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加真题刘金花版完整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加真题刘金花版完整版

2021-08-06 4页 doc 79KB 136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燕子

暂无简介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加真题刘金花版完整版Documentserial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加真题刘金花版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导论1.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领会)(P3):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从广义上讲,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识记)(P4):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加真题刘金花版完整版
Documentserial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加真刘金花版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导论1.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领会)(P3):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从广义上讲,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识记)(P4):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3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领会)(P6):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4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应用)(P7):1)、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是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2)共同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其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是一种折衷主义的发展观。格赛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他的理论是“成熟优势论”,并提出了:“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3)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是皮亚杰。一、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二、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三、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5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P9):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的影响也越大。6继续完善儿童发展观的同时应当着力做两件事:1)、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最优异的遗传素质。2)、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7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应用)(P11):8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领会)(P13):关于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他还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9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识记)(P14):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着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0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领会)(P14):有三个时期:1)、20世纪早期。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3)、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11.20世纪早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12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领会)(P17):20世纪20年代儿童心理学来到中国。陈鹤琴在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30年代肖孝嵘着有《实验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书。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8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特点:1、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2、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1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P19)一、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其优点是时间短、取样大,一般只需几天或几个月能迅速获得大量数据材料,省时省力。缺点不一定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二、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其优点或获得真正的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同时可以对儿童各个方面作细致的、整体的考察,以揭露心理不同方面的关系,以及各种因素对发展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发展的机制和原因。缺点是:时间长,耗资多,被试容易流失,会使被试产生厌烦情绪和“学习效应”; 由于时代变迁和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影响研究结果。三、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结合:如研究3到12岁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取3、6、9岁三个样本,同时追踪四年,此时样本分别达到6、9、12岁,6和9岁各重复一次,研究时间由原来的十年减为四年,这样即省时又达到研究目的。四、跨文化研究(识记)P20:又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年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4染色体(识记):主要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这两类化学物质组成。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15减数分裂P26:是在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它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其结果是使原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16有丝分裂P28:是细胞染色体进行有规则的分裂变化的过程,每次细胞分裂都伴有染色体的复制。17蛋白质的功能P29:一、是细胞结构的基础,许多种细胞的基本成分是蛋白质;二、细胞的一切生物化学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合成不是通过复制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翻译的过程,第一步是转录,是DNA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核糖核酸)的过程。第二步是翻译,RNA转录来的遗传信息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18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领会)P40:1、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强的,在性状上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力量较弱的而没有表现出来的称隐性基因。当来自父母双方的一对等位基因中两个都是显性基因或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时,称为纯合子,否则就是杂合子。 19常见的遗传疾病(识记)P31:按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的疾病有软骨发育不全症(矮小症)、杭廷舞蹈病、青光眼的某些症状、多趾畸形等。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造成的疾病有镰状细胞性贫血、家族黑蒙性白痴以及苯丙酮尿症。遗传病一般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造成,基因突变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化学成分、DNA链上某一小段由于某种原因所引起的分子结构的变化。20胎儿的发育过程(识记)P35:1)胚种期,也叫组织和组织分化前期。2)胚胎期 ,又叫细胞和组织分化期。3)胎儿期,也叫器官和功能分化期。  21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领会):(P36)1)孕妇的营养,营养与大脑发育有很大关系。初生婴儿的大脑细胞数目已接近成人的85%——90%。在妊娠期的最后三个月中母亲营养不良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厉害。2)孕妇的疾病,在病毒感染中,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危害最大。3)药物,。4)辐射.5)孕妇的情绪。22儿童身体发展的四个显着的时期(识记):(P39),1) 从出生到两岁,发展十分迅速;2)、两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3)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13-15岁,女孩约在11-13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4)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23儿童身体发展的原则(识记):(P41)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和远近原则(由近及远)。一、头尾原则,即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必须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次序是头部——颈部——躯干——下肢。二、远近原则,个体发展是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24脑皮层结构复杂化(识记)P43:儿童大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结果,而主要是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伸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渐完成,这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3)儿童脑电图的特征(领会):脑的反射活动P45:1、足趾反射,2、抓握反射,3、惊跳反射,4、游泳反射,5、行走反射,6、强直的颈反射。25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阶段(识记):一、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2)、由近及远,越接近躯干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3)、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生理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二、动作发展的阶段:1)头部,发展的顺序是俯卧时能抬头,然后坐着时头能竖直,最后仰卧时能抬头。2)、躯干部,主要动作是翻身和坐。3)、手臂和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4)、腿和脚,先学会爬行,以后是匍匐爬行。5)、动作技能,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动作的最佳时期。26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应用)P48: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也有很大关系,一定数量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儿童及早摆脱对成人过多的依赖,学会独立自由地活动开扩眼界,增长知识。动作技能又是儿童与儿童间交往的工具,一个动作笨拙、动作技能发展迟缓的儿童往往不易和同伴打成一片,而动作技能发展较好的儿童容易受到同伴们的欢迎和好评。28动作发展的训练:(P51)心理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格塞尔提出了“成熟——学习”原则,成就是学习或训练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或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成熟早期是开始学习训练的最佳时期或关键期。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29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识记):(P57)1)、反射行为,给予刺激就能引出相应的反应。2)、定向反射习惯和去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个体又产生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婴儿的某些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与某种刺激物的出现相联系,而与别的刺激出现无关。4)、视觉偏爱,看到不同物体喜欢程度不同。30视敏度(识记):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视觉偏爱法、视动眼球震颤法、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法。31测定婴儿辨别颜色的方法有(识记):视觉偏爱法、记录脑电活动、去习惯化、配色法。32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P75)1)、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3)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4)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33思维的结构(识记)P79: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格式(识记)P79:是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同化(识记)P81: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顺应(识记)P81:是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34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或相互作用论:(P78-82)1)、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相互作用论”。2)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3)、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沿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35儿童认知结构或组织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1)、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这就体现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性。2)、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需要对个体构建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组和重建。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按一定次序进行的,因此认知发展的阶段也是不能改变的,只是每个儿童达到相应认知结构的阶段的速度存在很大的个别差异。36思维发展的阶段(识记):P82:一、感知运动期(0-2岁):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有六个小阶段。二、前运算时期(2-7岁),它与感知动作期相比有一个质的飞跃,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三、具体运算阶段(7、8-11、12):运算的含意(识记):1、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2、是一种可逆的动作,既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也能向相反方向运转。3、具有守恒性,在变换体系中恒定不变的量称为“守恒图式”。4、是系统性,运算格式是一个系统,它不能单独进行,要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四、形式运算阶段:它又称为命题运算阶段,特点是儿童思维此时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他们可以想象沿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37客体永久性(识记):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称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即从以自我为中心变为把自己看成是无数客体中的一个。38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应用):P90:1、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皮亚杰提出的相互作用论具有辩证法的因素。2、第一次最为详尽地论述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思维机制,即一、感知运动期。二、前运算时期。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缺点:1、皮亚杰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在研究思维中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贬低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2、由于皮亚杰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大量的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十分庞大,文字又较晦涩难懂,常常造成对这个理论的误解。3、皮亚杰的研究在方法上有缺陷,他彩的临床法往往把许多变量混淆起来,影响了结果的真实性。形式运算思维并非思维的最高形式,柯瑞默概括出辩证运算阶段的三个特征:1、对知识相对性的意识;2、接受矛盾;3、在辩证的整体内整合矛盾。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39图式的含义P93(识记):图式不同于皮亚杰的格式,它是由一个场景重点性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图式使记忆更为有效,因为它保留了场景的基本内容。40认知单元的构成(识记):1,图式:图式不同于皮亚杰的格式,它是由一个场景重点性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图式使记忆更为有效,因为它保留了场景的基本内容。2,映像或表象是一种感觉印象——一幅图,一个声音,或一种气味,也就是心理上的再产生,映像常常在图示中出现,而且是有意识地制作。3,概念或范畴,图式和映像真实地表征着场景或事件的物理特征,但概念是对一组对象或事件的符号表征,语言是基本的符号表征形式。信息加工心理学家经常采用检查加工信息花了多长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儿童是在用映像还是在用概念表征世界或某个对象。4,判断,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被联结起来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判断。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儿童能完成对命题更加复杂的认知操作,把两个或几个命题协调起来解决一个问题。41信息加工的阶段(识记)P97:一、感觉登录:感觉登录是一种照相式的记忆,是极为初步的忠实的记录,但它很快衰退,除非感觉登录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不然就会全部消失。感觉登录的大量信息容量涉及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收集的资料信息。二、注意,年幼的孩子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新颖、新奇、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所吸引而分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采取的记忆策略更能适合特定的任务要求和情景。三、知觉,一旦儿童注意到特定的刺激,就必须对知觉的材料加以解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刺激的觉察、识别和解释。四、短时记忆,是一种暂时的,主动和有意识的记忆,是核心的加工单位,在那里个体把直接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贮存的信息结合起来。五、长时记忆,是贮藏着更加长久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了所有曾在记忆中被代码的材料。克瑞克实验表明首因效应反映了长期记忆,而近因效应反映了短时记忆。我们的记忆在不断地改变,改造和变形。42工作记忆的含义(识记)P100: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个方面,他表征在一定时间里到达的信息,是对来自环境的信息暂时加以协调和加工的机制。有人将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中持有信息的能力称为M空间(记忆空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也增长了,M空间中操作的信息单位数也在增加。43短时记忆操作的局限性(识记):P100:1、短时记忆一次所包含的符号数量,它的广度是7+-2项目或信息块,2、短时记忆的另一个局限性是信息衰退的速率,通常短时记忆贮存的材料在半分钟左右丧失44儿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领会)P103: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变化主要是复述,元认知,加工水平和组织起了变化,长时记忆的变化几乎完全是由于代码(把信息放进记忆中)的变化及提取策略(信息的再恢复)的变化。1、复述,实验表明年幼儿童即使利用复述的记忆策略,其效果也不如年龄大的儿童。2、组织,是儿童把学过的材料加以程序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3、元记忆,就是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识。儿童的记忆策略越是多,回忆的水平也越高。4、信息加工的水平,深加工的信息比浅加工的记忆更容易恢复。5、提取,儿童逐渐地发展起需要提取线索的知识。45元认知的含义(领会)106:元认知是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儿童能利用他们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利用执行过程来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元认知还涉及儿童调节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如、搜寻、监控和控制他们的注意、记忆和其他认知过程。46简评儿童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领会)P108:1、从事信息加工理论研究的心理学专家已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在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方面取得了大量知识。2、信息加工研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3、将人的认知活动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使用了看似清晰、简易的流程图模式,但不能完全解释在人脑内发生的复杂的认知活动。4、没有描述认知单元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47语言获得的含义:又称为语言发展,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这里主要是指对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48语言准备期的概念: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可分为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49语言准备期的两个发展阶段(领会)P109:1、语言产生的准备,1)、反射性发声阶段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行为表现为哭,婴儿的哭声分为分化的和未分化的。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的哭声是未分化,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开始发生一些非哭叫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反射性的,零乱的,对于儿童来说不具备信号意义。2)、牙牙学语阶段大约5个月左右的儿童进入牙牙学语阶段,自第9个月起,牙牙语的出现率达到高峰,但依然是无意义的,是不能被理解的。牙牙学语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婴儿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50语言发展期的概念(识记):P113儿童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儿童首先获得笼统的或一般的语言规则,然后逐渐地把这些规则分化为较为细致而具体的规则,一直分化到成人语言的水平为止。51词义的发展特点(领会)P114:语义的理解是儿童正确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基础。纳尔逊根据调查将儿童早期的性质分为六类,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普通名词,特指名词,行动词,修饰词,个人和社交的词,功能词。1、普通名词儿童倾向于用中等概括水平的词来称呼,如用“狗”来称呼狗而不是用更为概括的“动物”或更为专门的“猎狗”。在儿童早期词汇中普遍出现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存在。2、形容词,发展过程是:a.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发展到事件情景的描述b.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c.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d.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3、时间词a.表示时间阶段的词,今天、明天、上午、下午。b.表示时间次序的词“正在”、“已经”、“就要”。4、空间方位词如此表示的是简单位置的词,而不涉及两个物体按某特定方向相关系的概念,该词的获得就早,反之则晚。5、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的指称对象是不固定的,需随语言环境的变换而转换。“这”、“这边”、“那”、“那边”。6、人称代词儿童对“我”理解最好,“你”次之,“他”最差。7、量词,量词的运用的普遍化和多样化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根据名词所指事物的动作或功能,以动词为量词来使用。如“一辆自行车”说成是“一骑自行车”。53儿童句子的产生(领会)P120按儿童所讲的语句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句子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句和复合句几个层次。1、不完整句,包括:1)、单词句,它是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特点:一是和动作紧密结合,二是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三是词性不确定。2)、电报句,在表达一个意思时虽较单词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称为电报句。2完整句,包括1)、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他觉觉了”,2)、复杂句,指由几个结构相互连结或相互包含所组成的单句。3、复合句,幼儿的复句中最显着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缺少连词,仅由几个单句并列组成。54儿童各类结构的话语出现的次序和发展的趋势大致为P123:不完整句→主谓、主谓宾、主谓补句→主谓双宾句、简单修饰语句、简单连动句→复杂修饰语句、复杂连动句、递系句、宾语中有简单主谓结构句→复合句、宾语中有复杂主谓→主语中有主谓、联合结构。55儿童话语发展特点(领会)P123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b.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严谨。c.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56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有几类(领会):P125:1、事件可能性策略作儿童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如动作对象、动作者等。2、词序策略,已形成一种把句子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名词的词序当作施事——动作——受事来进行句子加工的策略。3、非语言策略预期是非语言策略的一个方面。57语用技能的发展特点(领会):P127语用技能:是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的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听者两方面的技能。1、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1.儿童对有效交流具有决定意义的情景很敏感,2、儿童能知觉到交流情景的困难并对谈话作出相应的调整。3、儿童还能根据听者的反馈对谈话做适当的调整。2、听话语用技能方面1、儿童即使在说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提供线索很少的情况下,也能推测出说者的意图。2、年幼儿童尚不能觉知自己是否理解别人所传的消息。3、幼儿对话语中讽刺意图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诚实话和讽刺话、嘻嘻话和侮辱性话的辨别能力则需相当迟才能出现、58环境论(应用)P129:1、模仿说,一、如果要求儿童模仿的某种语法结构和儿童已有的语法水平距离较大时,儿童不能模仿,他总是用自己有的句法形式去改变示范句的句型,或顽固的坚持自己原有的句型。二、儿童经常在没有模仿范型的情况下产生和理解许多新句子。和传统的模仿说相比,选择性模仿说的两个特点:1.示范者的行为和模仿者之间具有功能关系,即二者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还是在功能上相似。2.选择性模仿不是在强化和训练的情况下发生的,乃是在正常的自然情境中发生的语言获得模式。2、强化说,斯金纳《语言行为》中的主要论点:一、主张对语言行为进行“功能分析”二、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强化依随是指强化刺激紧跟在语言行为之后,它有两个特点:1.是最初被强化的是个体偶然发生的动作。2.是强化依随的程序是渐进的。59(重点)先天决定论(应用)P132:1、先天语言能力说主要是由乔姆斯基提出,其驳斥经验和学习理论的根据如下:1.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在4岁之内就能完成,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族的基本语法现象,不可能是归纳过程的结果。各族儿童获得语言的顺序都基本相同,这证明语言不是每个儿童自己进行归纳的结果。2.语言是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抽象规则系统,是人类先天具有的普遍语法能力,亦即先天的普遍语法知识的表现。知识不是经验的结果,而是经验的前提。3.语言获得过程就是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是由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4.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对乔姆斯基理论的评论:1乔姆斯基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是思辨的,在观点上是先验的、唯理论的.2.根据先天普遍语法理论,似乎幼儿在语言获得的开始阶段就具有了一套成人的语法系统,“儿童语言”并不是从“成人语言”派生出来的,幼儿的语言活动不是按“成人”语言规则进行的。3.先天能力说表面上非常强调儿童本身在获得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造性,但是既然人类生来就拥有一套现成的、可以规定本族语言如何理解和产生的普遍规则系统,就无需儿童本身再做什么探索和发现了,这无异于是从和行为本身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来否认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自然成熟说勒纳伯格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赞成先天决定论,观点:1.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2.语言以大脑的基本认识功能为基础3.语言既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关键期,约从2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11、12岁)为止。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和乔姆斯基的先天说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否认环境和语言交往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0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应用)P134:1、认知相互作用,主要观点:1.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2.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3.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他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社会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语言环境和对儿童的语言输入的作用。不过学术界对指向儿童的语言的性质和作用有不少疑问。我们认为,儿童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七章儿童智力的发展61智力(领会):P137: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62智力的理论(领会):P138:建立在于因素分析基础上的智力物质结构理论;1、二因素说;2、多因素说;3、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综合一般因素、群因素、特殊因素提出了一个因素层次的图解。63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P141:卡特尔运用因素分析从塞斯顿的七个基本智能中又分析出两种性质的智力,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如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和普通常识等以回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64吉尔福德的三维结构模式P142:他提出智力结构应从智力活动的三个维度上去分析,第一维称之为过程,是指智力实现的过程或方式,第二维是内容,即智力操作的对象,第三维是成果,指智力实现的结果或产物。操作包括五种: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内容包括四种:形象、符号、语义、行为。成果包括六种: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涵。65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识记)P143:1、测验项目的选择:它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和智力的理论。2、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3、常模的制定:测验的常模是某一标准化样组在一定时空中实现的平均成绩。4、测验的信度:是指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信度有三种,即稳定系数、等值系数、内在一致性系数。5、测验的效度:可归纳为三: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关联效度。准则关联效度又可称为经验效度或统计效度,它是以测验分数和效度准则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测验的效度的高低。一般来说,信度系数不宜低于0.9,但效度系数就很难讲出多大的数值才算有效,这是因为效度的情况特定性更为显着,一般情况下,其数值在0.4至0.7之间。66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P146:一、比纳——西蒙量表(领会):它有两个特点:1、项目的种类繁多,2、项目的排列由浅入深,使该量表可以测量智力高低不同的儿童。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领会)(简称S---B量表):适用范围自3至14岁,推孟的贡献有三:1)严格规定测验编制的标准化,从而增加了量表的信度;2)扩充成人组的测验;3)采用期腾首先提出的智力商数概念,作为比较儿童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求智商公式是:智力商数(IQ)=智力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领会)(WISC):适用范围是6岁至16岁的儿童,特点是:1、韦氏从整体智力观点出发把智力分成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2、采用离差智商作为估计智力的相对聪明程度。即离差智商表明被试的分数相对地处于同年龄标准化样组的均数之上或之下有多远,也即以离差的大小表明智力高低。四、婴儿的智力测验(领会):困难有三:1、婴儿没有掌握语言;2、婴儿的行为范围有限;3、主试无法控制他们的动机。格赛尔发展程序表包括动作行为、适应行为、语言行为和个人以及与人们交往行为。贝利婴儿发展量表包括心理量表、动作量表以及婴儿行为记录三项。67智力成长曲线(领会)P151:对智力成长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13岁以前测验分数呈直线上升,以后逐渐缓慢,到25岁达到最高峰,26—36岁属于保持水平的高原期,随后有所下降。68智商稳定性问题P152:)、婴儿期(从出生至18个月)的认知作业的测量对后期的智力测验分数没有预测性;2)、测验与再测验的相关随两次测验间隔时间的增长而下降;3)、在测验与再测验的间隔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则两次测验的相关随第一次测验的年龄的增大而增大。69如何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智力发展(领会)P154:1、各个年龄的样组必须与纵向发展上各个年龄的总体在智力结构上相同。2、在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研究中,我们有理由假设,智力的因素结构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3、我们还可以利用因素分析方法更深入地研究个体的发展过程,描述其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区分不稳定的变化和稳定的变化。70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应用)P159:1、智商的稳定性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智力成长有聚合式、发散式、交叉式三种模式。一个人的智商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经历下有着相对稳定性,在IQ的变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测验过程的问题,不能归因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真正智力的变化。在儿童智力发展中智商是相对稳定的,智力是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2、智商的分布与智力的分类,智力优异与智力缺陷。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71情绪的组成部分(识记):P167:有四个组成部分:1、情境:当前事件、回忆、思考,甚至先前的情绪体验都能引起儿童的情绪。2、身体状态:如身体的、神经的和生理变化等,不同情绪体验伴随着不同的身体状态。3、情绪表现:如开心就会微笑或大笑,伤心时皱眉等。4、情绪体验:有意识的情绪体验在一个人知觉到情绪或说得出情绪名称时发生,语言是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72婴幼儿的情绪发展的特点P169: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领会),愉快、感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和悲伤八种基本情绪;孟昭兰总结出了婴儿情绪分化理论:1)人类婴儿有8-10种从种簇进化中获得的情绪;2)个体情绪发生有一定的时间次序和诱因;3)情绪发展有一定规律,也有个别差异。73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领会),情绪对婴儿来说有重要的自下而上价值或社会适应意义。当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称为“社会性参照”。3、婴儿的微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通过笑,可以引出其他人对他积极的反应。婴儿的笑有三个阶段(领会):1、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普莱尔把它称作“嘴的微笑”;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到第8周时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的微笑,这个发展标志着有选择性的社会性的微笑的开始。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他能够认出熟悉的脸和其他的东西。74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P173:一、学习理论(领会):尽管每个出生正常的儿童都具备发展感情的先天基础,但由于生活处境不同,情感表达的方式,情感的丰富性和发展速度也不同。二、知觉再认理论(领会):儿童在知觉外部事件时,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心理映像,这个内部的心理映象称为图式。儿童见到熟悉的人就会很愉快,见到陌生的人就会害怕,甚至哭,这些都与儿童同化刺激物的知觉再认能力有关。三、社会认知理论(领会):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儿童对社会世界、对自己和别人、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随着儿童学会采取别人观点,感受到别人情绪的移情作用渐趋成熟。75怯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识记)P176:怯生是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影响因素有:1)父母是否在场,2)环境的熟悉性,3)陌生人的特点,4)抚养者的多少,5)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6)婴儿接受的刺激。76儿童害怕的发展特点(识记):想象中的生物和个人安全感的害怕随年龄有下降的趋势,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系的一类害怕明显地增长了。如学校恐惧症、考试焦虑等。77对抗性条件作用(领会)P179: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缺点是情绪上的扩散也可能以相反的方向进行。78系统脱敏法(领会):P180: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这个技术的基本前提是害怕的心理状态不能与不紧张的身体状态同时并存,并且认为这种不紧张的身体状态能够阻止与害怕相联系的反应。79模特塑造法(领会)P180;答: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80认知疗法(领会)P181:答:要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想基础。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这里的关键是帮助儿童根据事实去分析他的想法与现实的差异。81儿童高级情感的类型:识记:答:道德感、理智感、美感。82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特点:识记:P183答:1、道德感的发展。道德三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从形式来分有三种,1)直觉的情感体验,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的发展。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的发展。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83培养儿童道德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答:1、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2、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使他们从小能对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慕、向往的情绪体验,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表示厌恶、蔑视、羞耻。要形成一种正确的集体舆论,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得到道德上满足的情感,不良的行为产生否定的体验。3、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断概括化、深化。84培养儿童理智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答:1、鼓励儿童多提问、多思索、多探究,并创造条件让儿童有机会去探索、去创造。2、儿童在游戏和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要及时给予表扬,尽是避免让儿童体验过多、过强的失败情绪,任务与要求要切合儿童的实际,要善于发现儿童认识活动中的优势领域和兴趣。成功和兴趣是推动年幼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85人格结构的形成(识记):P190人格由三方面组成:1伊底(id),可以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2自我(ego),可以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3超我(superego)可以理解为人格社会成分。伊底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和基本的欲望组成。自我介于现实世界与伊底之间,自我是有意识,有理智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自我的一部分,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弗洛伊德的超我通常所说的良心。这按“至善原则”行动,当自我控制不了伊底并向伊底妥协而违背了良心时,自我就会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处自己。86人格发展的阶段(识记)P191:1弗洛伊德所说的“性”除了与生殖活动有关之外,还包括吸吮,大小便,皮肤触摸等凡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一切活动。2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正是借助这个力量,性本能才得以完成其目的,这种力量或者说是一种能量,一种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里必多”;为里必多集中投放的身体部位是机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称作“性感带”。3弗洛伊德按照里必多发展经过的“性感区”的不同,把它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里必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固着是一部分里必多停滞在较初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是里必多倒流到初期的发展阶段。87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识记)P194:1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2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成三个部分。即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把人格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动态变化的过程。3弗洛伊德是性本能决定论者。他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或里必多,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4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要来自弗洛伊德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88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区别(领会)P195:1、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伊底的力量,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伊底。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埃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到八个阶段,贯穿到人的一生。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劣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89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领会)P195:1、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2、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极端之间,健康的个性品质应倾向于积极的那一端。3、埃里克森认为一个阶段的任务虽未完成,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继续完成任务。4埃里克森也指出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任务了并不等于矛盾不复存在,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里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矛盾。9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理论的八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和不信任感,2、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3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一是发展良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4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5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6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7基本的繁衍感对基本的停滞感,8基本的自我整合对基本的绝望感。91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P200:1、埃里克森对儿童发展的研究着眼于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2、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3、埃里克森比较重视教育的作用,不仅指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还提出了解决矛盾,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的方法。4、埃里克森没有完成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说。5、埃里克森描述了个性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92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先天素质和气质,体貌特征和成熟速率)一)、最初的个性或气质,儿童可分为三种气质类型,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第二种是“困难的”儿童;第三种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这些气质特点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起跑线。正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二)、体貌与体格的影响,体貌指面部特征、身高体重和身体的比例,当它成为社会注意的对象,并赋予人为的社会价值时,这就会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一个因素。体格特征影响教养者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法,从而影响个体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如个子高的孩子对打篮球、跳高感兴趣。三、成熟速度的影响,身体成熟的早或晚会使同年龄的儿童招致不同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兴趣、能力和社会交往。2,社会化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团体组织和机构,广播,影视,报刊的宣传)3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家庭因素P206:一、父母的管教活动,二、家庭结构,三、家庭的物理环境,四、电视的影响,1父母管教类型的维度有两个:控制和爱。根据这两个维度把父母分成四种类型:(1)权威型父母——控制+爱(接受);(2)专制型父母——控制+不爱(拒绝);(3)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4)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爱。2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儿童个性,智力,与同伴关系,自我控制等存在着显着差异。父母离异后儿童一般要经过两个时期。一是危机期,常常是一年左右,儿童受到的消极影响表现特别明显。二是适应期,一般在一年以后。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影响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1)冲突迭起的婚姻对儿童不利的影响要远大于离婚的影响。(2)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更加普遍。(3)每个离异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利影响的多少和持久性也不同。3父母本身不仅是儿童的社会来源。也是物理环境的中介物,是儿童物理环境的提供者和组织者,4儿童可以从电视中学到侵犯必行为。也可以学到亲社会行为。观看电视太多与成绩差有很大关系。93父母的管教活动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P207: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如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能力的评估;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3)、社会环境,如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家庭内部的环境,如婚姻关系。94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和内部动因。1阿姆斯特丹借用盖勒帕“点红测验”研究婴儿自我觉知。实验表明婴儿对自我形象的认识要经历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认知出现三个阶段。2婴儿认识店面我形象的根据或线索有两条:一是相倚性;二是特征性。95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P212(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96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进入学校以后,自我意识得到明显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儿童已能利用语言符号调节和指导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因为客观环境向儿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迫使儿童要按照这些要求来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加之成人和同伴也经常以这些要求来评定儿童的行为,因而使儿童对自我有了更多了解。97自我评价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1小学生对自我评价的几个特点:(1)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2)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动机,转折年龄在9岁左右(3)从注重的直接后果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4)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渐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批判性。(5)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了一定的概括程度的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2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产生突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生理上的原因。二,心理上的原因。三,社会的原因。98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的分化。3、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4、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99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的独立性日益成熟;二是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三是对自己的评价已从身体特征和具体行为向个性品质方便转化。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100性别定型的几个概念1性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性”或“女性”。这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2性别角色,是指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性别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则是性别角色的认同。101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即性别定型化过程。1性别恒常性,一般认为它的发展有经历三个阶段(1)性别认同2—3岁;(2)性别稳定性4—5岁;性别一致性6—7岁。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1)、刻板的性别概念2)、文化规定的性别概念3性别偏爱:男孩更加喜欢男子气的活动并对这类活动感兴趣。女孩往往转向偏爱男子气的活动接受男子气的个性特征。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儿童尽管很早就在活动,兴趣和选择同伴方面显示出性别差异,但在个性和社会行为方面并未显示性别差异。102影响性别差异的因素:P220一、性别差异的表现:1、身体和动作方面。从婴儿期开始,男孩长期维持高效的新陈代谢,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女婴的活动比较精细,大部分是面部表情。2认知方面,男女两性在认知方面的差异可从男女两性认知差异变化的年龄倾向,认知差异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来看(1)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2)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语言方面,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男性在言语叙述和操作方面占优势。感知方面,男性的视敏度优于女性。女性有较好的听觉定位和分辨力。记忆方面,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思维方面,男性偏向逻辑思维,女孩偏向形象思维。(3)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1)、女孩参加社交方面活动比男孩多,男孩对物体和事情感兴趣,而女孩似乎对人感兴趣。2)、男孩攻击性行为比女孩多。3)女孩在一起从事合作性的活动多于男孩,女孩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同伴玩,男孩倾向于跟年龄比他大的男孩合作。二性别定型化理论。1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会主动寻找区别男孩和女孩的活动、行为和价值观等有关的信息,自发地构建在他们周围的每种性别角色的知识,自然评价这些与性别有关的模式。2性别图试理论,一量儿童获得性别角色图式,就会按照这种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3社会学习理论,他们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学会期待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儿童的性别偏爱和适应性别角色的行为主要就是通过奖励与惩罚、观察与模仿获得的。4心理人类学理论,这个理论十分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三、生物学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1荷尔蒙的影响,荷尔蒙在胎儿期便把心理的和生理的倾向性组织分成男性的或女性的。2大脑单测化功能对认知性差的影响,女孩的大脑左半球神经细胞的生长和髓鞘化的实现比男孩早些,而男孩的大脑右半球神经细胞的成长及髓鞘化的完成比女孩快些。3染色体遗传特性对智力的影响,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染色体畸变,而且,即使同样的染色体畸变对男女智力的影响也不同,对男性的影响显得更严重些。四、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现代心理学对儿童性别定型化的研究有三个显着的变化:1父母虽然仍是影响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子,但并不是惟一重要的因子。同伴,影视等社会信息渠道对儿童性别概念和合适的性别行为也有重要影响。2儿童达到性别定型的年龄范围扩大了,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强调出生关五年的重要性3双性化理论研究正在兴起。十,双性化与无性教育1双性化个体要比男性化和女性化个体更具灵活性,适应性2双性化人格模式也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至少不会因为人为的性别限制而限制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第十一章儿童交往的发展103依恋
/
本文档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加真题刘金花版完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