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生态文明读本

2021-08-15 20页 doc 187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华龙

教育工作

举报
生态文明读本生态文明建设普及读本隋国庆万群隋幸华刘程志编着2013年9月目录前言第一章地球上的生命与生物圈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生态伦理观第六章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法律与政策第七章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第八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适度的生态生活第九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境保护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特别要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读本
生态文明建设普及读本隋国庆万群隋幸华刘程志编着2013年9月目录前言第一章地球上的生命与生物圈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生态伦理观第六章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法律与政策第七章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第八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适度的生态生活第九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境保护前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特别要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布局既描绘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又提出了一系列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具体要求和政策举措,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回顾人类文明的进程,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前一个文明时代引发出了很多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必须用一种新的价值理念、、运行方式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解决,所以农业文明逐渐取代了远古文明,工业文明又逐渐取代了农业文明,目前已经到了生态文明逐渐取代工业文明的时候了。生态文明不是全盘否定工业文明,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内在统一,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子孙后代永享蓝天净水绿地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具体表现。长期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要求、健康需求、文化需求。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绿色和生态成为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百姓以绿色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战略举措。生态环境保护问,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进入21世纪,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走生态文明道路,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党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我国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将有利于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愿景,是我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伟大而长期的事业。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开拓进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让广大人民群众、让子孙后代享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第一章地球上的生命与生物圈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什么这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话题。经过无数科学家的探索,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化学进化过程。地球是在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的。太阳星云的分化,形成原始地球。原始地球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并无分层结构,随着太阳星云物质吸收,使得地球的体积和物质不断增大,同时因重力分异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使温度增加。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增温达到熔融状态时,比重大的亲铁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比重小的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岩石圈),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图1:地球的圈层35亿年前,地球表面为还原性大气,主要由水蒸汽、H2S、N2、CH4、H2等组成,缺少O22、CH4、H2的水流通过一个电弧(模拟太阳紫外线),经过一星期后得到了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通过多次实验都得到相同的结果。由此推论,在还原性大气形成的各种有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聚越多,有的形成较为复杂的化合物,最后形成蛋白质和能够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这就是生命的开始。这时,原始生命形态只能依靠分解复杂化合物所释放的能量来维持生存,而太阳的紫外线又把简单的物质再次合成为复杂的化合物。最初的生命是靠化学反应得到发生和发展的,这一过程称为化学进化阶段。从具有生命活性的大分子到细胞,是生命进化的关键一步,细胞生命一旦出现,就从化学进化过渡到生物学进化阶段。30亿年前以蓝藻为主的光合自养生物形成,它们在原始海洋里繁殖、蔓延,使CO2逐渐消耗,分子氧终于出现,这一过程经历了28亿年。氧化大气出现,臭氧层形成,为绿色植物的登陆和陆生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大约在4亿年前,绿色植物成功登陆。此后,陆地上才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自从光合自氧生物诞生以来,经历30多亿年的漫长进化过程,目前地球上至少存在有1000万种形形色色的生物,他们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功能单元---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风化壳)组成。生物圈的范围在地表向上可到达约23公里的高空,地表向下可深入12公里左右的深度。人和其它生物就在这个圈层中生息繁衍。第二章生态与生态系统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粮食和能源的短缺、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环境的污染、人口的剧增等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人们在寻求这些问题发生和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才认识到要创造和保持人类的高度文明必须要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本身含有研究有机体生存环境的意思,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世纪初,生态学才逐渐被公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生态学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一样,以此来维持的平衡发展。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坦(Tansley,1935)首先提出。生态系统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块农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合成为生物圈。生物圈就是一个无比巨大而又精密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1.生态系统的结构地球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生物按照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又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能制造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少数能自养生活的藻类和菌类。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作为食物能源的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各种动物如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寄生动物、腐食动物、杂食动物等。分解者又称还原者,它们以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质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能源,并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环境,供生产者再度吸收利用,主要指微生物,也包括某些以有机碎屑为食物的动物(如蚯蚓)和腐食动物。非生物环境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和活动场所。按其对生物的作用,分为基质、物质代谢材料、媒介。基质部分指岩石、土壤、砂铄和水等,它们构成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的空间。物质代谢材料主要指太阳光、氧、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类及非生命的有机物质等。代谢过程的媒介指水、土壤、温度、风等。以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中各以独特的作用互相影响、互为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成为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未经放牧的草原等;半自然生态系统,如天然放牧的草原、人类经营管理的天然林等;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其中水域生态系统占地球面积的2/3,陆地生态系统占1/3。水域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而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与水域之间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包括了所有的陆地淡水生态系统,如河流、、沼泽,以及陆地和海洋过渡地带的滨海生态系统,同时还包括了海洋边缘部分咸水、半咸水水域生态系统。水田也是湿地生态系统。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它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中取得生活所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另一方面,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和多种多样的适应性。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生活及发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生物的一定生态习性,生物的生态习性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当环境变化时,有的生物不能适应变化就被淘汰了;有的生物则发生了有利于适应新环境的特性继续生存下来,成为新的生态类型。我们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生态关系,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称为生态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来实现的。环境中的某一生态因子虽然有其独立的、特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单独对生物发生作用,而是各因子总是综合地或作为一个系统,作用于生物。3.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在自然界长期发育与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以食物、资源和空间关系为主的种内与种间关系。我们把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生物的种内与种间除了竞争关系外,还包括多种作用。生物的种内关系包括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领域性和社会等级、他感作用等。在种内关系方面,动物种群和植物种群的表现有很大区别,动物种群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等级制、领域性、集群和分散等行为上。如蚂蚁群、白蚁群中蚁王、工蚁、兵蚁的分工协作式“社会性”的群聚互助;大雁群的南来北往、鱼群的徊游等“生活性”群聚互助;狼在群捕大动物或袭击,用嚎叫引来狼群共同出击;蟋蟀争夺配偶,以及雄性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等等。而植物种群则不同,除了有集群生长的特征外,更主要的是个体之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植物的密度效应已发现两个基本的规律既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和自疏法则。即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的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这是由于在高密度情况下,植株之间的光、水、营养物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使得植株的生长率降低,个体变小。如果播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随着高密度播种下植株的继续生长,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进而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从生态学的观点来讲,我们不能单从表面上和形式上看待种内关系。如森林中植物个体数量的增减,种内个体对矿质养分的需求和个体之间的遮阴关系,或动物中甚至同种种内个体间为生存和争夺社会地位而进行的相互残杀等,从个体看,这种种内斗争是有害的,但对整个种群而言,因淘汰了较弱的个体,保存了较强的个体,从而有利于种群的进化与繁荣。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分布不是零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集合成群落(或生物群落)的。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所组成的生物系统。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种群是有序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它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根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和中性作用。正相互作用即一方得利或双方都得利,如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偏利共生;负相互作用即至少有一方受害,如竞争、寄生、捕食;中性作用即对双方皆无明显的影响。互利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这种关系具有永久性和义务性。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豆科植物光合作用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豆科植物利用。原始共生也是一种共生关系,例如,某些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地衣,真菌可分泌有机酸以腐蚀岩石获得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供给藻类,藻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真菌。但这种共生关系并不是必然,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它们都可以独立生存。偏利共生则是一方得利,对另一方无害。例如,林间的一些动物和鸟类,在植物上筑巢或以植物作为隐蔽所等。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例如,动物之间发生的领地、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例如,人体内的血吸虫。大动物体外寄生的虱、水蛭、螨虫等。植物也有寄生,如大豆菟丝子。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捕食者大部分是动物。例如,如七星飘虫喜捕蚜虫为食,青蛙捕食螳螂等,它们在抑制害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植物也能扑食,如瓶子草和扑蝇草。4.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都是逐渐发展演替而来的。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物。这些生物群聚在一起形成了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位置,再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最后,群落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个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发展或生态演替。生态系统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先锋期、过度期、顶级期。先锋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简单,先是能够自养生活的植物在这个地区立足,然后才有小型食草动物的迁入,形成生态系统的初级发展。生态系统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前的整个演体过程都叫过渡期,如,陆地森林群落演替的过渡期包括:苔藓期、草本植物期、灌木期和乔木期。顶级期是生态演替最后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生态系统非常稳定,生物群落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呈动态平衡,除发生天灾人祸,不再发生一个生物群落取代原有生物群落的现象。生态演替又分为初生演体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裸地上,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破坏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就是初生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在现实生活中,砍伐森林、捕杀动物、封山育林、退耕还湖等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生物的演替,使生态系统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食与被食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食物链。按其性质可分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捕食食物链是以活的有机体为营养源,通过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例如:草地或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蛇属于第四营养级。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图2:农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腐食食物链是以死的有机体为营养源,动植物遗体被腐烂、分解,还原成无机物的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是小型的寄生生物通过吸取活的寄主生物体液获得营养的食物链。它是由较大的动物开始渐到较小的生物,个体数量则由少到多。三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几乎同时存在,各有侧重,互相配合。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复杂的营养结构即食物网。图3食物网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被其他生物取代。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为何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呢这是由于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周围环境(水、气、土)之间进行的物质周期性的循环称为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小循环,主要是通过生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留存和归还来实现的。具有周期短、流速快、范围小,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所制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又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的推动下完成的,因此,没有水的循环,也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命也难以维持。在气体型循环中,物质的主要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连,具有明显全球性,循环性能最为完善。凡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气体的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如碳、氮。气体型循环速度比较快,物质来源充沛,不会枯竭。沉积型循环,如磷、硫循环的主要蓄库与岩石、土壤和水相联系。沉积型循环速度比较慢,参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溶解转变为可被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而海底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一个相当长的、缓慢的、单向的物质转移过程,时间要以千年来计。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受能流的驱动,并都依赖于水循环。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转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就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的能量大约为1×1019KJ。这些能量绝大部分都被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所吸收、散射和反射掉了,大约只有1%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这样,太阳能就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然后由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取食消化,能量就进入到第二营养级,食草动物又被次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取食消化,能量就进入到了第三营养级……能量沿着各营养级进行再分配。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呈金字塔型。一般来说,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大约是5-20%,平均10%左右,这就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Lindeman)提出的“百分之十”理论,其余90%被消耗掉,主要是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消费和用于呼吸、排泄物的分解。在此过程中能量逐级损失,产量逐级下降,最终能量全部消散归还于非生物环境,这构成了能流的第一条途径。A为第一营养级B为第二营养级C为第三营养级D为第四营养级图4能量流动金字塔能流的第二条途径是腐化过程。死亡的生物有机体、排泄物和遗弃未能利用的部分等,通过腐食链逐级进行分解,将有机物还原为二氧化碳、水、无机物质。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最后以热能形式消散于非生物环境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的流动一般不超过4-5级。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现成有机物质)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8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不仅存在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而且还存在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与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能流、物流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具体传递方式可分为物理信息传递、化学信息传递、营养信息传递和行为信息传递。无论哪种传递,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的传递。如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进行目标定位。雌蛾身体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蜜蜂跳舞、孔雀开屏都是进行的“求偶炫耀”。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1.生态平衡在一个生态系统里,由于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中国谚语“一山不能容二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假定一只老虎一天要吃两只兔子,一年就要吃掉700多只;兔子以草为食,而山上的草是有限的,于是养活的兔子也就有限。如果山不大、草有限、兔子不多,不够两只老虎吃,老虎就会为争食而争斗,直到把其中的一只赶跑为止。老鼠是人人喊打的坏蛋,不过它又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如果老鼠数量太多,大量啃食草类,就会使食物减少,老鼠死亡率增多,生殖力下降。再说,老鼠增多还使老鼠的天敌——老鹰、黄鼠狼等得到发展的机会,它们大肆捕食老鼠,反过来也会压低老鼠的数量。等老鼠减少到一定程度,土壤、植物、天敌恢复到原状,老鼠才再一次地增加起来。在森林里,食叶昆虫增加,林木生长就会受到损害。但是,食叶昆虫的增加给食虫鸟类的繁衍创造了条件,而食虫鸟类的繁衍反过来又抑制了食叶昆虫的增长,从而使林木生长恢复正常。在原始森林中,食叶昆虫的数量由于受食虫鸟类和其他动物捕食而得到控制,一般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会过分繁殖而对林木造成危害,整个系统是相当稳定的。大自然的安排多么巧妙!一个生态系统里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才保持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的微妙平衡。2.生态平衡的标志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是动态的,是发展的,总会因生态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平衡其主要标志:第一看通过生态系统边界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是否相对平衡。除生物圈对物质来说是个相对封闭的大系统外,任何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开放系统,既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出,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开放性流动。就是生物小循环也不是封闭的,总有一部分营养物质会通过各种途径(如雨水的淋溶、土壤的侵蚀等)移出系统之外,进入大循环;也总有一部分营养物质从系统外进入生物小循环(如岩石的风化、尘土的吹入、降雨的带入等)。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归根到底是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问题,人类取之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必须相应给予补偿,才能使环境资源保持永续的再生产能力,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第二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整体营养结构是否完整。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异养分解者就没有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系统就会崩溃。例如,大面积毁林毁草开荒,迫使各级自然消费者转移或消失,分解者也会因土壤遭到侵蚀,使其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连锁环节;消费者与生产者在长期共同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如生产者靠消费者传播种子和花粉等。分解者则完成着归还或再循环的任务,也是净化环境的义务“清洁工”。但是在人类控制下的某特定生态系统往往可能缺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中的某种成份,这种生态系统不是一种“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因缺少某种成份所带来的功能上的缺损,要靠人类采取措施加以补足,才能维持平衡。例如,某些家畜(禽)饲养系统,没有生产者,要想维持该系统的存在,就必须有外部有机物(饲料)的输入。第三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否保持相对稳定。生物之间是通过食物链维持着自然的协调关系和比例,控制着物种间的数量和比例的。如果人类破坏了这种协调关系和比例,使某些物种明显减少,而另一些物种却大量滋生,就会带来危害。例如,大量使用农药,使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从而带来害虫的再度猖獗。人类还通过捕猎、毁林开荒和环境污染等已造成了25000种植物和1000多个脊椎动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第四看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在一定区域,一般包括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地、农田、水域等,它们代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并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如果不协调,就会造成相互的不利影响,而且遗患深远。例如,在一个流域内,在上游建坝发电,就会使得下游的过水流量减少,对下游的生态环境造到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各因子间不仅相互影响,而且其作用有一定的范围。如风沙会影响一定的区域,流水要流经一定的流域,污染物会扩散影响相当的范围。因此,生态环境的协调应着眼于在生态上相互影响的一片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还包括环境中某些非必要化学元素的组成与浓度的相对稳定。如化工企业排放水体的氨氮过高,就会造成水体鱼类的死亡。3.生态危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压力很大,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间在结构与功能发生的变化超出其自我调节能力限度即(ecologicalthreshold)时,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丧失,系统结构遭到破坏,功能受阻,整个系统受到严重伤害乃至崩溃,此即为生态平衡失调。严重的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就称为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危机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危机在潜伏时期往往不易被察觉,但危机一旦形成,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现在世界上那些最荒凉、最贫苦、最穷困的地方,在古代都曾经是最繁荣、最昌盛的地方。现在世界上那些生活最穷苦、最艰难的人民,在古代,他们的祖先在某一段时期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如从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从古印度文化、从中美洲的玛雅文化、到中国的楼兰西域文明。4.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世界上许多国家认为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为“五大危机”,既人口增长过快、能源不足、粮食短缺、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今全球面临生态危机为:第一是全球变暖。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加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还排大量的甲烷、氮氧化物、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在过去150年内,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0.6℃。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降水不确定性地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使得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第二是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表15~35公里范围,有厚约20公里的一层臭氧层,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功能,以阻挡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后受到强烈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造成了臭氧空洞。10多年来,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人类还会受到、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现在居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据说那里的兔子眼睛全瞎,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推而广之,若臭氧层全部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就会杀死所有陆地生命,人类也遭到“灭顶之灾”,地球将会成为无任何生命的不毛之地。第三是酸雨污染。酸雨的定义是指pH值小于的酸性降水。当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这些酸性气体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酸雨在国外被称为“空中死神”。其危害主要表明在使湖泊和土壤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据报道,“千湖之国”瑞典因酸雨,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有万个湖泊酸化。国内报道重庆南山等地水体酸化,PH值小于,鱼类不能生存,农户多次养鱼,均无收获。欧洲每年有6500万公顷森林受害,在意大利有9000公顷森林因酸雨而死亡。我国重庆南山1800公顷松林因酸雨已死亡过半。酸雨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梗等疾病概率增加。酸雨坏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等产生腐蚀。据报道,仅美国因酸雨对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每年达20亿美元。据估算,我国仅川黔和两广四省,1988年因酸雨造成森林死亡,农作物减产,金属受腐蚀的经济损失总计在140亿元。第四是淡水资源危机。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其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其中的%为咸水,淡水仅占%。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水库和浅层地下水源。这些水量通过降雨和降雪定期更新,因此可持续利用。由于全球降水模式不同,全球的淡水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几乎没有降水的沙漠到年降水量几米的最湿润地区。蒸发蒸腾作用使水分进入大气层,加剧了这种状况,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大部分可获得水局限于几条河流:亚马孙河携带着全球16%的径流,而刚果——扎伊尔河流域携带非洲近1/3的河水流量。世界上占陆地面积40%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径流仅占全球径流的2%。目前世界约1/3人口生活在面临中度和严重缺水状况中,如果不采取行动,世界人口的2/3或近55亿在2025年也将有面临这种风险。第五是资源和能源的短缺。和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代也将随之消失。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许多国际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第六是森林锐减。森林是“地球之肺”,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森林,到20世纪初下降到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全世界森林每年以17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照这样下去,300年后,全球森林将不复存在。第七是土地荒漠化。全球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已达3800万平方公里。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地,每年都高达5~7平方公里,几乎每分钟就有11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如果沙漠化继续下去而得不到有效抑制,本世纪末,预计损失的耕地将会达到目前耕地的1/3。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了贫困和社会的不稳定。第八是物种加速灭绝。据古生物学家研究,地球经历了六次物种大灭绝。物种灭绝是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使得灭绝时间大大提前,速度大大加快。据科学家估计,地质时期,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1850年至1950年,每年灭绝一种动物。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第九是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100亿吨。而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有毒有害危险废物的处理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第十是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有7万~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约500多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持久性有机化学物(POPS)的滥用与扩散,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远在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此外,不少化学物具有拟激素效应,会危及子孙后代。5.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这些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和资源日益恶化,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重要生态功能总体退化趋势仍未扭转,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有:第一是大气污染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各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据统计,2010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519168亿立方米,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万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万吨,烟尘排放量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万吨。2010年我国燃炭消耗量亿吨,是2001年的倍。煤烟型污染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40%,已发展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气温升高的罪魁祸首。燃烧石油、石油冶炼、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及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石油型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它们在阳光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能引起眼病、头痛、呼吸困难等。煤烟型与石油型污染排放的颗粒物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2013年新年后的第二周,我国1/4的城市处在雾霾的笼罩中,给居民的出行、生活、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雾霾天气出现的频次越来约多,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首要生态危机。第二是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我国的淡水资源按人均占有量在全世界排名109位。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约为2200立方米,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16个省市自治区人均淡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宁夏、河北等6省市自治区低于500立方米。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1600万吨。我国尚有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的水。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平均约500亿吨,根据环保部的统计,2006年-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仍呈上升趋势,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亿吨,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万吨,氨氮排放量为万吨,石油类排放量万吨。2010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的745个国控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只占%,Ⅱ类占%,Ⅲ类占%,Ⅳ类占%,Ⅴ类占%,劣Ⅴ占%,大约有50%的断面水质达不到Ⅲ类水质标准。大部分江河湖海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水华和赤潮发生频次持续增加。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200万人饮用水危机。随后滇池、巢湖也相继暴发蓝藻。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发生镉污染事件,镉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标准80倍。我国的江河湖海污染已经不堪重负,尤其在北方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现象。第三是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涉及的范围达36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每年水土流失量已达100亿吨。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48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8%。“三北”、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和沿海地区等几大水土流失区,已经成为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全国范围内,各水系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淤积损失水库库容200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密云水库);内河航道缩短过半;“悬河”、“悬湖”增多,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第四是荒漠化与沙漠化。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8%,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的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我国天然草原面积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沙尘源。土地的荒漠化与沙漠化也导致沙尘暴频繁发生,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发生了沙尘暴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而2000年一年就发生了12次。第五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我国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20%,裸子植物和兰科植物高达40%以上;野生动物濒危程度不断加剧,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部分珍贵和特有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鱼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一些地方传统和稀有品种资源丧失。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初步查明我国有外来入侵物种500种左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200亿元。第六是土壤污染隐患重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近郊土壤环境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污染的土地面积已超过0.1亿公顷,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耕地约216.6公顷,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约13.3公顷,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且每年还在以大约15%的速度增加。这些污染土壤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被污染土壤中的农作物很容易吸收污染物,生产出受污染的农产品。如有些地区的稻田土壤因掺入含镉废渣而使稻米含镉量严重超标,出现了镉大米。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据一些国际机构研究认为,我国每年因污染导致的GDP损失估计达到7%~10%。第四章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和资源消耗空前加快,生物物种急剧灭绝,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以一种新的文明取代工业文明,这就是生态文明。1.生态文明的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人类主要依靠采集野果和打猎来从自然界获得食物,人类对自然是依附和崇拜的,是屈从于自然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建立起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是利用的服从关系。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难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于是便大规模的开荒、过度放牧、使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文明之前是森林,文明过后是沙漠”,历史上曾经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西亚的巴比伦文明、中国的西域文明就是这样先后湮灭的。到18世纪中期,伴随着瓦特蒸汽机的诞生,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随着人类日益成为自然的主宰,控制和支配着自然,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于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已严重到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开始觉醒,逐步深刻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发大会,历史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先进思想得到全球认可,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图5不同文明时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图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远景目标而采取的一切积极和优良的行为及其成果,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性。生态文明就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吸取和发扬工业文明优点和长处、弃除其弱点短处、转型升华为符合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文明,是拯救地球生物圈、破解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光辉灿烂未来的灯塔2.生态文明的内容与特点生态文明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明,即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组织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能够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二是精神文明,即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化、生态意识的提高;三是制度文明,即一系列生态文明的法规条例的建立、完善和相应机制的形成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性。生态问题、生态危机具有全球性,生态文明必须从整体上,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要求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虑。二是多样性。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认为生物、生态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三是创新性。生态文明的创新性不是只考虑人类利益,不顾及生物圈中的其他物种的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而是环境友好型的创新。要求实现战略决策上、经济产业上、发展方式的生态创新。3.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道德伦理关系,形成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消除对自然的种种盲目性和掠夺性,使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又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资源增值和信息增值,从而使社会得以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经济技术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先行一步,生态文明初具雏性,但从总体上看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工业文明初、中期,生态文明还处于萌芽阶段。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他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单列第八章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能源等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晶,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拓展和升华。4.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
本文档为【生态文明读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