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拉辛戏剧《费德尔》研究综述

2023-03-24 4页 doc 28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607088

暂无简介

举报
拉辛戏剧《费德尔》研究综述  拉辛戏剧《费德尔》研究综述  彭馨瑶Summary:让·拉辛(Jean·Racine)是法国三大古典戏剧家之一,其悲剧《费德尔》(Phèdre)作为拉辛代表作,在中国仅有一个翻译版本,国内对其研究数量较少,研究方向也较为单一。但是法国各大文学流派对《费德尔》的研究众多,本文通过对拉辛戏剧《费德尔》的研究综述,一方面是通过这些研究角度,重新认识这部伟大的戏剧,以及它在学界所揭示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示《费德尔》的研究特点,存在的问题,为将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依据。Key:拉辛;费德尔;研究综述;戏剧:I207.3 ...
拉辛戏剧《费德尔》研究综述
  拉辛戏剧《费德尔》研究综述  彭馨瑶Summary:让·拉辛(Jean·Racine)是法国三大古典戏剧家之一,其悲剧《费德尔》(Phèdre)作为拉辛代表作,在中国仅有一个翻译版本,国内对其研究数量较少,研究方向也较为单一。但是法国各大文学流派对《费德尔》的研究众多,本文通过对拉辛戏剧《费德尔》的研究综述,一方面是通过这些研究角度,重新认识这部伟大的戏剧,以及它在学界所揭示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示《费德尔》的研究特点,存在的问题,为将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依据。Key:拉辛;费德尔;研究综述;戏剧:I207.3   :A:1003-2177(2019)02-0003-041985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拉辛戏剧选》,其后在2000年,桂冠出版社出版了《费德尔》,2001年,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高乃依,拉辛戏剧选》,但是几个版本中《费德尔》皆采用了华辰的译本。由于缺乏资料,国内研究拉辛戏剧起步晚,从二十一世纪初期才出现一些讨论《费德尔》(Phèdre)的研究论文,但是数量少,且研究角度比较单一,没有跟上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十七世纪的拉辛留下来的那些晦涩的技巧,其作品传达的美学和道德并没有过时,“他(拉辛的作品)生存了下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多的被演绎,被研究。”(Racine,1974:4)二十世纪后半叶,法国掀起研究拉辛的热潮,很多文学流派都重新拉辛的作品,新旧文学理论以此展开斗争,以证实其理论的有效性。1《费德尔》在中国的研究目前国内并没有拉辛戏剧全集的译本,只有几篇著名的戏剧被译成中文,如《昂朵马格》(Andromaque)(1667),《费德尔》(1677),《勃里塔尼古斯》(Britannicus)(1669)。关于拉辛的介绍也只在一些文学史中略有记载,但多数只是拉辛生平简介及其作品的内容梗概。如《法国文学史》(郑克鲁,2003)《法国文学简史》(吴岳添,2005)。二十一世纪初,国内出现了一批关注《费德尔》的学者,他们的研究角度着眼于戏剧的悲剧性,多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关注女性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但是对于文体学,和拉辛生平的了解不够详细,对《费德尔》的创作背景也知之甚少,对目前国际上的研究也缺乏了解,例如吕西安·戈德曼(LucienGODENMANN)提出的冉森派与拉辛悲剧的关系,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认同,在法国学界却受到很多质疑。笔者将从几个常见的研究角度,概述国内研究《费德尔》的情况。1.1《费德尔》与其他戏剧的比较国内学者多比较拉辛与高乃依的风格特点,也有分析《费德尔》与前作的区别,或者同题材的比较,当然包括国内戏剧和《费德尔》的比较。安国梁(2002)比较了同题材的戏剧,分析《费德尔》与欧里庇得斯(Euripide)的《希波吕托斯》之间的区别,认为拉辛更加注重人性和人物心理变化,而不是单单构建一个神话故事。此外,宋雄华(2003)从互文性的理论出发,比较了夏沃什悲剧和拉辛悲剧的动因,悲剧冲突的性质,悲剧主人公性格,悲剧结局的效果,以期探讨全球文学对话的内涵。席小妮(2016)主要分析比较了高乃依的《熙德》和拉辛的《费德尔》,她认为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受到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影响,他们的戏剧题材大多取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注重角色的内心描写,作品中都逃脱不了命运悲剧的掌控。而廖敏(2006)从悲剧的思想内容,崇尚的艺术特色,创作主张的思想根源三个角度区别了拉辛和高乃依和拉辛的作品。他认为拉辛的悲剧多以爱情为主题,而高乃依则注重国家民族的英雄事业,拉辛的戏剧情节简单,但是角色内心丰富,而高乃依的戏剧情节复杂,因此难以完全遵守三一律。当然,也有分析国内戏剧和《费德尔》区别的,虞卓娅(2007)从女性心理学比较元杂剧《替杀妻》与《费德尔》,认为二者从“婚外恋”这个主题出发,探究女性在爱情里迷失心灵的过程,她认为二者都以“错爱必然受到惩罚的戏剧情节模式,写出了生命追求的合理性和情欲的非理性的冲突,以及人无法克服异己力量的悲剧性命运。”(虞卓娅,2007:100)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认为费德尔失控的理智,放纵的情欲是对法国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可以从中看出,这些对比分析停留在主题这一层面,讨论的是作品的题材,角色的性格,故事的走向,悲剧的来源等等,甚少涉及文体结构等方面。1.2《费德尔》与悲剧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费德尔的欲望战胜了理智,内心悲剧是一个主要原因,但也不否认命运悲剧的影响。这种命运悲剧观来源于拉辛年少时受到的冉森派教育,这个观点显然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代表人物吕西安·戈德曼的影响。在分析角色的时候,不少学者也采用了女性心理學的分析方式,剖析了费德尔矛盾的,必然走向悲剧的心理描写。1990年,庄浩然开始研究拉辛的作品,更加注重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拉辛的生平,他认为拉辛作品借古讽今,主要书写当代的社会斗争和宫廷的勾心斗角,骄奢淫逸。王天保(2013)译介吕西安·戈德曼,认为拉辛的悲剧根源于十七世纪冉森派教徒的群体意识。作者从拉辛的创作阶段,和戏剧分裂分析了其中的悲剧因素。廖敏(2006)和石蕾(2009)也肯定了冉森派思想对拉辛作品中命运悲剧观的影响。因为拉辛笔下塑造了性格多样,内心丰富的女性形象,因此也有学者(余凤高,2001;王嘉慧,2008)探讨其作品中的女性性别意识,分析女性如何在理性和感性的冲突中保持自主的观念。1.3拉辛与艺术风格由于翻译的限制,国内对文体学的研究涉及较少,但是廖敏认为高乃依擅长政治争执的场面,因此风格既有雄辩的色彩,也有强烈的抒情性。而拉辛在古典主义诗学的限制下,“他的语言是典雅的、和谐而简洁的。他的词汇不多,但从中抽取出惊人的效果。”(廖敏,2006:135)郑克鲁总体评价拉辛艺术风格,认为他达到了古典主义悲剧艺术的新高度,他指出拉辛的语言典雅和谐。虽然“拉辛的人物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但是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语言和举止。”(郑克鲁,2000:105),语言符合角色高贵的气质和修养,而且富有音乐性。2《费德尔》在法国的研究二十世纪的法国对《费德尔》研究可谓百花齐放,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竞相分析拉辛的作品,很多学者研究拉辛生平和作品,比如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oisMAURIAC)《拉辛生平》(laviedeJeanRacine)(1928),皮埃尔·莫罗(PierreMAUREAU)的作品《拉辛,其人与其作》(Racinel’hommeetl’oeuvre)(1943),让·罗欧(JeanROHOU)的《让·拉辛批评集》(JeanRcine.Bilancritique)(1994),欧仁·温那佛(EugèneVINAVER)的《拉辛与悲剧》(Racineetlapoésietragique)(1951),还有雷蒙·皮卡德(RaymondPICARD)的《拉辛的一生》(LaCarrièredeJeanRacine)(1956),这是一部全面的拉辛传记。此外,也有学者详尽分析了《费德尔》,比如有分析其中的神话元素的(ChristianDELMAS,1986),也有分析德拉曼尔(Théramène)言论诗学的(RichardDAY,1990),当然也有对比欧里庇得斯和拉辛的《费德尔》的(velyneMERON,1973)等等。2016年,艾利普斯(Ellipses)出版社的《分析与思考》(Analysesetréflexions)系列书籍出版了《拉辛费德尔》的评论合集,共有24篇文章,分析了剧中的词汇与主题,关于神学和爱情的段落,关于乱伦的主题,厄诺娜(OEnone)的作用,欲望在戏剧舞台的展现形式等等,无所不包。各大文学流派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结构主义代表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的《论拉辛》(SurRacine)(1963)中,强调了言语(parole)的力量,费德尔将爱宣之于口,从她表达爱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悲剧。“打破沉默,就是死亡[...]如果沉默,费德尔生不如死,只有说出来,才能打破这僵化的死亡,让世界回归运转”(RolandBARTHES,1963:116),查尔斯·毛隆(CharlesMAURON)则从精神分析法分析了《费德尔》(1968)。本文将简要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流派观点。2.1《费德尔》与冉森派吕西安·戈德曼采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拉辛戏剧,他充分考证了拉辛的生世,教育经历,仕途,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并提出了“世界观”(visiondumonde)这一重要观念。他认为这一观念并非来自某人,而是某个社会群体的集体意识,一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所在群体的集体意识,然后通过作品呈现出来,有时候连作者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这种集体意识。1955年,戈德曼出版了关于拉辛的研究,他认为拉辛和帕斯卡尔(Pascal)一样,同属于穿袍贵族,因此都有共同的悲剧世界观,受到冉森派的影响,只是一个是哲学的表达,一个是文学的表达方式。拉辛表面上背弃了皇家港口①(Portroyal),但是晚年与之和解,可以看出他对冉森派的眷念。然而,戈德曼的这套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以菲利普·塞利埃(PhilippeSELLIER)和热拉尔·费雷罗尔(GérardFERREYROLLES)为代表的两位学者分别从戈德曼理论的内容和方法论两方面提出异议。塞利埃是索邦大学帕斯卡尔和奥古斯丁学说的专家,他认为“拉辛所有的戏剧皆有悖于奥古斯丁的理论,因此有悖于冉森教派理论”(PhilippeSELLIER,1979:136)。塞利埃主要从《费德尔》的角色和用词两方面反驳戈德曼,认为依包利特(Hippolyte)就是一个完美的有德行的人(奥古斯丁原罪论认为人皆有罪),《费德尔》中有“阳光也没有我(依包利特)的心底纯洁②”,而“有德行的”(vertu-vertueux)在《费德尔》中也出现125次之多。“无辜”(innocent-innocence)也出现了93次,可见剧中处处可见的是“道德”(vertu),而非“罪恶”(vice)。塞利埃指出“奥古斯丁的世界是罪恶的,仅有少数被上帝选中的人,而在拉辛的戏剧里,大部分都是无辜的,只有少数的‘恶魔’(Monstre)”(PhilippeSELLIER,1979:145)。而费雷罗尔指出了戈德曼方法论的逻辑漏洞,他认为戈德曼没有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他提前构思了自己的结论,再从拉辛的作品中找一些他需要的理论依据,也就是先下结论,再进行论据展示,甚至把设想的结论当作论证的前提。例如,并无史料证明冉森派教徒就属于穿袍贵族,也没有史学家能证明穿袍贵族的社会地位下降导致了其悲剧观。2.2《费德尔》与文体学语言学家列奥·斯皮则(LeoSPITZER)提出拉辛的戏剧具有“消音作用”(effetdesourdine)(LeoSPITZER,1970:209-315),他认为拉辛的戏剧通常很难读懂,因为他的风格“比较克制,有缓和减弱的作用,并且非常具有形式化[...]他不是简单的遵循形式化,也不是单纯的抒情风格,而是二者相互交替出现[...]拉辛并没有强烈的文体风格特点。”(LeoSPITZER,1970:208),而斯皮则把“消音作用”和“古典”(classique)相联系,因为“正是由于这消音作用,给人一种克制和平静的感觉,文学史上把这种风格称之为古典主义。”(LeoSPITZER,1970:209)斯皮则列举了几个《费德尔》中的“消音作用”的例子,例如用不定冠词代替人称,使其非个人化(désindividualisation),用于拉远读者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或者角色用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如费德尔说;“忒塞的遗孀胆敢爱上依包里特”(第二幕,第五场,第702句),此句中,“忒塞的遗孀”就是指费德尔自己,拉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造成角色与自身冰冷的关系,对自己的抛弃。此外,还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多使用表达判断,评估的形容词或副词等文体手法。2.3《费德尔》与眼神让·斯塔罗宾斯基(JeanStarobinski)从意识这一主题分析费德尔,他认为悲剧的根源在于“眼神”(regard),“通过眼神,写在书面上的符号转换成了生动的言语,由此构建了一幅充满画面,情感,思想的复杂世界”(JeanStarobinski,1999:24-25),當费德尔说出“啊!何时我能在征尘起处,目随着高贵的战车在沙场驰骋!”(第一幕,第三场,第177-178句),当看见依包里特的那一眼开始,悲剧就开始了。接着,费德尔说“我的双眼,不由得已泪水涟涟”(第一幕,第三场,第184句),此句中,再次提到“双眼”,因为她已经知晓自己的命运,但是她依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在最后一幕中,费德尔“死神来临,亮光在我眼前消尽,被我亵渎的上苍将恢复它的明净”(第五幕,第七场,第1643-1644句),最后,费德尔为了还一个清白,闭上了双眼。“眼神”串联起整个故事,它引起了情节的矛盾,最终也由“眼神”结束了矛盾,新的秩序也随之建立。3结语《费德尔》是一部经典的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但是在中国由于资料缺乏,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等原因,对于它的研究起步晚,且主要围绕然冉森派,乱伦,欲望等Key,研究角度有待扩大和深入,相对应的法国在研究上,除了对于主角,对于次要人物,比如厄诺娜,德拉曼尔,忒塞,依包利特皆有自己的解读。研究范围更是涉及了神学,文体学,心理学,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解读内容也更为细致,以剧中的实例加以佐证,在国内多以宏观的方式,简略概述,并无专著。笔者希望通过译介法国的研究成果,给国内研究戏剧,或者研究拉辛的学者一些新的启示,也给自己的研究做一些必要的铺垫。注释①皇家港口为十七世纪法国冉森派思想的聚集地,拉辛十岁到十九岁在此接受教育,深受冉森派的影响。一般多认为冉森派理论以奥古斯丁理论学说为基础,而把皇家港口等同于奥古斯丁理论,但是菲利普·塞利埃更倾向于将用奥古斯丁学说(Augustinisme)而不是皇家港口(Port-Royal)而描述冉森教派理论(Jansénisme),参见PhilippeSELLIER,Port-Royaletlalittérature,tomeII,Paris,Champion,2012.p.13-143。②PhilippeSELLIER引用的Phèdre中诗句,第四幕,第二场,第1112句,中文译本由华辰翻译,选自高乃依,拉辛,《高乃依,拉辛戏剧选》,张秋红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37页,下同。Reference[1]虞卓娅.错爱的悲曲及反讽之美——论元杂剧《替杀妻》与拉辛名剧《费德尔》[J].艺术百家,2007(6):99-101+88.[2]廖敏.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大师——高乃依与拉辛比较[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4):134-135.[3]郑克鲁.古典主义悲剧思想艺术的新高度——拉辛悲剧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99-105.[4]Racine,Phèdre,analyséparRogerMathé,Paris:Hatier,1973.[5]RolandBARTHES,SurRacine,Paris,Seuil,1963.[6]PhilippeSELLIER,《LejansénismedestragédiesdeRacine:réalitéouillusion》,inCahiersdel’Associationinternationaledesétudesfran?aises,1979,n°31.[7]LeoSPITZER,《L’effetdesourdinedanslestyleclassique:Racine》,tudesdestyle,Paris,Gallimard,1970.[8]JeanStarobinski,L’ilvivant,1èreéd.1961,Paris,Gallimard,1999. -全文完-
/
本文档为【拉辛戏剧《费德尔》研究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