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职课程标准护理

中职课程标准护理

2022-04-14 7页 doc 1MB 1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81242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职课程标准护理PAGE6PAGE153课程标准语文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护理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护理生服务。二、教学目标中等护理职业学...
中职课程标准护理
PAGE6PAGE153课程标准语文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护理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护理生服务。二、教学目标中等护理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护理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日常生活和医用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国学经典文言文和医古文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护理职业生涯的发展。三、参考学时:104学时四、课程学分:6学分五、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基础模块1.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和将来从事的护理工作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2.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护理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2)写作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总结、规章、演讲稿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护理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45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写作活动不少于10次。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医护工作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表演、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护理职业理想和护理职业情感。(二)职业模块1.阅读与欣赏阅读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读懂主要内容。能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获得所需要的资料。能根据护理专业学习的需要选择读物。阅读有关护理职业理想、护理发展、护理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健康的护理职业情感和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护理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护理职业,培养护理职业意识。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一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护理生的全面要求,增强学习护理知识和掌握护理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2)写作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简历、医用礼仪文书、医疗护理文书、护理新闻科普等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写作活动不少于10次。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相关护理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护理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拓展模块1.阅读与欣赏精读文章,能理清作者思路,辨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了解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方法,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品味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掌握绘图表、作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方法。2.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语境,借助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交际效果。学会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用语简洁,能根据护理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2)写作篇章写作,做到观点正确,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文字通顺;格式标准,文面整洁。写记叙文,能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形象生动。写说明文,能具体、清晰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语言准确。写议论文,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能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需要,写作总结、说明书、、海报、简报等应用文,做到格式规范,文字表述正确,内容符合要求。45分钟能写600字以上的文章。写作活动不少于5次。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针对社会生活和护理相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护理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中等护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护理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护理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护理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让学生了解护理职业的环境,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恰当运用导读法、阅读法、讲授法、案例法、情境法、情感法、目标法、问题法、欣赏法、合作法、启发式、比较法、讨论法、扮演法、图示法、大语文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教,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护理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大力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二)评价方法语文教学评价要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提高评价的效率。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全面性: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多样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过程发展性。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首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平时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就感。其次要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本着促进护理生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要求,有选择地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如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认知水平进行评价;也可采用陈述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取得的成绩等情况进行定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即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随机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学生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过程、技能竞赛表演及项目完成情况,创新情况,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以此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用于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护理职业发展。(三)教学条件注重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尽可能多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医疗环境中学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医疗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语文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四)教材编写教材内容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将语文知识与生活、护理工作实际应用相结合。教材选文要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体现医用特色,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注重国学经典、时代性、典范性和生活工作的实用性文章,尤其注重恰当选用护理应用文、护理科普文,古今中外护理名家的事迹故事、祖国医学关于医德、医术的论文,使选文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风格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护理职业素养。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适应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中等护理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注意为学生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为师生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多介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应用基础的兴趣,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按照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教材,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制作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挂图、照片、图片、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满足语文应用基础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根据中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从三年制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讲授医用化学基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课程设计理念1.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中职医用化学课程目标体系。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为医用化学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三)课程设计思路1.设计思路=1\*GB3①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临床医学知识链接。=2\*GB3②以精讲与自学、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3\*GB3③强化实践教学,锻炼动手操作能力。=4\*GB3④增加人文知识教育,强化人文教育。=5\*GB3⑤为充分体现中职类医用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四个课程模块,注重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护理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2.课程结构物质结构与性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医用化学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医用化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尤其是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医学中的化学问题,理解和分析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理论和相关知识。1.掌握医用化学中相关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性质;2.掌握医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归纳与总结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有关医学上的化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能用溶液的渗透压、缓冲溶液的原理解释医学中常见的现象);4.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能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能正确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5.具有较强的自学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6.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三、参考学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模块选择建议模块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课时安排课时数序号题 目课时数实验1概述1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物质结构与性质2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实验二元素周期律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1实验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1无机化学基础4溶液4实验四溶液的稀释和配制25电解质溶液4实验五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6烃4实验六烃的性质17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醚4实验七醇和酚的性质2醛和酮醛和酮的性质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及取代羧酸的性质酯和脂类油脂的性质8烃的含氮化合物胺和酰胺2实验八胺和酰胺的性质1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9糖类2实验九糖的性质2理论教学时数合计24实验教学时数10本课程总学时共3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教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按照不同专业要求和实际教学安排适当调整。在教学中若受时间限制,教师可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降低知识难度,尽量围绕医学中的化学知识和现象进行教学。五、教学内容及要求序号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职业能力活动设计/技能实训参考课时理论实践1概述1.化学研究的对象;2.化学的发展史;3.化学和医学的关系;4.怎样学好医用化学。1.说出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的发展简史;2.了解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学习化学的方法。1.能了解简单的化学史;2.能使用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视频展现化学的发展历程。12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3.化学键与氢键;4.配位化合物;5.氧化还原反应简介。1.说出原子的组成;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3.说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4.说出化学键的类型;5.知道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1.具备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物质性质的能力;2.能够认识配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视频展现原子的结构。3.通过课件演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的形成。213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1.卤素;2.氧族元素;3.氮族元素;4.常见的金属。1.说出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包含的元素;2.说出卤素、氧族、氮族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3.简述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4.知道医药领域中的重要金属材料。1.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常见的物质;2.能够了解常见医学金属材料。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114溶液1.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2.溶液浓度;3.溶液的渗透压。1.说出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表示方法,并学会进行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间的计算;2.说出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概念、符号、表示方法及其单位,并学会进行其基本计算和换算;3.学会利用稀释公式进行计算,并会进行常见溶液浓度的配制;4.说出渗透现象、渗透压、渗透浓度的概念及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知道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1.能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培养科学计算能力;2.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浓度表示方法;3.通过渗透压的学习,为生理学知识学习打好基础。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课件演示渗透现象,揭示渗透原理;3.通过临床链接,讲授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4.通过学生实验巩固所学知识。415电解质溶液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3.盐类的水解;4.缓冲溶液。1.说出强、弱电解质以及电离平衡和同离子效应的概念;2.掌握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以及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3.学会根据盐的类型判断其溶液的酸碱性,知道盐类水解的意义;4.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及其组成,知道缓冲溶液在医药上的意义。1.能够熟悉常见的弱电解质;2.能够学会测量PH值;3.能够了解盐类的水解,判断药物的使用环境;4.能够熟悉缓冲溶液在医学中的应用。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课件演示水的电离过程;3.通过临床链接,讲授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4.通过学生实验巩固所学知识。416烃1.有机化合物;2.开链烃;3.闭链烃。1.说出烃的定义及分类;2.比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结构特点;3.学会烃类的系统命名法;4.叙述烷烃、烯烃、炔烃及苯的主要化学性质;5.能写出重要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反应式;6.知道常见烃类化合物在医学上的意义。1.能够理解基本有机物的结构特点;2.能够了解一些最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能够建立基本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方法。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课件演示甲烷、苯的结构;3.通过烃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有机化学学习方法。417烃的含氧衍生物1.醇、酚、醚;2.醛和酮;3.羧酸、取代羧酸;4.酯、油脂。1.说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分类;2.学会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命名方法;3.简述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用途;4.知道一些重要烃的含氧衍生物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1.能够熟知烃的含氧衍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2.能够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结构的重要生命物质。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临床链接,讲授醇酚醚在医学上的意义;3.通过学生实验巩固所学知识。428烃的含氮衍生物1.胺、酰胺;2.杂环化合物、生物碱。1.说出胺和酰胺的定义及分类;2.学会胺和酰胺的命名法,胺和酰胺的主要化学性质;3.简述季胺碱、季铵盐和尿素;4.知道常见安和酰胺在医学上的意义;5.知道一些医药领域中的重要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1.能够熟知常见胺和酰胺在医学上的意义;2.能够使学生了解一些中药成分。1.通过课件演示胺和酰胺的性质;2.通过临床链接,讲授胺和酰胺在医学上的意义。219糖类1.单糖;2.双糖;3.多糖。1.说出糖类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葡萄糖的主要化学性质;3.简述常见单糖、双糖和多糖的性质和用途;4.知道一些医药领域中的重要糖类化合物。1.能够知道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及性质;2.能够知道一些医药领域中的重要糖类化合物。1.通过课件演示糖类的性质;2.通过临床链接,讲授糖类在医学上的意义;3.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知识。22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教学做一体化。2.讲授、学生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操作等,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观察、操作和沟通能力。3.设置有效的学习情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4.组织安排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活动,调控、管理学生的分组合作活动(时间、纪律、方向、突发情况、实验安全等),了解、参与、指点、帮助学生的分组活动(进程、观点、困难、错误、闪光点)。(二)评价方法1.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将日常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相结合给予综合评价。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对考勤、课堂提问、作业、测试、操作情况进行打分,并与考试成绩结合,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4.以学生的活动行为表现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能力和情感态度评价。(三)教学条件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资料及设备。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四)教材编写1.与职业需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2.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以初中化学为基础,增加临床链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基础。3.教材深挖人文素养教育,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培养学生对职业和社会的责任感。4.教材内容表达精炼、准确、科学,图文并茂。5.体现中职和高职课程的衔接。6.课程内容模块化。(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校通过购买、检索、校院合作或者自主研发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电子、试题库、仿真软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护理美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护理美学是由护理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任意选修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陶冶美的情操,并自觉地将美学原理运用到护理工作实践中,在工作中运用美、创造美。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护理美学的基本内容,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具备高尚的职业品德与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并运用美学原理,掌握塑造护理美的方法与技巧,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其护理职业生涯的发展。三、参考学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美学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美学基本原理认识、分析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客观事物及现象,并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序号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数(包括理论、欣赏、实践)1绪论1.了解护理美学的概念及发展;2.了解护理美学的任务和学习方法。22美学基础知识1.掌握美的本质与基本特征;2.能够说出护理美学的概念及意义。23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1.掌握美感的特征、审美标准的含义与基本属性;2.熟悉各种心理因素在审美感受中的作用;3.了解审美意识的特点与结构要素。24形式美与审美范畴1.掌握形式美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2.能够举例说明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崇高与悲剧、喜剧,丑与滑稽;3.能够联系实际谈谈形式美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65美的基本形态与欣赏1.能够阐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特征及作用;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146人与人际关系美1.掌握人的外在美、内在美及医学人体美的基本理论;2.理解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期待美、人际关系美学原则、特征与技巧。47护士的审美修养1.掌握护士审美的方式与原则;2.熟悉护士审美修养的目标;3.了解护士审美修养的意义。28护理美的培养与训练1.掌握护理美培养与训练的意义;2.掌握护理心灵美的主要内容;3.理解护理仪表美、风度美、语言美、行为美的表现特征。29护理工作中的美学应用1.掌握护理工作中的美学原则;2.熟悉护理工作中的审美创造与感受;3.了解护理审美视角中的人体美。2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中等医学职业学校护理美学教学要遵循美学基本原理与规律,突出护理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美学的兴趣。结合现实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中蕴含的美的要素和基本规律,激发他们参与护理美学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能够将护理美学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学会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探索富有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护理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护理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作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让学生了解护理职业的环境,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恰当运用讲授法、案例法、情境法、情感法、目标法、问题法、欣赏法、合作法、启发式、比较法、讨论法、扮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护理美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教,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美学理论学习与护理工作应用之间的联系。大力培养学生将美学理论运用于护理工作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护理美学职业素养。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护理美学课程的整合。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实践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二)评价方法鉴于护理美学的学科特点和对学生个性化审美思考的要求,本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全面性:在对学生的美学基础知识、美学基本技能、美学应用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多样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过程发展性: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护理美学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首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平时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就感。其次要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本着促进学生护理美学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要求,有选择地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如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认知水平进行评价;也可采用陈述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取得的成绩等情况进行定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即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随机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学生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过程、技能竞赛表演及项目完成情况,创新情况,注重对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的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以此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用于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美学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护理职业发展。(三)教学条件注重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尽可能多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医疗护理环境中学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护理美学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护理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护理美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四)教材编写教材编写的内容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将护理美学知识与生活、护理工作实际应用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美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护理职业素养。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适应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中等护理职业学校护理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注意为学生设计表现美的护理实践活动,同时,为师生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多介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美学的兴趣,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按照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教材,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制作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挂图、照片、图片、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满足护理美学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社会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社会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任意选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提高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学习其它有关专业课打好基础,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基层护理工作者。二、教学目标通过系统讲授社会及其构成、人的社会化、家庭、社区与城市化、社会交往与社会角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具备运用社会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指导学生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社会角色定位,提高适应社会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指导、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医患关系。为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比较系统地了解社会知识、增强分析社会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维持和促进患者的健康,为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打下基础。1.掌握社会学的含义、研究对象、特征及基本功能;2.掌握社会的含义、特征、功能、社会结构的含义、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的含义构成及功能;3.掌握社会化的内容和方法、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的区别,掌握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了解社会化的前提与条件;4.掌握社会交往类型、社会角色类型、社会角色扮演技巧、角色扮演失调的原因、护患角色各自的权利和义务;5.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类型、初级社会群体功能和家庭的功能与发展;6.了解社会分化对阶级和阶层划分、内容,掌握社会流动的内容和意义;7.了解社区的含义、构成要素、分类和功能,掌握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的方法和意义;8.了解社会问题的含义,进一步探讨社会存在的问题,重点掌握我国的人口、失业、贫困等问题及其解决对策;9.了解社会控制的概念、类型、原因,进而掌握社会控制的方式和功能,重点掌握越轨行为表现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10.了解社会变迁,掌握社会规划的必要性,重点掌握社会指标、我国的现代化理论;11.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三、参考学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教学内容及要求:序号教学项目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课时1导论1.了解社会学与其它学科关系;2.熟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掌握社会学定义、性质和特征。通过讲授掌握本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22社会及其构成1.了解文化分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变迁;2.熟悉社会的特点、文化结构、文化模式;3.掌握社会的定义、社会的类型;4.了解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结构;5.了解社会制度、功能及社会制度的必要性。通过讲授掌握社会的含义、特征、功能;社会结构的含义;了解组织制度理论;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掌握社会组织的结构;重点掌握社会组织运行和培养社会组织能力;了解社会制度,掌握社会制度的必要性,重点掌握社会制度的功能;我国的制度变迁。63社会化1.了解个性与民族性;2.熟悉掌握个性的内容、个性的条件;3.掌握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场所、基本或者初始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通过讲授掌握社会化的内容和方法;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的区别;掌握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了解社会化的前提与条件。44社会交往与社会角色1.熟悉社会交往含义、社会互动意义、角色概念;2.掌握社会互动类型、社会角色类型、社会角色扮演技巧;3.了解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4.掌握护患角色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利用案例、通过讲授掌握社会交往类型;社会角色类型;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社会角色扮演技巧;角色扮演失败的原因;怎样扮演好护士的角色。65社会群体1.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与特征、结成社会群体的原因;2.了解按照缘由划分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特征;3.掌握家庭的功能、家庭变化趋势,学会怎样处理好家庭关系。通过讲授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类型;初级社会群体功能和家庭的功能与发展。26社区与城市化1.了解社区定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的概念;2.掌握社区构成;3.掌握农村社区特征、城市社区特征、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我国城市化战略与道路;4.了解建设和谐社区的意义;5.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通过讲授了解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掌握农村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化道路,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47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1.了解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的含义;2.熟悉社会问题的特征、分类、形成原因及解决的方针与原则;3.熟悉社会控制的特征、功能及手段;4.掌握越轨行为表现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5.了解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利用视频材料、讲授掌握社会问题的特征、分类及解决的方法;社会控制的方式和功能;重点是要掌握越轨行为表现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48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熟悉社会变迁含义、社会变迁理论、社会指标体系;2.掌握社会变迁类型、社会变迁原因、现代化概念、现代化内容、现代化特征;3.社会变迁与可持续发展;4.社会指标体系功能、后发现代化特征。利用视频材料、讲授了解社会变迁,掌握社会规划的必要性,重点掌握社会指标;我国的现代化理论。69社会调查1.了解社会调查类型;2.学会怎样选择一个好的调查题目;3.学会怎样提出调查假设和设计;4.掌握调查、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5.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它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技能。2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实例学习相结合。2.应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看案例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二)评价方法1.坚持多元化评价原价,将日常考核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给予综合评价。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对考勤、课堂提问、作业、测试情况进行打分,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三)教学条件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资料及设备。(四)教材编写1.教材编写应与护理专业需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2.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应紧扣护士职业特点。3.教材应深挖人文素养教育,增加案例。4.应体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5.教材内容表达应精炼、准确、科学,图文并茂。(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应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影像资料、电子教案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多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模拟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理解、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护理伦理与卫生法规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人文知识课程,其任务是: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伦理规范和护理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制观念,使其在护理实践中自觉运用护理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调整、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深刻理解和践行人性化护理,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护理工作的首位;同时,学会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正确履行护理岗位职责,保护人体健康,推动医学科学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护理伦理规范和卫生法规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具有能辨证的分析医护活动中的法律现象和初步处理医护法律问题的能力,为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实现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打下基础。1.掌握护理伦理规范体系;2.熟悉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和心理护理伦理及特定部门和特殊患者的护理伦理;3.掌握护理人际关系及伦理;4.具备一定的护理科研能力和护理伦理评价、教育和修养能力;5.掌握护士执业考试、注册等管理法律制度;6.掌握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相关法律制度;7.熟悉与护理活动相关的法律制度。三、参考学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教学内容及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要求职业能力活动设计参考课时1绪论1.了解学习护理伦理与护理法规的意义;2.熟悉护理伦理与法规的形成、发展与展望;3.掌握HYPERLINK\l"_Toc312871094"道德、伦理、护理伦理与护理法规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基本的护理伦理观念和法律意识。通过讲授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22护理伦理规范体系1.熟悉护理伦理规范和范畴(特别是良心、保密和幸福);2.掌握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培养学生在践行护理伦理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的能力。1.通过讲授学习掌握护理伦理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2.通过案例熟悉护理伦理的范畴,特别是护理道德权利与义务。63护理人际关系及伦理1.熟悉护理人际关系的内涵和伦理要求;2.掌握护患关系的内容、模式及影响;3.护患关系的因素和改善的对策。能够运用正确伦理规范处理护理实践中的各种人际关系。1.通过讲授学习理论;2.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护患关系的伦理要求。44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和心理护理伦理特定部门和特殊患者的护理伦理1.了解整体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含义、特点及意义;2.掌握特定部门和特殊患者的护理伦理;3.熟悉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伦理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伦理要求处理具体护患关系的能力。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观看视频把握各种护理伦理的特点。65护理伦理的评价、教育和修养伦理1.了解护理伦理教育的过程、原则和方法;2.熟悉护理伦理教育的含义、特点和护理伦理评价的方式;3.掌握护理伦理评价的含义、作用和护理伦理修养的方法与境界。培养学生在具体护理实践中通过“慎独”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能力。通过讨论学习掌握护理伦理科研、评价、教育和修养的特点和方法。66执业护士管理法律制度1.掌握护士执业考试注册的具体要求和条件,护士执业的权利和义务,护士执业的相关法律责任。理解运用护士执业法律知识,规范自身合法执业的能力。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历年护考习题加深记忆。47护理事故法律制度1.了解护理侵权中的举证责任倒置;2.熟悉护理事故的预防、处置和赔偿;3.掌握护理事故的概念、分类及相关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正确处理护理事故和纠纷的能力。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案例分析准确把握护理事故的相关规定。48护理活动相关的法律制度掌握药品、医疗器械、血液、传染病以及医疗机构等法律法规中与护理有关的法律常识。培养学生在临床及其他医疗工作中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视频案例深化对护理相关法律的认识。4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增加案例教学,理论讲授与实例学习相结合。2.定定期举办专家(来自临床一线或从事法律工作)讲座。3.应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看案例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在使用图片和案例时,多采用多媒体设备,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二)评价方法1.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将日常考核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给予综合评价。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对考勤、课堂提问、作业、测试情况进行打分,并与考试成绩结合,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三)教学条件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资料及设备。(四)教材编写1.与护理专业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2.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3.教材深挖人文素养教育,增加案例。4.教材内容表达精炼、准确、科学,图文并茂。(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影像资料、电子教案、试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多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模拟实际案例,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此外,还可借鉴同类型院校的课程资源。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学习系统解剖学基础知识和组织胚胎学基础知识,从大体和微细两个方面阐述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服务于健康的理念。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系统解剖学基础知识讲授及标本、模具的观察,使学生掌握组成人体各系统每个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通过组织胚胎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及显微镜下微细结构的观察,使学生熟悉细胞和各类组织的微细结构,了解人体发生、发育和生长的基本过程,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正常形态学基础。1.掌握组成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2.能在标本上辨认各器官,并在体表指出或触摸到骨性标志;3.熟悉细胞及各类组织的微细结构;4.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能在镜下辨识各组织结构;5.了解人体发生、发育和生长的基本过程并用于优生优育指导。三、参考学时:108学时四、课程学分:6学分五、教学内容及要求序号教学项目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职业能力活动设计/技能实训参考课时理论实践1绪论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了解正常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能区分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2.能在活体指出人体各部,并说出各部名称;3.能正确展示解剖学姿势,并会运用解剖学常用术语。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活体演示区分人体各部分,明确解剖学姿势,区别常用的解剖学术语,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1人体的组成、分部1.掌握组织的定义及分类;2.熟悉人体的组成及分部,器官、系统及内脏的概念。常用解剖学术语熟悉解剖学常用术语。2细胞与基本组织细胞1.掌握细胞的微细结构;2.熟悉各类细胞器的功能;3.了解各细胞器的结构。1.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2.能在镜下辨认各类上皮、血细胞、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类细胞、肌细胞、神经元及神经纤维。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教师演示和个别指导学会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3.镜下观察各类组织切片。64上皮组织1.掌握被覆上皮的特点、分类及各类被覆上皮的分布;2.了解各类被覆上皮的结构,腺上皮和腺。结缔组织1.掌握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主要结构特点;2.熟悉结缔组织的分类及特点,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及纤维,各类血细胞的功能;3.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骨组织及软骨组织。肌组织1.掌握肌组织分类,各类肌细胞的微细结构;2.了解各类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神经组织1.掌握神经元的分类,突触及神经纤维的概念;2.熟悉神经元的结构;3.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各类功能。3运动系统骨与骨连接1.掌握全身各骨的名称及主要骨性标志;2.熟悉骨与关节的基本结构,椎骨、胸骨、肩胛骨、肱骨、髂骨及股骨的主要结构,椎骨间连接,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的组成及特点,骨盆的组成及分界;3.了解桡腕关节及踝关节的结构,足弓的结构及功能,各关节的运动形式。1.能在活体触摸到主要骨性标志,指出主要关节并演示各种运动形式;2.能在活体及标本上辨识主要骨骼肌。1.结合标本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各骨的辨认强化所学知识;3.在图片上标出各骨及主要结构的名称;4.尝试用散骨组成骨骼。86骨骼肌1.了解肌的构造、分类、起止配布及肌的辅助结构;2.熟悉胸锁乳突肌、膈、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及功能。4消化系统概述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2.了解消化管壁的微细结构,胸部标志线及腹部分区。1.能在人体上划出胸部、腹部常用标志线,能说出腹部分区;2.能在标本上识别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三大唾液腺、肝及胰;3.能在标本上识别大网膜、小网膜、肠系膜等结构,在男性整体标本上确认直肠膀胱陷凹,在女性整体标本上确认直肠子宫陷凹、子宫膀胱陷凹。1.结合模具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图片展示,进一步强化对各消化管和消化腺识别;3.通过临床插管观察,进一步加深对相应解剖结构的理解,并为护理操作打好基础。84消化管1.了解口腔的结构,牙的形态、构造及牙周组织;2.熟悉牙的名称及序列,咽峡的概念,咽的分部及各部主要结构,小肠的分部和结构;3.掌握咽与鼻、口和喉的沟通关系,食管三处狭窄的位置及与中切牙的距离,胃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大肠的分部及形态结构。消化腺1.掌握肝的位置、形态结构,输胆管道;2.熟悉肝的微细结构,胆囊的形态,胰的位置形态;3.了解胰的微细结构,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形态。腹膜1.熟悉腹膜、腹膜腔概念;2.了解腹膜形成的结构,腹腔器官与腹膜的位置关系。5呼吸系统呼吸道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左、右主支气管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2.熟悉鼻旁窦的组成及开口部位,喉腔的结构;3.了解构成喉各软骨的结构及功能。1.能在活体触摸喉结;2.能在标本上区别气管与食管;3.能在离体标本上识别左、右肺及进出肺门的结构,辨认心切记。1.结合模具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图片展示及标本观察进一步强化对呼吸道及肺形态的认识;3.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区别左、右主支气管;4.通过图片标示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42肺1.掌握肺位置、形态;2.熟悉肺的微细结构及体表投影。胸膜与纵隔1.掌握胸膜的分部,胸膜腔的概念;2.了解纵隔的境界及分部。6泌尿系统肾掌握肾的位置形态,熟悉肾的被膜、剖面结构,了解肾微细结构及肾的血液循环特点。1.能在整体标本上辨认肾、输尿管和膀胱;2.能在离体肾标本上识别进出肾门的结构;3.能在离体膀胱标本辨认膀胱三角;4.能在女性标本上辨认尿道外口。1.结合模具讲授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图片展示及标本观察进一步强化对肾、输尿管、膀胱形态的认识;3.通过绘制图片并标示其结构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42输尿管道1.掌握膀胱容量、膀胱三角的概念,女性尿道的长度及结构特点,输尿管三处狭窄的位置;2.熟悉输尿管的行程,膀胱形态、位置。7生殖系统男性生殖1.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组成,男性尿道的长度、分部、狭窄和弯曲;2.熟悉睾丸微细结构及功能;3.了解输精管道的行程,附属腺体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睾丸的大体形态位置,男性外生殖器。1.能在标本上识别睾丸、精索、包皮及男性尿道外口;2.能在标本上识别输卵管、卵巢及子宫;3.能在标本上指出狭义会阴的位置。1.通过绘图讲解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标本及模具观察进一步强化对各器官形态位置的认知;3.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64女性生殖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组成,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分部;2.熟悉卵巢的位置、形态及卵子成熟过程,输卵管的分部;3.了解阴道结构及女性外阴。乳房与会阴1.熟悉会阴的概念(广义、狭义);2.了解乳房的结构。8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1.掌握脉管系统组成,心的位置、外形、心腔的结构;2.熟悉体循环、肺循环的过程,心传导系统、体表投影及血供,四肢的动静脉分布,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侧支循环及临床意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触摸点;3.了解主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分布。1.能在整体标本识别心脏及
/
本文档为【中职课程标准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