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_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_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2013-05-27 9页 pdf 1M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2035

暂无简介

举报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_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5 5 卷  第 1 期 2 0 0 9 年 1 月   地  质  论  评     GEOL O GICAL R EV IEW    Vol. 55  No. 1 Jan .  2 0 0 9 注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40599420 ,40402016)及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_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5 5 卷  第 1 期 2 0 0 9 年 1 月   地  质  论  评     GEOL O GICAL R EV IEW    Vol. 55  No. 1 Jan .  2 0 0 9 注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40599420 ,40402016)及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 (批准号 2006ZD02)的成果。 收稿日期 :2008201211 ;改回日期 :2008203220 ;责任编辑 :章雨旭。 作者简介 :常宏 ,男 ,1970 年生。博士 ,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专业。通讯地址 :710075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Email :changh @ loess. llqg. ac. cn。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 —共和 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常宏 ,金章东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内容提要 : 青海南山的隆起对解析青海湖 —共和盆地地区构造和区域环境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共 和盆地西北部晚新生代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 ,发现上新世地层中存在一期角度不整合面。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 中沉积碎屑矿物发生了突变 :上部地层碎屑组成与现代南山基本一致 ,而不同于其下沉积地层。常量元素含量、风 化特征等地球化学特性的变化 ,进一步证实了青海南山可能并不是下伏地层的物源区。结合地层变形特征及区域 地质资料可以推断 ,温泉右行走滑断裂的运动致使柴北缘 —南山俯冲断裂的再次活动是造成共和盆地向青海湖盆 地下俯冲、青海南山隆起的主因。该俯冲运动使其南侧的地层发生掀斜 (倾向西南) ,原来地貌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 ,并形成了上新世地层顶部的角度不整合面。之后 ,青海湖与共和盆地最终成为两个独立的盆地 ,青海南山成为 两侧沉积地层的物源区 ,两者均开始了截然不同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 青海南山 ;角度不整合面 ;常量元素 ;风化作用 ;俯冲断裂 ;活动构造   青海南山的隆起与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 青海湖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到地质学 家的关注 (陈克造 ,1964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 所 ,1979 ;袁宝印等 , 1990 ;潘保田 , 1994 ;边千韬 , 2000 ; Wang et al . , 2004) 。青海南山是一弓形山 脉 ,主要由强烈变形的三叠纪复理石层和花岗岩组 成 ( Wang et al . , 2004) ,北临青海湖盆地 ,南接共和 盆地 ,是现今这两个盆地的界山。关于它的形成时 代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均是在大范围地质与地貌 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 : 依据黄河贯穿贵德、共和盆地等地貌演化过程 判定 ,认为其形成于中 —晚更新世早期 (陈克造 , 1964 ;袁宝印等 , 1990 ; Li et al . , 1991 ; 潘保田 , 1994) 。 主要依据青海南山南侧晚新生代地层接触关系 判定 ,认为其形成于上新世末期 —早更新世 (边千 韬 ,2000 ;Wang et al . , 2004) 。显然 ,两者的年代存 在很大的差距。如此大的差距如何解释 ,是两期构 造运动还是一期构造运动 ? 如果是两期构造运动又 是哪一期运动真正形成了青海南山 ? 这还得从与山 体隆升密切相关的沉积盆地中寻找岩石矿物、地球 化学特征等地质资料 ,确定构造运动发生的地层纪 录 ,并确定该地层的年代 ,给出合理的解释。 盆地沉积物记录了盆地沉积区及物源区的地 貌、构造和气候环境演化过程 ( Carpentier et al . , 2007 ; Fang et al . , 2007) ,为盆地及区域构造地质、 古环境演化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共和盆地的东 北部和西北部均有较好的晚新生代地层出露 ,特别 是西北部地区 ,晚中新世 —上新世地层连续 ,沉积相 变化与变形特征清晰。本文依据共和盆地内主要沉 积地层的变形特征、接触关系及地球化学组成变化 探讨青海南山的隆起过程 ,进一步探讨了青藏高原 东北部构造背景下盆山耦合的运动学关系。本研究 将为解译青海湖环境钻探岩心的环境演化信息及青 海湖 —共和盆地地区的构造分异演化特征提供基础 资料。 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 ,夹持于祁连山、 昆仑山与秦岭三大山系之间 (图 1 ) , 大体上以 NW —SE 向展布 ,西窄东宽 ,形态上显示为菱形块 体 ,盆地平均海拔 3000 m ,西与柴达木盆地相邻 ,东 与贵德盆地相连。共和盆地是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 (徐叔鹰 ,1984 ; Wang et al . , 2004) ,充填了新近纪 和第四纪陆相沉积地层 ,黄河由西南向东北纵穿盆 地 ,切过了晚新生代地层 ,在盆地的两端形成了巨大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05 地  质  论  评 2009 年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 1 (a) 共和盆地构造地貌图 (DEM) ; (b) 青海湖 —茶卡盐湖之间区域地质图 (据 1 ∶200000 天峻幅地质矿产图修改 Ο ) Fig. 1 (a) Morphotectonic map of Qinghai Nanshan and it s surrounding basins and other mountains (DEM) ; (b) Geological map between Qinghai Lake and Gonghe basin (Modified f rom 1 ∶200000 map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 Tianjun and Adjacent Area ①—柴北缘—青海南山断裂 ; ②—温泉断裂 ; ③—中祁连断裂 ; ④—宗务隆山—青海南山断裂 ; ⑤—铜仁断裂 ; ⑥—拉脊山断裂 ①—Nort hern margin of t he Qaidam Basin —Qinghai Nanshan t hrust ; ②—Wenquan fault ; ③—Middle Qilian fault ; ④—Zongwulongshan —Qinghai Nanshan fault ; ⑤—Tongren fault ; ⑥—Lajishan t hrust 表 1  共和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特征表 Table 1  Features of Late Cenozoic stratum of the Gonghe Basin 时代 地层 岩性 古生物化石 (王吉玉等 ,1979 ;徐叔鹰等 ,1984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 ,1991) 第 四 纪 共 和 组 盆地北缘为 砾岩、砂砾 岩与粗砂岩 互层 , 边缘 向 盆 地 中 心 ,粒度逐 渐变细 , 厚 度增大。盆 地中心以细 砂岩为主 动 物 脊椎动物 : 上部 , S inomogaceios sp . , Castor sp . , Caelodonta antiqui tatis Blumenbach , M yos palax f ontarieri ,下部 , Equns S anmeniensis Teilhard et Piveteau , H y anena of . S iuensis Owen , Gaz al la S inensis Teilhard et Piueteau , B isan sp . , Equns sp . , Palaeoloxodon sp. 介形 类 :Qinghaicypris Crassa H uang , Ilgocykris errabundis M andelstam , I. biplieata ( Koch) 植 物 上部孢粉贫乏 , 木本主要为 Pinus、Poccea、A bies 等 , 仅有少量 Betula、Ulmus , 草本有 Ephedra、A rteisi r、Chenopodiaceae、Com positae。中部以木本为主 ,针叶花粉含量最高 ,最高 可占木本花粉总量的 221 5 % ,有 Pinus , Poccae , A bies ,阔叶花粉主要为 Betula、Ulmus。草本 含量较少 ,有 A rteisi r、Chenopodiaceae、Ephedra、Gramineae、Cy peraceae。下部木本植物花 粉以针叶为主 ,最高可占木本花粉总数的 9717 % ,有 Pinus , Pccea , A bies ,阔叶树花粉很少 ,有 Betula , Quercus ,Ulmus。草本花粉较多 ,以 A rteisi r , Chenopodiaceae 和 Ephedra 占优势 ,含 Com positae , Gramineae , Pol y gonaceae ,Umbelli terae 新 近 纪 曲 沟 组 湖相泥岩 , 粉砂质泥岩 为主 , 含粉 砂岩和细砂 岩 动 物 腹足类 : B adi x sp . ,V al vata sp . , Gy raulus sp . 介形类 : I l yccy p ris , Cy p rinolus , Candoniel la , Candona 轮藻 : Charites columinaria Wang ,S hphaerochara cf . szei Wang 植 物 木本 : Cedrus , Pinus , B etula , Quercus 草本 : Gramineae ,Chenopodiace ,Banunculaceae ,Compositae ,A rternisia 的峡谷。 共和盆地断陷发生在古近纪末期 ,盆地的基底 为强烈变形的三叠纪复理石 ( Wang et al . , 2004) , 沉积了新近纪以来一套湖相 —河湖相地层 (图 1b , 表 1) 。湖相地层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 ,含粉砂岩 和细砂岩 ,岩性在盆地内变化不大。根据微体古生 物化石组合 (徐叔鹰等 , 1984 ; 青海地质矿产局 , 1991) ,将其时代确定为新近纪 ,为曲沟组 ;河湖相地 层在盆地中心厚度大于 200 m ,盆地边部仅有数米 , 岩性在盆地内变化明显 ,盆地边部为砾岩、砂砾岩与 粗砂岩互层 ,砾石分选磨圆均很差 ,向盆地中心逐渐 变细 ,厚度逐渐增大 ,根据古生物化石 (王吉玉等 , 1979 ;徐叔鹰等 ,1984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 ,1991) ,将 其时代确定为第四纪 ,称共和组。 曲沟组虽然在整个盆地内岩性基本一致 ,但是 不同位置的沉积厚度差异很大 ,如盆地的西北部厚 度大于 2000 m ,而在东北部出露厚度仅 650 m 左 右 ;共和组沉积厚度在盆地中心大 ,而在盆地边部变 薄。这么大的差异除了反应盆地基底起伏外 ,可能 与盆地构造演化与沉降中心变化有关。角度不整合 面就存在于曲沟组地层的顶部。 1  青海南山隆升的证据 1. 1  角度不整合面 共和盆地茶卡东北部小水桥剖面新近纪地层顶 部 (Nc )发育角度不整合面 (图 2) ,上覆地层与角度 不整合面平行 ,基本呈水平状 ,厚度在 0~4 m 之 间。角度不整合面切过下伏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 地层。下伏地层倾向南西 ,地层由现在盆地向山脉 方向由新变老 ,倾角逐渐变大 ,为 35°~40°。本期角 度不整合面在共和盆地内普遍存在 ,盆地西北部茶 卡北到大水桥一带及东北部瓦里贡山南侧均有出 露。盆地西北邻区共和县石乃亥乡新生代剖面显 示 ,下伏地层发生了褶皱变形 Π ,该褶皱与茶卡北剖 面角度不整合面为同期构造运动的产物。角度不整 合面的存在就显示有一期构造运动的存在 ( Tarbunk et al . , 1993) ,前期地层掀斜 ,靠近构造 带部位甚至有褶皱存在 ,而构造运动后形成的地层 , 15第 1 期 常宏等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 —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 2 共和盆地小水桥剖面地质图 Fig. 2 Geological p rofile of the Xiaoshuiqiao section in Gonghe Basin 基本与构造运动的遗迹 —角度不整合面平行。 1. 2  岩石学证据 角度不整合面上覆及下伏地层中 ,砾岩的碎屑 及矿物成分存在明显不同。下伏地层可分为三段不 同的沉积岩性 : 下部 (Na )以土黄色—黄绿色中粗粒砂岩为主 , 夹砂砾岩及少量砂质泥岩 ,层状 —团块状构造 ,中 — 厚层状 ,含石膏层及小团块 ,厚约 750 m 左右。长 石、石英碎屑含量分别约为 20 %~ 30 %、15 %~ 30 % ,含各种岩屑 (石英岩、千枚岩、中酸性喷出岩 等) 、少量角闪石、白云母等矿物 ,砾石一般 3~8 cm ,分选、磨圆较差 ,胶结物多为砂质粘土岩 ,固结 状。 中部 (Nb )以浅黄色 —浅棕色砂质泥岩、钙质泥 岩为主 ,夹钙质粉砂岩、砂岩薄层 ,水平层理 ,层状、 条带状、透镜状构造 ,厚约 1000 m。部分层位碳酸 钙含量高 ,为钙质胶结 ,坚硬。 上部 (Nc )为土黄色 —灰色泥质粉砂岩、砂砾岩 夹砂质泥岩 ,平行层理 ,层状、透镜状构造 ,厚约 500 m 左右。砾石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泥岩 等碎屑 ,一般 2~10 cm ,个别可达 20 cm 左右 ,分 选、磨圆差 ,胶结不紧密 ,半固结状。 上覆地层为灰色 —杂色砾岩 ,砾石主要为中酸 性侵入岩、石英岩等 ,含有 10 %左右的泥质灰岩及 灰岩碎屑 ,厚约 2~4 m。砾石粒径一般 4~15 cm 左右 ,可达 25 cm ,棱角 —次棱角状 ,无分选 ,砂质或 泥质胶结 ,较为松散。 虽然上覆和下伏地层中砾岩大部分成分相同 , 但是上覆地层的砾石中含有泥质灰岩及灰岩碎屑 , 而下伏砾岩中没有。显然 ,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 物源区发生了变化。 1. 3  常量元素特征 常量元素的含量及一些比值可以用来判定沉积 物源、环境等特征 ( Gordeev et al . , 1993) 。为了进 一步证实角度不整合面上、下砾岩中碎屑成分发生 的变化 ,笔者等对下伏地层 5615 m 以 2 m 间隔 (个 别层位不含粉砂岩或泥质砂岩 ,没有采样) 、上覆 410 m 地层中以 015 m 间隔采集元素测试分析样品 (过渡层位置没有采样) 。在实验室筛选出小于 100 目的颗粒 ,磨细至 200 目压片 ,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 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 通过 与 UCC ( 上 陆 壳 平 均 组 成 含 量 ) (Wedepohl ,1995)比较显示 ,从剖面下部 6015 m 至 顶部 ,SiO2 、Al2 O3 、Fe2 O3 、K2 O 等在角度不整合面 附近减少 ,而 CaO、MgO、SiO2 / Al2 O3 等却明显提 高 ,特别是 CaO 含量随地层越新含量越高 (图 3 ,为 了表示各种元素的变化过程 ,以样品号为纵坐标 ,各 元素为横坐标) 。SiO2 、Al2 O3 、Fe2 O3平均百分含量 分别由下伏地层的 64157、13134、41167 变为上覆地 层的 63137、10184、3162 ,而 CaO、MgO 平均百分含 量和 SiO2 / Al2 O3比值分别由 3174、1181 和 4185 升 高为 9105、1198 和 5186。下伏地层 SiO2 / Al2 O3 平 均值为 4185 ,与 UCC (4134) 接近 ,虽然上覆地层 SiO2含量稍为减少 ,但 SiO2 / Al2 O3 平均值增加到 5186 ,明显高于 UCC ,说明下伏沉积地层主要是铝 硅酸盐的风化产物 ( Wedepohl , 1995 ; 童胜琪等 , 2006) ,而上覆地层增加了 SiO2含量更高的成分 ,可 25 地  质  论  评 2009 年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 3 共和盆地小水桥剖面新近纪地层顶部常量元素变化图 Fig. 3 Variations in major element s of Late Tertiary sediment s f rom the Xiaoshuiqiao section in the Gonghe Basin 能是石英含量更高的砂岩等。CaO 在下伏地层中 平均含量为 3174 % ,明显低于 UCC(412 %) ,上覆地 层中平均含量为 9105 % ,是 UCC 的 2 倍多。显然 , 角度不整合面的上覆和下伏地层的常量元素及其比 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 CaO 含量和 SiO2 / Al2 O3比值明显的提高 ,由下伏地层接近 UCC 变为 上覆地层明显高于 UCC ,指示了物源区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 1. 4  风化作用证据 盆地沉积物是不同环境背景下流域岩石/ 矿物 风化的产物 (金章东等 ,2005) 。沉积地层为山前的 冲洪积物 ,堆积后经过风化淋滤等作用的改造 ,现在 的沉积物实质上是风化淋滤等作用后的残积物。由 于 Al 是保留在风化残留物中 ,是常量元素中最不 活泼的元素之一 ,因此可以采用不同活动性质的元 素相对于 Al 的比值来指示沉积物的风化强度。所 以可以用相对于 Al 的元素比值来表示其化学活动 性。沉积物某元素 A 的“元素比值 ( X A )”的公式为 (Singh et al . , 2005 ) : X A = [ A / Al ] (样品) / [ A / Al ] (UCC) X A可反映元素 A 在风化过程中富集程度 :大于 1 表示它在风化过程中相对富集 ,小于 1 表示它在 风化过程中相对亏损 ,等于 1 表示没有变化。Rb 的 化学活动性较低 ,本剖面沉积物中含量变化幅度很 小 (74 ×10 - 6~113 ×10 - 6 ) ,上下地层中 XRb变化不 大。而化学活动性较高的元素 (如 Sr、Ca) ,容易在 风化过程中进入溶液流失 (J in et al . , 2006) 。下伏 地层中 XSr基本小于 016 ,而上覆地层中的 XSr则接 近 1 (图 4) ,表明下伏地层更多的 Sr 元素进入溶液 流失 ,表现为明显的亏损。X Sr在角度不整合面附近 突然增大 ,则表明有更多的弱风化物质进入了沉积 地层。沉积物 Rb/ Sr 比值能进一步反映化学风化 强度 ,其变化主要取决于 Sr 的活动性 (金章东等 , 2001) 。Zr 元素为一种不活动元素 ,表现为在风化 残积物中富集 ,因此 Zr/ Rb 比值也可作为沉积物风 化强度的指标 :比值高指示风化作用弱 ,而比值低指 示风化作用强 (Chen et al . , 2006) 。如图 4 ,Sr/ Al、 Rb/ Sr 和 Zr/ Rb 等都显示下伏地层的化学风化强 度高于上覆地层。下伏地层中 XZr 平均值为 2118 , 上覆地层其平均值为 2195 ,显示 Zr 元素在上覆地 层中的富集程度高。这些特征显示 : (1)活泼元素 Sr 和不活泼元素 Zr 在上覆地层 中均有“富集”的趋势 ,说明上覆地层中有更多的含 Sr 等活泼元素的矿物进入 ,所以角度不整合面也是 35第 1 期 常宏等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 —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 4 共和盆地小水桥剖面新近纪地层顶部风化特征曲线图 Fig. 4 Curves showing weathering proxies of Late Tertiary sediment s form the Xiaoshuiqiao section in the Gonghe Basin 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层位。 (2)根据地层出露特征分析 ,上覆地层形成后一 直处于暴露的状态 ,进行着风化淋滤作用 ,而下伏地 层被上覆地层覆盖 ,风化淋滤作用应该较弱。 然而 Sr/ Al、Rb/ Sr、Zr/ Rb 等元素比值却显示 下伏地层的化学风化强度明显高于上覆地层。这可 以从 Sr 和 Ca 含量变化及正相关性得到进一步证实 (图 5) 。由于 Ca 和 Sr 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 , 地质体中 Ca 与 Sr 含量一般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刘晓东等 ,2005) 。高的 CaO 会伴随 Sr 含量同时 升高。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明显不同的 Sr 和 Ca 含 量组合 (图 5)进一步表明两者物源区的差异。 2  青海南山隆起的时代限定 角度不整合面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一期构造地 质运动的存在 ( Tarbuck et al . , 1993) ,下伏地层倾 向西南 ,指示了发生隆起的位置在剖面的东北方。 新近纪地层 (Na —Nc ) 沉积粒度上显示 Nc的粒度最 大 ,为角砾岩夹粉砂岩 ,Nb为泥岩 ,Na为砂岩夹砂质 砾岩、砂质泥岩 ,最靠近盆地中心的地层粒度最大。 现在的冲洪积物粒度从青海南山往盆地方向逐渐变 细 ,晚中新世 —上新世的沉积地层粒度分布与现在 图 5 共和盆地小水桥剖面新近系角度不整合面 附近地层 Sr、Ca 变化关系图 Fig. 5 Variation in Sr and Ca distinguishing unconformity in Neogene sediment s f rom the Xiaoshuiqiao section in the Gonghe Basin 地貌特征存在明显的矛盾。所以 ,新近纪的地貌形 态可能与现在的不同。下伏地层碎屑中没有见到现 在山顶上广泛出露的灰岩和泥灰岩碎屑 (图 1b) ,而 在上覆地层中出现。地球化学参数也显示了上覆地 层 CaO、SiO2 / AlO3 的明显提高 , Sr/ Al、Zr/ Rb 及 Rb/ Sr 比值指示了风化特征与气候及地层出露特征 矛盾等 ,这些特征均暗示沉积物剥蚀源区发生了改 45 地  质  论  评 2009 年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变。这与角度不整合面下伏地层变形特征显示的构 造运动行为相一致。因此 ,青海南山并不是角度不 整合面之下沉积地层的物源区。尽管逐渐隆升和风 化作用也能造成物源区出露岩石的变化 ,但是地层 成分变化层位与角度不整合面的一致性显示 ,构造 隆升是地层中成分变化的根本原因。下伏地层沉积 时青海南山并不存在 ,青海南山的隆起使得新近纪 地层掀斜 ,倾向西南 ,并形成了一期角度不整合面。 之后 ,青海南山成为其南侧盆地的物源区。泥质灰 岩和灰岩的加入造成沉积碎屑中泥质灰岩的出现、 Ca 和 Sr 元素含量的提高 ,复理石的加入造成 SiO2 / AlO3比值的提高。 共和盆地西北部茶卡北剖面新近系角度不整合 面存在于曲沟组上部地层 (Nc ) 的顶端。区域地质 调查中 ,根据 Nc中部孢粉组合与柴达木盆地晚上新 世地层中孢粉组合相似 ,推测其沉积时代应该为晚 上新世 Ο 。由于盆地的沉积响应晚于构造运动发生 的时代 ( Yin et al . , 2002 ;Lease et al . , 2007) ,但剖 面就位于现在的青海南山脚下 ,沉积物对青海南山 发生的构造运动有较为敏感的响应 ,因此将这期构 造运动发生的时代限定在晚上新世。然而 ,由于没 有上覆地层的准确年代 ,所以构造运动持续的时间 很难确定。 青藏高原东北部指示这期构造运动存在的不整 合面普遍存在。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组与下伏的狮子 沟组之间即为这种角度不整合面 ( Sun et al . , 2005) ,其底部年龄为 218 Ma (孙镇城 ,2006) ;祁连 山老君庙背斜玉门砾岩与牛胳套组之间的不整合面 年龄为 3166 Ma (方小敏等 ,2004) 等。周边地区指 示这期构造运动存在的其他证据还有 :柴达木盆地 沉积速率提高 ( Fang et al . , 2007) 、贵德盆地沉积 相与古生物组合重大改变 (宋春晖等 ,2001) 、临夏盆 地沉积相变与沉积速率突然提高 (方小敏等 ,1997 ; Fang et al . , 2003) 、青海湖盆地布哈河 —倒淌河断 陷带进一步发育成地堑 (边千韬等 ,2000)等。显然 , 在周边的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贵德盆地等都有这期 构造运动活动的证据。所以 ,这期构造地质运动在 青藏高原东北缘 ,特别是柴达木盆地 —贵德盆地之 间存在是可靠的。它是上新世青藏高原东北缘盆 — 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地质事件。 3  青海南山隆起的构造地质学意义 晚新生代以来 ,整个青藏高原 ,尤其是东北缘地 区的变形主要以北东方向的地壳缩短、顺时针方向 的旋转为主要方式 ( England et al . , 1999 ;张培震 等 ,200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在区域性北东向挤 压作用下 ,应变被分解为沿北西西向断裂的左行走 滑和沿北北西向断裂的右行走滑运动 ,形成一对共 轭的剪切断裂。同时 ,北东方向应力分量导致了地 壳缩短 ,致使北西西走向的断裂具有很大的逆冲分 量 ( Wang et al . , 2004 ;袁道阳等 ,2004) 。右行温泉 走滑断裂 (鄂拉山断裂) 上新世的走滑运动 ,使得青 海湖盆基底沿柴北缘 —青海南山俯冲断裂向共和盆 地俯冲 ( Wang et al . , 2004 ;Colman et al . , 2007) , 造成青海南山隆起成山。 柴北缘 —青海南山俯冲带是上新世活动的断裂 带 ( Wang et al . , 2004) ,青海南山南侧的角度不整 合面出现在上新世地层顶部等证据均指出 ,青海南 山可能形成于晚上新世。在它隆起之前 ,青海湖盆 地和共和盆地为一个联合盆地 (潘保田 , 1994) 。这 一联合盆地北部的祁连山 ( George et al . , 2001) 、西 部的洼红山 ( Wang et al . , 2004 ) 、东部拉脊山 (Lease et al . , 2007)及南部的昆仑山 ( Yuan et al . , 2003)等隆起较早 ,所以 ,早期盆地可能由于青藏高 原 10 Ma 左右的构造生长事件 (Molnar 1993 ,2005 ; 张培震等 ,2006 ;安芷生等 ,2006)使得周边山体隆升 形成。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主要构造变形期在上新 世 —第四纪 (李本亮等 ,2007) ,青海南山也在晚上新 世隆起成山 ,改变了原来盆地的地貌形态。联合盆 地解体为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两个独立的盆地单 元。依据地貌演化过程判定在中 —晚更新世早期发 生的构造运动 (陈克造 ,1964 ;袁宝印等 ,1990 ;Li et al . ,1991 ;潘保田 ,1994) 可能是青海南山形成后一 次较为强烈的隆升事件。当然 ,联合盆地形成与青 海南山隆起的准确时间和幅度 ,还有待于地貌学、构 造地质学和年代学以及沉积学的进一步工作。 近年来 ,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越来越 多的关注。随着国际大陆钻探 ( ICDP) 和中国 环境科学钻探在青海湖的实施 ,青海南山隆起时代 的限定 ,将为获得青海湖沉积岩芯沉积相变、气候环 境重建等提供了重要的区域地质背景。 致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王 苏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 郭正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卢演 俦研究员对本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 ,强小科博士、宋 友桂博士、符超峰博士、艾莉博士等参加了部分野外 工作 ,作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55第 1 期 常宏等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 —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注  释  /  NotesΟ 青海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七分队. 1968. 1 ∶200000 天峻幅 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Π 青海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 1976. 1 ∶200000 新哲农场 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参  考  文  献  /  References 安芷生 ,张培震 ,王二七 ,王苏民 ,强小科 ,李力 ,宋友桂 ,常宏 ,刘晓 东 ,周卫健 ,刘卫国 ,曹军骥 ,李小强 ,沈吉 ,刘禹 ,艾莉. 2006. 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 第四 纪研究 ,26 (5) :678~693. 边千韬 ,刘嘉麒 ,罗小全 ,肖举乐. 2000. 青海湖的地质构造背景及 形成演化. 地震地质 , 22 (1) : 20~26. 陈克造 ,黄第藩 ,梁狄刚. 1964. 青海湖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报 , 30 : 214~230. 方小敏 ,李吉均 ,朱俊杰. 1997. 甘肃临夏盆地新生代地层绝对年代 测定与划分. 科学通报 ,42 (14) :1457~1471. 方小敏 ,赵志军 ,李吉均 ,颜茂都 ,潘保田 ,宋春晖 ,戴霜. 2004. 祁连 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中国科 学 (D 辑) ,34 (2) :97~106. 金章东 ,王苏民 ,沈吉 ,季峻峰 ,李福春 ,卢新卫 ,张恩楼. 2001. 内陆 湖泊流域的化学风化及气候变化———以内蒙古岱海为例. 地质 论评 ,47 (1) :43~46. 金章东 ,李英 ,王苏民. 2005. 不同构造带硅酸盐化学风化率的制 约 :气候还是构造 ?. 地质论评 ,51 (6) :672~680. 李本亮 ,贾承造 ,庞雄奇 ,管树巍 ,杨庚 ,石昕 ,李传新. 2007. 环青藏 高原盆山体系内前陆冲断构造变形的空间变化规律. 地质学 报 ,81 (9) :1200~1207. 刘晓东 ,孙广立 ,赵三平 ,尹雪斌 ,谢周清 ,罗泓灏. 2005. 南海东岛 湖泊沉积物中的生态环境纪录. 第四纪研究 ,25 (5) :574~584. 潘保田. 1994. 贵德盆地地貌演化与黄河上游发育研究. 干旱区地 理 ,17 (3) :43~50.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 1991. 青海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 ~660. 宋春晖 ,方小敏 ,高军平 ,孙东 ,范马洁. 2001. 青藏高原东北部贵德 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 沉积学报 ,19 (4) :493~500. 孙镇城 ,乔子真 ,景明昌 ,张海泉 ,孙乃达 ,路鲜丽 ,王洪江. 2006. 柴 达木盆地七个泉组和第四系—新近纪的分解. 石油与天然气地 质 ,27 (3) :422~432. 童胜琪 ,刘志飞 , Khanh Phon Le ,黄维. 2006. 红河盆地的化学风化 作用 :主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纪录.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25 (3) :218~225. 王吉玉 ,张兴鲁. 1979. 青海省共和盆地的第四纪地层. 地质论评 , 25 (2) :16~29. 徐叔鹰 ,徐德馥 ,石生仁. 1984. 共和盆地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探 讨.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 (1) :146~157. 袁宝印 ,陈克造 ,Bowler G M , 叶素娟. 1990. 青海湖的形成与演化 趋势. 第四纪研究 , 10 (3) : 233~243. 袁道阳 ,张培震 ,刘百篪 ,甘卫军 ,毛凤英 ,王志才 ,郑文俊 ,郭华. 2004.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的几何图像与构造转 化. 地质学报 ,78 (2) :270~278. 张培震 ,王敏 ,甘卫军 ,邓起东. 2003. GPS 观测的活动断裂滑动速 度及其对现今大陆动力学的制约. 地学前缘 ,10 (增刊) : 81~ 92. 张培震 ,郑德文 ,尹功明 ,袁道阳 ,张广良 ,张传友 ,王志才. 2006. 有 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的讨论. 第四纪研究 , 26 :5~13.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 等. 1979. 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1~294. Carpentier C , Lat huiliere B , Ferry S , Sausse J . 2007. Sequence st ratigraphy and tectonosedimentary history of t he Upper J urassic of t he Eastern Paris Basin ( Lower and Middle Oxfordian , Nort heastern France) . Sedimentary Geology , 197 : 235~266. Chen J , Chen Y , Liu L W , Ji J F , Balsam W , Sun Y B , L u H Y. 2006. Zr/ Rb ratio in t he Chinese loess sequences and it s implication for changes in t he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st rengt h.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70 : 1471~1482. Colman S M , Yu S Y , An Z S , Shen J , Henderson A C G. 2007. Late Cenozoic climate changes in China’ s western interior :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Lake Qinghai and comparison wit h ot her record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26 : 2281~2300. England P , Molnar P. 1999. Right2lateral shear and rotation as t he explanation for st rike2slip faulting in eastern Tibet . Nature , 344 : 140~142. Fang X M , Garzione C , Van der Voo R , Li J J , Fang M J . 2003. Flexural subsidence by 29 Ma on t he N E edge of Tibet f rom t he magnetost ratigraphy of Linxia Basin , China. Eart 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10 : 545~560. Fang X M , Zhang W L , Meng Q Q , Gao J P , Wang X M , King J , Song C H , Dai S , Miao Y F. 2007. High2resolution magnetost ratigraphy of t he Neogene Huaitoutala section in t he eastern Qaidam Basin on t he N E Tibetan Plateau , Qinghai Province , China and it s implication on tectonic uplift of t he N E Tibetan Plateau. Eart 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 ters , 258 : 293 ~306. George A D , Marshallsea S J , Wyrwoll K H , Chen J , L u Y C. 2001. Miocene cooling in t he nort hern Qilian Shan , nort heastern margin of t he Tibetan Plateau , revealed by apatite fission2t rack and vit rinite2reflectance analysis. Geology , 29 : 939~942. Gordeev V V , Sidorovi S. 1993. Concent rations of major element s and t heir outflow into t he Laptev Sea by Lena River . Marine Chemist ry , 43 : 33~45. Jin Z D , Cao J J , Wu J L , Wang S M. 2006. A Rb/ Sr record of catchment weat hering response to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in Inner Mongolia. Eart 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 31 : 285~291. Lease R O , Burbank D W , Gehrels G E , Wang Z C , Yuan D Y. 2007. Signatures of mountain building : Det rital zircon U/ Pb ages f rom nort heastern Tibet . Geology , 35 : 239~242. Li J J . 1991.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s of t he uplift of t he Qinghai — Xizang Plateau.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10 : 479~483. Molnar P , England P , Marteinod J . 1993. Mantle dynamics , uplift of t he Tibetan Plateau , and t he Indian Monsoon. Reviews of Geophysics , 31 : 357~396. Molnar P. 2005. Mio —Pliocene growt h of t he Tibet Plateau and evolution of East Asian climate. Palaeontologia Elect ronica , 8 : 1~23. Singh M , Sharma M , Tobschall H J , Weat hering of t he Ganga alluvial plain , nort hern India : implications f rom fluvial geochemist ry of t he Gomati River . Applied Geochemist ry , 20 : 1~21. Sun D H , Shaw J , An Z S , Chen M Y , Yue L P. 1998. 65 地  质  论  评 2009 年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Magnetost ratigraphy and paleoclimatic interpretation of a continuous 7. 2Ma late Cenozoic eolian sediment s f rom t 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Geophysics Research Letters , 25 : 85~ 88. Sun Z M , Yang Z Y , Pei J L , Ge X H , Wang X S , Yang T S , Li W M , Yuan S H. 2005. Magnetost ratigraphy of Paleogene sediment s f rom nort hern Qaidam Basin , China : 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 uplift and block rotation in nort hern Tibetan plateau. Eart 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 , 237 : 635~646. Tarbuck E J , L utgens F K. The eart h ( Fourt h Edition) . 1993. New York :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 1~643. Wang E , Burchfiel B C. 2004. Late Cenozoic right2lateral movement along t he Wenquan fault and associated deformation : Implications for kinematic history of t he Qaidam Basin , Nort 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 46 : 8861~879. Wedepohl H K. 1995. The composition of t he continental crust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59 : 1217~1232. Yin A , Rumelhart P E , Butler R , Cowgill E , Harrison T M , Foster D A , Ingersoll R V , Zhang Q , Zhou X Q , Wang X F , Hanson A , Raza A. 2002.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n Bulletin , 114 (10) : 1257~1295. Yuan W M ,Zhang X T ,Dong J Q , Tang Y H , Yu F S , Wang S C. 2003. A new vision of t he int ra2continental evolution of t he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 Nort hern Qinghai —Tibet Plateau , China. Radiation Measurement , 36 : 357~362. Sedimentary Evidences of the Upl if t of the Qinghai Nanshan ( the Mountains South to Qinhai Lak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Lake Qinghai —Gonghe Basin CHAN G Hong , J IN Zhangdong , AN Zhisheng S tate Key L aboratory of L 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 y , I nsti tute of Earth Envi ronment , Chi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s , X i’an , 710075 Abstract : The time of t he uplif t of the Qinghai Nanshan ( t he Mountains sout h to Qinhai Lake) is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st ruct ural evolution of the Lake Qinghai —Gonghe Basin. An angular unconformity wit hin the Pliocene st rat um was found during field exploration in northwestern part of t he Gonghe Basin. Abrupt change in t he det rital minerals is f urther confirmed by major element s and proxies of weat hering intensity before and af ter this tectonic event , suggesting t hat the underlying and overlying sediment s have different p rovenances. Combined deformation of sediment s and regional information , it can be deduced that an existed thrust , Qaibeiyuan —Qinghai Nanshan nort hwest dipping t hrust was reactivated along t he region of t he sout hward range2f ront of modern Qinghai Nanshan by Late Cenozoic righ
/
本文档为【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_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