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_相遇_类动词对比研究

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_相遇_类动词对比研究

2014-03-24 7页 pdf 663KB 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2289

暂无简介

举报
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_相遇_类动词对比研究 2013 年 1 月 第 34 卷 第 1 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Jan. 2013 Vol. 34 No. 1 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 <相遇 >类动词对比研究 易 焱,王克非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100089;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摘 要:本文将类型学、词汇类型学的视野和研究方法引入英汉语的 <相遇 >类动词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 1) 英 汉语的相遇类动词普遍具有多义性; 2) 这两种语言的该类动词词汇化的义素都...
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_相遇_类动词对比研究
2013 年 1 月 第 34 卷 第 1 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Jan. 2013 Vol. 34 No. 1 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 <相遇 >类动词对比研究 易 焱,王克非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100089;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摘 要:本文将类型学、词汇类型学的视野和研究方法引入英汉语的 <相遇 >类动词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 1) 英 汉语的相遇类动词普遍具有多义性; 2) 这两种语言的该类动词词汇化的义素都大体相同。英汉语相遇类动词的主要 区别在于: 1) 具体动词共词化的范围不同:英语该类动词的典型 meet 的多义性比其在汉语中的对应词“相遇”高很 多; 2) 和英语相比,汉语有更多符合相互动词原型的相遇动词: 很多含有“相”、“交”的动词都是不及物的。从类型学 的角度,本文发现 <看见 >和 <相遇-社会( 约会) >共词化、<相遇-空间 >和 <结识 >共词化有可能是语言中常见的 现象。 关键词:词汇类型学; 相互动词; <相遇 >类相互动词; 对称性 /相互性; 共词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13)01-0007-07 Abstract:In recent typological literature on reciprocal constructions the English verb‘meet’is often mentioned as an example of reciprocal verbs and used to paraphrase“equivalent”words in other languages. This paper,however,demonstrates that the ‘meeting type’of reciprocal words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are often polysemous,each with varying degrees and types of sym- metricity. More meeting type verbs in English than in Mandarin co-lexify corresponding non-symmetric (transitive)meanings. Furthermore,the colexification of < seeing > and < social encountering > and that of < meeting for the first time > and < knowing > are the two possible patterns of lexicalization in world languages. These findings are made possible by the working procedure which the authors borrowed and improved from the emerging field of lexical typology. Key words:lexical typology;reciprocal verbs;meeting-type of reciprocal verbs;symmetricity / reciprocality;co-lexicalization patterns 1. <相遇 >类动词、相互动词和相互构式 本文研究的 <相遇 >类动词是指英语 meet 和它的 汉语对应词“相遇”一类,专门研究它们是因为 meet 被 看成固有相互动词(inherent reciprocals,下简称相互动 词)的典型之一,而相互动词则是相互构式(reciprocal constructions)中的一种。相互构式指含有一对双向、相 反语义关系的构式(Knig & Kokutani 2006:272)。简言 之,相互构式分为两种,一是(1a)这类迂回相互式(peri- phrastical reciprocals) ,或称语法相互式;二是(1b)这种 词汇相互式(lexical reciprocals)即相互动词。(1a)和 (1b)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语义中都蕴含了一对双向、 相反的语义关系:分别是(a1)和(a2) ,(b1)和(b2) ,这 和以(1c)为例的普通及物动词达的事件句形成对照。 及物性事件中也有两个参与者,但总有一个参与者主动 向另一个参与者发出动作,这种语义关系也不是可逆 的,即(c)不同时蕴含(c1)和(c2)。语法相互式和词汇 相互式的区别在于,从形式上说,语法相互式中的对称 性语义(或称相互性,symmetricity / reciprocacity)是由动 词语义加上 each other这类相互标记表达的,见(1a) ,而 相互动词中的对称性语义是蕴含在动词里,见(1b) ;从 语义上说,相互动词表达的对称性事件都是不可再分的 原子事件,比如(1b)中的 met 是指 John 和 Mary 在同一 时间到了同一地点,且看见了对方,这是一个事件;而 (1a)可以是(a1)和(a2)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事件的 简略表达形式(Kemmer 1993:103-106)。 (1)a. John and Mary hit each other. → {a1. John hit Mary. + a2. Mary hit John.} b. John and Mary met at the market. →{b1. John met Mary at the market. + b2. Mary met John at the market.} c. John hit Mary. ≠ {c1. John hit Mary. + c2. Mary hit John.} 相互式是类型学研究的新热点,近年来成果丰硕 (Frajzyngier & Curl 2000;Behrens 2007;Nedjalkov 2007; Knig & Gast 2008;Haas 2010;Wierzbicka 2009 等) ,但 大部分研究都以句法相互式为描写和研究的对象,对相 互动词的专门研究很少,目前还没有见到英汉语的相互 动词对比研究。另一方面,相互动词是跨语言的现象, Kemmer发现了包括 meet在内的十类事件在很多语言中 ·7· 都用动词表达;Knig & Kokutani(2006:272)列举了英语 的相互性动词,meet 位列第一。其他类型学和语义学 家对固有相互动词的描述和研究也都把英语的 meet 当 作对象或代表(Dimitriadis 2008;Evans 2008;Siloni 2008;Haas 2010 等) ,这说明 meet在相互动词中的核心 性。可能正因为如此,类型学者似乎都把它作为描写英 语之外语言的相互动词意义的元语言(见 Nedjalkov 2007中的论文)。然而本文将证明,英语中以 meet 为代 表的表示 <相遇 >的所谓相互动词大多具有多义性,各 个义项中的对称性也不相同,如果在描述英语之外语言 的相互动词的意义时不给出例句和语境,简单说一个动 词的意义相当于 meet的话,很容易引起误解。 总之,相互动词的语义特殊性、它们在人类语言中 的普遍性、meet在相互动词和相互动词研究中的核心性 决定了对相遇类动词进行细致的描写和研究的必要性。 2. 词汇类型学 2. 1 研究范围 和大多数对比研究不同,本文采用词汇类型学的视 野和方法。词汇类型学是词汇学的跨语言和类型学研 究模式(Koptjevskaja-Tamm 2008:5)。Koptjevskaja-Tamm (2008:4-6)将词汇类型学研究的问题归纳为四大类,我 们对 < 相遇 > 类动词的对比研究属于其中的第二 类———词汇化和词汇化模式(lexicalization patterns)研 究。具体地说,这类研究考察在不同的语言中,哪些意 义可以通过一个词位 (lexeme)表达;语言共有和特有的 词汇化模式有哪些;语言是如何切分同一个“义域”① (semantic domain)的意义的等问题。 词汇类型学已经研究过的义域包括:颜色、身体部 位、亲属关系、运动、知觉动词、切割事件、维度(“长”、 “宽”、“高”等)、姿态,见 Koptjevskaja-Tamm(2008)的参 考文献。国内英汉对比和汉语词汇化研究大都集中在 运动事件(钟守满 2008;罗杏焕 2008;李雪、白解红 2009;李雪 2010;林正军 2011)、致使事件(熊学亮、梁 晓波 2004)、看类动词(王文斌、周慈波 2004)和实现意 义(严辰松 2005)上。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国外还没有 学者进行相互动词的跨语言对比,没有确立出任何这个 义域的词汇组织的语言共性;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相互 动词是很多语言都有的一个类别,这说明对它们是可以 进行跨语言研究的。基于现有条件,我们可以较为深入 地描写相互动词在英汉语的词汇化情况,作为跨语言研 究的第一步。限于篇幅,本文只涉及相互动词中的一个 小类:<相遇 >类,希望从英语和汉语的角度观察语言 在含有 <相遇 >并和 <对称 >义素有关的义域中的词 汇化规律。 2. 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在 Talmy(1985,2001) ,Viberg (1984,2002,2005 等)和 Franois(2008)三位词汇类型 学的主要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总结、改进出来的。语言对 某种意义的词汇化规律有不同的描述和表征方法。其 中最为人熟知的是 Talmy(1985,2001)关于语言对移动 事件词汇化的归纳,其特征是关注移动事件中的运动主 体、参照物、运动、路径等主要语义的组合规律。Viberg 和 Franois等人则更重视同一大类语义(即一个义域) 中的相关意义的“共词化”现象(colexify,Franois 2008: 170) ,这是因为词汇类型学的研究发现,语言中的词汇 很多具有多义性(Viberg 1984,2002,2005 等;Franois 2008)。共词化是指用一个词位或构式表达多个不同但 有联系的意义。前面提到过,词汇类型学的研究目标之 一是发现义域的共词化模式。如 Viberg(1984,2005)发 现英语的 know可以表示社会意义的认知,如 know a per- son,纯粹认知 know a fact,心理能力 know a language, 技能 know how to do something,将上述几种意义共词化 则是认知类基本动词的大趋势。 Franois(2008:177-193)主张把近期类型学常用的 语义地图研究模式应用到词汇类型学中来,并详细介绍 了工作过程②。我们认为,语义地图是概括词汇化规律 的简明、直观方法。需要强调的是,Franois 只研究一个 词位(如英语的 breathe)的多种意义的联系,但笔者认 为,在词汇—语义对比研究中经常会碰到某个意义在某 个语言中有不止一个词汇化形式的情况,如果只比较多 个语言中的大致对应的一个词位,可能忽略一些词汇化 的语言共性。本研究主要对比两种语言,因此可以将同 一义域中多个词素的多义模式纳入研究范围,这样做能 够更全面地反映语言对意义切分的共性和个性。 参照上述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我们总结出研究语 言在特定义域词汇化的工作步骤,具体如下:1)选定要 研究意义 < S >,本研究考察含有 <相遇 >并和 <对称 >义素有关的义域。2)确定该意义在语言 A中的同一 词性的词汇化形式:La-1,La-2 . . . La-n。3)用语义成分分 析法提取这些词共同的意义(称为核心语义成分)和各 自的其它义素,记作 Sa ={S1,S1. . . Sn}。4)观察这些 意义在语言 B中的词汇化形式,即观察 Sa 集合中那些 意义在语言 B 中共用一个词汇形式 Lb-1,Lb-2 . . . Lb-n,以 及 A、B两种语言中对应词汇形式(如 La-1和 Lb-1)意义的 对应性,比如 Lb-1有没有 La-1没有的意义 Sn + 1,Sn + 2 等。5)在另一种语言 C 中重复第 4 步,直至发现所有 语言中 < S >有关的意义 S ={S1. . . SN},并总结出语言 在义域{S}中的词汇化规律。6)绘制义域{S}的语义地 图,标注各语言对语义地图的共词化范围,归纳出语言 间差异。 下面用这个方法观察英汉语 <相遇 >义域中的共 词化规律,亦即寻找英汉语相遇类动词的多义模式的同 和异。 ·8· 2. 3 语料 本研究对英语的语义成分分析主要参考英语词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的网络版 (http:/ / oxforddic- tionaries. com /)下称“牛津”;朗文当代高级英语字典、下 称“朗文”;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下称 “剑桥”,必要时考察 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ht- tp:/ / corpus. byu. edu /bnc /,含有 1 亿词)和 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http:/ /www. amer- icancorpus. org /,含有 4 亿 1 千万词) ,例句也来自这些词 典和语料库。汉语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基于笔者的语 感和《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例句来自《北京 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3. 英汉语 <相遇 > 类动词的共词化模式的对比研究 3. 1 <相遇 > 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汇化特征 下面是 Kemmer(1993:104-105)对本文讨论的 meet 一类动词的分类和举例③: (2)a. encountering and social contact:meet,greet, make love b. unintentional physical contact:bump into, collide,run into,clash Kemmer区分(2a)和(2b)的似乎是“社会性” 和“性”,即 meet是表示发生在 Sweester(1993)所说 的 social world的事件,而 bump into是表示 physical world 的事件。其实这两个动词都可以表达这两个世界的事 件:在英语中,气流相遇这种物理世界的事件可以用 meet:These two currents met in Amsterdam;而 bump into 也常用来表示人不期而遇这种社会世界的事件:we might just bump into each other. 因此我们认为,更合理 的看法应该是(2a) ,(2b)两类动词具有共同义素:<相 遇 >,即它们描述的事件或情境的两个参与者(下简称 参与者)经过运动后到达同一地点或发生某种意义上的 接触④。很多时候表示 <相遇 >的动词的语义中还有其 它的义素,比如 unintentional,可记作 < -计划 >,英语的 encounter,run into,汉语的“邂逅”就明确地具有这种语 义,它们的语义成分是{<相遇 >、< -计划 >}。bump, collide,clash 和“相撞”等动词具有由于“两物猛然在一 个地方相遇”(剑桥)产生的“撞击”或“碰撞”的意义, 记作 <撞击 >,其语义成分是{< 相遇 >、< 撞击 >}。 表 1 是以矩阵方式归纳的英汉语相遇类动词的语义成 分和词汇形式。“+”表示词汇形式含有某个语义,“-” 表示不包含语义,“/”表示该语义对词位不适用或对词 位命名不起区分作用。 我们发现英汉语在 <相遇 >义域词汇化有如下共 性。首先,在这两种语言中表达空间上两物相聚(记作 <相遇-空间 >)的词位都还可以表达 Sweester(1993)说 的“社会 /心理”世界的 <相遇 >。以 meet 为例,除了前 一段举出的空间意义的两物相聚的例子之外,更多的时 候它表达的是两个人到一个地方且发生社会交往,如牛 津对Why don’t we meet in front of the theater?中的 meet 的解释就明确说明了其社会性:to come together socially after you have arranged it。我们将含有社会意义的 <相 遇 >记作 < 相遇-社会 >。另一种更具体的社会性是 “对抗”,可记作 <相遇-对抗 >,指 come together as oppo- nents in a competition or in the war(牛津) ,如 In the final group match,England will meet the Australians. 汉语的 “相遇”和“碰”也有类似用法,见(4e’)。 表 1. <相遇 >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汇形式 表 1 第 13 行显示英汉语这个义域的动词普遍可以 表示“遇到一种情况或反应”的意义,记作 <相遇-反应 >,例句见(4c’)和(5f)。我们认为,meet、“遇上”的这 种意义是从空间意义延伸出来的,原本空间意义的两物 相聚事件中的两个参与者都是人或运动物体等具体的 实体,在社会或心理世界中,<相遇 >事件的第二个参 与者变成了一种情况、事态或者人们对一种情况的反 应。 表 1 把空间意义的 <相遇 >细分为含有 <撞击 > 意义的和只有 <同一地点 >意义的,一方面是因为 <撞 击 >和 <相遇 >共有 <两物运动到一起 >的意义,另一 方面英汉语都有专门表示 <撞击 >意义的词位 collide, bump into,“撞”、“碰”。 我们把 <相遇-空间 >,<相遇-撞击 >,< 相遇-社 会 >、<相遇-反应 >和 <相遇-对抗 >都看作一个笼统 的 <相遇 >的下位意义,因为英汉语都有把这些意义共 词化了的词位。除了前面举出的 meet,bump into 的例 子,还有下面这些,(3)里相关动词都表示空间意义, (4)都表示各种社会心理意义: (3)a. The car and the truck collided. b. The two vehicles clashed hard,rocking the drivers. c. The truck ran into a car. ·9· d. 这群流星体与地球相遇。 e. 后面的车撞 /碰上了我的。 f. Stuart met us off the boat. (4)a. In his work,politics and metaphysics collide. b. Protestors and police clashed hard. c. I ran into Moira on the way home. c’. The bank met /ran into /encountered finan- cial difficulties. d. 两个人在食堂打饭时遇上 /遇见 /相遇 /碰上 了。 d’. 敢死队冲出后,和清军大队人马相遇,展 开了激烈的战斗。 e. 她今天遇 /撞 /碰 /上了的是货真价实的款爷 e’. 23 日比赛中,体重 50 公斤的小将遇 /碰 / 撞上大级别的壮汉。 f. 在卢家蕃的面前,迎接他的是一个又一个难 题。 第二,英汉语的相遇类动词中都有既可以表示对称 性事件,也可以表示及物性事件的动词,即在 <相遇 > 这个义域两种语言都有 <及物意义 >和 <对称意义 > 共词化的例子。需要指出的是,和相互动词的总体趋势 相比,英汉语共有的这种现象其实是比较特殊的。Kem- mer(1993:102-129)、Nedjalkov(2007:55)都证明相互动 词在很多语言中都是形式上的不及物动词,以(5a)里匈 牙利语的 kiss为例,csokol-oz 表示 kiss each other,只能 出现在 A and B V 这样的并列主语不及物式中,不能出 现在(5b)中的 A VB 这样的两个参与者分开的分离式 (discontinuous construction,Dimitriadis 2008:390 等)中, 这种相互动词可看作是这类动词的原型。如(5c)— (5f)所示,英语和汉语的有些动词,如 meet,“遇到”等却 可以不改变词形出现在并列不及物式和分离式中。我 们认为,严格说来只有并列主语不及物式中事件才符合 Knig & Kokutani(2006:272)给出的对称性的定义:事件 中的两个参与者在生命性、运动性、意志性和对事件的 参与是完全对等的。meet 等的分离式表达的事件对称 性有所降低。以(5d)为例,两个参与者有运动性和语篇 上的中心性的差别:首相是在国内,皇室是来访者;首相 是句子的主语和视点; (5f)则是完全的不对称事件,因 为事件中没有包含一对方向相反的语义关系,只能说 “人碰到了问题”,不能说“问题碰到了人”。Knig & Kokutani(2006:273)称(5d)里的不对称性是语用上的, 并指出语用和语义的不对称性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 明的。我们认为,如果把(5f)和其英文对应的 meet (with)例子考虑进去,就可以看到英汉语的 <相遇 >类 动词都有词位可以表示对称性从高到无的三种情况:语 义完全对称(如(1b) )> 语用不对称、语义对称(如 (5d) )>语义上的不对称(即及物意义,如(4f) ,(5f) )。 (5)a. Anna es Peter csokol-oz-t-ak. Anna and Peter kiss-MDL-PST-3PL⑤ Anna and Peter kissed. (Behrens 2007:338) b. Anna * csokol-oz-t-a Petert. Anna kiss-MDL-PST-3SG-OBJ Peter-ACC c. The couple met at college. d. Prime Minister was criticized for not curtseying when she met the visiting monarch e. 没想到两个人在这里遇 /碰上了。 f. 古代人在实践活动中遇 /碰到了一些问题。 表 1 中阴影一列为“+”的动词是表示对称意义的, 是“-”号的为及物动词。可以看出,除了(5)里举出的 meet,汉语的含有“遇”的词位“遇上”、“遇见”、“遇 到”,还有 < 撞击 > 的词汇化形式 collide,clash,“冲 撞”、“撞击”、“撞上”、“碰上”,以及表示人不期而遇的 “邂逅”都是既可以表达对称性事件又可以表达不对称 的及物性事件的。下面(6) ,(7)分别是这些动词表示 对称性事件和及物性事件的例子: (6)a. 金属和非金属冲撞 /撞击、飞散的血腥味盖 过了港湾设施的空气净化能力。(collide 和 clash 的例 子见(4a) ,(4b) ) b. 幸亏人少,要是人多了,一个不小心两个人 撞上那可挺危险的,(表示 <相遇-社会 >的“遇上”例子 见(4d) ) c. 这对伉俪于两年前在泰国首都曼谷参加一 次婚礼时邂逅,随后坠入爱河。 (7)a. 有一次做电学实验,他的夫人不小心碰了一 下带电的金属棍 b. 日本军舰使用高压水枪并冲撞 /撞击保钓 考察船。 c. 一个热气球撞上了无线电发射塔。 d. 她在途经武汉时邂逅了张茜,并结为至交。 e. Stuart met us off the boat. (对比(8a) ) f. 秀珍做了菜,而后到车站接儿子。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接”。(7e)中的 met 在汉语中 的对应词是(7f)中的“接”,二者都表达不对称意义。然 而“接”这个语素和 meet 一样,既可以表示对称意义也 可以表达不对称意义,比如汉语中“邻接”、“接界”、“接 头”都表示对称意义,而“接应”、“接收”、“接待”等就表 示及物意义⑥。 总之,语料显示中英文都有不少将 <对称 >、<及 物 >意义共词化的词位;反过来,能够被共词化也说明 对称语义和及物语义在 <相遇 >这个义域中是有密切 联系,很难截然分开的。在这一共性的背景下,英汉语 也有差别,英语体现这种共词化特征的动词集中在 meet,含有 < -计划 > 义素的 encounter,bump into,run into(表 1 第 6 行)都是及物动词,要表示对称性事件必 ·01· 须通过 each other:They encountered /bumped into / ran into each other. 而这些词的汉语对应词“撞上”、“碰上”等 都可以表示 <对称 >和 <及物 >两种意义。 第三,除了 <空间 >、< 社会 /心理 >,< 及物 > 和 <对称 >,英汉语相遇类动词都词汇化了的另一个义素 是 <计划 >。英语的 encounter,ran into,bump into 汉语 的“相遇”、“相逢”、“邂逅”、“不期而遇”都是专门表示 偶然相遇的词位,和含有 <计划 >的 meet,“见面”形成 对照。 3. 2 英汉语 <相遇 >类动词词汇化的差异 前一小节展示了英汉语 <相遇 >类动词词汇化的 共性,本小节讨论它们的差异。第一,两个语言的差别 在于具体的动词共词化的范围,或者说不同的语言对义 域的切分方式不同。英语 <相遇 >类动词中 meet 的多 义性很突出,它不仅跟汉语含有“遇”、“逢”、“碰”、“撞” 的词位有对应关系(见表 1 第 1、5、12、13 行) ,而且和 “相识”、“结识”、“认识”、“见面”、“会面”也有对应关 系: (8)a. Why don’t we meet in front of the theater? b. 我们何不星期五见面一起吃饭? c. Diego and Susan met on vacation and got mar- ried six months later. d. 迭戈和苏珊度假时相识 /结识 /认识,六个月 后结婚了。 牛津对(8a)中的 meet 的解释是 to come together so- cially after you have arranged it;对(8c)中的 meet 的解释 是 to see and know somebody for the first time;to be intro- duced to somebody,我们把(8a)这种意义的 meet记作 < 相遇-见面 >,(8c)这种意义记作 <相遇-结识 >,它们是 <相遇-社会 >的下位意义。(8a)和(8c)这两种略有不 同的意义在英语中都可以同一个词汇形式 meet 表达, 而汉语中这两个意义分别词汇化成了不同的动词:“见 面”、“相识”等,见(8b)和(8d)。 用视觉动词“见”表达社会意义的 <相遇-见面 >其 实是很多语言共有的,英语也常用:We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ages. (我们很久没见面了)只不过 see each other是一种没有词汇化的迂回相互式。我们发现,波兰 语、阿迪格语(Adyghe,西北高加索语分支)和英语一 样,用没有词汇化的视觉动词“见”加上相互标记的形式 表达 <见面 >。而更多的语言用汉语这种方式,即表示 <见面 > 不是借用 < 相遇-空间 > 的动词,而是通过 “见”加上相互标记的相互动词,且整个动词已经在一定 程度上词汇化了。汉语类语言有:匈牙利语、雅库特语 (Yakut语,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伯利亚语支)、俄语、 埃文语 (Even,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支)、鄂温克 语(Evenki,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支)、斯瓦西里语 (Swahili,班图语系东班图语族)、楚克其语(Chukchi,西 伯利亚偏远地区的孤立语言的一种)、立陶宛语(Lithua- nian,印欧语系波罗语族)、塔加洛语(Tagalog,马来-波 里尼西亚语族)、图瓦语(Tuvan,突厥语族)、柯尔克蒙 古语(Khalkha-Mongol,阿尔泰语系)等⑦。 表示第一次见面并认识,汉语用含有认知意义“识” 的“结识”、“相识”甚至是单纯的认知意义动词“认识”, 这些词位都把 meet 中的 know somebody for the first time, 或者 get to know sb 中间的“识”的意义明确表达出来了。 我们的初步调查发现很多语言都跟汉语一样,借用 <识 >来表示 <两个人初次相会并认识了对方 >这种对称 性意义,比如德语用 kennen lernen,其中 lernen 的意思就 是 learn,法语和意大利语可以用 faire la connaissance de qn和 fare la conoscenza di,相当于 make knowledge of each other,西班牙语用 conocer,而这个动词同时也有 know 的 意义。法语和英语一样,有 <相遇-空间 >和 < 结识 > 共词化的现象,表示 < 相遇-空间 > 的动词 rencontrer-se 也同时可以表示 <结识 >。德语表示 <相遇-空间 >的 动词 treffen,则跟汉语一样不能够表示 <结识 >。看来, <相遇-空间 >和 <识 >分别是语言用来表达对称性事 件 <结识 >的两种手段,至于哪个更普遍、语言对两种 手段的选用有没有规律可循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类型学 调查。 第二,虽然英汉语相遇类动词都既有专门表示对称 意义的动词(collide,“相撞”等) ,也有将 <及物 > -<对 称 >共词化的词位 meet,“遇上”等,与英语相比,汉语 的突出特征是符合前面说的相互动词的原型的动词更 多,“相遇”、“相逢”、“相撞”、“相识”、“相会”、“相聚”、 “会面”、“见面”、“交锋”都是只表示对称意义没有及物 意义的动词,因为这些动词都不能用在及物式中表示主 语对宾语发出了动作,而宾语没有对主语发出同样的作 用:张三* 相遇 /* 相逢 /* 相撞 /* 相识 /* 会面 /* 见 面 /* 交锋李四。英语对称意义和及物意义词汇化为不 同语素的情况不多,在 <相遇 >这个义域中只表示对称 意义的动词就只有 collide 和 clash。 4. 英汉语 <相遇 >类动词的语义地图 上一节显示,英汉语 <相遇 >类动词都有几个下位 意义:<相遇-空间 >、<相遇-社会 >和 <相遇-撞击 >、 <相遇-反应 >,且这些意义和 <接触 >、<见 >、< 识 >多有共词化现象⑧。按照 Franois(2008)的方法,我们 可以基于英汉语的情况先绘制出 <相遇 >义域和有关 意义的语义地图,作为研究这个义域的动词跨语言的特 征的基础。下面图 1 中带斜线的方框代表对称意义,不 带斜线的方框代表及物意义。跟 Franois的语义地图不 同的是,图 1 包含了几个有关联的意义:<相遇 >、<见 >、<识 >,加入这几个意义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发现语 言常常把它们共词化,这说明这些意义是有密切联系 ·11· 的,反映在语义地图上就是它们和 <相遇 >处于相邻的 位置。用虚线连接的方框表示意义之间是所谓的“广义 共词化”的关系,即在特定语言中这些意义并非完全用 同一个词位表达,而是由两个有联系的词位表达的,比 如英语的 straight 和 straightforward 就是把 < rectilinear > 和 < frank > 两个意义广义共词化的两个词位(loose colexification,Franoi 2008:171)。汉语中的 <见 >和 < 识 >两个意义是广义共词化的关系,因为 <见 > 的词汇 化形式是“见(到)”、“看见”,而 <识 >词汇化的一个词 位是“见识”(见闻、知识《现代汉语词典》) ,而“见”和 “见识”并非完全一致,只是共享一个词素。图 1 还反映 了一个语言事实:<接触 >和 <相遇 >有密切的联系, 英汉语都有将它们共词化或进行广义共词化的词位,如 meet,“接”等。 改进之后的语义地图能够更加全面、形象地反映语 言对 <相遇 >类意义词汇化的共性和特性。除了体现 我们发现的 < 相遇-对称 > -< 相遇-及物 >,< 相遇-空 间 > -<相遇-社会 /心理 >共词化、<相遇-空间 >与 < 见 >、<结识 >等语义的联系等语言共性,它还能够体 现各种语言中的对应词之间的关系。比如,图中用较粗 线框标出的部分带表英语词位 meet 的共词化范围,阴 影部分代表汉语的“相遇”的共词化的范围,可以看出虽 然这个动词和 meet 在语义地图上有重叠的地方,但它 比 meet的多义性要小得多。其他这个义域的动词也可 以在图上得到形象地表现,比如较细线框圈出的是汉语 “碰上”的词汇化范围。 图 1. <相遇 >类意义的语义地图和英、汉语对应 词的词汇化范围 5. 结语 以英语 meet为代表的 <相遇 >类动词在类型学和 词汇类型学的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总结 和改进了以往词汇类型学对特定义域词汇化的研究方 法,并将其运用到英汉语这类动词的对比研究中。我们 发现,英汉语这类动词词汇化的共性有:1) <相遇-对 称 > -<相遇-及物 >,<相遇-空间 > -<相遇-社会 /心理 >共词化;我们认为,这些共性体现了人类语言共同遵 守的更深层的规律。Sweester(1993)发现物理世界的概 念经常会扩展到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Levinson(2003) 详细描述了表达空间意义的词位也有同样的隐喻扩展 的趋势。英汉语相遇动词将空间意义的 <相遇 >和社 会以及心理意义上的 <相遇 >用同一个词位表达,这说 明 Sweester 发现的隐喻扩展机制是语言中很常见的现 象。2)两种语言在这个义域词汇化的义素都大体相 同:<相遇 >、<撞击 >、<计划 >;3)两种语言在这个 义域的动词都有将 <对称 >和 <及物 >共词化的词位。 英汉语相遇类动词词汇化模式的区别在于:1)英 语 meet 的多义性比其在汉语中的对应词“相遇”高很 多;2)英语 <相遇 >类相互动词趋向于零标记,且大多 都是 <对称 >、<及物 >多义的,而汉语同类动词有些 有专门的对称性标记“相”,有不少都符合类型学上的相 互动词原型:只表示对称意义、形式上的不及物动词。 从英汉语相遇动词的情况得到启示,我们还初步考 察了其他语言的相关动词,发现用 < 看见 > 和 < 相遇- 社会(约会)>、<相遇-空间 >和 <结识 >共词化可能 是语言共有的趋势。上述发现都可以作为词汇类型学 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注释: ① 感谢吴一安教授对 semantic domain 的汉语译法的建议。 ② 语义地图的详细介绍见 Haspelmath(2003) ,在词汇类型学中的用法 见 Franois(2008) ,在中文的应用见吴福祥(2011)和陈前瑞、王继 红(2010)。 ③ 斜体的单词是笔者根据 Kemmer(1993:104-105)的释义找到的其它 常用谓词。 ④ 这一点从下面将给出的 meet,bump into 等词可以表达同样的事件 例子可以看出。 ⑤ MDL = middle marker,PST = past tense,PL = plural,SG = singular, OBJ = object,ACC = accusative. ⑥ 其实 <接触 >、<相遇 >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语义,后者可以看作是 前者加上 <运动 >意义,且英汉语中都有将这两个意义共词化的词 位,比如 meet 既可以表示相遇,也可以表示不含运动性的 < 接触 >:Her thighs met in the middle. 关于英汉语{<接触 > <对称 >} 类动词的异同和它们与 <相遇 >类动词的联系,将另文以详。 ⑦ 信息均来自 Nedjalkov(2007)中的论文对各种语言的相互动词的列 举。 ⑧ 这种趋势很有可能在很多语言都有,不过在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类型 学调查之前,只能说 <相遇-空间 >等意义有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Behrens,L. Backgrounding and suppression of reciprocal participants: A cross-linguistics study[J]. Studies in Language,2007,31(2) : 327-408. [2]Dimitriadis,A. Irreducible symmetry in reciprocal constructions[A]. In E. Knig & V. Gast(eds.). 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8: 375-410. [3] Evans,N. Reciprocal constructions:Towards a structural typology [A]. In E. Knig & V. Gast(eds.). Berlin:Mouton de Gruyte, ·21· 2008:33-104. [4]Frajzyngier,Z. & T. Curl(eds.). Reciprocals:Forms and Functions [C].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 [5]Franois,A. Semantic maps and the typology of colexification:Inter- twining polysemous networks across languages[A]. In M. Vanhove (ed.). From Polysemy to Semantic Change:A Typology of Lexical Se- mantic Associations[C].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8:163- 215. [6]Haas,F. Reciprocity in English: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ynchron- ic Structure[M]. New York:Routledge,2010. [7] Haspelmath,M. The geometry of grammatical meaning:Semantic maps and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A]. In M. Tomasello(ed.).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Vol.Ⅱ) [C]. Mahwah NJ: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3:211-242. [8] Kemmer,S. The Middle Voice[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3. [9] Koptjevskaja-Tamm,M. Approaching lexical typology[A]. In M. Vanhove(ed.). From Polysemy to Semantic Change:A Typology of Lexical Semantic Association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8:3-52. [10]Knig,E. & V. Gast(eds.). Reciprocals and Reflexives:Theoretical and Typological Expressions[C]. 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8. [11]Knig,E. & S. Kokutani. Towards a typology of reciprocal construc- tions:Focus on German and Japanese[J]. Linguistics,2006,44(2) : 271-302. [12]Levinson,S. C. 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3]Nedjalkov,V. P. (ed.). Reciprocal Construction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7. [14]Siloni,T. The syntax of reciprocal verbs:An overview[A]. In Knig,E. & V. Gast(eds.). Reciprocals and Reflexives:Theoretical and Typological Expressions[C]. 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8: 451-498. [15]Sweetser,E.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 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1993. [16]Talmy,L. Lexicalization patterns: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 [A]. In T. Shopen(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 tion (Vol. Ⅲ).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66- 168. [17]Talmy,L. Lexicalization patterns[A]. In L. Talmy(e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Ⅳ: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C]. 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0:147-212. [18]Viberg,A. The verbs of perception:A typological study[J]. Linguis- tics,1984(21) :123-162. [19]Viberg,A. Polysemy and disambiguation cues across languages:The case of Swedish fa and English get[A]. In B. Altenberg & S. Grang- er(eds.). Lexis in Contrast[C].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2: 119-150. [20]Viberg,A. The lexical typological profile of Swedish mental verbs [J]. Languages in Contrast,2005,5(1) :121-157. [21]Wierzbicka,A. Reciprocity:An NSM approach to linguistic typology and social universals[J]. Studies in Language,2009,33(1) :103- 174. [22]陈前瑞,王继红. 南方方言“有”字句的多功能性分析[J]. 语言 教学与研究,2010(4) :47-55. [23]李 雪.英汉移动动词词汇化模式的对比研究———一项基于语料 的调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2) :39-42. [24]李 雪,白解红. 英汉移动动词的对比研究:移动事件的词汇化 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6) :6-10. [25]林正军.英语感知动词语义衍化的认知研究[J]. 外语教学,2011 (6) :11-15. [26]罗杏焕. 英汉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研究[J]. 外语教学, 2008(3) :29-33. [27]王文斌,周慈波. 英汉“看”类动词的语义及词化对比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90-96. [28]吴福祥. 多功能语素与语义图模型[J]. 语言研究,2011(1) :25- 41. [29]熊学亮,梁晓波.论典型致使结构的英汉表达异同[J]. 外语教学 与研究,2004,36(2) :90-96. [30]严辰松. 英汉语表达“实现”意义的词汇化模式[J]. 外国语, 2005(1) :23-29. [31]钟守满. 言语行为动词释义及其相关研究[J]. 外语教学,2008 (5) :13-17. 作者简介:易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 向:英汉对比语言学、语义学。 王克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常 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 收稿日期 2012-04-12 编校 孙 毅 ·31·
/
本文档为【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_相遇_类动词对比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