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校本教材韩城历史文化

2021-08-26 5页 doc 647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顾歆晨boy

暂无简介

举报
校本教材韩城历史文化传承《史记》文化知晓韩城故事书香司马故里------新城四中校本教材(一)韩城市新城区第四初级中学前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恐怕很难找出能和韩城相媲美的城市。在这个以“龙门”为代称的地域,演绎过数不胜数的慷慨悲歌,遗存着浩如烟海的历史典故,无论秦塞雄都的历史积淀,无论大河龙门的区域意象,无论铁马长城的风雨印迹,无论荡人心魄的疆场搏杀,或者鱼寓狷门的美丽传说,或者耕读传家的人文氛围,或者经世致用的生命历练,或者精美绝伦的城邑建筑,或者朴实淳厚的民俗民风,又或者其四海皆知的历史名人,一切都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韩城文化的深邃厚重无...
校本教材韩城历史文化
传承《史记》文化知晓韩城故事书香司马故里------新城四中校本教材(一)韩城市新城区第四初级中学前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恐怕很难找出能和韩城相媲美的城市。在这个以“龙门”为代称的地域,演绎过数不胜数的慷慨悲歌,遗存着浩如烟海的历史典故,无论秦塞雄都的历史积淀,无论大河龙门的区域意象,无论铁马长城的风雨印迹,无论荡人心魄的疆场搏杀,或者鱼寓狷门的美丽传说,或者耕读传家的人文氛围,或者经世致用的生命历练,或者精美绝伦的城邑建筑,或者朴实淳厚的民俗民风,又或者其四海皆知的历史名人,一切都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韩城文化的深邃厚重无以复加矣。为了在我校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传承《史记》文化知晓韩城故事书香司马故里”主活动,使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韩城历史文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知识、知市情,传播韩城好声音,讲述韩城好故事,维护韩城好形象,统一思想,在实现“建设区域教育中心,打造基础教育高地”宏伟目标中展示创新创造创优风采,用智慧和力量同心共筑韩城梦。(一)历史沿革韩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属雍州,《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录。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韩城县志》载:“韩,候、伯之国也”。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博物志》载:“韩,武子采邑”。武子后,献子厥从封姓为韩氏,当时,晋占有河西之地与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与晋惠公夷战于韩,秦败晋,虏其君,晋献河西地。周顷王二年春(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战国时,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属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庞。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痤,攻取魏繁庞城。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在今大荔县境内),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秦灭六国,夏阳属内史地。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翳被封为翟王,领陕西北部地区。八月,刘邦入关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内史郡之一部分为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夏阳属之。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大夫治。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国都东迁,西京三辅(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不变,冀亭又复名夏阳,仍属左冯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阳并入夏阳。三国时期,魏国雄居中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后属华山郡。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肤施(今延安)迁居夏阳避羌乱。七年(351),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夏阳属之。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阳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同州武乡郡。宇文觉废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阳并入合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合阳分出,重新设县,以古韩国改名韩城,属冯翊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属西韩州。八年(625)州治迁韩城,领韩城、合阳、河西三县。太宗贞观八年(635)废州。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韩城为夏阳,隶河中府。昭宣帝天成二年(905)更名韩原县。五代后梁时,仍属河中府。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隶同州。北宋,隶永兴路定国军冯翊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将娄宿,自韩城履冰入陕,关中遂没于金。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年),设祯州,领韩城、合阳二县。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废州为县,二年又复设祯州,县址迁至今县城西北二十里土岭。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撤祯州,改属同州,县址迁回原址。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韩城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潼关道。清初沿用明制,属西安府同州潼关道。雍正三年(1725),改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同州升府,韩城仍属之。辛亥革命后,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取消道制,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8年3月24日,韩城第二次解放。初属黄龙分区。1949年6月改属大荔分区。1950年5月大荔分区撤销,改属渭南分区。1956年10月,直属省辖。1959年1月,合阳县及黄龙白马滩公社并入韩城。1961年8月,恢复原建置,仍渭南专区,1972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韩城仍为辖之。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正式改县为市,仍属渭南地区。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5月升格为省内计划单列市,副市厅级。(二)历史名胜司马迁祠墓位于城区以南10公里芝川镇东南奕坡旁的悬壁上,东濒黄河,西枕梁山,山河映带,气势壮观,景物之丽,为韩原名胜之冠。占地104亩,古建17座,现代和仿古建筑12座,总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经注》载:“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瞩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韩城县志》载:“宋宣和七年(1125年)县令尹阳,曾集芝川乡民,修砌墓垣,建起寝宫、献殿和山门。”元、明、清以来,几经重修,基本上保持着原有规模和古貌。1934年经杨虎城将军倡议重建现存“芝秀桥”。但祠墓主要建筑终因风雨剥蚀,几乎倾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它加以保护,曾多次拨款修复,1979年以后,又人工改道芝水,迁建宋代之“禹王庙”、元代之“彰耀寺”“三圣庙”和大门门楼,并加固了北崖护坡。司马迁祠墓建筑群主体,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坡脚东北为一木牌坊,系清代重修,额书“汉太史司马祠”。穿过牌坊,缓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又有一木牌坊,约建于明代以前,上书“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为世人敬仰之意。从这里迤逦而上,穿过山门和砖砌牌坊,到达祠院,这是主体建筑。山门内外砌有阶梯蹬道,共99级,势极险峻。牌坊题额为“河山之阳”,出自《太史公自序》中“耕牧河山之阳”一语。祠院由献殿和寝宫组成。门额上书“太史祠”三字,笔体潇洒,苍劲有力。院中古柏参天,环境清幽。献殿为敞厅,是祭祀时供陈祭器、礼品与致仪祀的地方。寝宫在献殿之后,正中塑有司马迁全身坐像,宫衣充弁,面貌雍容,长须飘拂,两眉入鬓,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祠内碑石林立,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碑记和名人凭吊吟咏之作。郭沫若同志也为司马迁祠题词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诗文雅健,笔法挺秀。祠后为司马迁墓,用青砖裹砌为圆形,周围嵌以八卦砖雕和金、清两代碑石,墓顶有一古柏,枝杆苍劲,犹如巨掌撑天,矫龙拏云。明末李因笃曾有“尚余古柏风霜苦,空对长河日夜深”诗句,于绘景中寄寓了对司马迁悲惨遭遇,坎坷一生的无限同情。墓前立一石碑,上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题“汉太史司马公墓”。司马坡古道东南,建有两个院落,上院展出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中的部分故事,下院展出《史记》碑林和司马迁的格言、警句书法。祠墓以东靠近黄河的一个土丘上,有汉“挟荔宫”遗址。《武帝本记》载:元鼎四年,汉武帝自夏阳(汉时韩城名夏阳)东幸汾阳,在这里兴建行宫。遗址发现一块方砖,上书“夏阳扶荔宫令辟天地无极”十二个阳文篆字,也说明当时其地的盛况。祠墓西北约四公里,为今巍东乡高门村,有司马迁先茔,西北六公里处的徐村,今尚多为同、冯两姓,传说为“汉太史裔”,祖祠大门有“汉太史遗祠”题字。文庙韩城文庙座落在韩城市金城东端学巷北侧,是一组元、明两代建筑群。明统一志载“韩城县学宫于洪武四年(1371年)在原旧址重修”。虽经历代重修而庙内主要建筑的结构形状基本未变。是陕西省现存十三世纪以来较有代性的历史纪念建筑群。进入学巷不到200米,有两座牌坊,分别题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此即文庙所在地。由“贤关”“圣域”两坊进入文庙。南竖盘龙照壁,为琉璃五龙壁,长17米,高4.2米,系明万历年间修建,再前有“棂星门”。两旁有龙凤相配,上悬立匾,书“文庙”二字。文庙建筑群由四个院落组成。从棂星门至戟门为第一院落。院内有半池,半园形,围以石栏。上有石桥直通戟门。东侧有“更衣亭”,西侧有“致斋所”并有牌亭6座,记明、清两代重修概况。院中古柏参天。传说为元、明时期栽植。由戟门至大成殿构成第二院落。大成殿建筑在月台上,台基有石栏围绕。雕以蟠离文。大成殿前廊3间,西阔5间,进深4间,灰布板筒琉璃瓦方心单檐歇山顶,建筑宏伟。殿两侧东西庑各13间,向北有过角门,殿后用花墙相隔。与北面明伦堂组成第三院落。明伦堂创建于明洪武四年。本三代庠序学校以明人伦,后世学宫悉宗此义。堂两边有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通过明伦堂,往北的高台上为“尊经阁”,组成了第四院落。尊经阁是藏经书的地方,台高3.5米,周围花墙,为重檐歇山顶。东西两侧建有厢房。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陕西省文化局曾拨款整修,使这组几将倾圯的古建群获得了新生。1977年,文庙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胜地。普照寺位于城区东北10公里处的昝村乡吴村寨,始建于元代。有大殿面阔3间,进深2间。为灰布板筒瓦单檐歇山顶,平面而积1000平方米,结构精巧,雄伟壮观。门外东西有两幢壁楼,为全市保存较完整的元代建筑之一。大殿有彩塑泥像五尊;中为贴金释迦牟尼塑像,高约4米,造形大雅,雕饰细腻;两边为文殊、善贤、阿难、加味彩塑像。建于十余米高的吴村古寨高台上,殿门向南,居高临下。寺前有文水自西向东流经南面至昝村注入黄河。周围皆平畴沃野,东边约五公里至黄河岸边。有古开化寺遗址,树木葱茏,风景如画。寺取佛语“佛光普照”之意命名。1957年3月31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禹 门禹门,又名龙门,在城区以北30公里处,黄河到此处,出峡谷由北向南,直泻而下,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传谓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据《三才图会》记载:夏禹定为龙门,亦日禹门渡。河流至此,宽约百步,两山对峙,河冲其中,夹岸断壁,状近斧凿。传说系为夏禹所开,河中有禹门陵,浮出水面,状似河滩,洪水冲击不能淹。流传系禹凿龙门石,石块堆积河中,年久凝成。河东西两岸均有龙门山,明万历年间(1587年至1620年)建有东西禹庙(东禹庙在山西境内)建筑雄伟,依山而立,亭台楼阁,险拔竣秀,雕梁画栋。绚丽非常。惜于抗日战争时毁于日寇炮火。龙门山又名葑山,形如笔架,亦称笔架山,山上多紫荆,也叫紫荆山。黄河西岸,山高892.6米,东岸山高891米。龙门为韩城八景之一。所谓“禹门春浪”即指此。该地自古为山陕交通要隘,地势十分险要。相传唐李渊(公元618年至907年)从禹门渡黄河取关中。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由此东渡。由于群山对峙,黄河奔流其间,波涛凶涌,出龙门山一泻千里,故诗有“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之佳句。秦王苻健,唐武则天均曾到此,并对龙门之雄伟,有过高度的赞扬。禹门每年十二月初,“大雪”时黄河冰封,次年三月初惊蛰时冰开。黄河封冰一般在“大雪”前三天或后四天,俗称前三后四。初时人不敢行,俟有狐迹,人畜即可渡过。有时,冰桥中有裂一、二尺者,愈裂愈厚,名日桥眼。西禹庙西侧有骆驼项(因似骆驼脖项而得名)筑有长堤,堤坝长83.5米;宽4米,1966年夏收时炸开,上有公路引桥。解放战争时期,在我第一野战军后勤部的支援下,韩城县人民政府,1949年9月间,在黄河禹门渡架成铁索桥,长100多米,连接山陕,供我西进大军使用,西韩铁路建成后,于1972年5月初在禹门渡建成铁路桥、公路桥各跨度为144米,大大便利了山陕交通。禹门口,黄河最大流量每秒为21,800立方米,最小流量每秒为70立方米,一般流量为200至700立方米。最大流速每秒为10米,一般流速,每秒为1米。洪水时最大水深为11米,平时最大水深3至7米。据黄河龙门站实测,多年平均含沙最每立方水为37.5公斤。最大含沙量每立方水为933公斤。含沙量大于166公斤的天数,每年不超过7天。大于133公斤的天数,每年不超过11天。魏长城位于城区正南10公里处,战国时为魏国的疆域城。建于梁惠王十九年(史记·魏世家),距今约2,200年。东起龙亭镇的城北村,西至城后村。全长20余公里,高约5米,厚约8米,系铁杵土夯。1952年8月31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清殿 三清殿又名紫云庵,位于城区西北象山脚下,是一组元代建筑群,内有三清殿(殿前有月台),犹龙殿、戏台、配殿、三圣殿、四圣殿、耳室共7座,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保存比较完整。1957年8月11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象山中学借用。三清殿系道教庙宇,道教认为天上有至清、上清、太清三种仙境,合称为三清。“民居瑰宝”---党家村    韩城市境内民居四合院遍布城乡,党家村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传统民居村落。国内外专家称赞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为国保单位。  党家村现存四合院达成院123院,321座。党家村民居历史悠久,选址恰当,建筑精良,内涵丰富,有村有寨,群体保护完整,村中有20多条巷道综合纵横贯通,主次分明,全部条石或卵石墁铺,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四合院每院一般占地260平方米左右,呈长方形,个别的是正方形,俗称“一颗印”。四合院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厅房为头,厢房为双臂,门房为足,似人形,有喻意。厅房高大宽敞,前檐多为歇檐,为供祖和设宴之所,逢婚丧嫁娶,卸掉活动屏门,设席摆宴,显然发挥了厅房设施功能。门房和厢房为起居之室,长辈兄弟居有序。走进党家村,高大气派的,“走马门”列于巷道两侧,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朴实精美,三雕俱全,是雕刻艺术荟萃。家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环。门枕为方形或鼓式,均为石雕。有狮子门墩、鼓儿门墩、狮子鼓儿相结合的门墩,还有形体单纯的竖立双体线雕门墩。特别是狮子门墩,无论是粗犷简略或精雕细刻,都能将这一猛兽处理的形体生动,神态逼真。门楼两侧有美观的砖雕峙头,内容非常丰富,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鹿兔象马,虎牛麒麟以及几何图案、万字拐、八卦图等等,更为夺目的是门额题字,几乎家家都有,或木雕或砖刻,名家书写,相当讲究,成为书法艺术的展示。从内容上看,大致有炫宗耀祖、伦理道德、理想追求三类。大门内照墙多为砖雕,主题画面题材多样,有“鹿鹤同春”、“封(蜂)候(猴)挂印、“五福(蝠)捧寿”等等,有的则一个大“福”字或大“寿”字。院中家训砖雕,多在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氛浓厚,像这样把现实生活起居的空间拓展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有美化建筑空间,还具有跨时空对多代人进行教化的功能。这些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是文学、道德、美学的融合,凝聚着一种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是劳动人民在建筑装饰上创造的文明成果。  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登高瞭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设施的瞭望楼。仿木砖雕节孝碑楼,雕制精美,建造独特,是党家村砖雕代表作品。村东南有文星阁风水塔,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共六层六角形,塔高37.5米,塔的各层内部供奉的牌位和外观各层都有砖雕牌匾,从内容上看,可以得知党家村人是如何巧妙地借风水塔,表达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寄托着"修身治家"的一种生活理想。(三)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著《论六家要旨》一文,对先秦各家主要学说作了简要而具有独特眼光的评论。这对司马迁的早期教育无疑有重要意义。将近十岁时,司马迁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的基础,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的漫游。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一次游历到达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屈原、韩信、孔子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漫游回来以后,仕为郎中,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一带。以后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而游历了更多的地方。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他后来写作《史记》起了很大作用。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谈去世。临终前,把著述历史的未竟之业作为一项遗愿嘱托给司马迁。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此后,他孜孜不倦地阅读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潜心于著史,并参与了《太初历》的制定工作。就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这也正是一位学者对君主的淫威和残酷的命运所能采取的反抗形式。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此后其不清,大概卒于武帝末年。司马错战国秦夏阳(今韩城)人,司马迁的八世祖,是个有卓见远虑之士。秦惠文王后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与张仪,在伐蜀与伐韩的策略上争议。司马错主张伐蜀,他说:"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以事于易二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奉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不禁暴止乱之名。"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主张,使其伐蜀,取而守之。蜀归秦后,秦益强富厚。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蜀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司马错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司马错伐蜀则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军事基础,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等之功的。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致诸侯合纵对秦,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这议为秦王采纳。同年秋,即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参见秦灭巴蜀之战),与蜀王之师战于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镇),蜀王败逃至武阴(今彭山东),冬,灭蜀。继而又灭巴、苴。秦惠王十四年陈庄杀蜀侯,后归降。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因蜀相陈庄叛秦,司马错受命协助平定蜀乱,甘茂诛陈庄。秦昭王六年(前301年),蜀侯辉反,司马错平叛,并诛郎中令等27人,平定蜀中。昭王十六年,司马错担任客卿,受命攻魏,取轵(今河南济原南),攻韩,取邓(今孟县西)。十八年,司马错与白起等又攻取魏国六十一座城邑。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率陇西兵及巴蜀兵十万人,从蜀地沿江而下,攻楚黔中(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程婴春秋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世人称颂。相传古少梁邑(今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国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大夫屠岸贾诛赵氏,灭其族。当时景公姑母赵朔妻有遗腹,匿于宫,生一男。贾闻知搜宫,程婴与赵朔客公孙杵臼共谋,以他人子易之负之,程婴将赵氏真孤匿于山中养育。十五年后,韩厥告诉景公以实情,景公召孤儿赵武于宫,攻屠岸贾,灭其族,立赵后,复故位。赵武成人,程婴以报宣孟、杵臼而自杀。韩城有九郎庙和三义墓,世代祭祀。脍炙人口的古典历史悲剧《赵氏孤儿》,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故事。巍山位于韩城西南部,因藏孤儿又称"救郎山",山高沟深,林木茂盛,正是避难匿藏之处,程婴用自己贫苦人家。孤儿长到十四五岁时,跟着养父常给人打工锄田。这娃老实勤苦,锄田深浅匀称,一锄挨一锄,一根草不漏。人见人爱,争着叫他锄田。一天几家叫,孤儿都答应。天都上午了,还不见回来勺一老妇人到地里叫他吃饭,奇怪,怎么几家地里都有个娃在锄田。回来后,说这山外拾来的娃怕不是凡人。大伙赶紧劝这家人送孤儿出山读书。二十年后,孤儿赵武成人。程婴才把实情告之,赵武跪下要以死报恩。程婴表白了他立赵复位的心意后自杀而死。赵武服孝三年,直到晋平公十二年,冤案昭雪,赵武在国人拥戴下,官为正卿。他重农业,,兴水利,常说是小时锄田得知此理。后封为赵文子,是赵国的祖宗。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赵氏家族遭难。司寇屠岸贾追究刺杀晋灵公的主谋,罪名加在赵朔之父赵盾身上,把赵氏全族诛灭(有一说法是,赵朔当是并未被诛,后被屠岸贾假传灵公之命,而自杀的)。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成公之姊,在宫中避祸。赵朔妻身怀六甲,如果生男,则是赵氏不灭。因此,保全和绝灭赵氏的两方,都盯住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此时,公孙杵臼见到程婴,问程婴为什么没有为朋友殉难,程婴说:“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这时程婴已抱定殉难的决心,但是把保全赵氏后代放在首位。二人心意相通,遂为救援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不久,赵朔妻产下一个男孩。屠岸贾风闻后,带人到宫中搜索。赵朔妻把婴儿藏在裤子里面,又幸亏婴儿没有啼哭,才躲过了搜捕。为寻万全之策程婴找到公孙杵臼商量办法,公孙杵臼提出一个问题,个人一死难呢,还是扶持孤儿难?程婴回答,个人一死容易,扶持孤儿难。于是,公孙杵臼说出一番计划,请程婴看在赵朔对他的深情厚谊的份上,担当起扶持孤儿的艰难事业,杵臼自己则选择的是先去赴死。计划已完,他俩谋取别人的婴儿(一说是程婴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包上华贵的襁褓,带到山里,藏了起来。然后程婴出来自首,说只要给他千金他就说出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告密获准,程婴带着人去捉拿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公孙杵臼见了程婴,装得义愤填膺,大骂他是无耻小人,既不能为朋友死难,还要出卖朋友的遗孤。然后大呼:“天乎!天平!赵氏孤儿何罪?”请求把他一个人杀了,让婴儿活下来。自然,公孙杵臼的要求未被答应(应允),他和那个婴儿都被杀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调包计成功,人们都以为赵氏最后一脉巳被斩断,那些附和屠岸贾的人都很高兴,以为从此再不会有人找他们复仇。程婴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设法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了山里,隐姓埋名,抚养他成人。15年以后,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景公问赵氏是否还有后人,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孤儿被召入宫中。孤儿此时已是少年,名叫赵武,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赵武20岁那年,举行冠礼,着进入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后世广为传颂,并且编成戏剧,出现在舞台上,甚至流传到海外异邦。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钦敬。程婴忠实于友谊,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程婴(婴邈),程伯符第十四世孙。公自程适晋主于赵宣孟,宣孟子朔贤而友焉。大夫屠岸贾灭朔之族,朔有遗腹子武。贾索之,朔客公孙杵臼,公相与协谋存立赵孤。迨赵武既立,公自杀以报宣孟公孙杵臼于地下。武服斋衰三年,封忠诚君,配享宣子。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2年)诏淮大理寺丞吴处厚奏立祚德庙于绛州,封诚信侯。墓在绛州西南下与赵大夫冢北,曾塑像。高宗绍兴十一年诏立祚德庙于浙之临安。十六年七月进封忠节诚信侯,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加封忠翊疆济公。(此系春秋战国时著名典故《赵氏搜孤救孤》,详见林汉达所编《中国历史故事集》)。娶安定胡开女,生四子伯丕、伯先、伯桃、伯恭。薛胄薛胄,隋代人,字绍玄,曾任兖州刺史。少年时聪明过人,饱读诗书。有一些古籍长年放在别人的书房,无人翻阅,因为这些典籍太深奥,里面有许多奇人异事,让人难以理解,他得知后,前去借阅,并一字一句地解读,直到书籍内容烂熟于胸,方才罢休。少年时代刻苦攻读,为他在仕途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周明帝时世袭爵位为公,后任司金大夫,又升为开府。隋文帝时因与朝政意见相左,累转郢州刺史、兖州刺史。因在兖州政绩卓著,后又迁征云南任大理卿。在此期间,平暴除乱,持法严正,在政坛甚有口碑,又一次被召回京师,任刑部尚书。但终因他性情刚正不阿,坚持自己的政见,与当朝分庭抗礼,又一次贬配岭南(即今日的广东一带)。因长年奔波迁徙,心力交瘁,卒于途中。  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薛胄任兖州刺史。他在原石门的基础上,利用堰水发展生产,即堵截泗水用于灌溉兖州的田地。史载:“乃于城东二水交流之处,积石堰之决令西注,坡泽尽为良田,又通漕运,利尽沧海,百姓称之曰‘薛公丰渠’。”从这一段历史记载看,薛胄对金口坝这一“利民”工程的实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使这一工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式开会通河。因而兖州人民把这位品德高尚、饱经政治风云的隋代刺史永记史册,并世代传育着他的事迹。王杰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王杰八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被陈器重,最后以陕西会考第一(解元)会试京城高考,又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皇帝殿试。当时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选拨人才,又见王杰字迹(书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拨为第一,成为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据传说王杰中状元后,山东学士很不服气,认为选拨不公,便出对联考王杰,上联是:“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王杰立即对答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山东举子由此态度一变,对他十分尊敬,反映了王杰的文才确有过人之处。王杰中状元后,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王杰性格耿直,他在上书房任总师傅时,在教皇子遇琰读书时,严加教训,并罚跪罚站。有一次乾隆碰见皇子被罚跪,即令站起,并说:“教者天子,不教者天子,君君臣臣乎!”王杰见状答道:“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此事虽不见史传,但却表现了人们对王杰耿直刚正的美誉之称。王杰在朝身担要职十余年,为官清正,敢于直言。是当时统治集团中一名难得的廉洁之士,特别是在与奸贪之臣和绅的斗争中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经常与和砷在朝中争得面红耳赤。嘉庆帝即位后,宣布了和绅二十大罪状,王杰参与了和绅一案的审理,查明了和砷贪污纳贿的种种罪状。清政府年税收银七千余万两,而和绅家产折银竟达八亿余两,相当于朝庭十余年税收的总合。案毕嘉庆帝责令和砷自杀,并抄没其家产。当时传说:“和绅跌倒,嘉庆吃饱。”可见影响和震动之大,在反对和绅的斗争中王杰起了重要作用。嘉庆皇帝前后,川陕豫楚土地兼并和剥削十分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不甚,豫陕、川、暴发了白莲教起义,清军派兵围巢,久久不能平息,王杰时值因病免官,但他密切关注白莲教起义,立即上书嘉庆帝,主张实行怀柔政策,优待“归顺”的起义群众,并认为起义的根源在于地方史治黑暗、官逼民反所造成。主张用募兵的方法把乡勇和起义人员改编为正式军队。王杰历乾隆和嘉庆两朝。青年时期,正值理学衰落,朴学兴起,他生在关中,十分崇拜关学创始人张载的实学风格,乾隆二十七年(1762)即王杰中状元的第二年,时值张子祠再次修善告竣,故乡去函请他撰写楹联,王杰欣然命笔两联:第一联:道学振关中,十六字渊源摇接,教译留梓里千百年俎豆常馨。第二联:三代可期井田夙愿经时略,二铭如揭俎豆能往阐道功。”以表明他愿意继承张崐的治世之道,他所著《惺园易说》便是他的代表作。“关学续编”、“关学宗传”没有载录王杰,今列篇章,予以介绍。嘉庆五年(1800)七十六岁高令的王杰以年老体衰乞请解职,嘉庆帝下诏挽留,并特许他拄杖入朝。三年后,他辞职还乡,临行前还专门上书请求解决政治上的腐败问题,并提出通过吏治整顿堵塞国家财政上的漏洞。王杰辞职离京之日,嘉庆帝赐给他一把乾隆御用过的手杖和御制诗两首,以表尊敬和器重。诗中有“道直一身立庙朝,清风两袖返韩城。”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嘉庆九年(1804),王杰八十岁生日,巡抚方维甸带着皇帝专制的贺诗,题匾和所赐珍宝登门拜贺,他赴京答谢,不久即病逝于北京。其主要著作有《惺园易说》、《葆醇阁集》等。 杜鹏程杜鹏程(1921~1991)小说家。曾用名司马君。韩城夏阳乡苏村人。自幼家境贫寒,当过店铺学徒,生活颠沛流离。抗日战争开始,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6月赴延安,先后在八路军随营学校、鲁迅师范学校和延安大学学习。1947年到西北野战军任新华社记者,转战大西北,经历了人民解放军西北战场的全过程。1949年底开始着手创作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九易其稿,于1954年出版。同年到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写了《在和平的日子里》等一批优秀作品,后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四)民俗风情民间社火韩城民间社火种类繁多。有秧歌、皮影;社火主要有:高跷芯子、锣鼓、烟火、跑旱船、耍神楼、跑竹马等。在祀神社火中,以耍神楼为代表。在游艺社火中,以芯子最有特色。  耍神楼本来是西庄八社迎送法王上庙时耍的祭祀社火,舞姿剽悍神勇,表演别具一格,被誉为韩城社火之王。西庄镇东庄村的"耍神楼"社火节目多次在省内外表演,声名远震。  逢年过节,韩城的社火队列中,总少不了芯子。南塬是抬芯,高约丈余,惊险热烈;而北塬则盛行背芯,欢快潇洒,更有特色。背芯表演在历史上常有射虎(即猜谜)穿插其间,文化韵味很浓。韩城秧歌是在韩城流行很久、歌舞色彩很浓的地方戏,其优美的唱腔很为韩城群众喜爱。在别的剧种占据了舞台的情况下,它也走进了社火的队列之中。锣鼓是社火的乐队。黄河锣鼓的狂放表演使色彩缤纷的社火队有声有色。"田家自有乐,农民鼓舞春",为欢庆丰收而表演的"百面锣鼓"也很为韩城群众所喜爱。韩城家训:国人的精神门楣  韩城古城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依塬环山,东西南北分别设有“黄河东带”、“梁奕西襟”、“溥彼韩城”、“龙门胜地”四面城墙。城内寺、观、庙宇、祠、坊,五街七十二巷,古风汉韵、诗意流淌。位于韩城市东北方向九公里处的党家村距今约680年历史。村中建有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水塔、贞节牌坊、家祠、哨楼等建筑以及祖谱、家训、村史等,被中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民居的活化石”。韩城古城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思想观念和艺术思潮的变迁,堪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社会经济、历史政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缩影。  韩城素称“文史之乡”。历朝历代、名人辈出:汉太史司马迁、宋代诗人张昪、明朝丞相薛国观、户部尚书张士佩、宣化巡抚刘永祚、清代状元王杰、刑部尚书张廷枢、贵州巡抚刘荫枢等。宋、元、明、清四代,韩城有进士115人,状元2人,明、清两代是韩城历史上文化教育发展的鼎盛之时,科举取士者达800余众,其中进士90多人,解元11人,举人544人,故有“士风醇茂”、“解状盛区”之誉。民间更是流传着“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的说法。古时有“一门三进士”、“祖孙父子三代翰林”、“父子御史”等佳话,即使今天依然有“一门四子三清华”。足见,韩城文脉鼎盛。  在中国古代,影响一个人主要有三个因素:地域文化、家族文化、释道文化,其中尤以家族文化影响剧烈。正是基于此,中国人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家训文化。家训是指用以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一种教诲。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的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堪称是中国人的“精神门楣”。  在韩城,你随处可见门楼木刻或砖雕的“登科”、“科第”、“世科第”、“明经第”、“进士第”、“司马第”、“中宪第”、“国宾第”、“思隐第”、“父子御史”、“十马高轩”等字样。一般大门为中门者,是官宦世家,门额多为“诗书第”、“诗书生香”、“二经传家”等。即使是那些最穷的人家也不忘在门楼上题上“耕读第”、“耕读传家”等。韩城的这些家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示着家世显赫,以鼓励后代子孙;一类则是寄托着一种理想和精神的追求。但不管是哪一类,它透露出的都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情怀和追求。在“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的今天,这些绵延数千年、精深宏富的家训文化,依然有它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价值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熠熠生辉。(五)历史神话故事传说鲤鱼跃龙门传说  龙门是黄河中游最负盛名的自然雄奇景观,它的地理位置在秦晋之间,属韩城市龙门镇。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就发源于这里。  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在韩原大地传播久远,可以说尽人皆知。传说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据说,大禹为了治理黄河水害,率领周围百十里的民众锤敲斧凿,用了三十三年时间,终于有一天龙门被豁然凿开,黄河之水从中夺路而出。此时大禹望着两岸的悬崖峭壁,陡立千纫,相对如门,而脚下的水流十分喘急。他在欣喜之余,感到此地峻险无比,只有神龙方可飞越,索性把此地命为龙门,并传令四方,要招一批有才之鱼护卫龙门,永保龙门畅通,四方百姓平安。  又说东海有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和灰眼鲤鱼,听说禹王要招一批能跃上龙门的才华出众之鱼管护龙门,于是便待到阳春三月,冰融雪化,成群结队逆流而上。灰眼鲤鱼胆小力弱,被河中的泥沙打得晕头转向,中途就退了回去,还未回到东海,就被血盆大口的鱼鳖海怪吞没了。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没有泄气,摆成一字长蛇,辟风破浪,日夜兼程,历尽艰辛,终于游到龙门山下,向禹王报名应试。禹王见鱼群浩大,甚喜,说:“好,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是龙。”  鲤鱼们一听,立即鼓腮摇尾,使尽平生力气直奔龙门跃去,没想只能跃出一丈来高,距那百丈龙门差得远呢。但是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没有泄气,而是日夜甩尾摇身苦练跳跃之功。就这样直练了七七四十九天,一下能跃七七四十九丈,但距那百丈龙门,还差得好远。  大禹见鲤鱼们如此苦练不休,很是爱怜,就点化它们说:“好大一群鱼!”有条金背鲤鱼听后大有所悟,便对群鱼说:“禹王说‘好大一群鱼’,这不是鼓励我们群策群力互帮互助吗?”群鱼齐呼:“多谢禹王!”  鲤鱼们高兴得摇头摆尾,瞪眼鼓腮,又开始甩尾击水向龙门跃去。一只跃出四十九丈,在空中喘口气儿为另一只垫身,另一只一跃又是四十九丈。眼看只差两丈了,禹王面露喜色,便轻手一挥,一阵清风吹过,风促鱼跃,鱼借风力,一条条跃上它们日夜向往的龙门。  却说最后那条金背鲤鱼,一次次为众鱼垫身,眼看同伴们都跃上龙门,唯独自己留在山下。它寻思道:“难道我就上不去了吗?不是说‘人勤奋,天助之’吗,我何不借风水之力跃上去?”恰巧这时河水正撞在河的一块巨石上,浪花溅出几十丈高。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金背鲤鱼如风似火倏地窜出水面,在浪尖上猛然用力击水,一跃而起,没想竟跃入蓝天白云之间。过了一会儿才轻轻落在龙门之上,如同天龙下凡。禹王眉开眼笑赞之不己,随即在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点红,一瞬间,金背鲤鱼幻化为龙,一条黄金长龙,冉冉腾空,在龙门上空扶摇盘旋。大禹便命黄金龙率众鲤鱼管护龙门,保护龙门永久畅通,祛除水涝之患。  韩城自古为文史之乡,读书人甚多,便把“进学中举”、金榜题名喻为“鱼跃龙门”。现在,也经常把考上大学或事业上取得一番成功喻称为“跃上龙门”。  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有其广泛的社会价值以及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据现代科学考察研究,传说中的鲤鱼实际为“鲔鱼”,或称“鳣鱼”、“黄鱼”,也即鲟鱼。每到春暖之际,鲟鱼便逆流而上,常在水温较低、流速较大的沙石河滩产卵,而山、陕之交的龙门一带正具有这些特点,是鲟鱼云集产卵的理想场所。产卵前雌雄追逐,不时跃出水面,其充血的鱼鳍远远望去,一片红光,被称作“赤河”景象。这也就是说“鲤鱼跃龙门”的自然景观确实是存在的。  纯朴智慧的韩城人民在这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基础上添加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美好期望。他们敬仰大禹治水的品德与功绩,热爱龙门景观的壮美与神奇,赞美鲤鱼们不畏艰险、团结互助、奉献守德、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并希望以此代代相传教育后人。“鱼跃龙门”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更是一则极富教育价值的励志故事,这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几千年来能够世代相传的根本原由。  核心语:  鲤鱼跃龙门的自然景观是确实存在的。  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是韩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不畏艰险、团结互助、奉献守德、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后人的激励和期望。“传说”的核心精神是:不畏艰险、鼓励竞争;倡导团结,乐于奉献;文明守德、追求进步。赤河现象鲤鱼跃龙门既是一则美丽的神话传说,又是真实存在鲜见而动人的自然景观。  据现代科学考察论证,“鲤鱼跃龙门”中所说的“鲤鱼”,实际是“鲔鱼”,或称“鱣鱼”,又叫“鳇鱼”或“黄鱼”,也就是现今通常说的鲟鱼。鲟鱼是江海回游性鱼类,每逢春暖之际,便循江海逆流而上,多在江河上游水温较低,流速较大,河道宽窄相间的沙石滩涂地带云集产卵,而龙门以下的广阔滩地正是这样一个鲟鱼理想的产卵场所。每到三四月间,春暖花开,碧波鳞鳞,成千上万尾鲟鱼汇聚龙门,雌雄追逐,并在产卵前两三天频频跃出水面,其因充血而发红的鱼鳍,远远望去,如红纱漫漫,紫雾飘渺,人们将此称作“赤河”景象。  在古代,大鲤也称“鱣”,古人将“鲔鱣”与大鲤相混,“鲤鱼跃龙门”实则应为“鲟鱼跃龙门”。令我们饮佩的是面对“赤河”景象,古人融入了神奇的想象和美好希冀。他们热爱生活,赞美奋发向上的精神,将“赤河”景象编织成神话传说,流传后世,教人励志;其心其志,让我们铭记于心,永世难忘。提写文庙牌坊匾的典故  文庙大门前的学巷,东西两端各有一道木牌坊,分别有白底黑字的匾额:“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字体浑厚端庄,笔力遒劲健雄健,很象状元王杰的字,其实是王杰之孙王笃题写的,王笃写匾还有一段典故。 清道光年间,韩城重修文庙后,要在东西牌坊上题词。人们觉得只有学位最高,让韩城人引以为荣的王杰才配这里题词。但王杰已去世。好在王杰之孙王笃潜心摹写祖父笔迹,只好由他来写了,知县亲自给在外地做州官的王笃写信,欣然应允。可题什么?他想起祖父与乾隆皇上的一副妙联轶事。  有一次,乾隆与东阁大学士王杰同登龙楼。乾隆观看春雨后美景,即兴出一长联:“半朝黎雨,洒乾坤之秀气,承春之恩,秋之恩,冬之恩,四序之恩。登楼台,仰三千银汉,参星参斗参日月,德配天地。”  王杰一听,觉得正好是给皇上汇报自己的好机会,便从容道来:“一介书生,读圣贤之遗业,中状元之元,解之元,会之元,三试之元。入东阁,会十八学士,观诗观礼观春秋,道冠古今。”乾隆称妙。 王笃想到此,拍案叫绝。乾隆上联末尾的“德配天地”与祖父下联末尾的“道冠古今”,均有颂扬孔子儒学之褒意。随即令人取来纸笔,挥毫而书,派专人送回家乡。赶正月十六,明伦堂开学之日,牌匾已经做好。全县秀才们一见,无不喝采,牢记心中。匾额激励一代代韩原学子,发扬韩城“土风醇茂”的优良品德,涌现出一个个英才为中华崛起而奉献毕生。韩城清明节的传说  过去,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韩城人把清明节也称“寒食节”。“寒食节”的来由虽还有其他说法,但流传最广的还是源于春秋时晋国大臣介子推被烧死事。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因遭献公爱姬骊姬的陷害,被迫逃亡他国凡十九年,介子推便是重耳逃亡时的忠实跟随者。传说重耳在穷困潦倒之时,介子推曾有“割股奉君”之举,即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让重耳吃。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并登上了君主宝座,是为晋文公。晋文公登极后,奖赏以前跟他患难与共的功臣。功大者封给一大块土地,功小者授予其爵位,但却把鄙视名利而早已隐居于陋巷的介子推给忘记了。  待他省悟后派人寻找介子推时,介子推已背着老母逃隐于绵上山中。晋文公派人搜山,未果。于是下令烧山,逼介子推出来。绵山尽柳林,及至整个绵山被焚,也未见有人跑出。士兵上山搜寻,见一人背负一人,抱一柳树同被烧死,此人就是他们要寻找的介子推。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将绵上山改为“介山”,并亲往介山祭奠。并将介子推殉难之日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寒食节三天不准生火,皆吃冷食。久而久之,民间便将纪念介子推与祭祖同期举行。韩城古属晋,故对此俗十分重视。寒食日,除了上坟祭祖,还要修整墓冢,并在每座墓冢的顶端插柳一枝。因为传说当年绵山上的柳树被烧焦后,也许是介子推的精神感动了上苍,接着天降大雨,每株枯木都生出了新芽,不久绵山又是绿柳成荫。后人于坟头插柳,既是对古人的追思,又寄托了后人期望人脉兴旺、再发新枝的向往。所以在寒食日,凡上坟的人皆肩扛柳枝,铁锨,街市上卖柳枝者也到处都有。  其实这只是个悲凄的传说,实际情况是,介子推隐居之后,曾跟随介子推的人在王宫门外悬挂了一张纸条,为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重耳见到后,便派人寻找介子推。子推闻讯,则与老母逃匿于绵上山中。于是晋文公便将绵上山封给了介子推,并更其名为“介山”,他并没有烧山。这段情节,在《史记•晋世家》中有载。在这里,尽管史实与传说有些许出入,但都未损害介子推的崇高形象和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扫墓时的主要祭品,为一斤水面蒸熟的冢形馒头,上镶嵌红枣若干,当地人将这种蒸食称之为“子福”,实为“子推”的讹称。清康熙年间编纂的《韩城县续志》载:“馒首以枣密集其上,名曰‘子推’,取晋人绵山祀介子推遗意也。”为什么要将祭品做成这种形状,传说是当年绵山被烧后现状的再现:一座山丘,上面满是被烧焦的树桩。也有人说,馒头上的枣象征着介子推背上的烧伤。不管哪种说法,都寄托着民众对先贤的怀念。  清明节既称“寒食节”,所以其食品皆为冷食。古时,三日之内,家家户户都不生火,所需饭菜要提前备好。最普通的饭菜就是炸油饼、蒸凉皮、淖些菠菜、豆芽。以此原因,故过去人们常用“菠菜豆芽子,夹袄背褡子(背褡子即现代人所谓的‘马夹’)”来描述清明节时的节令风情。后来人们不禁火了,食物也就有所变化,除了有人还食凉皮外,多数人家以菠菜合子、韭菜合子为清明之日的主要食品,就象八月十五吃羊肉饺子,清明节吃“合子”,又成为韩城人过清明节的一个饮食特色。龙门禹庙牌坊奇联 元代龙门禹庙建成后,庙前要立一座石牌坊。专请金、元两代状元,韩城甘谷村人郝鼎臣撰写牌坊对联。郝状元虽才高八斗,但为龙门禹庙撰联,事关千秋万代,绝非易事。 郝状元专程到龙门禹庙前亲身感受此情此景,正是长河涨水时,狂涛巨浪冲激龙门。李白诗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便涌上心头。转眼东望,朝霞满天,朝拜禹王之人络绎不绝,见景生情,一副巧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叠字联便水到渠成,脱口而出:   chángzhàngchángzhàngchángchángzhàng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zhāocháozhāocháozhāozhāocháo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郝状元此联一经刻上牌坊,观者无不称奇,叹为观止。唐王维曾写过“长河落日圆”之句,郝状元却写了长河龙门朝霞中长河时,水浪滔天的自然景观,又写出了朝朝人群朝拜禹王的人文景观。两者凝炼一体,生动传神。成为古代龙门的文化奇观。大禹庙传说 千古仰龙门,万代颂禹功。山陕人民为纪念禹凿龙门的神功伟绩,在龙门黄河出口(禹门口)两岸,早在唐宋时代就建有禹庙,历代多次修建,建禹庙更有神奇传说。【正殿飞翅檐】 传说建禹庙的时候,正殿为五楹,规模宏大。刚立木起来后,由于木椽尺寸所限,因而出椽有点短。这将使正殿逊色不少。工头老木匠(实则建筑总计师)一时犯了难,吃饭时愁眉紧锁,不抬筷子。厨师见了,以为是饭菜不可口,想到人常说的“好厨子一把盐”,随即大声说道:“再加一把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木匠一听:“再加一把檐!”顿时心窍大开,愁容顿消,连夸厨师技艺高,开怀畅饮。饭毕,即带领木工们“再加一把檐”,在每根椽头上边再插三尺方椽,并加上遮檐板。这一改建,不仅出椽大方,而且使屋檐翘起如凤凰展翅,故起名“飞翅檐”。这种飞翅檐美观大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富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只插前檐的叫“凤凰单扇翅”,前后都插的叫“凤凰双扇翅”。我市过去大户人家的厅房,有的也采用“飞翅檐”。【禹庙建水楼】 龙门鲤鱼岛上建西禹庙时,有位老木匠背着工具找见工头,说是要为禹庙出把力。工头见老头年迈苍苍,腿脚不便,背的尽是些秃斧凹锯半截凿,认为他八成是混饭的,说啥也不收。  老人在禹门口街头开了一个木匠铺,专门斫的卖木楔,门楣上还挂一个用红绳吊着的木楔做“望子”(招牌)。试想:哪个木匠不会斫楔?老人的木匠铺无人问津。  禹庙要建水楼,这是一个横空斜出悬于黄河水面的“悬系楼”,斜卯很多,立木时,怎么也立不稳。木工们斫的楔不是大,就是小,反正用不上。工头没着了,这才想起卖木楔的老木匠。忙请老人来指点。老木匠叫人背上他斫的木楔。来到水楼下,屁股一拍,如猴上树,跃上水楼,叫人按号递楔。原来每个楔上都编了号码。一个窟窿一个楔,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楔递完了,老人还叫再递,最后取来那个“望子”,刚一卯进。老人就叫大家登上水楼。水楼纹丝不动,稳如泰山。大家惊奇,个个拜老人为师,尊称“活鲁班”。  水楼进洞门上横额为:别有洞天。郭子仪与大禹庙  周原大禹庙中,为何有郭子仪夫妇塑像呢?原中共韩城县委宣传部长,从小在郭子仪庙宇旁长大的孙安祥老人一席话,解开了这一历史之谜。 郭子仪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被封为汾阳王。本可坐享清福安度晚年,但他看到汾河入黄后,水量剧增,河岸不断加宽,泥沙沉淀,水流不畅。一发大水,河岸崩毁严重,大片良田和村庄,时有崩塌之灾。“黄河烂,天下乱”。深受“安史之乱”其害的郭子仪对此深有感悟。为使洪水归槽,他不辞劳苦,专住韩城,召集黄河艄公和沿河有识之士共商良策。他住过的村庄,至今仍叫“王住村”。 韩城艄公向他提出了“木船下安耙轮,搅动泥沙,被水冲走的方法,不费人力,疏通河槽。郭子仪就令人制作耙轮,安装在龙门向下运煤的木船下。炭船重量大,顺水而下,靠水力打动耙轮,搅动泥沙被水冲走。船上游时,耙轮装于船上。那时炭船很多,对乱水归槽起了很大的作用,也使当时的漕运业兴旺发达。 郭子仪为感谢韩城艄公,专绣了一面“谢”字大旗,带着钱粮去致谢,这个村至今叫“谢村”。韩民要为郭子仪举行庆功大典。郭子仪说:“此乃韩民运用禹王疏导之法的功劳。”将庆典改为“祭禹”大典。祭禹大典在周原举行。因为周原堡是观河圣地。黄河漕运之盛况一览无余。这天,韩民抬着禹王木雕像,郭子仪身着绿袍,头戴王冠,同夫人儿孙,与万千民众祭拜禹王,乞求禹王永保黄河顺畅,造福万民。 因郭子仪祭禹大典在周原举行,郭子仪与大禹一样治河为民,所以郭子仪与大禹同庙塑像,受世人敬仰。禹门史话  韩城东北的黄河上,有夏禹所凿的“龙门”。龙门是在龙门山上开凿的。这座山为什么叫“龙门”?有种种传说:一说两山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越;一说梁山本是一盘龙,在龙身上开门,故名龙门;一说黄河鲤鱼自海及百川争集龙门之下,跳跃欲上,但每年能跃上龙门的鱼,不过七十二条。因其不易,是以可贵。过去科举时代,把名登金榜的人,叫跃上龙门。也称:“一登龙门,身价百倍。”“龙门”附近,禹迹很多。龙门南的大河中,有“禹王陵”,浮于水面,望如沙洲,水虽冲激,终不能浸没。相传夏禹凿山断崖时,大石坠入中流,沉凝水底,固结成丘,是禹当年指挥施工的地方,并不是禹葬之陵,禹实葬于浙江的会稽。“龙门”上还有错开河遗址。据说禹的父亲鲧,原来也想在此开门,却因畏难而中途作罢。相传,鲧欲使河直行东北,流注东海,不料地形渐高,造成洪水横流,被舜杀了,把此处称为“错开河”。夏禹总结了父亲的失败教训,才毅然决然凿开龙门,导河入海。  龙门山绝顶有“观音洞”,相传辟雷一震,山破崖开,观音及诸罗汉石象自出,就洞筑室,洞中常有云气缭绕,如在天上,“玉镜岩”在山正东,白石嶙峋,上凌霄汉,在河东百里以外,就可望见。由橐驼岭西而北,羊肠鸟道经桑园坡、老龙咀,又里许,过攒滩崖而上,石瞪层折,谓之“
/
本文档为【校本教材韩城历史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