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2021-11-07 3页 doc 117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sunliren

暂无简介

举报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早本章复习题:TOC\o"1-5"\h\z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性、性和性。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_种,其中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和植物的有益元素中,对于水稻、对于甜菜、对于豆科作物、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三早1、截获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2、质流定义: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3、问...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早本章复习题:TOC\o"1-5"\h\z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性、性和性。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_种,其中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现为和植物的有益元素中,对于水稻、对于甜菜、对于豆科作物、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三早1、截获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2、质流定义: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3、问题:植物的大量矿质元素各通过什么途径迁移到根系表面截获:钙、镁(少部分)2.质流:氮(硝态氮)、钙、镁、硫3.扩散:氮、磷、钾4、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对于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而言,植物体可以分为二部分:(1)质外体(Apoplast)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2).共质体(Symplast)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3)胞间连丝: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是细胞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一、介质中养分浓度二、温度三、光照四、水分五、通气状况六、介质反应七、离子理化性状和根的代谢作用八、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九、苗龄和生育阶段(植物营养的阶段性)6被动吸收定义: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7、主动吸收定义: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机理(2)离子泵假说(Hodges,1973)离子泵(ion'sbump):是位于植物细胞原生质膜上的ATP酶,它能逆电化学势将某种离子“泵入”细胞内,同时将另一种离子“泵出”细胞外。离子泵假说较好地解释了ATP酶活性与阴阳离子吸收的关系,在离子膜运输过程方面(如反向运输)又与现代的化学渗透学说相符合。另外,离子泵假说在能量利用方面与载体理论基本一致,并且指出ATP酶本身可能就是一种载体。近年来离子泵假说已逐步被证实。Kurdjian和Guern(1989)发现,在植物细胞原生质膜和液泡膜上均存在ATP酶驱动的H+泵(质子泵)。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原生质体的pH,从而驱动对阴阳离子的吸收。目前发现的离子泵主要分为四种类型H+-ATP酶:Ca2+-ATP酶;H+-焦磷酸酶;ABC型离子泵。(1)载体解说①载体(carrier)——指生物膜上存在的能携带离子通过膜的大分子。这些大分子形成载体时需要能量(ATP。载体对一定的离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能有选择性地携带某种离子通过膜。载体转运离子的过程膜内载体的酶动力学理论(E.Epstein,1952)载体学说能够比较圆满地从理论上解释关于离子吸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离子的选择性吸收;离子通过质膜以及在膜上的转移;离子吸收与代谢的关系。8.植物营养临界期:定义: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9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定义: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特点: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将非常显著。10、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自己的现象叶部营养的特点1、叶部营养具有较高的吸收转化速率,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一一用于及时防治某些缺素症或补救因不良气候条件或根部受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2、叶部营养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作用,如直接影响一些酶的活性一一用于调节某些生理过程,如一些植物开花时喷施硼肥,可以防止“花而不实”3、叶部喷施可以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问题:叶部营养可否代替根部营养叶面施肥的局限性:叶面施肥的局限性在于肥效短暂,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好。因此,植物的根外营养不能完全代替根部营养,仅是一种辅助的施肥方式,适于解决一些特殊的植物营养问题。叶面肥的分类纯营养型: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型:不属肥料,但可调节植物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营养与生长调节剂综合型叶面肥的优点针对性强、肥效好、避免土壤固定和淋溶、省肥方便11、施肥方法施肥时间目的作用肥料情况有效施法基肥播种或定植前培肥改良土壤供给作物养分占全量的2/3有机肥为主结合深耕施用条施或穴施多种肥料混合种肥播种或定植时供给幼苗养分改善苗床性状少量腐熟有机肥速效性化肥菌肥拌种、蘸秧根浸种、盖种、条施或穴施追肥生长发育期间及时补充养分适量速效性化肥腐熟有机肥深施覆土撒施结合灌水随水浇施法根外追肥本章复习题一:植物根系的类型丛整体上可分为和。理论上,根系的数量(总长度)越多,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率也就。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构型,由于其在土壤表层的根相对较多而更有利于对表层养分的吸收;则相反。水稻根系的颜色较白,表明根系的较强,亦即根系的较强,因此,吸收养分的能力也较强。根系较强的作物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不易缺铁。根际是指由于受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有显著不同的。厚度通常只有。-植物根系吸收阴离子(a.大于;b.等于;c.小于)阳离子时,根际pH值有所将上升;水稻根际的Eh值一般(a.大于;b.等于;c.小于)原土体,因此,可保护其根系少受(a.氧化物质;b.还原物质)的毒害。本章复习题二:植物吸收养分的全过程可人为地分为、和等三个阶段。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通过和等三种途径迁移至植物根系表面。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的区别在于: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代谢能量选择性被动吸收主动吸收TOC\o"1-5"\h\z我们学过的主动吸收的机理有和。植物吸收有机态养分的意义在于和。本章复习题三: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包括、、、、和等。介质中的离子间存在着作用和作用,从而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需肥的关键时期有和。植物叶部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和。影响叶部营养的因素有、、、和等。叶面肥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和—等三类。根据施肥时期的不同,施肥方法一般分为、和等三种。四章1、再吸收含义:溶质在木质部导管运输过程中,部分离子可被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吸收,从而减少了溶质到达茎叶数量的现象。结果:使木质部汁液的离子浓度自下而上递减影响因素: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离子性质2、释放含义:木质部运输过程中,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将吸收了的离子重新释放到导管中的现象作用:维持木质部汁液中养分浓度的稳定性3、养分的再利用含义: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轫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的现象。经历:共质体(老器官细胞内激活)质外体(装入轫皮部之前)共质体(轫皮部)■质外体(卸入新器官之前)共质体(新器官细胞内)只有移动能力强的养分元素才能被再利用本章复习题:养分的横向运输是指养分沿根的、、,最后到达中柱的过程。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可通过和等2种途径进行。养分通过横向运输从外部介质到达中柱的木质部导管至少穿过原生质膜次。养分的纵向运输是指养分沿—向上,或沿向上或向下迁移的过程。养分在植物的木质部导管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之间存在着_和_的相互关系。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在轫皮部中的移动性与其再利用程度大小有关,如的移动性较强,故其再利用程度也较大,缺素症会先在出现;而是最难移动的元素,故其再利用程度很小,缺素症会先在出现。在植物体内,较强的养分可通过和在植物的地上部和根部之间循环移动。养分的再利用经历了从的过程。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吸收:旱地作物吸收N03—N为主、属主动吸收同化⑴NO3-—N的还原作用过程:NRMoNO3NO2-・根、叶细胞质NiRFe、MnNH3根其它细胞器、叶绿体NR硝酸还原酶NiR:亚硝酸还原酶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与同化吸收(1)机理:被动渗透(Epstein,1972)接触脱质子(Mengel,1982)同化(1)部位:在根部很快被同化为氨基酸⑵过程:酮酸谷氨酸转氨基作用各种新氨酰胺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尿素的毒害:当介质中尿素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出现受害症状四、铵态氮和硝态氮营养特点的比较关于植物主要氮源的早期争论:布森高(1822)、李比希(1840):NH4+-N为主Salm-Horstmar(1851):NO3——N为主布森高(1855):NH4+-N和NO3--N都是良好氮源NO3--N是阴离子,为氧化态的氮源,NH4+-N是阳离子,为还原态的氮源。不能简单的判定哪种形态好或是不好,因为肥效高低与各种影响吸收和利用的因素有关。影响两者肥效高低的因素:作物种类不同植物对两种氮源有着不同的喜好程度,可人为地分为“喜铵植物”和“喜硝植物”。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喜铵植物:水稻、甘薯、马铃薯兼性喜硝植物:小麦、玉米、棉花等喜硝植物:大部分蔬菜,如黄瓜、番茄、萬苣等专性喜硝植物:甜菜环境条件介质反应酸性:利于NO3-的吸收;中性至微碱性:利于NH外的吸收而植物吸收NO3-时,pH缓慢上升,较安全植物吸收NH外时,pH迅速下降,可能危害植物(水培尤甚)伴随离子Ca2+、Mg2+等利于NH4+l勺吸收(而NH4+H+对K+、Ca2+、Mg2+的吸收有拮抗作用);钼酸盐利于NO3的吸收与还原介质通气状况:通气良好,两种氮源的吸收均较快水分:水分过多,NO3-易随水流失第一节植物的氮素营养小结:氮素是植物体中、、、等的组成成分。植物吸收的氮素以形态的和为主,也可以吸收少量形态的氮。旱地植物吸收NO3-以吸收为主,被吸收的NO3在同TOC\o"1-5"\h\z化之前,必需先还原为。植物在吸收NH外时,会释放等量的,因此,介质的pH值将会。酰胺具有、、等作用。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是由和共同决定的。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六、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氮缺乏(1)外观表现整株:植株矮小,瘦弱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症状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茎:细小,分蘖或分枝少,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花:稀少,提前开放种子、果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根:色白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⑵对品质的影响影响蛋白质含量和质量氮过量(1)外观表现营养体徒长,贪青迟熟;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互相遮荫茎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根系短而少,早衰(2)作物例子禾谷类:无效分蘖增加;迟孰,秕一、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及其含量(一)来源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电降雨带来的NH外-N和N03--N我国耕地土壤全氮含量为%~之间,影响糖分、淀粉等的合成粒多叶菜类:水分多,不耐贮存和运输;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麻类:纤维量减少,纤维拉力下降苹果树:枝条徒长,花芽分化不充足;易发生病虫害;果实不甜,着色不良,晚熟2.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动植物残体的归还3.生物固氮4.雷我国土壤含氮量的地域性规律:二、土壤中氮的形态水溶性速效氮源<全氮的5%1.有机氮水解性缓效氮源占50%~70%(>98%)非水解性难利用占30%~50%离子态土壤溶液中2.无机氮吸附态土壤胶体吸附(1%~2%)固定态2:1型粘土矿物固定矿化作用有机氮无机氮固定作用三、土壤中氮的转化(一)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1.定义: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二)土壤粘土矿物对NH外的固定1.定义吸附固定:由于土壤粘土矿物表面所带负电何而引起的对NH外的吸附作用晶格固定:NH外进入2:1型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晶层间而被固定的作用过程液相NH4+交换性NH4+固定态NH4+结果:减缓NH外的供应程度三)氨的挥发损失定义: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土壤中的NH外转化为NH3而挥发的过程(四)硝化作用:定义: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中的NH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五)无机氮的生物固定:定义: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微生物同化为其躯体的组成成分而被暂时固定的现象。(六)硝酸还原作用NO〜NH4+作用机理仍不十分清楚(七)反硝化作用NO〜N2、NONO2(八)硝酸盐的淋洗损失NO〜-N随水渗漏或流失,可达施入氮量的5%~10%四、土壤的供氮能力及氮的有效性有效氮:能被当季作物利用的氮素,包括无机氮(<2%)和易分解的有机氮{旱地:全氮、碱解氮、土壤矿化氮、硝态氮稻田: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全氮一一土壤供氮潜力无机氮——土壤供氮强度五、小结:土壤有效氮增加和减少的途径增加途径减少途径施肥(有机肥、化肥)植物吸收带走氨化作用氨的挥发损失硝化作用(喜硝作物)硝化作用(喜铵作物)生物固氮反硝化作用雷电降雨硝酸盐淋失生物和吸附固定(暂时)六、铵态氮肥(ammoniumfertilizers)包括:液氨、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一)共同特性(均含有NH外)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2.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3.可发生硝化作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5.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易产生毒害6.对钙、镁、钾等的吸收有拮抗作用七、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施用基肥,施肥机深施基肥,追肥,深施基肥,追肥,深施适于各种土壤和大对数作物基肥(配施石灰和有机肥),追肥,种肥适于多种作物不宜稻田基肥(配施石灰和有机肥),追肥;适于稻田和一般作物,不宜忌氯作物品种转化及结果液氨XNH3+H2O~H4++OH-氨水丿对土壤和作物影响不大碳酸氢铵一NH4++HCO-对土壤没有副作用硫酸铵-NH4++SO42-使土壤酸化(游离酸,生理酸,硝化酸,代换酸)、板结氯化铵-NH4++Cl—使土壤酸化(生理酸,硝化酸,代换酸)、脱钙板结八、生理酸性(碱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阴离子过剩,生成相应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酸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反之,即为生理碱性肥料。九、两种形态氮素的性质和某些特性的比较铵态氮素(NH4+-N带正电荷,是阳离子能与土壤胶粒上的阳离子进行交换而被吸附被土壤胶粒吸附后移动性减少,不随水流失进行硝化作用后,转变为硝态氮,但不降低肥效硝态氮素(N03--N)带负电荷,是阴离子不能进行交换吸收而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在土壤溶液中随土壤水分运动而移动,流动性大,易流失进行反硝化作用后,形成氮气或氧化氮气而丧失肥效八、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尿素均为速效氮肥,它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水溶性、肥效快、价格较易接受缺点:易挥发、易硝化、易流失、易反硝化(利用率低)一次过多施用会造成减产且污染环境三、硝一铵态和硝态氮肥(nitratefertilizers)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钾(一)共同特性(均含有N03-)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主动吸收)2.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易发生反硝化作用4.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5.吸湿性大,具助燃性(易燃易爆)6.硝态氮含氮量均较低(二)理化性质与施用硝-铵态和硝态氮肥的基本性质和施用品种分子式含氮量(%)性质施用硝酸铵HN4NO334~35生理酸性盐旱地追肥硝酸钠NaNO315~16生理碱性盐少量多次硝酸钙Ca(N03)~15f吸湿性(水培营养硝酸钾KNO314助燃性液氮源)一、氮肥利用率(一)定义: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氮素的数量占施氮量的百分数(二)测定方法1.差值法2.15N示踪法五、长效氮肥(一)长效氮肥与速效氮肥的特点比较特点优点缺点速效氮肥水溶性、肥效快易挥发、易硝化、易流失、价格较易接受易反硝化(利用率低)一次过多施用会造成减产且污染环境长效氮肥抗淋溶、损失少肥效长(利用率高)作物早期生长供氮不足一次性施肥可代替多次追肥;对环境污染轻价格较昂贵)长效氮肥的种类缓释肥料:含义:施用后在环境因素(如微生物、水)作用下缓慢分解,释放养分供植物吸收的肥料。控释肥料:含义:通过包被材料控制速效氮肥的溶解度和氮素释放速率,而使其按照植物的需要供应氮素的一类肥料。(三)长效氮肥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难以满足作物早期及吸肥高峰期的需要大多数品种价格过高难以在大田推广应用,多用于园艺及多年生观赏植物其中的优良品种也难以满足环境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进措施①以框架结构的大分子有机物质作包裹材料以分解快慢不同的包膜材料分层包裹把分解快慢不同的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三)影响因素:作物种类、土壤条件、施肥技术等施肥技术:是肥料品种、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施肥位置等项技术的总称。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目的:减少损失、提高利用率、延长肥效(一)气候条件在干旱条件下,作物对肥料用量的反应小,增产不明显在水分供应充分时,作物对肥料用量的反应大,增产明显根据我国气候条件:北方干旱缺雨,可分配硝态氮肥南方湿润雨多,宜分配铵态氮肥(二)土壤条件肥力状况:着重中、低产田土壤质地:砂质土壤“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粘质土壤“前重后轻”土壤反应:酸性土区、中性土区碱性土区、盐碱地(不宜用氯化铵)水分状况:水田区不宜用硝态氮肥旱地各种均可(三)作物种类需氮量: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菜类作物>瓜果类和根菜类高产品种>低产品种杂交水稻>常规水稻营养最大效率期>其它时期(四)肥料品种NH外—N:水田、旱地,深施(覆土)NO。—N:旱地追肥,少量多次NH2—N:水田、旱地,深施(覆土)(五)施用方法氮肥深施优点: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效持久采用合理的水、肥综合管理——稻田(1)基肥——无水层混施和犁沟条施碳铵效果:显著减少氮素的损失追肥一一“以水带氮”深施尿素“以水带氮”深施技术一一在施肥前,稻田停止灌水,晾田数日,尽可能控制土壤处于水不饱和状态,氮肥表施后立即复浅水,使肥随水下渗,深施入土。优点:60%的表施氮肥被带入土层,肥效缓、稳、长;施肥量比习惯施肥法减少约1/3;田间耗水量比常规施肥每季度减少750〜1200m3・hm2;农药用量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田生态平衡氮肥与有机肥、磷肥、钾肥配合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好处:无机氮可以提高有机氮的矿化率有机氮可以加强无机氮的生物固定目的:作物高产、稳产、优质改良土壤,提高氮肥利用率氮、磷、钾配合施用通过平衡施肥使作物营养平衡本章复习题:氮素是植物体中、、、等的组成成分。植物吸收的氮素以形态的和为主,也可以吸收少量形态的旱地植物吸收NO3-以吸收为主,被吸收的NO3在同化之前,必需TOC\o"1-5"\h\z先还原为。植物在吸收NH外时,会释放等量的,因此,介质的pH值将会。酰胺具有、、作用。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是由和共同决定的。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在特性方面有何区别请用连线为如下植物选择一种适宜的氮肥:水稻烟草马铃薯甜菜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钠硝酸铵尿素属形态的氮肥,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的尿素会在的作用下为铵态氮和二氧化碳。而铵态氮又会进一步氧化为,从而影响尿素的肥效。尿素作根外追肥施用时,浓度宜在范围,肥料中缩二脲的含量不能大于。长效氮肥可分为和两大类。怎样测定氮肥利用率我国的氮肥利用率约为多少如何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氮肥如何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氮肥如何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如何根据氮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怎样估算氮肥的用量目前氮肥适宜用量的范围是多少为什么提倡氮肥深施具体如何实施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氮肥要与磷肥或钾肥配合施用七章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布和形态含量(P2O5):植株干物重的~%二、磷的营养功能(一)磷构成大分子物质的结构组分(二)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三)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磷参与光合作用各阶段的物质转化2.磷参与叶绿体中三碳糖的运转磷参与蔗糖在筛管中的运输(四)促进脂肪代谢——磷参与脂肪的合成(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等能力(原因)抗旱: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构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质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能力。抗寒: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可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越冬。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一)吸收形态主要是正磷酸盐:H2PO-4>HPO42->PO43-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吸收后,转化为正磷酸盐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如核糖核酸、磷酸甘油酸、磷酸己糖等(二)吸收机理:主动吸收吸收部位:根毛区吸收过程:H+与H2PO牛共运四、磷与作物产量、品质的关系改善作物的磷素营养——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五、植物磷素营养失调症状(一)磷素营养缺乏症1、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或分枝少2、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3、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叶色暗绿4、症状从茎基部开始(二)磷素过多:无效分蘖增加、早衰,造成锌、铁、锰的缺乏等三、土壤中磷的转化施肥有机态磷(影响矿化率的因素)H2PO4-HPO42-无定形磷酸盐结晶态磷酸盐闭蓄态磷(有效性降低)吸附态磷矿物矿化四、常用磷肥的性质和施用第一类:水溶性磷肥特点:含水溶性的磷酸一钙,其中的磷易被植物吸收,肥效快,属速效性磷肥(一)过磷酸钙(普钙,成分与性质成分:一水磷酸一钙[Ca(H2PO4)2・H20)]:占30〜50%含P2O512%〜18%硫酸钙:40%杂质:少量磷酸或硫酸,以及硫酸铁和硫酸铝性质:①灰白色粉末或颗粒状②磷酸一钙为水溶性③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④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⑤会发生“磷酸退化作用”在土壤中的转化溶解过程与化学沉淀(固定)作用溶解过程:异成分溶解反应式:Ca(H2PO4)2?H2O+H2OCaHPO4?2H2OH3PO4特点:1mol1mol1mol磷酸沉淀作用(或化学固定作用)含义:过磷酸钙异成分溶解过程产生的磷酸具有很强的酸性,在向周围扩散时,能溶解土壤中的铁、铝、锰或钙、镁等,当这些阳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磷酸盐沉淀。反应式:+Ca(H2PO4)2?H2O+Ca(OH)2+5H2O磷的吸持作用定义:土壤液相中的磷酸或磷酸根离子被土壤固相所吸持的现象土壤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3.施用方法原则: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与作物根群的接触面积目的:提高过磷酸钙的利用率(一般只有10%〜25%)方法:集中施用、卜相对集中施用分层施用J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作根外追肥五、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4,磷肥效果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每增加%的有机质,可相应提高5mg/kg的有效磷土壤pH:在~范围,磷的有效性最大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效磷含量也高,磷肥的效果就差。水田淹水后,Eh降低,磷酸高铁被还原为磷酸亚铁,溶解度提高;酸性土壤pH提高,促进磷酸铁、铝水解,可使磷的有效性增加总之,应把磷肥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的低产土壤上。六、施肥(有机、无机)矿物矿化难溶性磷释放植物吸收土壤有效磷生物固定化学沉淀闭畜态固定淋失吸附固定七、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施用原则是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磷肥品种作物品种生长期土壤类型难溶性磷肥吸磷能力强如荞麦、罗卜采、油菜及豆科植物作基肥酸性土壤枸溶性磷肥吸磷能力较强多作基肥酸性土壤有效磷低的非酸性土壤水溶性磷肥吸磷能力较差苗期、适于各种土壤对磷反应敏感生长前期中性或如甘薯、马铃薯根外追肥碱性土更好本章复习题:1.植物体内的磷以形态为主,而含量约占15%的的磷则是植物磷素化学诊断的指标。磷是植物体内、、、和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磷能加强植物、促进和,并能提高植物、、、等能力。植物吸收的磷以形态的和为主,还可以吸收少量形态的磷。TOC\o"1-5"\h\z影响植物吸收磷素的因素有、、以及等。白菜缺磷表现为。过磷酸钙的主要成分包括和。其溶解过程为。溶解后由于会发生作用和作用,因此,其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具体有效的施用方法有、、和。枸溶性磷肥的特点是,因此,施用在土壤或土壤上的效果较好。磷矿粉是溶性磷肥,其直接施用的效果与、和有关。因此,最好是施用在土壤和作物上。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有什么好处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根据土壤特性合理分配磷肥如何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在轮作中合理地分配磷肥磷肥分哪几类如何据此合理分配与施用如何进行磷肥的相对集中施用如何鉴定三种不同溶解性的磷肥八章含量植物体内含钾(K20):为植株干重的%~5%钾是植物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二)形态分为矿物态钾、缓效态钾以及速效态钾(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二、钾的营养功能(一)促进酶的活化在生物体内,钾作为60多种酶(包括合成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的活化剂,能促进多种代谢反应。(二)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保持叶绿体内类囊体膜的正常结构2、促进类囊体膜上质子梯度的形成和光合磷酸化作用3、使NADP+NADPH促进CO2同化4、影响气孔开闭,调节CO2透入叶片和水分蒸腾的速率(三)改善能量代谢(四)促进糖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协调“源”与“库”的相互关系(五)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促进蛋白质和核蛋白的形成促进豆科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六)促进植物经济用水参与细胞渗透调节作用,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2.调控气孔运动(七)促进有机酸的代谢(八)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增加钾离子的浓度,提高细胞的渗透势★提高胶体对水的束缚能力,使细胞膜保持稳定的透性★气孔的开闭随植物的生理需要而调节自如★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增强作物吸水能力抗高温★保持较高的水势和膨压,保证植物的正常代谢★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调节气孔和渗透,提高作物对高温的忍耐能力抗寒性★钾能促进植物形成强健的根系和粗壮的木质部导管★提高细胞和组织中淀粉、糖分、可溶性蛋白和各种阳离子的含量。因此能提高细胞的渗透势,增强抗旱能力,并能使冰点下降,减少霜冻危害,提高抗旱性★充足的钾还有利于降低呼吸速率和水分损失,保护细胞膜的水化层,增强植物对低温的抗性。抗盐害★钾能稳定质膜中蛋白质分子上的-SH基,避免蛋白质变性;★防止类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抗病虫害★植物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单糖积累少,减少了病原菌的营养来源;★使细胞壁增厚,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增加,因而抗病菌侵入的能力也相应增强;★钾充足使体内酚类的合成增加,抗病力提高抗倒伏:促进作物茎秆维管束的发育,使茎壁增厚,髓腔变小,机械组崐织内细胞排列整齐。抗早衰: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增加千粒重;三、植物对钾(K+)的吸收和运输(一)吸收主动吸收占主导地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二)钾对作物品质影响的例子: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四、植物缺钾的常见症状:被动吸收外界K+浓度过高时,吸收曲线呈“二重图型”果实风味增加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钾通常被称为“品质元素”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逐渐枯萎;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禾谷类作物缺钾时,先在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严重缺钾时新叶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然后枯黄,症状由下至上发展。水稻缺钾易出现胡麻叶斑病的症状,发病植株新叶抽出困难,抽穗不齐。根量少,呈黑褐色。五、土壤中钾素的转化矿物态钾缓效态钾交换性钾有机体中的钾水溶性钾在土壤中的转化(1)阳离子交换反应在土壤溶液中,KClK++Cl-K+与土壤胶体上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2)土壤对钾的固定晶格固定:在土壤干湿交替影响下,速效性钾进入2:1型粘土矿物晶片层间而被固定的现象。结果:使速效性钾转化为缓效性钾,降低了钾的有效性(3)钾的释放和淋失:结果:土壤中有效钾增加草木灰施用适用于各种土壤,大多数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也可作盖种肥作追肥时可进行叶面撒施,这样不仅能供应养分,而且能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作盖种肥可以保持土壤表面湿度,吸热增温,改善苗期营养,促苗早发,并可防止小鸟啄食种子注意: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以免造成氨的挥发损失。本章复习题: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C.生命元素)。它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氮和磷()(A.—样;B.相似;C.不同),主要以()(A.有机态;B.离子态;C.螯合态)为主。钾对植物具有多方面的营养作用,如能、、、,并能增强植物抵抗、、、、等功能。缺钾时,水稻根系呈现颜色。因此,在淹水条件下增施钾肥,可提高水稻根系的,防止还原性物质的危害。土壤中钾的形态,以其对作物有效性来分,可以分TOC\o"1-5"\h\z为,、和。氯化钾和硫酸钾均是生理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可能会导致土壤和,植物则可能。因此必须酉己施和。草木灰中的钾90%左右以();;为主,属()(A.水溶性;B.弱酸溶性;C.难溶性);其中的磷属()(A.水溶性;B.弱酸溶性;C.难溶性),因此对作物都是()(A.有效的;B.迟效的;C.无效的)。请用连线为如下植物选择一种合适的钾肥:烟草马铃薯黄麻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为什么华南地区自1970's以后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特别明显如何缓解我国钾肥的供需矛盾土壤有效钾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根据土壤性质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如何根据作物需钾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如何根据钾肥的特点合理分配和施用如何通过肥料的配合提高钾肥的肥效如何科学有效地施用钾肥九章生长点坏死,幼叶卷曲变形,果实发育不良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黄化幼叶失绿黄化禾本科叶片下垂(一)钙的生理功能是细胞壁果胶质和染色体的结构成分,影响细胞分裂与磷脂分子形成钙盐,维持膜的结构和功能与钙调蛋白结合行使第二信使功能调节介质的生理平衡(二)镁的生理功能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是多种酶的活化剂(活化30多种酶)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参与脂肪和脂类的合成三、吸收与运输钙:被动吸收,单向运输,难移动镁:被动吸收,双向运输,较易移动硫:主动吸收,难移动四、失调症状(缺素症)TOC\o"1-5"\h\z钙镁硫硅参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三)硫的生理功能是蛋白质和酶的组分是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参与固氮过程植物体内某些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减轻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的毒害(四)硅的生理功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提高植物对病虫的抗性;3.与其它元素吸收有关本章复习题:钙、镁、硫一般被称为植物的元素;硅则属于植物的元素。钙和硫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A.较大;B.—般;C.较小);故缺素症状会先在()(A.新叶;B.中部组织;C.老组织)出现。番茄果实缺钙出现“病”,茶叶缺硫出现“病”,黄瓜缺镁时叶片出现症状。TOC\o"1-5"\h\z石灰肥料的作用主要有、、、和等。常用的石灰是。是碱土的化学改良剂。硅肥一般用在作物上效果较好。施用方法上通常宜作施用,水溶性的高效硅肥也可作。十章二、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失调症状(一)铁1.生理功能:叶绿素合成所必需;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还与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合成有关2、失调症:缺之症: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果树“黄叶病”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3、中毒症状:水稻亚铁中毒“青铜病”柑桔缺铁——黄叶病二)硼1.生理功能: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参与酚代谢和木质素的形成;与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有关失调症:缺乏症: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等过多症状:棉花、油菜“金边叶”(三)锰1.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酶的组分及调节酶活性;调节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其它功能失调症:缺乏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中毒症状:老叶失绿区中有棕色斑点,诱发其它元素的缺乏症(四)铜1.生理功能:酶的组分;参与光合作用;参与氮代谢;影响花器官发育失调症:缺乏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3、中毒症状:叶尖及边缘焦枯,至植株枯死(五)锌1.生理功能:作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作为多种酶的成分参与代谢作用;参与生长素的合成;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失调症:缺乏症: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3、中毒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六)钼1.生理功能:作为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参与氮代谢;促进维生素C的合成;与磷代谢有密切关系;增强抗病力失调症:缺乏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3、中毒症状:茄科叶片失绿等氯1.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酶的活化剂及某些激素的组分;调节细胞渗透压和气孔运动;提高豆科植物根系结瘤固氮;减轻多种真菌性病害失调症:缺乏症:棕榈科植物(如椰子树、鱼尾葵等)叶片出现失绿黄斑3、中毒症状:叶尖、叶缘呈灼烧状,并向上卷曲,老叶死亡,提早脱落。如:烟草叶色浓绿,叶缘向上卷曲,叶片肥厚、脆性、易破碎。三、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土壤pH值:偏酸:Fe、MnZn、CuB有效性较高中偏碱:Mo有效性较高土壤有机质3.土壤质地4.土壤Eh5.土壤磷酸盐含量6.土壤盐分状况四、微肥的一般施用方法施入土壤基肥:如玻璃肥料、矿渣,多与有机肥混合撒施、条施或穴施土壤施肥的优点:后效明显;缺点:需肥量大,难以施用均匀直接用于植物种肥:Zn、Mo、Mn、Cu拌种:用少量水溶解微肥,均匀喷于种子上,边喷边拌匀,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浸种:把微肥配成稀溶液,浸没种子8〜12小时,捞出晾干,即可播种。硫酸锌〜%钼酸铵〜%硫酸锰〜%硫酸铜〜%蘸秧根:水稻秧苗移栽时,采用1%氧化锌悬浊液浸根约半分钟即可。追肥:B、Zn、Mo、Mn、Fe、Cu(1)叶面喷施:注射、塞孔、涂刷:对于果树、林木五、土壤施用固体微肥会出现什么问题有效性降低:在pH高、含有碳酸钙的土壤中,由于碳酸钙对锌的吸附,会影响锌肥的有效性。施用不均匀:与微肥用量少,不易施得均匀,使得局部土壤中微肥浓度过高而造成危害。因为许多微量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浓度范围相当狭窄,而使作物中毒。易污染环境:许多微量元素既无营养元素,又无重金属。如锌、铜、锰,一旦施肥过量,极易污染环境。有碍人畜健康。只有在土壤酸度缺乏时才采取土施基肥的方法。六、为什么叶面喷施微肥的效果好用量少,比较经济土壤施用微肥,一般作基肥用,所以用量大,一般亩施~公斤,而叶面喷施,浓度稀,比较经济。避免固定叶面喷施微肥,养分可以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不和土壤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土壤固定,提高有效性。养分吸收快,效率高叶面喷微肥,能直接与茎叶接触,吸收和运输快。易于控制浓度叶面喷施微肥,浓度容易控制,不会发生中毒,比较安全。减少污染叶面喷施微肥浓度低,用量少,不会污染环境。七、合理施用的注意事项土壤的供应状况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毒害的范围很窄,如BMo、Cu多引起毒害。植物的需求特性把微肥用在需要量较多的植物上天气状况:主要指温度和雨量如:早春遇低温时,早稻容易缺锌;冬季干旱,会影响油菜根系对硼的吸收,翌年容易出现大面积缺硼;降雨较多的砂性土壤,容易引起铁、锰、钼的淋洗,使植物产生缺铁、缺锰、缺钼症;排水不良的土壤,容易发生铁、锰、钼的毒害。与其它营养元素的关系:拮抗作用和协助作用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如富锌植物的筛选本章复习题:植物必需微量元素是指()(A.土壤;B.植物;C.肥料)中含量<%勺元素。请用连线把下列元素与缺素症状连起来:-Fe苹果“簇叶病”、玉米“白苗病”-Mn油菜“花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Zn椰子叶片出现黄色斑块-Cu柑桔“黄叶病”-B大豆“褐斑病”-Mo小麦新叶及麦穗发白干枯-Cl大豆不结根瘤、烟草“鞭尾状叶”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形态主要是()(A.矿物态;B.吸附态;C.水溶态)。TOC\o"1-5"\h\z微量元素肥料按化合物类型可分为、、、和等类型。微量元素在施用方法上可作、种肥和。作种肥时可米用、和等方式。土壤卩日<寸,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和的有效性较高;则相反。因此,酸性土壤上易缺。另外,有机质土壤上生长的植物易缺。十一章第一节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一、复混肥料概述定义: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类型:复合肥料(compoundfertilizer)混合肥料(blendingfertilizer)优缺点——优点:(1)养分全面,含量高: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比较均衡地、长时间地同时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施肥的效果。(2)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肥料颗粒一般比较坚实、无尘,粒度大小均匀,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施用,既适合于机械化施肥,同时也便于人工撒施。(3)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复混肥料所含养分几乎全部或大部分是作物所需要的。施用时既可免除某些物质资源的浪费,又可避免某些副成分对土壤性质的不良影响。(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复混肥料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物的营养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因此,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增产效果。(5)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如生产1吨20-20-0的硝酸磷肥比生产同样成分的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可降低成本10%左右;1公斤磷酸铵相当于公斤硫酸铵和公斤过磷酸钙中所含的养分,而体积上却缩小了3/4。这样可节省贮存、运输、施用费用。缺点:(1)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的特点,各地区土壤肥沃度以及养分释放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养分比例相对固定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移动的规律各不相同,因此复混肥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需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二)肥料及填料的配比计算例1、在我国南方缺磷、钾的红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杂交稻,需配制分析式为8—10—12的混合肥料一吨,需用尿素(N=45%)、过磷酸钙(P2O5=18%)、氯化钾(K2O=60%)及填料各多少公斤例2、在我国北方缺磷的石灰性土壤上种植冬小麦,需配制配合式为1:2:1的混合肥料一吨,需用单质硫酸铵(N=20%)、重过磷酸钙(P2O5=40%)、硫酸钾(K2O=50%)各多少公斤其分析式是多少解1:每吨混合肥料中应含有N、P2O5、K2O的数量分别为:N=1000X8%=80(公斤)P2O5=1000X10%=100(公斤)K2O=1000X12%=120(公斤)相当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数量分别为:尿素=80-45%=177(公斤)过磷酸钙=100-18%=555(公斤)氯化钾=120-60%=200(公斤)三者总重为:177+555+200=932(公斤)填料为:1000—932=68(公斤),可用磷矿粉、石灰石或泥炭补足答:需要尿素177公斤、过磷酸钙555公斤、氯化钾200公斤及填料68公斤。解2:每公斤N、P2O5、K2O相当于硫酸铵、重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公斤数为:硫酸铵=1宁20%=5(公斤)重过磷酸钙=1-40%=(公斤)硫酸钾=1-50%=2(公斤)按1:2:1的配合式,三者总量二5+X2+2=12(公斤)一吨混合肥料中,硫酸铵、重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用量分别为:硫酸铵=5X(1000-12)=(公斤)重过磷酸钙=X2X(1000十12)=(公斤)硫酸钾=2X(1000十12)=(公斤)计算相应的分析式(即计算百分含量):N=X20%)/1000X100=%P2O=X40%)/1000X100=%K28X50%%)/1000X100=%各取其整数,即分析式为8-17-&答:需用硫酸铵公斤、过磷酸钙公斤、硫酸钾公斤。该混合肥料的分析式为8-17-&三、复混肥料的施用(一)合理施用的原则结合作物营养需求状况合理使用结合土壤状况合理施用本章复习题:TOC\o"1-5"\h\z复混肥料是指的肥料。一般可分为、、和等。瓜果类蔬菜复肥12-22-12-3(MgO中含有12%的、22%的、12%的,另外还有3%的。复混肥料具有、、、和等优点。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肥料的、、、和等。二元复合肥通常是通过方法制成,常用的氮磷复肥有等;氮钾复肥有;磷钾复肥有。混合肥料按剂型可分为、、、和等。三元混合肥料根据其中的氮素形态可分为、和。混合肥料的配制原则是①;②:③:④。肥料混合有三种情况:①:②:③。以下肥料:尿素+磷酸铵+草木灰属于第种情况;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钾属于第种情况。复混肥料在施用方法上通常用作。十二章一、有机肥料的定义广义:含有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有机、无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的一类肥料狭义: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农家肥)二、有机肥料的特点1.来源广2.含有机质3.完全肥料4.肥效缓长5.养分含量少(用量大)作用:通过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四、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提供作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养分和有机养分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一、绿肥的定义绿肥:直接用作肥料的新鲜绿色植物体绿肥作物:专门栽培用作绿肥的作物二、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解决有机肥源2.培肥和改良土壤3.改善生态环境4.促进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本章复习题:有机肥料是和、和的混合体。TOC\o"1-5"\h\z有机肥料具有、、、和等特点。有机肥料一般可分为四大类,:沼气池肥属于。堆肥和沤肥的主要区别在于。5.有机肥料具有、和等作用。6.沼气池肥除了可以提供和夕卜,还口」以提供。7.三肥是指、和。8.绿肥作物是指。9.绿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和等作用。10.绿肥作物的栽培方式有、、、和等。11.绿肥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和过腹还田等。施用量通常为kg/亩。12.根据泥炭的类型的不同,其利用方式诩殳有、和。13.我国的施肥是。14.请比较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异同点,并结合实际谈谈两者配合施用的优越性。十三章(四)抗盐机理机理:斥盐和聚盐1、斥盐植物:降低蒸腾耗水;增强根细胞膜排钠吸钾的功能;产生特殊的结构特性如肉质性或多汁性、盐腺盐毛等2、聚盐植物:通过分化作用合成渗调物质,加强吸水能力增强钾钠替换作用、快速转移、分泌和落叶,排盐15、土壤养分容量因素;土壤中养分的总量,表示土壤供应养分潜在能力的大小。
/
本文档为【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