际局势和反对战争的统一行动》宣言,即巴塞尔宣言。宣言中重申了斯图加特和哥本哈根两次代表大会有关决议的基本原则,指出了战争扩大的危险和正在酝酿的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宣言严历谴责了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 1914年8月,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国际中大多数党背叛了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事业,使第二国际已经从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堕落成为反动的社会沙文主义集团,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工具,这标志着第二国际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彻底破产。 第二国际破产以后,为了适应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列宁努力团结各国社会党的左派,着手建立新的国际(第三国际)。 四、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始侵入拉丁美洲。最早侵入美洲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从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上半期,西班牙首先侵占了西印度群岛,接着又相继侵入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 。到十六世纪中期,除巴西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被西班牙占领。巴西,在1500年被葡萄牙人发现,十六世纪上半期也沦为殖民地。在征服拉丁美洲的过程中,西葡殖民者对土著印第安人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野蛮的掠夺。为了加强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统治,西、葡殖民者在殖民地设立一套庞大的行政官僚系统。首先是在其国内设立“西印度事务院"”,作为垄断殖民地一切大权的事务机关。在殖民地划分总督区,各殖民地的总督掌握辖区内的立法、行政等一切大权。通过这一整套殖民统治机构,西、葡殖民者牢牢地控制着拉美殖民地。 在经济方面,西、葡殖民者以其本国的封建统治为基础,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带有浓厚封建性的殖民统治。为了牢牢地控制拉美殖民地,西、葡殖民当局严格限制各地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靠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劳动。西、葡殖民者的野蛮掠夺、压榨和限制,严重阻碍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也对以后拉美经济的畸形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从十八世纪下半期以后,拉美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冲破了殖民政府的一系列束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日益迫切地要求打破殖民当局对殖民地商业贸易发展的种种限制。殖民地社会日益发展的生产力与殖民当局竭力维持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产生了日渐尖税的矛盾,从而成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经济根源。 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期间,欧洲移民、印第安人和黑人在共同开发拉丁美洲的过程中互相触合,逐渐形成了拉丁美洲各民族。各个不同的种族和阶级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歧视和压迫。所谓“半岛人”(比利牛斯半岛人)占据了几乎所有殖民地的行政、军队、法庭和教会的高级职务,操纵和垄断了殖民地的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克列奥人(土生白人)在殖民地长期生活,积聚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构成了殖民地的地主集团和中级官吏阶层。他们受到半岛人的歧视,有改变现状的要求,在此后的独立运动中,他们以其经济地位和文化素养,占据了领导地位。此外还有大量混血人种,他们大多是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和自由民,共同构成了殖民地小资产阶级的基本核心,在独立运动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此外,西、葡殖民者的压迫的剥削,引起了殖民地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多次起义和反抗。西属秘鲁、葡属巴西都曾经爆发过大规模的起义斗争。 十八纪末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于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启蒙思想、《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在殖民地的传播,启发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教育和培养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如玻利瓦尔、圣马丁等,他们以后都成为独立战争的杰出领袖。 此外,西、葡两国的日渐衰落,也为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斗争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七世纪以来,英法逐渐取代了西、葡的殖民强国地位,严重的削弱了西、葡两国的殖民统治,造成了独立战争的有利时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拉美独立斗争,汇合成三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即1790——1803年的海地革命;1810——1826年的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1817——1822年的巴西独立运动。 海地革命: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中圣多明各岛西部。十五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侵入。1697年以后,法国侵占了海地。1791年8月,海地北部开始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在短短的时间里,解放了海地北部的大片地区。海地革命的领袖是杜桑·卢维杜尔。经过长期与英法西班牙等国的斗争,1804年1月,拉丁美洲第一个摆脱了殖民统治和废除了奴隶制的海地独立国家正式宣告成立,拉美第一个黑人共和国诞生。海地革命直接推动了拉美洲解放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1808年,拿破仑进占马德里,推翻了西班牙波旁王朝,西属拉丁美洲各殖民地借西班牙殖民统治削弱之机,纷纷拿起武器,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独立斗争。 西属拉美各国的独立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10——1815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拉美大陆除了秘鲁之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发动了武装斗争,并且初步建立了独立政权。但是,由于各地的新政权普遍缺乏斗争经验,相互之间又各自为政,不能互相支援,结果在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以后,西班牙政府又调集军队进行反扑,到1815年,除拉普拉塔以外,各地的独立政权先后都被摧毁。 1816——1826年,是第二阶段。在这一个阶段里,各地区的解放运动和各种反殖民主义力量之间也加强了联合,在绝大多数地区彻底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从地理范围上讲,拉美独立战争有三个中心: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南部地区的独立战争;以墨西哥为中心的北美和中美洲地区的独立战争。 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南美北部地区,在整个拉美独立战争中是武装斗争开始得最早,斗争最激烈的区域。1819年12月,解放者玻利瓦尔宣告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1年玻利瓦尔率军再越安第斯山脉,攻入委内瑞拉北部,接着宣布厄瓜多尔独立,并入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北部地区的独立运动的领袖是何塞·圣马丁,1818年,圣马丁打败智利的西班牙守军,宣布智利独立。 1821年7月宣告秘鲁独立。 1822年7月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举行秘密会晤。此后玻利瓦尔单独承担了打败秘鲁西班牙军队的重任,继续抗击西班牙殖民者。1826年1月23日,拉丁美洲最后一支西班牙殖民军在秘鲁宣布投降,至此,西班牙在南美大陆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独立战争的重点是墨西哥,1810年9月,伊达尔哥领导多洛雷斯起义,揭开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序幕,伊达尔哥死后,他的部将莫雷洛斯继续领导起义军战斗,解放了墨西哥南部的大片地区。1813年9月墨西哥独立,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取消等级差别,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平等。起义军的迅速发展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西班牙殖民当局深受震惊,也引起了起义军内部保守分子的恐慌。到1815年,莫雷洛斯被捕,墨西哥独立战争暂遭挫折。1820年,西班牙革命爆发以后,墨西哥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墨西哥殖民当局、教会、军队以及一些以往的保守派土生白人都担心墨西哥会再次爆发独立战争,提出脱离西班牙的统治,建立独立国家的口号。1824年,墨西哥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在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影响下,1821年中美洲宣布独立,1822年并入墨西哥,1823年又脱离墨西哥联邦,到1838年最后分裂为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五个国家。 巴西的独立: 在殖民地时期,巴西的经济与拉丁美洲其它地区相比要落后得多。直到十八世纪下半期,巴西的社会生产力和商品货币关系才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开始出现,对外贸易日益繁荣,资产阶级逐渐形成,他们开始对葡萄牙阻挠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政策表示不满,并开始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 1807年,拿破仑军队攻入了葡萄牙,葡萄牙摄政王约奥逃到了巴西。他一方面在巴西加强殖民统治,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1820年,在西班牙革命的影响下,葡萄牙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约奥六世回国执政,留其子彼得罗维持在巴西的统治。1822年8月,彼得罗就任巴西帝国皇帝,宣布巴西独立。 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运动是继英、法、美之后空前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地区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统治,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民族国家,推动了拉丁美洲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为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独立国家建立以后,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教会势力,废除了宗教裁判所,有些国家还实行了政教分离,从而削弱了教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影响,有利于民主进步势力的发展。 但是,在独立战争中,封建大庄园制在各地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下来。在经济上,各国仍然没有摆脱对欧洲殖民国家的依附地位。因此,反映在政治上,拉美独立以后各国政局长期不稳,反动的军人独裁政权不断出现。 2、19世纪后半叶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列强以资本输出方式进行的经济侵略,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在亚洲,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使民族民主运动转向资产阶级革命;在非洲,各地的反帝斗争形式各异,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殖民侵略进程;在拉美,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既冲击了本国独裁政权,又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 亚洲的觉醒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在亚洲殖民扩张,进一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19世纪70——90年代亚洲各国出现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实质上就是各国民族资产阶级意识的最初体现。19世纪晚期,列强对亚洲的资本输出,客观上加速了亚洲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亚洲各国人民进一步觉醒,掀起了新的民族民主运动浪潮。当时,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日俄战争和1905年俄国革命,也刺激了亚洲人民的觉醒。 19世纪70一90年代,亚洲掀起了近代史上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印度尼西亚的萨敏运动和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等,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是,这些斗争没有能得到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总体上属于旧式人民起义的范畴。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则试图通过改良走上图强自新的道路。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印度国大党运动、伊朗君主立宪运动等都属于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成熟,同时进行的反帝反封建两种运动间尚缺乏应有的联系,对下层群众的斗争持不同程度的敌视态度,导致了运动的失败。这些运动虽然都失败了,却有效地启发了亚洲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推动了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亚洲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形成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次高潮,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这次高潮包括: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1905一1908年的印度民族运动、印度尼西亚革命民主运动、中国辛亥革命、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等。在亚洲的觉醒中各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开始有机地联结起来。民族资产阶级担负起了领导人民革命的历史重任。这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亚洲的觉醒主要以资产阶级革命为标志。 亚洲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亚洲各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虽然都没有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但也取得了一些具体的重要成果。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一次建立了共和政体;印度人民粉碎了英国殖民当局分割孟加拉的阴谋;伊朗革命迫使统治者在扼杀革命之后仍然保留了宪法;土耳其革命结束了国内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此外亚洲觉醒时期的斗争进一步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并为此后各国的斗争提供了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从此开始深入人心,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亚洲的觉醒对帝国主义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标志着亚洲各国人民已作为一支强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1)埃及的抗英斗争:埃及是联结欧亚非三洲的战略要地。18世纪末期起,埃及成为英法争夺世界霸权的角逐场所。19世纪中期以后,英法势力进一步侵入埃及,加速了埃及的半殖民地化。到19世纪70年代,埃及在政治、经济上已日益依附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1879年1月,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成立了“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主张维护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实施宪政。1881年12月,祖国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并组成了以祖国党为主的新政府,使英法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英法先是企图收买阿拉比遭到拒绝后实行武装干涉。1882年9月英军进入开罗,阿拉比等人被俘,埃及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苏丹马赫迪大起义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统治苏丹,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苏丹人民不断进行斗争。80年代初爆发的马赫迪起义,是非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殖民主义运动。马赫迪起义的领导者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他根据伊斯兰教关于马赫迪(救世主)的传说,宣布自己是马赫迪,号召人民为摆脱外国侵略者的奴役进行“圣战”。1881年,阿巴岛的战斗打响了马赫迪起义的第一枪。 1885年6月,马赫迪病逝,阿卜杜拉继位,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自称哈里发,成为集军、政和宗教大权于一身的中央政府首脑。马赫迪国家建立之初,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废除殖民统治时期的税收制度,没收殖民者侵占的土地,鼓励发展经济、开办学校、发展教育等。但是,新政府也很快暴露出其固有的弱点,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封建政权,建国初推行的改革半途而废。随着英法在东北非争夺的加剧,英国为防法国夺取苏丹南部地区,再度进犯苏丹。1898年9月,双方在恩图曼展开决战,苏丹军队主力几乎全军覆没。1900年1月,起义最后失败。在“英埃共管”名义下,苏丹沦为英国殖民地。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角,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英、法、意三国在瓜分红海沿岸的过程中,加强了在埃塞俄比亚的争夺。英国为阻止意大利向尼罗河盆地扩张,并加深法、意之间的矛盾,逐渐转而支持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扩张。1890年2月,意大利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其“保护国”,激起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极大愤慨。1893年2月,孟纳利克发表声明,废止《乌西阿利条约》。1895年3月,意军大举进攻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军队首战告捷,打败意军。阿杜瓦战役失败后,意军无力再战,不得不停止军事行动。10月,双方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意大利无条件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放弃了侵占的提格雷地区。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是非洲人民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时期取得的唯一一次卫国战争的胜利。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独立以后,除巴西和海地以外,拉美各国在形式上普遍建立了由土生白人掌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实际上盛行于所有拉美国家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统治制度—“考迪罗主义”。“考迪罗”是西班牙语首领或领袖的意思,后来渐变成霸主或军人独裁的意思。考迪罗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国王或大封建主,他们的权力并非来自世袭,而是来自无数次的战争;他们也不同于英、法、美等资产阶级国家的总统或首相,因为他们取得政权主要是通过军事政变,而主要不是通过选举。考迪罗是在一定的阶段和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他们是独立后各国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考迪罗主义,在独立以后的拉丁美洲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统治形式。 频繁的军事政变,造成政局的严重动荡,大大地影响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考迪罗独裁者为了取得政权和维持反动统治,经常以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来换取大国的支持,这就为帝国主义对拉美的干涉和控制大开了方便之门,使拉美各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影响和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拉美的政治动乱,给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殖民统治时期,拉美盛行大地产制。这种封建土地制度在独立以后的各国中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这是独立后拉美各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大地产制下,广大农民特别是印第安人失去了土地,变成债务雇农或出卖劳动力的短工,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缺乏生产积极性。大地产制不仅严重影响到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造成了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成为考迪罗主义的经济基础。大地产制的保存和发展,保留和发展了单一作物制,加强了拉美各国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性,同时又使拉美各国长期处于落后的农业国状态,是造成拉美经济发展缓慢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从19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逐渐恢复苏的景象。八十年代以后,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乌拉圭和古巴等国的资本主义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过,这一时期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地表现在农、牧和矿业原料等单一作物制方面。这种单一制经济的发展,大大加深了拉美各国经济上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并且扩大了本国经济的不平衡性,是造成拉美各国在经济上长期不能独立自主的重要因素。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墨西哥独立以后,长期处于考迪罗主义的统治之下,政治极端混乱。严重的政治动乱和外国势力的入侵,也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855年,胡亚雷斯掀起改革运动。他的基本主张是,实行政教分离,限制教会势力,没收和销售教会大地产,封闭修道院,由国家掌握教育等等。1861年开始,英、法和西班牙三国公开发动了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1871年7月,胡亚雷斯终于恢复了墨西哥城,结束了外国干涉者的武装侵略活动。此后,改革运动继续进行。1872年,胡亚雷斯突然病逝,1876年,迪亚斯夺取了政权,进入迪亚斯独裁统治时期。迪亚斯上台后,对内勾结封建地主、天主教会和各种反动势力,残暴掠夺、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卖身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因此,从十九世纪末起,墨西哥社会各阶层都广泛开始了反对迪亚斯独裁统治的斗争。 1910年,马德罗参加总统选举,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反对独裁、建立宪政国家等口号。表示要通过武装斗争推翻迪亚斯政权,实行选举政策,重新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并号召人民武装起来,同迪亚斯作斗争。 马德罗的号召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反对迪亚斯独裁统治的斗争日趋激烈。1911年迪亚斯被迫辞职逃往国外,政权落到了马德罗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手中。1916年12月,卡兰萨政府召开了全国立宪会议。在立宪会议中,民主力量占了优势,因而制定了一部比较民主的宪法,即1917年宪法。1917年宪法是当时一部比较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这部宪法的基本内容,大致与1857年墨西哥宪法相同,国内外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巨大的打击,因而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1、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这部分考察的主要是科学史的内容,我们在第一部分的时候就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自然科学的兴起。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牛顿力学体系,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牛顿对前人的科学发现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完成了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知识体系。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微积分,制定了二项式定理,发展了方程式的大部分理论,引进了字母标志;在物理学方面,他推导出可借以预测月亮在诸星体中未来方位的数表;在光学领域,他对光束、光的折射及色彩现象做出了新的研究发现,牛顿在力学上贡献最大,他构建了一个物理世界的普遍力学体系,把科学革命推向了新的高峰。牛顿认为,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任何两个质点之间似乎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其大小和它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无论在地球上或是在太阳系内,一切能够计时与测定的运动都存在这种引力,因此这种引力被称为万有引力。牛顿在力学体系下,创立了经典物理学,一直统治着整个科学界。直到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才发展和修正了牛顿的这一经典定律。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十分迅猛,到了19世纪研究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在物理学方面,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业得以建立。 在生物学方面,18世纪时,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19世纪30年代末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学说。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跃进。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在化学方面,英国的波义尔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法国的拉瓦锡指出燃烧是燃烧的物质和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合的过程。他还是通过化学反应提出质量守衡定律的第一人。他的理论使化学的发展步入正轨。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率,制定了元素周期表,由此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也在19世纪基本确立 ,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2、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 这个问题被列入大纲令人有点意外,考察的意图仍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儿就不做讲解了。希望大家在复习两次工业革命时对此给予关注。 3、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近代思想文化,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我们将之分为18世纪的启蒙思想和19世纪自由主义思潮两个部分来复习。 (1)启蒙运动(在考研大纲的样题中出现因此只做简单的讲解) 启蒙原意是光明,使人开化,继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从17世纪开始又兴起了一种新的适应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学说。17世纪在英国和尼德兰,启蒙思想最为活跃,代表人物包括格老秀斯、斯宾诺莎、密尔顿、霍布斯和洛克等人。他们所阐述的理论集中在理性、人的自然权利、自然法、社会契约等方面,对抗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他们的学说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那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完善,法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由于他们的突出贡献,18世纪常被称为启蒙时代。根据他们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派别:一是由伏尔泰、孟德斯鸠为代表的二元论唯物主义者;二是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新一代启蒙思想家;三是以梅里叶和马布里为代表的空想共产主义的平民学派。 十八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革命运动。启蒙思想家运用世俗理论进行反封建斗争,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为美国革命、法国革命乃至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2)自由主义思潮 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斗争中总是以思想武器为先导的。从文艺复兴运动起,经宗教改革一直到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已日臻成熟,并在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既是理论学说,又是社会运动,作为一种思潮,它是17、18世纪天赋权利哲学的继续和发展,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自由主义一直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主流。它将大革命时的人权理论演变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导向性理论,也更具系统性,学派众多,体现了改革和进步的精神和特点。 19世纪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的主要自由主义思想家有 (1)贡斯当:是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思想灵魂,他的代表作是《立宪政治教程》,他的思想主要是针对法国封建复辟王朝,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他力主个人自由,强调国家应保护个人自由,保证不干涉私人生活,他所推崇的政体是英国式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贡斯当的思想的是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托克维尔,托克维尔的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他对自由和民主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提出了民主制度实行时可能出现的两种危险:一是无政府状态,二是权力过于集中在立法机构的手中,托克维尔主张民主和自由并重,根据美国的经验,除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外,特别强调法制、地方自治和结社自由,主张发挥人民的自由力量来限制国家的干涉。 (2)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非常迅速的国家,自由主义思潮在英国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功利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组成部分。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边沁。他的代表作有《道德与立法原理》等,他认为人全部活动的原则就是功利,功利主义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的矛头指向少数贵族把持的上院,主张实行多数人统治的代议制,认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个人应采取“不干涉主义”。穆勒继承发展了边沁的思想,他的代表作是《论自由》和《论代议制政府》。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价值,尤其强调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主张在满足多数人要求的同时要“保护少数”有教养者。在政府与个人关系上穆勒提出了放任主义和不干涉原则。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等人。亚当·斯密有经济学之父的美称,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斯密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提出商品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从根本上否定了18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的传统政策。马尔萨斯的代表作是《人口论》,他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群众失业和贫困归因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 除了自由主义思潮之外,19世纪还存在着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保守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动,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伯克,法国的梅斯特尔和博纳尔。保守主义把现存社会视为上帝的旨意,强调服从权威,维护宗教的至高地位。民族主义产生于18、19世纪之交,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费希特,他在1808年发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明确的表达了民族主义思想。1815年后民族主义成为遍及欧洲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19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取得巨大进展,成为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发源地,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基本倾向也是自由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康德,代表作是《纯粹理性批判》等,构建了先验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顶峰,他在辩证法、客观唯心主义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也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 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反理性主义思潮出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运用到社会政治思想中,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斯宾塞鼓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绝对的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反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认为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质是意志而不是理性。反理性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尼采,他鼓吹超人哲学,认为一切能增强人的创造力和意志的就是善。尼采对一切现有传统的反叛精神,对后世的哲学、艺术和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19世纪后半期,还出现了一些社会科学大师,包括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社会学家韦伯和涂尔干等。 六、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拿破仑政权垮台之后,反法联盟各国以战胜国的姿态出现在欧洲政治舞台上,力图主宰欧洲的命运。其中,英、俄、普、奥四国扮演了主要角色,希望按照他们的意图重新安排欧洲的版图、建立新秩序。俄国在拿破仑失败后已经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因而野心最大,它全力扩大自己的领土,希望建立在欧洲特别是东欧地区的霸权;英国一方面希望保持欧洲大陆各国的均势,另一方面力图扩大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加强英国在海上的霸权地位;普鲁士自知无力与俄国抗衡,不可能收回过去被瓜分的波兰领土,因而要求从其它地方得到补偿。同时全力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境内的领导权;奥地利一心要恢复往日的强盛,建立自己在中欧的霸权地位。维也纳会议正是在战后形成的这种新的局势下召开的。 1814年10月到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国际会议。除土耳其帝国外,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会议。在长达八个月的会议中,一切重大问题都由英、俄、普、奥四国幕后策划和协商。他们的共同目的是瓜分赃物、恢复法国革命前的欧洲旧秩序。 会议就波兰和萨克森问题发生激烈争吵时,1815年3月,拿破仑重返巴黎,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各国君主和大臣一方面组织起第七次反法联盟,在军事上对付拿破仑,一方面签订《最后议定书》,结束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 1. 恢复欧洲各国封建旧王朝的统治。法国、西班牙恢复波旁王朝,罗马教皇的政权也予以恢复。德意志许多小邦的封建王公恢复了统治,奥伦治王朝再次统治了尼德兰。 2. 重新分割欧洲领土和海外殖民地。波兰被第四次瓜分,俄国获得了芬兰湾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奥地利恢复了对意大利北部的统治;普鲁士获得了萨克森的大部和莱茵省;比利时划归荷兰,挪威合并于瑞典,宣布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并扩大其版图将之作为德、法、意、奥之间的缓冲国。 3. 成立德意志邦联。由梅特涅担任邦联议会的主席。德意志邦联是一个非常松散的政治联盟,德意志在政治上仍然四分五裂的状态。 4. 维持意大利的分裂状态。除奥地利重新获得了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威尼斯等大片土地外,其他地区恢复了各王国的统治。 5. 英国获得地中海的战略要地马尔他岛,并从荷兰手中夺得好望角、圭亚那和锡兰岛,从法国手中夺得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多巴哥和卢西亚等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 维也纳会议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忽视欧洲各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重新恢复了被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摧毁的各国封建旧王朝,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地图,任意宰割弱小民族,再次确定了欧洲大陆的政治均势。这是一次欧洲列强的分赃会议,它的许多决议都成为此后欧洲动荡不安的因素。 为了保证维也纳会议之后欧洲反动的政治秩序,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积极倡议下,奥皇弗朗茨一世,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响应,决定成立一个具有宗教意味的政治同盟——“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和土耳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签字加入同盟。在神圣同盟中,俄国和奥地利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俄国,扮演了“欧洲宪兵”的角色。神圣同盟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君主主义和教权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影响。拿破仑第二次退位之后,反法联盟除与法国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之外,又根据英国的建议,成立了四国同盟,用武力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所建立的欧洲新秩序,既包括对于欧洲版图的重新划分,也包括阻止拿破仑及其家族在法国重掌政权。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都以维护各国的君主制,镇压民族民主运动为宗旨,具有明显的反动性。此后一段时间里,欧洲历史进入一个黑暗和反动时期。但是历史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到了二三十年代,革命风暴席卷西班牙、意大利、俄国、法国,沉重地打击了各国反动势力,促使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走向瓦解。 2、德法矛盾与欧洲的均势 普法战争中法国遭到惨重的失败,被迫把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并付出五十亿法郎的巨额赔款。此后,法国一直力图重整旗鼓,伺机报复,德国则企图彻底打败法国,实现称霸欧洲的野心,因此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间,德法矛盾在欧洲国际关系中,占有最突出的地位。 为了孤立法国,德国采取了联俄拉奥的方针。1873年10月,德、奥、俄三国皇帝缔结“三皇同盟”,相约三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进行磋商,如果其中一方遭到进攻,三国将通过协商“采取共同的行动方针。1875年,德国企图利用“三皇同盟”发动新的对法战争,英、俄两国都不愿让法国过分削弱,向德发出警告,使得俾斯麦政府不得不放弃对法战争。1875年的德法战争危机,使得德俄之间的矛盾加剧,法俄日渐接近。 巴尔干地区由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俄国以“援助”巴尔干人的名义,于1877年加入反对土耳其的战争。西欧各国直接出面向俄国施加压力,要求俄国停止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1878年俄国和土耳其签订和约,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迅速膨胀。俄土条约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强烈不满,俄国陷于孤立。 1875年的德法战争遭到了俄英的干涉;而1875--1878年的近东危机则遭到奥、英、德等国的干涉。两次危机使得德俄和俄奥关系迅速恶化,三皇同盟名存实亡。因此,1879年10月,德奥两国在维也纳缔结秘密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受到俄国攻击时,另一方以全部武力予以支援,并不得独自媾和;如缔约的一方受到俄国以外其他国家攻击,另一方要善意中立。德奥同盟缔结以后,德国为了进一步孤立法国,又积极拉拢意大利。1882年5月,意大利同德、奥在维也纳签订了矛头对准法国的三国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法国进行侵略,德意将相互援助,如果三个盟国中任何一方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国攻击时,其他两国保证给以援助。德国在这个同盟中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 三国同盟的形成,使法俄感到极大的威胁,推动了两国之间日益接近。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以后,迫切希望在对德斗争中得到俄国的支持。在1891至1894年法国与俄国缔结一系列军事协定,规定一旦发生战争危机,双方要互相协商,法俄同盟正式形成。法俄协约的矛头直接指向德意奥三国同盟,特别是德国。至此,在欧洲国际关系舞台上出现了以德奥意为一方,法俄为另一方的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 十九世纪末期以前,英国一直实行“光荣孤立“政策,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持欧洲均势。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末,美、德两国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分别占据了世界第一和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各个帝国主义国家按照新的实力对比,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德国,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向英国的殖民帝国地位发起全面挑战,英德矛盾迅速激化,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受到德国全面的威胁,迫使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向法俄靠拢。1904年4月英法缔结协定,解决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上的问题,为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1907年8月,英俄缔结协定,解决殖民地纠纷,划分势力范围,缓和了英俄矛盾。1892年的法俄同盟,1904年英法协定以及1907年的英俄协定,共同构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国集团。 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形成以后,国际格局发生改变,由多极变成两极,从几个帝国主义大国的角逐发展成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尖锐对峙。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更成为列强冲突的焦点,它们在这里造成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巴尔干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与巴尔干国家之间的矛盾,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土耳其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之间矛盾的集合点,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3、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了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显示了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的统治权,同时向塞尔维亚人示威。在返回途中,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暗杀。这就是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7月,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俄国宣布总动员,德皇宣称“德国已处于战争威胁状态”,以此为借口,要求俄国取消总动员令,俄国对此置之不理。8月,德国下令总动员,向俄宣战,同时又以法国挑起冲突为借口向法国宣战。德国要求比利时允许德军进入比利时对法军作战,遭到拒绝后,进攻比利时。英国借口德国破坏了比利时中立,对德宣战。这样,除意大利外,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都迅速卷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一战的性质,除了为民族独立而战的塞尔维亚之外,从参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期间,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也充分证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的、掠夺的帝国主义战争实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战争一开始,欧洲迅速形成三条主要战线。东线从波罗的海到罗马尼亚,是俄国对德奥作战的战场;南线在巴尔干战场,主要是奥匈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西线从北海到瑞士边境,是德国同英法的战场。 在西线,德军按照施里芬计划攻入比利时,并很快进入法国领土,迅速进逼巴黎。但德军没有想到的是俄军行动也非常迅速,8月中旬,俄军在东线向德军发动进攻,德国被迫分兵还击,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1914年秋,东西线都发生了大规模战斗。西线方面,十月初,英法联军同德军主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地区展开激烈战斗。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这次战役尽管时间很短,双方伤亡也不大,但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成为泡影,宣告了德国速战速决的破产。1914年底,西线转入相持的阵地战。在东线,俄国在没有作好准备的情况下进攻东普鲁士。9月底,德军加强东线兵力,大败俄军,德军开始进入俄国领土作战。到12月,交战双方都停止了进攻,转为阵地战。俄军在东线的军事行动,虽然没有取得重大的胜利,但却迫使德国从西线分兵支援,对整个战局都产生了影响。在巴尔干战线,从8月中旬到12月中旬,奥匈军队三次侵入塞尔维亚境内,但很快都以失败告终。 大战爆发以后,意大利宣布中立,当得到协约国集团答应战后最大限度地满足它的领土要求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向奥匈宣战。 1915年的战局对协约国集团极为不利。英、俄、意、塞在各条战线上均遭失败。不过,同盟国虽然取得局部胜利,但总的来说对战局没有决定性影响。德军没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仍然不得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而且德国的海外殖民地除东非外,已全部丧失,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更是日益严重。 1916年,德军把主力调往西线,首先与法军在凡尔登展开血战。由于战斗非常激烈残酷,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凡尔登战役以后,战略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方面,德国开始走向失败。 在凡尔登战役激烈进行的同时,英法联军又发动了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索姆河战役,英军在这次战役中首先使用坦克参战。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之后,西线两度转入胶着的阵地战。 除陆战外,战争在海上和空中也进行着。从大战爆发到1916年中,海战虽时有发生,但规模都不大。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军的损失虽然大于德国,但仍掌握着制海权,此后双方开始把注意力集中转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综观1916年的战局,同盟国在主要战场上均遭失败。总的形势对它们越来越不利。 早在1915年,德国潜水艇就在海上频繁活动。不断击沉英国及其他协约国,甚至中立国的船只。1917年2月德国开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协约国方面为了对付德国的潜艇战,也积极研制反潜武器和舰艇,并对商船采取护航措施,逐渐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导致了"无限制潜艇战"的破产。美国在被告知德国开始无限制潜艇战后,于 1917年4月美国以德国潜艇击沉美国商船和德国挑动墨西哥为借口正式对德宣战,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壮大了协约国集团。 1917年各线战事都没有决定性胜利,双方僵持不下。协约国因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加入,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战争给交战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破坏,从1916年起,各交战国就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机。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战争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固有矛盾,在俄国最早形成了革命的形势,1917年相继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府颁布《和平法令》,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建议交战国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签订不割地、不赔款、各民族平等的和平条约,遭到协约国的拒绝。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苏俄退出战争以后,德国集中兵力在西线与英法决战。为了应付德军的攻势,协约国最高作战会议决定统一行动。德军1918年在西线的四次进攻,虽然几次突破协约国防线,造成了人力物力的重大损失,但是自身也遭到严重损失,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1918年7月起,协约国军队转入反攻。1918年秋,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降,德国陷入孤军作战的形势。11月,德国基尔水兵起义,11月11日, 德国投降,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流血之多,耗资之巨,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大浩动。帝国主义大国企图通过发动大战来摆脱自身的危机,达到瓜分世界,镇压革命的目的。但是却事与愿违。大战的结果,严重地削弱了英、法、德、奥、俄帝国主义大国,德国的霍亨索伦王朝和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被革命所推翻。在欧洲走向没落之时,美国和日本趁机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力量。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后果还包括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七、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二月革命 沙皇俄国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沙俄加入了世界大战。战争不仅导致国内经济崩溃,还造成了政治危机,引起劳动大众的强烈不满,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逐渐形成。1917年初,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3月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是二月革命的开始。二月革命在彼得格勒取得胜利并迅速扩及全国,沙皇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覆灭。随着革命的胜利进展,苏维埃成了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政权机构。在全俄苏维埃成立之前,彼得格勒苏维埃起着全国领导中心的作用。苏维埃从一产生就以革命权力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俄国的议会——国家杜马在彼得格勒革命胜利的时候,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举行谈判,达成协议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使得俄国国内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掌握着各级国家机构;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它是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的政权机构。 2、十月革命 沙皇制度被推翻,开辟了俄国革命的新时期,但两个政权的并存,又使新时期的形势复杂化。在紧急关头,布尔什维克党迫切需要制订新的正确的革命路线。1917年4月列宁经过长期流亡之后,回到了彼得格勒,发表著名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即《四月提纲》。在提纲里,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目前俄国正处于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过渡。在前一阶段,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里;后一阶段的革命必须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里,并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四月提纲是一个争取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计划。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各地示威抗议活动频频爆发。7月前线战场失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后,工人士兵群情激昂举行了示威游行,要求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遭到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此后,临时政府加紧对布尔什维克党进攻。 七月事件后,俄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政权已集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8月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秘密举行代表大会,号召工人、士兵和农民团结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旗帜下,通过起义同资产阶级进行决战。 起义在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开始,列宁直接领导了起义。通向首都的一切要道全由革命军队把守,不让从前线调回来支援临时政府的部队通过。政府各部的机关很快被占领,临时政府藏身的冬宫被包围,起义非常迅速、顺利地完成了。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早晨,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苏维埃的机关,即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手中。深夜,冬宫被攻下,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胜利。 在攻打冬宫同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它意味着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从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中接过了国家政权,并宣布了各地的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之后,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各交战国人民和政府提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终止帝国主义战争。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满足了农民的平分土地要求,宣布土地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分给劳动者使用。大会选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府——人民委员会来管理国家,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政权诞生。中央和地方苏维埃体制成了新政权的基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会休会期间,由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它的权力。人民委员会对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 紧接着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莫斯科也举行了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全国各地发动了起义,顿河、库班、高加索、西伯利亚等地区的政权都迅速地转到苏维埃手里。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广阔的土地上展开。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就鼓舞了世界各国无产者的革命斗争,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也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给他们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布列斯特和约》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就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建议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协约国拒绝和平建议,而德奥集团为了减轻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同意和谈。1917年12月谈判在布列斯特举行,苏俄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德国却提出了掠夺性的条件,要求占有被德军占领的俄国西部的大片领土。苏俄党内对此展开激烈辩论,列宁考虑到苏俄新军队刚刚开始建立,苏维埃国家需要时间来加强国防,主张签订和约。 1918年3月德国和俄国签订和约,和约使得苏俄失去了大片土地。把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的部分地区化归德国,把卡尔斯、巴统和阿尔达甘地区割让给土耳其,此外红军还从芬兰、乌克兰和爱沙尼亚撤军。和约虽然是屈辱的和不平等的,但使得苏俄得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1918年11月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收复了德军占领的土地。 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开幕,由英、法、美、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领导机构主持会议,实际上英、法、美三国操纵了和会(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对于战后世界安排,战胜国有一些共识,如要求战败国承担责任,对协约国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共同应对苏俄,有限承认民族自决原则,重建一批民族国家,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等。但是由于各国在大战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实力形成新对比的形势下,英、法、美、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既互相利用,又互相争夺。 大战结束后,法国成了欧洲军事上最强的国家,提出了一个内容广泛的重分世界的庞大计划,其目的是要削弱德国,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的计划是要求取得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属地,摧毁德国舰队,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反对法国削弱德国的计划,力求在中欧保留强大的德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美国在战后成了欧洲的债权国,美国的计划包含在1918年1月威尔逊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十四项和平条款”中。其中心条款是建立国际联盟,通过它来加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美国不直接要求瓜分殖民地,提议建立国际联盟委任制度,即以国联的名义把殖民地委托给战胜国统治。美国政府还要求海上航行自由、“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以便取得最有利的经济扩张条件。在德国问题上,美国不想过分削弱德国实力,力图使德国变成反对法国、削弱英国的工具。意大利希望将与协约国签订秘密军事条约时所许诺给它的领土并入自己的版图。而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北部的殖民地,希望能使之合法化,主要目的是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列强因分赃不均而激烈争吵,甚至以退会相威胁。直到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订,巴黎和会结束。 凡尔赛和约规定: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2、重新划分德国边界。西部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十五年,萨尔区由国联代管十五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归于法国还是德国。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十五年,东岸五十公里以内区域划为非武装区。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凡尔赛和约的划定使德国失去了原有的13.5%的领土和10%的人口。3、德国所有的殖民地由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世界大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权利,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理所当然应该收回,但日本却要求在和约中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全部交给日本。由于中国人民掀起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4、限制德国军备。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限制德国军队规模,并对德国东西边境的防御工事进行规定。5、战胜国在赔款数额问题上没有做出最后决定。和约的经济条款只规定德国应于1921年5月以前清付第一期赔款,关于各战胜国如何分配德国赔款问题,连同确定赔款数额问题,均交给由美、英、法、意等国组成的赔偿委员会解决。 由于凡尔赛条约没有实现美国的计划,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单独与德国签订和约。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胜国又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和约,如与奥地利签订的《圣日尔曼条约》、与土耳其签订了《色佛尔条约》等,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非常不稳固,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对战败国十分苛刻,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加剧,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为纳粹上台提供了条件。其次,尽管战胜国标榜以民族自决原则处理领土问题,但仍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他们的需要来实行原则。新的民族国家建立后,产生了许多新的民族矛盾,造成中欧的巴尔干化。第三,凡尔赛体系以孤立和消灭苏俄为目标,变成反苏反共的工具,用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殖民地。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着凡尔赛体系的基础。尽管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分赃的产物,但并没有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没有建立稳定的新秩序。 2、国际联盟 19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些以行业为单位的国际机构和非官方的国际团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各国人民强烈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政治家们也开始试图建立一个新的超国家的组织来防止这种巨大灾难的重现。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明确提出,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1914年4月在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被列为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内容,后来又列入对奥、保、匈各国和约内。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会员国44个,战败国和苏俄都被排除在外,国联的成立没有使美国获得多少实际利益,没有实现美国取得战后领导权的计划,因此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国联盟约内容包括国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建立国联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以及管理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此外还设立了国际常设法院、国际劳工组织、常设委任统治委员会等六个常设机构和专门委员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并提出为实现这一宗旨各会员国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1、裁减军备2、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3、会员国要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凡是各国间订立的与国联盟约不符合的条约均应废止。4、盟约确立了国联委任统治制度,把战败国的殖民地委托给一些战胜国统治。委任统治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战后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反帝斗争形势下,为维护殖民统治而对旧有的殖民体系进行的改造,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是并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的现实。但是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实际上被英法所操纵,成为维护他们在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外交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4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凡尔赛体系肯定了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但是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大大缩小了凡尔赛体系的作用和范围。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没有解决,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斗争舞台上形成了美、英、日三国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新局面。 美、英两国的矛盾由于争夺销售市场、投资范围和原料产地而日益尖锐。美国竭力渗入英国人所控制的中国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在东南亚各国也与英国发生利害冲突。为此,美、英两国加强了海军军备竞赛,美国对英国的海上优势发起直接挑战。此外,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英国的财政困难,对英国施加压力,还动摇了英国在世界信贷市场上的地位。英日同盟缔结于1902年,最初以反俄为目标,以后以反德和部分反美为目标,美国战后的一项外交任务就是要拆散这个同盟。 战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是美国和日本的矛盾。大战期间,由于英法忙于应付欧洲和近东战事,美国忙于占领拉丁美洲市场,日本乘机加强了对中国及太平洋地区的侵略。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争得了很多利益。日本经济、政治力量的显著增长。大战结束后,围绕对华关系,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与日本独霸中国政策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1920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后,大大缩短了美国重要港口同远东之间的航程。此后,争夺远东特别是争夺中国的斗争,在美国对外政策中被提到了首要地位。 1921年7月,美国国务卿休斯宣布即将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限制海军军备及解决太平洋和远东问题,11月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美、英、日、法、意、比、荷、葡和中国的代表。美国在会议中居于主导地位。会议于1922年2月闭幕,缔结了关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和关于中国门户开放原则的九国公约与中日解决山东问题的条约。 四国条约:华盛顿会议的议事日程上没有正式提出英日同盟问题,然而它却是基本问题之一,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达成“限制”海军军备的协议。1921年12月签署了美英日法四国条约。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进行协商,就应该采取的措施达成协议。四国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即告失效。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的一个胜利,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对于日本而言,条约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日本的扩张受到美英法等国的遏制,在20年代采用经济侵略方式在亚太地区争霸,另一方面,条约使日本在国际上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的权益得到了大国的正式承认,这是日本外交的一项重要胜利。 五国海军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于1922年2月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所谓五国海军条约。《五国海军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条约规定各该国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1.75∶1.75。五国条约的通过意味着英国被迫放弃所谓“双强标准”的政策,即放弃建造相当于世界上其他两支最强大的舰队总和的舰队。但英国坚决拒绝了对巡洋舰的裁减,相对地保持了海军的优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力量对等的地位,终结了英国海上的绝对优势。日本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和限制,但它争得了一项补偿规定:禁止在距离日本五千至六千公里以内建筑海军基地,使得日本在新加坡以北海域占据绝对优势,有利于日本舰队称霸太平洋。 中国问题:中国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正当要求:取消凡尔赛条约上关于山东的条款,要日本放弃“二十一条”,撤销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势力范围”,废止外国在华的“租借地”,撤出外国军警等。但是由于日本的干涉,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只限于一般原则的讨论。1922年2月中日两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协定,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归还胶济铁路,但中国要以铁路产值偿还日本。日本在形式上放弃了“二十一条”。 山东问题解决后,美、英、法、日、比、意、荷、葡、中又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公约声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遵守“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但是也规定他们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关于凡尔赛条约山东问题条款的修改和九国公约的签订,意味着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实现,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确定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与凡尔赛体系一样,华盛顿会议所建立的华盛顿体系也并不稳固,英国力图保持发展在华的利益,美国力图维持远东和太平洋均势与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束缚实现对亚太地区的霸权之间矛盾重重。 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和巴黎和会期间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世界统治的新体系,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和反动政党不甘心失败,到处组织叛乱,密谋推翻苏维埃政权。外国垄断资本家也千方百计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上半年,出现了以反革命叛乱为内应的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这一切迫使苏维埃国家把经济转上战时轨道,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在城市,除大工业外,中型工业也被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实行监督。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对工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取消自由贸易,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由国家统一配给;劳动报酬实行平均主义,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在农村从1919年1月起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农民的一切余粮都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又把收集余粮的办法扩展到其他农产品,国家付给农民的,一部分是工业品,一部分是日益贬值的纸币。这些应急措施后来被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应急措施,对于捍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国内战争的胜利,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政策打击了工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很多方面超出了战时的需要。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这一政策却得到进一步加强,说明制订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反映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急进思想。 (2)新经济政策 1920年底苏俄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基本上全部被粉碎。从1921年开始,苏俄进入恢复经济的新时期。在转向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长期战争使国家经济濒于破产。1921年初,大工业的产量只有战前的五分之一,燃料、冶金、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完全遭到破坏,农业的收获量仅及战前的五分之三。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由于经济破坏、工厂停工和饥荒流行,产业工人人数大量减少,出现了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在农村,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外国干涉军入侵威胁的消失,农民不肯再接受余粮收集制,部分中农卷入反苏维埃的活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基础不断削弱。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列宁的建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粮食税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为了尽快恢复农业,1922年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采取村社的、个体经济的或集体经济的形式。除了粮食税外,国家陆续调整其他经济政策,放弃产品交换的作法,允许私人买卖、自由贸易。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然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但实行租让制,把一些中小企业和商店租给私人或合作社开业。并允许外国承租者开办大企业,开采北部的森林和东部的矿藏。此外,在国营企业和合作社的管理体制也作了相应改变,经济核算制成为管理的基础,并改革了工资制度,废除了配给制和劳动义务制。 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点,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新的建设道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实施不久,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到1925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就基本完成。 2、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拥有集中的工业和人数众多的工业无产阶级,但是也存在着容克地主经济和半专制君主制度这种形式的封建残余。容克地主同垄断资产阶级共掌政权,使德国的内外政策尤其具有反动性和侵略性。一战给德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918年秋,德国败局已定时,德国海军司令部命令舰队出海同英国人决战。这种让八万水兵去白白送死的冒险行径,引起人们极大愤慨。11月3日,基尔的水兵起义成了十一月革命的信号。几天之内,革命浪潮席卷全德。汉堡、不来梅、慕尼黑等城市都爆发了起义,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解除反革命军队的武装,对一些企业实行了生产监督。 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中,社会民主党人组成的“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掌握了政权。艾伯特政府保留了全部旧国家机构,计划消灭工人士兵苏维埃。12月全德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社会民主党提出了“和平和秩序”、“召开立宪的国民会议”的口号,斯巴达克派正确地把立宪会议看作资产阶级政权,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同它对抗。代表大会在右派社会民主党人操纵下通过了关于召开立宪的国民会议的决议,还通过了在国民会议召开之前,把全部立法权、行政权交给艾伯特政府的决议。斯巴达克同盟召开了自己的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德国共产党(斯巴达克同盟)”。艾伯特政府为了扑灭革命力量,蓄意挑起工人采取反政府行动。1919年1月,柏林工人举行抗议示威游行,政府进行疯狂镇压。政府宣布共产党员不受法律保护,德共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捕后遭到反动军官的杀害。2月国民会议在魏玛开幕,工兵苏维埃把权力移交给国民会议。 柏林无产阶级的一月战斗引起德国许多地区的广泛响应。4月,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工人宣告成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镇压,标志着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结束。 德国十一月革命是一次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群众革命运动,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容克地主和军国主义势力,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斗争。 3、匈牙利革命 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加剧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1918年,帝国境内的社会解放和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达到高潮。1918年10月,布达佩斯发生大罢工,接着游行示威转变为武装起义。11月,哈布斯堡王朝政权正式被推翻,匈牙利宣布为共和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在战争失败和革命运动打击下,腐朽的奥匈帝国瓦解了。在原奥匈帝国的范围内产生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独立国家。 匈牙利共和国成立后,工人失业、通货膨胀、投机猖獗,人民不满情绪与日俱增。1918年11月,匈牙利共产党成立。在库恩的领导下,匈牙利共产党采取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1919年3月,人民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政府本希望得到协约国的支持,但协约国趁火打劫,反而向它提出更多的领土要求。1919年3月,资产阶级政府被迫辞职,把政权交给社会民主党人。社会民主党向共产党提出组成联合政府的建议。3月2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正式诞生了。匈牙利革命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工矿、银行和交通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交给农业生产合作社使用;国家企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工人工资,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建立八年制的普通教育学校;公民拥有自由选举中央和地方政权机关代表的权利等。 匈牙利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引起了帝国主义世界的惊慌和不安。4月中旬,按照协约国的指令,罗马尼亚军队开始向匈牙利发动武装干涉,接着,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及法国军队相继向匈牙利发起进攻。右派社会民主党人利用多数迫使苏维埃政府辞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被颠覆。 匈牙利革命是战后世界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了协约国的力量,支援了苏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 4、共产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右派、中派机会主义领导人控制的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公开站到资产阶级方面,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导致了第二国际的破产。为了推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团结各国左派,为建立一个新的革命的国际而斗争。 1919年3月,来自欧洲、美洲、亚洲三十个国家的代表,在莫斯科举行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列宁主持开幕,就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做了报告。大会还通过了《共产国际宣言》和《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第三国际诞生。 共产国际建立的时候,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处在高涨时期,为了克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右倾危险和“左”倾偏向,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略策略思想武装了各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项条件”。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巩固了各国共产党,有力地阻止了右倾机会主义者和中派主义者混入共产国际,从而保证了共产国际的纯洁性。对于各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上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1年在莫斯科召开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决议,要求各国党在职工会、青年、妇女的各种组织中进行具体工作,把群众引向革命道路。1922年共产国际在彼得格勒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反帝国主义统一战线的口号。1919年至1923年期间,列宁亲自领导下的共产国际的前期活动,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培育了各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对世界革命形势的估计一度脱离实际。 从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期是共产国际活动的中期阶段,先后于1924年和1928年召开了第五和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这一时期内,它把社会民主党和法西斯党等同看待,甚至把社会民主党的左翼也视为主要打击对象。这种左倾错误妨碍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给反法西斯斗争带来了不利影响。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了最后一次代表大会——“七大”,制定了反法西斯的策略方针。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各国内部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共产国际原有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1943年6月宣告解散。 5、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调粮食和物资,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印度人民和英帝国主义的矛盾趋于激化。1919年3月,法官罗拉特颁布法案,规定英国殖民当局有权逮捕任何一个有反英活动嫌疑的人,不经审讯就可判处监禁或服劳役。罗拉特法案引起了印度广大人民的愤怒,全国纷纷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伊斯兰教徒同印度教徒联合起来,进行斗争。事态的发展促使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采取较为坚决的策略。当时国大党的领袖是“圣雄”甘地。他提倡一种叫坚持真理的学说,提倡非暴力反抗。国大党根据甘地的提议,领导人们于4月举行全国性的罢业,举行和平示威游行,抗议罗拉特法案。有的地方,群众同警察发生冲突。英国殖民当局决定用武力镇压印度人的反抗。 4月英国当局在旁遮普省的阿姆利则城逮捕了两名民族运动活动家,发生了流血冲突。激起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罢工和起义。在1920年秋,国大党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的不合作”计划,企图把斗争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里。企求以此达到印度自主的目的。计划包括,第一,所有印度人拒绝英国政府颁发的官爵封号;第二,拒绝在法院和政府机关工作,不进英国人办的学校,抵制英国商品;第三,拒绝纳税。国大党关于开展不合作运动的决议,受到了印度居民的热烈响应。不合作运动开展起来。正当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国大党及其领导人甘地对运动开始超出非暴力范围感到不安。1922年2月,联合省的乔里乔拉农民袭击并烧毁了警察所,甘地认为这是破坏非暴力原则,在国大党工作委员会上宣布停止不合作运动,停止举行群众大会和游行示威。第一次不合作运动就这样结束了,人民的反帝斗争走向低潮。 甘地主义属于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包括四个基本内容: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联合体的政治思想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甘地主义作为印度的政治文化,是从道德上、从个人解放的角度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其基础是把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印度现代政治的基础,对印度民族民主运动实现了重大突破。 6、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 一战结束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土耳其人民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粉碎了协约国瓜分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1923年7月,协约国和土耳其在瑞士洛桑签订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使土耳其领土得以保持完整,独立终于得到国际上的承认。这一时期的革命,史称凯末尔革命。凯末尔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在革命和改革过程中,他综合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实践和理论,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凯末尔主义写入1937年宪法,是土耳其主要政治意识形态,包括6项原则1、共和主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2、民族主义,体现保卫土耳其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地位的原则3、平民主义,体现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4、国家主义,体现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5、世俗主义或反对教权主义,体现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6、改革主义,体现反对满足现状、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原则。凯末尔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建立和巩固了一体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方面都起了思想先导作用。 1923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此后凯末尔进行了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凯末尔改革包括1、政治改革:废除素丹制和哈里发制,建立共和国,将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2、经济改革:以国家主义为指导思想,借鉴苏联工业化经验,由国家统一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建设和建立民族国家资本主义。3、法制改革:废除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立国民议会的立法权,使得人民在法律领域内摆脱了宗教法的束缚,获得了世俗化的生活环境。4、教育改革:实行教育世俗化,停办各地宗教小学和中学,按西方模式改造学校。5、文化改革:抛弃宗教精神,树立起土耳其的民族精神。改革文字,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成立历史学会,改变社会和学校轻视土耳其民族史的倾向。6、社会生活与习俗改革:破除迷信、提倡科学。 凯末尔改革是凯末尔主义的全面实践,是一次以世俗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7、卡德纳斯改革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国际背景下,卡德纳斯于1934年当选为墨西哥总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1、土地改革:废除债役制,实施废除封建大地产的法令,将外国资本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使个体村社的小农经济成为村社的主要形式,此外还加强了农村的社会福利工作。2、国有化运动:包括服务业和若干企业的国有化,外国公司所属的铁路国有化以及外国石油公司国有化。在国有化过程中,卡德纳斯政府支持工人组织的要求,他们签订了有利于工会的各种集体。3、教育改革:教育改革起点是扫盲教育,并且兴办中小学校和各种职业学校,为提高文化水平和适应各种事业发展培养人才。 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全面深入地实现了墨西哥1917年宪法,是墨西哥护宪运动最辉煌的阶段。其改革的深度和民主性为同时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史上所仅有。改革促进了墨西哥的经济发展,使墨西哥土地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由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8、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1924年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各国因渡过革命危机而处于稳固状态。资产阶级利用社会民主党在工人中间的影响,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工人革命处于低潮。由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重新分配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得到暂时缓和。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各国摆脱了战后混乱的局面,工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财政金融方面,它们先后克服了财政危机,稳定了货币。 德国赔款问题是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1921年,英、法、意、日等国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一千三百二十亿金马克,每年偿付二十亿。1922年7月,德国政府通知赔偿委员会,它无力继续缴付赔款,请求延期。1922年11月,库诺政府在德国上台,走上了公开抵制赔偿义务的道路。1923年1月,法国、比利时进驻德国,占领鲁尔地区。德国政府向法国和比利时提出了正式抗议,并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政策,引发了冲突。1924年4月,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领导的专家委员会提出了 “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重视稳定德国的通货问题,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对德国向国外的汇款、国家预算、货币流通等建立相应的监督。道威斯计划既没有规定赔偿总额,也没有明确缴付赔款的最后期限,仅仅确定了德国每年缴付赔偿的数额。这个计划被德国接受,在1924年8月生效。道威斯计划反映了美国为确立美元在欧洲的霸权地位、竭力干预欧洲事务的政策,使外国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大量涌进德国。德国用借款中的大部分恢复军事工业的实力,增强军事潜力,为发动新的战争准备了经济力量。 1928年,德国提出了修改道威斯计划的要求,得到美国的支持,建立了以美国银行家杨格为首的新的专家委员会。1929年6月委员会提出了新的赔款计划,即杨格计划。杨格计划削减了德国赔款的总额,取消对德国的财政经济的监督。1931年,德国由于世界经济危机而遭受严重的经济困难请求延期支付赔偿和其他债务,英法两国同意德国的请求,但以盟国之间的战债也须延期支付为条件。缓付之期过去后,德国仍表示无力偿付赔款。1932年,协约各国在洛桑举行会议,决定推翻杨格计划,将赔款总数削减到三十亿金马克,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勾销或减少战债,洛桑协定最终没有得到批准,但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最后赔款和战债问题都不了了之。至此,贯穿于整个20年代的德国赔款问题就此结束,围绕这一问题列强之间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冲突,最终在有利于德国的情况下获得了解决,使德国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经济束缚,为纳粹上台后发展军事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对德国有利,使法国深感不安。倡议在1925年10月在瑞士洛迦诺举行国际会议。会议草签了德、比、法、英和意相互保证条约和德法、德比、德波和德捷四个仲裁条约。规定,德国、法国和比利时保持凡尔赛和约所确定的边界不受侵犯,并遵守关于莱茵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公约还规定,德国将被准许加入国际联盟。《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和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条约自身也蕴含着不稳定因素。公约作为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第一步。随着德国实力的加强,依靠公约所建立的欧洲均势最终被打破,1936年3月纳粹德国重新武装莱茵非军事区,撕毁了《洛迦诺公约》。 战后各国人民对于巩固和平的要求,苏联为争取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斗争,促使某些资产阶级活动家提出了和平主义的倡议。1927年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美国同法国签订一项公约,规定两国彼此永不作战,希望借此巩固自己在欧洲事务中的地位。1927年底,美国国务卿表示同意白里安的建议,但不主张缔结双边条约,而主张缔结多边条约。经过一系列谈判以后,1928年8月,十五个国家代表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规定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承认必须通过和平方法解决各种争端和冲突。由于条约没有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明确的责任,只是一纸空文。但是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文件,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并且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美国外交思想一直存在着孤立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交锋与争斗,一战后“国际主义”一度占据了上风。表现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积极建立国际联盟,插手国际事务上。“国际主义”的实质就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在国际政治中攫取世界领袖的地位。但是由于美国在政治上的经验不足,没能取得战后国际事务的领导地位,美国国会拒绝通过签署凡尔赛和约和加入国际联盟的议案,美国外交出现了向孤立主义的回归。但是美国要与战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再相脱离己经是不可能的了。因此,美国采取了一种“单边国际主义”的外交政策,不以与其它国家结盟的方式卷入国际事务。例如,在经济上扶植德国来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道威斯计划”和“扬格计划”都是很好的证据,英法由于自身经济的困境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被迫同意美国插手欧洲的经济事务。另外,美国也没有放弃对远东的争夺,以分化英日同盟为目的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势力和影响力,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整个20年代,在孤立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历任总统都推行了照顾孤立主义情绪的内向收缩政策。但此时的孤立主义己经明显地区别于一战前的绝对孤立主义,此时的孤立主义表现在美国外交上是美国既想过问世界事务,又不愿混同于其它国家之中;既想发挥自己的作用,又担心失去行动的自由。其具体表现就是美国与国联保持有限的合作,带头积极参与限制海军军备和解决战后国际金融问题的会议。 到了30年代,孤立主义仍然占据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尽管罗斯福政府的对外政策是在全世界保护美国利益免受德、意、日的侵犯,但是它长期内没有采取制止法西斯侵略的具体措施。孤立主义的政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使美国避开欧亚各国的纠纷,实际上却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孤立主义集团利用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大量散布和平主义言辞,使国会于1935年8月通过了中立法案,宣布禁止把美国武器输往一切交战国。这个法案立即应用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从中立法案的文字规定来看,似乎对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都同样实行了禁运,但在实际上,这个法案完全有利于侵略者、不利于被侵略者,而且中立法案并未禁止输出原料、物资,当时进行侵略的意大利,可以继续从美国输入原料、物资。1936年夏,西班牙内战爆发,美国和英、法一样,采取所谓“不干涉”的绥靖政策。1937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新中立法,规定该法案也适用于发生“内战”国家的双方。 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德、意、日三国在欧、亚、非三洲的侵略扩展很快。对此,美国开始出现放弃中立的呼声, 1939年国会讨论修改中立法提案时,发生了激烈的辩论,但仍以多数通过了对交战国维持军火禁运的议案。直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政府仍在执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中立”政策。 10、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世界经济危机 1924—1928年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各国资本家追逐利润,扩大投资,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迅速增长。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1929年10月,美国纽约突然爆发了股票价格猛跌的狂潮。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危机从纽约证券交易所发源,迅速蔓延到美国全国的商业、工业和农业,然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世界经济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使之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其次,在战后经济相对稳定时期,工业部门开工严重不足,失业的存在降低了社会购买力。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此外,伴随着20年代的繁荣出现了地产和股票投机狂热,金融市场非常不稳定。 经济危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而且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尖锐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导致了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 (2)美国的“新政” 1929—1933年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大风暴,严重地打击了美国的国民经济。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反危机的政策,即 “新政”,改变自由放任政策,运用政府的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2、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在第一阶段,罗斯福首先着手金融方面的整顿工作: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把对银行的监督权和整顿权授予总统。接着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由政府出面保障存款,以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 1934年7月,几乎国内所有银行均全部复业。银行的信用开始得到恢复。罗斯福的另一重要财政措施是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大幅度贬值。增强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向国外倾销产品,刺激生产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缩减农业生产,解决农产品产量不可控制的局面。 第一阶段“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6月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和成立“劳动营”的问题,缩减千百万失业大军。 新政第一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本解决了危机给工业、农业和金融业带来的伤害。从1935年开始,新政转入第二阶段。8月通过《社会保险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以及对残障、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等,开始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先河。第二阶段另一项重要举措是1935年6月通过的《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等,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的集体谈判。此外还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对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做出限制。在第二阶段以工代赈、公共工程的规模也较第一阶段更为扩大。 “新政”的实施,使经济逐渐从萧条中恢复,虽然直接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却十分深远。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此外新政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对二战后美国政府的政策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11、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 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沉重。工业产量大为下降,农业损失巨大。工农业的危机引起了财政危机,通货贬值,失业人数大大增加。加上德国负有大量外债和巨额赔款,使得德国的经济危机尤为严重。 在经济危机袭击和政治动荡的局势下,法西斯党在德国的影响迅速增长。德国的法西斯党成立于1919年, 1920年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1923年, 希特勒在慕尼黑一个啤酒馆举行暴动失败,在狱中口述了他的自传《我的奋斗》,提出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出德国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必须把东欧各国变成殖民地,消灭俄国,建立世界霸权。此外,他还宣扬种族主义,宣称德意志人是高等种族,其余种族都是劣等的,应为德意志人服务;宣传犹太人是劣等种族中最危险有害的,必须灭绝等等。法西斯党徒大张旗鼓地展开了蛊惑宣传,得到了一些群众和德国的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支持。 德国共产党为反对国家法西斯化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是没有获得成功。1930年9月,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取得了巨大胜利,巩固了他们在资产阶级右翼中的地位。1933年1月,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专政。他首先迫害共产党,封闭共产党机关报和印刷厂,制造国会纵火案,借此大肆逮捕共产党人。根据希特勒政府的建议,兴登堡颁布紧急法令,废除了魏玛宪法中有关保证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的一切条款。1933年3月,德国国会通过授权法,它把立法权、国家预算控制权、批准同外国缔结条约权、宪法修改权都从国会手中转给内阁,意味着议会民主制度在德国的终结。7月,希特勒凭借授权法宣布纳粹党为德国唯一合法的政党。为了发动侵略战争,纳粹党把国家工业生产完全纳入备战轨道,财政、邮电、交通运输各经济部门完全服从备战的要求。提出了“以大炮代替黄油”的口号。随着军事力量的增长,希特勒加紧摆脱凡尔赛条约的约束。1933年10月,德国退出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公开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把正规军扩充到六十万人。同时,宣布重建空军;并且根据与英国鉴订的海军协定,公开建造军舰和潜艇。1936年3月,希特勒政府废除了洛迦诺公约,公然派遣军队进驻莱茵非武装区。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终于在法西斯德国形成了。 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经济也陷入最大的危机中。工业生产从危机前的最高点到危机时的最低点,引发了国内政治的动荡。日本财阀越来越感到有必要建立“强力政权”,法西斯势力便乘机抬头。日本法西斯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北一辉,他鼓吹天皇制,反对民主主义,在《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中要求停止实行宪法,解散议会,建立国家改革内阁,由天皇直接依靠军队和退伍军人进行统治。 日本法西斯与德意不同之处就是它不是依靠建立法西斯政党来进行法西斯化,而是依靠日本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势力进行法西斯化。军部是指日本庞大的法西斯军事官僚机构,根据日本旧宪法规定,日本天皇集立法、行政、司法权和统帅权于一身,因此军部直属天皇,政府无权过问。 由于内阁实行压缩财政的政策,陆、海军的经费略有减少,引起了军部的不满。1930年11月,首相被受军部煽动的一名右翼青年刺杀,拉开法西斯恐怖时代的序幕。日本帝国主义长期觊觎中国东北地区,不断侵略扩张。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对日本带来的损失,日本于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进行侵华战争,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植伪满洲国,并向中国华北进犯。日本帝国主义不宣而战地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 在法西斯为所欲为的同时,法西斯军人之间的对立也在发展。在日本陆军内部争取合法地掌握国家政治实权的统制派势力大增,主张通过政变实现军部独裁的皇道派更为偏激。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的青年军官发动叛乱。二·二六事件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1936年8月,日本在五相会议上,决定了“国策大纲”,以“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的同时,期望向南方海洋发展”作为根本国策,基本上构划了以后的太平洋战争的设想。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随着对中国侵略战争的扩大,日本深感战略物资的不足,因此企图向战略物资极为丰富的南洋谋求发展。 与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崛起不同,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建立了法西斯的统治。一战后,意大利陷入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人们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和铁腕人物来扭转意大利的局面,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意大利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在统治阶级的扶持下,建立起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1922年墨索里尼率领法西斯组织向罗马进军,在国王授权下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上台执政。法西斯执政后武力镇压反法西斯活动,抛弃议会民主制,建立了法西斯一党专政,通过职团制实现国家全面的法西斯化。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墨索里尼已经集党权、政权和财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确立了法西斯极权统治在意大利的全面确立和巩固。 12、苏联的工业化与“斯大林模式“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后,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1925年4月,斯大林提出了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1925年12月,俄共(布)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斯大林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阐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性。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组成新反对派,反对这一报告。大会肯定了中央的路线,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 十四大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建设,斯大林系统阐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纲领。斯大林认为,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因此必须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政权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用计划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办法扩大内部的资金积累。工业化的中心和基础是发展重工业。 为了尽快地把苏联建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早在1927年联共(布)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就发出关于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从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2年底,提前完成了这一计划。1933年-1937年又实行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从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被迫中断。五年计划的实施使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使苏联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为后来粉碎法西斯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分巨大,但也有重大缺陷。由于过分重视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工业化的同时,在党的号召下,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集体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把个体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但是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造农业没有经验,经常采用生硬的行政命令手段,因此,苏联集体化运动的进程曲折,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把社会主义的胜利成果从法律上固定下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于1936年11月召开。会上,斯大林作了报告,宣布“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成为没有实权的机构。联盟制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没有得到切实保障。民主法制被忽视,领导任职终身制,不受监督,最终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制度。在经济方面,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将一切经济活动置于计划之下,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办法实行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建立准军事型经济。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将苏联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根本问题,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从长远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十、第二次世界大战 1、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在发动侵略战争的道路上,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勾结日益紧密。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过程中,德、意两国接近起来。德国支持意大利对非洲的侵略,作为报酬,意大利完全放弃在奥地利、巴尔干和多瑙河流域同德国扩张计划的对抗行动。意大利并吞了埃塞俄比亚后,德、意两国于1936年10月签订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占有埃塞俄比亚,双方共同承认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决定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两国采取共同的方针。11月,德国和日本正式结成政治同盟,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确定对于共产国际的活动相互通报,并商讨所谓“防止措施”。一年以后,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于是德、意、日三国的军事政治集团在实际上已经形成,这便是所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他们一方面要反苏反共,另一方面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利益。 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形成及其侵略扩张,严重地损害了英、法、美的利益,但是,英、法、美三国不愿坚决反击法西斯的侵略。它们的政策,是使西方免于战争威胁,而把法西斯侵略的矛头引向东方,与苏联发生对抗。因此,面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它们接二连三地让步、退却,实行了所谓“不干涉”政策。这种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奥地利是法西斯德国侵略中欧的第一个牺牲品。德国和奥地利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1936年7月德奥签订协定,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当奥地利的独立遭到严重威胁时,英、法、美采取了所谓“不干涉”的绥靖政策。1937年11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派亲信与希特勒会晤,暗示德国如果侵占奥地利和捷克,英国不会出来干涉,与此同时,法国政府在非正式谈判中也向希特勒表示,对德奥合并表示赞同。美国政府在获悉希特勒占领奥地利的意向后,也不采取任何措施去制止侵略。它们推测,吞并奥地利是德国进攻苏联的重要步骤之一,因而采取了纵容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法西斯加强了德奥合并的宣传。3月德军侵入了奥地利。在奥地利纳粹党人配合下,德军很快实现了占领,解散奥地利共和国,将其全部领土并入德国。 德国占领奥地利以后,立刻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占有捷克斯洛伐克,对德国来说,意味着控制了到多瑙河流域的所有通道;捷克斯洛伐克拥有很发达的工业,又可以充实德国的军事实力。因此,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是德国建立欧洲霸权的重要一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创立起来的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苏台德区就是德意志人的聚居区。苏台德的德意志人党接受法西斯德国的指示,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各种要求,制造紧张局势,以便希特勒乘机干涉。1937年5月,希特勒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集结军队,支持“苏台德自治”的要求。以首相张伯伦为首的英国政府以及法国政府一方面执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换取希特勒进行反苏战争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对于希特勒能否按照它们设想的计划行动没有把握,因此,表现出政策上的摇摆。希特勒迫于压力暂时让步后,一方面加强武装力量,以便能以“闪电战”击溃捷军;另一方面,对英法两国加强军事讹诈。 9月,张伯伦与希特勒会晤,建议由英法出面调停德捷冲突。希特勒趁机提出了对苏台德地区的要求,并声称这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英法在伦敦举行会议,决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交给德国。根据张伯伦的建议,9月,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代表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会议把宰割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的决定确定下来,即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交给德国。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顶峰,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英法希望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缓和自身与德国的矛盾,把侵略的矛头引向东方,反对苏联。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为希特勒向东方侵略打开了大门。 德军占领苏台德区后,立即着手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希特勒强迫捷克斯洛伐克的新任总统在卖国文件上签字,把捷克斯洛伐克合并于德国。第二天,德军占领了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灭亡。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在战略上的和军事上的地位大大加强。 二次大战前的美国对外政策,基本上控制在孤立主义集团手里。国会于1935年和1937年通过两次中立法,采取了中立的但实际上是妥协的政策。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德、意、日三国在欧、亚、非三洲的侵略扩展很快,美国国内一些人开始要求放弃中立,主张支持英、法,反对德、意、日,在国会内部出现激烈的辩论。但是直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政府仍在执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中立”政策。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开始制订侵略波兰的作战计划。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条约为苏联加强战备赢得了时间,而德国可以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军队入侵波兰,在无法推脱对波兰承担的义务的条件下,英法开始动员,但仍然寄希望与德国谈判,法西斯德国拒绝了英法的要求后,英法先后向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由于德军的突然进攻,波兰军队被分割包围。当装备不良、失去战略指导的波兰军队在东线与德军顽强战斗时,西线英法军队行动不力,坐视了波兰的败亡。波兰政府9月17日流亡,首都华沙沦陷。 击溃波兰之后,德国法西斯统治者为赢得时间准备在西线发动进攻,向英法重申“和平”保证。因此,在波兰战败后的七个月内,英法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由于当时在形式上保持战争状态,但实际上没有展开军事行动,被称为“奇怪的战争”。希特勒借此良机为西线的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侵占丹麦和挪威的计划。 丹麦和挪威据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们是德国和英法双方的侧翼,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必争之地;此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铁矿还是德国必须的重要战略物资。1940年4月德军向丹麦和挪威发动进攻。占领丹麦的行动于发动进攻后的四小时内全部结束。丹麦政府被迫同意“在德国的保护下维持中立”,并且同意丹麦的工业“间接”为德国生产,进行“友好合作”。在挪威,德军遇到了挪威军民的英勇抵抗,6月德军在粉碎了分散的挪威军队的抵抗之后,占领了挪威。 1940年5月希特勒开始执行以侵占法国为目标的“黄色计划”,在西线发起总攻,德军首先侵入荷、比、卢,希望达到对法国的包围。法国政府中投降派逐渐控制了局势,在战争失利的形势下,法国资产阶级的大多数人逐渐转亲法西斯的立场。德军进展顺利,直逼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围困在敦刻尔克海岸地区,5月26日傍晚,英国海军部宣布从海上撤退,在9天内全力以赴组织渡海营救,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海岸的人数总共达三十三万人。最后一条船开走之后,四万法国士兵被俘。英国远征军的重型装备落到了德国人手里。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它使英国远征军避免了毁灭的灾难,撤到英国的部队成为日后反攻的基本力量。 6月德军开始执行“黄色计划”第二阶段的任务,从马奇诺防线到英吉利海峡之间、沿埃纳河和索姆河一线发动攻势。墨索里尼趁火打劫,向英法宣战,使法国的境况更加困难。6月,德军占领了巴黎,很快深入到法国内地。22日,法国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停战协定规定,法国被分割为两个地区:包括法国北部富庶的工业区在内的大片土地为德军占领区;法国的其他土地为非占领区,由贝当傀儡政府统治,首府设在维希。除去在非占领区为维持内部秩序所必需的部队外,法国所有的武装部队必须解除武装并且复员,法国实际上完全处于德国的控制之下。法国走向溃灭的时候,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开展抗德斗争,得到了英国的支持。 希特勒德国在欧洲扩张的得势,盟军的连连挫败,引起英国舆论界的极大愤慨。1940年5月邱吉尔组成了主张抗战的内阁。二战开始后,德国没有制订以入侵来征服英国的计划。希特勒指望在承认自己领土扩张的基础上与英国政府谋求妥协议和,遭到邱吉尔的拒绝。1940年7月,希特勒终于下令入侵不列颠。德国认为以空军压制英国是取胜的先决条件,争夺制空权的空战成为当时英德双方作战的主要特点。德国空军从8月8日至18日不分昼夜地轰炸英国的海军基地、雷达站和飞机场,企图消灭英国空军,计划失败后,对伦敦进行“恐怖攻势”,希望从心理上战胜英国人。但是残酷的空袭并没有挫败英国人民的斗志,他们团结一致,坚决与法西斯主义作斗争。 由于英国的坚决抵抗使德军的入侵难以实现,希特勒在切断运输线,继续围困英国的同时,将注意力放在准备对苏作战上。希特勒认为,消灭布尔什维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之一。他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不过是用以麻痹苏联的缓兵之计。等到波兰覆亡、法国投降后,他下令立即制订进攻苏联的秘密军事计划——“巴巴罗萨计划”。为了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法西斯侵略集团,并进一步加强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以保障自己的侧翼和粮食、石油和原料的供应。 1941年6月,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苏联。苏联被迫中断了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具有决定性的大战,在苏联国土上展开了。 德国来势凶猛,希望用 “闪电战”,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时间内打垮苏联,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由于进行突然袭击,在战争初期德军进展顺利。经过三周的残酷战斗,苏军不得不放弃了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7月初整个苏德战线局势非常紧张。被胜利所鼓舞的德国法西斯相信能在短期内结束反苏战争,加紧攻势。苏联红军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虽然付出了重大牺牲,但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希特勒以闪电战击溃苏联的计划。 在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德军于10月开始了夺取莫斯科的战役,经过长时间对抗,1942年1月,德军在莫斯科近郊战败,这是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不仅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标志闪电战的破产,而且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欧洲战场进行激烈争夺时,日本感到夺取东南亚的机会已经来到,1940年7月确定了夺取东南亚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1940年9月建立的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更使其肆无忌惮,占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印度支那。1941年,为了击溃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日本海军对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对法西斯国家宣战,战争范围扩大为真正的世界规模。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无论在陆上还是在海上,都取得一个接一个的重大胜利,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掌握了制海权,占领了新加坡、马来亚、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后,推进到澳大利亚附近,完成了第一阶段预期的计划。1942年5月,日军占领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卡纳尔岛,达到了东南方向扩张的极限。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 1942年,苏联仍然单独抗击着德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局势紧张。德国发动夏季攻势,从1942年7月起,调动主力攻打斯大林格勒,战役持续了半年之久,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是空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大量消耗德国有生力量,为反攻创造了条件。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以红军的全胜而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产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这次战役以后,红军转入战略反攻,法西斯军队节节败退,转入战略防御。 此外,北非战场也发生了重大转折。1942年10月,英军在阿拉曼防线上对德军发动大反攻,取得英军抗德战争中第一个巨大胜利,使北非战局呈现转折。1942年11月,由艾森豪威尔指挥的英美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赢得突尼斯战役的胜利,并于1943年5月,迫使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从根本上改变了地中海战场的局势。 苏军的节节胜利和英美在北非的胜利,使意大利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在苏德战场上意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非洲的殖民地全部丧失,在地中海的舰队也遭受巨大损伤。同时,意大利国内原料缺乏,经济瘫痪,人民群众和广大士兵的反战情绪迅速高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罢工,并且发展为反对法西斯统治的群众运动。1943年7月,英美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面临着军事、经济的全面崩溃,意大利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被迫下台,9月新政府与英美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4、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大战的结束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共产党提出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美英等也认识到,只有与苏联结盟,共同反对法西斯,才能保持切身的利益。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和美国先后发表声明支持并援助苏联。1941年8月,罗斯福和邱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发表了一篇关于对德作战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宣言,即《大西洋宪章》。宣言声称英美两国不承认法西斯国家通过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还讨论了给予苏联军事援助的问题。苏联政府9月发表声明,支持《大西洋宪章》。 1941年9月底10月初,在莫斯科举行了美英苏三国代表会议,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三国在反希特勒法西斯战争采取联合行动,美英向苏联提供武器和物资,而苏联向美英提供原料。1941年11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对苏联给与经济援助。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二十六个国家在华盛顿公布了《联合国家宣言》,声称各签字国政府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来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人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尽管在同盟内部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摧毁法西斯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战争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国家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943年11月,美英中召开开罗会议,讨论与远东战争有关的问题。会后发表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为了讨论采取措施加速击败希特勒德国的问题,1943年11月到1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会议就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处置德国、波兰疆界的变迁、成立国际组织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协议。会后发表《德黑兰宣言》,重申三国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并在战后继续合作。《开罗宣言》和德黑兰会议对于维护、巩固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和加速法西斯的灭亡起了重大作用。 1944年是苏联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这一年内,苏军对德国法西斯发动连续不断的攻势,收复了全部国土,帮助东欧各国获得解放,并且把战争推进到德国境内。6月,盟军登陆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半岛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了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之中。 1945年初,德国已经面临最后崩溃的局面。如何最后击溃德国法西斯,如何处理投降后的德国,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商讨这些问题,1945年2月,以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为首的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制订了彻底击溃法西斯德国的作战计划,决定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关于战后的德国,会议规定,在一个长时期内,德国将由苏、美、英三国军队占领,并邀请法国为第四占领国。三国声明一定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为了消灭德国的侵略根源,必须解除德国武装,使德国发展为独立的、爱好和平的民主国家。会议通过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宣言声称用民主方式解决战后欧洲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铲除法西斯主义残余。会议还通过了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为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会议决定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国。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期间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对于协调盟国合作,建立联合国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会议期间,三国首脑签订了以中国的领土主权作交易的秘密协定,显示出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会议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也有深远的影响。 经过1944年的战斗,法西斯德国被苏联红军和美英军队从东西两面包围。1945年5月,苏联红军占领了柏林。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了。 战争结束以后,苏、美、英三国首脑为讨论管制德国和加速结束世界大战的问题,于1945年7月底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三国就管制德国的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和审判德国战争罪犯的问题达成了协议。在会议上,苏联再次确认参加对日作战,以迅速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实现世界和平。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规定了日本投降以后必须实施的重要政治原则。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自从1942年6月中途岛一战之后,就开始掌握了海上的主动权。1945年春天,日本军队在中国战线上的优势也开始崩溃。1945年8月,苏联实现自己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诺言,宣布对日作战。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15日,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9月9日,日本代表在南京向国民党政府投降,在中国战区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全面爆发,到1945年德、日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历时六年,战火蔓延欧、亚、非三大洲,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的十七亿人口,被拖入战争的漩涡,战争消耗了大量物资和财富,造成的破坏十分惨重。 二次大战从一开始就带有解放的、反法西斯的倾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人民免于法西斯的奴役。二次大战的突出特征,还表现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英国,在法西斯的威胁面前结成了联盟。总的来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是各国人民互相配合、共同作战的结果。在这个联盟中,各个国家根据各自的条件对赢得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体系。德、日、意被打垮了,英、法被严重削弱了。半殖民地各国人民经过战争的锻炼和考验,民族自觉性大大加强,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各国被压迫民族争取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准备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战后,在东欧和亚洲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政权,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对以后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 美、英、苏三国在战争中已经从各自的政治体制、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出发,考虑建立战后新的世界秩序来维护世界和平。从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到波茨坦会议,三国就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公开的或秘密的、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划分势力范围,维持战后的合作。雅尔塔体系指的就是上述协定和协议的总和。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主要有4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3、建立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和平的机构—联合国。4、对德意日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雅尔塔体系将苏联与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确定了战后初期美苏各自的势力范围和战略优势。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的原则,在对战败国的处置、给予被压迫民族以自治等方面体现这一精神。同时,雅尔塔体系也是大国妥协的结果,具有的鲜明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和损害了一些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变化。 (2)联合国: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由于二战的全面爆发而名存实亡。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保障战后的世界和平与安全,是盟国在二战的进程中就已经考虑的问题。美英在1941年8月联合发布的《大西洋宪章》中就表达了要建立新国际组织的思想。1943年10月,中苏美英四国共同发表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1944年7月,美国拟出“普遍国际组织暂定草案”,并分送中、英、苏三国政府征求意见,同时邀请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 草拟联合国宪章。在敦巴顿会议上,经过讨论,决定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命为"联合国",并就新组织的宗旨、原则、会员、组织、机构等提出具体的建议。但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安理会的投票程序问题。二是创始会员国问题。10月美英苏中4国发表《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规定了新国际组织的名称,列入了该组织的宗旨、原则、会员国资格、主要机构及职权、修改程序、过渡办法等。从而确定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和内容,制定了联合国的蓝图,为旧金山制宪会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旧金山制宪会议召开,全体大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主要内容:(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以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间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合作。(2)联合国及其会员国的行事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3)联合国的机构组织:设立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是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安理会由美苏英法中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有权做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且执行的决定。秘书长是联合国行政首长。 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联合国日”。1946年1月至2月,51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举行联合国大会第一届会议,联合国开始运作。 联合国的建立是人类共同构建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成就,虽然它具有“强权政治”这一时代特征,在战后初期为某些大国所操纵,但它实现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再次实现了世界各国的联合和合作,成为战后代表最广泛、规模最庞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组织。 2、“铁幕演说“与冷战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战后的英国走上了日趋没落之路,没有实力在世界上单独起决定性作用,苏联的强大又使前首相丘吉尔感到威胁,因此他希望拢络美国在欧洲抗衡苏联。而美国出于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也愿借用丘吉尔制造反苏舆论。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在演说中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影响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他呼吁英美两国“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共产主义的挑战。这就是著名的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为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作了舆论准备,拉开了的“冷战”序幕。“铁幕演说”出笼之前,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就曾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等提出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遏制战略,主张加强对苏联执行政策时的压力,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瓦解或逐步变得软化”。凯南的遏制理论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对战后初期美国制定对苏政策影响极大。 (2)杜鲁门主义与冷战的全面展开 杜鲁门主义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全球扩张主义的重大步骤。杜鲁门主义的诱发点是希腊和土耳其问题,但它的实质是在全球范围内反苏反共。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发表咨文讲话,宣称希腊遭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希腊一旦“陷落”,对土尔其的影响“将是直接的严重的”,“混乱和无秩序状态就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不仅给欧洲的一些国家带来深刻影响,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极权政体“威胁着美国的安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并派出军事和文职人员支援两国。这篇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1947年5月,杜鲁门签署“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杜鲁门主义正式实施。美国以援助希、土反对共产主义为名,实现了把希、土两国纳入自己全球战略体系的目标,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也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冷战”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国际现象,源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深刻矛盾,直接表现为美苏两国针锋相对的斗争。战后,苏联成为世界强国之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大批国家成为现实,西欧各国共产党力量壮大,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在全球蓬勃发展,这些变化严重威胁到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美国等西方国将之视为“共产主义扩张”。美国积极承担起了拯救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义务,在全球反苏反共,同时大力推行其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战略,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 苏联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在战后初期处理东欧国家的国际政治事务中采取坚定立场,使之成为自己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缓冲区”,在国际经济中采取不合作政策,拒绝“布雷顿森林体系”。积极扩大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坚决抵制美国的压力。 美国和苏联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让步,在欧洲、亚洲、中东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对峙,但双方又始终将斗争克制在不引起直接的武力冲突和战争的限度内,由此形成“冷战”。它既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也是美苏两国对战后世界权力与世界秩序的角逐。 3、两大阵营在全球的对峙 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冷战全面开始。冷战初期,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科技、经济实力及国际资本的紧密联系,占有明显优势。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重新扶植西德和日本,不断加剧着冷战的程度。随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和古巴的胜利,美苏冷战升级,由欧洲扩大到全球,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进行“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残破,政治动荡。美国认为,复兴欧洲关系到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美国称霸世界,应该向西欧各国提供援助,以稳定资产阶级统治,进而从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西欧。由此,美国复兴欧洲的计划应运而生。1947年6月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提出复兴欧洲计划。这篇演说被称为“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希望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对西欧经济复兴起了关键作用。到1950年,西欧各国均已渡过难关,经济已经恢复到或接近战前水平。同时,西欧国家按照美国的要求撤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大大推进了各国的经济合作,为西欧走向经济一体化铺平了道路。美国则通过马歇尔计划,用经济援助抑制了西欧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共产党的影响,稳定了西欧的政局,并促进西欧国家走向政治上的联合。 为控制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实现对其的主宰,美国采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经济、技术和军事援助来排挤英、法殖民势力,遏制和清除苏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势力。1949年初,杜鲁门提出美国外交的“四点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就是“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美国新闻界称之为“第四点计划”。“第四点计划”不单是美国同苏联在个别重点地进行战略对抗和推进冷战政策的手段,而且是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重要措施,反映了美国力图将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的发展纳入美国设置的轨道的意图。 马歇尔计划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方政治、军事联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49年8月,美、英等12国共同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 北约组织这一军事政治联盟的出现,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美国通过其在北约中的领导地位,加强了对西欧政治和军事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形包围圈,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基本完成。 苏联遭到战争的严重创伤。斯大林通过对国内外局势的分析,提出两个阵营和两个市场理论,把保卫国家安全作为战后苏联外交战略的中心,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决策,对抗美国及西方盟国的遏制,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条件。苏联实现其外交战略的措施是: 维护雅尔塔体制,谋求自身最大的安全利益。强化对东欧的控制,建立"安全地带"。通过成立情报局和经互会,与东欧国家签订内容广泛的双边和多边条约,使东欧国家在重大问题上与苏联保持一致,成为苏联的盟友,取得与美国的战略均势。 战后初期苏联采取的积极防御战略,起到了维护苏联自身安全和利益的作用。但同时,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高涨,割占了东欧国家大片领土,强制推行苏联模式,干涉东欧国家内政,给苏东关系带来消极影响。 美国抛出马歇尔计划后,对苏东实行经济禁运和封锁。苏联实施“莫洛托夫计划”,打破西方国家对苏东的经济封锁。进一步扩大和加强苏联与东欧的经济合作,使各国对外贸易大多在苏联、东欧地区内部进行,以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1949年4月苏东6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战略和经济上互有需求的结果,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广泛的多边经济合作的基础,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但该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经济集团,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苏联的控制。它的成立标志了两个对立的经济集团形成。 北约组织的建立给苏联带来了威胁,苏联立即做出强烈反应。1955年6月苏联、波兰等8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诞生。华约组织的成立,是苏联对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组织做出的直接反应,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抗的军事集团,两大阵营的对峙具有了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华沙条约在确保苏东国家的安全,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也成为苏联控制东欧,干涉东欧国家内部事务和对外政策的工具。 4、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1)殖民体系的解体 二战后,在民族独立浪潮的强烈冲击下,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土崩瓦解。殖民体系解体的过程,也就是殖民地民族国家获得独立的过程。这一过程自20世纪初已经开始,二战之后变得更加迅猛。从亚洲、非洲到拉丁美洲,形成了一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民族独立的高潮首先出现在亚洲,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 在亚洲,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首批独立的民族国家。二战后英属印度再次掀起了独立运动,在运动中国大党和伊斯兰联盟起了积极的作用,面对殖民地危机,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1947年6月公布《蒙巴顿》,即《印度独立法案》,规定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巴基斯坦国家,8月,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宣告独立。随后印尼、菲律宾、缅甸和马来亚先后独立。西亚的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朗和伊拉克先后爆发独立运动新高潮,要求英法取消不平等条约,撤出军队。 非洲的非殖民化过程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民族独立运动基本上由北向南发展。二战结束时,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埃及3个独立国家,占非洲大陆90%以上面积的广大地区仍处于英、法、比、西、葡、意、荷等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大战结束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殖运动。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政变,结束了英军占领埃及的历史。北非地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非殖民化运动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加纳成为第一个获得独立的黑非洲国家。南部非洲、东部非洲也都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反帝反殖斗争。总体上,在非洲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国家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大部分民族的独立都是通过和平斗争的方式取得的。 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虽然早在18-19世纪就取得了民族独立,但长期以来,拉美地区依然受到欧洲列强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压迫,特别是美国,几乎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诸方面牢牢地控制了拉丁美洲,粗暴地干涉拉美国家的内政。美国的新殖民主义行径遭到了拉美国家普遍的反抗。特别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古巴革命为新的起点,拉美国家掀起了震撼世界的反美风暴,一些附属殖民地也相继获得独立。 (2)第三世界的兴起 战后,伴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世界开始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扭转和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高涨、第三世界国家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的成立,不仅在本地区国际事务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是第三世界兴起的起点。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共有29个亚非国家参加,印尼总统苏加诺呼吁亚非各国加强团结,共同行动。为了保证会议的成功,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受到了大多数与会国的赞同,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对战后两极格局的第一次大冲击,它标志着亚洲人民的觉醒和团结,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以及促进国际间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并为民族独立国家间进行区域的或世界范围的联合斗争开辟了道路。亚非会议为第三世界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万隆亚非会议之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为了维护主权和独立,广大新独立国家不愿意卷入大国集团政治,迫切要求团结合作,走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道路。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宣布全力支持各国人民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要求清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的原则取代冷战,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等。此次会议宣告了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化为基本原则和宗旨的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是第三世界进一步觉醒和团结的反映,在不结盟运动的旗帜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日趋活跃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77国集团”的出现是第三世界力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自50年代未60年代初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剥削它们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改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呼声日益强烈。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日内瓦召开,77国联合发表《联合宣言》,明确表示要加强接触和磋商,制订国际经济合作的联合行动纲领。《宣言》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概念。“77国集团”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推动南北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第三世界在政治上的独立以及经济上的长足发展,日益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当代科技革命 战后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于20世纪40年代发端于美国,60年代波及到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逐渐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展,80年代遍及全球并向纵深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 从内容看,40-70年代初是战后技术革命的第一阶段,其间核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通讯技术得到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1)核技术的开发和和平利用直接导致一场新的能源革命,从而揭开了战后技术革命的序幕。自1942年12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并首次实现了人工控制的核链式反应后,人类便由此进人原子能时代。核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核能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强。(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战后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电子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全球性的新技术并进人大发展时代。(3)空间技术是研究人类进入和利用太空的技术。美苏还陆续进行了对行星和行星际空间的探索,揭开了各国争夺外层空间的序幕。 第三次技术革命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人们常说的新技术革命阶段。这一阶段以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标志、以广义信息技术为中心,引起了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及海洋技术等许多领域均获得突破性进展。(1)信息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先导,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类的信息功能,带来了通信、计算机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革命(2)兴起于70年代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以生命科学最近成就为基础的综合性现代技术,是战后发展起来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效益,已广泛应用于药品生产、医疗水平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等许多方面。(3)新材料技术是指研制和开发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的技术,新材料是发展其他新技术的物质基础,自70年代以来,各国均大力加强对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以适应和满足能源、生产工艺、产品结构上的变化需要。(4)能源技术作为当代技术革命的重要支柱,是关于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的手段。新能源技术主要有核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5)空间技术是以发展多种应用卫星、军事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迅速展开的。70年代以后,美苏对空间技术的争夺进一步强化,双方开始了地球轨道空间站的研制。 科技革命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促使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应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技术密集型取代劳动密集型。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的部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和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迅速提高。 (3)促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战后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白领工人阶层逐步扩大,中产阶级构成了社会结构的主体。 (4)引起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和国际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使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加剧。战后技术革命不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促进两极格局的演变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大体情况可以分为四种:1、德意日等战败国。二战是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的,德意日三国的人员和物质损失十分惨重,经济濒临崩溃。由于英美和德国的历史联系,德国一些重要的工业设备得到保护,经济受损程度不如苏联和东欧严重。战时日本的工业军事化也为其战后重工、化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英法等战胜国,虽然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受到严重削弱。战争结束时,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货币贬值,物资匮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破败的景象。尽管战争给西欧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毁灭性的,战后很快恢复起来。3、一些中立国或战胜国,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他们的国土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为盟军提供武器装备、战略原料等,因而经济有所发展。4、在参战的国家中,美国的本土远离战场没有遭到破坏,其战时经济极速膨胀,加强了工业力量。成为战争的最大赢家。 二战后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使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1947年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标志着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确立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资本、人员、劳力、货物自由流通的新格局,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美国的内政与外交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1945年4月,杜鲁门继任总统,实行了“公平施政”纲领。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充分就业法,联邦政府由此正式在法律上承担起维持就业义务。(2)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3)实行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4)扶植农业。 “公平施政”纲领是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它使新政时期的某些措施得以法律化和制度化,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转轨,使战时的经济繁荣得以保持和扩大。 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他认为罗斯福和杜鲁门过分地扩大了行政部门的权力,削弱了其他政府部门的权力,必须重新确立权力平衡,走介于传统自由放任主义和新政式国家干预之间的“中间道路”,即所谓“现代共和党主义”。削减开支,平衡预算,降低国债,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同时,他还沿袭和扩大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现代共和党主义”既反映了艾森豪威尔等共和党人主观上倾向于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自由竞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也反映了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客观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艾森豪威尔继承了民主党政府的社会改良政策,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继续发展。 肯尼迪的“新边疆” 1961年, 民主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肯尼迪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新边疆”政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由联邦提供经费来刺激经济发展、减少失业、提高最低工资、稳定物价、改建城市贫民窟、改善老人医疗、援助教育事业和农场主、开发和保护国家资源、发展空间技术、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改善社会保险、结束种族歧视等等。为此,肯尼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把赤字财政作为维持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肯尼迪的“新边疆”并未达到预定的目标,许多提案由于国会保守派势力的反对而被否决。 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副总统林登·约翰逊继任总统。他宣布要完成“新边疆”的未竟事业,要使美国走向“一个伟大社会”,从此“伟大社会”成了约翰逊对内政策的标志。伟大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1)调整征收所得税的幅度。(2)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3)改善和发展城镇居民住宅,保护环境。(4)提出一系列反贫困计划。(5)保障黑人民权,缓和种族矛盾。约翰逊先后促使国会通过3个民权法案,基本上使50-60年代以来黑人争取民权运动的成就得到法律上的确认。 约翰逊实施的“伟大社会”计划,使罗斯福新政以来所推行的社会改革达到了高潮,集中反映了美国政府试图在不触动原有社会制度的情况下,借助于国家干预的力量来消除贫困现象。但是,过度的财政赤字必然会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加上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国防开支大增。60年代中后期,美国社会异常动荡,约翰逊开始收缩“伟大社会”计划。 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和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就任总统后实行了经济、政治改革和外交策略的转变,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推行被称之为“新联邦主义”的内政措施和“尼克松主义”的外交政策。 实行“新联邦主义”是尼克松对美国内政方针的重大改变。“新联邦主义”以“还权于州”、“还权于民”为口号,旨在扭转自罗斯福以来权力从州和地方政府流向联邦政府的趋势,加强州和地方政府在解决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中的作用,进而克服由于不断扩大联邦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而造成的积弊。 尼克松主义包括与西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对共产党国家实行“实力加谈判”策略两个方面,是美国的全球政策和处理与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其中心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美国战略态势的变化,标志着美国的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向防守型。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尼克松结束了越南战争,改善了中美关系,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从而调整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里根革命与星球大战计划 1980年里根上台,面对陷入困境的美国经济,里根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依靠“自由企业”的积极性,来打破美国经济的停滞局面,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里根的复兴经济计划兼采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精髓,被人们称为“里根经济学”或“里根革命”。为了与苏联争霸,里根政府没有削减国防开支。在大砍预算的同时,里根政府推出了减税方案。在外交方面,里根一改从尼克松以来的退让策略,与苏联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最突出的表现是制订和推行“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汁划”全称是“总统战略防御计划”。由于它主要以太空为基地,故亦称“星球大战计划”。 布什时期: 1989年1月,布什就任总统。布什上任初期,美国的经济出现衰退,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大,迫使政府不得不停止通过增加开支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策略,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在外交方面,布什基本上沿用里根的政策,实行全面对抗。东欧局势剧变后,布什提出 “布什主义”的政策,又称“超越遏制”战略,改变孤立和打击苏东欧国家的传统战略,转为利用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调整中提供的机会加速各种渗透,以便最终实现对共产主义的“和平演变”。1989年12月,布什同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举行非正式会晤。西方舆论界普遍认为,美苏首脑此次会晤使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 克林顿主义: 1992年,克林顿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在竞选中获胜。在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维持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长的繁荣期,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有所上升。克林顿政府通过缩减政府开支和适当增加税收,解决了越战以来就困扰着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国会批准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并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此外,克林顿还创立了国家经济委员会来协调国内外的经济政策。通过开拓国际贸易空间,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克林顿政府在民权和种族和睦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受到少数族裔的支持。克林顿在自由与保守政治理念之间,走一条中间主义道路,这种做法被称为“克林顿主义”。“克林顿主义”的核心在于试图将原先似乎不可调和的自由和保守两种理念混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克林顿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民主党,出现了所谓的“新民主党人”。 在外交方面,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确立了经济、安全和人权三大战略目标,基本确立了美国在后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框架。后冷战时期,美国没有把任何大国视为既定对手,而把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极端民族主义、种族冲突、国际恐怖活动等问题列为对于美国战略安全的威胁。克林顿政府加强了在这些方面的努力,采取措施维护美国的安全利益。 4、英国的内政与外交 1945年8月,英国举行战后第一次大选。工党提出了面对未来、消灭贫困、通过社会服务来满足人民需要的竞选纲领,赢得大选胜利。这是工党自参政以来赢得的一次历史性胜利,也是工党政治生命的重大转折,奠定了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 工党政府上台后,便着手进行改革。首先,实行国有化,把银行、煤炭、民航、电讯、电力、交通等主要经济部门收归国有。其次,建立社会福利制度。1945年开始,政府颁布一系列重要立法,顺利地建立起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在对外关系上,艾德礼政府基本上继承了丘吉尔的外交路线。首先,借助美国的力量,推动西欧的合作,以维护英国世界大国的地位。在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和组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中,以及建立欧洲理事会等事务中,英国都起了积极的组织作用。其次,把美国拉进西欧防务体系,阻止美国再次回到孤立主义。1949年4月,在英国的积极斡旋下,北大西洋公约组建立。英国终于实现把美国牢牢栓在欧洲的重要战略。第三,在殖民地问题上,战后不久,英国即从埃及撤走军队,承认缅甸、锡兰的独立;放弃印度,实行印巴分治,走上了非殖民化道路。第四,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英国从自身利益尤其是英占香港利益考虑,而是接受现实,于1950年1月承认中国政府,并表示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51年10月,英国大选,丘吉尔再度出山,组成一届保守党内阁,他借用工党政府的大政方针,继续推行改革,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局部调整。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英国虽然在西方大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慢,但也开始了经济发展与持续增长的“黄金时代”。 外交方面,丘吉尔早在工党执政时就提出了“三环外交”,(所谓“三环”,指的是英美联盟、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丘吉尔声称英国在这三环中的每一环都起着重要作用。“三环外交”目的是通过与法德和解以及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继续控制英联邦的殖民地,借助美国的力量维持世界大国地位。)保守党上台后,“三环外交”更进一步得到推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冲击着英国的旧殖民体系,英联邦虽然存在,但内涵发生了变化。1950年代,英联邦成为一个各成员国进行合作的联盟。在欧洲“英美特殊关系”受到法国、西德等西欧国家的指责,60年代后期,英国不得不正视现实,转向欧共体。 1979年英国提前举行大选,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组成政府,从而结束了70年代英国一度动荡的政治生活。 撒切尔夫人依据货币主义理论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撒切尔主义”主要内容包括,奉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等。撒切尔主义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1988年起,英国经济周期性低潮再次出现。继撒切尔夫人之后,梅杰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并组成英国新政府。他上台后仍然奉行紧缩经济的政策,利用高利率、高税收来抑制通胀,改革公共医疗事业和教育体制。梅杰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的经济衰退有所缓解。梅杰在外交方面主要调整了欧洲政策,一改过去比较僵硬的政策,更为积极地参与西欧一体化进程,并十分重视英美特殊关系,试图通过配合美国行动来恢复英国对世界的影响。 5、联邦德国的内政与外交 西德成立时,政治上还不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根据1949年9月的《占领法规》规定,美、英、法三国虽然结束了对德军事管制,但仍保持在联邦德国的最高权力,三国政府代表组成的“盟国高级专员公署”拥有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国防、对外贸易与外汇支付的权力,监督联邦和州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以及对联邦和各州发布命令和否决其立法、行政决定的直接行动权等。直到1955年《巴黎协定》生效,联邦德国才获得主权国家地位。因此,联邦德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复兴经济、恢复国家的主权和政治、经济大国地位。 1949-196年,联邦德国由联盟党单独或与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阿登纳和艾哈德先后出任总理。艾哈德发展了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将“社会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模式,整顿货币体系,取消配给制,放开价格,促使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同时进行税收改革,以减税来刺激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等。1966年,因政策分歧,自由民主党退出内阁,由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组成“大联合政府”,联盟党的基辛格任总理。1969年第6次联邦大选后,组成以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为总理的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西德战后进行的最大经济改革是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使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60年代,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在外交政策上阿登纳政府的立足点是扎根西方,为尽快恢复国家主权、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实行亲美、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5年根据西德同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署《巴黎协定》西德结束被占领状态,成为主权国家,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8年1月,西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63年,于法国签订友好条约,正式实现了法德和解。与此同时,阿登纳政府追随美国对苏冷战,坚持不与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这项政策由当时的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制定,故称“哈尔斯坦主义”。 60年代,西德在经济上重新强大起来后,不愿再在外交上追随美国,改变了以往的国际形象。1969年,新上台的社会民主党勃兰特政府大力推行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和“合作”的新东方政策,为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新东方政策”使西德在国家舞台上的政治地位发生重大变化,西德终于以一个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形象重新崛起于欧洲大陆。 6、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西欧一体化的发展是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西欧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欧共体的建立反映了社会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的基本要求,经济因素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最根本动力。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金融、贸易领域日益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既要求生产发展突破国界,要求商品、资本、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更要求西欧各国进行联合,以协调经济政策,克服跨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矛盾。 战后的欧洲被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西欧的国际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保障欧洲安全成为西欧面临的首要问题。欧洲除了需要美国军事力量的存在,还需要通过自身的联合来加强自己的地位,保护自己的利益。此外,源远流长的统一思想、共同的历史渊源及相似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构成了西欧联合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一项计划,建议把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权力机构的管理之下,同时欢迎西欧其它国家参加这个机构,史称“舒曼计划”。该计划得到了联邦德国的支持和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积极响应。 1951年4月,法、德、意、荷、比、卢6国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称《巴黎条约》),将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的共同管理之下,确定建立煤钢共同市场,取消有关关税限制,协调各国的煤钢生产。为欧洲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欧洲煤钢联营的成功实践, 1957年3月法、德、意、荷、比、卢6国首脑聚会意大利罗马,签署《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根据条约,成员国之间取消进出口关税和贸易限额;确立对共同体以外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贸易政策;确立农业和运输业方面的共同政策;协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实行成员国之间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通,设立欧洲投资银行和社会基金;建立联系国制度等。根据条约,共同体还设置了一整套有一定权限的机构,它的决策机构是部长理事会,共同体的日常工作机构是执行委员会,另外还设置了共同体的议会和法院。1958年1月,《罗马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1965年4月,法、德、意、荷、比、卢6国又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所属机构加以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该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从此成为组织机构完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作为欧洲一体化主流的欧共体在其成立初期10多年中,虽然存在着一些内部矛盾,但总体上却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巨大的经济优势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为越来越多的西欧国家所认可。 欧共体筹建过程中,英国拒绝加入,联合挪威、瑞典、丹麦、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组成了“7国自由贸易区”,与欧共体相对抗。进入6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欧共体的初步成功使共同体6国成为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实体。1961年8月,英国正式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与英国同时提出申请的还有丹麦、爱尔兰、和挪威。由于法国担心英国加入会对法国的领导地位构成威胁,两次否决英国的申请。1969年戴高乐下台后,法英关系发生变化。1972年1月,共同体6国同英、爱、丹、挪签署了加入共同体条约。1973年1月1日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正式成为共同体的成员国。欧共体由6国扩大为9国,所有西欧大国都参加了共同体,进一步改变了共同体国家对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力量的对比。 1975年6月、1977年3月和7月,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正式申请加入欧共体。经过与欧共体的分别谈判,1981年1月,希腊成为欧共体的第10个成员国。1986年1月,西非牙和葡萄牙成为共同体的第11、12个成员国。欧共体再度实现了扩大,西欧国家联合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 西欧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政治方面:以共同体为主体的西欧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欧洲来说,共同体一体化深化了西欧各国式族利益的共同性及相互依赖性、相互渗透性,改变了西欧国家间的国际关系,维护了欧洲的和平局面,推动了世界和平的发展。 经济方面:经济一体化使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欧共体作为一个整体逐渐成为同美苏相抗衡的重要一极,推动世界格局的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仍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但其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选举赫鲁晓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此后他将党政大权集与一手,巩固了自己在党内的地位。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会议确立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方针。赫鲁晓夫在会上做工作报告总结了苏联建设的成就,提出今后的任务,并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赫鲁晓夫还在深夜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报告,对斯大林进行严厉批判,震惊了整个世界。 赫鲁晓夫的改革包括经济、政治和外交等各个方面: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业开始。具体措施主要有: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政策;改革农业的计划;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推行农业小组承包制。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虽有盲目冒进的现象,其农业政策也缺乏科学性、连贯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然而,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到了60年代初,农业改革已呈全面失败之势。 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精简管理机构,裁减冗员的措施,增加各地管理经济的自主权与灵活性。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并不成功,只是以一种行政管理取代另一种行政管理,并未触及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本身。但是由于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增加了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工业有一定的增长。 在政治改革方面的措施包括,缩小内务部的权力,加强监督机关的职能;实行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按时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政领导职务分开,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通过大规模的平反,健全法制等。始于苏共二十大的政治改革打破了个人崇拜,解放了思想,使党和国家的生活恢复正常,干部任期制取代终身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部特权,这些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受时代与思想水平的限制,对个人崇拜与个人专权的批判并不彻底,长期形成的高度集中也很难得到改善。 在外交政策方面,赫鲁晓夫当政后,仍然执行以国家利益为主轴的对外政策,但在策略上有所调整,主张“缓和”与西方的关系。赫鲁晓夫调整了斯大林时期与美国的全面对抗战略,主张以对话取代对抗,使紧张对峙的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美,美苏首脑举行了戴维营会谈,会谈虽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两国最高领导人战后的首次会晤成为缓和的一个象征,由此产生的“戴维营精神”将东西方缓和推向了一个高潮。与斯大林时期相比,苏联的大国主义在赫鲁晓夫时期有所收敛。但从根本上说,赫鲁晓夫并未改变斯大林的对抗战略,缓和只是国际斗争的策略与延伸而已。1958-1961年柏林危机、1960年美国U2飞机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等都是冷战仍在继续的突出表现。在强调“社会主义大家庭”、内部团结一致的前提下,赫鲁晓夫还着手调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 赫鲁晓夫在执政的10年间对苏联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各个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其执政时间,社会进步、国际环境相对和平。改革是苏联高度集权体制下社会基本矛盾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受时代和个人因素的制约,赫鲁晓夫改革最终没有成功,但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 2、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苏联与南斯拉夫之间长期存在着各种矛盾,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了维护与英美的联盟,在南斯拉夫问题上采取承认流亡政府、抑制南斯拉夫共产党游击队并促使两者达成协议的政策,引起南斯拉夫共产党的不满。战后初期两国摩擦日益加深,苏共以领导党自居,干涉南斯拉夫内政,要求南斯拉夫照搬苏联模式,而南共对此有所抵制,造成冲突的加剧。1948年3月,苏联突然撤走在南斯拉夫的全部军事顾问和文职专家,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苏共指责南共反苏,背离马列主义,放弃党的领导作用,低估苏联经验,奉行机会主义理论,声称间谍内奸充斥于南党政机构内。南共对此进行反驳,表示该党遵循马列主义,学习苏联的榜样,坚持独立自主,以略有不同的方式发展本国社会主义的立场。6月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于布加勒斯特举行会议,在南共拒绝出席的情况下,通过关于南斯拉夫的决议,严厉抨击南内外政策,宣布将其开除出情报局。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断绝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对南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同年11月,情报局再次做出决议,攻击南共是帝国主义的奴仆,号召南人民推翻南共领导人的领导。苏联及东欧国家完全断绝与南的关系。这就是苏南冲突。苏南冲突给南斯拉夫造成极大困难,也造成了战后国际共运的第一次分裂,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1955年,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对苏、南关系遭到破坏表示遗憾。双方签署《贝尔格莱德宣言》,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由于与苏联的矛盾,南斯拉夫是东欧最早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从50年代起就在铁托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实践,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民主。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采取社会所有制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彻底实行非国家集权化,把社会计划建立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使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密切结合起来, 1952年,南斯拉夫开始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大规模改组和精简国家管理机关,明确党政分开。 在对外关系方面,1950年开始同西方国家发展合作。 1955年5月赫鲁晓夫访南和1956年6月铁托访苏后,与苏联恢复了关系。1961年,在铁托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南斯拉夫的国际影响与地位大大提高 。1963年起,南斯拉夫的改革进入“社会自治”阶段。并规定除党和军队外,所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自治,将工人自治扩展为社会自治。南斯拉夫的改革拉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序幕,影响深远。但改革也带来一些问题,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通货膨胀加剧, 60年代中期起,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地方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趁机抬头,各共和国及自治省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加深。虽然如此,南斯拉夫的探索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 到50年代中期,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各国教条式照搬苏联经验,片面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力承受十分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欧国家进行了内部的调整与改革。 匈牙利“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 50年代初,匈牙利经济学家们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官僚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以纳吉为代表的改革派进行了局部的经济政策调整。政治上从稳定局势着手,加强法制建设,党中央对干部制度进行革新。党政机关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树立求实、谨慎、廉洁的工作作风,以重视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自身的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在匈牙利形成了政治团结、社会安定的新局面。 在社会渐趋稳定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提上日程。1957年匈牙利就开始农工业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从1968年起,新经济体制开始正式在全国推行。新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1)扩大企业自主权(2)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决策(3)改革价格体制(4)承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地位等。 1968-1973年是匈牙利改革进展顺利、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到了1973年,改革受阻,经济生活中又出现了外贸逆差、外债激增,通货膨胀等严重问题。 波兰的改革 1956年,在哥穆尔卡为首的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下,波兰开始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政治民主化的改革进程。在政治领域,哥穆尔卡开始把权力重心向议会转移,改善了国内的政治氛围,促成了社会的稳定。在经济领域,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各国可以有自己的经济模式,走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为波兰、也为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国际共运中开展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批判,哥穆尔卡逐渐停止改革。 1970年盖莱克上台后,提出了高速发展战略,提出借助外资和西方技术,实行高速度、高积累、高福利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75年波兰国民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75年后由于国际市场的动荡,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实行高速发展战略的条件急剧恶化,爆发了战后波兰规模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浪潮。 捷克“布拉格之春” 在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也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1968年4月捷共中央公布《行动纲领》,首次明确要求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捷克各地群众纷纷集会,支持捷共中央的创举,并提出许多新的改革的建议,全国政治生活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这一局面被誉之为“布拉格之春”。 《纲领》提出“必须改造整个政治制度”,具体包括:改革党的领导体系,实行党政分离;在民族阵线范围之内各政党和团体实行政治协商和联合执政;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必须保证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迁徙和出国的自由。主张工会独立于国家政权,捍卫工人就业和劳动利益。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发展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和合作的同时,发展同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 在经济方面,纲领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改革计划体制,国家计划主要制订长远发展战略,一般的经济活动应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赋予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独立自主权。成立工厂委员会,由其决定厂长的任免,利润的分配和职工的福利待遇等。取消外贸垄断,企业有权独立进行外贸活动。 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在国内外引起不同反响,尤其是苏联给与特别关注。由于苏联不断对捷克改革派施加政治、军事压力,面对巨大的压力,捷克试图争取西方的支持。在苏联的粗暴干涉下,捷共领导最终做出让步。 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东欧其它国家也都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程度不等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1968年苏联对捷克的武装干涉以及随后展开的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使东欧各国改革进程陷于停滞。 4、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改变了赫鲁晓夫所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目标,逐渐形成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积极进攻战略有两根支柱,一是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二是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在军事战略方面,指导思想是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局部常规战争。强调进攻性、先发制人和突然打击。在缓和战略方面,勃列日涅夫提出和平纲领。宣称要把缓和放在7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在70年代,苏联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以中东和非洲地区作为主要扩张方向,进一步向南亚次大陆扩张,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70年代末,以苏联出兵阿富汗以及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为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峰。 5、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使多年来颇为沉闷的苏联政坛出现了活跃的局面。针对苏联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戈尔巴乔夫提出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包括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生产集约化,完善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除了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揭开了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中心从苏共中央政治局转移到总统手中。从19次代表会议到苏共28大的两年间,伴随政治体制“根本改革”的进行,经济改革实际已陷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国家出现混乱的同时,激烈的党争也远未平息。1990年7月,苏共实际已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面对联盟濒临解体的危机,为了遏制民族分裂势头,戈尔巴乔夫和中央政府对之软硬兼施。如1990年4月制定《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程序法》和《紧急状态法》,对率先宣布独立的立陶宛实行经济制裁,甚至动用军队等,但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力下,都以妥协退让而告终。 在苏联加速演变和新联盟建立的形势下,8月19-21日,发生了戈尔巴乔夫被停止履行总统职责而又复出的重大事件。即“8.19”事件。“8.19”事件改变了苏联政治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标志着传统派与主流派的失败,民主派的胜利。其悲剧性在于,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但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新联盟条约就此搁浅,苏联解体速度骤然加快。8月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宣告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彻底失败。 6、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东欧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力图通过政治多元化、多党制、议会民主、民主社会主义和私有制来摆脱困境,导致了1989年东欧形势的急剧变化。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民主德国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 1991年12月,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秘密会晤,并签署了《明斯克协定》。协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12月21日,除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又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言再次宣布,“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制度性因素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以斯大林体制或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其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到80年代初,它已陷入全面危机,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苏联民族政策失误,使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诱发了政治、经济、社会和联盟的全面危机,直接促成了苏共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极大地震撼了世界,完全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苏联解体使战后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彻底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苏联解体及冷战的结束重新淡化了意识形态的色彩,民族因素的作用急剧上升。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又进一步加剧了诸如恐怖主义、难民等全球性问题解决的难度。与民族分裂主义相伴的种族冲突及仇杀、外部势力的插手等使传统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准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社会主义大国苏联的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因此而处于低潮期,国际政治力量明显向西方倾斜,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当然,苏联的解体也促使人们从苏联的兴亡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的健康发展寻找更为正确的道路。
/
本文档为【历史专业基础历史大纲讲义世界近现代史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