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

2021-11-18 3页 doc 14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0070

暂无简介

举报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1、总述周边环境风险源包括周边建筑物、桥梁、地下管线、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环境对象的类型和特征、环境风险等级、所处的工程影响分区、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的要求当综合确定。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被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和所处的安全状态。环境对象的类型和特征是指被监测对象是建筑物、桥梁、地下管线等。环境对象的结构形式、地基处理方式、建筑物的建设时间、使用年限等。环境风险等级一般是根据结构特点、目前的性能状态综合分析后,由专家评估后做出的风险等级评估报告。(万隆商厦评估...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1、总述周边环境风险源包括周边建筑物、桥梁、地下管线、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环境对象的类型和特征、环境风险等级、所处的工程影响分区、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的要求当综合确定。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被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和所处的安全状态。环境对象的类型和特征是指被监测对象是建筑物、桥梁、地下管线等。环境对象的结构形式、地基处理方式、建筑物的建设时间、使用年限等。环境风险等级一般是根据结构特点、目前的性能状态综合后,由专家评估后做出的风险等级评估。(万隆商厦评估后定位环境风险等级为一级)所处的工程影响分区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隧道的埋深确定的影响范围,分为三级影响分区,分别为主要影响分区、次要影响分区、可能影响分区。具体分区可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P7、P99。不同的影响分区对被监测物的监测布点规定不同。布点规范可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P28.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是指综合考虑上述指标,综合评估后根据业主和规范要求确定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的精度。监测仪器精度可参考(待确定,未查到规范)。周边环境竖向位移沉降控制值可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1》P182、周边环境监测的目的在地铁隧道隧洞及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隧洞及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隧洞及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四周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不利的影响。隧洞及基坑工程处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隧洞及基坑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隧洞及基坑维护体系所承受土压力等荷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工程实际有一定差异;加之,隧洞及基坑开挖与维护结构施工工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结构和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深隧洞及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隧洞及基坑支护结构、隧洞及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隧洞及基坑的安全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3、周边环境监测项目周边建(构)筑物建(构)筑物竖向位移监测(1)、目的:反应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差异沉降反被测对象的稳定性。(2)、监测布点原则1、建筑物竖向位移应布设在外墙或承重柱上,位于主要影响区时布点间距为10~15米,或每隔两根承重柱布设一个监测点。位于次要影响区时,监测点沿外墙间距宜为15~30米,或每隔2~3根承重柱布设一个监测点。在外墙转角处应布设监测点。2、在高低悬殊或新旧建筑物连接、建筑间变形缝、不同结构分界、不同基础形式和不同基础埋深等部位两侧布设监测点。3、对烟囱、水塔、高压电塔等高耸的构筑物,应在其基础轴线上对称布设监测点,且每栋构筑物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4、风险等级较高的建筑物应适当增加监测点数量。3.1.2建(构)筑物水平位移监测(1)监测布点原则1、在邻近隧道、基坑一侧的建筑物外墙、承重柱、变形缝两侧及其他有代性的部位。2、与竖向位移监测共断面。(2)监测方法1、人工监测采用全站仪经纬仪用小角度发、极坐标法测量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2、全自动化监测采用盒式固定测斜仪对建筑物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3.1.3建(构)筑物倾斜监测(1)布点原则1、测斜监测点应沿主体结构顶部、底部上下对应按组布设,且中部可增加监测点。2、每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数量不宜少于2组,每组的监测点不应少于2个,3、采用基础的差异沉降推算建筑物倾斜时,监测点布设按3.1沉降监测点布设。(2)监测方法人工监测采用差异沉降推算自动化监测采用仪器盒式固定测斜仪进行倾斜角度监测。3.1.4建筑物裂缝宽度监测(1)布点原则1、裂缝宽度监测应根据裂缝的分布位置走向、长度、宽度、错台等参数,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选取应力或应力变化较大部位的裂缝或宽度较大的裂缝进行监测2个2、裂缝宽度监测宜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首、末端按组布设,每组应布设监测点,并应分布在裂缝两侧,且其连线应垂直于裂缝走向。(2)监测方法采用裂缝计进行监测桥梁桥梁墩台竖向位移监测(1)布点原则1、竖向位移监测应布设在墩柱或承台上。2、每个墩柱和承台的监测点不应少于1个。群桩承台宜适当增加监测点。(2)监测方法人工监测在桥台墩柱上布设沉降监测点,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的变化量。自动化监测在桥墩台地面布设压差传感器,通过压差系统来推算沉降量。3.2.2桥梁墩柱倾斜监测(1)布点原则1、采用全站仪监测桥梁墩柱倾斜时,监测点应沿墩柱顶、底部上下对应按组布设,且每个墩柱的监测点不应少于一组,每组监测点不已少于2个,2、采用倾斜仪监测时,在桥梁四个角的墩柱上布设。3.2.3桥梁结构应力监测(1)布点原则宜布设在梁板结构中部或应力变化较大部位。3.2.4桥梁裂缝宽度监测(1)布点原则参照上述3.1.4地下管线3.3.1管线竖向位移监测(1)布点原则1、位于主要影响分区时,间距为5~15米。位于次要影响分区时,间距为15~30米2、宜布设在地下管线的节点、转角点、位移变化敏感或预测变形较大的部位。(2)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1、位于主要影响分区时宜采用位移杆法在管体上布设直接竖向位移监测点。地下管线位于次要影响分区时可在地表或土层中间接布设监测点。(3)隧道下穿污水、供水、燃气、热力等地下管线且风险等级较高时,应布设直接竖向位移监测点、管侧土体竖向位移监测点。3.3.2地下管线水平位移监测点(1)布点原则地下管线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地下管线特点和工程需要确定。地下管线密集、种类繁多时,应对重要的、炕变形能力差的、容易渗漏或破坏的管线进行重点监测。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3.4.1布点原则(1)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路面和路基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与路面下方的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监测工作相结合,并应做到监测点布设合理相互协调。(2)路面竖向位移监测应根据施工方法,根据地表沉降监测点布设原则进行布设。(3)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城市重要道路时,应布设路基竖向位移监测点。路肩或绿化带上应有地表沉降监测点控制。(4)道路挡墙竖向位移监测点宜沿挡墙走向布设,挡墙位于主要影响区时,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米~10米。位于次要影响区时间距宜为10~15米应根据挡墙的结构形式选择监测断面布设,每段挡墙监测断面不应少于1个,每个监测断面应上下对应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
/
本文档为【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