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一百年前的广州音_李新魁

一百年前的广州音_李新魁

2018-09-21 4页 pdf 256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2209

暂无简介

举报
一百年前的广州音_李新魁一百年前的广州音李新魁广州话是广东省使用的主要方言之一,它的存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关于广州话形成的历史,请参]’6拙作《论广州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一文,载《广州研究》1983年第1期)。研究广州方言语音、词汇、语法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对研究广州方言的现状和汉语方言史以至整个汉语发展史,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广州方言历史文献的缺乏,方言史的研究成为相当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方言语音发展过程的研究更困难,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设备,方言的古音没能保留下来。要研究方言的古音就失去直接的依据。因此,要研究方言的历史语音,就只...
一百年前的广州音_李新魁
一百年前的广州音李新魁广州话是广东省使用的主要方言之一,它的存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关于广州话形成的历史,请参]’6拙作《论广州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一文,载《广州研究》1983年第1期)。研究广州方言语音、词汇、语法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对研究广州方言的现状和汉语方言史以至整个汉语发展史,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广州方言历史文献的缺乏,方言史的研究成为相当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方言语音发展过程的研究更困难,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设备,方言的古音没能保留下来。要研究方言的古音就失去直接的依据。因此,要研究方言的历史语音,就只有借助各种描述或表现方言语音的古代书面材料。记述广州方言古音,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比较重要的一种材料,就是清代学者王炳耀所写的《拼音字谱》。从王氏在此书中对广州话语音的和描写,可以了解到一百年前广州话语音系统的全面而详细的情况。王氏用自制的一套“拼音字”来拼写当时广州话的韵母,另用“罗马字”作为对照,还用反切注明该字母的读音,并且引举例字说明。这样,他所分的各类韵母的音值就表现得相当清楚。据王氏所说,当时广州话的韵母总共有五十四个。对这五十四个韵母,王氏均用拼音字及罗`马字母标出,并举有例字。现将王氏书中所录的广州话韵母列为下表。表中所举,先列王氏使用的罗马字,再加括号注上国际音标,并引王氏原书的例字说明。韵母表单韵母:a〔a〕家u〔u〕孤e〔C〕遮i〔i〕衣。〔。〕牙j,一。〔oe〕靴u〔y〕诸复韵母:e〔ei〕几ai〔ai〕皆ei〔甘i〕威01〔。i〕栽’ui〔ui〕魁au〔a::〕交au〔甘u〕修o:〔ou〕都iu〔iu〕朝a皿〔甘m〕金an〔,n〕票onr〔。m〕甘i皿〔im〕兼on〔。n〕干in〔in〕先an〔oen〕津65虽鉴二Jai〔oey弃韵母.〔an〕反un〔un〕官ang〔a月〕彭ing〔i月〕英声化韵母:ng〔勺〕吾入声韵母:aP〔aP〕鸭百t〔at〕发un〔yn〕怨ang〔甘刀〕登eung〔oe月〕张ong〔。月〕刚ung〔u月〕东eng〔。月〕郑ut〔ut〕括蕊k〔ak〕额uk〔uk〕笃aP〔甘P〕急at〔,t〕毕ut〔yt〕乙ak〔仑k〕德oP〔”P〕蛤ot〔。t〕李1ip〔iP〕劫it〔it〕屑ut〔oet〕卒ok〔”k〕角ik〔ik〕益euk〔oek〕看他上表所列的韵母共有五十三个,王氏说有五十四个,比这里多了一个。实际上是把“虽髓岁”等字的韵母分为u和iu两个。iu即是国际音标的〔oey〕。他除了列iu之外,另分出一个u,说“虽髓岁韵从此”,并且注明是〔oey〕中分出一个〔oe〕元音来。王氏本已设有一个u〕音之变,可知他是从iu,注明是“靴”字的韵母,叮“暗这个o已经就是〔oe〕,而〔此力中的〔oe〕他注明是〔u〕的变音,可知他觉得这个音的开口度较小,应当就是〔必〕(即他心目中的〔oey〕就是〔功y〕)。但是,这个〔价y〕中的〔必〕,可以并归〔oe〕音位,不必单列。因此,我们不另列一个〔必〕元音。实际上,当时的广州音,其韵母只有五十三个。拿王氏所列的这个韵母系统来跟现代的广州话韵母作比较,可以了解到一百年来广州话韵母系统的发展变化。现代的广州话,据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一书(湖湘人民出版社出版)所列,共有韵母五十三个。两者相较,王氏当时的韵母系统与现代广州话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异同:(1)单韵母及复韵母,两者完全一致,没有什么差异。(2)〔一m〕尾韵现代只有〔am〕、〔,m〕、〔im〕三个,而情代还有一个〔”m〕韵母,甘、敢、给、堪等字念的就是这个韵母。“甘”这些字在《广韵》中属于谈、覃韵字,是闭口韵中的一等韵。对这些字,现代广州话已读为〔am〕,与缄。减、鉴这些二等韵(咸、衔韵)字合流。但是,清代的一等谈、覃韵字,仍保持与一等的〔一n〕尾韵(如寒韵)和〔一月〕尾韵(如唐韵)字平行的状态,主要元音都是〔。〕。一等寒韵字干、赶等现代广州话仍读为〔。n〕,一等唐韵字刚、讲、降等读为〔叫〕,而一等的谈、覃韵字则从〔。m〕变为〔am〕了。在清末之时,这些韵母字仍读为〔。m〕。从〔。m〕变〔am〕,是近代广州话发生的一个大变化。(3)王氏书中只收一个声化韵母ng,五、吾、悟等字念的就是这个韵母。这与现代的广州音是一致的。但在现代的广州话中,还有另一个声化韵母m〔m〕,王书不录,大概当时尚没有这个韵母。或者是现代念为〔m〕的“唔”只出现于口语,王氏不加收录,或是在清末时,“唔”与某些广州话的次方言一样念为gn,所以王氏不列,也未可知。〔4)入声韵中,王书所列的韵母系统比现代广州话多了一个。p〔。p〕韵母,这是与。m韵相配的入声韵。阳声韵中有。m,入声韵自然就有与之相配的oP。〔一t〕尾韵古今一致,没有什么差异。〔一k〕尾韵一类,现代广州话中有与〔。月〕韵相配的〔。k〕韵,但王氏不列这个韵母,这也有两种可能:一是王氏漏列了,这种可能性看来不大;另一是当时的〔ek〕韵与〔ik〕韵可能合在一起,踢、石等字与益、力、逼等字读为同音。归纳上述各项可知清末的广州话比现代广州话多了〔”m〕、〔。p〕两个韵母,却少了〔m〕、〔。k〕两个韵母,总数仍是一样,同为五十三个。由此可见,一百年来广州话韵母系统的变化并不大,主要是〔”m〕〔。p〕韵母变成了〔am〕〔ap〕。王氏把声母称为“阴声”。他在“阴声字图表”中列了阴声字母三十个,其中属于广州音的,有二十二个。这二十二个声母,就是王氏所归纳的当时的广州话声母系统。现将他所列的字母及例字,加注国际音标对照如下。声母音唇音舌尖音舌尖前音舌叶音舌才民音圆唇舌根音半元音P〔P〕巴t〔t〕打ts〔ts〕早eh〔t/〕乍k〔k〕哥kw〔kw〕瓜y〔j〕爷·Ph〔P`〕J,\m〔m〕马th〔t`〕他n〔n〕拿tsh〔ts`〕裁s〔s〕思ehh〔tf`〕查s丘〔/〕沙kh〔k`〕卡·h〔h〕虾kwh〔k,`〕夸w(w〕哇f〔f〕夫l〔l〕劳ng〔月〕我现代广州话的声母,包括。声母在内,共有二十个。清末的广州话声母,如果加上。声母,则共有二十三个。两者相较,清代比现在多了三个。所多出的,是王氏书中分塞擦音为两套,一类标为st等、一类标为ch等,而现代只有一套。参考王书的说明以及现代广州话的音值,我们把st组拟为舌尖前音〔ft〕等,早、嘴、祖、左、葬等字念的就是本组声母,王氏称之为“舌尖齿缝音”。这个叫法,表明这组音发音时舌尖伸得很前,顶住前齿背,所以称为“舌尖齿缝音”,其发音状况,大概与现代普通话的〔st〕组声母很相近。而另一组声母,王氏用hc等标示,并称之为“顶愕音”(hc和hch)、“腮上音”(hs)。这组声母对于“北音”来说,其音值应该就是舌尖后音〔t昌〕等。而对于广州话来说,其音值不可能是舌尖后音,大概是舌叶音。现代广州话塞擦音声母只有舌叶音一套,这套舌叶音声母与不同的韵母相拼,当然有不同的音位变体,但可以归纳为〔tj〕组音位。王氏将一百年前的广州话的塞擦声分为st组和hc组两套声母,现在分析起来,也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可能是,当时的ch组声母发音时确是舌尖卷起顶住上胯,与“北音”的舌尖后音较为接近;另一种可能是,当时广州话此类声母的发音,与现代的舌叶音无大差别,王氏只是为了使这套字母迎合北音的发音特点,而把广州话的这套舌叶音与北方的舌尖后音等量齐观,标为hc等而与st组相区别。但事实上,这组声母也可以与现代那些分析广州语音的著作一样,把st与ch当成是不同的音位变体,合为舌叶音一套声母就足以表示塞擦音声母了。具体的情况毕竟如何,我们目前没有其他更可靠的旁证,只能根据王氏所分,定为舌尖前音〔st〕组和舌叶音〔ft〕组两套声母。如果说,清代与现代广州话的声母有差别的话,也就是这组声母是分为两套还是合而为一的差别了。姑且认为,一百年前的广州话,塞擦音声母分为两套,而现代并为一套。这也许就是广州话声母方面在近百年来的发展变化。其他声母,王氏的分析都很准确。他把舌根音声母分为k和Kw两套,对后者称为“满口音”,表明其为圆唇化舌根声母。这与现代学者的分析是一致的。另外,他还分出半元音y和w两个声母,这也很正确。这些都是王氏具有卓越的审音能力的表现。王氏书中称声调为“声”,并写有“分声法”一节。在本节中,他说“粤东九声”,但在前面的“辩音总义”一节中,他却说“粤东羊城之音有十声”。在他的“分声表”中,说除上平、上入两种声调不必标上符号之外,还举有甲平、下平、_L上、下上、上去、下去、中入、下入等名称,这些都有声调符号。这显然是表明广州话的声调应有十类。他所说的“粤东九声”,可能是指他的家乡东莞一带的粤音,那里只有九个声调,而“粤东羊城”则是指当时广州城里的话,则有十个声调。这样,当时的羊城音的十个声调应是:上平、中平、下平、上上、下上、上去、下去、上入、中入、下入。现代广州城里的声调只有九个,它们是: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阴、阳相当于上、下)。但是、现代广州话的阴平调却有两种不同的念法,既可以念为55调,也可以念为53调,这两种念法一般可以自由运用,不起辨义的作用,但从调值来说,阴平调有这两个调值。九个声调共有十个调值。因此,有人主张广州话应该是十个声调,王氏说清末羊城有十个声调,平声分为上、中、下三类。其中的“中平”调很可能就是现代广州话阴平调中所念的另一种不同的调值。现代阴平调有55调与53调之分,可能在清末时即已存在,而且当时可能还有辨义作用。所以王氏把平声分为三类而称“羊城十音”。但是,经过百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可能是受羊城周围各地粤音(只有九个声调的粤音)的影响,阴平调的这种差别逐渐丧失,调值的不同念法却仍然存在,而它们已不起辨义作用。这样,现代的羊城语音,就只合为九个声调了。由此看来,可能是一百年前的羊城音,确有十个声调的分别,而经过近代的变化,平声中的一类已逐渐失去辨义作用而成为自由变体,这就形成现代这种“九调十值”的局面。总观上述清末广州话的声、韵、调系统,可以看出,一百年来,广州话的语音只在个别音类上发生变动,大的格局没有什么变化。这种情况表明,现代广州话语音系统的规模,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奠定了。而这,正是语音发展具有稳定性特点的表现。(本文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
/
本文档为【一百年前的广州音_李新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