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二批)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二批)

2018-02-20 42页 doc 300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8166

暂无简介

举报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二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21 李正平李正平(1940—),男,土家族。1950年起向老艺人李甲国学习挖土锣鼓歌。15岁进行地头锣鼓歌演唱,担任鼓手并登台进行挖土锣鼓歌表演。他演唱挖土锣鼓歌字正腔圆,极富感染力。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男女老少习唱挖土歌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不但能固定的请神、送神唱词,还能即兴演唱扬歌《即兴歌》,唱腔古朴粗犷。此外,他还能演唱各种民间民调、酉水号子、撬岩号子、傩言腔山歌。他多才多艺热心民族民间文化,每年举行土家族挖土锣鼓歌培训传习班两期,学员不少于20人。在传统节日文艺...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二批)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性传承人名单121 李正平李正平(1940—),男,土家族。1950年起向老艺人李甲国学习挖土锣鼓歌。15岁进行地头锣鼓歌演唱,担任鼓手并登台进行挖土锣鼓歌表演。他演唱挖土锣鼓歌字正腔圆,极富感染力。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男女老少习唱挖土歌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不但能固定的请神、送神唱词,还能即兴演唱扬歌《即兴歌》,唱腔古朴粗犷。此外,他还能演唱各种民间民调、酉水号子、撬岩号子、傩言腔山歌。他多才多艺热心民族民间文化,每年举行土家族挖土锣鼓歌传习班两期,学员不少于20人。在传统节日文艺活动中义务表演土家族挖土锣鼓歌。2010年9月李正平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挖土锣鼓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1-李正平个人照。23民间文学·土家族摆手歌摆手歌又名社巴歌。它是土家梯玛在祭祀活动中所唱的古歌。古丈坪厅志记载:“土俗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初五、六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集摇摆发喊,名曰摆手。”摆手歌的主要内容有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农事劳动、英雄故事歌等。其中有述事长诗,也有奉请祖先神灵和送神歌,中间插有山歌、情歌、劳动歌等零散短歌。摆手歌用土家语演唱,各部分可单独成篇,又可整体成章。摆手歌民族特色浓郁,是土家族历史的百科全,是土家族文学艺术的历史源泉。200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22 田祖福田祖福(1932—),男,土家族。少年时就深受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熏陶,早年拜土家族老梯玛田光南膝下学艺。1949年以来,田祖福先后组织了土家族“舍巴节”活动25场,组织参与毛古斯、摆手舞等大型民族文化表演活动18场次,举行梯玛祭祀掌堂活动4场,组织节会展演,不遗余力。他除了保留田光南传习的演唱风格外,还博览众长,结合自己的经验积累,将其发扬光大,使腔调更具鲜明特色。目前田祖福在学校每年举行土家族摆手歌培训传习班五期,心传口授,学员40余人。2010年9月田祖福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摆手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2-1田祖福个人照。23民间文学·盘王大歌《盘王大歌》是瑶族祭祀先人、还盘王愿时演唱的民族古歌。它的内容非常广泛,由序歌、正歌和杂歌组成。序歌即多又杂,往往可以独立成篇,引歌、请神歌为其主要内容;正歌包括人类的创世史、瑶族迁徙史、创业史和祭祀神词,是大歌的主体部分;杂歌的内容更加庞杂,既可以在盘王祭祀中演唱,也可以在平日单独演唱。《盘王大歌》是瑶族历史文化的浓缩和反映,是一部瑶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研究瑶族文化的历史文本。在现实生活中,它对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丰富民族文化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8年,盘王大歌已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23 郑德宏郑德宏(1930—),男,瑶族。自小得到曾祖父、祖父的真传,随他们到各地参加举行瑶族的各种民俗传统活动,掌握了各种活动的技艺,对盘王大歌更是烂熟于心,随口能唱。他于1960年至1966年、1979年至1980年,两次参加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民间文学调查,搜集、整理、释译民族民间文学,并利用在民间调查之机,向瑶族民间艺人请教,搜集了各地不同版本的手抄本盘王大歌,掌握了盘王大歌中最古老的九段曲牌和讲歌腔。1988年出版《盘王大歌》。多次邀请参加瑶族文化研讨会。2010年9月郑德宏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盘王大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3-1郑德宏个人照。23124 赵庚妹赵庚妹(1950—),女。8岁就跟着祖父赵明福、父亲赵成和、“歌妈”黄远妹学唱瑶歌。1964年秋,第一次将瑶歌唱到了首都北京,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5年进入县民族歌舞团,后来又调到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工作。期间,她参加过许多次庆典活动和外国瑶胞的接待工作。1980年被推举为“歌妈”。1984年,她代表瑶族同胞参加首届瑶族盘王节演唱瑶歌。1965年到1995年,她连续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庆典活动中演唱瑶歌,主持坐歌堂、赛歌会。2005年退休后,开致力于弘扬瑶族文化,传承瑶族歌谣。2010年9月赵庚妹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盘王大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4-1赵庚妹个人照。23民间文学·杨幺的民间故事杨幺,龙阳(今汉寿)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1133年,杨幺以洞庭湖为根据地,发动农民起义,占领了广大滨湖地区。1135年,朝廷派岳飞进剿,杨幺被擒牺牲。这一段真实的历史,成为了杨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依据。杨幺的故事,与洞庭湖区众多的地名相连:如杨旗嘴、双板桥、宝台村、天鹅凼、黄诚港、太子庵、白马村、宰马堤、洗马汊、晒袍嘴、先锋村、太子庙、子母城、万子湖、晒头口、撂刀口、更鼓台、血湖场、天鹅凼、半边甲、金盆桥等,均与杨幺当年生产、战斗有关。正史对农民起义没有正面的描述,而民间故事较全面地记录了起义的整个过程,对于历史,弥足珍贵。2008年,杨幺的故事已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25 刘子英刘子英(1936—),男。自幼受祖父刘仁酉的熏陶,听说了《杨幺求学》、《杨幺梅山习武》等故事。1943年至1951年,受父亲刘庭三传授,记住了《杨幺拜钟相入会》、《造鳅船》等故事。近六十年来,他走遍洞庭湖区及周边地区,又搜集了不少原生态的杨幺故事及歌谣,并研读有关杨幺的史籍。后还考察了杨幺出生地、战斗过的遗址以及被害地天台山等,使其故事内容更加充实、完善,符合历史和民众心理。至今,他能口述出120多个故事,已在多家书报期刊及电台公开发表54个。2010年9月刘子英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幺的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5-1刘子英个人照。23民间文学·侗款“款”,有比较复杂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侗族社会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又是一种行为条例,同时也是一种民间文学形式。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侗款,是侗族“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寨老或款首(祭祀主持人)在祭祀中吟诵,是依托侗族的祭祀仪典“祭萨”活动而生成和传承的。侗款以诗歌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内容包括人类创世史、侗族史话、社会交往中的祝赞词,以及用于祭祀活动的款坪款、请神款、出征款、英雄款、悼念款、送神款等等。因此,侗款成为了一部反应侗族生活的百科全书。2008年,侗款已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26 吴祥跃吴祥跃(1948—),男,侗族。1984年开始学习讲侗款,于1986年正式拜吴圆正为师,全面系统地学习侗款知识,不到半年便能随师傅一起登台讲款。曾多次到邻近村寨、乡镇与老款首学习、交流,并组织讲款,影响甚广。吴祥跃在编创、讲诵侗款的同时,致力将自己所掌握的侗款知识和讲款的技巧毫不保留的传给下一代,使侗款能够薪火相传。2010年9月吴祥跃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款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6-1吴祥跃个人照。23传统音乐·湘西土家族民歌湘西土家族民歌是流传于湘西及周边土家族聚集区的民间歌曲。湘西土家族民歌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歌、薅草锣鼓歌、摆手歌、风俗歌等。山歌从分高腔及平腔两大类。劳动号子歌分为水上号子和山里号子。薅草锣鼓歌,演唱形式规范完善。分“引子”、“请神”、“扬歌”、“送神”等四部分。摆手歌是跳唱结合。风俗歌有《孝歌》、《哭嫁歌》、《跳丧歌》等。湘西土家族民歌曲式结构大多是四句式,大多是将第四句重复或三四句变化的重复。土家族号子及祭祀歌曲大多有引腔、收腔。土家族民歌演唱方法了十分多彩,根据不同的曲调、形式和环境,分为真声唱法、真假声结合唱法和轻声唱法等。2006年,湘西土家族民歌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7 向汉光向汉光(1942—),男,土家族。自小从父辈处学到土家族山歌传唱的要领。1968年参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和整理。数十年中,他访遍古丈县的村寨,和土家族梯玛吃住,虚心求学,深得真传,是能熟练运用土家语演唱土家族民歌及挖土锣鼓歌、摆手歌、梯玛神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为抢救保护土家族(土家语)民歌,向汉光收集整理资料,主动配合各种相关的文化活动义务演出。2010年9月向汉光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土家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7-1向汉光个人照。23128 尚生武尚生武(1952—),男,土家族。自幼在爷爷尚德春、叔叔尚世胄、尚世龙等影响下,唱山歌、打花灯。1970年为县花灯剧团演员。1978年,他把桑植民歌唱到了全省民歌汇演,1987年随中国湖南民间艺术团去波兰参加“卢科季内十九届民间艺术节”,获“集体山歌比赛第一名”,艺术节“铜杖奖”。2009年参加“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并参加“联合国公务员日”纪念活动演出。近年来又向民间歌师学习,收集整理民歌歌谣8千多首,器乐曲目资料本2本,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办班3期。辅导的徒弟成为当前桑植民歌有影响力的人。2010年9月尚生武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8-1尚生武个人照。23129 谷彩花谷彩花(1946—),女,白族。受家庭的熏陶,谷彩花自小便跟随母亲、外公学习民歌,以几十年不断积累的功底为基础,谷彩花逐渐形成了自己一套特色鲜明的桑植民歌唱法,她演唱的高腔山歌,真假声过渡无痕迹,声音通透。2006年谷彩花参加桑植民歌赛歌会获三等奖。2008年为“天下桑植民歌节”录制专题片。200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演出。201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非遗调演。多次受邀到学校作辅导授课,带出了一大批学生。2010年9月谷彩花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29-1谷彩花个人照。23靖州苗族歌鼟苗族歌鼟即苗族多声部歌唱。流传于靖州锹里一带的苗族。靖州苗族歌鼟按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族习俗可分为茶歌调、酒歌调、饭歌调、山歌调、担水歌调和三音歌调等。其歌词多为七言四句,内容涉及历史传说、祭祀礼仪、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唱咏风物等诸多方面。其音乐的音律和音程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演唱采取由低至高、由轻至重、由少至多的递进形式,多以单人低声部起歌,其他声部先后进入,多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靖州苗族歌鼟有《山歌》、《担水歌》、《茶歌》、《三歌》等曲目。演唱语言主要使用当地苗族土语(酸话)。2006年,靖州苗族歌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0 龙景平龙景平(1959—),男,苗族。向祖辈和父辈学唱苗歌,为他学习和掌握苗族歌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经过学习和积累,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歌技不断得到提升。在1976—1983年当民办教师期间,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学生和村民都会唱歌,之后也开展各类交流、授艺活动。1985年在平茶乡举行湘黔边界山歌比赛获一等奖。2008年的“三省中县”歌鼟比赛获二等奖。2009年3月进京参加由中央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录制的《魅力靖州》节目。2010年9月龙景平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歌鼟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0-1龙景平个人照。23131 向行钢向行钢(1969—),男,瑶族。从小学唱茶山号子、山歌,得其父向仪其嫡传,后拜师“湘西歌王”舒黑娃。他所演唱的茶山号子,声音华丽、具穿透力。1989年,向行钢加入苏木溪瑶族乡业余剧团,从师向仪方学唱辰河高腔。1996年,在首届瑶乡盘王节与父亲合作演唱茶山号子,获得金奖。2004年参加辰溪县第八届盘王节演唱山歌和茶山号子,分别获第二、三名。2008年参加首届怀化市原生态赛歌会,一曲《茶山号子歌》获第三名。同年10月,参加湖南省首届“湘人湘歌”大赛,他领唱的《茶山号子歌》获优秀奖。先后传授弟子10余人。2010年9月向行钢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茶山号子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1-1向行钢个人照。23传统音乐·侗族喉路歌侗族喉路歌,因歌中以“喉路”作衬词而得名,是民族音乐艺术中十分难得的多声部歌曲。主要流传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及周边侗族地区。喉路歌用平话和真声演唱,用韵严格。喉路歌有三种腔调,花歌、俏歌、讲歌。男女老少、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白天夜晚、室内室外都可以唱。侗族喉路歌的演唱形式主要为二声部合唱或多声部重唱。喉路歌的音调比较低沉,唱词不多,拖腔较长。演唱喉路歌按花歌、俏歌、讲歌的顺序进行,声部之间极讲究配合。喉路歌多为师徒传承,一般十二、三岁开始学歌,先学歌词,男女分学。2008年,侗族喉路歌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2 陆飘陆飘(1942—),男,侗族。15岁学唱四里山歌。16岁时跟师傅陆大文、陆德目学唱侗族喉路歌、讲歌、草歌。18岁能够独立演唱。20世纪90年代初,他参加在临口镇杏花村、太平岩村、菁芜洲镇寨头堡村举办的民族歌会。2009年参加菁芜洲镇第一届地方民族歌会获第三名。为了地方的民歌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他根据前辈和自己所唱的歌曲整理成册,教于徒弟、传于后人。他从1993年开始带徒弟,现有徒弟30余人。2010年9月陆飘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喉路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2-1陆飘个人照。23133 李云富李云富(1938—),男,土家族。15岁时就拜老梯玛田光南为师,后又拜罗应洪为师,精学了土家族毛古斯舞和摆手舞。李云富长期致力挖掘、收集、整理毛古斯颇有心得。1958年出席了全国青年文艺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近年来,在湘西州内各类文艺展演中演出83场次,在省内外旅游景区应邀演出23场次,为各大院校教授、专家采风、调研、学校交流演出8场次,培养传承人毛古斯舞艺人共87人。2005年及2008年,李云富带领断龙山乡土家族《毛古斯舞》队,先后应邀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和成都国际“非遗”节。2010年9月李云富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3-1李云富个人照。23传统舞蹈·凤凰文武茶灯凤凰文武茶灯是传统民间歌舞,它集歌、舞、戏、杂技、乐于一身。流行于凤凰县南部广大地区。凤凰文武茶灯以扇为主要表演道具,表演身段优美,婀娜多姿。一般为双人表演,为小丑与小旦,也可四人、六人、八人群体表演。茶灯表演的套路有100多种,主要的有三十多种。如燕子衔泥、雪花盖顶、隔帘相看、边鱼上滩、美女梳头、黄龙缠腰、鹭鸶踩莲、种茶、谢茶、盘茶等、内荷花、外荷花、上荷花、下荷花、正反云手等,各套路结构和组成以及表演程序是十分严紧规范,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2006年,凤凰文武茶灯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4 郭长明郭长明(1940—),男。12岁拜文茶灯师傅刘应长学习。1952年起,郭长明和同门学艺的刘娜秀两人一起表演文武茶灯,成为水打田乡业余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力量,一年中演出有200余场。他不仅对文武茶灯艺术十分精通熟练,而且在阳戏方面也很有研究。从事民间艺术活动和演出活动几十年,演出过数百上千场戏。但他始终扎根农村,为民间文武茶灯艺术和凤凰阳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2010年9月郭长明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凰文武茶灯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4-1郭长明个人照。23传统舞蹈·湘西苗族接龙舞苗族接龙舞是苗族宗教信仰舞蹈,流传在湘鄂渝黔苗族聚居区。苗人祈求去病除灾,人寿安康,风调雨顺,年丰畜旺,每年十月和二月或者兴土木和办喜事时,都要跳接龙舞。苗族接龙舞基本步伐多用半圆步行走,舞者撑开了青布伞,伞伞相接,起伏旋伞,队形变化似龙腾欢跃。跳舞接龙一般为8人以上,接龙的为妇女,服饰十分讲究。表演的动作有龙翻身、龙现爪、龙穿花、龙跳门、龙抢宝、龙护宝、龙进门、关龙门等。伴奏音乐由苗族打击乐、唢呐、苗歌组成。苗歌在接龙仪式中演唱多采用苗歌平腔,在接龙舞中多采用高腔及其它声腔。2008年,苗族接龙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5 吴国勤吴国勤(1953—),男,苗族。从小就跟着老一辈苗族艺人学习接龙舞蹈,还经常自编自导自演各类文艺节目。凡逢年过节,亲自组织编排苗族接龙舞参加县、市表演。曾于1974年参加湖南省首届农村群众文艺调演大会演出,20世纪90年代参加吉首市春节文化活动表演大赛等。为了传承和保护苗族接龙舞,他还积极在周边乡镇村寨培养后继人才,带出了一大批年轻的苗族接龙舞的爱好者,为湘西苗族接龙舞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显著的成绩。2010年9月吴国勤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苗族接龙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5-1吴国勤个人照。23传统舞蹈·苗族绺巾舞苗族司刀绺巾舞源于古老祭祀活动,是巫师做法事时跳的一种舞蹈,后发展为一种娱乐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及周边苗族地区。苗族司刀绺巾舞以巫师的司刀和绺巾(又称绺旗)为道具,在铜锣、鼓、大钹、唢呐等伴奏下起舞,表演者身着红、黑、青、白、花五色巫师袍服,头戴巫冠,一手持司刀,一手握绺巾,随着音乐节奏或进或退、左旋右旋、屈腿直步、躬身举手、转身舞动。每完成一轮上述动作,舞动司刀绺巾一次。2008年,苗族司刀绺巾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6 石三冬石三冬(1947—),男,苗族。12岁就拜师苗族巴代第八代传承人石巴同学艺,通过实践,很快就能熟练掌握苗族绺巾舞特征、舞姿、步伐、内容形式及流程。1986年以来,他参加县里组织的民族文化活动20余次,5次参加州级以上的大型文化活动,在表演绺巾舞当中被推举为首席表演领队。1990年全国苗学会表演绺巾舞。1994年法国东方博物馆专家在排碧板栗村观看他的绺巾舞。1991年国际苗族文化研讨会,带领表演队伍进行表演。2004年凤凰中韩围棋大赛表演苗族绺巾舞获第一名。2010年9月石三冬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绺巾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6-1石三冬个人照。23传统舞蹈·串春珠串春珠是瑶族欢度春节时跳的一个集体舞蹈。串春珠又名跳九州、走春潮、走线。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道县的瑶族地区。串春珠源于祭祀始祖盘王“奏档”,是瑶族长鼓舞的姊妹篇。参与者男女老少皆可,最少要十二人以上,一人领舞。串春珠有“开锣”、“归龙”等严格的表演程序和隆重的祭拜仪式。舞蹈动作主要有“拜盘王”、“拜四方”、“播种”、“插禾”、“鸡公啄米”、“鸡公摆尾”、“鲤鱼上滩”、“落地开花”、“穿五角梅花”等。表演道具有鼓、锣、钹、锁呐、笙、竹梆、朝牌、竹梆、彩旗、红布条、树枝等。2008年,串春珠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7 盘财益盘财益(1928—),男,瑶族。自幼跟随师傅盘财佑学习瑶族民间舞蹈。1989年参加江华瑶族自治县举办的国庆40周年文艺调演,荣获三等奖。2005年带队参加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庆50周年文艺表演,荣获“热忱技艺、舞风传后人”奖旗。2006年,带领徒弟等17人参加江华瑶族自治县举办的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节获得金奖。2009年带领徒弟们参加了永州市举办的建国60周年的文艺汇演。1986年退休后,一直从事串春珠的传承活动,培养了盘玉金、盘玉德等一批新秀。2010年9月盘财益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串春珠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7-1盘财益23传统舞蹈·城步吊龙舞城步吊龙舞是用长篙将龙身吊起来进行表演的一种龙舞。流传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一带。城步吊龙集工艺、武术、气功、表演、巫傩和礼仪习俗融为一体的龙舞艺术。城步下团吊龙由村寨群众主动捐物捐钱,提前一个月集体组织制作。用料、下料非常讲究。龙身由大家一起扎制,龙头都由掌坛龙师亲自动手。城步吊龙舞在启龙、开光、点睛、接龙、舞龙、送龙、封龙的过程中,形成一套严格完整的程序。其表演者均具有一定的武功,表演套路丰富,“巨龙出山”、“盘缠养息”等技巧性高。2008年,城步吊龙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8 丁志凡丁志凡(1937—),男,苗族。祖辈都是舞、扎吊龙的传人,17岁正式和父亲学习舞吊龙。20岁成为了村里当时最年轻的舞龙师傅。丁志凡在传统扎制技术基础上运用新型材料,加强了观赏性的舞龙动作。1996年,丁志凡组建了“下团苗乡飞龙队”,2002年参加湖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演出,荣获表演特等奖。2003年参加湖南省“迎城运·闹新春”民间传统龙狮精英赛,荣获最佳龙狮制作奖。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专场演出。2010年9月丁志凡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城步吊龙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8-1丁志凡个人照。23传统舞蹈·七江炭花舞七江炭花舞是一种借鉴夜晚照鱼用的炭灯发展而来民间舞蹈。一般用于为舞龙队伍开路。主要流传在湖南省隆回县七江乡。七江炭花舞的表演者一般为二人。表演时,用枞树膏或栗树皮作燃料,装入铁丝网笼中,系于5米长的竹杆上端。炭花点燃后,利用甩、抛、绕、抖、收和弓步、大八字步、蹲柱等肢体动作,甩动灯笼起舞,火星飞溅,宛若游龙夜空翻腾。舞蹈动作有“雪花盖顶”、“黄龙缠腰”、“双龙抢宝”、“8字回纹”、“扫地莲花”、“朝天三柱香”等。七江炭花舞以打击乐伴奏。不受表演场地限制。2008年,七江炭花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9 胡光旦胡光旦(1947—),男。初中毕业后听祖父口传,开始恢复民间炭花舞。他掌握、创制舞炭花动作10余种。2009年起,七江炭花舞成为花瑶古寨篝火晚会表演主要节目之一。同年3月,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对七江炭花舞做了专题报道。2007年,开始带徒传艺。2010年9月胡光旦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江炭花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39-1胡光旦个人照。23传统舞蹈·桑植白族仗鼓舞桑植白族仗鼓舞又叫“跳邦藏”、“跳仗鼓”,是白族的传统舞蹈,因主要道具为仗鼓而得名。桑植白族仗鼓舞主要流传在桑植外半县一带。桑植白族仗鼓舞套路丰富,有“幺二三”、“硬翻身”、“狮子坐楼台”、“野猫戏虾”、“魁星点斗”等81套之多。舞蹈时以“倒丁字步”为步伐,每三人一组,鼎足而立。夹杂有“苏公背剑”、“霸王撒鞭”等许多武术动作,不受道具约束和限制,羊叉把、火钳、饭篓子等农具和生活用具均可作为道具踩着节拍翩翩起舞。仗鼓舞动作以跳、摆、转、举手、脚步先左后右,手与脚倾向摆动。其特点是顺拐、屈膝、悠放、下沉。2008年,桑植白族仗鼓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0 钟会龙钟会龙(1930—),男,白族。1936年师从民间艺人钟朝锐、钟朝恩、钟良旭,经过多年学艺,掌握了桑植白族仗鼓舞“九九八十一”套路。后通过对麦地坪白族700多年的生产、生活习俗研究,以“倒丁字步”为步伐,将高难度的“四十八花枪”等武术动作融进传统舞蹈中,使仗鼓舞更加灵巧多变。1984年他到其他白族乡指导和演出跳仗鼓舞。20世纪80年代初还曾多次到吉首参加仗鼓舞演跳活动。现带有钟耀群、钟彩香等徒弟。2010年9月钟会龙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白族仗鼓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0-1钟会龙个人照。23传统舞蹈·桑植花灯桑植花灯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歌舞艺术。桑植花灯的演出形式多为“对子花灯”,表演一般为一男一女两个角色,男子形象滑稽、诙谐,女子形象优雅、端庄。桑植花灯种类繁多,有文花灯、武花灯、丑花灯等。花灯的舞台步法和步位变化丰富多彩,有“踩四门”、“走8字”、“走圆圈”等程式;有“雪花盖顶”“美女梳头”“嫦娥奔月”等舞步。桑植花灯音乐唱腔来源于桑民歌,旋律明快流畅,欢快跳跃。2008年,桑植花灯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1 满员恒满元恒(1946—),男,土家族。1956年学习桑植原始桌子花灯。1962年进桑植县花灯剧团,跟谷志壮、刘芳豹及民间艺人向洪志、毛力之、钟慧龙学习花灯舞。整理出花灯圈子18种,扇花54种,使花灯进一步规范化。20世纪80年代参加自治州比赛,誉为“湘西花灯王”。1979年参加全省汇演,花灯《赶花》荣获二等奖。2008年参加全国首届农民汇演获“丰收杯”奖。2009年参加“湘风楚韵”桑植民歌全国巡回演出。创作的花灯舞蹈有《四季花儿开》、《四季好风光》、《阳雀催春》、《丰收花灯》、《观花》等分别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并获奖。多年来培训学员逾千人。2010年9月满元恒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花灯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1-1满元恒个人照。23传统舞蹈·芷江孽龙舞芷江孽龙舞又称独龙舞、劣龙舞。源于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田氏家族。芷江孽龙舞每逢春节表演,舞者为2人,一人舞龙,一人舞宝。有“单宝戏龙”、“双宝戏龙”两种形式。基本套路有“雪花盖顶”、“古树盘根”、“青山牛摆尾”、“鹞子翻身”、“黄龙缠腰”、“龙盘水”、“龙洗澡”、“龙翻身”、“龙抢宝”等。传统的舞龙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场面壮观。芷江孽龙舞从它的制作、表演到最后“化龙”有严格的程序和礼俗。音乐以打击乐鼓、锣、头钹、二钹、小锣为主,常配以唢呐、号角等。2008年,芷江孽龙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 田宗林田宗林(1935—),男。从小学会了孽龙舞,常邀伙伴田希佳搭档,凭着精湛的孽龙舞艺,舞遍了整个侗家山寨。后来他们又把这门手艺传给了田希洪、田志泽、田志军。2003年田宗林、田希佳参加怀化市民间文艺汇报演出,夺得一等奖。2005年芷江县文化局举办的农家乐文艺汇演时,富家团村的孽龙舞夺得一等奖。之后成立了富家团村民间剧团,亲自传授技艺,使孽龙舞得以重新发扬光大。2010年9月田宗林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芷江孽龙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2-1田宗林个人照。23传统舞蹈·蚕灯舞蚕灯是灯舞的一种,原是溆浦县大华乡小黄、竹园两村张姓族灯。蚕灯是用竹篾编织而成,全长530公分,分头、身、尾三部分。蚕灯由三人合舞一串灯,一人舞头,一人舞身,一人舞尾,两串灯为一组,每组一公一母,由六人同舞,组数不限。蚕灯舞的表演套路主要有“三多财喜”、“比翼双飞”、“恩恩爱爱”、“双蚕抢宝”、“八仙相会”、“抬头见喜”、“莲花盛开”、“宝树采桑”、“展望楼台”、“春蚕吐丝”、“太极图”、“春蚕过桥”、“单关门”、“双关心”、“拜四门”、“礼节舞”、“双鞭炮”等。在唢呐和锣鼓的音乐声中,蚕灯舞婉转灵活,伸曲自如。2008年,蚕灯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3 张祖选张祖选(1966—),男。10岁开始舞宝灯,后以父亲、老艺人张尉扬为师,将蚕灯的全套技术熟练掌握。他表演的作品有“招财进宝”、“黄龙缠腰”、“双蚕抢宝”、“展望楼台”、“抬头见喜”、“太极图”等十多个节目。他既是舞蚕灯的高手,又是制作蚕灯的能人,2008年当选为大华乡蚕灯协会会长。每逢重大节日及县级重大文艺活动都有蚕灯献艺。2007年他带领50多人参加了首届“中国·溆浦屈原文化艺术节”的民俗展演。2010年9月张祖选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蚕灯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张祖选个人照。23传统舞蹈·雪峰断颈龙舞雪峰断颈龙舞流传于雪峰山五溪地区。雪峰断颈龙于正月初四“点灯”,至正月十三结束,与为灯会的组成部分。雪峰断颈龙的每一部分均用竹子编织成一个独立的灯笼。雪峰断颈龙由“万岁牌”、“宝珠”、“龙头”和13节断开的“龙身”组成,断中有连,连中有断,时断时连,自成套路,别具一格。其音乐采用鼓乐,有原生态的独唱、齐唱,舞步粗犷。表演具有严格的程序,灯会结束这天,必要焚烧龙衣,叫做“残灯”,以示送走邪气。2008年,雪峰断颈龙舞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4易图义易图义(1952—),男。受父辈的影响,十一、二岁就喜欢上了耍龙灯。文革之后,他组织周围爱好这一技艺的人群,到方圆数百里地到处演出。1981年回到家乡,他倾心研究、制作和演出断颈龙舞蹈。现在这一传统民间舞蹈每逢春节、元宵、端午等重大喜庆之日固定演出,已成为洪江市的一块文化品牌。2010年9月易图义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雪峰断颈龙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4-1易图义个人照。23传统戏剧·衡州花鼓戏衡州花鼓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湘南地区的衡阳花鼓戏、永兴花鼓戏、安仁花鼓戏、资兴花鼓戏均属衡州花鼓戏。衡州花鼓戏有呐子牌子、川子调、小调三种主要声腔及少数杂腔,音调高亢、热烈,表演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剧本大多来自农民日常生活,杂用土语乡音,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山野风味。《打鞭进城》、《打铁》、《五更劝夫》、《下南京》、《恭伢子缝衣》、《百忍堂》、《重相遇》、《喜盈门》、《乡里大亨》、《药都传奇》等为其代表性剧目。2008年,衡州花鼓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5 杨小兰杨小兰(1961—),女。1977年进入剧团,师从阳映太、刘昭应等衡州花鼓戏老艺人。杨小兰扮相俏丽、唱腔甜润、韵味醇厚、表演端庄大气。主要演出代表剧目有:《朱买臣卖柴》、《挑女婿》、《刘海戏金蟾》等。1989年参加省“洞庭之秋”艺术节新剧目汇演《玉碧血》获配角奖。2006年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执导并主演现代花鼓戏《双喜临门》获银奖。2009年由她执导的《喜盈门》参加湖南省第三届艺术节荣获“田汉导演奖”。2010年9月杨小兰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州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5-1杨小兰个人照。23146 廖寒梅廖寒梅(1965—),女。1982年入剧团任演员。师从衡州花鼓戏前辈谢若梅、刘昭应、阳映太、曾明月等名老艺人。对衡州花鼓戏传统表演技巧全面扎实,掌握剧目、曲牌较为丰富。主要演出代表剧目有:《喜脉案》、《王氏投井》、《恩仇记》、《大盘洞》等。2003年荣获了湖南省第一届艺术节“主演奖”。2009年湖南省第三届艺术节荣获“田汉表演奖”。2010年9月廖寒梅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州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6-1廖寒梅个人照。23147 曹作嘉曹作嘉(1947—),男。12岁进剧团,主演小生行当,后师从唐少生。他功底扎实,唱腔清亮,擅长小生、老生等多个行当的表演,熟悉永兴花鼓戏传统300多曲牌。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乡里大亨》、《白蛇传》、《秦香莲》、《清明案》等。20世纪70年代,曾四度获省文化厅颁布的“优秀表演奖”和“二等演员奖”。1989年、1991年先后获省汇演“优秀表演奖”。2005年参加“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获“优秀演员奖”。2010年9月曹作嘉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州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7-1曹作嘉个人照。23148 唐湘音唐湘音(1942—),男。1957年入训练班学演湘昆剧,向肖剑昆、匡升平等学习《连环记》、《八义记》、《义侠记》等湘昆剧目。1960年调郴州湘昆剧团工作。1961年拜侯永奎为师,先后学了《林冲夜奔》、《单刀会》等剧目,成为湘昆主要演员。1986年获得湖南省“优秀中年演员”称号。先后整理改编了《义侠记》、《包公牵驴》等10多部剧目,其中《激浪载舟》、《包公牵驴》参加全省调演。1996年任郴州艺术学校校长。2010年9月唐湘音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剧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8-1唐湘音个人照。23传统戏剧·花灯戏花灯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嘉禾花灯戏为湘南花灯戏的代表,麻阳花灯戏是湘西花灯的代表,平江花灯为湘北花灯代表。花灯戏初为唱民歌,是以小丑、小旦对唱的对子调,进而演人物故事,发展成为戏曲形式的两小戏。有共同特点:来自民间、土生土长、源于劳动、创作于生活;音乐优美、乡土气息浓厚;一人多角,表演自然活泼、恢谐、动作夸张,富有生活气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2006年、2008年,湘西、湘北花灯戏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9 廖由生廖由生(1937—),男。1970年代初到县剧团学习表演,1975年专职司鼓。1977年代表县参加郴州地区文艺会演。1984年参加第一届“五岭艺术节”。花灯小戏《渔塘风波》、曲艺《特别节目》、《八老汉观工地》参加全省业余文艺调演汇报演出。1989年被省曲艺家协会评为“优秀民间艺人”。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授花灯戏,学徒数百人。2010年9月廖由生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49-1廖由生个人照。‘23150 萧其力萧其力(1941—),男。9岁入桂阳县湘剧团,师从陈金年。1953年入郴州市祁剧团学祁剧,师从吴代成学演文武小生。1954年入嘉禾县祁剧团。1961年入临武县祁剧团任演员兼编剧、导演。曾改编、整理传统剧目《二度梅》、《花田错》、《鹿台恨》等30多个。1984年创作大型历史剧《瀚海魂》参赛郴州市“五岭艺术节”获奖。1984年起任临武县祁剧团团长,为临武祁剧的传承培养后继人才。2010年9月萧其力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剧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0-1萧其力个人照。23传统戏剧·临武傩戏临武傩戏,明成化年间由永州市蓝山县里田传入,现存于临武县大冲乡油湾自然村,当地人称之为“舞岳傩神”、“神狮子”,傩戏与傩祭共存,每年只在正月里表演。现存剧目有《三娘寻夫》、《过三关》、《盘问土地》等。曲牌与锣经自成体系,[过山锣]、[游锣]、[一尺扣布]、[一杯酒]、[下南京]等,都具有地方风味。面具存三娘、来保、土地、二郎、关羽、夜叉、狮子、猴子、小神等9副,用樟木雕刻、上彩。傩坛布置精致,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等艺术为一体。2008年,临武傩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1 王太保王太保(1960—),男。自幼随师父肖忠惠学习唢呐、二胡、打击乐。1978年随父学习傩戏布法、傩戏音乐及表演。同时扮演主要角色。能完整、全面、精确地掌握临武傩戏的布法、扮神、演奏等高水平的技能。2006年参加了县首届艺术节特色节目汇报演出。2009年参加国家、省、市专家临武傩文化研讨会。近年自筹资金招收演员传授傩戏技能,为传承工作做出了贡献。2010年9月王太保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临武傩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1-1王太保个人照。23152 张少君张少君(1964—),女。1978年进入祁剧团任演员,师从黎燕飞、谢美仙等。先后主演了祁剧。主演的剧目有《甲申祭》、《闹严府》、《昭君出塞》、《白居易》、《莫愁女》等40余部。1984获“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93年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获表演奖,《甲申祭》同年获“文华新剧目奖”。1999年获湖南省“芙蓉戏剧表演奖”。同年参加湖南省第三届青年戏曲演员折子戏大奖赛,获银奖。2010年9月张少君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剧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2-1张少君个人照。23传统戏剧·巴陵戏巴陵戏,原称“巴湘戏”、“岳州班”。湖南地方戏大戏剧种。据统计,巴陵戏有传统剧目423个。分整本、半本、折子、小戏四类,以半本戏剧多。《苏艳庄》、《钟无盐》、《伍子胥》、《九子鞭》、《夜梦冠带》、《何腾蛟》等为其代表作品。巴陵戏声腔又分昆腔、弹腔和杂腔小调。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为其舞台语言。巴陵戏的表演长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尤以武戏著称于湘北。巴陵戏仅存一个剧团,被文化部誉为巴陵戏“天下第一团”。2006年6月,巴陵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3 何其坚何其坚(1944—),男。8岁随父跟班学艺,并师从冯仙岩、周扬声,主攻小生。全面地掌握了巴陵戏的传统表演程式,及巴陵戏特技绝艺。他戏路宽广,能串演老生、三生、花脸、旦角、丑角。他表演稳健大度,细腻且略带野性,演唱圆润清越。1986年获“湖南省优秀中年演员”称号。1992年主演《胡马啸》获全国会演“优秀表演奖”。1994年获“湖南省戏剧芙蓉奖”。2006年、2009年获“田汉表演奖”。2008年荣获第一届岳阳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9月何其坚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巴陵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3-1何其坚个人照。23传统戏剧·岳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旧称花鼓子、瓮琴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流行于岳阳、临湘、平江及与岳阳毗邻的鄂、赣部分县市。岳阳花鼓戏以湘北方言演唱,声腔分锣腔与琴腔两大类。其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重视扇子功。旦角表演以“三娇”、“三妖”、“三俏”独具特色,小生的褶子功,小丑的鼻须功深受观众喜爱。岳阳花鼓戏有着自己独特的声腔体系,其传统剧目《补背褡》、《游春》、《思夫》、《孟日红割股》、《正德遇饭》、《鬼贼同道》承载着大量的岳阳历史文化信息,新创剧目《艾多事坐堂》、《老骆轶事》、《赵乡长转圈》、《血防情》等更反映出湘北时代风情。2006年和2008年,岳阳花鼓戏分别列入第一批省级、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4 柳六荣柳六荣(1968—),女。1682年任演员。前后师从冯少松、付良模、邓渭元、李娅等老艺人。熟悉和掌握80多个岳阳花鼓戏传统节目。1987年赴省参加“中青年演员大奖赛”获表演奖。参加第一、二、四届中国·湖南“映山红”艺术节获奖。2000年被评为全县“十佳文学艺术创作者”。近年来,她改编并导演的岳阳花鼓小戏《迎亲》参加“岳阳市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获金奖,《轭壳》获银奖。2010年9月柳六荣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岳阳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4-1柳六荣个人照。23传统戏剧·零陵花鼓戏零陵花鼓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旧称“花灯”、“调子”。流传在永州,以及邵阳、衡阳、郴州,粤、桂、赣、黔部分地区。1956年,定名为零陵花鼓戏。零陵花鼓戏表演细腻,唱腔优美动听。旦舞手帕,丑挥纸扇,走矮步,相互对唱表演,生动活泼。后受其他剧种影响,逐渐发展到唱、做、念、打等综合型的戏曲形式。多以反映劳动生产、婚姻爱情以及其它社会生活。其代表性的剧目有《云南寻夫》、《打安徽》、《赶子牧羊》、《萝卜劝夫》、《三看亲》、《假报喜》等。其念白、歌舞、声腔、伴奏等,都富有永州地方特色。2008年,零陵花鼓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5 李江元李江元(1960—),男。1973年入剧团为演员。师从冯祥昌攻小生,后师从于李占云主攻丑行,后又主动学习老生。在花鼓戏生行艺术中成绩显著。1988年任剧团艺委会主任、剧团业务团长。2009年艺术节在花鼓戏《双盘花》饰花九崽获“田汉表演奖”。2010年9月李江元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零陵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5-1李江元个人照。23156 王与佑王与佑(1952—),男。出身荆河戏世家,1971年进入剧团。师从黄绩三、许安和、谢天才、赵承文、方觉东、肖耀庭等。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从事音乐编配,前后共为近百出剧目设计唱腔。曾多次获省、市音乐设计奖。作品收录于《湖南新时期10年优秀文艺作品选·音乐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常德卷》、《荆河戏音乐集粹》中。自1978年起,在剧团开始带徒弟,培养出一大批荆河戏优秀演员。2010年9月王与佑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河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6-1王与佑个人照。23157 李和平李和平(1963—),男。1977年入湖南省艺术学校祁剧科,1980年入湖南省祁剧院。师从王求喜、唐国球,成为目前祁剧丑行代表演员。1984年获“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96年主演获省首届青年演员“最佳演员”奖。1994年荣获湖南省“芙蓉奖”。1997年获省艺术节“田汉表演奖”。2002年获全国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银奖。2002年荣获文化部文明办“四进社区”文艺表演银奖。2003年获省艺术节“优秀主演”奖。2006年获“田汉表演奖”。2010年9月李和平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7-1李和平个人照。23传统戏剧·邵东木偶戏邵东县木偶戏清武班创建于清代道光三年(1823),至今仍活跃在邵东县和周边的衡阳、永州、邵阳、娄底、湘潭和外省的广西、江西、贵州广大农村。邵东木偶戏为短把举竿内签杖头木偶,能演出“关公戏”、“观音戏”、“岳飞戏”、“杨家将”的剧目60余部,演唱祁剧高腔、弹腔。所保存的全套木偶戏行头和近百本线装古版木偶戏唱本,都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2008年,邵东木偶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8 龚日升龚日升(1927—),男。邵东木偶戏“清武班”第五代传人。9岁进班跟随师叔师兄学演木偶戏,在演出过程中学会了邵东木偶戏短把杖头木偶的各类技巧,同时学会了“观音戏”、“岳飞戏”等剧目30余个。在不足20岁时就接任班主。他的唱腔洪亮,清晰,传承了邵东木偶戏“清武班”全套戏担子。几十年来,无论在农村、城镇、省、市、县重大活动演出中,独具一格。2010年9月龚日升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东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8-1龚日升个人照。23传统戏剧·桑植傩戏桑植傩戏原有“游傩”、“大傩”、“低(阳)傩”、“高(阴)傩”和“三元盘古傩”五大门系,后“游傩”和“大傩”逐渐消失,留存了“低傩”、“高傩”和“三元盘古傩”三个流派,分别流行于白族区和土家族聚居区。桑植傩戏有“二十四戏”之说,分前十二戏、后十二戏和五十花朝戏,传统剧目有《庙房会》、《郞带封官》、《令哥烤酒》、《上山》、《孟姜女》、《唱土地》、《开山》、《观花》、《柳毅传书》、《鲍家庄》等。傩戏中的人物分文、武、老、少、女五类,出场人物均戴木质假面。傩戏以方言道白,唱腔多达300多种,保持了“一人启口,众人帮腔”传统。2008年,桑植傩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9 冯明柱冯明柱(1944—),男,土家族。1978年跟父亲正式从事傩戏、目连戏的演出活动,学会了桑植傩戏和目连戏的大部经典和演艺。1986年起,承担了整个傩戏和目连戏的演艺和传承。在本县各地演出两千余场,带有徒弟共百余人。在表演的同时,自己还整理了傩戏和目连戏剧本,向年轻人讲解桑植傩戏、目连戏的经典内容。2010年9月冯明柱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傩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159-1冯明柱个人照。23传统戏剧·梅山傩戏梅山傩戏,流行是在古梅山地区原始演剧形式,至今在冷水江市仍有9个乡镇的20余个傩坛200多名傩艺员频繁演出傩戏。现存《搬开山》、《搬六娘》、《搬架桥》、《搬锯匠》等10余个剧目,唱腔为民间小调,现存面具有开山、郎君、判官、土地公、土地婆、
/
本文档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二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