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报告

2019-11-04 16页 pdf 12MB 1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T人

暂无简介

举报
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报告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03背景04数字化时代新IT架构需求04创新驱动发展,加速IT转型04云计算成新常态05IT开启复合多应用模式05以整合为核心的存储新架构06云时代存储面临的挑战07云计算重新定义存储08宏杉科技CloudSAN架构与特性08宏杉科技CloudSAN架构08宏杉科技CloudSAN关键特性09宏杉科技CloudSAN实际评测10CloudSAN–快速应用开发部署,灵活协议选择11CloudSAN–新一代融合存储实现异构整合11CloudSAN&...
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报告
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03背景04数字化时代新IT架构需求04创新驱动发展,加速IT转型04云计算成新常态05IT开启复合多应用模式05以整合为核心的存储新架构06云时代存储面临的挑战07云计算重新定义存储08宏杉科技CloudSAN架构与特性08宏杉科技CloudSAN架构08宏杉科技CloudSAN关键特性09宏杉科技CloudSAN实际评测10CloudSAN–快速应用开发部署,灵活协议选择11CloudSAN–新一代融合存储实现异构整合11CloudSAN–实现统一、透明管理13CloudSAN–负载均衡15CloudSAN–提供灵活选择15中桥评测重点16评测总结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目录全球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颠覆了传统行业格局和业务模式,成为业务发展引擎。与此同时,数字化加速了市场全球化的进程,决定着各国在全球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力。相对全球市场,中国数字化转型在“十三五”驱动下,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空间。向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优化用户价值体验,加速产品服务的创新,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从而改变行业格局,实现跨界发展,加速全球市场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十三五”发展纲要中以创新为核心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增长,并将实施“互联网+”行动作为国策,从政策上辅助创新,从而推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这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目标。只有真正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的广泛应用,才能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优化。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数字化之上,只有向数字化转型才能使之成为可能。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演进过程。数字化加速了全球市场对产业格局和业务模式的大变革,并提高新应用开发部署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IT进入复合多应用模式状态,既要保证传统应用的稳定安全运行,又要使新应用快捷部署、经济高效,复合多应用模式成为新经济环境下IT的新形态。伴随着向数字化的转型,应用形态、交互终端数量和并发查询处理能力快速增加;业务数据、用户数据、第三方数据、人机互动和物联网的机-机互动,加速了架构从传统以应用为核心向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转型。应用的多元化、应用数量的骤增、应用开发部署的高效和应用快速背景交付的需求,这些都使IT架构,尤其是存储架构难以应对。无论是传统的SAN存储,还是以分布式存储为典型特征的超融合、ServerSAN等存储架构,都成为限制应用发展的瓶颈。创新驱动发展、应用多元化、数字化经济业务模式的快速改变,需要新一代存储,能更为快捷、经济、灵活、可靠地保证各种应用和负载对存储资源和管理的需求。满足不同应用的存储需求,能以工作负载为核心配置和运维的存储系统,才是用户所需要的。尤其当服务器和网络实现了互联和池化的今天,作为IT基础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存储具有以数据为核心的架构和管理职能,实现系统的互联共融,动态满足复合多应用模式IT对存储资源的需求,实现基于应用和负载的透明智能管理,通过大统一(SAN、NAS、FC、iSCSI、虚拟化、集群、分布、云计算、异构整合)、大融合(各种存储协议、各种应用协议、支撑开源应用、API灵活统一管理)、大跨度(跨异构、跨低中高产品、跨不同介质、跨设备、跨站点、跨数据中心、跨私有云和公有云及混合云),确保业务发展各阶段QoS需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杉科技”)应对用户在传统架构、传统应用和实现云计算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普遍遇到的挑战,综合市场调查数据和用户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对存储的新需求,自主研发出了全新架构的CloudSAN存储系统,让用户能更为高效、智能地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存储挑战,使用户在新的存储架构基础上,既能满足核心应用所需要的性能、低延迟,也能提高原有的存储使用效率,降低TCO,加速业务创新效率。在本中,中桥国际调研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桥调研咨询”)通过对宏杉科技CloudSAN的现场评测,结合中桥调研咨询对中国IT市场的调研数据,深入解读在新经济环境下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企业所面对的存储挑战,以及新经济/新业态如何重新定义存储,新一代的存储架构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特性,才能同时满足传统应用和企业级云计算新应用的需求,同时实现存储数据层、应用层和管理控制层(图1)的集中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IT投资回报率、降低成本,从而加速企业创新应用。存储互联实现数据管理的统一化、平台化、透明化、应用驱动全局化、高性能、高可靠、低延迟,建立统一存储资源池跨介质、跨应用、跨设备、跨站点,建立存储互联架构互联架构统一数据管理统一资源池图1.宏杉科技的“存储互联”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数字化时代新IT架构需求创新驱动发展,加速IT转型麦肯锡2015年发布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其中就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价值进行了分析。麦肯锡预测,在2015~2025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将保持5.5%~6.5%的增速范围。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新在其中的作用将占50%。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都已经不能再成为持续发展的主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整体竞争力。创新在中国势在必行。同时,麦肯锡认为,创新对于中国来说有四大机会:提高效率、消费驱动、基于工程、基于科学。从这四个维度看对IT的需求基本可以归结为快速高效、融合开放、高性能、智能化、低成本。“十三五”将创新作为经济结构改革的主旋律,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倒逼”机制,鼓励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加速传统行业与新技术的融合,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的广泛应用,推动整个社会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新经济对IT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成为数字化经济的业务血脉,如何安全、可靠、高效、智能地保证各种应用资源,对传统的IT架构和解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桥调研咨询的数据显示,就企业而言,“互联网+”不仅推动了企业现有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方向的转型,同时也加快了企业对云计算和新应用(移动应用、社群应用、Web-Scale应用)的投入(图2)。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应用正快速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和行业格局。传统业务互联网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高负载、多并发、快速部署给传统企业IT架构带来了巨大冲击,促使企业应用向云迁移。另外,相对传统应用,新数字时代,数字化在快速改变行业格局、业务模式、用户采购和服务流程,同时,数字化转型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政府、各行各业已逐步认识到,数字化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相对于传统IT架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和应用正在驱动着新经济的发展,并推动着IT技术的进步。在新经济环境下,传统的IT架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满足业务创新需求的新IT架构正在出现。图2.“互联网+”对企业IT的影响“互联网+”会对贵公司IT产生哪些影响?(选三项,所有受访者,N=434)加速现有数据中心向虚拟化和云计算转型加快在新应用(移动应用、社群应用、Web-Scale应用等)投入加快在云计算投入加大大数据和商业智能分析投入加大考虑使用公有云加大在应用加速投入加大对开源技术使用加大Unix向Linux迁移速度和投资其他数据来源:中桥关于“互联网+”如何影响IT技术趋势的调查,2015年6月24.7%10.1%5.3%64.7%59.4%40.3%31.6%25.1%38.7%云计算成新常态根据IDC数据,2015年,全球云架构部署占IT开支的1/3。IDC预测,到2019年,用于云架构的开支将占IT总开支的一半以上。IDC认为,云已快速成为IT开支重点,而云服务也将逐步取代传统IT架构。在中国市场,由于“十三五”和“互联网+”的推动,作为“互联网+”最重要的技术组元之一的云计算快速走向应用普及阶段,IT“云化”已经成为企业IT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多数用户根据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云资源和服务。云计算不仅带动了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实现多业态融合,还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产业升级和服务创新。目前,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托管云等市场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云计算成为IT新常态。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工作负载向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和任意形式的云进行迁移,加速从IT架构部署管理向IT服务交付的演进。中桥调研咨询在去年年底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未来24个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企业IT形态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快速向云迁移(图3),尤其以“数据中心+任意云”和“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云为主要形态。值得关注的是“传统数据中心”所占的比例图3.企业IT形态未来发展趋势未来24个月,贵公司的IT形态以下面哪种为主?(所有受访者,N=471)数据来源:中桥关于2016年IT技术和市场趋势的调查,2015年12月10.8%8.4%17.9%未来12-24个月21.7%未来12个月27.4%15.8%9.9%28.7%15.8%12.7%10.5%7.0%7.6%5.7%数据中心和任意形式的云公有云和私有云传统数据中心公有云私有云其他不知道应用边缘层工作负载需求独特,对于高并发查询处理的性能要求高,且数据量增长快。为了不影响传统应用性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新应用边缘端往往部署在云端(私有云或公有云),也由此促进了云计算的发展。IT开启复合多应用模式在24个月内将从28.7%迅速下降为9.9%,显然,这些用户必将成为了云计算的践行者,将IT架构“云化”了。中桥调研咨询在与用户的深度调研中发现,一般企业往往首先将业务核心应用部署在传统资源或私有云环境,而将非关键应用部署在公有云环境。对于那些没有私有云建设能力的企业,则常常会选择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进行私有云托管来实现。这种选择方式驱动着企业IT环境首先从传统数据中心向跨数据中心和任意云迁移,然后再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安全要求来考虑IT“云化”的形态。在传统经济下,IT应用主要以Oracle、SQL、ERP、CRM、Exchange等为主,这些传统的应用对IT的性能追求集中在高可靠、高可用、高性能、低延迟等方面,其应用的开发、部署和运维周期通常按月计算。随着新经济的到来,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商业智能、物联网、云服务等迅速普及,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不断开发和部署新的应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中桥调研咨询的数据显示,移动应用和社群应用已快速成为中国企业IT战略的重点。在中国市场,48%的企业级用户将新应用的开发作为未来两年IT投入的三大重点之一,其原因就在于,移动应用和社群应用正在快速改变用户的业务模式。因此,大量的IT新应用不断产生,并且新应用的数量、种类和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新应用对IT的需求则更多地表现在高并发、高IOPS、OLTP和OLAP,以及低延迟、灵活性、可扩展、低成本等,其开发部署的周期往往是以周、天甚至小时计算。这些需求给传统的IT架构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亟需改变。在一个企业的IT环境中,可能既有基于数据库等交易型的传统应用,也有基于Web、移动端的新应用,并且像ERP这样的传统核心应用为适应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化的需求,也会逐渐开发新的应用模块。IT由此开启了“复合多应用模式”。那么,IT架构如何同时应对传统应用和新应用的共性需求,又能满足不同应用的个性化需求,这成为当前IT尤其是存储系统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存储方面,传统架构中应用往往以硬件为核心进行选型、配置和运维,难以满足应用的动态资源需求,还会发生资源争用,不仅资源利用率低,同时管理也非常复杂。而在新经济环境下,用户更看重的是如何实现工作负载为核心的资源优化及动态QoS配置和自动化统一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经济重新定义了存储技术和应用。以整合为核心的存储新架构•负载优化在企业的IT系统中,往往面对着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需求,不同应用对性能及容量的需求不同,甚至同一应用在不同时段的需求也不同。IT系统如何既能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处理各种工作负载,又能充分利用资源,根据服务水平的要求,动态配置资源,透明监控资源。这就需要系统具有工作负载优化能力,包括可以根据业务在不同时段的需求,自动、合理调整资源的分配,以及回收空闲资源进行再分配,从而高效地利用资源、处理数据和信息,实现更高的性能、扩展性和效率,从而满足QoS的要求。•自动智能管理在新经济环境下,IT系统中传统应用和新应用并存。开源技术广泛用于新应用开发。架构对应用的支撑能力,决定着创新效率。同时,在同一个数据中心里,常常存在来自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异构设备,以及运行在不同设备上的各种协议。如何实现不同架构层、不同设备间、不同协议间的统一管理,自动监控应用的运行状态,根据应用的不同特点,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管理的统一化、平台化、透明化和应用驱动,通过智能管理与控制机制,实现透明的数据迁移,支持QoS及负载均衡,成为企业评估新存储的重要考虑因素。•经济与弹性新经济环境对IT系统的弹性或可扩展性提出了新的需求。由于新应用的资源需求高度动态变化,而传统的存储架构如果满足其弹性需求,则无法保证系统的经济性。在新经济环境下,传统的IT架构和应用的属性在快速发生变化,从存储角度来看,存储不仅需要具备经济、高性能、高冗余、高可靠性、可用性等特性,同时还要有虚拟化、弹性扩展、异构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特点,能够实现跨不同的介质、设备和应用进行管理,在经济性和弹性之间实现并举。越来越多的新应用快速成为业务核心应用,这就要求新架构要确保新应用持续的稳定、安全、高性能和低延迟。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IT基础架构和运维管理模式难以招架,无法满足新应用对于IT响应速度、可扩展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如何在保证传统业务核心应用性能的前提下,满足新应用的动态需求,实现工作负载优化和存储的统一管理,以及传统架构和云架构的融合,这是中国用户在“互联网+”战略下实现业务转型中的重要课题。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目前,服务器和网络资源通过池化,已经实现了统一管理、应用按需获取、资源自由组合和信息自由流通。相对而言,存储的发展则远远落后。无论是传统的SAN存储,还是以分布式存储为典型特征的超融合、ServerSAN等存储架构,都存在巨大的挑战。传统SAN和分布式存储的优劣势对比如下:传统SAN分布式存储优点•高可靠•高性能•低延迟•数据强一致性•接口统一•支持所有应用•高可扩展性•硬件较廉价•天然支持文件/对象接口•管理一致性好缺点•扩展性弱•硬件价格较高•互兼容性差•管理一致性较差•单节点性能低•节点可靠性低•高延迟•数据弱一致性•标准不统一,造成数据绑架从上述分析列表可知:传统SAN性能高、可靠性强,适用于多应用环境,但扩展性差、弹性部署能力弱、管理成本高,难以适应大规模云计算部署要求。分布式存储虽然解决了扩展性和弹性部署问题,特别适合单一大规模应用,却带来节点可靠性低、数据一致性差、IO延迟大、空间浪费和能耗高等新问题,对于多应用环境适应性较差,停滞在文件型边缘业务应用,无法支撑企业级的高质量业务需求。因此,如何兼容传统SAN和分布式存储的优点,同时摒弃它们的劣势,从而突破目前存储遇到的发展瓶颈,这是存储遇到的最大挑战。云时代存储面临的挑战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在新IT环境下,IT资源安全稳定和动态配置是实现IT服务交付的关键。云计算要求实现以工作负载为核心的动态资源配置,以满足SLA服务交付,并提供高并发处理能力和动态应用加速能力。在新经济环境下,必须经济、高效、灵活地满足各种工作负载在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性能的需求,以实现存储架构的转变。同时,由于企业应用部署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企业的核心应用或运行在私有云上,或运行在物理环境下,而一些新应用则采用公有云服务,那么如何实现公有云到私有云之间的联通性,保障数据在不同资源之间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也将促进存储架构的转变。云计算重新定义存储在新经济环境下,IT新应用快速增加,复合多应用模式将成为新常态。IT转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转型过程中,用户要同时满足传统核心应用和新应用的需求。传统企业IT环境中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IT架构,例如SAN或NAS,集群或分布式,以及异构、虚拟甚至云,不仅加大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储管理的复杂度,同时,也限制了应用开发部署的效率,导致存储开支快速攀升。因此,实现不同存储架构的统一管理,保证复合多应用存储需求势在必行。在同一个IT环境中,无论是采用传统SAN存储架构还是分布式存储架构,无论是使用物理存储还是虚拟存储,无论是采用哪种品牌和型号的存储设备,都可以通过一个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不仅提高了存储资源的使用率,实现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负载均衡,还简化了管理,节省了存储管理运维开支。在一个IT系统中通常存在多种协议,包括存储协议、应用协议,同时一些新应用还会采用开源软件。多协议存储系统或阵列通过集成多种协议,不仅可以减少对额外管理设备的需求,减少IT整体架构的复杂性,而且多协议存储系统或阵列还可以和多种存储形式一起配置,根据不同业务的特性为用户提供灵活的技术选择。不仅如此,多种协议可以在一个管理界面下进行管理,方便IT人员进行管理运维。传统的存储配置方式很难细粒度化根据负载需求动态配置、透明管理。这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又使一些应用对资源的需求无法满足。在新经济环境下,应用的开发部署效率和生命周期管理效率,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数字化经济演进过程中,随着新应用的大量增加,用户既要保证新应用开发部署效率,同时也要保证传统核心应用对OLTP、响应速度和低延迟等提出的更高需求。新存储平台要能够通过负载优化和负载均衡,以工作负载为核心进行资源的动态分配,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负载的需求,且不会出现资源争用。同时,集中统一的管理不仅能提高存储的集中管理部署效率,还能够实现QoS,并降低存储的TCO。通过在架构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实现集中透明的管理,简化以工作负载为核心的存储资源部署管理;通过优先级设定、自动化管理、智能监控,保证各种应用的正常运行。创新驱动发展使数据成为业务发展的引擎。这就要求IT资源能在业务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灵活选择,以负载为核心动态配置,满足应用对资源的不同需求。在选择新存储技术的过程中,对已有异构存储设备的整合再利用很重要,融合是大势所趋。跨异构存储资源实现融合池化,不仅能提高已有存储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动态实现负载均衡;同时能满足存储在云计算时代“多(种应用)、快(速部署)、好(高使用率)、省(经济)”的需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根据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灵活选择存储,在数据掘金阶段,保证数据的高效智能管理使用,用户往往需要大融合存储平台,以应对传统应用、传统架构与新应用、新架构的个性化需求。新经济环境下,传统存储在技术(SAN、NAS、集群等)和产品定位(企业级/中低端)的界定,限制了存储对业务的持续支撑能力。技术灵活选择和集中统一管理,决定着新经济环境下存储的长期高性价比。无论是异构存储、虚拟化存储、集群存储、高性能存储或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应用和用户都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同时,新经济要求存储具有更强的负载均衡能力,保证业务性能稳定性。这就要求存储能够相应地做出快速反应,在一个统一平台上,能灵活地选择存储协议、存储介质、存储设备种类和型号以及品牌,真正跨厂商、跨设备、跨站点、跨不同存储架构,实现存储QoS高效交付和集中管理。多种架构互联相融的新架构多协议与互操作支持透明管理大融合存储优化投资回报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宏杉科技CloudSAN架构与特性宏杉科技作为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最早的中国会员,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安全存储等领域具备领先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并且其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政府各大部委、金融、教育、医疗、科研院所、电力、能源、交通、大企业等各行各业。在数字化时代,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革新,以及网络技术、闪存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存储架构已经难以应对企业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宏杉科技在2015年提出了"存储互联"的概念,并在2016年发布了CloudSAN产品,将云计算的多节点集群、分布式扩展的优势与传统存储的高性能、高可靠等特性相结合,将存储资源进行池化,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普适的、统一管理的资源池,能够根据业务需求,透明地给应用动态分配不同性能、不同可靠性、不同成本的资源,从而在性能、可靠性、弹性、经济性上实现统一,构建面向公有云、私有云应用的新一代存储架构。CloudSAN核心架构包括三个关键点:(1)在SAN存储节点后端,使用高性能低延迟40G/100GRDMA网络技术,构建存储第二网,称之为存储交换域网XAN;(2)建立SAN全局资源表,同步到每个存储节点。采用全局地址共享、全局资源访问机制,任何服务器通过任何存储节点和XAN,均能够访问到任意节点上的存储资源。(3)根据每个节点的容量、性能、可靠性服务级别,CloudSAN实时监控应用需求变化,通过多副本、节点数据分层技术,为不同应用提供不同级别的数据访问服务,称之为存储QoS。宏杉科技CloudSAN架构图4.宏杉科技CloudSAN架构宏杉科技CloudSAN关键特性高速存储互联通道基于低延迟的10/40/100GE,配合RDMA、ISER技术,在各存储节点间构建高速内部数据传输与通信网络,实现内部数据的高效传输;低延迟100GE技术将提供比肩PCIe3.0、Infiniband的传输速度;高速以太网使存储设备间的传输通道不再是瓶颈,在此基础上构建存储互联架构。多维扩展能力存储节点可同时支持闪存、高速SAS、低速SAS、SATA,可支持全闪存阵列、高、中、低端各种存储;节点间可支持Scale-Out横向扩展,最大支持512节点;单节点内可支持Scale-UP纵向扩展,可支持上千块硬盘。智能QoS根据业务的不同要求,对数据位置和访问路径进行动态调整,实现透明数据迁移;对访问频繁的存储节点,智能进行数据迁移,实现全局负载均衡;对读访问频繁数据,智能增加多副本,大幅提升并发读性能。兼容异构存储存储节点自带存储虚拟化特性,可将主流厂家、主流品牌的存储阵列虚拟化,纳入CloudSAN统一体系;形成开放式架构,保护用户已有的存储投资,未来的扩展也不受单一厂家品牌的限制。全局资源访问基于全局地址表,所有应用可以同时“看到”CloudSAN所有存储节点上的LUN;任意服务器可以通过任一存储控制器访问任一存储LUN;多条路径之间可实现负载均衡访问。SAN网络FC8Gb/16Gb、iSCSIGE/10GE/25GE/40GE/100GEXAN网络(10/40/100Gb低延迟以太网)·统一管理·性能QoS·可靠性QoS全局地址共享、全局资源访问全闪存多控存储双控存储存储服务器异构存储阵列存储虚拟化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宏杉科技CloudSAN实际评测中桥调研咨询近日针对宏杉科技CloudSAN进行了实际评测,评测的目的是验证CloudSAN新一代存储架构如何通过存储互联,跨介质、跨应用、跨设备和跨站点实现异构整合,通过存储资源的池化,实现数据管理的统一化、透明化和平台化。下图5展示的是CloudSAN功能性测试平台。测试的硬件环境如下:FC链路40GE链路MS7010MS7010MS701040GE低延迟交换机3台DellR720服务器5台DellR730服务器测试环境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存储配置•5台DellPowerEdgeR730•3台DellPowerEdgeR720•MS7010(V1.2.14,内存:128GB/SP,3块4×8GbFCIO模块,8台DSU1616,4×600GB10000RPMSAS盘,48×400GBSSD盘)•MS7010(V1.2.14,内存:128GB/SP,3块4×8GbFCIO模块,8台DSU1616,4×600GB10000RPMSAS盘,48×400GBSSD盘)•MS7010(V1.2.14,内存:128GB/SP,3块4×8GbFCIO模块,8台DSU1616,4×600GB10000RPMSAS盘,48×400GBSSD盘)•RedHatEnterpriseLinux6.5从资源划分来看,每台存储使用48块SSD盘、8台扩展柜。每个扩展柜有6块盘,每6块盘创建一个RAID10,共8个RAID10(每台存储),每个RAID上创建2个LUN,分别属于两个控制器,总共16个LUN(每台存储)。每台存储上创建8个客户端,每个客户端对应一台服务器,每个客户端下创建2个Target,每个Target对应一个控制器上的FC,并关联对应控制器上的LUN。总共3台存储、24个扩展柜、144个SSD盘。8台服务器与存储通过8GbFC直连,每台服务器上48个LUN,创建一个PV、一个VG、3个LV。图5.测试平台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在新经济、新业态下,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确保各种负载业务周期稳定安全、经济高效,满足各种应用OLTP、OLAP、低延迟和高可扩展需求,是助力IT新产业快速创造价值的关键。然而,企业在部署应用时,通常需要在不同的存储协议之间进行选择。如传统的交易型应用通常采用光纤通道,而新应用采用以太网传输。另外,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存储协议上也有不同,如中小企业通常选用iSCSI,以前他们都采用直连式存储,而大企业则采用FCSAN。伴随企业发展壮大,不同存储协议管理不一样,容易形成存储断代,造成存储的重复投资,以及管理效率低下。宏杉科技CloudSAN在这方面给予用户相当大的选择空间。在操作系统与应用上,CloudSAN支持虚拟化、Hypervisor、Docker、数据库、OpenStack、Hadoop和文件系统;在数据应用层,CloudSAN支持NFS/CIFS、Swift、Cinder、S3、POSIX等多种应用。CloudSAN可以通过各存储节点提供丰富的、完善的存储访问与控制接口(WebService、SMI-S、Cinder、VASA等),用灵活的存储技术满足不同用户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用户的需求,是一个可成长型的存储资源,将选择的权利留给用户。从图6可以看到,宏杉科技CloudSAN能够同时支持FC和iSCSI。且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管理界面,即可对这两种协议进行管理,显著降低了管理负担。中桥观点创新驱动发展加速中国IT转型。在复合多应用模式下,传统应用的性能和安全、新应用的快捷经济,以及应用形态的快速变化,加速对存储新架构的需求。在IT转型过程中,必须经济高效满足从传统IT向虚拟化,以及云计算的转型。对于不同虚拟化、开源技术和云计算的支撑能力,决定着IT投资回报。在这种新经济环境下,如何综合传统应用和新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给传统存储提出巨大挑战。宏杉科技CloudSAN存储架构,综合互联互通、存储交换域网,确保低延迟、高性能。通过全局资源管理,让用户能实现存储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宏杉科技CloudSAN提供了灵活的存储技术选择。用户能够根据不同业务的特性灵活选择FC、iSCSI包括FCoE等接口卡,轻松搭建IPSAN、FCSAN、混合SAN等存储环境,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从操作系统和应用层面来看,宏杉科技CloudSAN也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满足不同用户及同一用户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宏杉科技CloudSAN支持多种开源技术(Docker、Hadoop、OpenStack、数据库),加速存储对新应用开发部署效率。通过提供各种应用接口,提高应用整合管理效率。CloudSAN–快速应用开发部署,灵活协议选择图6.CloudSAN同时支持FC和iSCSI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在新经济环境下,存储遇到的挑战之一是传统集中存储、集群和分布式存储与各种异构存储的相对独立。在应用多元化过程中,用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必须在不同的存储架构之间去做取舍。随着云计算成为IT架构新常态,应用跨传统架构、虚拟化、开源、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迁移整合成为业务发展的障碍。与此同时,带来了存储容量、开支、管理复杂性的不断上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IT架构持续演进,大量应用跨物理、虚拟、云计算资源迁移。以工作负载为核心决定着IT对业务支撑能力、响应速度和业务创新的拓展能力。CloudSAN通过数据和管理的分层实现软件定义存储,跨异构存储整合,提高存储整体使用管理效率。CloudSAN互联互通架构支持开源、不同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通过高度融合,优化存储资源配置管理和使用效率。CloudSAN的存储节点虚拟化与主流厂家、主流品牌的存储阵列虚拟化兼容,并纳入CloudSAN的统一体系,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异构存储投资保护的同时,为用户提供灵活技术选择。从图7可以看到,宏杉科技CloudSAN支持异构存储,图中的存储设备分属于华为和EMC。在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对异构存储进行了LUN划分。CloudSAN–新一代融合存储实现异构整合图7.对异构存储的管理中桥观点在复合多应用模式下保证业务安全、稳定、创新发展,对存储整合能力、负载为核心配置管理效率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从传统IT向云计算演进过程中,异构存储的使用管理效率是企业级用户普遍遇到的难题。如何能跨异构存储,保证传统应用性能和新应用经济快捷,以及实现存储资源池的QoS管理,决定着存储服务交付的效率。宏杉科技CloudSAN提高了以负载为核心的存储配置管理效率,能够跨设备、跨站点进行存储资源的全局池化,并提供集中统一的资源管理、基于Cell架构和逻辑资源管理,以快速响应需求对存储QoS需求,为用户带来高效、透明的业务体验。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应用日益复杂,数据类型更加多样化,同时新应用的快速部署导致对存储资源的需求猛增。如何在应用之间实现资源的灵活调配,资源配置随应用需求而变,成为存储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宏杉科技CloudSAN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了一个MacroSANODSPScope的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简洁、直观和统一的管理操作界面,便于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中桥测试的第一步是创建LUN(图8)。中桥通过向导配置进行了LUN的创建。整个配置向导说明通俗易懂,只需要按照提示输入一些简单的信息即可完成配置。在存储池Pool-1内开始创建LUN,首先选择LUN的类型(普通LUN、精简配置LUN、RDVLUN),然后设置LUN(对LUN命名、分配容量、设置RAID类型),创建完成可看到LUN的摘要。我们创建了名称为SDAS-LUN的LUN,容量100GB,属于Pool-1存储池,自动选择控制器,且读、写缓存处于启用状态,能够进行同步校验,未启用精简配置。CloudSAN–实现统一、透明管理选择LUN类型设置LUN创建完成,摘要图8.创建LUN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除了向导式的配置流程,IT管理员还能够通过该管理平台进行设备和资源的监控管理。如图10,通过该界面,IT管理员能够了解整个存储平台所使用的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型号、健康状态、设备HA状态、数据冗余状态、容量信息、资源利用率等。同时通过左侧导航栏,可清晰显示详细的存储信息,包括物理资源(SPU、DSU)、磁盘、存储池(RAID、LUN)、客户端、存储服务(镜像)等。从磁盘信息管理界面上(图11),管理员能够轻松了解磁盘的详细信息,包括磁盘的使用情况统计、健康状态统计、类型统计、容量统计。此外,图12还显示了跨设备、跨站点的统一存储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基于宏杉科技以cell为数据单元的智能资源管理和控制机制,用户才能将所有设备、站点的存储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数据池,实现存储资源的全局化配置。通过存储容量的动态、弹性配置来满足不同应用的性能需求。通过点击启动镜像、启动快照、启动复制(图9)可分别完成创建镜像、快照和复制工作。图9.可创建镜像、快照和复制图10.设备和资源的监控管理图11.磁盘信息管理界面图12.跨设备、跨站点的统一存储管理跨节点管理可跨数据中心管理中桥观点数字化经济中,存储可以被比喻为业务供血机制。新经济环境下,存储的安全性、效率、智能决定着数字化平台业务稳定和安全。在传统IT架构中,存储整合和管理成为存储利用率低的重要难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无论IT架构、应用、数据交换处理模式都在快速改变。如何实现跨各种存储资源的集中统一监控管理、动态配置,满足传统应用和新应用需求,实现存储资源QoS自动化管理,尤为重要。宏杉科技基于CloudSAN架构和全局资源管理架构提供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不仅能对宏杉科技存储,也能对异构存储资源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在测评中,可以监控到华为和EMC的存储资源配置和使用状况。宏杉科技能对大量异构存储实现存储资源配置、性能监控、集中透明管理。其简洁、直观的向导式部署界面,简化了安装和部署,提高了存储的管理效率。提高存储资源使用效率,保证业务持续稳定安全运营,是新一代存储的关键所在。传统存储往往需要在同类(或同存储产品)搭建容灾,导致存储开支高.宏杉科技CloudSAN可以实现异构存储整合管理。同时,通过策略设定,跨异构存储实现复制、快照、分层等功能,提高异构容灾资源使用管理效率。此外,宏杉科技创新的数据单元Cell让用户能细粒度化实现资源配置和管理,不仅能够确保不同应用对性能和容量的不同需求,同时还针对热点核心应用的存储资源提供QoS保证。在存储介质层,宏杉科技突破了传统RAID技术的限制,不是在由十几块硬盘组成的RAID组之上,而是在整个存储的数千块硬盘之上建立统一的数据池实现负载均衡,确保跨设备、跨站点的不同应用的资源需求。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在新经济环境下,IT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和业务创新核心资源,如何经济高效、动态灵活地满足工作负载性能需求,并根据SLA需求自动化配置QoS,不仅是保证IT响应速度的关键,也是确保企业业务扩展过程中业务稳定安全的先决条件之一。如移动终端管理BYOD和VDI在实现提高企业办公效率的同时,由热点数据引发的“启动风暴”将直接影响到移动办公、远程办公的效率和用户体验。CloudSAN通过虚拟LUN和虚拟路径技术,将所有存储节点上的LUN实现互联互通,让任意服务器可以通过任一存储控制器访问任一存储LUN,从而实现透明的负载均衡访问。中桥对CloudSAN在双活状态下进行了负载均衡测试。图13显示在客户端命令行可见服务器通过所有节点的控制器访问LUN,且双活LUN呈正常状态和多路径状态。接下来,输入DD测试命令,可以看到DD运行正常(图14)。CloudSAN–负载均衡图13.CloudSAN负载均衡测试图14.输入DD测试命令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可以看到路径减少,引擎A所有路径丢失,之后引擎A直接掉电,失去连接,然而在DD过程中,看到并无报错显示,工作负载未受影响(图15)。服务器端通过命令行可见路径减少DD过程未报错管理平台提示节点A路径丢失图15.CloudSAN透明负载均衡从LUN的显示界面可以看到,双活LUN由于引擎A掉线,全部处于未同步状态。而引擎A恢复后,所有LUN状态恢复同步,主机多路径状态恢复(图16)。这一简单、高效的对称双活存储的,无需引入任何第三方软硬件,直接通过两台存储阵列即可实现两台存储的双活工作,实现RPO、RTO为0。引擎A掉线,未同步引擎A恢复在线线,同步即时恢复图16.CloudSAN双活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除了负载均衡测试,中桥还对宏杉科技CloudSAN的IOPS性能和吞吐量进行了测试。从性能角度来看,宏杉科技的CloudSAN采用了Intel专用存储处理器、超大缓存扩展、PCIe3.0、SSD等,构建了一个端到端的高性能存储平台。通过低延迟的10/40/100GE以太网,配合RDMA、ISER技术,CloudSAN在各个存储节点之间构建高速的内部数据传输与通信网络,实现内部数据的高效传输。同时宏杉科技采用CRAID技术,以数据块为单元管理数据,数据的IO读写压力在硬盘组中实现了所有硬盘均衡分摊,不存在硬盘热点,从而大幅度提升硬盘的数据读写性能和重建过程。在IOPS测试中,中桥采用3节点完全相同的配置,每个节点配备48块SSD盘,在数据块为8K的情况下,对CloudSAN的混合读写(40%的读,60%的写)、随机读和随机写进行了测试。然后可以通过服务器端显示性能截图,也能通过LUN进行性能监控。测试结果如下:测试模型服务器数量数据块大小IOPSMBPS延时全盘随机读88K1824535.5/0.42全盘随机写88K1286517.5/0.595全盘随机混合读写(读_40%)88K1490006.6/0.514全盘顺序读81M/27802.344.715全盘顺序写81M/16009.453.199全盘顺序混合读写(读_40%)81M/19399.42.593图17.IOPS测试结果混合读写(读_40%)随机读随机写图18.吞吐量测试结果混合读写(读_40%)顺序读顺序写此外,宏杉科技CloudSAN通过基于cell的数据拷贝和迁移,可以基于数据的访问频率,实现数据在不同的硬盘介质上的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自动的分层/分级存储。比如对于热点的数据,将其放置在SSD硬盘上;对于非热点的在线数据,将其放置在高速SAS盘上;对于归档/备份数据,将其放置在低速SAS盘上,并将其休眠。通过HotCache和自动分层存储策略,彻底解决动态数据热点的性能问题。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CloudSAN–提供灵活选择在企业从现有数据中心向云演进过程中,企业传统的存储系统难以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应用提供更高的性能、动态的资源配置和自动化的管理,也难以实现应用驱动和智能化管理。且传统存储通常按照一定配置标准被划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存储产品。然而,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因受到设备功能和性能的限制而需要重新采购,甚至需要重新搭建IT架构平台。同时,这种发展的后果是使企业内部存在大量基于不同技术和品牌的存储设备,带来管理上的复杂性以及数据上的割裂性。因此,传统存储架构的变革和革新势在必行。宏杉科技的CloudSAN为企业提供高性能的、安全可靠的、资源弹性部署的存储平台,充分应对企业在云环境下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的不同需求。中桥评测重点5中桥测试结果显示,CloudSAN通过集中、透明的管理平台,简化存储管理。5提供了快照、复制、分层等功能。5提供了卓越的读写性能。5通过负载均衡,确保应用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5通过异构整合,实现存储大融合。5能够应对不同云的需求,提供从设备到介质级的高灵活选择。中桥观点新应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加速应用数量的快速增加。传统存储架构主要为传统核心应用而设计,其互联互通能力、对大量应用的部署和海量业务交互查询能力的支撑很有限。在新经济环境下,数据类型和数量猛增,应用趋于多元化。宏杉科技CloudSAN在应对应用多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为满足新应用的特殊属性需求,通过互联互通的架构,实现了任意服务器与任意存储的互联,使用户能快捷实现应用开发部署。同时,通过低延迟架构,满足用户对业务关键应用OLTP和OLAP性能需求,不仅保证了存储的高IOPS、低延迟,也能高效满足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对存储性能的需求。宏杉科技CloudSAN能够让所有存储节点上的LUN实现互联互通,跨所有磁盘实现工作负载的均衡,保证各种业务周期业务稳定性。在混合读写中,自动实现负载均衡,确保了混合读写的高性能。此外,合理利用优质存储资源,实现动态应用加速,是保证业务性能的关键。宏杉科技CloudSAN通过Hotcache的license,即可启动Hotcache,实现快速应用加速。CloudSAN为不同云的用户构建统一的资源池,支持云环境下的各种应用。通过对数据块层面压力的捕捉,从而实现各种应用的资源智能匹配,进而匹配各种业务。同时在企业的云部署过程中,CloudSAN起始门槛低,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先进行一台的配置,将新采购存储与现有存储进行整合,构建为统一的资源池,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还显著降低了TCO。同时应对云环境下不同工作负载的资源需求,CloudSAN能够通过XAN网络,透明地将业务在不同节点间进行动态分配,以实现负载混合。在数据高并发读情况下,如果遇到性能瓶颈,CloudSAN可以通过XSAN网络,透明地将其在不同节点之间复制多个副本,从而提升并发读能力。此外,CloudSAN还具有开放性,不仅可以跨宏杉科技全系列存储进行存储整合,同时还能够跨厂商平台进行存储融合,且能够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满足用户不同的实际业务需求。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评测总结5在数字时代,数据快速成为业务创新的发展引擎。新经济大潮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正向我们涌来,强力推动着传统的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复合多应用模式和云计算将成为IT新常态,撞击着传统的IT架构,催生着新一代IT架构的诞生。5向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改变着消费者采购和消费习惯,导致行业格局和业务模式发生革命性改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快速成为企业核心资源,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由数字化业务转型而带动的IT转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衍生,应用形态日益多元化,计算能力迅速提高,业务对性能的需求也永无止境。如何高效平滑实现IT演进,持续安全保证未来IT对资源的需求,保证从IT架构管理到IT服务交付过程中的性能和安全,亟需构建新的存储平台和架构。5在新经济环境下,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群、互联网、物联网相关的新应用数量激增,开发和部署周期短,且要求高并发、低延迟,传统的IT架构难以“驾驭”;不同应用对资源的需求不同,甚至同一个应用在不同的阶段需求也不同。而如何以工作负载为核心,智能调配资源,既不浪费资源,又能为不同应用提供QoS;企业IT环境中不但有各种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存储设备,还使用不同的存储介质,运行着不同的存储协议,能否实现统一的存储资源池,并构建存储互联的架构……传统的存储架构在这些需求面前显得一筹莫展,变革势在必行。5专注在存储领域不断探索和研发的宏杉科技通过多年的积累,深谙用户的需求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最新推出了将云计算和SAN融为一体的CloudSAN存储系统,通过异构存储整合,提高已有存储资源使用管理效率。通过跨设备、跨介质、跨站点甚至跨应用构建存储互联架构,提高新应用部署效率。其跨异构的全局化存储,为用户跨异构资源实现存储QoS透明管理、动态配置。同时,宏杉科技高性能、高可靠、低延迟的统一存储资源池,结合Scale-UP和Scale-Out架构,保证各种应用性能需求,并实现了数据管理的统一化、平台化、透明化和应用驱动,重新定义了新经济环境下的存储。5中桥评测实验室对宏杉科技CloudSAN存储系统进行了实地评测,实际逐项测试了CloudSAN的功能特性,以及各项性能指标。中桥认为,宏杉科技CloudSAN通过块数据存储层、数据应用层、管理与控制层三层架构,将云计算的集群、分布式扩展思想,与传统存储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相结合,将存储资源进行池化,构建面向公有云、私有云应用的新一代存储架构,在新经济环境下,全面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为企业成功向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创新驱动企业级云计算存储架构变革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
/
本文档为【宏杉科技CloudSAN评测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