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2014-03-17 7页 pdf 284KB 1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56426

暂无简介

举报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张 � 冲1, 2* * (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8) 摘要 � � 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任务。本文根 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初中生 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 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 和领导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 并结合青春期亲 子关系问题例举了培养...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张 � 冲1, 2* * (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8) 摘要 � � 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任务。本文根 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初中生 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 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 和领导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 并结合青春期亲 子关系问例举了培养�爱 品质的活动案例。 关键词 � 初中生 �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 积极心理品质 � 青春期亲子关系 分类号 � B849 � � 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在�坚持全面发展 的战略主题中提 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 健、意志坚强 , 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奠 定坚实的心理基础。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塞里格曼 认为,当代�心理学家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 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帮助人们走 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 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 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 国外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孟万金教授吸收了古今中 外思想文化精华,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该理论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 在一切从�积极 出发, 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 题的积极方面, 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 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 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 塑造积极的人生 [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传统心 理健康教育简单否定, 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的矫正、发展和补充。初中阶段正值青春期,是人生从 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初期, 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转折期, 该阶段学生的积极心理 品质培养,对人的发展和成长具有特殊意义。 1 � 在初中阶段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 德建设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规范指导中小学 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 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 等。这些文件都重点强调心理健康在青少年的健康成 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 培养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是 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加强心 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 性功能,并指出,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 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 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 而这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和咨询中,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治 疗,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预防 性和发展性的轨道。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 人 人都有积极的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性,将 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和开发心理潜能上, 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 成、积极人格的塑积及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 的磨练、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 等 [ 2] 。11、12岁到 14、15岁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在这一时期发生急剧发展变化, 是 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型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情绪 情感发展的极不稳定性被�青年心理学之父 霍尔喻 为�疾风怒涛 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负性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课题�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 (批准号: FBB060244)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8年度基本 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批准号: GY200824)的阶段性成果。 * * 张冲,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情绪发展研究。E- mail: zhangchongchina@ 126. com。 !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 11 期(总第 125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 Monthly) 11th Issue, 2010 ( Serial No. 125) 情绪情感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和调控, 就容易引发各种 问题情绪与行为问题,如焦虑、抑郁、打架、自杀等, 青 春期学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不 成熟。由于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转折期, 在个体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位置, 因此应尽早用 �积极 、�正面 的教育取代�消极 、�负面 的力量和观 念。应大面积调查并掌握我国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发展现状, 根据发展特点尽早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挖掘并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 质的发展,促进个体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 为初中生的 健康成长导航。 2 �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 尽管我国以往也有研究涉及到初中生某项积极心 理品质的调查, 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官群、孟 万金等研发了信效度较好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 品质量表∀,包括六大维度 15 项品质, 即认知维度(创 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情感维度(真诚、执着)、 人际维度(爱、友善)、公正维度(领导力、合作力)、节制 维度(宽容、谦虚、持重)、超越维度(心灵触动、幽默风 趣、信念希望) [ 13] ,这为大面积调查我国初中生积极心 理品质现状并建立常模提供了有力工具。2008年,孟 万金教授启动了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 库建设 课题研究,开始在全国抽样调查中小学生积极 心理品质并建立数据库[ 4]。为了解中小学生积极心理 品质发展现状提供了实证数据。 2. 1 � 全国七大地区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特点 2009年,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研组使用!中国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我国东北、华北、 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七个地区的初中生。初一 到初四共计有效人数 8307, 其中初一 3004 人, 初二 2822人,初三 2136人, 初四 345人; 男生 4226人, 女生 4081人。结果表明, ( 1)总体而言,积极心理品质的六 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 人际维度、超越维度、 公正维度、情感维度、节制维度和认知维度;十五项积 极心理品质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 合作力、幽默风 趣、爱、信念希望、友善、执着、心灵触动、谦虚、求知力、 思维与洞察力、持重、宽容、真诚、领导力、创造力。 ( 2)从年级发展来看,初一学生发展最好的几项品 质由高到低依次为合作力、幽默风趣、爱和信念希望, 发展较差的几项品质由低到高依次为真诚、领导力、宽 容和创造力;初二学生发展最好的几项品质由高到低 依次为爱、合作力、幽默风趣和信念希望,发展较差的 几项品质由低到高依次为创造力、思维与洞察力、真诚 和领导力; 初三学生发展最好的几项品质由高到低依 次为幽默风趣、合作力、爱和信念希望,发展较差的几 项品质由低到高依次为创造力、真诚、宽容和领导力。 ( 3)从性别差异来看, 男生在创造力、求知力和思 维与洞察力三种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男生在 真诚和执着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爱的 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男生在领导力品质上得 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宽容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男生持 重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超越维度各品质及其他各品 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 2 � 四川地震灾区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 为调查积极心理品质在特殊群体(如遭遇重大自 然灾害的群体)中的特点和价值,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年 后,孟万金带领积极心理品质调研组使用相同的研究 工具,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省绵竹县、安县、 什邡市等几个重灾区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问卷 1029份, 有效问卷 1007 份, 回收问卷中有效数据为 1007份。选取了小学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学生和初 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被试平均年龄为 12. 87 岁。研究 结果表明,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项指标得 分均处于理论上的中等水平。( 2)灾区女生在�认知 (智慧与知识) 、�人际(仁爱) 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生; 中学生的�认知 、�情感(勇气) 、� 人际 、�节制 、�超 越 五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小学生。(3)受灾严重的学生(如 有家属和同学遇难的学生)要比受灾程度较轻的学生(如 没有家属和同学遇难、有家属和同学受伤) ,在�情感 和 �超越 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表现更好一些[5]。 2. 3 � 初中生自评积极心理品质重要性的发展特点 除了调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外, 在孟 万金教授主持的中央教科所 2008年度公益金课题�中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 课题组指导 下,余晓灵等还对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2142名学生开展 了积极心理品质自评重要性排序调查,为下一步进行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序列化研究做准备。结果表 明,初中生六大维度和 15项积极心理品质在各个年龄 段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从维度重要性程度而言, 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别是情感、人际、认知、节制、公 正和超越。从 15项积极品质而言,被普遍评价为各年 级都要着重培养的品质是真诚、善良和爱 [ 6] 。 3 � 初中生重点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期或者转折期对于个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 抓住关键期或者转折期进行行为、技能和品质的 培养,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阶段,根 据初中生关键期或转折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参 考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重要性排序, 应着重培养爱、信 念希望、友善、谦虚、宽容和创造力等品质。同时,初中阶 段也存在某些薄弱品质,为预防由此引起的偏差和问题, 根据全国七大地区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特点的调 #30# !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 11 期(总第 125期) 查,应重点关注执着、真诚、领导力等品质的培养。 3. 1 � 爱 爱是指重视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彼此分享、关心, 主要反映在亲子关系和异性关系上。青春期生理上的 成熟给初中生带来了与不成熟的心理的矛盾,体现在 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 与自卑等特点并存。这段时期也被称为� 第二次反抗 期 、�危机期 , 学生独立意识和独立性要求增强, 比较 叛逆,看问题做事情容易走极端,这种矛盾首先就反映 在亲子冲突上, 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管制太多或者 觉得父母思想观念陈旧,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了;而父母则觉得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无法沟通。因 此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并加 强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培养学生爱和感恩的品质, 并把 青春期的这种独立思考精神和能量转移到学习和创造 中去。此外,由于初一学生面临新的学校生活和人际 关系,又正好是男女生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其生理上 的成熟也带来了对异性的憧憬与好感, 很多学生开始 有了�内心的秘密 , 为了让学生理解爱的真谛,并学会 欣赏、等待并升华这种朦胧的感情,从初一年级开始就 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异性关系, 掌握正确有效的交往 策略,对学生进行爱和友善品质的培养。 3. 2 � 信念希望 这一品质的培养与初中生价值观的发展有关。价 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包括 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的看法, 它也是形成人生观的 关键。学者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排列情况的研究表 明,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初中生把 �世界和平、祖国强盛、社会安宁 排在前三位,而高中 生把�真正友谊、事业成功、才智敏锐 排在前三位,这 说明初中生的价值观定向多受学校教育、社会权威以 及传统观点的影响, 因此应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初中生 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7]。 3. 3 � 友善 友善是指对人友好, 与人为善, 助人为乐的品质, 指一个对于他人的倾向性。友谊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是初中生建立人际关系、适应 社会的重要基础。张承芬对影响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原 因做过调查,结果发现, 学习因素占 23. 5%, 人际关系 因素占 28. 3%, 兴趣爱好因素占 26. 8% ,道德荣誉因 素占 21% [ 8] ,可见人际关系问题在初中生的学习和生 活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Berndt等人的研究表明, 青春早期即初中阶段的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 特别是与小团体中的亲密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 兄弟姐妹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 9- 10] ,因此相对 而言受同伴的影响更大; Berndt在对 3- 12年级学生对 同伴顺从的经典研究中,发现对亲社会行为顺从行为 的平均分要高于对反社会行为顺从行为的平均分[ 11]。 这提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 要注意使用同伴群体的作 用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影响。此外, 要抓 住从初一到初三学生对同伴群体亲社会行为的顺从 性,对学生进行爱、感恩和友善等品质的培养。 3. 4 � 谦虚 谦虚是指诚实面对自己不足,不追求被特别关注 的品质。这一品质的培养与自尊心的发展有关。自尊 心是指个体要求人们尊重自己的言行,维护一定荣誉 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 是一个人尊重需要 的反映,与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等密切相关, 是一个 人前进的动力和最敏锐的情感[ 12]。强大而敏感、矛盾 和不稳定性成为初中生自尊心的明显特点。他们希望 获得别人的尊重又常常不尊重别人; 渴望成功又禁不 住挫折;爱面子, 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长处遮盖自己 的短处。有研究表明, 初中生的自尊心随年级升高而 迅速发展, 初二、初三差异显著[ 13]。因此, 应首先引导 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创设机 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满足个体对自尊的需要, 获得自 信,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 点,学会谦虚。 3. 5 � 执着 执着是一种不顾困难、障碍、打击而以目标为取向 的自主行为品质。执着对于控制青少年丰富而复杂的 情绪情感、持续地向着既定的学习和目标前进, 更好地 适应学习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执着与自我控制和坚 持等意志品质关系密切。初中生的意志品质进一步增 强,但在初中阶段还显得比较脆弱。有研究表明, 从初 一到初三,初中生的自我控制水平、坚持性随年级升高 而下降 [16]。因此在初中三个年级中应逐年加强对学 生执着的培养,尤其是到了初三,学生开始面临中考的 巨大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频繁出现, 同时也 会有动力不足、坚持性差等特点,因此要针对中考引发 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尽早制定执着品质的训练方案。 3. 6 � 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能够产生新想法,用新的方式做事,并 取得成果的品质。初中生的创造性表现出与成人更为 不同的特点,即创造意识更强、创造思维更敏捷、创造 热情更为高涨。由于初中生的创造性带有过渡性的特 点,因此个体在此阶段有可能获得并具有真正的创造 力。创造力的发展与思维水平和深度密切相关。初中 生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抽象思维迅速发展, 占优势地 位;抽象思维逐渐由型向理论型过渡; 思维的深刻 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迅速提高。研究 发现, 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17] ; 全国七地区初中生积极品质的调查结果则表明, 创造 力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教 #31#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张 � 冲 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利用成熟前可塑性大的特点,给 予培养,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 3. 7 � 真诚 真诚指的是真实诚恳,表里如一,为自己言行负责 的品质。具体而言指不论是在私下还是公开场合, 人 们准确表现自己的内在状态、动机和承诺。这一品质 主要与自我同一性发展有关。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 期( 13- 18岁)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与角 色混乱。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对自身的本质、信仰和 一生前后一致的比较完善的认识, 稳定、积极的自我意 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而混乱、不一致的自我意识 将导致自我角色混乱, 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韩 进之对我国初中生进行自我意识的调查表明,初一到 初三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处于平稳期, 而从初三到高 一则是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18] ; 全国七地 区初中生积极品质的调查结果则表明, 真诚处于较低 的发展水平,具有成熟前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应加 强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教育,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稳定 的自我认识,为下一阶段的飞速发展做好准备。 3. 8 � 宽容 宽容是指接受他人弱点, 原谅他人过犯,不怀恨报 复的品质。当在关系中被另一方伤害、冒犯时一种能 够对社会有利的变化。当人们宽恕的时候,他们对于 侵犯者的基本动机和行为倾向性变得积极了,不那么 消极了。宽容与道德品质关系密切。科尔伯格把个体 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黄建华采用科尔 伯格的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进行调查, 结 果表明我国初中生的道德水平达到世俗水平,即第二 水平, 以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满足别人的期望, 保持传统的秩序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 19]。全国七地 区初中生积极品质的调查结果也表明, 宽容处于较低 的发展水平。尽管初中生的宽容水平较低,但是有研 究者认为,青少年期是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期,也 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20] ;而较低的宽容水平对处理人 际关系、保持良好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不利, 因 此应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和宽容品质的培养。 3. 9 � 领导力 领导力指的是善于鼓励、激发、协调团体成员完成 任务的品质。具有该品质的人能够帮助团体一致地、 有效地、和谐地实现目标。尽管有理论认为青少年的 领导力可以追溯到初中或高中学习阶段 [21] , 但是初中 生领导力的实证研究却很少, 这说明没有合适的工具 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测量。全国七地区初中生积极品质 的调查结果也表明, 初中生领导力的发展水平是 15项 品质中最低的。拿破仑曾说过,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 是一个好士兵 。领导力是带领团体完成某个目标或 者任务的最核心的能力,也体现了个体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 是成功应对现代社会激烈竞争和迅速变化的一 项重要能力,因此应重视初中阶段领导力的培养和发 展。 4 �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策 在对初中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必 须坚持遵循主体性、针对性、全面性、民主性、互动性、 参与性和体验性等原则,并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策略,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4. 1 � 重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转折期的培养 心理发展转折期是指某段时间内某项心理品质发 展迅速。在这一时期, 如果能够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 和策略,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大地促进其发 展;如果忽视了该时期某项品质的发展, 那么就会延缓 该项品质的发展和完善。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和调查结果,对于初中生而言, 要在初一到初三时全程 关注初中生爱、信念希望、友善、宽容的培养; 要在初 二、初三时重点关注初中生谦虚的培养; 要在初二时特 别强调初中生创造力的培养。 4. 2 � 根据初中生学习和生活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地培 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初中生具有情感热烈奔放、不稳定、易冲动、自制 力差等特点,但同时初中生自我意识日趋强烈, 因此他 们希望能够像成人一样,自主地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 中的各种问题。但是由于其认识和能力有限, 其依赖 性较强。这种独立意识与独立能力之间的不同步性, 带来了其心理发展上的尖锐矛盾。因此首先应开展初 中心理发展特点专题教育, 然后再通过积极心理品质 的培养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比如, 通 过爱的培养解决青春期异性关系问题和亲子关系问 题、通过友善的培养解决人际交往问题、通过执着培养 解决抗挫力和意志力薄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初三, 这 是初中生首次面临人生中最大的考试,应开展考前心 理辅导和升学辅导专题教育,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复 习策略和方法。 4. 3 � 以体验和活动为主 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 悟、有所触动而形成的。初中生的情感丰富而热烈、复 杂而深刻, 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虽迅速发 展,但仍需要丰富的具体直观经验来支持。因此对初 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而言, 要以�体验 和�活动 为主, 这不仅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推崇的, 而且 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在初中生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灵活多样、 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可以组织 心理活动和其他活动,如心理训练、团体辅导、角色扮 演、心理剧、游戏、讲故事、小品、辩论等; 也可以组织各 #32# !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 11 期(总第 125期) 种文体竞赛和表演, 如球赛、朗诵比赛、各种才艺表演 (如歌唱、舞蹈、琴棋书画等)和文艺演出; 还可以通过 班会和社团活动, 如升旗仪式典礼、主题班会、社团活 动等。学校还可以联合家庭和社区开展对初中生有益 的活动,如郊游、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 还可以联合 家长,通过亲子角色互换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或者解 决问题,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4. 4 � 重视同伴的力量 皮亚杰认为,同伴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起到了 与父母同样重要 (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 22]。尤其是对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而言, 由于独立意识的增强,初中生 更多地寻求或者遵守同伴群体的观念和规范。良好的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些同伴 关系不好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辍学、行为不良 或犯罪 [ 23]。一定数量具有相似价值观和活动兴趣的 学生往往形成�小团体 , 具有比其他同伴更密切的关 系。因此,教师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同伴的作用,为那些 有问题的学生寻找合适的同伴群体, 让学生的问题在 同伴群体积极的态度和良好规范的作用下得以解决。 4. 5 � 重视学科渗透的教育方式 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有关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定, 以 及21世纪新课程改革提出�三位一体 教学目标, 学科 渗透已成为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最基本的方式之 一。如教师可以在数理化学科教学中渗透发散思维品 质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在语文学科中渗透 积极情感教育, 培养爱、宽容、友善、真诚、执着等人文 精神; 在音乐、美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品质; 在 历史和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信念和希望等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质 和竞争意识等。 4. 6 � 构建多维立体培养模式 为有效开展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实 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具体操作, 以学生为主体, 学校 为主导,师生家长全员参与, 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 管,全面提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开发潜能,培养 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的一个多维立体教育模式。多维 指: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维, 如学科渗透, 各种心理活动, 班会和社团活动,校外的社会考察和公 益活动等;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多维,包括学 生、教师、校长、家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的领域 多维, 与学科教学结合在一起; 立体指: 学校、家庭、社 会三者形成合力, 共同构建一个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 质的多维立体模式[ 24]。 5 �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案例 针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孟万金教授领导的�中 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 课题组专门为 初中生开发出系统化的活动课程电子资源库, 可以供 家长、老师和学生选用或教学参考。下面以爱品质培 养举例说明如何处理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5. 1 � 活动目的: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养育之恩,体验亲情,学 会感恩,从而主动了解、关爱父母。 5. 2 � 活动准备: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制作多媒体,准备调查问 卷,并邀请学生一起根据活动需要制作剧本并排练。 5. 3 � 活动过程: ( 1)故事引入, 引发学生情感和思考:请大家一起 观看两段视频,一段视频展示由于孩子喜欢吃鱼, 于是 每次妈妈总是吃孩子剩下不吃的鱼头,所以一直以来 孩子以为妈妈只喜欢吃鱼头; 另一段视频展示动物世 界乌鸦反哺的故事。视频放完后,教师带领大家一起 畅谈观看感受, 讨论父母无私的爱和动物尚知回报养 育恩的道理,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反思。这里要注意 最好设置正面案例和形象, 整体上先奠定一个积极向 上的基调。 ( 2)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所体验和感悟 活动一:角色扮演 ∃ ∃ ∃ 谁动了我的日记? 青春期性成熟使初中生开始关注异性,对异性产 生朦胧的好感。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日益增强, 使初中生心理出现了闭锁性特点, 父母会发现过去和 自己无话不谈的孩子开始有心事了, 不再什么都跟自 己倾诉了,他们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更理想的、而且不 会泄密的好朋友来表露自己的心声 ∃ ∃ ∃ 那就是日记。 记日记是青少年期的共同特点, 是该阶段的一种特殊 现象,青少年通过记日记来探究自我、反思自我、理解 自我和追求自我。而且他们反感别人随便动自己的东 西,尤其是自己的日记。但是这个阶段的父母还没有 心理准备、也没有开始适应孩子的独立革命,而且实际 上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并不完全具备独立学习和生活的 知识和能力,父母有责任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管, 因此产 生矛盾。矛盾不能回避,应积极对待,寻求解决。因此 该活动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设置情境, 充分地表达两代 人的观念,然后在两种观念的交锋中寻找共同点和解 决办法,最后达到统一认识。因此, 这里我们设置家庭 生活中典型的一幕场景:谁动了我的日记? 云云这两天正在和妈妈冷战,而妈妈的态度也很 冷淡。家里连续几天的低气压终于让爸爸忍不住了, 他召开家庭会议, 希望妈妈和云云好好沟通。于是云 云气鼓鼓地道出了原委。原来几天前云云吃完晚饭后 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忽然发现妈妈急匆匆地神情 不太自然地从自己房间走出来。云云心里奇怪, 回房 间一看,发现她的日记被人动过了。那里面,记录了云 #33#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张 � 冲 云喜欢的一个男孩子的点点滴滴。云云觉得自己的隐 私被严重侵犯了, 于是就和妈妈打起了冷战。妈妈则 伤心地表示,自从上了初中以后,云云不再和妈妈分享 自己的心事了,渐渐地和妈妈疏远了。妈妈想看云云 的日记,是想知道云云的生活中都发生了什么重要事 情,是想保护云云。但实际上, 尽管妈妈那天有机会 看、也很想看云云的日记, 最终她并没有看云云的日 记。她希望有一天云云能主动和妈妈说说她心中的秘 密。于是母子二人重归于好。 角色扮演之后, 教师让角色扮演的同学分别谈自 己担当角色时的感受,并邀请全班同学发表看法, 教师 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尽管表达方式不同,父母对 孩子管教是源自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然后让学生进 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孩 子你会怎么做? 接下来进行角色倒置,母亲和孩子角 色互换,可以采纳大家讨论的换位思考时的做法, 相互 理解,共享亲情。 活动二:我来说一说 在刚才活动和体验的基础上, 盘点生活中父母对 自己无私的关心和爱的事例, 加深对父母亲情的认识, 从而有所感悟, 学会感恩和回报。 (1)故事分享: 几人一组, 说一说父母都是怎样照 顾自己的, 然后推选代表与大家一起分享。引发学生 对父母的感情, 加深对父母爱的认识。 (2)爱的天平: 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张纸,画上两 个天平,一边列上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另一边列上自 己为父母做的事情, 从而形成对比, 引起学生感恩心 理,形成强烈的行为驱动力。 ( 3)我对父母知多少: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份问 卷,包括父母的年龄? 父母的属相? 父母的生日? 父 母的爱好? 父母最喜欢吃的菜? 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让学生盘点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程度, 使学生的心灵再 次受到触动,有所感悟,并为下一步课外拓展工作做好 铺垫工作(如果时间紧张,这个活动也可以放在课外拓 展部分)。 5. 4 � 活动拓展 引导学生珍惜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疼爱之 心。如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制作一份贺卡、帮助父母 洗一次脚等,并真实记录父母和自己的情感变化。 5. 5 � 活动反思 教师要及时总结课上课外有效的活动方式和策 略,并不断地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争取使学生形成的 对父母的爱,迁移到其他长辈的爱、对教师的爱、对社 会的爱等方面, 使之更符合�爱 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 陈虹.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 ∃ ∃ 访�积极心 理健康教育模式 创始人孟万金教授. 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 2007, 17: 7- 9 2 � 孟万金.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研究, 2008, ( 5) : 41- 45 3 � 官群,孟万金, John Keller.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 质量表编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 2009, (4) : 70- 87 4 � 王新波. 中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库建设新 进展. 中国特殊教育, 2010, ( 4) : 91- 94 5 � 张静,张冲,官群.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 品质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2009, ( 12) : 65- 70 6 � 余晓灵,孙燕, 王新波.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内容的序列化研究 ∃ ∃ ∃ 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学生 调查问卷为例.中国特殊教育, 2009, ( 12) : 71- 77 7 � 朱智贤.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发展与教育. 北 京: 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1990 8 � 黄煜峰, 雷厉.初中生心理学.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 社, 1993. 208 9 � Berndt T J. Friendship quality affects adolescents self - esteem and social behavior. In W. Hartup ( Ed. ) ,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46- 365 10 � Larson R W, Richards M H. Daily companionship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changing devel� opmental contexs. Child Development , 1991, 62: 284 - 300 11 � Berndt T J. Development changes in conformity to pees and parent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979, 15: 608 - 616 12 � 17 � 19 � 20 � 杨丽珠. 儿童心理学纲要. 北京: 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 424; 408; 434; 436 13 � 符丕盛,蒋兆灿,津玉进. 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 点. 心理学探新, 1989, ( 3) : 50- 56 16 � 杨善堂.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 理发展与教育, 1990, ( 1) : 9- 16 18 � 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 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1990 21 � 卢德平. 青少年领导力的萌芽和形成. 中国青年研 究, 2008, ( 5) : 10- 15 22 � Harris J R.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 do. New York: Free press, 1998. 2000 23 � Paker J G, Asher S R. Peer relat ions and later adjust� ment : are low- accepted children � at risk . Pshcholo� gy Bulletin, 1987, 102: 357- 389 24 � 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 评. 中国特殊教育, 2006, ( 3) : 34- 37 (下转第 69页) #34# !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 11 期(总第 125期) Helping Students to Create Positive Psychology Through the � Wake�up Education ∃ the Application of Prof. Meng Wanjin�led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CUI Zhiwu � ZHAO Fengying ( 1. Shulan Cit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hulan, 132600; 2. Shulan City No . 7 High School, Shulan, 132600) Abstract � �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Shulan Cit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has conducted the � wake�up education and raised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 self�restraint, emotional pull, guidance by models, correction through motivation, and target designing. The specific measures are as follows: ( 1)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of � wake�up education ; and ( 2) building an appropriate connection be� tween the � wake�up education and the specific work. As a result, the � wake�up education has achieved the following remarkable results: ( 1) eliminating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inferiority complex, helping them es� tablish their self�confidence, and inspiring them with the courage to � start afresh and the interest in learning; ( 2) enhancing their sense of �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 and ( 3) removing social doubts as to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Key words � vocational education�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ake�up education (责任编校:张冲) (上接第 34 页) On the Cul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ZHANG Chong ( 1.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Special Education,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Beijing, 100088) Abstract � � The cul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remains the core task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s jun� 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se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this article comes up with the following nine positive psycholog ical characters, of which the training must be received b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belief( plus hopeful� ness) , friendliness, modesty, perseverance, creativity, sincerity, tolerance, and leadership.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gives five strateg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as well as some cas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 love in line with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uring adolescence. Key words �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uring adolescence (责任编校: 刘玉娟) #69#实施� 唤醒教育 � 塑造学生积极心态�崔志武 � 赵凤英
/
本文档为【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