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ISO程序文件大全

2021-08-13 22页 doc 219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风语者-爱问

中铁五局技术主管,从事一线工作7年,拥有丰富的一线施工技术经验,熟练操作CAD画图,独立操作各种仪器,水准仪,全站仪,独立编制方案和施组,能快速熟悉图纸和规范。

举报
ISO程序文件大全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ISO程序文件大全目录颁布令…………………………………………………………………………3一、文件控制程序……………………………………………………………4二、记录控制程序……………………………………………………………11三、体系策划与运行控制程序………………………………………………15四、内外部信息沟通控制程序………………………………………………19五、管理评审控制程序………………………………………………………25六、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ISO程序文件大全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ISO程序文件大全目录颁布令…………………………………………………………………………3一、文件控制程序……………………………………………………………4二、控制程序……………………………………………………………11三、体系策划与运行控制程序………………………………………………15四、内外部信息沟通控制程序………………………………………………19五、管理评审控制程序………………………………………………………25六、人力资源控制程序………………………………………………………31七、基础设施控制程序………………………………………………………41八、环境保护程序……………………………………………………………49九、产品实现的策划程序……………………………………………………53十、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57十一、采购控制程序…………………………………………………………61十二、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69十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79十四、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85十五、顾客满意程度测量控制程序…………………………………………91十六、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97十七、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05十八、产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109十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17二十、数据分析控制程序……………………………………………………123二十一、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27二十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33颁布令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第三版进行了修订,修改版序为第四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本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本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为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总经理:2010年1月1日一、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相关部门和各生产场所及时得到和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企业所有与管理体系相关文件、资料以及外来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控制,不适用于其它类型文件的控制,如行政文件等。3职责:3.1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登记、发放以及作废文件的回收控制工作,全质办负责公司第一、第二层次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修改、修订以及换版工作。3.2各车间负责本单位文件以及相应第三层次文件的编制、发放、控制管理工作。4工作程序:4.1质量文件的分类4.1.1第一层次文件:《质量手册》4.1.2第二层次文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4.1.3第三层次文件:a.确保公司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各类管理、计划、、报告等)。b.证实产品符合要求和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记录。c.与体系相关的各种外来文件。4.2文件编制4.2.1本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由总经理授权,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人员负责编写,编审组审定,各相关部门传阅会签,总经理批准实施。4.2.2第三层次文件由使用部门负责编写,经各专业人员会审,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如果使用部门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职能部门的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授权编写小组编写。技术类文件由全质办负责编写。4.2.3文件编号采用统一管理,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编号如下:a.质量手册用Q/YFA-D其中:Q——指质量体系文件。YF——指本厂商标“尧峰”牌的拼音首个字母。A——是手册类。D——版本号(1994版手册号为A版,2002版为B版,2007版手册号为C版,2010版手册号为D版,版本号为E…依次类推。)b.程序文件用Q/YFB-D其中:Q——指质量体系文件。YF——指本厂商标“尧峰”牌的拼音的首个字母。B——指程序文件类。D——版本号(1994版手册号为A版,2002版为B版,2007版手册号为C版,2010版手册号为D版,版本号为E…依次类推。)c.其它相关文件编号规则见质量手册。4.2.4文件编写完成后,报综合办公室汇总备案。4.3文件的审核、批准和发布《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综合办公室发布实施。除《质量手册》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以外的第三层次管理文件、作业文件均由使用部门负责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报综合办公室备案后由使用部门组织发布并实施。4.4文件的日常管理4.4.1各种受控文件应及时列入《文件受控清单》,《文件受控清单》应明确标明各种受控文件的修订状态。修订状态由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为几表示第几次修订,其后划“/”杠,“/”后注明修改日期。4.4.2综合办公室应在《文件分发、修改、收回登记表》上详细记录文件的分发、修改、收回情况。4.4.3文件资料的借阅应办理借阅手续。4.4.4所有技术类、质量类以及有密级要求的文件,借阅应经过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同意后方可在规定的时间及区域内查阅,外部人员借阅,应经管理者代表同意并进行登记备查。4.4.5文件资料使用者将所用文件遗失,应书面陈述原因申请重领,并根据文件发布授权范围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综合办公室补发,重新办理领用手续。补发时用采用新的编号,以示和原丢失文件区别。4.4.6未经许可,文件使用者不得私自复制文件,更不得外借。当需要复制文件时,应向综合办公室提出申请,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能复印,复印文件要编分发号。4.4.7文件的版本一律以A、B、C……X、Y、Z的次序表示。4.4.8文件控制状态分:受控和非受控,受控文件应保证文件处于下列受控状态:a、所编文件应编有分发序号,有审核、批准手序,受控文件封面正中央印有“受控文件”。外来文件有审核、批准手续,封面左上角应注明文件分发号,右上角加盖“受控文件”印章。b、文件按规定发放和收回,并由专人负责,文件的发放应有签收。c、保证现场使用的文件均为相应的有效版本。4.4.9各部门文件设专人管理。4.5文件的更改4.5.1文件在使用期间,若发现内容有不适用的地方,需要修改时,由使用部门提出更改申请报文件编写部门,由文件编写部门组织审核修改。文件编写部门也可根据文件执行情况,下发《文件更改通知单》。4.5.2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由原文件的审核、批准人(部门)负责,由文件控制部门下发《文件更改通知单》。4.5.3当原文件的审核、批准者不在而又急需更改文件时,由其上级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当相关人员均不在时,由管理者代表或文件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批,但事后需将《文件更改通知单》传递给原文件的批准者。4.5.4文件持有者接到《文件更改通知单》时,应及时将更改单纳入文件并在《文件分发、修改、收回登记表》上签收。4.5.5文件经过5次更改或更改内容超过原文件的三分之二时,文件应重新进行换版。4.6外来文件的控制4.6.1外来质量文件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控制、管理。各部门负责收集与本部门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的文件,每季度由专人与省标准化研究所联系,索取国家与行业标准,确保企业能及时获得与公司业务有关最新信息。其它资料类外来文件由综合办公室档案室收集管理,每季度公布一次最新归档技术资料目录,以便于使用者获悉查阅。4.6.2综合办公室收到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经审核后,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在其文件封面右上角加盖“受控”文件章并登记编号后按程序分发,以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原文件登记后交档案室归档。4.6.3综合办公室负责检查公司各部门使用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对过期文件要及时更换。4.7文件的销毁4.7.1文件作废但还需存档的,应加盖“作废”章以免误用。4.7.2其它作废文件需全部销毁,在销毁前由综合办填写《文件销毁审批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销毁。4.8文件评审4.8.1综合办根据反馈意见及原文件背景材料,组织有关部门对文件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审。4.8.2必要时由管理者代表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并填写《文件会签单》。5相关文件: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手册》6记录:《受控文件清单》《文件分发、修改、收回登记表》《文件复制申请单》《文件复制登记表》《文件更改申请单》《文件更改通知单》《文件销毁审批单》《文件借阅登记表》《文件会签单》二、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对有关公司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记录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各种管理活动符合规定要求和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同时为实现可追溯性,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等提供证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记录的控制。3职责:3.1全质办是记录的主控部门。具体负责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等工作。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现场运行记录的管理、保护、贮存。4工作程序:4.1全质办应建立《记录清单》,对全厂使用的质量记录进行登记汇总、编号。4.2记录的编号以《质量手册》“记录保存期限与处理权限表”中编号为准。4.3各部门所有能证明产品质量信息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报告、图表等都由相关人员收集,并按程序规定的时限汇总后在相关的职能科室传递。4.4所有记录均要及时填写,确保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量值准确,并按所记录对象和项目进行标识,以便于检查和追溯,记录应注明日期,并经授权人签字。4.5记录的更改4.5.1记录的一般性更改,由填写者在原文字上划两横杠,在原字体上方进行更改并加盖更改者印章。4.5.2记录重要数据或重要信息的更改,应注明更改原因,并经授权人签字方可进行更改。4.5.3记录名称、格式更改,需要全质办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更改。4.6记录的传递、存贮与保管4.6.1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内质量记录及体系运行记录的收集、编目归档、贮存与保管。归档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执行。4.7记录的查阅要经过记录管理员同意,一般不得复制,需复制时应由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批准,记录的借阅应办理借阅登记手续。4.8如果合同规定客户可查阅有关体系运行记录,客户只能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及期限内查阅合同规定的记录内容,严禁复印或外带。4.9记录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并配有防虫、防火、防盗措施的地方。4.10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记录至少保存三年,质量台帐应长期保存,所有记录保存和处理权限按《记录保存期限与处理权限表》执行。4.11记录在超出保存期限后应及时报批销毁,销毁前应由档案管理员报主管领导,并由相关记录主管部门领导同意,提交文件销毁审批单,报管理者代表与相关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4.12记录格式确定4.12.1各部门的运行记录格式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应根据实际需要制成所需样表,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全质办经批准并编号后下发实施。4.12.2各部门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对记录格式提出记录更改要求,依据程序规定进行更改。4.12.3全质办还可根据记录的执行情况对各部门体系运行记录提出更改要求。4.13所有体系运行记录的印制,必须经全质办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印制。5相关文件:《档案管理制度》《文件控制程序》6记录:《记录保存期限与处理权限表》《记录清单》三、体系策划与运行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实施具有充分的适宜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过程的控制。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3.1.1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体系的改进需求。3.1.2沟通管理层和执行层之间的信息,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意识。3.1.3对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意识。3.1.4加强管理体系运行有关事宜同外部进行沟通与联络等相关工作。3.2全质办是公司管理体系策划与运行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和改进管理。3.3公司各部门负责主管业务系统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4工作程序:4.1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建立由总经理任命公司管理者代表,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经总经理批准并配备足够的资源,负责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工作。4.2管理体系的策划4.2.1管理体系策划的原则a.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b.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c.依据企业实际与外部其它环境因素。4.2.2策划内容a.管理体系结构形式;b.管理体系的范围界定;c.管理体系建立的总体计划安排;d.公司现有管理体系的调查分析;e.管理方针与管理目标的制定;f.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资源配备;g.管理体系文件清单;4.2.3管理体系的策划、编制与实施应根据管理体系的策划原则,由全质办负责策划、编制与实施。4.3管理体系的运行4.3.1体系的日常管理4.3.1.1日常管理由全质办负责,各单位根据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4.3.1.2各单位在体系运行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全质办反馈运行信息,根据反馈情况,对有关问题及时给予沟通解决。对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4.3.2持续改进  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各相关部门按公司职能划分,采取数据分析、纠正或预防措施等方法,对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控制,保证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4管理体系的调整公司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需对公司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调整时,由全质办负责进行调整,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5相关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记录》四、内外部信息沟通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企业各部门、车间的沟通和对外与顾客、供方的沟通,有效地进行信息管理,以测量顾客的满意度、寻求改进的机会,确保质量体系的管理,促进各职能部门、不同层次之间以及本公司与外部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就管理体系的运作及其有效性进行沟通。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信息传递与处理,以及公司与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3职责:3.1全质办负责管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面信息的沟通,并对沟通效果进行验证。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及外部相关部门以及与相关方之间有关质量等方面的信息交流。4工作程序:4.1信息分类4.1.1外部信息a.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b.有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绩效的监测和检查信息;d.其它有关信息,如质量技术信息,员工参与、协商的计划信息。4.1.2内部信息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b.体系正常运行产生的信息,如方针、目标、指标、检验监测记录等。c.不符合信息,如内审、管理评审及第三方认证的不符合报告;d.紧急状态信息,如爆炸、火灾、剧毒物质泄漏、油品泄漏及异常天气等情况;e.其它内部信息,如员工的意见或建议等。4.2信息的收集和沟通各职能部门收集的信息,要进行整理,要运用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并采用书面、分析会、布告等方式传递或沟通。4.2.1外部信息的收集和沟通:4.2.1.1综合办公室负责建立法律、法规获取渠道,及时获取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同时负责整理各种外来文件、政策、法规、条例、标准等信息,根据需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按《文件控制程序》传递到有关职能部门。按规定向市、区相关部门上报统计资料,并负责收集相关部门反馈信息。4.2.1.2全质办负责认证机构以及管理体系审核、监督、检查结果以及反馈信息的收集,负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对产品质量检验、检查结果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审核,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传递到相关单位。4.2.1.3销售公司负责收集顾客的投诉、顾客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及期望、产品在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处理结果等信息,按以下规定做好传递与处理:a.顾客对产品性能的要求、期望以及建议应以合同变更及技术要求等书面形式报全质办,并通知各职能部门协调处理。b.顾客投诉,首先应由销售公司进行处理,作好《顾客投诉处理记录》,并确保在24小时内做好投诉处理,取得顾客认可;如质量问题销售公司无法处理,则应填好《顾客投诉处理记录》写清顾客投诉情况说明,在投诉后12小时内上报全质办,由其协调销售公司、责任单位共同处理,做好《顾客投诉处理记录》,取得顾客认可后转全质办。以上累计处理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c.利用走访顾客或定期发出信函征求顾客意见,了解顾客对产品质量与其需求的符合性、满意度,并填写《顾客意见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处理。4.2.2内部信息的收集与沟通a.全质办负责收集传递企业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内审结果、管理评审结果等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对管理体系运行出现的问题以分析会、协调会等形式予以沟通,或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b.生产技术部负责与采供部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以保证采购材料质量、数量和按期交货的要求。c.化验室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检验、检测,按《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要求反馈至生产现场各控制点。化验室对于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要按照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置,必要时要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对出现的质量事故要根据事故性质(一般、严重、重大)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并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日、月、年度质量报表按《数据分析应用实施办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规定送公司相关部门及主管领导进行沟通。d.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投诉、建议以及其它质量信息收集汇总,以报告信息交流形式或其它方式报送主管领导,汇总报管理者代表审核。4.3各职能部门必须对内外渠道收集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以备应用。并按照其它部门需要,提供信息资料。4.4公司各职能部门要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对有关部门采用的统计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定,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贯彻落实改进措施。具体按《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进行。5相关文件:《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顾客满意程度测量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6记录:《顾客意见调查表》《顾客投诉处理记录》《内部沟通记录》《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记录》《合理化建议征询表》《用户座谈会议记录》五、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达到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其中包括方针、目标的评审。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3.2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审阅各单位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编写评审报告,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3.3全质办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各部门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3.4各相关部门负责提交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管理评审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纠正、预防、改进措施。4工作程序:4.1管理评审计划4.1.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且两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可结合内审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4.1.2全质办于每次管理评审前一个星期编制《管理评审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包括:a.评审时间;b.评审目的;c.评审依据;d.评审内容、范围及评审重点;e.参加评审部门(人员)。4.1.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a.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有重大投诉且连续发生时;c.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e.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f.体系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4.2管理评审输入内容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a.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审核、第二、三方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b.顾客的反馈,包括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d.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符合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e.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及有效性;f.可能影响公司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变化等;g.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其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4.3评审准备4.3.1预定评审前,全质办以书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情况。4.3.2管理者代表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负责管理评审资料的审核,准备必要的文件。4.3.3全质办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及本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4.4管理评审会议4.4.1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作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和整改时间。4.4.2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包括开展进一步的调查、验证活动。4.5管理评审输出4.5.1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措施: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其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评价,包括产品过程审核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c.人力资源方面调整,改进需求等。4.5.2会议结束后,由全质办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交总经理批准,由综合办印发到各部门监督执行。本次管理评审输出可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输入。4.6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全质办根据《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4.7如果评审结论引起文件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8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记录应由全质办按《记录控制程序》保管,包括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前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评审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与验证等。5相关文件:《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记录》六、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目的:对承担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规定相应能力要求,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以确保其能力满足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承担管理体系规定职责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人员。3职责:3.1人力资源控制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承担以下责任。a.负责编制内外部培训计划、人员配置和选聘管理工作计划。b.负责员工培训管理工作,负责实施内外部培训工作。保存员工的教育、经历、培训和资格等记录。c.负责组织对培训有效性(结果)进行评价。d.协助总经理对本厂人力资源合理调配。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内外部培训计划。3.3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培训计划。3.4全质办协助综合办负责硅酸盐工艺、统计技术、质量管理知识方面培训。3.5生产技术部协助综合办负责机械、电气知识方面培训以及应急救援、人员急救等方面知识培训。3.6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岗位人员任职要求(职位说明书),报人力资源审核,实施本部门培训工作。4工作程序:4.1人员配置和选聘:4.1.1承担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相应能力要求,能力的考核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综合考核。4.1.2各部门负责人任职基本条件4.1.2.1部门领导任职至少满足以下条件:a.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职称;b.中专以上学历、并已工作满二年以上;c.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d.具备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和管理能力。4.1.2.2厂级领导任职至少满足以下条件:a.受过相关专业培训;b.具备较强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c.具备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4.1.3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它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应满足以下条件:a.具备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b.具备相关专业职称;c.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4.1.4特殊工作人员任职资格:a.化验员、计量员、电工、焊工、锅炉工、看火工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上岗操作证书;b.内审员应由认证机构或其它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4.2培训、意识和能力4.2.1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人员的能力要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等实施培训。各类人员能力要求见附表。4.2.2新员工培训:a.本厂基础教育:包括本厂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培训。该项培训由部门领导或兼职安全员组织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1天;b.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水泥基本知识、生产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熟悉所属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应变措施等,由所在车间负责人组织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要进行笔试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本培训不少于一周。4.2.3在岗人员培训:按培训计划,每年对在岗员工进行一次重点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具体由综合办公室实施:a.全体员工每年至少接受12小时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教育;b.关键岗位、主机操作工人,每年至少接受16小时相应的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c.技术人员每年至少接受20小时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若邀请厂外专家授课时可适当增加课时。d.管理人员每年至少接受16小时的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e.培训可以采取培训班或师带徒等多种形式进行,上述人员培训可统筹安排,也可按具体内容合并进行。4.2.4转岗培训转岗员工由接受部门负责进行岗位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2.5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a.主要采取委托外部培训,本厂聘用考核,每年至少一次培训和考核。b.本厂特殊工作人员指:内审员、检验员、焊工、计量员、锅炉工、电工等。4.2.6关键岗位人员培训a.本厂关键岗位指:看火工、看磨工、微机配料工;b.关键岗位人员每年必须接受至少一次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证方可上岗;c.关键岗位人员调配需经主管领导审批。4.2.7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应确保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安排组织培训或联系外培。4.2.8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意识到:a.满足用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c.自己从事的活动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本厂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4.2.9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a.通过理论考试、操作测评、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人员是否具备所需的能力。理论考试由组织实施培训的部门主持进行,操作测评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对应职能部门以及员工所在单位参与进行;b.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的业绩评价,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暂停工作,安排再培训、考试、考核或转岗;c.每年第四季度由综合办公室采纳各部门培训有效性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定下一年度培训计划。综合办公室负责建立,保存员工培训档案。4.3培训计划及实施:4.3.1各部门每年初向综合办公室报培训需求申请,综合办公室汇总后制定本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等内容,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并监督实施。4.3.2每次培训应做好《员工培训记录》,记录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课时、培训地点、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及考试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操作记录考核等交综合办公室存档。5.相关文件《人力资源管理办法》6相关记录:《各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员工培训记录》《员工培训档案》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的能力要求表要求岗位理论要求实践能力总经理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了解水泥各项质量指标;了解公司管理体系各类相关标准;熟悉企业管理知识。能够有效地将产品质量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联系,有中长期规划及短期的质量方针目标,从硬件及软件上不断完善。能够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体系,配备合格人员,确保充足的人力资源。能够推动企业全体员工对管理体系的认同感,从领导作用上落实管理体系。确立全体员工重视质量、安全的思想。管理者代表熟悉水泥生产工艺;掌握各项水泥标准及控制指标;掌握公司管理体系相关各类标准;熟悉并掌握全面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知识。能够建立、实施和保持本企业的管理体系正常运行。通过内审不断发现问题并推动管理体系的落实。能够将管理体系的发展同企业的中长期目标相联系,确保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有较强的内、外部沟通能力,能形成开放容纳型的管理体系。生产技术部、全质办、综合办公室熟悉水泥生产工艺;掌握各项水泥标准及控制指标;掌握公司管理体系相关各类标准;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知识。能够检查监督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及管理体系的落实,有能力协调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工作标准、质量纠纷,并检查所编各项体系计划的落实。有能力组织内审工作并监督各项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有能力通过奖惩办法及全面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化验室主任掌握水泥生产工艺专业;掌握各项水泥标准及控制指标;熟悉公司管理体系相关各类标准: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知识。能够搞好化验室内部的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能够制定合适的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并监督其有效实施。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并对产品质量负责。能够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并持续改进。车间主任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本车间的生产工艺;工艺管理规程;本车间产品质量要求;能够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在本车间贯彻落实。能及时地组织解决本车间生产中存在的工艺或质量技术问题。要求岗位理论要求实践能力控制工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掌握水泥化学分析基本知识;掌握本岗位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与安全应急措施。能够正确地取样、留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能够快速、准确、及时做样并正确填写各种记录。对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能够正确操作并能合理维护。分析工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掌握水泥化学分析知识。能够正确地取样、留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能够快速、准确、及时做样并正确填写各种记录。对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能正确操作并能合理维护。能够正确对本岗位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有效防护。物检工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掌握水泥物理检验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取样、留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能。能够快速、准确、及时做样并正确填写各种记录。对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能正确操作并能合理维护。能够正确对本岗位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有效防护。内审员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掌握公司管理体系相关各类标准、内审及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熟悉各类标准及规程,能独立地编写检查表并进行审核。有一定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经验,能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理顺各种管理关系。工作方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微机工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掌握配料基本常识。能及时地根据检测数据调整配料方案,以保证质量指标的实现。能迅速地解决生产中的突发性事件,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了解微机结构原理并能正确操作维护保养。要求岗位理论要求实践能力磨机工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掌握粉磨工艺及相关设备能及时地根据检测结果及磨音调整台时产量,以确保出磨物料的质量合格率。对设备能正确地维护保养,掌握设备运行参数,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能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异常情况以提高生产工效。采购员掌握各种原燃材料品质指标;掌握工业合同及合同评审基本知识。能清楚知道所用原燃材料的质量标准并从品位上把关,保证进厂原燃材料的质量。能明了清楚填写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公司有关规定。看火工了解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掌握水泥煅烧工艺和设备的有关知识。具有水泥窑(包括预热器分解炉)操作技能,根据仪表显示的压力、温度等热工参数和风、煤、料、窑速等参数,制定窑的热工制度实现窑的优质、稳产和长期安全运转,对所属设备正确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运转。能够正确对本岗位工作区域内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有效防护。工艺员掌握水泥生产工艺知识;掌握各项水泥标准及控制指标,熟悉管理体系相关各类标准;熟悉煅烧及粉磨工艺。能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工艺和质量技术问题做好日常质量管理工作。准确掌握原燃材料的质量管理及波动情况,及时提出合理的配料方案。设备管理员掌握设备零配件测绘原理与基本知识,熟悉水泥生产工艺。能有效指导并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工艺设备问题,能正确维护保养设备。能够正确对本岗位工作区域内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有效防护。七、基础设施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基础设施控制的职责和内容,在确保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下,并具有符合规定要求的能力。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于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所有基础设施的控制。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和提供相应的资源来满足基础设施的需求。3.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生产线设施进行管理。各车间对所属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负责实施中、小修工作和参与大修工作管理和实施,确保全公司所有设施符合质量安全有关要求。3.3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公司行政后勤建筑和生活设施等。4工作程序:4.1生产设施的识别本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监控设施、软件、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运输、信息系统。4.2设施的提供4.2.1各部门应根据使用要求及公司发展需求,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生产技术部审核汇总,编制计划经主管领导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由采供部采购或自制。4.3设施的验收4.3.1采购的整机设施,生产技术部应配合使用单位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技术部和使用单位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的去向等内容,《设施验收单》由生产技术部保管,使用单位留复印件。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并保留有关记录和《设施验收单》。4.3.2验收不合格的设施,生产技术部配合采供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4.3.3验收合格的设施由生产技术部登记、造册、建帐。4.3.4采供部凭《设施验收单》办理入库验收。4.3.5凡涉及到危险化学药品以及劳保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时,库房必须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严格验收。4.4设施的使用及维护:4.4.1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管理规程,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施,避免因使用和维护不当而发生设备人员安全事故。4.4.2设施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正确操作,适时调整,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4.4.3健全培训制度,岗位人员必须接受相关专业培训,掌握本岗设备操作、维护方法,提高操作和维护设施的水平。4.4.4设施的日常运转、维修保养由生产车间设施操作人员、值班维修人员管理,严禁违章和超负荷运转。4.4.5操作人员要认真、如实填写巡查记录与设备运行维护记录,不得随意涂改。4.4.6生产技术部应编制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规程。4.5设施点检控制:4.5.1设施点检内容有:设施有无跑、冒、滴、漏现象;有无强烈震动;各部分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设施基础及联接部件有无松动;润滑及冷却系统是否正常。4.5.2各车间设施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按规定频次进行点检巡查;生产技术部设备主管每半月对各车间设备进行一次抽检。4.6设施检修:4.6.1设施按照检修的部位、内容、工作量的大小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并保证设备满足有关的要求。a.设施小修(日常零星维修)主要是检查、清洁、更换和修复少量易损和腐蚀的零部件,并对设施进行润滑、坚固调整。小修项目由生产车间具体负责,维修工和岗位工实施;b.设施中修(月度检修)是指除小修全部内容外,对设施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局部修理,更换部分零部件。中修项目生产技术部负责,一般由车间维修工及岗位工施工,必要时可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协调,也可以调配力量(包括外协)来实施;c.大修是恢复设施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项目多,任务重,由公司生产技术部和检修单位组成指挥小组,统一指挥,必要时进行外协。4.6.2检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4.6.2.1中、小修计划由各车间编写,报生产技术部批准实施。一般随月度材料计划(月度计划应在每月23日前提出)一起报生产技术部批准。批准后检修计划由各车间实施,材料计划由采供部实施。4.6.2.2大修计划由设备使用单位提出,生产技术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编写,上报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审核后由公司总经理批准,纳入年度计划,以专项工程组织实施。4.6.2.3检修计划的验收检修由生产技术部组织验收,并作好记录。4.7设施的报废4.7.1无法修复或已无使用价值的设施,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报废单》,经生产技术部确认,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报废。并在《设备资产明细表》记录中注销并说明情况。4.7.2对低值易耗工器具由车间填写《设备报废单》,报生产技术部批准报废。4.7.3报废设备要作好标识,并尽可能地搬离现场。4.8润滑管理制度4.8.1润滑管理是按照《设备管理规程》中设备管理制度之润滑制度要求,由车间操作员实施。4.8.2大型及主机设备用油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要求进行使用,如需更换必须征得生产技术部同意。4.9设施备品及配件管理4.9.1各车间应根据设备状况和检修要求填写采购计划,由生产技术部审核,经生产副总批准后报采供部采购。4.9.2设施备品、配件按生产技术部制定的合理库存进行储备。4.9.3采购回的备品配件由库房管理员负责验收入库。4.10设施档案管理4.10.1公司特种设备、环保设备、监视测量设备应由生产技术部建立统一设备台帐,各车间建立车间台帐。4.10.2公司总设备台帐由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员负责管理;车间台帐由车间副主任管理。4.10.3各车间设备若变更或修理时,应立即通知生产技术部进行更新上帐。4.11设备事故4.11.1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并及时上报车间领导和生产技术部。4.11.2一般设备事故由各车间进行处理,做好《设备事故调查处理表》,作为设备检修和改进依据。1日内将处理结果报生产技术部备案。4.11.3重大设备事故要填写《设备故障报告单》上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作好详细记录并上报主管领导。4.11.4设备事故的处理除按照上述条款进行处理外,还必须执行《事故调查与处理程序》相关条款。4.12工作环境生产技术部识别在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工作环境中人和物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确定作业场所必须基础设施,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使其符合环境、安全要求,包括:a.应根据资料管理需要配置适用的厂房,防止资料爆晒、风雨侵蚀和受潮等。b.生产技术部负责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工作场所适宜的温、湿度;并对车间的环境卫生、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对设施实行定置管理,考虑人体工效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5相关文件:《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监视测量设备控制程序》《设备管理制度》6记录:《设备资产明细表》《生产设备管理台帐》《设备运转及维护记录》《设备隐患维修通知单》《设备大、中、小检修计划表》《设备检修原始记录》《设备事故报告单》《设备事故调查处理表》《设施验收单》《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设备巡回点检记录》《设施报废单》八、环境保护程序1目的:通过建立和保持本程序,识别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环境指标提供依据。并根据公司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中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等工作。3职责:3.1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3.2化验室负责检验和试验环境条件的控制。4工作程序:4.1环境因素的识别4.1.1生产技术部保护管理人员负责识别本厂生产过程的环境因素。并识别主要环境因素。根据水泥企业生产特点,本厂主要环境因素是粉尘排放和噪声。废水可循环利用,不存在污水排放,固体废物可作填充料用于生产。4.1.2化验室负责检测环境因素的识别。对化学分析、物理检验环境的要求:应满足《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中规定要求。4.2生产过程环境因素的控制4.2.1生产技术部根据本厂工艺特点,识别出生产过程的扬尘点、排放点(包括噪声)。并绘制《扬尘点排放点分布图》。4.2.2针对扬尘点、排放点分布情况制定治理方案,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实施。4.2.3依据国家标准、相关法规等有关规定要求,制订本厂《大气污染排放内控标准》。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按受控文件发放实施。4.2.4生产技术部负责环保方案的落实和实施,保证每一个扬尘点、排放点均按治理措施落实到位。4.2.5各生产车间负责环保方案执行。环保措施完成后,粉尘排放和噪声控制仍达不到内控要求时,需采取纠正措施。执行《纠正措施程序》。找出原因及时修改方案。4.2.6环保工作应纳入部门考核与经济责任挂钩。4.3化验室环境因素的控制4.3.1化验室主任识别检验和试验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验条件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必要时,应考虑将主要环境因素的信息作为历史数据予以留存。4.3.2物理检验环境要求控制a.物理组成型室温度应控制在20℃±2℃,接近20℃为宜,相对湿度不低于50%,每天至少记录一次;b.养护箱内温度控制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在自动控制时,每天至少记录二次;c.养护池水温严格控制在20℃±1℃,不得换水,不可随时加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d.养护箱与养护池的容量应能保证试模、试体的养护条件满足标准要求,即试模在养护箱中其各边均能接触湿空气,试体在养护池中彼此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mm;e.一般检验室其噪声最高不能大于70dB,因此对发出较大噪声的小磨室要求单独放置与其它检验室隔开。4.3.3分析组、控制组应设有通风柜,做样时要在通风柜内进行,必须保持通风良好,能及时将有害气体排出。4.3.4样品和药品试剂设有单独仓库。药品试剂领用严格执行审批规定。4.3.5对分析天平,要求存放密闭天平室内,避免阳光照射和空气通过。4.3.6化学分析用天平、高温设备与分析检验室要互相隔开。4.3.7化验室要清洁卫生,便于操作,不存放与试验无关物品。4.4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环境因素识别采用工艺分析法,现场观察法、询问、查资料、记录相结合的方法。5相关文件:《记录控制程序》九、产品实现的策划程序1目的:为确保质量达到顾客满意,本公司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使其处于受控状态。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管理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相一致。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过程的控制。3职责:a.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组织和运作策划,保证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按规定得到实施;b.化验室负责产品实现过程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的测量和监控,检验作业文件的编制并组织实施;c.全质办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监督实施;d.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计划;e.化验室负责对各部门质量策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验证;f.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相关质量计划实施。4工作程序:4.1对特定的产品(如开发新产品)项目和合同应进行质量策划。即规划专门的质量措施,活动顺序需要的资源,最终形成适应于操作的文件。规定活动路径。如质量计划。4.2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本厂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质量策划:a.引进研制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b.销售合同中顾客对产品有特定要求;c.现有体系文件未能覆盖的特殊事项。4.3质量策划内容a.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确定质量目标和要求;b.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建立的过程和子过程,尤其应识别出关键过程;对过程涉及的活动规定路径,并对这些路径进行评审,形成文件。依据本公司产品及生产工艺特点,本公司目前的产品实现过程如下:原燃材料采购、生料制备、熟料烧成、水泥制成等过程; c.识别并提出上述过程所需的资源配置,运作简短的划分,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d.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本公司在采购、生产、产品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根据需要设置检验与试验控制点;e.确定为证实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4.4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编制原则为:a.质量计划的内容要根据质量策划的内容和结果来确定;b.应参照质量手册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质量体系文件的内容协调一致;c.可引用已有的文件中的内容,并根据特殊要求编制新的内容。如产品促销活动,用户服务周等;d.质量计划可以作为独立文件,也可以作为其他文件一部分。4.5质量计划的编制、审批和发放a.全质办按照产品要求和实现过程控制的需要,向管理者代表提出质量策划的意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编制质量计划方案,各相关单位根据分工向全质办提交相应资料;b.全质办负责汇总资料并形成质量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实施;c.质量计划的封面必须写明项目名称及计划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4.6质量计划的实施、监督和修改4.6.1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质量计划的规定要求进行控制,并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全质办。4.6.2全质办负责监督各部门质量计划的实施,根据要求协调相应部门之间的接口和资源配置。4.6.3当质量计划需要修改时,由修改部门填写《文件更改单》,经总经理批准后进行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7质量计划完成后,有关文件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存档保存。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6记录《质量计划》(无格式)十、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同时对合同评审的过程做出规定,确保公司具有满足合同要求的能力。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顾客要求的识别和确定、对产品要求的评审及与顾客的沟通。3职责:3.1销售公司负责识别、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组织有关部门对产品需求和期望进行评审,并负责和顾客进行沟通。3.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相应产品生产能力、交货日期进行评审。3.3化验室负责质保能力(包括顾客潜在的质量要求及与本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质检能力进行评审。3.4全质办负责对顾客产品质量要求,及本企业满足顾客要求能力进行评审。3.5采供部负责对满足生产要求所需的原材料供应能力进行评审。3.6总经理批准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合同。4工作程序:4.1顾客需求识别和确认销售公司负责识别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期望,根据顾客的订货要求,填写《定货确认单》,其包括:a.顾客明示的产品要求:包括产品质量要求及涉及用途、运输、价格、交付以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c.顾客没有规定,但国家强制性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d.公司为满足顾客预期要求确定的附加要求。4.2对产品要求的评审4.2.1在接受投标、合同或订单之前,销售公司应将签订前的合同、、标书等内容及公司的附加要求经顾客确认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填写《产品要求评审记录》。4.2.2评审4.2.2.1产品要求的评审应在投标、合同签订前进行,应确保:a.产品要求(包括顾客的要求和公司自行确定的附加要求)得到明确规定;b.顾客没有以文件形式提供要求时(如口头定单),应确保其要求在评审前得到顾客确认;c.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定单要求(如投标或报价单)已得到解决;d.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4.2.2.2合同的分类和评审执行公司《合同评审程序》。4.2.2.3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对产品要求中有关内容提出疑问或修改建议时由销售公司负责与顾客联系,征求其书面意见。4.2.2.4公司负责保存产品要求、合同评审及其它相关文件,包括对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评审结论的实现情况
/
本文档为【ISO程序文件大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