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鲜卑民族金饰物所反映的域外文化因素

鲜卑民族金饰物所反映的域外文化因素

2010-08-02 5页 pdf 205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2882

暂无简介

举报
鲜卑民族金饰物所反映的域外文化因素 收稿日期 : 2006 - 05 - 18 作者简介 : 傅 宁 (1962 - ) ,男 ,福建省福州市人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博士生 ;内蒙古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2006年 11月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Nov, 2006 第 38卷 第 6期 Journal of InnerMongolia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38 No. 6 鲜卑民族金饰物所反映的域外文化因素 傅  宁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
鲜卑民族金饰物所反映的域外文化因素
收稿日期 : 2006 - 05 - 18 作者简介 : 傅 宁 (1962 - ) ,男 ,福建省福州市人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博士生 ;内蒙古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2006年 11月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Nov, 2006 第 38卷 第 6期 Journal of InnerMongolia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38 No. 6 鲜卑民族金饰物所反映的域外文化因素 傅  宁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 : 鲜卑民族的入主中原 ,为中原地区带来了更为便利的民族融合浪潮 ,西方文化因素也顺势传入了中原地 区。以黄金作为装饰物 ,是欧亚大陆草原具有相同或相近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在装饰上的一个共同特征。鲜卑民族亦 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创新。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族属鲜卑的金饰物中 ,既有北方地区流行的以动物造型及纹饰题 材的特点 ,也可见因东西文化交流而导致的这些装饰品发生的明显变异和发展。 关键词 : 鲜卑 ;金饰物 ;域外文化因素 分类号 : K846. 4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5218 (2006) 06 - 0017 - 05   鲜卑民族是融合了匈奴、丁零、柔然以及部分 汉族流民在内的北方游牧民族 ,其兴起、南下并入 主中原的最直接后果 ,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 极为重要的时期 ———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社会大 转轨时期的到来 ,对中国古代文明史可谓产生了 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传统上与欧亚大陆草原东西 方有着频繁交往和密切接触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入 主中原 ,不仅带来了其自身极富生气、极其活跃的 文化品质 ,为中原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而 且更带来了欧亚大陆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 , 从而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考古发现中 屡见不鲜的、具有域外文化因素的各种文物 ,正是 在当时所谓的“胡乱华 ”代背景下 ,东西文化交流 与交往的真实写照。 以黄金作为装饰物 ,历来就是草原游牧民族 的喜好 ,也是欧亚大陆草原具有相同或相近生产 生活方式的民族在装饰上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从 西方的斯基泰和东方的匈奴等游牧民族饰物中即 可窥见一斑。尤其是在游牧民族兴起的早期阶 段 ,更多见以这种贵金属为原料制成的装饰物 ,而 相对少见黄金质的盛储用器具。这一文化现象可 能与象征财富的贵金属较少以及草原民族的喜好 有关 ,也有可能是便于迁徙的因素使然。鲜卑民 族亦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创新。在中国北方地 区发现的鲜卑民族金饰物中 ,既有北方地区流行 的以动物为造型及纹饰题材的特点 ,如头饰、耳 饰、项饰、饰牌以及带具等 ,也可见因东西文化交 流而导致的这些装饰品发生的明显变异和发展。 一、带有活动摇叶的金饰物 《晋书 ·慕容廆载记 》中说 :“护跋初率其诸 部入居辽西 ,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 ,拜率义王 ,始 建国于棘城之地。时燕代多冠步摇冠 ,莫护跋见 而好之 ,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步摇 ”[ 1 ] (卷 108) 。 由此可知 ,慕容鲜卑所着之步摇冠 ,当是借鉴邻近 民族冠饰而来的。乌桓妇女“髻着名决 ,饰以金 碧 ,犹中国巾帼、步摇 ”[ 2 ] (卷 90) 。可知乌桓妇女所 戴步摇同中原妇女一样是着于巾帼之上的。至于 以“髡头为轻便 ”的乌桓男子戴不戴步摇冠不得 而知。而身为男性的莫护跋“敛发袭冠 ”,可知慕 容鲜卑男性亦使用步摇冠。在中国史籍中有关步 摇冠的记载 ,当首见于《汉书 ·舆服志 》。其中描 ·7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述皇后谒庙时所戴的礼冠形制为“黄金为山题 ,贯 白珠为桂枝相缪。八爵九华 ,熊、虎、赤罴、天鹿、 辟邪、南山丰大特 ”。[ 2 ] (卷 30)六种瑞兽饰于其上 ,但 惜未见实物。魏 ·曹植诗云 :“戴金摇之熠烁 ,扬 翠羽之双翘 ”[ 3 ]。晋 ·傅玄《艳歌行 》中亦有“头 安金步摇 ,耳系明月 š ”[ 4 ]的记述。而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更绘出了头着步摇冠的妇女形象。 此图虽为宋人所摹 ,但亦可佐证步摇冠的一种戴 法是两只相同的头饰直接插饰于发中。但从图中 来看 ,这种步摇似乎只是枝脉可以摇动 ,有别于考 古发现中鲜卑民族所戴的装有活动叶片的步摇 冠。从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来看 ,这种“步则摇动 , 行则有声 ”的步摇冠 ,多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和辽 宁省境内 ,与鲜卑民族的活动区域相吻合。由此 可见 ,东汉以来直至魏晋南北朝 ,带有活动叶片的 步摇冠一直是北方地区较为流行的、且为鲜卑民 族所喜用的一种冠饰。 1981年 ,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西河子乡的 一处窖藏中 ,出土了四件两两相同的步摇冠 ,被命 名为马头鹿角金冠饰和牛头鹿角金冠饰 ,时代定 为北朝时期 [ 5 ]。但从其造型、工艺及时代特征、出 土地点等因素考虑 ,所定时代似显稍晚 ,而更可能 是东汉末到魏晋时期的产品①。从两种造型不同 的动物形象上分析 ,一件面部瘦长 ,吻部无明显外 凸 ,枝角亦相对窄长 ;另一件面部稍宽 ,吻部两侧 外凸呈半圆形 ,头部枝角亦显宽大。故原报告中 方有马头、牛头之称。两动物面部均以汉晋以来 广为流行的金银器粟珠工艺 ,来表现动物的眼、 嘴、鼻、耳等部位。面部瘦长者甚至在其枝角部也 有用粟珠表现出来的纹饰。桃形叶片的周缘还冲 出点状联珠纹。两型步摇冠的动物面部均镶嵌有 水滴形宝石 ,其中面部瘦长者更在枝角处镶嵌此 类装饰物 ,制作十分精美。从上述两套四件步摇 冠基座的动物面部及角部特征来看 ,显然非牛非 马 ,其形象更应该属于鹿科动物 ,即生息于森林之 中、又为森林民族所熟知的马鹿和麋鹿属。这或 许是源于森林的鲜卑民族 ,在“其形似马 ,其声类 牛”的神兽导引下 ,走出森林进入草原的一种原始 追忆 ,也有可能是以鹿为图腾崇拜的反映。而发 端于中亚、西亚地区的粟珠工艺以及欧亚草原地 带广为流行的水滴形镶嵌技法 ,应为鲜卑民族的 继承或借鉴。除此之外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 旗毛力吐墓葬中 ,也曾出土了一件金步摇冠②。 其造型为一立于圆片形基座上的鸟 ,在鸟羽和鸟 尾上垂挂可活动的圆形金叶片。圆形基座上有四 针孔 ,显系缝制于巾帼之上的步摇冠形式 ,时代被 定于东汉早期。 在辽宁省境内亦发现了数件金步摇冠。如北 票房身村 2号前燕墓中出土的两件大小不一的金 步摇冠 [ 6 ] ,基座为长方形透雕博山形 ,其上分别有 12根和 16根垂挂有可活动金叶片的枝条 ;辽宁 省朝阳市田草沟也发现了两件造型与房身村 2号 墓出土者几近一致的金步摇冠 [ 7 ]。此外 ,北票西 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也出土了一件有片形摇叶 的金步摇冠 [ 8 ]。与上述几例步摇冠有别的是 ,冯 墓出土的步摇冠是以两窄条金片弯成相交的弧状 十字形 ,在交叉处以铆钉依次与上面的空体扁球 和仰钵形基座相连 ,其上再装饰 6条枝脉 ,每条上 环接 3枚金片 ,由此构成冠笼上之步摇冠形制。 上述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境内的鲜 卑步摇冠 ,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制 :一为冠笼或着于 巾帼上的步摇冠 ,另一种为直接插饰于头发中的 两只对称状的步摇冠。二者共同之处即均垂挂有 可活动的金叶片。 除装有活动摇叶的金步摇冠以外 ,族属鲜卑 并饰有摇叶的金饰物还见于耳饰、带饰及马饰具 上。如吉林省榆树老河深出土的带有活动摇叶的 金耳饰 [ 9 ]、前述的辽宁省北票房身村 2号墓出土 的饰有活动摇叶的方形带銙以及河南安阳孝民屯 154号前燕墓出土的带有活动叶片的马当卢 [ 10 ] 等。 在中国境外发现的、垂挂有活动摇叶的金冠 , 最早的要数 1864年出土于顿河下游新切尔卡斯 克的萨马尔泰女王墓中的金冠 ,年代为公元前 2 世纪。[ 11 ]萨马尔泰即我国史书中所称的“奄蔡 ”。 《史记 ·大宛列传 》载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 里 ,行国 ,与康居同俗 ”。在这件残损的金冠冠带 上方的两株树上 ,装有写实性的、可以摇动的金树 叶。树下为两只鹿和一只大角羊 ,其后各有两只 鸟 ,这是典型的萨马尔泰装饰风格。冠带正面装 饰椭圆形水晶、珍珠及柘榴石雕琢而成的女神像 , 显系希腊艺术的特征。 另一次轰动世界的考古发掘 ,是 1979年由前 苏联学者维克多 ·沙里阿尼迪主持的对阿富汗席 巴尔罕“黄金之丘 ”的发掘③。在这 6座与西迁大 月氏有着密切关系的墓葬中 ,共出土了两万余件 ·8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黄金饰品 ,时代被定为公元前 1世纪 ———公元 1 世纪之间。这批金饰品的出土 ,对我们研究和认 识中亚 ,特别是古代大夏、大月氏和贵霜王朝的历 史、文化和民族起源 ,以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 相互影响等 ,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批为 数众多的金饰品中 ,既有欧亚草原以野兽搏斗为 题材的图案纹饰 ,也有希腊 ———巴克特里亚文化、 波斯文化、印度文化的装饰题材 ,还有源自中国的 铜镜等等。希腊的、希腊的服装却配合着草 原牧人的宽面庞 ;希腊神话中的怪兽与草原地区 的马和羊搏斗在一起 ;几乎所有饰物上的松石镶 嵌物均做成泪滴状。吴焯先生研究认为 :“金丘山 墓葬的金制品和我国魏晋以后的金属工艺有一定 的关系。特别是在錾刻方法上 ,有某种程度的借 鉴 ”[ 12 ]。其中 6号墓中出土了一件满饰活动叶片 的金步摇冠 ,在冠的正面为五簇树木 ,其上缀满金 摇叶。树木的旁边装饰有八只鸟 ,与《续汉书 ·舆 服志 》中所载的步摇上有“八爵 (雀 )九华 ”之制相 吻合。4号墓中还出土了一件枝条盘绕、上缀活 动金叶的步摇冠 ,在细枝上还串有圆珠 ,也与《续 汉书 ·舆服志 》记载的步摇“贯白珠 ”的做法一 致。而在装饰有人物及动物纹的金耳坠上 ,也垂 挂着圆形的金叶片。席巴尔罕黄金冢的发掘 ,对 我们研究东西文化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 其中出土的带有活动叶片的金步摇冠 ,可能就是 汉魏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步摇冠流行的直接祖源。 否则 ,这种装饰品的突兀出现便无从解释 ,而其中 欧亚草原游牧民族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汉魏以来装有活动叶片的金饰物 ,除上述的 金步摇冠、耳坠、马具和带具以外 ,还见于服装上 的饰物。在公元 1———3世纪的安息雕刻像上 ,我 们也发现了缀于身上的叶形片。如在伊朗塔克伊 布斯坦石窟中的国王像上 ,其衣服、尖顶帽上均缀 有摇叶和叶形片。哈特拉发现的安息国王身上也 装饰着叶形片。这种装饰方法在南北朝时期已传 入我国后 ,在山西太原王郭村北齐武平元年 (公元 570年 )娄睿墓中的骑马陶俑上即可见到 [ 13 ]。此 外 , 2001年 ,笔者在法国参加了由西班牙、法国、 俄罗斯、蒙古和内蒙古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从亚力 山大到成吉思汗 ”展览。其中一套由法国集美博 物馆收藏、传出土于中国北方的金饰物十分引人 注目④。这套以黄金制成的服饰包括带有活动叶 片的服装饰件、镶嵌珠宝的凤纹金冠饰、弯月形金 镶宝石项饰、龙纹金带饰及一块方形金饰片。原 定其时代为公元 6———8世纪 ,为族属突厥民族的 金饰物。但从装有活动扣舌的金带具 ,以及錾刻 出着鲜卑帽的骑马人物金饰片来看 ,将其时代和 族属定为南北朝时期鲜卑人的饰物似更为准确。 其中 ,装有可活动叶片的服饰有两式。一为近似 桃形、背面内凹的饰物 ,可能用于人之肩部或胸 部 ;另一式为长短不一的长条形 ,可能装饰于衣服 的边缘。金冠顶呈覆钵形 ,两端伸出长方形双系。 其端部以合页与穿缀于长条形冠带上的倒“丫 ” 字型金片穿接 ,冠带上锤鍱有坐式乐伎 15人。倒 “丫 ”字型金片及冠上均镶嵌有圆形、菱形和水滴 形宝石 ,冠顶上凸雕凤纹。所有图案及宝石边缘 均饰有粟珠纹。此外 ,弯月形项饰上也镶嵌有与 冠顶上形制相同的宝石。此种形制的金冠目前还 较为少见 ,但其造型却与山西大同南郊北魏 107 号墓中出土的一件被认为是下颌托的铜头饰几近 一致。而且 ,弯月形项饰也大体相同 [ 14 ]。但上述 制作精美的金冠饰似不大可能是防止头骨散落的 下颌托。 以金片装饰冠服的做法是欧亚大陆草原游牧 民族由来已久的习俗。从公元前 6世纪直至魏晋 南北朝时期 ,用金片装饰冠服的实物 ,常见于各地 区发现的墓葬中。不同的是自东汉以来 ,以活动 叶片作为冠服饰物的做法才流行起来。但这种装 饰习俗无疑应源于鲜卑民族兴起以前的欧亚大陆 草原游牧民族。如乌克兰境内黑海北岸 Tat‘ jani2 na Mogila发现的公元前 4世纪的一顶装饰华丽的 帽子和一件缝缀有人面纹、狮纹及三角纹金片的 尖顶帽 [ 15 ] ,二者均为斯基泰人的冠服式样。此 外 ,在欧亚大陆草原诸游牧民族活动区域里 ,还有 许多不同纹饰或造型的小金片出土 ,这些金片极 有可能是冠服上的饰片 ,其边缘上的穿缀孔向我 们说明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如哈萨克斯坦阿拉木 图墓葬中出土的公元前 5———前 4世纪满饰四千 余件金饰片的塞种王服饰 [ 15 ]、绝大多数是缝缀于 腰以上部位的阿富汗席巴尔罕 1、2号墓中出土的 为数众多的金饰片 [ 15 ]等等。除境外发现的用于 冠服上的金饰片以外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 旗阿鲁柴登、西沟畔战国匈奴墓中 ,常见有周边留 有缀 孔 的 虎、怪 兽、天 鹅、鹰、马 等 金 饰 片 [ 16 ] (351、380) ,它们也可能是缝缀在冠服上的饰物。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沟畔出土的饰有金片的西 ·9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汉时期匈奴贵妇冠帽 ,亦向我们了这些装饰 物的使用方法。[ 16 ] (344) 二、金龙项饰和双兽人物纹饰牌 1981年 ,在内蒙古包头市西河子乡窖藏中 , 与金步摇冠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以金丝编制而成 的、饰有钺、盾、戟、戈和两件梳栉模型的金龙形项 链。此种型制的项链在我国较为少见 ,而在欧亚 大陆草原西部却时有发现 ,只是两端为马头、龙头 或金链两端直接扣结起来使用的区别。如印度北 部塔克西拉出土的石雕像 ,即有佩戴各饰项链的 例证 [ 17 ] (224) ;日本出版的古代埃及文明展览图录 中 ,也收录有一件两端饰有蛇头的金项链⑤。孙 机先生对国内外发现的兽头金项链作了极为精辟 的考证 ,认为这种饰物是受到佛教影响、并通过北 方草原之路传入我国的一种项饰 [ 13 ] (107) 。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 ,即此时期习用 一种人与双兽构图的金属饰牌。1990年 ,在通辽 市科左中旗腰林毛都苏木北哈拉吐出土的一件双 狮人物纹金饰牌 [ 18 ] ,时代为东汉晚期。此件金饰 牌为铸制而成 ,所饰人物为高鼻深目的胡人 ,其身 旁两侧各有一双头相向的长鬃雄狮 ,整体为胡人 驯狮的构图题材。1956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 城县小坝子滩出土了一件四兽人物纹金饰 牌 [ 16 ] (92) 。此枚金饰牌也系铸制而成 ,四兽两两呈 反向排列。兽张口 ,颈部有鬃毛 ,上端中央有一左 右手分执兽颈的人物 ,其造型亦应属于上述胡人 驯狮纹金饰牌的构图形式。此外 , 1981年 ,在宁 夏固原雷祖庙村北魏墓中 ,出土了一件青铜饰牌 和一件青铜铺首 [ 19 ] (图版 68、69) 。二者主题纹饰均为 双龙与人物 ,且人物居于双龙之间。而在阿富汗 席巴尔罕出土的两件金耳饰上 ,我们也见到了这 种构图方式。如 2号墓中出土的两件金耳饰 ,其 中一件的纹饰为相向的对马形龙 ,龙呈后肢反转 的姿势 ,龙身上镶嵌有水滴形松石。中间人物为 宽脸庞、高颧骨、斜吊眼的草原游牧人形象 ,额部 饰一点状纹。另一件金耳饰上的人物着希腊式服 装 ,两侧各有一倒置的龙首鱼身、近似摩羯的怪 兽⑥。笔者也在多年的文物工作中 ,见到过一些 流散于民间的、相近构图形式的青铜饰牌。此类 饰牌的出现 ,当也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从上述出土于欧亚大陆草原东西方金饰物的 对比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 ,此时期的金饰物具有 了明显的域外文化特征。当然 ,这种文化的借鉴 和吸收既是对前代北方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结 果 ,又是当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所致。《魏 书 》中“大月氏国 , ⋯⋯世祖时 ,其国人商贩京师 , 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 ,于京师 铸之 ⋯⋯自此中国琉璃遂贱 ,国人不复珍之 ”[ 20 ] 的记载 ,前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鸭形玻璃器、山西大 同出土的各种形制的玻璃制品 [ 21 ]以及由外域舶 来的各式金属器具 [ 22 ]等 ,亦可佐证当时东西方文 化交往的繁盛。 鲜卑民族是兴起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 族 ,极强的文化包容力 ,使之更益于接受外来文化 的影响。而东西文化的交往 ,在欧亚大陆草原生 业形态相同或相近的民族中 ,历来就是频繁进行 着的。鲜卑民族的入主中原 ,为中原地区带来了 更为便利的民族融合浪潮 ,西方文化因素也顺势 传入了中原地区。广泛的“胡化 ”现象 ,正是当时 融合有欧亚大陆草原文化的北方民族文化进入中 原汉文化区域的表现。正如苏秉琦先生所言 : “‘五胡 ’不是野蛮人 ,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 乱 ,但不止是战乱 ,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 质和气魄。[ 23 ] ”而正是这种气质和气魄 ,使中华民 族文明得以增添新鲜血液 ,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发展。也正是这种气质和气魄 ,使东西文化的交 流与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 ,并为隋唐时期 东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并达到鼎盛 ,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注释 : ①赵雅新《科左后旗毛力吐鲜卑金凤凰步摇冠 》,哲 盟博物馆馆刊 , 1996 (内部 ) , P26 - 28. ②2000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韩伟先生来内蒙古考 察 ,笔者曾就此征询过先生的意见 ,认为金步摇冠的时代 应定在东汉末为宜。 ③⑥关于席巴尔罕遗宝的至今尚未见有深入研 究的报告。1979年 2月 ,美国《时代 》杂志发表了一篇报 道。1980年 ,前苏联学者维克多 ·沙里阿尼迪发表在美 国考古期刊和 1980年 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快报等杂志 上所见三篇报告。本文涉及文物均来自日本学者 1981年 在阿富汗工作时拍摄的部分文物。 ④内蒙古博物馆、法国集美博物馆等《从亚力山大到 成吉思汗 》,展览图录 ,图版 153, 2000年 ,西班牙。 ·0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⑤ (日 )东映株式会社《古代 Æ ∞ • ¨展 》,图版 106, 2005年。 参考文献 : [ 1 ]晋书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4. [ 2 ]后汉书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4. [ 3 ]曹植. 七启 [A ]. 艺文类聚 [ C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65. [ 4 ]傅玄. 艳歌行 [ A ]. 玉台新咏 [ C ]. 北京 :中华书 局 , 1965. [ 5 ]陆思贤、陈棠栋. 达茂旗出土的古代北方民族金 饰件 [ J ]. 文物 , 1984, (1) : 81 - 83. [ 6 ]陈大为. 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 [ J ]. 考 古 , 1960, (1) : 24 - 26. [ 7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等. 辽宁 朝阳田草沟晋墓 [ J ]. 文物 , 1990, (2) : 33 - 41. [ 8 ]黎瑶渤. 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 [ J ]. 文物 , 1973, (1) : 2 - 19. [ 9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榆树老河深 [M ]. 文物 出版社 , 1987. [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安阳 孝民屯晋墓发掘报告 [ J ].考古 , 1983, (6) : 501 - 511. [ 11 ]M · I·Roslovtzff. Iranians and Greeks in South Russia[M ]. oxford, 1922. [ 12 ]吴焯. 阿富汗西伯尔罕墓葬文化 ,草原丝绸之路 与中亚文明 [M ].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1994. [ 13 ]孙机. 中国圣火 ———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 流中的若干问题 [M ].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 1996. [ 14 ]王银田 ,王雁卿. 大同南郊北魏墓群 M107发掘 报告 [ R ]. 北朝研究 :第 1辑 [ C ]. 北京 :燕山出版社 , 1999. [ 15 ]张文玲. 古代草原世界的贵族服饰 [ J ]. 故宫文 物月刊 (第 18卷第 9期总 213期 ) P4 - 11. [ 16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 .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M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1986. [ 17 ]约翰 ·马歇尔著. 塔克西拉 Ⅲ [M ]. 秦立彦译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2002. [ 18 ]上海博物馆. 草原瑰宝 ———内蒙古文物考古精 品 [M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2000. [ 19 ]宁夏固原博物馆编. 固原历史文物 [M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4. [ 20 ] (北齐 )魏收. 魏书 [M ]. 北京 : 燕山出版社 , 2001. [ 21 ]尹刚. 北魏平城的玻璃器 [ N ]. 中国文物报 , 2005 - 05 - 05. [ 22 ]山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编. 山西文物选粹 [M ].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989. [ 23 ]苏秉琦. 中华文明起源新探 [M ]. 香港 :商务出 版社 (香港 )有限公司出版 , 1997. 【责任编辑  于默颖 】 Gold O rnam en ts of X ianbe i People Reflecting Fore ign Cultura l Elem en ts FU N ing (College of M ongolian S tud ies of InnerM ongolia U niversity, Huhhot 010021, Ch ina) Abstract: The moving of the Xianbei peop le into the Central Plain area had p romoted the merging of different ethnic cul2 tures in the reg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broughtW estern cultural elements into China. D ifferent ethnic group s from the Eurasia steppe shared a common custom of making and wearing gold ornaments. The Xianbei also inherited thi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brought forth their own innovative ideas in the creation of gold ornaments. A lthough most of the gold relics of the Xianbei peop le unearthed in the northern parts of China were animal - shaped or of engraved patterns, which were native to northern China, there were evident variations and developments in ornament patterns that resulted from East - W est cultural exchanges. Key words: Xianbei; gold ornaments; foreign cultural elements ·1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本文档为【鲜卑民族金饰物所反映的域外文化因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