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年鉴的发行及实际应用

2022-03-17 4页 doc 38KB 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147668

从事多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工程技术、设计方案积累了丰富经验

举报
论年鉴的发行及实际应用-.z论提高年鉴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读志用志入手变资源优势为效劳优势作者佚名  摘自未知  发表2010-1-2711:02:50    编修地方志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建立事业,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辛努力,**已取得了一批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帮助人们了解历史知识,认识社会,把握社会开展规律,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开展,现在在许多管理者、建立者中,具有宏观的世界经济和社会文化知识,而缺乏当地微观的地情和社会文化知识的问题,已表现得十分突出。在党政干部中对本地以及**历...
论年鉴的发行及实际应用
-.z论提高年鉴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读志用志入手变资源优势为效劳优势作者佚名  摘自未知  发表2010-1-2711:02:50    编修地方志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建立事业,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辛努力,**已取得了一批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帮助人们了解历史知识,认识社会,把握社会开展规律,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开展,现在在许多管理者、建立者中,具有宏观的世界经济和社会文化知识,而缺乏当地微观的地情和社会文化知识的问题,已表现得十分突出。在党政干部中对本地以及**历史知之甚少,在青年学生中对**的过去更是一片茫然。在这种情况下,要因地制宜走科学开展的道路是困难的、也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无论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还是帮助各类管理者、建立者调整知识构造,还是推进地方志事业的科学开展,都需要大力开展读志用志〔包括读志用鉴〕活动。  认清读志用志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增强效劳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加强读志用志工作是地方志“功用〞开展变化的客观要求。“读志用志〞是“开发方志资源〞约定俗成的简称。翻开地方志开展史,我们就会明白,人们对地方志“功用〞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的开展和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变化。最初的地方志是顺应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的,其功能主要在于“辅治〞;西汉以后的地方志主要形式即地记;隋唐时期,出现了官修志书,其内容对政治和军事决策参考的作用日见重要;到宋代,方志内容更广泛,作用更大,*兴裔提出了方志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有重要的存史镜鉴作用,其二起到政治参考作用,其三具有教育作用。这个提法开辟了方志“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之说的先河;明清以后,地方志及其理论开展逐渐成熟,方志界对方志功能认识趋于统一,普遍将地方志的功能解释为“存史、资治、教化〞;随着时代的演进,科学之风盛行,世人视野的开阔,人们对方志功用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开展,如民国时期,黎锦熙先生提出了“创‘四用’〔即科学资源,地方年鉴,教学材料,旅行指导〕的功能〞;新时期方志记载*围更广泛,门类更加齐全,在此根底上,人们对方志的功用有了更新的认识,除了传统上普遍被认同的“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外,人们还认为新的功能有: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详实的,为地方的工农业生产效劳,为地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起到宣传作用等等。随着地方志“功用〞*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不断增强,地方志已由单纯的为治政效劳变成为全社会效劳,这就在客观上出现了社会对用志工作的迫切要求。  加强读志用志工作是实现地方志“价值〞的客观需要。地方志书作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是不可无视、不容抹杀的。然而,地方志书的这种功能是潜在的,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转化才能实现。如同一项刚问世的科研成果一样,这样的科研成果仅仅是潜在的生产力,要转变成产品和商品销售出去为社会所利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再优秀的科研成果对社会也是没有意义的。开展读志用志活动,或者说开发利用志书资源的工作,恰恰就是实现转化的必要途径。只有让志书真正走向读者,走向社会,志书本身的价值才能实现,志书资政、育人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加强读志用志工作是时代开展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看到,在当今世界快速开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一个值得人们重视和研究的新特点,即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过去总是认为经济实力是硬实力,文化力是软实力,近20年来,随着文化产业在世界*围内的迅速开展,文化产业在一些兴旺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这标志着整体上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正在局部地向着硬实力转化。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官修之书,是具备高权威性、高可信度、大信息量的地方文献,蕴藏着巨大的软实力,将其转化为硬实力,主动进展开发利用,把它作为一种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参与到市场经济体系中去,这也是时代开展对地方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立的加速推进,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通过总结过去各地因地情资源不清导致建立开展失误的教训,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地情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各级地方志工作人员怎样转变思想观念,利用资源优势为社会效劳.怎样积极探索用志新途径,拓宽用志新领域,使地方志工作在开拓创新中焕发生机和活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急需解答的课题。  努力查找读志用志工作的薄弱环节,摒弃重修轻用、重存放轻效劳和“一本书主义〞的片面认识  一个时期以来,地方志工作机构在读志用志方面开展了不少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历,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有的单位片面地认为方志机构的任务就是修志,志书编修好了,送入书库“存史〞,方志机构的任务就算大功告成,而把用志工作当成是额外的、附加的工作,缺乏推动读志用志工作的主动意识,没有把读志用志工作提到与修志工作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整体上修用并举的格局尚未形成,工作开展水平比较低,地方志的功能主要是表达在存史上,资政、教育成效不明显。  还有的地方志工作机构在用志上显示出比较被动的态势,根本停留在“你要我才找〞、“你问我才给〞的外表层次上,没有把用志工作列入方志事业开展规划,不了解社会对地方志资源的潜在需求,缺乏对各专类信息资料编研和指导开发能力,新出版的方志仅仅还是“旧时王谢堂前燕〞,并未“飞入寻常百姓家〞,社会影响面比较小等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正常发挥志书的作用。  努力探索和实施读志用志的措施及方法,形成良性开展机制,开创读志用志工作新局面  我们认清了读志用志的作用,分析了用志工作的薄弱环节,则我们根据目前地方志工作的现状,应当怎样把新编地方志和历代地方志资料这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开发利用起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效劳优势呢.  笔者认为要注重三点,抓好五项措施的落实。要注重的三点是:  辩证地认识效劳对象问题。志书效劳的对象首位是当代人,自然应以当代人的需求作为,只有对当代人效劳好了,后代人才会从用志的历史过程中加以总结继承,才会代代相传,提高方志的使用价值。因此,要想方设法扩大现在读志用志的社会面,让更多的各界人士从志书中得到益处。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研究,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开展提供地情效劳。注意跟踪党政领导思路,跟踪改革开放、经济开展、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努力做到政府行动之前提供决策咨询资料,行动中提供开展变化趋势及预测资料,行动后迅速提供行动全过程准确的记述资料。  充分发挥方志的多形式、多载体的优势,拓宽方志工作领域,利用报纸、播送、杂志、书籍、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地情宣传,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效劳。  在注重以上三点的同时,我们还要抓好五项措施落实。  建立机制抓用志。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可把读志用志〔包括使用年鉴〕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由省志办定期或不定期出刊简报,交流读志用志活动情况,在?**方志?杂志上开设专栏,交流读志用志活动经历。每年出版一至几本交流经历或研究之类的册子,使用志工作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开展,并逐步建立起读志用志研究会,进展由浅入深的探索和研究,不断获取新的成果。  转变思维方式和更新思想观念。我们不必局限于地方志的原来格式和写法,应针对不同的人群,根据其需要而编排地情资料。转变思维方式和更新思想观念,摒弃过去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真正站在效劳对象的角度上来考虑实际问题,深入了解效劳对象在地情方面想要什么,组织编排符合他们需求的地情内容。具体来说,大体上可以划为这样几类:  概括式。根据效劳对象需要,将志书概括、精练,缩编为小部头、便携带、易查阅、使用方便的简编本。或将大部头的志书化整为零,将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有价值的局部提炼出来编成小册子,或出版普及本、简写本、专业分册,也可以对其加工、编写成文献衍生本提供给效劳对象,以便使方志资料更适合和更方便用志者阅读和使用。就省志和各专志以及历代省志这一块来说,我们可以和出版部门合作,逐步地将其精编成各种易读的系列小册子,作为普及型的读物,推荐给各级机关干部、企业经营者、大中专师生阅读。  分类式。主要是采取内容集中的方法,有的放矢地效劳读者。例如,可以列“大学生赴**就业创业根底读物〞、“**党政干部职业开展根底读物〞、“企业经营者赴**创业根底读物〞等等专题和系列读物,注意内容的梳理、分类、排比,突出实用性、知识性、科学性、权威性。  比照式。一种是横向比较,即以一部志书中的有关数据,与另一部同级志书的相关问题作比照,例如,破除地域、时空的限制,将**与外省、地市与地市,甚至将省内*一地与国外相类似的*一地进展比照,以*一专题进展跨时空、跨地域的比照。再把相互之间的有关联系作深入的分析,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另一种纵向比较,志书记载的是较长一段时期的历史轨迹,从中选取不同时段的相关内容和数据进展比较,以得出很有说服力的结论。  归纳式。对志书中记载的*类事物进展科学归纳,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生动活泼,在一定区域内广为流传。  演义式。以志书中记载的人物、战役、历史事件为依据,进展深加工和再创造,写成故事、演义、回忆录或小说等作品。以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赢得更广泛的读者。  统筹规划,长短结合,选好工程,讲究效果。注意选择社会效益好、影响比较大、能够引起领导和社会关注的工程,推进读志用志工作**开展。  抓好读志用志根底建立。制定完善搜集、整理和保存资料,建立以原始性地情资料为根底,各类方志衍生品为补充的地情资料信息系统。  放开视野,整合人才资源。在工作机制上灵活多样,以必要和可行的市场运作机制来解决人才和人力缺乏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网罗和借用社会上的人才,为方志事业所用。方志工作人员应主动走出去,利用地方志地情资源优势,与其他单位合作,获取一项项读志用志的优秀成果。  总之,读志用志这项工作是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效劳优势,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并成为全国地方志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年鉴生存与开展环境的自我完善作者*建明  摘自未知  发表2010-1-2821:28:22    年鉴的生存与开展,是年鉴人经常碰到和思考的问题。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年鉴的可持续开展问题,讨论探索渐热。本文自我完善是两层意思:对外在环境要正确判断和把握,善于珍惜和利用,莫要错失开展事业的良机;对内在环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创造和优化,不能等靠要,坐等成熟。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离不开外因,且随外因的变化而变化。年鉴事业的开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而环境优化离不开年鉴人不懈地去创造和完善。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的任务,把文化建立放在经济建立、政治建立、社会建立的同等地位,列为四大建立任务之一。国务院公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把编纂地方综合年鉴列入政府地方志工作任务之一。年鉴作为公益性文化,过去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现在更能得到领导的支持。不断有消息说,原先自筹资金的现在政府给予补贴,差额的变成全额财政拨款等。所以从总体看,中国年鉴处于调整期, “进入一个个体生生灭灭,总体向前开展的新阶段〞①,即调整提高,创新开拓,生长开展,继改革开放第一个年鉴热之后,迎来又一个百花齐放的年鉴事业蓬勃开展的春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年鉴工作机构要善于把握和利用这个机遇。一是把年鉴当作公益文化的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注意社会效益。把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全面充分地在年鉴中加以记载,政府的重大工程、实事工程及一切与民生相关的内容,百姓无不想知早知。年鉴中这些全有,年鉴就能成为政府公开、透明、亲民、为民的桥梁和渠道之一。二是争取出版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国家公务员法正在实施,承办年鉴单位归公务员的,本钱自然由财政统筹;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也不能再去从事“创收〞,经费也会列入财政预算;假设是研究机构,公有制的不妨争取补贴,非全额拨款的,购置效劳应该是行得通的。三是争取政府以外的社会资源。社团、民间组织以及大企业大集团创办年鉴,应该欢迎和支持。四是大力开发年鉴新品种,知识类、生活效劳类的年鉴,只要找准效劳对象,实行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运作机制,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海中邀游。  一位年鉴**说: “中国年鉴的实际历史,有效历史也并不长。更何况它属于工具书,受众面窄,影响小。所以目前年鉴在国内并不为社会所重视,甚至不为群众所知。如图书市场的营业员就常常不知年鉴为何物。〞②本人从事年鉴工作十余年,几乎年年有打进编辑部咨询年检业务,把年鉴与工商年检相混淆。长期以来,向陌生朋友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三言两语人家往往听不懂。这几年,随着地方综合年鉴的相对普及、专业年鉴的不断增加,以及年鉴新品种的推出,社会对年鉴的知晓度有所提高。年鉴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短时期内不现实,但年鉴这个事物和这个概念,作为一种常识,肯定比纸质年鉴的普及容易得多。普及年鉴常识,提高年鉴知晓率,必然会扩大年鉴发行量,进而提高年鉴利用率。而年鉴发行量、利用率的提高又推动年鉴在百姓中的知晓度、社会的认可度。  扩大年鉴社会影响的方法很多。(1)有意识的宣传。每年年鉴出版在媒体上加以报道。?**经济年鉴?在全国出版较早,**每年作为短新闻予以报道。 ?**年鉴?连续多年在党报上做版面宣传,每次又连续刊载十天半月,是市领导指令免费登载,让读者了解年鉴、重视年鉴。?中华人民**国年鉴?及?中国播送电视年鉴?出版后,有时在新闻联播中简报,尽管一两句话,但影响不小。年年报道年鉴出版需要讲究角度和艺术,如出版时间的提前、所刊内容的创新、读者对年鉴的称赞等,从而防止老套。(2)做好发行工作。有的年鉴单位重编轻用,不抓发行,结果大量年鉴堆在仓库里。与其积压,不如赠送。政府令额拨款的年鉴理该免费赠送。就是自筹资金编的年鉴,为了扩大影响,开场广泛赠送,等条件成熟了再推销也不失为运营策略。既要送领导和机关,也要送社区,送到基层。改革发行方法,不能靠打打发个通知等人上门购置,而要走出去,送下去,广开发行渠道。实践证明,委托代理发行比编辑部自己发行,数量上升可观。要让图书馆、学校年年必备,藏书自成体系。(3)引导读鉴用鉴,宣传用鉴典型,养成用鉴习惯。不少领导到新地方工作第一件事想看地方志和年鉴,了解这个地方的过去和现状。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4)开展各种活动。诸如年鉴编撰研讨会、发行座谈会、年鉴读者调查、年鉴知识竞赛等,有的可以与政府部门、群众团体联合举办年鉴杯赛,年鉴单位也要积极参加送书下乡、慈善捐款等公益活动。(5)组织评比评奖。通过评比评奖既可以促进年鉴本身质量的提高,又可以扩大年鉴的影响。年鉴研究会历次组织的全国性评奖及质量评比,对年鉴事业的推动显而易见,功不可没。  ?浦东年鉴?每三年评一次先进撰稿员、先进组稿单位和发行单位。有的年鉴开展好稿件、好图片、好栏目活动,每年举行。地区性、条线性的评比评奖,影响都很大。(6)制作年鉴附品。有的年鉴做贺年卡(明信片),有的赠送署名年鉴社(编辑部)的台历、挂历、工作手册、纪念品等。(7)年鉴上做宣传广告起到扩大年鉴影响的作用。不少单位和企业认识年鉴就是从做广告宣传开场的。年复一年地向客户宣传年鉴,征集客户过程就是扩大年鉴影响的过程。?**年鉴?、?**年鉴?等年鉴每年有数百个彩页,可见年鉴的宣传力度有多大,社会知晓度自然不断提高。  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年鉴工作机构应该适时开展读者需求调查,一定要树立“三贴近〞、“编为用〞、“读者至上〞的理念。如果定位“编为存史〞,那就慢条斯理做,成书完事,万事大吉。编者心中有读者,选题、选材就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照现在有的年鉴偏重于领导活动、,展示政绩不厌其详,不惜篇幅,一言以蔽之,年鉴要编得让领导快乐、满意,不在乎百姓喜欢不喜欢。 ?**年鉴?主编方亚光说,年鉴应面向广阔读者,而不是“*一局部人〞,选题选材要贴近时代,贴近当地经济社会开展轨迹,贴近民生民本。③坚持“三贴近〞才能摆正领导需要与群众需要的关系、记史存史与实用现用的关系。  形式上方便读者。年鉴是资料工具书,目的让读者使用。可现在越编越厚越重越豪华,成了礼品、藏品。过度包装、片面追求印刷精巧,这是奢侈之风,不符合“初级阶段〞的国情。年鉴检索方面不到位的很多,目录不细,索引太简,图片、表格淹没书中。不少年鉴制成光盘,尝试把厚厚的大书做成小小的光盘,既便于携带,又便于下载使用。  出版时间上要赶早。“在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当今时代,年鉴如不能及时出版,将直接影响它的时效,甚至危及其生存和开展’’。④能否及时出版危及年鉴生存和开展,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年鉴界**的普遍重视。恐怕与“官书〞意识、“存史〞意识有关。因为是“官书〞,所以书稿要一级一级审查,而我们的“官〞普遍又很忙,不能随到随审,一搁就是几天几周。因为是“存史〞,出书早晚无所谓,反正年鉴记的是“过去时〞、“过去事〞,关起门来字斟句酌地修改润色,任凭时光流逝,等出书时真有可能早已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年鉴成了历史读物!实际上,年鉴争取上半年内出版,并不很困难,只要当年年底召开组稿会,本年第一季度组稿完成,用第二季度编纂核校付印出版,一环扣一环。?**年鉴?、?**经济年鉴?及?浦东年鉴?的实践已经证明能够做到。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的潮流中,年鉴工作者最为可贵又至关重要的是要有一股不可抑制、勇于创新的创业激情和一种百折不挠、不畏艰辛的韧劲。有此,年鉴在文化建立中不难占有先机,占有舞台,并在建立和谐社会、科学开展中实现奉献最大化。  创业激情和韧劲来自对年鉴事业的热爱。年鉴是逐年编撰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它收录广泛、资料密集、编排系统、使用方便。年鉴是信息总汇、资料宝库。它可以为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借鉴,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情报和资料,可以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为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教材。人民群众可以从年鉴中获得政府事务信息和经济社会开展实情,以及日常生活需要的咨询指南。这样的工作具有现实和历史价值,能从事这项工作是幸运,是时代赐予的机遇。年鉴工作既是职业,也是事业,很多同志一干就是几十年,心甘情愿为年鉴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要重视开展读鉴用鉴工作作者王荣方 纪晓  摘自?**地方志?  发表2008-5-1122:09:01    近几年,我国方志界比较重视读志用志,并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丰硕成果,而年鉴界对读鉴用鉴还没有高度重视。本文的目的,旨在引起年鉴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并进展研究。  一、要提高对读鉴用鉴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有人认为年鉴编纂部门的任务是编年鉴,编好出版了,就算任务完成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应该把对读鉴用鉴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一是要认识到开展读鉴用鉴工作是实现年鉴事业可持续开展的有力保证;二是要认识到开展读鉴用鉴,主动效劳大局,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效劳。  我们年鉴界经常叹苦经:年鉴工作难开展,不被人重视。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但是,我们也应该反省,从自身多找原因。我们的工作为什么不被人重视.一个人要被社会敬重,首先要在*一领域或*一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对社会作出较大奉献,也就是要有所作为。作为年鉴编纂部门,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开展有所奉献,才会受到本地领导和其他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欢迎。一味地埋怨是没用的。我们惟有认识到做好读鉴用鉴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主动积极地为三个文明建立效劳,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效劳,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使我们“热〞起来,“红〞起来。如果年鉴编纂部门只顾关门编鉴,没有做好读鉴用鉴这篇大文章,因而不被领导重视,是很自然的事,也难为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所了解。我们只有自觉地认识到读鉴用鉴工作的重要性,开创性地做好读鉴用鉴工作,切实有效地发挥年鉴的效劳功能,才能大有作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开展读鉴用鉴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年鉴的有用和好用问题  要让读者成为读鉴用鉴的主体。如果年鉴实用性不强,用处不大,也就根本没必要编纂出版了。但年鉴光有用还不行,还必须好用,要让用鉴者阅读方便,使用方便,得心应手。  年鉴的有用,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年鉴的资料要真实可信,不掺假,内容要详实,言之有物,不空洞不空泛;另一是指入鉴的资料要满足用鉴者或工作、或研究、或投资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确保年鉴的有用应做到:一是要做好年鉴的选题工作,确定入鉴的内容是能表达地方特色的重点资料,并兼顾好入鉴的一般性资料;二是编辑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与年鉴供稿者和年鉴使用者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反映,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沟通,掌握实际,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年鉴主编、编辑要严把入鉴资料关,尽可能多地把空洞无物的内容剔除掉,挤干水分,确保入鉴信息的有效性和入鉴资料的有用性。  年鉴的好用,主要指使用的可检性和便检性,即要让读者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快捷。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文字、图片、数据资料的收集取舍,类目设置和体式选择,版式设计诸方面要考虑年鉴的好用外,还要注重目录和索引的便查性。年鉴目录和索引是查阅年鉴资料的向导,年鉴的工具性,充分表达在年鉴的目录和索引中。因此,要使年鉴好用,就要编制好目录和索引。  年鉴的目录主要由母条目〔类目和分目〕和子条目〔单一性条目〕组成。要编制便于使用者查阅资料的目录,就要注重条目标题的提炼,标题要实在、精炼、简洁、准确和见题明义。  索引决不是目录的缩写。从数量上讲,索引的数量绝对大于条目的数量;从要求上讲,索引要求从一件事件中提炼概括出最能明了地反映这件事件的主题词或中心词。主题词或中心词前是不能带有副词、形容词、数量词的,翻开一些年鉴的索引,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索引的多样性,除了条目索引、图片索引、表格索引外,还可以分类设专用名词、人名、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等索引。  三、要做好读鉴用鉴的宣传、组织和引导工作  年鉴工作者惟有做好读鉴用鉴的宣传、组织和引导工作,才能使读鉴用鉴工作收到实效。  第一,要研究确定读鉴用鉴的领域和*围。近几年来,我们经过探索实践,归纳起来,读鉴用鉴发挥的作用主要表达在五个方面:一是为领导效劳,实现资政功能。每当市四套班子中新任领导上任后不久,我们就及时将新近出版的?江阴年鉴?赠送他们阅读。新上任的领导也很喜欢年鉴,他们通过阅读,在较短时间内就了解他们所分管的工作的根本情况,有利于尽快进入角色,有效开展工作。同时,我们要求各镇党政办、机关各部门办公室或秘书科按此要求做,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是为经济建立效劳。江阴经济开发区、各乡镇都能充分利用年鉴中的有关资料,发挥其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收到较好效果。同时,由于江阴的知名度高、县域经济实力强、区域位置优越,使外省市的商家纷纷看好江阴市场。为了到江阴投资办企业,好些商家主动打或派员到我们年鉴编辑部购置年鉴。其中几家商家就是通过年鉴全面了解江阴的市场和投资环境后才最后落户江阴的。在这过程中,我们热情做好效劳工作,有效地发挥了年鉴为地方经济建立效劳的功能。  三是为爱国爱家乡效劳。各镇党委的宣传科、镇党政办、镇团委、镇妇联充分利用年鉴资料,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读书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活动的开展,激发了中小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一些乡镇还把?江阴年鉴?作为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补充读本和党员干部冬训的教材。  四是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效劳。南闸镇多年来坚持向所在镇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赠送?江阴年鉴?,充分发挥年鉴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政、参政、议政中的作用。?江阴日报?、?江阴人大会刊?介绍推广了南闸的做法和经历。一些乡镇利用年鉴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在各村、各社区、中小学校巡回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为对外宣传效劳。近几年,中央级媒体和海外主流媒体瞩目“江阴现象〞和“江阴板块〞,纷纷登陆江阴采访报道。江阴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在协助采访中,注重利用年鉴有关资料,为他们进展深度采访报道提供方便。  第二,要不断创新读鉴用鉴的形式和手段。我们主要加强年鉴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立,运用现代化手段推动读鉴用鉴活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江阴年鉴?已上了江阴政府网、北大方正网和中国年鉴网,让更多的人阅读和使用?江阴年鉴?,实现了年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第三,要注重培育和宣传读鉴用鉴典型,引导读鉴用鉴的广泛开展。2001年7月,我们提出把?江阴年鉴?作为利港镇党员干部冬训材料的建议。该镇主要领导采纳了建议,并从2001年起,把?江阴年鉴?作为每年党员干部冬训的材料之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及时总结了利港镇的经历,利用?江阴史志通讯?和全市年鉴工作会议,大力宣传利港镇这个读鉴用鉴典型,以此引导读鉴用鉴活动在全市的开展。  第四,要在年初将读鉴用鉴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统一部署,年终进展总结和考核。从2001年起,市委将年鉴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立百分考核,而读鉴用鉴工作则是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为我们在年初将读鉴用鉴工作纳入年度工作方案,统一部署,年终进展总结考核,有效开展读鉴用鉴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每年12月10日或12日,市委、市政府就要召开全市年鉴工作会议,总结本年度年鉴工作,部署下年度工作,其中读鉴用鉴工作是总结和部署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总结各镇、开发区及有关部门利用年鉴成果效劳于中心工作和三个文明建立所取得的成效,表彰读鉴用鉴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对下年度读鉴用鉴工作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平时,我们编辑部还通过召开调研座谈会等形式,交流读鉴用鉴经历;编辑按分工,到乡镇对读鉴用鉴工作进展指导,发现典型,及时总结经历并加以推广。年终,我们按照考核要求,对乡镇进展严格考核。由于年鉴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立百分考核,由于读鉴用鉴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因而各镇党委、政府,机关各部门都很重视年鉴工作,年鉴工作有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有力地保证了江阴年鉴事业的可持续开展。  〔责任编辑 X瑞君〕
/
本文档为【论年鉴的发行及实际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