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黄河科技学院建筑系教学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2019-01-23 20页 doc 2MB 2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举报
黄河科技学院建筑系教学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绪 论 本设计说明书是根据此次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的,设计的题目为黄河科技学院教学楼设计方案二。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阶段,也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还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更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在结构设计前期,我复习了《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教材,查阅了大量专业标准和规范,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并借阅了一整套专业的工程图纸。在结构设计中期,我通过所学...
黄河科技学院建筑系教学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绪 论 本设计书是根据此次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的,设计的题目为黄河科技学院教学楼设计方案二。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阶段,也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还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更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在结构设计前期,我复习了《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教材,查阅了大量专业和规范,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并借阅了一整套专业的工程图纸。在结构设计中期,我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在结构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输入和施工图的绘制,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我表示衷心的表示感谢。 结构设计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经过资料查阅及设计计算,加深了对规范、标准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在计算书的输入时进一步熟悉了Word。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本次毕业设计凝结了个人的汗水和心血,由于自己水平有限,设计说明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 建筑设计 2.1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黄河科技学院建筑系教学楼。建筑场地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冬季取暖室外计算温度-10℃,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1℃。相对湿度冬季为49%,夏季为56%。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地震烈度为7度。 2.2设计依据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办公用品、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必要的空间 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自然条件 4、建筑模数 5、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本设计为地震区的建筑。设计时主要考虑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房屋设计的体型,应该尽可能规整,简洁,避免在建筑平面及体型上的凸凹。采用必要的加强房屋整体性的构造措施,不做或少做地震时容易倒塌脱落的建筑附属物,女儿墙等须作加固处理。从材料选用和构造做法上尽可能减轻建筑物的自重,特别是减轻屋顶和围护墙的重量[1]。 2.3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3 结构设计 3.1工程概况 郑州市黄河科技学院拟建5层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4906.50m2,拟建房屋所在地的基雪压s0=0.35kN/m2,基本风压ω0=0.4kN/m2,最大风级7-8级,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年降水量1200mm,日最大降水量160mm,每小时最大降水量为40mm/h,最大积雪深度为25cm。建筑场地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常年地下水位于地表下约8m,在一般季节施工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土的重度γ=19.0kN/m3,液限ωl=25.5%,塑性指数Ip=9.0,孔隙比e=0.682,Ⅲ类场地。fk=160kN/m2,冻土深度为18cm。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冬季取暖室外计算温度-10℃,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1℃。相对湿度冬季为49%,夏季为56%。地震烈度为7度。 3.2柱网布置 根据该工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具体见建筑施工图。主体结构共5层,一层层高为3.9m,二至四层层高为3.6m。平面布置采用柱距为6.6m的内廊式大柱网,边跨为6.0m,中间跨为3.0m。内外墙均采用240mm厚粉煤灰空心砌块砌筑。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柱网布置图如图3.1所示。 图3.1 柱网布置图 3.3承重方案 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荷载和恒荷载经过次梁间接或直接传递至主梁,再由主梁传递至框架柱,最终由框架柱传递至基础。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本行教学楼的框架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这可使横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2]。 3.4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3.4.1 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12~1/8进行估算,梁宽取梁高的1/3~1/2。本设计中边横梁高为h=6600×1/11=600mm,截面宽度取b=600×1/2=300mm,可得梁的截面初步定为b×h=300mm×600mm。 由此估算梁的截面尺寸见表3.1。表中给出了各层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其设计强度C30为fc=14.3N/mm2,ft=1.43N/mm2。 表3.1 梁截面尺寸 层次 砼等级 横梁b×h(mm×mm) 纵梁b×h 次梁b×h AB跨、CD跨 BC跨 (mm×mm) (mm×mm) 1~5 C30 300×600 300×400 300×600 300×500 3.4.2 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尺寸可按下式进行估算 N=βFgEn (3.1) 式中N为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β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内柱取1.25, F为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gE为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15kN/m2,本设计取13kN/m2, 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 (3.2) 式中Ac为柱截面面积, 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μN]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设计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01),其轴压比限值近似取0.9[3]。 各层柱的负载面积如图3.2所示。 图3.2 各柱负载面积图 边柱F1=9×3 =27.0m2 中柱F2=9×4. 5=40.5m2 边柱Ac1≥ mm2 中柱Ac2≥ mm2 若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分别为428mm和492m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确定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尺寸见表3.2。 表3.2 柱截面尺寸 层次 砼等级 柱b×h(mm×mm) 1~5 C30 600×600 3.5计算简图 基础选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顶面标高取-1.100m。 2~5层柱高度即为层高3.6m,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2层楼面标高处即3.9+1.1=5.0m。 各梁跨度即为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计算简图如图3.3所示。 (a)横向框架 (b)纵向框架 图3.3 计算简图 3.6荷载计算 3.6.1 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屋面做法采用倒置式不上人平屋面,具体做法详见05YJ1工程用料做法屋1(B1-35-F5)。 4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2kN/m3×0.04m=0.88kN/m2 35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层 0.17kN/m3×0.035m=0.006kN/m2 合成高分子防水层 0.40kN/m2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kN/m3×0.02m=0.40kN/m2 20厚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 7kN/m3×0.02m=0.14kN/m2 10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结构层 25kN/m3×0.10m=2.50kN/m2 合计 4.33kN/m2 屋面恒载(65.4+0.24)×(6×2+3.0+0.24)×4.33=4331.53kN/m2 楼面做法采用陶瓷地砖楼面,具体做法详见05YJ1工程用料做法楼10。 陶瓷地砖(包括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 0.70kN/m2 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层 25kN/m3×0.10m=2.50kN/m2 合计 3.20kN/m2 楼面恒载(65.48+0.24)×(6×2+3+0.24)×3.20=3201.13kN/m2 3.6.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0.50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sk=μr·s0=1.0×0.35kN/m2=0.35kN/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0kN/m2 式中μr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取μr=1.0。 屋面活载(65.48+0.24)×(6×2+3+0.24)×0.50=500.18kN/m2 屋面雪载(65.48+0.24)×(6×2+3+0.24)×0.35=350.12kN/m2 楼面活载(65.48+0.24)×(6×2+3+0.24)×2.00=2000.71kN/m2 3.6.3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 梁、柱平面布置图如图3.4所示。 图3.4 梁柱平面布置图 梁、柱重力荷载计算见表3.3。 表3.3 梁柱重力荷载计算 层次 构件 b×h γ β g li n Gi ∑Gi (m×m) (kN/m3) (kN/m) (m) (根) (kN) (kN) 1~5 边横梁 0.3×0.6 25 1.05 4.725 5.4 24 612.36 2285.53 中横梁 0.3×0.4 25 1.05 3.150 2.4 12 90.72 纵梁 0.3×0.6 25 1.05 4.725 6.0 28 793.8 8.4 8 317.52 5.8 4 109.62 次梁 0.3×0.5 25 1.05 3.938 5.4 17 361.51 1 柱 0.6×0.6 25 1.10 9.900 3.9 54 2084.94 2084.94 2~5 柱 0.6×0.6 25 1.10 9.900 3.6 54 1924.56 1924.56 3.6.4 墙、门和窗重力荷载标准值 1、墙体: 内外墙均为粉煤灰空心砌块砌筑(5kN/m3),240mm厚。 (1)外墙:外墙面贴面砖(0.5kN/m2),内墙面20厚混合砂浆抹面(17kN/m3), 则外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0.5+5×0.24+17×0.02=2.04kN/m2 (2)内墙:两侧均为20厚混合砂浆抹面(17kN/m3), 则内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5×0.24+17×0.02×2=1.88kN/m2 墙体重力荷载计算见表3.4。 2、门窗: M-1、M-6、采用钢框门,单位面积荷载为0.35kN/m2; M-2、M-3、M-4、M-5采用木框门,单位面积荷载为0.15kN/m2; C-1、C-2、C-3、C-4、C-5采用塑钢玻璃窗,单位面积荷载为0.40kN/m2; 单位面积荷载为0.40kN/m2。 门窗重力荷载计算见表3.5。 表3.4 墙体重力荷载计算 层次 墙体 每片面积 片数 Gi ∑Gi (m2) (kN) (kN) 1 横墙 外墙 21.06 4 171.85 2305.25 9.36 2 38.194 内墙 46.89 2 176.31 21.06 17 673.08 19.62 2 73.77 纵墙 外墙 18.9 4 154.22 25.1 2 142.31 17.1 8 279.07 14.22 8 62.91 16.62 1 内墙 30.42 2 114.38 16.38 4 123.18 19.62 8 295.08 2~5 横墙 外墙 19.44 4 158.63 2115.65 8.64 2 35.25 内墙 19.44 17 621.30 58.41 2 219.62 纵墙 外墙 16.56 4 135.13 28.98 2 118.24 15.3 8 249.70 14.88 2 60.71 内墙 28.08 2 62.60 15.12 4 113.70 17.82 8 268.01 15.80 1 15.80 表3.5 门窗重力荷载计算 层次 门窗编号 自重γ 面积 数量 Gi ∑Gi (kN/m2) (m2) (n) (kN) (kN) 1 M-1 0.35 4×2.1 1 2.94 62.73 M-2 0.15 1.5×2.1 4 1.89 M-3 0.15 0.9×2.1 20 5.67 M-4 0.15 1.5×2.1 2 0.95 M-5 0.15 1.2×2.1 2 0.76 M-6 0.35 1.8×2.4 2 2.65 C-1 0.40 2.1×2.1 8 14.11 C-2 0.40 1.8×1.5 6 6.48 C-3 0.40 1.4×1.5 24 20.16 C-4 0.40 2.0×1.5 2 2.4 C-5 0.40 1.2×1.5 6 4.32 2~5 M-6 0.35 1.8×2.1 2 2.65 66.96 M-3 0.15 0.9×2.1 20 5.67 M-4 0.15 1.5×2.1 2 0.95 M-5 0.15 1.2×2.1 2 0.76 C-1 0.40 2.1×2.1 12 21.16 C-2 0.40 1.8×1.5 6 6.48 C-3 0.40 1.4×1.5 24 20.16 C-4 0.40 2.0×1.5 4 4.8 C-5 0.40 1.2×1.5 6 4.32 3.6.5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屋面恒载+0.5×屋面雪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4] 顶层:屋面恒载Q1=4331.53kN 屋面雪载Q2=350.12kN 梁自重Q3=2285.53kN 柱自重Q4=1924.56kN 墙体自重Q5=2115.65kN G5′=4331.53+0.5×350.12+2285.53+0.5×1924.56+0.5×2115.65=8812.23kN 门窗自重Q6=66.96kN 女儿墙自重Q7=(65.4+6×2+3)×2×1.2×2.04=393.64kN G5=8812.23+66.96 +365.73=9272.83kN 其余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楼面恒载+0.5×楼面活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柱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墙体自重 四层:楼面恒载Q1=3201.13kN 楼面活载Q2=2001.71kN 梁自重Q3=2157.63kN 柱自重Q4=1924.60kN 墙体自重Q5=2115.95kN G4′=3201.43+0.5×2001.89+2157.63+1924.60+2115.95=10527.23kN 门窗自重Q6=66.96kN G4=10527.23 +66.96=10594.19kN G4= G3= G2=10594.19kN 一层:楼面恒载Q1=3201.43kN 楼面活载Q2=2001.89kN 梁自重Q3=2157.13kN 柱自重Q4=2084.40kN 墙体自重Q5=2305.36kN G1′=3201.43+0.5×2001.89+2157.13+0.5×(2084.+1924.40)+0.5×(2305.25+2115.6) =10702.22kN 门窗自重Q6=66.96kN G1=10702.22 +66.96=10769.18kN 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如图3.5所示。 图3.5 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3.7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混凝土C30的弹性模量Ec=3×104N/mm2。 3.7.1 横梁线刚度计算 框架结构中,对现浇楼面的边框架梁取Ib=1.5I0,中框架梁取Ib=2.0I0,其中,I0为梁矩形部分的截面惯性矩,I0=bh3/12。梁的线刚度ib=EcIb/l,l为梁的计算跨度[5]。横梁的线刚度ib计算见表3.6。 表3.6 横梁的线刚度计算 类别 Ec b×h I0 l EcI0/l 1.5EcI0/l 2.0EcI0/l (N/mm2) (mm×mm) (mm4) (mm) (N·mm) (N·mm) (N·mm) AB跨CD跨 3.00×104 300×600 5.40×109 6000.00 2.7×1010 4.05×1010 5.40×1010 BC跨 3.00×104 300×400 1.60×109 3000.00 1.6×1010 2.4×1010 3.2×1010 3.7.2 柱线刚度计算 柱的线刚度ic=EcIc/h,其中,Ic为柱的截面惯性矩,h为柱的计算高度。柱的线刚度ic计算见表3.7。 表3.7 柱的线刚度计算 层次 Ec b×h Ic h EcIc/l (N/mm2) (mm×mm) (mm4) (mm) (N·mm) 1 3.0×104 600×600 1.08×1010 5000 6.48×1010 2~5 3.0×104 600×600 1.08×1010 3600 9×1010 3.7.3 各层柱的侧移刚度计算 各层柱的侧移刚度计算采用D值法,按下式进行计算 (3.3) 式中 为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对于一般层 ,对于底层固接 , 为梁柱线刚度比。 以底层边框架边柱的侧移刚度为例,说明计算过程。共A-1、A-10、D-1、D-10 4根。其余边框架柱的侧移刚度计算见表3.8,中框架柱的侧移刚度计算见表3.9。 N/mm 表3.8 边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N/mm 层次 边柱A-1 A-10 D-1 D-10 中柱B-1 B-10 C-1 C-10 ∑Di αc Di1 αc Di2 1 0.625 0.429 13344 0.995 0.499 15530 115496 2~5 0.450 0.184 15306 0.717 0.264 21991 149188 表3.9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N/mm 层次 边柱A-2~9 D-2~9 中柱B-2~9 C-2~9 ∑Di αc Di1 αc Di2 1 0.833 0.471 14650 1.327 0.549 17082 507712 2~5 0.600 0.231 19250 0.956 0.323 26938 739008 将上述同层框架柱侧移刚度相加,即可得横向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Di,计算结果见表3.10。 表3.10 横向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计算 N/mm 层次 1 2 3 4 5 ∑Di 623208 888196 888196 888196 888196 由上表可见∑D1/∑D2=599356/815604=0.735>0.7,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3.8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3.8.1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采用结构顶点的假想位移法,按下式进行计算 (3.4) (3.5) (3.6) 式中Gk为集中在k层楼面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VGi为把集中在各层楼面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视为水平荷载而得的第i层层间剪力, 为第i层的层间侧移刚度, 、 分别为第i、k层的层间侧移, s为同层内框架柱的总数[6]。 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见表3.11。 表3.11 结构顶点假想侧移计算 层次 Gi VGi ∑Di (Δμ)i μi (kN) (kN) (N/mm) (mm) (mm) 5 9272.83 9272.83 888196 10.44 196.49 4 10594.19 19867.02 888196 22.37 186.05 3 10594.19 30461.21 888196 34.30 163.68 2 10594.19 41055.40 888196 46.22 129.38 1 10769.18 51824.58 623208 83.16 83.16 基本自振周期 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3.7) 式中ΨT为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考虑非承重砖墙影响的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取0.6~0.7,本设计取0.6, 为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用的结构顶点假想位移,单位为m。 因此 s 3.8.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本设计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部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1、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Geq=0.85∑Gi=0.85×51824.58=44050.89kN 2、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根据设计资料,Ⅲ类场地,设计分组第一组,特征周期值Tg=0.45s,地震烈度为7度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08,因0.1s<T1=0.443s<Tg=0.45s,故α1=αmax=0.08 3、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即底部剪力 FEk=α1Geq=0.08×44050.89=3524.07kN 因1.4Tg=1.4×0.45=0.63s>T1=0.443s,故可不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3.8) 各楼层地震剪力按下式进行计算 (3.9) 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见表3.12。 表3.12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层次 Hi Gi GiHi Fi Vi (m) (kN) (kN·m)   (kN) (kN) 5 18.3 9272.83 169692.79 0.301 1060.75 1060.75 4 14.7 10594.19 155734.60 0.276 972.64 2033.39 3 11.1 10594.19 117595.51 0.208 733.01 2766.4 2 7.5 10594.19 29456.43 0.141 496.89 3264.29 1 3.9 10769.18 41999.80 0.074 260.78 3524.07 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部如图3.6所示。 (a)水平地震作用分布 (b)层间剪力分布 图3.6 地震作用计算简图 3.8.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Δμi和顶点位移μi分别按下式进行计算 (3.10) (3.11) 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θe=Δμi/hi,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可知,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θe]=1/550,计算结果见表3.13。 表3.1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位移计算 层次 Vi ∑Di (Δμ)i μi hi (kN) (N/mm) (mm) (mm) (mm) 5 1060.75 888196 1.194 15.297 3600 1/3008 4 2033.39 888196 2.289 14.733 3600 1/1597 3 2766.40 888196 3.115 12.444 3600 1/1180 2 3263.29 888196 3.674 9.329 3600 1/1003 1 3524.07 623208 5.655 5.655 5000 1/949 由上表可知,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一层,其值为1/949<1/550,满足规范要求。 3.8.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分别按下式进行计算 (3.12) (3.13) (3.14) (3.15) 式中h为该层柱的计算高度, y为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比, y0为框架柱的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y1为上、下层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2、y3为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本设计中,底层柱需考虑修正值y2,二层柱需考虑修正值y3,其余柱均无修正。以⑤轴线横向框架内力计算为例,计算过程见表3.14及表3.15。 表3.14 各层边柱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层次 hi Vi ∑Dij Di1 Vi1 y (m) (kN) (N/mm) (N/mm) (kN) (kN·m) (kN·m) 5 3.6 1060.75 888196 19250 22.99 0.600 0.30 24.83 57.93 4 3.6 2033.9 888196 19250 44.07 0.600 0.40 63.46 95.19 3 3.6 2766.40 888196 19250 59.96 0.600 0.45 97.14 118.72 2 3.6 3263.29 888196 19250 70.73 0.600 0.50-0.05=0.45 114.58 140.05 1 5.0 3524.07 623208 14650 82.84 0.833 0.70-0.02=0.68 281.66 132.54 表3.15 各层中柱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层次 hi Vi ∑Dij Di2 Vi2 y (m) (kN) (N/mm) (N/mm) (kN) (kN·m) (kN·m) 5 3.6 1060.75 888196 26938 32.17 0.956 0.35 40.53 75.28 4 3.6 2033.9 888196 26938 61.67 0.956 0.40 88.80 133.21 3 3.6 2766.40 888196 26938 83.90 0.956 0.45 135.92 166.12 2 3.6 3263.29 888196 26938 98.97 0.956 0.50-0.05=0.45 160.33 195.96 1 5.0 3524.07 623208 17082 86.59 1.327 0.65-0.02=0.63 272.76 160.19 2、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分别按下式进行计算 (3.16) (3.17) (3.18) (3.19) 式中 、 分别为节点左、右梁的线刚度, 、 分别为节点左、右梁的弯矩, Ni为柱在i层的轴力,以受压为正。 以第5层为例 边梁 kN·m kN·m 中梁 kN·m 边梁 kN 中梁 kN 边柱 kN 中柱 kN 其余层梁、柱计算结果见表3.16。 表3.16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层次 AB、CD跨梁 BC跨梁 柱轴力 l Vb l Vb A、D柱 B、C柱 (kN·m) (kN·m) (m) (kN) (kN·m) (kN·m) (m) (kN) (kN) (kN) 5 57.93 36.37 6.0 15.72 21.56 21.56 3.0 14.37 -15.72 1.35 4 120.02 75.36 6.0 32.56 44.66 44.66 3.0 29.77 -48.28 2.79 3 182.18 114.39 6.0 49.43 67.79 67.79 3.0 45.19 -91.71 4.24 2 237.19 148.93 6.0 64.35 88.26 88.26 3.0 58.84 -156.06 5.51 1 247.12 155.17 6.0 67.05 91.95 91.95 3.0 61.30 -213.11 5.75 注:柱轴力中的负号表示拉力,当为左地震作用时,左侧两根柱为拉力,对应的右侧两根柱为压力。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梁端剪力图及柱轴力图如图3.7所示。 3.8.5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1、风荷载标准值 为简化计算,作用在外墙面上的风荷载可近似用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处的等效集中荷载替代。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a)框架弯矩图(kN·m) (b)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图(kN) 图3.7 水平地震作用内力图 (3.20) 式中ω0为基本风压,本设计为0.4kN/m2, βz为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基本自振周期T1=0.443s>0.25s,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按下式计算 ,其中ξ为脉动增大系数,γ为脉动影响系数,φz为振型系数,T1=0.443s, kN·s2/m2,查表可得ξ=1.2,B类地区, ,查表可得γ=0.42, ,故 μs为风荷载体形系数,根据建筑物的体型查得μs=0.8, μz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因建设地点位于郑州市郊区,故地面粗糙度为B类, hi为下层柱高, hj为上层柱高,对顶层为女儿墙高度的2倍, B为迎风面的负载宽度,取7.2m[7]。仍取⑤轴线横向框架,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见表3.17。 表3.17 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层次 离地高度z μz βz μs ω0 hi hj ωk (m) (kN/m2) (m) (m) (kN) 5 18.9 1.23 1.40 0.8 0.4 3.6 2.4 11.90 4 15.3 1.15 1.34 0.8 0.4 3.6 3.6 12.78 3 11.7 1.05 1.28 0.8 0.4 3.6 3.6 11.15 2 8.1 1.00 1.20 0.8 0.4 3.6 3.6 9.95 1 4.5 1.00 1.10 0.8 0.4 5.0 3.6 11.02 等效节点集中风荷载如图3.8所示。 图3.8 等效节点集中风荷载 2、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根据图3.8所示的水平荷载,层间剪力Vi可按式(3.9)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框架的层间侧移刚度,计算各层的相对侧移Δμi和绝对侧移μi。 框架层间剪力及侧移计算结果见表3.18。 表3.18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层间剪力及侧移计算 层次 Fi Vi ∑Di (Δμ)i μi hi (kN) (kN) (N/mm) (mm) (mm) (mm) 5 11.90 11.90 84882 0.140 2.323 3600 1/25714 4 12.78 24.68 84882 0.291 2.183 3600 1/12371 3 11.15 35.83 84882 0.442 1.892 3600 1/8531 2 9.95 45.78 84882 0.539 1.470 3600 1/6679 1 11.02 56.80 61016 0.931 0.931 5000 1/5371 由上表可知,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5371,远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 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过程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相同。 ⑤轴线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见表3.19及表3.20。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见表3.21。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梁端剪力图及柱轴力图如图3.9所示。 表3.19 各层边柱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层次 hi Vi ∑Dij Di1 Vi1 y (m) (kN) (N/mm) (N/mm) (kN) (kN·m) (kN·m) 5 3.6 11.90 84882 16667 2.34 0.500 0.40 3.37 5.05 4 3.6 24.68 84882 16667 4.85 0.500 0.50 8.73 8.73 3 3.6 35.83 84882 16667 7.04 0.500 0.50 12.67 12.67 2 3.6 45.78 84882 16667 8.99 0.500 0.55-0.05=0.50 16.18 16.18 1 5.0 56.80 61016 13786 12.83 0.694 0.70-0.02=0.68 43.62 20.53 表3.20 各层中柱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层次 hi Vi ∑Dij Di2 Vi2 y (m) (kN) (N/mm) (N/mm) (kN) (kN·m) (kN·m) 5 3.6 11.90 84882 25774 3.61 0.896 0.45 5.85 7.15 4 3.6 24.68 84882 25774 7.49 0.896 0.50 13.48 13.48 3 3.6 35.83 84882 25774 10.88 0.896 0.50 19.58 19.58 2 3.6 45.78 84882 25774 13.90 0.896 0.50-0.05=0.45 22.52 27.52 1 5.0 56.80 61016 16722 15.57 1.244 0.64-0.02=0.62 48.27 29.58 表3.21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层次 AB、CD跨梁 BC跨梁 柱轴力 l Vb l Vb A、D柱 B、C柱 (kN·m) (kN·m) (m) (kN) (kN·m) (kN·m) (m) (kN) (kN) (kN) 5 5.05 3.99 7.2 1.26 3.16 3.16 2.7 2.34 -1.26 -1.08 4 12.10 10.79 7.2 3.18 8.54 8.54 2.7 6.33 -4.44 -4.32 3 21.40 18.46 7.2 5.54 14.60 14.60 2.7 10.81 -9.98 -9.50 2 28.85 26.30 7.2 7.66 20.80 20.80 2.7 15.41 -17.64 -17.25 1 36.71 29.09 7.2 9.14 23.01 23.01 2.7 17.04 -26.78 -25.15 (a)框架弯矩图(kN·m) (b)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图(kN) 图3.9 风荷载作用内力图 3.9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3.9.1 计算 仍取⑧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单元宽度为6.0m,如图3.10所示。由于房间内布置有次梁,故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如图中的水平阴影所示。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次梁和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作用于各节点上。由于内、外纵墙的中心线与梁、柱的中心线不重合,因此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由墙体引起的集中力矩。 图3.10 竖向荷载计算单元简图 3.9.2 荷载计算 1、恒荷载计算 恒荷载作用下各层框架梁上的荷载分布如图3.11所示。 图3.11 梁上恒载分布简图 图中q1、q1′代表横梁自重及梁上横墙,为均布荷载形式, q2、q2′代表房间和走廊的屋、楼面板传给衡量的梯形荷载和三角形荷载, P1、P2分别代表由边纵梁、中纵梁直接传给柱的荷载,包括梁自重,屋、楼面板自重和纵墙、女儿墙自重等的重力荷载。 (1)第5层 kN/m, kN/m kN/m, kN/m kN EMBED Equation.3 kN 集中力矩 M1=P女e=2.04×1.2×6.6×0.18=3.17kN·m,M2=0 (2)第2~4层 kN/m, kN/m kN/m, kN/m kN EMBED Equation.3 kN 集中力矩 M1=P外纵e=[2.04×(6.6×3-3×1.8×2)+0.4×3×1.8×2]×0.18=4.08kN·m M2=P内纵e=[1.88×(6.6×3-1.0×2.1×2)+0.15×1.0×2.1×2]×0.18=5.39kN·m (3)第1层 kN/m, kN/m kN/m, kN/m kN EMBED Equation.3 kN 集中力矩 M1=[2.04×(6.6×3.3-3×2.1×2)+0.4×3×2.1×2]×0.18=4.28kN·m M2=[1.88×(6.6×3.3-1.5×2.1-0.9×2.1)+0.15×(1.5×2.1+0.9×2.1)]×0.18=5.80kN·m 2、活荷载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各层框架梁上的荷载分布如图3.12所示。 图3.12 梁上活载分布简图 (1)第5层 在屋面活荷载0.5kN/m2的作用下 kN/m, kN/m kN kN 在屋面雪荷载0.38kN/m2的作用下 kN/m, kN/m kN kN (2)第1~4层 楼面活荷载,房间为2.0kN/m2,走廊为2.5kN/m2 kN/m, kN/m kN kN 将以上计算结果汇总,见表3.22和表3.23。 表3.22 横向框架恒荷载汇总表 层次 q1 q'1 q2 q'2 P1 P2 M1 M2 (kN/m) (kN/m) (kN/m) (kN/m) (kN) (kN) (kN·m) (kN·m) 5 4.725 3.150 15.588 11.691 135.97 152.54 3.17 0 2~4 10.929 3.150 11.520 8.640 123.80 157.54 4.28 5.80 1 13.651 3.150 10.120 5.440 112.72 162.24 4.58 10.365 表3.23 横向框架活荷载汇总表 层次 q2 q'2 P1 P2 M1 M2 (kN/m) (kN/m) (kN) (kN) (kN·m) (kN·m) 5 1.800(1.368) 1.350(1.026) 8.10(6.16) 12.05(9.16) 0 0 1~4 6.600 6.750 32.40 52.14 0 0 注:表中括号内数值对应于屋面雪荷载作用下的情况。 3、内力计算 梁端、柱端弯矩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由于结构和荷载均对称,故计算时可用半框架[8]。 (1)梁端、柱端弯矩计算 梁、柱线刚度如图3.13所示。 图3.13 各层梁柱线刚度示意图 分布荷载转化成等效荷载如图3.14所示。 (a)三角形分布荷载 (b)梯形分布荷载(α=a/l) 图3.14 等效均布荷载示意图 以第5层A轴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弯矩分配系数(远端为固定支座,杆端转动刚度系数s=4i) 梁 柱 梁端弯矩 kN·m kN·m 弯矩计算过程如图3.15、3.16、3.17所示,所得弯矩图如图3.18所示。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 0.667 0.333 0.264 - 0.527 0.209 ↙ 3.17 -80.41 80.41 0 ↘ -6.35 51.52 25.72 -19.55 -39.03 -15.48 17.01 -9.78 12.86 -13.55 -4.82 -2.41 0.18 0.36 0.14 63.71 -66.88 73.9 -52.22 -21.69 0.400 0.400 0.200 0.173 0.345 0.345 0.137 ↙ 4.08 -89.12 89.12 5.39 ↘ -5.19 34.02 34.02 17.01 -13.59 -27.1 -27.1 -10.76 25.76 17.01 -6.8 8.51 -19.52 -13.55 -14.39 -14.39 -7.19 4.25 8.47 8.47 3.36 45.39 36.64 -86.1 88.29 -38.15 -32.18 -12.59 0.400 0.400 0.200 0.173 0.345 0.345 0.137 ↙ 4.08 -89.12 89.12 5.39 ↘ -5.19 34.02 34.02 17.01 -13.59 -27.1 -27.1 -10.76 17.01 17.01 -6.8 8.51 -13.55 -13.55 -10.89 -10.89 -5.44 3.22 6.41 6.41 2.55 40.14 40.14 -84.35 87.26 -34.24 -34.24 -13.4 0.400 0.400 0.200 0.173 0.345 0.345 ↙ 4.08 -89.12 89.12 5.39 ↘ -5.19 34.02 34.02 17.01 -13.59 -27.1 -27.1 -10.76 17.01 19.68 -6.8 8.51 -13.55 -15.39 -11.96 -11.96 -5.98 3.53 7.05 7.05 2.8 39.07 41.74 -84.89 87.57 -33.6 -35.44 -13.15 0.451 0.324 0.225 0.191 0.382 0.276 0.151 ↙ 4.28 -91.56 91.56 5.8 ↘ -5.19 39.36 28.28 19.64 -15.39 -30.78 -22.24 -12.17 17.01 -7.7 9.82 -13.55 -4.2 -3.02 -2.09 0.71 1.42 1.03 0.56 52.17 25.26 -81.71 86.7 -42.91 -21.21 -16.8 ↓ ↓ 12.63 -10.61 图3.15 恒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弯矩二次分配(kN·m) (a)恒载作用下 (b)活载(屋面雪载)作用下 图3.18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图(kN·m) (2)梁端剪力和柱轴力计算 梁端剪力可根据梁上竖向荷载引起的剪力与梁端弯矩引起的剪力相叠加而得。柱轴力可由梁端剪力和节点集中力相叠加而得,计算过程还应考虑柱自重。 梁端剪力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V=Vq+Vm (3.21) 式中Vq为梁上荷载引起的剪力 ,Vm为梁端弯矩引起的剪力 。 柱轴力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N=V+P (3.22) 式中V为梁端剪力,P为节点集中力及柱自重。 以第4、5层恒荷载作用为例,说明计算过程,计算剪力时梯形、三角形荷载按实际大小计算。 第5层 荷载引起的剪力 kN kN 弯矩引起的剪力 kN 柱轴力 A柱 kN kN kN B柱 kN kN kN 第4层 荷载引起的剪力 kN kN 弯矩引起的剪力 kN 柱轴力 A柱 kN kN kN B柱 kN kN kN 计算结果见表3.24和表3.25。 表3.24 恒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 层次 荷载引起的剪力 弯矩引起的剪力 总剪力 柱轴力 AB跨 BC跨 AB跨 BC跨 AB跨 BC跨 A柱 B柱 VA=VB VB=VC VA=-VB VB=VC VA VB VB=VC N顶 N底 N顶 N底 5 59.10 12.14 -0.98 0 58.12 60.08 12.14 194.09 226.49 224.76 257.16 4 68.42 10.08 -0.30 0 68.12 60.72 10.08 417.33 449.73 491.23 523.63 3 68.42 10.08 -0.40 0 68.02 68.82 10.08 640.47 672.87 757.80 790.20 2 68.42 10.08 -0.37 0 68.05 68.79 10.08 863.64 896.04 1024.34 1056.74 1 70.45 10.08 -0.69 0 69.76 71.14 10.08 1089.60 1122.00 1295.50 1327.90 表3.25 活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 层次 荷载引起的剪力 弯矩引起的剪力 总剪力 柱轴力 AB跨 BC跨 AB跨 BC跨 AB跨 BC跨 A柱 B柱 VA=VB VB=VC VA=-VB VB=VC VA VB VB=VC N顶=N底 N顶=N底 5 4.86 (3.69) 0.91 (0.69) -0.11 (0.004) 0 4.75 (3.69) 4.97 (3.69) 0.91 (0.69) 12.85 (9.85) 17.93 (13.54) 4 19.44 4.56 -0.17 (-0.17) 0 19.27 (19.27) 19.61 (19.61) 4.56 64.52 (61.52) 94.24 (89.85) 3 19.44 4.56 -0.14 0 19.30 19.58 4.56 116.22 (113.22) 170.52 (166.13) 2 19.44 4.56 -0.13 0 19.31 19.57 4.56 167.93 (164.93) 246.79 (242.40) 1 19.44 4.56 -0.23 0 19.21 19.67 4.56 219.54 (216.54) 323.16 (318.77) 注:表中括号内数值为屋面作用雪荷载,其它层楼面作用活荷载时对应的内力,V以向上为正。 3.9.3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1、结构抗震等级 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可知,本设计的框架为三级抗震等级。 2、框架内力组合 为提高框架结构的延性,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现浇框架结构的调幅系数β取0.8。 γRE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取值见表3.26。 表3.26 承载力调整系数取值 结构构件 正截面受弯、受压 斜截面受剪 梁 偏心受压柱 梁、柱 γRE 0.75 0.80 0.85 注:轴压比小于0.15的偏心受压柱,γRE取0.75。 由于风荷载作用下的组合与考虑地震组合相比一般较小,对于结果设计不起控制作用,故不予考虑。 本设计考虑三种内力组合 (1)竖向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组合 S=1.2(SGk+0.5SQk)+1.3SEk (3.23) (2)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1.35SGk+1.4×0.7SQk (3.24) (3)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1.2SGk+1.4SQk (3.25) 3、框架梁内力组合 跨间最大弯矩的计算: 根据梁端弯矩的组合值及梁上荷载设计值,由平衡条件确定。 (1)均布荷载和梯形荷载作用下 如图3.19所示。 图3.19 均布和梯形荷载 若 ≤0, 说明x≤αl,其中x为最大正弯矩截面至A支座的距离,则x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将求得的x值代入下式即可得跨间最大正弯矩值 若 >0, 说明x>αl,则 若VA≤0,则 Mmax=MA (2)均布荷载和三角形荷载作用下 如图3.20所示。 图3.20 均布和三角形荷载 x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将求得的x值代入下式即可得跨间最大正弯矩值 梁端剪力的调整: 抗震设计时,三级框架梁其梁端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调整 (3.26) 式中ηvb为梁端剪力增大系数,三级抗震框架ηvb取1.1, 分别为梁左右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VGb为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ln为梁的净跨。 以第1层AB跨梁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跨间最大弯矩 截面A(竖向荷载作用下M调幅系数0.8) 恒载M=–81.71×0.8=–65.37kN·m,V=69.76kN 活载M=–24.59×0.8=–19.67kN·m,V=19.21kN 地震M=±213.16kN·m,V=53.87kN 梁上荷载设计值 q1=1.2×10.929=13.11 kN/m,q2=1.2×(11.520+0.5×7.2)=18.14 kN/m 左震 kN·m, kN·m kN <0,则x可由 解出,x=1.29 kN·m γREMmax=0.75×205.08=153.81 kN·m 右震 kN·m, kN·m kN >0,则 m =151.41kN·m γREMmax=0.75×151.41=113.56 kN·m 梁端剪力 梁上荷载设计值 q1=13.11 kN/m,q2=18.14 kN/m ln=7.2-0.6=6.6m q1、q2引起的剪力 kN 左震 kN, kN kN·m, kN·m 右震 kN, kN kN·m, kN·m 则 kN γREVA=0.85×163.00=138.55 kN kN γREVA=0.85×164.67=139.97 kN 各层框架梁的内力组合计算结果见表3.27。 4、框架柱内力组合 取每层柱顶和柱底两个控制截面,按式(3.23)、(3.24)、(3.25)组合。在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中,取屋面为雪荷载时的内力进行组合[9]。 内力组合计算结果见表3.28。 表3.27 各层梁内力组合 层次 截面 内力 恒载 活载 地震 γRE[1.2(SGk+0.5SQk) +1.3SEk] 1.35SGk+1.4 ×0.7SQk 1.2SGk +1.4SQk V=γRE[ηVb(Mlb +Mrb)/ln+VGb] SGk SQk SEk → ← 1 A M -65.37 -19.67 ±213.16 140.15 -275.52 -107.53 -105.98 139.97 V 69.76 19.21 53.87 21.43 140.48 113.00 110.61 B左 M -69.36 -21.01 174.70 -242.21 98.45 -114.23 -112.65 V 71.14 19.67 ±53.87 142.12 23.07 115.32 112.91 B右 M -13.44 -4.94 ±138.20 120.43 -149.06 -22.99 -23.04 127.64 V 10.08 4.56 102.37 -100.51 125.73 18.08 18.48 2 A M -67.91 -21.02 ±200.85 125.25 -266.41 -112.28 -110.92 — V 68.05 19.31 51.98 21.82 136.70 110.79 108.69 B左 M -70.06 -21.78 173.41 -241.93 96.22 -115.93 -114.56 V 68.79 19.57 ±51.98 137.58 22.71 112.05 109.95 B右 M -10.52 -4.11 ±137.19 122.44 -145.08 -18.23 -18.38 — V 10.08 4.56 101.62 -99.68 124.90 18.08 18.48 3 A M -67.48 -20.90 ±154.79 80.78 -221.06 -111.58 -110.24 — V 68.02 19.30 40.06 34.96 123.49 110.74 108.64 B左 M -69.81 -21.72 133.65 -202.91 57.71 -115.53 -114.18 V 68.82 19.58 ±40.06 124.45 35.92 112.10 110.00 B右 M -10.72 -4.16 ±105.73 91.57 -114.61 -18.55 -18.69 — V 10.08 4.56 78.32 -73.94 99.15 18.08 18.48 4 A M -68.88 -20.38(-20.30) ±102.67 28.94 -171.27 -112.96 -111.19 — V 68.12 19.27(19.27) 27.00 49.48 109.15 110.85 108.72 B左 M -70.63 -21.35(-21.30) 91.75 -162.63 16.28 -116.27 -114.65 V 68.72 19.61(19.61) ±27.00 109.93 50.26 111.99 109.92 B右 M -10.07 -4.45(-4.50) ±72.58 59.70 -81.83 -17.96 -18.31 — V 10.08 4.56 53.76 -46.80 72.01 18.08 18.48 5 A M -53.50 -5.62(-4.64) ±50.25 -1.69 -99.67 -77.73 -72.07 72.43 V 58.12 4.75(3.69) 12.58 47.80 75.61 83.12 76.39 B左 M -59.12 -5.79(-4.62) 40.29 -95.10 -16.53 -85.49 -79.05 V 60.08 4.97(3.69) ±12.58 77.72 49.92 85.98 79.05 B右 M -17.35 -0.95(-0.55) ±31.88 15.04 -47.13 -24.35 -22.15 45.27 V 12.14 0.91(0.69) 23.61 -13.24 38.94 17.28 15.84 表3.28.a 横向框架A柱弯矩和轴力组合 层次 截面 内力 恒载 活载SQk 地震 γRE[1.2(SGk +0.5SQk)+1.3SEk] 1.35SGk+1.4 ×0.7SQk 1.2SGk +1.4SQk |Mmax| Nmin Nmax SGk 屋面荷载 雪荷载 SEk → ← N M M 5 柱顶 M 63.71 7.03 5.80 50.25 10.96 108.94 92.90 86.29 108.94 10.96 92.90 N 194.09 12.85 9.85 12.58 166.85 191.38 274.61 250.90 191.38 166.85 274.61 柱底 M -45.39 -11.12 -10.79 ±21.54 -24.71 -66.71 -72.17 -70.04 -72.17 -24.71 -72.17 N 226.49 12.85 9.85 12.58 196.01 220.54 318.35 289.78 318.35 196.01 318.35 4 柱顶 M 36.64 14.35 14.57 81.13 -39.57 118.63 63.53 64.06 118.63 -39.57 63.53 N 417.33 64.52 61.52 39.58 364.69 441.87 626.63 591.12 441.87 364.69 626.63 柱底 M -40.14 -13.06 -13.06 ±54.09 10.73 -94.74 -66.99 -66.45 -94.74 10.73 -66.99 N 449.73 64.52 61.52 39.58 393.85 471.03 670.37 630.00 471.03 393.85 670.37 3 柱顶 M 40.14 13.06 13.06 100.70 -56.18 140.19 66.99 66.45 140.19 -56.18 66.99 N 640.47 116.22 113.22 79.64 549.72 705.02 978.53 931.27 705.02 549.72 978.53 柱底 M -39.07 -12.78 -12.78 ±82.39 39.42 -121.24 -65.27 -64.78 -121.24 39.42 -65.27 N 672.87 116.22 113.22 79.64 578.88 734.18 1022.27 970.15 734.18 578.88 1022.27 2 柱顶 M 41.74 13.49 13.49 118.46 -76.65 169.74 69.57 68.97 169.74 -76.65 69.57 N 863.64 167.93 164.93 131.62 771.38 1045.15 1330.49 1271.47 1045.15 771.38 1330.49 柱底 M -52.17 -16.62 -16.62 ±96.92 42.74 -158.86 -86.72 -85.87 -158.86 42.74 -86.72 N 896.04 167.93 164.93 131.62 802.48 1076.25 1374.23 1310.35 1076.25 802.48 1374.23 1 柱顶 M 25.26 7.96 7.96 116.24 -92.82 148.96 41.90 41.46 148.96 -92.82 41.90 N 1089.60 219.54 216.54 185.49 957.05 1342.86 1686.11 1614.88 1342.86 957.05 1686.11 柱底 M -12.63 -3.98 -3.98 ±247.01 242.86 -270.93 -20.95 -20.73 -270.93 242.86 -20.95 N 1122.00 219.54 216.54 185.49 988.15 1373.97 1729.85 1653.76 1373.97 988.15 1729.85 表3.28.b 横向框架B柱弯矩和轴力组合 层次 截面 内力 恒载 活载SQk 地震 γRE[1.2(SGk +0.5SQk)+1.3SEk] 1.35SGk+1.4 ×0.7SQk 1.2SGk +1.4SQk |Mmax| Nmin Nmax SGk 屋面荷载 雪荷载 SEk → ← N M M 5 柱顶 M -52.22 -6.04 -5.09 72.17 -119.65 21.08 -76.42 -71.12 -119.65 -119.65 -76.42 N 224.76 17.93 13.54 11.03 197.62 219.13 321.00 294.81 197.62 197.62 321.00 柱底 M 38.15 9.25 8.98 ±38.86 76.26 0.49 60.57 58.73 76.26 76.26 60.57 N 257.16 17.93 13.54 11.03 226.78 248.29 364.74 333.69 226.78 226.78 364.74 4 柱顶 M -32.18 -11.90 -12.03 125.47 -156.71 87.96 -55.11 -55.28 -156.71 -156.71 -55.11 N 491.23 94.24 89.85 37.79 445.69 519.38 755.52 721.41 445.69 445.69 755.52 柱底 M 34.24 10.98 10.98 ±83.65 117.32 -45.80 56.98 56.46 117.32 117.32 56.98 N 523.63 94.24 89.85 37.79 474.85 548.54 799.26 760.29 474.85 474.85 799.26 3 柱顶 M -34.24 -10.98 -10.98 155.73 -187.59 116.08 -56.98 -56.46 -187.59 -187.59 -56.98 N 757.80 170.52 166.13 76.05 682.63 830.93 1190.14 1148.09 682.63 682.63 1190.14 柱底 M 33.60 10.82 10.82 ±127.41 159.33 -89.12 55.96 55.47 159.33 159.33 55.96 N 790.20 170.52 166.13 76.05 711.79 860.09 1233.88 1186.97 711.79 711.79 1233.88 2 柱顶 M -35.44 -11.29 -11.29 183.19 -229.96 151.08 -58.91 -58.33 -229.96 -229.96 -58.91 N 1024.34 246.79 242.40 125.69 969.00 1230.44 1624.71 1574.71 969.00 969.00 1624.71 柱底 M 42.91 13.48 13.48 ±149.88 203.54 -108.21 71.14 70.36 203.54 203.54 71.14 N 1056.74 246.79 242.40 125.69 1000.10 1261.54 1668.45 1613.59 1000.10 1000.10 1668.45 1 柱顶 M -21.21 -6.60 -6.60 163.02 -193.07 146.01 -35.10 -34.69 -193.07 -193.07 -35.10 N 1295.50 323.16 318.77 174.19 1215.53 1577.85 2065.62 2007.02 1215.53 1215.53 2065.62 柱底 M 10.61 3.30 3.30 ±277.58 300.45 -276.91 17.56 17.35 300.45 300.45 17.56 N 1327.90 323.16 318.77 174.19 1246.64 1608.95 2109.36 2045.90 1246.64 1246.64 2109.36 5、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1)A柱 第5层 框架顶层无需调整 第4层 柱顶轴压比 <0.15 无需调整 柱底轴压比 <0.15 无需调整 第3层 柱顶轴压比 <0.15 无需调整 柱底轴压比 <0.15 无需调整 第2层 柱顶轴压比 >0.15 可知1、2层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进行调整,且应满足下式要求 ∑Mc=ηc∑Mb (3.27) 式中∑Mc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分配, ∑Mb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ηc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三级抗震框架ηc取1.1。 A柱端弯矩调整过程如右图所示。 266.41×1.1-121.24=171.81kN·m kN·m<158.86kN·m kN·m<148.96kN·m 270.93×1.15=311.57kN·m (2)B柱 第5层 框架顶层无需调整 第2层 柱顶轴压比 >0.15 B柱端弯矩调整过程如右图所示。 (241.93+145.08)×1.1-159.33=266.38kN·m kN·m kN·m 300.45×1.15=345.52kN·m A、B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结果见表3.29。 表3.29.a 横向框架A柱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调整 层次 5 4 3 2 1 截面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γRE(ΣMc=ηΣMb) 108.94 72.17 118.63 94.74 140.19 121.24 171.81 158.86 148.96 311.57 γREN 191.38 318.35 441.87 471.03 705.02 734.18 1045.15 1076.25 1342.86 1373.97 表3.29.b 横向框架B柱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调整 层次 5 4 3 2 1 截面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γRE(ΣMc=ηΣMb) 119.65 76.26 156.71 117.32 187.95 159.33 266.38 220.88 209.52 345.52 γREN 197.62 226.78 445.69 474.85 682.63 711.79 969.00 1000.10 1215.53 1246.64 6、柱端剪力设计值的组合及调整 以第5层A柱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恒载 kN 活载 kN 地震SEk=±19.94kN 剪力设计值调整 kN A、B柱端剪力设计值的调整结果见表3.30。 表3.30.a 横向框架A柱剪力组合 层次 恒载 活载 地震 γRE[1.2(SGk+0.5SQk) +1.3SEk] 1.35SGk+1.4 ×0.7SQk 1.2SGk +1.4SQk ηVc(Mbc+Mtc)/Hn SGk SQk SEk → ← 5 -30.31 -5.04 (-4.61) ±19.94 -11.23 -55.30 -45.86 -43.43 55.34 4 -21.33 -7.61 (-7.68) ±37.56 15.83 -67.18 -36.25 -36.25 65.20 3 -22.00 -7.18 ±50.86 30.10 -82.30 -36.74 -36.45 79.88 2 -26.09 -8.36 ±59.83 35.24 -96.99 -43.41 -43.01 100.41 1 -7.58 -2.39 ±72.65 71.33 -89.23 -12.58 -12.44 92.38 表3.30.b 横向框架B柱剪力组合 层次 恒载 活载 地震 γRE[1.2(SGk+0.5SQk) +1.3SEk] 1.35SGk+1.4 ×0.7SQk 1.2SGk +1.4SQk ηVc(Mbc+Mtc)/Hn SGk SQk SEk → ← 5 25.10 4.25 (3.91) ±30.84 61.67 -6.48 38.05 36.07 59.86 4 18.45 6.36 (6.39) ±58.09 86.27 -42.11 31.14 31.04 83.73 3 18.84 6.06 ±78.65 109.22 -64.60 31.37 31.09 106.11 2 21.76 6.88 ±92.52 127.94 -76.53 36.12 35.74 132.46 1 6.36 1.98 ±88.12 104.87 -89.88 10.53 10.40 108.57 3.10截面设计 3.10.1 框架梁 以第1层AB跨梁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从表3.27中分别选出AB跨跨间截面及支座截面的最不利内力,并按下式将支座中心处的弯矩换算为支座边缘控制截面的弯矩进行配筋计算。 (3.28) 式中 为支座边缘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 分别为梁、柱中线交点处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和组合剪力设计值, b为梁端支座宽度,即柱截面高度。 支座截面 kN·m γREMA=0.75×317.77=238.33kN·m kN·m γREMB=0.75×272.79=204.59kN·m 跨中截面 γREMmax=153.81kN·m (1)跨中截面 梁的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 梁内纵向钢筋选用HRB400级钢筋(fy=fy′=360N/mm2),混凝土选用C30(fc=14.3 N/mm2),ξb=0.518。 翼缘计算宽度,按跨度考虑时, mm,h0=h-as=600-35=565mm, hf′=100mm。 因为 kN·m>153.81 kN·m,故为第一类T形截面。 mm2 实配钢筋416,As=804mm2 >0.2%,满足要求。 (2)支座截面 梁的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支座A <0.35 mm2 实配钢筋420,As=1256mm2。 支座B <0.35 mm2 实配钢筋220+218,As=1137mm2。 2、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 0.25βcfcbh0=0.25×1.0×14.3×300×565=605.96kN>γREV=139.97kN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0.7 ftbh0=0.7×1.43×300×565=169.67kN>γREV=139.97kN 即可按构造要求配筋。 选用箍筋2Φ8,Asv=n Asv1=2×50.3=101mm2 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为200。 纵向构造钢筋为410,拉筋直径为6。 其余层梁的配筋计算见表3.31和表3.32。 表3.31 框架梁正截面配筋计算 层次 计算公式 梁AB 梁BC 支座A AB跨中 支座B左 支座B右 BC跨中 1 M(kN·m) 238.33 153.81 204.59 115.78 124.18 0.174 0.014 0.149 0.203 0.072 0.193 0.014 0.162 0.229 0.075 <ξb <ξb <ξb <ξb <ξb (mm2) 1299 754 1091 996 979 实配钢筋 420 416 220+218 220+218 418 (mm2) 1256 804 1157 1137 1017 (%) 0.75 0.47 0.67 1.04 0.93 5 M(kN·m) 79.66 80.96 74.53 36.82 43.99 0.058 0.007 0.054 0.064 0.026 0.060 0.007 0.056 0.066 0.026 <ξb <ξb <ξb <ξb <ξb (mm2) 404 377 377 287 343 实配钢筋 316 316 216+114 216+114 314 (mm2) 603 603 556 556 461 (%) 0.36 0.36 0.33 0.51 0.42 表3.32 框架梁斜截面配筋计算 类别 梁AB 梁BC 层次 1 5 1 5 V(kN) 139.97 72.43 127.64 45.27 0.25βcfcbh0(kN) 605.96 605.96 391.46 391.46 0.7ftbh0(kN) 169.67 169.67 109.61 109.61 ftbh0(kN) 242.39 242.39 156.59 156.59 选用箍筋 2Φ8 2Φ8 2Φ8 2Φ8 Asv=nAsv1(mm2) 101 101 101 101 (mm) 构造 构造 537 构造 实配箍筋间距s(mm) 100/200 100/200 100/200 100/200 (%) 0.168 0.168 0.168 0.168 (%) 0.163 0.163 0.163 0.163 3.10.2 框架柱 1、轴压比验算 第1层 A柱Nmax=1729.85kN 轴压比 <0.9,满足要求 B柱Nmax=2109.36kN 轴压比 <0.9,满足要求 可知各层柱轴压比均满足要求。 2、截面尺寸复核 取h0=600-40=560mm,Vmax=132.46kN, <4 0.25βcfcbh0=0.25×1.0×14.3×600×560=1201.2kN>Vmax=132.46kN,满足要求。 3、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柱的同一截面分别承受正、负弯矩,故采用对称配筋。 第1层 A柱Nb=α1fcbh0ξb=1.0×14.3×600×560×0.518=2488.89kN 由表3.28.a可知,N<Nb为大偏压,选用最不利内力组合M=311.57kN·m,N=1373.97kN。此组内力中有由水平地震荷载产生的弯矩>75%,柱的计算长度l0取下式中的较小值 l0=[1+0.15(ψu+ψl)]H (3.29) l0=(2+0.2ψmin)H (3.30) 式中ψu、ψl分别为柱的上端、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的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的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ψmin为比值ψu、ψl中的较小值, H为柱的高度。 ψu=(9+6.48)/4.5=3.44,ψl=0,ψmin=0 l0=[1+0.15×(3.44+0)]×5=7.58m,l0=(2+0.2×0) ×5=10m,故l0=7.58m mm, mm ei=e0+ea=226.77+20=246.77mm >1.0,取ζ1=1.0 <15,取ζ2=1.0 ηei=1.259×246.77=310.68mm>0.3h0=0.3×560=168mm mm <ξb=0.518 mm2 三级抗震框架柱,采用HRB400级钢筋,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为0.6%,且柱截面每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 每侧最小配筋面积As,min=0.2%×6002=720mm2 截面最小配筋面积As,min=0.6%×6002=2160mm2 每侧实配钢筋416,As=As′=804mm2, >0.6%,满足要求。 4、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第1层 A柱 选用最不利内力组合M=311.57kN·m,N=1373.97kN,V=92.38kN。 剪跨比 >3,故λ=3 0.3 fcA=0.3×14.3×6002=1544.4kN>N=1373.97kN,故N=1373.97kN <0 即可按构造要求配筋。 三级抗震框架柱,箍筋最小直径为8mm,加密区最大间距为8d和150中较小值。 选用箍筋4Φ10,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为200。 其余层柱的配筋计算见表3.33和表3.34。 表3.33 框架柱正截面配筋计算 类别 A柱 B柱 层次 1 2 5 1 2 5 受压类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M(kN·m) 311.57 171.81 108.94 345.52 266.38 119.65 N(kN) 1373.97 1045.15 191.38 1246.64 969.00 197.62 l0(m) 7.58 7.62 4.50 5.00 5.84 4.50 (mm) 226.77 164.39 569.23 277.16 274.90 605.45 (mm) 20 20 20 20 20 20 (mm) 246.77 184.39 589.23 297.16 294.90 625.45 ζ1 1.0 1.0 1.0 1.0 1.0 1.0 ζ1 1.0 1.0 1.0 1.0 1.0 1.0   1.259 1.350 1.038 1.100 1.129 1.037   310.68 248.93 611.62 326.88 332.94 648.59 (mm) 570.68 508.93 87162 586.88 592.94 908.59 0.286 <ξb 0.218 <ξb 0.040 <ξb 0.259 <ξb 0.202 <ξb 0.041 <ξb   665 49 328 668 459 382 (mm2) 实配钢筋 1216 1216 1216 1216 1216 1216 (mm2) 2412 2412 2412 2412 2412 2412 表3.34 框架柱斜截面配筋计算 类别 A柱 B柱 层次 1 2 5 1 2 5 V(kN) 92.38 100.41 55.34 108.57 132.46 59.86 N(kN) 1373.97 1076.25 318.35 1246.64 1000.10 226.78 3.93>3 2.68 2.68 3.93>3 2.68 2.68 0.3fcA 1544.4 >N 1544.4 >N 1544.4 >N 1544.4 >N 1544.4 >N 1544.4 >N   <0 <0 <0 <0 <0 <0 实配箍筋 4Φ10 4Φ10 4Φ8 4Φ10 4Φ10 4Φ8 实配箍筋间距s(mm) 100/200 100/200 100/200 100/200 100/200 100/200 横向框架配筋图如图3.21所示。 图3.21 横向框架配筋图 3.11楼板设计 3.11.1 楼板结构平面布置 板内钢筋选用HPB235级钢筋(fy=fy′=210N/mm2),混凝土选用C25(fc=11.9 N/mm2)。 楼板结构平面示意图如图3.22所示。 图3.22 楼板结构平面示意图 3.11.2 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 20kN/m3×0.02m=0.40kN/m2 100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5kN/m3×0.10m=2.50kN/m2 15厚混合砂浆抹灰层 17kN/m3×0.015m=0.26kN/m2 合计 3.16kN/m2 活荷载标准值 房间(AB、CD跨)2.0kN/m2 走廊(BC跨)2.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g=1.2×3.16=3.79kN/m2 活荷载设计值 房间(AB、CD跨)q=1.4×2.0=2.8kN/m2 走廊(BC跨)q=1.4×2.5k=3.5kN/m2 3.11.3 设计方案 A、B板 m, m, ,按双向板设计 C板 m, m, ,2<2.2<3,宜按双向板设计,本设计按单向板设计。 3.11.4 双向板设计 本设计双向板采用安全储备较高的弹性理论设计方法。 1、计算跨度 因梁、柱不偏心,且为整体现浇,l0= lc,lc为轴线之间的距离,故l0x=3600mm,l0y=7200mm。 2、弯矩计算 (1)A板跨内正弯矩 按恒荷载均布及活荷载棋盘式布置 对称荷载 kN/m2 反对称荷载 kN/m2 g′作用下,A板边界条件为四边固支, ,查表可得 mx=0.0400,my=0.0038,mx′=-0.0829,my′=-0.0570 q′作用下,A板边界条件为四边简支, ,查表可得 mx=0.0965,my=0.0174 μ=0时, mx=(0.0400×5.19+0.0965×1.4) ×3.62=4.44kN·m/m my=(0.0038×5.19+0.0174×1.4) ×3.62=0.57kN·m/m μ=0.2时, =4.44+0.2×0.57=4.55kN·m/m =0.57+0.2×4.44=1.46kN·m/m (2)A板支座负弯矩 按恒荷载均布及活荷载满布各板计算 满布荷载 kN/m2 P作用下,A板边界条件为四边固支, ,查表可得 mx′=-0.0829,my′=-0.0570 mx′=-0.0829×6.59×3.32=-7.08kN·m/m my′=-0.0570×6.59×3.32=-4.87kN·m/m B板与A板边界条件相同,故板跨内及支座弯矩同A板。 3、配筋计算 考虑到区格板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板存在空间拱作用,弯矩值应按如下进行调整 A板为边区格板,跨内截面及A-C支座截面减小20% B板为角区格板,不予折减 跨内及支座截面有效高度h0x=100-20=80mm,h0y=100-30=70mm 内力臂系数近似取γs=0.95, 钢筋截面面积 双向板配筋计算结果见表3.35。 表3.35 双向板配筋计算 截面 M h0 As 选配钢筋 实际面积 (kN·m) (mm) (mm2) (mm2) 跨中 A区格 l0x 3.64 80 228 Φ8@200 251 l0y 1.17 70 84 Φ8@200 251 B区格 l0x 4.55 80 285 Φ8@170 296 l0y 1.46 70 105 Φ8@200 251 支座 A-A A-B -3.90 70 279 Φ8@140 359 A-C -5.66 80 355 Φ8@100 503 A外lox B外l0x -7.08 80 444 Φ8@110 457 B-A B外l0y -4.87 70 349 Φ8@140 359 B-C -7.08 80 444 Φ8@100 503 3.11.5 次梁设计 次梁与主梁整体浇注,梁内纵向钢筋选用HRB400级钢筋(fy=fy′=360N/mm2),混凝土选用C30(fc=14.3 N/mm2),ξb=0.518,主梁尺寸为300mm×600mm,次梁尺寸为300mm×500mm,计算跨度l0= ln=6600-300=6300mm。 1、荷载计算 恒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3.79kN/m2×3.3m=13.67kN/m 次梁自重 1.2×25kN/m3×0.3m×(0.5m-0.1m)=3.60kN/m 梁侧抹灰 1.2×17kN/m3×0.02m×(0.5m-0.1m)×2=0.33kN/m 合计 g=17.57kN/m 活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q=2.8kN/m2×3. 6m=10.08kN/m 共计g+q=27.65kN/m 2、次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 跨中弯矩 kN·m 翼缘计算宽度 mm,h0=h-as=500-35=465mm,hf′=100mm 因 kN·m>164.55 kN·m,故为第一类T形截面。 mm2 实配钢筋418,As=1017mm2 >0.2%,满足要求。 次梁支座截面按构造要求配筋。 实配钢筋414,As=615mm2 >0.2%,满足要求。 3、次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跨中剪力 kN <4 0.25βcfcbh0=0.25×1.0×14.3×300×465=498.71kN>V=95.39kN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0.7 ftbh0=0.7×1.43×300×465=139.64kN>V=95.39kN 即可按构造要求配筋。 选用箍筋2Φ8,Asv=n Asv1=2×50.3=101mm2 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为200。 纵向构造钢筋为210,拉筋直径为6。 3.11.6 单向板设计 本设计单向板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2<2.2<3,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设计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计算跨度l0= ln=3000-300=2700mm。 1、荷载计算 恒荷载设计值 g=3.79kN/m2 活荷载设计值 q=3.5kN/m2 共计g+q=7.29kN/m2 取计算单元为1m板宽 g+q=7.29kN/m 2、配筋计算 跨中弯矩 kN·m mm2 实配钢筋Φ8@140,As=359mm2。 支座截面按构造要求配筋。 实配钢筋Φ8@200,As=251mm2。 3.12楼梯设计 本设计楼梯为现浇整体板式楼梯,踏步尺寸为300mm×150mm,层高一层为3.9m,二至五层均为3.6m。选用HPB235级钢筋(fy=fy′=210N/mm2),混凝土选用C25(fc=11.9 N/mm2)。楼梯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2.0kN/m2。 取2号楼梯第3层进行计算。 3.12.1 楼梯结构平面布置 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3.23所示。 图3.23 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图 3.12.2 梯段板设计 梯段板倾斜角 ,α=26.6%, ,取1m宽斜向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梯段斜板不做刚度验算是,斜板厚度取 ,l0为斜板水平方向跨度,l0=3300mm, mm,取板厚h=120mm。 1、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三角形踏步 0.5×0.15m×1m×25kN/m3=1.88kN/m 斜板 0.12m×1m×25kN/m3/0.894=3.36kN/m 20厚抹灰层 0.02m×1m×17kN/m3/0.894 =0.38kN/m 合计 5.62kN/m 恒荷载设计值 g=1.2×5.62=6.74kN/m 活荷载标准值 1m×2.0kN/m2=2.0kN/m 活荷载设计值 q=1.4×2.0=2.8kN/m 共计g+q=9.54kN/m 2、配筋计算 跨中弯矩 kN·m h0=h-as=120-20=100mm mm2 实配钢筋Φ10@150,As=523mm2,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3.12.3 平台板设计 平台板跨度l0=1800-300/2=1650mm,取1m板带进行计算。平台板厚h=100mm。 1、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平台板 0.10m×1m×25kN/m3=2.5kN/m 20厚抹灰层 0.02m×1m×17kN/m3 =0.34kN/m 合计 2.84kN/m 恒荷载设计值 g=1.2×2.84=3.41kN/m 活荷载标准值 1m×2.0kN/m2=2.0kN/m 活荷载设计值 q=1.4×2.0=2.8kN/m 共计g+q=6.21kN/m 2、配筋计算 跨中弯矩 kN·m h0=h-as=100-20=80mm mm2 实配钢筋Φ8@200,As=251mm2。 3.12.4 平台梁设计 平台梁截面尺寸为250mm×300mm,计算跨度l0=3300mm,l0=1.05×(3300-300) =3150mm,取l0=3150mm进行计算。 1、荷载计算 梯段板 9.54kN/m2×3.3m/2=15.74kN/m 平台板 6.21kN/m2×(0.3m+1.8m/2)=7.45kN/m 梁自重 1.2×0.25m×(0.3m-0.1m)×25kN/m3=1.50kN/m 梁抹灰 1.2×0.02m×(0.25m+0.3m×2-0.1m×2)×17kN/m3=0.27kN/m 合计 24.96kN/m 2、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 kN·m 剪力设计值 kN 3、配筋计算 平台梁按到L形截面计算。 翼缘计算宽度 mm 梁的有效高度h0=h-as=300-35=265mm,hf′=100mm 因 kN·m>37.57 kN·m,故为第一类L形截面。 mm2 实配钢筋4Φ16,As=804mm2 >0.2%,满足要求。 <4 0.25βcfcbh0=0.25×1.0×11.9×250×265=197.09kN>V=43.31kN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0.7 ftbh0=0.7×1.27×250×265=58.90kN>V=43.31kN 即可按构造要求配筋。 选用箍筋2Φ8,Asv=n Asv1=2×50.3=101mm2,箍筋间距为200。 3.13 基础设计 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本设计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按受力性能,柱下独立基础有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两种。当受力性能为偏心受压时,一般采用矩形基础。 10.1基础截面计算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基础埋深指基础底面到室内地面的距离,至少取建筑物高度的 ,基础高度 ,先计算边柱,则 基础埋深 混凝土采用 钢筋采用 根据地质情况,选粘土层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当基础宽度大于 或埋置深度大于 时, 应按下式修正 式中,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根据粘土的物理性质,查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表得, 及 均小于 的粘性土, 分别取 和 。 -基础地面宽度 ,当 按 取, 按 取。 -基础地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 。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 。 先按 计算,地基承载力修正 , 基底底面积:基底底板的面积可以先按照轴心受压时面积的 倍先估算。 则 考虑到偏心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不均匀,将 增加 ,则 取 因为 ,故不必再对 进行修正。 其中 -基础底面到室内地面与到室外地面的距离的平均值。 10.2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冲切验算 1、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规范,地基承载力验算公式 (1) (2) EMBED Equation.3 因为 故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2、冲切验算 对于矩形截面柱的矩形基础,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受冲切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1) (2) 受冲切承载力的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 时,取1.0。当 时,取0.9。在该例中, ,用插入法,取 。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的计算长度, 。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上边长,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 。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下边长,取柱宽加俩倍基础有效高度, 则 -冲切验算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 EMBED Equation.3 故冲切验算满足要求。 10.3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基础底板在地基反力的作用下,在两个方向都产生向上的弯曲,因此需在底板两个方向都配置受力钢筋.控制截面取在柱与基础的交接处,计算时把基础视作固定在柱周边的四面挑出的悬臂板,配筋取基本组合进行计算。 第一组荷载 第二组荷载 第一组荷载计算配筋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则控制截面的弯距为 EMBED Equation.3 -截面1-1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则 EMBED Equation.3 = 选取 , 。 选取 , 。 第二组荷载计算配筋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 选取 , 。 选取 , 。 比较两组荷载,第一组荷载影响比较大。配筋满足第一组强度要求第二组自然满足。 结 论 本次毕业设计是行政办公楼,主要进行的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在确定框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的尺寸,然后根据规范规定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其中包括荷载计算、框架侧移计算、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以及楼板、楼梯和基础的设计。 毕业设计是对四年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扩充和深化,也是对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设计的一次锻炼。 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使我较为细致的熟悉一个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各部分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等方面所学到的新内容,得以综合应用,并且运用到大量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课,使我进一步掌握了以前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其得以系统的深化,更加培养了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 我深深的认识到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应该具备一种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各个专业的协调和合作,特别是结构和建筑的交流。此外,我还认识到各种规范是工程设计的灵魂,一定要好好把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对建筑规范的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人员。 致 谢 本次毕业设计,使我更加深入的对所学知识有所认识和掌握。如今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终于顺利完成,需要感谢的人真的有很多。 首先,我要感谢李红霞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从刚开始的设计方案到最后的施工图的完成,都离不开李老师的耐心指导,她那严谨细致的作风,将是我学习的榜样。同时,毕业设计得以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同学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同学们帮我查找资料以及提供有关设计的建议,使得设计不断的完善,最终顺利完整成了整个设计。此外,我还要感谢曾经教过我专业课的所有老师,正是他们的辛勤教导,才使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理论知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受益匪浅。当然,这一切也同样离不开院里的领导和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 在此,我衷心的感谢给我指导和帮助的每一位领导、老师和同学。 姚明 2011年5月20日 参考文献 [1] 赵西平.房屋建筑学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李国强,李杰,苏小卒.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 J.Amrhein.Frame structure of office building [M].John portman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 [8] 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9] Crowley,D.Fairbrother.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Calculations [J].The home of civil engineering,2009,26(7). [10]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1] 高大钊.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2] 赵明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附 录 表A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结构类型 烈度 6 7 8 9 框架 高度(m) ≤30 >30 ≤30 >30 ≤30 >30 ≤25 框架 四 三 三 二 二 一 一 剧场、体育馆等 三 二 一 一 大跨度公共建筑 框架-抗震墙 高度(m) ≤60 >60 ≤60 >60 ≤60 >60 ≤50 框架 四 三 三 二 二 一 一 抗震墙 三 二 一 一 抗震墙 高度(m) ≤80 >80 ≤80 >80 ≤80 >80 ≤60 抗震墙 四 三 三 二 二 一 一 部分框支 抗震墙 三 二 二 一 不宜采用 不应采用 抗震墙结构 框支层框架 二 二 一 一 筒体 框架-核心筒 框架 三 二 一 一 核心筒 二 二 一 一 筒中筒 外筒 三 二 一 一 内筒 三 二 一 一 板柱-抗震墙 板柱的柱 三 二 一 不应采用 抗震墙 二 二 二 注:1.一般抗震墙尚包括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不落地抗震墙和落地抗震墙加强部位的上部; 2.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降低; 3.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宜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和研究生助教***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 EMBED \* MERGEFORMAT ��� _1234568045.unknown _1234568196.unknown _1234568260.unknown _1234568292.unknown _1234568308.unknown _1234568316.unknown _1234568320.unknown _1234568324.unknown _1234568326.unknown _1234568328.unknown _1234568329.unknown _1234568327.unknown _1234568325.unknown _1234568322.unknown _1234568323.unknown _1234568321.unknown _1234568318.unknown _1234568319.unknown _1234568317.unknown _1234568312.unknown _1234568314.unknown _1234568315.unknown _1234568313.unknown _1234568310.unknown _1234568311.unknown _1234568309.unknown _1234568300.unknown _1234568304.unknown _1234568306.unknown _1234568307.unknown _1234568305.unknown _1234568302.unknown _1234568303.unknown _1234568301.unknown _1234568296.unknown _1234568298.unknown _1234568299.unknown _1234568297.unknown _1234568294.unknown _1234568295.unknown _1234568293.unknown _1234568276.unknown _1234568284.unknown _1234568288.unknown _1234568290.unknown _1234568291.unknown _1234568289.unknown _1234568286.unknown _1234568287.unknown _1234568285.unknown _1234568280.unknown _1234568282.unknown _1234568283.unknown _1234568281.unknown _1234568278.unknown _1234568279.unknown _1234568277.unknown _1234568268.unknown _1234568272.unknown _1234568274.unknown _1234568275.unknown _1234568273.unknown _1234568270.unknown _1234568271.unknown _1234568269.unknown _1234568264.unknown _1234568266.unknown _1234568267.unknown _1234568265.unknown _1234568262.unknown _1234568263.unknown _1234568261.unknown _1234568228.unknown _1234568244.unknown _1234568252.unknown _1234568256.unknown _1234568258.unknown _1234568259.unknown _1234568257.unknown _1234568254.unknown _1234568255.unknown _1234568253.unknown _1234568248.unknown _1234568250.unknown _1234568251.unknown _1234568249.unknown _1234568246.unknown _1234568247.unknown _1234568245.unknown _1234568236.unknown _1234568240.unknown _1234568242.unknown _1234568243.unknown _1234568241.unknown _1234568238.unknown _1234568239.unknown _1234568237.unknown _1234568232.unknown _1234568234.unknown _1234568235.unknown _1234568233.unknown _1234568230.unknown _1234568231.unknown _1234568229.unknown _1234568212.unknown _1234568220.unknown _1234568224.unknown _1234568226.unknown _1234568227.unknown _1234568225.unknown _1234568222.unknown _1234568223.unknown _1234568221.unknown _1234568216.unknown _1234568218.unknown _1234568219.unknown _1234568217.unknown _1234568214.unknown _1234568215.unknown _1234568213.unknown _1234568204.unknown _1234568208.unknown _1234568210.unknown _1234568211.unknown _1234568209.unknown _1234568206.unknown _1234568207.unknown _1234568205.unknown _1234568200.unknown _1234568202.unknown _1234568203.unknown _1234568201.unknown _1234568198.unknown _1234568199.unknown _1234568197.unknown _1234568111.unknown _1234568164.unknown _1234568180.unknown _1234568188.unknown _1234568192.unknown _1234568194.unknown _1234568195.unknown _1234568193.unknown _1234568190.unknown _1234568191.unknown _1234568189.unknown _1234568184.unknown _1234568186.unknown _1234568187.unknown _1234568185.unknown _1234568182.unknown _1234568183.unknown _1234568181.unknown _1234568172.unknown _1234568176.unknown _1234568178.unknown _1234568179.unknown _1234568177.unknown _1234568174.unknown _1234568175.unknown _1234568173.unknown _1234568168.unknown _1234568170.unknown _1234568171.unknown _1234568169.unknown _1234568166.unknown _1234568167.unknown _1234568165.unknown _1234568138.unknown _1234568156.dwg Autodesk _1234568160.unknown _1234568162.unknown _1234568163.unknown _1234568161.unknown _1234568158.unknown _1234568159.unknown _1234568157.unknown _1234568146.unknown _1234568150.unknown _1234568152.unknown _1234568154.unknown _1234568155.dwg Autodesk _1234568153.unknown _1234568151.unknown _1234568148.unknown _1234568149.unknown _1234568147.unknown _1234568142.unknown _1234568144.unknown _1234568145.unknown _1234568143.unknown _1234568140.unknown _1234568141.unknown _1234568139.unknown _1234568130.unknown _1234568134.unknown _1234568136.unknown _1234568137.unknown _1234568135.unknown _1234568132.unknown _1234568133.unknown _1234568131.unknown _1234568119.unknown _1234568123.unknown _1234568128.unknown _1234568129.unknown _1234568125.unknown _1234568126.unknown _1234568127.unknown _1234568124.unknown _1234568121.unknown _1234568122.unknown _1234568120.unknown _1234568115.unknown _1234568117.unknown _1234568118.unknown _1234568116.unknown _1234568113.unknown _1234568114.unknown _1234568112.unknown _1234568077.unknown _1234568095.unknown _1234568103.unknown _1234568107.unknown _1234568109.unknown _1234568110.unknown _1234568108.unknown _1234568105.unknown _1234568106.unknown _1234568104.unknown _1234568099.unknown _1234568101.unknown _1234568102.unknown _1234568100.unknown _1234568097.unknown _1234568098.unknown _1234568096.unknown _1234568085.unknown _1234568090.unknown _1234568093.unknown _1234568094.unknown _1234568092.unknown _1234568091.dwg Autodesk _1234568087.unknown _1234568089.unknown _1234568088.dwg Autodesk _1234568086.unknown _1234568081.unknown _1234568083.unknown _1234568084.unknown _1234568082.unknown _1234568079.unknown _1234568080.unknown _1234568078.unknown _1234568061.unknown _1234568069.unknown _1234568073.unknown _1234568075.unknown _1234568076.unknown _1234568074.unknown _1234568071.unknown _1234568072.unknown _1234568070.unknown _1234568065.unknown _1234568067.unknown _1234568068.unknown _1234568066.unknown _1234568063.unknown _1234568064.unknown _1234568062.unknown _1234568053.unknown _1234568057.unknown _1234568059.unknown _1234568060.unknown _1234568058.unknown _1234568055.unknown _1234568056.unknown _1234568054.dwg Autodesk _1234568049.unknown _1234568051.unknown _1234568052.unknown _1234568050.unknown _1234568047.unknown _1234568048.unknown _1234568046.dwg Autodesk _1234567981.unknown _1234568013.unknown _1234568029.unknown _1234568037.unknown _1234568041.unknown _1234568043.unknown _1234568044.unknown _1234568042.unknown _1234568039.unknown _1234568040.unknown _1234568038.unknown _1234568033.unknown _1234568035.unknown _1234568036.unknown _1234568034.unknown _1234568031.unknown _1234568032.unknown _1234568030.unknown _1234568021.unknown _1234568025.unknown _1234568027.unknown _1234568028.unknown _1234568026.unknown _1234568023.dwg Autodesk _1234568024.unknown _1234568022.unknown _1234568017.unknown _1234568019.unknown _1234568020.unknown _1234568018.unknown _1234568015.dwg Autodesk _1234568016.dwg Autodesk _1234568014.unknown _1234567997.unknown _1234568005.unknown _1234568009.unknown _1234568011.unknown _1234568012.unknown _1234568010.unknown _1234568007.unknown _1234568008.unknown _1234568006.unknown _1234568001.unknown _1234568003.unknown _1234568004.unknown _1234568002.dwg Autodesk _1234567999.unknown _1234568000.unknown _1234567998.unknown _1234567989.unknown _1234567993.unknown _1234567995.unknown _1234567996.unknown _1234567994.unknown _1234567991.unknown _1234567992.unknown _1234567990.unknown _1234567985.unknown _1234567987.unknown _1234567988.unknown _1234567986.unknown _1234567983.unknown _1234567984.unknown _1234567982.unknown _1234567934.unknown _1234567954.dwg Autodesk _1234567973.dwg Autodesk _1234567977.unknown _1234567979.unknown _1234567980.unknown _1234567978.unknown _1234567975.dwg Autodesk _1234567976.unknown _1234567974.dwg Autodesk _1234567962.unknown _1234567966.unknown _1234567968.unknown _1234567970.unknown _1234567971.unknown _1234567972.unknown _1234567969.unknown _1234567967.unknown _1234567964.unknown _1234567965.unknown _1234567963.unknown _1234567958.unknown _1234567960.unknown _1234567961.dwg Autodesk _1234567959.unknown _1234567956.unknown _1234567957.unknown _1234567955.unknown _1234567942.unknown _1234567946.unknown _1234567948.unknown _1234567950.unknown _1234567952.unknown _1234567953.dwg Autodesk _1234567951.unknown _1234567949.unknown _1234567947.unknown _1234567944.unknown _1234567945.unknown _1234567943.unknown _1234567938.unknown _1234567940.unknown _1234567941.unknown _1234567939.unknown _1234567936.unknown _1234567937.unknown _1234567935.unknown _1234567910.unknown _1234567918.unknown _1234567924.unknown _1234567928.unknown _1234567930.unknown _1234567932.unknown _1234567933.unknown _1234567931.unknown _1234567929.unknown _1234567926.unknown _1234567927.unknown _1234567925.unknown _1234567921.unknown _1234567922.unknown _1234567923.unknown _1234567919.unknown _1234567920.unknown _1234567914.unknown _1234567916.unknown _1234567917.unknown _1234567915.unknown _1234567912.unknown _1234567913.unknown _1234567911.unknown _1234567897.unknown _1234567902.unknown _1234567908.unknown _1234567909.unknown _1234567904.unknown _1234567906.unknown _1234567907.unknown _1234567905.unknown _1234567903.unknown _1234567899.unknown _1234567901.unknown _1234567900.dwg Autodesk _1234567898.unknown _1234567893.unknown _1234567895.unknown _1234567896.unknown _1234567894.dwg Autodesk _1234567891.unknown _1234567892.unknown _1234567890.unknown
/
本文档为【黄河科技学院建筑系教学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