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德国历史[1]

德国历史[1]

2019-01-20 47页 ppt 4MB 8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哥只是个传说

工作认真,对数据非常敏感,,善于沟通

举报
德国历史[1] 立国时代: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 封建时代:德意志国家的建立与盛衰 从宗教改革到德国统一前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的分裂与再统一一.立国时代: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1.古代日耳曼人无论是谁,只要他说德语并觉得自己是德意志人,永远不应该忘记,为了这一点,他应该感谢谁。-----R.拉克尔 阿尔米尼乌斯(又名赫尔曼)(约前18—后19)日耳曼部落首领12国界墙AD8432.日耳曼民族大迁徙4 从公元四世纪开始,日耳曼人掀起的新一轮迁徙,即突破“国界墙”,向罗马帝国全面武装突进,引起整个...
德国历史[1]
立国时代: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 封建时代:德意志国家的建立与盛衰 从宗教改革到德国统一前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的分裂与再统一一.立国时代: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1.古代日耳曼人无论是谁,只要他说德语并觉得自己是德意志人,永远不应该忘记,为了这一点,他应该感谢谁。-----R.拉克尔 阿尔米尼乌斯(又名赫尔曼)(约前18—后19)日耳曼部落首领12国界墙AD8432.日耳曼民族大迁徙4 从公元四世纪开始,日耳曼人掀起的新一轮迁徙,即突破“国界墙”,向罗马帝国全面武装突进,引起整个西欧、中欧、南欧、北非的大变乱。 这场民族迁徙巨变的主要推力发端于中国北部。 公元476年,在日耳曼人的大举入侵和帝国境内奴隶起义的双重打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原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到此便完成了民族大迁徙。53.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史称墨洛温王朝。(481-751) 496年,他率领3000名法兰克士兵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巩固了统治。 至6世纪,法兰克王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王国。 751年,墨洛温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加洛林王朝。(751-911) 查理大帝(卡尔大帝768-814在位)帝国达到鼎盛 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采邑:承担义务的封地6查理大帝塑像7二.封建时代:德意志国家的建立与盛衰1.德意志国家的建立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将法兰克王国划分为三部分,每人分得了其中的一份,这便构成了后来德、法、意三国的雏形。919年,三部分中的东法兰克王国改称为“德意志王国”(RegnumTeutonicun),开始了萨克森王朝(919-1024)由此开启了德意志各部落曲折而漫长的融合过程,这可以被视为是德意志历史的开端。82.德意志国家的衰落 在萨克森王朝、法兰克王朝、斯陶芬王朝统治时期,德意志皇权比较强大,特别是斯陶芬王朝时期,皇权达到顶峰。 自13世纪后半叶起,皇权开始衰落,1254年至1273年是德意志皇位空缺时期,亦称大空位时代。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皇帝与选侯之宴会宗教改革马丁·路德 我是上帝话语的奴仆" "我是民族的战士"."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墓志铭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圣母大教堂前的路德雕像瓦特堡上保留的路德故居路德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1967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深远影响 1.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   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的衰落 1)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   2)但是皇帝的首席代特劳特曼斯道夫施展外交手腕,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奥地利帝国保留下来,也保留下奥地利在中欧的地位,使他在今后的欧洲政治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3)西班牙陆战海战皆败,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   法国、瑞典、荷兰、勃兰登堡的崛起   1)法国在此战中获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三个主教区,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   2)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重要港口,成为北欧强国;   3)荷兰独立得到西班牙的正式承认,成为17世纪前期的海上霸主;   4)勃兰登堡在德意志内部崛起,成为德意志境内仅次于哈布斯堡皇室的诸侯,便是后来普鲁士王国乃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前身。 2.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被誉为“影响世界的100件大事”之一。普奥战争西里西亚战争和七年战争 西里西亚战争 导火线:玛利亚.特丽萨继位 结果:奥地利丧失大片领地。普鲁士则一跃成为欧洲强国 七年战争 欧洲列强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很快又爆发了七年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腓特烈大帝采用和改进了自创的步兵由纵队行进转换成横队防御的新战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铁血宰相俾斯麦 “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再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俾斯麦德国的统一之路 三次王朝战争 1、1864年初对丹麦的战争 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2、1866年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3、1870年普法战争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中登基,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追忆少年俾斯麦中年俾斯麦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战争进程西面战线:施里芬德军进攻战事僵持美国参战最后进攻 东面战线:俄国动员德俄交战土耳其参战意大利转投协约国俄军反击进攻伊斯坦布尔十月革命盟国败阵海上战争日本出兵中国参战德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TheGreat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的正义性质外,其他都是非正义的。他们的正义不能根本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War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反思勃兰特一跪大国崛起 http://xiyou.cntv.cn/v-24221d2c-f74d-11de-bb43-001e0bbafb46.html盟军占领下的德国二战使近千万德国士兵和平民死亡,大片国土丧失,约1500万名德国人被驱逐,多个大城市被炸毁。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向盟军宣告无条件投降后,德意志随即被盟军分别军事占领。盟军将德意志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归美、苏、英、法管制,并实施民主化、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时间:1945.7.17~8.2参加者: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任首相C.R.艾德礼)非纳粹化(德语:Entnazifizierung)是盟军在二战胜利后于1945年中开展的以清除纳粹主义在社会,文化,出版,经济,司法和政治方面的影响的一项运动。非纳粹化运动对铲除专制独裁思想,对德过政治生活民主化及对德国人的战争自我反省具有重大意义。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美元的输入,奠定了战后重修西部德国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造成在政治和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并导致德国经济开始分裂。货币改革英美合并占领区,设经济委员会,并在1948年6元20日在西占区发行新货币“西马克”,规定1:1的兑换率,其余的为100:6.5;6月23日,苏占区也开始发行(东)马克,但价值远低于西马克。货币改革结束了战后的通货膨胀,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埋葬了德国统一的经济体制,加速了德国的分裂。第一次柏林危机,又称“柏林封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正是由于货币改革,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24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柏林封锁使西方对苏联式共产主义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柏林的彻底分裂。两个德国的成立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占领区(包含西柏林)合并,成立以波恩为首都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俗称“西德”或“联邦德国”),并颁布《基本法》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包含东柏林)则单独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或“民主德国”),设立首都即为东柏林。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联邦党执政时期(阿登纳时代1949-1966年) 大联合政府时期(社民党和联盟党执政时期1966-1969年) 社民党和自由党执政时期(勃兰特和施密特时代1969-1982年) 联盟党和自由党执政时期(科尔时代1982-1998年)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体制改革时期(1949-1961年) 相对稳定时期(1961-1987年) 危机时期(1987-1989/1990年)第一个国家条约1990.5.18货币联盟:联邦马克成唯一法定支付手段经济联盟:照搬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联盟:“四大保险”体制和社会救济法第二个国家条约1990.8.31最主要的是有关政治体制和法律的统一“2+4”会议对德条约:放弃对德统一和西柏林的最高主宰权两德统一一度为德国的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并使其增长在统一后数年持续放缓。根据柏林大学所发出的文章,两德统一的经济代价约为1兆5000亿欧元,比全国的国债还多。当时德国东部的弱势经济状况及不切实际的两德货币兑换率,令德国东部工业竞争力大幅下挫并使不少工厂倒闭,导致经济重大损失。时至今日,德国东部仍需倚仗每年一千亿欧元的特殊补助来重建其经济,从西部提供的商品资助亦使西德资源紧缺,最后导致不少最初受东德政府支持的亏本工业需要私有化。两德统一后,大部份前东德地区被“反工业化”,导致近20%的失业率。高失业率导致以千计东德人移居到西部找寻工作而令当地人口持续下降,以专业人士的流失尤其严重。转用欧元作货币亦被视为德国大部份问题的根源。德国中央银行则一直强调经济问题的起因不是欧元,而问题只有德国自己才可以解决;有指这代表中央银行暗示统一才是原因。“东德和西德的人都应注意,不能笼统的和肤浅的将民德40年的历史描写得一片漆黑。对于千百万前民德居民来说,那段生活当然也有欢乐、成功和幸福;有值得回忆的小事、大事和日常生活。这些美好的回忆绝不能被武断抹煞,它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经历——传记中的一部分。”——赫.施密特当今,德国是欧洲联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地中海联盟的成员国。德国被公认为欧洲四大经济体(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当中最为优秀的国家,是当今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强国。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按照国际汇率计算)、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德国同时在科学发展、医学研究、技术创新的多个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德国人口将近8200万,在现今欧盟成员国和欧洲国家中排名第一和第二。 丁建泓《德国通史》 埃米尔.路德维希《德国人》 福尔布鲁克《德国简史》 《德国皇帝列传》 《欧洲中世纪史》 《德国农民战争》 《剑桥德意志史》
/
本文档为【德国历史[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