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2022-08-03 2页 doc 31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827020

暂无简介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第 6卷 第 4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6 No. 4 2005年 11月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v. 2005 一、玄学派诗人 所谓“玄学派诗人”,指的是英国十七世纪初 出现的一批英国诗人。这些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 神,他们试图从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中分 离出去。他们在继承伊丽莎白时代诗歌精妙的语言 特色的同时,摒弃了彼特拉克式诗歌甜腻空泛、故 作优雅的传统文风,一般采用...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第 6卷 第 4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6 No. 4 2005年 11月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v. 2005 一、玄学派诗人 所谓“玄学派诗人”,指的是英国十七世纪初 出现的一批英国诗人。这些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 神,他们试图从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中分 离出去。他们在继承伊丽莎白时代诗歌精妙的语言 特色的同时,摒弃了彼特拉克式诗歌甜腻空泛、故 作优雅的传统文风,一般采用简洁的白描手法,为 英国诗歌开创了一条新路,使英国诗歌更为丰富更 有生气。由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动荡不安,新旧 学说和信仰斗争激烈,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怀疑、幻 灭的情绪,同时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玄学派诗 人通过从天文、地理、几何学、哲学、医学、航海 和生物等学科获得的知识,将“最不相干的观念用 暴力强扭在一起(The most heterogeneous ideas are yoked by violence together)”[1] (p79),来展露他们的 学识,达他们的情感和困惑,由于其作品晦涩难 懂,所以他们被称为“玄学派”。 玄学派诗人常常把看似不同的思想、意象、典 故和奇思妙喻 (conceit) 等交揉在一起,新颖深刻, 比喻奇特,充满机智,魅力无穷,令人掩卷叫绝。 阅读玄学派诗人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们善于思辨的 语言特色和惊人的类比才能,领略到诗人的奇思妙 想和敏捷的才思。 玄学派诗人以约翰 邓恩 (John Donne) 为领军 人物,“他的那路诗不是唯一可读的诗,但在那路 诗里他是最可读的人”[2] (p137),另外著名的玄学派诗 人还有安德鲁 马维尔 (Andrew Marvell) 和亚伯拉 罕 考利 (Abraham Cowley) 等。这些诗人的作品 在 18世纪与 19世纪倍受冷落,然而到了 19世纪 晚期及 20世纪初,邓恩及其他玄学派诗人的作品 在以艾略特为首的现代派诗人的竭力推崇下才逐 渐受到青睐。本文试图对邓恩和马维尔的玄学派艳 情诗进行对比分析。 二、邓恩及其《跳蚤》 邓恩(1572-1631)出生在一个罗马天主教家 庭,早年游历过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曾先 后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医学、法律和文 学,但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均未获得学位。由于 天主教身份使他个人抱负的施展屡屡受挫,邓恩始 终处于希望和痛苦的矛盾交织中。他当过掌玺大臣 的秘,并因同大臣夫人的侄女私自结婚而遭监 禁。后来他因攻击天主教,维护国王权威而得赏 从《跳蚤》到《致他羞怯的情人》 ——玄学派诗人邓恩和马维尔的艳情诗探析 王艳文, 周忠新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两位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 邓恩和安德鲁 马维尔的著名艳情诗的分析 比较,揭示了玄学派艳情诗的写作手法和用喻特点,并探析了及时行乐主及其产生的社会 历史原因。 [关键词] 玄学派;艳情诗;三段论 [中图分类号] I3/7.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692 (2005) 04-0085-04 [收稿日期] 2005-05-10 [作者简介] 王艳文(1966-),女,河北遵化人,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周忠新(1967-),男,河北泊头人,燕山大学外 国语学院副教授。 86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识,成为一名皇室牧师,并出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教长。邓恩早年纵情声色,放荡不羁,写过不少艳 情诗,这是由于其富有的家庭和早期文艺复兴时期 世俗文化的影响造成。因为 17世纪的英国,上流 社会生活奢靡,及时行乐成了当时玄学派艳情诗的 重要主题之一。 《跳蚤》是邓恩被收录最多的诗篇之一,发表于 邓恩去世后两年(1633年)。这首诗以诗人向情人 求爱的口语体写成,语气调侃,比喻出人意料,推 理和结论也超乎常人想象,是邓恩艳情诗中的名篇。 在传统的彼得拉克诗歌中,比喻明确固定,合 乎常理,如把被爱的女子比作“像玫瑰花般的脸”, “象牙般的皮肤”等。例如,罗伯特 彭斯 在“A Red, Red Rose”中写到“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 玫瑰”(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华兹华绥在 诗中也写到“我的爱人像六月新绽的玫瑰”(when sheI lovedlookedevery day fresh asa rose in June)[3]。 同样在中国的传统诗歌里,一般用美好的东西来颂 扬美好的事物。例如用皎洁的月亮来象征团圆,代 表思念之情,如苏轼的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 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用蝴蝶 和鸳鸯等象征一对恋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比喻才是合乎 情理的。而邓恩在这首诗中竟将令人恶心的跳蚤与 神圣的爱情与婚姻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到另类,难 以接受。 在本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看见了那只先后叮过 诗人和女友的跳蚤,便向女友证明两人的鲜血已通 过这只跳蚤融为一体。按照 17世纪的科学观,血 的交融就是性的结合,由此看来两人的生命就已经 结合在一起了。诗人将圣洁美好的爱情比喻为跳 蚤,男女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因为 “它先吮吸了我的血液,然后是你,我们的血液在 它体内融合在一起”(Me it sucked first, and now sucks thee, 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 [4] (p9),跳蚤的体内就成了恋人秘密举行婚礼的 场所,而跳蚤由于吮吸了两人的血液而膨胀,这象 征着这对情侣没有正式结婚就已享受了肉体之欢, 是一种“罪恶和羞辱”(a sin or shame),而跳蚤在 求爱之前尽情享乐,“这远比我们要做的勇敢的多” (And this, alas, is more than we would do)。诗人 的意图是力劝其情人丢掉贞操观,勇敢地去爱,接 受自己的请求,及时行乐。 接下来,诗人发现情人正欲抬手向跳蚤打去, 便急忙劝阻,说要赦免跳蚤中的三条性命(包括 你、我和跳蚤),因为这只跳蚤就是你和我,是我 们的婚床和我们举办婚礼的殿堂,我们已经隐居在 跳蚤黑色的躯体之内,跳蚤的黑色躯体就是我们结 婚的洞房。如果你杀死这只跳蚤,你就会增加“自 我谋杀和对神的亵渎以及谋杀三条性命的三份罪 状”(let not to that, self-murder added be, and sac- rilege, three sins in killing three)。 最后,情人突然“残忍”地掐死了这只跳蚤, 诗人说,你“用无辜者的鲜血把自己的指甲染成红 紫”(purpled thy nail in blood of innocence)。而情人表 示虽然我的血也在跳蚤体内,但我并没有因为它的 死而有半分虚弱。诗人这时乘势而上,将全诗推向 高潮,既然如此,你答应我的求爱对你的名誉也不 会有丝毫的损失,那我们为什么还不及早享乐呢? 在诗的结构上,本诗运用了巧妙的三段论式的 推理:(1)这只跳蚤吸了你我的血,我们的血已经 结合在一起,这只跳蚤就是我们的结婚的婚床和殿 堂;(2)如果你杀死这只跳蚤,你就会杀死三个 人,犯三份罪状;(3)既然你掐死这只跳蚤不会使 你有半分虚弱,那么接受我的求爱,同我一起行乐 对你的名誉又会有什么损失呢?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跳蚤为题材的艳情诗 已比较流行。在一次文学沙龙上,有一只跳蚤突然 跳到一位女士的胸脯上,在场的诗人们对这只跳蚤 的大胆感到吃惊,诗人们受到启发写了不少关于跳蚤 的诗,但多数讲的都是男人羡慕跳蚤能自由地接近 女人的身体之类的内容。而邓恩这首诗中的跳蚤却 别有情趣,是诗人和情人两性结合的象征,是他们 爱情的婚床和举办婚礼的殿堂,邓恩在传统比喻模 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诡辩之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邓恩的奇特玄学比喻与及时行乐观在其许多 艳情诗中都有体现,在《哀歌》第 19首中,他将 女性比喻作新发现的美洲,发现的新大陆,表达了 对肉体的渴望和强烈占有欲,“放开我漫游的手, 让他们去吧/ 前面,后面,中间,上面,下面/ 哦, 我的美洲,我新发现的大陆(License my roving hands, and let them go/Before, behind, between, above, below/o my America! My new-found land”。 在《灵魂出窍》中,诗人的及时行乐观在下面 的诗句中得到了印证,“但是,这么长久,这么久 远,我们的肉体为什么要压抑?”。在《哀歌》第 7首中,诗人将性爱比作“知识与生命之树”,“我 将知识与生命之树植入你”,其艳情之味可见一斑。 第 4期 王艳文 等 从《跳蚤》到《致他羞怯的情人》 87 《日出》是邓恩另一首著名的艳情诗,在许多 民族的文化中,太阳是至高无上的神,是受人尊敬 和崇拜的,同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太阳也是光明 与温暖的代名词。在中国古代有白居易的“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李白的“日照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名句,现代我们有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共产党像太阳,照到 哪里哪里亮”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和诗句。而在 邓恩的《日出》中,太阳被比喻为“忙碌的老傻 瓜,不安分的太阳/ 为什么你要穿过窗棂透过窗帘 来照射我们/ 难道情人的季节也要跟你转? 爱 情啊,始终如一,可不懂季节或气候的变换/更不 懂钟点、日子和月份这些时间的破烂”。诗人将给 人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予以谴责,是由于太阳透 过窗棂和窗帘打扰了他和和情人的欢娱和酣眠,对 于陷入爱河、忙于肉体之欢的情侣而言,对方可能 是世界的全部意义之所在,其它任何东西都是无关 重要的,太阳无疑也是多余的,是令人生厌的忙忙 碌碌的“老傻瓜”,因为它偏偏来打扰一对恋人们 的爱情世界,来窥探恋人的秘密,打扰情人们无眠 的狂喜 [5]。这样看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将 太阳说成是任性的、不守本分的“老傻瓜”了!接 着,诗人将肉体之爱表达得淋漓尽致,指出,“她 便是一切国家,我是君主的君主,其余的便什么都 不是”,爱的答案“全都在这一张床上”,“这张床 是你的中心,墙壁是你的穹苍”。 除邓恩以外,17 世纪另一位玄学派诗人安德 鲁 马维尔也是一位艳情诗高手。 三、马维尔及其《致他羞怯的情人》 马维尔(1621-1678)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 早年游历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等国,毕 业于剑桥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657年被任 命为英国的拉丁语秘书约翰 米尔顿的助手,后来 被选为议员。他热爱公益事业,深受人们的尊敬, 而他的诗歌也一改传统诗中的陈词滥调,诗句诙 谐、幽默、用词准确、比喻奇特,意象新颖,把玄 学派诗风与古典主义结合起来,为英国诗歌注入了 新的活力。 马维尔的《致他羞怯的情人》是一首典型的劝 情人及时行乐的诗。及时行乐的思想是人们对当时 政治动荡、社会不安定所采取的一种逃避方式。英 国诗人罗伯特 赫里克写过《致妙龄少女,莫负青 春》(To the Virgins, To Make Much of Time), 劝 年轻人“趁你有可能,快采摘含苞的玫瑰”(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在我国古代也有“人生 苦短,韶华易逝”,“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吸取少 年时,花开堪折只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等类似 的诗句。马维尔对这一平常的主题进行了新的创造, 他运用玄学奇喻和三段论“把炽热的激情用刚强的 理智在轻快隽雅的抒情笔调下表达出来”[6] (p256),成 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艳情诗。 在诗的第一节,诗人指出:“只要我们的世界 大,时间多,羞怯也算不了什么罪过。”[7] (p101-103) 然后诗人运用夸张的语言尽情地展开想象,运 用丰富的地理位置在时空上展开驰骋,“你可以在印 度的恒河岸边寻找红宝石/ 我可以在亨柏之畔望潮 兴叹/我可以在洪水未到来之前十年爱上你/你也可 以拒绝 如果你高兴/直到犹太人皈依基督正宗。” 接下来,诗人用了大量夸张的诗句进行艳情描 写:“我要用一百年来赞美你的眼睛 凝视你的眉/ 二百年来膜拜你的酥胸/ 其余部分要三万个春秋/ 每一部分至少要一个时代/最后的时代才把你的心 展开。” 在这一节,诗人提出了三段论的大前提:如果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可以长生不老,你可以羞怯,我 会一直耐心地等待。 在诗的第二节,诗人语气突变,引出了时光不 饶人的主题给读者以出乎意料的感觉,“但是我的 背后总听到 时间的战车插翼飞奔 逼近了/而在 那前方 我们的前面 却展现一片永恒的沙漠 辽阔无垠/ 在那里我再也找不到你的美/ 在你的大 理石寝宫里再也不会回荡着我的歌声/ 蛆虫们将要 染指于你长期保存的贞操/ 你那古怪的荣誉将化作 尘埃/而我的情欲也将变成一堆灰。” 因为时光那生翼的车轮紧紧跟在后面,诗人没 有抽象地说明时间的无情飞逝会给情人带来什么 后果,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具体形象是:广阔无垠 的永恒的沙漠,人却不能永生,美貌将不复存在, 蛆虫们将要染指于你长期保存的贞操,到那时我的 情欲也会化为灰烬。在本节的最后两句诗人再次提 醒他的情人,虽然坟墓是一个幽静、隐蔽的好去 处,在那里你可以不必羞怯,“但我从没有见过谁 在那儿拥抱”,将全诗的矛盾引向高潮。这一节是 三段论的小前提:时间在飞速地流失,生命很短 暂,死亡必定会来临,我对你的爱也会随着生命的 结束而消失。 在诗的第三节,诗人开始他的劝告,与其被时 88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间吞噬掉,还不如趁我们还年轻及时行乐,享受男 欢女爱,“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在你的玉肤,象 那清晨的露珠/趁你的灵魂从你全身的毛孔还肯于 喷吐热情/ 像烈火的汹涌/ 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 戏耍吧/ 像一对发情的飞鹰 一样嬉狎/ 与其受时间 慢慢的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立刻吞掉/ 让我们把我们全身的气力,把所有我们的甜蜜的爱 情揉成一个球/ ” 这一节是三段论的结论部分:趁你我还年轻, 还有活力,我们就尽情地行乐、尽情地做爱吧。 在这首诗中,诗人使用的三段论可以概括为: (1)如果可以永生,我就会耐心地等待你,你就可 以羞怯;(2)但是我们不能永生,我们的爱也会随 着我们生命的逝去而消亡;(3)所以趁我们还年 轻,及早地行乐、享受生活吧。 四、邓恩和马维尔及其作品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玄学派诗人邓恩和马 维尔虽然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49岁),但他们本 人及其名篇《跳蚤》和《致他羞怯的情人》有诸多 相似之处。 邓恩和马维尔都是 17 世纪著名的玄学派诗 人,早年都有在欧洲大陆游历的经历;都曾在剑桥 大学读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渊博的知识;他 们都信奉宗教,邓恩出生在罗马天主教家庭,但后 来改信英国国教,马维尔是一名清教徒;他们都获 得过比较高的社会地位,邓恩作过掌玺大臣的秘 书,后来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马维尔则作过 当时英国拉丁秘书米尔顿的助手,并当选过国会议 员;他们在世时作品都得不到社会认可,后来才慢 慢受到青睐;甚至连他们的寿命也非常接近,邓恩 活到 59岁,马维尔活到 57岁。 就《跳蚤》和《致他羞怯的情人》而言,在发 表年代上,《跳蚤》发表于邓恩去世后两年(1633 年),《致他羞怯的情人》发表于马维尔过世之后 3 年(1681年);在形式上,两首诗都属于艳情诗,更 确切的说是“勾引”诗 (seduction poem);从诗中 的人物看,诗中的女士或情人都是处女,前一首中 的(maidenhead),后者中的(virginity)。诗中的 speaker 的目的不是一般的勾引情人作爱,而是让她们失去 贞操,及时行乐。在诗的笔调上,两首诗都是机智、 诙谐、调侃,优雅精致,将诡辩的论理以流畅自如 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诗的结构上,两首都是巧妙的 运用三段论的推理方式,前面已经做过分析。 从奇特比喻来看,两首诗都充满了奇特比喻。 玄学派诗歌的两大特点就是以哲理入诗以及运用 大量的奇特比喻。邓恩将吸了两个人血的带有血腥 味的跳蚤比喻作“我们的婚床和举行婚礼的殿堂” (This flea is you and I, and this our marriage bed and marriage temple is)。马维尔将时间比喻成“插着翅 膀的战车”(time's winged chariot),爱情说成是“植 物般的爱情”(my vegetable love), 并且说爱情是 “旺盛的情欲之火”(instant fires), 恋人是“一对发 情的飞鹰”(amorous birds of prey),情人们要把 “甜蜜的爱情揉成一个球”(roll all our sweetness, up into one ball),把我们的时光一口吞(at once our time devour)等。 但与《跳蚤》相比, 《致他羞怯的情人》有 以下的特点: 后者有更多的夸张、更多的艳情描写 :在这 首诗中,马维尔用了许多夸张来表达诗人对情人身 体的爱恋,“我要用一百个年头来赞美你的眼睛, 凝视你的眉/ 用二百个年头来膜拜你的酥胸/ 其余 部分要用三万个春秋/ 每一个部分至少要一个时 代”,诗人用千百年的时间跨度来夸张地赞美情人 身体的每一个迷人的地方,包括眼睛、峨眉和酥胸 等,艳情味十足。另外,在诗的最后一节,写到 “我们要像一对发情的飞鹰 / 把全身的力气 把 所有甜蜜的爱情揉成一个球/”,其追求肉欲和享乐 的思想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后者时空跨度更大,气势更磅礴:在时间上, 上从灭绝人类的洪水前十年,下至犹太人皈依基督 的世界末日,并用千百年来欣赏情人的身体,时间 跨度极大;在空间上,诗人从印度恒河到作者家乡 的亨柏河,从辽阔的爱情帝国一直到永恒的沙漠, 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情人的爱 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无限宇宙的宏大场面。 虽然上面列出的几首诗都是玄学派诗人比较 著名的艳情诗,注重肉欲和享乐,这种及时行乐诗 表面上是在催促情人放掉贞操观、与其做爱,但实 际上它有着其社会历史原因。首先,及时行乐主题 是那个时代的脉搏,是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糜烂的写 照,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艳丽、享乐的宫廷诗歌传统 精神的体现;再者,诗人如此追求肉欲和享乐,大 肆渲染性的描写,其深刻用意是剖析诗人抑或诗中 讲话人内心深处“灵与肉的矛盾”以及“清教思想 (下转第 92页) 92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A Review on Perception of Tourist Influence by Local Residents GUO Wei, LU Yang (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Province, 066004, 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perceptions on tourist impacts, particularly with a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tate. It is hoped that the study here will be of referential value for later studies in the field. Key words: travel influence; esthesia; study survey (上接第 88页) 和人文主义、出世和入世的矛盾”[8] (p191)。玄学派诗 人在英国诗歌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对于爱情 的看法仅仅是他们对于变动中的宇宙、世界、社会 的不同观察和思考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傅浩. 艳情诗与神学诗 [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2] 王佐良. 英国诗史 [M]. 北京译林出版社, 1997. [3] 谭琼琳等. 试论玄学比喻对现代派英诗的影响 [J]. 湖南教 育学院学报, 1997, (2). [4] 王守仁. 英国文学选读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 李正栓 . 邓恩诗歌中的三角意象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8). [6] 王佐良等, 英国文学名篇选注 [M]. 商务印书馆, 1983. [7] 胡家峦. 英语诗歌精品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8] 杨周翰. 17世纪英国文学史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From The Flea to To His Coy Mistress: On the seduction poems of Metaphysical poets WANG Yan-wen, ZHOU Zhong-x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writing techniques, application of metaphysical conceits and the theme of Carpe diem are convey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seduction poems by John Donne and Andrew Marvell. The social reasons of such a theme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metaphysical genre; seduction poems; conceits; syllogism
/
本文档为【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