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GB47061家用电器通用要求检测作业指导书

GB47061家用电器通用要求检测作业指导书

2023-04-04 10页 pdf 2MB 1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401170

暂无简介

举报
GB47061家用电器通用要求检测作业指导书受控编号:ITC-3-H-101-C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检测作业指导书TestingOperationalProcedureofHouseholdandSimilarElectricalAppliancesSafety-generalRequirements编制:周运承审核:蒋应龙批准:施亚申发布日期:2009年05月01日实施日期:2012年04月05日修改修改章节修改原因与内容修改日期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次数封面修改及审核人调整前言增加IEC60335适用116.5.1增加最后一段2012.3.12周运承蒋应龙施...
GB47061家用电器通用要求检测作业指导书
受控编号:ITC-3-H-101-C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检测作业指导书TestingOperationalProcedureofHouseholdandSimilarElectricalAppliancesSafety-generalRequirements编制:周运承审核:蒋应龙批准:施亚申发布日期:2009年05月01日实施日期:2012年04月05日修改修改章节修改原因与内容修改日期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次数封面修改及审核人调整前言增加IEC60335适用116.5.1增加最后一段2012.3.12周运承蒋应龙施亚申19.2.4增加:注24.1.1.3修改压痕检测方法2标增加英文标题2012.03.30周运承蒋应龙施亚申24.2.1.1修改内容本作业指导书作为依据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进行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检测方法规定。适用于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依据本作业指导书进行CCC认证检测应结合CNCA-01C-016:2010《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使用。依据本作业指导书进行CQC认证检测应结合CQC12-44810-2009《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规则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通则》使用。本要求也同样适用IEC60335-1以及系列检测方法.一、试验条件(包括环境要求):1、试验在无强制对流空气且环境温度为20℃±5℃的场所进行。如果某一部位的温度受到温度敏感装置的限制或被相变温度所影响(例如当水沸腾时),若有疑问时,则环境温度保持在23℃±2℃。2、相对湿度:45-85%RH,大气压力:86-106kPa。二、设备要求:1、仪器精确度按CTL251A号决议中对试验仪器的有关要求,选用测量仪器。2、电源:电压调整率最大±3%;频率调整率最大±2%;总谐波失真最大5%。三、试验方法:1、试验的一般条件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按本章的要求进行。1.1按本标准进行的试验为型式试验。注:例行试验已在附录A中描述。1.2各项试验应在一个器具上进行,此器具应能够经受所有有关的试验。但第20章、第22章(22.11和22.18除外)第26章、第28章、第30章和第31章的试验可在另外单独的几台器具上进行。22.3的试验是在一个新的器具上进行。注1:如果器具必须以不同的条件进行试验,则可能要求附加试样,例如器具能以不同的电压供电。如果一个预置的薄弱零件在第19章的试验期间成为开路,则可能需要一个另外的试样。元件试验可以要求提供这些元件的附加试样。如果必须进行附录C中的试验,则需要六个电动机试样。如果必须进行附录D中的试验,则可使用增加的器具。如果必须进行附录G中的试验,则需要另外四个附加的变压器。如果必须进行附录H中的试验,则需要三个开关或另外三个器具。注2:应该避免在电子电路上连续试验造成的累积应力,必要时更换元件或使用附加的试样。应该使得评估各相关电子电路所需最少的附加试样数量。注3:如果为了进行一项试验,不得不把器具拆散,则应注意确保能按原交付状态进行重新组装。有怀疑时,可在另外单独的试样上进行后面的各项试验。1.3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均按各章条的顺序进行。但22.11的试验在第8章试验前,在处于室温的器具上进行。第14章、21.2及22.24的试验在第29章的试验之后进行。如果由于器具结构的原因使得某一项特有的试验明显地不适用,则可以不进行该项试验。1.4当试验中的各种器具还使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如:气体)时,则必须考虑消耗其他能源对器具所带来的影响。1.5器具或它的任一运动部件,都应处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最不利位置上进行试验。1.6带有控制器或开关装置的器具,如果它们的整定位置可由用户改动,则应将这些控制器或装置调到最不利的整定位置上进行试验。注1:如果不借助于工具就能触到控制器的调节装置,则不论此整定位置是否用手还是用工具来进行改动,此条都适用;如果不借助于工具不能触到调节装置,位置也不打算让用户改动的,则此条不适用。注2:充分的密封措施可认为能防止用户改动整定位置。1.7试验在无强制对流空气且环境温度为20℃±5℃的场所进行。如果某一部位的温度受到温度敏感装置的限制或被相变温度所影响(例如当水沸腾时),若有疑问时,则环境温度保持在23℃±2℃。1.8.1交流器具在额定频率下进行试验。而交直流两用器具则用对器具最不利的电源进行试验。没有标出额定频率或标有50Hz~60Hz频率范围的交流器具,则用50Hz或60Hz中最不利的那种频率进行试验。1.8.2具有多种额定电压的器具,以最不利的那个电压为基础进行试验。对标有额定电压范围的电动器具和组合型器具,当规定其电源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乘以一个系数时,其电源电压等于:——如果系数大于1,则为其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乘以此系数;——如果系数小于1,则为其额定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乘以此系数。当没有规定系数时,电源电压为其额定电压范围内的最不利电压。注1:如果一个电热器具被设计有一个额定电压范围,则其电压范围的上限值通常是其范围内的最不利电压。注2:设计为多个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的组合型器具和电动器具,则可能需要在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的最小值、中间值以及最大值下进行几次试验,以找出最不利电压1.8.3标有额定输入功率范围的电热器具和组合型器具,当规定其输入功率等于其额定输入功率乘以一个系数时,其输入功率等于:——如果系数大于1,则为其额定输入功率范围的上限值乘以此系数;——如果系数小于1,则为其额定输入功率范围的下限值乘以此系数。当没有规定系数时,输入功率为其额定输入功率范围内的最不利值。1.8.4标有额定电压范围和与此额定电压范围的平均值相对应的额定输入功率的器具,当规定其输入功率等于其额定输入功率乘以一个系数时,其输入功率等于:——如果系数大于1,则为与其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相对应的、计算的输入功率乘以此系数;——如果系数小于1,则为与其额定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相对应的、计算的输入功率乘以此系数。当没有规定系数时,其输入功率与在额定电压范围内的最不利电压下的输入功率一致。1.9当器具的制造商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电热元件或附件时,则器具用那些会导致出现最不利结果的元件或附件进行试验。1.10按器具的交付状态进行试验。但按单一器具来设计,却以若干个组件的形式来交付的器具,则先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组装后再进行试验。嵌装式器具和固定式器具,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安装后进行试验。1.11打算用柔性软线连接到固定布线的器具,则把相适用的柔性软线连接到器具上再进行试验。1.12电热器具和组合型器具,当规定器具必须在输入功率乘以一个系数条件下工作时,此情况只适用于那些无明显正温度系数电阻的电热元件。对于PTC电热元件以外的有明显正温度系数电阻的电热元件,其电源电压的确定是通过按额定电压给器具供电,直至电热元件达到工作温度。然后,让电源电压迅速增加到需给出有关试验所要求的输入功率的那个值,在整个试验中应一直保持该供电电压值。注:一般来说,如果在额定电压条件下,器具在冷态下的输入功率与其工作温度下的输入功率相差超过25%,则认为此温度系数是明显的。1.13带PTC电热元件的器具,在与规定的输入功率相对应的电压下进行试验,当规定的输入功率大于额定输入功率时,用来乘电压的系数等于用来乘输入功率的系数的平方根。1.14如果0I类器具或I类器具带有未接地的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而且未使用一个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则按对II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这些部件是否合格。如果0I类器具或I类器具带有易触及的非金属部件,除非这些部件用一个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否则按对II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这些部件是否合格。注:对于在湿热气候国家中没有安装保护性接地导体的场合下使用的特殊器具,附录P给出了更高要求的导则,该导则可以用于确保电气危险和热危险的防护达到可接受水平。1.15如果器具带有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则按对III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其是否合格。1.16在进行电子电路试验时,其电源不应受到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外部干扰。1.17由可充电电池供电的器具按附录B的要求进行试验。1.18如果长度和角度的尺寸没有公差规定,则GB/T1804(eqvISO2768-1)适用。2、依据GB4706.1-2005第7章的要求进行说明和标志的检测。2.1检查器具上的铭牌及标志标注情况;2.2检查说明书内容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注意事项是否有相关说明;3、依据GB4706.1-2005第8章的要求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进行检测。3.1在拆除不满足标准第22.11的部件后,用IECIEC61032的B型试验探棒对器具的开口进行防触电检测;3.2用不明显的力施加给IEC61032的13号试验探棒来穿过0类器具、II类器具或II类结构上的各开口。但通向灯头和插座中的带电部件的开口除外。注:器具输出插口不认为是插座。试验探棒还需穿过在表面覆盖一层非导电涂层如瓷釉或清漆的接地金属外壳的开口。该试验探棒应不能触及到带电部件。3.3对II类器具以外的其他器具用IEC61032的41号试验探棒,而不用B型试验探棒和13号试验探棒,用不明显的力施加于一次开关动作而全断开的可见灼热电热元件的带电部件上。试验探棒应不能触及到这些带电部件。3.4对非带电部件的判定3.5II类器具和II类结构,其结构和外壳对与基本绝缘以及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意外接触应有足够的防护。4、依据GB4706.1-2005第9章的要求进行电动器具的启动的检测在产品的特殊要求标准中规定要求和试验。5、依据GB4706.1-2005第10章的要求进行输入功率和电流的检测5.1输入功率判定:如果器具标有额定输入功率,器具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其输入功率对额定输入功率的偏离不应大于表1中所示的偏差。5.2输入电流判定:如果器具标有额定电流,则其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的电流与额定电流的偏差,不应超过表2中给出的相应偏差值。6、依据GB4706.1-2005第11章的要求进行发热的检测6.1表面温度测量6.1.1确定测量温度点:在埋置热电偶前,先根据电路原理图和适当的逻辑推理判断哪些元器件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消耗的能量多;也可以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扫描来确定哪些元器件发热温度较高,这样就能选择出温度较高的部位。6.1.1.2测试角表面温度的测量:用来确定测试角边壁、顶板和底板表面温升的热电偶,要贴附在由铜或黄铜制成的涂黑的小圆片背面,小圆片的直径为15mm,厚度为1mm。小圆片的前表面应与胶合板的表面平齐。6.1.1.3热电偶测量除绕组绝缘以外的电气绝缘的温度;6.1.1.4埋入热电偶;将细丝热电偶粘贴到所确定测量温度点的位置。粘贴热电偶注意不要影响产品和元器件的散热,所用的胶水和胶带不要对产品的正常发热产生影响。6.1.1.5根据器具试验条件,摆放到测试角或支撑物上,设定好负载和电气参数。6.1.1.6通电运行,并延续至正常使用时那些最不利条件产生所对应的时间:①一般情况下器具内部温度达到最高是最不利条件;②有些运动部件达到最高速度也是最不利条件;③如果器具有程序控制装置,试验应至少工作一个完整程序。该试验持续时间应包括一个以上的工作周期。6.1.1.7断电,并测量相关绕组温升(详见下一条款描述)。6.1.1.8合格判定:试验期间要连续监测温升,温升值不得超过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值。保护装置不应动作,并且密封剂不应流出。此外,在温升测试中还应当观察是否出现起火、金属熔化、产生大量的有毒或可燃气体等现象。在温升测试中或者在温升测试后,通常还会进行一些与电击防护相关的测试,以考察产品处于最严酷的发热状态下时电击防护系统(尤其是绝缘防护系统)是否依然是有效的。最常用的测试手段是电气强度测试和接触电流测试。各测量点温升限值详标准表3的规定。6.2绕组温度测量:绕组的温升通过四端电阻法来确定,除非绕组是不均匀的,或是难于进行必要的连接,在此情况下,用热电偶法来确定温升。四端电阻法:即在产品工作前,先确定要测量的绕组数,用四条外接导线连接至被测绕组,首先测量试验开始时的室温t,并测量绕组的冷态电阻R,然后11使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依据产品标准的规定)下直到产品工作的稳定状态。产品工作到达稳定状态后切断产品电源,立即测量断电瞬间的热态电阻R和试验结束2时的室温t。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测量切断电源后和其后几个短的时间间隔,尽2可能快地进行几次电阻测量,以便能绘制一条电阻对时间变化的曲线,用其确定开关断开瞬间的电阻值。注:绕组温升由下式计算求得:RRt21(kt)(tt)R1211式中:t——绕组温升;R——试验开始时的电阻;1R——试验结束时的电阻;2k——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铝绕组,等于225;t——试验开始时的室温℃;1t——试验结束时的室温℃。27、依据GB4706.1-2005第13章的要求进行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检测。7.1在工作温度下,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而且其电气强度应满足规定要求。通过13.2和13.3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器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一直延续到11.7中规定的时间。在进行该试验前断开保护阻抗和无线电干扰滤波器。7.2泄露电流的测量7.2.1将面积不超过20cm×10cm的金属箔连接在绝缘的易触及表面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7.2.2选择测量网络:GB/T12113(idtIEC60990)中图4所描述感知电流、反应电流(含人体阻抗)测量网络:7.2.3断开地线或用一个隔离变压将器具电源与地绝缘;7.2.4调整试验电压:电热器具以1.15倍的额定输入功率工作。电动器具和组合型器具以1.06倍的额定电压供电。安装说明规定也可使用单相电源的三相器具,将三个电路并联后作为单相器具进行试验。7.2.5测量:测量在电源的任一极与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进行。对三相器具,将开关a、b和c拨到闭合位置来测量泄漏电流。然后,将开关a、b和c依次打开,而其他两个开关仍处于闭合位置再进行重复测量。对只打算进行星形连接的器具,不连接中性线。如果器具装有电容器,并带有一个单极开关,则应在此开关处于断开位置的情况下重复测量。7.2.6结果判定:器具持续工作至11.7规定的时间长度之后,泄漏电流应不超过下述值:——对II类器具0.25mA——对0类、0I类和III类器具0.5mA——对I类便携式器具0.75mA——对I类驻立式电动器具3.5mA——对I类驻立式电热器具0.75mA或0.75mA/kW(器具额定输入功率),两者中选较大值但是最大为5mA.对组合型器具,其总泄漏电流可在对电热器具或电动器具规定的限值内,两者中取较大的,但不能将两个限值相加。7.3电气强度测量7.3.1对开电源。非金属部件用金属箔覆盖。7.3.2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电压频率为50Hz或60Hz的电压,历时1min。试验电压值按标准表4的规定。试验前需要点检确认耐压仪的功能是否正常;脱扣电流设定到100mA;试验初始,施加的电压不超过规定电压值的一半,然后平缓地升高到规定值。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击穿。7.3.3对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有中间金属件的II类结构,要分别跨越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来施加电压。8、依据GB4706.1-2005第14章的要求进行瞬态过电压检测。8.1如果在标准第29章的基本绝缘和功能绝缘满足不了标准表16的要求,则可以通过此条瞬态过电压试验来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8.2器具应能承受其可能经受的瞬态过电压。通过对每一个小于表16规定值的电气间隙进行脉冲电压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脉冲试验电压具有与GB/T17627.1(eqvIEC61180-1)规定的1.2/50μs标准脉冲一致的空载波形。它由一个有效阻抗为12Ω的脉冲发生器提供。脉冲试验电压以不小于1s的间隔对每个极性施加3次。注1:GB/T17627.2(eqvIEC61180-2)对脉冲发生器进行了规定。9、依据GB4706.1-2005第15章的要求进行耐潮湿检测。9.1防水试验除分类为IPXO器具外,器具按下述规定经受GB42085)(eqvIEC60529)的试验。-IPXl器具,按13.2.1规定;-IPX2器具,按13.2.2规定;-IPX3器具,按13.2.3规定;-IPX4器具,按13.2.4规定;-IPX5器具,按13.2.5规定;-IPX6器具,按13.2.6规定;-IPX7器具,按13.2.7规定。对该试验,器具浸没在约含1%氯化钠(NaCl)的水溶液中。含有带电部件并装在外部软管内用于将器具连至水源的水阀,要按照IPX7类器具经受防水试验。取下器具上的可拆卸部件,如必要,将取下的可拆卸部件与器具主体一起经受有关的处理。但是,如果使用说明中说明一个部件在用户维护保养时必须取下且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取下时,则该部件不必取下。依据器具声称的防水等级进行相关测试。9.2溢水试验在正常使用中能够承受液体溢出的器具要进行本试验。带X型连接的器具,除带有专门制备软线的器具外,其他都应装有表13中规定的最小横截面积允许的最轻型柔性软线。带有器具输人插口的器具,可将相配用的连接器插装到位,或不插装连接器进行试验,两者中取最不利者。取下器具上的可拆卸部件。将器具的液体容器用约含1%氯化钠(NaC1)的水溶液充满,然后,再用等于容器容量的15%,或是0.25l同浓度多余1%氯化钠(NaCl)水溶液,两者中取量多者,在1min时间内持续地注人容器。然后,器具应经受16.3的电气强度试验,并且视检应表明在绝缘上没有能导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降低到低于第29章中规定限值的水迹。9.3潮湿试验器具如有电缆人口,要保持其在打开状态;器具如带有预留的现场成型孔,其中的一个要处于打开状态。取下器具可拆卸部件,如必要,取下的可拆卸部件与器具主体一起经受潮湿试验。潮湿试验在空气相对湿度为(93士3)%的潮湿箱内进行48h。空气的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任何一个方便值t的1K之内。在放人潮湿箱之前,使器具温度达到t到t十4℃注1: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潮湿处理前,器具在规定温度下保持至少4h,就可达到该温度。注2:在潮湿箱内放置硫酸钠((NaSO))或硝酸钾(KNO)饱和水溶液,其容器243要使溶液与空气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即可获得(93士3)%的相对湿度注3:在绝热箱内,确保恒定的空气循环,就可达到规定的条件器具应在原潮湿箱内,或在一个使器具达到规定温度的房间内,把已取下的部件重新组装完毕,随后经受第16章的试验。10、依据GB4706.1-2005第16章的要求进行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检测。10.1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并且其电气强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通过16.2和16.3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在进行试验前,保护阻抗要从带电部件上断开。使器具处于室温,且不连接电源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10.2泄露电流的测量10.2.1将面积不超过20cm×10cm的金属箔连接在与绝缘材料的易触及表面与接触及金属部件之间;10.2.2调整试验电压:—对单相器具,为1.06倍的额定电压;—对三相器具,为1.06倍的额定电压除以√310.2.3测量:在施加试验电压后的5s内,测量泄漏电流。测量在电源的任一极与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进行。10.2.4结果判定:泄漏电流不应超过下述值:—对Ⅱ类器具:0.25mA—对0类,01类和Ⅲ类器具:0.5mA—对I类便携式器具:0.75mA—对I类驻立式电动器具:3.5mA—对I类驻立式电热器具:0.75mA或0.75mA/kW(器具的额定输人功率),两者中取较大者,但最大为5mA如果所有的控制器在所有各极中有一个断开位置,则上面规定泄漏电流限定的值增加一倍。如果为下述情况,上面规定的泄漏电流限定值也应增加一倍:—器具上只有一个热断路器,没有任何其他控制器,或—所有温控器、限温器和能量调节器都没有一个断开位置,或—器具带有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在这种情况下,断开滤波器时的泄漏电流应不超过规定的限值。对组合型器具,总泄漏电流可在对电热器具或对电动器具的限值之内,两者中取较大限值,但不能将二个限值相加。10.3电气强度测试10.3.1断开电源。非金属部件用金属箔覆盖。10.3.2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电压频率为50Hz或60Hz的电压,历时1min。试验电压值按标准表7的规定。试验前需要点检确认耐压仪的功能是否正常;脱扣电流设定到100mA;试验初始,施加的电压不超过规定电压值的一半,然后平缓地升高到规定值。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击穿10.3.3对人口衬套处、软线保护装置处或软线固定装置处的电源软线用金属箔包裹后,在金属箔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施加试验电压,将所有夹紧螺钉用表14中规定力矩的三分之二值夹紧。对0类和Ⅰ类器具,试验电压为1250V,对Ⅱ类器具,试验电压为1750V。10.3.4对同时带有加强绝缘和双重绝缘的Ⅱ类结构,要注意施加在加强绝缘上的电压不对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造成过应力;在试验绝缘覆盖层时,可用一个砂袋使其有大约为5kPa的压力来将金属箔压在绝缘上。该试验可限于那些绝缘可能薄弱的地方,例如:在绝缘的下面有金属锐棱的地方;在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不能分开单独试验的结构中,该绝缘经受对加强绝缘规定的试验电压;如果可行,绝缘衬层要单独试验。11、依据GB4706.1-2005第17章的要求进行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检测。11.1确定额定负载,通过试验或从制造厂商提供的数据获得;11.2产品连接到产品的额定电压的0.94~1.06倍(有的产品标准规定0.9~1.1倍额定电压)之间的最不利的电压的电源上,产品工作在其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最不利的频率下,一般为额定频率范围的最高频率。变压器工作在最不利的额定负载条件下;11.3调节负载,以额定负载的5%的步距递增电流,直到找到任何电子保护电路不动作而温度能达到稳定的最大过负载;11.4对开关型变压器,每个次级绕组连接器额定负载,然后单独调节一个绕组的负载,是该路绕组输出最大功率(VA)或刚好到任何保护装置不动作的临界点,一直工作到温度稳定。如果最终调节到的工作点(临界点之前)使变压器仅能工作几分钟就使变压器工作到临界点状态,而无法产生稳定的最高温度,则选择低于临界点20%的负载点继续温升试验,直到得到稳定的最高温度。如果该点还无法达到稳定的最高温度,则再降低20%负载,依次类推,直到能找到变压器稳定的最高温度。在该负载点温度稳定后,再增加负载(5%的步距)直到温度稳定或保护装置动作阻值温度继续上升。如果保护装置为动作而阻止温度继续上升,则在第一次增加负载的基础上载增加负载直到温度温度或保护装置动作阻止温度继续上升。以此类推,直到负载增加到临界点或能阻止温度继续上升的保护装置动作为止。11.5对线性变压器或铁磁谐振变压器,按照上述试验原理进行试验:·对限流变压器,调节次级绕组负载,使绕组输出最大的VA,直到温度稳定。·对使用内装不可复位的热熔断体的线性变压器,逐渐增加负载,是在热熔断体段考的温度之前让变压器温度达到稳定,然后再稍微增加负载,是变压器在缓慢发热一段时间后熔断体达到断开温度。避免施加过大负载,是变压器来不及充分发热熔断体就断开了。·对内装可复位的热熔断体的线性变压器,调节负载使变压器工作在刚好未使保护装置动作的状态,然后稍微调节负载,是保护装置动作。保护装置动作后,在等到复位保护装置自动复位或手动复位后继续试验,如此反复循环足够次数。11.6对所有过载试验应持续到变压器绕组温度稳定且不在升高(甚至短路状态),或保护装置动作使变压器绕组温度不再升高,或元件开路限制变压器绕组温度不再升高,或已经发起火等表明试验不合格为止。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中的导线绝缘层的温升值,不应超过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值。绕组的温度不应超过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值(参见表3.2-2绕组过载和电动机堵转的最高绕组温度)。但是,这些限值对于符合IEC61558-1中15.5规定的无危害式变压器不适用。12、依据GB4706.1-2005第18章的要求进行耐久性的检测。在产品的特殊要求标准中规定要求和试验。13、依据GB4706.1-2005第19章的要求进行非正常工作的检测。13.1带电热元件的器具经受标准19.2和19.3的试验。另外,对于带有在第11章中起限温作用控制器的该类器具,还应经受19.4的试验;适用时要经受19.5的试验。带有PTC电热元件的器具还应经受19.6的试验。13.1.1依据标准19.2-19.6的要求,将依据放置在规定的测试角内;13.1.2在需要测量温升的部件埋入热电偶(例如:电源线、测试角等);13.1.3依据不同条款的电气要求调整电气参数,通电并开始测量;13.1.4带有管状外鞘或埋入式电热元件的01类和1类器具,电热元件的一端与其外壳相连接。再将电源极性改变,电热元件另一端与其外壳相连接,重复试验。LN保护装置1电热元件保护装置2上图是一个合理的结构。13.1.5PTC电热元件的过电压试验。以器具额定电压供电,直到有关输入功率和温度的稳定状态建立。然后,将PTC电热元件的工作电压增加5%,并让器具工作到稳定状态再次建立。电压以类似的方法增加,直到1.5倍的工作电压,或直到PTC电热元件破裂,两者取先发生的情况。13.1.6试验一直持续到一个非自复位热断路器动作,或直到稳定状态建立;13.1.7结果判定:在试验期间,器具不应喷射出火焰、熔融金属、达到危险量的有毒性或可点燃的气体,且其温升不应超过表9中的规定值。试验后,当器具冷却到大约为室温时,外壳变形应符合第8章的要求,而且如果器具还能工作,它应符合20.2的规定。除Ⅲ类器具外的绝缘冷却到大约为室温,应经受16.3的电气强度试验,但是,其试验电压按表4的规定进行设定。注:在电气强度试验之前,不进行15.3规定的潮湿处理对在正常使用中浸人或充灌可导电性液体的器具,在进行电气强度试验之前,器具浸人水中,或用水充灌,并保持24h如果器具仍然是可运行的,器具不应经历过危险性功能失效,并且保护电子电路应不得失效。被测器具处于电子开关“断开”位置或处于待机状态时,不应变得可运行。13.2带有电动机的器具,按适用情况经受标准19.7-19.10的试验。13.2.1电机堵转试验:13.2.1.1将电动机锁住转子或运动部件,按照正常使用位置摆放好,埋入需要测量部件表面温度的热电偶;13.2.1.2测量电机的冷态电阻,施加额定电压,开始测量13.2.1.3工作至标准19.7规定的时间:对每一次试验,带有定时器或程序控制器的器具都以额定电压供电,供电持续时间等于此定时器或程序控制器所允许的最长时间其他器具也以额定电压供电,供电持续时间分别为:—对下述器具为30s;·手持式器具;·必须用手或脚来保持开关接通的器具,和·由手连续施加负载的器具—对在有人看管下工作的器具,为5min;—对其他器具,为直至稳定状态建立所需的时间。注4:试验持续5min的器具,在产品的特殊要求标准中指出13.2.1.4测量冷态电阻,计算其绕组温升。13.2.1.5带有电动机、并在辅助绕组电路中有电容器的器具,让其在转子堵转,并在每一次断开其中一个电容器的条件下来工作。除非这些电容器符合GB3667(idtIEC60252)中的P2级,否则器具在每一次短路其中一个电容器的条件下重复该试验。13.2.1.6结果判定:参见13.1.7的判定方法;绕组的温度不应超过标准表8中所示的限值:13.2.2缺相试验装有三相电动机的器具,断开其中的一相,然后对器具施加额定电压,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持续到19.7中规定的时间。13.2.3电机过载试验器具以额定电压供电,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直到稳定状态建立。然后增大负载使通过电动机绕组的电流升高10%,并让器具再次工作到稳定状态建立。此时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再次增大负载并重复上述试验,直到保护装置动作或电动机停转。在试验期间,绕组的温度不应过高。—对A级绕组绝缘:140℃;—对E级绕组绝缘:155℃;—对B级绕组绝缘:165℃;—对F级绕组绝缘:180℃;—对H级绕组绝缘:200℃;—对200级绕组绝缘:220℃C;—对220级绕组绝缘:240℃;—对250级绕组绝缘:270℃;注:如果不能以适合的增幅增加负载,则把电动机从器具上取下,然后单独进行试验。13.2.4装有串激电动机的器具,以1.3倍的额定电压供电,以可能达到的最低负载来工作,并持续1min.试验期间,部件不应从器具上弹出。13.3带有电子电路的器具,按适用情况还应经受19.11和19.12的试验。13.3.115W点判定:15W原则也称为低功率原则,是指从电源中可以获得的最大功率不超过15W。这种电路或电路的—部分称为低功率电路。低功率电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确定:产品工作在额定电压条件,将一个已经调节到最大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的某一点和电源的另一极之间,然后逐渐减小电阻值,直到该电阻器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大值,测试连接方法见图13-2。如果在5s后供给该电阻器的最大功率不超过15W,并且这一点是最靠近电源的点,那么,这一点就称为低功率点,在比它更靠近电源的点测得的功率都超过15W,而在比它离电源更远的点测得的功率都小于15W。距电源比低功率点远的电路称为低功率电路。例如,在图13-1中,C点相当于电源的另一极,在A点和B点测得的功率小于15W,而在D点测得的功率大于15w,那么,A点和B点就称为低功率点,A和B后面的电路属于低功率电路。图13-1D供电电路被供电电路AV图13-213.3.2电子元器件的开短路试验:要考虑下列的故障情况,而且如有必要,要每次施加一个故障,并考虑随之发生的间接故障。a)如果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小于第29章中的规定值,则功能性绝缘短路;b)任何元件接线端处开路;c)电容器的短路,符合GB/T144172(idtIEC60384-14)的电容器除外;d)非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任何两个接线端处的短路。该故障情况不施加在光耦合器的两个电路之间;e)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以二极管方式失效;f)集成电路的失效。要考虑集成电路故障条件下所有可能的输出信号。如果能表明不可能产生一个特殊的信号,则其有关的故障可不考虑。注1:如可控硅整流器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那样的元件,不经受f)故障情况。注2:微处理器按集成电路进行试验。13.3.3电流保险管电流测试a.用一个大功率低阻值(0.1Ω)电阻串接到保险管支路;b.施加电子故障的同时,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c.计算通过电阻的电流。13.4带保护性电子电路的器具经受19.11.3和19.11.4的试验。带有一个通过电子断开获得断开位置的开关的器具或者带有处于待机状态开关的器具,经受19.11.4的试验。14、依据GB4706.1-2005第20章的要求进行稳定性和机械危险的检测。14.1稳定性试验14.1.1将稳定性试验台调整到10°的位置;14.1.2固定式器具和手持式以外的器具,放置在稳定性试验台上;14.1.3开启稳定性试验台,旋转360°,样品不应翻到;14.1.4带有门的器具,以门打开或关闭的状态进行该试验,两者取较为不利的情况;打算在正常使用中由用户充灌液体的器具,要在空的状态,或充灌最不利的水量,直到使用说明规定容量的状态,进行试验。14.1.5带电热元件的器具,要在倾斜角增大到15º的状态下,重复该试验。如果器具在一个或多个方位上翻倒,则它要在每一个翻倒的状态经受第11章的试验。在该试验期间,温升不应超过表9所示的值。14.2危险运动部件试验14.2.1器具在正常工作态下工作;14.2.2用一个类似于IEC61032中的B型试验探棒(直径为50mm的圆形限位板替代原来的非圆形限位板)施加一个不超过5N的力在防护罩开口上。14.2.3试验探棒应不能触及危险的运动部件;14.2.4对带有那些诸如改变皮带张力那样的可移动装置的器具,要在将这些装置调到它们可调范围内最不利的位置上进行试验探棒试验。必要时,将皮带取下。15、依据GB4706.1-2005第21章的要求进行机械强度的检测。15.1冲击试验用弹簧冲击器依据IEC60068-2-75的Ehb对器具进行冲击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器具被刚性支撑,在器具外壳每一个可能的薄弱点上用0.5J的冲击能量冲击3次。试验后,器具应显示出没有本标准意义内的损坏,尤其是对8.1,15.1和第29章的符合程度不应受到损害。在有疑问时,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要经受16.3的电气强度试验。15.2划痕试验15.2.1将材料升到第11章的温度;15.2.2然后使用坚硬的钢针对绝缘表面进行刮蹭,其针头端部为40º的圆锥形,尖端圆周半径为0.25mm士0.02mm。针头保持在与水平面80º-85º,施加10N士0.5N的轴向力。针头沿绝缘表面以大约20mm/s的速度滑行,进行刮蹭。要求进行两行平行的刮蹭,其间要保证留有足够的空间不致互相影响。其覆盖长度约达到绝缘总长度的25%。转90º再进行两行与之相似的刮蹭,但它们与前两行刮蹭不可相交。15.2.3试验指甲以大约ION的力于已被刮蹭的表面进行试验,不出现如材料分离之类的进一步损坏。试验后,绝缘应经受住16.3的电气强度试验。15.2.4然后,使用坚硬钢针施加一个30N士0.5N的垂直力于绝缘表面的一个未刮蹭部位。以该钢针为一个电极对绝缘进行16.3的电气强度试验。16、依据GB4706.1-2005第22章的要求进行结构的检测。16.1插脚扭矩试验16.1.1将器具插脚按正常使用插人到一个不带接地触点的插座。此插座在插座啮合面后8mm处,并在这些接触套管所在的平面内有一个水平枢轴。16.1.2施加一个力矩使插座的啮合面保持在垂直平面内,该力矩不应超过0.25Nm.16.1.3将一个器具的新样品固定,以避免其插脚受影响。器具放人温度为70℃士2℃的高温箱中1h。16.1.4高温箱中取出器具后,立即在插脚的纵线方向给每个插脚施加50N的拉力1min.16.1.5当器具降到室温后,插脚的位移不应超过1mm,依对每个插脚在每个方向施加0.4Nm的扭矩,持续施加1min。插脚不应扭动,除非其扭动不会损害符合本部分。16.2插头拔放电试验16.2.1将示波器连接到插头的两极(通过等效装置),示波器采用输入阻抗至少为100MΩ,电容不大于0.25pF的探头;16.2.2器具以额定电压供电,然后将其任何一个开关置于“断开”位置;16.2.3器具在电压峰值时从电源断开。在断开后的1s时,用一个不会对测量值产生明显影响的仪器,测量插头各插脚间的电压。此电压不应超过34V16.3可拆卸部件的判定16.3.1在安装时,或在维护保养期间可能要被取下的零件,应在本试验进行之前,拆装10次。16.3.2通过IEC61032规定的试验探棒11施加推力。最不利的方向施加力于零件可能薄弱的部位,并持续10s。但不得使用猛力。施加的力按如下规定:—推力:50N;—拉力:如果部件的形状使得指尖不能容易地滑脱的,50N;如果部件被抓持的突起部分在取下的方向少于10mm,30N,16.3.3通过像吸盘那样一个合适的方式来施加拉力,以使试验的结果不受其影响。当实施拉力试验时,应将图7所示试验指甲以10N力插人任何缝隙或连接处,然后以10N力将此试验指甲向旁侧滑移,但不得扭转,也不得作为杠杆使用。16.3.4如果部件的外形使其不会有轴向拉力,则不施加拉力,但要以10N力插人任何缝隙或连接处,然后以10N力将此试验指甲向旁侧滑移,但不得扭转,也不得作为杠杆使用。16.3.5如果部件的外形使其不会有轴向拉力,则不施加拉力,但要以10N力将试验指甲插人任一个缝隙或连接处,然后,通过一个环状物,在部件取下的方向对试验指甲施加30N拉力,持续10s,如果部件可能承受一个扭曲力,则要在施加拉力或推力的同时,施加一个下面给出的扭矩:—对主要尺寸小于或等于50mm的:2Nm;—对主要尺寸超过50mm的:4Nm当用环状物拉试验指甲时,还要施加此扭矩。如果被抓持的凸出部分小于10mm,上述的扭矩要降低到规定值的50%.16.3.6零件应不成为可拆卸的,而且应保持其在被锁定的位置上。16.4手柄、旋钮、把手、操纵杆和类似部件的固定试验通过视检、手动试验和以下述的轴向力施加于手柄、旋钮、把手或操纵杆上维持1min,以试着取下这些零件来确定其是否合格。—如果在正常使用中不可能受到轴向拉力,则施加的力为15N—如果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受到轴向拉力,则施加的力为30N16.5自动卷线器拉线试验16.5.1将总长度的三分之二拉出,如果可被拉出的软线长度少于225cm,则软线初始的拉出长度调到使卷线盘仍保留有75cm长软线再拉出75cm长的一段软线,然后让其卷回,以对软线护套会造成最大刮伤的方向,并考虑到器具在使用中的正常位置,将软线拽出。在软线离开器具处,其试验时的软线轴线与在没有明显阻力而被卷回时的软线轴线之间的夹角应约为60℃软线允许由卷线器卷回。以30次/min的速率进行6000次试验。试验过程中约每15min用红外温度计测量测量软线温升,如果超过75℃则中断测试等温度降至50℃再重新开始试验。16.5.2试验后,视检软线和卷线盘:自动卷线器结构不应导致:—严重刮伤或损坏柔性软线护套;—多股导线断股;—严重刮伤或损坏接触处。16.5.3有疑问时,软线要经受16.3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为1000V,试验电压施加在被事先连接为一体的软线导体和包裹在软线外表面上的金属箔之间。16.6氧弹试验16.6.1将试片悬挂在试样架上,放入试验箱。试样可以挂二层。但试样间不能相互接触,试样所占的空间应适当,不得过满,一般不超过氧弹试验容器容积的十分之一。16.6.2加热氧弹试验容器至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温度。16.6.3往氧弹老化试验容器加入纯度为97%以上的工业氧气,至压力稳定在2.1MPa±0.07Mpa,温度维持在70℃士1℃.16.6.4氧气罐中保持96h。16.6.5试验达到规定时间时,关闭电源。逐步慢慢地降低氧弹老化容器内地压力至大气压力。降压速度不能太快,以避免试片形成气孔。降压时间不少于5min。确认压力为零后,才可打开氧弹老化容器。16.6.6取出试验后地试片,在环境温度下,恢复存放16h以上。恢复存放应在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进行,因为阳光可以促进试样的进一步老化。16.6.7按照产品技术条件规定测定氧化前后两组试片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16.7紧密烧结陶瓷试验陶瓷材料被打成碎片,浸泡在每100g甲基化酒精含1g碱性品红的溶液中。溶液的压力不小于15MPa,并保持一段时间,以使得样品的试验持续时间数(以小时为单位(h))和试验压力(MPa)之积约为180,从溶液中取出碎片,冲洗,干燥,并打成更小的碎片。检查新的破裂面,裸视不应有任何染料的痕迹。16.8其余的结构检查按照标准第22章进行视检或手动试验检查器其合格性。17、依据GB4706.1-2005第23章的要求进行内部布线的检测。17.1用于彼此相互移动的器具不同零件连接内部导线的试验如果在正常使用中出现弯曲,则把器具放在使用的正常位置上,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额定电压供电。活动部件前后移动,使导线在结构所允许的最大角度内弯曲,弯曲速率为30次/min。其弯曲次数为:——对正常工作时会发生弯曲的导线,10000次;——对用户维护保养期间受弯曲的导线,100次。注2:一次弯曲,为向后或向前的一次运动器具不应出现本部分意义上的损坏,而且器具应能继续使用。特别是布线和它们的连接应经受16.3的电气强度试验,但其试验电压要降到1000V,而且试验电压仅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17.2内部线耐压试验承受电网电压的内部布线在导线和包裹在绝缘层外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2000V电压,持续15min,不应击穿。17.3其余的内部线检查按照标准第23章进行视检或手动试验检查器其合格性。18、依据GB4706.1-2005第24章的要求进行元件的检测。18.1电动机辅助电容电压测试对于与电动机绕组串联的电容器,当器具在最小负载,以1.1倍的额定电压供电时,跨越电容器的电压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18.2其余的元件检查按照标准第24章进行视检或手动试验检查器其合格性。19、依据GB4706.1-2005第25章的要求进行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的检测。19.1电源线摇摆试验19.1.1根据器具的额定电流确定负载;19.1.2把器具包括入口部分固定到电源线摇摆机的摆动件上,当电源软线处于其行程中点时,进人软线保护装置或人口处的软线的轴线处于垂直状态,且通过摆动件的轴线。扁平软线截面的主轴线应与摆动轴线平行;19.1.3对软线加负载,使得施加的力:—对标称横面积超过0.75mm的软线为10N.—对其他软线为5N。19.1.4调节摆动轴线和软线或软线保护装置进人器具那点之间距离X(如标准图8所示),以使得当摆动件在其全程范围内摆时,软线和负载做最小的水平位移。19.1.5该摆动件以90º(在垂线的两侧各45º)摆动。对Z型连接,弯曲次数为20000次;对其他连接,弯曲次数为10000次。弯曲速率为60次/min,注2:一次弯曲为一个90º运动在完成了一半的弯曲次数之后,要将软线和它的相关部件旋转90º,装有扁平线的除外。19.1.6结果判定:该试验不应导致:—导线之间的短路;—任何一根多股导线中的绞线丝断裂超过10%;—导线从它的接线端子上脱开;—导线保护装置的松开;—本部分要求所认定的软线或软线防护装置的损坏;—断裂的纹线穿透绝缘层并且成为易触及的导电体。注4:导线包括接地导线.注5:如果电流超了器具额定电流的两倍,则认为软线的导线之间出现了短路。19.2电源线拉扭力试验19.2.1首先软线经受适当拉力,在距软线固定装置约20mm处,或其他适当位置做一标记。19.2.2将器具固定在拉扭力试验机上,整好位置及负载重量;19.2.3在最不利的方向上施加规定的拉力,共进行25次,不得使用爆发力,每次持续1s。19.2.4对于非自动卷线器的软线,在尽可能靠近器具的位置上应立即施加一个扭矩。该扭矩为标准表12所示的规定值。施加扭矩持续的时间为1min.表12拉力和扭矩器具质量/kg拉力/N扭矩/Nm≤1300.1>1和≤4600.25>41000.35注:固定式器具拉力测试质量按照大于4kg取值,扭力按照器具自身质量取值(CTL720决议).19.2.5在此试验期间,软线不应损坏,并且在各个接线端子处不应有明显的张力。再次施加拉力时,软线的纵向位移不应超过2mm.19.2.6将软线推如器具,以致于损坏软线或器具内部部件的情况。19.3其余的电源软线检查按照标准第25章进行视检或手动试验检查器其合格性。20、依据GB4706.1-2005第26章的要求进行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的检测。20.1X型连接8mm试验从一根具有表11规定的标称横截面积的柔性导线的一端去掉8mm长的一段绝缘。将多股纹线中的一根导线丝分出,留在端子外,将其他的导线丝插人到接线端子内并夹紧。以每个可能的方向弯曲在外面的导线丝,不要在障碍附近形成急弯,也不要将绝缘向后撕扯。注:此试验也适用于接地导线。带电部件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不应接触。对于Ⅱ类结构,在带电部件和仅用附加绝缘与易触及金属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之间也不应接触。20.2其余的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检查按照标准第26章进行视检或手动试验检查器其合格性。21、依据GB4706.1-2005第27章的要求进行接地措施的检测。21.1接地电阻测试21.1.1设定好接地测试仪的参数:电流等于器具额定电流1.5倍或25A(两者中取较大者);时间60s;电阻上限0.1Ω。21.1.2将接地电阻测试仪连接到地端子或器具输人插口的接地触点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21.1.3结果判定:电阻值不应超过0.1Ω。注1:在有疑问情况下,试验要一直进行到稳定状态建立。注2:电源软线的电阻不包括在此测量之中注3:注意在试验时,要使测量探棒顶端与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不影响试验结果。21.2镀层厚度测量用来提供接地连续性的部件,应是具有足够耐腐蚀的金属,但金属框架或外壳部件除外。如果这些部件是钢制的,则应在本体表面上提供厚度至少为5um的电镀层。21.3其余的接地措施检查按照标准第27章进行视检或手动试验检查器其合格性。22、依据GB4706.1-2005第28章的要求进行螺钉和连接的检测。22.1螺钉扭矩试验—用于电气连接;—用于接地件连续连接,除非至少使用了两个螺钉或螺母;—可能被紧固:·在用户维护保养期间;·在替换X型连接的电源软线期间;·在器具安装期间。螺钉螺母不能用猛力来拧紧和松开:—对与绝缘材料的螺纹啮合的螺钉拧紧、松开各10次。—对螺母和其他螺钉拧紧、松开各5次。与绝缘材料的螺纹啮合的螺钉,每次都应完全地拧出和拧入。通过使用合适的螺丝刀、扳手或特殊扳子,并施加标准表14表示的力矩来进行此试验。表14试验螺钉和螺母用的力矩力矩/Nm螺钉的标称直径(螺纹外径)/mmⅠⅡⅢ≤2.80.20.40.4>2.8和≤3.00.250.50.5>3.0和≤3.20.30.60.5>3.2和≤3.60.40.80.6>3.6和≤4.10.71.20.6>4.1和≤4.70.81.80.9>4.7和≤5.30.82.01.0>5.3—2.51.25表中第Ⅰ栏适用于:拧紧时,螺钉不从孔中突出来的无头金属螺钉第Ⅱ栏适用于:—螺母和其他金属螺钉;一具有下述特点的绝缘材料制造的螺钉:·螺钉头对边尺寸超过螺纹外径的六角头螺钉;·内键槽对角尺寸超过螺纹外径的带内键槽圆柱头螺钉;·槽长超过螺纹外径1.5倍的直槽或十字槽有头螺钉。第Ⅲ栏适用于:绝缘材料的其他螺钉。不应出现影响此紧固装置或电气连接继续使用的损坏。注:试验应间歇执行,每次扭矩试验后应有足够的冷却时间。22.2其余的螺钉和连接检查按照标准第28章进行视检或手动试验检查器其合格性。23、依据GB4706.1-2005第29章的要求进行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的检测。23.1电气间隙测量23.1.1确定器具的过电压类别、额定电压和工作电压峰值;对于工作电压高于额定电压的器具,例如在升压变压器的次级,或存在谐振电压,用于确定表16电气间隙的电压应是额定脉冲电压与工作电压峰值和额定电压峰值之差的和。如果降压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接地,或在初级与次级绕组间有接地屏蔽层,次级端基本绝缘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表16的规定值,但使用下一个更低的额定脉冲电压值作为基准。对于供电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电路,例如变压器的次级,功能性绝缘的电气间隙基于其工作电压,该工作电压在表15中是作为额定电压使用的。23.1.2根据标准表15和表16确定电气间隙限值;23.1.3在装配时可拧紧到不同位置的部件,如六角螺母之类,和可活动部件要被置于最不利的位置上。除电热元件的裸露导线外,测量时施加一个作用力于裸露导线和易触及表面以尽量减少电气间隙。该作用力数值如下:—对裸露导线,为2N,—对易触及表面,为30N.该力通过IEC61032的B型试验探棒施加。窄孔假定为被金属平板盖住。根据器具各部位需要的绝缘类型,通过游标卡尺、塞规等工具测量器电气间隙是否符合表16的要求;23.1.4如果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涂层保护微观环境(A类涂层)或提供基本绝缘(B类涂层),附录J适用。使用A类涂层的微观环境中,1级污染沉积。使用B类涂层,则对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不做要求。23.1.5考虑到表15中过电压类别的额定脉冲电压,电气间隙应不小于表16中的规定值,除非基本绝缘与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满足第14章的脉冲电压试验。但如果结构中距离受磨损、变形、部件运动或装配影响时,则额定脉冲电压为1500V或更高时所对应的电气间隙要增加0.5mm,并且脉冲电压试验不适用。在微观环境为3级污染沉积或在0类与0Ⅰ类器具的基本绝缘上,脉冲电压试验不适用。23.2爬电距离的测量23.2.1确定器具的污染等级、材料组别和工作电压;根据GB/T16935中相关规定确定其污染等级可以跨接的最小X值:1级污染0.25mm、2级污染1.0mm、
/
本文档为【GB47061家用电器通用要求检测作业指导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