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一语文经典阅读7

2019-01-14 10页 doc 40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Vivian_Anne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一语文经典阅读7高一语文经典阅读(七)《录与思》1、奋斗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进。——巴金2、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加缪 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要为世界创造价值.-------歌德4、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5、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汉】桓宽《盐铁论·忧边》6、令行禁止,王之治也。——《逸周书.文传》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
高一语文经典阅读7
高一语文经典阅读(七)《录与思》1、奋斗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进。——巴金2、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加缪 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要为世界创造价值.-------歌德4、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5、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汉】桓宽《盐铁论·忧边》6、令行禁止,王之治也。——《逸周.文传》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8、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清】王夫之9、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春秋】《左传》叙事说理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诗意地栖居胡 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是—种生活态度:自由的,精神的,灵性的,自然的。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我们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我们必须是一个诗意的栖居者,因为人类生存的本质是诗意的。诗意地生活就是会营造自己的心境,调节自己的心态,超然世俗以外。面对困苦、责难、伤害,我们应以豁达、开朗、乐观、进取的态度来对待,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乌云遮不住太阳。就像大文豪苏轼一样,虽屡遭打击,一生坎坷,但极为达观,听到鸟鸣便是“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就是被贬了官,还能吟出“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一顶笠帽、一身蓑衣、一双草鞋、一根竹杖,迎着风雨向前仍唱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诗意地生活其实很简单。一盆兰花,一支洞箫,一枚卵石,一幅字画,一片雪花,一场细雨,一弯月,一杯茶,一本书,一首诗……都会在宁静的心湖漾起欢愉的涟漪,给你带来无穷的诗意。《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一张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壶茶。几只杯,天上是一钩月,窗边是一副卷起的芦帘。看着看着,心,沉静下来,喧闹没有了,烦恼没有了,恍惚之间自己也随散去的朋友去屋外赏月。夜,静极。读画竟有愿做赏月人、不羡仙的感叹。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是无用的装点,却是愈精练愈好。然而,可怜我们的现实生活!滚滚红尘中,人们追名逐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根本无暇顾及这“不求解渴的酒”,这“不求饱的点心”。而周作人在此看到的是艺术,是艺术化的生活,也就是充满诗意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艺术,我们方知春雨不仅可以润泽禾苗,还可以窗下独听;茶不只可解渴,还可以养心;石不能言却最可人;花不但可以扮美女儿家,更可以案头清供,继而闻香动念,所谓“一花一世界”!诗意地生活是人生的大彻大悟。“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有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这是《菜根谭》中的话。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还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娓娓道出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令西方入倾倒。当时美国有一书评家说:“读完这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诗意地生活,简化生活,读一篇美文,吟咏一首好诗,莳弄几株花草,把玩一块石头……让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生活的大智慧。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便能开垦出芳菲满地的精神桃花源来。 (摘自《纪检监察报》,有删改)赏析: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著名的诗句:“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几乎道出了人们理想的生存愿望。然而,要使人们能获得这份生存的诗意却并不容易。面对庸常而又漫长的岁月,面对人生中难以预期的暴风骤雨,我们该拥有一颗怎样的心,该秉持一种怎样的态度,似乎都不是容易回答的问。或许从《诗意地栖居》中,我们能找寻到一点启发自己前进的灵感。文章的作者强调“诗意地栖居”是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中的一种方式。当我们越来越为寻求何种理想的生存方式而困惑的时候,诗意地栖居,无疑是一条栖居在我们眼前的理想之路。因为诗意地栖居,面对困苦、责难、伤害,我们以豁达、开朗、乐观、进取的态度来对待。可以将一切的烦恼、痛苦、损伤都转化为一种诗意的体悟。诗意地生活是人生的大彻大悟。诗意地生活就是会营造自己的心境,调节自己的心态,超然世俗以外。为了达“人生”这一主题,文章谈古论今,引用诗词文化史料,涉猎广泛,厚重典雅,意蕴丰厚。引用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作者感悟现实生活细致入微,事例如出身边,有很强的说服力,足见其敏锐的生活洞察力。说理探幽寻微,行文挥洒自如,把“诗意地栖居”这一深奥抽象的哲学命题演绎得灵活生动,深入浅出。这篇哲理散文饱含生活的激情,生动地阐发了追求人生快乐和幸福的道理,富于辩证色彩。生活的美好就是快乐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共同品味一番人生的诗意、诗意的人生。花梨树下胡庆魁  已近黄昏,太阳的余晖从盆景园西边花梨树的枝丫间筛下来,涂了一地的金黄。  花梨树丛生,多干,根盘硕大,是东方一位朋友送的。早些年他在部队开大车进山拖木料,过俄贤岭,遇洪水下来,路边一株花梨连同一片崖壁崩落,他泥里水里地捡回来,本来没抱活的希望,随便在院子里挖了个洞,铲了几锹土,谁知它命硬,竟然活了,而且越长越猛,虬根东奔西突,把水泥地拱得大包小洞,实在容不下,“怕委屈了她”,便送给我。  俄贤岭的花梨,那是经过怎样的电闪雷劈、狂风恶雨活下来的生命,那是将海南花梨的品质张扬到极致的树呵!  现在,母亲就斜倚在树下的花梨躺椅上,瞅着树上即将飘落的最后几片落叶。  母亲喜欢花梨树。她说,这树干净,树上有鸟有蝶有蜂,没有虫豸蚊蝇,而且她的花也开得朴实,庄稼地里油菜花似的一爆一嘟嘟;果实就像家乡菜园篱笆上的峨眉豆荚,有眉有眼;最难得的,是树下总有一种清清爽爽的香味。  我告诉老人家,这出产中国第一好木料的树,其实是很亲切很平民的,当有一天,她的生命终结了,她就将她的格(心材)贡献给农民做家具、农具,做船桨、牛轭,做算盘、花瓶,做锄头柄、榔头把,海南小学生练毛笔字的笔管也有不少是她的骨格做的。  母亲赞叹:“一棵好树!”  我端着一盆水,走近母亲,搁在她脚前。  母亲欠欠身子,收回眼,有些奇怪地看着我。  我说:“妈,儿子给您洗脚。”  母亲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两只脚往上一缩,躺椅轻轻晃了一下。  我说:“小时您给我洗脚,今天我给您洗脚。我要还息!”(还息,湖北话,报恩的意思)  母亲两手挥动:“你也是快要抱孙子的人了,还哪门子的息?”  这时妻子走了过来,偎着母亲的头:“妈,他这是尽孝呢,都唠叨好久了,您就依了他吧。”  我蹲下身子,双脚跪地,将手伸进水里。水暖暖,滑滑,水温正好。我挽起母亲的裤脚,脱下布鞋、线袜,捧着母亲的脚放进盆里。作为儿子,我第一次这么亲近母亲的双脚。母亲的脚有些畸形,五指并拢在一块儿,像个佛手瓜。我知道,这是童年裹脚留下的印记。  咦,这是什么?右脚一个月牙形的伤疤,足有小酒盅大。我心里不禁一颤,“妈,这个伤口好大。”  母亲嘿嘿一笑:“我给你讲过的。粮食过难关,你们一个个饿得哇哇地叫,和你爹到人家挖剩的荷塘挖藕时被铁锹戳的。天冷地寒,滴水成冰,脚冻僵了,锹插进肉里,不晓得戳在自己脚上。”  苦难的岁月又在脑中闪现。回想父亲英年早逝,刚过40岁的母亲挺直腰肝,英雄般地独自领着六儿一女,把多少挨饥受冻的日子甩在身后。 暮色从远处的俄贤岭上走下来,水墨一样洇染着园子。出外觅食的相思鸟归巢回到了花梨树上,幼鸟叽叽喳喳,争相从老鸟嘴里啄食。秋天的风有些凉意,妻子拿了件毛线外套披在母亲身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曾经,我们六儿一女也是母亲的小鸟呵。  母亲笑说,冬天给你们洗脚,个个冻得像红萝卜一样,搁了治冻疮的干鸡屎,一个个轮着泡。你大些后,把老五老六交给你,你撅着嘴,老大不情愿,摸着老五老六的脚瞎掰,洗得老六瞎汪乱叫。  母亲伸手轻抚花梨树干上一块伤疤,树好像有些知觉,老干虬枝飒然有声。我相信,像人一样,每棵树都是有灵魂的,花梨在应答母亲的探访吧。  母亲说:“也不知刮风下雨她疼不疼。明年她还开花吧?”  我说:“还开。”  “还结果?”  “还结。”  母亲叹息道:“人不如树。”  又说:“我怎么不是一棵树呢,花梨比我寿高,如果是一棵花梨树,我就可以久久地陪着你们。”我看见母亲眼角挂着晶莹的泪珠。  妻子给母亲剪了指甲,换上干净的鞋袜,与儿子扶着母亲进屋了。  我立在花梨树下,很久。谁说过: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母亲,你这一辈子,真是像极了东方俄贤岭的一棵花梨树,风大随风,雨大随雨,艰难为伴,困苦相随,永远高昂着不屈的头颅,生命的坚韧,生命的品格,丝毫也不亚于一棵花梨树呀! (《中国纪检监察报》)仰不愧于天张抗抗山路蓦然而止,如一双牵拉着你的手轻轻放下。缠绵的云雾悄然散去,头顶似有荧屏般的天光闪烁。荡逸的风烟中,一座土红色的庙宇,傲然立于泰山极顶天柱峰之巅。极顶石就是在那个时刻显现的。它静静地蹲在玉皇庙正殿前一圈八角形的花岗石围栏之中,由数十块圆石组成。高不过尺,宽不过丈,大石如磐,小石如磨,错落有致,紧密相依,石缝间还嵌着几根青草。石前有碑,顶部刻着五岳之首的泰山山符,下书“泰山极顶──1545米”几个红字。围栏与山石本身都呈一种粗沙似的糙米色,表面坑坑洼洼,有疏疏朗朗的浅淡麻点,并不显得怎样的深远与亘古。伸手去摸,粗砾的石头竟有几分温凉,每个棱角都已被磨得光滑。便想起几千年间抚平了这石上每一道皱褶的一双双手,洗净了这石上每一粒沙尘的天风天雨;那瞬间我确信了泰山在一切生命之前的悠悠岁月。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乃是历代帝王封山时设坛祭天的遗迹。据史料记载,极顶石原埋于玉帝观建筑之下,至明代隆庆六年有个叫万荣的人拆观而将其重建于巅北,山巅石以表之。这一挪便将山极从玉帝的封盖下解脱出来──巍巍泰山之巅,竟终于连玉帝也要礼让三分。半生中曾去过许多名山,每每攀到山顶,望众山延绵起伏,峰峦叠翠,似乎那山总是高于此山,便疑惑自己是否真的已征服了山巅极顶。却没有哪一座山给予过我这种肯定。而这方寸之地的小小极顶石,却如同泰山之缩影,让人从容收入视线之内,举目能及,弹指可触,像是慷慨地将全部的泰山精华一并奉献与你。于是泰山之雄壮中顿时有了奇巧,伟岸中孕育出诙谐;泰山不再令人因敬畏而顶礼膜拜,却在世人的崇仰中平添了几分亲切之情。负载着几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泰山,因极顶之石回归自然。听说此地曾立有一副对联,写有十四字: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极顶我为峰。我一步步走上岱顶,因之拥有了我的极顶石。然而,人虽因山的托举而高大;因山的导引而征服了山超越了山;但人的高度终于只是山的高度,人只能因山的终止而终止;当人成为山峰之时,前方尚有可攀之路?极顶石默然。对于世人的惶惑从不置一词,哪怕是一声暗示一句点拨。它只在身旁的碑上准确无误地注明了自己的高度,连一个多余的说明都没有。比之昆仑,比之珠穆朗玛,它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高山。一座山只有一个高峰亦如万物运动中享有的盛期。那个数字是一个句号,画定了句号就该重新开始。它仅仅是一座泰山,它不是宙斯,不是太空,它不是无限的。如果它想要获得一个新的高度,它务必在造山运动中将自己再沉沦一次。泰山曾三次沉降,曾遭三次“灭顶之灾”,曾三次被否定,却终于昂首挺胸地站起来,成为巍然而柱天的泰山。泰山是注定要成为泰山的。二十五亿年磨炼的是泰山的脊骨和自信。那一刻极顶石表面朦胧可见的斑斑石纹与凹凸不平的皱褶,忽而酷似一尊巨人的大脑。甚至可见灰黄色的皮质下滚动的智慧与生命。如果泰山活着,泰山自然是有头脑的。那颗紧实的头颅顶开岩层,钻出地表,跃上大海,栉风沐雨,生生不息。极顶石不需要帽子却坦露心扉,日日在苍穹下陷入永久的沉思。我恍然觉得它始终是昂扬着头的。史前,史后;今日,未来;它在永恒岁月里从来都仰天长啸,与长空共日月。蓦地就有十八盘的峭壁上曾赫然入目的摩崖石刻,重又跃入我脑中,那是孟子的名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泰山极顶石果然无愧于天。它在将泰山峰顶馈赠于你的同时,也给予了你对于高度的认知。它创造了自己也创造了超越它的人。所以距极顶石几步之遥的玉帝观外石阶下,立有高6米、宽1.2米,形制方而非方,四面狭窄不等,古朴浑厚的莹白色无字碑。此碑未凿一字,尽得风流。因立石而不刻其文,在历史上众说纷纭。曾被先人断为秦碑,清考为汉碑,至今又有学者疑为唐碑。无论其究竟立于何朝,终为泰山千古圣迹。何况无字碑立于岳顶登封台下,恰与极顶石互诉心声,相得益彰。在泰山的莽荡天风中,恍惚不辨的无字碑亦如仰天而无言的极顶石,留给世人一个难解的空白,一种关于重新开始的想像。 (《张抗抗散文自选集》,有删节)   ①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消息。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  ②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厚积的枯叶和泥土下脱颖而出,在一瞬间,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哦,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飞翔。  ③张爱玲曾这样描述茶花:“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了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她写的是茶花的凋谢。而我想说的是,在春天的楠竹林里看爆笋,同样也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蔚为壮观。  ④在八百里洞庭湖边,我见过竹竿上有着紫褐色斑点的斑竹,即传说中的“湘妃竹”。也许是传说本身的悲情,使我觉得这种竹子缺少一种清新和挺拔的朝气。在四川广安乡村,云遮雾罩的川西坝子一带的农家院落里,我见过一丛丛的慈竹。慈竹虽美,竹竿却过于纤细,只适宜栽植在窗前宅后,装点庭园居所。在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里,我见过美丽的凤尾竹,又叫观音竹。但凤尾竹只喜欢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强烈的阳光和风雪严寒,而且株丛密集、竹竿矮小,也只适宜充当低矮绿篱。在赣南井冈山地区,我也见过满山满岭的毛竹,即老作家袁鹰散文里写到的“井冈翠竹”。然而,众多品种的竹子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要数遍布鄂南大地上的楠竹。  ⑤是的,在竹子的高大、茁壮和挺拔的风采上,也许只有鄂南的楠竹,能与赣南的毛竹相媲美。  ⑥上个世纪70年代,诗人郭小川在鄂南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楠竹歌》。诗人喜爱楠竹,把楠竹比作南方的秀丽少女,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风采:“她的忠贞本性,世世代代不变易: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许歪风留邪气。她永远保持的是——蓬勃朝气!风来雨来,满身飒爽英姿;霜下雪下,照样活跃不息……”诗人对楠竹的自然生命力,也了然于胸:“一株幼笋出生,半月升高十尺;一月长成大竹,几年就是战士。”这既是抒情,也是写实。楠竹的生长力,正是这么旺盛、这么迅猛。  ⑦如果拿一株楠竹与一棵树木相比,要长到同样的高度,树木需要60年的话,楠竹却只需要60天。因此,在中国南方的大地上,青青的楠竹林随处可见。它们不仅是广袤大地上的青葱植被和自然物产,也是大地母亲赐予江南山乡的丰厚的经济资源。  ⑧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竹椅、竹床、竹席和竹毯,农民头上的竹笠、肩上的扁担、手上的提篮,建筑工地上的竹板、脚手架,江河里的竹排,新农村建设中的屋舍栋梁,还有集贸市场上的竹筷、竹帘、竹杖、竹扇,甚至我们书桌上的竹纸、笔杆、笔筒和各种竹器工艺品……哪一样不是楠竹的奉献呢!  ⑨一片片楠竹林,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临冬的苦荞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尽的山泉一起,和山乡人家飘不散的山歌与炊烟一起,在那幽深而多雾的山冈和山谷间,以群体的坚强、蓬勃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乡土的忠贞、依恋和守望。  ⑩春天的楠竹林,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无可阻挡的自然力与生命力的启迪,而且蕴含着勇于进取、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在鄂南,透过阳春三月楠竹林里爆笋的奇观,你还会发现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是金色的。 (2014年03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节)举世无双的珍品[德国]威塞尔  “这颗钻石精美绝伦,是本店最贵重的宝石。”珠宝商本德尔向他的顾客介绍着。  “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坠子,亲爱的?”那位男顾客温情地问站在他身旁的少妇。  身着华丽服装的少妇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还问我喜欢不喜欢?这颗钻石的确是精美无比,我还从没有见过……”  “这个坠子多少钱?”男顾客问。  本德尔的心都有点颤抖了,如此爽快的顾客他还从没有碰到过呢!“这颗钻石的价格肯定不会低哟。”本德尔的口气是试探性的。  “那当然啰。”男顾客不屑一顾地说,“多少钱?”  珠宝商本德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说出这个数目似的!“十万。”店堂里好大一会儿没有一点儿声息。那位衣着华贵的女顾客“啊”一声,睁大了一双美丽的眼睛瞧看她身边的男人。而男顾客仿佛没显出什么犹豫就问道:“我可以用支票付款吗?”本德尔好半天没有转过神儿来,他感到太突然了,就连站在店里后面的两个女营业员也面面相觑,仿佛不相信她们刚刚听到的问话。  “怎么?”男顾客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您该不会以为我会把十万马克的现金带在身上吧?”珠宝商怔怔地望着面前的顾客,好半天才说:“当然不是。不过您是知道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得不对支票进行验证。你们请到会客室稍候片刻!”本德尔把这一对男女让进了会客室,男顾客拿出一张支票填好之后交给了他,本德尔只看了一眼支票上的签名就把它递给一个女营业员,签名是“卡尔·舒尔曼”。十分钟之后本德尔就放下心来了!支票完全正常。他暗自在心里笑了——像这样的生意可不是每天都有啊。这颗钻石确实价值千金,而且做工也极其考究。然而遗憾的是这颗钻石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美中不足,使宝石的身价一落千丈。好在这点瑕疵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宝石专家才能发现。因此本德尔仍将它按正品出售,而且没有影响他在此价格上再如上四万马克。他知道,珠宝不遇穷人。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珠宝店里又走进了那个叫卡尔·舒尔曼的人。本德尔一眼就认出了他,顿时他的心跳加快了:难道他发现了……  卡尔·舒尔曼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了本德尔:“这是我们的新地址。今天我来是为了一件事。自从我妻子从您这儿买了那个钻石坠子以后,整天话不离钻石。这倒使我犯难了,怕是再也找不到能够使她更高兴的礼物了。我想如果能再送她一颗一模一样的钻石,她肯定会非常高兴的。不过这次要是镶嵌在手镯上就更好了。价钱我不在乎。”  “这恐怕是不可能的”本德尔叹了口气说世界上是不会有两颗完全相同的钻石的。”  “那就太遗憾了。”舒尔曼怅然若失,“唉,你们同行之间有没有往来,能不能跟他们联系联系?”  “有,有,先生,我们都有联系的。”本德尔先生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太好了,如果您找到了请跟我电话联系。”  本德尔派人四处查访,又分别给一百多家珠宝行去信联系。如今几个月过去了,仍一无所获。正在这时,被派出去的人当中有个人从远东打来了电话,说他在缅甸的仰光发现了一颗与所需钻石质量相仿的钻石。本德尔先生对着话筒发了话:“只要能弄到手,不管多少钱!”当本德尔以三十五万马克将这颗钻石弄到手之后,简直欣喜若狂,可是他总觉得与卖给舒尔曼的那颗有点相像,于是他又请来了原来那位珠宝鉴定专家。  这位专家一看见宝石就禁不住叫了起来:“咦!您这颗钻石不是已经卖掉了吗!”  “您搞错了!您讲的那颗早就卖掉了,这是另外一颗。不过这一颗也已经有人买了!”  专家仔细地看了看宝石后说:“确切的鉴定结果过两天才能出来。不过我记得那颗钻石也是在这个部位有一点瑕疵——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肯定是同一颗钻石!  本德尔先生的脸刷的一下全白了,他慌了神,但还是跑到电话机旁拔了舒尔曼的电话号码。话筒里传来了一位女性的声音:“这里是豪华大酒店……非常遗憾,舒尔曼先生和他的妻子两天前就走了,他们没有留下地址。”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雨 伞莫泊桑奥莱依太太四十多岁,爱活动,爱清洁,面上略带皱纹,并且时常要生气。她丈夫因为要忍受她的种种节约时时觉得不平,甚至感到痛苦,因为太太有些要求伤了他的自尊心。奥莱依是陆军部的一个主任科员。这两年以来,他永远提着那柄打满了补丁的雨伞使得同事们发笑。奥莱依气极了,吩咐他妻子买一柄价值二十个金法郎的薄绸子的新伞,并且要她带了发票回来作证明。她却买了一柄价值十八个金法郎的,愤愤地红着面孔交给她的丈夫,一面说道:“你有了这柄,至少要用五年。”洋洋得意的奥莱依在办公室里真正挽回了面子。到了他夜间回家的时候,她接过新伞把橡皮圈捋开,把伞衣摇散,将眼光盯在伞衣上。但是她又吃惊了。在伞衣上发现了一个鹅眼大小的圆洞,那是一个被雪茄烟烧出来的焦痕!现在,怒气塞住了她的嗓子,她简直说不出话了:“你……你……你烧焦了……你的……你的雨伞。你……你……你真发痴了!你想把大家弄得倾家荡产!”她好像要打他似的朝他扑去,激烈地把那个圆圆的小小焦痕放在他的鼻子下面。瞧见那个焦痕,他不免呆住了,吞吞吐吐说道:“这……这……这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什么也没有做,我向你发誓。我不知道这柄雨伞是怎么搞的!”她现在嚷起来了:“我猜着你在部里,一定拿着这柄伞玩耍,你做了变戏法的,你打开了给他们看。”他答道:“我只撑开了一回,让他们看看这柄伞真漂亮。就是这样。我向你发誓。”但是她气得跳起来了,跟她丈夫狠狠地大闹了一场,使那些爱和平的男子觉得家庭比弹丸如雨的战场还可怕一些。她量了大小,在旧雨伞上割了一块颜色不同的旧绸子补上去。第二天奥莱依委屈地拿着这件经过修理的雨具出门了。到了部里,他就把伞搁在柜子里,因为心里有可怕的回忆,所以不大惦记它了。但是,他在傍晚时候回到家里,他的妻子便双手接住雨伞撑开来看,她发现伞已损坏得不可收拾,气得嗓子都噎住了。雨伞上穿了无数的小孔,那明明是烧成的,仿佛有人把烟斗里没有熄灭的灰倒在上面一样。东西是断送了,断送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她一言不发地检查着,气得一个字也吐不出。他也一样,他检查着损坏的情况,他发愣了,吓糊涂了,狼狈不堪了。两人互相瞧着,他只好低着眼睛,随后,她把那件破玩意掷到他的脸上,她的嗓子从怒不可遏之中恢复过来,她高声喊道:“哈!短命鬼!短命鬼!你特意这样做!真得让你看看我的厉害!你将来再也得不到这东西……”于是一出闹剧重新开幕了。暴风雨似地演了一个钟头以后,他终于能够解释了。他发誓说他一点也不知道,说这件事只能是由于恶意或报复而来。门上铃子一响可把他救出来了。原来那是一个到他们家里来访的朋友。奥莱依太太把情况告诉了那个朋友。至于再买新伞,那算是拉倒了,她的丈夫再也不会有新伞用了。那个朋友对她讲道理:“那么,太太,假如这件事是由于恶意或报复而来,没有了伞,他的衣裳岂不断送了?衣裳当然比雨伞更值钱。”那个矮小妇人依然是气愤愤的,她说道:“那么他只准用厨房里的雨伞,我没有新绸伞给他。”听见这种意思,奥莱依生气了,他说:“那么我就辞职,我!我是决不肯拿着厨房里的雨伞到部里去的。”那位朋友接着说:“拿这个去换一块伞面吧,那并不很贵。”奥莱依太太依然是忿忿不平的。她喃喃地说:“至少也要八个金法郎才能换面子。八个加从前十八个,一共是二十六个!花二十六个金法郎买一柄雨伞,真是发痴!是胡闹。”(节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赏析: 莫泊桑,19世纪末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短篇小说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短篇小说将他推向了“短篇小说之王”的崇高宝座。短篇小说《雨伞》是莫泊桑1884年创作的一个短篇。这里节选的是小说的前半部分。这篇小说有如下特点:一、主题深刻。小说讲述了奥莱依太太买伞、修伞的故事。小说以幽默的富于夸张的笔调,对一个家庭主妇的人生理财哲学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让人在诙谐风趣的故事中看清人性的弱点,体验生活的真谛。二、以小见大。在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上,莫泊桑不制造离奇情节刺激读者的好奇心。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片段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真实。这篇小说通过雨伞的故事,他从一把伞的小洞眼看到市民利己主义哲学。三、形象鲜明。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均有独到之处。这篇小说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几乎是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小说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了出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奥莱依是当时法国社会底层的小职员。他好面子,虚荣心强,自身有着许多性格弱点;他怕老婆,面对妻子的理财哲学的压迫,一味妥协、退让,表现得懦弱、胆小、屈辱。奥莱依太太是一个家庭主妇的典型。她节俭,节俭到吝啬的程度;她苛求,苛求到缺少宽容。原 谅〔马来西亚〕尤今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注意她,是因为她上菜时显得笨手拙脚的,让我老是担心她可能会把盘子里的汤汁转化成我的洗澡水。我的第六感居然没有“辜负”我。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这皮包,是我在意大利买的,极好极软的牛皮,不能洗涤,是我心头的大爱。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亲爱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端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这时,①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我瞪着女儿,②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这样一来,我不怒反惊了。我这女儿,到底怎么啦?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负笈伦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她的大哥就曾在美国大学当过校园邮差,二哥呢,也曾担任大学实验室助理员。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翅,只要力道稍稍重一点,便会分崩离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地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她,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摘自《羊城晚报》)1
/
本文档为【高一语文经典阅读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