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文言文同义词辨析

文言文同义词辨析

2018-06-21 47页 ppt 839KB 1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

暂无简介

举报
文言文同义词辨析文言文同义词辨析2013.09.22整理文言文同义词辨析(一)同义词之间的差别范围广狭不同人——民人:与“禽兽”相对,人类的统称。《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民:所谓“愚昧无知”之人。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说文》:“民,众萌也。”王筠《说文句读》:“萌,冥昧也,言众庶无知也。”《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白—皎—皑—皙白:白色之统称。皎:《说文》:“月之白也。”皑:《说文》:“霜雪之白也。”皙:《说文》:“人色白也。”汉乐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汉乐府...
文言文同义词辨析
文言文同义词辨析2013.09.22整理文言文同义词辨析(一)同义词之间的差别范围广狭不同人——民人:与“禽兽”相对,人类的统称。《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民:所谓“愚昧无知”之人。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说文》:“民,众萌也。”王筠《说文句读》:“萌,冥昧也,言众庶无知也。”《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白—皎—皑—皙白:白色之统称。皎:《说文》:“月之白也。”皑:《说文》:“霜雪之白也。”皙:《说文》:“人色白也。”汉乐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汉乐府《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lián颇有须。”女—妇(未嫁为女,已嫁为妇)2.形状情态不同坐—跪—跽坐:臀部挨着脚后跟。跪:臀部离开脚后跟,故又叫“危坐”。跽:直起身子跪着,故又叫“长跪”。 箪—笥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笥: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简—牍  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3.程度深浅轻重不同饥—饿《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疾—病   疾:表示较轻的病;  病:表示较重的病。4.侧重点不同完—备完:侧重完整。《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备:侧重齐全。《孟子·滕文公上》:“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韩非子》:“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恭—敬《论语·季氏》:“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5.感情色彩不同诛—杀—弑杀:无所谓褒贬。诛:多表示杀有罪者。弑:用于下杀上,带有贬义。周—比周:以义合。比:以利合。《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6.适用对象不同园—圃园:种菜的地方。圃:种果树的地方。《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肥—腯tú《说文》:“腯,牛羊曰肥,豕(shǐ)曰腯。”(二)辨析同义词的方法1.语言环境分析法:即通过同义词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来观察它们意义上的不同。这种方法在具体作法上又有置换和比较两种。(1)置换置换是把甲词换到乙词常出现的语句中去,看是否还通顺,是否还保持原义。摇—撼(摆动—搬动)《宋史·岳飞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2)比较比较是从甲乙两词各自出现的语句或者两词对举的语句中,比较归纳两词意义上的区别。视——望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对举示例:虏自卖裘而不售。(《韩非子》)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韩非子》)2.对立意义分析法即用不同的反义词来辨别同义词的差异。贫——穷“贫”对“富”,指衣食财物的匮乏;“穷”对“通”、“达”,指学问仕途的阻塞。《庄子·德弃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曲——屈“曲”对“直”,表示性质状态;“屈”对“伸”,表示动作行为。《礼记》:“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周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3.探求本源分析法:即通过追溯同义词不同的引申派生关系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不同。崇—峻(山高)崇:高大尊崇、崇敬峻:高而陡峭严厉、严峻、严苛迁——徙《说文》说:“迁,登也。”本义是往高处挪动。《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引申为提职。此义不能用“徙”。“迁官”与“徙官”不同,“迁官”也称“升迁”,是提职,“徙官”是一般的调职。4.借助前人训诂材料《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孟子》:“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论衡》:“沐去首垢,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而言的,而不是就词义系统而言的。所谓“同义”,是指某些词的一个或几个义项相同,而不是所有义项都相同。如“盗”、“窃”。2.一个词在不同的义项上可以与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3.同义关系可以随词义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来同义的后来可能不同义,本来不同义的后来可能同义。如“履”和“屦”、“后”和“王”。(四)其它同义词辨析军和师都是集合名词,指军队,在先秦“师”字一般指出征在外的军队,而“军”字则不是。汉代以后,多用“军”字指军队,“师”字逐渐很少用来指军队,“军”字可以指出征在外的军队,例如《赤壁之战》:“引军北还”但成语还是說“出师不利”。军和师又都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军是春秋以后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据《司马法》载,一万二千五百人是一军。师是西周以前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据《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一师是二千五百人。后代往往沿用军师为军队的大的编制单位,一般师比军小,人数也因时代或辖属而有所不同。军•师城•郭古代城墙一般有两层,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如: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墙•壁“墙”的古义是用蒺藜或荆棘围成的屏障。“壁”则指在苇竹等编成的板上涂上泥巴做成的隔板。后泛指墙壁。例如: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家徒四壁立。(《汉书•司马相如传》)坟•墓筑土隆起的叫“坟”,穴地而平的叫“墓”。如:登大坟而望远兮。(《九章•哀郢》)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道•路“道”容二轨(一轨广八尺),“路”容三轨。“道”窄“路”宽。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平原忽兮路超远。(《九歌•国殇》)恭•敬“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或遇有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三国志•诸葛亮传》)贪•婪“贪”指贪财,“婪”指贪食。如:贪货弃命。(《左传》)贪婪无厌。(《左传》)牙•齿“牙”指口两旁的臼牙,“齿”指对着嘴唇的门齿。如:齿牙完坚。(《华佗传》)唇亡而齿寒。(《韩非子》)胡•须•髭•髯胡须,俗称胡子,泛指生长於男性上唇、下巴、面颊、两腮或脖子的毛发。如果要仔细区分,“须”本义为人头上毛发多,特指胡子。《说文》曰:“须,面毛也。”“胡”本来是指长在嘴边的毛,而上唇的称为“髭”(zī,又叫“八字胡”、“八字须”、“两撇胡”),下巴的叫“山羊胡”,两鬓连至下巴的叫“落腮胡”(又叫“络腮胡”、“连须胡子”),两颊上的叫“髯rán”,蜷曲的叫“虬髯”。门•户“门”是双扇的门,“户”是单扇的门。如:门常闭。(《墨子》)门户之闭。(《募民徙塞下疏》)宾•客“宾”是贵宾,“客”是一般的客人。如: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爱客多逢迎。(李白《赠范金乡》)士•卒•兵"士",是武士、甲士。上古多用车战,“士”是战车上的甲士。《楚辞•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卒”是步兵。“步曰卒,车曰乘。”在上古,“士”和“卒”的区别是很严格的。“在车曰士,步曰卒。”意思是作战时,士在战车上面,卒则徒步。“士”和“卒”如果连用,则泛指士兵。成语中“身先士卒”中的“士卒”,就是泛指士兵。中古以后,“士”和“卒”也都可以单独用来泛指士兵。例如:《项羽本纪》:“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成语材士精兵、解甲休士、身先士众、丢卒保车、马前卒、轻卒锐兵、瓦合之卒、无名小卒、整旅厉卒等中的“士”和“卒”都作“士兵”解。 “兵”,是兵器。在上古,“兵”一般不作“士兵”讲。下面成语中的“兵”均指兵器:按甲寝兵、被甲持兵、兵不接刃、、兵藏武库,马入华山、腹中兵甲。“兵”,后引申为持兵器的人,于是就有“士兵”的意义了。随着语言的演变,“兵”的本义并不常用,常用的倒是它的引申义了。下面成语中的“兵”均指“士兵”:百万雄兵、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残兵败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据此,“士、卒、兵”在“士兵”这个意义上就成了一组同义词。“兵士”“兵卒”常常连用,泛指士兵。逃•遁•亡三者都可指逃离某地。“逃”是一般意义上的逃跑。“遁”多指悄悄溜走,不知去向,比“逃”更隐蔽,如“楚师夜遁”。“亡”特指逃亡到国外,如“寡人出亡二十年,乃今得反国”。骑•骈•骖•驷这几个词均与马有关。一人一马为一“骑”,如“每朝参往来,不过从两三骑而已”。两马并驾一车为“骈”,如“骈驰翼驱”。三匹马拉一辆车为“骖”,如“载骖载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为“驷”,如“汉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饥•饿•馑“饥”指一般的肚子饿,与“饱”相对,如“饥渴而顿踣”。“饿”指严重的饥饿,指没有饭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胁,如“饿其体肤”。“饥”和“馑”常连用,五谷没有收成叫“饥”,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馑”,如“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韩非子》)。庙•寺•观•庵庙本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后引申为供奉神祗的地方。观本是台观的意思。后来用来指称道教的庙宇。刘禹锡《游玄都观》:“玄都观外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寺本是官署的意思。东汉以后,只称佛教的庙宇。《洛阳伽蓝记·王子坊》:“王侯第宅,多题为寺。”概括的说,汉代以后,庙是一般的庙宇,奉祀的是神;观是属于道教的,奉祀的是仙;寺是属于佛教的,奉祀的是佛。庵本是圆形草屋。文人的书斋亦多称“庵”,后来多指尼姑居住的小庙。皮•革•肤“皮”、“革”指兽皮,带毛的叫“皮”,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去掉毛的叫“革”,如“羔羊之革”(《诗经·召南·羔羊》);“肤”专指人的皮肤,如“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寝•卧•眠•寐•睡•觉这几个词都有睡觉的意思。“寝”在上古是指躺在床上睡觉或病人躺在床上,不一定睡着。如:“宰予(孔子学生)昼寝”,意为“宰予白天躺在床上睡觉”。“卧”这个词与现代汉语有根本的区别。它指的是“倚着矮桌子睡觉”。如“隐几而卧”,意思为“伏在矮桌子上睡觉”,不可译作“躺在桌子上睡觉”。“眠”和“寐”都指闭上眼睛:但“眠”着意于没有睡着,含有“佯睡”的意思。如“余峨之山有兽焉……见人则眠”。“眠”若解释为“睡着了”就不符合动物本身的特性,只有解释成“佯睡”,才知道这种动物狡猾的特性。“寐”指闭着眼睛,失去知觉,坐着睡觉。古人说“眠而不寐”,就是说闭着眼睛没有睡着。“假寐”,指的是不脱衣冠,端坐睡觉。如(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睡”在汉代以前,是坐寐的意思,跟后来的“躺在床上睡觉”的意思不同。如“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这里“睡”应解释为“打瞌睡”。因为孝公与卫鞅尽管是君臣关系,但他毕竟懂得自尊,绝不会在臣子谈话时不知礼仪地躺在床上睡觉。“觉jué”是睡醒的意思,如“觉而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哀•戚•悲•悼这四个词都有悲伤的意思。“戚”字一般是表示忧苦、悲哀,如“言之,貌若甚戚者”(柳宗元《捕蛇者说》);“哀”与“悲”有怜悯、同情的意思,“哀”的感情色彩要重一些,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悼”则是悲痛的意思,多用于对死者表示沉痛悼念,如“潘岳悼亡犹费词”(元稹《遣悲怀》)。诽•谤•讥这三个词都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诽”是指背地里议论、嘀咕,如“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谤”一般指公开地指责,如“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讥”是微言讽刺,如“讥骂舌如刀”(孔平仲《寄从道》)。崩•薨•卒•死•没这五个词都是指人死的意思,它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等级的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没”等于说“去世”,后来写作“殁”。负•任•担•荷这四个词都可表示携带东西的方式。“负”是背,如“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任”是抱,如“悲灵均之任石”(郭璞《江赋》):“担”是挑,如“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搜神记·宋定伯捉鬼》);“荷”是扛,如“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领•颈•项领是脖子。后来引申为衣领、领子。再引申为率领。再后来一般不用本义,只是用它的引申义,于是颈取代了领。因此,领和颈只是一对古今同义的骈词后人不察,把它们在上古的差别也忽略了。颈本是脖子的前部。“属剑於颈”是准备自刎,当然是把剑放到脖子的前部,交颈是脖子的前部相交。延颈是伸长脖子的前部,向高而远的地方瞭望,引领是伸长脖子向前面望,二者是不同的。项是脖子的后部。由望其项背可知。盗•贼•窃•偷盗和贼都用作名词,上古盗贼二字跟现代意义正好相反。上古盗是偷窃的,贼是抢劫的。但是,強盗也可以称为“盗”。在上古“贼”主要指违法乱纪、犯上作乱的人,或者指事物的败坏者。这都是“盗”沒有的意义。“盗”又作动词,表示偷东西。《左传》:“盗器为奸。”“贼”用作动词,是伤害或杀害的意思。“窃”用作动词,与“盗”同义。《庄子》:“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盗”和“窃”的区别是,“盗”可以用作名詞,“窃”不用作名词。“偷”字在上古只当苟且讲。汉代以后,“偷”字才有偷窃的意思,与“盗”“窃”成为同义词。执•秉•把•操•持•握都有用手拿的意思,同是拿着兵器,既可以用“执”,也可以用“秉”或“把”,还可以用“操”或“持”。但是意思并不完全相同。也有細微差別。“执”是一个会意字。本为捕捉(动物),引申为捉拿、掌握(抽象事物)。执的词义特点总是表示把东西拿紧,把事物掌握牢固。“秉”的字形像手拿一把禾。古语:“手持一禾为秉,手持两禾为兼。”用作动词,秉只見用於禾以外的物体或抽象事物。“秉”的词义特点在于表示一只手从旁边拿着一个有把的东西,而不在于是否拿得紧,这正是它同执的区別。引申为掌握(抽象事物)。《诗经》:“秉国之均。”同是掌握国政,“执民柄”有掌握牢固的附加意义,而秉国之均没有。“把”字出现较晚。可作表物量的名词,表示物体的大小可以一手握住。“把”用作动词,是拿着的意思。“把”的词义特点同“秉”相同。“秉”是较古的词,“把”是从“秉”演变而成的后起词。汉代以后,“秉”逐渐被“把”代替,但有些习惯说法,如“秉承”“秉公”等是把所不能替换的,而“把”的一些后起用法,如“把酒”“把握”等也是“秉”所不具备的。“操”和“執”的意义相近,但“操”的重点不在拿得紧、掌握得牢固,而是拿得稳、掌握得熟练。《左传》:“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操刀”和“执刀”所表述的重点是不同的。由于“操”是重在拿得稳、掌握得熟练,因此引申为操纵驾驭。用于抽象事物,是熟练地掌握。“持”也同“执”“操”的意义相近。像用手从下往上托扶着物体。“持”的词义特点在“维护”、“保持”,而不在掌握得是否牢固或熟练。“握”同其他几个词的区別最明显,它总是把较小的东西握在手掌之中。但用于抽象事物时,同“执”的意思接近。如《左传》:“握兵之要。”之•适•如•赴•往•去“之”、“适”、“如”都是到某地去的意思,它们是同义词,主要是方言的不同。“赴”的本意是奔向,特指奔向凶险的地方。《庄子·刻意》:“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也有泛指奔向的。《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皆欲赴愬于王。”“往”也是到某地去的意思,同“之”“适”“如”同义,但在语法作用上有差別。在上古,“之”“适”“如”带宾语,“往”不带宾语。《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了中古以后,“往”字才可以带宾语。“去”的本义是离开某地,在上古它的意思同“往”“之”“适”“如”正好相反,中古以后,“去”字已经有了到某地去的意思,与“之”“适”“如”“往”成了同义词,例如李白诗句“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视•见•观•察•看•望“视”、“见”“观”“察”“看”“望”都是眼睛的动作,都属视觉范畴,但是它们的意义各有侧重,并不相同。“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看”。《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秋水》:“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它一般是指看近处的东西,但在不强调向远处望时,也可以是向远处看。“见”是看见,是视觉行为的结果。《荀子·劝学》:“吾尝趾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庄子·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王安石《游褒禅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视”和“见”的分别很明显,一是具体的动作、行为,一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因此《礼记·大学》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观”是有目的地看。《左传》:“曹共公闻其(晋公子重耳)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庄子》:“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西门豹治邺》“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察”是仔细看,看清楚。《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车薪。”正因为察有仔细看,看清楚的意思,所以有视察、观察、察看等说法。“看”本是看望、探望的意思。《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梁车新为邺令,其姊往看之。”中古以后,“看”才有了现在的意思,与“视”同义,并逐渐取代了“视”。“望”是向远处看。《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近看车下齐军的车辙,所以用“视”,登车远眺齐军的旗帜,所以用“望”。哭•泣•号•啼“哭”在上古是有声的哭,与现代可指无声的哭不完全相同,所以《说文》说:“哭,哀声也。”“泣”是无声的哭,流泪。“泣”还可以指眼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泣数行下。”江淹《别赋》:“沥泣共诀抆血相视。”这是“哭”所没有的。“号”是带言词的哭、哭中带着呼号和诉说。《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叔视其井,则茅絰存焉,号而出之。”啼是放声哭,发出的悲痛声音比哭声更大。《庄子·天运》:“有弟而兄啼。”《礼记·丧大记》:“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啼”还可以指动物的鸣叫,《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范仲淹《岳阳楼记》:“虎啸猿啼。”上古四个字是有区别的,后代哭和啼的分别己经含混,可以互相替换,也常用为“啼哭”。畏•惧•恐•怕•惊“畏”是怕,“惧”也是怕。从语法作用上来看,“畏”是及物动词,“惧”往往用作不及物动词。“惧”字也有用作及物动词的。《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畏”和“惧”的词义也有细微的差别。从古文字和上古较早的文献来看,“畏”的对象应是上帝、天命或鬼神,因而是“敬畏”的意思。《尚书》:“畏天命。”后来“畏”的对象扩大到人或事物,往往含有“敬”的意思。《诗经》:“畏我父母”《论语》:“后生可畏。”“恐”即怕,但是害怕的程度较深,常常是恐怖的意思,《左传》:“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恐”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宾语,也往往是带谓词性词组,“恐”的词义也由“害怕”变为“担心”。《论语》:“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怕”是中古新兴的词。杜甫《丽春》:“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元稹《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惊”是突然受到刺激而精神紧张,同“畏”“惧”“恐”“怕”的意思区别很明显。重在精神紧张,是惊骇,而不是在害怕。计•虑•图•谋“计”、“虑”、“图”、“谋”在用作动词时,是一组同义词,只有细微的分别。“计”是心中盘算,着重在比较长短以便订或定计策;“《战国策》:“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引申为盘算、计义。《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虑”是反覆思考,着重在把事情想透以便考虑得失。《史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图”是谋划。《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谋”的本义是谘询。《左传》:“咨事为诹,咨难为谋。”由遇到疑难向人徵求意见引申为商议、考虑、谋划。《诗经》:“来即我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愚公移山》:“聚室而谋曰。”又引申为暗中算计。《季氏将伐颛臾》:“而谋动干戈於邦内”。“谋”的引申义和“图”很相近,都有考虑、谋画的意思。但是,“图”是重在考虑后有所决定,更多着眼於达到谋划的目的;而“谋”重在商议出办法或计谋。因此,大多数情况不,两个词是不能互换的。“谋”和“虑”的意思也很相近,还可以交换使用。既可以说“深谋”,也可以说“远虑”两者还经常并举。但是,如果交换使用,意义的重点也随之有所改变。征•伐•侵•袭•攻“征”、“伐”、“侵”、“袭”“攻”都能指军事上的进攻,但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征”是褒义词,最初是用于上(天子)攻下(诸侯)。“有道”攻“无道”。“伐”“侵”“袭”不是褒义词,“侵”“袭”带有贬义,“伐”本是个中性词,不限于上对下,也不限于“有道”对“无道”。例如《曹刿论战》:“齐师伐我,”齐、鲁都是诸侯国,不是上对下,也不是有道伐无道。后来因“征”“伐”经常连用,“伐”也逐渐用於褒义。“伐”、“侵”“袭”的分别是明显的。《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这是对三个字的分别作出了简要的说明。“伐”是公开宣战的正式的战争,进军的时侯双方都要鸣钟击鼓。因此在《曹刿论战》中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的敍述。“侵”是不宣而战,不要借口,不用钟鼓,直截侵犯别人的国土。例如《齐桓公伐楚》:“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这是说,齐桓公要称霸,先是不宣而战击溃了蔡国,再准备进军楚国,才正式向楚国宣战。“袭”是袭击,偷袭,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质,是乘人不备而偷偷地突然进攻。“攻”是进攻、攻打。《齐桓公伐楚》:“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攻”往往偏重于军事上的攻坚战,是军事进攻的泛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攻打”,不象“征”“伐”“侵”“袭”各有明显的特点。青•苍•碧•绿•蓝上古“青”是蓝色,不当黑色讲。《墨子·辞过》:“青黄刻镂之饰。”中古以后,“青”才有黑色的意思。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苍”是深蓝。《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碧”在上古没有颜色的意思,本是玉名,《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指称浅蓝色(青白色)。江淹《别赋》:“青草碧色,春水绿波”“青”“苍”“碧”虽都是蓝色,但是有深浅的分别。人们对颜色的分辨,并不是整齐画一的,因此三个词有时侯可以通用。“苍天”也叫“青天”又叫“碧空”或“碧落”。“青草”又叫“碧草”,“青苔”又叫“苍苔”。“绿”即今天说的绿色。《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蓝”字在上古不表示颜色,而是指一种染蓝色的植物。《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直到中古以后,“蓝”字还很少用来表示颜色。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一•壹现代汉语中“壹”是“一”的大写,但在古代两个字意义和用法都有不同。“一”是具体的数字。《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壹”是抽象的概念,表示专一、无二心。《左传》:“是用宣之,以惩不壹。”“壹”一般只用於“专一”的意义。“一”除了用作具体的基数外,还用作动词或形词,表示统一、一致。《荀子·王制》:“和则一,一则多力。”但是,由于“一”、“壹”同音,有时候可以互相借用。《仪礼·士相见礼》:“君答壹拜。”这是借“壹”为“一”。《荀子·劝学》:“淑人君子,其仪一兮。”“一”是指专一,这是借“一”为“壹”。再如,《荀子·解蔽》:“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这里“一”“壹”并用,可见“一”和“壹”是有分别的。
/
本文档为【文言文同义词辨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